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任务区战地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情况简介

16名中国警察赴非洲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资料图:中国维和警察在国外执行任务中新社广州7月16日电(奚婉婷 索有为)中国赴利比里亚广东维和警队出征仪式16日在广州举行,16名广东警察将于当晚从广州出发,赴利比里亚与另外2名提前抵达的先遣队员会合,共同执行维和任务。这是中国向利比里亚派出的第12批维和警队,也是广东警方首次单独组队赴利比里亚维和。 据广东警方介绍,此次赴利比里亚参与维和的广东警察,是从广东公安机关600多位报名者中层层筛选而出的,他们平均年龄35岁,在长达2个多月的封闭式培训期间接受了外语、射击、汽车驾驶、野外生存、灾害救护等50多门课程的培训,并通过甄选考试和电话口试,最终获得维和警察资格。来自珠海市公安局的徐易是本次广东维和警队的队长,他从警21年,2005年曾赴海地执行维和工作,维和经验丰富。据徐易介绍,此次在利比里亚的主要任务是:在治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维持难民营的治安秩序、培训和指导当地警察、深入丛林乡村勘查犯罪现场、组织抓捕犯罪嫌疑人等。“重点还是协助指导当地警察重建司法体系,利比里亚目前政局不是特别稳定,当地卫生条件较差,交通状况也不太好,这将给我们执行任务带来困难,不管情况多恶劣,我们都会做好充分准备,把自己的战斗力调整到最佳状态。”徐易说。中国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向联合国总部和东帝汶等8项维和行动派遣维和警察1789人次,其中,广东警方累计派出维和警察近300人次。(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kadi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维和防暴队在罗伯茨机场举行交接仪式  利比里亚时间3月11日凌晨4时20分,中国第三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乘坐包机,途经比利时布鲁塞尔转机,航程20余个小时后,安全顺利抵达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罗伯茨国际机场,开始执行国际维和任务。  在登机前,北京时间3月10日下午,公安部在部机关举行了出征仪式,公安部边防局政委李乐民、国际合作局局长廖进荣及公安部维和警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山东边防总队总队长陶万献等领导为维和警察防暴队送行。  中国第三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由山东边防总队按照公安部命令组建,到达任务区后隶属于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按照联合国编成要求,维和防暴队编有140名队员,其中男队员135人、女队员5人,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23岁。  机场交接仪式  虽然在国内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队员们还是对利比里亚的“热情”有些不大适应,凌晨四点多的蒙罗维亚闷热、潮湿,好似一个大蒸笼。从中国北方的春寒料峭到临近赤道的利比里亚热带旱季,从棉衣棉裤到单衣单裤,刚下飞机不到三分钟,队员们已是大汗淋漓,马上体验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飞机下,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参赞庞含兆、武官张风华、公安部轮换工作指导组人员卢聪、许亮、唐立江以及第二支维和防暴队政委赵东方、维和运输分队指挥长贺龙和其他官兵们早已等候多时。由内蒙古边防总队为主组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即将回国的第二支维和防暴队队员打出了“热烈欢迎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抵达任务区”的横幅,让队员们倍感亲切温暖,感受到了另一种热情。后来才知道,从罗伯茨机场到蒙罗维亚还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些人员为了前来迎接第三支维和防暴队,帮助协调办理相关手续,一晚上都没有睡觉。  作为“西非门户”的利比里亚,首都罗伯茨国际机场虽然在媒体上听说过多次,想象中机场会很大,来往起飞降落的飞机会很多。身临其境后,才发现与其“国际地位”远不相称,跟国内机场的“高大上”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机场停机坪上基本看不到飞机,只停放着一架标有“UN”的飞机。候机厅内局促、狭小,以至于在这里等候登机回国的第二支维和警察防暴队的115名官兵,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在室外等候。