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苍穹下之下数据来源有哪些?

柴静震撼调查:雾霾真相《穹顶之下》(时长104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 根据传媒圈的数据,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截止日零点,传媒大观察统计了优酷、腾讯视频等各大主流视频网站数据,该调查视频点击率已经突破3100万次。柴静雾霾调查视频点击指数(3月1日0时发布)是的,不管这个视频你看了还是没看,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火了,除了各大媒体转载支持之外,还有很多知名新媒体人也发文力挺,比如@假装在纽约 接连发了两篇文章挺柴静《千千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骂柴静的人,我就想问你们一句话》以及资深媒体人武卿撰文《我支持柴静雾霾调查的真实原因》,新任命的环保局长陈吉宁也力挺柴静——“环保部长陈吉宁今日下午表示,自己已看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向她表示感谢,这部纪录片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值得敬佩。” 还有微博上那些力挺柴静的大V和明星比如范冰冰、俞敏洪,崔永元、五岳散人、姚晨、李佳佳、袁莉、罗昌平等等......先看看支持的声音假装在纽约在《“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不知道那些在社交网络上转发(柴静)这部纪录片的朋友,有多少人真的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完了这部105分钟的片子。如果还没有的话,我强烈地推荐你趁周末这两天找时间看一看,因为这真的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看的片子,不为别人,就为我们自己。虽然说是纪录片,但其实是柴静今年年初在北京做的一场演讲。在演讲的一开始,柴静提到自己2013年年初怀孕,女儿还没有出生就被查出患了肿瘤,并且在一出生就不得不全身麻醉做了手术。2014年,柴静走访了全中国许多地方,还有曾经遭受严重雾霾的伦敦和洛杉矶,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她说,自己这一年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女儿将来可能会问她的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呼吸着中国空气的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柴静之前,没有人能够系统完整地告诉我们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现在这些答案,就藏在这部片子里。在对中国的污染问题从污染企业、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从经济、政策、法律多个角度做了条分缕析的剖解之后,柴静话锋一转,问:“但是在等待一个国家建立和完善一个庞大的体系之前,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她说:“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它要依靠的,就是每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八妹发现还有公号用了另一种对比的方法来支持柴静这个视频的文章:《穹顶之外,心系祖国!中澳空气大对比!残忍的对比是醒悟的动力!》文章内容大致就是说,中国雾霾太严重,然后从中澳两国的的天空对比延伸到中澳两国的的城市、河流等等对比,部分对比图如下?澳洲天空VS中国天空澳洲河流VS中国河流澳洲小孩VS中国小孩看完这些文章,许多网友的爱国之心、忧国忧民之心瞬间引爆,对于这个视频的影响,观察者网(微信ID:guanchacn)关哲的一篇文章这样写着——最直接的朋友圈反应是比起和香港人吵架,这才是重要的事情,我们该为雾霾治理做点什么了,买空气进化器没用,我们要拿出行动。这是经常激荡于虚拟空间的“公民行动精神”。知乎上的环境系男生同样表达了这种钦佩,批评自己一直耽于行动,怕得罪人。“我想柴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一个学了七年环保的人,(只知道)那个出门带口罩的方法,人家的作为勇敢,就是一阵号角,号召你要醒过来。”