什么游戏对学习有好处 比如投粉笔或乐高积木好处传花

&p&近两年辅导5人考研,一个北大一中科大两个武大,一个中途放弃转考公务员。其中一人本科985,其他全是一般学校的。&/p&&p&今后不再带人,将一些心得分享出来。&/p&&p&&br&&/p&&p&一、关于考研的一些事实&/p&&p&二、学校专业选择&/p&&p&三、各科特点&/p&&p&四、资料选择&/p&&p&五、复习方法&/p&&p&六、如何应对复试时学校歧视&/p&&p&七、如何持续而高效的学习并坚持下去&/p&&p&八、最后&/p&&p&&br&&/p&&p&一、关于考研的一些事实&/p&&p&1、考研复试存在学校歧视&/p&&p&复试时学校歧视一直都存在,好学校的考生明显更受青睐。我辅导的几个人都是考比本校更好的学校,这点深有体会,我也摸索出了一套应对歧视的技巧,目前来看成功率百分百,会在后面分享。&/p&&p&&br&&/p&&p&2、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找工作没有什么区别&/p&&p&学硕考的内容比专硕难一些,有的学校学硕需要3年毕业,专硕2年就可以毕业,这给了很多人“学硕比专硕牛B”的印象。但是实际找工作的时候,除了少数专业对口工作(比如教育方向某些专业),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对专硕学硕进行区分。如果觉得学硕较难考,不妨将专硕也纳入考虑。&/p&&p&&br&&/p&&p&3、竞争者数量不多。&/p&&p&考研有一定的特殊性,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才是直接竞争者。也就是说,虽然每年有将近200万人报考,但你的实际竞争者可能只有几百人。&/p&&p&当然,竞争人数不多并不代表着竞争不激烈。&/p&&p&&br&&/p&&p&5、绝大多数人选择的考研学校比自己本校好&/p&&p&中国很看重最高学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相亲(=。=)都是这样。&/p&&p&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抹平学历差距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会选择报考好学校的研究生。&/p&&p&&br&&/p&&p&6、复习中途放弃的人多。&/p&&p&不同于初高中有老师保姆式的辅助学习,考研复习全靠自觉,遇到的问题全部要自己解决。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考生中途放弃。能坚持下来,就已经赢了很多人。&/p&&p&&br&&/p&&p&7、摇摆不定的人往往会悲剧。&/p&&p&边找工作边考研、边考公务员边考研等等等等把考研当备胎的人有很多,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考生,结果都是两边不讨好。还是推荐专注于一个方向,不要两边摇摆不定。&/p&&p&&br&&/p&&p&8、很多人被录取了但是没有去。&/p&&p&年底初试完到第二年9月报道,这差不多8个月的时间里会经历:校园春季招聘、公务员考试等等各种事情,直接导致了很多考生明明录取了却没有报道,但是又把那些想去的考生的名额给占了。这让很多导师很烦,所以某些时候在复试的时候向导师强调一定会去可能会收到奇效。&/p&&p&&br&&/p&&p&9、跨专业难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p&&p&跨专业考生不必担心竞争不过原生专业的。中国大学生大多是本科懵逼研究生学东西,考研的时候大家姿势水平半斤八两,并不存在说原生专业的就一定厉害一些。&/p&&p&跨考不要背负过大的心理压力,正常复习正常发挥即可,每年跨考成功人数比想象中的多得多。&/p&&p&&br&&/p&&p&10、英语、政治70算高分,80算超高分。&/p&&p&一般复习没有走偏的人,英语政治保证58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要想着靠这两门来拉分,也不用担心被拉分。&/p&&p&&br&&/p&&p&11、数学、专业科拉分最狠。&/p&&p&数学和专业科都是150满分,考研初试能否力压其他竞争者,很大的程度上由这两科来决定。在复习时间分配上,这两门要多一些。&/p&&p&&br&&/p&&p&12、情报非常重要&/p&&p&情报收集是考研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超过了复习,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一年的努力有没有白费!&/p&&p&很多人都忽略了情报,觉得某学校某专业很好,也不做调查,就开始埋头苦学,辛辛苦苦进了复试,结果没想到名额被保送的占了大半,还有很强的本校考生偏好,最终只能选择调剂。&/p&&p&复习前一定一定要对报考目标进行详细的调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应对。&/p&&p&&br&&/p&&p&二、学校专业选择&/p&&p&关于这个话题,说个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因为每个人需求都不同。&/p&&p&推荐一个思路:根据工作意向来选择,毕竟考研的最终目的还是找更好的工作。&/p&&p&举个简单的例子:&/p&&p&考生A将来想要进互联网企业做技术相关工作,那么可以按照下面这个逻辑来择校。&/p&&p&1、经查国内最火的互联网公司有腾讯、阿里巴巴、百度、360、网易等等。&/p&&p&2、将近5年这些公司的校招地点全部找出来,发现他们每年都去了清华、上交、浙大、华科、中科大、西交等等。说明这些公司都对这些学校的学生有明显偏好。&/p&&p&3、查询近5年来这些学校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招录人数,分析保送名额、分数线等等,对难度进行评估。&/p&&p&4、找到这些学校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p&&p&5、根据个人喜好、学力、报考难度等等进行选择。比如A是南方人,更适应南方气候,并且学力中等,冲击清北浙交感觉信心不足,外加咨询很多学校前辈后,最终选择报考华科软件学院。&/p&&p&&br&&/p&&p&写这个例子的意思不是说一定要按照这个思路去择校择专业,而是&b&不要拍脑袋决定考哪,一定要尽可能的收集情报后再做判断,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坑&/b&。&/p&&p&现在网上很多机构打着学长学姐或者老师的名号来指导你报考,信他们不如信自己,这点决策都无法独自完成,将来怎么在社会上混?&/p&&p&&br&&/p&&p&三、各科特点&/p&&p&1、数学&/p&&p&这一门极度血腥。政治英语能拉开10分的差距就已经不错了,但是数学一拉就是几十分。它能让你一败涂地,也能拯救你的整个考研。&/p&&p&我就是一个被数学拯救的人...&/p&&p&详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数学达到140分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感觉?&/a&&/p&&p&&br&&/p&&p&数学考三门:高数、线代和概率(数一二三有区别)。&/p&&p&考试对高数的要求是最高的,分值最高,&b&蛮力计算很少&/b&,更多的还是通过一些&b&通用的技巧&/b&来解题,比如换元法、常用式子结论等等。&/p&&p&这也是造成数学分数差距巨大的重要原因:高数的分值比例最大,熟悉通用技巧的人很容易解答,而不熟悉技巧的人没有思路用蛮力又解不出来。数学扣分点主要在高数。&/p&&p&所以在学习高数的时候,一定要&b&多做题&/b&,&b&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要接触到,各种常用解题套路也要熟悉&/b&。考研数学被研究到今天,基本上套路都已经被穷举出来了,多做多背,要看到题目就想到对应的套路。&/p&&p&&br&&/p&&p&线性代数整门课都在讲一个东西:如何解线性方程组,怎么去消元(矩阵变换)、怎么表示解(向量)等等,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用这个逻辑去串起来。&/p&&p&&b&考试对线代的要求就是算算算,题型非常固定&/b&,每年都有很多人拿满分,难度系数较低。&/p&&p&在学线代的时候要多算,没事就算算算,一定要提高&b&计算的准确性&/b&。&/p&&p&&br&&/p&&p&概率在很多人看来是玄学,学起来莫名其妙。其特点是概念多,概念间的关联相对较弱,这门课要多背。&/p&&p&考试对于概率的要求就是套套套,当&b&你把题目和对应的概率模型套对&/b&了,你就成功了90%,模型套错了,0分。每年这部分拿满分的人也不少,难度系数比现代还低。&/p&&p&在学习概率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不同概率模型的区别,知道什么情况套什么模型。&/p&&p&&br&&/p&&p&2、英语&/p&&p&单词 + 长难句 + 作文模板 = 60~70分&/p&&p&英语能把卷子看懂个七七八八,在加上平时的训练,基本上60分没有太大问题。而看懂卷子,无非就是搞定单词+长难句。&/p&&p&(1)完形填空是最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的题型。考试一共20题 x 0.5分 = 10分,典型的题多分少,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平时没事的时候训练一下,能保证个四成正确率就行了。&/p&&p&(2)阅读理解分值超高,4篇 x 5题 x 2分 = 40分,难度较大。这里要争取拿30分以上!&/p&&p&一定要先看题目再看文章。题目答案在文章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句子。题目的先后和文章的前后是有对应关系的,做第一题的时候千万别去最后一段找答案。&/p&&p&理解文章的关键和题目答案往往隐藏在长难句当中,碰到不懂的长难句一定要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后面回顾。&/p&&p&当长难句看的多了就会发现,&b&长难句实际上读懂简单,自己写起来难&/b&。而需要写长难句的地方就是作文,有模板的情况下也不用自己去写了。所以不要对长难句心存畏惧。&/p&&p&(3)翻译&/p&&p&考试的翻译部分总会有几个单词不认识,很正常,都要根据上下文来猜意思。我一直觉得翻译考的就是“根据上下文猜意思”。&/p&&p&(4)写作&/p&&p&写作有两题,小作文+大作文。&/p&&p&小作文一般是写一个固定格式的陈述文字,比如email、通知等,一般是描述某个事情、活动、推荐等等。&/p&&p&而大作文就是小学语文的看图说话,一般套路就是描述图片 + 摆观点 + 论述观点。&/p&&p&作文要背模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有人担心大家用到同一个模板上,改卷老师会扣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老师只会根据文章的立意是否合适、表述是否清晰、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精准、逻辑是否清楚来评分,哪怕是同一个句式都在用,只要用的对,就不会被扣分。&/p&&p&&br&&/p&&p&3、政治&/p&&p&政治的神奇之处在于,一个三观正常的人去裸考都能考个50多分,而一个复习充分发挥超常的人考个70多分就算高分了。政治可以放在10月份以后再来复习。&/p&&p&政治试卷分三部分:单选16题 x 1分 + 多选17题 x 2分 + 大题5题 x 10分 = 100分。&/p&&p&其中多选是扣分重灾区,得分率都很低。大题和单选是浑水摸分的好地方。&/p&&p&&b&答大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写的超出答题区域&/b&,阅卷老师在电脑上改卷时看不到。字迹一定保证清晰可看。&/p&&p&大题最好采用“总-分-总”式结构答题,有什么&b&结论在第一段和每一段第一句就丢出来&/b&,一定要显眼。阅卷老师改一道大题不到一分钟,不要让阅卷老师在你的答案中去找得分点,开始一部分试卷会仔细找,但是到后面疲劳了,谁也不能保证老师还能保持精力的集中。&/p&&p&结尾的“总”最好写一些自己的感悟(废话),比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要......&/p&&p&&br&&/p&&p&4、专业科&/p&&p&去找目标学校已经考过的师兄师姐咨询,每一个考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干货的。&/p&&p&&br&&/p&&p&四、资料选择&/p&&p&1、数学&/p&&p&(1)高数教材:同济版&/p&&p&(2)线代教材:同济版&/p&&p&(3)概率教材:陈希孺版&/p&&img src=&/v2-ef55cdd7e_b.jpg& data-rawwidth=&663&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3& data-original=&/v2-ef55cdd7e_r.jpg&&&p&(图片来自网络,下同。如果年份和版本有落差,所有教材资料一定要买最新版)&/p&&p&有自学能力的可以直接啃教材,这几本教材编写的非常不错,啃起来并不难。