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欢乐斗地主级别高分怎么进底级别的成语

形容斗地主两个打一个的成语_百度知道
形容斗地主两个打一个的成语
我有更好的答案
出 处《庄子·盗跖》:“自是以后;以强凌弱;以众欺寡以强凌弱 [yǐ qiáng líng ruò]
释义 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采纳率:96%
来自团队:
以多欺少、寡不敌众、孤胆英雄、以强凌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今天,2018微信公开课PRO,4000多人聚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玩“跳一跳”。&/p&&p&随着他们指尖的翻飞跳跃,大屏幕上的现场排行也在不断刷新......而在全场的惊叹声中,今天的最高分出现了——967分!&/p&&p&&b&这个别开生面的彩蛋,也宣告着2018微信公开课PRO正式开场。&/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039c32bdf8e95f72b890db7720760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039c32bdf8e95f72b890db7720760fb_r.jpg&&&/figure&&p&这位从不停留获取加分的最高分得主,就是张小龙本人——“&i&今天没有发挥的很好,我最高纪录有6000多分&/i&”&/p&&p&当然,除了玩游戏,现场的观众更关心的是:小游戏会不会是下一个风口?小程序过去一年的成绩如何?微信下一步又会有什么新动作?......&/p&&p&张小龙在接下来的讲话里,给出了他的答案。&/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afadf1c7650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 data-rawheight=&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figure&&p&大家好,我是张小龙。欢迎大家来到微信公开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62dcdddc0c1ff9ac1f29d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62dcdddc0c1ff9ac1f29df_r.jpg&&&/figure&&p&刚刚出现的是我打游戏的画面,被大家看到了,那个不是我最好的水平,因为有点紧张,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当然我是练习了很久了,并不是我比大家更厉害,而是我有很多时间去练习。这个游戏我觉得挺好玩,我自己在游戏里面获得了一个称号,叫“无聊大师”,像上个星期我打了到6000分,我发现我获得了一个称号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p&&p&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因为我们在朋友的排行榜可以看到,所以很多朋友会问我,你这个分数是自己打出来的吗?是不是一个外挂或者直接修改后面的数据库得来的分数,但这个引发了我挺多思考。&/p&&p&跳一跳这个游戏其实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Demo来做,其实是微信新版本里为了体现微信的小程序、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的威力,所以我们其实是做了一款特别简单的游戏。&/p&&p&这个游戏发布以后,其实它的效果有点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自己开玩笑说,这个游戏突然变成了有史以来可能用户规模最大的一个游戏,&b&因为它的DAU大概到了1点几亿,&/b&但同时出现了很多外挂,我没有想到这么小的一款游戏也会有那么多外挂,我朋友圈的朋友也打出了特别高的分,但是我相信不是他自己打出来的。&/p&&h2&&b&1. 跳一跳遭遇很多外挂,引发的两点思考&/b&&/h2&&p&&b&第一方面&/b&,当我看到我的朋友用外挂打了一个很高的分的时候,我的意识里对他的信任度可能会降低一点点,&b&朋友之间的信任会出现问题&/b&; &/p&&p&&b&另外一个角度来说&/b&,像在跳一跳这样一个小的游戏里面,如果一个用户看到里面有一堆外挂得了很高的分,对其他一些每天在练习,试图把自己的水平提高,而打一个高分的人就很不公平,他可能就没有动力继续去练习,继续超越自己个人的最高分数。所以这样一个行为,&b&外挂行为其实会破坏整个系统的规则,并且让规则立即变得失效。&/b&&/p&&p&所以,我们这个小游戏发布以后,我们就开始花了很多很多时间来打击外挂。&/p&&p&对于外挂来说,其实这种对抗是无止境的,你今天用这种能力对抗,可能第二天外挂又提高了一种新的办法。我们采取了一些特别的办法,这里可以泄露一点点,对于这样一个游戏来说,其实它的成长是非常艰苦的,我并不认为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经过练习就立即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水平,按照这一点,我们会判断每个人是不是有一个成长曲线,如果不符合这样一个成长曲线,我们认为这个可能是你作弊的一种行为。所以大家应该看到了,最近朋友里面的外挂高分突然就少了。&/p&&p&我们也看了一下,系统里面超过3000分的大概有30个人左右,我们游戏的同事跟我说,希望通过我在这里发一个邀请,在目前这样一个时间点,&b&我们想请现在能够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户到我们的办公室,当着我们的面打一下,并且他可以获得一个很特别的礼品。&/b&当然其实我们是想看一下,人类在这样一种运动里面,最快的一个进步速度可以有多快。&/p&&p&顺带说一下,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我把跳一跳的分数打的这么高?它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无聊的游戏,但是在我看来,它可以让我很放松、很平静,是一个放松的手段。可能跟大家对它的认知不一样,很多人对它的认知是这个东西让人更紧张了,心跳加速了,但是在我看来完全不会,“跳一下”、“跳一下”只是一个很平静的过程而已,所以大家如果花一点的时间,练到一定的水平以后,你也会像我一样把这个游戏当做让自己放松的一个办法。&/p&&h2&&b&2. 对于产品的几点思考&/b&&/h2&&p&这是我在公开课的第三个年头,其实我特别开心每年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在座的各位聊一下关于微信的一些思考。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7cfe92f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7cfe92fab_r.jpg&&&/figure&&p&&b&■ 好的产品会自己说话&/b&&/p&&p&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但现在我认为微信到如今将近10亿用户的一个时间点,也许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把我们背后的一些理念、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更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助于用户和整个生态对我们的理解。但我还是认为“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所以大家也看到这么几年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开过自己的发布会。&/p&&p&我记得很早以前微信有一个版本,它的启动页是一个大幕,然后它拉开了,出来一些文字,我一直认为那样的一个东西才是微信的发布会,就是每一次一个新版本,出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那就是微信的发布会,就像这次我们在启动页里面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p&&p&&b&为什么我们会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b&就像刚才解释的一样,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很放松的方法,我也很期待这样一个小游戏,因为它简单到让你可以有一个面对自己,一个最个人的时刻。因为你可能会有很多的消息要处理,朋友圈里有很多信息要你去点赞、评论,可能还有很多工作的信息也夹杂在里面,&b&这个时候玩这样一个小游戏,反而是一个非常正经的事情,&/b&当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小游戏能像跳一跳这样,跳一跳不是我们刻意做的游戏,它只是我们小游戏平台的一个实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第三方游戏能够像跳一跳这个游戏一样得到用户的喜爱。&/p&&p&&b&■ 微信怎么做一个最好的工具?关键是做好对或错的选择&/b&&/p&&p&回顾一下微信到底是什么,微信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p&&p&我之前我们说过微信是一个工具,到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微信就是一个工具。&b&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b&这个目标其实挺大,也挺难,因为我们确实只是希望做一个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少去谈平台,其实也很少谈生态,对用户来说平台是什么,生态是什么他并不关心。&/p&&p&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的工具?我觉得除了要有最专业的能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我们会面临有很多很多的决策,可能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很多决策,作为一个最好的工具,我认为是经常要做出一种选择,在你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是那样做可能是利益最大化的,在对和错以及利益最大化方面我们经常会做出这样的选择。&b&对微信来说,我认为我们每天在做的选择里面都遵循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说它是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b&&/p&&p&有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微信很有情怀,但是内部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情怀”两个字,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做一个好的事情并不是克制什么,而是要判断什么样的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对错,这样一系列的判断很理性的过程,而不是靠一个感觉我这样很有情怀就好了,所以大家看到微信好像每一个版本的变化不是非常大,但是包含了很多选择,更多是一种舍弃,很多事情我们做了,但是我们觉得不好,就舍弃了。&/p&&p&关于对错,我记得以前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大人只讲利益,小孩才谈对错,我觉得做产品也是这样的,我们如果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让我们的产品越走越偏,变成它里面只是一些利益的堆砌,这样我认为会失去产品更本质的东西。