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自己根本上师还能修别的定弘法师净宗根本戒传法吗

有缘有念有愿 ,轮回苦海不见,弥陀佛好乐生,清净极乐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13:00 阅读(110)现(
我的图书馆
有缘有念有愿 ,轮回苦海不见,弥陀佛好乐生,清净极乐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13:00 阅读(110)现(
缘 起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你是否被佛的慈悲感动过?佛法本来是最有人情味儿的,因为佛爱众生甚于父母爱孩子。因果的沉重、六道的恐怖令我们心急如焚,岂不知佛的心比我们还焦急,恨不能把十方众生一时接到极乐世界。正因如此,净土法门不是要我们修到某种境界去感动阿弥陀佛(就好像应聘考试,一万个人中只取前三名),而是阿弥陀佛用他的慈悲感动我们,让我们称念名号、接受救度。人人皆可称名,人人皆能得救。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每个众生都是开放的,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谁都知道:念佛能往生。但是,一提到行持,人们很容易把这普机普缘之教说成一机一缘之法:达不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不断烦恼不能往生,不修助行不能往生,临终把握不住正念不能往生……既入佛门,谁不想断除烦恼?谁不想清净此心?然而,由于我们根机不堪,这种种条件实在难以达到,久而久之,我们的心被吊到了半空,往生似乎变得越来越渺茫,一想到生死大事,心里就忐忑不安。《无量寿经》说“信心欢喜”、“欢喜踊跃”、“欢喜信乐”,我们的念佛怎么跟经中讲的完全不同?“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心净则土净”、“心水浑浊,佛月不能现前”……这些引自别宗的高深理论使我们约定俗成地把《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理解为止息妄念、摄心归一的工夫境界。于是,“方便法门顿生荆棘,易行之道翻成险径”(黄念祖居士语)。善导大师完全站在净土宗的立场,集成了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的净土理念,纠正了诸宗行人对净土宗的曲解,将释迦、弥陀二尊的本怀和盘托出:一切善恶凡夫皆可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报土。念佛是乘佛愿力,不是做工夫。净宗法师的开示,完全忠实于善导大师思想,以净土三部经为依据,目标专一,不涉他宗,深入浅出,不尚玄妙,朴实亲切,打动人心,把阿弥陀佛的名号送到每个浊世凡夫的嘴边,让我们欢喜踊跃地称念,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往生,真正体现净土宗“简单化、易行化、民众化”的特点;当年善导大师在长安城的教化风格也正是如此。为方便莲友学习、研讨,我们把净宗法师的开示录音带整理出来,试着将初稿拿给大家传阅。读过的莲友无不眼前一亮,“心里像点了盏明灯似的”,三经教旨豁然通透,人生大事终有依托,从此真正开始老实念佛,不再妄自尊大、好高骛远;不再见异思迁、摇摆不定;不再寻奇觅巧、旁征博引,试图用各种般若经典圆解净土法门,以抚慰自己那颗疑惧的心。净业行人当中,的确有一些尊贵的念佛人,并不懂得很多道理,只认定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老老实实一句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觉得累——这可谓净土门的上上根,印光大师谓之“愚不可及”,很少有人比得上。但是,像我们大多数人,如果不把往生净土的道理弄明白,是没办法老实念佛的,“这样念着佛就能往生吗?心不清净怎么办?妄念怎么办?恶业怎么办?还有临终……”那就让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从净宗法师平实而生动的开示中领略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领受阿弥陀佛的慈悲宏恩吧。为便易读易记,我们在整理净宗法师的开示时添加了小标目。为满足广大莲友的渴求,兹按讲解先后顺序及各讲分量厚薄编为三册,另取书名,作为“净宗讲话之一、二、三”出版,而与法义开展的次第也刚好吻合。一、《净宗略讲》。内含净宗法师2001年大连开示四篇:《净土宗大意》、《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略讲》、《阿弥陀经略讲》、《印光大师法语略讲》。第一篇说明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差别,而重在净土门;第二篇说明净土门内要门与弘愿的差别,而重在弘愿;第三篇是就净土正依三经之一的《阿弥陀经》的要点所作的开示;第四篇精选印光大师的法语而作讲解,说明净土法门之所以称为特别法门,在于仗阿弥陀佛弘誓大愿力,而劝极生信愿。二、《念佛胜易》。同是2001年大连开示,讲解《念佛感应录序言》,着重说明念佛法门简捷易行,利益殊胜。三、《唯说念佛》。2002年山东龙口开示,讲解《净土宗略要文》,说明净土三经一致的宗旨,在于“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知此,则专修念佛万牛莫挽,往生净土如握左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 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一、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安乐集》上云: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二、善导和尚意: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生之文《法事赞》云: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三、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观经疏》第四卷、释三心中“深心”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四、善导和尚判正杂二行得失之文《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云: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五、善导和尚意:三部经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观经疏》第三云: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河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六、弥陀如来唯以名号为往生本愿之文《往生礼赞》云:《无量寿经》意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七、念佛利益之文《无量寿经》卷下云: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 无上功德。善导《往生礼赞》云: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私云:一念既得无上功德,当知十念即十无上功德,百念即百无上功德也。应知。八、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时,释迦如来以慈悲,特留念佛之文《无量寿经》卷下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往生礼赞》云: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九、以念佛为多善根、以诸行为小善根之文《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善导释此文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临终圣众持花现,身心踊跃坐金莲。十、十方诸佛等,护念念佛行者之文《观念法门》云:又如《弥陀经》意说,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尽一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往生礼赞》云:《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又如《观经》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十一、释尊以弥陀名号,殷勤付嘱舍利弗之文《阿弥陀经》云: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善导《法事赞》释此文云: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涂身;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十二、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观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 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 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往生礼赞》云: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十三、不赞杂善唯叹念佛行者之文《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彼经《疏》云: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以来,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即有其五:(一)明专念弥陀名。(二)明指赞能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稀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十四、释迦如来不付嘱余行,唯以念佛付嘱阿难之文《观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彼经《疏》释此文云: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私云:此中定者,始自日想观以来十三观是也。