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颗粒和小青龙汤加味是一样的么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中医经典每天学一点
刘渡舟: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
导读: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刘老说掌握小青龙汤的辨证,其关键在于辨气色、辨脉、辨舌、辨痰涎、辨咳喘、辨兼证这几个环节,同时这也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依据。这两则病案,在证明小青龙汤临证的疗效时,刘老也指出小青龙汤的流弊,过服可致伤阴动血。因此刘老在临证使用小青龙汤时,只在喘急必需之时一用,一旦病情缓解,即改用苓桂剂类,温化寒饮,则疗效理想亦无流弊可言。
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张仲景用它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寒饮之证。然而应该指出,此方乃辛烈走窜的峻剂,具有伐阴动阳之弊,如果用之不慎,往往会发生问题,反而促使病情加重。为此,必须掌握小青龙汤的辨证,其辨证的关键,在于抓以下几个环节:
一、辨气色
小青龙证,为水寒射肺,或寒饮内伏。寒饮为阴邪,必羁縻阳气,而使心胸之阳不温,如是则荣卫之行涩,而不能上华于面,故患者面部呈现黧黑之色,我们管它叫做“水色”;或两目周围呈现黑圈,互相对称,我们管它叫做“水环”;或者,在患者的头额、鼻柱、两颊、颏下的皮里肉外显现黑斑(如同妇女妊娠蝶斑),我们管它叫“水斑”。
小青龙证为寒饮之邪,故脉见弦,弦主饮病;抑或脉浮紧,则为表寒里饮俱实之徵;如果寒饮内伏,浸循日久,其脉见沉,沉主水病。然须注意的,凡尺脉迟,或尺脉微,抑或两寸濡弱无力,是为心肾先虚,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这样,就不要滥用小青龙汤而发虚人之汗。
小青龙证为水饮凝滞不化,肺寒津凝,故舌苔多呈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惟阳气受损以后,则舌色淡嫩,此时用小青龙汤必须加减化裁,而不能原方照搬不变。
四、辨痰涎
小青龙汤治肺寒金冷,津凝气阻之证,所以,咳嗽必然多痰,痰咯较爽。 因系寒性水饮,故痰涎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则顷刻化水。然亦有咳出之痰,明亮晶彻,形同鸡蛋清状,亦属寒凝津聚,必冷如凉粉,口舌感凉而为辨。
五、辨咳喘
小青龙证在咳喘方面,有三种情况,临证时务须分清。一种是咳重而喘轻,如《伤寒论》第41条所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指咳嗽为重,而气喘反微的证情;另一种是喘重而咳轻,如《金匮·痰饮咳嗽病》说的“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是指喘息为重,而咳嗽为轻的证情;第三种是咳喘皆重的证候,如《痰饮咳嗽病篇》说的“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晡剧,必有伏饮”,是说咳与喘同时俱重的病候。尽管咳喘有重有轻,但治疗的方法皆应以小青龙汤温寒蠲饮为主。
六、辨兼证
小青龙证为水饮之证,除咳喘外,由于水邪变动不定,而有许多兼证出现:如水寒上犯,阳气受阻,则兼“噎”;水寒中阻,胃气不和,则兼呕;水寒滞下,膀胱气化不利,则兼“少腹满而小便不利”;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证。
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依据。如果我们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精神用于小青龙汤证也是适宜的,所以,六个证候环节也不必悉具,但见其中的一两个主证而无讹误,便可使用小青龙汤治疗。
小青龙汤是麻黄汤的变方,即麻黄汤去杏仁,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而成。《医宗金鉴》认为“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以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
然而此方虽为外解表寒,内散水气,表里两解之方。然亦治无表证的寒饮内伏,或喘或咳之证亦有疗效。由此言之,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虽皆有表里两解之功,但服大青龙汤未有不发汗者,而小青龙汤则有发汗与不发汗之异。这是因为寒饮之证,因寒而饮凝,小青龙汤能内散寒邪,温行水饮,故不需达表为汗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现举病案两则,证明小青龙汤临症的疗效,并指出过服小青龙汤的流弊。
