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传世航海王强者之路碎片时光碎片打齐了又怎么办

您现在的位置:&>>&&>>&
时光碎片:暗黑破坏神3国服之路回顾
文章来源:暗黑3
发布时间: 10:21:43
作者:暗黑3
  日,随着网易宣布暴雪娱乐旗下经典的动作游戏《暗黑破坏神3》进入中国,历时两年多的暗黑3国服悬念终于尘埃落定。从日到日,历时789天的等待,从惊喜到失落,从盼望到无奈。这789天的暗黑3国服之路,究竟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呢?跟着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官方微博开通
  日,在暗黑破坏神3 Beta测试开始前夕,暴雪中国在新浪微博和网易微博同步开通认证了暗黑破坏神3的官方微博。这也成为了日后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在后续的Beta测试中,官方微博也举办了小活动为大陆玩家们带来了参与Beta测试的机会。
  7月25日16时17分,第一条来自庇护所的微博引起了玩家的震动。玩家们相信微博信息中所说的“你所关心的信息”就是国服相关的消息。
  在随后的半年之中,官方微博都会同步放出简体中文版的重要官方新闻及资料。玩家们把官方微博的开通视为暗黑3进军中国大陆的重要标志。
  在游戏正式上市前,官方微博每日会发布一些暗黑历史知识向玩家普及。在游戏上市后,官方微博则主要以官方新闻为主。暗黑3正式上市一周年后,官方微博的更新频率也慢慢下降,一些玩家们认为这是国服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信号。但是今天,是不是该对玩家们说一声:“Surprise!欢迎回来!”呢?
简体中文版截图公布
  日晚7点,官方微博发出神秘预告“时间:9/23 12:00 地点:《暗黑破坏神III》官方微博 内容:你猜? 你从未见过而又期待的东西。”,随后在9月23日中午12点,我们见到了历史上第一张暗黑破坏神3简体中文截图。不能不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暗黑3的中国大陆本土化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
  随后,我们陆续看到了更多的简体中文版截图和一些有关角色技能的翻译标准(按照公布先后顺序排序):
日 - 任务对话
日 - 野蛮人技能
日 - 猎魔人技能
日 - 特殊物品架
日 - 猎魔人技能修正
日 - NPC交易
日 - 游戏日志
日 - 共享储存箱
简体中文LOGO
  日,Beta测试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当日上线了Beta测试的第10个补丁,就是在这个 Diablo III Beta Patch10 中,我们第一次见到了简体中文版的暗黑3 LOGO!
  简洁大气的暗黑破坏神III简体中文LOGO
  整体设计尽量保持原有的哥特风格和一些尖角的形状,纹理和材质也在细节上尽量的保留原有风格。 材质细节不是直接用PS做出来的,是一点一点用笔画出来的。
简体中文官网
  在日的暴雪官网更新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全球区域分站中已经出现了 CHINA 简体中文 的链接,与《魔兽世界》和《星际争霸II》情况一样,这个链接定位在了中国大陆战网的域名下,但是点击链接后依然显示页面错误。看来暗黑破坏神III的官方网站尚在准备当中,但距离公布应该不远了!
区域分站中惊现简体中文字样
  更有趣的是后来中国战网页面下方的链接中,还放着简体字样的《暗黑破坏神III》,但点击进入后会提示页面错误并显示“未知核弹已经升空”。官方人员的解释是网站遗留的错误,而且在不久之前这个链接也被删除了。
“未知核弹已经升空”
网易CEO丁磊在电话会议中的讲话
  日暗黑3正式全球上线后,中国玩家们也非常关心暗黑3国服的消息。而就在几天后的5月17日网易公司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网易CEO丁磊先生回答了暗黑3相关的消息。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到有关国服上线的内容。但得到公司CEO的表态,无疑给玩家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问:暗黑破坏神3已经在美国和韩国等地区推出,目前我们公司(指网易)关于合约方面的内容没有更多的公布,如果推出对网易游戏有没有什么影响?
  丁磊 :我们正在为暗黑破坏神3在中国的发售做一些准备,我们非常注重中国用户的体验,也希望准备的更好一点有一个更佳的体验。
  虽然这次讲话对于玩家们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自此开始关于暗黑3国服方面的消息也越来越少,关于“审核”遇阻的流言日嚣尘上,暗黑3一周年至两周年后的这段时间官方微博也陷入了沉寂,玩家们不禁猜测,国服还有可能出现吗?
下一战,为了梦想!
  日晚,炉石传说黄金赛上海站的决赛现场上,网易通过视频宣布了暗黑破坏神3进入中国的消息。回首两年来的时光碎片,是否又唤起了你心中当时的激动与希望呢?现在,梦想既已成真,就让我们投身到下一场与恶魔的战斗中去吧!让我们再相聚在国服,为了下一个梦想而战!
  欢迎回家,奈非天!帖子1214&精华0&积分1395&豌豆0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52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重走传世路任务前几关小经验!
此任务时间多的可以去做做升升 神龙之魂之类的东西!!!&&本屌丝灵魂珠和护符只有8星所以只好去跑跑任务了!!说实话跑一关才10点积分确实太少了!
第一关:(矿洞)地图& & 挖500点铜交给NPC就OK了& &比较费时间,期间还有红名的来捣乱!!
第二关:(将军坟)地图& &这关主要是打怪收集4个时光钥匙碎片&&先把时光钥匙碎片设置极品&&然后把地图的尸卫勇士设置成BOSS。 就光找勇士就可以了其他的不爆的,而且勇士只有60万血的才有几率爆出一把钥匙碎片!!(值得一提的是60万血勇士还爆金条)&&昨晚在里面溜了老半天才打满4个碎片!!比较坑爹!
第三关:(机关洞)地图&&这一关是要求你在机关地图找机关巨兽打&&爆出机关巨兽令牌交给NPC才能完成任务,机关巨兽是藏地下的跑到边上才会出来没办法骑豹子满地图找吧,找的人多全看人品的!把机关巨兽令牌设极品是必须的!!