散者,初三福业后九品业是也。此定散二善中虽说诸往生行,佛本愿者,唯在名号,故释迦如来唯以名号付嘱阿难尊者也。十五、念佛行者,必当具足三心之文《往生礼赞》云: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十六、不简下智破戒等,依弥陀本愿,唯念名号,即得往生之文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十七、修行净业时节延促之文《观经疏》第四云: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一、序讲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总之是和大家很有缘,那么,大家更和阿弥陀佛有缘分。我们本身修学净土也有责任向其他的莲友、向广大的众生宣传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我们出家在外,会遇见很多状况,深深地感觉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一个人,从没有信仰,到建立佛教的信仰;从仅仅是追求世间的福报,到追求出世的解脱;从出世解脱当中,选择净土一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非常殊胜,稀有难得。我们往往费了很大的力气让一个人相信人生无常、让他能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够相信佛所说的是真实教法,非常不容易;而各位有幸得人身、闻佛法,追求佛道,愿生净土,可以说,“不是于一二三四五佛种诸善根,乃是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能够信受此无上殊胜微妙之法门,能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是非常值得庆贺的。净土的法义简白、浅显,任何人都知道:“念佛往生”。但是,真正把念佛往生落实下来的,还是不多见。正如我们在其他地方所见到的一样,我们向往净土,我们愿意往生这样一块清净的地方,我们也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在我们心中,多少都有一层抹不去的疑惑的阴影,那就是:像我这样的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心地亦非清净,罪业确实不少,持戒亦非能堪,智能也未开发,临终之时能否正念毫无把握,像我这样一个卑贱下劣根机的凡夫,是不是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需要把这个疑惑解决而获得安心,从而在这条念佛往生的大道上勇往直前、心无挂碍。今天我和大家来共同解决的,正是这件事情。大家手上有一份资料,这次主要依据这份资料向大家讲解。在讲解之前,我想提几个问题,以帮助大家了解自己,也帮助我了解大家的修学状况。首先我想问的是:今天在座各位,是不是都是修学净土法门?(“是。”)有没有专修念佛的?(“专修念佛。”)都专修念佛。问几个有关教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修学的是净土法门,那么,能否知道,最早把净土法门从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特别的法门,而对后代有非常大的影响,这是哪一位祖师呢?(“善导大师……印光大师……蕅益大师。”)没关系,我只是提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修学净土法门,大家听说过“正行和杂行”或“专修和杂行”吗?(“听说过。”)那么,关于“专修和杂行”,是哪一位祖师判别的呢?“专修念佛,百即百生;杂行之人,千中难得三五往生。”这是哪一位祖师讲的呢?(“……”)看来,大家修学净土法门,还没有找到源头,也不知道净土法门所依据的基础。当然,我们不一定要知道他是哪一位祖师。可是,为什么要这样追问呢?因为,作为净土法门的,祖师最早提出来,都有一定的规矩,他不是随便说的。就像盖房子一样,他是奠基者,我们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添砖加瓦,才可以建一栋坚固的楼房,如果我们连地基在哪里都不知道,随便找个地方搭建,那这座楼房就不会稳固,对不对?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祖师是怎样建立净土门,同时了解净土法门应该是什么样的规则,这样,我们按照他的路线来走,就一定很准确。大多数人虽然学习净土法门,或者莲友告诉我,或者读了某些书,或者听了某些磁带,听的也多,见的也多,可是对净土宗的基础还不清楚。就像所谓“探源得流”,水都是有源头的,如果不知道源头,随便舀一瓢水,能保证这是一瓢清水吗?不一定的,或许它是受过污染的水,是不清净的水。只有找到它的源头,找到山上的清泉,我们在这里舀的水才能保证一味的清净甜美,没有污染。同样的,我们来学净土法门,如果不去探究净土法门的源头,听别人左说右说,夹杂了个人的见解,这样所得到的法义就不清净,所修学的难免有偏差。今天,依据《净土宗略要文》,让我们对净土宗的源头、净土宗的基础、净土宗修法的纲要以及净土宗的利益有一个明白的了解。《净土宗略要文》收录在《大正藏》第八十三册。先解释标题:所谓“净土”,即是诸佛所住清净的国土。我们所处的地方,乃是染污的娑婆世界,称为“秽土”;净土乃是诸佛菩萨清净所居、净业所感。这里的“净土”,特别指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净土宗所讲的净土,不是他方诸佛世界,乃是特指西方极乐世界。宗,能成为一宗,必须有它的祖师传承,有正依经典,有它的教判体系,有特殊不共的行法。这在《略要文》中都有明确的交代。下面会说明。净土宗念佛法门,就是称念“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以及修行种种佛教善法、回向,乘阿弥陀佛誓愿力,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法门。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是最普及、最容易、最殊胜的法门。可能还要加一点:也最容易被混淆的法门。“略要文”,“略”是简略,“要”是精要,“文”是经文、章句。为什么称作“略要文”呢?因为有关净土的经典、论著、解释浩瀚无边,非常广博。这样繁杂的论疏,一方面说明这个法门的博大精深,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修学带来了不便。第一点,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智慧,能够把所有关于净土的教典一一研究,甚至阅读一遍都不可能,太多了。第二点,即使你有机会阅读一部、两部、三部、四部、五部,可是,很难依我们的智慧找到它的要点和宗旨。往往有的人读完一篇文章,你问他:“这篇文章讲什么?”“不知道”,如果文章长一点,就更不知道,因为智慧太短浅,不能把要义、宗旨抓出来。中国有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一部经的文字再多,它有一个宗旨,这个宗旨是不变的,其他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这个宗旨而展开的。就像一棵大树,根本的地方是它的宗旨,虽然有很多枝、叶、花、果,但是,得其根本,就全部得到了,不然就会挂一漏万。很多人修学就是挂一漏万,在那里寻章摘句,迷失了宗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何况,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做不同的解说,甚至彼此产生矛盾。像这样广博的经论,如何去把握要点呢?祖师就从众多的经文、章句当中抽取最精要的部分,集在一起,称为“略要文”。这样,我们手上拿的也就是薄薄的四页纸,在《大正藏》当中就两页,很简短,能够读完。同时,意义非常突出、鲜明,使得我们一眼就能把握住要点,所以叫“略要文”。这样的话,我们修学起来就非常方便。《净土宗略要文》总共选了十七条文,那真是万里挑一了,那么多的经文法语,只选了十七条,可见得这十七条文是多么的重要。上面说到,一宗的建立必须有它的正依经典、祖师传承、教判体系等,这十七条文所引用道绰、善导、法照三位祖师就是净土宗的传承祖师,特别是善导大师是净土宗开宗祖师;所引用《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第一“圣净分判文”、第二“出世本意文”是净土宗的教判;第三、第四文是净土宗的行判。由此,净土一宗,卓然建立。也可知,这十七条文是真正名符其实的“净土宗略要文”,要言不烦地把净土一宗的教理、行法、利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十七条文,从第一条到第十七条,有一定的次第,我先把这十七条文大略说一下。欲学净土门,首先要知道圣道与净土二门的区别,才能择门而入,所以“圣净分判文”放在第一。佛虽说了圣净二门,并非等量齐观,本意唯在净土一门,所以接下来“出世本意文”放在第二。这前面二条文是净土门的教判,目的在于劝导我们“舍圣归净”。既归净土门,必须知道净土门的行法,所以教判下来是行判,第三“正杂二行文”、第四“正杂得失文”,目的在于劝导我们“舍杂归正”。上面四条文是祖师所判,那么佛经的依据又怎么样呢?接下来第五到十四共十条文,就是举出我们净土宗正依三部经的依据。其中第五条文是引用善导大师的解释,总的说明三部经一致的宗旨,所谓“净土三部经,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第六、七、八三条文引用《无量寿经》及善导大师的解释,说明《无量寿经》的宗旨——“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九、十、十一,三文引用《阿弥陀经》及善导大师的解释,说明《阿弥陀经》的宗旨,也是“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十二、十三、十四,三条文引用《观经》及善导大师的解释,说明《观经》的宗旨,同样在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可以看得出来,第五文为总,从第六到第十四条文是对第五条文的展开说明,而且次序上也是同第五条文中先《无量寿经》、后《阿弥陀经》、最后《观经》;至于三部经之内,每一条文则是依照它们在原经中的先后次序。上面已经详尽说明了净土一宗的教理,下面是指导我们怎样去落实到行持当中。其中第十五“具足三心文”,引用善导大师对《观经》三心的解释,侧重在安心一面。第十七“净业时节文”,也是善导大师的,说明起行,贯彻一生。中间第十六,引用法照大师对弥陀本愿解释的偈语,有承上启下的意思,承上“三心”说“回心”,“多念佛”启下;一辈子专修念佛作为净业修行的时节,同时也是对上来各文的总结,再一次的点示出弥陀本愿。《阿弥陀经》,从祖师传承来说,选择了三位,道绰大师一文,法照大师一文,善导大师独占十五文,解释净土三部经毫无例外地全引善导大师,专依善导大师的思想真是再明显不过了。