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叶氏兄弟果业《建~宏~泰~国~佩~锦~芳~茂~永~春》是哪一堂?

上东村-叶氏来源_大上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贴子:
上东村-叶氏来源
叶姓人文资料
简要介绍:叶姓源自芈姓。据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对叶公子高的祖源,即有关楚世家的世系摘录如下:黄帝(改姬姓)—昌意一颛顼一称—卷章一吴回一陆终--季连
源 流 一、溯源
叶姓源自芈姓。据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对叶公子高的祖源,即有关楚世家的世系摘录如下:黄帝(改姬姓)—昌意一颛顼一称—卷章一吴回一陆终--季连(为芈姓之始,楚其后)一附沮—冗熊(开始以熊为姓,后失考,以周王族衍发代数旁证,约传七、八代,至鬻熊(系周文王老师)一熊丽一熊狂—熊绎(事周成王,始封于楚,姓芈氏)—熊艾—熊黑旦—熊杨一熊渠—熊延—熊勇,后传弟熊严—熊伯霜,后传弟熊季徇—熊咢—熊仪(谥若敖)—熊坎(谥霄敖)—熊目旬(谥蚡冒),后传弟熊通(楚武王)—熊赀(楚文王)—熊艰(庄敖),后传弟熊恽(楚成王)—熊高(商臣、楚穆王)—熊侣(楚庄王)一芈子囊(号公子贞,楚令尹)一沈宜谷(-559年,因吴楚战争,曲折入吴,避嫌改芈为沈姓)—沈尹戌— 沈诸梁(叶公,字子高)。
鲁昭公十八年(-524),是年为楚平王五年,楚王授沈诸梁为叶邑之主,因楚国县一级的行政长官称为公,故史称为叶公沈诸梁。叶公后裔以叶为姓,故此叶公成为古今 叶氏第一人。叶姓发源地在河南省叶邑(今叶县旧县乡)。 叶公,字子高(约-550一约-468),是春秋末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古水利专家。鲁昭公十八年(-524),被封为叶邑尹。叶公治叶政绩显著,特别重视发展农桑,带领民众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东陂与西陂,它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故又有称谓叶公是中国历史上的治水先驱。叶公治叶,惠恤万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治叶的政绩显赫,也使得当时在中原周游列国的孔子于鲁哀公六年(-489)专程慕名拜访,在叶县留下了不少“叶孔论政”的遗迹,从言论体现出叶公是我国古代倡导法治治国理念最早者之一。鲁哀公十六年(-479),楚国内部发生了白公胜之乱,杀死了令尹、司马,劫持惠王欲自立。叶公率叶地之兵,平定了叛乱,兼任令尹、司马二职,随后整肃楚国朝政,荐贤让位,还归叶邑。 二、入闽 侯官县宋进士叶仪凤及其子叶珪(漳浦县丞)考证,叶氏最早入闽时间在“永嘉之乱”,西晋永嘉二年(308),但何人入闽无从考证。现对省内叶氏较有影响的简列如下: 1、建州(富沙)叶。富沙(建州)叶氏始祖叶灏于唐武德四年(621)任建州刺史,次年举家由金陵(今南京)定居建安(今建瓯市)。 2、仙游古濑叶。唐元和九年(814),叶清由浙东丽水饬戎入闽,初任都尉,后徙 居仙游县归德乡清泉里北岩山下(今度尾),其玄孙叶与任仙游主簿为避黄巢战乱,于唐广明元年(880)隐居万善里古濑村(今大济乡),是古濑叶氏开基始祖。 3、同安佛岭叶。唐龙纪元年(889),朝散郎叶洙由江西吉安泰和县射坪乡随王审之 兄弟入闽,官拜唐三学士。卜居同安佛子岗岭下,被尊为佛岭叶氏开基始祖。 4、政和叶。据《政和县志》及周宁《端源叶氏族谱》载:唐文宗(827-840)时,许荆华十世孙许成,官授殿前中丞。许成有两子,兄弟同仕于唐宣宗,同掌皇粮国库钱钞。唐大宗十年(856),遭谗受贬退隐江南,直至今政和。途中决定,兄德猷(延一,讳文郁,生于827年)依母姓叶,弟德勋(延二)仍继许姓。弟择居今澄源的上洋村;兄择居今镇前的际头村,成为闽东北部分叶氏的始祖。 三、入寿
蕃衍 参考浙江《松阳叶氏宗谱》及寿宁县叶姓各大宗支族谱,简列叶姓远祖世系。 第一世
叶氏始祖沈诸梁,字子高,沈尹戌之子。楚惠王时兼任令尹、司马,以封地为姓。 第廿二世
望,字世贤,有宏才异藻,嫉时多谄佞,弃官不仕。汉献帝建安二年(197)丁丑,渡江避乱丹阳句容,横舟钓于江浦,时号横舟逸人。2006年,在松阳卯山东角垄村发现叶望及夫人墓葬,并出土“建安(196-220)昭宝叶”纪年铭文的古墓砖,尊叶望为江南叶氏始祖。 第廿七世
俭,字政荣,号仲廉,授晋折冲将军、散骑常侍,为括苍太守。于晋建武元年(317)择居卯山之阳,即今松阳县古市镇。 第四十二世
国重,字邦希、号雅镇,精易,隐德不仕,卒谥有道先生。 第四十三世
慧明,字贤保,号德昭。通诸书,邃于老经,志耽盘隐,无求于世,道法闻于朝野。诰封歙州刺史,赠银青光禄大夫。 第四十四世
法善,又道元,号太素,慧明之长子。自幼道法闻于天下,受唐明皇知遇,其护国济民之功,不可备述。封鸿胪卿、越国公,赠见素真人、护国天师,卒于唐开元八年(720),寿107岁。唐明皇赠诗:“清溪高逸人何识,平地升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点周易。” 道感,字扶委,号太和,慧明之次子,大理寺正卿。娶琅琊王氏,生玄瓘、玄胜、玄尚等三子。玄瓘,字形孟。传立通,通传延一、元亮、季亮,延一传生与彦,生传焕然,然传备,备传彪、道、笾。宋名臣清臣、光禄寺卿元辅、左丞梦得、广东迁祖大经等均系彪派下,鳌阳文山叶氏为清臣派下。玄尚,字仲容,法善天师度为圣贞观道士。 以叶公第四十二世孙国重为共祖,一一详列寿宁叶姓各宗支如下:
