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小红和小亮,小丽,小光,小亮,小新五位同学坐在地上玩一种游戏,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画

相关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 单选题1. 买一双皮鞋价格为   [  ] A.98分         B.98角    C.98元2. 一大瓶可乐的价格为:  [  ]  A.6元5角     B.6角5分      C.56分3. 小明买冰棍用去8角,他付出一元钱,应找回: [  ] A.2角      B.2分        C.1元8角4. 大生有1元钱,买文具用7角,买本需6角,还差[  ] A.1角3分     B.2元3角     C.3角二、 填空题1.  人民币的单位有(  )、(  )、(  ).1角=(  )分   5角=(  )分  1元=(  )分  30分=(  )角  10角=(  )元   80分=(  )角2. 在○里填上&&&、&&&、&=&.  1角○1分   1角○10分  1角○9分   1元○5角   6角○2元   10分○10角   10角○1元   9分○2角10分○90角 1元○1角2角6分=(  )分   7角3分=(  )分   1元5角=(  )角  1元3角=(  )角   76分=(  )角(  )分   18角=(  )元(  )角   3角6分+1角3分=(  )角(  )分8分+9分=(  )角(  )分    4角+7角=(  )元(  )角  三、 应用题 1. 买一条毛巾5元,买一个脸盆12元,买毛巾和脸盆一共用多少元?2. 小刚拿10元,买东西先用去3元,又用去4元,还剩多少元?3. 妈妈拿80元,买了一双鞋,还剩20元,这双鞋多少元?4. 买一件上衣30元,买一条裤子20元,买一套衣服用多少钱?5. 妈妈买苹果用了5元2角,买青菜用了2元,一共用去多少钱?7. 小新有1元钱,买练习本用去3角,还剩多少钱?
相关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和立体图形的拼组。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其他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立体图形进行拼组,又能很好地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图形认识图形 你说我做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本特征,能辨认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经历对这几种物体和图形的认识过程,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培养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表象,掌握分类和比较等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分类和比较等学习方法。教法与学法: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化和生活化。在这一部分只是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有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种立体图形,让学生尝试用所有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1、通过对不同物品进行分类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2、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知识技能评价要点:1、在一组立体图形中,能分辨出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的,并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样题1)2、在一组立体图形中,能正确数出有几个正方体、几个长方体、几个圆柱、几个球。(样题2)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不同点几何图形。教法:演示法、观察法。学法:小组探讨。教具准备: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课件。教学过程:一、设景导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二、分类感悟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机器人很高兴!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桌面上的这些做机器人的玩具分分类。  1、 学生小组活动。  2、 汇报分类结果。  师:哪个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  生1:我们组按颜色分,分成了五类。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我们组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有同学可能没听明白,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师:你们组很有办法,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  生3:我们组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你们说得很棒!也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现在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长得像的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分成四类。三、玩耍体验   师: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赶快行动吧!  学生小组活动。  每小组的学生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说说。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  师: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们组的好朋友。愿意介绍哪一种都可以,说一说它们长的什么样。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没有同学知道这类好朋友的名字?(有的同学知道叫圆柱)你们还想介绍哪位好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它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  师:你能有顺序地数给大家看看吗?大家都来数数。  生: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它很听话,它不会乱滚,我很喜欢它,我家里有很多东西跟它长得一样。  师:你真聪明!对你的好朋友非常了解,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有的同学知道它叫长方体)你们还有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生: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个面,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它也不会滚。  师:你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有同学知道叫正方体。)  生1:为什么球爱滚?  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1:球没有平平的地方,所以爱滚。  生2:为什么圆柱站着不会滚,躺着才会滚?  生3:我知道,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所以能站稳,它的旁边是弯弯的所以会滚。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球和圆柱都会滚,请大家把圆柱和球放在桌上滚一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地滚。(放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四、应用拓展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圆柱和球?(先同桌说,再全班交流。)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而且还在校园里找到了很多我们今天学过的物体。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今天学过的物体用途很广泛,到处可见。小朋友们今天回家看看自己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我们今天学过的物体,讲给你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 六、板书设计: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七、课后小记:第2课时教学内容:你说我做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出自己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能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出自己的图形,能清楚地向他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把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游戏放之于现实情境中应用。教法:实验法。学法:实验探究。教具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体。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的数学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分组讨论)二、建立模型1、分组研究讨论。学习要求:(1)讨论这些物体摆放的不同。(2)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的研究结果。2、汇报交流,初构模型。师:物体间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来分析,在小组中交流、汇总的基础上讨论出结果,明确空间关系。