二、正讲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条文: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每一条文都有标题和引文。标题就是把所引用的文的提纲、眼目点示出来。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来分判释迦牟尼佛所说一代佛法,目的在于割舍圣道门修行,完全归依净土法门。下面就是所引之文:《安乐集》上云: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这段文分成两部分。从开始直到“不取正觉”,用问答的形式,说明圣道不可证,净土唯可通。为什么圣道不可证?所谓“二由一证”——二点理由,一个经证。为什么净土可通?举出《大经》第十八愿。从“又复”直到最后,承接上面问答的内容,进一步说明圣道修行已经不能适合当今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只有净土法门“可通入路”,而举诸佛之劝,劝我们应该选归净土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道绰禅师是什么人物呢?刚才问大家,最早把净土门独立出来的是哪一位祖师?就是这一位道绰禅师。道绰禅师是善导大师的师父(善导大师人人都知道,是弥陀示现,口称一声弥陀名号,即出一道光明,他二十几岁来到道绰禅师门下,道绰禅师入灭之后就离开了),我们现在念佛用的念珠,就是道绰禅师发明的。道绰禅师当时在山西太原玄中寺弘扬净土,教化众生,当地七岁以上的儿童个个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大师的德望可以说声震天下,连当时的皇帝、皇太后都亲自前往参拜。道绰禅师原来修学《涅槃经》,后来专门修学净土法门,一生讲解《观无量寿经》两百遍,每天念佛七万声,他的经典著作就是《安乐集》。他的功行、道德、学识《安乐集》当中引用了五六十部经律论释,来证明净土法门是末法时代凡夫唯一可行之道,这也是我们净土宗的一部重要的教典。——是这样一位祖师。下面依文解释。“问曰”,大师为了利益众生,先自己设问,然后又自己回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大乘佛法所盛说的,像蛇虫蚂蚁、飞禽走兽都有佛性,既然有佛性,自然就推出下面的结果。“远劫以来”,无始劫以来。“远”是久远,“劫”是时间名词,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我们众生既然有佛性,佛性是不生不灭、亘古至今的,并不是今生突然才有的,那么,必然的,我们乘此而生存,又迷此而轮回,不是一次两次,是无量亿万次了,甚至无量亿万也不足以说明的,是“无始劫来”就在轮回了,所以说“远劫以来”。“应值多佛”,“应”是应该,这是推断,“值”是遇到、值遇,“多佛”,不止一尊佛。既然我们有佛性,而迷背佛性又无量千万亿次的轮转,也有无量千万亿次的成为人;既然成为人,诸佛番番出世,教化众生,那么,我们想一想,我们难道是今生今世才遇到佛法的吗?肯定不止了,对不对?一定前生前世也遇到过佛法;我们今生今世没有遇见佛,但是,这么久远的时间,一定是多次遇见过佛。大家都在佛的教化下修学,别人已经修行成佛了,我们还在六道轮回,这是为什么呢?所以底下讲:“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既然有佛性,又遇到诸佛的教法,应当可以成佛了,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到现在“仍自轮回生死”呢?“自”是每一个人自己,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还在轮回生死?“火宅”就是火烧的房子,《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用火宅譬喻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各位,我们要好好地问问自己:我们也有佛性,我们也一定遇到过很多佛,别人遇到佛已经修行成佛了,为什么我们还在这里做凡夫呢?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过去的修行,难道没有一生超过今生的修行吗?或许在座的各位过去世都是出家人,可是,一轮转过来,成了在家居士,那你作为出家师父的时候尚且没有出离生死,怎么保证今生作为在家居士能出离呢?这样的问题问起来,不免让我们心中有所不安。提出这样的问题,是让我们思惟自己的出离之道。大师自问自答:依据大乘佛教,是因为没有得到二种殊胜的法门,用来排除我们的生死轮回,所以,直到今天还没有出离三界火宅。是哪两种殊胜法门呢?这个地方,就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代佛教大分为二,“二种胜法”,一种叫圣道法门,另一种叫净土法门。这两种都是殊胜的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若能依教奉行,个个都能解脱生死,故而称为“殊胜的法门”。殊胜的法门,细说有八万四千,再细说有无量无边;道绰禅师在这里把它分为两种,除了净土法门之外的,都叫做圣道法门。圣道法门这个名词是什么含义呢?“圣道”,圣人所行之道路,圣人所修之道,非凡夫根器所堪,称为“圣道”;圣和凡相对,六道轮回是凡道,出离生死是圣道,圣道也就是从凡入圣之道,要超凡入圣。比较而言,圣道法门不求往生,要在此土得证圣果。就好像外面的马路,这一条是人行道,那就是人走的;那一条是机动道,那就是车走的。圣道,就是圣人堪行之道,可是我们都不是圣人根器,对于我们这样的凡夫,有什么法门呢?不堪修行圣道,有第二条道路,叫“往生净土”,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不堪修持圣道法门的(你能够修持圣道法门,今生已经得道证果了,已经脱离三界、出离火宅,不必求生净土了),我们自觉在此土不能得证圣果,所以要靠佛的愿力到净土去,在那里,有诸佛菩萨神力加持,有种种依正庄严的环境,自然成就佛道。可知,所谓“净土法门”的全称应该是“往生净土法门”。这两种法门,随便得到一种,你都可以解脱生死。什么叫“得到”呢?并不是说拿到一本经书就叫“得到”了。法要入心。你看到圣道的经书,能够依法修行,证得圣果,这叫“得到圣道的胜法”,如果不能依教修行,就没有得到。比如《心经》,我们经常读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读了多少遍,你也没有“照见五蕴皆空”,也没有“度一切苦厄”,所以我们等于没得到,不懂得什么是“深般若波罗蜜多”,也不知道怎么“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六祖大师一听就开悟了,那就得到了。我们读了一千遍,也没有开悟,所以,得等于没有得。那净土门呢?听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啊,我也愿意去”,但是找不到方法,在那里东抓西抓,那等于没有找到。所以,能够依教修行才为“得到”。圣道和净土,这两种法门是不是劝大家都来修学呢?道绰禅师的意思不是的,他是净土门的祖师,他所分析的结果是:圣道法门我们修行不了,只有净土法门适合这个时代,适合我们的根机。修学佛法,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根机法门,“法不应机,枉费心机”,不应你的根机,你不是枉费心机吗?找人做衣服还要“量体裁衣”对不对?那衣服是漂亮,高档的名牌,但是你穿不上,或者太窄,或者太宽,那就不适应你了;老师教书还要“因材施教”;佛讲法叫“应机施法”。释迦牟尼佛讲了那么多的法门,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法门都修,比如说讲《金刚经》,乃是对解空第一须菩提所说,他就能修;讲《华严经》,乃是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说诸大菩萨的教法。种种教法,对不同的根机,如果是对菩萨的教法,你一定要拿来修学,你不是那个根机,就不行了。比如说父母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年轻力壮,小儿子才两岁,幼小无力。父母吩咐到井里挑水,一担水一百五十斤,小儿子听到了,他敢去挑吗?这是对大儿子讲的,大儿子马上去挑水了。佛对众生也一样,对凡夫众生所讲的教法,则是净土门,所以,各位,这个地方要分别清楚,不然的话,“哎!都是佛所讲的,都很好啊!”当然都很好,都很好,你来学不一定好。下面先讲圣道,“圣道一种,今时难证”,道绰禅师离现在有一千三四百年,在一千多年以前,大师就说“今时难证”了,何况现在!人的根机更加浅陋。那个时候都难证,现在就更难上加难了。“今时难证”,这就给出结论。相反,往生就很容易,《无量寿经》说:“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若论往生,很容易;若论证果,就很难。或许有人不同意,“只要有根机,我也可以修行,也可以开悟,也可以证果”。道绰禅师举了“二由一证”:两点理由、一个经证。两点理由是从道理上推断,圣道门难以修证;一个经证是以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讲的经典为依据(既然是佛弟子,应当信顺佛教),来证明说:末法时代,圣道难修难证。哪两个理由呢?“一由去大圣遥远”,即离开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很遥远。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两千五百多年了,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随顺释迦佛的教导来修学佛法,那当然,有佛的加持。 佛在经典里讲,一堂法座下来,多少人得阿那含,多少人得阿罗汉,多少人证无生法忍,等等,好像证悟圣果易如反掌。现在哪有一堂法座下来证果的?一个没有,讲经的法师也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离开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太遥远了,一方面众生能够直接蒙受佛力的加持渐渐微弱了,一方面众生的烦恼越来越厚重了。就好像太阳落山,太阳刚落山,西边的天空还是有亮光,还是一片晚霞;再过一个小时,就渐渐暗淡了,再过一会儿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同样,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称为正法时代;其后是像法时代,再过后就是末法时代。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我们现在的时代离道绰禅师一千三四百年了,离释迦牟尼佛就更遥远了,真是值得悲叹啊!“二由理深解微”,圣道法门,若有释迦牟尼佛加持,当然容易修证;若根机猛利,也容易修证。现在离释迦牟尼佛遥远了,根机浅陋了,就不容易修证。同时,圣道法门所讲的教理,比如说“真如实相”等万法之理体,深玄微妙,非常幽深,我们凡夫的心探知不到,不能开悟,这叫“理深”;“解”是领解,“解微”,几乎不能理解。