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通过任务方案,到2011年飞向太空2002 豆瓣,这段路"天宫一号"整整走了九年.对此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飞向太空.ppt 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神舟八号 日 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日下午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 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首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而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明确: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 新闻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表明记者的观点; 衬托、深化主题。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 整体把握: “为了这个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中国人走向太空这一艰辛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的阶段。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神舟七号相继升空, 飞天梦更进一层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三者都强调真实性。 三者都具有时效性,消息最强、通讯较强、报告文学较弱。 消息篇幅最短,通讯较长,报告文学最长。 通讯与报告文学都具有文学性,后者比前者的文学色彩更浓。 报告文学具有政论性,即它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是一种特殊宣传工具。通讯具有评论性,即它必须对人或事作出评论。 作业 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中国的航天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联系课文内容,并补充课外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发展史 1
日,毛泽东提出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2
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
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5
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6
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7
日,“神二” 发射成功; 8
日,“神三” 发射成功; 9
日,“神四” 发射成功; 10
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杨利伟成为首名中国太空人; 11
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首次将两名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 12
日,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13
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首次进行太空出舱活动。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发射现状 长征二号丙火箭 长征三号乙火箭,该火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天宫一号从戈壁飞向太空 外媒称是中国变世界强国标志    /roll/8577.html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9月29日21时16分许,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搭载着“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是中华民族太空计划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对于中国的此次任务,外媒给予密切关注。有评论称,“天宫一号”将是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元素,还有分析担忧,随着“天宫一号”任务的实现,全球目前的“太空力量平衡”即将被中国打破。不过,正如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冯德威所说,“天宫一号”的发射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民族自豪感,还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公益性。    “飞行器搭乘火箭从戈壁滩飞向太空”        美联社29日报道说,随着中国未来空间站的一个试验模块的发射,中国已经在着手开始了其下一阶段的载人航天飞行计划。报道写道,厢式车大小的“天宫一号”模块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法新社报道说,中国29日成功将其试验舱发射进入太空,迈出了中国建造太空站目标的第一步。“天宫一号”飞行器29日乘坐“长征二号”火箭,从中国西北部的戈壁滩上升空。    英国广播公司写道:搭载着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火箭已从中国北方戈壁滩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报道称,控制器要确认实验室已被送上正确轨道还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重头戏不仅在于成功发射”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天宫一号”是中国在太空中“威力”不断增强的一个最新标志。英国《卫报》29日则在报道中称,中国“正把建筑热潮搬到太空上去”。报道说,“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建成更大、更成熟的轨道平台的一个奠基石。中国科学家和宇航员将用它实施交会对接技术,这项技术是在太空中建造更大的物体的一个必要的技术。        不过在一些航天问题专家的眼中,中国的这项太空技术还并非全球领先。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独立研究机构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冯德威日前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中国来说,即将发射的中国“天宫一号”以及接下来的“神舟八号”都是太空项目的重要步骤。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漫长的道路,这也就是说,与那些航天技术成熟的航天大国相比,中国的航天项目“没有任何明显优势”。        英国《每日邮报》29日援引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问题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的话说:“我认为,‘天宫一号’主要是一个技术平台。从技术上来讲,它已经可以与美国‘双子星座’计划时期的技术相比”。她所指的“双子星座”,是指美国宇航局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报道还援引澳大利亚宇航专家莫里斯·琼斯的话说:“对‘天宫一号’来说,真正的考验并不是它的发射。这次任务的真正目标在后面,届时它要与另一艘飞船对接。”琼斯指出:“没有对接,就不是一个先进的太空计划,就只能发射独立执行任务的小型飞船。”      “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一个标志元素”        在外媒眼中,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美国航天政策专家、美哥仑比亚事故调查委员会成员约翰·劳格斯顿在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时指出,“天宫一号”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能力中的“适应、稳健的一步”,它极富象征意义,是中国与其它国家共商全球航天问题的关键性举动。        美国彭博社9月29日文章说,“天宫一号”升空是中国希望在2020年底将人类送上太空的计划的一部分。“天宫一号”计划外加高铁、北京奥运会等,共同形成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一个标志。      美国华盛顿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詹姆士·路易斯说道,“这代表了声望,中国正在赶上西方国家,正在探索超越美国信息优势的方式。”        彭博社文章说,“天宫一号”的发射将巩固中国在印度、伊朗、韩国等这些新兴国家中的领导地位。这些新兴国家正在向火箭连接和对接技术注资。在50年前,苏联和美国是这些技术的先驱者。        英国天空新闻网9月29日报道说, “天宫一号”标志着中国为实现打造一个永久太空站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中国“921工程”在数百万普通中国老百姓之间,也有着巨大的民族主义呼声。在北京周边一个村庄中,生活并不富裕的牧民王永路(音)说:“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好处。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自豪。”      “美苏式太空竞赛已经远去”        中国“天宫一号”任务也引起了外界特别是美国对于所谓的“太空势力平衡”将被打破的担忧。美国彭博社29日说,在中国不断扩大太空行动之际,美国大规模所见了常规载人航天任务。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还取消了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另外在今年夏天,美国服役30年的航天飞机正式退役。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问题专家琼 约翰逊 弗里兹表示,“如果中国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计划,并最终能够让人员从月球和地球之间往返,而美国的计划却被搁置的话,那将不是一件好事。”        但已经有分析人士对这种观点表示反对。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冯德威日前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各个航天大国的太空计划相对比,进而得出“力量的平衡”、“太空竞争或太空大战”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这些观点是指代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后期的情形,当时美国和苏联忙于开展经典的20世纪太空竞赛。这样的日子早已过去,那曾是“冷战”的高峰期。     他说道:“现在美国和俄罗斯在太空项目领域高度合作,并在多个方面获得了赞赏。中国也应当将太空计划看作是一项公益事业,而不仅仅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但这无可厚非)。”        澳大利亚宇航专家莫里斯 琼斯日前在接受环球网的采访时也指出:“中国太空计划的发展不会引发‘太空大战’或‘太空竞赛’。”他表示,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太空计划来说,中国正独立推进自己的太空计划。目前美国正在重组其太空计划,其已停止了太空飞船的飞行,正在筹备一支新的航天器编队。无论中国的太空计划是否发展壮大,这一切都会发生。中美两国太空计划的推进是相互独立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29日进入太空并准确入轨。韩国《朝鲜日报》9月30日撰文称,“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技术足与美俄并肩”。        文章称,北京时间29日晚9时16分,搭载“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中国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10分钟后,“天宫一号”进入200公里高空,并与火箭助推器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22分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        文章指出,“天宫一号”将与11月发射的无人宇宙飞船“神舟八号”进行首次空中交会对接。如果本次对接成功,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自主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世界最早的空中交会对接是1966年3月美国宇宙飞船“双子星8号”和“阿根纳号”人造卫星之间进行的对接,苏联在1969年1月成功实现联盟4号和5号的交会对接。“神八”交会对接成功后,中国将陆续发射神舟九号和十号,进行与载人飞船的空间交会对接。神舟十号飞船还将搭载2至3名航天员,其中将有1名女性。        文章最后表示,使用寿命到2013年的“天宫一号”是试验用宇宙空间站模块,可搭载2-3名宇航员。中国通过“天宫一号”确保空间站技术,在2020年前将建设60吨规模的中型空间站,并计划独立进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宇宙试验。  
