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圣安地列斯音乐文件夹花朵原文件,装了真实树木,后来想还原了发张游戏里的花全部变成白块了

对游戏做了如下修改1.仿GTA V真实高清树木2.真实海底世界(游戏地图的每片海域海底都进行了修正)真实海洋植被3.各大海域海底新增彩蛋:大小两艘沉船、海底山脉、UFO、飞机残骸、沉没房屋、泰坦尼克断船(位置不告诉,玩家自行探索)4.原版SA人物清晰化,真实人物质感5.真实西海岸各城市及郊外天气6.仿GTA5特效,海底视觉效果调整7.真实低配置ENB补丁,不降低FPS8.CLEO作弊工具 游戏中CTRL+C打开作弊菜单9.修正室内空间的一些错误问题(比如进入室内就落入异次元)10.修正原版游戏的大量模组贴图错误11.洛圣都新增高楼公寓住宅12.洛城南部海滩大改观:海上新增三艘大船、摩天轮增加动态灯光效果,仿V海滩布局、新增船只海上竞速比赛13.电力相关设施调整:真实铁路沿线、真实电杆、风力发电设施、游戏宣传动画视频14.仿V游戏载入画面,移动平台界面15.室内小游戏全新改版,新增飞镖小游戏16.旧金山北部新增灯塔17.好莱坞山山体结构调整,穆赫兰道山顶住宅BETA化,洛城东篮球场还原BETA18.四龙赌城还原中国风19.新增部分物体破坏物理效果20.新增可进入场景:老家店铺可进,西部乡村存盘点拖车可进等等。21.真实视距和夜景效果22.主角及剧情过场人物清晰化游戏最低配置要求双核CPU、2G内存、256M独立显卡、6G硬盘空间安装说明游戏解压可玩,汽车、人物、武器和CLE0自行安装。mod截图
不能下载?资源失效?有问题? 点此报错 + 投诉 + 提问
评论加载中...
注册并登录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圣安地列斯光影补丁V3.0.0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圣安地列斯光影补丁V3.0.0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9|
上传日期: 08:22:4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圣安地列斯光影补丁V3.0.0
关注微信公众号暂无¥44.9元(北发价)更新于8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49.0元(博库价)更新于694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满99免运费
¥49.6元(亚马逊价)更新于694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49.6元(互动价)更新于1133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51.7元(99书城价)更新于1400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53.3元(甲虎价)更新于694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54.4元(京东价)更新于8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55.2元(互动价)更新于1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暂无¥68.0元(当当价)更新于8天前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
¥68.0元(蔚蓝1星会员价)更新于8天前
<font style="color:#ff元
<font style="color:#ff元
<font style="color:#ff元
<font style="color:#ff元
<font style="color:#ff元
<font style="color:#ff元
&&&&经典教材& 本书作者均为性学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学者,其中威廉?L?雅博曾任性象科学研究会会长。本书是目前美国使用最普遍的性学教材。此次翻译出版的为第6版,但部分章节经作者授权采用第7版进行翻译,力求为读者呈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讯息。&&&&&&&&客观翔实& 性作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容易带有主观倾向。本书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全书虽涉及多个性相关议题与不同族群,但作者只是陈述现象,并不对现象本身作任何有主观倾向的评判。全书共17章,涉及性象的各方面,并对性强迫等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独辟章节进行探讨。&&&&&&&&角度多面& 全书从多个学科角度探讨性象。包括从性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介绍了人类的生理结构;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不同时期人类性象的特点;从性病理学的角度分析各种性强迫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等。通过综合多学科、多角度,使性象以一种立体的形象呈现于我们眼前。&&&&&&&&最新资料& 书中针对不同议题,综合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并收集了大量数据与研究项目的资料。本版所收录的资料时间一直截止到2007年,可以说囊括了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数据资料,读者可以了解到性学领域最新的动态。