如果觉得实在有难度,可以配合着网课来听。&/p&&p&网课选择可以参考其他答主的回答。要注意,网课最多只能帮你节约一点复习时间,有些自己看书比较费时间的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可能很快就通了,它是无法帮你提升成绩的,想考高分还是要自己去学去练。同一个老师教的成绩有好有坏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见过。&/p&&p&&br&&/p&&p&(4)资料选择&/p&&p&李永乐复习全书一本书足够&/p&&img src=&/v2-cb797b844bbd1b95e9091f3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我辅导的几个数学没有低于130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把这本书完全吃透!我随便点全书中的一个题,极少有不会做的,随便点一个知识点,极少有不会背的。&/p&&p&可以说市面上所有的资料的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原型。资料一定不要贪多,浪费时间又没有多大效果。&/p&&p&&br&&/p&&p&2、英语&/p&&p&(1)单词&/p&&p&考研的词汇量大概在左右,其中高频词汇只有左右。&/p&&p&这里推荐先背真题里的生词,再背单词书。&/p&&p&有人汇总了近几年真题里的单词,并将它们按照出现频率排了序,大家可以去网上找一找。&/p&&p&单词书可用新东方绿皮乱序&/p&&img src=&/v2-5bddeb215ec0e86a86a1fe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br&&/p&&p&(2)长难句&/p&&p&长难句核心体系就两个:从句和非谓语。能把一个句子的主句找到,就可以看懂它的意思了。&/p&&p&资料用何凯文《长难句解密》&/p&&img src=&/v2-e5bf3a86ae230e648f608fae547f3585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如果看书觉得吃力,也可以看何凯文的网课。&/p&&p&&br&&/p&&p&(3)作文&/p&&p&资料用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p&&img src=&/v2-bf1ebd99f6935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br&&/p&&p&(4)阅读理解&/p&&p&张剑黄皮书《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p&&img src=&/v2-5a0d923c522b473beb9c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一定要把文章里所有不懂的长难句全部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后续回顾。&/p&&p&&br&&/p&&p&(5)完形填空&/p&&p&新东方《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精讲精练》&/p&&img src=&/v2-402e2a2bd18ab6d9caf2227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br&&/p&&p&(6)真题&/p&&p&英语没有哪本资料比真题更重要,2010年以后的真题里所有的生词要背下来,所有的长难句要全部看懂看透,所有的文章要全部读通。&/p&&p&&br&&/p&&p&3、政治&/p&&p&肖秀荣全家桶&/p&&p&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 + 命题人讲真题 + 1000题 + 8套卷&/p&&img src=&/v2-431b4e65fe26_b.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v2-431b4e65fe26_r.jpg&&&p&&br&&/p&&p&五、复习方法&/p&&p&1、数学&/p&&p&数学的复习战线要长,四轮复习,节奏上前紧后松,初期要有大块的时间给数学,到后期的时候,可以每天只抽一两个小时出来做做题,保持记忆和手感。&/p&&p&第一轮:全科扫盲。3、4、5月完成。这一轮啃教材,做复习全书例题。三个月的时间里,两个月给高数,一个月给线代和概率。每天保证起码8小时给数学。&/p&&p&第二轮:习题轮。6、7、8月完成。&b&做复习全书的习题,错题全部往错题本上记,不要偷懒,有多少记多少。&/b&碰到不明白的知识点再回过头去看教材。&/p&&p&同时这一轮里,每周日用来做之前的错题,这很很很很重要!这段时间会是你数学成绩的疯狂增长期,重复做错题对备考的作用会超乎你的想象。&/p&&p&这一轮里每天保证半天给数学就行。&/p&&p&第三轮:查漏补缺轮。9、10月完成。经历了第二轮,基本上基础就很牢了,这一轮再快速的扫完整本复习全书的习题,查漏补缺。每天也只需要半天给数学就行。&/p&&p&第四轮:备考轮。11、12月。这一轮模拟卷做起来,真题做起来,调整心态,准备上考场了。&/p&&p&&br&&/p&&p&2、英语&/p&&p&(1)每天雷打不动的早中晚各半小时背单词。&/p&&p&(2)6、7两月学长难句&/p&&p&(3)8、9、10、11月做完型、阅读理解,将长难句融会贯通&/p&&p&(4)12月做真题、背模板&/p&&p&和数学一样,每周安排一天来做错题、分析之前没看懂的长难句。&/p&&p&无论是做真题还是做资料,把自己不懂的长难句要全部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后期重复学习。基本上这一套下来,60妥妥的。&/p&&p&&br&&/p&&p&3、政治&/p&&p&10月以后每天抽一两个小时出来复习政治,把上面说的资料啃下来就行。&/p&&p&&br&&/p&&p&六、如何应对复试时学校“歧视”&/p&&p&每年都有很多准备逆袭的考生倒在了面试这一关。&/p&&p&面试说得直白点,就是有没有导师看上你,看上了后面顺理成章,看不上一切白搭。有些时候甚至只要有导师要你,你的复试笔试成绩差点都无所谓。&/p&&p&那如何才能搞定导师?&/p&&p&基本套路无怪乎&b&先了解导师需求,再看碟下菜&/b&。&/p&&p&&br&&/p&&p&这里拿计算机系导师来举例。&/p&&p&高校里导师是有自己的生存规则的,他们的压力主要有两个:职称评定压力和生存压力。&/p&&p&职称评定简单的说就是讲师想升副教授,副教授想升教授。升级需要有科研成果,说白了就是项目、专利、论文等等这些。&/p&&p&生存压力就是收入,一般分三块:课时津贴 + 项目基金 + 外快。&/p&&p&课时津贴很少很少,一个导师如果只有课时津贴,那他的日子就比较苦了。&/p&&p&如果他手上有一个项目并且申请到了科研经费(项目基金),那日子会好过很多,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报销了。&/p&&p&外快不必说,导师平时可能会接一些项目来赚钱。&/p&&p&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明白了,导师最关注的的东西就两个:项目和论文。&/p&&p&那这些项目谁来做?这些论文谁来写?&/p&&p&——当然是研究生啊。所有的项目成果、论文都会写上导师的名字。&/p&&p&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听到很多师兄师姐把导师称为“老板”——就是给导师打工嘛。&/p&&p&这也是为什么分数、表现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导师会选择学校好的——因为导师会默认好学校的学生有更高的概率帮他&b&完成项目、发表论文&/b&。&/p&&p&所以,对于逆袭的考生来说,破局点已经很明了:&b&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有着更好的做项目能力,有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潜力&/b&。&/p&&p&那该如何做呢?&/p&&p&1、初试到复试这几个月间学一门编程语言,做几个项目,在一些科技媒体上投放一些文章,比如腾讯科技,花个两百块就可以投放一篇了。这几个月千万别放松,请拿出比备考更足的劲头来准备。&/p&&p&编程语言和项目哪里找?网上搜一搜,免费资源一大把。&/p&&p&那文章怎么写?翻个墙,多看看国外的文章,借鉴一下思路自己拼凑一下就是一篇。不用写的很深,你能发出来文章,在导师眼里已经比那些没文章的高出一大截了。&/p&&p&如果有自己的技术博客,那就更好了。&/p&&p&2、提前联系学长学姐,了解导师目前手上项目是哪些研究方向的,你提前在这些方向上进行深入了解,最好能在网上找到相应的项目去做一做。&/p&&p&3、在面试之前就去学校联系导师,无论是邮件也好面对面也好,悉心准备好说辞,把自己准备的这些项目和文章都展示出来,同时展现出对导师目前研究方向的深刻理解,能做到这些基本上你就比绝大部分考生要强很多了。&/p&&p&很多人初试过了就直接去给导师发邮件,说想到手下当研究生....&/p&&p&请至少带点干货在里面再发邮件嘛.....&/p&&p&一个热门专业的导师每年都会收到几十上百封这种邮件,人家凭什么记住你?凭什么就要你?&/p&&p&4、复试笔试正常发挥,到面试时,再次尽情的展现这几个月的“成果”,只要你不是太点背,拿到通知书的概率还是挺大的。&/p&&p&&br&&/p&&p&其他系导师都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来搞定。&/p&&p&&b&其实这是一个很公平的事情,高考没考好,在考研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多。&/b&&/p&&p&&br&&/p&&p&七、如何持续而高效的学习并坚持下去&/p&&p&关于一天当中持续高效的学习:&/p&&p&进入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很多顶级985院校的考生,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也是容易走神。毕竟本科几年过得相对松散,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全天候高效学习状态。&/p&&p&就拿我带的几个人来说,从最开始看一个小时书都费劲到后面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都用了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来调整。&/p&&p&&b&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逐渐提升学习状态。&/b&不要一开始就想每天能学十几个小时。&/p&&p&&br&&/p&&p&关于坚持:&/p&&p&1、题目做不对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事实却是:复习的前中期就没几个可以把题做全对的。&/p&&p&就拿我辅导的北大少年来说,他的数学错题本记录了复习全书近90%的题,厚的不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去做全书的时候基本上全错。&/p&&p&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复习之所以是多轮而不是一轮,为的就是搞定这些前面搞不定的东西。&/p&&p&所以不要因为前期学不会就放弃,大家都差不多。&/p&&p&&br&&/p&&p&2、考研有很强的“半途效应”。&/p&&p&一个人在长时间的复习当中会遇到失恋、诱惑、意志不坚定、问题搞不定等等等等各种事情,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使整个复习崩盘。&/p&&p&绝大多数人都有过放弃的想法,包括那些大家眼中的超级学霸。&/p&&p&推荐一个帮助坚持并且能极大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b&记录自己每一次学习时间。&/b&这也是我对手下考生的硬性要求。&/p&&p&&br&&/p&&p&秀一秀北大少年临考前的学习记录,非常工整。&/p&&img src=&/v2-cbdf9a1be76d46b446b7cc_b.jpg& data-rawwidth=&5919& data-rawheight=&3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9& data-original=&/v2-cbdf9a1be76d46b446b7cc_r.jpg&&&p&(这里也推荐一下这个app——timing,上面学习氛围相当不错。)&/p&&p&&br&&/p&&p&这些学习记录是克服考研“放弃、懈怠心理”的最好武器。我带的几个学生不止一次的和我说,想放弃、懈怠的时候,看看以前的记录,感觉已经投入这么多了,好可惜。后面顺其自然的就坚持了下来。&/p&&p&并且计时可以明显的提升学习效率,这个我在辅导中已经验证。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却能带来极大的回报。&/p&&p&刚开始计时肯定会不适应,会有多计或者漏计的情况,不要紧,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p&&p&&br&&/p&&p&八、最后:&/p&&p&创业越来越忙,原想用这段文字为辅导生涯画上句点,着重写点我对备考认识、心得,因此在很多地方进行了精简,比如:&/p&&p&1、如何择校择专业&/p&&p&2、复试简历如何准备&/p&&p&3、跨考、逆袭怎么搞定导师&/p&&p&4、如何搞定顶级985学校复试&/p&&p&........等等等......&/p&&p&后续我会在专栏或文章中将这些内容(套路)详细的进行补完。&/p&&p&最后,&/p&&p&考研不是中国好声音,不相信眼泪,也没有故事,唯有坚持与套路。&/p&&p&祝大家备考顺利、武运昌隆!&/p&&p&(完)&/p&&p&..........&/p&&p&修修改改写了半个多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个赞儿吧~^ ^&/p&