  美学者争论“天宫一号”升空是机遇还是警钟      据9月30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瑞士“国际关系与安全网络”网站9月27日文章说,在美国不断缩减自己太空活动的同时,中国却朝相反方向努力,这在美国激起与多年前类似的辩论:中国人到底要用他们的火箭干什么?美国FroexTV则问得更加直接:“中国的天宫一号是给NASA敲响的一记警钟?”        “美国与中国:在空间竞赛还是合作?”美国“空间”网站说,当中国实现自己里程碑式的突破,美国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与中国提升在太空领域的合作,要么回到过去,像上世纪60年代与苏联竞争那样与中国再来一次空间竞赛。文章说,不论哪种选择对美国而言都有利有弊,而这仅仅是美中复杂关系中的一个侧面。        针对中美太空合作遭遇的瓶颈,美国宇航专家芙瑞斯的解释是,许多人担心如果与中国合作,会让中国在技术上占很大便宜,但她认为,与中国合作恰恰是了解中国的机遇。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天宫一号有些类似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双子星计划,因此“不足为惧”。瑞士《巴塞尔日报》则认为,中美分别有点像著名寓言中的乌龟和野兔。虽然中国在技术上比美国落后,但中国人每年都在进行太空发射,一点点积累;而美国更像在短跑,跑跑停停,缺乏永久性。用不了太久,“世界会看到中国人在太空站居住,并将红旗插上月球”。  
  日媒称中国“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让美日嫉妒      环球网记者赵文杰报道
据日本新闻网9月29日报道,中国人又圆了一个梦,“天宫一号”顺利发射成功为中国建立独自的空间站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中国将开始自己建设专用宇宙空间站的历史。这毫无疑问会让包括美日在内的许多国家感到“嫉妒”。        报道称,中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在许多领域都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还有地沟油和有毒食品久禁不止。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在宇宙空间的开发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在众多领域领先西方国家。        报道认为,中国政府选择国庆节这一特殊的日子前夕来发射“天宫一号”,显然让中国人民增添了不少的自豪感,同时也为这一节日增添了不少的欢庆气氛。“弘扬国威”一直是中国人最喜欢使用的一个句子。   29日夜“天宫一号”的发射异常的顺利,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亲自在北京指挥中心坐镇或到现场指挥。这种阵势如同中国数年前第一次发射载人飞船一样,是一件大事。        报道指出,“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显示中国空间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将开始自己建设专用宇宙空间站的历史。这毫无疑问会让包括美日在内的许多国家感到嫉妒。因为迄今为止的空间站,都是几个国家合力打造的,而举一国之力建造空间站的,唯有中国。        报道最后强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说明中国已经拥有了十分全面的宇宙空间技术。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比美日欧拥有更为丰厚的研发资金,在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时间里,当西方国家为研发资金感到头疼的时候,“不缺钱”的中国人会迎头赶上,成为世界最强的太空大国。这不是耸人听闻,或许真的会变成事实。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拉祖特金        环球网驻莫斯科特派记者张晓东报道 9月29日21时16分许,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是中华民族太空计划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环球网记者就此专访了俄罗斯航天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拉祖特金。这位获得“俄罗斯英雄”称号的前宇航员表示,就如体育比赛一样,中国发射“天宫一号”将令俄美“兴奋”。他认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令人难忘,而这是中国领导层正确决策的结果。  中国航天发展压迫俄美 两国不想使自己蒙羞        谈及“天宫一号”对中国或者对国际航天事业的意义,拉祖特金表示,中国发射“天空一号”太空实验室,这对于国家而言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中国在通往太空之路上行进得很快。        他说:“你们已经发射了自己的太空载人飞船,并且尝试了出舱。现在你们又打算长时间停留在近地轨道。这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是开发宇宙空间正常的途径。我有兴趣观察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进步。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将载人飞船送往近地轨道技术的国家。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成为使俄罗斯与美国兴奋的因素。”  “这就如同在体育运动中,在跑道上本来是双雄竞争,但是来了第三人。一方面来说,这不好,本来两个人竞争得很和睦,很有规律,并且也很习惯了。加进了一个人,就使得前两个人要付出新的更多的努力。但是另一方面,在太空探索领域出现新的玩家会迫使俄罗斯与美国修正自己的航天发展战略。因为上述两国不想使自己蒙羞。我想,中国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名副其实的‘太空玩家’,将迫使俄美两国采取加快在探索太空之路上前进步伐的措施。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在航天领域上的突飞猛进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    决策正确、国家支持是中国航天发展最重要因素        拉祖特金指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令人难忘。他说:“我认为,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速度以及执着令人敬佩。这说明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你们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的科学与技术层面,在这种情况下,容许建造最复杂的航天设备。这是你们国家领导层正确决策的结果。国家的支持是中国在宇宙航天领域平稳向前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不过,拉祖特金也表示,中国在太空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在这条路上,美国与俄罗斯已经走在前面了。欧盟国家也走在这条路上了。他认为,欧洲发展道路有别于俄罗斯与美国,而中国也选择了自己的道路,那就是独立自主。“对于你们国家而言现在是有目标就去做,也就是要独立自主地去赶超两个航天强国。这是一条勇敢而又艰辛之路。但是只有走这条道路,你们才能发展自己的科学,建立自己的太空学。你们将出现自己的航天专家和设计师,能够不用向谁学习而独立地解决航天领域最复杂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中国航天发展之路有非常大的优势。”他说。   在接受环球网特派记者专访时,这位曾在1997年在俄“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过184天的前宇航员指出,美国停止了航天飞机的飞行并且利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与货物,“这是它不得已而为之的”。但他同时表示,美国已经启动了建造新一代航天飞船、新的运载工具的工作,宣布了要重新登月,并实施人类飞往火星计划。这说明“美国根本不想放弃称霸太空的野心”。
  “中国要超过俄罗斯的话,俄罗斯当然会不高兴”        拉祖特金强调,美国选择了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道路,即:俄罗斯人将保障他们在国际空间站的工作,而且花很少的钱就可达到目的。他们将把大部分资金投入新一代太空运载工具。他对俄罗斯目前是唯一执行往来于地面与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国家感到既喜又忧。他说:“这应该说是能够满足我们的自尊心。但实际上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因为我们航天部门所有力量都投入到建造老一代的航天飞船,完全没有资金和能力来建造新一代能够替代联盟号飞船的运载工具。这对于俄罗斯而言不是一个好前景。”  他认为,俄罗斯航天工业对中国航空方面的进展“会产生不安心理”,因为这是又一个竞争者。“我们的人民曾经骄傲与自豪于我们的国家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而特别自豪的是我们将地球人第一个送入太空。这是很自然的情感。因此如果中国要超过俄罗斯的话,俄罗斯当然会不高兴。虽然从全人类的视角来看,这是文明发展的正常道路。”他说。        拉祖特金认为,俄罗斯与中国的在任何领域的合作都是可能的。例如建造新的航天运载工具,对太空进行研究。他说,中国在医学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这能够成为中俄共同研究的一个领域。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将能够帮助人类克服在星际飞行过程中,太空飞行对人机体的消极影响。    
  美官员担忧中国太空计划将影响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摘要:随着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日期的日益临近,外媒对“天宫一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有美国媒体称,在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将被搁置之际,中国独立自主发展太空事业的工作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进展。还有美国官员担忧,美国在太空领域“失势”最终将危及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环球网实习记者郭文静报道
随着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日期的日益临近,外媒对“天宫一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有美国媒体称,在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将被搁置之际,中国独立自主发展太空事业的工作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进展。还有美国官员担忧,美国在太空领域“失势”最终将危及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美国《探索新闻》网站9月26日报道称,今年7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其最后一次升空,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随后进入了重新调整期。而在此之际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取得大步进展。报道称,“天宫一号”是中国向独立建设空间站迈出的“大胆的一步”,它将作为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实验性空间站,而交会对接技术是最终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的必备技术。    报道称,中国曾努力想加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伙伴合作项目,但没有成功。“受挫”之后,中国决定走独立进行空间站计划的道路,包括于2020年前后建成一个永久性空间站。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太空政策专家乔恩•约翰逊•弗里兹称:“他们(中国)有自己的计划,并且他们正在实施这些计划。他们没有真正想要跟我们合作,因为我们很难合作到一起。”        美国宇航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上周在美国宇航局监督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说:“在我看来,中国知道要成为一个强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已经为他们(中国)写好了脚本。他们是我们几乎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不再被所有人视为世界的领导者,我会对美国的未来感到非常担心。当中国人能够登上月球而我们却不能,其他国家还会将我们视为世界的领导者吗?”
