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场鲁滨逊为什么能活下来来的人有杀气吗

疾病带来的体力难支,有时让他只能跪在椅子上讲课。
冰雪云海交织一起的美景吸引了众多广东人上山赏雪。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捧小米,烽火中的爱情,这曾经是丈夫新婚时送给她最朴实的呵护,第二天丈夫便头也不回随部队出发。这样的爱情坚守了50多年,直至丈夫去世,她仍不愿意搬出老房子。
  一包水果糖,和平年代,这是她放在床头的零食,也许是一生经历了太多苦难,只有不时含一块糖,才能对回忆甘之如饴。
  沈阳市和平区的一个老式小区里,96岁高龄的周淑玲半躺在床上。由于一节腰椎骨老化,她已经卧床两年多了,老人的听力和记忆力都严重衰退,眼神却出奇的好,“坐床上都能看见电视上的字,看书看报也没问题”,儿子李勇介绍起母亲,语气中油然生出一丝自豪。
  家里阳光最充足的卧室留给了老人,明媚的阳光照在老人慈祥的脸上,白色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光。见有客人来,老人抬手示意儿子,“要好好招待招待,要好好招待招待”,老人连说几遍,笑容和悦。
  记者说明来意后,老人端坐好身体,扭脸看了一眼保姆,保姆心领神会地打开衣柜,拿出老人挂满勋章的军装,替老人穿上,“您不是说了嘛,来人了就换上军装,这是您最爱的衣服”,保姆趴在老人身边笑着说。
  穿上军装的老人一下子来了精神,“这是最新的”,老人指着一枚“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介绍,这是去年5月,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副领事来到周老家中为她戴上的。
  “你坐下,我听力不好,麻烦你大点儿声,我慢慢给你讲”,老人欠了欠身子,拢了拢头发,缓缓开了腔。
  遭围困一根萝卜吃一周
  零下40度不敢生火取暖
  “说出来你们可能想象不到,那几天是靠喝尿活下来的,实在饿急了的时候,还吃过土,要不根本活不下来。”
  1920年,周淑玲出生在黑龙江宝清县三道河子村。母亲一生生育了8个孩子,却有6个没有活过10岁,被疾病和饥饿夺去了生命。周淑玲9岁时,母亲也不幸离开了人世,父亲带着周淑玲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
  侵略者的铁蹄一夜之间踏遍东北大地。1935年正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开进三道河子村。那一年,15岁的周淑玲还瘦小得像个孩子,领导看她不容易引起敌人注意,安排她做交通员,她正式加入了革命队伍。
  周淑玲回忆,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为了躲避日伪军的凶残围剿,红军经常夜里行军。为了隐蔽,行军中不能说话,更不能生火,“一宿一宿地赶路,要是不及时通过一些地方,就要被敌人包围”。
  白天,战士们被迫在山上挖坑躲起来,连马都知道趴下躲在树林里,等敌人走了再站起来。到了晚上,东北的冬天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战士们却不敢生火取暖,大自然有时比敌人的机枪大炮更可怕,“在雪地上撒泡尿,瞬间就能结成冰”。敌人的追剿让很多战士身上的衣服都破成了布条难以蔽体,很多人还穿着薄衫。加上缺医少药,不少战友被冻死了,活下来的人也大都留下了冻伤。
  比严寒更可怕的,还有饥饿。严酷的环境下,解决温饱是不敢奢望的事情。一次,周淑玲所在的部队遭到敌人围困,由于兵力悬殊,部队难以突围,只能和敌人僵持。四周被敌人围困,战士们无法出去打猎和挖野菜,只能用现有的食物维持。分给周淑玲的食物,只有一根萝卜。整整过了一个礼拜,部队才成功突围,周淑玲就是靠这一根萝卜度过了整整7天,“说出来你们可能想象不到,那几天是靠喝尿活下来的,实在饿急了的时候还吃过土,要不根本活不下来。”
  “来之不易!那时候太艰苦!”老人连说了三个“来之不易”,那个年代,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6位亲人牺牲在战场
  她被鬼子扇耳光死里逃生
  没有追上战士的日本鬼子又折回周淑玲家,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鬼子严厉地拷打了几名长辈,还狠狠扇了周淑玲两个耳光。
  战争的残酷往往是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周淑玲至今记得,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虐杀,宝清县城外的山上到处是开膛破肚的百姓尸体。侵略者到了惨绝人寰的程度,吃大米饭也要被当成“经济犯”处决。