1、北浦系 北浦叶氏,早期称西溪叶氏、北溪叶氏,今也有称犀溪叶氏。南宋祥兴元年(1278),国重第27世孙百念一,从浙江泰顺县黄连山迁入西溪潘家凹(今犀溪乡犀溪村辖)肇基。该支是寿宁叶姓繁衍人数较多,繁衍29世,人数(含外迁)达一万多人。后裔分布本县11个乡镇,主要有犀溪乡;南阳镇大部分村;大安乡半岭、判地、外楼;坑底乡前洋、李家洋;竹管垅乡坑底林;清源乡龟洋岔、傍洋、际头仔、岭头洋;风阳乡半岭、茶坪;斜滩镇斜滩、王坑;托溪乡法岭、坑源底、溪底:鳌阳镇等处。散迁省内外三十多个县市;百余人定居海外。 2、文山系 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邑廪生林光璞撰《修谱序》记载:“夫文山即今半月山也”。文山叶氏,迁入城内比月山叶氏早,村居及祠堂又在其前,故又有称鳌阳前叶。文山叶氏原宗祠建在街头,还有别称街头叶。明宣德年间,国重第37世孙义五(),携子敷十一(讳思拱)由浙江云和规溪徙迁杨梅村(今鳌阳),繁衍22世。文山二世祖敷十一两次献地建县治,其派下五房在升学及仕宦较多。派下分迁本县有:坑底乡龙井、地洋、山前、上东、归洋、坑底、小东;大安乡官田场、西宅、伏际、黄潭底、溪潭、交溪、榅坪、大熟;斜滩镇后井、长洋;斜滩镇北斗洋;芹洋乡铁炉坪、下坪碓等地。迁往迁往省内有:周宁县;福鼎城关、白琳;福安下白石湖头;蕉城区;霞浦县;福鼎县等。省内外有:松溪县茶坪山湾里;浙江庆元山坑、景宁、泰顺城关及岭北等。 3、月山系 月山叶氏,原称杨梅村腰叶氏,尊寿九为始祖。寿九为国重第22世孙,碧渊第17世孙。寿九祖父叶顶从政和梧桐前村迁居丹溪桥张坑(今芹阳乡张坑),而寿九在宋末元初迁往政和杨梅村腰(今鳌阳镇锁厂新村)。寿九五世孙益四迁居龙头塆底塆(城西,今飞凤新村),其子全五又由底塆迁居外塆。明景泰六年(1455),十世隆七由龙头湾迁居后墩村,隆九由龙头塆迁居旁边的蟾溪月山下。由于隆九支分半月山下,比鳌阳文山叶氏迁入城内时间晚,再者居其村后、祠堂也在后,故又称隆九支派称鳌阳后叶,今其宗祠为杨梅村腰叶氏的统宗之祠。后裔分布本县有鳌阳后墩、六六溪、岗后;芹洋乡广地、牛替;平溪乡东溪;芹洋乡九岭溪;斜滩镇山岭、下东溪、王溪;凤阳乡彭泥洋;坑底乡林山;南阳镇山枣坑;大安乡后西溪、竹毛洋、溪墘;竹管垅乡李家洋、花眉墩;武曲镇塘西等村。本支叶氏在明代陆续外迁异地较多,除景宁县沙湾、庆元县江根等村外,其余尚未联系上。 4、小地系叶氏 景宁县小地叶氏始祖远望从景宁炉源分迁而来,系碧渊第19世孙。据民国19年(1930)《景宁朝川(小地)叶氏宗谱》记载,碧渊为国重的四子。明朝,小地第3世孙六四由浙江景宁巨川上村半岭徙居杨梅村,居数载又迁往杨柳树(今清源乡杨柳㗬村),派分凤阳乡基德、斜滩山田。小地第4世孙唐四由小地徙居庆元岱根门,被尊为贤良叶氏始祖,派衍九岭官路洋村、鳌阳镇、托溪乡黄南洲村。小地系第5世孙辛七从小地肇基庆元荷地桃坑村,派衍鳌阳镇、斜滩镇溪头洋村、蒲洋村,平溪乡东溪村,托溪乡大黍、缈洋、圈石、溪底、山口等村。小地系第8世孙伯俨从小地迁小西溪下马庄(今大安乡前西溪村),居住未满三年,转迁杨梅村(今鳌阳),裔派分迁坑底浩溪村、大安乡亭溪村、芹阳乡上修竹、鳌阳镇后村等地。 5、石梯系 国重第25世孙小十一从青田十三都鱼漈口迁居景宁五都石梯,石梯第10世孙永维迁居石梯坑下。清康熙年间,石梯叶第17世孙可聘从坑下迁入鳌阳十一都坑底为始祖。石梯叶第18世孙春兰从坑下迁入坑底后坑为始祖。清乾隆年间,石梯叶第19世孙茂全从石梯下村迁寿邑上地为始祖,茂全第4子挺增迁居坑底半岭洋。清同治年间,石梯系第21世孙邦应从石梯半溪迁居浩溪。 6、政和系 唐大宗时期,许德猷(延一,讳文郁)依母姓叶,择居政和。其后裔徙迁寿宁有:宋开禧二年(1206)叶二迁徙下屏峰,派衍芹阳茗坑等地;清朝,从周宁际会迁入有武曲镇桦垅村、平溪乡大场、湖潭村;清嘉庆年间,从屏南县棠口乡贵溪迁入南阳镇下宅村 7、其它系 碧渊第9世孙苍鉴从松阳卯山迁居龙泉瑞竹洋肇基,居12世元六于元至元二年(1265)迁居庆元半山。半山第18世孙从寿、从明、从球、从松等堂兄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从半山迁居李长坑(今平溪长溪村)。居数十载分迁岭兜村、上岭谏及芹阳后正坑、牛替等村。还有小部分从周宁县纯池、政和县镇前等地迁入。 第二节
分布 二OO七年公安部户籍人口统计分析显示,叶姓人口位列我国姓氏第43位。全世界有叶氏人口6500多万。寿宁叶氏占人口比例位居第六,全省叶姓位居第四,闽东叶姓寿宁人口最多位居第一。寿宁百家姓叶氏姓氏居第二位。 寿宁叶姓按户数人口统计有5万多人,除妻、媳、婿、甥,实有人口3万余人,居全县第二位。主要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150个自然村。
寿宁县叶姓人口分布情况表
乡镇2007年7月人数主
村 鳌 阳5358蟾溪、大同、安章、横埕、后垱、六六溪、后村、白鹇墓、梅溪、鳌东、北凤、升平 犀 溪4726犀溪、仙锋、翁坑、渡家洋、郑家坑、缪家洋、富家庄、西浦、甲厝、岭头、岭头洋、际坑、路口桥、外山、武溪 大 安3959半岭、亭溪、溪墘、大安、伏际、后西溪、大熟、泮洋、榅坪、判地、溪墘、外楼、西宅、溪潭、交溪、竹梅洋、炭山、红场、黄潭底 坑 底3224坑底、龙井、山前、李家洋、林山、浩溪、当归洋、上东、前洋、地头、司前、小东、半岭洋、后坑、上村、地洋、村头、东山楼、芎坑 南 阳2150南阳、含溪、官洋、后坪、后山、下宅、上房、山枣坑、铁场、东吉洋、花岭、帽底、洋边、浿头 斜 滩2106王坑、山岭、王溪、外洋、厝基、下东溪、炉坑、蒲洋、香菇山、山田、王竹垅、后井、渡船头 托 溪1719大黍、下牛楼、山口、阔丘、竹洋、圈石、缈洋、坑源底、黄南洲、栋洋 清 源1498杨柳㗬、后洋、双溪、阳尾、龟洋岔、际头仔、岭头洋、西溪仔、清源坑底 竹管垅1358坑底林、李家洋、花眉墩、桥仔头、山枣坑、乾山后、芹菜洋、傍洋 芹 洋1303茗坑、九岭溪、牛替、官路洋、铁炉坪、山头、下坪碓、后井坑、广地、野坑 武 曲1178桦垅、武曲、西塘、塘西、大韩、坑底、甲峰 平 溪741东溪、大场、东山头、岭兜、长洋、湖潭、南溪 长溪 凤 阳623彭泥洋、基德、半岭、茶坪、官田 下 党86下屏峰 合计30029人共计150个自然村第三节
以下仅罗列较大宗支或独立支系的叶氏谱牒,分支谱较多恕不累述。 《北浦叶氏族谱》
明正德五年(1520)由淳四、淳十四主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由云台续修;康熙四十三年(1704)由源泉与望斋三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傅庆云四修;五十七年(1792)张鹤溪(洋边人)五修;道光十七年(1837)由董晋庭(泰顺人)六修。至光绪季年,分房修纂,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由曾呈琨(泰顺人)、陈福畴(锡九,景宁鹤溪人)七修;民国33-35年()曾权(泰顺人)、吴鸿图(坑底人)八修;1984年九修。 昭穆:百千小大
忠(敬\国\仕)
温(恭\聘\良\贡\厚)
诚(璋)秀(济)
琨(珣\琛\瑨\珫\有\珂)
尚维世(林)钟(绍\枝)
肇(从\方\春\孝)
若(步\贞\国\光\义)
大(承)家(在\祖\振\作\申)
兴(培\于\华\长)
崇(树\其\富\贵)
圣(功\仰\乾\坤)
道(心\微\精\一)
永(乐\瑞\平\泰)
敦(仁\怀\亲\爱)
典(章\隆\百\代)
常(伦\孝\友\慈)
肃(端\守\义\礼)
雍(容\裕\后\昆)
宗(生\凤\冈\上)
族(茂\螽\阜\中)
泽(膏\垂\黎\庶)