  韩媒关注“天宫一号” 称中国宇宙崛起揭开历史新篇章          摘要:据《韩国日报》9月29日报道,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将于29日发射升空。由此,中国继美俄之后,开始启动宇宙空间站建设项目。中国的“宇宙崛起”将揭开历史新篇章。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据《韩国日报》9月29日报道,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将于29日发射升空。由此,中国继美俄之后,开始启动宇宙空间站建设项目。中国的“宇宙崛起”将揭开历史新篇章。        报道称,“天宫一号”是中国为在2020年前建设宇宙空间站而发射的小型宇宙实验室。继“天宫一号”发射后,中国还将进行宇宙对接实验。如果成功,中国载人宇宙飞船开发项目中的三个阶段就完成了两个。        负责发射“天宫一号”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早就充满了紧张气氛。本月28日上午,有100多名中国政府及宇宙航空业界的人士集结到发射中心。当天下午,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完成推进剂加注。这标志着“天宫一号”发射前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发射进入倒计时。  报道还称,“天宫一号”一旦发射成功,中国计划于今年11月发射与“天宫一号”对接的“神舟八号”飞船。如果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对接成功,中国将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宇宙飞行对接技术的国家。在距地球300公里的轨道上,要想将速度比子弹快10倍的宇宙实验室和宇宙飞船相对接,需要极高的技术。
  中国加油!!!!
  专访美专家:天宫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适度而稳健的一步        约翰-劳格斯顿(John Logsdon)     环球网特约记者温燕报道,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将于9月29日晚21点16分至31分发射。美国航天政策专家,美哥仑比亚事故调查委员会成员约翰-劳格斯顿(John Logsdon)在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时认为,“天宫一号”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能力中的“适应、稳健的一步”,它极富象征意义,是中国与其它国家共商全球航天问题的关键性举动。        在被问到“天宫一号”与欧美等国的首个空间站有什么差距时,约翰-劳格斯顿说:“天宫一号不是为了赶上美国而设计的,它只是中国努力发展载人航天能力中的适度的稳健的一步。它为中国航天员提供了在轨道长时间停留( longer stay) 的经验,所有这些准备可为中国十年后建更大的空间站做准备。”        约翰-劳格斯顿还认为,中国发射天宫一号的影响是象征性的,它展示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先的国家中与其它国家“共商全球航天问题”的决心。  
  巴西专家:中国航天成就突出 已成世界航天先进国家     环球网驻巴西利亚特派记者吴志华报道,巴西航天局航天政策和战略投资部主任伊梅尔孔-卡瓦略(Himilcon de Castro Carvalho)在巴西利亚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对中国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表示祝贺,称赞中国航天科研事业蓬勃发展,已经跃居世界航天科技先进国家。        记者:巴西对中国发射“天宫一号”有何评价?如果从国际航天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中国发射“天宫一号”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伊梅尔孔:发射“天宫一号”是中国航天事业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具体体现。自从1988年开始与中国进行航天科研合作以来,巴西一直关注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看到中国从发射数据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一路快步走来,直到发射用于精准定位的北斗卫星……中国在卫星研制和运载火箭领域能够与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航天大国并驾齐驱,现在,又向建立空间站的方向迈进。   空间站是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是集中各种高科技研究成果的“实验室”,是人类向空间领域进行更广泛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发射“天宫一号”表明中国在许多领域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显示出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全方位的发展能力以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的航天科研水平。例如,发射“天宫一号”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现在,世界上最可靠的运载火箭就是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很多年来,长征运载火箭没有出过事故,成功率非常高。        中国从发射“神七”到发射“天宫一号”,从“天宫一号”的设计到发射,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这在国际航天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令人瞩目”的事件。在国际空间科研和实验中,中国的进展速度最快,超过了任何国家。作为中国的朋友,巴西对中国发射“天宫一号”以及在相关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并相信中国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环球网特约稿件,未经特别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从航天科研专业人员的角度看,中国发射“天宫一号”对航天科研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具有怎样的科技意义?        伊梅尔孔:空间站是航天科研人员更接近空间的“观察哨”和“研究室”。科研人员可以在微重力条件下对新材料进行实验或培育作物新良种,将对医学、农业等许多生产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科技进步。        另外,空间站更具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一颗卫星发射后就无法收回,航天科研人员只能坐在地面控制室的电脑前,观察卫星运行状况,分析卫星传送回来的数据。有了空间站,航天科研人员可以到空间站工作几个月,更好地观察研究地球和天体运动的现象。  发射“天宫一号”也意味着中国为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和登上其它星球做好了准备。例如,像美国一样对火星进行科研探索。“空间站”对于人类的自身发展和空间科技发展都会带来无限的利益,同时也会为中国带来许多实用性的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        记者:您怎样评价当前全球航天科研现状和格局?        伊梅尔孔:目前全球航天科研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当然还包括巴西、印度、以色列等国。各国在航天科研中都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别人,从而全球航天科研形成了几大板块。        美国仍然是最先进、水平最高的国家。但美国在航天科研领域的主导地位越来越表现在经济实力上。因为美国航天研究的预算是最多的。其次是欧洲。欧洲虽然与美国有合作,但目标仍然是获得航天科技的自主性。欧洲拥有自己的卫星发射系统和宇航员培训系统,正在搞自己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俄罗斯也一样,具有本国运载火箭系统和空间站。俄罗斯正在努力重返航天科研领域,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中国在运载火箭和发射飞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出成果。日本、印度、以色列等国也具备了一定的航天科研能力。        环顾全球,各大国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但在空间领域,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欧洲虽然有航天员,并参与美国空间站活动,但它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        如果从世界航天科研的发展速度看,中国无疑是最快的。美国航天水平处于很高的水准,但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俄罗斯也一样,水平很高,但基本停滞,要想恢复,也不容易。唯有中国航天科研发展呈现出快速和活力。我相信,中国今后在世界航天领域必将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伊梅尔孔:巴西正在努力恢复航天科技活动,制定了积极的航天发展计划。巴西航天科研目前主要集中在研制卫星和运载火箭。巴西想改变依靠租用外国商用卫星的局面,研制自己的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和资源开发服务。因此,巴西非常希望加强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科研合作。现在,双方已经成功联合研制和发射了3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双方正在联合研制和准备发射新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航天科研是巴西和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领域,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兴趣和共同的利益。
  全是酸水,鬼子眼红的要命,先开始白费那么大力造谣了
  印专家:天宫一号将为国际做贡献 或促亚洲健康竞赛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对中国及国际太空事业会产生何种影响?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中国的国际太空合作前景又是怎样?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战略问题专家斯里坎特•孔达帕利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        中国太空计划为国际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斯里坎特•孔达帕利曾经在印度国防研究所工作,也是一名中印问题专家。他在谈到中国太空计划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时说,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卫星至今,可以发现中国的太空计划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太空计划之一。中国目前及未来在此领域采取的努力,都将对国际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也极其富有意义。        孔达帕利表示,过去10年间中国的太空计划在3个领域取得了重大里程碑式的进展:卫星发射(中国现已将100多颗送上轨道)、载人航天飞船(截止2010年中国共发射7艘飞船),以及在月球探索方面做的初步努力(2007年下半年发射月球探测器,2009年完成探测)。他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说中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也反映了中国科学研究队伍在科技探索领域持续取得的进步,并反映中国相对注重为太空事业配置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孔达帕利说,今天的中国在从一个落后国转变为科技较强国时展现出巨大的自信心。