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被感动了,许多人表示准备行动。柴静给出的个人行动方案主要就是举报,以及少开一点车。所以相关部门要准备好了,可能会像微博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那阵子一样,短期内会收到好多投诉电话。更全面更专业的赞扬当然也已经提前准备好。视频甫一发布,腾讯大家、南都评论、人民网等就几乎同时推出了评论、访谈、回顾文章。当然还有一些异议的声音比如八妹发现在雪球上 @释老毛 发布的的文章《讨厌雾霾,更讨厌柴静》如是说:了解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应该知道,我对柴静这种公知范儿和环保主义没有一点兴趣。在雪球上说了句对柴神主持风格印象不佳的大实话,引来一群柴粉儿们喷,吓得我连夜登陆微博看了看,发现微博也在刷屏,不过清点了一下自己关注的对象,还好,很欣慰,发现物以类聚,大部分和老毛一样,对柴持否定和不屑态度,我终于放心了,身份认同没混乱,英雄所见略同。我只追求在自己的小众圈子里交流,对于大众怎么想怎么喷,与我何干?因此响应@东邪 号召,凡是被柴静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己的,请赶紧拉黑我,别废话,谢谢!总结一下柴静事件的八点看法:第一,作为帝都居民我对雾霾深恶痛绝;第二,作为看过柴静节目的观众我不想再看;第三,环保不能限制公民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第四,环保不能牺牲落后地区民众的工作机会和现代化的权利;第五,支持核电减少排放污染;第六,支持转基因减少化肥污染;第七,支持禁放烟花爆竹减少噪音污染;第八,支持油价、电价、火车票价、停车费、路桥费由市场决定,要环保就别怕涨价。人类社会现代化之后,20世纪产生了三颗反人类的思想毒瘤:纳粹主义、**主义、环保主义。纳粹分子杀了600万犹太人而臭名卓著;环保分子杀了2000万人而无人知晓。她们的祖师爷Rachel Carson在1962年出版一本名著《寂静的春天》,该书出版后,比柴女神的纪录片还轰动。为了保护环境和鸟类,世界各国开始禁用DDT杀虫剂,但与此同时,因为DDT被禁,非洲有至少2000万儿童死于蚊虫传播的疟疾。历史学家说,“她杀的人比斯大林还多”……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启用DDT对抗流行病。总之,不认同我标准的三种人:环保法西斯分子、环保装逼分子、柴女神的脑残粉儿,请统统拉黑我,取关是不够的,low逼们,你们做我的粉丝我丢不起人,求求你们不要再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你们就是视觉污染。我给你们汇总一下微博上关于柴女神的大吐槽:【关于胎儿肿瘤和雾霾的关系】南方周末:【作为一个母亲,柴静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今天,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终于登出。而柴静的女儿,这个在2013年1月那场侵袭25个省市的大雾霾中被怀上的小生命,居然一出生就被诊断出肿瘤。我才明白为何柴静如此认真寻找雾霾元凶,正如她所说,这是一个母亲与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某网友:装逼。她胎儿有问题跟雾霾有一毛钱关系么?美国8年前的缺陷率很高,那时候美国污染很严重?揭示环境污染是好事,但把孩子先天疾病归结到了这个上就有点不地道了!某网友:“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没出世的女儿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说明她就是在有意无意的误导网民大众,让人觉得她孩子的肿瘤就是雾霾闹的,我就呵呵了~身为一位母亲,她的做法反而更令人鄙夷,孩子的问题是她(资深老烟民,长年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某网友:阿静怀孕了就从央视离职,专门跑美国去待产,孕中检查发现孩子患有良性肿瘤,2013年10月底快40的老静在美产下一女,孩子一出生就进行手术,2014年初在机场被拍到抱孩子回国。然后,她说她孩子的肿瘤是北京的错?抽烟很凶的老静,能不能告诉大家,易致胎儿肿瘤的最大恶习是什么?【关于环保生活方式与个人自由】某网友:我是绝不会放弃开车和打车改坐地铁的,更不可能去举报违法排污的工厂,我也不会把淘米水留着冲厕所,或者每天花上20分钟去搞家庭垃圾分类,在环保这件事上,我是一无是处的,不过我有一点好,就是支持核电站,建我们家旁边我个人肯定没意见。