全班确定一下其空间位置关系。3、情境迁移,再构模型。情境呈现:几个几何体积木。你说我摆,同桌互相进行游戏,随着空间位置关系确立,其积木的个数可以随之增加,说和摆的身份可以变化。三、拓展应用1、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正方体(正),圆柱(圆),球体(球)。再同桌互说,并用单个汉字写下来。再用空间位置关系来说。(其形状只要大致正确即可)2、看一看,填一填。让学生自主完成。3、摸一摸,说一说。 这是一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来,可以是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结合名称再支摸出相应的物体,这一活动可以分组进行。4、看一看,数一数。对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可以用搭积木的方法先协助解答。四、总结回顾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2、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小记:七 数学好玩【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方法与过程:1、 首先,通过选题,让学生发现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训练学生清晰加以表述。2、 其次通过,分析、讨论,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3、 最后,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实际操作环节,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成果。4、 总结、反思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成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收获或体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并开展自评、互评和他评。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情感体验。3、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教学重点】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第一课时【教学活动设计】一、活动一 "议一议"目的:通过分析、讨论,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等。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吗?你们的教室里、校园里又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1)分析:面对这样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应该这样解决呢?(2)讨论:看看淘气的校园,画面上的数学信息非常多,我们怎样做才能有条理的找到更多的数学信息,并且做到不遗漏呢?(学生讨论)(3)分工:为了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分工合作。①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谁来做呢?又该怎样做?②以一个小组为单位,教师示范如何分工。③所有小组进行分工。教师要对个别小组进行帮组。(4)指导学生怎样记录。二、活动二 "做一做"目的:通过合作等实际操作环节,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成果。过程:完成三个数学活动。1.分组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1)教师提出要求。(2)学生分组活动。2.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1)学生汇报。(2)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说出有效的数学信息。3. 数一数,填一填。(1)数出在操场上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填在表中,完成任务。(2)鼓励学生尝试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3)解决问题,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三、全课总结:通过交流的方式总结全课。关键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提出下节课将要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1、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3、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应注意什么呢?二、活动三"想一想"1、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数学信息?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活动总结、反思并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金额解决问题的成果。(1)确认小组内的分工,重点提醒组长、记录员的任务。(2)提出要求。(3)小组活动。教师随时指导活动。(4)交流汇报。2、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学生交流。(2)对学生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银行。3、总结小组活动,对表现好的小组提出表扬。三、带学生到操场进行数学活动。(可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此活动)1、你的校园里有哪些数学信息?想不想调查一下?(1)先在教室做好分工,提出要求。(2)带领学生去操场进行观察、记录。2、把学生带回教室。3、小组内先进行整理。4、学生交流汇报。 5、根据调查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学生提出问题。(2)解决部分问题。6、活动总结。四、自我评价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1、通过两节课的数学活动,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能否从倾听、交流、以及在活动中能否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等方面,对自己的表现给予合理评价。2、学生自评。3、同伴互评。五、全课总结。《一起做游戏》【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0-9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方法与过程: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过的内容加以巩固,并获得取胜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和重要的,获得良好情感体验。3、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教学重点】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教学难点】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教学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游戏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游戏,也许大家可能在游戏中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呢?二、游戏一"堆一堆" 1.赛前准备(1)分组:可以分为几个大组进行比赛。(2)比赛用品的分发:每组准备相同的几何体。(3)赛前要检查物品数量与形状。师:请大家数一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具中都有哪些好朋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几个?2、明确游戏规则(1)打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则。(2)讨论游戏规则中讲了什么。3、开展比赛,并计时(1)游戏活动时间5分钟。(2)教师发出指令,开始游戏。(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验。(4)进行第二轮游戏。(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6)进行第三轮游戏,时间可限制在4分钟内。4、决出胜者。5、还可以进行全班赛。6、全班总结交流。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三、游戏二 "玩一玩"1.游戏前准备认牌识点数:(1)抽出其中的几张牌,请学生说出牌面的点数。(2)尤其是对A的认识,知道A代表1。2、明确游戏规则(1)打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则。(2)讨论游戏规则中讲了什么。(3)因为规则比较复杂,教师结合扑克牌做必要提示。3、教师根据主题进行讲解。(1)引导学生对游戏中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并进行判断。例如:每人的点数已知,现在淘气的点数是8,笑笑的点数是9,淘气不继续摸牌肯定赢不了,所以就要引导学生讨论:淘气摸到几才能获胜?(2)提醒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计算、思考、判断。4、小组开展比赛。(1)分组:可以分为4人小组进行比赛。在明确游戏规则和小组成员后,开始游戏。(2)教师在各组间巡视,进行帮助指导。(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验。(4)进行第二轮游戏。(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6)根据时间,可以进行第三轮游戏。四、全班总结交流。全班交流,畅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游戏中发现的其他问题,或是游戏中要想取胜的"秘诀"等。五、课外练习同学们,这些游戏好玩吗?回家后可以把这些好玩的游戏介绍给院子里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玩一玩,好吗?