在一些太空技术和系统方面,中国已掌握了独立开发、发射以及运行复杂体系的能力,已经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斯里坎特•孔达帕利说,“天宫一号”在其两年的工作寿命期间预计将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交会对接。这显示,中国未来将进行的太空活动相比“神七”的发射更加复杂与精密。        孔达帕利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重约8.5吨,是一个太空实验室模块。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曾在2008年7月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在2011年6月之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共进行了近170项技术状态更改。        他认为,“天宫一号”任务将令中国在经济与国防两方面受益。他说,“天宫一号”及其未来“变体”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太空交会对接任务,并增强中国的电信、导航、GPS、氦提取技术和中国的“太空军队存在”等。        他还说,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已经能够成功完成发射任务。从1996年开始,中国通过“长征”系列火箭所完成的发射任务成功率几乎达到91%,这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是一项“重大成就”。    中国太空技术短期无法赶上美国        一些美国媒体经常渲染中国太空技术进展正给美国带来威胁。对此,斯里坎特•孔达帕利并不认同。他对环球网记者说,尽管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可以很公平地说”,美国及俄罗斯在一些领域仍然远远领先于中国、印度这些国家。        他说,当我们与国际社会的太空努力比较时就可以发现,尽管中国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但“追赶”的步伐仍然是缓慢的。截至2004年年底,全球共完成包括卫星、飞船及外太空探测器在内约5700次发射任务,其中3192次由苏联/俄罗斯完成,1782次由美国完成,104次由日本完成,48次由欧洲空间局完成。相比之下,中国所完成的太空发射任务次数仍然比较少。不仅如此,美国每年为太空计划花费300亿美元,欧洲花费40亿美元,而中国官方数字显示,中国在这方面的开支要比较低。        他同时表示,中国还面临无数的战略挑战,它们主要来自美国。未来20年,尽管中国会在太空领域取得进展,但美国与俄罗斯同样也会达到更高深的技术水平。  
  “天宫”或促成中日印“太空积极竞争”        对西方媒体所谓中日印在亚洲展开“太空竞赛”的报道,孔达帕利则表示,其实这三个国家的太空任务特点各不相同:中国的太空任务有着更强的“数量”意义,而印度则在“质量”指标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相比中印,日本的太空计划要更加精密、尖端。        他指出,实际上中印日在太空领域确实存在竞争,尽管目前来讲主要是民用市场领域。中印两国现在正“争抢预期客户”,因为两国都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每次发射大约只需要2-3亿美元)帮助客户发射卫星升空。而在战略与安全领域,中印日三国的太空竞争目前尚未明确显现出来。不过在2007年1月中国击落废弃卫星试验之后,“在这方面可能有所关注和准备”。孔达帕利教授认为,尽管“天宫一号”发射任务之后中印日三国之间可能会出现竞争,但那是一种“基于市场的健康竞争”,例如为客户发射卫星等方面。      中印太空工作面临共同挑战        近年来印度在太空领域也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在2008年,印度曾经成功完成“一箭十星”任务。当谈及中印是否有可能展开太空合作时,斯里坎特•孔达帕利说,其实中印在太空领域已有合作,双方已经签署了太空合作“谅解备忘录”,尽管目前来讲它并未产出有效成果。他还指出,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5年4月访问印度班加罗尔时曾建议两国展开太空合作,但是目前在该领域尚未采取切实行动。孔达帕利教授还认为,中印在太空领域共同面对一些较为类似的挑战,并认为这反映了两国与日本、美国、俄罗斯或欧盟相比“尚不发达”的特点。他认为,中印目前主要面临着与战略、财政、技术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印均不具备从全国范围内吸引人才的能力。他说:“尽管经过改革经济的其它领域已经开始繁荣,但在太空和战略计划上,几乎没有什么人才招募工作。”  
  天宫一号采取3方面措施防撞空间碎片(图)        摘要:谈及空间碎片对天宫一号的影响,武平表示,目前科研人员已采取了3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了空间碎片的监测和预警;二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本身也采取了防护和规避措施;三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在指定海域。    入轨运行 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 器箭分离 二级火箭 关机熄火 整流罩分离 一级火箭关机熄火 助推器分离 发射 天宫一号发射流程图。CFP供图      万众瞩目的天宫一号今晚飞天!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昨日下午3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科技计划局局长、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宣布了这一消息。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新闻发布会上还透露了天宫一号开始征程至服役结束的整个运作流程。   准备 发射中心进入临射状态      记者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获悉,昨天上午8时16分,参加“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空间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塔、测控通信、控制实验室等各大系统完全按照发射实战要求指挥协同,相关测控站、远望3号测量船一同参加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次全区合练,各项程序按计划完成,这标志着参事各系统准备就绪、技术状态冻结、待命执行发射。13时,工作人员对搭载“天宫一号”的长征2F运载火箭进行了推进剂加注,整个加注过程用了6个小时左右。火箭推进剂加注是发射直接准备的最后一项工作。      加注之后,整个发射中心已经进入临射状态。    升空 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昨天发布了《天宫一号任务飞行方案》,以使社会公众更加准确、全面了解天宫一号任务的整体情况。发布的方案包括文字和动画视频两个部分,主要内容为天宫一号任务的任务目标、任务规划、技术状态及飞行程序,较为详细完整地介绍了这次任务的基本信息。其中透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为全新研制,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8506千克。实验舱由密封舱和非密封后锥段组成,密封舱有效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非密封后锥段安装遥感试验设备。      天宫一号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T1火箭发射。该型号火箭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整流罩,并对助推器、控制系统和故障检测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000千克,运载能力8600千克。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武平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将两次变轨,进入高度约350公里的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之后完成其历史使命。  飞行 三招防止空间碎片侵犯      随着各国航天活动不断增加,太空垃圾也越来越多,天宫一号如何保证在太空中安全飞行和生存?      武平坦言,目前可观察到的、尺寸约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就有一万六千余枚,观测不到的更是难以计数。中国一直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关于空间碎片问题的讨论,并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妥善解决空间碎片问题作出努力。      谈及空间碎片对天宫一号的影响,武平表示,目前科研人员已采取了3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了空间碎片的监测和预警;二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本身也采取了防护和规避措施;三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在指定海域。      这意味着,天宫一号不仅能够避免空间碎片的干扰,还能防止自己成为新的空间碎片,这为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交会对接提供前提保障。   返回 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关,在国际上已经进行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包括近期国际空间站的一些对接任务,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武平说,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同样面临着高风险的挑战,为此航天人员作了艰苦的努力,针对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分别对天宫一号和“神八”分别制订了200多种故障预案,同时加强了故障处置演练。      据《飞行方案》透露,天宫一号在轨飞行期间,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形成刚性连接的组合体。组合体飞行任务结束后,天宫一号与飞船分离。待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升轨到高度约370公里的近圆轨道,转入长期在轨运行管理模式,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并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据了解,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2年,寿命末期,天宫一号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我们对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武平说。  解密天宫一号      与“神八”进行两次交会对接      武平还具体介绍了“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她透露,“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神八”11月1日发射,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后,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一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发射只是其与“神舟八号”进行交会对接任务的第一步。武平表示,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后续任务的规划是: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自己的空间站,该空间站将由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组成,在轨组装成本体质量60吨级载人空间站,通过空间站的建设,突破和掌握载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技术、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比美俄飞船      更先进更经济      “与美国、俄罗斯早期的交会对接试验采用飞船和飞船对接的策略不同,我们是专门研制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它在技术、经济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武平表示。