比如《金刚经》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又有一句话,“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听起来“释迦牟尼佛在讲什么?好像绕口令,翻来覆去地讲?”“是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是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不是众生?又是众生?”你听起来都不能理解;又说“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听到后能理解到哪个程度?“无人相”,不是有人吗?“无我相”,不是有我吗?“无众生相”,不是有众生吗?所以叫“理深解微”,你很难理解。就是讲经的法师,他依据经教,可以讲出来,他也只是名词的理解,他内心里边并没有相应,如果相应了,就能破我法二执,那就证阿罗汉、证菩萨无生法忍了,所以,“理深解微”。圣道修行法门是什么样的原则呢?叫做“解、行、证”,首先对佛法讲的大乘甚深教理能够理解,能够开悟,然后依据自己所理解的来修行,如果连理解都不理解,你怎么修行啊?所以说“悟后起修”,如果没有开悟,你在那里就是盲修瞎练,你悟都没有悟,后面就谈不上了。“依解起行,依行证果”,好,你如法修行,一切烦恼渐次消溶,然后,真心佛性完全显露,这才叫做得证圣果。你第一步理解都达不到,修行就谈不上了,那证果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才说“理深解微”、“今时难证”,“难证”,难到什么程度?难到没有。各位也都读过《心经》,《心经》里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然后说“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你们都会背了,请你们来讲解讲解,来修行修行……“色不异空”,这面墙就是色,“色不异空”当然有很深的道理,简单讲,如果有人能穿墙无碍,或许能讲一点点,因为“色不异空”,这面墙虽然是“色”,色法是物质的、障碍性质的,“空”就是没有障碍的,你能够穿过去,或许能讲一点点,“你看,我就是色不异空,跟空没有区别”。你能做到吗?能做到,那还是一般的神通,还有甚深的道理。所以,圣道门修行不是那么容易的,非常不容易。“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都会讲,什么叫“不生不灭”呢?我看个个都在生灭,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就灭了,烦恼来了,就生起来了;烦恼一去了,又灭了。“不增不减”,工资增加了,高兴坏了;工资减少了,下岗了,可怜了。我们都落在“增减”、“生灭”、“净秽”当中。佛法里有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正法时代有教、有行、有证,有证果的圣人;像法时代呢,没有证果的圣人了,“相似于正法”,叫“像法时代”,看上去佛法很兴盛,也有人依法修行,有教、有行,但是没有证果的,所以叫“像法时代”;末法时代就只有教,没有行、没有证了。什么是教?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教典还存在,还保留着,我们还读诵,但是,已经不能依教做真实的修行了,这叫无行;不能修行,当然不能证果了,所以无证,这才称为末法。末法就是说:靠自己修行想得证圣果,成为得道圣人,不可能了,人们也不能按照圣人的法则去如法修行了,这是值得悲悯的末法时代。正法、像法、末法时代是相对于圣道门讲的,不是对净土门讲的,为什么呢?净土法门在末法时代正好大放异彩,不要说末法时代,就是法灭时代——《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末法时代有一万年,末法时代之后是法灭时代,首先是《楞严经》灭掉,然后其他大乘经典渐渐灭没,最后只剩下一部《无量寿经》念佛法门留在世间,众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在法灭时代,也无不往生极乐净土,所以,净土法门超越正、像、末、灭,是常住不变的教法,它没有正法、像法、末法、法灭的区别,是贯穿性质的。圣道法门就有这样的区别了。我们来到今天这个时代,如果对自己的根机了解不透彻,非要修学不能够修学的圣道法门,这就好像来到冬天你非要逞强穿单衣一样,所以印光大师讲“冬裘夏葛”,冬天就要穿裘皮大衣,夏天当然就穿衬衫,时节就是这样子的。我们来到末法时代,种种烦恼恶业就像冬天的寒流一样,冻得我们够呛,你要硬撑,不行的。那么,在末法时代,应该选择哪个教法呢?道绰禅师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应当选择净土门。下面说到经证:“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大集月藏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末法时代,无量无边、亿亿的众生想按照圣道法门来修行,没有一个可以证悟圣果。印光大师在《文钞》里也讲:这个时代,找一个开悟的都找不到,不要讲得证圣果了,开悟的都没有了,何况证悟的?开悟了还是凡夫,“悟后起修”,慢慢修证,才能够得证果。看到这句话,我们内心实在感到悲怆,亿亿人都没得道,难道我们能超过他们?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可以修行圣道、得证圣果,那我们就是亿亿人里挑出的一个了。所以,圣道法门修行非常难,这个难的程度,龙树菩萨说:比如有人,欲手举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人能够把三千大千世界举起来!我们一张桌子都不一定举得起来,一座房子、一座山、整个地球还不算,三千大千世界!多难啊!为什么呢?因为修行圣道要发广大菩提心,不光解决自己一个人的问题,还要承担一切众生的罪业,度脱一切众生,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罪业的重量超过三千大千世界,他们所有的烦恼、业障,你都要把它们排除,要有这样的菩提心和菩提行。这一段文叫取意之文,根据经典的意思表达出来,并不是引用经中的原文。通过这“二由一证”,我们就知道:到末法时代,圣道门已经关闭了,是不是?“去大圣遥远”、“理深解微”、“罕一得道”,等于是关闭了,不是释迦牟尼佛把它关了,是我们的根机过不去呀!下面只剩下一道门:净土门。如果没有净土门,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就绝望了。好啦,今天打开希望之门—— 净土门:“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当今时代正是末法时代,众生烦恼厚重,邪师种种,无善知识随身,不能修行种种殊胜法门——我们也不想要贪嗔痴,哪个想要贪嗔痴?在家里边,妻子和丈夫发脾气,妻子说:“我也不愿发脾气,可是它要发脾气。”“它”是谁呢?烦心事一来,就发脾气了,所以这是根机不堪。一发脾气,就会血压升高,甚至可能会脑溢血。好像有一股力量,想控制也控制不住。我们所处的时间是末法时代,所处的地点是五浊恶世,“五浊”在《阿弥陀经》里讲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是恶世界、恶烦恼、恶环境、恶人、恶知识、恶邪,有外恶、有内恶,种种之恶缠绕我们、包裹我们,所以,要在五浊恶世自己修行出去,太不容易!确实不容易。“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虽然前面讲两种胜法,可实际上,只剩下净土一门了,圣道门关闭了,不堪修行了,只有净土一门可以通往极乐世界。“入路”,入涅槃之城,得成佛道。下面是引用《无量寿经》来说明为什么末法时代净土法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大经》就是《无量寿经》):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有这样一个众生,即使他一辈子造罪造恶,没有行善积德,没有修行,一直造恶到临命终时,他哪怕只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如果这样的众生不能往生我的净土,我誓不成佛!”想一想,我们谁不能往生?我们在座的各位,虽然罪业重,还不至于一生造恶,还多少行了善了吧,我们到寺院去供养三宝,去孝养父母,去捐助贫困,等等;我们也没到临命终时,现在活蹦乱跳的,就遇见佛法了,所以,跟他比,要强多了。他念佛十声,而我们不止十声,每天少说也有几百几千,甚至在座各位还有上万、几万的。那么,像那样造恶的人,那样浅的修行,“十念相续”,若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佛,可是阿弥陀佛现在已经成佛了,当然,毫无疑问,众生称念一定往生。这是引用《无量寿经》来说明净土法门无有障碍,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往生。这里需要说明:这一段文是取意之文,取《无量寿经》的意思,而不是引用《无量寿经》的原文。《无量寿经》的原文是这样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即是《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所发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道绰禅师在这里,是根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以及《观经》下品下生、下品中生、下品上生,即下三品众生往生的状况,而来解释第十八愿,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做这样的解释。《无量寿经》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就广泛了,包括这个世界的众生,也包括其他世界的众生;包括人道,也包括畜生道;包括圣人,也包括凡夫;凡夫里边,包括善凡夫,也包括恶凡夫。如果不加以特别说明,大家会以为:十方众生里边,肯定是善人—— 贤善、有智慧,这样的人才能往生。可是,道绰禅师在这里,就用《观经》下品三生来解释“十方众生”是怎样的十方众生呢,“纵令一生造恶”,是一生造恶的众生,既然讲“纵令”,那么不是一生造恶的众生,就更加包含在内。即使一辈子造恶的人,回心念佛,也能进入净土门,何况有善行之人?所以说用“纵令”这个词。自古以来《往生传》很多,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一个张善和,他一辈子杀牛,他老婆劝他信佛,他都不信,他是个典型的恶人,到临死的时候,被他杀的那些牛都用角来抵他,他内心恐怖。这时,有僧人路过,他老婆赶紧请来,僧人劝他念佛,他念了几十句,便说牛都不见了,又念了没几声,“佛菩萨来了!”站在那里就往生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观经》的下下品: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我非常喜欢读诵这段“下品下生”,因为这里边体现出佛的慈悲。