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为什么发不了红包现在人沉迷于发红包

女子沉迷抢红包冷落家人 老公翻脸称抢多少我给
“AA收款”标志和伪装成送钱理由的留言,乍看和红包信息有些相似。据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
记者昨天验证时,收款主题等已无法进行自主描述微信截图
羊年春节的“关键词”,非“抢红包”莫属。从年前开始,不少年轻人就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的方式给亲友拜年,虽然大部分电子红包金额不多,但这种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亲友间有了互动,增进了感情。 不过,从消遣的“伴奏”,演变为春节假期的“主题歌”,有关“抢红包”的争议声也越来越大。有专家指出,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骗子也瞅准了其中的“商机”……
熬到凌晨4点,只为一个“说好的大红包”
对于26岁的淮安姑娘小潘来说,这个年,她是和微信红包“铆上了”。
说起抢红包的这段经历,小潘说要“追溯”到年廿八,“那天我们开年会,抽的奖是现金红包,有人抽到一万元,我一毛钱都没抽到。和我一样没抽到奖的,当然不会放过抽到奖的。”
从那天起,小潘的微信多了好几个专门抢红包的群,“抽到现金大奖的同事自然要‘放点血’。”春节倒计时,无论是同学群还是同事群,红包满天飞。小潘深知“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很快,她放弃了那些只有几毛几块钱的“小群”,专攻红包金额超过十元的“大群”,“只有盯住大领导和土豪才是王道!”
小潘说,年廿九那天,公司一个领导放话要发一个大红包,时间定在凌晨4点,“不知道哪来的劲,兴奋得睡不着,硬是熬到了4点。”到点了,领导却没动静,几个没睡觉的同事在群里喊:“到底发不发啊?”
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得知,领导前一晚喝醉酒,12点就上床呼呼大睡了。为了安抚大家,第二天领导没有食言,在群里发了一个1000元的红包,“我抢到200多,这下心里平衡了。”
老公和老婆翻脸:你要抢多少,我给你
和小潘一样,去年结婚的南京姑娘小李也成了红包的“傀儡”。
“吃饭要坐在离路由器最近的地方,手机屏幕不能锁,微信也不能退出,震一下都要看。”见老婆如此疯狂,小李的老公自然不爽,“你到底要抢多少钱,我一次性付给你。”
见老公发火了,小李只好收敛一些,可每次偷瞄手机,群里几十个红包都发过了,“就是那种错过好几个亿的感觉。”因为不少群里都表示除夕晚上8点定时发红包,因此8点前,小李做什么事都急匆匆的,“以前洗个澡要半小时,现在10分钟就出来了。”
回想起那晚,小李也很愧疚,“其实我也知道,难得有机会陪家人说说话,不该把心思放在抢红包上面,但我就是控制不住,不看手机就难过,其实也不是为了赚钱,就觉得好玩。”
网络红包,怎样才“恰到好处”
不得不承认,这个春节长假,家人团圆、亲友聚会等场合,总有人低着头紧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毫不夸张地说,抢红包成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风景,但由此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只抢到一分钱照样高兴
——相隔万里,互动交流“无障碍”
“其实这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延伸,红包本身是春节的象征,而微信等工具则强化了网络空间的交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技术平台的便利催生了网络抢红包的现象,“网络抢红包看似是为了争抢金钱,其实更为注重营造新年的喜庆气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邱建新说,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通过这种活动进行联系,增加年味。”
——既收获至亲关爱,又收获社会认同
“以前的红包多来自于至亲,特别是直系和旁系亲属。网络红包的出现,将传统红包的范围泛化到朋友、同学、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即使只抢到一分钱,但仍让人高兴。”“70后”白领肖冰认为,与传统红包相比,网络红包是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的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
