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坦星人第三代沙木鱼漂伤了还能修么

查看: 24175|回复: 13
制作浮漂又遇到困难了,求帮助。
在线时间 小时
请问大家知道哪里能搞到给浮漂漂尾上色的对照图吗?就是有目数长短,尺寸,什么的图。谢谢大家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官厅渔人 于
11:10 编辑 % v1 h9 ^% ?8 }8 ^
1#& & 身长14.5cm& &脚长5cm& &尾长16cm& &身径4.7mm&&尾径0.8mm-0.6mm 脚径0.9mm 自重0.8g
2#& & 身长15.0cm& &脚长5cm& &尾长16cm& &身径5.0mm&&尾径0.8mm-0.6mm 脚径0.9mm 自重0.9g2 _" {2 U8 J2 h: y0 k4 K' V
3#& & 身长15.5cm& &脚长5cm& &尾长16cm& &身径5.3mm&&尾径0.8mm-0.6mm 脚径0.9mm 自重1.0g4 N7 H' o4 H) [7 Z7 ~' @/ ~1 b
: M9 g7 o# w3 w1 k& b6 K6 Q
采用进口顶级防水亮光表面漆, 漆面薄而防水性极佳, 亮度高,手感好.) D2 T) M" D9 T
13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竞技比赛底钓鲫鱼。调5目,钓2目。
黄金眼狂钓手A-1302号漂全长cm漂脚长cm漂身长cm漂尾长cm漂尾直径mm漂身直径mm目数漂脚直径mm132.2115.2161.0-0.58.2131232.5115.5161.0-0.58.5131332.8115.8161.0-0.58.9131) i! H8 ~. I4 U0 j3 c3 D
鱼世 高级浮漂上色机 2代浮标上色器 漂尾上色便捷漂尾上色器渔具 价格:¥107 $ x0 S3 C2 P9 m( V7 _$ E% p3 i
在线时间 小时
' y" w+ e3 A1 k- r
& & 感谢渔人老师的帮助,您说的我都记下了。我这人嘴笨,第一次学着自己做漂,也不知道所用材料的具体名称。您再受累辛苦一下,就是浮漂做好后该给漂尾上色了。漂尾从靠近漂身处一直到漂尖需要上色的刻度长短是有比列的,一目比一目长的,请问这样的比列图我在哪里可以弄到?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我嘴笨,您请见谅。
在线时间 小时
..................................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官厅渔人 于
16:08 编辑
2 O: w- ^8 l4 R1 {3 B) v$ q&&K
张春鹏 【转帖】
一,浮漂不是越轻越好3 t$ w' K. q( v5 \; H
  很多的钓友一谈到浮漂,就说我要轻的-载铅量大的,做漂的钓友也有一部分把提高倍数做为追求的目标,我感到很无奈!!其实,在我们使用浮漂的过程中并不是越轻越好,要有一个量!浮漂自重的大小要和你垂钓的环境与鱼种相匹配,才能出现我们所要的结果!!
! X4 G* Q% p3 }
二,制作浮漂中过分夸大某一种材料的性能。
  有一些制作浮漂的人,把某一种已经淘汰的材料说的无与伦比,让人无语!!试问;这么好的材料那些生产中高档浮漂的企业和做漂人会不用??竞争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他们会想不到吗??
7 S3 O+ _0 W4 w- c0 M# Y&&l
三,不切合实际的理论和空想,&&^) H&&_3 ?8 ~& `$ c7 `: s# r
  钓鱼,从远古时期的为了生计发展到今天的集休闲-娱乐-竞技为一体的一项运动,一直再不断地发展,在我们国家,近二十年来,由于中国式的竞技钓鱼运动的开展和普及,钓友们从装备到技术理论都有很大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感到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理论出现,特别在浮漂的形状和运动过程上! ~9 a0 U, I1 c4 i6 }5 U
。比如;把自由落体运动理论-空气动力学等等一些理论强牵到浮漂的制作和运动过程中来,给钓鱼人造成误导。
: k* S$ q6 P" d9 z7 m&&g7 _$ B
四,迷信某一种材料-造型或某一品牌的浮漂。" j8 K; M. I2 E8 r* R
  这个现象是有很大的广泛性,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钓友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指责他们,这是他们个人的喜好和权利!!