某网友:老婆回来说到柴静,要环保,我说你准备好了吗?1、130平的房子换成30平,2、车不能开了,公交也不能做,3、家里的电器别用了,换一个25瓦小电灯,4、衣服就不要买了,5、肉也不能吃了,6、煤气也算了吧,7、暖气呢,烧煤的,你说呢?8、洗澡别想了,这八项要能做到,准保蓝天。老婆立马不吱声了。 【关于环保与装逼】某网友:柴静女士,您宣传环保,我支持;您说您为了女儿,要向雾霾宣战,我也支持。可是,当初您生个娃都得跑美国去,这一趟来回,二氧化硫、微颗粒、二氧化碳的排放得多少?为了雾霾,为了您女儿,您先向自己宣战行不行?某网友:一直都不理解吸烟的人为何要在乎雾霾。以后估计也理解不了。可这样的人实在不少,我就认识好几位。怕死就戒烟减肥少吃烧烤少喝酒,这都是排前几位的致癌因素,比雾霾厉害多了。抽烟等于送死都挡不住,雾霾怎么可能让人类不开车呢?【关于纪录片内容的争议】某网友:综合起来,主旨就是去工业化,妖魔化本土工业,顺带黑国企。和西方文化左派操弄民粹主义的套路类似,以煽情和情怀为手段。某网友:错误太多,没法看,说几条一眼扫到的:1、陈竺是个搞过血液病的投机政客,引用他的数据是很不靠谱的,上海的阚海东和环科院王金南应该有相关数据,你们谁拿到了;2、在吸烟率这么高的现实中,肺癌数据没啥意义,充其量也就是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拜托你们分清楚发病率和死亡率;3、对于中国的体制毫无概念,三桶油是国企,环保部是部委,都是党的,让环保部定标准就会好,我不知道你是傻,还是给环保争权力;煤炭之类涉及经济的不和你们扯,听不懂。某网友:少空谈,多做实事。提倡绿色环保没有错,但多走一步就是绿色恐怖主义。百姓要吃饭,要发展。不发展,没有雾霾,哪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柴静很明白这些,但是非要做公知,有啥办法?【关于柴静自费制片的性质】某网友: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名人自费拍摄新闻调查是一种包装成公共行为的商业行为,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市场化的算计。这种算计在柴静纪录片的完成品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中都可以找到。从莫须有的雾霾导致婴儿肿瘤的叙事策略开始,到再次搬出幼儿和母爱来遮蔽数据漏洞和逻辑混乱的结尾。包装、姿态、煽情、自我展演的商品逻辑几乎全程覆盖真实、理性、深入、质疑、论辨的公共对话逻辑。另外一种提出异议的声音 以下内容来自微信公号讲张,作者:兰卡爱国的定义,百度(如果你认为百度给出的定义不好也不能怪我,因为我无法上Google)给出的解释是: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封建时代执政者强调人们爱国,但本质是维护皇权,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不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捍卫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昨天开始,柴静的纪录片视频又引得一群人亢奋不已,仿佛丢下手中的方向盘,分分钟就能还你一个蓝天白云。对于这个绿茶,我是忍不住,直接开骂了(道德家实不该如此),因为一个高龄产妇把胎儿肿瘤的账算给雾霾,然后开着4.0排量的汽车告诉大家雾霾问题“人人有责”,实在太装逼了。当然,装逼也没什么,立个牌坊扣顶道德高帽,就比较无聊了。雾霾究竟能不能治理?当然可以!为什么一开会就天气好了?你以为我裆不知道原因?只是治理的成本高,代价太大,所以“没办法”。拍个视频出来,哄哄大家,说点模棱两可的话,大家抽烟喝酒啃鸡爪子的时候就又有了谈资。当然呼吸的依旧是雾霾,没有改善。你们自己想想,是不是又被媒体宣传牵着鼻子走了?有个事业单位的道德家朋友说要“尽力”环保,今后尽量班车,不开车。我一听就醉了。班车这种为少数人服务的东西,就应该取消嘛,大家走路上班呗。不过或许运动会导致呼吸频繁,呼出过多二氧化碳,浊气外泄,硫化氢和氨根离子充盈局部空气,依旧要污染空气呐!看到大家这么爱国,且言论和谐,步伐一致,吸着雾霾骂着隔壁老王,真是万分欣慰。虽然你们不爱思考,也无所谓底线,但毕竟也是爱国的。我一直自认为比你们爱国,且爱得有底线,但是每次一想到我那个公民头像被和谐的事,我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有没有资格爱国了。《柴静被@人民网 推了,你有什么想法?》来源:微信公号讲张 作者:秋歌大概是因为忙吧,当人们说今天朋友圈被柴静刷屏的时候,我很意外。还看到一个朋友说,(对刷屏)真心反感。到了晚上,大致了解了一下,说是柴静“自费百万”拍了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我很忙,也没时间去点击她耗费巨资的纪录片。除了刮大风下大雨,我每天都生活在雾霾中,对此危害深有体会。