&/p&&p&&b&■ 尊重用户和个人,是微信必须坚持的&/b& &/p&&p&我觉得做好这样一个产品,可能我们需要很多专业的能力,以及对于一个事情的判断有很多,但是&b&在产品之外,我觉得对微信来说,有一个价值点是我们所遵循的,就是尊重用户,尊重个人。&/b&在这一点上我蛮自豪的,我觉得微信在这一点上比其他很多产品做得更好,但是我们也经常用这一点提醒自己,这是我们最本质的一个东西,我们怎么样去坚持它。&/p&&p&之前看朋友圈,有朋友贴出来一个图,是微信新注册用户收到的微信团队发出的一段话,这段话是从QQ邮箱开始的传统。&/p&&p&举个例子,我们在很多产品里面都会看到“您”这个字,但是在微信我们说不能对用户称“您”,而是“你”。&b&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一样称呼,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这个写进我们的产品条约里面去了。&/b&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在产品中对用户过于尊敬,因为我们一旦对用户过于尊敬,那说明我们可能怀有目的,可能需要骗一点什么东西过来。&/p&&p&所以我们说尊重用户和尊重每一个个人,意味着我们可能把用户当做朋友,意味着我们必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也意味着别的什么——我在这里可以简单罗列一些:&b&也意味着我们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从微信第一个版本的时候,它的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b& &/p&&p&我们觉得从技术的角度,大家可能会有很多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聊天记录云端的同步,换一个手机,所有的聊天都还在那里。我要感谢当时的Tony(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他说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聊天记录都没有保存其实是最好的,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b&一直坚持我们的系统设计是不保留用户的聊天记录的。&/b&当然很多用户会挑战我们,说我们居然连这样一个云端同步的能力都做不到,但是我们只有苦笑,因为我们相信从对用户隐私保护的角度来说,系统里面没有用户的聊天记录其实是最安全的。&/p&&p&当然我们也更加不会有其他一些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包括&b&我们从来不会给用户发任何的骚扰信息。&/b&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大家在微信里面有没有收到过任何一条系统下发的营销信息,应该是没有的。&/p&&p&在尊重用户的层面来说,我觉得我们算是业绩做得最好的一个产品,当然它会体现到每一个小点里面,包括我们不发任何系统的推送,我们不去做任何诱导的行为,也包括我们不允许第三方做任何诱导用户的行为,甚至包括我们不想做太多的活动去感动你,然后带来一些流量。&/p&&p&举个例子,现在快到年底了,可能每个产品都会把自己换一个节日的LOGO,并且帮助你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来感动你,但我们并不想做太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现。整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在产品里面要保持特别高的专业度,同时我们希望真正能够把用户当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听从我们驱使的群体,这样都不是太尊重他的表现。&/p&&p&对于微信,从它第一批用户开始,直到现在,它已经经过了好几年,甚至到了如今将近10亿规模的时候,反而是我们自己要提醒自己更多,&b&其实我们到现在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几年以前刚刚面市的一个产品来看待,我们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心态。&/b&&/p&&h2&&b&3. 关于“用完即走”&/b&&/h2&&p&这是我在公开课的第三个年头。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99be613d48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99be613d48cb_r.jpg&&&/figure&&p&去年提到“用完即走”,我发现大家对于这个词有特别多的一些误解。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家都离不开微信,所以才会说“用完即走”,去年对这点可能没有解释得特别清楚,我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话,用完即走,但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p&&p&&b&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越高的效率越好。&/b&当我们完成一个任务以后,我们当然希望用户能做别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耗在一个工具里。&/p&&p&比如说用微信,我们当然希望微信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帮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用户一直低效率地在微信里处理事情,&b&如果他一天信息的处理要用两个小时,那我们应该帮助用户尽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处理完,而不是说一定要把两个小时的任务变成三个小时,&/b&让他在微信里花费更多的时间,我认为如果那样就不是一个用完即走的概念。&/p&&p&&b&所以用完即走和用户再回来,其实并不矛盾,&/b&相反只有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工具里用得很愉悦,用得很高效,他才会下一次回过头来使用这个工具。我们现在说的小程序也是这样的,小程序应该是帮助用户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任务,并且离开这个小程序,这样的话他才会有很好的体验,下一次他会继续回来用这样一个小程序。&/p&&p&当小游戏发布的时候,也有人说小游戏是不是用完即走?&b&我觉得小游戏也是小程序的一种,它跟过去的APP带给用户最大的不同是,它比过去APP使用都更为方便、更加快速。&/b&像我们在一个群里面,以前如果有人说我们斗地主吧,我发现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大家并不是下一个斗地主的APP,而是宁愿买一个扑克牌回来。&/p&&p&我们在小程序做了一个斗地主的小游戏,往群里一发,发现这个效果比APP好很多,因为对群里每一个人来说,只要点开这样一个小游戏,立即可以跟朋友玩一局了,这样一个体验我觉得是比APP要好很多的一个体验,并且&b&它是一种真正的用完即走的概念,就是群里面有这样一个消息过来,点开用完了,不用再去管它。&/b&&/p&&h2&&b&4. 关于“去中心化”&/b&&/h2&&p&“去中心化”的概念,微信作为一个具有平台属性的工具,它肯定会有一些平台性的内容,比如订阅号、小程序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态度,即我们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些平台内容的。我们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坚持我们的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b&我觉得“去中心化”与其说是平台的策略,还不如说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代表着我们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b& &/p&&p&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大脑,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系统的健壮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只有一个大脑来驱动的系统。&/p&&p&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说,微信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App了,所以微信本身是不是就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p&&p&我觉得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跟前几年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每个人可以浏览无数的网页,在各个网页之间跳来跳去;但现在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可能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头部的App里面,微信可能是这些头部APP里面用的人最多的,或者说最耗用户时间的。但即便如此,我也并不认为微信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b&微信里面可能会提供非常非常多的服务,这些服务都是由不同的公司来提供的,微信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地方,并且微信并不给这些服务提供一个特别中心化的流量,而是由用户自己去发现。&/b&&/p&&p&微信平台一直想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不应该去影响各个服务的存在,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尽可能的&b&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自己能够浮现出来被用户找到,&/b&而不是我们去左右,这也是我们刚才说的去尊重用户的一个体现。所以之前的公众号,我们也是这样一个思路。&/p&&p&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用户在微信里面,系统不会推荐他去订阅某一个公众号,将来也不会。同样的,对于小程序、小游戏来说,我们也希望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b&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用户自己来做。&/b&这是关于“去中心化”的思考。&/p&&h2&&b&5. 关于公众号的一些思考&/b&&/h2&&p&我知道在座的朋友对于公众号、小程序会有很多的期待。我们最近一年在小程序里面投入了特别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公众号还是很多人特别关注的,我自己也觉得在公众号这里,我们的进展可能会比小程序慢一点,但我们还是继续在努力改进它,我也把大家对于公众号的几个期待,以及我们的行动简单的说一下。 &/p&&p&&b&■&/b& &b&第一件事,是关于大家很期待的App&/b&&/p&&p&之前,有很多朋友在期待公众号App的发布,其实我们之前是做了一个App,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发布,因为我觉得它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一个预期,当然我们也会看是不是对它的预期太高了。