说了很多,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吧!把制作浮漂的一些材料和方法分几部分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7 n" _. ]# O! L
第一章;材料及工具 【用图片的方式说一下,更直观一些】
  7 [( k* g- i9 ~1 {
玻璃纤维棒;是做漂尾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有各种规格,你可以根据你的要求来购买,一般是600mm的长度,直径是0·1mm为单位地递增。我们常规用的是;0·6——1·2的为多。漂尾还有其它材料的比如尼龙棒的等等,不在过多地介绍啦。% x/ z* Y8 @# R( B) \1 O/ e
碳纤维棒;是做漂脚的主要材料,规格和玻纤一样!!
1 l0 y& k4 l( h0 o, i$ `/ K
漂体材料;在这里主要介绍芦苇【南荻】,它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做漂的上等材料,北方的蒲草等是不能和它相比的。采集时间为冬至后为好,主要用第一节,以茎直,内絮饱满,茎园,皮薄为上等
采集后要捆好放置在阴凉处,自然干燥。
巴尔杉木:巴尔杉木是一种南美的木材!稳定性最好的是巴尔沙木。尤其是夏天早上和上午水的温差大就能看出来哪种材质稳定性好了。巴尔杉木最好!
8 A1 r/ Z3 ?: F0 q! T&&p
模具;这个模具是用来选择漂体的,我们加工一个有各种尺寸的模具来选择芦苇,省去了很多的测量的麻烦同时还可以在上面分割芦苇使其达到我们的要求。. H, n0 l* ?4 |0 k6 g- K
6 p( U' l1 X&&l3 y- B
百分尺;用来测量的工具。9 Z! U# H7 U! z8 ]3 K$ t
漂目漆;这个大家都知道,可以在渔具店里买到,也可以邮购的。1 l6 A. I: |2 {8 H
装饰漆;主要用来装饰漂脚和漂体-漂尾和漂体的连接处的,大家可以在绘画材料商店里买到。
1 I& E! J8 A# z9 ]# t& m: r3 \
加强线;主要用来做漂脚和漂体的连接处的加强作用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卖丝线的地方就有卖的,有多种色彩可以选择。
5 w) X0 r) a! Y6 t&&l! e3 H0 L
成型漂尾;我们也可以买已经加工好的漂尾来做漂,有很多的型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 Z&&s8 {- ?) Z' u% X# ^* D
电子秤;用来测量材料的重量,以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要求精度在0·01克的为好
刀具;大多数的爱好者都是喜欢用手术刀,组合雕刻刀也是不错的,我用锯条做的刀,一直在用,用习惯啦也不舍得放弃!!
砂纸;打磨漂体时使用,多以水砂纸为主。型号;400——2000等。1 t% K9 f5 x3 C% o
. T) C! Y6 f1 e
垫板;它是用在我们制作过程中,垫在工具台上,我们做漂一般是在家里,会有碎末和纤维,它们很讨厌) s+ a/ E5 Q6 a6 F7 w( i
,用PE胶版垫一下是很好的。日用品商店有售。
玻璃试管;用来浸漆的,在制作加工的时候再做介绍吧!