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可以支持多次交会对接,这样就减少了发射次数。另外,“我们的目标飞行器是按照后续空间实验室的要求设计的,它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也可以验证后续的一些关键技术”,武平透露,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同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此次发射任务还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武平透露,“首次采用了火箭的迭代制导技术,以及空间飞行器的组合控制与管理技术”。   关注神舟飞船      “神八”:中德将联合实验      新闻发布会上武平透露,在今年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将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飞行中,2名中国航天员分别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实施了出舱活动,此次天宫一号也将搭载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旗;在今年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将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武平说。武平还透露,中国已经参加俄罗斯组织的火星500试验,包括中国人王跃在内的6名志愿者将于今年11月初完成为期520天的模拟火星飞行试验,返回地面   “神九”:      是否载人仍待定      按照“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任务安排,“神八”是无人飞船。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武平表示,“神八”之后的“神九”载不载人还未定,但是按照计划“神十”是要载人的。      谈及未来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武平表示,目前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了初步选拔,航天员正在按计划开展任务训练,训练的重点是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她透露,我国首次选拔的女航天员也正在进行交会对接任务训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太空飞行的英姿。  展望载人登月      已在论证      未入政府计划      在筑造天宫一号这个“天空之城”的同时,人们不禁地会想到中国人的另一个太空之梦,那就是嫦娥奔月,实现载人登月。      武平说,那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的热点。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体,登陆月球,一方面可以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一方面也可为人类探索更远目标积累经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人迟早会实现登上月球的梦想,”武平说,“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载人登月的有关概念研究和前期的综合论证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列入政府的计划,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发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除署名外) 专题统筹:张蜀梅 徐林  
  “太空双人舞”关键要处同一轨道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唐歌实详解技术要点      昨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轨道专家唐歌实(如上图,王小飞、吕大伟摄)详解了天宫一号任务的特点,以及航天飞行控制的原理问题。  轨道控制密度高精度高      南方日报:与以往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相比,这次的天宫一号任务有些什么新特点?      唐歌实: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与以往的载人航天和探月任务都大有不同。      在这次任务中,我们的测控系统将控制全新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将第一次实施高密度、高精度的、频繁的轨道控制,将第一次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两目标协同飞控,是我国的两个飞行器的首次“太空双人舞”,对北京中心的飞控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作为此次飞行控制任务的“神经中枢”,中心研发了满足多目标协同测控的全新软件系统平台,制定了完备的飞控实施方案、预案,进行了多项联试验证,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这次天宫一号跟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两个飞行器都在太空高速运行。如何控制“天宫”一个月后和“神八”处于同一轨道面,将关系到交会对接能否成功。在这次任务中,空间环境复杂多变,太阳活动频繁,对轨道确定和精度会产生极大影响。我们要控制它们互相接近,最后,一点儿不差地接在一起。要是精度不够,位置稍微偏一点儿,或者速度稍微快了、慢了一点儿,后果就严重了。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航飞控制原理如遥控车      南方日报:如果不用复杂的术语,公众应该怎样理解航天飞行控制?      唐歌实:大家都知道,火箭与孩子们过节玩的窜天猴的原理是一致的。一根细棍子,在一头装上火药,点燃引信后,它就“噌”的一声,靠着反推作用力飞出去了。      航天飞行控制,跟小孩子玩的遥控玩具的原理也是一致的。你看这遥控小汽车,你距离它十来米,把手里的遥控杆往前推,车就往前跑;往后拉,车就向后退。      这里面的道理是什么呢?厂家事先往汽车和遥控器里面装入了程序。比如,往前推遥控杆,激活的是一号程序。汽车收到信号,知道要执行一号程序所要求的动作了,与这个程序有关的一系列电路就激活了,一系列机械动作也就随之执行,汽车就向前跑了。      当然,遥控玩具与航天飞行控制,也存在着重大区别,其关键在于,一方面航天器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一部遥控玩具;另一方面,航天器在太空运行的规律与地面运动完全不同。从精度来说,航天飞行讲究的是精确、精准。      南方日报记者 王小飞 特约通讯员谢波 本版图片据新华社(除署名外)  
  民生呢?  
  韩专家:中国宇宙产业水平接近美俄 韩应与其合作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 中国将在2011年下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并在两年时间内逐步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三次交会对接试验,为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做准备。韩国航空技术协会理事、韩国朝鲜大学航空宇宙工学系教授孔昌德日前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就中国航天航空技术及宇宙产业开发等发表了自己看法。        针对中国现阶段的宇宙航空产业发展,孔昌德评价说,就太空领域而言,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成功开发宇宙航空产业,必须同时具备两大条件。一方面,需要拥有尖端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需要有雄厚的科研资金及一系列开支。美国、俄罗斯、欧盟(以法国为代表)等国已成功实现了宇宙产业研发方面的“商用化”;中国和印度也已接近了“商用化”标准;韩国和巴西则处于起步阶段。  “我认为中国完全具备上述的两大条件。从中国此前成功发射的载人宇宙飞船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宇宙产业研发水平已经接近美俄。”孔昌德说,“美国今年以‘开支巨大’和‘设备老化引起连串事故’为由,中断了航天飞机计划。中国如能解决问题,成功研发并利用航天飞机的话,这将成为中国追赶美国的重要契机。”        就航空领域而言,孔昌德表示,中国在军用机的研发方面进展十分迅猛。此前公开的歼-20第五代隐形战斗机与美国的F-22性能接近,甚至得到比F-35性能更加优越的评价。此外,中国还成功研发了ARJ21民用客机,并正在加速研究C919大型客机,形成“紧紧追击波音及空客两大飞机生产巨头的局势”。孔昌德说:“中国凭借低廉的价格及巨大市场潜力,成为世界第三大或第四大航空器生产国没有任何问题。”   针对“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还存在哪些不足”的提问,孔昌德教授表示,虽然中国在宇宙航空领域对外公布的资料“不够充分”,但从已掌握的情况看,中国在此领域的研发经验,以及科研人员和设备等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尤其是适用于宇宙航空产业的核心部件、软件、材料等尖端技术,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多少有些欠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由国家进行“中长期投资”,并应当与周边国家积极合作。        针对“中韩两国在宇宙产业研发中,可于哪些领域进行合作”的问题,孔昌德教授指出,在太空领域,韩国的卫星开发技术虽然近些年有所提升,但运载火箭方面的技术比起中国还大幅落后。如果在这一方面中韩能进行“弥补性”合作的话,两国在太空领域将可共同发展,并取得“上升效果”。        在航空领域,他表示,根据韩国方面去年公布的“航空产业发展基本计划”,截至2020年,韩国将根据在此期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研发以中型航空器(类似于中国的ARJ21)、军用及民用直升机、下一代战机为代表的开发项目,并通过使“整备修理产业”(MRO)活性化,努力进军“世界七大航空产业国”。但为了解决市场及巨额研发经费等方面的问题,韩国正在寻找RSP(Risk Share Partner,风险分享伙伴)。孔昌德教授说:“我认为韩国应当与中国积极进行合作,上述问题完全可以被解决。”  
