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物种起源源三尖齿兽怎么继续进化

科幻背景下的放置类游戏。作为一名世界的经营者,进化物种,探索星系,发展科学,研发暗能力。
从最微小的粒子开始,通过合成,复制与加速,一步步演变成DNA,草履虫,大白鲨!
从发现最细小的尘埃开始,到卫星,行星,太阳系,甚至宇宙!
提升大脑容量,延展神经系统,用强大的智慧发展科学。
研发暗能力
如何发现神秘的暗物质?暗物质又有何用处?宇宙中还有更强大的力量等着我们去挖掘。
物种起源手游发展策略思路 快速升级方法
游戏类型:休闲益智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特征:冒险
开发:起源
关注右侧公众号,回复“富二代”看全文&p&生活中有很多不经意的细节,都会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上的景致,区别无非是体量而已,相似的则是内在物理化学机制。比如雨后流过土地的水流会蜿蜒出辫状河的形态,又如从草坪围石缝隙里被雨水冲出的泥土会在水泥路面上堆成微小的扇状。在这里,则是&b&蘑菇石&/b&的原理从微观沙堆投射了出去。&/p&&p&&b&1.什么是蘑菇石?&/b&&/p&&img src=&/v2-cb190ba4e8ae20ff679c0bbca3cb6621_b.pn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v2-cb190ba4e8ae20ff679c0bbca3cb6621_r.png&&&p&(美国Kansas的Mushroom州立公园)&/p&&img src=&/v2-e1dd980e7f1f9_b.png& data-rawwidth=&655&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5& data-original=&/v2-e1dd980e7f1f9_r.png&&&p&(美国亚利桑那州常见的蘑菇石)&/p&&p&蘑菇石,对应英文是mushroom rock/tent rock/hoodoos。它是对一种地质现象的形象描述:下部为细长石柱,顶部是一个宽大的大石块/巨岩,石块直径明显或者略大于石柱,&b&像一朵香菇一样戳在地上&/b&。二者往往存在肉眼可见的质地不同,但彼此间又紧密相连,仿佛从天地诞生时就连在了一起。&/p&&p&当石柱直径与顶部石块直径差别不是特别大的时候,就会变成另一个回答里面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的情形,看起来污污的样子:&/p&&img src=&/v2-85e8c76f3cd_b.png& data-rawwidth=&947&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7& data-original=&/v2-85e8c76f3cd_r.png&&&p&&br&&/p&&img src=&/v2-685acc9f4540_b.pn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v2-685acc9f4540_r.png&&&p&(土耳其,Cappadocia的蘑菇石,或称hoodoos / fairy chimney)&/p&&p&&b&2.它的原理是什么?&/b&&/p&&p&蘑菇石的原理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那就是“&b&差异风化&/b&”。&/p&&p&岩石上部和下部由于质地不同,抵抗风化的能力也截然不同。当&b&下部岩石疏松不耐风化而上部岩石致密耐风化&/b&时,且如果同时存在&b&某种外界因素(如节理、裂隙、流水侵蚀等)让地层分解成岩柱&/b&的情况下,就会由于上部耐风化岩石抵御外界侵蚀,&b&保护了正下方的不耐风化地层&/b&,形成&b&上粗下细的蘑菇状岩柱。&/b&由于雨水会沿着顶部大块岩石汇聚到底部,所以往往还会出现顶部岩石与下部岩柱衔接的部位最细的情况&b&——雨水都从那流,自然会冲得比较细。&/b&&/p&&img src=&/v2-3b8ec11de70eea88f730fdc_b.pn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v2-3b8ec11de70eea88f730fdc_r.png&&&p&&b&(1)上下地层岩石类型不同,导致抗风化能力差异。&/b&&/p&&p&&b&以卡帕多西亚为例&/b&,这些蘑菇石上下部岩石的质地,即便是非专业人士都可以看出有显著不同:&b&上部岩石发灰,几乎看不出分层;下部岩石偏白,可见明显层次。&/b&下部偏白的岩石是火山凝灰岩,这是一种疏松多孔密度低的岩石,是古代火山喷发活动后期堆积起来的火山灰;顶部则是另一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喷出岩(该处常见玄武岩),或火山爆发产生的碎石堆积而成的粗粒火山碎屑岩,坚硬致密,耐得住风雨侵蚀。&/p&&p&它不仅是一种奇妙的景观,更是&b&记载着古代多次火山喷发活动的密码书&/b&。如果你懂得这些密码,就能看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p&&img src=&/v2-bb06ceeaf0f9b_b.png& data-rawwidth=&988& data-rawheight=&6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8& data-original=&/v2-bb06ceeaf0f9b_r.png&&&p&(Cappadocia蘑菇石上部“蘑菇朵”体现出喷出岩的典型特征:气孔充填而成的杏仁体构造)&/p&&img src=&/v2-e3a9f17329a4abe2a0ec_b.pn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e3a9f17329a4abe2a0ec_r.png&&&p&(Cappadocia蘑菇石体现的地层旋回性)&/p&&p&------------------&/p&&p&&b&(2)上下岩石性质原本相同,但因某种化学作用形成抗风化团块/结核&/b&&/p&&p&&b&以美国堪萨斯的mushroom rock州立公园为例,&/b&这里在白垩纪时期曾经是古代河口—海岸地带。海浪和河流的共同作用造就出以砂泥岩为主的Dakota组地层。这些蘑菇石就产自Dakota组下部质地纯粹的河流相砂岩地层里。&/p&&img src=&/v2-15d0a769ff7bccb33ba317_b.png& data-rawwidth=&965& data-rawheight=&7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5& data-original=&/v2-15d0a769ff7bccb33ba317_r.png&&&p&(原始大图)&/p&&img src=&/v2-06ce83b2bb8fb66b16b33d_b.png& data-rawwidth=&1069&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9& data-original=&/v2-06ce83b2bb8fb66b16b33d_r.png&&&p&(地质视角看待的大图)&/p&&p&当地地调部门的地质学家发现,该公园的蘑菇石并没有上下岩石类型的明显不同。无论是相似的单层厚度、一致的层理类型、几乎没有变化的粒度特征,都在彰显蘑菇头与蘑菇杆具有一样的DNA。直到人们发现更多的蘑菇石后,才明白它的成因:&b&陆相砂岩中常见的结核。&/b&&/p&&img src=&/v2-8b8d88f384c403e77c307130acb86271_b.png& data-rawwidth=&742&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2& data-original=&/v2-8b8d88f384c403e77c307130acb86271_r.png&&&p&(右图一团一团产出的“蘑菇石”,正是典型的结核形态)&/p&&p&地层水中的矿物质聚集在一起,在砂岩孔隙中沉淀析出,将砂岩颗粒牢牢粘合在一起便成为了结核。&b&它使得地层中的局部变得相对更加致密,从而更能抵御风雨的侵蚀,构成了发育差异风化地貌的第一要素。&/b&&/p&&p&&b&---------------&/b&&/p&&p&&b&(3)未固结地层中存在较抗风化的异常大颗粒,形成差异风化。&/b&&/p&&p&&b&这是与本问题情形最相似的一种“蘑菇状”构造。&/b&&/p&&img src=&/v2-d8eb3dd7_b.png& data-rawwidth=&815& data-rawheight=&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5& data-original=&/v2-d8eb3dd7_r.png&&&p&&br&&/p&&img src=&/v2-5beecb9f8a817d26bc49_b.png&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5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p&(意大利Ritten的earth pyramid构造,&b&太魔性了&/b&)&/p&&p&瘦高的小土堆上面顶个石头,与题主的照片几乎如出一辙,不同的只是把沙子换成了土堆。这也同样是一个典型的&b&抗风化地层(石块)保护正下方的不耐风化地层(土堆)&/b&的例子。&/p&&p&它的形成需要一些条件。&/p&&p&首先是&b&混杂堆积的沉积物,&/b&大石块与细颗粒的泥砂要混合在一起。人工堆积的当然不提了,自然条件下出现这样的情形需要一些特殊的沉积环境,比如泥石流,比如山洪,比如冰川堆积物——意大利的这个构造,便发育在古代冰川堆积的冰碛物里。&/p&&p&其次是&b&半固结的成岩阶段,&/b&泥砂刚好有点变硬,但远称不上坚固。颗粒与颗粒之间存在少量的胶结(早期钙质胶结或者粘土胶结),但尚禁不住风化的摧残。&/p&&p&当满足这两个条件,且刚好暴露在多雨水地区的地表时,剩下的工作交给&b&天气和重力&/b&就OK了。&/p&&p&&b&3.总结&/b&&/p&&p&&b&差异风化是自然界中许多有趣地貌的成因。&/b&由于岩石的抗风化性千差万别,所以在一些岩性复杂多变的地区,差异风化就会形成许多好玩的地貌。合理认识这种差异性产生的本质,对于解读地貌背后的故事大有裨益。&/p&&p&&b&至少,下次带朋友出去浪的时候,装逼的成功率会变高。&/b&&/p&&img src=&/v2-36ffb7d0c8f0d1f5a5f4f4cca40a6114_b.png& data-rawwidth=&956&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6& data-original=&/v2-36ffb7d0c8f0d1f5a5f4f4cca40a6114_r.png&&&p&(Hoodoos,糊涂石)&/p&
生活中有很多不经意的细节,都会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上的景致,区别无非是体量而已,相似的则是内在物理化学机制。比如雨后流过土地的水流会蜿蜒出辫状河的形态,又如从草坪围石缝隙里被雨水冲出的泥土会在水泥路面上堆成微小的扇状。在这里,则是蘑菇石的原理…