一切众生,无论如何造罪的众生,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无一不得往生,这就是经文的证据。下面我们随文来解释。下品下生是什么样的众生呢?“做不善业”,“五逆十恶”,我们说“五逆谤法”、“十恶不赦”,“五逆”是五种极其严重、一定要堕落无间地狱的罪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叫五逆重罪。一切罪业当中,杀生罪最重;杀生当中,杀人最重;杀人当中,杀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大逆不道,所以称为逆罪。有人甚至连圣人阿罗汉都要杀,连佛都要谋害,像提婆达多,又破和合僧,分裂僧团,这样的罪业简直无可救药,也只有阿弥陀佛才能救他。底下说“具诸不善”,“具”是具备,“诸”是很多、一切,一切不善事他都具备。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他的恶,所谓“无恶不作”、“无作不恶”—— 没有什么样的恶事他不做的,恶到父母都能杀害,这叫“无恶不作”;只要是他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善事,这叫“无作不恶”,是这样一个恶人。“十恶”大家都知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悭贪、嗔恨、愚痴。在一切法门当中,这样的罪人,靠他的修行,是无法解脱的,所以称为“断诸善根”。这样的众生,在佛的大慈悲智海当中,有没有可以得救的法门呢?有!那就是净土法门。这样的众生虽然“具诸不善”,但经文当中没有称他为“恶人”,而怎么说?“如此愚人”,阿弥陀佛要普遍救度众生,不是以我们凡夫的眼光来分辨,“你是善人,他是恶人”,而说他愚痴,他太愚痴了,太迷茫了,他因为不了解佛法的道理,被无明所蒙骗。比如说,人家打我们、骂我们,我们会很生气,觉得他这么恶,但是,如果他是一个神经病,我们会很生气吗?你心里面就会怜悯他,因为他得了神经病,你就不会和他生气。佛看众生也是这样子的,众生被烦恼所诳惑,被业障所束缚,不能自由,而造下种种恶业。在佛眼里,只有迷茫的众生,而没有凡夫这样善恶的分别,“善的我喜欢,恶的我憎恨”,佛是平等大慈,所以这里说“如此愚人”。“以恶业故”,他所造的确实是恶业,若依他本身的因果报应,应该堕落到三恶道中,经历无量大劫,受无量大苦,若论众生自身的因果,就是这样一个结局。可是,他有了转机,他还有那么一点点善根,他虽然愚恶、造罪,但到临命终时遇到佛法。佛法的不可思议,让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现实,让不能往生的人也能往生,让将堕地狱的人能够直接超生极乐净土!这就是佛法的不可思议。按照他本身的罪业,要直落地狱,现在马上临命终了,看着就要堕入地狱了,在这千钧一发,可以说千劫万劫难逢、短暂的时刻,他能够往生极乐净土。什么原因呢?“临命终时,遇善知识”:这就是“临终遇法”,直到临终的时候,才遇到这样尊贵的净土念佛法门。如果这个时候不遇到,必定直落地狱之底,永无超生之日。遇到善知识,什么样的善知识呢?“种种安慰,为说妙法”,用种种善言软语,种种佛法道理来安慰他的心,给他讲微妙的佛法,“教令念佛”,教他念佛。像这样的恶人,我们怎么安慰他呢?他一生所做的事,没有一件值得称道的。如果行过善,可以安慰说:“某某善人,你一生行善积德,孝养父母,尊重三宝,阿弥陀佛一定很欢喜,现在只要你一念回心,称‘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他听到很高兴;但是这是个恶人,他的恶事不能提,五逆谤法,十恶不赦,怎么安慰他的心?那就这样说:“某某人,依你的恶业,确实应堕恶道,可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嫌舍任何造罪凡夫,而怜悯我等的愚痴,为我等修建不可思议极乐净土,而成就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无论何人,但称名号,彼佛誓愿不虚,决定可生净土。你已经到了最后关键的时刻,现在念佛,为时未晚,阿弥陀佛一定不违本誓,现来迎接。”他一听就高兴了,他就得到安慰了。所以底下说“种种安慰,教令念佛”,唯有念佛一法,才可以让我们得安慰。《无量寿经》里边是这样说的:“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是法藏菩萨当初遇见他的师父世自在王佛的时候发的誓愿,说:众生在恐惧当中,我要为众生作大安慰!像这个人,恐惧到极点了,马上要堕落地狱了,“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念我的名号,我能让你到极乐净土来”。我们各位修学净土法门,如果心中没有安慰,那不是佛不慈悲,是你自己不了解佛的慈悲,自己在心中制造了一个阴影,吓唬自己。我们今天来修学,就是要把这个阴影排除掉。修学净土法门,心中却没有安乐?我们往生的世界是“安乐世界”、“极乐世界”,我们在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上也应该是快乐的。结果,我们心中却有种种的疑惑、恐惧和不安,那这件事情很值得思考。比如一个小孩子,四、五岁,他到他外婆家去,一路上都蹦蹦跳跳的,很欢喜,是不是?我们要到极乐世界,怎么内心是这样惶恐不安呢?因为我们实在不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我们看经文。善知识教他念佛,这个人是什么状况呢?“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他被种种苦恼所逼迫,有四大分离之苦,有种种恶业恐怖之苦,地狱里的小鬼带着铁链来了,能不恐怖吗?而且还有自己所谓“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孤独之感。在这样众苦逼迫的情况下,心境能够安宁吗?他能观想吗?不可能了,观不成就了;让他念得怎样清净心,能做到吗?也做不到啊!像我们现在,好好的身体,哪怕发一个烧,清净心就没有了;你又不发烧,身体很健康,坐佛堂里边,你还思想乱跑,像他那个时候,怎么能达到?“不遑”就是来不及,不知道怎么念佛,一片慌乱。“善友告言”,善知识能够观机逗教,“看来他错误理解我的意思了,他以为念佛是应该怎样的凝定心神,达到怎样的清净心,怎样的观想。这个时候来不及了,错误理解念佛了”,就跟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这个“念”指观念、忆念、想念,“你现在苦恼逼迫,静心忆念做不到,你就张口喊‘南无阿弥陀佛’就行了”。转忆念为口称。这个人一听,“好啊,这能做得到”。能喊爹喊妈,能喊救命,只要能叫出声,就念得出来,所以,他一听,心中就有希望了,“哦,这么简单,不是要观念,也不是心中如何地清净忆念,也不是如何集中心神、凝定心志,口称就可以了”。他就怎么样?“如是至心”,“至心”就是心中真切,当下接受,“令声不绝”,他就一声一声地念出来了(所以,我们净土法门,口中出声就够了),就这样的人,这个时候,要他怎样念佛呢?“不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代表他心里边一旦仰靠这尊佛,就不改变、不断绝,这样的心,表现在外表行为上,就是一声一声的念佛;念了几句呢?“具足十念”,念了十句,“称南无阿弥陀佛”(有人问念佛念四字还是念六字?四字、六字都可以,都往生,不过,若以净土三部经所讲的,是六字为完整、为全面,这里说“称南无阿弥陀佛”,大家要知道,这是经典的依据)。接下来,“称佛名故”,前面说称佛名,这里说称南无阿弥陀佛,可知佛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每一念每一念、每一声每一声,都灭掉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之时”,一念佛名,自然众罪消除,这时候命终了,很短暂的时间,命终见的效果怎么样?本来是地狱众火一时来现,阎罗小鬼环绕其前,而现在不一样了,“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一朵金色的大莲花像太阳一样,光明闪烁,来到他的面前。这朵莲花就是阿弥陀佛正觉的莲花,也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的处所,你看,直接就来了,“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一刹那之间就往生净土。这一段经文,我们把它作重点的提要,对照我们自己的修行,我们来看。首先,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众生呢?是一个造五逆十恶重罪的众生,而这一部《观经》选择这样一个根机的众生,念佛能往生,释迦牟尼佛做这样的教导,他的用意在哪里呢?有人讲:“哎呀,讲五逆十恶能往生,这样人家不都去干坏事了吗?这不是鼓励人家造罪吗?”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典,当然不是鼓励人家造罪,而是别有深意,什么深意呢?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先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得了病来到医疗诊所,诊所往往挂着锦旗,相当于病人写来的表扬信,我相信送锦旗的人不可能说:“哎,医生,你妙手回春,我得了小小的感冒,你用了十五天把我治好了。”他会写这样一面锦旗吗?那就不叫妙手回春了,小小感冒治了十五天,那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了,一定是什么样子的?“我得了可怕的癌症,其他医院都判了死刑,准备回家打棺材,来到你这个地方,一副药就吃好了!”这才说明医术高超,扁鹊在世,华佗再来。是用这样最重的病例,来显示医生的医术高明,同时是给新来的病人一种安慰:连这么重的病都能治好,何况轻病,就更能治好了。可是,有一个病人一看,他不高兴了,“我不能让这个医生看病,他诅咒我,要我得癌症”。这样是不是错误理解了?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也是一样的,我们众生恶业最重的是哪一个?是五逆十恶这个人,他已经到临死的时候了,这样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就往生净土了,那么,我们在座各位,虽然有烦恼恶业之病,还不至于病到他那个程度,还没到他那个程度,他能往生,我们能不能往生?(“能!”)这不是显然的道理吗?(“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叫“举恶摄善”,举一个极恶的人能往生的例子,不是鼓励你去做恶,就像医生一样,不是鼓励你得重病,是摄受一切善人都可以往生,有鼓励你行善的意思。就好像医生跟你说:“哎,某某哪,我现在有一颗神丹妙药,任何晚期绝症,马上吃马上好。”医生的意思呢,你现在得病,还没到晚期,你现在就吃,岂不好得更快吗?可是,有一个病人他不这样想,“癌症晚期、临死的时候吃下去都能好,那我现在不必治了,我要等到临死再来吃药”。