  美媒:三大工程完成后 中国将成太空第一强国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资料图)          历史上,独立开发出空间站的只有美苏两家,而独立坚持到底的只有前苏联,美国只研制了早期的第一代空间站,就把精力转向了登月。中国的载人航天提出了分三步走计划,明确第三步就是建空间站。也就是说,从“神舟”一号开始,目标就锁定在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外国舆论注意到,10年后,当国际空间站面临退役,中国人的空间站或许将成为唯一的接班者。        从“和平号”到中国新纪元  前苏联发展了三代空间站,前两代都是单舱室的空间站,到了著名的“和平号”空间站,实现了多舱室的对接组装。这种模式就是现役的国际空间站和中国未来空间站实现的模式。而单舱室的“天宫一号”不能简单的类比为前两代空间站的水平,因为“天宫”系列是冲着试验多舱室这个目标去的,而不是简单地为实现单舱室空间站而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从1986年开始建造,到苏联解体后的1996年才建成。但由于建造耗资巨大,维持费用对俄罗斯来说无法承受,最终没几年便退役烧毁。国际空间站是与“和平号”同期,由美国发起的一个多国投资合作的空间站。但直到“和平号”被销毁、掌握第三代空间站技术的俄罗斯加入后,国际空间站才真正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国际空间站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多舱室空间站,有16国参与投资建设。        中国预计在2020年建成的空间站技术起点较高,技术含量可以与国际空间站比肩,但规模(3个舱室60吨驻3人)无法与国际空间站(10个舱室419吨驻6、7人)相比,但中国的空间站是完全独立完成的,而国际空间站则是由16国共同出资建造的,除了俄美法,其他参与方从中并未获得多少自主的技术。  中国进军太空第一强国        “天宫一号”即将升空的消息早已被外国媒体所关注。《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17日题为“中国不久将发射首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的文章称,中国将从今年开始进行交会对接技术的早期测试;展望未来,中国计划在10年后建成重60吨的空间站,那大概也是国际空间站计划退役的时间。如果两种情况发生,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事实上唯一的空间站。        文章列举著名太空政策专家约翰·洛格斯登的观点说,中国的太空舱将是中国获得交会对接能力的目标飞行器。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模仿了美国航天局45年前的“双子星座”计划,即利用“阿金纳”目标飞行器磨练驾驶技术。但“‘双子星座’的所有交会行动都由飞船上的宇航员控制,中国却将在“神八”飞船没有宇航员的情况下试图进行这种连接。如果中国成功展示自动交会对接,那将是一项“重大成就”。  分析指出,现在的中国航天计划都是到2030年为止。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是中国航天三大工程之一。中国航天的三大工程包括:载人航天(空间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列卫星)和登月计划(从“嫦娥”探月为开始)。到2020年左右,太空中除了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网已经建成。2020年空间站建成后,载人航天工程必然要与需要载人航天技术的登月工程对接,而空间站也有可能成为探月登月的中转站。到了2030年,中国自己的登月飞船有望飞向月球。        而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网站17日报道称,美国当局认为,中国的太空计划成功实现后,中国就将成为全球太空第一强国。        (科技日报)  
  日学者:天宫一号彰显中国实力期待中日共同探索太空    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 中国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发射,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日本媒体和学者也不例外。日本学者佐佐木和可绪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指出,中国发展宇宙空间事业彰显了国家实力,中日两国在宇宙开发领域的合作方面有着很大潜力。        针对“天宫一号”的发射,日本同志社大学大学院小型人工卫星开发研究科教授佐佐木和可绪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的宇宙航天开发计划彰显了国家实力。他说,在美国宣布削减宇宙研究计划预算后,中国肩负起了为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任务。但探索的道路较为艰辛,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实力能够成为中国勇于发展宇宙空间事业的基础。“天宫一号”的发射就是中国实力的体现。        他还指出,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让日本羡慕,“3·11大地震”灾难让日本本已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变得更加缓慢,政府目前已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重建和稳定经济方面,也使得日本的宇宙开发事业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和日本未来在宇宙开发领域的合作空间很大。日本在宇宙航天技术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也有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双方在技术交流和革新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期待中日两国未来能够在太空探索领域为人类共同做出贡献。  
  澳专家:中国太空计划稳步前进 不会引发“太空大战”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宇航专家莫里斯-琼斯对中国航天计划颇为关注,并已就“天宫一号”话题发表多篇文章。他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稳步发展,但这不会引发“太空大战”或“太空竞赛”。        他说:“我认为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稳步前进。不过中国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差距仍然非常大。这种差距来源于技术和经验层面。”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天宫一号’是前进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同时引入了多项先进技术。这是一个新的航天器,在太空的运行时间要比‘神舟’载人飞船长得多。‘天宫一号’还引入了交会对接技术,这对中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将来运行在太空中的‘天宫’实验室将会是多个模块的组合。这项技术将在2020年被中国用于建造大型的空间站。”   琼斯最后强调:“中国太空计划的发展不会引发‘太空大战’或‘太空竞赛’。”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太空计划来说,中国正独立推进自己的太空计划。目前美国正在重组其太空计划,其已停止了太空飞船的飞行,正在筹备一支新的航天器编队。无论中国的太空计划是否发展壮大,这一切都会发生。中美两国太空计划的推进是相互独立的
  哪尼?什么第三个掌握对接的国家,大日本帝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掌握了!
  ■新快报记者 吴璇 通讯员 韦磊    江门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林崇中被判入狱10年,但从宣判当天起,他就开始“保外就医”,一天牢也没坐,在外“逍遥”了一年。昨日,广东省检察院通报省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情况时透露,是看守所串通医院为林崇中出具了假体检鉴定,使其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目前其已被收监。    据介绍,在实际情况中,监外执行服刑人员常有“消失”的情况。省检察院表示,今年以来检察机关加强了对监外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消失后是否依法收监执行等情况的监督。    通报中透露,河源某保外就医的朱某某在保外就医后就“人间蒸发”了,脱管长达10年,其于近日被抓获收监。    据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共有社区矫正服刑人员10469人,其中管制105人,缓刑6907人,假释1268人,暂予监外执行480人,剥夺政治权利1709人。    省检察院昨日表示,检察机关将全面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解决社区矫正人员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问题,防止其脱管漏管。    案例1    林崇中受贿获刑 家属行贿看守所    日,林崇中因受贿被送往河源接受异地审判,河源市中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同时追缴赃款268万余元。就在法院宣判的同时,该院以林崇中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为由,判决允许其保外就医、监外执行,其被“当庭释放”。林崇中就这样“逍遥”了一年。    随后,广东省检察院接到了群众举报,称其被违法暂予监外执行,遂进行了立案侦查。调查发现,林崇中根本不符合保外就医的条件,于是将其“送”回了监狱。    经查,林崇中家属贿赂了时任河源市看守所所长的刘某某、指导员涂某某以及河源市人民医院医务科长及一名医生。医生出具了不实体检报告,而医务科长则直接在报告上进行了删改,使其更适合保外就医的条件。再由看守所出具允许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的申请交由河源市中院,法院据此宣判。    对于为何让林崇中“逍遥法外”了一年之久,该负责人表示,侦察需要一个过程。“为了避免亲属干扰,我们前期已经做了一些防护,比如异地审判等,但其实宣判之前家属已经在开始‘公关’了。”   质疑 监管是否存漏洞?    “如果司法工作人员或医生私下被家属‘公关’,检察机关也不可能完全监督到位。”    昨日,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监外执行的决定机关是法院,羁押机关是看守所,检察机关有一个派驻检察室进行监督。而保外就医的程序是:被羁押人员在羁押期间如有疾病,由看守所医生进行检查,若疾病非常严重,需要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鉴定,结果达到一定标准,看守所向法院书面提供在押人员疾病的一些情况,由法院决定。    “检察机关派驻的检察室要全程进行监督,但如果司法工作人员或医生私下被家属‘公关’了,检察机关也不可能完全监督到位。”该负责人说。    案例2    顾雏军条件不符 保外就医被否决    顾雏军是格林柯尔系的创始人,旗下控制科龙电器等五家上市公司。    日,佛山市中院对顾雏军案作出一审刑事判决,其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被判执行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款680万元。省高院日终审裁定,驳回顾雏军的上诉,维持原判。    顾雏军入狱后,其服刑的监狱以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为由,为其呈报保外就医。肇庆市检察院驻监检察室经审查认为,顾雏军的疾病尚在可控范围,且所犯罪行社会影响很大而实际服刑时间太短,不符合保外就医的法定条件。该监狱遂接受了检察机关意见,不呈报顾雏军保外就医。    ●名词解释    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体系和执行制度的重大变革。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指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人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日军事专家:中国依靠自身力量探索太空值得肯定     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 日本国际变动研究所理事长、前首相官邸安保议员、著名军事分析家小川和久日前接受环球网专访,就中国发射首个太空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天宫一号”的发射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中日未来可在太空垃圾清扫系统的开发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2011年7月结束最后一次飞行后,美国宣布终止航天飞机工程。小川和久就中国在这一时期大胆探索宇宙空间站事业分析认为,美政府宣布终止宇宙飞行器项目,加之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的老朽化,都为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也提供了很多经验。        小川指出,中国制定出的一系列太空计划也为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起到了“牵引车”的作用。“天宫一号”将作为和平目的使用,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参考,同时也可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推动作用。        小川对中国航天事业目前发展状况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很值得信赖,虽然技术不是很先进但依然有很高的性能。“天宫一号”的研发也是基于长征系列火箭的特点,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大力探索太空,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小川还围绕宇宙开发项目将中国与美日俄三国进行了对比。他表示,美国将国防预算的相当一部分经费用于了国防研究开发预算中,利用尖端科技提升本国经济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美国的经济体制;俄罗斯以苏联坚实的宇宙航天技术为依托,建立起了一套稳定的宇宙航天体系,随着近年来经济出现好转,俄罗斯也一直在以美国为目标进行追赶;日本则受到陈旧行政体制的影响几乎不存在国家宇宙战略,部分优秀的高科技没有被充分利用。        他指出,到于中国,则看到了美俄日三国的现状,制定出了独立的国家战略。具体说来,中国看到了美国先前发展宇宙航天事业的经验,克服了类似日本的政策的束缚,同时,充分利用老技术坚实地推进宇宙事业,这成为了中国航天现在的“基本姿态”,这点与俄罗斯颇为相似。        在谈及中日两国在宇宙航天领域的未来时,小川说,“从本跟上讲,日本目前没有和美国在航天领域保持一致步调,因此现阶段是否能够与中国在宇宙领域进行合作还不好说”。他同时表示,“有关宇宙垃圾的清理领域,是日本比较关注的重要课题。中日两国未来可在宇宙垃圾清扫系统的研发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同时,也可提高中日两国在国际地位”。  