&p&谢女神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39f6dd97fb& data-hash=&c39f6dd97fb& data-hovercard=&p$b$c39f6dd97fb&&@云舞空城&/a& 邀请。哈哈,这是让咱班门弄大斧啊。&/p&&p&看了其他一些知友的回答,都有很多观点。那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吧。其实很多观点都是共识。&/p&&p&首先要明白生态位的概念。是指某个物种在生态环境中占据一定的功能和营养位置,以及环境变化梯度(温度、湿度、土壤等)中所处的位置。按照竞争排斥原理,任何两个不同的物种都不能处于同一生态位,但是可以有部分重叠。在中生代,陆地上的大型植食、掠食者的生态位都被主龙类占据(恐龙),天空被翼龙占据,海洋中则被大型鳞龙类占据(大型海爬),哺乳动物就被挤压到了地洞里,只能趁着天黑出来找点东西果腹。只有当白垩纪末的大灭绝,恐龙、翼龙以及大型海爬都灭绝,才把生态位空出来让给了哺乳类。&/p&&p&在白垩纪之后,陆地和海洋都被让出来了,但是天空的鸟类蒸蒸日上,没有让出已有的生态位(为啥没有,怪老天爷)。所以这就限制了哺乳动物向天空进军。阶级固化的道理大家都懂,人家都坐稳了那个位置,进化出了适应此生态位的形态。要不是老天爷出手,改变环境让已经占据优势的物种灭绝,后来者很难把已经占据生态位的物种撵下来。但也不是不可能。老天爷帮忙灭掉了地上的主龙和海里的鳞龙,但是留下了天空的鸟类。不但如此,鸟类还想下地跟哺乳类竞争,最后又被赶回去了。&/p&&p&生态位没有空出来,这是第一个原因。&/p&&p&没有空出来的情况下,就要自己去抢。这一点鸟类做的很好。翼龙从三叠纪开始出现,直到晚白垩纪,大概进化出了体型大小不等的十几个科,但是在白垩纪末期,大概只有风神翼龙、无齿翼龙等几个大型的属还存在,其他中小体型的属都被鸟类赶尽杀绝了。鸟类是从树上下来的,在树上争夺翼龙的生态位,把树栖的翼龙都赶跑了,赶到海上去当渔民了。现在普遍认为,在中短距离的飞行上,使用翅膀拍击进行扑翼飞行的鸟类更适应,而翼龙更适合远距离滑翔。首先是鸟类发达的胸肌,适合高频率拍击。其次鸟类翅膀的结构要比翼龙结实多了。撑起大面积皮膜的骨骼很脆弱(实际上只是翼龙延长的第四指),不适合扑翼。第三,鸟类的羽毛不但用于飞翔,还能保护翅膀。而翼龙的皮膜则需要被保护。这是鸟类占据天空的原因。&/p&&p&&br&&/p&&img src=&/v2-9ce5dfb22fd_b.pn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v2-9ce5dfb22fd_r.png&&&p&(白垩纪末期,只有几种靠海洋为生的大型翼龙还没有灭绝)&/p&&p&现在轮到哺乳类抢宝座了。题主的意思大概是,不是上天的哺乳类不够大,而是为啥没有占据天空的顶级生态位(大型猛禽),或者成为掠食者,跟在地上的猫科和海上的鲸目一样。小蝙蝠亚目吃虫子,大蝙蝠亚目吃果子,总归不够霸气,对吧?捕食脊椎动物才配称之为掠食者。首先我们要清楚第一点:上天不是那么容易(要不咋说:你咋不上天呢?)。生物形态千千万,能上天的就两种。有的答主列举了翔兽(不要笑):&/p&&p&&br&&/p&&img src=&/v2-0c6f19fd2c824ef29f2f53e_b.pn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v2-0c6f19fd2c824ef29f2f53e_r.png&&&p&&br&&/p&&p&(翔兽,生存在侏罗纪,在进化地位上位于真三尖齿兽和多瘤齿兽之间,在进化地位上高于原兽类(鸭嘴兽),低于后兽类(有袋类)。很可能卵生。)&/p&&p&这里说明,哺乳类从侏罗纪就开始探索天空了。在我以前的一个回答中(&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任我行:世界上存在过哪些奇特的古生物?&/a&),说明了蜥形纲从二叠纪就开始探索天空,但是失败了无数次。足以说明探索天空之艰难。&/p&&p&恐龙灭绝之后,是真兽类向天空进军。&/p&&p&真兽类做过几次尝试呢?大概是三次,只有翼手目(蝙蝠)获得了成功。其余两种是皮翼目和啮齿目。翼手目属于劳亚兽总目,与奇蹄、偶蹄、食肉目属于一个大类群,皮翼目和啮齿目属于灵长总目,与人类关系比较近。劳亚兽和灵长兽的祖先在白垩纪晚期在亚欧大陆上分开。&/p&&p&三个目都从古新世开始尝试,到了始新世的和渐新世的时候分化出了很多类群,只有蝙蝠在始新世早期飞上天空,其余两者均失败了。&/p&&p&&br&&/p&&img src=&/v2-edcd503bcfa44e8e85272c_b.png& data-rawwidth=&609&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9& data-original=&/v2-edcd503bcfa44e8e85272c_r.png&&&p&(皮翼目的侧膜兽,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早期)&/p&&p&&br&&/p&&img src=&/v2-eb9eea06e2acff07f825cb_b.pn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v2-eb9eea06e2acff07f825cb_r.png&&&p&(啮齿目的飞松鼠,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晚期。飞松鼠:不要盯着人家那里看!再看就飞鼠骑脸!)&/p&&p&&br&&/p&&img src=&/v2-142bcaeb93a581c4cd5c00_b.pn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v2-142bcaeb93a581c4cd5c00_r.png&&&p&(翼手目的古蝠,始新世早期至中期)&/p&&p&直到现在,哺乳动物中,真正摆脱滑翔、可以靠自己能力飞上天空的,只有翼手目。&/p&&p&综合脊椎动物的天空进军史,真正飞上天空的只有蜥形纲的翼龙、鸟纲和哺乳纲的翼手目。&/p&&p&三者无一例外,都是用前肢作为翅膀的作用。&/p&&p&想四翼翔天的,例如小盗龙和Sharovipteryx,都失败了。&/p&&p&&br&&/p&&img src=&/v2-541d6f466f02a708fe539b0fed842385_b.pn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v2-541d6f466f02a708fe539b0fed842385_r.png&&&p&(Sharovipteryx,三叠纪,鸟颈类主龙,翼龙亲戚)&/p&&p&&br&&/p&&img src=&/v2-f1634b5caf832bbe153b52ade82e26ee_b.pn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v2-f1634b5caf832bbe153b52ade82e26ee_r.png&&&p&(小盗龙,驰龙科,白垩纪早期)&/p&&p&想依靠皮翼的,例如侏罗纪的翔兽,新生代的皮翼目和啮齿目,也失败了。&/p&&p&以上两种(皮翼,四肢),其原因在于四足总纲髋关节的构造,无法大幅摆动后肢,以及无法用强健的肌肉(例如胸肌)牵引,后肢连接的膜或者翼必然成为了飞行的累赘。&/p&&p&蜥形纲尝试中,想用除四肢以外的衍生结构飞翔的,也失败了。其原因在于没有强力的肌肉进行牵引。例如二叠纪的Coelurosauravus jaekeli和三叠纪的Kuehneosauridae、Mecistotrachelos。&/p&&p&&br&&/p&&img src=&/v2-0ddf1a32100dbf165c2b_b.pn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v2-0ddf1a32100dbf165c2b_r.png&&&p&(Kuehneosauridae,三叠纪)&/p&&p&还有一种奇葩,奇翼龙。皮膜+羽毛,或许扑翼与滑翔两者兼可,但没有真正飞上天空。也许是因为它的骨骼结构真的不合适,也许是因为羽毛太过原始,也许是因为大自然没有给予足够长的时间。&/p&&p&&br&&/p&&img src=&/v2-a2ca03ec0ac0_b.png& data-rawwidth=&308& data-rawheight=&2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p&(奇翼龙,侏罗纪中期)&/p&&p&在翼龙鸟类和蝙蝠三者中,都是用前肢。我们已经分析过翼龙相对于鸟类的劣势,而蝙蝠的结构更像翼龙,都是用延长的指骨撑起皮膜,结构较为脆弱。也就是说,哺乳动物进化了将近两亿年也才只有这一种结构合适。虽然这一种比起翼龙来有进步,就是蝙蝠支撑用的指骨变多,强度增大,灵活性增强,但不是质上的飞跃。(从飞松鼠来看,与蝙蝠和翼龙出现了趋同进化,都是指骨延长。经过实践检验,这是几亿年蜥形纲与合弓纲唯二的飞行结构。)&/p&&p&飞行方式和身体结构上没有出现质的飞跃,那么抢夺鸟类的宝座就很难。&/p&&p&用蝙蝠比较鸟类,可能现在的气候相对于中生代比较寒冷,大型化的皮膜散热过多不适应。实际上,大蝙蝠亚目都生活在热带,因为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水果。&/p&&p&第二,鸟类和蝙蝠的竞争关系不是很强。哺乳动物的祖先因为在中生代被按在地洞里摩擦,所以普遍夜视能力强。彩色视觉和夜视能力是互相矛盾的,灵长类因为要辨识熟透的果子而进化出了彩色视觉,但是牺牲了夜视能力。其他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在夜间活动。老牛要吃夜草,喵星人要夜间嗨皮。蝙蝠同理,在夜间出洞觅食,利用回声定位,与白天活动的鸟类构不成很强烈的竞争关系。大部分鸟类晚上也要休息,基本不出门活动,除了眼睛高度特化的猫头鹰。两者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不会出现鸟类赶杀翼龙的情况。&/p&&p&第三,蝙蝠的后肢没有解放。猛禽都要依靠强有力的后爪掠食,蝙蝠没有这种攻击能力。所以给人一种在食物链上地位比较低的感觉。&/p&&p&蝙蝠实际上是一种很成功的物种,哺乳纲四千多种动物,蝙蝠独占一千种。在分布范围上,则比啮齿类还要厉害,除了极地,在亚寒带针叶林到远离大陆的热带小岛上都有蝙蝠生存。所以题主也没必要为哺乳动物担心。可能蝙蝠的夜行性,存在感太低了。&/p&&p&以后哺乳动物会不会进化出以另一种形式飞行的动物,从而与鸟类争夺天空?鸟类那种飞行结构很难。因为哺乳动物的毛和鸟类的羽毛是完全不同的结构,鸟类的羽毛有分支。这样看来,或许蝙蝠的方式是唯一的选择。&/p&&p&最后,古老的物种有话要说。&/p&&p&&img src=&/v2-f8f92e1e5d5cdb29befd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9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f8f92e1e5d5cdb29befd_r.jpg&&你们这些年轻物种的姿势水平还是不够,水陆空全能+弹射起飞你们谁会?&/p&&p&————————&/p&&p&哇,女神点赞,好开心。&/p&
邀请。哈哈,这是让咱班门弄大斧啊。看了其他一些知友的回答,都有很多观点。那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吧。其实很多观点都是共识。首先要明白生态位的概念。是指某个物种在生态环境中占据一定的功能和营养位置,以及环境变化梯度(温度、湿度、…
&p&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权当写成给非生化相关专业的同学的科普。&/p&&p&看一看食品广告里一天到晚说的氨基酸名字哪来的?奶粉里添加的各种氨基酸,都有啥用?&/p&&p&在最后揭示一下我心中的氨基酸翻译界的&b&信达雅No.1&/b&&/p&&br&&img src=&/v2-99d81b0fffd5e2e66dc60_b.jpg& data-rawwidth=&727&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7& data-original=&/v2-99d81b0fffd5e2e66dc60_r.jpg&&&br&&p&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主要可分为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后者的合成过程非常繁复,人体不能自主合成,需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取。&/p&&p&氨基酸中文译名来自于英文的音译或者意译,而英文名遵循IUPAC,原名来源于希腊词源,而希腊名大多数来源于其最初提取物的名字。&/p&&p&说几个代表的氨基酸译名来源。&/p&&p&&b&1. 老老实实的完全意译: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组氨酸&/b&&/p&&p&说谷氨酸可能大家陌生,但说起&b&味精&/b&呢?&/p&&p&1866年,德国人雷哈生利用硫酸水解小麦面筋,最先分离出&b&谷氨酸&/b&。1908年,日本池田菊苗教授采用水提取和结晶的方法,从海带中分离出谷氨酸,制成一种新型的调味品,并将其味道命名为&b&Umami(鲜味)&/b&。&/p&&p&所以这个glu-,这个谷,&b&就是谷物的谷。&/b&&/p&&img src=&/v2-c114eba1cbe33af89c8c54_b.jp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v2-c114eba1cbe33af89c8c54_r.jpg&&&br&&p&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b&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b&)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p&&br&&img src=&/v2-eb6aade79d3_b.jp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2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p&谷氨酸的英文名Glutamate,源于拉丁语gluten,指谷物胶质。&b&而谷氨酸是面筋加硫酸提取的&/b&。&/p&&p&同理推之谷氨酰胺,将R基团上的游离羧基换成了酰胺基,得名glutamine.后缀 -mine代表酰胺。&/p&&br&&img src=&/v2-c9d7e207d08e23f5decb8b4_b.png& data-rawwidth=&4712& data-rawheight=&1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12& data-original=&/v2-c9d7e207d08e23f5decb8b4_r.png&&&br&&br&&br&&p&&b&天(门)冬氨酸&/b&(Aspartic acid,Aspartate):英语asparagus源于希腊语asparagos(芦笋)。