第四关:(五蛇殿)地图 猜测是打蛇王。&&晚上做任务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到这关就有点晚了 直接下线再更新吧!
提醒大家所有地图要求找怪打爆道具交的在NPC附近是会必出怪爆的,比如第二关打60万血勇士NPC附近是隔段时间必刷几个60万血的 至于爆不爆就看运气了!第三关也是NPC附近会出现机关巨兽!省的大家跑路!!&&等今天有时间我去跑跑后面机关再来告诉大家!!
分享快乐 希望继续努力积分 + 30
加分都有人抢,,,该死的冷却时间。。。 ...积分 + 2
帖子61&精华0&积分75&豌豆8 &阅读权限20&在线时间7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td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万血的怪防高不?几百点的攻击能打得动不?还有就是500点铜太难挖齐了,一进洞就被人杀,去落霞挖矿也是,挖了一包铜要几个小时然后去交矿就被守着杀,这任务根本就不是人人可为的,感觉是为大号准备的
帖子1024&精华0&积分1175&豌豆4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11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免费的任务就是要坑你们,往死里坑,直到把你们坑的没脾气然后花钱
帖子1214&精华0&积分1395&豌豆0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52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刚跑去做重回传世任务发现不是接着做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第1天做到第几关你第2天都得从矿洞开始做。我还以为可以直接接着关卡往下做呢!!&&尼玛的太坑爹了!!!!!艹&&脑残 策划!!
帖子288&精华0&积分659&豌豆0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11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搞了1个小时,才弄到10点积分,杀了好多个勇士毛都不暴,尼玛的4个碎片估计得杀一天,坑爹的策划病得不轻啊
帖子7582&精华0&积分11185&豌豆306 &阅读权限80&在线时间128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蛇洞好像要待半小时。。。里面没有看到怪。。。。
专心游戏,管人家怎么评论!游戏玩的是什么?是心情!
帖子7582&精华0&积分11185&豌豆306 &阅读权限80&在线时间128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么好的帖子没人加分,,,
等过了冷却时间&&哥给你加2分
专心游戏,管人家怎么评论!游戏玩的是什么?是心情!
头像被屏蔽
帖子1449&精华0&积分1414&豌豆0 &阅读权限0&在线时间23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帖子1214&精华0&积分1395&豌豆0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52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争取今天能跑到第10关去,做的人多的话那就浪费时间了。昨天第2关好多人在找怪打费时!!
帖子7582&精华0&积分11185&豌豆306 &阅读权限80&在线时间128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回复&&丁丁1111
& & 争取今天能跑到第10关去,做的人多的话那就浪费时间了。昨天第2关好多人在找怪打费 ...
太级4疯 发表于
& & 第一关 费时,,,还有轰鸣捣乱。。
第二关4个钥匙难打,,
后面还行。。
铁血也难。。。。刷得少&&爆率也低。。郁闷。。。
做到这关不做了 。。。累死。。
专心游戏,管人家怎么评论!游戏玩的是什么?是心情!
帖子1214&精华0&积分1395&豌豆0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52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5蛇殿那一关是不是点下NPC然后在地图里呆30分钟再去找哪NPC完成任务啊!!跑了大半天 累死了
头像被屏蔽
帖子1449&精华0&积分1414&豌豆0 &阅读权限0&在线时间23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帖子1214&精华0&积分1395&豌豆0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52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现在就灵魂珠这些东西没满,免费送的话可以接受!! 反正无聊跑跑任务找找感觉&&合区了就当大飞虎炮灰了!!!
今天歪歪来了几个15区的&&他们区装备真心便宜 还不错!!哈哈!
帖子779&精华0&积分811&豌豆6 &阅读权限40&在线时间48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嗯,学习了,放手了
帖子7582&精华0&积分11185&豌豆306 &阅读权限80&在线时间128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回复&&超级菜鸟.
& & 现在就灵魂珠这些东西没满,免费送的话可以接受!! 反正无聊跑跑任务找找感觉&&合 ...
太级4疯 发表于
& & 去走私点过来&&卖钱啊 。。。
专心游戏,管人家怎么评论!游戏玩的是什么?是心情!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们走在儋州南丰古镇街头,试图从那斑驳的楼脚里,找寻当年喧嚣集市上悠长的旧梦,但沉睡在寂寞中的残垣断壁告诉我们,昨天已经远走;松涛万顷碧波荡漾,昔日黎汉商贸往来络绎不绝,而今空留泊在岸边的小船,低头,是时光的流水;抬眼,是过往的云烟,让人怅惘无限……
  我们翻越巍峨苍翠的雅加大岭,踏上一片群山怀抱、椰林掩映中的古老土地,想象80多年前视黎族文化为珍宝的史图博遇见这座青山与茅屋相映成趣的黎村时,该有着怎样的欣喜与惊叹?如今,青山依旧在,人去屋已空。煦煦暖阳透过厚厚的茅草屋顶,努力地温润着这里曾经鲜活过的悲喜哀愁……
  我们沿着十里画廊南饶河,来到五勒岭下大气天成的皇帝洞口,看洞外山岭耸翠木棉争艳,洞内岩壁幽深钟乳成群,内外两重天,恍惚置身于超凡脱俗的世外桃源。一叶小舟在河面上划出狭长的水弧,如此纯粹原始的峡谷洞穴,禁不住让人生出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远古遐思……
  历史从不凝固在浩繁的卷帙中,而是影映在人们零散的记忆里。若有心重拾那些尘封的碎片,我们还能否拼凑出曾经的温暖与繁华?