油漆和稀料;稀料是用来稀释油漆和清洗工具的。油漆有很多种;硝基——醇酸——酚醛——聚氨酯——聚酯——环氧的等等,其中还分;单组分——多组分的。9 q7 O: v' w( @( B, \3 u$ u. R. |: r&&M
; D1 s6 m5 f8 }
商标;这个可以由做漂人自己题写到漂体上,也可以设计加工好了再印到漂体上,方法也有好多种。水转印--热转印--移印等等。
, v( A1 S1 z# J( y% \
这是一套由;微型泵和喷笔组成的喷漆工具,用来给漂体喷漆,漂体上漆有几个方法;手刷--浸漆--喷漆等多种方法。+ X9 l% N) U, @' K
&&V- P' Q&&I, w
/ w- J1 x0 Z$ E&&U
其它小件工具;这些主要有;胶水-用来胶合漂体,以乳白胶为主,棉线-笔-笔刷-尺子等。
图纸;做漂要有图纸,按图做可以提高制作者水平!: F: [&&s. `% j- E" ~0 c
# g7 s9 Q, Z3 K6 g2 K5 q4 y: j
这个小电动工具是用来加工漂尾的,可以用它来加工竹脚漂脚的打磨--钻孔。打磨玻璃纤维漂尾的锥度是很好的,漂体的打磨最好不用它,控制不好会损伤漂体的。
浮漂的制作【二】
上一章,我们简单的介绍了浮漂的制作工具和原材料,这节重点介绍;漂脚-漂尾-漂体的制作过程。+ O/ O- J2 {&&W5 J4 D. ]
5 z3 v3 |6 e8 o8 ^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关于浮漂的一些事情。【因为你要制作浮漂,必然要涉及浮漂的理论知识的指导】浮漂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后,通过广大钓友的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今天的浮漂和十年前的乃至二十年前的浮漂已有很大的提高,更趋向个性化特点方向发展。对于不同的水情-鱼情,使用不同的浮漂已经是广大钓友们的共识啦。( X) ^6 T4 W9 [6 L( w2 V
关于浮漂要说的实在是太多啦,大师们的理论也是不尽相同,各有千秋。但大多是在浮漂的调钓的范畴里面,作为休闲钓手和浮漂DIY爱好者,下面我从浮漂的制作角度来谈谈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6 k, k+ \, L5 ]* p5 u' Y; O&&l
一,浮力问题;打开百度搜索~~浮力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Q* u5 B% _9 |/ o+ |) T8 a9 e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上浮到露出一定体积为止;浮力等于重力,全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不动;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到底。
  浮力的大小是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浮漂能浮在水中,是因为做浮漂的材料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入水后它的重力小于水对它产生的浮力,所以它浮在水面。我们用多大的配铅就能使浮漂相应地浸入水中多大的体积,水对浮漂相应地产生多大的浮力。减去多大的配铅,浮漂从水中升起相应的体积,水对浮漂也相应地减少浮力。: ?" w7 W& ]3 ~/ I8 z
  我们在双钩离底的情况下通过加减铅皮,调整浮漂成水平(漂目顶端与水面齐平),此时浮漂在水中的状态是;悬浮。悬浮着的浮漂,是漂的自身重力,加上入水线组中的所有配件的重力的总和,同水对它们各自产生的浮力总和相等,浮漂处于二力平衡之中,没有任何多余的浮力存在,这时是浮漂的最大浮力的体现。在这里需要特别提请钓友们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水只对浮漂产生浮力。实际上,水对所有浸入其间的物体均产生浮力,入水钓组中的所有配件,包括钓饵无一例外。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钓鱼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平时垂钓中,为了便于观漂,一般都将浮漂的漂目露出水面几目,无论调钓的是几目,只要漂目露出水面,浮漂此时在水中的状态就属于漂浮;当漂体浸入水中,产生的浮力大于漂体的重力时,漂体会部分浮出水面,随着漂体的上浮,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小而使水对漂体的浮力逐渐减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漂体不再上浮。