天冬氨酸是从芦笋萃取液的衍生物天冬酰胺里提取的。&/p&&p&而芦笋是&b&天门冬&/b&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所以你叫它&b&芦笋氨酸&/b&好像也没差(?)&/p&&img src=&/v2-c2e868afb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c2e868afba_r.jpg&&&p&天冬氨酸广泛存在于芦笋、豆类、肉类中,其左旋体L- 天冬氨酸广泛用做氨解毒剂,主要原因是这个氨基酸参与了尿素循环,它促进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尿素,降低血液中氮和二氧化碳的量。&/p&&br&&p&&b&组氨酸&/b&(Histidine):英语histidine源于德语histidin、希腊语histo(网络、组织)。&/p&&p&前缀his-在生化里并不少见,如免疫学相关组胺histamine,DNA的组蛋白histone,实验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总之有his-的地方就翻译为“&b&组&&/b&。&/p&&p&组氨酸有一个咪唑基,咪唑基供出质子和接受质子的速度十分快,半寿期小于10-10s,且供出质子和接受质子的速度几乎相等。组氨酸残基在活性蛋白中常为&b&活性中心&/b&。&/p&&p&&b&通俗一点,组氨酸就是氨基酸里打辅助位的。&/b&&/p&&p&如在负责水解肽链C端肽键的羧基酞酶A (carboxypeptidase A)中,his196, his69和glu72和一个水分子以四面体的形式和Zn2+结合构成活性中心。&/p&&br&&img src=&/v2-da71cedbe1f_b.pn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v2-da71cedbe1f_r.png&&&br&&p&而在负责运载氧气的血红蛋白中,铁离子通过组氨酸与globin结合。&/p&&br&&img src=&/v2-5b990a49f8e7fef4faa26cc9fe877c4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5b990a49f8e7fef4faa26cc9fe877c47_r.jpg&&&br&&p&所以在综合氨基酸制剂中,组氨酸可以用于治疗&b&贫血&/b&。&/p&&br&&br&&p&&b&2. 稀奇古怪莫名其妙不给面子的音译:赖氨酸,色氨酸&/b&&/p&&p&赖氨酸广泛地参与体蛋白的合成,还可以防止骨质疏松,被喻为&b&第一必需氨基酸&/b&。&/p&&p&赖氨酸在谷物中含量很低,而在鱼肉中含量最高,是唯二两个单独生酮氨基酸之一。&/p&&img src=&/v2-af5ad26a067f22ae2db5f1d0f413de92_b.png& data-rawwidth=&1063&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3& data-original=&/v2-af5ad26a067f22ae2db5f1d0f413de92_r.png&&&p&&b&赖氨酸&/b&(Lysine):源自拉丁语Lycium barbarum;赖氨酸是从枸杞里发现的。拉丁语lycium来源于希腊语Lycion,来源于希腊一个省Lycia。&/p&&br&&img src=&/v2-78c64dba8c7a049d1d32f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78c64dba8c7a049d1d32f_r.png&&&br&&p&&b&色氨酸(Tryptophan)&/b&:色氨酸是英国人Frederick Hopkins 和Syndey Cole 在1901年用胰蛋白酶消化酪蛋白时分离得到的(4-8gram/600gram)。Tryptophane (色氨酸)的名称来源于Trypsin (胰蛋白酶)和phane(希腊语出现).&/p&&p&色氨酸是重要抗抑郁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前体物质。有趣的是,女性大脑合成5-羟色胺的速率仅是男性的一半,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姑娘们更容易抑郁。&/p&&br&&img src=&/v2-83fc37abbfb3d763e236b9c2f616e248_b.jpg& data-rawwidth=&363& data-rawheight=&3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3&&&br&&br&&p&同时,五羟色胺还有解除疲劳促进睡眠的功效,色氨酸含量最丰富的食物是花豆。&/p&&p&&b&花豆(红): 986.00
&/b& 花豆(紫): 880.00
毫克 &/p&&p&干酸奶: 663.00
奶疙瘩: 663.00
毫克 &/p&&p&奶酷干: 663.00
南瓜子仁: 638.00
&/p&&br&&img src=&/v2-7db00b28d71cc391fe76_b.jpg& data-rawwidth=&1034& data-rawheight=&9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4& data-original=&/v2-7db00b28d71cc391fe76_r.jpg&&&br&&p&&b&3. 词源就老实无趣到极致的合成命名法: 甲硫氨酸&/b&&/p&&p&甲硫氨酸(Methionine):甲基methyl- 来源于希腊语methy(酒);硫基thio-来源于希腊语theion(sulfur,硫)。&/p&&p&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中含有硫元素,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硫化氢气体。&/p&&p&甲硫氨酸的别名蛋氨酸本意是卵白蛋白中含该氨基酸量多,但你要是理解成这个氨基酸会产生臭鸡蛋味道,也没毛病……&/p&&p&除了鸡蛋外,芝麻籽中含的蛋氨酸也十分可观。&/p&&br&&img src=&/v2-f219abcba35e7f601ac1c0d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v2-f219abcba35e7f601ac1c0d_r.jpg&&&br&&p&接下来揭晓氨基酸翻译界最无趣的两个名字:&/p&&p&&b&苯丙氨酸&/b&(Phenylalanine):遵照命名法。苯基phenyl,来源于希腊语phaino(闪亮)。&/p&&p&&b&丙氨酸&/b&(Alanine)来源于乙醛aldehyde,来源于乙醇alcohol,乙基来源于阿拉伯语的冠词al-。&/p&&p&苯丙氨酸代谢失常将导致苯丙酮尿病或黑尿病。&/p&&p&什么叫黑尿病?&/p&&p&就 …黑尿病就黑尿病啊……&/p&&br&&img src=&/v2-3ded313ccaada0a654ea92ecd4d4916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ded313ccaada0a654ea92ecd4d49166_r.jpg&&&br&&p&黑尿病病人在耳廓位置也会出现黑色,就这样:&/p&&br&&img src=&/v2-7eabb72fd435fa536c7d7c_b.jpg& data-rawwidth=&255&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br&&p&……&/p&&p&嗯,都叫你别问了…嗯。&/p&&p&&b&4. QUEEN OF AA! &/b&&/p&&p&&b&信!达!雅!&/b&&/p&&p&&b&甘氨酸&/b&(Glycine):源自拉丁语Glycine Max(soy bean,大豆),来源于希腊语glykys(甘甜的意思),甘氨酸是从大豆中提取的。&/p&&p&甘氨酸是一种甜味增强剂、苦味掩盖剂,gly-读起来是甘,甘的意思也是甘甜,可以说是AA翻译界的&b&头名状元&/b&了。&/p&&p&这个氨基酸的特点是非常地小,&b&小到几乎像色氨酸组氨酸这种大家伙可以把它一拳打飞的地步。&/b&&/p&&p&鱼,肉类,牛奶,豆子和奶酪等高蛋白食物是甘氨酸的最佳膳食来源。&/p&&br&&img src=&/v2-5fd8d30cac_b.jp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2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br&&p&但是人体若摄入甘氨酸的量过多,不仅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会打破人体对氨基酸的吸收平衡而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而影响健康。以甘氨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乳饮料,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很容易带来不利影响。&/p&&br&&img src=&/v2-878baefa11588aa4dcd38b4adc8e2da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878baefa11588aa4dcd38b4adc8e2daa_r.jpg&&&br&&p&所以,饮料少喝吧,如果你不想&b&空口吃糖&/b&的话。&/p&&br&&p&参考文献:&/p&&p&1. &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Lysin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ysine - Wikip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p&&p&2. IUPAC-IUBMB Joint Commission on Biochemical Nomenclature. &a href=&///?target=http%3A//www.chem.qmul.ac.uk/iupac/AminoAci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menclature and Symbolism for Amino Acids and Peptides&&i class=&icon-external&&&/i&&/a&. &i&Recommendations on Organic & Biochemical Nomenclature, Symbols & Terminology etc&/i&. Retrieved .&/p&&p&3. &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Institute_of_Medicin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stitute of Medicine&i class=&icon-external&&&/i&&/a& (2002).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a href=&///?target=https%3A//www.nap.edu/read/10490/chapter/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Energy, Carbohydrates, Fiber, Fat, Fatty Acids, Cholesterol, Protein, and Amino Acids&i class=&icon-external&&&/i&&/a&.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p. 589–768.&/p&&p&4. Estep, T., Bucci, E., Farmer, M., Greenburg, G., Harrington, J.P., Kim, H.W., Klein, H., Mitchell, P., Nemo, G., Olsen, K., Palmer, A., Valeri, C.R. and Winslow, R.M. (2008) &i&Transfusion&/i& January 7 (Epub).&/p&&p&5. &a href=&///?target=https%3A///p/4dbpegT.h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4dbpegT.hm&/span&&span class=&invisible&&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6. 曾广植. 氨基酸化学中几个中译名词的商榷[J]. 化学通报, -65.&/p&&br&&img src=&/v2-6acffafe13e94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6acffafe13e94_r.jpg&&&p&我攒了一堆科普问题还没答呢,&/p&&p&写了这么多...&/p&&p&就...就点个关注呗?&/p&&p&不...不行?(,,o? . o?,,) &/p&&p&那...那点个赞?&/p&&img src=&/v2-bf617ff6e77e50af6398090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权当写成给非生化相关专业的同学的科普。看一看食品广告里一天到晚说的氨基酸名字哪来的?奶粉里添加的各种氨基酸,都有啥用?在最后揭示一下我心中的氨基酸翻译界的信达雅No.1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主要可分为非必需氨基酸和…