大家也会看到,公众平台的发布后台其实是在PC里面的,这其实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微信是为手机而生的,我们对于PC版本很慎重,我们故意不去做重它,甚至在很早以前就说PC版本只是一个输入的地方而已,它不应该是一个特别独特的版本,但是对于公众平台的管理平台,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PC端平台,所以我认为我们很早以前就应该要出这样的手机端了,只不过后来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一直没有出,其实挺可惜的。后来,当我们想要出的时候,我们反而会想,应该把电脑的东西直接移植过来,还是我们要针对手机平台单独设计一个更好的公众号的App?在这个点上我们纠结了特别长的时间。&/p&&p&&b&当然,现在这个App我们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能很快会对外发布出来。&/b&&/p&&p&&b&■ 第二件大家可能很关注的,就是关于公众号赞赏的事情&/b&&/p&&p&对赞赏这方面,我们在2017年跟苹果做了一些很好的合作,可能是因为红包和赞赏这样的一些行为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所以在早期的时候,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它不一定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功能,所以它可能挺难理解这样一种中国特色的东西的。后来经过一些协调,大家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认知,所以我们很快会把“赞赏”恢复回来,并且我们会做一个很大的改动,就是对于赞赏来说,我们之前的赞赏其实是对一个公众号做赞赏,但&b&其实这里的本质应该是对作者做赞赏才对&/b&,所以这里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现在的赞赏对公众号这样一个行为,是对的吗?还是我们应该直接对公众号背后的作者赞赏?这是不是一回事。&/p&&p&在跟苹果这次协调里,反而让我们思考更多的东西,我们觉得要改造我们的作者体系。在之前公众号的体系里,我们并没有把作者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对待。我们新的改版中,赞赏将会是针对作者进行赞赏,而不是针对一个公众号进行赞赏,所以大家可以想象,&b&将来在公众平台里,你会看到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栏目,每个作者我们会看到他的介绍,看到他历史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一个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进行投稿,所以作者会被我们更加重视的重构一下。&/b&&/p&&p&另外一个也有很多人提出来“公众号只能写长文”,我觉得这与我们早期公众号没有做一个独立的APP有关,因为如果是一个手机里的APP,我们可能在很早以前就会想到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用户用手机做创作,而不是一定要在电脑上写长文出来,我们也会想有没有别的方式使我们在系统里面产生一些短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公众号体系里面下一步会做思考的问题。&/p&&p&&b&■ 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b&&/p&&p&前段时间还有一个事情也让我挺惊讶,很多人在讨论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的问题,你们觉得应该做吗?&b&其实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把订阅号作为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一个集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去改善一个用户对于订阅的所有东西的阅读效率,&/b&对用户订阅的东西怎么样才能找到它,找到重点,这个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但到最后就变成大家以为订阅号本身要做成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这个就很奇怪,这是两回事情。&/p&&p&如果大家一定要去看所谓的信息流,大家可以用我们的“看一看”,在里面看一些信息,但是订阅号本身是用户自己订阅的,所以我们只会去改善阅读效率,而不是胡乱变成不受掌控的信息,以上是关于订阅号的内容。&/p&&h2&&b&6. 关于小程序&/b&&/h2&&p&自从去年,我们在这里提出小程序以后,这一年过得有点风风雨雨,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最初的预想达到了。 &/p&&p&最初的时候我们特别害怕,有了公众号那样一个积累,我们特别害怕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被炒的很火,有一堆人过来说这是一个风口,这是一个绝对不能错失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变成一种被透支的流量,然后它就挂掉了,我们特别担心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其实看起来特别保守,说我们在小程序方面什么都没有,大家不要指望太大了,它真的只是针对线下这样一个场景做的一种应用。&/p&&p&&b&■ 小程序作为新的平台,我们宁愿“先紧后松”&/b&&/p&&p&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效果很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在朋友圈里面已经发生了太多次各式各样的、很奇怪的,我们预想不到的、营销性很强的行为,使得我们屡屡要跟他做一些对抗,&b&在小程序这样一个新的平台,我们宁愿先紧后松,宁愿在一开始采取一些更保守的策略。&/b&我们在发布以后,大家可以在小程序这里不断更新自己,逐步提供自己的能力,让整个小程序平台的能力能够丰富起来。&/p&&p&一直到这个版本小游戏的发布,通过一个游戏他才明白了什么是小程序。我承认对很多普通用户来说,他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是小程序,什么是游戏或者小游戏,但我特别高兴我们通过类似于跳一跳这样的例子告诉他,他不用关心什么是小程序,也不用关心什么是小游戏,对于他来说他能立即触达,并且使用它。&/p&&p&关于小程序我还想多说几句,对于小游戏,应该说这是我们抱以最大希望的一个项目,也是我们花了最多的时间努力做好的一个事情,我们对它有足够的耐心,可能比第三方更有耐心一些。&/p&&p&那是因为我觉得对一些面向未来的基础的架构性设施来说,我并不觉得说我们设计好它的功能,用户立马卷入进来就获得成功了。相反,我觉得我们需要更长的周期铺垫它,需要它慢慢成长起来,&b&对于小程序我只能说,我们对这样一个形态耐心非常足够,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它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我们并不希望它突然变成一个被催肥的东西,&/b&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们一样,比较有耐心去看待它。&/p&&p&&b&■ 小程序是万事万物的一个表达语言&/b&&/p&&p&我们为什么这么看好它?所有的概念在上一次的公开课已经讲的特别细了,在我们看来&b&小程序还是代表了一种表达方式,我认为在未来万事万物可能都是包含信息,&/b&所有的信息都需要用某一种方式被人触达,跟人沟通,小程序刚好是这样一种信息的组织方式或者说是一个信息的载体,所以小程序最终的目的不光是在线上可以玩一个游戏或者获取一个服务的信息,对于线下,对更多的一个场景它就代表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所能见到的任何事物它背后的信息以及对于它背后信息访问的方式。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作为万事万物的一个表达语言,它就是做沟通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这是我对小程序更为抽象的一种表达。&/p&&p&&b&■ 微信拥有最好的时间和机会来做这个事情&/b&&/p&&p&对微信来说,我觉得我们有最好的机会来做,可能历史上很多公司也曾经尝试过要通过一种更轻量的方式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但是我认为,&b&我们甚至可能比其他包括手机厂商在内的更多平台,更有一些优势来做一种跨平台,让信息无处不在,随时可以访问到的一种信息技术的组织形式。&/b&&/p&&p&&b&■ 小程序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b&&/p&&p&所以对于小程序来说,可能外界也会对它有一些误解,比如说很多人会把我们的一些系统性、平台性的行为影射为当前的风口,但我们从来都不是为任何一个风口去做任何特定的事情,所以有些人说小程序是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承认其实会有很多的电商会用小程序这样一个形态,做了很多很有创意的一些电商的应用,对此我们特别鼓励,&b&我们不会说小程序是专门为某一个领域去准备的。&/b&&/p&&p&就像小游戏也是一个小程序,但是我们不会说小程序是为游戏准备的,就像公众平台一样,我们更多希望小程序是一个通用的平台,我们不会专门去扶持一个平台里某一个领域的应用,我们希望把一个平台做的足够抽象,反而使得不同的行业可以在里面获得一些更好的、创新的空间。&/p&&p&&b&■ 微信不会给小程序做中心化的导流入口&/b&&/p&&p&大家还会有一些误解的地方,是微信会不会给小程序做一些中心化的导流措施?其实我们还是那句话,&b&我们希望小程序是一个基于去中心化而存在的一个更大的平台。&/b&&/p&&p&当然,在新的版本里面会发现,很多人说微信给了一个很大的入口,就是一个下拉的窗口,可以下拉到一个小程序出来了,对不对?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个特别神奇的东西。&/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d1e630c89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4& data-rawheight=&1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d1e630c89f_r.jpg&&&/figure&&p&打开微信的第一页,使劲往下拉,你会看到底下有一行字。很多人会说上面是一个入口,它到底是不是入口呢?我不太愿意回答,我是希望你往下拉,那个回答就贴在那里了:“&b&它不是入口”,它不是吃的,不能入口,它如果一个入口的话,那我们说了半天的“去中心化”岂不是毫无意义了吗?&/b&所以它是一个什么?它只是一个任务栏,是一个快捷方式,是我们对于小程序的一种切换快捷方式。如果大家用过Windows或者别的操作系统,你可以回想起来在不同应用间是怎么做切换的。&/p&&p&通过上一个版本,我们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我们通过下拉这样一个方式,使得小程序的切换更为简单了。每一个小程序的右上角有一个圆形的按钮,这个按钮是用来关闭的,当然你长按它也可以看到一个任务的切换,但是我们认为那个圆形的按钮其实跟之前大的版本圆形按钮很像,所以你一按它那个小程序就缩回去了。所以,这里并不是一个中心化的入口,它只是我们对于小程序切换更好的一个任务栏,是一种切换的方式。&/p&&p&■ &b&小程序跟App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组织方式&/b&&/p&&p&还是会有人问我,小程序跟App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小程序跟App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组织方式,我们并不认为小程序是要来取代App的,相反小程序是要去丰富APP的很多场景,在很多场景里面可能一个App太重了,反而变得不方便,比如说你在线下看到一个东西,你非要针对这样一个东西下载一个App的话,是一个挺难做的事情,门槛太高了。