——既PK了运气又不伤自尊
“抢红包的不确定性给人意外惊喜,抢不到红包也不会斤斤计较。”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彦捷认为,即使没有抢到或者抢到金额很少,也不会对自己的根本评价和自尊构成威胁。
抢红包虽好,不要贪恋哦
——抢到了红包,冷落了亲人
抢到红包虽然很高兴,但也有人无奈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俩坐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
邱建新教授也不讳言抢红包引发的负面效应,“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低头族’只顾抢红包,却忽略了和亲人的交流。”他认为,过年一家人团聚,亲情互动是最主要的,“抢红包应该把握个度,时刻提醒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登峰同样表示,与家人欢聚一堂、沟通交流才是春节的本质。所以,抢红包虽好,不要贪恋哦。
——红包正在毁掉春节
凡事过犹不及。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
难怪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这个春节,一些人为抢红包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话,没来得及和爸妈唠唠嗑,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收发红包最多省份排名
江苏排第四
据了解,除夕当天,微信红包个人收发总数为10.1亿次,超过去年除夕的200倍,高峰期在零点“跨年”之后的两分钟内,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55万个红包被发出,165万个红包被拆开,这个数字也是去年此时的66倍。
调查显示,发放红包最多的省份排名依次是: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福建、辽宁、山东、陕西、四川。按照性别来看,发红包的男性占52%,女性占48%;收红包的男性占47%,女性占53%,可谓“男人发到心痛,女人抢到手软”。
需输密码的“红包”
不是所有“红包”都可以抢——
“恭喜您获得8.88元红包,转发其他群再得8.88元……”年三十,不少市民的微信群里出现这样一个链接,一些人看到后,直接转发到其他群里。这两天,不少报道都在提醒,这是一种新式骗局,骗子们也瞄上了抢红包热潮。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前天通过微博揭秘了这一骗局。文中称,骗子在收款留言处填写“送红包”等字样后,向群聊中发送。红色的“AA收款”标志和伪装成送钱理由的收款留言,乍一看和红包信息有几分相似。此外,“AA收款”付款前,微信会弹出确认按钮,并以“AA+付款金额+给+用户名”的格式将付款信息提示用户,骗子会将昵称改为类似“您,新年红包点击领取”字样,这样在弹出确认信息时,支付按钮就会显示类似“AA 8.88元给您,新年红包点击领取”的样子。这样一来,用户“提钱”到账户时,其实就是同意了收款请求,8.88元便划入了骗子的账户。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按照流程进行验证,不过,在“AA收款”下的三个选项中,只能改动金额或人数,收款主题和留言等选项都不能变动,主题有三个选项,分别是“小伙伴聚餐”“小伙伴活动”和“普通收款”,也就是说,无法制作出主题为“红包”或相关字样的链接。腾讯方面表示,确实进行了优化,比如主题无法进行自主描述,“对于恶意欺诈行为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严厉打击。涉及欺诈的账号一经核实将直接进行限制处理,不能进行提现、消费及转账等交易,并对相关AA收款交易进行退款。同时,增强AA收款支付功能的提醒,尽可能提醒用户确认操作,避免资金受损。”
同时,腾讯方面表示,点击“AA收款”链接并不会造成钱财损失,只有确认支付密码后才会有金钱流动。为此,腾讯方面建议,收红包不需要输入密码,凡是需要输密码的“红包”都是骗局。
实习生 孙倩雯 记者 郝多
综合新华社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12345678910您当前的位置 :&>&
不可过于沉溺“抢红包”
当心游戏变了味!