&p&其他回答都太短了。#长文预警#&/p&&p&地球年龄是多少?45.4亿年。1956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克莱尔·帕特森发表了首个正确答案。&/p&&p&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数字;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达成共识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要介绍这一段探索史的话,按照年代顺序,至少有三个代表人物:爱尔兰主教詹姆斯·乌雪;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美国地球化学家克莱尔·帕特森。&/p&&p&&br&&/p&&p&&b&一、会算数的大主教&/b&&/p&&p&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了多久,现在看来或许只是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但是自古以来,“创世”这个概念关系到一个文化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因此成为了各路牛鬼蛇神的必争之地,各种说法也是千奇百怪。&/p&&p&比方说,古巴比伦人相信是20-40万年,古埃及人的历法是15万年,印度教宣称是20亿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徐整在《三五历记》里这样写道:&/p&&p&“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b&万八千岁&/b&。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b&万八千岁&/b&。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p&&p&&b&按照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来算,盘古开天辟地距今+年。&/b&&/p&&p&在欧洲,基于圣经的年代学一般认为上帝创造世界的六天大概发生在公元前年。具体的年份并没有达成共识,直到十七世纪。&/p&&p&1625年,一个叫做詹姆斯·乌雪的男人成为了全爱尔兰天主教会大主教。乌雪是一个历史学者,同时还是一个非常擅长算数的人。&/p&&p&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乌雪主教的下手点在于:&/p&&p&第一步,把圣经的时间线和正史的时间线统一起来。如果能够找到在圣经里和史书中都明确记载的事件,就能将圣经历史的年份和文献历史的年份对应上。&/p&&p&第二步,把圣经的年代顺序理清。也就是说要把里面的年份计算出来。&/p&&p&他很快在圣经里找到了一个有历史参考的事件,也就是新巴比伦国第三任君主以未米罗达的登基,发生在公元前563年。&/p&&p&再结合上一点天文历法知识,乌雪就算出到了创世的年份日期。&/p&&p&&b&主教最终给出了一个无比精确而且酷的结论,世界创造于公元前日星球六下午6点左右。&/b&&/p&&p&乌雪主教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他想要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划时代的研究。于是这一套理论被非常淫荡地印在了圣经上(King James Version)。&/p&&p&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这个结论迅速流行开来,裹挟着教会的淫威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观点。&/p&&p&&br&&/p&&p&&b&二、物理学家的估测&/b&&/p&&p&十九世纪初的地质学,是英国人的天下。&/p&&p&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苏格兰人赫顿(现代地质学之父)提出的&b&&均变论&&/b&开始流行开来。这个理论的一个重点就是:地质作用很慢很慢,非常慢,超级慢,慢的无敌。这就注定了它和圣经的那一套理论势不两立。为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赫顿老师还留下了一句名言&/p&&p&&b&“我们看不到起点,也猜不到结局”&/b&(No vestige of a beginning, no prospect of an end.)(1788年)&/p&&p&让人想起《登幽州台歌》:&/p&&p&“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p&&p&查尔斯·莱尔男爵却非常喜欢这样苍凉飘渺的学说。他喜欢到特地写了一本巨作&b&《地质学原理》&/b&(1830年)。莱尔男爵没有留下什么名言,但是他确实很擅长写书。《地质学原理》卖得非常好,重印了12次。这本书首版的次年冬天,一个叫做&b&查尔斯·达尔文&/b&的男青年就抱着《地质学原理》第一册,登上了&小猎犬号&舰船开始环球旅行。这次旅行的经历,启发了达尔文在29年之后写下另一本巨作&b&《物种起源》&/b&。&/p&&p&&b&当时的人们初次意识到,包括大陆的形成和生物的进化都缓慢的。所以,虽然今天看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当时大家一致认为,地球的历史是超级超级长的,长到无法想象,长到没有意义,所以可以认为是无穷无尽的。&/b&所以地质学家和生物/博物学家在研究时往往便利用了这个假设。&/p&&p&这个观点现在看来其实未必没有道理。人天生对太大的数字没有直观概念,地球几十亿年的时间尺度足以让人类觉得永久。而且,在当时是一种进步思想。&/p&&p&然而,这个无穷时间的假设引起了一个物理学家的注意。&/p&&p&&b&开尔文不高兴了,他觉得这种操作是不科学的。&/b&&/p&&img src=&/v2-b53c13e9e8f6b7e63cd7f63ca428195f_b.pn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p&开尔文男爵(Lord Kelvin,原名William Thomson)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他最广为人知的成就是公式化了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如果说还有一点的话,那就是他确定了绝对零度等于-273.15摄氏度。因为这些贡献,人们把他的名字做成了绝对温标的单位:K。&/p&&p&&b&男爵用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方法来估测地球的年龄,那就是利用地温梯度和导热方程。&/b&&/p&&p&地温梯度指的是地面以下温度随深度升高的速度。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人们开始察觉到,地底下比较热。热力学家开尔文敏锐的意识到,这个梯度的存在说明地球在持续的向外输送热量。如果利用当时傅里叶推导出的热传导方程,就可以构建一个散热模型,计算出地球从早期高温冷却到现在需要花费多久。&/p&&p&这样还需要三个物理参数:地球初始温度;岩石导热系数;地温梯度。初始温度只能靠估计;开尔文估计是3870摄氏度,因为他认为这个温度或许接近岩石的熔点(实际上没有那么高)。后两个数字则采用了粗略测量的平均值。&/p&&p&&b&用这种方法开尔文爵士得到,地球年龄是9千8百万年。不过,他对各种数据的不靠谱程度有自知之明,所以又在论文最后加了一句:“我觉得我们至少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说,这个时间不会短于2千万年,也不会长于4亿年之间。”&/b&&/p&&p&开尔文对此非常满意。他还成功说服了他的物理学家朋友们。然而,也有些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不相信他的结果。他们觉得,区区几千万年对于地质和生物演化是远远不够的。&/p&&p&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方法,致命伤有两个:&/p&&ol&&li&&b&开尔文假设地球里没有其他热量来源。实际上,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提供了大量能量。&/b&&/li&&li&&b&开尔文假设地球是均一的坚硬固体。实际上,地球内部的物质对流促进了热量的传导,也将一部分势能/相变潜能转化为热。&/b&&/li&&/ol&&p&当然,放射能产热在1903年才被发现,而地球内部结构也是二十世纪的知识。在开尔文发表这个观点的年代,没有人可以纠正这些问题。&/p&&p&在之后的1867年,开尔文男爵和另一个苏格兰地质学家拉姆齐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p&&p&开尔文:“你觉得苏格兰的地貌风光形成花了多久?”&/p&&p&拉姆齐:“没法说。可以无穷久”&/p&&p&开尔文:“你不会真的觉得这个事情可以用年吧?”&/p&&p&拉姆齐:“可以的”&/p&&p&开尔文:“你不会真的觉得这个事情可以用年吧?”&/p&&p&拉姆齐:“可以的”&/p&&p&拉姆齐还怼了一句说:“我可搞不懂你的那些物理原理,就像你搞不懂地质原理一样”&/p&&p&开尔文:“你根本没有用心去理解去思考”&/p&&p&开尔文爵士顿时觉得拉姆齐是一个智障,从此再也不相信地质学家。当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指出开尔文的错误时,他也当作没有听见。&/p&&p&&br&&/p&&p&&b&三、铀、铅和同位素地球化学&/b&&/p&&p&1945年8月,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二战一起结束的,还有美国赫赫有名的“曼哈顿计划”(核武器研制计划)。&/p&&p&裂变武器(原子弹)制造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要把铀235从铀238当中分离出来,因为只有铀235能发生裂变。然而自然界的铀235仅仅占铀总量的百分之0.7,加上铀235和铀238的性质及其接近,因此提纯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困难了(即“铀浓缩”)。在曼哈顿计划中,美国召集了大量科研人员到橡树岭研究铀的分离技术。&/p&&p&也就是在那里,年轻的研究生克莱尔·帕特森(Clair C Patterson)第一次接触到了质谱仪。战后许多科研人员卸甲归田,帕特森也回到了芝加哥大学继续他的PhD学业。但是他对铀同位素和质谱仪的研究并没有停止下来。&/p&&p&他的导师,化学家哈里森·布朗(Harrison Brown),对利用铀的衰变进行定年发生了兴趣。&b&铀235和铀238都会按照各自不同的概率发生一系列衰变,分别成为铅207和铅206。所以,理论上说,只需要知道一个样品里有现在多少铅和铀,以及形成的时候有多少铅,就可以得到它的年龄。&/b&布朗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推导出了定年背后的数学原理,现在,他需要一个研究生去把实验给做了。&/p&&p&&img src=&///equation?tex=Pb_%7Bt%7D%3DPb_%7Binitial%7D%2BU_%7Bt%7D%2A%281-e%5E%7B-%5Clambda+t%7D%29+& alt=&Pb_{t}=Pb_{initial}+U_{t}*(1-e^{-\lambda t}) & eeimg=&1&&&/p&&p&&i&U-Pb定年的衰变公式: &img src=&///equation?tex=%5Clambda& alt=&\lambda& eeimg=&1&&是衰变常数(速率);&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是时间; &img src=&///equation?tex=Pb_%7Binitial%7D& alt=&Pb_{initial}& eeimg=&1&& 和&img src=&///equation?tex=Pb_%7Bt%7D& alt=&Pb_{t}& eeimg=&1&& 分别代表铅的同位素在形成时的含量和经过&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之后的含量;&/i&&/p&&p&然而,铅的初始值是个难题。