&/p&&p&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我们希望小程序的触达是通过扫描一个二维码,甚至在更遥远的某一天,是通过一个眼镜直接可以打开一个小程序,这是真正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的事情,我们看到任何的事物可以立即打开小程序,我们希望是这样的东西,而不是去下载一个App。&/p&&p&对于线下来说,我们更多是希望扫描二维码,那么对于线上来说是什么样的方式呢?当然大家首先想到是通过一个入口,但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对于线上我们一直在推动一个事情,大家也看到今年的微信和去年的微信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是,里面有“搜一搜”功能,可能大家用得还不多,但是没关系,我们也特别有耐心,我们希望这个功能打磨的越来越好,有更多的人慢慢用得多起来,搜一搜里面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能够搜到小程序的数据或者搜到小程序提供的服务,如果大家现在打开手机搜一个航班号,其实你会看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关于这个航班的实时的信息,这个信息不是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小程序来提供的。我们把这个航班号的搜索直接转移给了小程序去完成,并且把小程序的结果反馈回来了。所以在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线上小程序的触达是通过搜索这样一个能力做到的。&/p&&h2&&b&7. 关于小游戏&/b&&/h2&&p&另外,这里想提一下关于小游戏,小游戏也是特别多的人关注的东西,后面有关于小游戏介绍的专场。 &/p&&p&跳一跳发布以后,我看到很多用户的反馈,其中有一个反馈我觉得讲的特别有意思,&b&很多人说跳一跳有毒,想把它给卸载了,我就很开心,因为他卸载不掉它,因为他也是根本不需要去安装的。&/b&&/p&&p&当然这个看起来好像引起用户的困惑了,因为他不玩了,居然没有办法卸载它,但其实这才是小程序本身的定义,就是你不用它就可以了,并不存在要把它卸载这回事,它并不需要你卸载。&/p&&p&小游戏是我们在小程序这样一个平台很好的实验,&b&我们希望通过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戏开发厂商进来,并且是基于小游戏所定义的这样一个平台规则&/b&。我希望它是能够让用户发现和体验到更多更好的一些游戏的存在,这次在小游戏的发布里面有一个小游戏叫做纪念碑谷,我觉得它的制作质量非常高。所以小游戏应该是我们近期最大的探索,当然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解决,这里还是挺值得我们去期待的。&/p&&p&&b&我们希望在微信平台里面有很多高水平的小游戏,玩一个小游戏变成一个正经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浪费时间的事情。&/b&&/p&&h2&&b&8. 关于企业微信&/b&&/h2&&p&最后在这里我想提一下关于企业微信。&/p&&p&外界可能对企业微信也会有很多的期待,其实我们自己在用微信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体会到很不方便的一点,我们微信里被各种各样工作的信息所充满了,特别对于腾讯来说,大家也知道有网上工作的习惯。有了微信以后,我觉得大家的工作的强度更大了,并且更辛苦一些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内部也说,能不能把工作信息转移到企业微信里面去?&/p&&p&企业微信这里想要提的一点是,很多企业会提一个需求,我们怎么样通过企业微信接触到企业之外的客户,这些企业之外的客户目前都是在用微信?&/p&&p&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需求,企业微信里面的员工怎么样通过企业微信去直接跟微信的客户发消息?&b&我们最近正在做这样一个事情,就是让微信和企业微信之间的消息可以互通,&/b&也就是一个微信的用户加了一个企业微信的用户,但是在他看过来并不用区分微信的帐号到底是在微信里,还是在企业微信里,所以我们正在做这样一种消息的互通,&b&希望通过这一点能帮助企业员工,给他们更强的能力,使得他不必再用个人微信号去添加一些微信的顾客、微信客户,而是用企业微信就可以做这样一个事情&/b&,这是关于企业微信下一步的展望。&/p&&h2&&b&9. 微信下一步的重要计划:探索线下生活&/b&&/h2&&p&其实说到这里,我想我讲的东西可能也差不多了。 &/p&&p&我们刚才回顾了一下微信的基本态度,以及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我们对它的一些看法,&b&这里我们还有下一步想要探索的事情,可以跟大家聊一下。&/b&&/p&&p&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们会看到互联网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实现线上生活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我记得在最早的时候,我们上网,我们叫上网冲浪,当时你有一个电脑,有一个浏览器,有一个网线就可以上网冲浪,每个人都觉得很兴奋,因为通过一个电脑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为什么没有这个提法了?因为现在每个人拿一个手机就在冲浪,这个时候我们也不把拿手机叫上网了,我们把它叫做“沉迷于手机”。&/p&&p&所以这里面给人一些思考,&b&最早的时候我们希望互联网能够帮助人们把生活搬到线上,更多的进行线上生活,包括这几年共享经济、智慧零售的发展,看起来都是把我们的生活引导到一个方向,就是线上生活。&/b&&/p&&p&包括我们自己,包括微信,也都是在整个互联网或者说世界互联网的领域发展的特别快,包括我们的线上支付等等,其实是比国外发展的更快一些,当然这些点都让我们特别自豪,有的时候我们会想一个问题,&b&为什么我们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的更快一些?我觉得这也是跟中国这样一个国情有一定关系的,&/b&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人口特别密集,并且大城市化的环境里面,每个人都疯狂的追求效率要更高一些,也就是说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线上,我们可能除了工作之外,我们一有时间就拿出手机来,我们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下放到一个手机里面。&/p&&p&所以微信一直在给我们这样一些提示,包括很早以前我们就说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之类的东西,这些确实是我们的一些思考,包括微信在内,我们正在帮助人们越来越多实现了互联网早期的梦想,就是尽可能的线上生活,但是到现在我们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因为现在看起来每个人,甚至一个人他放假了出国旅游,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还在看手机,也就是说我们越来越被手机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时间。&/p&&p&这个事情如果再往下一步想,也许除了我们的大脑跟手机有一个关联,可能其他的一些体验变得都不重要了,有的时候我们会反思这一点,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线上服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不是希望人们完全把生活搬在线上去,这个就跟《黑客帝国》的场景差不多了,这个也是挺可怕的事情。&/p&&p&所以我们下一步在微信里,可能会去做跟线上相反的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探索线下这样一个事情。其实探索线下我们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有一个探索线下的功能,叫附近的人。这是探索人,我们其实是更多希望能够把目光放到附近各式各样的生活设施里面去,探索下面的生活,所以&b&2018年我们希望能做一些新的尝试,我认为探索线下的精彩生活,这是我们下一步想要尝试的一个方向。&/b&&/p&&p&非常感谢大家,我觉得我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微信和微信团队背后的一些想法。&/p&
今天,2018微信公开课PRO,4000多人聚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玩“跳一跳”。随着他们指尖的翻飞跳跃,大屏幕上的现场排行也在不断刷新......而在全场的惊叹声中,今天的最高分出现了——967分!这个别开生面的彩蛋,也宣告着2018微信公开课PRO正式开场。…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br&&b&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分数比一模提高了108分。&/b&&br&(为什么不提自己的分数呢,第一是因为在每个省份分数线都不同,谈分数没有多大意义,第二是因为贵乎985、211之风,答主与大神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没有达到清北的水平,不敢露怯,还望轻喷)&br&首先我要先引用三位大大的答案&br&&a data-hash=&55fffd0e48dd0a0f0488f1f& href=&//www.zhihu.com/people/55fffd0e48dd0a0f0488f1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白诗诗& data-hovercard=&p$b$55fffd0e48dd0a0f0488f1f&&@白诗诗&/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在高三用了什么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成绩? - 白诗诗的回答&/a&&br&&a data-hash=&ba4db7aec& href=&//www.zhihu.com/people/ba4db7ae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aojun& data-hovercard=&p$b$ba4db7aec&&@Haojun&/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成绩下跌原因不知,求分析? - Haojun 的回答&/a&&br&&a data-hash=&c77b1e967cc4fffd119bdd9& href=&//www.zhihu.com/people/c77b1e967cc4fffd119bdd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徐子期& data-hovercard=&p$b$c77b1e967cc4fffd119bdd9&&@徐子期&/a&&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一本辅导书让你的成绩有了质变? - 徐子期的回答&/a&&br&这三位的答案对我高三的学习帮助很大,在此感谢三位大大:)未经同意在答案里引用,侵删。&br&注:答案系本人个人学习经验,仅供参考,勿盲目模仿。&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3& src=&https://pic2.zhimg.com/ecda9e1fafd_b.jpg& data-rawwidth=&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cda9e1fafd_r.jpg&&&/figure&&br&&b&【目录】&/b&&br&&ul&&li&&b&语文&/b&&/li&&li&&b&数学&/b&&/li&&li&&b&英语&/b&&/li&&li&&b&理综&/b&&/li&&/ul&&ol&&li&&b&物理&/b&&/li&&li&&b&化学&/b&&/li&&li&&b&生物&/b&&/li&&/ol&&br&&b&先来介绍语文学习。