  2月21日至2月23日,我有幸与来自中国科学院、海南大学、中德职业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海南旅游、贸易、文化等各界企业家、媒体记者一道参加由海南大学图书馆、海口南洋骑楼老街文化研究会、海南在线、中德职业教育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重走史图博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经儋州、昌江、白沙、琼中,沿着德国生理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史图博80多年前考察海南的路线,体验了一场文化之旅。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的三位领队人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教授、海口骑楼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赵爱华总、中德职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红女士;感谢活动前前后后辛勤忙碌的联络员海南省社区文化促进会黄初平秘书长、海口中旅社刘彩智经理,以及7辆车上义务的自驾车主司机们!另,我们海南在线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单位之一全程参与了本次考察活动,楼主蹭着专家学者们的车车,跟着一群资深文化人士一起穿山越岭爬山涉水度过了印象深刻的三天两晚。谨以此帖,回顾本次活动的一些体验和感悟,与大家共享。活动后续我们也将会做详细的跟踪记录。敬请大家关注!
楼主发言:29次 发图: | 更多
  文采很好,路线最好要交代清楚。
  美女主编@梨花_雨 又重磅出手了
  【关于史图博其人其书】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拨拨外国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海南岛,在这里传教布施,展开调查研究,并为海南早期民族历史文化面貌留下不少珍贵的文字和影像记录。
  1931年和1932年,德国学者史图博(Stuebel)两次来到海南,他从海口的骑楼出发,经过儋州的南丰,进入白沙峒,盘桓七差盆地,翻过雅加达岭,进入红毛峒......他穿越在五指山腹地的莽莽丛林,寻访的足迹遍布中西部的黎族村寨,开展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人类学考察和研究,并且在1937年发表了具有经典意义的文化人类学著作——《海南岛民族志》(也有称《海南岛的黎族》),解密生活在这里的黎族人,向世界揭示这个神秘族群的生活面貌和文化密码,为海南和全世界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德国学者史图博,前排左起第三位
  史图博的原著为德文版,至今没有公开出版发行中文译本,原著在国内也仅有几部珍藏本,这次活动中,海南大学图书馆詹教授带去一本,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著作上珍贵的图片资料。
  图为本次重走史图博之路活动交流会上,组织者展示史图博的原著,部分图片是彩色的,绚烂的黎锦相当漂亮
  据海南大学研究史图博和他的著作多年的周伟民、唐玲玲教授介绍,全书分为对黎族的4个方言作正面论述和对岛内的苗族、汉族和伊斯兰教徒作稍带叙述两个部分。作者最为着力的是论黎族。书中分为本地黎、美孚黎、岐黎和侾黎4个部分。对这4个方言,作者用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和体格人类学的科学理论,论述了黎族的服饰、生产、经济、食物、教育、语言、艺术、宗教、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还将黎族和台湾高山族、东南亚地区的民族作比较研究,进而探讨了黎族的族源问题。更为可贵的是,书中保留了260帧当时实地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深具历史文献价值。可以说,这部著作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黎族人民的鲜活生活史。这部著作,国际、国内学术界都有定评,认为是研究黎族的权威著作,开拓现代科学意义上研究黎族的先河。
  美女主编梨花雨出手不凡!  史图博的《海南岛民族志》译文手刻版读过多遍,但德文版的原著我没读过。
  感谢 @gushuifc @老A @紫竹清风117 的光临和关注,不足之处,请多多指点!!
  【关于“重走史图博之路”】
  时代的变迁推动着人们不断往前,前尘旧事一点一点地湮灭于岁月的尘埃中,若无人提起,便慢慢消逝在历史的天空。时隔80多年后,史图博所记载过的黎族村寨和生活面貌,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一批又一批执着于海南黎族文化研究的学者和专家,一次次重新踏上史图博当年调查的路线,在沿途的古街古道、山川河流回味当年史图博眼里的海南,找寻那些从历史的缝隙里幸存下来的蛛丝马迹。
  曾经“重走史图博之路”的学者中,值得一提的有海南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周伟民、唐玲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们沿着史图博当年的线路,根据史图博在《海南岛的黎族》中的叙述要点对沿线的黎族重新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田野调查,各种媒体报道大家可以搜索“重走史图博之路”,大约最集中的报道都是关于这两位教授的记录与发现。他们对于史图博和他著作的研究可谓是至深至诚。
  图为《海南日报》2012年报道周伟民夫妇在白沙元门镇找到史图博到达元门峒的历史见证人(右)
  2013年,德国一位摄影爱好者彼得罗维奇来到海南,踏上“史图博之路”,通过相机镜头记录黎族地区的历史变迁,并将这些新的影像与80年前史图博的作品进行巧妙的对比,2014年春节期间在海口骑楼进行了一场跨越80年的摄影展出。
  图为骑楼老街展出的跨越80年影展画册。80年前,史图博记录下一对母女在茅草屋前留下灿烂的微笑,80年后,模样相似的另一对母女的笑容则留在了彼得罗维奇的作品里。恍惚间让人有种时光穿越的错觉。
  “重走史图博之路”,100个人重走可能会有100种结果和感悟。学者的田野调查无疑是从文化价值去考量,摄影家的摄影则会侧重于面貌的纪实与视觉的冲击,而我们这次参加的“重走史图博之路”,则糅合了学者、专家、企业家、旅行社、媒体记者,试图从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角度,去考察如何将“史图博之路”转化为海南民族文化旅游的价值。