要怎么知道样品里在刚形成的时候有多少铅呢?&/p&&p&一个很不错的方案是利用锆石。布朗教授给帕特森的第一个小任务,就是通过测量锆石的铀和铅来确定一些古老的岩浆岩的年龄。&/p&&p&&b&锆石是一种很坚硬的矿物,它的晶体结构对铅非常不友好,却不排斥铀。在岩浆冷却结晶形成锆石的时候,把绝大多数的铅原子都挤出去了,因此可以基本当作初始的铅含量为零。&/b&&/p&&p&帕特森和他的同学就开始研究怎么把锆石里的铅和铀测量准确。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一个小任务耗费了帕特森五年的光阴。帕特森在测量铅的过程中发现,不管他多么小心,重复多少次,测量到的铅含量总是出乎意料的多。他绞尽脑汁用了各种办法还是不能保障样品的干净。这对于年轻的帕特森来说是相当沮丧的。尽管不顺利,帕特森也发表了一篇锆石定年方法的文章,并且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p&&p&1951年,布郎教授决定跳槽到了位于阳光明媚的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他想要带着帕特森一起加入这个学校。他跟帕特森说:&/p&&p&“你可以从零开始自己建造一个实验室!”&/p&&p&这对于帕特森来说这正中下怀,如果能强有力的把控化学提纯的每一个细节,他就有非常大的希望解决铅测不准的问题。于是他来到了加州理工,成为了一名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p&&p&要想去除无处不在的铅污染依旧不简单,然而很幸运的是,帕特森是一个有洁癖的实验狂热者。他一手设计和搭建了一个史上最干净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人们头到脚包裹着严严实实,一切进出都要依靠一个类似于航天舱的多道门把控。这种超净室日后成为了几乎每一个金属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的标配。除此之外,帕特森还近乎癫狂的用酸淋洗了所有设备,并且自行蒸馏了购买的化学试剂:&/p&&i&&img src=&/v2-af8cd3ead243abba4339_b.pn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af8cd3ead243abba4339_r.png&&&/i&&p&&i&图:帕特森在加州理工的实验室(1957年)。帕特森不相信购买的化学试剂的纯度,所以自己再对他们进行蒸馏提纯。图片来源: Caltech E&S Magazine&/i&&/p&&p&当然,事实证明,这些丧心病狂的操作都起到了效果。帕特森终于实现了纯净无污染的铅提取。&/p&&p&再回到科学问题上来。虽然锆石很棒,但是利用它来测定地球年龄是希望渺茫的,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找到一个跟地球同时形成的锆石。地球是一个活跃的行星,创世之初的那些物质在几十亿年的地质运动之后早已经被回炉重造。&/p&&p&实际上,直到2001年,人们才在西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地方找到一颗44亿年的锆石。&/p&&p&&b&要测量地球的年龄,就必须找到跟地球同时形成的物质。在地球表面,确实有一种岩石满足这个要求,那就是陨石。&/b&绝大多数陨石的来源是散布在太阳系当中的小行星。在我们的太阳系里,太阳、八大行星和小行星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形成的。产生陨石的小行星由于体积小在形成后快速冷却,然后在死寂中沉睡了几十亿年,直到遇到某种机缘巧合降落到地球上。&/p&&p&铁陨石是一种独特的陨石,也被叫做陨铁。顾名思义,陨铁的主要组成就是铁金属。如果你初一地理学得还不错的话,大概还会记得,我们地球的地核,便是主要由铁和镍的合金组成的。而这些从天而降铁块,是一些小行星的内核——在某次不幸的碰撞中被爆浆,并洒到了地球表面。&/p&&p&&b&陨铁有一个迷人的性质:它们铅含量高而铀含量低。这就意味着,铀衰变产生的铅在这里微不足道。因此,现在测量到的铅的同位素相对含量,近乎是地球形成之时的相对含量,也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铅初始值。&/b&&/p&&p&五万年前,一颗三十吨重的铁陨石坠落在亚利桑那的恶魔峡谷。1953年,帕特森从布朗那里要来了这个陨石的样品,在自己搭建的超净室中小心翼翼地提取出当中的铅,带到芝加哥附近的阿贡国家实验室里,准确地测量出了陨石中的铅。&b&帕特森把陨铁的铅同位素比值作为初始值,再把地球的平均铅同位素比值当作现今值,计算得到了一个41-46亿年的不错的估计。&/b&&/p&&p&这显然不能让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七年时光的帕特森满足。他再接再厉,又找来一个石质陨石的样品。和铁陨石不同的是,石质陨石拥有较多铀。也就是说,它会有很多的铅来自于铀的衰变。如果测量到这两个铅含量组成迥异的样品,就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准确年龄&/p&&p&仔细的来说,我们再回到刚刚那个方程,&/p&&p&&img src=&///equation?tex=Pb_t%3DPb_%7Binitial%7D%2BU_t%2A%281-e%5E%7B-%5Clambda+t%7D%29& alt=&Pb_t=Pb_{initial}+U_t*(1-e^{-\lambda t})& eeimg=&1&&&/p&&p&之前提到过,铀235和铀238会按照各自不同的概率发生一系列衰变,分别成为铅207和铅206。因此我们实际上有两个衰变方程。如果稍微把他们整理一下再相除,就有:&/p&&p&&img src=&///equation?tex=%5Cfrac%7B%5E%7B206%7DPb_t-%5E%7B206%7DPb_%7Binitial%7D%7D%7B%5E%7B207%7DPb_t-%5E%7B207%7DPb_%7Binitial%7D%7D%3D%5Cfrac%7B%5E%7B238%7DU_t%7D%7B%5E%7B235%7DU_t%7D%2A%5Cfrac%7B1-e%5E%7B-%5Clambda_%7B238%7Dt%7D%7D%7B1-e%5E%7B-%5Clambda_%7B235%7Dt%7D%7D& alt=&\frac{^{206}Pb_t-^{206}Pb_{initial}}{^{207}Pb_t-^{207}Pb_{initial}}=\frac{^{238}U_t}{^{235}U_t}*\frac{1-e^{-\lambda_{238}t}}{1-e^{-\lambda_{235}t}}& eeimg=&1&&&/p&&p&&b&这就是铅-铅定年的一个巨大优越性:两个不同的衰变体系给了对方制约。铀238和铀235的比例是一个均一的值,所以只需要测量样品里的铅207和铅206。把所有样品画在一个铅207 vs. 铅206的图上,同时形成的样品会落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所谓的“等时线”。这些样品的年龄,便可以从斜率计算得到。&/b&&/p&&img src=&/v2-4dee1b403da2bd3cf5cbd19_b.pn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v2-4dee1b403da2bd3cf5cbd19_r.png&&&p&&i&帕特森1956年文章中所做的等时线图。铅204是铅的一种稳定同位素(不衰变),在同位素测量中被用作分母。&/i&&/p&&p&&b&就是用这条线,帕特森得到了地球的精确年龄:45.5±0.7亿年。&/b&&/p&&p&漂亮,一锤定音。在此后直到今天的几十年里,这个结论被无数的其他独立方法证实。&/p&&p&发表了这篇里程碑式的文章之后,帕特森却突然转身,开始研究铅在自然界的分布。他去测量了大洋的海水,海底的沉积物,南极的冰芯,甚至还有埃及的木乃伊。所有证据都说明,当代的铅浓度,是高得离谱的。当时人体里的铅,甚至可以达到古代人体的千倍,已经达到可以造成毒害的水平。&b&帕特森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困扰自己七年的技术难题,背后竟是二十世纪最大的环境危机之一。这些铅的来源,是汽油里广泛添加的抗爆剂四乙基铅。这些铅随着尾气排放到大气里,从而影响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个体。&/b&恼怒的帕特森开始了一场和整个石油工业界的旷日持久的斗争,最终在八十年代获得了胜利。到九十年代,含铅汽油被明文禁止,儿童的血铅含量也逐年下降。一项研究甚至表明,90年代之后美国学龄前儿童的平均IQ提高了5点。&/p&&p&关于帕特森跟石油工业巨头和国会斗智斗勇的故事,在这里便不多赘述。相信很多人也曾经看到过另一个不错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人在不经意间或是在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拯救了世界吗? - 知乎&/a&&/p&&p&帕特森一生中完成了三项壮举:&/p&&p&1)第一次确定地球年龄&/p&&p&2)发现并阻止了含铅汽油带来的环境问题&/p&&p&3)第一次建立痕量金属超净实验室&/p&&p&都是来自于一个质朴的科学探索:如何得到地球年龄。这些成就本来可以给帕特森带来了巨大的名誉和利益,但他的人设是一个沉醉于科学的实验室狂魔。对于他来说,科学以外的一切骚动都不重要。他发明了超净室却没有申请专利;自己做的文章常常把学生的名字放在自己前面。他甚至拒绝学校一再给他的教授位置。他在1973年获得劳伦斯史密斯奖章,1980年获得地球化学终生成就奖戈尔德施密特奖章,1987年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可直到1989年,在同事们的强烈哀求下,帕特森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教授职位。&/p&&p&&br&&/p&&p&&br&&/p&&p&&b&后记&/b&:前几个月从洛杉矶机场用Uber返回学校的路上,司机是一位在郊区某天主教高中教化学的红脖子大叔。红脖子得知我专业地球化学之后,用很尖锐的口吻问我:“地球年龄是多少?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 作为一个化学老师,红脖子对同位素测年有一定的涉猎:包括Rb-Sr,K-Ar等方法他都略知一二。但是他却不相信45亿年这个数字,因为这和他的信仰不兼容。他从各种角度质疑同位素定年的可靠性。到家之后,我萌生了写一篇历史杂文的想法;如果你能看到人类为了得到一个简单而正确的数字所经历的迂回曲折,或许会更加理解。&/p&
其他回答都太短了。#长文预警#地球年龄是多少?45.4亿年。1956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克莱尔·帕特森发表了首个正确答案。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数字;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达成共识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要介绍这一段探索史的话,按照年代顺序,至少有三个…