漂浮的定义是: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浮漂无论是调几目,当停止升降后,整个钓组系统所产生的浮力与重力是相等的。钓鱼观漂,就是利用浮漂漂浮在水面的漂目来观察鱼情、鱼讯的;大师们常说的“剩余浮力”“上牵制力”等等。其实就是浮在水面的漂目,入水后所产生的浮力。怎样利用好它,是我们钓鱼人所追求的目的。浮漂无论是调几目,当停止升降后,漂浮的浮漂是处于重力和浮力的二力平衡状态,也就是合力为零,那是不是也可以说浮漂这时“归零”了。其实,浮漂这时是处于局部的二力平衡,并非是总体的二力平衡。这两种二力平衡在浮漂的使用中从属两个不同的范畴。对于‘归零点’之说,我是不相信有此点的。
  说到浮漂,不能不说一下浮漂的漂尾的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浮漂的漂尾基本上是两种;一,实心的,二,空心的【包含发泡的】,通过上面的叙述大家知道它们在水里是都有浮力的,只是它们自身的重力不同,对于‘两沉一浮’‘两浮一沉’是把浮漂的三个部分分开来谈的,是我们看到的表象。我们知道浮漂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开的,浮漂无论是什么尾的,我们应用的是它们整体的体积和自重。我们利用它们自重不同的特点制作使用我们所需要的浮漂。很多钓友说空心的漂尾有浮力,实心的没有浮力是不对的,是对浮力的理解出现了偏差。2 ^5 U+ D; Q& G- k1 U/ o8 G* g
二,自重问题;浮漂的自重是在浮漂的制作和使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也可以说;浮漂自重的大小是决定它在使用过程中的好与劣和使用的范围的一个重要参数。  0 I&&Y% i. \, e. ~
  我们把浮漂的自重范围归纳为三个范围内;一,自重大,二,自重适中,三,自重小。【在这里我们谈的浮漂是我们普遍使用的,不包含特殊浮漂。即;浮漂扔到水里,它自然地平躺在水面的浮漂。】我们知道浮漂一旦制作完成,它的体积就基本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它产生的浮力也基本定下来了,(当然会有一点变化,是在温度变化的时候,它的体积也会有一点变化,水的密度不同也会有一点变化,但这个量是很小的)我们可以利用的浮力是;总浮力=浮漂的自重+配重(它包括;配铅+饵+钩+线组)这个时候,自重的问题就反映出来了。下面就三只总浮力相近的浮漂来比较一下。' [5 q) V: N" e* z) Y
+ V9 D5 {1 A$ o* ?) z" ~
(一)自重大;自重大的浮漂,配重就相应减少啦,产生的结果是;饵下落的时间变长,浮漂自身相对稳定,但上拉力不足,起动慢,回位滞后,不利于抛竿到位(特别是小漂),弱信号反映不明显。优点是沉稳!我把它称之为‘上稳定’。* r# u2 O8 l% N- x
: z6 Q- j9 r+ `' G" w: Z
(二)自重适中;是我们应用最广泛的,也是钓鱼人喜欢使用的。我称之为‘双稳定’。即;配重和浮漂都稳定,信号反映真实活拨又不失稳定。&&K3 i. [% r8 H2 L, Z
(三)自重小;与自重大的浮漂相反,由于自重小会受到风和水流等的影响,出现信号杂乱。优点是;信号幅度大,也就是大家说的‘贼’。这样的浮漂我把它称之为‘下稳定’。
  那么,怎样来区分它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钓友们的普遍反映,大量的制作和检测,我们得到一个范围,用大家习惯了的比较方法,配重/自重的值,在1•75倍正负0•25倍之间的范围是自重适中的浮漂,它们适用与大家普遍使用的总浮力在1—4克的浮漂,大于这个数值的浮漂属于自重小的浮漂,小于这个值的属于自重大的浮漂。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检测一下你手中的浮漂,是不是在这个范围之内。
关于浮漂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在‘浮漂制作’(三)中再来讨论。+ m/ f6 a% C- K
回到正题上来,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浮漂的漂尾-漂脚-漂体的制作。
. t7 \+ s. ~/ ]' D&&[$ e
老规矩,还是用图说话!!