以前有一张姓工人,年40余,每次来诊,只是让我处方“百喘朋”,而不让我诊治。以后患者喘得较重,又让开“百喘朋”,余言何以不服汤药,患者云服过中药未效,故而仍服“百喘朋”暂缓一时,后经说允,改服汤剂一试,经诊切其脉弦,视其舌水,观其面色黧黑,遂辨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的小青龙汤证。为疏: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6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白芍9克,甘草9克。
此方连服两剂,咳喘衰其大半,后以苓桂杏甘汤加干姜五味子又服三剂,喘咳基本控制。
第二例是治一寒饮作喘患者,余予小青龙汤两剂,咳喘颇为见效。患者得效乃自接连不断地服了十二剂小青龙汤,感觉头晕眩瞑,未几而发鼻衄,血流不止,乃到某医院急诊。诊治后鼻衄虽停,然因失血过多,而体疲无力,心悸气短,又延余诊治而始得其情。显而易见这是由于过服小青龙汤导致伤阴动血的缘故。
《伤寒论》对于大青龙汤的禁忌证,有所论述,如第38条的“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然对小青龙汤的禁忌,不象大青龙汤说的那样具体。对此,余常引以为憾。后读《金匮·痰饮咳嗽病篇》,始发现仲景对小青龙汤的治疗禁忌,以及误服本汤所发生的各种变证……指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大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意义,使人为之一快。现引其文如下以供参考: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个人认为这些记载说出了小青龙汤的禁忌证,尤在泾对此条也作了很好的说明,他说服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
若虚则麻黄、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冲气,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挟肾脉上行至喉咙,多唾口燥,气冲胸咽,面热如醉,皆冲气上逆之候也。寸沉尺微,手足厥而痹者,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这就不难看出,尤氏认为下虚之人误用了小青龙汤,才出现了拔肾根,动冲气的种种后果,其说是符合仲景之精神的,可见小青龙汤对虚人是禁忌之例。因为本方麻桂并用,又配细辛则发散之力为强,所以,对年老体弱以及心肾虚衰患者,切不可猛浪投用,而导致变生叵测。
曾观《临证指南》在喘门中,叶香岩有两张治喘的方子,一张是用麻黄而不用细辛,另一张是用细辛而不用麻黄,叶氏把麻黄、细辛分而用之的理由,也是为了避免发散太过的缘故吧,为此,余在临证使用小青龙汤只在喘急必需之时一用,一旦病情缓解,即改用苓桂剂类,温化寒饮,则疗效理想亦无流弊可言。
苓桂剂,指的是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的加减诸方。这些方子是符合仲景治痰饮用温药之旨的。所以在苓桂剂中再加上仲景治寒饮惯用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在某种程度上讲能治疗小青龙汤所不及的一些寒痰冷饮疾患,也是不可偏废之法。
因为干姜、细辛之辛可温散肺胃水寒之邪,而五味子入肺,又可收敛上逆之肺气,一收一散,则正邪兼顾,故治寒饮内伏之证十分得力,况又有茯苓利水消饮,桂枝下气通阳,白术运化水湿,甘草顾护正气,故为小青龙汤之姊妹方有相得益彰之效。因此,在使用小青龙汤冲锋陷阵以后,便用此方剿抚相兼,方能有始有终使治疗井然不紊。
至于小青龙汤的加减方法,《伤寒论》亦有明训,恕不一一重复。根据个人临症来讲,余在此方基础上加杏仁、茯苓、附子、射干等药,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然其中很值得一述的则是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此方见于《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是治疗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心下有水等证。一般皆知大青龙汤有石膏,不知小青龙汤亦有加石膏用法。而且,小青龙汤加石膏的治法,又和越婢加半夏汤有所不同。
尤在泾为此注曰:“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而挟烦躁,则挟有热邪,麻桂药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龙之例也。又此条见证,与上条颇同(指越婢加半夏汤),而心下寒饮,则非温药不能开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龙加石膏,温、寒并进,水热俱捐,于法又为密矣。”
据此,余认为凡小青龙证的寒饮内伏,若阴郁化热,而见烦躁,或见其它热象,如脉滑口渴,或舌红苔水,而又确属寒饮之证的,此方具有寒热兼顾之能。