&img src=&/v2-2fea85e298f4b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2fea85e298f4b_r.jpg&&&img src=&/v2-62ff0fdcedd6d34c4071be6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62ff0fdcedd6d34c4071be62_r.jpg&&&br&&p&&strong&氟&/strong&是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氧化能力很强&/p&&p&在常温下,它几乎可以和所有元素反应,生成氟化物&/p&&p&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p&&p&然而黄金在氟气的面前也只能灰飞烟灭&/p&&img src=&/v2-1bb0fafa9ea0b0ea568afec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1bb0fafa9ea0b0ea568afece_r.jpg&&&br&&p&图:高中时的熟悉的化学周期表&/p&&p&氟还有很强的毒性,它可以穿过皮肤渗入骨骼生成氟化钙&/p&&p&被氟气熏过的植物会立即枯萎死亡,人类生活中自来水氟含量稍高就很会让人变成&strong&氟斑牙&/strong&&/p&&p&因其如此高的活泼性和剧毒性&/p&&p&&strong&在化学元素史上氟元素的发现,堪称是参加人数最多、工作难度最大、且危险系数最高的课题&/strong&&/p&&br&&img src=&/v2-4bd5c29b5b154fb77c09dc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2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br&&p&图:氟斑牙儿童&/p&&p&&strong&为了征服它,科学家们前赴后继,死的死伤的伤,可谓化学史上极其悲壮的一页&/strong&&/p&&p&所以那时候氟元素得到了&strong&“死亡元素”&/strong&这一令人生畏的称号&/p&&p&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会利用氟化物来进行生产&/p&&p&在那个人们对化学知之甚少的年代,人们就已经学会把萤石(氟化钙)与硫酸混合产生的气体(氟化氢)来腐蚀雕刻玻璃&/p&&img src=&/v2-22ea195aab1e8c2e9b8a094c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br&&p&图: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p&&p&在1771年化学家&strong&舍勒&/strong&发现无论用萤石和硫酸、硝酸还是磷酸反应都能制得氟化氢&/p&&p&它的性质和盐酸很像,但它对玻璃的腐蚀性非常强&/p&&p&然而这种&strong&有着剧毒性的气体直接使他中毒,卧床几天起不来&/strong&&/p&&img src=&/v2-3d5eac45cf51b7b02ed7dc969c96d2e4_b.jpg& data-rawwidth=&191&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1&&&br&&p&图:舍勒&/p&&p&那时候&strong&拉瓦锡&/strong&观点是凡是酸都是含氧的,他认为氟化氢和盐酸一样都是含氧型酸&/p&&p&直到1809年&strong&戴维&/strong&证明了盐酸中氯的酸根是氯而不是氧,才修正了拉瓦锡&strong&“酸必须含氧”&/strong&的观点&/p&&p&而氟化氢与盐酸的性质相似,于是在1813年戴维便开始尝试用电解氟化物的方法来制取单质氟&/p&&p&那时候无论他用金还是铂做容器都会被腐蚀,而且在电极上永远只能得到氢气和氧气&/p&&p&&strong&他也因长期与氟作伴而身患重症,不得不终止这项实验&/strong&&/p&&img src=&/v2-adbcc803e23ec9b1ab567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br&&p&图:汉弗莱·戴维&/p&&p&1836年,爱尔兰的&strong&诺斯克兄弟&/strong&用氯气和氟化汞,企图制取单质氟&/p&&p&他们把金箔放在接收瓶口,很快金箔都变成了氟化金&/p&&p&可见他们已经制得了氟但是却没有办法收集&/p&&p&然而在实验中,兄弟两人都身中剧毒&/p&&p&&strong&弟弟失去工作能力,而哥哥直接死亡&/strong&&/p&&img src=&/v2-b76c8efee49d4ed3a02ec8_b.jpg& data-rawwidth=&276& data-rawheight=&3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6&&&br&&p&图:拉瓦锡&/p&&p&在后来比利时的&strong&鲁叶特&/strong&、法国的&strong&尼克雷&/strong&都和诺斯克一样&/p&&p&在进行了长期的氟研究之后中毒太深而&strong&献出了宝贵的生命&/strong&&/p&&p&... &/p&&br&&p&从戴维证明氟元素存在的1809年,向氟进军的科学大队便前赴后继地奋斗着&/p&&p&&strong&他们都是现世的普罗米修斯,无论经历多少苦难,都要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温暖与光明&/strong&&/p&&img src=&/v2-703b4782eac043de6db780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br&&p&图:亨利·莫瓦桑&/p&&p&在经过了七十多年前赴后继的奋战,终于有一人降服了这让人闻风丧胆的“死亡元素”&/p&&p&1886年,&strong&莫瓦桑&/strong&总结了前人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p&&p&第一次获得了单质氟,&strong&结束了化学界被“死亡元素”支配的恐惧&/strong&&/p&&img src=&/v2-fe814bbd857bc6c3b5ef0a86ba8bde25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1852年亨利·莫瓦桑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家&/p&&p&中学还没毕业的他就到药店去当学徒,帮补家计&/p&&p&然而也就是在药店,他才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p&&p&后来,对化学有极大兴趣和追求的他成为了&strong&费雷米&/strong&教授的实验室助手&/p&&img src=&/v2-b72b5dfdd4dfb14ea650a57a36ebd9f7_b.pn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v2-b72b5dfdd4dfb14ea650a57a36ebd9f7_r.png&&&p&图:亨利·莫瓦桑&/p&&p&那时候费雷米教授也正是研究氟的化学家之一&/p&&p&莫瓦桑在他的门下更是学到了许多关于氟的知识&/p&&p&从1846起,费雷米就将熔化的氟化钙、氟化钾用铂作为电极进行电解&/p&&p&他在阳极观察到有气体放出,这分明就是苦苦追寻多年的氟气啊!&/p&&p&然而,和前人一样氟气马上就与铂电极发生了反应,完全无法收集&/p&&img src=&/v2-fca397ddcd9e4c1b01b2fb3_b.jpg& data-rawwidth=&803&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3& data-original=&/v2-fca397ddcd9e4c1b01b2fb3_r.jpg&&&p&莫瓦桑在做实验&br&&/p&&br&&p&年轻的莫瓦桑想着这制备氟单质路上倒下的化学家&br&他不但没有惧怕,更是下了极大的决心要攻克这一难题&/p&&p&莫瓦桑花了大量时间去查阅资料,几乎翻遍了有关氟极其化合物的文献&/p&&br&&p&因为磷和氧之间有极大的亲和性&/p&&p&莫瓦桑猜想如果用氟化磷与氧气发生反应能不能得到氟气单质呢&/p&&p&然而,事情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实验得到的只有三氟氧化磷(POF3)&/p&&p&后来他又改用电解氟化磷也没有成功,而当时非常宝贵的铂(白金)电极也一块块被腐蚀掉&/p&&img src=&/v2-42f695c7f2b0b0d65f5ec415a0b4b82d_b.jpg& data-rawwidth=&343& data-rawheight=&4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3&&&p&在第一次尝试之后,莫瓦桑又做了一连串的实验,均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p&&p&于是他就想,之前做的实验都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的&/p&&p&而氟又是如此活泼的元素,温度高活泼性就更大了&/p&&p&就算得到了游离的氟气,它也马上和其他随便一种物质反应掉了啊&/p&&img src=&/v2-bd54ed273bb4f9c5ff655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v2-bd54ed273bb4f9c5ff655_r.jpg&&&p&因此,莫瓦桑决定采用低温电解的方法&/p&&p&他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抑制氟剧烈反应的低温控制实验仪器&/p&&br&&p&之后便是挑选合适电解的氟化物&/p&&p&他首先看中的是一种有剧毒性的毒物氟化砷&/p&&p&氟化砷在室温和较低温时就呈液体状,很适合用来低温电解&/p&&p&因为氟化砷是不导电的,莫瓦桑加入了少量氟化钾以便于电离&/p&&img src=&/v2-cfdc2ef3ec0a59b9e5a00c8f_b.jp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2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br&&p&图:As2o3(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属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高毒,为致癌物&/p&&p&在通电前期,电极上确实有小气泡产生&/p&&p&但是不到几分钟,气泡便消失了,原来阴极表面上覆盖了一层被电解出来的厚厚的砷&/p&&p&砷把电极隔绝,电不通,自然无法制取氟单质&/p&&p&但是他还是不死心,气泡(氟气)明明产生了,只要把它捕获就行了&/p&&img src=&/v2-cba5d9f302e5bcdddf1ecff91aa21ba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cba5d9f302e5bcdddf1ecff91aa21bae_r.jpg&&&p&然而在多次实验后,效果仍然不尽人意&/p&&p&而且在氟化砷的电离实验中,&strong&他就因为四次中毒晕倒而不得不中断实验&/strong&&/p&&p&他的妻子多次劝他不要再做这些这么危险的实验了&/p&&p&但对氟异样执着的莫瓦桑也只是摇摇头表示拒绝&/p&&img src=&/v2-1deedcda7e49f_b.jpg& data-rawwidth=&334& data-rawheight=&4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4&&&p&之后的他放弃了氟化砷,转战氟化氢&/p&&p&他用蒸馏氟氢酸钾(KHF2)的方法得到无水氟化氢液体&/p&&p&在电解氟化氢过程中,他只在阴极上发现大量氢气泡,本该产生氟气的阳极却完全没有反应&/p&&img src=&/v2-b55f1958ccae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b55f1958ccaec_r.jpg&&&p&正当莫瓦桑有点心灰意冷,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p&&p&&strong&一种让他仿佛获得新生命的现象出现了&/strong&&/p&&p&他拔掉阳极的U型管,惊喜地发现塞子上竟覆盖着厚厚一层白色的粉末&/p&&p&塞子分明是氟腐蚀的啊!