  图为本次“重走史图博之路”活动期间,专门负责海南考古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员李培荣教授、坚持15年深入海南黎区跟踪记录黎族文化变迁的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胡亚玲、海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张朔人博士、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博士等教授、学者探讨黎族文化的发掘与保护。
  灰常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之旅,楼主辛苦啦……
  【关于活动的线路及其他】
  80多年前,史图博在海南考察时,走完全程大约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那时候很多地方没有通路,这位严谨的学者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徒步穿行在这些高山峻岭阡陌河流之间,在村寨里挨家挨户的走访、记录。而今,中西部的交通路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在史图博的调查记录中只有几户人家的村落如今大多合并的合并,壮大的壮大,不下百户人家。更多的古道改道或者消失、村落迁移或者翻新,历史的面貌早已经无迹可寻。这次“重走”时间有限,原定行程从史图博之路上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点,最后实际考察的线路如下:
  儋州南丰古镇——昌江七叉——王下乡洪水村——皇帝洞——白沙天湖老周三村——琼中什运、什寒
  (其中由于中途车辆故障,楼主错过了白沙老周三村的访问,小有遗憾。)
  随行的团友,大多是对海南历史、民俗文化颇有研究和见地的专家学者,这里也略作介绍。
  三位活动发起人: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教授、海口骑楼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赵爱华总、中德职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红女士(目前正在翻译史图博的《海南岛民族志》中文版),另,我们海南在线也是本次活动的发起单位之一。
  专家学者智囊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员李超荣教授、国家图书馆专家赵俊华、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胡亚玲、海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张朔人博士、海南省社区文化促进会黄初平秘书长等;
  还有中元设计机构、海口中旅社、海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海口安聚贸易有限公司、昌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社会企业、团体的负责人以及海南各大媒体记者等一道同行。
  图为考察团在王下乡洪水村的合影(图片由海南摄足天下摄影俱乐部提供)
  三天两晚的活动全程自驾,7部车贴上活动车贴,穿行在中西部腹地山岭盆地
  【活动印象之——儋州】
  ======那大基督教堂掠影======
  活动第一站经过那大,我们匆匆去看了一眼那大基督教堂。它由美国籍丹麦人传教士冶基善来那大传播基督教时所建,始建于1909年,1914年竣工,从建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教堂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1995年,儋州市将那大教堂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0年对教堂进行修缮。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经过时作了短暂停留。
  图为儋州旅游局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那大基督教堂情况
  楼主拍摄的那大基督教堂,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矗立在闹市中央,分外醒目
  一百多年前的那大,地处密林深处,经济文化落后,当时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之所以被冶基善选址建设教堂,很可能是因为那大经近邻的南丰是进入五指山腹地的主要通道,许多国外传教士深入黎族地区,都要经过这条通道。因此,我们马不停蹄赶往此行第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儋州南丰古镇。
  用散文的手法写“资料”(或“介绍”),去了几分资料的枯燥,添了几分散文的真实和严谨,如此文采值得一读。读之如饴而又增长知识  
  ======南丰古镇:客家人的聚集地======
  南丰镇地处海南最大的水库-松涛水库边,距离儋州市中心那大镇14公里。清朝中期此地称南通,清末改称南丰。上世纪五十年修建松涛水库之前,南渡江流经小镇旁边,这里还是通向海南中部山区的一个交通重镇,以前白沙县的黎苗族同胞都要到这里赶集、购物或转往海口等地,成就了这里的商贸集散地位,有钱人都建起西式楼房,如今还可以看到十余户古老的骑楼。
  南丰是一个客家人聚集地,我们到访时,南丰镇社区居委会书记杨水雄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他的祖父辈从1930年代开始到南丰定居,他从小就在南丰出生长大,还能记起小时候南丰集市上热闹的情形,因为地处交通要道,儋州、临高人挑盐巴到这里来卖,白沙山区里的黎、苗族人则把布匹、山货拿到这里来易物,大陆也有不少商人来到这里做买卖,当地人与外来人也在这里结下姻缘,繁衍生息,久而久之这里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集市。
  史图博《海南岛民族志》中的南丰集市:
  今天的南丰古镇老街,大约300米,新楼与旧楼旧瓦房杂陈,街道弯弯曲曲的,像我所见过的许多未经雕饰和修缮的老街一样颓败,沧桑有余,韵味不足:
  这感觉是否有几分当年神韵?(摄影/一明YIMING)
  老街两边多为民宅和空楼,老街的另一端是今日新的集镇,供应着今日南丰人的日杂所需:
  未完待续
  即使能穿过沧桑的时光隧道,重现眼前的也不过是历史与现实的极大反差,人类的脚步已经走远,留在我们身后的该是另一番图腾吧?
  记号:)
  【史图博眼中的南丰】