近两年辅导5人考研,一个北大一中科大两个武大,一个中途放弃转考公务员。其中一人本科985,其他全是一般学校的。今后不再带人,将一些心得分享出来。 一、关于考研的一些事实二、学校专业选择三、各科特点四、资料选择五、复习方法六、如何应对复试时学校…
&figure&&img src=&/50/v2-6e8e41af7ac16525ffbcd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50/v2-6e8e41af7ac16525ffbcd_r.jpg&&&/figure&&p&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33岁的男人要转行,在一次又一次跌落人生的谷底之后,绝地反击的故事。&/p&&p&&b&一个33岁的男人,还有机会转行吗?&/b&&/p&&p&接到这个案例,是日。晚上8点,我们约了咨询。我从他前期提交的评估资料中,了解到他是东北某大学物流工程的全日制研究生,在中铁下属某工程公司做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看到资料的时候,我以为这个客户至少还是个全日制研究生,能考上研究生的,至少不会太差吧?于是就接了这个案子。但真正接了以后才发现,事情要比我想像得要糟糕得多。&/p&&p&他是1981年出生,彼时已是33岁。高考成绩378分,只考上了东北某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是非全日制本科,在读书期间非常自卑,心灵受到的打击比较大,根本抬不起头。&/p&&p&2006年父母曾经托关系让他考了银行的工作,结果还算乐观,考试成绩排名第一,但当时银行要全日制本科生,而自己只是个成人教育学历,所以这件事情也黄了。&/p&&p&自从2004年大学毕业,一直到2009年,在这5年期间,工作一直不像样,干过保安、服务员、洗车工、销售员。即使是这些门槛低的工作,他的表现也并不乐观,要么被辞退,要么不愿意干。这是他人生第一个漫长的落寞期,整整持续了5年。&/p&&p&这5年的工作经历,给了他深深的刺激,让他意识到,没有学历,就会处处被人看不起。所以,他未雨绸缪,从毕业的第2年开始,他发奋图强,决心考研究生。在没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每天学习10个小时,一直坚持了3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于2009年顺利考取了东北某大学的物流工程全日制研究生,成绩全校第二,是成教学院建校至今唯一一名由计算机跨专业成功考取到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表现也比较优秀,担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助理,得到学院老师的高度认可。&/p&&p&考上研究生,并凭借优秀的表现获得老师的认可,这与他刚毕业的那5年经历相比,可谓是天翻地覆。他从人生的谷低跌倒,又重新爬了起来。他本以为指望这份学历谋求一份更有前景的工作,可现实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p&&p&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到中铁集团下属的工程公司,在东北某省高铁项目某标段的临时指挥部的物资部工作。干过工程的都知道,这样的工作是常年在外,而且是在工地上,一年难得与家人团聚。以致于我问他&你内心里一直强烈渴望追求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是&下班的时候能够和老婆在一起,能够看见她。&和爱人长期两地分居,令他的内心非常折磨。&/p&&p&由于项目是临时性质的,项目一结束,指挥部就解散了,大家就会回到公司,然后分配到新的项目上,再次踏上奔波的旅程。其所在的物资部,只有两个人:他和他的上司。上司天天吃喝,活都由他自己干。一年前他从物资部出来,到基层的搅拌站锻炼,工作向搅拌站长汇报。搅拌站虽然属于采购部,但他实际上都没有接触过采购工作,主要是负责一些仓管、物料统计、打票等文职类工作,其中光打票一项,一个月就有30000张小票。按照他的描述,工作内容简单乏味,琐事非常多,根本没有含金量。一个高中生就能干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一个硕士学历的人在这里浪费时间。同时,对于单位的管理不公平现象,也极大刺激了他的内心,&我一个人干4个人的活,上个月我到手一共才3500,奖金才给我400,这么大的央企怎么会这样,不干活的人都比我高的多,老师我实在不平衡到了极点。&&/p&&p&也正是在这时,时间到了2014年8月,他在中铁整整工作了3年的时候,因为实在看不到希望,也不想再继续这样两地分居的生活和没有含金量的重复劳动,他找到我们进行了职业规划咨询。他期望通过3年的时间,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使自己有飞速的发展,成为企业炙手可热的人才。&/p&&p&&b&找准优势,确定方向,找到转行切入点&/b&&/p&&p&经过反复沟通,填写了多份资料之后,我发现他身上最大的优势在于沟通和协调,而这在他的现实工作中确定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最终,我们确定了转行的职业方向:培训。(至于具体是如何分析并确立这个方向的,有什么决策依据,属于我们的咨询机密,此处略去不表)。他对这个方向也非常认可。&/p&&p&但培训又有两个方向:培训师和培训管理人员。前者如内训师、外训师,都属于站在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培训管理人员,则多数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协调、管理角色,负责企业各种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工作。他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基于现实角度考虑,我们选择了后者作为突破口,因为门槛低,容易介入,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则需要丰富的实战工作经验,但他并不具备。可以考虑以后有了经验以后,再转向培训师方向,也同样可行。&/p&&p&方向定了以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知识储备方案,再加上后续的转行简历(他自己都把简历改了9遍)、面试,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后,就准备寻找新的工作机会。&/p&&p&&b&意想不到的困难:抱怨太多,执行很少&/b&&/p&&p&他的情况之所以比我预想的更糟糕,不仅体现在能力和年龄的不匹配,更重要的是,在国企的这几年,已经严重摧毁了他的自信。&/p&&p&他在中秋节时给我发了一段话,祝我节日快乐的后面,跟着一大串的牢骚和怀疑,&在中铁九局这个大国企工作三年,职位薪水没有任何变化,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我听过这么一种说法,就是你在这个单位没有干好,那么到下一个单位一定会有原来但单位未干好的这个阴影,这样的规律正常吗?为什么我越干,胆子越小,越干越压抑?以前在读硕士的辉煌自信,现在已经荡然无存。我三年没回去过中秋了,家人希望我能干出样来呢,三年就这么过去了,我除了阅历提升,自身能力未得到丝毫的变化。&&/p&&p&自信心缺乏,我早已预料。但凡经历过几年的职场不顺,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自信心缺失的问题。我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回事,我认为只要不存在心理疾病,找准了方向,自信心总会慢慢恢复。但在后来的跟踪中,我才慢慢发现,自信心的缺失才是他要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能力不足,可以学,而自信心一旦摧毁,树立起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而这又会严重影响他在后续的职业生涯道路上能否坚实地走下去。&/p&&p&也正因为自信心缺乏,他虽然也在执行我的咨询建议,但在此后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总会时不时收到他不下几十次的抱怨。还有好几次、每次将近1个小时的电话沟通,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倾听他的抱怨,令我苦不堪言。而我最怕的,就是抱怨,因为我本人从不抱怨,即使遇到天大的事,只会迎头顶上。抱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你更加痛苦,更加怀疑自己。&/p&&p&虽然明确方向之后,短时间恢复了他的自信,而且在补充知识的过程中,他也表示非常感兴趣,并且有信心能够理解和掌握,但长时间的工作不顺,还是很容易让他的不自信的那一面又暴露出来。他是一个矛盾型的性格,有时候自信,而有时候又极不自信,反复无常。&/p&&p&&b&插曲:一个老实巴交的人,竟然打了领导一巴掌&/b&&/p&&p&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写材料呢,老头(注:指的是和他一起共事的一个50多岁的工友,没什么文化)说我吵着他休息了,我说还有两分钟就完事,他还说我,后来电给我断了,我没保存,他找来领导,领导又偏袒他。后来我和领导吵架了,领导说不过,就说我研究生白读,我白活,党员都是花钱买的,我一下火了,给了领导一个巴掌。&&/p&&p&从小学到高中,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动过手,而且他的性格又是非常温和的,属于典型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分风平浪静&的类型,但凡遇到摩擦,都会主动退让,给别人陪笑脸。但这一次,他感觉受到了严重的侮辱,动手了!&/p&&p&站长说,不敢相信在他身上发生这样事情,让他给那个领导的买两条烟承认下错误,年少无知,狠狠批评几句,扣点奖金就没事了,下不为例。&/p&&p&一个30多岁的汉子,那么拼命地读书想改变命运,结果却被人家羞辱,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灵打击?&/p&&p&&b&转行之后的3次跌倒,令他在马路边失声痛哭&/b&&/p&&p&从确定方向和实施计划以后,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补充。我原本希望的是利用3个月进行知识储备,最多不超过半年。但他性格中的另外一个弱点在此时就又暴露了出来:光说不练。在补充知识的过程中,他发现,学得越多,不懂的地方越多。在我看来,这些不懂的地方,都是非常深层次的问题,现在不必搞透彻,因为我们进行知识补充的目的只是为了转行,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我催促他抓紧时间投递简历,但他迟迟不行动。此时,他也觉得,前期工作准备得充分,找工作应该不是问题,所以他也不着急。直到日,领导通知他,项目结束了,没项目了,全体员工待业。他才感觉到了真正的恐惧。更要命的是,一个月之后,他老婆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也要下岗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不得已,必须得行动起来、投简历、找工作机会了。&/p&&p&简历投递了两周,没有任何回音。由于地处东北沈阳,优质企业不多,且东北经济形势逐步恶化,他找工作的难度开始令他不安了。这是他所始料未及的。&/p&&p&终于,在10月26日开始,他接到了第一个来自民企的面试电话,令他激动不已。后来接连面试了5家企业,均以失败告终。一个月以后,终于有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以为命运从此发生转折,但更悲催的事还在后面等着他。&/p&&p&2015年11月底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建材公司做人事专员,做了3个月被辞退,因为公司管理极为不规范,他的工作向一个完全不懂行的财务经理汇报,结果可想而知,这个财务经理把他的功劳全都埋没了。&/p&&p&祸不单行。日,他给我发消息说,&老师我国企的工作保不住了,给我分到拉萨去了,不服分配就解除劳动合同,第一次心慌了,没退路了。&为了解除合同这事,他还和公司打了半年的官司。