相关内容: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分析:《认识人民币》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本单元是在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做好铺垫,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1)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4)增加认识物品价格的教学。(5)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人民币,会进行人民币的互换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人民币的互换和计算。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本单元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是:1、有些人民币已经不太使用了,学生接触机会不多,在认识方面有一定困难,没有真实的感受。2、由于认字太少,学生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小认起来比较困难,例如:看到2,不知道是2角还是2元。3、学生对于人民币的等值对换掌握起来不太容易,如:20元可以换()张5元等。4、学生对于"和"和"或"两个字不太理解,弄不清到底是两个问题还是一个问题。如:书48页,做一做第1题的第3小题,一张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5、学生对于用小数来表示的价格在直接进行计算是有一定困难。如:书本第54页第6题,学生计算困难较大。6、单位的换算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3元8角=(
)角,学生会把不同单位进行相加。7、不同单位的相加学生有一定困难,如:5元4角+3元2角,特别是角相加后可以化成元更难理解。改进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措施是:1、教师尽量准备一套完整人民币,让学生有一定的接触机会,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对于壹、贰、伍、拾、圆、角等几个常用字进行一定的认识,为学生顺利认识人民币打好基础。3、多让学生用学具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换,并与家长沟通好,让家长在家中用人民币让学生进行交换。4、对于"和"和"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字面理解,让学生明白"和"是合起来,是一个问题,而"或"是并列关系,是两个没联系的问题。5、对于小数表示的价格,让学生先用文字表述出来,再进行计算。6、在单位换算时,让学生明白,先要明白不同单位不能相加减,要把不同的单位换成同一单位后才能相加减。7、不同单位相加时,让学生先把相同单位想加减,再考虑不够减就退1元,满10角了要变成1元。在教学中,1要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很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讲究练习形式。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些练习形式具有游戏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还要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和其他客观条件,积极创设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就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练习,减少盲目性,讲究练习效果。(3)多进行口头练习。小学生书写有一定的困难,并且速度较慢。减少书面练习,多进行口头练习,可以增大练习容量,也减轻了学生的书写负担。同时,口头练习的形式多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上述要注意的问题外,还应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多给参与机会,帮助他们尽快赶上自己的小伙伴,达到教学目标。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有已学过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需要解决两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如教学第72~73页例3、例4,先展现"作业评比"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业评比情况,吸引学生看图进入"评比"氛围,并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学生已经会解决的问题,如"小雪和小磊一共得多少朵红花?",请学生解答。对于提出的新问题如"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不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应用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成功,会产生较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本单元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是:1、学生加上一个整十数或加一个一位数会弄错,会出现把整十数加到个位上,把一位数加到十位上。2、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常把进1忘记加上,退位退好以后还是把他当成原来的数。3、比多比少学生做起来简单,但是对于想法表达不清楚。4、学生对于提问题这种开放性的解决问题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让学生把问题写出来更时难上加难。5、学生计算错误率高,类型太多,学生容易搞在一起。改进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措施是:1、在做之前让学生先说说数的意义,让学生把数的意义和数位联系起来,这样避免学生不同数位上的数加起来。2、训练学生说算理的能力,并把算理用标记标出来,如进1就在十位上标一个小数字1,退1的话就在十位上点上退位点。3、在学生说想法的时候,让学生结合学具进行演示。4、平时注意学生对提问题这种题型的训练,多让他们把提的问题用文字表达出来。5、在教学时对于每种类型的计算题加强算理的教学,多
相关内容:
三上语文 第六单元教案&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二、【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验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每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这节课我们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二、读题,简介:(多媒体课件)天门山: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南陈《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这大约是天门山最早的文字描述。天门山景观独异,李白写了这首诗后,又有很多名家描述。如李白同时代稍后的吴筠、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胡松,然而没有一个有李白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恢宏壮观。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望天门山》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三、学生自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古诗。2、与同学共同研读,结合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想法。3、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诗意: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碧绿的江水流到这里突然折向北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四、指导朗读,感悟诗景诗情。1、朗读提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2、学生自由读或与同学一起读,边读边感悟诗情诗意。3、背一背。五、练习巩固。1、正确书写生字“断、楚、孤、帆”。2、默写古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一、复习。