&/b&&br&&ul&&li&&b&论述类阅读&/b&&/li&&/ul&&b&论述类三个选择题,一定要保证全对&/b&。有的人包括我自己做这道题都是“冒一把”。什么意思呢?这把考试顺手,全对了。这把考试不顺手,全错。这样的状况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我们要刷题。&b&刷什么题?刷真题。不仅是你们省的,还有外省的&/b&。因为全国卷近几年出题形式非常灵活,已经不是参考书上总结的所谓技巧能概括的了。但技巧从哪里来?外省的高考题。个人认为天津卷在这方面十分灵活,值得一做。题做多了就有了题感,也就是你读生涩难懂的论述类文本&b&知道从哪里标画&/b&,再与题干进行对比。&b&做论述类文本最忌讳的就是一头扎进文本里逐字对比而不进行理解,要用“上帝视角”看这篇文章,把自己放入局外从而理解它的含义。你要发扬卓伟的精神,而不是天天“嘤嘤婴我家欧巴恋爱了……”&/b&&br&&ul&&li&&b&文言文阅读&/b&&/li&&/ul&文言文阅读虽说是考120个文言实词,句式什么的,&b&把它当屁。千万不要像背单词一样背文言实词的意思,在考试上根本不能应用。&/b&什么?老师让你背的?千万不要听!&br&&b&一切没有语境的死记硬背都是耍流氓!&/b&&br&&b&一切没有语境的死记硬背都是耍流氓!&/b&&br&&b&一切没有语境的死记硬背都是耍流氓!&/b&&br&如何结合语境来背诵呢?你买一本&b&后面带全文翻译&/b&的文言专项。&b&&u&不要做题&/u&,对着后面的翻译自己翻译整篇文言文,碰见不能直译的词就用笔&u&在原文&/u&写下它的含义。&/b&每天一篇,在做完每天的文言文之后再翻阅前面做过的文言文和你写下的标注。比如说,第二天看第一天写过的标注、第三天看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以此类推。如果你能一直坚持到高考那天,那你下面的断句题、含义理解题还有翻译句子题基本上就是闹着玩的,根本不用单独训练。要知道,做文言文也是靠语感的,有的时候断句根本解释不通,就是凭感觉。感觉从哪来?从大量的练习来。我以前19分的文言文就5、6分,甚至2、3分,高考估分17分。一共做了两本,一本是红皮的百题大过关,一本是高考必刷题。&br&单独要说的是文化常识题。这个题是2015年新出现的类型,你们学校老师肯定会给你们印材料,都背下来问题不大。我个人还买了许多语文的模拟题,把这道题单独裁下来粘贴进行背诵。&br&&ul&&li&&b&古诗鉴赏&/b&&/li&&/ul&古诗鉴赏需要的是&b&超凡的想象力和跳脱的行动力。&/b&&br&超凡的想象力是指什么?&br&比如一句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你不能从字面意思分析,而是要脑海中浮现出“青山绿水,黄鹂嬉戏”的画面,虽然这句诗没有提到一个“绿”字,但你也要得出“色彩对比”的结论。&br&跳脱的行动力是指什么?&br&刷题呗。不推荐百题大过关的古诗鉴赏,我做的是五三紫皮语文和高考必刷题。&b&建议你们用语文标准答题卡答,答案注意分点,先总说后分说这个常识在此不强调了。&/b&&br&&ul&&li&默写&/li&&/ul&早早背完!早背完早省心!!!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往后拖,到高考还不会背出师表……要注意,现在不是单纯的默写,而是情景式默写,所以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它的含义。下课就不要出去玩耍了,背古诗吧!&br&&ul&&li&&b&小说/传记阅读&/b&&/li&&/ul&自打你入宫以来呀,就独得25分恩宠,于是老师就劝你,一定要雨露均沾,可你非是不听呀!&b&就选传记!就选传记!就选传记!&/b&&br&讲真,传记真的是送分题,只需要有一点概括分析能力就行了。如果这个你不会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了……(emmmm现在已经变成都考了,那……………我也没办法咯)&br&&ul&&li&&b&成语/病句等等&/b&&/li&&/ul&成语就是一个背,病句上课好好听讲,至于别的什么补句子概括什么的,一是要上课听讲,二是&b&哪弱补哪,&/b&我这些做的都是五三紫皮。&br&&ul&&li&&b&作文&/b&&/li&&/ul&私以为,新材料作文的时代已经过去,而且如果你想作文&b&得高分&/b&,可以&b&选择性&/b&的不听老师的话。老师教你的技能可以保证你达到43、44的水平,但要是想50+,可以自己适度创新。还有就是,&b&作文别动不动就李白屈原陶渊明,&/b&说的狠一点就是干脆不要引用这些老掉牙的例子!&b&你一定要关注时事&/b&,这不是假大空。&b&高考前一两个月一定要关注新闻!&/b&引用较新的例子会给判卷老师一个好印象,2015年我省高分作文引用了屠呦呦的例子,而屠呦呦获奖是在2015年10月份,所以这就给判卷老师一个“关注时事”的印象,自然分数就高了。&br&&b&还有,你一定要多多关注往年各省的高考作文真题。&/b&今年全国二卷的作文题是关于“提升语文素养”的,看似是冷门,其实就是某年北京高考小作文题目的变形,答主因为看过这个作文题,因此获得了一些优势。&br&&br&关于高中语文学习,我说一些政治不正确的话。如果你身处名校、或者是你的家长能找到出色的语文老师帮你补习的话,对语文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优秀的老师真的可以教会你许多许多,不是说非名师教得不好,而是名师对于你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如果真的有名师,一定要珍惜。&br&&br&&b&再来谈谈数学。&/b&&br&数学我给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和前面几位答主说的一样&b&刷真题!刷真题!刷真题!&/b&我当时做的是天利38套五年高考真题完全版,各个省份五年高考题,一共是89张,这89张题我前前后后每张做了三遍。注意&b&一定要完完全全从头到尾像考试那样写全过程做完这三遍。&/b&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br&&b&第一遍,你熟悉了高考题的套路:即难度分布、题型以及出题常用的陷阱。第二遍,你把“马虎”的毛病练掉了。&/b&其实高考数学除了压轴题,剩下的能有多难呀!不就差一个马虎!比如立体几何题,属于送分题,但真正得分率并不高,为什么呀?不就是因为数难算!你完完整整练了90道高考题,还怕考试不得分?什么马虎啊,都是懒的!&b&第三遍,你注意到了边边角角的知识点。&/b&比如说2016理科数学的15题,我至今都不知道它考察的到底是什么知识,但这道题我在高考原题中看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虽然这题很简单,但你考场上看见心想:这题我做过呀!是不是心里就不慌了?&br&&b&一定要注意,所有省市都要做,某些南方省市不是全国卷,可能会有一些我们这里不考的题型,比如数列压轴题、应用题还有陕西卷某年出的证明余弦定理这样的题型可以划掉,&u&一开始做不用计时。&/u&&/b&&br&&b&我还要叮嘱大家几点:&/b&&br&&b&1.学会舍弃。例如压轴的解析导数二问,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根本就放弃这道题,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上。&/b&&br&&b&2.别太钻牛角尖。高二升高三的孩子很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想把每个知识点都弄得十分通透,什么难题都会做。我可以告诉你,题无止境,什么都懂不可能。&/b&&br&比如说有的孩子排列与组合基本型都会,但是难一些的不会做,他就拼命刷题想弄得十分透彻。然而并没什么卵用,排列与组合在高考中根本就不考这么难的!甚至是不考!你在这里刷难题就是在浪费时间!&b&这也是我让你们最好在高二到高三的暑假先做一遍高考题的缘故。&/b&如果你预先做了一遍高考题,就会知道在难度分布简单的地方做难题纯属傻!你仔细想想,你做过的那些非正常性难题,哪个是高考题呀?&br&&b&3.一定要重教材。&/b&这条有人肯定犯嘀咕,这数学教材有什么好看的呀?NONONO,大错特错!&b&现在的出题老师奸着呢!你们一定听老师说过现在高考以能力为主吧?能力指什么?就是指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只有理解了才能得高分!&/b&我个人有一段时间分布列不太懂,我是怎么做的呢?从头到尾把分布列这章教材抄了两遍,理解了各个概念中的“为什么”,然后我开始做书后习题,如果卡壳就接着抄概念。这样做耗时不长,但对概念的理解十分有帮助。&b&按我个人分析,比较零碎的知识点例如正态分布、频率分布直方图、方差、卡方这类爱在对概念的理解这片下功夫,而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这类常规题不怎么考概念。总而言之,你一定要知其然,但更要知其所以然。&/b&&br&&b&4.不择手段。这里说的不择手段当然不是让大家去做一些(羞羞的事情……&/b&&br&&b&而是,你可以选择用特殊的办法算压轴题!我给大家介绍两个可以绝杀选择11题12题的办法。&/b&&br&^1&b&.取值范围题怎么算&/b&?下列四个选项:A.(3,6) B.(3,6] C(4,6) D(4,6]&br&大家看这四个选项A和B的范围中差了一个6,那么你就可以拿6这个数字来带入题中算,如果6能满足题意,排除AC,如果6不满足题意,排除BD,以此类推。&br&^2.&b&高考选择题一共十二道,其分布年均为A/B/C/D中有一个选项出现四次,一个选项出现两次,另两个选项各出现三次。该办法仅适用于高考题,且在你前边所有题都做对的情况下蒙压轴题,慎用。&/b&&br&&b&5.做题顺序。我个人的顺序是先做完选择填空,然后做选修,最后从前往后做大题。&/b&你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但选择题一定要先做先涂。&br&&b&6.记下每次错的地方。比如做立体几何,把算余弦看成了算正弦。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要看好正余弦。这样你在下次考试的时候就会下意识注意这里。&/b&&br&&b&所有的错误出现都不是偶然,一定要把它们统统记录下来。&u&注意不要记得太笼统,比如:不许马虎!如果是数算错了,一定一定一定(加强语气)要重新算一遍,搞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错了,例如写错分母就在小本本上记录:注意分母的书写。不管哪里错了,都要重新算一遍,搞清楚自己为什么错。而不是抱着:咳,我这次就是马虎下次注意就行了~这样的想法。&/u&&/b&&br&&b&7.不要好高骛远。&/b&我有一阵子数学特别差,就是从来不及格的程度。然后听知乎上有人说学高数对高考数学有帮助,我真的去学高数了!洛必达拉格朗日什么的学一堆,才知道人家说的是江苏卷……&b&高考数学高中知识完全可以解决,别碰高数!一定!&/b&&br&&b&8.老师说高考题都是新出的没有原题,可能不对。&/b&如我上文中所说的15题碰到的几乎是原题,还有这次17题的新定义是我以前做过某张卷子上16题的情境,你们自己感受……&br&&b&9.如果想打基础别做模拟题,做高考真题。&/b&市面上高考模拟题质量良莠不齐,有难的有简单的。而且难度分布不均匀,最好的模拟题就是真题!反正我买那么多模拟题从来都没做过。&br&&br&&b&呼~志愿终于填报完了,今天有好几个盆友发私信催更T^T所以马不停蹄跑来更英语了&/b&&br&&b&基础篇:&/b&&br&英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b&背单词!&/b&&br&英语属于偏文的性质,经常有人苦恼英语到底如何提分。&b&我给出的建议就是,背单词,大量的背单词。&/b&&br&&b&【以下内容不是软文】&/b&&br&&br&&b&惨无人道预警ing……&/b&&br&&b&背单词最忌讳的就是每天背5个10个那种小打小闹。要玩咱就玩大的!让暴风雨来得更加猛烈!&/b&我用了&u&扇贝单词&/u&这个APP,(讲真那么多APP我真的觉得它最好用)用过的用户都知道它每天有一个学习量。&b&我把学习量设置到最高的每天700个,没错,我每天要花2个小时甚至是3个小时背单词。&/b&有的同学认为花这么多时间在英语上太浪费了,我可以告诉你,&b&科目无主次,你现在觉得花这么多时间在英语上不如多做几遍理科题,等高三下学期你眼睁睁看着因为英语拉分而束手无策时更加痛苦!