& x- E&&S' e& C, W$ n
下面我们开始制作,在家里做浮漂一定要注意卫生问题,不要引起对家人的伤害,和家人的不满
说做那就要有设计,设计好尺寸,漂脚和漂尾的埋设尺寸要计算好) ~, s5 B, P/ K&&H
先来切割碳脚,找来一块三合板做垫板,这块垫板不能太光滑也不能不光滑,因为我们要在上面滚动碳脚和漂尾
2 e4 G2 U( t" \! O0 g6 T" l
$ ?; ~2 H& R, T" G
按着设计尺寸下碳脚,用刀压住碳脚再垫板上滚动,切割下来,不要去掰,那样会弄劈啦。# @1 E" r3 g/ n
; |$ T: Z( Q( g" @% [: u' b( P
5 V2 n5 B9 ~/ V$ d9 @' [: H
同样方法把玻璃纤维棒也切好。注意;切割碳脚和漂尾是时不要让粉末弄到皮肤上,它们非常讨厌。更不要让家人接触到!!
- m- s& h6 ~; q( d
接下来,我们挑选符合设计标准的芦苇。' j7 G: D2 ]3 K3 X5 {& m5 A
* ?, X6 O& t" J7 F) Q2 R! o& k
按着设计尺寸来下料# c. B7 @& ?, z9 {" f
5 y& Z9 V9 w4 t) J
; ~" K5 ]& l3 [&&C# s, }6 U+ e7 B& J
磨漂尾和漂脚时要用到冷却水,我们来做一个简易的工具,用输液瓶来装冷水
用滴管来控制水量。
. T' Q+ g+ z3 [&&Q; `& C; }
在家里的排水口处来 打磨,粉液直接流到下水道里面去。, [( C# Z. J' t* T+ @4 d
% k" N* L7 ?6 k- `3 h
漂体裁好,尾和脚打磨好。
- A, I% M8 s+ T* L0 N, W5 O3 |
&&a5 F: c6 H8 p" Q7 N4 o3 O) {. \# d
按着漂型设计来确定漂肩和漂脚的开口处; S* G1 z&&d- P; I
, v5 ^1 {5 k5 o&&Q
我们开始加工漂体,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不用划线和贴纸等等方法来加工4-2刀法的坯子,很多DIY制作帖子介绍的方法是‘秀才’们想出来的办法,漂厂的工匠们是不会那样做的,那样做恐怕连饭钱都赚不到啦。
$ B& s3 ]# V- H2 P
& p, ]3 l, G! K
在你确定开口的地方下刀,要切透,将漂材一分为二。4 w% T5 Y3 v3 x/ U; U9 ?
0 v$ V) T7 ~4 q) D
3 v/ v: z! s- D/ t
&&?. H4 v: Q; c1 \8 \1 L% o. Y
我画了一个示意图;在(A)图里面的A 和B是上和下的下刀起始线,竖线是我们下刀的路线。(B)图是我们下刀的顺序示意图 # u$ g8 v, ]& T& ]* ?3 x2 C
7 L- z5 f6 w. I% b2 g8 x# a9 \5 A
; T, f/ w) {; G5 w- Y5 V6 }
反面修正一下,
' w' X3 \. [- \7 O" W
6 f. S4 L" e: M, I' H" Y, x% v2 [
下面开始按(B)图的顺序来切割。
& V7 F: q0 S- q8 K, @" B$ ^! A
8 Q! L, L3 F4 a+ h
& }/ t+ e% U8 c# X1 Z
# j& _6 W$ e3 E2 g3 o
切好一个面。用同样的方法切另一面。1 ^+ n- e: @. A( X* [% I
9 H- g0 d& D0 `5 [
* u: _1 J( Q0 T& i+ s
切好后,清理一下内絮。0 K/ r, \" m) M$ R) N
1 E, U- U& }9 L
脚的部分完成
9 R1 r" O9 v0 K1 Q4 V6 b&&H
接下来,我们切割漂肩,用两刀切透的方法将肩部分为四份。6 I) E% o4 d6 A' ]) `