& &网讯 如今,没有发过红包的人可能有,但是没有参与抢过红包的可能很少。人们不仅要问:发完红包或者抢完红包之后又该干什么呢?不知从何时起,在人们之间兴起了一种发红包的游戏,只要有人发红包,自然就会有人抢红包,而且这种红包的功能和人民币相同,可以支付,也可以提现。这就更加增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许正因为如此,现在只要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发红包、抢红包已经成了一种流行,无论是上班,还是吃饭、行走的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盯着手机的人,套用一句话来说,不是在发红包,就是在抢红包。
& 那么,抢红包游戏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可能对于发的人来说,一时高兴,只要自己有钱,就可以随意地发一些,多则几百元、一百元,少则一元、几角钱,甚至几分钱都可以发,图的就是个高兴。当然对于那些抢的人来说,就是机会,抢到了就是赚到,多则几元、几十元,少则只有一分钱,不抢白不抢,大家都乐此不疲。原因何在呢?抢的或发的已不再是钱,而是一种乐子,一种心情,一种消遣的方式。
& 试想如果你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上微信、上QQ,既使别人发再多的红包,你根本就不可能去抢,再说了你也没有机会去抢。因为许多红包一旦发出来,几秒钟就会被一抢而光,可见这种抢有多么凶猛,真正达到了秒杀的程度。甚至有人为了抢红包,发明了什么&挂&,只要有人发红包,也无论自己是否在线,都会自动参与抢,把一种游戏当成了一种收入的营生,也就变了味。
& 想想许多年前,先是在QQ上玩的一种种菜游戏,自然除了自己种之外,也可以偷别人种的。有一段时间,偷菜成了许多人们的口头禅,甚至有人为了偷别人的菜,可以不睡觉,甚至半夜也爬起来去偷。只是这种菜却无法真正食用,自然慢慢的人们就失去了兴趣、后来又有了开农场、搞养殖、开超市、抢车位等等游戏,但这些游戏无一例外都是虚拟的,除了就是娱乐,人们在玩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然没有热情没有兴趣了。试问一下今天还有谁在偷菜种菜呢?当然,游戏可以放松人们紧张的神经,缓解压力。但是游戏就是游戏,得分时间和地点,更得分轻重缓急。如今把游戏和金钱直接挂上勾,增加了人们参与的兴趣和欲望,这对游戏本身来说无可厚非,可是对于整日参与抢红包的人们来说,是不是值得呢?这确实需要大家认真思考一下了。
& 手机与网络的结合,给人们的参与方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时随可以上网、可以参与。可是这样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低头族增加,导致相关疾病的增加,甚至一些人由于执迷于手机而发生交通事故跌落地沟、井窨的事时有发生。同时也使一些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及相关游戏中,荒废了学业,甚至误入了歧途,这也是事实。当然,任何一种游戏其本身是无害的,但是在游戏玩法的设置上,是否合理和科学,是否有利于健康却是值得深思的。
& 人们不禁要问,发完红包、抢完红包之后又该干什么呢?我想这样的问题不是你我能回答的,是游戏开发商思考的问题。但是,我们能问自己的是,我们抢红包、发红包,我们是为了那几个钱吗?我们真正得到了什么?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呢?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乌达区第四届初中部英语节戏剧比赛在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道德讲堂举行本次英语戏剧比赛为全乌达区热爱英语,热爱戏剧的学生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乌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乌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news center
贪婪沉迷,你会陷入微信红包赌博
 犯罪团伙以微信抢红包进行豪赌
金额高达几百万元
全国网友一片哗然 贪婪沉迷,你会陷入微信红包赌博   
商报讯(实习记者陈王凤)2015年春节流行起来的手机微信红包,如今大半年过去了仍余热未消,不仅有人仍然沉迷其中,更有甚者把微信红包玩儿成赌博工具了,这下玩大了,小伙伴们都有点害怕了?专家说了,微信抢红包成瘾是一种“病”,赶紧去医治,防止病入膏肓走向犯罪。
一群人变着法子将微信抢红包当成赌博
温州瓯海23岁的焦某在今年3月初组建一个微并逐渐将其变为一个微信赌场,赌博的规则大体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发500元的红包,设置5个人的红包份额,发到群里给大家抢。抢到的人,将金额的最后两位数字相加,谁的数字最小,就要继续发红包,比如100.31元和100.62元,前者3+1=4,后者6+2=8,那么前面那个人数字更小,要到群里参与赌博,必须要通过老的群友介绍,不然必须先缴纳500元的保证金给焦某。