在高三上学期一定要把英语彻彻底底地解决掉!&/b&&br&&b&如果你真的肯踏踏实实地每天刷700个,两个礼拜你就会惊奇于自己的变化!&/b&(答主以前英语都100多,刷了两个礼拜考了120……)&b&一定要下猛药,不管你是男生还是女生,面对高考一定要对自己下手狠一点。&/b&&br&我从来不占用自习时间背单词,都是早上去学校的路上拿手机刷,每个课间刷单词(是的,高三就不存在什么课间了,如果你想把别人超过去就别看别人是怎么玩的),我中午不会困所以中午也在刷,晚上回家也会刷。但是要注意你们的关节呀,我因为刷单词太狠右手拇指关节至今留下隐疾……&br&&b&从高二到高考,我刷了3遍3500和1遍四级。&/b&&br&注:不用把扇贝大礼包都下载下来,扇贝新闻扇贝读书扇贝炼句个人都感觉很鸡肋没什么用。&br&&b&提高篇:&/b&&br&&b&阅读:每天两篇,不用多不用少。&/b&(其实我从刚上高中就这么做了……)&b&贵在坚持,&/b&有的人一开始买很多练习册,过不了一周全都抛在脑后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br&&b&&u&我每次怎么做阅读的呢?&/u&&/b&&br&&b&先通读题目,在题干部分划线或者是圈点,再去读文章。读文章一定要沉浸式阅读,你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翻译,而是用手指或者是笔尖快速扫过,了解大概意思就行了。过分沉浸,死扣单词的话很容易开小差,整道题就废了!&/b&&br&&b&&u&你读一篇文章一定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够被打断。被打断要从头开始,否则很容易理解偏差。&/u&&/b&(所以我每次做阅读都极其讨厌噪音)&br&&b&你要知道,阅读理解就那么点单词,背过3500的都认识。考的是什么呀?考的就是你注意力的集中程度!&u&每天两篇阅读目的不是想练出什么,是让你能集中注意力把精力都投入到题中去,这样才!不容易错!&/u&&/b&&br&不然你想想呀,每次写英语对完答案是不是有种拍大腿的欲望?&br&&b&完形填空:每天一篇,按自己能力和阅读理解穿插着来。&/b&&br&&b&&u&我是怎么做完形填空的呢?&/u&&/b&&br&&b&正常做题,做完题把每道题的正确选项填回原文。每做一篇完型就把前面做过的从头到尾读一遍。&/b&&br&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么做道理是什么,可是这样做以后有的空根本不用思考可以凭语感顺下来了耶!&b&这是个偏方,慎用。&/b&(5个A5个B这个技巧人人都知道了吧)&br&&b&作文:就两条,&u&注意字体,慎背模板&/u&&/b&&br&&b&字体:要把它当成大新闻来搞!字体几乎决定了你作文五分之四的命运!(我瞎编的)字体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b&临近高考的一周我主要攻的就是字体&b&。我当初用的是&u&印刷体。&/u&你百度一下就有。&/b&不要说什么怎么练都练不出来,一定要试试。&b&我每次写英语作文每行的上面用铅笔轻轻画一条距离横线2mm(真的是2mm)的直线,这样写看起来十分整齐。一定要记得擦掉不然会零分的。2mm大小正好,3mm偏大。&/b&&u&尽量别写斜体,因为做到倾斜程度一致很困难。&/u&想想你小时候写田字格的认真劲儿!&br&我也真是变态呢,变态到什么程度呢?&b&每练完一篇字体,用红笔在下面给自己写点评,如:“E字母不要向里扣”“a一定要写圆”“C字母开头太急了!”之类之类的。&/b&如果你对任何事情都抱有一个认真的态度,那么它也不会辜负你的。&br&&b&慎背模板:不是不让你背!比如说正反方观点的“Some students……Others……In my opinion”这类的必须背。&/b&&br&&b&不让你背模板是因为出题老师比较反感模板化作文,类似于“网红脸”,看着腻不腻呀!你需要背一些“高级且万能”的短语和句型,类似于“Needless to say”,一看就容易给高分。&/b&&br&&b&&u&结构不会怎么办?&/u&&/b&&br&&b&找几篇范文翻译成中文,看看它的结构是怎么写的。&/b&英语作文顶多十多句话,英文背不下来中文还背不下来吗?&b&另外我写英语作文都是先用中文写再翻译成英文的。虽然是笨了点但是对缕清思路十分有用啊!&/b&&br&&b&介绍个阴招:在做前面阅读之类的,看到高大上的短语句型词汇什么的画出来,引用到作文里!这样就不用自己背啦2333&/b&不过可能很衰前面阅读没什么好引用的就惨了,所以还是自己背吧。&br&&b&剩下的短文改错七选五神马的,哪里差就买专题每天一两篇坚持练,基本上哪里差的做一本题就能好的差不多了。&/b&&br&&b&分享一个七选五的小技巧:把七个选项都翻译成中文写在旁边,这样填空的时候会十分好填(就是比较费时间)&/b&&br&啊啊啊我终于来更新理综了hhhh&br&&br&&b&先说说物理吧~&/b&&br&其实你们催更物理我真的是拒绝的,因为我物理也超级偏科的。既然说不出“学习经验”,那我就谈谈我的&b&“前车之鉴&/b&”吧。&br&&b&物理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更偏向于理性思维。所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认为大量做题没那么重要,背诵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理性思维的建立。&/b&&br&那么理性思维是如何建立的呢?除非你天生自带爱因斯坦大脑,否则最好的办法就是:&b&认真听讲&/b&。&br&有的童鞋可能会问:认真听讲我知道呀!哈哈哈请允许我仰天大笑三声。你知道吗?你真的会听吗?&b&上课心不在焉知识一点都没学到笔记记得比谁都工整顺便想想中午吃什么,这真的是听课吗?&/b&(好像说的是我自己…&br&&b&物理课,到底应该怎么听呢?&/b&&br&*&b& 听知识点&/b&&br&这个我想人人都能够理解,知识点嘛!谁不知道啊?但你要改变听课的方式。如何改?或许你还尚残存一些关于之前的知识点的记忆,亦或是你以前基础不怎么样看了知识点完全是一脸懵逼,这都不重要!你要做的是,&b&在老师讲课之前把你不懂的地方列出来,标出一二三,懂的地方看你之前的笔记和教辅材料,上课重点听你不懂的地方。&/b&可能你高一高二物理基础不太好,但&b&如果抓住一轮复习这个大boss,二轮三轮你会过的非常轻松&/b&。所以一轮复习一定要把高一高二的知识点全都搞懂!&br&* &b&不要在笔记上花费太多时间&/b&&br&有的同学可能听课有一个错误的方式,就是在笔记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体现在哪里呢?把老师的板书原样照搬到笔记本上,笔记上有书上都有的概念,经常老师讲下一个知识点了,你这边还在抄上一个知识点的笔记。&b&听课听课,重点是“听”,记笔记只是听课的辅助方式。&/b&如果太care笔记的话,可能就会出现笔记记得比谁都漂亮,一考试就一脸懵逼这样尴尬的局面。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因此我斗胆向各位介绍一个高效听课的办法:&b&不记笔记!&/b&&br&一定有人举着小红旗过来反对我:上课怎么能不记笔记呢?上课就是可以不记笔记!那什么时候记?下课记!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课,跟上老师的思路,下课趁热打铁,把重要的地方记在笔记上!你肯定会说,下课就十分钟,怎么可能记得完呢?正是因为下课时间短,你才能选择重点的地方记录。什么概念啊、板书啊,你就别抄了好不好?反正考试之前也看不过来!我是认真的!&br&* &b&老师讲的我都会,会的全都能做对&/b&&br&一轮复习不仅是讲知识点,还讲题型。&b&你要做的是把老师讲的题型理解透&/b&!什么叫理解透呢?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相信诸位一定听过“母题和子题”的概念,你把母题掌握了,任千变万化也是尽在掌控之中。因此,好好听课,多多做题,如果真的可以踏踏实实做到这两点,高考亦不会辜负你。&br&&br&&br&&b&终于更新啦~这次干脆把化学生物都一次码完好了~&/b&&br&&b&化学生物一起说好了,反正也是一样的。&/b&&br&选择题我不赘述,如果跟上一轮复习,再结合上述方法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你要注意,&b&一定要保证全对!一个都不能错!&/b&&br&&b&主要和大家说说大题。&/b&&br&我认为有位答主说得很好:&b&中国理工类考试题中给的条件都是有用的。换句话来说,答案题中找。百分之八十的答案都在题中!(大家不要受我误导,这数是我瞎编的)所以,你何不在做题之前先把答案找出来呢?&/b&&br&&b&化学大题我用的方法是这样的:&u&在做题之前用红笔把题目中的条件一一画出来,再根据这些条件找出对应的空。&/u&&/b&&br&&b&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是不容易答漏点,二是会帮助你更好的想问题。&/b&&br&化学大题的空我分成两部分,&b&一是知识点空,二是技巧空。&/b&&br&&b&何谓知识点空?&/b&&br&&b&如蒸馏时加入碎瓷片的作用、Fecl2和氯水反应加煤油作用这类,上课老师会讲。只要上课好好听下课好好记就没有问题。&/b&&br&&b&那么技巧空呢?&/b&&br&&b&如通入N2作用、趁热过滤作用这些,就是刷题。你要自己总结出答题模板&/b&,比如说我总结的趁热过滤作用模板是:××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b&这些东西你在任何参考书上都找不到,但是考试一旦考了,你有个模板至少不懵逼呀!&/b&&br&&b&我认为重要的就是做题一定要走脑。&/b&&br&&b&做错的问题别咔咔剪下来就贴错题本。问自己两个问题:&/b&&br&&b&一、这道题我是因为知识点不会而错的吗?&/b&&br&&b&二、如果我会了这个知识点我这道题还会不会错?&/b&&br&看见错题先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如果想明白这两个问题,你的方向就会越来越清晰。&br&&b&还有就是教材。&/b&对,又是教材。&b&大字部分有知识点,真心的。&/b&我们上届学长2015全国二卷化学有机题,题目中给的条件是福尔马林,但老师上课几乎不提,谁能想到有呀?!&b&偏偏就是教材的犄角旮旯。所以说,教材这部分不考则矣,一考团灭啊!&/b&&br&&br&&br&&b&再说生物。&/b&&br&&b&生物我认为十分简单,就仨字,背教材。&/b&&br&&b&不只是黑体字部分,生物教材大字小字除了插图带字的部分都背下来(不是背课文那种一字不差,是概念部分都熟记、课后资料都了解),90分可以保75分以上。&/b&&br&这种方法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太容易。我是把几乎三本教材密密麻麻抄在A4纸上(不包括课后资料和废话,比如什么老牛变成绿色那种),一共18张正反面。&br&&b&关于生物大题,你一定要沉下心去分析!去动脑!别急着答题!&/b&&br&我们生物老师说,&b&假如答一道题10min,你有9min都要花在审题上,剩下1min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b&&br&&b&千万不要急躁,真的。&/b&&br&&br&&br&&br&&br&&br&&br&&b&暂时更新完毕——&/b&&br&&b&祝大家金榜题名。&/b&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分数比一模提高了108分。 (为什么不提自己的分数呢,第一是因为在每个省份分数线都不同,谈分数没有多大意义,第二是因为贵乎985、211之风,答主与大神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没有达到清北的水平,不敢露怯,…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b4ffbc8ad44e25107eb25eff8de347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b4ffbc8ad44e25107eb25eff8de3474_r.jpg&&&/figure&&p&数学,理综的天利38套五年的高考卷,有100份左右,可以在高三寒假的时候刷,特别爽,刷完后你会发现第二年开春的模拟考的题目都很熟悉,很有感觉。刷完后基本数学可以考130分,理综可以考250分。(寒假的时候,用心刷真题一遍就够了,如果一开始数学分数低,就抄写答案五套,把不会的公式记录在小抄上,然后走路背背,然后自己归纳下,把大题的三角函数,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和函数分专题训练下,刷个几十道总结下套路,(题目都有解题套路的),再刷几十套训练速度。