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编辑推荐:经典教材:作者均为性学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学者,其中威廉?L?雅博曾任性象科学研究会会长。《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是目前美国使用最普遍的性学教材。此次翻译出版的为第6版,但部分章节经作者授权采用第7版进行翻译,力求为读者呈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讯息。&&&&客观翔实:性作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容易带有主观倾向。《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全书虽涉及多个性相关议题与不同族群,但作者只是陈述现象,并不对现象本身作任何有主观倾向的评判。全书共17章,涉及性象的各方面,并对性强迫等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独辟章节进行探讨。&&&&角度多面:《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从多个学科角度探讨性象。包括从性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介绍了人类的生理结构;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不同时期人类性象的特点;从性病理学的角度分析各种性强迫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等。通过综合多学科、多角度,使性象以一种立体的形象呈现于我们眼前。&&&&最新资料:书中针对不同议题,综合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并收集了大量数据与研究项目的资料。《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所收录的资料时间一直截止到2007年,可以说囊括了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数据资料,读者可以了解到性学领域最新的动态。
&&&&《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编辑推荐:经典教材:作者均为性学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学者,其中威廉?L?雅博曾任性象科学研究会会长。《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是目前美国使用最普遍的性学教材。此次翻译出版的为第6版,但部分章节经作者授权采用第7版进行翻译,力求为读者呈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讯息。&&&&客观翔实:性作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容易带有主观倾向。《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全书虽涉及多个性相关议题与不同族群,但作者只是陈述现象,并不对现象本身作任何有主观倾向的评判。全书共17章,涉及性象的各方面,并对性强迫等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独辟章节进行探讨。&&&&角度多面:《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从多个学科角度探讨性象。包括从性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介绍了人类的生理结构;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不同时期人类性象的特点;从性病理学的角度分析各种性强迫行为的成因及影响等。通过综合多学科、多角度,使性象以一种立体的形象呈现于我们眼前。&&&&最新资料:书中针对不同议题,综合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并收集了大量数据与研究项目的资料。《认识性学(插图第6版)》所收录的资料时间一直截止到2007年,可以说囊括了最近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数据资料,读者可以了解到性学领域最新的动态。
序一 性学:艰难的发展 李银河 序二 “性学”与“性研究” 潘绥铭 致中国读者前 言致 谢译者说明第1章 人类性象的视野 1.1 性象、流行文化和媒体 媒体呈现的性象 电 视 电影长片 电影和电视中的同性恋、双性恋和 跨性别人士 网络上的性 1.2 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性象 性兴趣 性倾向 社会性别 1.3 社会常规与性象 自然的性行为 常规的性行为 性行为和性的多元 1.4 结 语 第2章 研究人类性象 2.1 性、问答专栏作者和通俗心理学 作为娱乐的资讯和建议 数据的运用和滥用 2.2 批判地思考性象 价值评判和客观性 见解、偏见、成见 态度和行为的混淆 常见的谬误:自我中心思维和本族中心 思维 2.3 性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注意事项 临床研究 调查研究 观察研究 实验研究 2.4 性学研究者 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哈夫洛克?蔼理士 阿尔弗雷德?金赛 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娅?