  1932年7月,史图博第二次到海南考察,7月20日他第二次来到南丰。文中有这样的记录:
  “7月19日乘汽车从海口赴那大。20日抵去年由此出发的汽车公路终点南丰。我在南丰又雇了去年那个翻译,他除了做翻译之外,还做厨师、佣人、搬运夫等工作,像这类的人全都是客家人。”可见得当时的南丰已经有很多客家人在此谋生。
  “7月21日至25日间,我们首先去荷山。此地处在南丰西南的丘陵地带(英国海军部地图标为罗塔斯山脉Lotus Range),此行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两种黎族情况。21日,抵布配黎居住地冲威村。在此住了两天,记录了一些方言词汇,搜集了有关风俗习惯的材料,拍摄了几张在人类学上珍贵的照片,并幸而购得具有特征的布配黎妇女服装。冲威布配黎是汉族地主的佃农。他们的风俗习惯已经显著地受到汉族的影响。男子穿汉族服装,剪头发。农业也完全是汉式的。另外,他们还学汉族用回或粟著小独木舟到附近的河上捕鱼。”
  应该说当时史图博的考察最重要的一个指南就是地图,但那时候还没有比较可靠的海南岛地图,所以他所依据的是英国海军部出版的海图,当时的很多地名与今天有很大差别,在与目前从事史图博著作翻译的高红女士聊天时得知,著作中的许多地名给书本的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我们也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到,当时的黎汉融合现象已经较为普遍,黎族的很多民族特征已经在开始变化。史图博用了“幸而购得”一词来描述黎锦,可见他对黎族的纺织品黎锦是非常喜爱的。
  史图博书中的布配黎与独木舟
  近看独木舟
  史图博书中的黎锦纹样,远看一个大人近看无数小人
  史图博书中的黎族妇女织裙布场景
  “在冲威与南丰之间,有多港黎居住地葵都村。他们也受汉族风俗影响很深,一般都当汉族地主的佃农,生活至为困苦。建筑仍保持有侾黎的独特形式,头发亦酷似侾黎,在前额挽鬓。男子穿汉服,女子仍穿其独特的服装,并有纹身。”
  身着武士服装的侾黎
  (本节史图博原著资料来自海南大学图书馆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顶美女主编!读文笔流畅的好文章。
  【近现代南丰的光荣与没落】
  南丰的人文文化,除了客家文化外,还是个革命老区,见证过一段红色岁月。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为有效地领导全琼军民收复失地,特别是收复琼西重镇那大的斗争,1945年9月初,冯白驹、马白山等琼崖特委领导将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从白沙县阜龙乡迁入南丰墟现址。并在此旧址内设址办公,开展工作,前后历时半年左右,直至1948年初移驻别处。
  图为本次去南丰所拍的琼崖纵队总部旧址,它位于南丰镇南路45号的一座西式骑楼。因年代已久,这栋楼墙体出现裂缝,架楼木腐塌断裂,雨天时漏雨,晴天则掉土灰。2011年11月,由于经费有限,儋州市文体局及市博物馆只对旧址进行了基本的修缮。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基本修缮后的旧址依然破败不堪。楼主在网上找到2张09年拍摄的老照片,看起来与现今并无二致。不过那时候的南丰古街还是石板路,现在水泥硬化路面已经取代了石板古道。
  南丰在近现代的地位,在此援引天涯网友“独狼lcx”在2006年的贴文《品味南丰——儋州墟镇之六》中所述:
  “及至民国和革命战争年代,南丰还是海南平原地带通往山区的主要通道,其集贸中心的地位和交通驿站的功能,仍然没有弱化。在胡适父亲胡传的《游历琼州黎峒行程日记》中记载,南丰曾是‘抚黎总局’的所在地,‘南丰市’是‘民黎交易处也,其地南接乾脚、上水、下水诸峒,西阻白沙,北连南洋,为走集之部会’,而且‘南丰一带,处处有墟,今日在东,明日在西,黎货不能日日集于一市’。这些骑牌楼,便是当时地主们、商人们的居所,他们大多是嗅着铜味来此的广东人,发了家的他们请来技艺高超的建筑师,从香港和南洋找来图纸,建起了这些南洋风格的楼阁。幸庆的是,百千年后的今天,南丰不曾有开发热潮的光顾,也便没有大拆大建的待遇,让我仍能在这斑驳的廊柱间,抚摸那些来往于平原和山区之间的客贾、军士、学生和农夫从这经过的足迹,品味着他们留下的故事和感想。”
  到后来松涛水库建成后,加上公路的建设发展,南丰镇不再是通往海南腹地山区(白沙县、琼中县)的交通要道了,属于一个水库边死角城镇,昔日商业繁华景象已不再现,镇上也没什么企业,由于水库属于海南省西部饮水、灌溉重要保护水源,不给大规模搞旅游、房地产开发,像大部分退出历史舞台开始沉默在岁月中的城镇一样,南丰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南丰的未来在哪里】
  如果不是因为南丰墟曾经有过这么丰满的历史,我想如今任何一个经过南丰镇的人,第一眼见到这个小镇,都不会对她留下特别的印象。半新半旧、参差不齐的新老房子,就像还没有完成蜕变的蚕蛹,满目杂乱、突兀与刺眼。但这些不协调,却恰恰正是老街人谋求新生活的追求所在。年轻人的生计早已不在此地,多半老人和孩子留守在这里。给我们做向导的南丰镇社区居委会书记杨水雄、南丰党委宣传部宣传员李媛在表达南丰以后的旅游规划设想时,显然对这地方的过去怀有深厚的感情却对未来的蓝图并没有很厚的底气,“怎么发展还要靠政府!”
  破败的老屋(摄影/一明YIMING)
  南丰做旅游开发,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南丰傍依松涛水库,无非可以作为松涛水库的配套景点做一些考量,领略一番海南湖光山色风貌和人文风情;此外,从儋州南丰至白沙牙叉还有一条古老的航道,那是一条从山外进入白沙县城的水道,沿着水道进山时,就像行走在山的海洋里,两岸的雨林风光秀美,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规划一条旅游线?
  南丰古街尽头就挨着松涛水库
  南丰至白沙的水道风光(图片来自天涯网友“HN南戈”)
  但仅此想象而已,征询几个同行的人员,一再表达此地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已经为时过晚。老街的修复工程量太大,不是很现实。那么,南丰的未来在哪里?
  感谢 @老老吴1 @老街斜阳2013 @天之南2008
@sophiana2010 @石碌尊者 的关注和支持!如有更多信息和建议可以多多补充和完善!!
  ====儋州篇完,下一节将跟大家分享昌江====
  感谢楼主带来如此翔实的黎族史料和图片,再顶!
  可惜了这些古建筑。
  “重走史图博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经儋州、昌江、白沙、琼中,沿着德国生理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史图博80多年前考察海南的路线,追寻当年史图博照片中的场景,好!
  好贴好文采!  
  欣赏@梨花_雨 才女精彩细腻的文笔!!