总之小青龙汤是一张名方。其药味峻厉,发散力强,虽有五味子芍药之酸敛,而有伤损正气的一面,故不可恃之而无恐。为此,提出辨证用方的六个环节,做为临症论治的客观依据,如果因其有效而过服,或辨证不明而误服,则有动冲气、伤阴血等流弊。故此,又提出若效果已奏,即当用苓桂姜味等温药治饮,而正邪兼顾方为上策。至于本方的加减,仲景已示人以规矩,应一隅三反,方有灵活运用之妙。
对于小青龙加石膏汤,为寒饮内郁,日久生热而设,临证之时,须注意观察,方知其效。
余不敏,行医数十年,见用小青龙汤后,头痛如劈者有之;心悸汗不止者有之;气冲头面与衄血不止者亦有之;每叹此道不易,如何做到正确使用,实有研究必要。为此,不揣肤浅,爰就所见,做为是言,其中错误难免,敬希同道们指教。
以上乃伤寒大家陈老师的讲解,如果您对中医知识有兴趣,请关注公众号“仰望岐黄”或“YangWangQiHuang”
来自:医道无涯 > 《名家讲经》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9:57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推拿科好评科室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小青龙汤能治什么病
说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都碰见或者听闻某某配方能够治疗什么疾病,小青龙汤也不例外,小青龙汤是一中医剂方,常用于外寒里饮证。那么,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小青龙汤能治什么病?想要进一步了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科普一下吧。
一、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内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胸痞喘咳,痰涎清稀量多,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二、临床应用
1、内科::里热明显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暑热:高热、无汗效果、急性:咽喉痛甚者加银花、、子;浮肿者者加、、苏叶;
2、外科:隐疹:热甚者加、;气血虚甚者加、、、;淤甚者加当归、。
3、儿科:小儿夏季外感高热:咽红、扁桃体大加银花、、;烦躁不安加、蝉蜕。
二、小青龙汤处方
【配方】去节六两(12克),二两(6克),炙二两(6克),去皮、尖四十粒(6克),切三两(9克),大枣擘二十枚(10枚),石膏如鸡子大,碎(20克)
1.汤剂:先煮麻黄,除去浮沫,然后放入其余7味药,共煎约20分钟,去渣取液,每日1剂,分3次服。
2.小青龙合剂:口服,1次10~20毫升,每日3次,用时摇匀。
3.小青龙颗粒:1次6克(无糖型)或1次13克(含糖型),每日3次。开水冲,温服。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仅治里饮,则表邪难解;若不化饮而专解表邪,则水饮不除,此时的最佳治法应是解表与化饮配合,表里双解。故方中以麻黄、桂枝配伍,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宜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又能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以、为臣药,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以解表祛邪。患者宿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更耗伤肺气,故佐以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此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伍,散收并用,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更佐以,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炙甘草是佐使之药,即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以上八药相配,共奏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方歌】小青龙汤麻芍味,细辛草夏干姜桂;风寒客表内停饮,喘咳肢浮痰饮溃。
三、小青龙汤加减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以化痰降气平喘;若,清涕多者,加、以宣通鼻窍;兼者,加茯苓、以消肿。
四、用药禁忌
虽说小青龙汤的功效颇好,但是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此外,小青龙汤因为是多种中药搭配而成,因此在服用的时候不建议再服用同种效果或者是同种类型的中成药,以免影响药效。
35689用户已选择添加微信、一对一定制健康 如需咨询请添加微信号:zy
直接咨询找答案?