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顶住压力继续找工作。&/p&&p&2016年5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连锁美发机构做人事主管,同时负责做培训和绩效两个模块,做了2月被辞退,因为直属上司是一个只有中专文凭的女生,而且是领导亲戚,抢他的功劳,到最后直接把他辞退了。但在此工作期间,他在培训方面的表现不错,员工们都很喜欢他。&/p&&p&前两次他的工作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因为运气不好,遇到了一个克星上司,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但是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自信心,又极度浮躁。幸好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试中,面试经验增加了不少。2016年11月,成功应聘一家地产公司的培训专员,跟着一个还比较专业的新来的HRD,负责培训工作(内训师)。此时他在培训方面的天赋再一次展现。但他的信心还是不足。2017年元旦的时候,他给我留言,&新年快乐,老师,我活两个月了。&我回复他,&再接再厉,争取活两年。&结果2月4日,农历正月初八第一天上班,他给我发来消息,&老师,估计这份工作又要保不住了,领导取消了我的培训课程,上司也离职了。&就这样,第三份工作干了3个月,他再度失业。&/p&&p&此时,他已是36岁!国企的工作没了,而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接连三次找工作都不顺,让他极度怀疑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候,投递简历无人问津,一个人站在大街上,边走连哭。老婆也不支持他的选择,也要和他离婚,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他了!&/p&&p&&b&转折:回报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b&&/p&&p&日,情人节的前一天,他应聘了一家大型保健品公司,做企业大学培训师,月薪5500元。相比较他转行的第一份工作2500元的月薪,这已经算是很大的涨幅了。这一天,很多人可能会考虑如何与男朋友/女朋友度过一个即将到来的甜蜜节日,而他,一个已经36岁的男人,依然不知道这份工作他到底能干多久才会被辞退。&/p&&p&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此时的他,就好比处于极度糟糕的锅底,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会否极泰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他给我发来一个又一个喜讯:&/p&&p&4月24日:老师,上个月我(月薪)突破了6000啦,跟您报喜!&/p&&p&5月16日:这次算是稳当了,老板给我缴了保险,提升为副总教,月薪6500,一个月培训了1100名中层,我们只有四个人。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p&&p&6月3日:老师好!我干了满四个月了,课程研发组可能以后我负责。&/p&&p&6月6日:经过四个月拼搏,我是商学院选出的唯一一名优秀员工,去江苏参加年度万人庆典,同时晋升中级培训师。&/p&&p&这一天,来得稍微晚了些,但终究还是来了。是运气吗?可能会有,但不是全部。我知道,为了得到这个机会,他到底付出了多少,他一直在为这个机会做各种准备。机会从来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到一个人的头上,它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p&&p&我今天还问他,在我们这里咨询之后,你又在别的地方花了多少钱来投资自己?他说花了50000多元,到今天还剩下8000才能回本。但我相信,他将来会得到更多。&/p&&p&回过头来看他当初定的目标:&期望通过3年的时间,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使自己有飞速的发展,成为企业炙手可热的人才。&已经初步实现,他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加速前进。&/p&&p&天道酬勤。回报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对于一个36岁的男人来说,月薪6500的月薪可能在知乎会被人鄙视。但没人知道,为了得到这一切,从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经历了13年才得到今天的回报。这其中,有屈辱,有痛苦,有迷茫,有绝望,有排挤,有质疑,有抱怨,有眼泪,但唯独没有的,就是放弃。&/p&&p&而经历了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当然,虽然6500在知乎会被鄙视,但与原单位相比,已经是大大的涨幅),而是让他从绝望中看到希望。我很喜欢《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两句台词:&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对于他来说,这个过程,也是让他看到希望的过程,让他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还有灵魂和思想。&/p&&figure&&img src=&/v2-f6303cdcc165cbcd28e864ba11b6bea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f6303cdcc165cbcd28e864ba11b6bead_r.jpg&&&/figure&&p&他像一个&傻逼&一样坚持,没有多么宏伟的目标,只因为前方还有希望。&/p&&p&&b&我们如何才能在职场上避免弯路,加速前进?&/b&&/p&&p&考研之后重新踏入职场,如何走好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既包括职业方向的重新定位,也包括对于公司平台的考察。&/p&&p&首先,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一定要进行前瞻性思考,在确保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务必要确保能够看到更长远(未来5-10年)的发展空间。否则,无论基于什么层面的短视思维,只会让你透支更多的未来,并且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偿还。&/p&&p&正如我曾经在另外一篇《&a href=&/p/& class=&internal&&一张图看清穷人思维: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a&》一文中所写的那样:等到事情陷入危机之后再去想补救办法,要比事前控制困难得多。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在步入职场之前就进行前瞻性思考,从而导致他们犯了一个又一个错误,并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然后又要花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来弥补错误。……对于那些正在走弯路的人而言,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未来,而是将许多时间用来走了一段又一段弯路,重复原来已经犯下的错误。&/p&&p&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这个客户所犯下的错误,首先是方向的选择,其所从事的是些重复劳动的工作,看不到发展空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出在公司选择层面上:选择了一家管理理念非常落后、管理机制非常不公平的国企。这种不公平,让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让有能力的人付出与回报不平等,而这会严重打击一个人在这份工作上的积极性。&/p&&p&盖洛普公司提出了著名的Q12问卷,列出了影响员工敬业度的12个问题,其中第9个问题是:我的同事们都能够兢兢业业,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吗?这个问题背后所折射的,其实是企业在管理方面是否存在不公平现象。比如,你进入一家新公司,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积极表现,就等有一天得到提拔。终于,晋升的机会来了,但你忽然发现,一个平时工作不积极、不努力、但有背景的人抢走了你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像以前那样积极地去工作吗?而在国企里,这种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几乎成了体制内工作的通病。这也是我为什么一样反对大家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的原因。可能工作本身也有前景,但那只属于&有来头&的人,与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在这样的单位工作,窝心!&/p&&p&在方向和公司平台选择好了之后,剩下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向上管理,有效处理好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以便优先获得提拔和重用的机会,从而实现快速晋升。&/p&&p&所以,要想在职场上避免弯路,加速前进,以下3件事是非常重要、而且相互影响的:&/p&&p&1、发挥优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争取在起跑点就领先,这样更容易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我们所咨询的客户,98%以上的人都是工作3、5年之后重新转行,从零开始,所付出的机会成本非常之高。假如一开始就进行前瞻性思考,在正确的方向上积累3、5年,一般都就可以达到主管、经理的层级。而你却转行从零开始,怎么可能不拉大与别人的差距呢?我们强烈建议及早做职业规划,不要等到30岁以后再转行,那种煎熬和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只会让你一次又一次在现实的打击中怀疑自己,最终不得不继续原来的老路。&/p&&p&2、选对平台——寻找任人唯贤(不是任人唯亲)、且处于上升趋势的公司。这样的公司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也会为优秀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多、更大的晋升机会和晋升空间。很多人为了稳定,盲目选择了一家并没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埋下了重重隐患。&/p&&p&3、向上管理——高效处理好与直属上司之间的关系,争取在晋升机会来临时,能够第一时间顶上去。很多人指望遇到一个伯乐型的好上司(也即我们通常说的&贵人&),发现自己,提拔自己。但这种事情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运气的成分很大。与其被动地等待别人发现自己,不如主动出击,在关键时刻做好向上管理,展现自己,主动为自己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我们去年年底咨询的一个客户,今年已经成功转行到了新的岗位、新的公司。在转正时的自我陈述中,摸清了上司的脾气秉性,做了一场非常符合上司胃口的工作展示,得到了上司99分的高分评价,成为新晋员工中表现最优秀的。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在于我们提前和她强调了向上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认真践行。我们后续还会继续开设向上管理微信公开课,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关注第一职场网微信公众号career-001。&/p&&p&作者:杨毅,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席顾问。原创文章,非经允许,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和传播,否则将按每字1元依法追究侵权责任!&/p&&p&付费参加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咨询,解决职业规划/转行问题,请参考咨询流程&a href=&/?target=http%3A///read.php%3Ftid%3D2772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ead.&/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p?tid=2772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或加QQ:了解详细情况。&/p&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33岁的男人要转行,在一次又一次跌落人生的谷底之后,绝地反击的故事。一个33岁的男人,还有机会转行吗?接到这个案例,是日。晚上8点,我们约了咨询。我从他前期提交的评估资料中,了解到他是东北某大学物流工程的全日…