  极好的一篇徒文,记述详实,图文并茂,层次分明,文笔细腻,简略而不枯燥,严谨而不繁琐,读来受益匪浅,坐等下文,谢谢楼主。  只是物是人非,让人感叹。  80年前就有“彩照”,让我难以想象。
  @lcx581 26楼
15:35:55  极好的一篇徒文,记述详实,图文并茂,层次分明,文笔细腻,简略而不枯燥,严谨而不繁琐,读来受益匪浅,坐等下文,谢谢楼主。  只是物是人非,让人感叹。  80年前就有“彩照”,让我难以想象。  -----------------------------  是啊,我也好奇那彩照。但真的是彩照!那时候的学者太厉害了。专研精神也不是一般的令人佩服。
  @一明YIMING 25楼
14:55:21  欣赏
才女精彩细腻的文笔!!  -----------------------------  感谢一明老师,在昌江给我们介绍那么多的好地方
  @天之南2008 22楼
12:39:08  可惜了这些古建筑。  -----------------------------  只能是可惜了,新房子陆续建起来,老房子都要消失了。修复基本不可能的了
  @天之南2008
12:39:08  可惜了这些古建筑。  -----------------------------  @梨花_雨 29楼
17:18:06  只能是可惜了,新房子陆续建起来,老房子都要消失了。修复基本不可能的了  -----------------------------  不用可惜啊,新房子保留500年也是古建筑。人类很难保存每个时代的建筑。换一种思维,也许看起来又是好事。我们现在看的古建筑不也只是几十或者百年吗?这也是拆了以前的才建起来的新房子嘛
  非常有意义的重走采风之旅
  @梨花_雨
  谢谢分享,继续:)
  @天之南2008
12:39:08  可惜了这些古建筑。  -----------------------------  @梨花_雨
17:18:06  只能是可惜了,新房子陆续建起来,老房子都要消失了。修复基本不可能的了  -----------------------------  @自游人阿端 30楼
18:09:24  不用可惜啊,新房子保留500年也是古建筑。人类很难保存每个时代的建筑。换一种思维,也许看起来又是好事。我们现在看的古建筑不也只是几十或者百年吗?这也是拆了以前的才建起来的新房子嘛  ================================  只怕是当今建的房子连70年都撑不住。  我们今天看到的千年建筑多数是“原建”,不是“拆建”。
  @天之南2008
12:39:08  可惜了这些古建筑。  -----------------------------  @梨花_雨
17:18:06  只能是可惜了,新房子陆续建起来,老房子都要消失了。修复基本不可能的了  -----------------------------  @lcx581 34楼
22:17:22  @自游人阿端
18:09:24  不用可惜啊,新房子保留500年也是古建筑。人类很难保存每个时代的建筑。换一种思维,也许看起来又是好事。我们现在看的古建筑不也只是几十或者百年吗?这也是拆了以前的才建起来的新房子嘛  ================================  只怕是当今建的房子连70年都撑不住。  我们今天看到的千年建筑多数是“原建”,不是“拆建”。  -----------------------------  那几百年后,代表这个时代的古建筑将不复存在了。
  海口得胜沙、水巷口的骑楼已被修缮一新,而南丰的骑楼却只能任其自生自灭,真是同楼不同命,看来还是生活在大城市好。
  一些珍贵的文物是国家的瑰宝,如万里长城,保护何止千年。
  @天之南2008
12:39:08  可惜了这些古建筑。  -----------------------------  @梨花_雨
17:18:06  只能是可惜了,新房子陆续建起来,老房子都要消失了。修复基本不可能的了  -----------------------------  @lcx581
22:17:22  @自游人阿端
18:09:24  不用可惜啊,新房子保留500年也是古建筑。人类很难保存每个时代的建筑。换一种思维,也许看起来又是好事。我们现在看的古建筑不也只是几十或者百年吗?这也是拆了以前的才建起来的新房子嘛  ================================  只怕是当今建的房子连70年都撑不住。  我们今天看到的千年建筑多数是“原建”,不是“拆建”。  -----------------------------  @自游人阿端 35楼
22:23:55  那几百年后,代表这个时代的古建筑将不复存在了。  -------======================  就现在这样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存不存在我看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建筑质量不足以支持它存在。即使存在下来,也是反面教材。
  【活动印象之——昌江】
  ======昌江王下七叉盆地======
  21日下午我们从儋州赶往昌江七叉,到达霸王岭下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正值农忙时节,水田里四处是忙碌的身影。远远近近的山峦层次分明,在天际下划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群山怀抱之下,明镜一般的水稻田倒映着农人劳作的身影,半空点缀的木棉红与地毯铺陈的稻苗绿相映成趣,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可惜光线不够好,楼主手机摄影技术有限,图片效果一般,大家就尽情发挥想象吧~~
  【史图博眼中的七叉】
  日至11日,史图博曾在七叉盆地的七叉大村、重合村、乙峒村(乙洞村)进行考察,书中有这样的记录(资料来自海南大学图书馆):
  “8月7日,我们从荷乐(乌烈)向东南方前进,经过低丘陵地——不断出现富饶的稻田的地方,走了约四个小时,来到很大的部落七叉,我们在七叉一直住到8月11日。
  七叉有400户,大部分是侾黎,另外还有少数南劳黎。侾黎和南劳黎的男子,头发都挽在额前,但发式是有差别的,这是区别他们的唯一标识,据七叉的汉商说,南劳黎的语言同侾黎有些不一样,他们都彼此通婚。
  海南岛西部侾黎的农业、村落构造、住宅建筑方法、发式、服装、体格、相貌、语言、风俗、宗教观念、性格等方面,都与住在南部崖州地区的侾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海南岛中部侾黎的特征——耳朵穿着黄铜粗耳环的妇女头饰,在南部或西部的侾黎中都看不到。海南岛西部侾黎妇女的纹身比其他地方都要多,颈部、胸部和腹部都刺遍了,侾黎和美孚黎一样,在艺术才能上比白沙峒黎贫乏得多。”