每当达到中度污染的时候,我的鼻子就会有反应,种种不适感扑面而来。当重度污染来临时,末日感油然而生,因为你无处可避,“无所逃于天地间”在这一刻如此真实。每个人都是雾都孤儿。在内心几乎都成了口罩党。我还记得,在2014年初,连续20来天(或许更长)的雾霾天气,使我心情压抑。那种压抑的感觉,就像看到在油价下跌时相关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调高汽油消费税一样,夹杂着莫名而无力的愤懑。而且无处发泄。此外,我有一个朋友是专门做空气净化器的,他在朋友圈里每天对朋友们展示的关于雾霾危害的信息。有好几次,我认为应该拉黑他,因为这些非常恐怖的信息,足以使我觉得应该死过一百次。而我竟然还活着,也颇使我怀疑自己到底是人是鬼。或者,大陆人都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总而言之,我觉得我对雾霾的危害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对于它的来源,也自信比较了解。至于怎么解决,我认为也很简单:大家想一想所谓的“APEC蓝”和“公祭蓝”之类,就知道治理雾霾该怎么做了。听说柴静的片子获得人民网的力推。我觉得能被人民网推起来的,大家看着得长个心眼儿。人民网讲究党性,爱憎分明,敌我意识特别强烈,柴静被推,一定有其道理。同样是一些关于其他问题的纪录片,连问世的机会都没有,遑论获得中央级网媒力荐。所谓“长个心眼儿”,主要是关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像雾霾这么比较严肃的环保议题,还是应该多看看相对严肃的文献以及国外的文章。人是观念的动物,在有心者的引导下,不少人已经觉得汽车尾气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像这类观念一旦根深蒂固,就不容易扭转。我很忙,还要看足球(矿区德比)。下面,关于柴静的纪录片,我未经同意,再抄录朋友圈一些言论,供各位参考(被抄者如有不适,请告诉我,我会及时纠正):天书:作为体制内的人,柴静获得了她的话语空间,这个话语空间也是体制默许给她的。作为她自主的创作,别说这个片子,就是片中所涉及的这些数据就无法获得。大致看了下,柴静的这个片子还是一贯套路:将政府的责任推给全社会,雾霾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你们民众烧煤炉、开汽车、要经济发展的代价,政府也是无奈的。现在要全民动员了,大家要提高环境意识了,说不定接下来要提征环境税了!我不是没做过纪录片,做纪录片不是这个做法的。这样的秀显然是精心策划的。莫之许:我再问个问题: 别说个人了,就算是新浪这些门户网站,至今没有新闻采访资格。独立纪录片其实就是地下纪录片,去年宋庄独立电影节,更是被强行叫停。没有体制许可,就无法面世。如今一个号称个人制作的纪录片横空出世,人民网同时推荐,这背后能没有点啥?你想都不想就转发,智商被清零了吗?张雪忠:柴静女士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其实并不奇怪:1、这一纪录片聚焦雾霾的来源和危害,但尚未触及根本性的制度成因;2、在这个时候展示雾霾这一环境危机的严重性,自党内政治来看亦是现任主政者所乐见的,因为他们当然不愿为前任们的积弊负责。冉云飞: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政府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污染源,不看到这一点,那就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温克坚:真相就像洋葱,一层拨完后还有一层,越到后面,真相越让人恐惧,如果我们没有勇气面对最后的真相,那灾难会一直延续下去。余磊:颗粒物中检测出15种致癌物质!其中最严重的超过国家标准14倍!!!看完上面两种声音,你是什么想法?别急,先别发表意见,我们来来看看同样拍过公益纪录片的崔永元对柴静这事怎么评价的
《崔永元:如果柴静一部纪录片就能治雾霾,还要有关部门干啥》来源:澎湃新闻新闻 作者:黄小河 2月28日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搅动了舆论场,崔永元也为这位昔日同事和好友点了个赞,更直言柴静的《穹顶之下》比自己的转基因纪录片拍得好。
在柴静的《穹顶之下》之前,日,崔永元发布了自己关于转基因的调查纪录片《转基因报告》,记录了美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提出质疑。
从某种角度,崔永元和柴静的人生轨迹在这一步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人都曾是中央电视台的明星主持,却都离开了令自己成名的主播台,走上独立调查、自费制作纪录片的道路。
澎湃新闻:你看过片子了吗?