  “官银”参与高利贷将形成巨大风险    “你说说,这个钱还能不能要得回呢?”此案的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债主向本报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位债主的丈夫是温州当地一位公务员,有一笔借款陷于此案。    “真是有冤无处诉,那么多钱不知去向,借了多少又不好说,还得尽量保持低调,更不好起诉到法庭。我都快得抑郁症了!”她向记者诉苦说,此案中好些债主的情况都和自己类似,“现在很多去永嘉报案的人都没有被做笔录,可能是不敢张扬,想私底下先收债。”    而温州当地政法界一些人士也告诉记者,官员私人资金进入民间高利贷的情况“非常普遍”。    “这些因为高利贷崩盘跑路的老板或者担保公司,一般都和当地公务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有些人就是靠这个发财。”一位温州司法界人士介绍说。    记者在之前调查类似的非法吸收存款案或者集资诈骗类案件时,官员资金进入高利贷不仅普遍,且明显。    比如,今年年初,温州市龙湾公安局在侦查周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时,发现债主名单中的人均为当地司法机构人士,牵涉的受害人资金从 2000多万、1500万、2075万、3500万到8000万不等。    “你一般的级别或者额度,人家高利贷还不要你。”龙湾的一位公职人员私下告诉记者,“通常的规则是,我帮你办事,你帮我放高利贷,互相利用,其实形同一种变相的行贿行为。”    实际上,官银参与高利贷,并非是温州独有的现象。浙江省江山市有关部门在今年7月20日联合出台的《关于禁止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参与非法民间融资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是浙江省首个严禁公务员涉足高利贷的文件。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江山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则称:出台此类意见是要求公务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然而现在看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很多有级别的公务员们把《意见》抛到了脑后,只有当高利贷的大潮退去后他们才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原来是在“裸泳”。    从最初的吸收民间资金到后来的吸收央企多余资金,再到现在的吸收公职人员资金,高利贷这个巨大的黑洞正在一步步侵蚀着社会剩余财富,如果说之前的风险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那么现在我们有必要再次全面的评估一下,如果任由这个黑洞侵蚀下去,最后的结果我们能否承受?  
  本周末即将迎来国庆节,三季度也将结束,但CPI的“暑热”似乎仍凉不下来,市场预期9月的数据仍将处于高位。     “目前菜价还是没便宜下来,猪肉又回到了16块钱一斤,中秋节过后刚见价格有点儿往下掉就又涨回去了。”正在北京蒲安里菜市场买菜的李大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秋季深入,很多蔬菜产品产季已过,蔬菜市场供应会有所减少,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行。    从多家机构给出的预测来看,一致预期9月CPI不可能低于6%,但在会不会超过8月份6.2%的问题上则存有分歧。包括兴业银行和中金公司在内的一些机构认为,9月CPI将可能达到6.2%~6.3%。    9月食品周涨幅节节走高    与前几个月一样,令9月CPI不容乐观最显著的原因依然是食品价格涨势。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8月29日至9月4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涨1.5%;9月5日至9月11日上涨2.6%;9月12日至18日上涨3.7%;9月19日至25日上涨4.2%,环比涨幅有逐步扩大之势。其中,西红柿、大白菜和圆白菜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分别上涨13.6%、12.7%和10%。    除蔬菜外,上周粮油零售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其中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分别上涨0.3%、0.2%和0.2%;大米、面粉分别上涨0.3%和0.2%,鸡蛋零售价格上涨0.1%。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也小幅反弹。    肉类价格走势略显乐观,除猪肉价格下降0.6%外,其他涨势也趋弱。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牛羊肉消费开始进入旺季,猪肉消费也相对较旺,主要缘于北方地区有“贴秋膘”一说。作为衔接双节的9月,强劲的需求将使得食品价格环比上涨的趋势难以停止。    “综合来看,农业部9月前4周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上升1.7%,商务部前3周食品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上升1.9%,统计局9月中上旬食品价格较8月均值环比上升2.2%。预计9月CPI中食品类价格环比涨幅为1%,同比涨幅为13.2%。”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表示。    另外,非食品价格涨价步伐也没见放缓。以房租为例,北京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北京市中高档住宅的租赁指数为145.91,单位平均租金为53.35元/平方米/月,环比上涨了0.57%,同比上涨了3.80%。    9月CPI仍将处于高位    自7月创下CPI同比上涨6.5%的今年高点之后,大家普遍认为8~12月CPI涨幅将逐步回落。但9月不断上涨的物价又使之前的判断遭受质疑,不少机构认为,9月CPI将超过8月6.2%的水平。    兴业银行(12.45,+0.11,+0.89%)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可能在1.2%附近,非食品类价格环比涨幅约为0.4%,进而推算9月CPI环比增长0.5%至0.8%之间,中值为0.65%。他认为,由于9月翘尾因素与上月相比有望下降0.5至0.6个百分点,所以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将落入6.2%至6.4%的区间内,中值为6.3%,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的判断与鲁政委如出一辙。该公司报告也称,9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回升至6.2%至6.4%。    报告称,9月前三周食品价格的上涨具有季节性,主要反映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夕对食品需求的拉动效应。预计到9月底前食品价格难见显著回落,环比涨幅可能高达1.5%至2.0%。    不过,李迅雷仍坚持认为,9月CPI的同比涨幅约为6%,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3.2%,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2.9%。他称,7月物价或已达到年内峰值,未来通胀回落趋势基本确定。短期内通胀降速会慢于预期,9月CPI或仍在6%的高位,10月很可能会降至5.4%,而11月以后则有望进一步回落至5%以下。    “在劳动力成本长期看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徘徊、政府调控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以及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等因素的影响下,年内物价回落幅度可能有限,”交银中心分析师唐建伟表示,目前通胀压力减轻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回落,11~12月的CPI同比涨幅可能仍居4%左右,预计全年CPI平均涨幅为5.2%。    
  美俄想独占空间站。我们自己做个就行了。现在又想让我们开放平台门儿都没有!什么时候搞个宇宙飞船移民外星球,羡慕死他们那群王八蛋!  
  美官员担忧中国太空计划将影响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摘要:随着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日期的日益临近,外媒对“天宫一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有美国媒体称,在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将被搁置之际,中国独立自主发展太空事业的工作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进展。还有美国官员担忧,美国在太空领域“失势”最终将危及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环球网实习记者郭文静报道
随着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日期的日益临近,外媒对“天宫一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有美国媒体称,在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将被搁置之际,中国独立自主发展太空事业的工作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进展。还有美国官员担忧,美国在太空领域“失势”最终将危及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美国《探索新闻》网站9月26日报道称,今年7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其最后一次升空,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随后进入了重新调整期。而在此之际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取得大步进展。报道称,“天宫一号”是中国向独立建设空间站迈出的“大胆的一步”,它将作为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实验性空间站,而交会对接技术是最终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的必备技术。        报道称,中国曾努力想加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伙伴合作项目,但没有成功。“受挫”之后,中国决定走独立进行空间站计划的道路,包括于2020年前后建成一个永久性空间站。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太空政策专家乔恩•约翰逊•弗里兹称:“他们(中国)有自己的计划,并且他们正在实施这些计划。他们没有真正想要跟我们合作,因为我们很难合作到一起。”    美国宇航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上周在美国宇航局监督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说:“在我看来,中国知道要成为一个强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们已经为他们(中国)写好了脚本。他们是我们几乎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不再被所有人视为世界的领导者,我会对美国的未来感到非常担心。当中国人能够登上月球而我们却不能,其他国家还会将我们视为世界的领导者吗?”