第二支防暴队队员们要在一个小时内登乘同架飞机回国,时间有限,两支防暴队在罗伯茨国际机场狭窄的空间内,迅速布置了交接仪式现场。  3月11日凌晨4时46分,在鲜艳的五星红旗、湛蓝的联合国旗前,在中国驻利使馆、公安部轮换工作指导组等人员和两支维和防暴队队员的见证下,中国第二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赵东方和第三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李培森进行交接。握手、拥抱、赠送纪念品,简洁、庄重,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刻就这样“低调”完成了。这意味着,第二支维和防暴队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第三支维和防暴队接过了履行国家使命、维护世界和平、展示中国警察形象的重任。  中国第二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于2014年6月赴利执行维和任务,历时8个多月的维和任务期间,维和防暴队圆满完成了定点驻守、联合巡逻、空中侦察、参议院大选等重要任务,扑灭了联合国油库大火,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特别是在埃博拉疫情爆发的严峻形势下,维和警察防暴队在注重自身防疫的同时,支持和帮助当地和民众抗击埃博拉,向民众捐款捐物、宣传防疫知识、扶危济困,传递了中非友好、同舟共济的价值理念,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戴。  “我们将虚心学习第一、二支防暴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始终坚持"政治第一、党组织第一、思想工作第一"的建队原则,继承和发扬中国维和警察精神,忠于职守,团结奋进,严守纪律,确保安全圆满完成维和任务,为维护当地社会秩序、推动地区和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祖国和人民争光!”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李培森说。维和防暴队员在中转营地警戒  暂住联合国中转营  3月11日上午6时许,队员们乘坐中国驻利维和运输分队的车辆抵达中转营。进驻后,后勤分队医疗组立刻开始对营区进行全面防疫消杀,清理环境卫生。自日,埃博拉疫情在利比里亚蔓延,已致利比里亚近3000人死亡。目前,虽然疫情已被控制,但尚未完全解除,现实威胁仍然存在。就在维和防暴队抵利前几天,首都蒙罗维亚又发现一起疑似病例。  维和防暴队暂住的营地是联利团3号中转营,距罗伯茨国际机场不到十分钟车程。中转营是联利团大约在七、八年前修建的板房,房间大小不一,小房间可住6人,大房间可住40余人,只有小部分房间提供简易床,大部分队员需要打地铺睡觉休息,自行发电、供水和饮食保障等。考虑到当地的治安形势,为确保营地安全,维和防暴队第一时间派出自卫哨,对营区周边进行警戒。  与队员同机到达的还有一批急需的物资装备,需要从机场转运到中转营。尽管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后,官兵都很疲劳,为了将物资装备尽快运送到中转营,确保物资安全,全体队员顾不上休息、吃饭、倒时差,立即进行物资抢运。经过辛苦劳动,下午13时,物资抢运完毕。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全部12吨重的物资装卸、搬运全靠队员们手提肩扛完成。蒙罗维亚的白天天气炎热,太阳炙烤,不到半天的时间,队员的脸就被晒得通红,疼痛难忍,身上的衣服也是干了湿、湿了干,渗出斑驳汗渍。队员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官兵发扬坚韧不拔、连续作战的精神,重活、累活都抢着干,体现出了极强的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物资转运完后,队员们开始分批吃饭,第一顿饭是清水煮面条和萝卜干,这时才感到疲劳和饥饿。“来之前我们就在身体上、心理上做好了充分的吃苦准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队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思想觉悟都很高。”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李培森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在维和防暴队临时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队一定能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安全圆满完成维和任务。”维和防暴队进入驻利维和运输分队营区前进行防疫洗消  拜访驻利使馆和运输分队  3月11日下午,在抢运完装备物资后,全队官兵原地休整待命。  维和防暴队的驻地格林维尔距首都蒙罗维亚400余公里,全程都是土路,部分路段路况极差,旱季开车需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首都。从4月份进入雨季后,车辆基本无法通行。