&b&20万年前,人类起源于非洲。&br&6万年前,人类一批一批走出非洲。&br&4万年前,人类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br&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时代,人口爆炸。&/b&&br&&br&&b&我读的这些是从DNA的角度分析人类迁徙。不得不说,生物科技的发展不断地给我们惊喜,我们居然可以&u&从基因的角度来分析史前的事情&/u&!并且这个方法&u&很科学、很直接、还很便宜&/u&!&/b&&br&&br&这半年读了挺多人类迁徙的书,最近也检索了很多汉民族的DNA分析文献,中国人的历史教科书大概忽略了史前迁徙这一段,我写下这篇回答也算是这学期的读书总结吧。&br&&br&&u&&b&为什么我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因为我从我们的教科书上只读到了我们3000年的历史,我迫切地想要知道我们究竟是怎么在这大地上繁衍至今的。&/b&&/u&&br&&br&&br&&br&与其谈论人类迁徙的具体细节,咱们不如聊聊一些有趣的话题。&br&&br&&b&本文略长,不过每个话题都标了序号,不感兴趣的知友就可以&u&跳过&/u&不感兴趣的小标题。&/b&&br&~*~*~*~*~*~*~*~*~*~*~*~*~*~*~*~*~*~*~*~*~*~*~*~*~*~*~*&b&&br&【1】人类起源于非洲吗?&/b&&br&&b&【2】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先吗?&/b&&br&&b&【3】这些说法都有没有证据?&/b&&br&&b&【4】人种有优劣之分吗?&/b&&br&&b&【5】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亚当与夏娃&/b&&br&&b&★&/b&&b&★&/b&&b&★&/b&&b&★&/b&&b&★&/b&&b&★&/b&&b&★&/b&&b&【6】如何从现代人的DNA分析上古时代的迁徙? &/b&&b&★&/b&&b&★&/b&&b&★&/b&&b&★&/b&&b&★&/b&&b&★&/b&&b&★&/b&&br&&b&【7】澳洲土著以及海上高速公路&/b&&br&&b&【8】欧洲人的祖先——夏娃的七个女儿&/b&&br&&b&【9】日本人的来源&/b&&br&&b&【10】日本和西藏的渊源&/b&&b&&br&【11】古人类化石&/b&&br&&b&【12】欧亚大陆只是非洲的一个省?&/b&&br&&b&【13】黑人为什么这么黑?&/b&&br&&b&【14】尼安德特人&/b&&br&&b&【15】农民的冲击&/b&&br&&b&★&/b&&b&★&/b&&b&★&/b&&b&★&/b&&b&★&/b&&b&★&/b&&b&★&/b&&b&【16】汉族的形成&/b&&b&★&/b&&b&★&/b&&b&★&/b&&b&★&/b&&b&★&/b&&b&★&/b&&b&★&/b&&br&&b&【17】人与人的差距能有多大?&/b&&br&&b&【18】中国人的3个超级先祖&/b&&br&&b&【19】汉族由北向南的扩张&/b&&br&~*~*~*~*~*~*~*~*~*~*~*~*~*~*~*~*~*~*~*~*~*~*~*~*~*~*~*&br&&br&&br&&br&先回答题主的问题,再聊别的。&br&&br&&b&【1】人类起源于非洲吗?&/b&&br&&b&全部都是,非洲人是,欧洲人是,亚洲人是,澳洲土著是,美洲土著也是。&/b&&br&&b&&u&有证据吗?有,有铁证,而且是各种各样的铁证。&/u&&/b&事实上非洲起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生物学领域的学者们已经利用这些方法来研究世界各地人的迁徙历史。&br&&br&我尽量用一个比较好理解的切入点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是非洲起源。&br&现在的DNA分析技术已经很发达,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基本完成。好,那我们分析一下世界各地人的DNA,有一个发现是&b&非洲人的DNA多样性远远大于欧亚人&/b&。打个比方,随机抽取两个非洲人,他们的DNA序列10000个中有6个不同,而欧亚人10000个只有1个不同。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6万年前(为什么是6万年前下面再解释),欧亚人只是非洲人的一小部分,只不过他们跑出去繁衍成了很多很多人占领了很多很多地方。具体的解释在“【11】欧亚大陆只是非洲的一个省?”。&br&除此之外,&b&考古上也有证据,1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只有东非才有&/b&。你说北京猿人?但北京猿人根本不是是我们的祖先。&br&&img src=&/a098ae0a6a26fba899a4fd7_b.jpg& data-rawwidth=&2298& data-rawheight=&2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98& data-original=&/a098ae0a6a26fba899a4fd7_r.jpg&&&br&上图摘自张振《人类六万年》。把人类的演化画成一棵树,很容易就可以发现,&b&非洲人是树干,欧亚人(非非洲人)只是后来分出的一支小树枝&/b&。&br&&br&&b&20万年前,人类起源于非洲。&/b&&br&&b&4.1万年前,第一批东亚人和非洲人分离。&/b&&br&&b&3.3万年前,欧亚人和非洲人分离。&/b&&br&&b&2.1万年前,第二批东亚人和欧亚人分离。&/b&&br&&br&当然,这个时间点的估计还并不是完全准确,人类的迁徙也远复杂的多,但完全可以作为参照。&br&&br&&br&下面的图均拍自《人类六万年》,图侵删。可以看看大致的迁徙过程。&br&&br&&img src=&/252f5e827c72ee087dea_b.jpg& data-rawwidth=&3136&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36& data-original=&/252f5e827c72ee087dea_r.jpg&&&img src=&/9c3bbbc467_b.jpg& data-rawwidth=&3104&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04& data-original=&/9c3bbbc467_r.jpg&&&br&&img src=&/8dc1687c7fcecc5600fa_b.jpg& data-rawwidth=&3072&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72& data-original=&/8dc1687c7fcecc5600fa_r.jpg&&&img src=&/857c89de0cbd345a7533_b.jpg& data-rawwidth=&3104&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04& data-original=&/857c89de0cbd345a7533_r.jpg&&&img src=&/fd2f5ab8b6fe08246cfe76dd64ba0921_b.jpg& data-rawwidth=&3104& data-rawheight=&1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04& data-original=&/fd2f5ab8b6fe08246cfe76dd64ba0921_r.jpg&&&br&&img src=&/e4943ebcebcf89288eff58ddf2401ce2_b.jpg& data-rawwidth=&3040& data-rawheight=&1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40& data-original=&/e4943ebcebcf89288eff58ddf2401ce2_r.jpg&&&img src=&/78a3a4f464ba4b48a44b607a94ab91a4_b.jpg& data-rawwidth=&3072& data-rawheight=&1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72& data-original=&/78a3a4f464ba4b48a44b607a94ab91a4_r.jpg&&&img src=&/bb3e281bf1da3a9a8539_b.jpg& data-rawwidth=&2944&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44& data-original=&/bb3e281bf1da3a9a8539_r.jpg&&&img src=&/c00dabb4a441d1dc9c40932_b.jpg& data-rawwidth=&3008& data-rawheight=&1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c00dabb4a441d1dc9c40932_r.jpg&&&img src=&/d133d53e1f4e02cc10a1_b.jpg&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d133d53e1f4e02cc10a1_r.jpg&&&img src=&/9be69bf1fdef27168f10d_b.jpg& data-rawwidth=&2912&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12& data-original=&/9be69bf1fdef27168f10d_r.jpg&&&br&&br&&br&&br&&br&&b&【2】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先吗?&/b&&br&不是,完全不是。北京猿人比人类更早走出非洲(70万年前),目前已经发掘的北京猿人化石是70万年前至20万年前。而现代人类5万年前才到达东亚。&br&从化石发掘来看,东亚人类化石的发掘有一个明显的断层——&br&&img src=&/ae1d8d0fdced1aacf257be_b.png& data-rawwidth=&1779& data-rawheight=&18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9& data-original=&/ae1d8d0fdced1aacf257be_r.png&&而事实上,&b&早在现代人到来之前,其他古人类早已灭绝。&/b&&br&当然,除了化石证据,我们还有更多更科学的证据&br&&br&&br&&br&&br&&br&&br&&br&&b&【3】这些说法都有没有证据?&/b&&br&有,有科学的证据。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研究在最近30年有了海量的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和各种人类学杂志上。&br&~*~*~*~*~*~*~*~*~*~*~*~*~*~*~*~*~*~*~*~*~*~*~*~*~*~*~&br&中国科学家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院士就是领军人物之一。之前曹操墓身份认定就是他们做的。&br&~*~*~*~*~*~*~*~*~*~*~*~*~*~*~*~*~*~*~*~*~*~*~*~*~*~*~&br&&br&&br&&br&&b&【4】人种有优劣之分吗?&/b&&br&没有,人种有区别,但绝无优劣。&br&200年前流行的是世界各地起源说,也就是说世界各地的猿类分别独立地进化成人,所以当时的白人说白人比黑人进化更完全,而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而现在所有证据都指向人类只不过在6万年前出非洲,这在进化史上实际上非常非常短暂,根本不足以进化出多么更智能的东西。&br&打种族歧视的脸!打种族歧视的脸!打种族歧视的脸!&br&&br&&br&&br&&br&&b&【5】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亚当与夏娃&/b&&br&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是XX,生育下一代时各拿出一支再组合成一对。因此男性继承了他爹、他爷爷、他太爷爷、他爷爷的爷爷…的Y染色体。&br&线粒体是一种细胞器,人类细胞里平均有&a href=&///?target=tel%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个线粒体(红细胞没有线粒体)。