那这个病人就错误理解了医生的意思,他将来就很危险了,到临死万一碰不到医生呢?万一临死时舌头硬了、吞不下药呢?万一遇到车祸、来不及拿药呢?那不就死定了吗?现在吃下去不更好吗?有人讲:“五逆十恶重罪、临终一声十声念佛都能往生,那我不用念了,我喝酒、吃肉、造罪、打麻将,没事!到临死再念一句十句……”如果临死果然能念一句十句,那肯定也往生,只是很难保证到时候你有机缘能念佛,你现在都不想念,到临死的时候还念得出来呀?这说明你根本不想往生,想往生的人哪里不现在就念佛?就好像一个病人,你想病好,肯定是“这么好的药,我马上吃!”肯定不会说“我到临死再吃”,那是你根本不想治病,对不对?同样的道理,释迦牟尼佛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这样一种状况。所以大家切莫误解,不要说“释迦牟尼佛讲这个例子,我不爱听”,他是有深刻的慈悲在当中,这叫举恶摄善。还有一层意思,“举临终摄平时”,这个人是造罪一直造到临命终时。有人就误解了,“哦,临命终时念佛才能往生,现在一天念三万五万不管用,临死念佛才管用”。那你是错误理解了。讲一个佛经的比喻,然后再讲一个现实当中的比喻。《经》中有这样的比喻:有人问:“若一生念佛,临命终时念不出佛,我能不能往生呢?”我们大家都担心这个问题呀,“一辈子念佛,到临死念不出来怎么办?《观经》里那个人临死的时候念出来了,我念不出来怎么办?”佛就回答他说:“决定往生!”怎么决定往生呢?佛说:比如一棵树,他长的时候就往西边倾斜,再有一个人用绳子往西边拉,这棵树或者是刮风刮断了,或者是别人把它锯断了,请问这棵树往哪边倒呢?肯定是往西边倒嘛!谁都知道啊。佛讲:“不错,我们平时念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心就像这棵树一样,就往西边歪,阿弥陀佛用愿力接引我们,就像那个人用绳子把树往西边拉一样,然后,我们临命终时,或者遇到车祸,或者遇见什么灾难,突然死亡,就好像这棵树被暴风或其他什么原因连根截断一样,那么这棵树,它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必然要往西倒。”我们念佛的人,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必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不往生极乐世界,没地方去!为什么?阿弥陀佛愿力所牵引,经中讲“自然之所牵”,本来你愿意去,阿弥陀佛再用光明愿力摄取,怎么不往生?一拉一拽,一下就去了。(“阿弥陀佛!”)更有观音、势至菩萨如影随形跟着你,还有十方诸佛在旁边喊口号,“一二三!”因为十方诸佛都证诚了,“汝等众生应当相信:念佛决定往生!”怎么不往生?这么多佛圣百重千重团团围绕,所以,平时念佛之人,决定往生,这是《经》中明文记载的。这里讲“临命终时”是什么意思呢?我再说一个比喻,让大家安心。比如说,我们从大连坐船到烟台,我们是提早上船的。假如说有这么一种情况,汽笛已经响了,船马上要离岸了,这个时候,来了一位乘客,背着大包行李、小包行李,行色匆匆的,他一定很着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船就要离岸的时候,他一个箭步跨上去,那么,这个人是不是也可以到烟台港来?(“可以。”)对了。他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如果跨不上来,“啪!”掉水里去了,不能来了。但是刚好,他跨上来了。他跨上来了,就一定能来。这么短的时间,他跨上来,就能够到烟台港,他一上船就很安心了,“啊,终于上来了!”那么,我是提前半个小时已经坐到船舱里边,是不是我更有把握?是不是我心中更坦然?好了,五逆十恶到临终时,这么短暂的时间,看着看着就要堕入地狱了,遇到善知识跟他讲念佛,他“南无阿弥陀佛”,乘上弥陀大愿船了,他往生了。那我们各位不到临死,心里安安稳稳的,身体健健康康的,每天念了那么多佛,老早就坐在大愿船上了,我们能不到极乐世界吗?会不会去呀?(“会!”)他都能去,就显示我们更是往生决定,所以这叫“举临终摄平生”,举出临终极短时间念佛的人,阿弥陀佛在这么短的时间都能把他救得起来,显示我们有这么长的时间,那阿弥陀佛救度我们更是从容自如,而我们自己心中也是安乐无忧,所以更能往生。有人讲:“念十句就能往生,何必多念?”这个想法也不对。经中举十声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时间很短,只有念十声的时间,显示这么短的时间念十声、一声都能往生,那我们平时如果多念的话,就更能往生,这叫“举少摄多”,不是鼓励你去念一句十句。他念一句十句能往生,我们一辈子念佛,岂不往生?所以,善导大师处处解释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所谓“上尽一形”,就是我们这些人,我们遇到这个法门,一辈子不改变,叫“上尽一形”。你虽然不错,你修得蛮好,然后念了三年五年,改学禅宗、密宗,或其他自力法门去了,那就太可惜了!你就从阿弥陀佛大愿船上跳下去,想跳到别的船上,能不能上去?不知道。所以,一定要稳当,一定要专修念佛。善导大师说“临终遇法”,那个人平时没有我们这么好的缘分,没有这么好的善根,没有遇到念佛法门,直到临死才遇到,那能不能往生?也往生,一个不漏。十句一句,乃至他一句也念不出来,心中有一个念头,一念也往生。既然这样,净土法门谁不能往生呢?个个都能往生,这叫“举少摄多”。所以,《观经》的下下品确实能给我们无限的安慰。那念佛,按理说,是最上法门,为什么放在下下品呢?“你看,九品往生,念佛是下下品,修别的是上品……”道理不是这样的。因为《观经》的宗旨是为了引导种种圣道法门的人—— 圣道法门的人都以为“我诵经、持咒、发菩提心为高胜,这个好!”他不能接受光念佛就能往生,所以,顺应他们的根机,暂且先说诵经、持咒、发菩提心种种修行,说上品往生,然后到底下,你看,这样一个罪人,种种修行都修不了,就好像医生治病一样,所有的药都治不了了,最后只有这一味药能治,那岂不是这一味药就是灵丹妙药了?这样的恶人,所有的修法都修不了了,只有念佛能救他,岂不是显示念佛法门超过一切吗?在下下品里面讲念佛,是反映念佛法门最上,所以祖师讲:“为极恶最下之人,说极善最上之法。”大家不要以为“念佛是下下品,那我修别的”,那就错误理解了。佛经的意思非常深奥,如果没有祖师给我们指导,我们难免依文解意,三世佛怨。修学佛法一定要有依据、有基础。在这里,道绰禅师就是依据《观经》下下品来解释的,所以说“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刚才说了,举恶摄善,不一生造恶的就更能往生了。前面一问一答,已经清楚的说明:圣道法门难堪修持,净土法门万不漏一。下面进一步论证圣道法门难修难证、净土法门易修易往。底下说:“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这句话听起来有点不好听,好像在批评我们自不量力,但“良药苦口利于病”,事实就是这样子的。各位有没有自不量力?大家拿着这面镜子照照自己—— 以佛法为镜子照照自己,才能得到佛法利益,不要老拿来照人家,看我自己都是优点,越看越像佛。众生怎么不自量力呢?下面从大乘、小乘、人天乘、造恶四个角度来分析。“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自不量力的人都很傲慢,一开始都说“我学大乘佛法,我要直接怎么样……”,夸得很大,所以就从大往小讲,你不喜欢讲大嘛,先看大:如果以大乘佛法来讲,圣道门修行的理则是什么?真如实相,“真如实相”这个名词大家明白吗?(“……”)不大明白。我也不明白,只是依据文字来解释,“实相,无相,无不相”,实相就是一切法真实的相状,而一切法并没有固定的相状,是空相。比如说,这张桌子有桌子的相,由桌面、桌腿在空间当中组合而成,被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而且这样来认识它,认为这是一张桌子,这是一个外表的形象;它本身的相是什么样子?本身的相是实相,是因缘法,是空性的。这个道理是大乘佛法所讲的,我不用细讲,讲了大家(包括我自己)也得不到实际利益。“真如实相”,也就是“佛性”,也就是“法性”,这都是佛教名词;“第一义空”跟“真如实相”是一样的含义,因为讲空,有的叫“断灭空”,佛教讲的“空”不是“断灭空”,“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空了……”不是这样的道理,是“第一义空”,是真空妙有的空,说空,它不空,所有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真空”是性,“妙有”是相,叫“真空妙有”,对于这个呢,“曾未措心”,什么叫“曾未措心”呢?禅宗有句话叫“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就这个意思,本来讲“无相”,你眼里的东西都有相,然后执着这个相,男相、女相、老相、少相,自己的心和真如实相根本不沾边,叫做“曾未措心”,再怎么会讲法,讲得天花乱坠,也是一个文字相,仍然没有契入真正的诸法实相,所以叫“举心即错,动念即乖”,脑子只要一闪念头,马上就错,这是因为道理幽玄,凡夫没办法契证。如果不懂得这些,你根本不要谈修学了。比如大乘佛法有六度万行,六度有布施度,布施要“三轮体空”,无有布施之人,无有被布施之人,无有布施之物,那就进入大乘实相了。实际情况怎么样呢?我们要搞一点布施,不仅有三相,而且很坚固,“我在布施,布施给了谁,布施了什么东西……”我们会念念不忘,然后布施了五年、八年,那个人还没有回报你的恩德,你就会说:“某某人真不知好歹!他穷困的时候,我如何如何安慰他、怎样怎样救济他,他现在都忘记了……”他忘记了,是告诉你要无相布施,可是你还记得很清楚,还在那里摇头叹息,“哎呀,真是,好人难做啊!”确实难做,因为我们不是菩萨。那大乘修不了了。大乘修不了,退一步,修小乘怎么样呢?小乘可能简单一点,好,“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小乘有四果,“见谛”是“初果”,见道位;“修道”是“二果”,修道位;“那含”是三果,“罗汉”是四果。初果之人还没有完全进入无余涅槃,还要七次往返人间天上,才能得四果阿罗汉,他如果作农民耕地犁田的话,德行所感,经中讲,虫子自然离开他的犁头四寸之远,这还是得初果。我们谁能得到啊?我们念着咒还会踩死虫蚁,所以,初果都不能得到,那何况二果、三果、四果?一果比一果更高,就更得不到。“断五下、除五上”,“下”是下界,“上”是上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下”就是指欲界,欲界在最下面,“上”是色界、无色界,欲界当中之五种烦恼,贪欲、嗔恚、我见、戒禁取见与疑结,这五种必须先断除才能超越欲界,这是“断五下”;“除五上”是去除色界、无色界之色贪、无色贪、掉举、慢与无明这五种烦恼,总之,贪、嗔、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与恶见若不断,根本不可能得证阿罗汉果。“无问道俗,未有其分”,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一个都没有分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人在那里讲:“某某人都是圣人了,他已经得到阿罗汉果了。”你听到这样的话,就知道他一定是在那里诳惑众生,决定没有这回事。那叫“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样的罪过最大,直接堕落。