队领导决定利用这段空暇时间,到位于首都蒙罗维亚的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和维和运输分队拜访,向使馆请示汇报有关工作,加强与维和运输分队的沟通联系。  14时30分,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李培森、队长张广保从营地出发,驱车前往首都,与先期到达的公安部轮换工作指导组的人员卢聪、许亮、唐立江汇合,一同拜访中国驻利使馆、维和运输分队。  16时40分,公安部轮换工作指导组、维和防暴队官兵一行到达使馆。在使馆,公安部轮换工作指导组介绍了防暴队轮换工作计划和进展情况,维和防暴队汇报了工作打算和想法,使馆人员详细介绍了利比里亚国内局势、治安形势、埃博拉疫情、风土人情、中国驻利机构等情况,对维和防暴队开展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18时,维和防暴队领导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中国驻利维和运输分队,与运输分队领导座谈交流。当日,队领导从蒙罗维亚返回3号中转营已经是深夜。第三支维和防暴队第一批人员抵达驻地格林维尔  进驻格林威尔  3月12日上午6时,按照联利团指令要求,维和防暴队第一批15名队员携带行李装备从中转营出发,到罗伯茨国际机场候机。9时,搭载维和防暴队第一批15名队员的联合国固定翼飞机从机场起飞。9时50分,飞机安全降落在格林维尔联合国专用机场。  平时经常在电影大片中看到,美国大兵全副武装乘坐直升机执行任务,煞是威风,令人心生羡慕。当身临其境时,感觉却完全不一样,直升机里狭窄拥挤的空间、40多度的高温、遭遇气流时的颠簸,不到一个小时的航程,就让队员汗流浃背、头晕目眩。  下飞机后,驱车不到十分钟,3月12日上午10时,15名队员抵达驻地营地。  当日,先后有2批各15人、2批各20人、1批9人共79名队员和2.5吨物资装备,分乘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抵达格林维尔。  考虑到第二支维和防暴队留守的25名队员,连续多日承担营地5个哨位昼夜24小时的值守勤务,身体已经非常疲劳,第三支维和防暴队政委李培森主动提出承担哨位值守任务。“第三支维和防暴队的战友们一路旅途劳顿,不远万里来到利比里亚,非常辛苦,你们先休息下,倒倒时差,我们还能顶一阵子。”第二支维和防暴队队长王东升坚决不同意。朴实无华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在异国他乡两支队伍兄弟般的深情厚谊。维和防暴队员们清点交接装备  全面接管勤务  3月13日上午7时30分,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派出2个战斗小队前往联合国机场和油库执勤点,与协助中国维和防暴队轮换的约旦维和防暴队进行勤务交接。  中午12时,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正式接替指挥中心勤务。  晚上19时,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正式接替联利团格林维尔分部驻地及防暴队营区5个哨位昼夜24小时值守勤务。  当日,在公安部轮换工作指导组的指导下,第三支维和防暴队各专门小组和第二支防暴队留守人员开始进行勤务、物资、装备、外联等各项工作的全面交接。  公安部轮换工作指导组和第三支维和防暴队领导,在第二支维和防暴队交接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到营区周边辖区村落、渔市和码头进行实地踏查,调研了解社会治安形势情况,并拜访了联利团格林维尔分部。  中国第三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辖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主要担负常规巡逻、重点敏感节点专项安保巡逻任务、定点驻守等勤务。  3月14日上午,第三支维和防暴队1个执勤小队将在第二支维和防暴队交接人员的带领下,到辖区进行联合武装巡逻。(由永怀)维和防暴队第一批15名队员在机场候机维和防暴队员踏查辖区治安4名维和防暴女队员在中转营以苦为乐  作者:由永怀当前位置: &
赴利比里亚维和纪实:在另一片“战潮维护和平(1)
&&&&作者简介:温向辉,陕西西安人。1977年8月出生,1999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入伍,历任连队指导员、宣传干事、组织干事等,现为总后政治部干部部干事。 &&&&日,作为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的一名参谋,我与240名官兵踏上这片西非热土,执行为期8个月的联合国维和任务。这是中国后勤运输部队首次成建制走出国门。50多年前,就是我所在的这支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与16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较量,被中朝军民誉为&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沧海桑田,天地巨变。今天,在利比里亚这个有49个国家1.6万军人参加的军人&奥运会&上,作为肩负和平与希望的联合国维和行动者,这支部队又代表中国军人走上世界舞台。 &&&&利比里亚,在英语中是&自由之地&的意思,然而这片国土并没有像它所期望的那样迎来自由的曙光。长达14年的战乱,使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度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废墟,近百万人流离失所。行走在首都蒙罗维亚街头,战争的痕迹随处可见,电线杆弹孔密集,广告牌形同筛子,随处可见被洗劫一空的房屋和被炸毁的车辆,满街的UN装甲车和荷枪实弹的维和士兵,提醒我们已置身战区。 &&&&按照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简称联利团)的部署,中国维和运输分队作为联利团直属的唯一专业运输保障分队,主要担负任务区维和部队的部署换防、装备物资运输保障及战后难民遣返等任务,横跨利国4个战区,行车遍及利国全境。联合国提供的情况表明,由一支分队保障整个维和任务区的后勤保障,在联合国16个维和任务区中,唯有中国运输分队一家。240人的分队,100台运输车辆,在战乱环境下要全天候保障一支1.6万人的维和部队,国内从未遇过的超负荷工作和险情随时考验着维和官兵。 &&&&1月19日,我们刚抵达任务区不久,便接联利团命令,向第四战区绥德鲁执行物资运输任务。从首都蒙罗维亚到绥德鲁一线500多公里,横跨利比里亚3个战区,是联利团路途最远、条件最差、险情最多的一条运输供给线。就在几天前,联利团刚发布了塔佩塔反政府武装预谋袭击联合国人员的安全警告。或许是对中国运输分队的实力还没有把握,在任务单上最后有一句话:如有困难,请说明理由,联利团司令部可视情延长几日。队长李福明晃了晃任务单,对大家说,&在我们中国军人的字典里,还找不到一个&不&字!& &&&&1月21日清晨,一支由23台运输车组成的车队踏上了在异国他乡的初次征程。我随李队长坐在队首的指挥车上。道路两边是茫茫丛林,苍翠似海。没有去过利比里亚的人,根本就体会不到在那些外表美丽的丛林里,究竟汇集着多少喧嚣和暴力:那些以丛林作为基地的反政府武装,随时会将枪口虎视眈眈对准车队。下午2点多,车队进入第四战区塔佩塔界内的一片密林。驾驶第17号车的三级士官王善维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嘭&的一声,紧接着是玻璃碎裂的声音和一股强劲的风从自己身体前方掠过。&转头一看,我身边的车窗玻璃破了一个小洞,&王善维事后告诉我,&我突然意识到,刚才那股风,就是子弹从我的身边擦过&&&&警卫小组断后,车队快速前进!&听到枪响,李队长迅速通过对讲机下达命令。车队按照事先制定的紧急预案,加速行进,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庆幸的是,此后枪声再也没有响起过。 &&&&从5月份开始,利比里亚开始进入漫长的雨季,许多道路桥梁被大雨冲毁。6月7日,分队奉命向420公里外的旺加玛紧急运送一批补给物资。为确保物资按时抵达,车队在副队长方进才的带领下冒雨前行。除了必备的枪弹、头盔和防弹衣外,每人只携带简单的洗漱用品和一张凉席,一袋压缩饼干和一瓶饮料当作午餐。进入山区后,车辆接连陷入泥坑或险桥,行进异常艰难。刚经过雨水冲刷的斜坡又陡又滑,8吨重的卡车根本爬不上去,大家只好把军刺、铁锹都拿出来砍旁边的树木,一点一点把路垫好。当分队深夜抵达旺加玛时,该部友军坚称未收到任何接货命令。一经核实,由于联利团司令部的协调疏忽所致,送货点还在90公里外的佐佐巴基斯坦友军基地。按照联合国规定,此时我们完全可以把物资就地卸交返回,但这也意味着巴基斯坦友军这个月可就要完全断炊了。大家碰头一议,大局为重,送!小分队又连夜急行,将物资送到巴友军基地。不久,巴维和部队向联合国驻利维和军事总部呈递了一封感谢信。他们称赞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运输分队是一支负责任的部队!&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isBig5 = 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big5') != -1;
if (isBig5)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利比里亚维和
版权所有 中华网我维和警队赴利比里亚执行轮换任务_新浪新闻
我维和警队赴利比里亚执行轮换任务
  ????法制网讯 记者李恩树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7月19日23时55分,我第十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赴任务区执行轮换任务,公安部维和警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到机场为警队送行。
  ????第十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队由辽宁省公安厅组建,共18名队员,分别来自刑侦、出入境、法制、特警、交警等警种和部门。经过省公安厅初选、公安部考核等层层选拔后,上述队员脱颖而出,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接受了任务区形势、国际法准则、维和行动概况、急救知识、驾驶技能、英语和射击等课程的强化训练,队员们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执行维和任务的基本理论和警务技能,并顺利通过了联合国甄选考试。