广(种\蓝\田\玉)
流(川\江\河\汉)
香(名\振\乡\邦) 《坑底林叶氏宗谱》
1952年由王守璋(花岭人)首修。1983年重修,木刻版。昭穆同北浦支。 《月山叶氏宗谱》
明万历丙申年(1596)陈联芳(青田人)首修;明崇祯十六年(1643)重修;清康熙二十年(1681)第22世孙万益三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由叶载岳(泰顺人)五修。 《月山龙邱始祖隆七公迁后段祠支谱》
民国辛巳年(1941)由胡效麟修(庆元东隅人)编修。 《月山隆九公支谱》
民国35年(1946)由曾权(泰顺人)编修;1986年由张炯(南阳龟岭人)与叶生辉(鳌阳人)同编。 以上三支月山昭穆均为:寿政添长
益全佑(孙)贵
玉隆伯增(宋\仁)
文(义)礼应长(一)
呈(万)继(如\震)朝(廷)钟(尚)
诞(旦)生贤哲
美盛时彰…… 《林山叶氏支谱》
清乾隆五年(1740)胡仲伯(松源人)首修;清道光三年(1823)由叶廷选(松源人)重修;清光绪季年三修;1962年由吴宗传四修;1996年由杨光辉与毛日荣(庆元人)五修。 昭穆:士上振朝学
美盛时彰…… 《文山叶氏宗谱》
明嘉靖年间,叶时鸣前往云和规溪会谱采辑;叶朝奏、叶从大再修;清顺、康熙年间,叶懋楠三修;清康熙六年(1667),进士叶有挺(北浦人)作序,叶其荀四修;清雍正辛亥(1731)五修;清乾隆六十年(1795)由林光璞六修;清道光甲午(1834)由王杰山(泰顺人)七修;2009年由叶允斌主修。 昭穆:文应秉祖
时朝从(鸣)懋(绍)
万(其\一)自师修
齐(振)圣广渊
明允笃(竹)诚
宣慈惠和……。 《大黍南阳郡谱牒》
村头祠: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叶芝兰(景宁朝地人)首修;清道光八年(1828)由叶超林(松源横江人)重修;清同治元年(1862)由陈洛川(景宁鹤溪库川人)三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胡凤仪(庆元香山人)四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由胡成邑(庆元香山人)五修。其中《仁房房谱》在民国十二年(1923)由王祖庚(泰顺罗阳人)首修。旁洋祠: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叶芝兰(景宁朝地人)首修;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由陈天球(颖水人)重修;清同治九年(1870)由吴之蕃(庆元柘川人)与叶蔚然(景宁小地人)三修;民国六年(1917)由夏承虞(托溪际头人)四修;1983年由吴道琴(庆元江根人)与胡睦栋(庆元竹坪人)。 昭穆:旁洋祠行第为:春可应起
子智效成。村头祠行第为:春可应起
乾元亨利……。 《黄南洲叶氏宗谱》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由叶象金(庆元贤良人)首修;清同治五年(1866)由范传诚(松源人)重修;清宣统三年(1911)由夏承虞(托溪际头人)三修;1991年由叶一舟(鳌阳人)四修。 昭穆:伯方上元
良士…… 《亭下溪叶氏宗谱》
明万历己丑由六世孙叶新业首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七世孙景淑重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叶芝兰(景宁人)三修;清道光戊子年(1828)由叶荣彩(小地人)四修;清宣统元年(1909)由许元璧(历农,泰顺人)五修;1980年管宜杨(庆元竹坪人)六修。 昭穆:伯福思得
愈大世发(林)
其祥绍(文)孚
荣茂守(承)祖
洪通…… 《杨柳树叶氏宗谱》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吴廷模重修;清同治三年(1864)由叶世淼(泰顺县罗阳人)三修;民国36年(1947)由胡效麟(庆元东乡人)四修;1985年由柳亦阳(角林人)与金献箴(大安人)五修(不含基德支)。 昭穆:贤仲福
玉润金声……。 基德支昭穆:仲俊仁尚良
玉振金声。 杨梅分系:伯福思得
政(志)邦(新)应(景)兆
愈(天)大(觐)世发(林)
其祥绍(文)孚
荣茂守(承)祖
培昌克(学)念(富)
作(盛)圣(章)启(家)建(和)
洪(义)通(长) ……。 《坑底叶氏宗谱》
清嘉庆十六年(1811)由叶梁(松源人)首修;清同治己酉(1869)重修;清宣统元年(1909)由陈福畴(景宁鹤溪人)三修;民国38年(1949)由叶润春四修;1984年五修。 坑底昭穆:可春茂挺
世先于敏……。 石梯昭穆:小念三六
可春茂挺……。 《龙井叶氏宗谱》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林光璞首修;清咸丰辛酉年(1861)由叶钟玙(北浦人)继修;民国6年(1917)由林鸿波(武曲梅洋人)三修;1963年由王敏贤(浙东岭峰人)四修。 昭穆:同文山支系。 《浩溪头叶氏宗谱》
明万历己丑由六世孙叶新业首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七世孙景淑重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叶芝兰(景宁人)三修;清道光乙酉年(1825)由叶荣彩(小地人)四修;清同治八年(1869)由叶蔚然(坑底人)五修;民国33年(1944)王敏贤(庆元人)六修;1993年由管宜杨(庆元竹坪人)七修。 昭穆:伯福思得
愈(天)大(光)世(长)发(林)
《山前叶氏宗谱》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许元璧(泰顺人)首修,内容合并《竹下支谱》;1983年由柳亦阳(鳌阳)再修。 昭穆:同文山支系。 《大场叶氏宗谱》
民国13年(1924)由叶太邱(周宁人)首修;1985年由魏圣冬(周宁礼门洋头人)重修。昭穆:新鸿登光
宗清华乐……。 《茗坑叶氏支谱》
明隆庆二年(1568)由叶伯三首修;清乾隆丙寅(1746)叶润春(庆元人)重修;清光绪己亥(1899)三修;1988年由张良(渔阳人)与吴谦(岱阳人)四修。 昭穆:甲子瑞昌
恭(高)宽(永)信(天)敏(开)惠(林)
仁(为)道(碧)自(美)克(德)全
承先尊祖德
继志敬宗功…… 《官路洋叶氏宗谱》
清乾隆年间由黄琼首修;清同治三年(1864)由吴光酉(托溪圈石人)重修;民国34年(1945)由胡效麟(庆元东乡人)三修;1998年由叶一舟(鳌阳人)四修。 昭穆:华元作应