&/p&&p&氟已经被分解出来了,只是与玻璃塞子发生了反应而已&/p&&p&只要把装置上的玻璃零件都换成不能与氟发生反应的材料,氟就会被他降服&/p&&br&&img src=&/v2-f5a9bdfc6aa0d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p&图:莫瓦桑纪念碑&/p&&p&萤石不与氟发生反应,于是莫瓦桑花了四天的时间,将萤石磨成可以用的U型管和各种零件&/p&&p&换上萤石装置,他重新实验&/p&&p&当他向阳极产生的气体中伸入一根硅条时,硅条马上燃烧了起来&/p&&p&就这样,莫瓦桑把夺走了许多科学家宝贵性命的“死亡元素”驯服&/p&&p&那一年是1886年,莫瓦桑才刚满34岁&/p&&br&&p&&strong&氟这匹猛兽被莫瓦桑驯服后,就开始服服帖帖地为人类服务&/strong&&/p&&p&从日常生活用品、农药、医疗乃至航天,氟都表现出了他的非凡作用&/p&&p&如可防蛀牙的含氟牙膏、液态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p&&p&在病人需要全身换血时,全氟醚类化合物可以暂时替代病人体内的血液起运送氧气的作用&/p&&br&&img src=&/v2-e3e153b2c01032eaa754d80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p&图:2006年,莫瓦桑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之际,法国发行的纪念邮票&/p&&p&为了表彰莫瓦桑在氟研究上的突出贡献,法国科学院给他发了一万法郎的奖金&/p&&p&莫瓦桑首先用这笔钱偿还了之前实验欠下来的费用&/p&&p&然后把剩下的钱建了一所私人实验室来继续进行各种研究&/p&&p&在那里他制出了许多新的氟化物&/p&&p&如最让人注目的四氟代甲烷(CF4),其沸点很低,适应做制冷剂,这也就是最早的&strong&氟利昂&/strong&&/p&&img src=&/v2-41bed499ef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v2-41bed499ef_r.jpg&&&br&&p&图:莫瓦桑与他的“莫氏电炉”&/p&&p&他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氟及其化合物》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之后关于氟研究的基础&/p&&p&在之后他还发明了一种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strong&莫氏电炉&/strong&&/p&&p&这种电炉的温度最高可达&strong&3500°&/strong&,直接开辟了高温下化学反应的大门&/p&&p&他还用这种电炉制出了铀、钨丝、钒、钛等十几种金属&/p&&img src=&/v2-db16e39faa143af_b.jpg& data-rawwidth=&393& data-rawheight=&2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3&&&br&&p&图:诺贝尔奖状及莫瓦桑用过的实验装置&/p&&p&诺贝尔基金会为表彰他在制氟的成就,授予了他19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从此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人&/p&&p&然而刚拿到诺奖的第二年,年仅55岁的莫瓦桑就早早地与世长辞&/p&&p&因为长年与氟等有毒元素周旋,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p&&p&晚年的他因为氟骨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p&&p&他也多次跟朋友说过,&strong&氟至少夺走了十多年的性命&/strong&&/p&&img src=&/v2-b0c868b625af8ad400cf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在氟元素发现的这一悲壮史诗中,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危险呢&/p&&p&&strong&不塞不流&/strong&&/p&&p&&strong&不止不行&/strong&&/p&&p&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比任何一项成果都要显得金光闪闪&/p&&p&就像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strong&“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strong&&/p&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氧化能力很强在常温下,它几乎可以和所有元素反应,生成氟化物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然而黄金在氟气的面前也只能灰飞烟灭 图:高中时的熟悉的化学周期表氟还有很强的毒性,它可以穿过皮肤渗入骨骼生成氟化钙被氟气…
&p&有意思的问题。不过我并不知道多少级的地震可以撼动全球,但却知道一个撼动了半个地球的地震。&/p&&p&日下午,我在北京的8楼感受到房子突然摇晃起来。奔到楼下后,习惯性的打开百度地震吧,查看全国网友们反馈的震感情况。结果,&b&当我看到从黑龙江到贵州,从江苏到甘肃都有网友报告震感后&/b&,后脑一阵发麻。&/p&&img src=&/v2-d98e58ce3e69ee3dde34dc8f7a63e4d2_b.png& data-rawwidth=&643&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v2-d98e58ce3e69ee3dde34dc8f7a63e4d2_r.png&&&p&(&a href=&///?target=https%3A///p/%3Fpid%3D%26cid%3D0%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地震吧】_百度贴吧&i class=&icon-external&&&/i&&/a&)&/p&&p&经历过5.12地震的我,明白全国网友汇报震感意味着什么——当时的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国内哪里发生强震了。回到楼上,把网友们报告的地区大致画一个圆,结果发现圆心的位置竟然在华北平原。&b&这可就太扯淡了:如果在这里发生那么大的地震,我肯定没法安然跑到楼下&/b&……&/p&&img src=&/v2-ea1ccc7e01dee_b.png& data-rawwidth=&1084&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4& data-original=&/v2-ea1ccc7e01dee_r.png&&&p&所以,这场地震不一定发生在中国。&/p&&p&后来的地震信息应验了我的猜测:俄罗斯鄂霍茨克海发生Ms8.2级地震,&b&震源深度608km+。&/b&&/p&&img src=&/v2-ecb65b913aba6565bbdcf480c26eaa18_b.png& data-rawwidth=&643&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v2-ecb65b913aba6565bbdcf480c26eaa18_r.png&&&p&这下我更吃惊了:&b&从鄂霍茨克海到贵州凯里,这可有4800km的直线距离!!!!!&/b&&/p&&img src=&/v2-ddaeeed1cbd_b.png& data-rawwidth=&1306& data-rawheight=&7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6& data-original=&/v2-ddaeeed1cbd_r.png&&&p&随后,我立刻开始搜索国际上关于这次地震的震感报道。结果,&b&距离震中6450km的莫斯科也有震感&/b&。莫斯科并不是一个经常感受到地震的城市,它上一次有震感还是1977年的事。36年没有感受过地震的莫斯科人民有点方,有报道称不少民众跑出了自己位于高层的居所,而某个水族馆里的水都快荡出来了。&/p&&img src=&/v2-08fc8a1c09a37c872f3f746f10f19875_b.png& data-rawwidth=&1038& data-rawheight=&9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8& data-original=&/v2-08fc8a1c09a37c872f3f746f10f19875_r.png&&&p&&br&&/p&&img src=&/v2-de20a0fa28eebf2b00a82d9daa9f67f2_b.png&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v2-de20a0fa28eebf2b00a82d9daa9f67f2_r.png&&&p&(&a href=&///?target=https%3A///voiceofrussia//New-earthquake-in-Okhotsk-Sea-magnitude-6-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w earthquake in Okhotsk Sea, magnitude 6.8&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是发生在8.2地震后的余震)&/p&&p&&b&仪器感知的范围更大&/b&。根据一篇震后发表的论文称,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也有轻微震感,波兰和更远的欧洲也有少量记载。从震源到墨西哥的直线距离在9000km左右。据此,该作者在文中称,&b&本次地震的仪器感知范围介于km。&/b&&/p&&p&这个距离截图的视角实在太过奇怪。毕竟地球半径才6400km左右……&/p&&img src=&/v2-ca2bb20acf0b530d55f6ca_b.pn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v2-ca2bb20acf0b530d55f6ca_r.png&&&p&如果在一个展开的世界地图上投影,仪器有感的范围保守估计在红线以内,乐观估计可能可以达到蓝色虚线。图例的数值表示MSK-64地震烈度值。等值线的数值是该部位到地震震中点连线与震中至地表投影线的夹角——&/p&&img src=&/v2-c3be2224007_b.png& data-rawwidth=&824&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4& data-original=&/v2-c3be2224007_r.png&&&p&(图引自Chebrova A Y, Chebrov V N, Gusev A A, et al. The impacts of the MW 8.3 Sea of Okhotsk earthquake of May 24, 2013 in Kamchatka and worldwide[J].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Seismology, ): 223-241.)&/p&&p&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场,&b&真正意义上撼动了半个地球的超级地震,整个欧亚大陆都能不同程度的感受到震感,非洲、中美洲和大洋洲能用仪器感受到晃动&/b&。相比之下,汶川大地震和日本3.11大地震也仅仅震撼了欧亚大陆东部而已。&/p&&p&-------------------&/p&&h2&&b&所以,为什么鄂霍茨克地震那么猛?&/b&&/h2&&p&因为插得深啊……错了,是&b&震得深&/b&。&/p&&p&有记录以来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720km深的地震,但震级只有6.9级,其释放的能量小太多了。最近一次相似的地震是1994年发生在玻利维亚的一个深度大约635km的8.2级地震,估计造成的影响和13年的差不多吧。&/p&&p&2013年的这次8.2级地震(或8.3级)相当于在地表以下610km处引爆了几千个广岛原子弹?又相当于多少个沙皇氢弹?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算一算,把答案写在评论区……&/p&&img src=&/v2-32b9adc1aeaffbd111364_b.pn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v2-32b9adc1aeaffbd111364_r.png&&&p&&br&&/p&&p&由于震源特别深,这种地震释放的能量使得地幔和地壳&b&由内向外的整体颤抖起来。根据评论区里的指正,&/b&深地震之所以在global尺度上可感范围大,是因为它只经过一次软流圈和岩石圈的衰减,而普通地震在地壳里传到远处需要经过两次软流圈和岩石圈的衰减。&/p&&p&听起来好像很厉害。&/p&&p&&b&但如果要撼动整个地球的话……&/b&&/p&&p&听说这个周末有流星雨,说不定指望它大哥的成功率会更大一些吧~&/p&&p&&b&哎?你怎么跑了?你不是说要看地球被流星砸的瑟瑟发抖么?&/b&&/p&&img src=&/v2-cafb0eaa8e92cfb5e0c6c84122bea27c_b.pn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v2-cafb0eaa8e92cfb5e0c6c84122bea27c_r.png&&
有意思的问题。不过我并不知道多少级的地震可以撼动全球,但却知道一个撼动了半个地球的地震。日下午,我在北京的8楼感受到房子突然摇晃起来。奔到楼下后,习惯性的打开百度地震吧,查看全国网友们反馈的震感情况。结果,当我看到从黑龙江到贵州…