指名学生背一背古诗《望天门山》。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1、读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多媒体课件: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的《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贴》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2、学生自由读熟古诗。3、读读注释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奇:奇妙。诗意: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诗意: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装还是浓装,都是一样的合适。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诗情诗意。朗读提示: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三、背一背古诗。四、写一写。1、正确书写“潋、滟、亦、妆”。2、默写古诗。五、课后阅读搜集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在会上交流。&&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写作上的二个特点:一是首尾相呼应。二是用词准确。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三、【教学重难点】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阅读课文,感悟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并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定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前一课,我们从古诗里感受到了我们祖国山河十分壮丽,今天我们到祖国南海的西沙群岛去看看——那里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读题,理解:富饶——物产多;财富多。群岛——海洋中彼此相距很近的一群岛屿。二、导读——理解课文内容。1、与同学一起阅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请同学帮助多读几遍。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了什么?能找出中心句的请画出来。3、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些段落,与同学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4、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学习课文的写作上的特点。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对比一下有什么联系。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最后一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样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2、读一读,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的句子,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确定自己想背下来的部分并练习背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二、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情况。1、让学生把自己能写的生字词语,在黑板上写出来,并读出生字词在课文中的句子。(一人写一个让更多的学生参与)2、让学生判断他们写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纠正过来。3、开火车读一读生字词。4、说一说这些生字与我们学过的熟字有什么区别。三、积累词语。课文中的词语非常丰富,生动优美,让我们找出来再抄写下来,如: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千奇百怪&& 成群结队飘飘摇摇& 五光十色&& 祖祖辈辈&& 各种各样高低不平& 渔业工人&& 四脚朝天&& 懒洋洋披甲&& 威武&& 颜色&& 形状&& 茂密肥料&& 深蓝&& 杏黄&& 交错四、积累句子。1、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让我们抄下来。2、读一读课文后的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并抄写下来。&&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四、【教学准备】小兴安岭有关图片,文字资料等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了解了我国南海明珠——西沙群岛美丽富饶,今天我们到北疆去看看那里的小兴安岭,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板书课题,读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二、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1、听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国的生字词语。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3、分小组、分段朗读课文。4、说说课文各段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每段所讲的内容:第一自然段概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色;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小兴安岭是宝库也是大花园。5、想想这篇课文与《富饶的西沙群岛》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课文写法上也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同时描写各季节景色用词十分准确。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与同伴一起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练习正确书本课的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一读本课中的生字,并口头组词。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写法,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课文用准确的词句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十分形象、生动,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用“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从“升”和“浸”两个字,想象小兴安岭早晨的雾景,体会小兴安岭雾多、雾浓的景象。“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作者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刮”,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用“刮”而不用“吹”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脚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课文就是按“美丽、物产丰富”这条线索来写的。三、书写本课生字词。1、读一读本课中的生字,用熟字与生字比一比。汇——江& 欣——欢&& 赏——党&& 映——英挡——档& 视——祝&& 线——钱&& 浸——侵献——楠& 药——约&& 材——财&& 软——轮刮——乱& 舌——古2、写一写本课生字。四、课文中很多优美的词语,把它们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嫩绿、汇成、欣赏、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24*、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四、【教学准备】有关香港的文字、图片资料或多媒体。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设计】(一)导入:我们欣赏了北国美丽的风光,让我们再去游览南海边的香港。