而DNA不仅仅细胞核里才有,每个线粒体里都有线粒体自己的DNA(分子小得多)。但只有女性的线粒体基因能随其卵子遗传给后代,因为精子的线粒体少的可怜并且受精时绝大部分随尾巴一起扔掉了。&br&好,总结一下,&u&&b&男性的Y染色体传承下去,女性的线粒体DNA传承下去&/b&&/u&。&br&线粒体DNA由于数量多、分子小,因而更容易分析,人类线粒体DNA的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而Y染色体的研究稍微晚了十几年。&br&&b&而这两条路线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并且他们得到了非常一致的结果!&/b&&br&现代人的线粒体来自于约15万年前的一位女性,这位母系祖先被称为&b&&u&“线粒体夏娃”&/u&&/b&,也就是我们所有人外婆的外婆的外婆的…的外婆。&br&现代男性的Y染色体都来自于6万年前的一位男性,这位父系先祖被称为&b&&u&“Y染色体亚当”&/u&&/b&,也就是我们所有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的爷爷。&br&&br&&br&&br&&br&&br&&br&&b&★&/b&&b&★&/b&&b&★&/b&&b&★&/b&&b&★&/b&&b&★&/b&&b&★&/b&&b&【6】如何从现代人的DNA分析上古时代的迁徙? &/b&&b&★&/b&&b&★&/b&&b&★&/b&&b&★&/b&&b&★&/b&&b&★&/b&&b&★&/b&&br&打个比方。&br&这一部分是本回答最重要的部分,想往下读下去的知友一定要读懂这一段,不清楚的地方请随意提问。&br&~*~*~*~*~*~*~*~*~*~*~*~*~*~*~*~*~*~*~*~*~*~*~*~*~*~*~*&br&&b&2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第一个人类部落,这个部落的酋长举着代表部落的一根长杆子,长杆子上面有100个白色的布条。&br&过了几十年,这个部落人口多了,有一部分人要离开去建立另一个部落。这个新部落的酋长复制了这个长杆子,然而复制会有随机的变化,第68个白布条变成了黑色,我们把这个部落记成M68。&br&人类不断迁徙,不断繁衍,于是现在世界上的各个部落都有了自己的五花八门的长杆子。而从长杆子上黑布条的分布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个部落的迁徙的信息。&br&这个长杆子就是我们的DNA,长杆子的每一次复制就是父母亲的生育,长杆子上布条颜色的随机改变就是基因突变。&/b&&br&~*~*~*~*~*~*~*~*~*~*~*~*~*~*~*~*~*~*~*~*~*~*~*~*~*~*~*&br&&br&&br&大家都喜欢看图,放几张图。&br&&img data-rawwidth=&3067& data-rawheight=&1586& src=&/a6580d93ffcd3cadca2bfbb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67& data-original=&/a6580d93ffcd3cadca2bfbb9_r.jpeg&&上图里的M168、M89、M122之类的数字代号是Y染色体种类的代号。&br&~*~*~*~*~*~*~*~*~*~*~*~*~*~*~*~*~*~*~*~*~*~*~*~*~*~*~*~&br&&b&&u&M168是绝大多数欧亚人的祖先,所以M168也叫作“欧亚亚当”。&/u&&/b&&br&~*~*~*~*~*~*~*~*~*~*~*~*~*~*~*~*~*~*~*~*~*~*~*~*~*~*~*~&br&&br&&br&&br&&br&&br&&img src=&/1f8dbc449d8dd3cba1118f_b.png& data-rawwidth=&1092&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2& data-original=&/1f8dbc449d8dd3cba1118f_r.png&&&b&&u&上图是从A到R各种类型的Y染色体,从A到R是根据他们的古老程度(分化出的时间)来编次序的。&/u&&/b&&br&比如说最古老的&b&A和B(20万年)&/b&还在非洲,&b&中国人大部分是O&/b&&b&(一万年)&/b&,算是比较年轻的,而大多数美洲土著&b&Q(1万年)&/b&都很年轻。&br&&b&&u&注意两种DNA类型命名方法的对应关系,M130是第130个发现的单倍群,而为了更方便地判断其古老的程度就用C标记(相当古老)。&/u&&/b&&br&&b&&u&上面的M130就是这里的C,M122就是O,M3就是Q。&/u&&/b&&br&&img data-rawwidth=&1266& data-rawheight=&951& src=&/cbeafd4aeead36b5bdfe15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6& data-original=&/cbeafd4aeead36b5bdfe15_r.jpeg&&全世界男性Y染色体分布,从中也能读出人类迁徙的信息哟。一些细节的分析在下面讲。&br&&br&&img src=&/d510c968beae7c389c10f_b.pn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d510c968beae7c389c10f_r.png&&&br&&br&上图是更具体的迁徙路线,看不清不要紧,你只要知道这些都是有根据的Y-DNA的科学的分析结果就够了。&br&&br&&br&&b&【7】澳洲土著以及海上高速公路&/b&&br&&img src=&/6d7b54ec6dcee453b15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6d7b54ec6dcee453b15d_r.jpg&&上图是澳洲土著,很像非洲土著嘛。没错,事实上也是如此。&br&他们是如何从非洲跑到澳洲的?再放一下这张最简单粗暴的图——&b&“海上高速公路”&/b&&br&&img src=&/c7c7d9edf9155bb63ebd78_b.png& data-rawwidth=&1401& data-rawheight=&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1& data-original=&/c7c7d9edf9155bb63ebd78_r.png&&&b&M130也就是C型(途中蓝线标出的那一支),在5万年前沿着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印尼,一路到达了澳洲大陆。(实际上D型与C型基本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路线)&/b&&br&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第四纪冰期(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大面积冰盖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水分的分布,当时海平面比现在低100米。也就是说,当时日本四岛连在一起并与朝鲜半岛相连,印尼千岛连在一起并与澳洲大陆相连,而红海最窄的地方只有2公里(可以肉眼看见对面)。&br&&br&&img src=&/89fb2bd7d2f_b.png&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89fb2bd7d2f_r.png&&上图红色是现在的大陆,绿色是当时海平面较低(100米)时的大陆,橙色即为M130的&b&海上高速公路&/b&。&br&&br&&br&人类最早生活在森林(黑猩猩至今还生活在森林),然后是草原,然后是海边。当年的撒哈拉还是绿色的森林,然而气候变化使得其变成沙漠,人类被迫迁徙。聪明的人类发现海岸是个不错的地方,甚至捡拾贝类什么的就能吃饱哎。&br&于是M130愉快地沿着舒服的海滩向前进发。&br&&b&考古证据:东非海边就曾发现古人类的垃圾场(有大量的贝壳和一些人类打磨过的石器),去往澳洲的必经之路斯里兰卡也发掘了大量的旧时代石器—&/b&—&br&&img src=&/2f2f5b9d3dac6f2bfc111_b.jpg& data-rawwidth=&2959& data-rawheight=&21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59& data-original=&/2f2f5b9d3dac6f2bfc111_r.jpg&&&img src=&/970912cfd878f19cf34a64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70912cfd878f19cf34a64f_r.png&&&br&&br&&b&M130(粉红色,C型)5万年前出现在南亚,然后他们沿着&u&海上高速公路&/u&飞驰。&/b&&br&M130在5万年前沿着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印尼到达了澳洲大陆。&b&有考古证据吗?有。&/b&斯里兰卡岛上有4万年前的石窟痕迹,澳大利亚的石窟也在5万年前。然而大部分海滩上的痕迹已经沉入海底,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了100m,而海岸线可能变化了几十公里,这使得海岸线上的考古格外困难,然而我们还有我们的办法——分析现代人的DNA。&br&&br&为了证明上面这幅图的正确性,我要放大招了,从之前给出的Y染色体世界地图中抠出下面这张澳洲Y染色体地图————&br&&img src=&/f1b0a240b9fec925a17e_b.png& data-rawwidth=&1113& data-rawheight=&7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3& data-original=&/f1b0a240b9fec925a17e_r.png&&&br&注意图中的粉红色,也就是M130(C型),你会发现澳洲土著中C型的比例如此之高。他们就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探险者。&br&我们仔细读一下这张图,可以得到非常多有趣的信息:&br&1.首先C型是第一批移民,他们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澳洲大陆。&br&2.然后4万年前在伊朗出现了K型,他们中的一部分也紧跟着慢慢迁徙到了澳洲。&br&3.O型是K型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M9→M175),在亚洲东部或者中部,之后O型也开始向东南亚扩散,途中的婆罗洲就有很高的比例。&br&4.最年轻的M型出现在1万年前,他们也是K型的后裔,M型主要出现在婆罗洲——苏门答腊地区。M型也随着水稻在各个海岛上传播,当时中国和中东的农业正在发生。大约4000年前,水稻技术传播到婆罗洲——苏门答腊地区,然后这里的群体携带着大量的淡水和水稻,航行到太平洋上的各个岛屿并定居下来。&br&&br&&br&咦,好像蒙古人(MO),布里亚特蒙古人(BU),哈萨克斯坦人(KZ)中M130也出奇的高嘛!没错,DNA分析的结果就是如此。可以假想一下,当初蒙古人也是第一批到达东亚的M130,不过后来被汉人赶到更北的地方去了,这一点咱们之后再聊。&br&&br&&b&总之,澳洲土著五万年前出非洲,而且是出非洲并且存活至今的“&u&第一批”&/u&。&/b&&br&&br&&b&请注意C型是第一批成功的殖民者,实际上除了沿着海上高速公路前进,他们也会停下来向陆地扩散,因此他们也是东亚第一批成功的移民,只不过后来被新的移民O型抢去了地盘。&/b&&br&&br&&br&&br&&br&&br&&br&&br&&b&【8】欧洲人的祖先——夏娃的七个女儿&/b&&br&97%的欧洲人的血统,全部来自7个母系先祖。这是线粒体DNA的研究结果,由牛津大学教授布莱恩·赛克斯发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欧洲人的线粒体DNA都可以归入7个类型,对应几万年前的7个母系先祖。&br&&img src=&/5726ced1fc6f163bc84912_b.jpg& data-rawwidth=&2368& data-rawheight=&2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8& data-original=&/5726ced1fc6f163bc84912_r.jpg&&&br&上面是线粒体DNA氏族,下面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从Y染色体类型来看——&br&&img src=&/634e346bbac3af8d407ce73bf6ff3c97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634e346bbac3af8d407ce73bf6ff3c97_r.png&&&img src=&/4ac8fdff2a_b.jpg& data-rawwidth=&963& data-rawheight=&7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3& data-original=&/4ac8fdff2a_r.jpg&&仔细看上面两张图可以得到非常多的信息。