  村里,一个女孩在家吃了白米饭,吃得不舒服走路时不小心吐了出来,结果被巡逻的日本人发现,被活活摔死……日本人的暴行激起了国人的反抗,周淑玲一家有7口人加入了抗联队伍,“我爷爷周芳禄、爸爸周庆发,还有4位叔叔,当年都是抗联的情报人员”。
  加入红军的周淑玲也成了一名侦察员,配合几位长辈,专门搜集日军情报以及联络工作。有一段时间,周淑玲发现,离家不远的土道边每天都有10多辆日本卡车去宝清县城,有20多名鬼子押车。周淑玲判断,车里装的可能是敌军的给养,就把这个消息设法通知了抗联的师长郝贵林。第二天,郝贵林率队伏击了这批给养车,缴获了车上的被装和弹药。
  让周淑玲至今回忆起来仍惊心动魄的,是一次危急时刻的死里逃生,她被鬼子连扇两个耳光。那是1935年的一天,周淑玲的二叔扛回来一麻袋手榴弹,藏在屋里的顶棚上。几天后,当两名战士来家里取麻袋时,正巧迎面撞上了来巡逻的日本鬼子。两名战士迅速撤离,鬼子紧追不舍。
  这个时候,机智的周淑玲赶紧爬上顶棚,搬下那个沉重的麻袋,和几位长辈一起将它拖到村外藏了起来,再返回家做好伪装。没有追上战士的日本鬼子又折回周淑玲家,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鬼子严厉地拷打了几名长辈,还狠狠扇了周淑玲两个耳光。
  周淑玲一家抗日的事,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们一把火烧了周家的房子,还残忍地杀害了爷爷和两个叔叔。周淑玲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死里逃生,鬼子到处张贴告示要抓捕她,她躲进尼姑庵才转危为安。在攻打安宁的战役中,周淑玲的父亲周庆发和三叔、五叔也先后战死,她永远失去了亲人。
  回忆起这些事情,老人总是说,中国被占领了,我们必须反抗,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
  失去亲人的周淑玲和妹妹相依为命,村里一位老人看幼小的妹妹可怜,把妹妹背走领养,从此下落不明。直到宝清解放,在组织的帮助下,妹妹周淑贤才被找到。
  结婚那天丈夫把一捧小米让给她
  与抗日英雄的爱情坚守了50年
  1938年11月,在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撮合下,周淑玲和抗日英雄李铭顺结婚。结婚那天,简陋的新房里只有一捧小米,李铭顺让妻子煮粥吃,自己啃窝头。
  儿子李勇介绍,这几年母亲疾病缠身,记忆力和听力都大不如从前,但每每谈起父亲李铭顺,母亲还是思路清晰,言辞准确。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不肯搬出两人生活的老房子,那里充满两个人的回忆。
  周淑玲刚到部队时,就在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李铭顺的团当战士,对他满怀敬仰。1938年11月,在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撮合下,周淑玲和李铭顺结了婚。结婚那天,简陋的新房里只有一捧小米,李铭顺让妻子煮粥吃,自己啃窝头。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新婚时的情景,这捧小米成了周淑玲心里爱情最初的滋味。
  婚后,周淑玲成了李铭顺的贤内助兼勤务员,高大的李铭顺教她打枪骑马,她则给李铭顺出谋划策,两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1939年冬天,李铭顺当了抗联三军32团团长,抗联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零下40℃,但日本人不停地扫荡,到处寻找藏粮食的密洞,不少粮食被敌人挖走烧掉了。眼看全军就要面临冻饿而死的境地,有的战士坚持不住了,就在地上写上“领导,对不起,我实在受不了了,我有爹娘,我得回家了”。当时李铭顺勃然大怒,要把他们找回来军法处置。
  周淑玲劝住了怒火中烧的李铭顺,“谁都有爹妈,人家愿意干就干,不乐意干你不能强迫人家,更不能伤害人家”。李铭顺听了妻子的意见,“你说的对,枪毙有什么用呢,不就失去了一个同志吗?走就走吧”。
  两人在战争年代孕育了4个子女,但有两个不到1岁就夭折了,这成了周淑玲和丈夫心中永远的痛。
  解放后,周淑玲和李铭顺都留在了东北工作。1982年,李铭顺因小脑萎缩住进了医院,虽然有专职护理人员看护,周淑玲仍放心不下,日夜在医院陪同,一住就是5年。直到1987年丈夫去世,周淑玲仍不愿意搬出两人居住的老房子。
  或许是回忆太苦
  床头放包糖时不时地含一颗
  “我们打仗的时候,一星期就吃到一个萝卜。皮带、鞋底子都被吃掉了!现在有这么好的饭菜你为什么不吃?”