孝自兴隆……。 《牛替叶氏支谱》
清乾隆丙寅(1746)叶润春(庆元人)首修、清乾隆庚戌(1790)重修、民国6年(1917)叶润滋(犀溪人)三修、1987年柳亦阳(鳌阳人)四修。 《山岭氏支谱》
1986年由柳亦阳(鳌阳人)修编。 《上修竹叶氏宗谱》支:民国33年(1944)王敏贤(庆元人)首修;1993年由裴敬(龙游灵山人)重修。 昭穆:同亭下溪支系。 《后正坑叶氏宗谱》
清同治十年(1871)由张廷梁(新安人)首修;1983年由叶伯庭、叶景珍(周宁端溪人)重修。 《桦垅叶氏宗谱》
1985年叶作棋(北浦人)编修; 昭穆:同大场支系。 《下屏峰叶氏宗谱》
清康熙辛亥年(1671)进士叶有挺(北浦人)撰《叶氏源流》;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叶维垣(北浦系)编修;民国16年(1927)由胡效麟(庆元东乡人)重修。 昭穆: 二武正(亨)
甲宗(子)盛志
昊昭(策)韵益
绍远隆……。 桃坑昭穆:辛庆桂祥
春……。 桃坑叶鳌阳支昭穆:春可应起
昌……。 半岭洋昭穆:可春茂挺
瑞炳善德……。 嘉宅昭穆:奇祖宗兆
昭宪庆繁……。 湖潭昭穆:景成清六
承世德建……。
庆元半山昭穆:元福成舜
克昌明志……注:“
”表示该支叶氏至今衍发的世次,“()”则表示相同辈分。
上海张学友、王菲演唱会一站式购票!票品安全且真票!立即订购!
宗祠 墓葬 郡望 一、宗
位于中心,占地1166平方米,府堂式木结构,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历经清壬申年(1752)、清乾隆壬寅年(1782)、清咸丰三年(1853)、清光绪戊子年(1888)、民国27年(1938)、1987年、1999年等多次修缮,有古建筑及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宗祠五进建筑,从外往内依序为门楼、戏台、前堂、、后堂,2003年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中军府”的牌匾、开道牌及虎爪础石,系仅存的最早文物。
位于坑底林村口,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该祠三进建筑,前为门楼,中为戏台,内为享堂。1994年重修。 仙峰众厅
位于村中月山下溪畔, 建于晚清年间。众厅仿照宗祠结构,达五百多平方米,布局匀称。从外往内看,门楼、戏台、、大堂等依序在一条中轴线上,天井旁两庑对称配置。2008年10月大修。 月山
又称龙阳祖祠,位于城关半月山下。明十六年(1643)建,清五十二年(1787)重建,1992年大修。 后墩叶氏支祠
坐落在后墩村中龙邱境,2002年重建。 东溪
位于,祠内建有戏台。 里佳洋
位于李家洋村。 后西溪
原称街头祠,位于今文山里,在明年间建造,比月山祠晚。1950年,县政府将叶氏祠堂拨给邮电局暂为办公地点。自1997年,文山叶氏取回产权。2005年,建起文山叶氏文化娱乐中心楼。
位于内,2008年建。 山前
位于内,建于晚清。 上东
位于内。 大熟
位于大熟村头。 官田场
位于官田场村水尾。 杨柳树
位于杨柳㗬村内。 基德
位于东峰寺前,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浩溪
位于浩溪村中,坐西。原宗祠分上下堂,内有、戏台,面积550平方米。今仅存内堂。 亭溪
位于亭溪村水尾,宗祠设两重大门,跨入内门依序是戏台、、享堂。 大黍村头
位于托溪大黍村头,清同治年间建造,两进建筑。 大黍旁洋
位于托溪大黍村内。清同治丁卯年建造,两进建筑。
位于坑底村内,两进建筑。
位于村内,一堂建筑。 半岭洋
位于半岭洋村北。民国48年(1949)建成,一堂建筑。 后坑
位于后坑村。 桦垅
位于武曲乡桦垅村内。 洞山庵
庵设两殿,两庑分设小殿堂,左小殿供奉后墩叶姓的舅父大熟村吴岩九灵牌,右小殿供奉月山叶氏后墩支祖隆七的灵牌。 福林庵
又称坑头庵,杨柳树叶氏先祖参与建造,记载“刘、叶、卢、许、张、魏、吴七姓共建。”庵设两殿,在前殿分设七姓迁基祖及法师灵位。
二、墓葬 北浦叶氏始祖坟
始祖叶百念一,孺人潘氏,坟葬潘家凹。清光绪甲午年(1894)、民国11年(1922)、1990年重修。
明朝中军府守备坟
明初中军府守备叶和二,安人周氏,合葬姜园弯底岗。清光绪庚子年(1900)、2004年大修。 北浦叶氏秀洋太婆坟
北浦叶氏12世祖叶灌八,安人王氏,在族中口碑称秀洋太婆,留传较多事迹。明嘉靖十四年(1535)安葬在秀洋(墘头)村右边田垅岗,立有豪华形墓道。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民国8年(1919)、2005年重修。 有挺坟
清康熙、赐进士第、忠节醇儒叶有挺及孺人柳氏,于清十一年(1743)合葬在犀溪库坑飞龙岗。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 月山叶氏始祖坟
始祖叶寿九与孺人黄氏合葬于今鳌阳城东螃蟹山下。民国25年(1936)重修、1998年再修。 月山叶氏后墩支祖坟
支祖叶隆七与孺人谷氏合葬于墘林中心岗(今鳌阳高厝下)右边。民国4年(1915)重修、2007年再修。 月山叶氏鳌阳支祖坟
月山系支祖、明赠修职郎叶隆九与孺人张氏、胡氏合葬于墘林中心岗(今鳌阳高厝下)左边。明万历七年(1579)安葬,民国年间重修、2007年再修。
叶氏始祖坟
始祖叶义五与孺人詹氏合葬于寿邑后衙山(今县广电局后)。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民国25年(1936)再修、1990年三修。 叶氏虎头坟
文山叶氏第三世祖、仁房祖叶秉彝与孺人胡氏、柳氏合葬于城南洋后(今鳌阳虎头山)。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修、民国5年(1916)再修、1996年三修。 叶氏螃蟹坟
文山叶氏第三世祖、信房祖秉则与孺人吴氏合葬于东门外即后(今鳌阳螃蟹山)。民国22年(1933)重修、2004年大修。 明朝知县叶朝奏坟
明、知县叶朝奏与安人
氏坟座落于,清道光年间重修,占地96平方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叶秀蕃坟
位于鳌阳半月山,1966年安葬,1988年重修、2002年再修,占地143平方米。碑名“叶秀蕃烈士之墓”系题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柳树叶氏始祖坟
杨梅系始祖坟
始祖伯俨与孺人苏氏合葬于鳌阳三峰寺东山后,取金交椅形。清道光二年(1822)重修;1984年再修。 浩溪叶氏始迁祖祖坟