由于每人每天发红包的限额只有5000元,焦某又招聘代发红包的人员,这些人同时开数十个微信账号,专在群里发红包。每个红包大概500元,代发红包的会抽15到30元作为提成。这部分提成,由代发红包者和焦某分。眼看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焦某又开了一个群,还以日薪500元聘请了林某和戴某管理微信群。
据警方介绍,焦某的两个微信群,几乎24小时不间断地发红包,每天发600到1000个红包,“单单焦某一人,每天就可以赚取元的抽成。”警方统计,焦某共收到红包64594次,收到的红包金额达259.4万余元。近日,温州、台州警方,分别捣毁以微信抢红包形式进行网络赌博的团伙。温州的犯罪团伙,13名嫌疑人落网,100多人涉案。台州的犯罪团伙,7名嫌疑人已被刑拘,300多人涉案,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市民坦言抢红包游戏让人上瘾余热未消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微信抢红包就会出现微信红包攻略、微信抢红包神器、微信抢红包教程等各种词条。
27岁做行政工作的小刘告诉记者,自从春节开始玩儿微信抢红包到现在就没有断过,由于工作性质比较清闲,她的空闲时间基本就是玩手机度过的,而玩儿微信抢红包就是她最大的乐趣之一了,据小刘介绍,她加入的初中同学群、高中同学群、同事群等等群加起来起码也有十几个了,“有时候看着战果挺可观的,就不愿意停下来,好像不想停也不能停。”小刘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她表示,这游戏确实得戒,都快影响工作了。
市民王先生看到微信抢红包成了赌博工具,着实把他吓了一跳,因为他老婆最近加了几个抢红包的群,一天到晚抢红包,亏了要回本,本回来了还想玩玩,赚了点说好不玩了,看着别人玩就手贱去抢,结果又是恶性循环,“怎么办?因为抢红包都懒得上班了,我说话她不听,说好不玩不玩,一转身又抢上了。”王先生无奈地说。
心理专家认为抢红包满足部分人心理需求
海南某心理学家表示,人人有玩心,人人都会有“赌”性,微信抢红包让人群中那人人深藏的“赌”心得到充分满足,也可理解为网络上所说的“抢红包逼出了大家的‘狼性’”,所指的正是人们面对游戏、金钱刺激时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无尽的欲望,微信红包不同于其他红包的最大特点在于设计了拼运气抢红包的使用场景,赋予红包产品游戏性质:准备抢的那一刻,用户抱着对好运气的渴望,状态几近疯狂;在抢的过程中,哪怕总额很小的红包,用户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拿个头彩,玩得不亦乐乎;结果公布时,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未抢到的更不甘心,促使游戏不断接力,参与者轮流做庄主,和赌场上的赌鬼几近类似,在微信抢红包这场“小赌怡情”的游戏中,红包远远超越其本意,而是一个押注,激发的是参与者好玩和小赌的情绪,满足用户深藏的赌博心理,红包成瘾典型的症状有眼睛干涩、头昏脑涨、上班注意力无法集中、时不时想拿出手机看、不抢红包就有患得患失感,如果情况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就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防止病入膏肓走向犯罪。
警方称纠集成员代包、安装作弊器属非法行为
微信抢红包是否构成违法犯罪?据警方介绍,法律早有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等传输赌博视频、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具有其中之一,就属于“开设赌场”行为。
刑法第303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群主纠集成员进行红包赌博,涉嫌聚众赌博、开设赌场,代包手从中营利属从犯,群成员抢红包涉赌的违法行为要受治安处罚。此外,在红包群中装“作弊器”的行为,属非法占有,达到一定金额涉嫌诈骗。
据民警介绍,如果是朋友间的小额互发,没有营利性质的,可视为赠与,不涉及违法。
网友:为了赌博,招招出奇
@热食王子:利用微信传播淫秽信息,利用微信进行赌博,太可怕了!
@sunny没有:我还没看懂怎么玩,人家都发财了。
@上海外国女:总会有人上当受骗的。@高老师:赌博是万恶之渊薮,赌博
滋生罪恶,十赌九输,开赌庄的人,没有一个好心肠的,有赌必查,严厉打击,才能惩恶扬善,开勤劳之风。
@海南妞妞:我们也玩,一次发100元,分5个红包,谁抢的最少谁发,都是朋友,偶尔娱乐。
@而他1987:害人害己,私设赌场,该死!
@说说去去:为了赌博,招招出奇,真的是醉了。
@方怡:公司里的几个同事上班没事就玩这个,已经沉迷进去了,金额还挺大的,这不是赌博吗?
