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防三国志免费辅助·魏书·董遇传免费听

《三国志》对孙权的评价为什么在三国“三巨头”中最低?
《三国志》对孙权的评价为什么在三国“三巨头”中最低?
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时代的诸多君主之中,评价与成就最高的就当属曹操、刘备、孙权,有些人将这三个君主称为“三国三巨头”。不过虽然是并列于世,但是孙权在《三国志》等史书中的评价明显要要比曹操和刘备要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对曹操的评价是“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对刘备的评价是“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对孙权的评价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首先,陈寿是西晋大臣,以曹魏为正统,而陈寿早年又是蜀汉旧臣。因此陈寿在政治上要尊奉曹魏,对蜀汉则有故国情怀。因此陈寿对这两者的评价要隐晦些,然而陈寿对东吴的评价基本没有政治因素和感情因素,基本上是该批评的就批评。其次,和几乎是白手起家的曹操、刘备相比较,孙权则是继承了父亲与兄长打下来的基业。东吴的政权基础是孙坚开创的,而主体江山则是孙坚打下来的,孙权是在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表现上也是不如曹操和刘备显眼的。第三,在晚年的时候,孙权的缺点暴露地越来越明显,连续出现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失误,整个东吴也由盛转衰。可以说孙权一手将东吴带上了巅峰,然后又把东京推进了低谷。相比较在政权正式建立初期去世的曹操、刘备,孙权自然要受到批评。综合来讲,相比较曹操、刘备,孙权确实有不少让人可以批评的显著缺陷。再加上陈寿对东吴的评价完全没有忌讳的需要,孙权在“三国三巨头”中评价最低也就不奇怪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余浅研中外杂学十余年,多有愚见。望与诸君
作者最新文章【图文】4、勤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小:229.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三国志·魏志·董遇传》文章意思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文章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董遇传》 译文,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百遍:“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三国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