健康咨询师
健康营养师
紫一商城热销
声明:本站图/文章均来自于网络收集及用户投稿,仅供用户参考,不能确保内容真实性。
Copyright @
紫一商城() 湘ICP备号-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均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解表散寒、温肺蠲饮之效。不过,现在很多人对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分辨不清,认识不够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区分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各自的药理功效。
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简介
【组成】麻黄去节六两(12克),桂枝二两(6克),甘草炙二两(6克),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克),生姜切三两(9克),大枣擘二十枚(10枚),石膏如鸡子大,碎(20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900毫升),先煮麻黄,减二升(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300毫升),去滓,温服一升(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临床应用】
1、内科:流感:里热明显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暑热:高热、无汗效果、急性:咽喉痛甚者加银花、连翘、牛蒡子;浮肿者者加茯苓、泽泻、苏叶;
2、外科:隐疹:热甚者加大青叶、蝉蜕;气血虚甚者加黄芪、白术、生地、何首乌;淤甚者加当归、丹参。
3、儿科:小儿夏季外感高热:咽红、扁桃体大加银花、蒲公英、牛蒡子;烦躁不安加钩藤、蝉蜕。
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知识,请进入频道。了解中医,延年益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精彩图片欣赏
国务院出八项措施推进医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
养生喝茶 要看体质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选择喝红茶。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特别适合...
中医美容不要“偏食”
中药美容保健以其声称的无副作用而受到青睐。在享受按摩、针灸,甚至减肥美容的过程中,专家提醒...
慢性咽炎中医辨证验方
慢性咽炎传统医学称之为&喉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发痒、灼热、...
请问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病
请问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病吗 ?今年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叫了姑娘,没想到感染了生殖器疱疹,现在...小青龙汤核心提示: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用法】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3g) 炙,三两(6g) 半夏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
《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3g) 甘草炙,三两(6g) 半夏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本方功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适用范围】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四肢、头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义讲述】小青龙汤这个药比较特殊,分这么几个情况:麻黄跟桂枝是一个,干姜跟细辛是一个,再加上半夏,芍药跟五味子这又是一对,它是佐制药,是相反相承的药。