然后再刷整体。数学考不到130还真见鬼了。)然后第二年开春的时候做各地的金考卷和试题调研和小题狂做。遇到不懂的物理大题,特别是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一定要会做,不会做,拿10道这样的题目,去办公室,问物理老师,每一题都让他讲过,比自己看答案有效,他讲的时候会告诉你这类题目的通用解法。&br&语文方面,一定要推荐一本《古文观止》,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有人说京东没上海古籍的了,可以买中华书局的),很详细的每一个字的解释,不要看他的译文,翻译了就没那味道了,逐字自己翻译。我每天中午抽出15分钟来看一篇。然后午睡半小时,效果特别好。(但是《古文观止》多社科类美文,高考多考人物传记类,我读《古文观止》因为他没有让你做题目,文章也很美,培养自己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分数还是得专题的做天利五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社科类应用文同理)。字音字词打印下来,不要打印错别字,就看着正确的(银行每天摸着真钞,你就会发现假钞一摸就非常不习惯),然后我一般拿着这些基础的东西,抄写在小抄上,每天走路吃饭的时候看看,看看。打篮球等待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看看。忘记推荐一本作文神书了,《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这本书太神奇了,神预测。。。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我教书后买了该作者的《世上只有五道中考作文题》,从12年预测到15年,年年预测到我们当地的中考作文题。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考试时候抄写下。。。&br&英语方面,不要太重视语法,买一本高考阅读150篇之类的,市面上很多,中午的时候每天做4篇到5篇。30分钟。做完翻译语文古文一篇,刚好可以培养睡意,然后睡半个小时。这个很重要。&br&英语学习方面,我的意思是阅读非常重要,词汇量也非常重要,高中的时候大概要掌握3500个词汇,但是我不喜欢被单词书,很大原因是被了500个,忘记了前面的100个,我喜欢日常生活中记忆,而不是抽一段时间记忆,记单词可以用碎片化时间的,整体的时间我建议还是做理科的题目为主比较好。比如我真题的阅读,第一遍是当成高考来做,不会的单词先猜,然后对答案,开简析,然后第二遍再读,至少要全部单词认识,不认识的查字典,查过字典的记录到自己的小本子里,然后吃饭的路上,打球的等待的时候,回寝室的路上,多看看,不要求会默写,要求看到认识就好了,这样词汇量增加很快的。&br&大概就这样,高三的时光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切记一定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不要增加做题时间,而是要提高做题速度,所以我觉得休息非常重要。。。&br&本人在高三的时候成绩在二本边缘,突然长大了,觉得在中国如果读不好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未来就没希望了,所以寒假的时候开始认真了。但是我还是强调休息,合理作息的重要性。最后答主高考分数600分,一本线550,浙江。(也许对一些成绩普通也想通过努力改变的孩子有借鉴的作用,希望能帮助你。)&br&如果有问题,在评论留言,能解答的我会认真回答,能力有限,如果对你有帮助算是荣幸。留言前先可以看给别人的回答,也许有你的问题哦。&/p&&p&还有人问我具体的操作方法,觉得寒假刷完数学和理综200套卷子不太可能。我只说下我当时。当时寒假我们是放假25天左右,然后学校是开放的,老师有时候是在的。我寒假的作息习惯是:手机,电脑,电视和课外书都不看了。毕竟只有150天了。然后上午6点起床,我母亲会买来饭团和豆浆,吃完就在房间做作业(一定要是没电脑和手机的房间),做到中午11点半左右,吃饭,然后睡觉一个小时,然后下午继续做,然后5点半左右吃晚饭,然后继续做到10点吃面包和牛奶,睡觉。隔几天会去学校做,因为有题目要问老师。。。一个寒假就这么过来的。我不建议在刷题的时候身边有网络,使得你会分散注意力,很多学生一直说,老师啊,我简单的题目老师错,怎么办啊。我反问一句,你们自己静下来想一想,如果你们能做到会做的题目不犯错的话,实际上任何考试都可以拿到很理想的分数,很多同学成绩不稳定也是这个原因。我觉得很大部分是做题时候的注意力不集中。最后150天了,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经历,留给高中一段回忆,当你以后想起你的高中生活,可以和你的学弟学妹吹着牛逼,说我们曾经也是一个三本学生,但是为了心目中的女神(男神),为了和他(她)考一个学校,我奋发努力,最终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p&&p&还有人说万一数学考试很难怎么办,比如说葛军老师出的魔鬼卷,江苏同学尤为印象深刻,安徽和浙江学子也被坑过。我想说的是,高考既然是一考定终生的考试,你一定要准备好各种的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首先你得明白你无法左右出卷人,万一试卷变态,首先调整心态,暗示自己,高考是排位赛,不是绝对成绩,不要觉得非得数学考到125分才能上一本。如果你平时准备过(13年安徽卷数学卷,15年浙江数学卷,还有每年的江苏数学卷),你会发现实际上你只要拿到基础分数,你还是可以得到一个相对高的分数。然后就等着一本分数线下降吧。比如13年安徽卷平均分才70分,往年是100出头,平均分都下降了30分加,一本线也会随着下降这么多的,虽然你考不到130分,但是只要考90分到100分,实际上就可以上一本了。&/p&&p&ps:很多人留言咨询高一高二物理化学数学差怎么破,这里统一回复,买《教材完全解读》这本参考书,预习的时候仔细专研左侧的讲解,然后再做右侧的例题,例题不要只看不做,要遮住答案做一遍。然后老师上课的时候仔细听课,课后再把课后练习做好。同步的跟住老师的步伐,预习,课堂,课后。从高一开始认真的日复一日,保证你超一本线50分以上。如果高一已经结束的,成绩差的,暑假就买一本《教材完全解读》去补高一的知识,如果高二已经结束,成绩比较差的,基础比较差的不建议马上做高考卷,去买一本《教材完全解读总复习用书》巩固下基础知识。这本书的优点就是考点都讲的清清楚楚,例题和题目都涵盖了所有的高考考点,难度适中不像《五年三年》。如果数学成绩本来就比较不错的,可以选择数学《新精编》暑假的时候刷一刷,还有别老是上网问这问那的,自己去趟新华书店问下导购有没有这些书真的就这么难吗?&/p&&p&综上所述:如果高一高二选择《教材完全解读》作为配套参考辅导书,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使用,如果是数学,成绩好的再加一本《新精编》作为课后训练。高三复习的时候基础不行买一本《教材完全解读总复习》用书作为基础巩固,买一份天利38套真题来做做,不用纠结是不是5年是不是完全版,试卷少,做完了,就再做一遍,第二遍做完了,就做第三遍。当然我指的第二遍不是从新再做一遍而是把经典的题目在遮住答案做一遍。第三遍就是整体去感知,去体味出题人的设问和试卷的难度系数,想如果是难的试卷我如何应对,如果是简单的试卷我何如应对。这才是高考卷做三遍的意义。&/p&&p&最后你觉得有用跪求先点赞再收藏啊。点赞800多,收藏2000次啊。。。不成比例啊&/p&&p&ps关于第二名的答案,首先我非常佩服该生把五年真题刷完了,最后一年数学成绩也从高二80分左右高考考到了133分。对于第四行完全没有任何卵用,我觉得非常的触目惊心。&/p&&p&该生的高三基本和我那时候的经历差不多,先是找不到任何的出路,感觉前途非常渺茫,毕竟数学只能考不及格,怎么可能上一本呢。这种情况下,我当时问老师,老师不耐烦的甩我一句话,买一份五年真题去刷,我就照做了,注意这里我解释一下,等你刷完这100套的时候,你再回头去看数学,也会像我和那个少年那样,知道该怎么学习数学了,会自己总结,会归纳试卷了,能解决所有的基础问题,能知道自己缺什么,然后在不断的修修补补,再回头看看曾经考七八十分的时候那种迷茫,那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境地,这里不是说五年真题就是数学学习的终点,而是数学学习的敲门砖更加贴切,世上也没有一招鲜,如果光靠着这份做完就能怎么样怎么样的,那么岂不是对那些从高一开始就非常刻苦的同学来说是莫大的不公平呢。又是一年高考时,如果你现在也像我和第二个答案那样,只能考80分,那么真的不妨试试,第二名详细的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也是我高三时候的路程,请你们相信我,你如果这么做,也能高考考到130分的,就像我,就像第二个答案那样。。。我觉得第二个答案那名同学也应该是唯一一个认真看了我的回答并且付诸行动的,我非常佩服他的决心也让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用五年真题,真的可以看看他的答案,他的高三历程。。。&/p&
数学,理综的天利38套五年的高考卷,有100份左右,可以在高三寒假的时候刷,特别爽,刷完后你会发现第二年开春的模拟考的题目都很熟悉,很有感觉。刷完后基本数学可以考130分,理综可以考250分。(寒假的时候,用心刷真题一遍就够了,如果一开始数学分数低…
先上刷题大法的疗效:&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bc3c6c5b2439beb9a4c703bdfb987b9_b.pn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bc3c6c5b2439beb9a4c703bdfb987b9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380b95ddec1aec87f169c21_b.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380b95ddec1aec87f169c21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da1c125dae78d75e5afa0e6470eee80_b.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da1c125dae78d75e5afa0e6470eee80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b6e1b3f4e9efbbeb4b15b10eabab2a7_b.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b6e1b3f4e9efbbeb4b15b10eabab2a7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38d531d143fcf62f694ea5c0d1c3977_b.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8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38d531d143fcf62f694ea5c0d1c3977_r.png&&&/figure&&br&&br&我只想说别再问我有没有用了,坚持几个月吧,高考会有奇效的!&br&&br&以下是更新了的原答案:&br&===================================================================&br&谢邀!&br&题主作为高二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可以按部就班提高成绩的方法。&br&而不是一个莫测高深的“好好学习”,“重在理解”。&br&&br&先说我的background,中考高考都是全市前三(中考18万考生,高考10万考生,唉,从这就能看出来多少人没有完成高中学业)。数学,化学竞赛都是全市第一,清华大学自主招生。&br&出国前,清华大系全系GPA top 5。更重要的是我不是特别聪明,在家里经常被表弟智商压制,但是他小学就辍学了。这么说吧,我认为&b&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可以hack的&/b&。重复一遍,我说的是应试教育!!!!!&br&&br&我的建议很简单,&b&题海&/b&战术。&br&但是题海战术的精髓在三点:一是题,二是海,三是怎么刷。