崔永元:看了,其实柴静很早就告诉我她要拍这样一部片子,因为我之前做了“转基因”,也是放在网上播出,她也来和我聊过。
我今天看完了,没想到她拍得这么细,功夫做得这么深,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其实挺佩服她的,你别看她瘦瘦小小的,其实是一个内心特别刚强、很有定力的女人,要不然凭她的本事随波逐流、去招摇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了。她确实是读书人,有理想、也耐得住性子,非常难得。
澎湃新闻:你们身上有很多相似性,都是主持人、同样央视辞职、同样自费拍了一部和中国民生息息相关的调查类纪录片,你看了应该感受和别人不一样吧?
崔永元:虽然我拍的在前,但她拍得比我好。我的那部因为时间紧,拍的比较糙。其实我看完以后心情特别复杂。凭我对这些事情的了解,当然,我还不能确定她找到的这些依据是否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还要多看。但我觉得作为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或者普通的公民、愿意花这么大力气把这件事情尽量调查清楚,我就想问,我们那些相关的部门在忙什么?
柴静问到的问题,包括得出的结论,都是在相关部门的研究里、或者负责人回答的,换个角度来讲就是他们都知道。这里面所有的来龙去脉他们都清楚。他们可以严格管理,制定规则,向更高的部门去呼吁,向公众去传播,用自己的手段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所有人面对镜头都表现得一脸的无奈,这个“我们管不了”、那个“制定得有缺陷”、那个“是拉动GDP的根本因素”,我觉得所有得无奈合起来表现出的态度,就是放纵。
澎湃新闻:像片中一个山西的从没有吸烟史的女病人被开刀检查肺部,医生只是推测出因为环境污染导致肺癌,调查类纪录片是否应该抛出一个论点,就该找到确定的科学论证,而不是推测出论证?
崔永元:这种根本没有可能,像医学上的探索,连医学科学本身都无法给出结论,他们也只是推测,用数据和临床说明可能性,或者说关联性很大,仅此而已。你也知道我们现在医学发展的程度,像肺病100%治愈的,几乎没有,可能只有一种,其他的都是缓解症状,用大家已经约定俗成的手段来治疗。澎湃新闻:这部《穹顶之下》科普意义是否远大于调查意义?我之前采访过上海老科影导演项先尧,他对我说过他的一个构想,就是把像“雾霾”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用形象的方式、多种的手段给观众讲明白,柴静片中的这部分表达还是很有效果的。
崔永元:从调查类纪录片来讲,我觉得她的片子没有问题。关于雾霾,她在我们以前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传达了更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是以前似是而非的,她给了一些可参照的观点。你提到项老师的设想,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想法,在国外会有公共频道来做,像英国BBC、日本的NHK,他们大量的时间都是用来做这样的事情,国内因为没有公共频道,所以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就是做纪录片,也要想着收视率,也要卖个好价钱,观众是不是爱看。他没有那个为公共服务的意识,或者说他没有责任和任务,而国外是有这个任务,每年必须50%或者70%来做这样的事情,至于你做这件事怎么能吸引观众,怎么让大众接受,那就是你身为这行的人,有没有这个本事而已。
澎湃新闻:其实公众话题也是有纪录片人在做,只是一个普通纪录片导演做了“转基因”和“雾霾”没有点击率,但柴静和崔永元做的就有点击率。
崔永元:但我们俩这样自掏腰包的人也少。我觉得还是因为她所呈现的是中国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就像我拍的转基因也是,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相关,你换个题材也不一定会关注。
澎湃新闻:但这样自掏腰包的可持续性在哪里?花了一年辛苦制作的片子,然后是一个星期的集中讨论,可能半个月后就没人再提起了。
崔永元:你说的这个问题就和片子中反应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比如环保部门去抽查了,或者评卫生城市了,大家都会激动万分,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呢,宁肯平庸,宁肯不作为,因为政府部门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惯性和惰性,我们靠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他们的。其实我和柴静私下也在说这事儿,我们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自己能做什么?其实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这个,当然知道没有什么用,对政策的改变更没有什么用,大家看看也就完了,但没有什么用也不应该不做,无利可图的事情总得有人做。我当时做大货车对北京污染情况调查时,连续做了15天,助手开车,我来拍摄,每天拍到凌晨。做完15天,我把材料汇集到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和柴静片中表达的如出一辙;比如市政晚上是可以查大货车是不是没盖好?是不是往下掉渣土?但是他没有拦车的权利,拦车只有交警才能拦,但是交警又不管这些,大货车有车牌又正常行驶,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按他们的说法,必须得有三个部门联合执法,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三个部门天天联合执法呢?当你听到这些结论时,特别沮丧,不是没人发现问题,就是解决不了。澎湃新闻:她女儿患病这事你知道吗?