约翰逊 2.5 当代性学研究 国民健康和社会生活调查 全国家庭增长调查 青年风险行为调查 全国大学健康评估 2.6 新兴的研究视角 女性主义研究 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 2.7 族群和性象 非洲裔美国人 拉丁美洲裔美国人 亚洲裔美国人和太平洋海岛居民 2.8 结 语 第3章 女性性解剖学、性生理学和性反应 3.1 女性性器官:它们有何功能? 外生殖器(外阴) 内生殖器 其他结构 乳 房 3.2 女性性生理学 生殖激素 卵巢周期 月经周期 3.3 女性性反应 性反应模型 欲望属于精神还是物质? 体验性唤起 3.4 结 语 第4章 男性性解剖学、性生理学和性反应 4.1 男性性器官:它们有何功能?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乳房和肛门 4.2 男性性生理学 性激素 精子发生 精液的生产 同源器官 4.3 男性性反应 勃 起 射精和性高潮 4.4 结 语 第5章?摇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 5.1 研究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 性别、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 区别何在? 性别和性别认同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对立还是类似? 社会性别和性倾向 社会性别理论 5.2 性别角色的学习 社会化理论 童年和青春期的性别角色学习 性别观念架构:夸大区别 5.3 当代的性别角色 传统的性别角色 变化中的性别角色 性别融和 5.4 性别多元 跨性别现象 性别发育紊乱/间性 未归类的异常发育 性别认同障碍 变性欲望 5.5 结 语 第6章 童年期和青春期的性象 6.1 婴儿期和童年期的性象(0―11岁) 婴儿期和性反应(0―2岁) 童年期的性象(3―11岁) 家庭环境 6.2 青春期的性象(12―19岁) 性心理发展 青少年的性行为 青少年怀孕 性教育 6.3 结 语 第7章 成年期的性象 7.1 青年期的性象 发展任务的挑战 确立性倾向 单 身 同 居 7.2 中年期的性象 发展任务的挑战 稳定关系中的性象 离婚和其后 7.3 老年期的性象 发展任务的挑战 对于衰老的成见 性象和衰老 7.4 结 语 第8章 爱情和亲密关系中的沟通 8.1 友谊和爱情 8.2 爱情和性象 承诺关系之外的性 男?女?性?爱 无性的爱:选择禁欲 8.3 教我如何爱你?恋爱的方法和态度 爱情的类型 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作为依附 单 恋 8.4 嫉 妒 定义嫉妒 控制嫉妒 婚外的性 8.5 让爱持久:从激情到亲密 8.6 沟通的本质 文化背景 社会背景 心理背景 非语言的沟通 8.7 性的沟通 恋爱初期的性沟通 确立恋爱关系后的性沟通 8.8 发展沟通技巧 谈论性话题 8.9 冲突和亲密 性冲突 冲突的解决 8.10 结 语 第9章 性表达 9.1 性吸引力 一份跨文化分析报告 性伴侣选择的进化论 大学生的观点 女性身体比例 光环效应再议 性 欲 9.2 性脚本 文化脚本 内心脚本 人际脚本 9.3 自体性刺激 性幻想和性梦 自 慰 9.4 与他人的性行为 触 碰 亲 吻 口 交 性 交 肛门性刺激 9.5 结 语 第10章& 摇性行为的多元 10.1 多元性行为和性偏好异常 什么是性偏好异常? 大学生的多元性行为 10.2 多元性行为:控制和服从 10.3 非强迫型的性偏好异常 恋 物 扮异性 10.4 强迫型的性偏好异常 恋兽症 窥视症 裸露症 电话性骚扰症 性摩擦症 恋尸症 恋童症 性施虐症和性受虐症 10.5 性偏好异常的成因和治疗 10.6 结 语 第11章?摇避孕和生育控制 11.1 风险和责任 女性、男性和生育控制:谁来负责? 11.2 避孕和生育控制的方法 生育控制和避孕:区别何在? 方法的选择 性禁欲 激素法 屏障法 杀精剂 宫内节育器 孕能觉知法 绝 育 紧急避孕 11.3 堕 胎 堕胎的方法 堕胎发生率的下降 女性和堕胎 男性和堕胎 堕胎的争议 11.4 研究的问题 11.5 结 语 第12章& 摇受孕、怀孕和分娩 12.1 受精和胚胎发育 受精的过程 孕体的发育 12.2 怀 孕 验孕测试 女性在孕期的变化 妊娠并发症和胎儿面临的风险 胎儿异常的诊断 妊娠中止 12.3 不 育 女性不育 男性不育 不育的情感反应 治疗不育 12.4 分 娩 临产和分娩 分娩方式 哺 乳 12.5 为人父母 12.6 结 语 第13章 影响性象的身体健康和病患 13.1 我们的身体:追求肉体的完美 饮食失调 对于性的回避 促蛋白合成类固醇:可能得不偿失的 危险手段 13.2 酒类、药物和性象 饮酒和性象 药物和性象 13.3 性健康和衰老 女性的问题 男性的问题 13.4 性象和残障 身体限制和期望的改变 视力和听力障碍 慢性疾病 发展障碍 残障人士的性权利 13.5 性象和癌症 女性和癌症 男性和癌症 男性和女性的肛门癌 13.6 其他性健康问题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 同性恋女性的健康问题 前列腺炎 13.7 结 语 第14章 性功能的障碍、缺憾、改善和治疗 14.1 性功能障碍:定义、种类和普遍程度 对性功能障碍下定义:各种观点 普遍程度和辅因素 性欲障碍 性唤起障碍 性高潮障碍 性交疼痛障碍 其他性障碍 14.2 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缺憾的生理原因 男性生理原因 女性生理原因 14.3 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缺憾的心理原因 直接原因 内心冲突 性关系中的矛盾 14.4 性生活的改善 培养自我意识 增强性快感 改变伴侣关系中的性互动 14.5 治疗性功能障碍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认知―行为的 方法 卡普兰:性心理疗法 其他非医疗的方法 医疗方法 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人士的性治疗 14.6 结 语 第15章?