&br&首先第一张图是欧洲的Y染色体类型分布,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仅仅关注E3b、I、J、R1a、R1b这5种类型,因为他们占了绝大多数。&br&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I与J很接近,R1a与R1b更接近,而E3b(YAP矮黑人种的一个分支)很早就跟他们分开了。&br&下图我就画出了这4种(R1a与R1b合并记为R1)的迁徙路线(颜色仍与上图相对应)。&br&&b&&br&R1a(红色)与R1b(黄色):Adam→M168→M89→M9→M45→M207→M173&/b&,是占据最大比例的类型,R1出现在&b&3.5万年前&/b&。R1a与R1b的分化可以看做是东欧与西欧的分化,这种分化在3万年前。需要注意的是,&u&东欧人的R1a也是印度人的主要成分约35%。&/u&&b&这可以算是第一批成功到达欧洲腹地的现代人,注意他们都是从中欧草原过去的,必经之地就是伊朗高原和哈萨克斯坦。这个时候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并不容易通过或者说那边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b&&br&&br&&b&I(粉红色):Adam→M168→M89→M170&/b&,出现于&b&3万年前&/b&,也是&b&中东氏族M89&/b&的一部分,后来向巴尔干迁移直至扩散到欧洲的中部,在2.1万——2.8万年前,这些群体在欧洲的西部创造了格拉维特文化(Gravettian Culture)。冰河期结束之后,I的后裔在重新殖民欧洲时期担任了重要角色。&br&&br&&b&E3b(亮蓝色):Adam→M168→YAP→M96→M35&/b&,&b&2万年前&/b&出现在中东。冰河期结束,气候变暖之后,人类从游牧向定居农业转变。8000年前,这个农业团体开始向欧洲扩散。&br&&br&&b&J(绿色):Adam→M168→M89→M304&/b&,&b&1.5万年前&/b&J诞生于新月沃土,这个地区包括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现在J最高频率的地区包括中东、北非、埃塞俄比亚。在欧洲,J原先只分布在地中海附近,农业出现后人口激增,J开始扩散。&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9】日本人的来源&/b&&br&那种侮辱性的3000童男童女的说法我就不吐槽了,咱们讲证据是吧。&br&先放上这张图,【8】中提到当年海平面低100米时的日本岛与欧亚大陆相连,本身日本四岛也是相连的,所以当时不存在跨海的问题。&br&&img src=&/4f925a3ebbeee73ad74f7_b.jpg& data-rawwidth=&585&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5& data-original=&/4f925a3ebbeee73ad74f7_r.jpg&&&br&&img src=&/c7c7d9edf9155bb63ebd78_b.png& data-rawwidth=&1401& data-rawheight=&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1& data-original=&/c7c7d9edf9155bb63ebd78_r.png&&M130也就是C型,之前用来分析了澳洲土著的路线,&b&实际上D型和C型一样老,当初C和D基本同时沿着同样的海上高速公路前进。&/b&&br&我们再关注上图蓝色路线,你会发现除了去往澳洲大陆,还有&b&&u&像北进发&/u&&/b&的路线。&br&讲澳洲土著的时候已经提到,&b&第一批到达东亚的移民就是他们——C型和D型。&/b&&br&然后我们再将Y染色体类型分布图放大一下,看一下日本(JP,Japan)和西藏(TB,Tibet)。&img src=&/546b61aaec448bcea62f87_b.png& data-rawwidth=&1333&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3& data-original=&/546b61aaec448bcea62f87_r.png&&注意一下这张图里的浅黄色,浅黄色的是&b&D型(也称为YAP型,矮黑人种)&/b&,D型的古老程度(5万年)仅次于非洲人A型B型和澳洲土著的C型,当年他们和C型同时出非洲(5万年)。&br&你会发现日本人和西藏人的D型基因占了几乎一半,而后才有更年轻的、新的移民O型混血其中。&br&&br&&b&C型和D型作为第一批出非洲的探险家,他们在3万年前就到达了日本。&/b&&br&&b&之后O型作为更年轻的殖民者,在2000多年前开始也从朝鲜半岛登录到日本岛,开始新一波的混血。&/b&&br&&br&&b&现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列岛的原始土著绳文人(3万年前到达的C型和D型)和来自东亚大陆的弥生人(2000前到达的O型)混血形成的&/b&。&br&&br&在这一点上,Y-DNA的分析结果和日本考古史不谋而合,说服力就更强了。&br&然而日本人现在并不矮,更不黑。说明肤色变浅的速度很快,平均身高随着经济发展也会快速增长。&br&&br&&br&&br&&b&【10】日本和西藏的渊源&/b&&br&在上面日本人来源的部分我们发现日本人和西藏人中有非常高的&b&D型(也称为YAP型,矮黑人种)&/b&比例,超过了50%。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安达曼群岛,他们D型占了100%。&br&&img src=&/29b1b4cc78f5571ffc6e_b.png& data-rawwidth=&1526& data-rawheight=&8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6& data-original=&/29b1b4cc78f5571ffc6e_r.png&&&br&所以说,日本和西藏人群中D型的成分是沿着上图路线迁徙的。&br&但是,如果再将D型仔细划分的话,能够发现日本和西藏分化的也很早,&b&可能在3万年前就在东南亚分道扬镳了&/b&。&br&&img src=&/a1ba313eaf4be132b39f2_b.png& data-rawwidth=&986& data-rawheight=&8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6& data-original=&/a1ba313eaf4be132b39f2_r.png&&这个图细节很复杂,但是呢,粗略读一下也很容易。我们就把它当成一棵&u&&b&family tree&/b&&/u&。&br&另外上图里也有一些苗瑶族、傣族、汉族、藏缅族的信息。&br&&b&虽然日本和西藏中都有很高的D型,但是实际上西藏是D1、D3和D*,日本是D2。并且他们分化之后(3万年前)很少再有基因的交流(地理上也隔得很远)。&/b&&br&&br&&br&&b&【11】古人类化石&/b&&br&首先,世界各地都有古人类化石,但是相当多的都是不是我们的祖先,我们中国人最了解的就是北京猿人,1927年北京猿人刚被发现时中国人格外自豪,因为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人在当时是相当古老并且轰动全世界的。&br&然而随着东非以及南部非洲一批批更古的人猿化石出土,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发现于南非),180万年前的能人(发现于塔桑尼亚),还有各种直立人(北京猿人实际上应叫做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的名气也就没那么大了。&br&&img src=&/bce13d334fbaf9b_b.jp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bce13d334fbaf9b_r.jpg&&&br&事实上,几百万年以来就有一批一批的直立人从非洲走向全世界,然而他们中的全部都,注意是全部,灭绝了,除了现代人类这只奇葩。&br&灭绝最晚而且曾经分布而且很有名的尼安德特人呢,三万年前也灭绝了。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现代人的屠杀(三万年前现代人已经到达欧洲),可能是疾病,更有可能是气候的变化。&br&来自德国、美国、克罗地亚个和芬兰的科学家,利用高通量454测序技术,得到了一个尼安德特个体完整线粒体DNA基因组序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br&而人类自身,也并非一帆风顺,前段时间一篇文献就指出,人类历史上人口最少时甚至只有 200 人,也就是说地球60亿人都只是这200人的后代,可见你我之间,白人黑人之间的联系是多紧密。&br&&br&&br&&br&&br&&br&&b&【12】欧亚大陆只是非洲的一个省?&/b&&br&是的,从人种上来说,是的。欧亚人的多样性(从基因上来说),只有非洲的1%。、&br&&b&打个比方,2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有100个现代人类愉快地窜这窜那,其中1个人跑出了非洲大陆。然后这1个人繁衍成50亿欧亚人,而另外99个繁衍成10亿非洲人&/b&。&br&而我们简单粗暴地把非洲人因为肤色稍深就归成一类——黑人。而实际上我们欧亚人才是占少数的民族,我们是非非洲人。&br&非洲的体育天才很多,臃肿肥胖各种病的人也多。&br&马拉松冠军是丹尼斯·基米托,100m冠军是博尔特。这两个运动有多大区别不用我说了吧?&br&&im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1500& src=&/c3ced067b08fcd70baf7f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c3ced067b08fcd70baf7fa_r.jpeg&&他俩都是黑人,但是他俩像吗?除了皮肤偏黑,但其他地方真的不太像。&br&马赛人平均身高1.9米,桑人平均身高1.5米,他们都生活在非洲。&br&&im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1500& src=&/2bac3f2c2fc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2bac3f2c2fc_r.jpeg&&桑人(San)是最古老的人类,他们没那么黑?的确,非洲人本来就没那么黑,桑人似乎跟我们也差不多嘛。&br&总之,黑人的多样性非常丰富。&br&&br&&br&&br&&br&&br&&b&【13】黑人为什么这么黑?&/b&&br&首先,非洲人没那么黑。&br&我们对非洲人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br&&img src=&/583cabcc81f6d_b.jpg&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583cabcc81f6d_r.jpg&&然而曾经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桑人是这样的————&br&&img src=&/1c327cb59ae7de3460caf485a9d94845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1c327cb59ae7de3460caf485a9d94845_r.jpg&&&b&请允许我再一次放上这张图片表达我的敬意,对这个最最古老的民族——桑人&/b&。&br&&b&他们是最最接近我们祖先的那一支&/b&,尽管他们现在已经被迫从东非迁移到南部非洲的一隅。&br&他们有最最独特的语言,许多发音靠舌尖与口腔唇齿摩擦而成,也可以说,桑人的语言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语言之一。&br&言归正传,20万年前人类生活在非洲的时候,赤道附近紫外线很强,因此皮肤中的黑色素有利于吸收紫外线。&br&但是当人类往北迁徙的时候,问题来了,人体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而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晒太阳。黑人奴隶最早被运往北美的时候,黑人女性就容易缺钙而导致盆骨发育不足,最终难产的概率非常高。当然现在人类已经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b&因此往北迁徙的人类迫切需要肤色变浅,这些都是自然选择、生物适应的结果。&/b&&br&鼻形也是如此。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鼻子的温暖湿润空气的功能不很重要。而生活在高纬度的白人有较长而突的鼻子,可以帮助暖化和湿润进入肺部的空气。黄种人的内眦赘皮可能与亚洲中部风沙地带的气候有关;扁平的脸型和半满的脂肪层能够保护脸部不受冻伤。&br&其实肤色变浅的速度非常快,之前在某直播平台看到一个布里亚特蒙古人妹子卡佳身高178CM,49KG,腿长109CM,她长这样子——&br&&img src=&/f7cbc5fbc5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7cbc5fbc5_r.jpg&&&b&布里亚特蒙古人有60%的C型基因,与澳洲土著一样!!&/b&请问她矮吗?黑吗?