崔永元:我也是看片子才知道。但是女儿出生她是告诉我了的。
澎湃新闻:有很多人对她把“女儿患病”放在片中提出了质疑,你怎么看?
崔永元:柴静的片子上线第一天,像关于“女儿患病”的指责只是第一轮,我是觉得他们想得太复杂了。在看完片子找不出什么下手的地方的时候,这个比较容易,两天之后就会过去,就会有新的不停地爆出来。你看吧,之后的质疑声和辱骂声会越来越多。有意无意的,你的片子会触碰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你让这些人没有脸面,耽误人家赚钱升官,那你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甚至一些科学家,一些学者也会自觉地加入这个行列里来,会有人找出片中的某个数据质疑这个不准确,那个不靠谱,会有一堆人冒出来。就像当时我的纪录片一出来,他们最后没得说了,就说你采访的不是主流科学家,甚至有人造谣说,你采访那人是你雇的。
澎湃新闻:你有没有给柴静介绍什么经验?比如说片子上线后可能会遇到什么状况之类的。
崔永元:我说了,我当时就建议她公益播放,不建议她把片子卖给谁,就这一条他们会恶心死你,我建议她就自费制作,公益播出。
澎湃新闻:接下来,还会去做吗?
崔永元:当然做,转基因我又拍了一年,我们这样的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可能别人也奈何不了我们,再攻击和谩骂,用什么招术都没用,只能激起我们的斗志。我们这种人是童心未泯,明知不可为、非要上火山。
还有,我认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所以,还是那句话,调查记者不是影视明星,她不是在别人掌声鲜花下生活着,她的荣誉感来自于她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当然了,我们金融圈的朋友关注柴静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这一事件,最有利的是可能会见到以下柴静概念股大涨?以下部分内容来源:老虎财富数据显示,柴静雾霾调查相关视频播放次数破亿,其风头不亚于突然而来的降息,而且议论热度还未平息,在此背景下,以环保为主题的概念股有望横空出世。市场分析人士称,因全国两会下周召开,两会概念将成为下一个风口。而从地方两会的议题来看,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环境治理依然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多家机构预计,环保将成为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节能减排无疑将促进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的发展,环保股有望在羊年迎来投资的好时机。柴静概念股诞生?1、空气质量监测领域要进行PM2.5等颗粒物的污染治理,首先受益的是检测仪器厂商,主要投资标的有先河环保、聚光科技、天瑞仪器、雪迪龙等。2、除尘治理领域从根源上杜绝颗粒物的排放是治理的本质,从事大气除尘、工业粉尘治理的有龙净环保、三维丝、菲达环保等。3、硫化物氮氧化物治理因为氮氧化物或硫化物在空气中可生成毒性更大的硝酸或硝酸盐气溶胶,形成酸雨,造成严重危害,涉及脱硫脱硝的主要上市公司有燃控科技、龙源技术、永清环保等。4、空气净化领域空气净化领域空气净化设备类企业前景光明,尤其是提供工业企业空气净化的创元科技。5、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用于公共交通的新能源汽车,包括:中通客车、宇通客车、比亚迪、中科三环。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也发布了相关报告。本文来源:金融八卦女(微信号:jinrongbaguanv )本文作者:金融八卦女,部分内容摘自假装在纽约、讲张、澎湃新闻、雪球、老虎财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40004 更新:
人气:34886 更新:
人气:27978 更新:
人气:23655 更新:
人大经济论坛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新婚的他们与5具尸骸一起住了6年 从未开启的西屋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鲜!每日捕获的北江河鲜,就藏市中心这个角落……
最高38.8℃!今天我大浙江承包了全国近一半的高温天!
日(周二)三分钟新闻早餐(综合版)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穹变坐骑进阶数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