&p&啥都先不说,来一张年二次元风日本女子校服百年变迁图,福利噢!&/p&&img src=&/bca609f2f5_b.jpg& data-rawheight=&737& data-rawwidth=&1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91& data-original=&/bca609f2f5_r.jpg&&&p&良心满满吧!!!!!!!!!!!!!!!!!!!!!!!!!!&/p&&p&不过不要以为答主是塞图流,无干货不历史,冷门才见功底。:&/p&&p&切入答题,要说这个问题,答主估摸着绝对点中广大死宅们的死穴的最热门偏史。上世纪八十九年代日本文化输出黄金时代,伴随着日剧,动漫在大陆普及,大小屏幕中那蓝白相衬的水手服,阳光青春的装扮一度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大方倩丽又不失俏皮可爱的服装特别对比当时臃肿松垮,统一却单调的本国校服,这种强烈的视觉满足与冲击是可想而知的。&/p&&img src=&/09d7dbda3d6db770c2525_b.jpg& data-rawheight=&552&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09d7dbda3d6db770c2525_r.jpg&&&p&这是中日间1PK1,虽然我忘了这位网红叫啥名了,楼下有人提醒名叫高晴。答主也很想让奶茶妹章泽天顶上去,让她去对比大红大紫的“东瀛五姑娘”显然有些不公,但坦然说穿上校服1对1单挑,各有韵调,我国至多败那么一丁点。但集体ⅤS时就把我国校服劣势一览无余,基本惨败,不信,L00KING…&/p&&img src=&/4d462e36bef071fef56c88f_b.jpg& data-rawheight=&2504& data-rawwidth=&3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39& data-original=&/4d462e36bef071fef56c88f_r.jpg&&&p&
(201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一评选十佳女生)&/p&&img src=&/faa431ceca9bdf4ed9b450e7b3c59b54_b.jpg& data-rawheight=&769&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faa431ceca9bdf4ed9b450e7b3c59b54_r.jpg&&&p&
(2015年奈良县奈良市一条高等学校舞蹈部即将毕业的15位高三年级女生合影)&/p&&p&不过同样是广东中山华侨高中,换上水手服效果立竿见影,云泥之别:&/p&&img src=&/bad303f089c4e6ca37435_b.jp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bad303f089c4e6ca37435_r.jpg&&&br&&p&尽管现在中国各种展会有各种Cosplay日系校园风,淘宝上也有一水齐的各种水手服,甚至很多人对水手服分类讲得头头是道,但对于日本女子校服的发展变迁国内没有人能很好构勒述说一番。本人不是服装设计类专业人士,只能从普通人视角以文化历史切入,可能对服装理解有所不对,就算抛砖引玉吧!&/p&&p&先说说最开始的女子校服吧! 日本的女子教育历史犹来以久,律令时代的奈良.平安时代大学寮中典薬寮与雅楽寮兩局便容收贵族女子,学习琴棋书画和歌还有女手。到了武家掌权的镰仓时代,确切说平安末期开始的寺子屋教育,发达的佛教文化进一步把教育层拓展到了庶民阶层,武家及富商裕农家女子也可以在尼庵就读,当然那时候还是讲究男女大防,分而学之。到了江户时代,虽然朱子理学昌盛,但女子也允许和男子一起共席听讲。不过也仅限于庶民阶层的寺子屋,藩塾与官学仍然严防死守,贵族与武家女性仍然通过女房女侍女中接受传统教育。&/p&&p&1869年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与经济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发表了《Subjection Of Woman》(论妇女的屈从地位)一文,有力推动了西欧的妇女解放运动。1870年明治3年,横滨的旅日美国女牧师玛丽愛迪基特女士开办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所女子私立学校——『ヘボン施療所キダー塾』(赫本诊疗所附属基特女塾),即现在神奈川县菲利斯女子短期学院。&/p&&p&两年以后的1872年,极欲师法欧美列强的日本亦开设了日本第—所官定女校: 東京女学校。刚开始入学资格为7~15岁华族平民女子,1874年学则改正,变为14~17岁小学毕业的女生,实质上也就是现在的高中育成,毕业后的学生全部引流至高一级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培养成次代女教师。原校于1877年西南战争之际财政困难废除,兼入东京女子师范,这也是现在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中学与高校前身,创立135年之久的日本第一所女子高中,同时也是日本学力最强第一女高,偏差值为77~78点,日本第一高中的筑波大学附属驹场高中仅仅领先其0.5点微弱之势,名幅其实的学霸女校。&/p&&p&&img src=&/d0cf1adae7bd555587dea_b.jpg& data-rawheight=&988& data-rawwidth=&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d0cf1adae7bd555587dea_r.jpg&&
(上图为お茶の水女子大学附属高等学校女子二次元夏冬兩季校服)&br&&/p&&p&而同时期中国直到1898年甲午战爭后在经元善、梁启超、康广仁支持下,才自办了第一所官办女学堂——上海经正女学, 招收8—15岁女童入学,但只办了两年就被清政府关闭了。&/p&&img src=&/6abb90c041fcfa336877d_b.jpg& data-rawheight=&453& data-rawwidth=&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6abb90c041fcfa336877d_r.jpg&&&br&&p&(お茶の水女子大学附属高等学校合唱部活动剪影,穿的夏装可对比一下。三次元比二次元多了个领襟)&/p&&img src=&/d342150ebf52793b31ebd70b426c8c15_b.jpg& data-rawheight=&336& data-rawwidth=&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d342150ebf52793b31ebd70b426c8c15_r.jpg&&&p&(2015年日経STOCKリーグ最優秀賞并金融担当大臣賞受賞式合影的五位高二女生,其校冬装)&/p&&p&接下来是晒一下这所日本第一女校的明治之年制服,本人实在找不到这所学校“女子官校”时代制服,只有其与女子师范学校合流后历代照片,就“滥竽充数”—下吧。&/p&&img src=&/f5ae6fbeeb179_b.jpg& data-rawheight=&256& data-rawwidth=&1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2&&&p&(1877年明治10年西南战争结束后第一代毕业生,校衣是男袴 发型是典型的江户大众发型唐人髷。男袴因为雌雄不辨,有伤风化,男尊女卑观下歧视原因不久就被禁止)&/p&&img src=&/09f7cf229b1ba1f94e5264_b.jpg& data-rawheight=&186& data-rawwidth=&2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p&(1879年明治12年卒業生,穿着的是江户时代后期典型的女性着物)&/p&&img src=&/beed41a2f713b_b.jpg& data-rawheight=&182& data-rawwidth=&2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p&(1890年明治23年卒業生,当时是洋风强劲的鹿鸣馆时代,作为日本第一的女子学校也顺应潮流)&/p&&img src=&/e7cc3201f2_b.jpg& data-rawheight=&256& data-rawwidth=&1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4&&&p&(1899年明治32年,时至日俄战争前的国粋時代,世论排斥欧美文化入侵,明治政府迫于在野舆论也不得不做出改变,女子官校又一次被迫回潮,衣着一夜回到五十年前。)&/p&&p&以上只是一校之时代缩影,下面就详说日本女子校服各时代演变滥觞,不过在这之前简单说一说日本近代校服来历,和所有近代制服一样日本校服也秉承先男后女的规则。明治初期政府对校服并没有规制,基本各穿各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庆应私塾,勤皇有功各藩保举的士族出身男生即“贡进生”,甚至沿继旧藩塾那样带两刀披羽织,武士装扮成群结队大摇大摆出入课堂,吓得初来乍到的洋教师上课还得偷偷藏把枪防身,这是真事。后来政府颁布禁刀令,方才除刀,但依旧固执保留腰间的束刀用角带,惟恐人家不知道自己武士身份。一桥大学前身商法讲习所的学生除了衣着华贵的振袖,有时会在脖下挂一小算盘,以示自己商贾身份。洋派点的官绅士家则是以詰襟服或西服示人,而更多庶民学生则是以当时下图最大众的角帽(前期鸭舌帽), 紺絣、男袴,紺足袋、木履四件套。&/p&&img src=&/668c78e59ccfea7c324620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2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0&&&br&&img src=&/4cfa4f9ca5b17c6cf9851_b.jpg& data-rawheight=&1361& data-rawwidth=&2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65& data-original=&/4cfa4f9ca5b17c6cf9851_r.jpg&&&p&上图为明治22年(1889年)東京府第一中學(今東京都立日比谷高等学校)卒業生合影写真,这所学校是明治至昭和日本第一中,东大予备校。可以看见即便名校中名校也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校服,学生们服装五花八门,和洋并存。不过其实那时侯校服统一模式己经启动了,只不过是在他们本校上一层级的东京大学开始:&/p&&p&1873年东京工学寮(后之的工部大学)开校,当时普通庶民学生也允许入校,为了一视同仁,也为了去除校内被“贡进生”等歧视感,该校第一次配发了官给学生着装——绀色的詰襟服,但并不强制要求,不过这一潮流迅速扩展到了东京其他各校。到了1886年东京大学与工部大学合并成帝国大学,初代校长加藤弘之为了整肃合并前后两校学生风纪,强制执行统一的校服政策,由帝大带头,白线帽、詰襟服(立领装),成了日本第一代校服,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日本男子校服雏形,随着日本帝国在20世纪初迅速崛起,这种校服也西进大陆,在民国时代也相当流行。&/p&&img src=&/7bde408aac8d8e1e0b2fdf4fe8f255ff_b.jpg& data-rawheight=&399&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bde408aac8d8e1e0b2fdf4fe8f255ff_r.jpg&&&p&(2013NHk晨间剧『ごちそうさん』《多谢款待》合影照,男女主役渡边杏与东出昌大造型刚好符合明治末至大正期的青年男女学生标准装扮。)&/p&&p&主题还是回到女生上來。明治中期日本男式校装由传统和式逐步过渡到了洋式,女生服装也在进步,但还是沿继着旧有传统。上半身的改革都没有意见,主要的焦点集中于女性下半身:&/p&&p&旧江户时代女子因不用工作亦极少外出,只负责持家,未婚着振袖,已婚着留袖,明治开国,武士被取缔,女权运动勃发,兼之资本时代到来,劳动力需求,意味着女性闭门不出的闺阁时代也告亡。最先着袴的有两批领潮者是女校师生和丝场女工。前者很好理解,毕竟时代万变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者总不离进步第一阵营。但后者很多日本人都不明白。答主稍稍释疑:&/p&&p&近代日本支柱产业是女工为劳力的制丝业,这个行业最初是国营控制。在众多日本人固有印象中战前的丝场女工是贫下农家出身,受株主盘剥的的悲苦少女。但实际情况日本第一、二代丝场女工不是庶民农家。明治政府出于照顾安抚政策,招收的是士族之女,这些女工家境背景并不差,有些甚至是中产阶层。但女性不可能穿着江户时代束手束脚着装去干活的。所以过往武士所着的男袴,反正家中闲置也是浪费,不如二次利用,由士族女工带头,逐步也被普及到了女性职场世界当中,再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如果没有这些女工辛勤劳作,绢丝的价格不会降到庶民阶层,后世袴服的流行也将是天方夜谭。相比女校师生这种对世俗世界推动力可能更大。&/p&&img src=&/71cbf5ba028_b.jpg& data-rawheight=&454& data-rawwidth=&8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7& dat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兽地图物种起源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