&br&1. 题:做什么题?&br&你是要应对高考,做什么题?当然是高考题,&b&高考原题&/b&,&b&高考原题&/b&,&b&高考原题!&/b&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做高考原题!其他的都是扯淡,看一眼都浪费时间!而且高考原题只有在高考试卷里才有意义。你们知道每道题目的难度是怎么分配的吗?做选择题用多少时间合适?做到第几题的时候经常会卡到?你三年准备,就为了那几张试卷?你不熟门熟路就去考试?心虚不心虚?怎么熟门熟路?每科你做1000张卷子就知道了,绝对变成本能。&b&不用理解,不用理解,不用理解!&/b&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r&&br&2. 海:做多少题?&br&做多少题叫做海?除了学校的日常任务外,&b&每天每科两张高考试卷(除了作文)&/b&。这个量够你考清华北大的。要求没那么高?每天每科一张高考试卷,够上名校的。做不完?慢慢来,每天做到困到不行,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越做越快了。当年平均30分钟一张高考试卷的我会乱说吗。没那么多题?全国各省,往前数10年。做完了?各省一模二模。还是做完了?做第二遍。怕重复?三年就学那么点儿东西,考的不就是熟练度吗,你难道真的以为在考智商?&br&&br&&b&更新&/b&:&br&竟然还有问高考题不够的。本省做不完,做外省。有人说,外省的不针对。都给你说了,高考全国都一样,不同的只是细微的考点,和考察的方式。高考试卷,是最好的题!!!!!!绝对比那些教辅书的题好一万倍!那些心理陷阱,各省都一样,玩不出花来的。&br&&br&做不完,先练&b&速度&/b&,速度起来了,什么都有了。熬不了那么晚?能刷多少试卷,你的高考就能提高多少。别贪心,能吃多少饭,就吃多少饭吧。&br&&br&3. 怎么刷?&br&摊开试卷开始计时,就当作你坐在高考教室里。以最快的速度做完,&b&不要检查&/b&。把时间记录在试卷上。对着答案给自己批改,同时记录分数。不是对答案,是批改,把自己当阅卷老师。&br&&br&为什么这么刷?&br&1) 完全模拟高考环境,每天都演练一遍,到时候不会那么紧张。高考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突发情况,你未必有时间检查,只锻炼一遍成功率,绝不检查,也节省时间!&br&2) 学习为什么不容易坚持?正反馈太少了!&br&通过记录时间和分数,你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br&就好像打怪升级一样,很上瘾的,相信我!&br&3) 只有当你真正批改自己的试卷时,你才能揣测出出题人的意图!&br&&br&有人问了?怎么没有理解的步骤?理解个毛线!那么点儿东西,这种地狱式重复三年,想忘都忘不掉,不想理解都会刻骨铭心的!&br&&br&我只能说少年你赚到了,这个法子简单易用,还不挑人。不需要你骨骼惊奇,也不需要你天赋异禀,能坚持就行了,看起来你可以做的到。这个法子帮我上了清华,帮一个学弟上了浙大,一个上了复旦。&br&&br&总结起来,&b&无他,唯手熟尔&/b&!&br&&br&&br&====================================================================&br&统一回答几个问题:&br&&br&1. 问:是不是软文。&br&不是,很硬!&br&&br&2. 问:吃不了苦怎么办?&br&吃不了苦,踩不了别人的,是要被别人踩的。&b&但是&/b&,这套刷题大法可以帮你尽可能的燃烧小宇宙。&br&在同样的努力下,给你更高的收益。&br&&br&3. 问:可以转载吗?&br&谢绝转载。看的人多了,就不灵了。那些看到我写的答案的,算我们有缘,送你一程!&br&&br&4. 问:是亲身经历吗?当年你怎么做的?&br&是亲身经历。我当年要搞竞赛,所以更忙一点。每天午休一个小时,晚上睡六个小时。&br&&br&5. 问:文科适用吗?各种学科的具体方法?&br&我所有的方法,都尽量解释了原理,这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刷题大法。所有学科都是通的,至少攻略方法是通的。没时间一一作答了,你们自己悟吧。&br&&br&6. 问:做不了那么快怎么办?&br&再回答一遍,先坚持两周,无脑提速。两周之后,习惯养成了,就快了。天下无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br&&br&7. 问:能更新大学学习方法,或者其他考试的攻略吗?&br&仔细想了想,应试教育好像都很擅长。大学怎么学?托福怎么快速提分?有合适的问题,我再回答吧,这毕竟是知乎,不是微薄。另外,还有很多可以攻略的。我会告诉你,我老板(当年30岁拿到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写过追女生攻略吗?&br&&br&8. 我自己问的:刷题大法有后遗症吗?&br&太有了!我这辈子没背过单词(包括高考,托福,GRE)。做题碰见不认识的单词怎么办?&br&我当年清华自主招生考试,英语完形填空40题,每题4个选项,一共160个单词,&b&没有一个认识的&/b&。和我一起考试的哥们,当场崩溃了。我淡定自如,为什么?习惯了,我真的习惯了。猜题正确率高达80%,请叫我赌神。我刷的题目太多了,直觉选哪个,一般那个就是正确答案。&br&&br&前两天,女朋友准备GRE,跑过来让我做类反题。&br&真心五年没碰过了,正确率高达 60%,她都震惊了,“你竟然还记得这些单词!”&br&我笑了笑说,我只记得abandon,但是我刷的题已经变成本能了,变成条件反射了。&br&&br&9. 刷题大法对哪种题型最有效?&br&有选项的题目(选择题,英语的绝大部分题目等)!你们刷一刷就知道了,很神奇。我中考高考,第一遍的时候选择题都是只看选项的,从来不看题目。你能有我做的快?唉,还真有,我们市第一,就比我快,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要不我邀请他来回答?他在Berkeley读Ph.D,也挺忙的。&br&&br&为什么只看选项就够了?&br&1) 那些出题人老坏了,题目里各种陷阱,不看就不中陷阱,哈哈。&br&2) 你以为错误选项是随意设计的?搞笑,整张试卷没有一个字是随意的。都是有目的的。刷的题多了,四个选项一看,这个四个选项的关系呀,模式呀好像见过。出题人肯定设置了陷阱X,乍一看是选A,其实应该选D的。老子刷题的时候被陷阱X坑过200多次了,必须是D,果断选之。等我30分钟做完第一遍的时候,回过头看题目,差点笑出声来。出题人果然设置了陷阱X,有种未卜先知的得意感。&br&3) 这么给你说吧,选项提供的信息,不比题目少。利用选项去做题,才更高效。&br&即使你看题目,也请结合选项看。知道这一条,就够你高考多10分了。&br&&br&知道为什么其他省的考卷也可以做了吗?&br&套路!!!!&br&套路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一样的,一个培训体系出来的。知己知彼,才能戏耍对手。还会&b&紧张&/b&吗?&br&你只看选项就能做对题,怎么会&b&发挥失常&/b&呢?&br&&br&10. 怎么改卷?&br&这还用教?换位思考一下,你现在是老师,你手上的卷子是你最讨厌的人。那个永远比你分数高,那个所有女生都喜欢的人,那个打篮球盖了你一个火锅的人。反正就是你最讨厌的人。然后你对着答案,想尽一切办法扣他分。明白了吗?改卷老师没那么恨你,连最恨的人都改不出问题的时候,你就过关了。另外,为了扣他分,你也会蛮拼的,答案怎么也得先看熟吧,熟就能生巧。&br&&br&11. 问:高二新课还没上完怎么办?&br&再重复一遍,你的目的只有一个:高考。高二的期末考试一点都不重要,甚至都不用怎么特别准备。至于有很多新课没有掌握怎么办?无所谓,做高考题不会的直接跳过,批改试卷的时候记一下答案就好了。这样,在你学新的知识的时候,你立刻就知道什么是&b&重点&/b&!!!!这个知识点我&b&好像在刷题的时候见过&/b&!明白了吗?当你开始用这套方法刷题的时候,就能体会这里面的神奇之处了!&br&另外,你高考题都刷过了,高二的期末考试还会怕?等成绩出来了,你的老师会怕吧。我初三的时候,全市排名100左右。最后一学期,我自己请了一个月的假,在家刷题。回去后,一直全市前10,老师都惊呆了。从200名到100名简单,非常简单,从100名到前10名,难,很难。你们用心体会。&br&&br&12. 问:速度跟不上怎么办?&br&这个法门最重要的就是&b&速度&/b&,没有之一。速度提上来了,你刷题的量就起来了。速度提上来了,你考试的时候才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速度提上来了,你就发现有时间做那些难的题目了,就有时间检查了。&br&&br&13. 问:怎么提高速度?&br&很简单,&b&无脑&/b&提速!无脑二字贯穿始终!用脑就慢了,请使用究级武器:条件反射!&br&碰到不会的题目怎么办?碰到有点花时间的题目怎么办?把最难的20分都做出来了,剩下的130分送分题错了三分之一怎么办?所有老师都告诉你们怎么办了吧!难题跳过,标记一下,以免忘了。&br&批改试卷的时候,记记答案,琢磨一下应该怎么做。&br&&br&你只要开始刷了,就会发现跳的题&b&越来越少&/b&了!更重要的是,这套刷题大法可以帮你练就一身百毒不侵的不要脸神功!!!那些高考出卷人精心设计的心理陷阱,通通不起作用了,完全不起作用了!!!高考的时候碰见不会做的怎么办?跳过!老子都跳过一万多次了,会怕你?30分钟做完所有会做的题,回来慢慢收拾你!!!&br&&br&心理还&b&紧张&/b&吗?还会&b&发挥不好&/b&吗?我每次听到别人说发挥不好,心理紧张,就觉得很搞笑,没见过市面。&br&&br&不少智商颇高的学霸就是不懂“&b&跳过&/b&”,发挥失常的。&br&&br&14.问:高一怎么办?&br&英语,语文,以及其他文科,高一就可以刷了吧。不会的就批改完,记记答案,不用刻意要完全记住。文科的套路,太明显了。考点非常单一,考试题型非常固定,精髓在答案。一定要买有详细答案的,刷完就背答案,比背书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你背着背着,就发现套路了,就能写答案了。&br&&br&数理化刚开始就刷确实太难了。当年我的做法是,高一在家把高中的数理化都自学了一遍,高一下开始刷题的,对大部分学生可能不太适用。那就多做点练习题,尽量提高自己做题的速度吧,高二再开始丧心病狂刷题大法吧(虽然你们只有高一,但我能感受到你们已经饥渴难耐了)。&br&&br&15. 问:作业做不完怎么办?&br&当你开始锻炼一段时间刷题大法(可能会很辛苦),做题速度上去了,你就会发现课间时间都够完成作业的了。说句题外话,我上课从来不听老师讲课,永远在刷题。&br&&br&16.问:作文怎么办?&br&我作文超烂,后来跟一位老师学习了hack大法,稳定在了50/60分吧。那些随便写就59分的可以跳过了。简单一句就是:临考试两个月,每天背一篇有人文情怀的高考满分议论文。这个法子初看很low,其实对于我这种作文永远36/60分的人妙用无穷。具体的好处,改天再写吧。&br&&br&我们老师改作文,为了省事儿,跑题的一律35分,而我每次都36分。有次忍不住了去问老师,为啥跑题了都能得35分,我每次才得36?老师看了我一眼,不耐烦的说,你不是没跑题嘛!
先上刷题大法的疗效: 我只想说别再问我有没有用了,坚持几个月吧,高考会有奇效的! 以下是更新了的原答案: =================================================================== 谢邀! 题主作为高二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可以按部就班提高成绩的…
&p&鉴于本人贫瘠的写作能力,已经对某些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构成考验,隔了一年,我还是在前面提示一点以供参考吧:最后的最后,文末的文末,我讲的重点不是回家与否的问题——这因人而异,我着重强调的是,最后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核心——静心。&/p&&p&好了,对于某少数者令人费解的理解问题,我不再做所谓的辩解。
注:方法只是壳,实质才是正解。另外,我展示的是危险动作,切勿轻易模仿——不然有些人会替你母亲操心我偷偷把你带坏了……&/p&&p&原答案:
注:①这个答案比较长,所以......你们看着办哈②谢谢阿困的提醒,&b&我把评论里面精华的方法整理在了最后面&/b&。&b&尤其是作文,值得看看。&/b&③&b&评论区内容真的很精彩!哈哈&/b&&/p&&p&方法是 &b&偏方&/b&,而且要到 &b&高考前一到两个月才有大效&/b&。
(&b&27号&/b&,文字美化版)&/p&&p&方法很简单,两句话&b&:&/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斗地主的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