. ?: W" o" Z" K( c5 X0 }
对每一份进行切割,这个地方的切割可以用4刀切一片的方法来切1 r2 F* i2 B; r
我们来对切口进行磨口以保证结合面更紧密( [5 ]9 Y# g* @6 v* M
8 K2 r- O# _7 b- b# n' K8 c) I8 u
漂肩一样得磨口
+ k6 a3 u, V8 W; {- Z; l
处理好啦0 S2 v) g9 g0 w- G3 N) t+ k" Q
. L! K. G& r9 _) {" X# s
&&q1 T3 z1 W8 i+ o* ]6 S
# a: g" F/ w0 m
接下来就是上胶啦,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买白胶时一定要注意买正牌的白胶。我们用竹签来做一个小胶刀。那块白色的发泡垫是切割时用来垫漂体的。% v( }+ m: f: D/ c) a0 X/ N
$ _1 m' C3 l& P( ~5 Q1 u8 z
&&s) V6 Y! T% I0 [&&}
把漂脚在结合处压一下,要对直。
用小胶刀上胶,不要过多,均匀就好
- R1 E* u* d: B5 ~5 V5 V* q5 k$ G
+ D8 ~: x&&f/ a" M/ b: d
$ R$ ^7 a- }( I! S
0 R- ?! B7 U3 l( e7 r* z/ U
缠线固定,这个要从上开口的上面开始向下均匀用力,插入漂脚,要一边旋转碳脚一边向里插入。用同样的方法安装漂尾。0 z, o8 Y9 h) B- E3 {) @$ c
脚和尾都装好啦,接下来要进行调正。
2 K&&B1 e* r% T
把漂脚放在平面上旋转来调整脚和体的同心度# ]" X4 S( C3 Y8 C4 n
# c8 G5 y6 \% i. |
把漂尾放在平面上旋转来调整尾和体的同心度
&&V+ X. N- s0 M2 r2 W7 f9 l
轻握尾根,旋转漂脚进行微调整。 直到同心度合格后,然后就可以放到干燥的地方进行干燥啦。4 K2 O4 c+ z% L5 {
* `. W% O# S$ c, N$ J$ p3 n! B
把干燥好的漂体进行打磨,要一边上下移动砂纸一边旋转漂体,要反复多次滴进行。
7 Z- ^" v7 G5 }& ]4 S+ `3 h- b
2 V, l/ T1 m4 t4 g% B, C( P
打磨好的漂体
4 |&&a+ ]. m&&X: S, M) O( C
1 g, z6 Q# E/ R8 Y5 ~
做好后,要干燥好了再上漆。
3 n4 ?2 A# c$ z9 l8 P$ O
漂体装饰--漂体上漆--漂尾上漆 在‘浮漂制作’三 中向大家介绍!!
在线时间 小时
太专业了,非常好。赞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云水间 于
01:09 编辑
你要的应该是这个吧,叫“漂目规,视目格”
T2CUNgXoBXXXXXXXXX_!!.jpg (48.69 KB, 下载次数: 35)
01:03 上传
T2T9tyXKFXXXXXXXXX-.jpg (83.93 KB, 下载次数: 35)
01:07 上传
,淘宝上有
在线时间 小时
$ T5 @& x4 x1 U7 O
8 q8 U( m: h$ L+ a, b3 y# g
& & 嗯嗯嗯嗯,就是您发的这个。真的是感激您,这样我就能有个标准了。感谢您。
在线时间 小时
张春鹏 做好了送给我试试祝你好运!
在线时间 小时
官厅渔人 1 N: G' \. w' k3 ~" b
& & 嗯,送您绝对没问题,只要您不嫌弃就行。不过我只有不用哄孩子时才可以做,时间少之又少,要慢工出细活还不知做的怎么样。但是做好了一定送您,您还得帮忙提提意见呢。谢谢您了。
联系电话:010-
Powered by钓鱼选择什么浮漂好?各种钓鱼浮漂漂型有什么特点?
我的图书馆
钓鱼选择什么浮漂好?各种钓鱼浮漂漂型有什么特点?