&br&&img src=&/725b16e791e04e4fb569b24cde762982_b.jpg& data-rawwidth=&702&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2& data-original=&/725b16e791e04e4fb569b24cde762982_r.jpg&&&u&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实肤色只是简单的随纬度分布而已,与人种关系不大。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人都比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希腊人更白。&/u&&br&&u&&b&人类迁徙过程中肤色变化,身高变化都比我们想象的快的多。&/b&&br&&/u&&br&&b&&u&我们对于非洲人肤色黑的刻板印象也不准确,班图语系群体(3亿人)的确特别黑,我们的黑人印象主要来自他们,然而最早的在非洲人类只是像桑人那般浅浅的棕色而已!&/u&&br&&/b&&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14】尼安德特人&/b&&br&首先说一下为什么尼安德特人这么有名。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人,即使是&u&欧洲人从感情上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祖先在非洲&/u&,所以就像中国的北京直立人一样,尼安德特人自发掘出那一天起就被默认为欧洲人的先祖。&br&然而真相总是打人脸,尼安德特人并非欧洲人的祖先,欧洲人也发源于非洲。&br&&br&尼安德特人跟现代人有共同的先祖,分化时间在五十万年前左右,与现代人很可能没有生殖隔离。&br&&img src=&/cfedbc2f24f1_b.png& data-rawwidth=&804&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4& data-original=&/cfedbc2f24f1_r.png&&&img src=&/314ccc3cce69512ddf99dac_b.jpg& data-rawwidth=&92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4& data-original=&/314ccc3cce69512ddf99dac_r.jpg&&&img src=&/48665eaff8e_b.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48665eaff8e_r.png&&&br&(图片来自维基百科)&br&&br&尼安德特人从12万年前开始统治欧洲、北非、西亚,4-5万年前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人先祖)到达欧洲,又过了至少1.5万年,也就是2.8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消失了。&br&(之前普遍的看法是尼安德特人彻底消失,但2010年有一篇文章说现代人有1%至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不过未被完全认可。)&br&尼安德特人身高约 1.5-1.6 米,颅骨容量约 1,200-1,750 cm?(现代人约 1,400-1,600 cm?)。身体特征:额头平扁(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不如现代人前突。骨骼强健,身体耐寒。其具体特征是肱骨、尺骨、桡骨之间的比例,和股骨、胫骨、腓骨之间的比例大于现代人。此为适应寒冷气候的典型。(摘自维基百科)&br&&b&实际上尼安德特人从体型、脑容量上来说,并不比现代人差。他们甚至更高大强壮,拥有更大的脑容量。&/b&然而事实就是他们消失了,我仅猜测分析原因:&br&1.现代人的屠戮。我认为这个不成立。首先尼安德特人与克罗马农人共存了1.5万年,当时并没有什么社会组织,顶多就是小部落聚集在一起,不存在文明社会时期的种族屠杀行为。另外就是现代人很早就不再食用自己人的尸体,但是尼安德特人通常会吃自己人的尸体(骨头有啃食的痕迹),所以说现代人并没有直接的需求去捕杀尼安德特人,最多只是竞争对手而已。&br&2.流行病。也不成立。致命的传染病基本都是农业时代的产物,猎人的人口密度很低,传播不了流行病。&br&3.没有语言。 尼安德特人能不能说话还没有定论,如果尼安德特人没有语言的话,这将是他们最硬的硬伤。如果没有语言,哪怕再进化几百万年,他们的智力成果也无法传播,他们也永远是渔猎采集。&b&也许,现代人类最大的优势,就是语言。&/b&&br&4.恶劣的气候。尼安德特人生活的时代气温比现在低很多,他们的生存也艰难许多。也许是一次延续几年的严寒,也许是赖以生存某些食物的消失导致尼安德特人的消失。&br&&br&&b&人很脆弱,也许尼安德特人的消失是常态,而现代人类的存活是万幸中的万幸。&/b&&br&&br&&br&&br&&br&&b&&br&【15】农民的冲击&/b&&br&农业,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没有之一。&br&当然,也许用发明这两个字也不合适,毕竟农业的形成也是缓慢的,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哪一个人的独有的贡献。&br&农业意味着什么呢?&b&农业意味着更高的人口密度,足够高的人口密度才能诞生文明。&/b&&br&很明显,相比于猎人,农民可以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人类其实是很大只的动物了,又不能像牛啊羊啊吃草长大,这就导致渔猎时代的人类的人口密度很小,可能平均方圆几公里上才能养活一个人。&br&你可以想象一下,渔猎时代的人类在低人口密度情况下之间的交流是多么少,这是非常不利于文明的传播的。直接点说,&b&&u&有了农业,才可能有文明。&/u&&/b&&br&&img src=&/17d7fd0c1125_b.jpg& data-rawwidth=&2965& data-rawheight=&22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65& data-original=&/17d7fd0c1125_r.jpg&&(上图拍自《夏娃的七个女儿》,侵删)&br&&u&不得不说,新月沃土是老天爷偏爱的地方,最早的驯化的农业植物和最早驯化的动物都源自新月沃土。&/u&&br&无论农业产生的细节如何,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先进的“科技”在当时的统治力远远超过现在的核武器。&br&&b&问题又来了:既然农业在当时是伟大的无敌的,那么,是农民取代了猎人,还是农业技术取代了渔猎技术?也就是说,是农民杀光了猎人,还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让猎人改行当了农民?&/b&&br&好的,这又是一个遗传学可以解决的有争议的难题。&br&我们再回头读一下第八部分&b&【8】欧洲人的祖先——夏娃的七个女儿&/b&,可以得出结论:&b&大部分欧洲人的先祖远远超过新石器时代,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包括取代尼安德特人的第一批克罗马农人。毫无疑问,新石器时代的中东农民们也进入了欧洲,但是他们并没有取得压倒性优势,最多只占到了20%。&br&&/b&&br&&br&&br&&br&&b&★&/b&&b&★&/b&&b&★&/b&&b&★&/b&&b&★&/b&&b&★&/b&&b&★&/b&&b&【16】汉族的形成&/b&&b&★&/b&&b&★&/b&&b&★&/b&&b&★&/b&&b&★&/b&&b&★&/b&&b&★&/b&&br&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br&&u&这一部分我是引用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的博士生蔡晓云的博士论文。关于金力教授的权威性可以自行百度。&br&&/u&&b&在传统上,对于东亚现代人的起源、迁徙和进化的研究主要依靠考古学、古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证据。但是现在我们又有了非常无敌的武器——染色体谱系。&/b&&br&&br&&u&16.1考古学&/u&&br&&img src=&/ae1d8d0fdced1aacf257be_b.png& data-rawwidth=&1779& data-rawheight=&18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9& data-original=&/ae1d8d0fdced1aacf257be_r.png&&&br&这个5万年的断层还是很支持非洲起源说的。&br&&br&&u&16.2 气候学&br&&/u&在过去的240万年历史中,地球上一共经历了17次冰川高峰期。上面所提及的距今4—10万年前的化石断层与当时第四纪冰川期在该地区存在时间大体相符,是的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大量的生物种类难以存活,因而东亚大陆在这一时期大量的生物物种灭绝造成了这种断层。&br&&img src=&/e776b7c0a4d37b8f8ce2e8_b.png& data-rawwidth=&815& data-rawheight=&7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5& data-original=&/e776b7c0a4d37b8f8ce2e8_r.png&&观察近十万年的气温变化,1.7万年之前气温比最近1万年低接近10摄氏度。当时的人类的生存十分困难,而人类的农业也是在1万年前诞生的。&br&&br&&u&16.3 语言学&/u&&br&分子人类学研究人类谱系达到一个比较精细的程度时,就会发现对复杂的群体很难找到头绪。然而,语言以其稳定的纹饰标记功能,往往成为区分人群的重要工具。&br&东亚地区的人群主要分属6个语系:南亚语系、苗瑶语系、汉藏语系、侗台语系、南岛语系以及阿尔泰语系。&br&&img src=&/7685dbe0d6a69ed1f66361_b.jpg& data-rawwidth=&1321& data-rawheight=&1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1& data-original=&/7685dbe0d6a69ed1f66361_r.jpg&&&br&&br&&br&&u&16.4 Y染色体谱系&/u&&br&人群的起源虽然涉及到其文化的来源、语言的产生等方方面面人群特征的形成,但最根本的是人自身血缘的来历,这就要依靠遗传学的研究方法。&br&&img src=&/7db8ebd7a67e14fd67e9_b.jpg& data-rawwidth=&1749& data-rawheight=&1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49& data-original=&/7db8ebd7a67e14fd67e9_r.jpg&&&br&&br&&u&16.5 东亚现代人迁徙路线简介&/u&&br&现代人走出非洲后,其中的一支在距今大约6万~1.8万年前,经南亚迁徙至东南亚,然后逐渐北上扩散至东亚大陆,有一部分继续北上经白令海峡迁移到美洲,还有一小部分则沿东南沿海从东南亚向东进入太平洋群岛;在现代人走出非洲后,有研究人员认为在较晚的时期可能有部分中亚人群从西向东迁移并与东亚人群交汇,还有一小部分则沿东北亚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br&&img src=&/b2db0e063d31_b.jpg& data-rawwidth=&1185& data-rawheight=&1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5& data-original=&/b2db0e063d31_r.jpg&&&br&&br&&u&16.6东亚主要Y染色体单倍群的迁徙路线&/u&&br&&img src=&/546b61aaec448bcea62f87_b.png& data-rawwidth=&1333&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3& data-original=&/546b61aaec448bcea62f87_r.png&&这张图我们在分析日本的时候用到,现在我们再拿出来分析一下。&br&很明显,O型占了汉族人口非常大的比例。但为了得到更加详细的细节,我们需要将O型进行更仔细的划分。&b&O3,O2和O1就是O型的主要的三个分支。&br&&/b&&br&&b&C型(M130)&/b&&br&前文已经概述过单倍群C在亚洲、大洋洲有着广泛的分布,在欧洲和美洲的频率则较低,在非洲的群体中却完全观察不到。因此C型(M130)应该可以为搜寻走出非洲后人群的迁徙踪迹提供大量的信息。前人的研究认为大约在四万五到五万年前单倍群C借道北线和南线进入东亚。还有人认为中亚的C型(M130)来源于蒙古国的扩张。&br&其他研究进展表明,东南亚人群中的单倍群C具有最高的多样性。该单倍群经由印度次大陆到达东南亚大陆本土,后来又沿着中国大陆本土的海岸线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高积木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