摇性传播感染 15.1 STI的流行 STI:最常见的获报告的传染性 疾病 谁会感染:各个人群的差异 促使STI蔓延的因素 STI的后果 15.2 主要的细菌性STI 衣原体病 淋 病 尿路感染(NGU/NSU) 梅 毒 15.3 主要的病毒性STI HIV和艾滋病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和 生殖器疣 生殖器疱疹 肝 炎 15.4 阴道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 念球菌病 毛滴虫病 15.5 其他STI 15.6 外寄生物感染 疥 疮 阴 虱 15.7 STI和女性 盆腔炎 膀胱炎 15.8 STI的预防 远离STI STI的治疗 15.9 结 语 第16章?摇HIV和艾滋病 16.1 什么是艾滋病? 与艾滋病相关的病症 HIV感染和艾滋病的症状 了解艾滋病:免疫系统和HIV HIV这种病毒 艾滋病发病机理:疾病进展的过程 16.2 HIV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传播 HIV/艾滋病流行病学 对传播的误解和传播途径 性传播 注射毒品和滥用药物 母婴传播 导致感染的因素 16.3 艾滋病的人口统计特征 少数种族/族群和HIV 男同性恋群体 女性和HIV 儿童和HIV 青少年、大学生和HIV 中老年人和HIV HIV的地区分布 16.4 预防和治疗 自我保护 以预防挽救生命 HIV检测 治 疗 16.5 感染以后的生活 如果你是HIV阳性 如果你正在照顾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 16.6 结 语 第17章 性强迫:骚扰、侵犯和侵害 17.1 性骚扰 什么是性骚扰? 调情还是性骚扰 学校中的性骚扰 工作场所的性骚扰 17.2 针对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人士的骚扰和歧视 异性恋偏见 偏见、歧视和暴力 结束反同性恋的偏见 17.3 性侵犯 强奸的本质与发生率 强奸的迷思 强奸的种类 强奸的动机 强奸的影响 17.4 儿童性侵害 儿童性侵害发生的先决条件 家族内性侵害的各种形式 风险中的儿童 儿童性侵害的影响 治疗方案 预防儿童性侵害 17.5 结 语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性,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对它可谓知之甚少,但是它却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书由几位多年从事性相关教育研究的学者合作撰写而成,作为美国高校教材多次再版,畅销不衰;并通过不断更新新的信息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本书以帮助大众获得健康性知识、养成健康性态度为目的,从性象的必要性、生物心理学视角、性别角色、性象和通俗文化、性象的差异等视角全面介绍了性学。&&&&全书共有17章,视角多面,不仅涉及解剖学、生理学,如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和性反应;还涉及了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从心理学方面剖析性象,分析其成因。同时本书根据人类不同年龄阶段详述了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及老年期的性象,且重点关注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类性传播感染疾病及其预防。除此之外,本书还另辟章节专门讨论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性强迫等议题。是我们认识性学的必读之书。
&&&&第1章& 人类性象的视野&&&&  “媒体――尤其是杂志和电视――影响了我的性身份的塑造。从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起,我看着电视上的女人,就希望自己长大后会跟她们一样又漂亮又性感。我觉得是由于电视和杂志上美女形象的持久泛滥,像我那样的小女孩便怀着不切实际的审美观成长,而且注定认为自己尚未符合这种夸张的标准。”&&&&  ――21岁白人女性&&&&  “电话、电视和收音机变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最新的电视剧我一集不落地看,每首新歌的歌词我都记得。三方通话发明出来的那阵子,电话就像黏在我耳朵上一样。在学校里,我们会谈论那些电视剧:谁谁长得帅,我们多想拥有独栋的住宅、汽车和丈夫之类。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一切就是我们的幻想所系。观看音乐录像带,上面的情欲姿态永远是(陈规俗套的)男人和女人。这些就是我们会谈论的东西。”&&&&  ――23岁黑人女性&&&&  “虽然我坚信我们是自己最严厉的评论家,但我也相信媒体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曾经有段时间,每次我看到一个瘦削的模特儿,腹部结实平坦得像块板,皮肤完美无瑕,头发梳理得无可挑剔的时候,我就想扯掉自己的头发。当我意识到走路时我的腿似乎有赘肉在‘晃’的时候,我觉得没脸见人了,只能盯着电视,对于我的身体和那些人的差距羞愧不已。杂志和电影里说我这个年龄的人不该超过100磅,我真想说:‘天啊,被这么多瘦身的压力包围着,怪不得我那时吃泻药了。’我拼命想变漂亮,变得跟模特儿一样瘦。这种要像模特儿般美丽动人的偏执,让我根本没心思顾及其他人和事。”&&&&  ――18岁菲律宾裔女性&&&&  “我知道,在性自信的某些方面,我可能有所欠缺。