现在大家最知道的就是法轮功,他说他超过释迦牟尼佛几十万倍,这样的人决定直堕地狱。那如果他念佛,能不能得救呢?肯定也往生,他只有这一条道路。他念不念佛也不知道,希望佛的慈悲照耀他,使他能念佛。“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那么多人跟在后面受罪、遭堕落,实在很可怕。大乘圣道修不了,修小乘佛法还是没有办法,那现在再退一步,修人天乘。“纵有人天果报”,比如说行布施,将来感得有财的果报;行放生,将来感得长寿的果报;五戒得人身,十善生天道,“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一定要修行五戒十善,“然持得者甚稀”,能够真正修五戒十善的人非常稀少,在道绰禅师的时代,以祖师的身份,明确地告诉我们:五戒十善能持的非常少。我们各位衡量自己(我们各位可能有受五戒乃至菩萨戒的,菩萨戒暂且不论),五戒持得怎么样啊?关于戒法的开遮持犯是很微细的,有专门的学问,我们很多人都理解得很简单,以为吃素就是持戒——不是那么简单!这样,能够修五戒十善的都非常稀少。即使能修,也还在三界当中,没有出离六道。如此看来,好的一面都没有分,下面反过来再看另一面,“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若论造罪造恶,那简直和刮大风、下暴雨没有区别。你们各位有没有刮过这个大风,有没有下过这个暴雨?一定有的。比如说家里吵嘴了,声音很大,从喉咙里吼出来,那不就是刮大风吗?然后打得叮叮  响,气得眼泪往下直掉,心中的烦恼强盛得不得了。凡夫众生就是这个样子,贪欲、嗔恨之心无法抑制。说起贪心,所谓“欲壑难填”,贪欲之心像个大山谷,填不满,得到一万,要得十万,得到十万,要一百万,百万元户还不满足,要得千万,总之,越多越嫌少;那嗔恨心呢,也非常强烈,一点点小事就怒火中烧,头皮发麻发胀,见人家的讲法跟我不一样,见人家的思想跟我不顺,人家不满我的意,心中就起了烦恼,小则给脸色,大则摔盆子,再大就动起手来,再大就在社会上组成团体,然后,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战争不息,这都是嗔恨,个业、共业所感,刮风、下雨都不足以形容了,刮风、下雨死不了那么多人哪,你看,一场战争,内心里面的暴风雨旋转出来,殃及整个世界;商场上也有很多无情的战争,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恶业烦恼在外边的流露。像这样的众生,大乘不行,小乘不行,人天还不行;造恶个个行,还很厉害。行是行,后果非常恶劣,所以,底下说“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对于如此造恶的众生,圣道法门无法解救他,所以,诸佛大慈大悲,劝归净土。“诸佛”,一切佛,在我们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不仅释迦一佛,乃至十方诸佛都出来跟我们讲,劝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纵使一形造恶”,这句意思和上面那句差不多,为什么要劝归净土呢?因为你不是圣道法门修不了吗?净土法门有佛的愿力,有佛的慈悲保证,即使你一辈子作恶多端,“但能系意专精”,只要你回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系意”,一心一意,不放松,“专精”,专一不杂,精淳不乱(我们这个法门讲的就是“专”和“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只要经常念佛,一切障碍不成为障碍。比如说,如果我们走路腿脚不便,那就是有障碍,如果坐车的话,你的腿有没有障碍呢?腿虽然是瘸的,但是坐车就没有障碍了,因为不靠腿走路。一样的道理,我们虽然还有罪业,若靠自己修行,就有障碍,所以不能解脱;若念“南无阿弥陀佛”,乘佛的愿力,我们的罪业不构成障碍,所以说“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刚才也提到,《观经》说“念念之中,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谓“自然消除”,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超过你的思想。你知道,也能灭掉,不知道,也灭掉了,叫“自然”,“哎,师父,一句佛号能灭那么多业,我怎么不知道?”你不知道也灭掉了。比如晚上睡觉,月亮自然照着你,你知道吗?你不知道,它还照着,这叫自然哪。你知道才照、不知道不照,比如电灯,一开就亮,不开不亮,那就不叫自然了,“自然”就是超过我们的思惟分别。我们只要念佛,自然消除诸障,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用怀疑。最后一句说:“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你怎么不好好思惟思惟、掂量掂量呢?我是怎样一个众生?我到底有多大的力量?能修什么法门?比量比量,掂量掂量。这么一思量就知道:大乘圣道解脱没有办法,小乘阿罗汉果也得不到,人天之善也很难得,造恶无量无边、暴风驶雨,那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这样的经教为明镜,照耀我们的内心,使得我们选择净土念佛法门,向往极乐世界。如果有人不愿意求生极乐世界,那叫做没有去心。我们愿意去往生,那各位还是有一点点自知之明的,有自知之明就好办。所谓“自知之明”就是了解自己是怎样的根机,以这样的根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法。道绰禅师这段文的中心在哪里呢?中心就是“是故《大经》云……”这段文首先分判出圣道与净土两种法门,目的是要说明众生在这个时代不堪修持圣道法门,只有净土法门“可通入路”,最终导归净土。净土门又有种种修法,道绰禅师没有说到别的,专门以《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结合《观经》下下品往生来说明:一切造罪凡夫,若念弥陀名号,决定往生,包含一切行善之人,也定得往生,万不漏一。所以,整个净土门的核心就在于弥陀誓愿,以此奠定了基础、订立了规矩。如果我们进入净土门,而不懂得这一点,你心中肯定是慌乱不堪的,你没找到依据和基础,所以不能安心。标题里说:“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但是道绰禅师文中并没有“舍圣道”这样的文字,为什么说“舍圣道”呢?文中虽然没有这样的文字,但是,意思非常明显,“今时难证”、“未有一人得者”,那你不舍,能够解脱吗?佛法的目的是解脱生死,既然“未有一人得者”,很明显的,就是要舍弃圣道法门,修行净土法门。又说“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那当然,以我们这样的根机,圣道法门关闭了,所以,要舍弃圣道,下面又说大乘“曾未措心”、小乘“未有其分”、人天乘“持得者甚稀”,这个也都说明圣道法门不堪修持,最后劝导我们说“何不思量,都无去心?”这叫我们“正归净土”。为什么说“正归净土”呢?“正”就是正式、完全、纯粹,如果虽然归净土,还对圣道法门牵牵挂挂的,有一点不舍得,那就不叫“正归”,还是在预习阶段。我们很多人学净土门没有“正归”,他也想求生极乐世界,不过他还舍不得《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又不舍得《地藏经》、《金刚经》、《心经》等,对以前的杂行还是蛮有感情的,“因为我读经多少年了,戒定慧、六度万行等……”他不了解圣道法门和净土法门的区别所在,把修行圣道法门的观点和思想带到净土法门里边来,这个就不叫“正归”,这个叫“旁附”,走旁边的小门,没有完全走进来,不纯粹。所以,这里的字眼都是有含义的。圣道法门修行的特点,是以戒定慧断贪嗔痴,得证阿罗汉果,乃至菩萨无生法忍,乃至佛果,在此土得证圣果,靠自己修行。如果你的烦恼有一丝一毫没有断,能够出离三界六道吗?不可能。祖师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我们的罪业、烦恼像一块大石头,很重,我们的生死轮回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如果把大石头放到大海里边,结局怎么样?肯定直沉海底。就这块石头本身,如果不想沉到海底,除非它不存在,所以要“无我”,修行就是慢慢地把这块石头磨掉,很大很大的石头磨成很小的一块,万斤重担大部分已经磨掉了,感到很满足了,“我的修行差不多了”,但是,向生死大海里一放,结果怎么样?还是往下掉啊!“继续用功努力!”再修,只剩很小的一块,进步很多了,再往大海里放,怎么样?还是往下掉。到最后有多大呢?只有针尖那么大了,再往海里放呢,照样直沉海底,所以讲圣道法门修行,烦恼有一丝一毫没有断,就不能解脱生死。净土法门呢?祖师比喻说:万斤重石,把它放在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船上,能不能驮得动啊?如果驮不动,他就不叫阿弥陀佛了。十方众生罪业的石头放在阿弥陀佛大船上都拉得动,“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何况你一个人呢?你罪业轻,是块小石头,固然能运到彼岸,大石头也无妨。所以,净土法门不论善人、恶人、罪重、罪轻,若念“南无阿弥陀佛”,乘佛愿力,个个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像《观经》五逆十恶的人都能往生。一旦到达彼岸呢,印光大师说“随意使用”,这块石头在此岸是废料,运到彼岸就是好材料了,可以提炼出金子,为什么?众生有佛性啊,佛性就是金子。佛是提炼好的金子,凡夫是没有提炼的矿石。我们内心也有佛性,这样的废石头在娑婆世界造罪、造业、堕落,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把我们运到极乐世界,马上佛性开发,所以,四十八愿讲你得天眼通、天耳通,什么都有了,为什么?金子的光明闪耀出来了。法照大师说:“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在此土是一个破瓦块,到极乐世界就是金子一般闪耀;在此土是凡夫,到极乐世界就能成佛、成菩萨,这就是净土法门。我们修学净土法门,要点就是称念弥陀名号,仰仗弥陀愿力,无疑往生净土。只有一点忌讳:就是你用圣道法门修行的特点来测量净土法门,“如果不达到清净心怎么往生?如果不能息灭贪嗔痴怎么往生?如果不读大乘经典怎么往生?”若依你的要求,《观经》下下品不要讲了,这个人也没有清净心,也没有读诵大乘经典,他怎么能往生?他是称念弥陀名号得往生。所以,下下品给我们这样的启发:若论造罪,他比我们恶多了;若论修行,我们比他强多了;若论善根,我们比他也强,因为以果推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他这一辈子造了那么多恶,到临死才遇到佛法,我们没造那么多恶,平生就遇到佛法,当然善根肯定比他强,如果善根比他弱,那造罪肯定比他还厉害;这种人若比较那些到临死还没遇到佛法的人,他的善根要好一些,那跟我们各位比,我们各位要超过他很多了,他能往生,各位更能往生;若比修行,他只念十句;若比心情,他是慌乱无章,恐怖无比,那我们的心再乱,总没有他乱吧!