钓鱼选择什么好?各种钓鱼浮漂漂型有什么特点?& && & 钓鱼浮漂作为鱼讯的载体,是钓鱼人与对象鱼“直接”沟通的桥梁纽带,也可戏称浮漂为“钓鱼人的眼睛”。先不管“眼睛的视力”如何如何,我们先来认知一下“眼睛”的组成。  & && & 一支浮漂,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由上往下分别为:漂尾、漂体与漂脚。这三个部分即独立又是一个整体。说它们独立是因为它们的材质、形状、长短可以不尽相同;说它们是一个整体是因为这三个部分相互制约、缺一不可。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浮漂漂尾。  
09:05 上传
& && & 漂尾是浮漂的灵性所在,也是直接反应鱼讯的“载体”部分。它的材质随著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生着改变,从早期的粗空心塑胶制品,到现在的实心玻璃纤维漂尾以及制作精良的细软尾,不但在长度上增加了很多、色彩上也亮丽了很多,目数也由早期的五、六目变成了十几目。  
09:05 上传
& && & 漂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就其灵敏度来讲取决于漂尾的粗细、长短。  & && & (一)一般的硬质漂尾都比较细,软尾相对来讲就略显粗了些。虽说现在的软尾已经能够做得比较细,但坚实程度又令人堪忧。漂尾纤细对浮漂整体的浮力影响小,且受风力的影响不大,有利于讯号体现,也就是说灵敏度会很高。硬质漂尾自重大于水,软质漂尾自重轻于水,故条件相同的两支浮漂,软尾要比硬尾吃铅——配重要大一些。相对来讲,硬质漂尾作为一个沉体(本身没有浮力)对讯息的反应能力,幅度要大些;而软尾作为一个浮体,它对讯息的反应能力就有些滞后、幅度轻微(这是与硬尾相比较而言的)。& && & & && & (二)漂尾越长,讯号就越明显、越稳定;漂尾越短,讯号越多、越急促。  & && & (三)漂尾对浮漂的影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浮漂的站立速度。依据杠杆的原理,漂尾在整支浮漂上所占的比率会对浮漂站立的速度有直接的影响。漂尾长的浮漂站立的速度比较慢、均匀、稳定性强,漂尾短的浮漂站立速度就较快、迅急、稳定性差。  
09:05 上传
& && & 因此我们在依据鱼情选择浮漂的时候,漂尾的软、硬、长短、粗细是首先要确定的。简单的归纳一下:  & && & 硬漂尾,讯息幅度大、动作多、灵敏  & && & 软漂尾,讯息幅度小、动作沉稳、真实  & && & 漂尾细,讯息灵敏、抗风性强;  & && & 漂尾粗,讯息弱、抗风性差;  & && & 漂尾长,翻身慢、下降均匀、讯息沉稳;  & && & 漂尾短,翻身快、下降快捷、讯息灵活、复杂。  
09:05 上传
& && & 其次,再来看看浮漂漂体部分。  & && & 浮漂的漂体,它是浮漂整体浮力的主要提供者,是浮漂自身价值的承载者,是浮漂的灵魂所在。  
09:05 上传
& && & (一)漂体的材质方面(我只列举芦苇、孔雀羽、巴尔沙木三种常见的制漂材料)。  & && & 芦苇。顾名思义就是用芦苇杆制成的漂体。也就是在实心的芦苇杆中间插入一支长碳纤维棒,再将芦苇杆削成所需的浮漂形状,涂上防水漆和保护漆之后,即成为一支苇漂。然而,芦苇由于材料的采集不易,损耗率大且制造的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功,所以,它的价格还无法大众化。不过,苇漂的材质轻、浮力大、灵敏度高、能准确捕捉微弱鱼讯的特点是其它材质的浮漂所无法比拟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贼”漂。但其易开裂、耐用度底的缺陷也无疑是它谋求“生存”的致命伤。如果经济能力许可的话,可以买个1~2支备用。  