浩溪始祖之一天琉与孺人蔡氏合葬西门象地环丘后。 大黍叶氏支祖祖坟
大黍支祖可扶坟葬庆元塘口芹菜垟田后,坐东向西,交椅形,清嘉庆十一年(1806)安葬。孺人毛氏,于清四十九年(1784)葬于菜坑村亭外赤陵坪,坐西向东,美女形。 坑底叶氏始祖坟
可聘坟葬石梯竹下左边。孺人梅氏葬坑底黄坦岗,形取螃蟹。 坑底半岭洋叶氏始祖坟
始祖廷增()葬地源纺车洋,坐南向北。孺人袁氏葬新庵蜈蚣墓外湾,做西向东。 下屏峰叶氏始祖坟
始祖叶二与孺人李氏合葬于下屏峰住屋后,坐北向南。 后正坑叶氏始祖坟
始祖叶俊清与孺人王氏于清五十七年(1792)合葬于岔头坂。 岭兜叶氏始祖坟
始祖叶从球与孺人范氏合葬于平溪青竹坂三口后,取轿椅形。始祖叶从松与孺人吴氏合葬于横杂林,取月形,坐东北朝西南。 嘉宅叶氏始祖坟
始祖叶奇文与孺人陈氏合葬于上房村西垅长岗。 黄南洲叶氏始祖坟
伯龄与孺人胡氏于清嘉庆十年(1805)合葬黄南洲村中岭边,取金猫捕鼠形,坐北朝南。 栋洋叶氏始祖坟
黄南洲叶氏第二世方星为栋洋村迁基祖,其与孺人蔡氏合葬鱼朝漈底洋边东边田洋,取挂网形。
三、郡望 现中华叶姓大多数以南阳郡为郡望,也有少部分叶姓以下邳郡(今江苏濉宁)为郡望。但是并不能称“叶氏源于南阳”或“南阳郡叶县”。在春秋末期,叶姓肇姓之时,叶邑是楚国直辖的北方军事重镇,当时南阳尚未设郡,其地位不如叶邑。秦始皇二十年(-227)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制,置南阳郡辖叶阳(今叶县旧县乡),置颍川郡辖昆阳(今叶县县城),所以不能以南阳郡以示叶氏家族的发祥地。 第五节
人  物 一、人物传 1、寿宁始祖义五公 义五公,名文廷,生明洪武戊午年三月廿七日亥时。卒明正统癸亥年六月初六亥时(一三七八—一四四三)享寿六十六岁。 公于明宣德年间率子敷十一公由浙江云和规溪迁福建省政和县东北里杨梅村,即寿宁城关(因当时寿宁尚未建县隶属政和县),迄今廿十余世,其间椒聊蕃衍,瓜瓞绵延,闽浙边界十八个县市,播居寿邑四十八个自然庄村,裔孙数万之众。故为一邑之巨族也。 公卜土迁居之始祖,披荆斩棘,垦荒辟土,艰苦创业,弘扬叶氏宗风积德行善,敦亲睦族,德望寿邑,父子二代捐地建衙义举,誉满乡里,仁声播朝野。月山下建吉宅二座,过眼发万家,子孙为官忠国爱民,巨族仁声,千载流芳。 垂训诗二首 其一 六十三年风里絮,百千万事眼前花, 但存方寸无亏欠,留与儿孙再起家。 其二 奉勤人前莫自夸,一番流水一番沙, 谁人作得千年主,转眼便成八百家。 2、封赠叶时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联缵霈庆,凡通籍之士,咸莸貤封于其亲,即不应令甲者。亦曲体而宠褒之,光孝理也。尔叶时逢,乃鸿胪寺序班朝鉴之父,务德好修,潜名弗试,忠信孚于乡党,孝友著于家庭,有子服官,足彰善庆。兹以理覃恩,移赠尔为“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钦此显纶,贲世幽穸,万历元年敕命之宝”。 3、正直居官
乡贤叶朝奏 叶朝奏,字匡之,号松野,十一都人。明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四)生于寿宁城关后叶文山里。幼负颖异、髫龄蜚声黉序,年二十三,应隆庆元年(一五六七)恩贡。任江西信丰县知县。秉性耿介,禔身端洁,抚黎元而化成制锦。忤当道而志决挂冠;居官清正廉明;勤政务实爱民,衙署悬挂对联,以表心志: 人言高官可图,必须得此馈彼以邀名誉; 我道前程有命,何用损下益上而病心田? 联语抨击了官场腐败,表明不趋炎附势,不与污吏同流的耿直秉性,终因忤逆当道,与府宪不合,辞官归家。 叶朝奏回乡后,“止开矿”、“寝迁城”、“修邑乘。力陈时弊,终于免除了地方的沉重负担,办了三件利民的好事。 嘉靖倭寇之变,寿宁两次遭到倭寇烧杀掠抢。大肆屠戮,连县署都被焚毁。八年后的隆庆四年,县署方得重建,而城墙屡建屡毁,于是有人提出“迁城’’之议。如若付诸实施,显然又得劳民伤财,经叶朝奏等人力争,此议亦寝。修邑乘,万历已未年知县戴镗主持重修县志。叶朝奏参予其事,此志今佚,所以知道的不多。 叶朝奏撰有一部《孝经注》,教育家人及本族子弟,“孝悌养一家元气,诗书开百代渊源”、“东作时耘田上草,勿教农事总虚花”。“传经白首亲师友,莫遣青春恋酒花”。由于其治家严格,子孙多有长进。 崇祯年间,文学家冯梦龙来任寿宁县知县,叶朝奏已作古多年。冯钦佩叶朝奏“正直居官,孝友表俗”。于崇祯九年,采公议申请将叶朝奏入祀乡贤祠,次年获准,恩在送神主入祠时,冯梦龙亲自撰写了祭文,在《文山叶氏宗谱》中摘录了祭文的部份内容:“……唯公孝可作忠,仁而有勇,筮敕思加苍赤,归田泽被桑梓。止开矿而寝迁城,摅经邦安民之略;阐孝经而修邑乘,立文章道德之宗,道岸先登,树斯文之赤帜。贤祠首入,作学者之斗山……”。这是寿宁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冯梦龙佚文。 叶朝奏卓哉澹台之风非公不见,允矣燕山之苑,训子有成。且孝友以睦乡闾,惠泽以朋族党。诚允惬舆论矣。 4、叶朝镇宦绩 叶朝镇,字安之,十一都人(即今寿宁城关后叶文山里)。由岁贡初授浙江归安主薄转广东曲江县丞,寻升广东惠来县知县。龆龄入泮,辟学助金,家居孝友,行谊表正乡闾;服官廉能,政声彻闻当道。十奖两荐,士悦民怀,审狱囚,雪张宝等一十二命,死者复生;清图籍,豁尤几等,千户虚粮,逃者复业。督兵静山寇,立三华山之镇,苍赤祀功;运饷剿海寇,破朱良保之营,大廷钦赏,闻讣归籍,士民碑思。博采一时公议,无愧百里循良。 5、五品骑尉参将叶齐云 叶齐云,字登青,号亨衢,诚庵公孙,禹光公子也,为人正直忠义,侠行堪型,恬静谦恭,敦孝睦族,言必信,行必果,治家以礼相接,以恩相继。族素堂公钦其品行奉号曰“成园”。盖以公志在读书而功名成,志在绩业而家道成,兰桂森立,各勤本务,而教养成。公真可以成其为人矣! 霞浦举人姚元善先生来掌鳌阳讲席,曾赞之曰:
“遐哉哲人,乡闾钦式,孝慈可风,忠厚为德;克勤克俭,有典有则,行无偏私,言最渊默,公正不阿,清高莫及,道义留遗,诗书继述,其品圭璋,其躬金锡,如先生者,殊不多得。”公以冠岁游庠,年七十恭遇。 覃恩赐八品耆庠,例赠“五品武德骑尉”参将衔,邑候刘公懿德旌以匾日:“六行堪型”,宋公光伯,匾日:“兰桂传芳”。公授恩圣朝品题名,公洵足为不朽云。 6、烈士叶秀蕃生平简介 叶秀蕃,原名俊周,号鼎三,鳌阳镇蟾溪村人。一九O四年十月廿二日生。自小胞怀大志,爱亲近进步人士,阅读进步书刊。一九二八年在省立福州第一高级中学与同乡好友范浚组织“白水学会”,抨击黑暗,传播进步思想。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三O年秋参加捣毁国民党闽侯县党部斗争,三一年受党组织委派回寿宁以鳌阳小学校长的身份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创建赤色农会和秘密交通站。三二年创建中共寿宁特别支部,并任特支书记。为了筹集革命经费,他卖掉田产,将所得的贰佰块银元全部捐出。三三年五月被福州中心市委派往福鼎开辟新区,创建了福鼎第一个党小组和第一支工农武装游击队。三四年初,工农红军闽东独立二团成立时任团政治部主任。二月在闽东第一支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福寿县委书记、闽东红旗报社社长、主编。同年秋,根据闽东特支的布署,他率部队回寿宁岗垄苏区。同时派人与叶飞带领的闽东游击队联络,并着手恢复党组织。在他的努力下,福、寿、泰地区党组织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壮大。三五年五月,他因劳累过度患病隐蔽在南阳官宅村法竹岗山竂治疗,因叛徒告密,遭国民党省保安三团二营搜捕,在孤身奋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一岁。生命虽短暂,但为革命事业留下不朽功绩。烈士生前战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一九九八年三月亲笔题词“叶秀蕃之墓”,现镌刻立碑,以励后人。 7、北浦和二公秩事 五世祖六七公生二子,长和一公讳公祥;次和二公讳公谦,字益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平阳、青田、瑞安三县交界处之王坛村,贼首吴达三、叶丁香作乱,沿途劫掠,屯营北浦。时有缪高二、缪高七等欲从寇,于官才潭上游犁坪,集同伙歃血饮酒。和一公适路过,缪等邀公入伙,公坚执不从,且力劝阻。不数日,闽省抚台委中卫李指挥征寇,出示安民,查察奸宄。当时北浦属福安县十四都,贼闻李兵将到,径至十一都元潭村迎击,连战两阵,不分胜负。和一公、和二会领北浦上下村勇义之士助战,引官军从间道突出平川,两路夹攻,斩贼数百,众寇宵遁。因贼曾屯北浦,犁坪事发,李指挥诱集两岸诸姓,不分皂白,尽擒解省垣献功,被杀二百余口;本村田地92亩,尽没入官。上宪以和二公兄弟有战功,申奏皇上,授和二公为中军府守备,仍驻北浦征剿残寇。 公兄弟立功前,有同宗二客,贩猪数十,借宿公家,猪群中有一只病不能行,公宰之,以健者偿,客不纳,又言少路费,公即赠银,客德甚。后遇官军滥捕百姓,以俘寇报功,和一公亦在其列,押到福州时,为客所见,而客乃抚院宠吏之叔,力解救得免。经公申白,无辜之幸存者亦赦归。公由助客得善报,又营救乡邻父老,再积阴德,故我支于五世单传之后,乃联芳崛起。
8、有挺公传 叶有挺()字贞夫,福建寿宁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甫经释褐,即徒步南归。耿精忠以闽叛,檄郡县:“凡在籍缙绅,悉坐名勒限起送”。有挺耻之,潜入江西界,佯言已死。逾年,以念母潜返。伪县令侦知之,持檄促赴召,有挺告母日:“儿得进士,思有以报君父,今以进士被伪檄,是得一进士,反为从逆之资,儿死不赴,如母何?”母以大义勉之。乃抱母大号,遁匿山寺。僧知其为叶进士也,微拒之。有挺仰天叹日:“有挺岂以儒者七尺躯,苟延旦夕,为释氏恐怖?又岂以身死萧寺,贻主僧祸。”夜起,向北九叩,南望母再叩。出走山下,自经古木死。乱平,无以上闻者,故褒赠皆不及。 录自《廿五史•清史稿》卷488《忠义传》。 注:有挺公为百念一公十六世孙。 9、尚垐公传略 尚垐公(1635一?)字子野,号亨庵,清康熙二十年(1681)岁贡,百念一公十七世孙。三十一年任迪功郎、安溪县儒学佐堂。三十八年升同安教谕,署同安知县事。寿宁知县王运昌曾赠匾“杏苑先声” 公与杨孺人六秩双寿,安溪县庠诸犹子在门墙者,偕诸绅士制锦称觞,具略数千里外,问序于翰林院内阁学士李光地,李亦安溪人,撰序盛赞公佐邑长修建学宫,巍然焕然。且以公善于振起后学,胸次洒落,无势利之介怀,无愧于日月冈陵之祝。门生所献寿屏,原件1 2幅,每幅高2-77米,宽0.46米,厚0.02米。距今306年,赖其后人妥善保藏,完好无损,为寿宁唯一的大型文物。 10、尚檀公传略 尚檀公()字铴吕号望斋,清康熙辛丑(1721)岁贡,百念一公十七世孙。 康熙壬午(1702)首谋建祠。复筑水坝、造碓桥,以便行人。司族出入唯谨,未尝自多。济人之急也,约期 虽雨必往。族有争竞不决,公至片言即解。 乾隆丁巳(1737)秋,荣选崇安训导。邑侯马公赠匾“德量兼人”,文宗阿公赠匾“名标紫阁”。任上劝课务实。旧规,学租皆扣除年节(礼)敬,而后分给寒生。公悉依全给,不苟取也,贫士始沾实惠。五年,署教谕事。寿七十,卒于官。榇归日,都人士奠祭扶柩送数十里,如失慈父。阎庠私诔日:“博洽廉谨”。 11、叶升传略 叶升,字跻卿,号逸莘,又号东皋,乳名在直,谱名在璠。生光绪19年,卒民国33年(),享年105岁。北浦叶氏智一房廿四世孙。毕业于伪福建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获法学士学位,北浦叶氏首位大学生,曾任犀溪国民学校校长,福建省立一中教员,福建省省长公署咨议,省立图书馆科长,江苏省无锡教育局局长,上海博物馆主任等,寿宁“育英公学”创始人。寿宁县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等职。叶升学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重教敬业,高瞻远瞩,首创办学,为寿宁教育事业作出特有的贡献。
二、当代人物简介 1、叶
根 叶建根,大专学历,一九五四年出生于寿宁县鳌阳镇;一九七三年高中毕业后在寿宁县林业局工作;一九七六年考选到省轻工业学校学习;一九七九年毕业后分配到本省松溪县劳动局任职;一九八三年调回家乡寿宁,先后在县工商局、人事局工作;一九八六年任寿宁县工业局副局长,随后升任为正局长;一九九O年当选为寿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连任三届副县长,任期长达十五年;二OO四年调任为县政府副调研员。 