他都快死了,四大分离了,地狱阎罗王都来了,我们再乱,没有他乱;若论清净心,他有什么清净心?他就是一心望救,称念弥陀名号,当下往生。他能往生,我们决定能够往生。但是,我们跟他比,有一点可能不如他,很多人不敢相信,“口称名号就能往生?”他到死了,没有办法了,听说口称名号能往生,当下归投靠倒,依教奉行,经文说:“如是至心”。希望各位今天听到以后,当下也能归投靠倒,依教奉行,那你马上就超过他了。(“南无阿弥陀佛。”)有人问:“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圣道法门亦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修学净土法门,若舍圣道,岂不是……好像有点得罪?”这也是一种误解。“舍圣道,入净土”,是从众生的根机而论法门的抉择,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至于圣道法门的种种经典、教法,作为佛弟子,理当尊重、恭敬、守护。但是,以我们的根机,靠这些教法不能出离生死,所以,暂时搁置,来选入净土门。“舍”是暂搁,因为当我们专念弥陀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所有圣道八万四千法门自然开悟,自然就有了,所谓“只怕不成佛,不怕成佛不会度众生”,所有《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能到净土,就能成佛,能成佛,这些经典就会说了,所以是暂时舍,不是永远舍。再一个呢,上午也说到,圣道门已闭,净土门正开,这也是就根机所言,因为我们的根机不堪修学,以我们这样罪恶深重的根机而言,虽然教法存在,等于已经关闭。或许有人觉得“我仍堪修持”,或者有些人根机深厚,我们也不敢比量,只是供大家自己衡量。净土法门是相对于圣道自力修行的法门而独立出来的,所以把道绰禅师这一段放在第一的位置上。从圣道法门中独立出来,那就不能用圣道自力修行的教理、方法、得果来衡量净土门了。印光大师讲到,佛法有通途法门,有特别法门,通途法门也就是圣道法门,修行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一般都是这样修学的;特别法门特别在哪里呢?不是按照戒定慧的路子来断贪嗔痴、得证圣果,乃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称念弥陀名号,往生净土,称为特别法门。之所以特别,就是不需要断尽贪嗔痴。没有能力断贪嗔痴,亦可以仗佛愿力往生净土,就特别在这里。如果以通途法门的修行方法来衡量净土特别法门,这就大错特错了。有人说:“你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没断烦恼怎么能往生呢?”这是典型的以圣道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方法衡量净土门,我们上午也说到《观经》下下品五逆十恶众生,虽然他烦恼丝毫没有断,罪业无量无边,但能仰仗佛的愿力去往生,这是特别法门。虽然有圣道法门、有净土法门,但是这两种法门哪一种法门是释迦牟尼佛应现在此五浊恶世、他的本心本意要说的法门呢?第二文:善导和尚意:世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生之文。依据善导大师——善导大师的德行大家都知道,弥陀化身——历史上有很多大师,可是,“大师”的名称不足以来形容,所以善导大师多被称为“善导和尚”,这是特别称谓。依善导和尚意,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此五浊恶世的本意,唯一是为了说念佛往生的教法,标题是如此的。有这样两句话:“如来出现于五浊,唯说念佛往西方。”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唯说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下面引文,引自《法事赞》。《法事赞》是善导和尚以偈赞的形式歌咏、赞叹和解释《阿弥陀经》。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引了十二句,也分为两段。前面六句一段,后面六句一段。第一段说的是圣道修行的法门,第二段说净土念佛法门。圣道修行的法门是方便法门,不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五浊的本意,而是他随顺众生的根机所说的种种教法。念佛往生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五浊的本意,所谓:出世本怀单在告诉我们:有这一尊阿弥陀佛、有这一方极乐净土,但称此佛之名号,决定往生彼佛净土。“如来出现于五浊”,“如来”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五浊”是指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是久已成佛,应化在此世间。“随宜方便化群萌”,“随”是随顺,“宜”是机宜,随顺众生的机宜,“方便”是种种的方便教法,“化群萌”,度化广大众生,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施设种种方便法门,以度化广大众生。哪些方便法门呢?“或说多闻而得度”,“或”是有时、有的,有的众生喜乐多闻、多解,为适应此等好学多闻众生的根机,则说多闻而得度脱。“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有众生不乐好学多闻——所谓“佛法无多字”、“真龙一滴水,遍撒大千界”,佛法不在于文字很多,若能悟到实相,比如禅宗能悟得真心真性,“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文字很少,对这样根机的众生,不必多闻多学,少解就可以,“三明”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了自己以及其他众生过去世所有一切状况,天眼明是了知自己以及其他众生将来的一切状况,漏尽明是一切有漏已经断尽,不再轮转。“或教福慧双除障”,有的众生教导他们福慧双修,来除灭罪障、得证圣果。“或教禅念坐思量”,或有的众生喜欢禅坐、观念、止观,就教导他们止观等法门。“种种法门皆解脱”,释迦牟尼佛所说种种教法,如果依法修行,通通可以得到解脱。这些法门都非常尊贵。不过呢,比如说“多闻得度”,那么,少闻的人就不可以了;“少解证三明”,我等根机不堪;“福慧双除障”,我们也不行;“禅念坐思量”,我等根机亦不堪行。这样种种法门,毕竟罪障深重、无智愚痴之人难得利益。“无过念佛往西方”,念佛教法亦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法门,比较起来,其他法门如果能如实修行,都能解脱,但没有超过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佛法门殊胜在哪里呢?底下说:“上尽一形至十念”,多到一辈子的念佛,少到临终之前念十句。“三念五念佛来迎”,或者只念了三声、五声,当下阿弥陀佛率领观音、势至诸大菩萨乘宝莲花前来迎接。“三念五念佛来迎”,非常简单,非常容易,为什么这么简单容易呢?“直为弥陀弘誓重”,正因为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誓愿至诚殷重、真实不虚。“致使凡夫念即生”,所以才使得我们凡夫只要念佛,当下决定往生。念佛法门的殊胜,完全在于弥陀弘誓,这就是法。在第一段文中,道绰禅师依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来阐释;这第二段文说明:种种法门的解脱无过于念佛,念佛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之所以如此,也是站在阿弥陀佛弘誓愿的角度,核心亦在此。释迦牟尼佛出世,是愿意多度众生还是愿意少度众生呢?毫无疑问,是要把所有的众生都能度尽。那么,圣道法门是有的众生修学圣道的根机、因缘成熟了,随顺他们的根机而讲的,其他的众生因缘没有成熟,就不能得度了。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随自己之意,“是我这次来到娑婆世界成佛的根本意愿”,所以,不待他人所请,自己说了这一部《阿弥陀经》,而告诉我们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不论你是圣人根机还是凡夫根机,是善人根机还是造恶根机,若念佛者,无一不往生成佛,这当然就能满足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悲心,所以是“释迦出世之本意”。念佛法门能度脱一切众生,而且快速、稳当、万不漏一,不像其他法门,要历劫修行,或者有顿悟法门,而根机不堪。两相比较,净土门才是世尊出世之本意。我们今天来修学净土法门,就和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的本意是一致的,我们懂得释迦牟尼佛来此娑婆成佛的本意。若不修学净土法门,则不知道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前面两文可以说是净土宗的教判,第一条文首先判有圣道门、净土门,第二条文将圣道门、净土门两相比较:圣道门是方便,净土门是释迦佛出世之本意,劝导我们应当选入净土门。下面第三文是净土宗的“行判”,就是入净土门之后,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应该选择哪一种呢?在第三文给予答复。标题: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问到大家:净土宗正行、杂行是何人所立?大家也说了很多法师的名字,没有说准确,这后面的法师都是做徒弟的,开山祖师就是善导和尚。正行、杂行是善导和尚在《观经疏》里所判。《观经疏》的全称叫做《观经四帖疏》,是善导和尚解释《观无量寿经》的一部著作,有四卷,所以称为《观经四帖疏》,其中第四卷“三心释”中解释“深心”时,有这么一段文: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这是第一段,先标举有正杂二行,然后举出五种正行。下面进一步分析: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五种正行当中,又分成正定业与助业。下面说杂行: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下面来分析正杂二行的得失: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我们来依文解释。“就行立信者”,什么是就行立信?因为这是在解释《观经》“深心”,善导和尚解释说:“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信什么呢?依据什么来建立信心呢?(凡是讲到信,就要有信的对象,没有信的对象就谈不上信)是由我们信仰的对象而建立信心。在这一部《观经疏》里边,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见习魔法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