  ????据了解,由湖南省公安厅组建的第十支赴利比里亚警队于日赴任务区执行为期1年的维和任务,并将于今年7月28日结束维和任务回国。
  ????自2000年1月以来,公安部共向东帝汶、波黑、科索沃、利比里亚、阿富汗、苏丹、海地、南苏丹8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771人次。中国维和警察认真履行联合国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促进任务区恢复社会秩序,在国际警界树立了中国警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光辉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那些在国外的维和部队点赞,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谢谢你们
为那些在国外的维和部队点赞,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谢谢你们
今年4月,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被浙江省政府授予防暴队“维和铁军”荣誉称号。去年3月,由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单独组建的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维和行动。维和战地党员服务队在行动。(小编曾经看过维和部队在国外的生活,每一天都要保持200%的警惕,真的很辛苦,给他们点个赞)这支防暴队使命不同以往,他们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宣布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后,中国派出的首支防暴队。一年来,防暴队圆满完成了利比里亚外交部定点驻守警卫、武装巡逻、突发事件处置等维和勤务,为国际维和行动提供了“中国模式”“中国样本”和“中国经验”,同时,圆满实现了“无一违纪、无一伤亡、无一遣返”的三无目标。防暴队成为公安维和16年来获得各级批示、表彰、肯定最多的一支队伍,获得公安部领导“为国争了光、为党做了贡献”的高度褒奖。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法里德·扎里夫为防暴队队员授予“和平勋章”。防暴队奔赴利比里亚巴波卢执行勤务。这支防暴队舞台不同以往,他们是首支进驻利比里亚首都的中国防暴队。一年来,防暴队针对利比里亚首都治安复杂,执勤安全风险高等形势,科学运用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在任务区建立起第一个“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出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了第一个“防暴队综合勤务指挥”体系,做到了所有勤务动态都心中有数,所有勤务风险都充分防范。这套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被联合国赞誉为“可以造福世界的好模式”在全球维和任务区推广,展现了卓越创新的“中国智慧”。向你敬礼,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为利比里亚国家警察开展警务培训。医护人员为防暴队员紧急做缝针手术。这支防暴队责任不同以往,他们首次在任务区创出了维和党群工作新路,筑强了海外红色堡垒。一年来,防暴队紧紧抓住海外华人爱党爱国的共同追求,积极把“两学一做”延伸到海外,大力开展“同力维和·同心爱国”活动,建成了首个“海外红色教育基地”,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温暖。队员们同海外党员群众一起学党章、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参加党日活动,同胞们爱党爱国的情怀越烧越旺,纷纷挂党旗、升国旗,“中国红”如星星之火在利比里亚成燎原之势,逐渐汇聚成片。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张越这样称赞防暴队:“你们为国旗争了光、为党旗添了彩、为中企助了威、为华人提了气。”防暴队与中国驻利比里亚企业共同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防暴队队员宣誓。国家越来越强大,在国际的地位的越来越重要,小编感觉我们很庆幸,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给我们这样安稳的生活。我的祖国,我爱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业视频剪辑和文章,深扒视频文章大事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和任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