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二)阅读课文。1、独立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2、多媒体展示有关香港的图片、文字资料。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日归还中国,开设特别行政区,它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内不变。香港简介:★香港地处中国的南大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它的地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人说是因岛上曾有一条香江而得名,也有人说古时此地因运销内地生产的香料才有其称。它由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周围230余个岛屿组成。面积1 092平方千米,人口六百三十多万。★香港经济以制造业、金融业、旅游、房地产业为四大支柱,形成了以纺织制衣、电子、钟表、塑料、电器等为主的出口加工工业体系,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的有制衣、玩具、钟表等。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也是功能齐全的国际金融的中心。★回归后的香港,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头。截至日,共有3 237家海外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办事处,创下11年来最高记录。其中944家在港设立亚洲区总部,2 293家设立驻港办事处。★至2001年,香港外汇资产为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达到1 112亿美元。★2001年,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世界第一,达1 800万标准箱,比1996年增加400多万标准箱。★从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进出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人数达3 300万人次,货运量为215.5万吨,均居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初,因担心“一国两制”而移民海外的港人,已从世界各地返回香港,至2002年5月已达40多万人。★截至2002年5月,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的港人,已获得112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入境待遇;同时,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也可免签证进入香港。共有100多个国家在香港设立了包括领事馆在内的官方和半官方机构。3、学生交流: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说说知道的香港。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地理位置、贸易、金融、商业、服务等方面简要介绍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板书:万国市场香港& 美食天堂旅游用地——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三)积累。1、把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读给同学听。(2人一组)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3、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本次语文园地内容安排有:以本组课文的学习、宽带网的活动内容相结合的口语交际;以口语交际内容为题材的习作练习;让学生感受词的多个义项,识识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读读背背写景的古诗名句;积累熟记词语;拓展学生的阅读,养成平时收集有用资料的习惯。二、【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向别人完整地介绍自己喜欢的地方,语言表达明白、清楚,口语流利。2、积累好词好句,熟记一些优美的写景的古诗句和一些好词语,了解字词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收集有用资料。三、【教学重难点】学生习作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课时】3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第六组课文中我们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古诗中感受到了天门山恢宏壮观的景象;从宋代文学才子苏轼的诗中体会到了西湖优美的景色;我们还去过南海的西沙群岛,到过美丽的小兴岭,游览了繁华的香港……我们的祖国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同学们也随爸爸妈妈到过不少美丽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请你把看到过的优美的让你难忘的地方介绍给同学们。二、分组交流:1、分组:以小组为交流单位。2、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看到过的优美的让你难忘的地方的景色,先想一想怎样说,说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发言,口语表达要不得做到准确、流利,把要说的表达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说话,你能从他的说话中感受到什么,听后发表一下你的感想。三、全班交流: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别的小组可以对他的介绍提出自己的评价。教师对这次口语交际作小结。四、课外延伸:习作准备:把我们今天的交流内容,认真的组织一下材料,搜集更多的材料,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想想怎样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指导教学过程:一、读题,明确要求。1、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2、这次习作要达到“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关键是要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3、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二、如何写好“这个地方怎样吸引人”。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用叠词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有的……”、“像”用并联关系与比喻的方法,形象动力地表现“各种各样”的特点。2、小结:要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写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我们在习作中要恰当的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借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来增加文字的表现力,描写中还要展开想象,文章才能感染读者,才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使别人读了你的文章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三、组织材料。回忆一下我们的口语交际活动,确定自己习作写什么,怎样写,也可以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给你提提建议,然后写下来。四、学生习作。&&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让学生发现: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语义是不同的,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读句子,查查字典,说说你的发现。第一组:海水有深有浅。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第一个句子里,“深”是“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的意思是指“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此外,“深”还有多个意思,(1)深度,如,河水有三尺深;(2)深奥,这本书内容很深,初学者不容易看懂;(3)深刻,这件事影响很深;(4)感情厚,他们的感情很深;(5)(颜色)浓,如,这件衣服是深红的。