  晚年的周淑玲喜欢看《新闻联播》,喜欢读报纸,每每看到国家新的科技进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老人总是眯着眼睛笑着拍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们都是幸福的一代”,老人笑着说。
  两个儿子在战争中夭折,老人对后来的孩子非常宠爱,但是也有严厉,甚至有发脾气的时候。李勇介绍,小时候有一次他不想吃饭,老人发了很大的火,“我们打仗的时候,一星期就吃到一个萝卜。皮带、鞋底子都被吃掉了!现在有这么好的饭菜你为什么不吃?”
  从那以后,老人经常给儿女讲起抗战时粮食奇缺,靠吃野果、啃树皮活下来的经历。听着抗战故事长大的李勇也养成了勇敢坚强、勤俭节约的性格,“这些故事我将来也会给我的儿子、孙子讲,这就是我们家最大的财富和传家宝。”
  在老人的床头柜上,除了放着各种药品和书籍报刊,还有一小袋水果糖,李勇说,母亲会时不时地含一颗,可能是又回想起战争时候的苦难了。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刘晓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9873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新闻热线:024-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祖孙三代7口上战场仅她活下来
.cn   来源:
辽沈晚报&& 13:17
  ▲在96岁高龄的周淑玲家里,老人穿着挂满勋章的军装颤抖着敬了一个军礼。
  ◆周老向记者讲述战争年代的往事。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白琳摄
  一根萝卜,战场上被围困时,曾经是她一个星期的口粮。零下40度不敢生火取暖,实在饿急了,她甚至吃过土。恶劣的环境下,家里6位亲人牺牲在战场上。她孕育了4个孩子,却有两个儿子不到1岁就夭折了,这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一捧小米,烽火中的爱情,这曾经是丈夫新婚时送给她最朴实的呵护,第二天丈夫便头也不回随部队出发。这样的爱情坚守了50多年,直至丈夫去世,她仍不愿意搬出老房子。
  一包水果糖,和平年代,这是她放在床头的零食,也许是一生经历了太多苦难,只有不时含一块糖,才能对回忆甘之如饴。
  沈阳市和平区的一个老式小区里,96岁高龄的周淑玲半躺在床上。由于一节腰椎骨老化,她已经卧床两年多了,老人的听力和记忆力都严重衰退,眼神却出奇的好,&坐床上都能看见电视上的字,看书看报也没问题&,儿子李勇介绍起母亲,语气中油然生出一丝自豪。
  家里阳光最充足的卧室留给了老人,明媚的阳光照在老人慈祥的脸上,白色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光。见有客人来,老人抬手示意儿子,&要好好招待招待,要好好招待招待&,老人连说几遍,笑容和悦。
  记者说明来意后,老人端坐好身体,扭脸看了一眼保姆,保姆心领神会地打开衣柜,拿出老人挂满勋章的军装,替老人穿上,&您不是说了嘛,来人了就换上军装,这是您最爱的衣服&,保姆趴在老人身边笑着说。
  穿上军装的老人一下子来了精神,&这是最新的&,老人指着一枚&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介绍,这是去年5月,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副领事来到周老家中为她戴上的。
  &你坐下,我听力不好,麻烦你大点儿声,我慢慢给你讲&,老人欠了欠身子,拢了拢头发,缓缓开了腔。
  遭围困一根萝卜吃一周
  零下40度不敢生火取暖
  &说出来你们可能想象不到,那几天是靠喝尿活下来的,实在饿急了的时候,还吃过土,要不根本活不下来。&
  1920年,周淑玲出生在黑龙江宝清县三道河子村。母亲一生生育了8个孩子,却有6个没有活过10岁,被疾病和饥饿夺去了生命。周淑玲9岁时,母亲也不幸离开了人世,父亲带着周淑玲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
  侵略者的铁蹄一夜之间踏遍东北大地。1935年正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开进三道河子村。那一年,15岁的周淑玲还瘦小得像个孩子,领导看她不容易引起敌人注意,安排她做交通员,她正式加入了革命队伍。
  周淑玲回忆,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为了躲避日伪军的凶残围剿,红军经常夜里行军。为了隐蔽,行军中不能说话,更不能生火,&一宿一宿地赶路,要是不及时通过一些地方,就要被敌人包围&。