叶建根,秉性忠厚、为人正直、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自任工业局局长,特别是升任政府副县长以来的近二十多年时间里,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寿宁交通、工业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之中,亲历了寿宁公路从黄土小路到水泥大道、从闭塞到四通八达、从运输难到车流穿梭的大飞越,见证了寿宁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国有企业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全过程,倾力于摆脱寿宁一穷二白的面貌,为寿宁交通和工业的崛起、茁壮发展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体现了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明的工作形象。同时,践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工作宗旨,带领相关部门完成了县城工业路改造和商贸城、日升大厦等建设任务,且积极参与寿宁东区开发建设的全过程,竭力于东部生态山水新城建设工作。并在扶贫开发、公益事业等方面亦颇有建树。 2、叶
炳 叶乃炳,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于寿宁县竹管垅乡花眉垱村,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大专学历,农艺师职称。一九七七年参加工作,分别在竹管垅乡、南阳镇和县农技站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一九九二年任芹洋乡科技副乡长;一九九六年任农业局副局长兼县农科所所长;一九九九年二月当选寿宁县政协副主席,二OO七年三月当选县人大副主任,二OO八年三月当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职致仕以来,坚持勤政为民,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造福桑梓,为寿宁农业科技进步,教育卫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深受好评。3、叶
恩 叶大恩,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寿宁县凤阳基德村。大专学历。毕业福州师专历史系,分配在武曲中学、寿宁二中任教。一九九四年三月调任县政府办督查科任科长。一九九七年四月任新区副主任兼新区开发公司总经理,一九九九年四月任犀溪乡乡长,二OO二年任犀溪乡党委书记,二OO七年三月调回县国土资源局任党组书记、局长。 三、历代科举及第名录 1、进士 叶有挺(),北浦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 2、举人 叶自崧,鳌阳人,清康熙戊子(1708)举人。 叶钟鲁(),北浦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 叶钟谋(),北浦人,清道光二年(1822)武举。 叶发璧(1820-?),托溪大黍村人。清咸丰元年(1851)武举。 3、贡生 【明朝】 叶
叶志江 【清朝】 叶
收录标准:明朝及清朝中初期的监生,由于晚清时期监生实为报捐太学生(约有三百余人),未录入。 【明朝】 叶仁宅
叶希召 【清朝初期】 叶尚驹
叶尚周 5、庠生 叶姓具有生员(不含晚清时期的监生)以上功名者约有650人。其中:北浦系249人,月山系148人,文山系约200人,若有必要可罗列姓名。 6、民国时期大学以上学历名录 叶
叶大瑛 四、建国前历朝任宦录 寿宁文山支系: 叶祖棡,字世常,明朝庚午贡任四川广安州州判 叶时麟,字汝徵,明朝乙卯贡任四川万州知州 叶
杲,字廷辉,明朝庚辰贡任杨州府知府 叶时逢,字汝达,明朝赠鸿胪寺序班 叶时雍,字汝成,明朝乙酉贡任上海县县丞 叶时望,字汝导,明朝壬辰贡任湖广永州训导 叶时宣,宇汝敷,明朝庚子贡任直隶泗州训导升泰州如皋教谕 叶
惠,字汝吉,明朝壬寅贡鄱阳教谕升广西军民府教授 叶祖琳,行乾三,明朝贡生,任四川知县 叶鸣堵,字齐卿,明朝丁丑贡任天津教授赵王府纪善 叶鸣埙,字伯卿,明朝任广东锦囊仓大使 叶朝襄,字谟之,明朝巳未贡任缙云训导 叶朝鉴,字正之,明朝由生员任鸿胪寺鸣赞 叶朝镇,字安之,明朝辛亥贡任广东惠来县知县 叶朝荣,明朝任广西养利州知州,叶向高(福清)父 叶朝奏,字匡之,明朝丁卯贡任江西信丰县知县 叶朝聘,字珍之,明朝乙巳贡任江西赣州府照 叶朝立,字从之,明朝丁卯贡任湖广丰州学正 叶朝享,字仪山,明朝任七品知县 叶朝山,字体仁,明朝任福建兴化府训导 叶朝莱,字肖素,明朝戊戌任京都鸿胪寺寺丞 叶鸣阴,字间宇,明朝岁贡任广东归善训导 叶从文,字宪卿,明朝丁亥贡任四川省开县知县 叶从大,字对吾,明朝岁贡任增城知县升广东经历 叶从书,字同吾,明朝岁贡任南平训导 叶懋才,字成夫,明朝岁贡任福宁府训导 叶懋楠,字栋夫,清朝癸巳贡任宁陵知县 叶懋仑,字崇夫,清朝丁亥贡任湖南南龙阳县丞 叶自崧,字青南,清朝康熙金华府义乌县县令 叶自醇,清朝任浙江杭州府通判 叶其荀,清朝,县令 叶其樟,清朝福宁府福鼎县令 叶其椿,清朝,上海县县令 叶齐云,清朝钦赐五品骑尉参将 叶明焜,字仲宣,民国福建惠安县县长 北浦支系: 叶和二(公谦),明朝洪武十四年平寇有功敕命建中军府守备 叶秀二(居瑞),清朝顺治乙酉年授内阁中书从七品中书舍人 叶
英(云伯),清朝顺治戊子年授江南邳州州判 叶
萃(云麟),清朝顺治丁酉年侯选县丞 叶有挺,清朝康熙九年(1670)进士 叶尚垐,清朝康熙辛酉年冈安县教谕署知县 叶尚芝,清朝武略骑尉 叶世新,清朝武略骑尉 叶钟谋,清朝武略骑尉 叶鹤翔,清朝侯补州判 叶彰颺,清朝武略骑尉 寿宁月山支系: 叶
资,字世严,明朝戊辰贡 叶仁佐,字良弼,明朝戊子贡,丽水训导 叶仁山,字良镇,明朝乙未贡,永安训导 叶义简,字克慎,明朝甲戌贡,南平教谕 叶仁趾,字良德,明朝生员例授 叶文典,字士通,明朝丙戌贡,平海教谕 叶伯泰,明朝浙江三湾,浙江处州缙云县丞 叶伯资,明朝漳州德化训导,寿宁城关 叶万益,明朝寿宁后段,闽福州府教授 叶仁宅,明朝寿宁城关,扬州府照磨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知职务职称学位名录(略) 1、博士学位
2、硕士学位
3、正厅级 4、副厅级
6、副处级 7、正科
9、高级职称 后