  史图博文中所提到的“侾黎”,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哈方言”黎族,在海南岛分布面积最大的黎族。
  史图博书中的侾黎酋长鼓图(来自《海南日报》报道翻拍)
  史图博书中的侾黎、南劳黎、美孚黎耳饰;侾黎的鸡腿占卜(来自《海南日报》报道翻拍)
  挽在额前黎族发式,我们在上面文章中已经发布过图片,在1938年9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一位作者名为Leonard Clark(伦纳德-克拉克)发表了名为《Among the big knot lois of hainan》的文章,文章被翻译为《深入海南“大结”黎》(全文翻译参看楼主贴文),正因当时黎族男子习惯在前额或者头后将头发扎成一个大结,因此作者称他们为“大结”黎。其描述为:“四英寸长的‘大结’——他们的长黑发或者棕色头发往前缠着并在额头上打一个结,突出大概4英寸。这个“大结”,探究从何得名已经失去意义。从我后面的见闻看来,各个部落把它缠在头上不同的位置。比如我们穿越过他们领地的白沙峒黎族,就把大结缠在头后。我们在路上遇到大结打在前额的,是来自南方的‘客黎’(跟汉人来往密切的黎族部落),他们带着草药、蛇皮、鹿茸还有挂在竹子上晾干的猴子……这些都是做中药的材料。”
  (193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黎族发式)
  现在我们的文化都要从老外那来读,悲哀。
  【今日七叉:海南木棉旅游胜地】  可惜史图博到达七叉的时候已经是炎夏8月,他未能见识到七叉木棉漫山火红的胜景。如今的七叉,在全国各地摄影人和昌江县政府的传播推广下,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春季木棉花游览胜地。原始广袤的霸王岭,风光秀丽的昌化江,错落有致的梯田,与早春热烈在田间地头的木棉花一道,成为七叉的旅游招牌。七叉镇“乙劳木棉观景台”、“七叉梯田木棉景点”、“宝山木棉园”、昌化江畔成为这时节大热的旅游目的地。  由于我们白天没有在七叉停留,因此楼主没能拍到相关的图片,在此借走读网友“lcx581”在他的帖子《木棉怒放报春来》中的图片,这组图也应是这几天去拍回来的景象:    七叉盆地木棉盛开的景象(摄影/lcx581)  根据楼主判断,这个位置应该就在从七叉镇前往木棉观景台的路上?沿途都可以看到这番景象。  比较遗憾的是远处有一座山因昌江工业项目被破坏掉了,灰白的山体在两侧的墨绿衬托下非常醒目,很不协调,一大遗憾。我们从网友“南海道人”这张图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    这段时间去自己去七叉的人也非常多,道路拥挤不堪,也没有便利的停车位,所以车都挤放在到路边上:    图片来自网友“lcx581”  楼主比较看好七叉的木棉旅游,但是包括交通、饮食、住宿在内的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可以更加完善一下。好好做一下梯田木棉、昌化江木棉的文章,带动周边的居民一起加入到旅游服务中来,是很值得期待的。
  很好的帖子,拜读!
  太有价值了
  跟随楼主,重走史图博之路!
  楼主这几天去考证了更多的信息回来。昨天晚上去参加了“重走史图博之路”在骑楼老街举办的活动总结会,收获不少。回来继续与大家分享。
  在这里楼主要补充一张史图博当年在海南考察的路线图,是手机翻拍的海口骑楼举办的“重走史图博之路”摄影展宣传册绘图,可以大致看到当年这位德国学者在海南行走的路线:
  图上黄色线路即为史图博两次来海南的考察路线,图上的地名均为1930年代的地名音译,绝大多数如今已更名。
  ======王下乡洪水村与皇帝洞======  多次在图片上看到过洪水村茅草屋的照片,但当真正来到这里时,你才能领会这大山的深邃和草屋的依偎。眼前是一派原始和谐的田园风光,在一群呆惯了钢筋水泥房子的城市人看来,这里就是向往已久的田园梦想~~    站在高处看洪水村,一簇茅草屋掩映在椰树之下,这个老村已经没有村民居住,香港探险协会将这里的几间茅草屋改造成为旅馆,很有意义的尝试,只是市场效果还不是很好。    茅草屋外观    改成客房的茅草屋内景
  再读好帖。
  2008年,昌江县启动包括洪水村在内的全县3个纯茅草屋的黎族村庄的民房改造工程,正当这些茅草屋退出黎族人们生活舞台,即将面临消失之时,(香港)中国探险协会的一项公益事业挽救了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协会与王下乡洪水村6户村民签署了一份共同保护黎族文化(茅草屋)的协议。协议规定,该协会为每户村民出资8000元资助改造民房,村民则要协助协会保存好现在村民居住的茅草屋。这才使得我们如今到洪水村,还能看到较为完整的原始茅草屋群。
  虽然如此,受到接管改造的也仅此几户,其他的未改造保护的,没有人居住之后,损坏会很严重,据昌江旅游局的负责人庞大海给我们介绍,像这个茅草屋的屋顶上的茅草,之所以能经受风吹日晒抗住至少3年才更换一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有人居住在里面时,生活的烟熏起到了一个加固和保养的作用。
  这是考察团在改造后用作接待住宿的茅草屋前访问昌江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
  这是楼主拍摄的洪水村保护不善的茅草屋已经开始倒塌:
  探险协会的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但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如果我们现在去到洪水村,从一个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无非是我去了那里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住哪里?能带走什么?现在洪水村仅仅解决了有地方住,还是一个体验式、探险式的改造尝试,但是搬迁后的洪水村村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投入到旅游服务中来,也没有水喝,没有饭吃,除了到此留影外根本不太适合在那里停留太久。所以这里目前是谈不上旅游经营的。
  不过楼主有留意到在被改造的几间茅草屋当中,有留意到有一间的门上有咖啡屋的英文字样,但没有进去看里面是如何情况:
  洪水村原址的不远处就是搬迁后的新村,其实发动村民来投入提供一些特色的餐饮和小吃是可以的:
  现实的很多因素我们都可以理解,比如最为突出的就是交通,从石碌县城到王下洪水村,大概有40多公里,虽然路面已硬化,但从七叉到王下的山路在崇山峻岭中盘旋,崎岖险峻,进出山村实在不是件容易事。
  从七叉到王下的山路十八弯,这是楼主在经过一个将近360度的转弯时抓拍:
  一路上许多这样的喀斯特地貌
  但是往往无限原始风光就在艰难险峻的地方。到了洪水村,再往西沿着南尧河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一处山为屏障水为腰带木棉添彩的原始洞穴——皇帝洞。据网上资料显示:皇帝洞是一个岩溶洞穴,洞口位于山腰,洞穴由西向东伸延,洞宽约60米,深约130米,高25米,面积约78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洞内50米处有十五级天然石阶,拾级而上,至洞深处,遇一奇石,形似皇帝,栩栩如生。奇石前有两列乳石,似正在朝拜的文武官员。“皇帝洞”因此而得名。
  沿着素有“十里画廊”之称的南尧河前往皇帝洞,路边都是开得正艳的木棉,非常漂亮。
  在距离洞穴几十米远的高地上远观皇帝洞,洞口的岩壁非常壮观。山水洞花相依相衬,景色迷人。
  这个洞真的非常之大,上面资料描述可容纳上万人真不是吹的。洞口进去或还有天窗进入另外一个洞,由于当天行程紧张,我没有进去探秘。
  洞内洞外两重天,这是从洞口看洞外,真有世外桃花源的感觉。
  【史图博在昌江】  史图博在昌江停留的点很多,文字记录中多次提到“大岐河”,这个河就是我们今天的南尧河。他在大岐河流域的经过是这样的:从加配(今报白村)开始,到布东(今保丁村),沿着大岐河流域谷地,往上经过牙格(昌江县王下乡牙迫村)等村,来到大岐河的源头南大村,然后越过大岐河和昌化江中游之间的分水岭,到达昌化江中游向东的河谷,渡过昌化江,抵达潘阳(今番阳)。  “8月13日,从加配东行,抵布东村。它位于海南岛中部西缘最高山系的山麓,大岐河从这个山系流出。……我们再顺着这个山谷往上行,抵大岐河的源头。8月13日,到达由山谷上去的5公里的小村子牙格,道路穿过川流于峡谷的奔腾的山溪,沿着山谷左侧(南面)险阻的斜坡伸展,从那里越过了已经是西北向的金齿岭和右边的山谷斜坡,可以望到耸立着的岩石山山顶的美丽景色。”    史图博途经的大岐河的小山谷    大岐河的谷顶    这是楼主这次活动所拍的山谷,景色还是如此清新    这是楼主这次拍的干涸的南尧河河段  “牙格村位于全被森林覆盖着的短而窄的山谷中,村子是由7个被芭蕉园围着的简陋的小住户组成的,当我们抵达村子时,全部居民都到远地收割去了,一般说来,这里不便于水田耕作,全部景观看来像是未经老动加工的样子,我们充分享受了极其美丽的日落景色,欣赏了山溪的水流声,鸟的鸣叫声,鹿与猿猴的蹄声和美丽的月夜。”  史图博有没有到过如今的洪水村,还没有考证清楚,但据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教授介绍,他的文中有一段文字有提到皇帝洞,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观是有可以对照的:  “我们考察了大岐河谷左岸,在荷乐西面附近的高耸岸壁的洞穴。洞穴内有钟乳石、石笋、钟乳石台地等组成的美丽的钟乳洞,在暗处可能有许多蝙蝠,在洞穴的入口处有明显的是为了加固而用人工劈石砌成的石壁堵着,荷乐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人砌成这些石壁的。”  今天我们依然在洞口可以看到那些垒砌起来的石壁    
  幽雅文字,详实图片,赞!!
  好贴。欣赏、学习!
  欣赏,寻找历史的记忆  
  有才之人
  重走历史路,非常好!
  读来详实生动,期待下文。再顶。
  【在昌江考古】
  实际上这一路走来,昌江是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应该说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昌江县自己打出的口号就是“山海黎乡,纯美昌江”,棋子湾看海景,霸王岭看山景,昌化江看河景,黎乡看民族风情。除了这些资源之外,其实昌化江流域一带还是重要的史前文明发源地之一,留下许多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这次随团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负责海南版块考古工作的李超荣教授,在海南长达8年的考古工作中,对昌江是情有独钟。昌江的信冲洞、钱铁洞、皇帝洞、混雅岭、燕窝岭,这些都是有名的考古地点。这些地方大多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作为昌江的另一大旅游资源,也是非常有特色。
  3月3日,李超荣教授在海南大学图书馆做客我们“真人图书馆”时,也对昌江的考古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设想——把皇帝洞与钱铁洞(皇帝洞与钱铁洞相隔很近)这一带打造成为一个大型的文化地质遗址公园,作为科教、考古实习基地,同时与南尧河十里画廊、洪水村黎族风情、田园风光一起连成片区,在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这些资源产生社会价值。从我们这一路的直观感受来说,这个规划好了确实可以有。
  李超荣教授做客海大真人图书馆
  南尧河的十里画廊,在这里我转网友 @南海道人 在帖子《南尧河畔木棉红》中的美图给大家分享:
  这次考察活动我们没有去钱铁洞,但据李教授讲,钱铁洞就在在皇帝洞的后面,这里我从网友 @好摄毛毛 处要来两张钱铁村的图片分享给大家:
  第一张是拍摄于两年前的钱铁村:
  第二张是拍摄于2014年春的钱铁村:
  田园风光不是一般的美吧!
  欣赏,寻找历史的记忆
  南尧河的十里画廊、皇帝洞以及王下值得走读团队专门作一期露营走读。
  好像故事没有讲完,,,
    请问这张相片是儋州南丰老街吗?我找不到出处,貌似有点像,1882年拍摄的把,
  @kenkenjj 66楼
04:28:27    请问这张相片是儋州南丰老街吗?我找不到出处,貌似有点像,1882年拍摄的把,  --------------------------  不敢确定,但从那些对联看起来很像,南丰街上的骑楼的一大特点
翻出来晒晒
  如果街上的是日本兵,应该是1943-44年,像老海口得胜沙。南丰老街好像要狭窄些。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世神龙之魂碎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