  白天,战士们被迫在山上挖坑躲起来,连马都知道趴下躲在树林里,等敌人走了再站起来。到了晚上,东北的冬天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战士们却不敢生火取暖,大自然有时比敌人的机枪大炮更可怕,&在雪地上撒泡尿,瞬间就能结成冰&。敌人的追剿让很多战士身上的衣服都破成了布条难以蔽体,很多人还穿着薄衫。加上缺医少药,不少战友被冻死了,活下来的人也大都留下了冻伤。
  比严寒更可怕的,还有饥饿。严酷的环境下,解决温饱是不敢奢望的事情。一次,周淑玲所在的部队遭到敌人围困,由于兵力悬殊,部队难以突围,只能和敌人僵持。四周被敌人围困,战士们无法出去打猎和挖野菜,只能用现有的食物维持。分给周淑玲的食物,只有一根萝卜。整整过了一个礼拜,部队才成功突围,周淑玲就是靠这一根萝卜度过了整整7天,&说出来你们可能想象不到,那几天是靠喝尿活下来的,实在饿急了的时候还吃过土,要不根本活不下来。&
  &来之不易!那时候太艰苦!&老人连说了三个&来之不易&,那个年代,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6位亲人牺牲在战场
  她被鬼子扇耳光死里逃生
  没有追上战士的日本鬼子又折回周淑玲家,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鬼子严厉地拷打了几名长辈,还狠狠扇了周淑玲两个耳光。
  战争的残酷往往是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周淑玲至今记得,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虐杀,宝清县城外的山上到处是开膛破肚的百姓尸体。侵略者到了惨绝人寰的程度,吃大米饭也要被当成&经济犯&处决。
  村里,一个女孩在家吃了白米饭,吃得不舒服走路时不小心吐了出来,结果被巡逻的日本人发现,被活活摔死&&日本人的暴行激起了国人的反抗,周淑玲一家有7口人加入了抗联队伍,&我爷爷周芳禄、爸爸周庆发,还有4位叔叔,当年都是抗联的情报人员&。
  加入红军的周淑玲也成了一名侦察员,配合几位长辈,专门搜集日军情报以及联络工作。有一段时间,周淑玲发现,离家不远的土道边每天都有10多辆日本卡车去宝清县城,有20多名鬼子押车。周淑玲判断,车里装的可能是敌军的给养,就把这个消息设法通知了抗联的师长郝贵林。第二天,郝贵林率队伏击了这批给养车,缴获了车上的被装和弹药。
  让周淑玲至今回忆起来仍惊心动魄的,是一次危急时刻的死里逃生,她被鬼子连扇两个耳光。那是1935年的一天,周淑玲的二叔扛回来一麻袋手榴弹,藏在屋里的顶棚上。几天后,当两名战士来家里取麻袋时,正巧迎面撞上了来巡逻的日本鬼子。两名战士迅速撤离,鬼子紧追不舍。
  这个时候,机智的周淑玲赶紧爬上顶棚,搬下那个沉重的麻袋,和几位长辈一起将它拖到村外藏了起来,再返回家做好伪装。没有追上战士的日本鬼子又折回周淑玲家,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鬼子严厉地拷打了几名长辈,还狠狠扇了周淑玲两个耳光。
  周淑玲一家抗日的事,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们一把火烧了周家的房子,还残忍地杀害了爷爷和两个叔叔。周淑玲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死里逃生,鬼子到处张贴告示要抓捕她,她躲进尼姑庵才转危为安。在攻打安宁的战役中,周淑玲的父亲周庆发和三叔、五叔也先后战死,她永远失去了亲人。
  回忆起这些事情,老人总是说,中国被占领了,我们必须反抗,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
  失去亲人的周淑玲和妹妹相依为命,村里一位老人看幼小的妹妹可怜,把妹妹背走领养,从此下落不明。直到宝清解放,在组织的帮助下,妹妹周淑贤才被找到。
  结婚那天丈夫把一捧小米让给她
  与抗日英雄的爱情坚守了50年
  1938年11月,在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撮合下,周淑玲和抗日英雄李铭顺结婚。结婚那天,简陋的新房里只有一捧小米,李铭顺让妻子煮粥吃,自己啃窝头。
  儿子李勇介绍,这几年母亲疾病缠身,记忆力和听力都大不如从前,但每每谈起父亲李铭顺,母亲还是思路清晰,言辞准确。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不肯搬出两人生活的老房子,那里充满两个人的回忆。
  周淑玲刚到部队时,就在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李铭顺的团当战士,对他满怀敬仰。1938年11月,在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撮合下,周淑玲和李铭顺结了婚。结婚那天,简陋的新房里只有一捧小米,李铭顺让妻子煮粥吃,自己啃窝头。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新婚时的情景,这捧小米成了周淑玲心里爱情最初的滋味。
