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翁仙第0099章 代师出战在何处。问问茅翁来由。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90c719b158d436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儿时散事之二十六
茅翁嘎哒是一种鞋子,只是在冬天穿着。
儿时的冬天非常的寒冷,每年的冬天,河里必会结上厚厚的冰,有很多人在上面嬉戏。遇到下雨,下雪,地面泥泞,人们穿着棉鞋会被稀泥弄湿,穿嘎哒成了常有的事,既不会弄湿鞋又保暖。
那时,很少有人能穿起棉鞋的,大多数只能穿自己做的茅翁过冬。茅翁是一种农民们常穿的过冬的一种鞋子,保暖,廉价,不要花钱,每个农民都可以自己做成。这种鞋的帮子是用莔(q&ng)绳、芦苇花、烂布条子、山中的一些野茅草合起来编织而成,这种鞋的底也是同样用以上材料编织而成,鞋帮子和鞋底缝在一起就成了茅翁。因有芦苇花在鞋帮子上白花花的和茅草的缘故所以叫茅翁的,有的也叫毛窝。
冬天穿上这样的茅翁,很是暖和,但是遇到了雨天,穿这样的茅翁走在泥泞中,鞋子遇到水很快的就会散掉。人们开始了新的思索,开始在雨天在两只脚下,一边绑上一根棍子,用棍子走路,叫踩高跷。后来觉得这样很是麻烦,木匠们做了一种木板,刻成人脚大小轮廓,左右分明,在两头各安装上一个高度10到20厘米左右的木块,做成像小凳子一样的东西,绑在茅翁下面,这样茅翁不再潮湿。又精明的人干脆在木板的四周钻上一圈小眼,省略了茅翁的底,直接在木板上编织茅翁,嘎哒产生了。还有的是直接用木头挖成茅翁的底,这样的更好。
这种木头着地,走起路来,很远都能听到嘎哒嘎哒的响声,所以叫嘎哒了。
那个年代,几乎每家都有茅翁嘎哒穿,几乎每家都是穿着茅翁嘎哒过冬。就是那样,也不是家庭所有的人都回人人一个嘎哒,五六口人家的户也只会有三两双嘎哒穿,其他人只能干瞪眼的冻着脚过冬。那时的冬天,农民都是没事干,又不兴打工,只能呆在家里等一天三顿饭改成两顿吃,冬季的雨天尽量的不溜门子,或者是轮换的出门
现在,农村还有极少数的人穿着嘎哒过冬天。
农村和城里的集市上还能见到嘎哒卖。
有的是为了摆设,纪念过去,我至今还保留着一双即使年前的茅翁嘎哒呢。快成古董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出同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