09:05 上传
& && & 孔雀羽。这恐怕是广大钓鱼爱好者,尤其是手最最钟爱的,它良好的稳定性与灵敏度也常常为们所津津乐道。孔雀羽是高级浮漂材料的一种,制作过程繁复、技术要求高。其又分为去壳和不去壳;单根(由单只的孔雀羽毛根制成)和多根(由多只羽毛拼成)等多种制作方式。其中尤以去壳单根为上选——稳定、灵敏、浮力适中。孔雀羽浮漂的缺点: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去壳孔雀羽柔软——频频起竿时易开裂;如果粘接的技术与涂装不够精密时,浮漂就会吸水而影响灵敏度。  
09:05 上传
& && & 巴尔沙木。又称洋梧桐木,是现在使用的最最普遍的浮漂材料。由于它的浮力很大,可以用机器来加工,成本低、能大量生产,就连手工涂装都可用机器来完成。因此,许多制漂名家,都投入到巴尔沙木浮漂的制造和研究当中。巴尔沙木漂——高、中、低档的都有,已成为浮漂市场的主流产品。  不过,巴尔沙木浮漂也有它本身的缺点:毛细孔间隙较大,材质不均匀,在打防水底漆时,易涂装不当(以机器上漆)而造成吸水现象;材质易碎,应用不当会破损、折断。因此,钓友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的挑选。  & && & 简单的总结一下:  & && & 苇漂体:浮力大、灵敏度高、耐用度底  & && & 孔雀羽毛体:浮力适中、灵敏度高、温度影响大 & && & 巴尔沙木体:浮力大、灵敏度中、温度影响不大、耐用度中  
09:05 上传
& && & (二)从形状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常用的):  & && & 楔型。也就是头部较大而逐渐向下变细的漂体。其又可分为长、中长、短身三种。特点是:愈细愈长,水阻愈小、浮力越小;翻身慢、下降平稳;讯息稳定、顿感十足。  & && & 椭圆流线型。有点类似梭型(俗称溜肩膀),两头尖、中间粗的漂体。一般浮体都不太长。特点是:翻身快、有较高的灵敏度、能侦测较小的鱼口讯息。  & && & 水滴型。类似枣核型。多用于钓水皮鱼。特点:翻身极快、鱼讯灵敏;下顿短促、上送稳健。简单的总结一下:  & && & 楔型:翻身慢、讯号稳、清晰、适于打底和底浮。  & && & 椭圆流线型:翻身适中、讯息灵敏、利于接口、全水层搜鱼。  & && & 水滴型:翻身极快、讯息灵活、利于浮皮、送口清晰。  
09:05 上传
& && & 最后就是浮漂漂脚。& && &&&& && & 浮漂主体以下的部分都可称为漂脚,是整支浮漂的根基所在,它所使用的材料大都与浮体不同。漂脚所使用的材料,大致上分为四种,即玻璃纤维脚、竹脚、碳素纤维脚、钢脚。  & && & 玻璃纤维脚比重较轻、质地较软,现在已不多见,就不再讨论。 & && & 竹脚比重略轻、有一定的浮力,能与浮漂浑然一体并很好的加快浮漂的翻身速度。  & && & 碳素纤维脚的水阻小、比重大,可以使浮漂的重心降低而变得稳定,利于快速的传递微弱鱼讯。 & && & 钢脚水阻小、比重大、稳定性好、抗风和水流能力好、讯息表现的幅度大。  
09:05 上传
& && & 浮漂的漂脚,看起来好像作用不大,其实,它对浮漂灵敏性与稳定性却有不小的影响:  & && & 竹脚:翻身快、水阻大、鱼讯幅度小、顿口清晰。  & && & 长碳脚:翻身慢、水阻小、鱼讯准确、清晰。  & && & 短碳脚:翻身适中、水阻小、鱼讯敏捷、清晰。  & && & 钢脚:翻身极快、水阻小、鱼讯幅度大。
转载自:中渔网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尔坦星人第三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