记 寿宁地处闽浙交界,是福建省叶姓人口聚居大县,按寿宁县126个姓氏24万人口统计,在寿宁十四个乡镇、150多个村落住中有5万多叶姓人口,位居寿宁第二大姓。按公安局户政科人口数字显示,叶姓除妻、媳、婿、甥外有叁万多人口。入寿最早的是政和系叶二公,于宋开禧二年(1206年)徙居寿宁芹洋下屏峰卜土定居。之后,月山系、北浦系、文山系、小地系等十支系,先后从不同地区迁徙入寿。千百年来,枝繁叶茂,瓜瓞绵延,人文繁胜,英才荟萃,显达蝉联,冠带辉映,蔚为大观,文人黑客代不乏人。双凤朝阳拥半月,虎山蟾水出英贤,为寿邑古城添光增彩。 2009年,我县方志委组织编修“寿宁县地方姓氏志”。此项工作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联谊活动为平台,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省委提出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的有益尝试。这一重大举措,有利于展示人文奇观,有利于挖掘各地古文化,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他显示了国运与百姓辉荣,历史与文化合璧,人物与时代交融。国兴修志,族旺撰谱,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为人子孙,责无旁贷,当密切配合,尽早完成。 此次各姓氏编修“寿宁县地方姓氏志”编撰的构架的设定是方志委定格圈目,标题统一,要求事实清楚,依据确切,文字精辟,阐述简短。 作为寿邑第二大姓,人文环境优越,家族兴旺,未有人承担编撰任务,有损叶氏名门望族之颜面。叶建根副县长,由于工作繁忙,荐我承担此项任务。面对庄严神圣的使命,可谓困难重重,甚感惶恐。拙于知识浅薄,水平有限,摸索无门,恐有负众望,历时二个多月不敢接受任务。自拜读了北浦廿六世孙叶树福宗亲“北浦春秋”后,羞愧无地。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自资撰族史,不辞劳苦,历尽艰辛,令人可敬可佩。阅后深受其精神感动。叶副县长第三次找我时,欣然接受了艰巨的编撰任务。 作为叶氏子孙责无旁贷,这是又一次为家族作奉献的千载难逢良机,也是增长知识和煅炼写作的机会。将近二个多月以来,本人殚思竭虑,以叶树福草稿为契机,构设编修方案,收集人文资料,顶酷暑,历三伏,足迹遍踏全县150多个村庄的山山水水,翻阅家乘,核对谱牒,佐证史料典籍,拍摄村景和各支系宗祠、始祖墓葬。从初稿到定稿,六易其稿,几经增删,终于付印。 在这其间,蒙叶建根副县长、大恩、义林、家宁、柏荣、允庭等宗亲的大力支持,提供有关人文资料,打电话联系在外工作、经商宗亲的相关情况,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宗族敬礼! 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再加上任务紧,时间仓促,收集资料尚不完备,因族大分布面广阔,支系复杂,无法全面深入了解。文字和体例,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纰缪疏漏在所难免,亦望宗亲体谅。 叶允斌 日叶
林 叶义林,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二日生于福建省寿宁县月山,毕业于福建农校茶业专科,一九六O年入伍,曾任平溪乡税务所所长,寿宁一中总务处主任、斜滩公社党委秘书,一九八二年调县检察院任法纪科科长派驻寿宁县税务局检察室主任,后调回检察院任支部书记,高级检察官。 君性格豪爽,忠义为人,工作踏实,爱岗敬业,清正廉明,严于律己,政绩斐然。多年来被评为省检察系统“优秀侦查员”、“先进工作者”,被寿宁县委、县政府评为“惩治腐败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君热心公益事业,做善事佛事及家族事业,忘寝废餐,任劳任怨,修桥创路,捐资无数,深受社会各界的称赞。此次我县方志委编修“地方姓氏志”,他为叶氏月山支系宗长,积极参与,沟通各地宗亲收集资料,给予大力支持,是位族人钦佩的老宗长。 叶
兴 叶兴,一九六O年生于寿宁县鳌阳镇北凤社区,本科学历,曾任寿宁县农业局会计辅导员、县法院刑事庭书记员、经济庭长、副院长、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政法委副书记、司法局局长兼支部书记,当选寿宁县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表。任职期间,工作突出,秉公执法,廉洁律己,先后二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先进事迹在《福建日报》上刊载表彰,是我县司法战线一位卓有成就的人才。 叶
华 叶少华,一九六九年十月出生于寿宁县平溪乡平溪村,福建林学院毕业,分配寿宁县林业局工作,二OO三年任县防火办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二OO六年五月调任芹洋乡党委书记。 君出仕任职后,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勤政爱民,扶贫济困,造福桑梓,为安置库区移民排忧解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敬祖爱乡,敦亲睦族,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县编修“地方姓氏志”,是叶姓优秀杰出的人才。 叶
元 叶宝元,一九六八年九月出生于寿宁县平溪乡长溪村,本科学历,一九八七年八月入伍,一九九一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共青团县委办主任、团委副书记,一九九九年至二OO六年任托溪乡、坑底乡党委综治副书记、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二OO八年任托溪乡人大主席,二OO九年升任清源乡乡长。 君自参加工作以来,诚恳工作,求真务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为民众排忧解难,扶贫济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此次我县方志委编修“地方姓氏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作出了很大贡献,是我县叶氏子孙后起之秀,杰出的人才。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氏麻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