正常的来理解它,这地方是麻、桂为君,姜、辛为臣,其它是佐药,和甘草佐使药,它主要的症状是由于素有寒饮又受风寒,所以产生的一种喘咳。它由于这样的情况,它就出现了一些症状的特征,既然是风寒而需要用了麻、桂,它就是有寒热而无汗,恶寒发热,既然素有痰饮、寒饮,那么它的喘咳,它这个痰就有特殊性,发作的时候,它就是泡沫的、白色的、粘的,它这个痰很难出来,那么寒饮的痰正常情况象什么呢,类似于鸡蛋清,你看了它几乎是透明的,颜色是白的,但是很粘,如果吐在痰盂里,你用棍可以挑起来,但是它受了风寒以后,由于咳而不畅,肺气不宣,所以它呢多泡沫,很难出来,而且它经常有那么个情况,咳了以后就喘,喘了以后就喘息抬肩,而且往往不得平卧&&躺不下来,因为气不平,躺下以后,气就接不上了。那么痰饮的问题是由于素体阳虚,由于阳气虚,水湿不化而产生了又叫水饮,又叫痰饮,究其性质来说,属寒,所以又叫寒饮,那么这个必须用温化的办法。
所以麻、桂共同发汗解表,这是可以理解了,但是从剂量上要注意一下,在这个地方不仅是麻黄三两,桂枝的量是不是比麻黄汤大了一点,可以注意一下,所以这个大一点,就要联系起来看,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它表实的厉害要加强它发汗的问题。就得要总结刚才所讲的痰饮之所以产生是由于阳气,那么治疗痰饮的还有一些方剂,有些可以知道,苓桂术甘汤还记得吗?它那不就是桂枝吗,它这个桂枝就不仅仅利用它温通血脉的问题,它就是温胸阳、化寒饮,所以这地方的桂枝加重它有两个意思在这,一方面有助于发汗解表,一方面它帮助治寒饮,正因为里面有寒饮,所以它配伍用量大了,这些地方,特别是方子与方子之间的可以给它同类比较。
麻黄汤如何用的,大青龙如何用,小青龙如何用法,都有麻黄,都有桂枝,它这个配合也不同,所以这个问题一般不讲这么细,麻、桂就是发汗,但我们考虑到,这样的班我们应该把这一点,给点出来,才可以理解,在对于本科生、初学的不要讲这么多,你讲这么多它不可能理解,它脑子里还没有痰饮的概念呢,是吧,那好多东西还没讲,所以它反而越听越糊涂,所以这个由于对象不同要考虑讲深的可接受性的问题,底下就谈一谈干姜跟细辛的问题。
细辛这味药,我们一般知道它入少阴经,能够去在里在下深伏之寒,因为这个药它的发散力量、辛散力量特别强,而它本身又是辛热之品,它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发散水中之寒,那么这个问题往往把个水理解为少阴肾,所以这个话不太明确,应该是依附水中之寒,寒是无形之邪,水是有形之邪,无形之邪而依附有形之中,那么哪些药能够更好的给它分离出来、驱除它。那么干姜在此主要用来温脾阳、暖肺气、温暖脾肺,所以这两个合起来,有助于去水饮的,加上半夏,半夏可以降逆,半夏可以祛痰。
在这里加着配合它们来祛痰饮、降逆气,所以这个地方它没有用杏仁来配合。可是这个问题回过来进一步想想看,外有风寒如此之重,内有寒饮素来所有,内外勾结发生了这么个病,那么这个人素来的体质可以知道,从这一点你给它一分析就清楚了,它既然阳气不能蒸水化气变为痰饮,可见这个人的阴分怎么样,那阳气之虚不要说了,那么素体的阴也不足。因为它这个水之所以不能为阳气所化,这个水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水谷之精,人的饮食水谷所产生的,它既然变成痰了,它就不能化生成气血津液了,所以有一部分痰,它就虚一部分气血津液,所以从这方面可以理解到这个病人,所以我们有时候光看到病人有邪的一面,还要看到病人虚的一面,所谓&虚者责之,盛者责之&,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用麻桂的同时用芍药;在用姜、辛、半夏的同时用五味。
我想这个情况就可以理解,这个地方用芍药跟桂枝汤同芍药相同的意思,使它辛温、发汗、解表而不耗伤津液,不耗伤阴血,所以可以说它是一个佐制的药吧,相反相承的吗,但它可以制它而不影响解表,所以说它是佐制药。五味子来说,它这里面还有两个作用,由于细辛、干姜本身是辛热之品,特别细辛,就因为它辛散的很,所以名字如辛嘛,加上干姜,另外同时还有麻桂在发汗解表,所以这个问题除掉了阴以外,还要考虑到它的肺气问题,考虑到人体素来阳气的问题,所谓肺气的问题,是因为现在它已经气逆而喘咳而致于喘息抬肩,而致于不得平卧,可以知道它气逆比较厉害,而它素体之所以有寒饮正因为它的阳气虚,所以在这样的时候你不用这些药不能解除它的寒饮与风寒,你用这些药又得考虑到气虚,而五味子呢,它本身又是温性药,它可以收敛肺气所以它这样防止阳气受伤,防止肺气受伤。
那么在这里面再加上甘草那就更可以理解了,甘草不仅跟芍药相配的问题,甘草还可以跟五味子相配,都可以达到一个酸甘化阴的问题,那么这样的配伍再加上甘草本身它有补气的作用,所以可以驱邪而不伤正,那么这么一个方子对于治疗有寒饮而又受风寒所产生的喘咳,这方子是比较好的。上一页123下一页
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青龙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