  看看霉果人要多酸有多酸
  庞之浩:天宫一号发射加快我国登月登火星脚步     导读: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昨天进行了火箭推助剂加注前的系统安全质量评审,结果显示各参室的系统技术状态正确,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各类预案演练到位,发射设备设施状态良好,完全具备发射条件。除此之外发射厂还组织实施了火箭加注设备、加注软管和信号电缆连接等构成,为后续的推进器加注做好准备,同时,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发射厂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利用全新的集合天气预报系统进行了实时监测和预报,发射厂系统有关负责人表示说,这些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入发射的最后准备阶段,“天宫一号”上天以后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发射神州8号飞船后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教会对接卫星试验,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        中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入发射最后准备阶段,将于9月29日到30日发射,发射后将与神州8号飞船对接。发射“天宫一号”在我国探索太空的进程中处于哪个阶段?长远来看发射“天宫一号”建立空间实验室,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意义?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航天科普专家庞之浩作评论。  主持人:首先您来给我们做一个知识方面的普及,“天宫一号”是什么?发射“天宫一号”在我国探索太空的进程当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庞之浩:“天宫一号”准确的说是目标飞行器,或者说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天宫一号”的目的是为了和后续发射的神州8号、神州9号、神州10号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发射“天宫一号”和神州8号进行交会对接对我国未来载人航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要在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空间站具有体积大、运行时间长功能强的优点,是开发太空一个理想的平台,但空间站不能进行天地往返,有如一座空间大厦,要去这做空间大厦必须借助飞船以及交会对接技术,才能把人和货送上去,所以建造空间站之前必须掌握和突破交会对接技术才行。        主持人:那么您分析发射“天宫一号”建设空间实验室对于我们政治、经济以及科研方面都会带来哪些价值?        庞之浩:发射“天宫一号”主要目的还是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不过在明年我们发射神州9号还有神州10号有可能人上去。除了破突交会对接技术以外,还可以展开短期的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医学试验、空间技术试验,尤其是试验空间站的一些关键技术。在上面进行科学实验,能对未来的科技起到促进作用,还有他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对地面技术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而且这些技术有可能转移到民用,促进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    主持人:会不会对于我们在月球方面的探测也能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        庞之浩:在建立空间站以后试验有关载人探月,或是未来的载人登火星的相关技术,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和俄罗斯正在搞的国际空间站就准备开展有关载人登火星的一些技术试验,我们国家的空间站建成以后也会开展这个相关的技术试验。        主持人:好的,谢谢庞之浩先生的分析和点评,再见。  
  巴西专家:中国航天成就突出 已成世界航天先进国家     环球网驻巴西利亚特派记者吴志华报道,巴西航天局航天政策和战略投资部主任伊梅尔孔-卡瓦略(Himilcon de Castro Carvalho)在巴西利亚接受环球网记者专访,对中国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表示祝贺,称赞中国航天科研事业蓬勃发展,已经跃居世界航天科技先进国家。        记者:巴西对中国发射“天宫一号”有何评价?如果从国际航天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中国发射“天宫一号”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伊梅尔孔:发射“天宫一号”是中国航天事业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具体体现。自从1988年开始与中国进行航天科研合作以来,巴西一直关注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看到中国从发射数据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一路快步走来,直到发射用于精准定位的北斗卫星……中国在卫星研制和运载火箭领域能够与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航天大国并驾齐驱,现在,又向建立空间站的方向迈进。        空间站是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是集中各种高科技研究成果的“实验室”,是人类向空间领域进行更广泛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发射“天宫一号”表明中国在许多领域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显示出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全方位的发展能力以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的航天科研水平。例如,发射“天宫一号”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现在,世界上最可靠的运载火箭就是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很多年来,长征运载火箭没有出过事故,成功率非常高。    中国从发射“神七”到发射“天宫一号”,从“天宫一号”的设计到发射,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这在国际航天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令人瞩目”的事件。在国际空间科研和实验中,中国的进展速度最快,超过了任何国家。作为中国的朋友,巴西对中国发射“天宫一号”以及在相关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并相信中国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记者:从航天科研专业人员的角度看,中国发射“天宫一号”对航天科研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具有怎样的科技意义?        伊梅尔孔:空间站是航天科研人员更接近空间的“观察哨”和“研究室”。科研人员可以在微重力条件下对新材料进行实验或培育作物新良种,将对医学、农业等许多生产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科技进步。        另外,空间站更具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一颗卫星发射后就无法收回,航天科研人员只能坐在地面控制室的电脑前,观察卫星运行状况,分析卫星传送回来的数据。有了空间站,航天科研人员可以到空间站工作几个月,更好地观察研究地球和天体运动的现象。   发射“天宫一号”也意味着中国为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和登上其它星球做好了准备。例如,像美国一样对火星进行科研探索。“空间站”对于人类的自身发展和空间科技发展都会带来无限的利益,同时也会为中国带来许多实用性的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        记者:您怎样评价当前全球航天科研现状和格局?        伊梅尔孔:目前全球航天科研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当然还包括巴西、印度、以色列等国。各国在航天科研中都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别人,从而全球航天科研形成了几大板块。        美国仍然是最先进、水平最高的国家。但美国在航天科研领域的主导地位越来越表现在经济实力上。因为美国航天研究的预算是最多的。其次是欧洲。欧洲虽然与美国有合作,但目标仍然是获得航天科技的自主性。欧洲拥有自己的卫星发射系统和宇航员培训系统,正在搞自己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俄罗斯也一样,具有本国运载火箭系统和空间站。俄罗斯正在努力重返航天科研领域,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中国在运载火箭和发射飞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出成果。日本、印度、以色列等国也具备了一定的航天科研能力。        环顾全球,各大国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但在空间领域,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欧洲虽然有航天员,并参与美国空间站活动,但它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        如果从世界航天科研的发展速度看,中国无疑是最快的。美国航天水平处于很高的水准,但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俄罗斯也一样,水平很高,但基本停滞,要想恢复,也不容易。唯有中国航天科研发展呈现出快速和活力。我相信,中国今后在世界航天领域必将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记者:请问巴西的航天科研情况怎样?巴西对中巴航天科技合作有何期待?        伊梅尔孔:巴西正在努力恢复航天科技活动,制定了积极的航天发展计划。巴西航天科研目前主要集中在研制卫星和运载火箭。巴西想改变依靠租用外国商用卫星的局面,研制自己的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和资源开发服务。因此,巴西非常希望加强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科研合作。现在,双方已经成功联合研制和发射了3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双方正在联合研制和准备发射新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航天科研是巴西和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领域,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兴趣和共同的利益。  
  日本请求韩国政府阻止修建慰安妇纪念碑计划     据新华社电 韩国外交通商部官员28日说,日本外务省已联系韩国外交部门,请求韩国政府干涉一个韩国慰安妇组织试图在日本驻首尔大使馆附近修建慰安妇纪念碑的计划。      韩国联合通讯社28日援引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外交通商部官员的话报道:“日本外务省请求我们阻止她们修建和平纪念碑。”      报道中的“她们”,是指民间组织“韩国慰安妇委员会”。这一组织专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侵略朝鲜半岛时沦为慰安妇的女性寻求权益。按日本共同社说法,“韩国慰安妇委员会”几乎每周都会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门前组织抗议活动,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并向受害者提供直接赔偿。      不久前,“韩国慰安妇委员会”宣布,为了纪念这一组织在今年12月举行第1000次抗议活动,打算在日本驻韩使馆附近修建一座“和平纪念碑”。      韩国外交通商部官员告诉韩联社记者,民间组织修建纪念碑不需经过政府批准,因此,政府可能难以干涉组织“和平纪念碑”修建计划。  
  指奥巴马车队破坏跑道 美小机场求偿近68万美元    订阅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向太空2002百度云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