@我是很可笑是吗: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红包也不是这样发啊,这也是犯法,不知道吗?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健康岛频道推荐
海南美食频道推荐
海南房产频道推荐
海南汽车频道推荐
海南一家推荐
家居装饰频道推荐
城市消费频道推荐&  逢年过节,甚至平常时日,在亲友同事的微信群里发红包、抢红包,既能增进情感,又可休闲娱乐,但时下一种以微信红包为道具的游戏方式正在网络流行。有的微信内网友每天以游戏的方式发出的红包,金额动辄数万元,有人因此蒙受不小的损失。而传说中的抢红包&神器&,更是使组织这种&游戏&成了一门灰色生意。  红包游戏惹人沉迷  &这两天手气太差了,光发微信红包就输掉了两三千元。&在一次与朋友的闲聊中,网友田女士抱怨道。  微信发红包本是娱乐,发多发少都是由自己决定,这跟手气有什么关系呢?又为何短短两天就输掉几千元呢?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田女士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方才了解到她加入的并不是普通的微信群,而是一个专业的微信红包游戏接龙群。  田女士告诉记者,不久前,一名好友把她拉入了一个外地的微信群。与加入其他微信群不同的是,加入这个群首先得向群主缴纳120元的押金,否则就将被&清除&。  在群主的介绍下,田女士了解了这个专业红包群的基本规则:每天都会有人发红包,手气最差、抢到红包最小的网友就要接龙下去,连发6个20元的红包,以此类推。为了防止有群友耍赖不按规则接龙,每个人都需向群主缴纳120元的押金,以便出现网友&跑包&的情况后,由群主代发红包。  据田女士介绍,这个红包接龙群异常繁忙,每天从早上到深夜,都在持续地上演发红包、抢红包的游戏,一天下来大家发出的红包金额少说也在数万元之上。记者打开她的微信发现,仅仅25日上午,就有好几十条发红包的记录,每个红包金额均为20元。  刚入群的那几天,田女士手气颇好,甚少抢到金额最小的红包,因此那几天她有时一天就能进账三四千元。但是此后她却连连&中招&,每天都被迫接龙发出多个红包,不但很快把之前赚的输完了,还赔进去不少。  &现在赔了不少了,我都想退出了,但又有点不甘心。&田女士无奈地说。  &神器&让人稳赚不赔?  田女士的遭遇仅仅是因为手气差吗?无独有偶,一个多月前,市民陈先生也被多年不见的一个老同学拉进了一个微信红包群,这个群发红包的规则与田女士所在的群类似,差异只不过是规定由手气最好、抢到最大红包的人接龙。  入群后,陈先生狂抢红包。让他想不通的是,自己&中彩&概率颇大,很快就赔进去了数百元。  有好友及时提醒陈先生,在这些专业的微信红包群中,有很多人都在使用外挂软件抢红包,这样能够确保不抢到最大或最小的红包,甚至还能够修改红包的金额。  &我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人家在背后作弊,便果断退出了那个群。&陈先生告诉记者。  陈先生表示,据他所了解,在此类微信红包群中,采用软件的很多就是群主及一些骨干成员,他们因此处于稳赢不输的局面;而通过拉入更多的新成员,他们便可以收获更大的利益。  陈先生所说的抢红包外挂软件真的存在吗?记者在网络上联系上了一名自称销售抢红包&神器&的网友。对方介绍称,在手机上安装&神器&后,就可以&透视&红包的金额,从而规避抢到最大或最小的红包;而如果购买升级版的&神器&,甚至可以修改红包金额。  上述各类抢红包神器,卖家对记者开出的价格分别从2000元至5000元不等。  不过,对于网售的&神器&是否真的有效,有的网友称无效,但也有网友称自己购买高价软件后,确实能够提前看到各个红包的金额。  &红包群&属灰色地带  对于此类微信抢红包游戏,柳州市信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发翔表示,这与亲友同事间的抢红包游戏有着本质的不同;群主或相关骨干成员已经是以营利为目的来开展游戏,并且通过收取押金、采取某些方式控制抢红包的结果获得了利益,可以视为一种灰色的经营活动。  如果在此类红包接龙游戏中,群主或相关人员私下还有从红包中&抽水&行为的话,甚至有可能涉嫌组织赌博;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开设赌场&也可以是在网络领域,不过这需要管理机关具体认定。  李发翔认为,此类红包群的成员多由陌生网友组成,群主及相关人员背后具体做了哪些灰色操作网友很难掌握,因此对于这类涉及钱财来往的游戏普通市民最好不要参与。(来源:南国今报)&
标签:微信红包 赌博 稳赚不赔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我发红包要密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