第二组: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第一句里,“封”是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第二句里“封”是封闭的意思,表现枝叶繁多,好像把森林都包起来了。二、“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古诗句。l&&&&&&&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选自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一句描写了如画的景色。浩月当空,照耀在郁郁葱葱的青松上,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这是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呀!]l&&&&&&&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选自杜甫《绝句》,全诗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句的意思是说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徉;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寥寥十个字,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l&&&&&&&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选自杜牧的《江南春》。全诗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树红花,有声有色;水乡、村庄、青山、城郭、酒旗,有静有动。作者用十四个字就概括了江南的美景。]l&&&&&&&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选自陆游的《游山西村》,全诗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教材中所选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寻味。]l&&&&&&&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选自王安石的《庚申正月游齐安》,全诗是“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诗人运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三、“读读记记”严严实实&&&&& 又松又软&&&&& 不慌不忙来来往往&&&&& 又香又脆&&&&& 不紧不慢舒舒服服&&&&& 又唱又跳&&&&& 不知不觉确确实实&&&&& 又说又笑&&&&& 不闻不问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第一组是“AABB”的形式,第二组是“又……又……”形式,第三组是“不……不……”的形式。口头的扩展练习,如,“明明白白”“葱葱茏茏”“又肥又厚”“不言不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语。
相关内容: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huāng wú tuò mo guān shēn gēn hé zèng gěi  (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8分)  凑( ) 舔( ) 君( ) 媳( )  揍( ) 添( ) 群( ) 息( )  魏( ) 逼( ) 灾( ) 伦( )  愧( ) 幅( ) 伙( ) 论( )  三、句子加工厂。(8分)  1.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缩写句子)  2.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改成“被’’字句)。  3. 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改为“把”字句)  4. 水罐里涌出水流。(扩写句子)   四、一词多义。(8分)  1. 小明在明亮的灯光下做作业。 ( )  2. 经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明亮了。 ( )  3.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 )  4. 一日是二十四小时。 ( )  五、知识积累。(5分)  1. ,天下谁人不识君。  2. 桃花潭水深千尺, 。  3. ,骄傲使人落后。  4. 有信心的人,可以 , 。  5. 善良, 。   六、课文内容我熟悉。(l0分)  1. 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巫婆、官绅的?  2. 猪八戒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七、短文品析。(23分)  火车和水壶  “呜——呜——”一列火车像一条黑色的巨龙,疾风一样 (弛 驰)过千里原野,剩下一缕缕云烟,一会儿就不见了。  “真快!”站在铁道旁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  “啪——啪一一”铁道旁一间小屋里,一把水壶 (坐 座)在炉子上,慢条 (斯 期)理地说起话来。它说:“火车么,可是我孙子的孙子了,要不是我在200多年 以前放出蒸 (气 汽)推动壶盖,叫一个英国人得到启发, (发现 发明)了蒸  (气 汽)机,火车是寸步难行的;要是没有我那个了不起的举动,到现在世界上还根本没有火车哩!”  水壶喷云吐雾,像一个发胖的老人衔着烟斗,蹲在那儿唠唠叨叨,述说着自己过去的功劳。  火车可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曾经跑过多少里路程,运载过多少吨货物,多少旅客。它总是忘记背后,努力向前。  水壶老是惦记着自己过去的光荣,沾沾自喜,所以它老是呆在炉子上,唱着几百年来的老调。  l.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2. 用“~~”画出一句描写火车的句子;用“——”画出一句描写水壶的句子。句中把火车比作____;把水壶比作____。   3.水壶为什么老是呆在火炉上,唱着几百年的老调?  4.短文告诉我们应该 ,不应该 。  八、习作芳草地。(30分)  小时候,童话故事伴我们成长,给我们爱的力量与美的魅力,它告诉我们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告诉我们美无处不在,还告诉我们……  请以“美与爱”为主题,写一篇童话故事,叙事清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四、1. 光线好 2.明白 3.太阳 4. 天  七、2.分别为第一、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  3. 老是惦记着自己过去的光荣,沾沾自喜。
相关内容:
一、填空(第1、2题每空2分,第3、4小题每空7分,共36分)  1.长方形有(    )条边,(    )边相等,有(    )个角,都是(    )角;正方形有(    )条边,(    )边相等,有(    )个角,都是(    )角;平行四边形对边(    ).  2.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3.一个正方形周长72厘米,它的边长是(    )  4.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二、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    )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2分)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①12  ②24  ③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    )米.  ①16  ②128  ③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  ①长10厘米  ②短10厘米  ③短150厘米  4.一个长15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50厘米,它的宽  是(    )厘米.  ①35  ②10  ③20  四、应用题(40分)  1.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40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形篮球场,长39米,宽14米,周长是多少米?  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用百度搜索本站内容
用360搜索本站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红和小亮相约去爬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