  婚后,周淑玲成了李铭顺的贤内助兼勤务员,高大的李铭顺教她打枪骑马,她则给李铭顺出谋划策,两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1939年冬天,李铭顺当了抗联三军32团团长,抗联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零下40℃,但日本人不停地扫荡,到处寻找藏粮食的密洞,不少粮食被敌人挖走烧掉了。眼看全军就要面临冻饿而死的境地,有的战士坚持不住了,就在地上写上&领导,对不起,我实在受不了了,我有爹娘,我得回家了&。当时李铭顺勃然大怒,要把他们找回来军法处置。
  周淑玲劝住了怒火中烧的李铭顺,&谁都有爹妈,人家愿意干就干,不乐意干你不能强迫人家,更不能伤害人家&。李铭顺听了妻子的意见,&你说的对,枪毙有什么用呢,不就失去了一个同志吗?走就走吧&。
  两人在战争年代孕育了4个子女,但有两个不到1岁就夭折了,这成了周淑玲和丈夫心中永远的痛。
  解放后,周淑玲和李铭顺都留在了东北工作。1982年,李铭顺因小脑萎缩住进了医院,虽然有专职护理人员看护,周淑玲仍放心不下,日夜在医院陪同,一住就是5年。直到1987年丈夫去世,周淑玲仍不愿意搬出两人居住的老房子。
  或许是回忆太苦
  床头放包糖时不时地含一颗
  &我们打仗的时候,一星期就吃到一个萝卜。皮带、鞋底子都被吃掉了!现在有这么好的饭菜你为什么不吃?&
  晚年的周淑玲喜欢看《新闻联播》,喜欢读报纸,每每看到国家新的科技进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老人总是眯着眼睛笑着拍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们都是幸福的一代&,老人笑着说。
  两个儿子在战争中夭折,老人对后来的孩子非常宠爱,但是也有严厉,甚至有发脾气的时候。李勇介绍,小时候有一次他不想吃饭,老人发了很大的火,&我们打仗的时候,一星期就吃到一个萝卜。皮带、鞋底子都被吃掉了!现在有这么好的饭菜你为什么不吃?&
  从那以后,老人经常给儿女讲起抗战时粮食奇缺,靠吃野果、啃树皮活下来的经历。听着抗战故事长大的李勇也养成了勇敢坚强、勤俭节约的性格,&这些故事我将来也会给我的儿子、孙子讲,这就是我们家最大的财富和传家宝。&
  在老人的床头柜上,除了放着各种药品和书籍报刊,还有一小袋水果糖,李勇说,母亲会时不时地含一颗,可能是又回想起战争时候的苦难了。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刘晓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
相关新闻:
新闻监督举报电话:(024)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广告咨询热线:96009-6 新闻热线:(024)
公共服务机构: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辽)字第1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610474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从战场退役的普通士兵厉害,还是没上过战场的特种兵厉害?_百度知道
从战场退役的普通士兵厉害,还是没上过战场的特种兵厉害?
提问者采纳
武警就更不用提了55年战场上退下来的一个营长战斗能力绝对抢过2010年的解放军二类部队的师长!,武警和政法委特警队都是抓兔子打猎抓手无寸铁的逃犯的玩具
其他类似问题
当然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普通士兵厉害 这还用问
为您推荐:
特种兵的相关知识
其他7条回答
特种兵平均素质高些,战场下来的士兵有杀气
无法对比的!我个人倾向于从战场退役的普通士兵
特种兵一定厉害,从战场上退役的不一定厉害,但他有保命的经验或好的运气。
有实战经验不一定厉害。
只有专业方面的可比性万事没有绝对
这个没有可比性,比如要是常规部队里的侦察兵的战场上过战场,尤其是参加过那种对抗性很强的冲突,特种兵部队里的战士是那个一线突击,侦查兵的话,我估计在正面对抗的话还是常规部队的侦察兵厉害,环境影响很重要,看那个的能力更能发挥出来而已,特种兵部队也都不是很厉害的,有一线也有内勤类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树懒是怎么活下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