但我清楚自己的弱项,并且愿意努力改进。一个人的性自信并不是与其日常生活脱钩的,而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对自己的看法紧密相连,包括他对自己的情绪、身体和思想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女儿,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发展并塑造出一种健康的性自信。”&&&&  ――28岁白人男性&&&&  性象在我们的文化中曾一度被隐藏在众人视野之外:裸体人像的“私处”用无花果叶遮掩;家禽胸脯肉以“白肉”代称;D. H. 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和亨利?米勒的作品都曾遭禁;同性恋被称为“不敢形于言辞的爱”。然而在过去的几代人里,性象逐渐变得公开化了。近年来,流行文化和媒体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性象的“知识”。性象不仅不被隐藏,而且似乎常常无处不在。&&&&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对流行文化和媒体作一番审视,看看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性观念。然后,我们将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之中,人们如何看待性象。最后,我们将讨论社会如何界定我们性象的各个方面是否自然或正常。&&&&  1.1 性象、流行文化和媒体&&&&  流行文化――尤其是大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塑造着性象。流行文化向我们呈现了无数展示性感的图像。但是,媒体刻画出来供我们消费的性象是什么样的?媒体传递给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什么关于性的信息?传递给男人什么?给女人什么?给白人、非洲裔、拉美裔、亚裔和其他族群美国人什么?给男女同性恋者什么?那些没有被呈现的东西,例如性自慰、安全套使用、男女同性恋者的性象,以及伴侣之间的情欲互动,也许跟媒体呈现的性同等重要。&&&&  媒体呈现的性象&&&&  媒体――尤其是电视――是一种性的社会化媒介,在美国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oberts,Foehr,& Rideout,2005)。电视提供了诸多关于性、毒品、艾滋病和暴力,以及应该如何对待情感关系的信息(Gruber & Grube,2000),但对于各年龄层的人们是在怎样的社会和实体环境中接受、采纳电视中的信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研究人员几乎一无所知(Roberts,2000;Roberts,Foehr,& Rideout,2005)。美国青少年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花在接触某种媒体(Roberts,Foehr,& Rideout,2005),除了睡觉,他们花在接收媒体信息上的时间比任何其他活动都要长(图1.1)。&&&&  性的意象充斥于音乐产业。从摇滚乐到说唱乐,当今流行音乐中尽是关于性象的歌词,其中混杂的信息包括爱情、失恋、暴力和寂寞。流行音乐通过CD、MP3、互联网以及电视和电台传播。MTV、VH1和BET等电视频道以及其他音乐电视节目所播放的内容充满了带有性暗示的歌词、图像和舞蹈。由于审查的存在,电台不会播放最直白的涉性音乐(一些校园广播台除外)。电台节目主持人、体育赛事解说员,以及像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这样口无遮拦的脱口秀主持人都在节目中无数次提到性。&&&&  杂志、八卦小报和书籍对我们社会的“性化”(sexualization)推波助澜。通俗小说、言情故事和励志类图书传播关于性的观念和价值理念。超市卖的八卦小报标题非猎奇(“双阴道奇女,情人也多多”)即爆料(“电视福音传道者密会情人被踢爆”)。&&&&  男性杂志在性上大做文章这一点早已引人注目。每期都有“本月玩伴”、“本月宝贝”亮相的《花花公子》(Playboy)、《阁楼》(Penthouse)、《风度》(Maxim)等一些刊登裸体图片的画报,发行量居于世界前列。《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的年度泳装特刊能卖出500多万份,是其普通刊销量的两倍。但如果因此认为只有男性杂志才关注性,那就错了。&&&&  《时尚》(Cosmopolitan)、《红书》(Redbook)等女性杂志也有涉性内容。这些杂志刊登的文章标题不乏“世界最性感女人的撩人秘闻”、“让爱持久――假如你的伴侣早泄”、“用乳房(不大也无妨)唤起你的男人”之类,配以爱人之间亲昵的照片。在《十七岁》(Seventeen)和《YM》等面向青少年的杂志中,也不免出现关于性的图片和文字。一些以男性健康为主题的杂志也效法女性杂志,开始谈论性话题以刺激销量。&&&&  对于许多人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体。互联网通过提供在线视频和聊天、新闻组以及与潜在的或虚拟的性伴侣的连结,促进了性的商业化。网络的普及使得获取信息、社交关系和性满足更趋于容易。&&&&  电话性交作为一种激起性欲、获得快感的方式已变得越来越流行。每晚9点到次日凌晨1点,数十万美国人拨通商业性的性热线,付出每分钟5美元到30美元不等的价钱来进行电话性交。由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已经禁止在美国国内从事商业性的淫秽通讯,这种服务的呼叫现在大多接到了美国以外。&&&&  所有媒体上的广告都利用性作为卖点,向消费者保证,只要买了某某香皂、香水、烟、酒、牙膏、牛仔裤或汽车,就能获得性与爱,招人喜欢,心满意足。事实上,消费某些产品不仅不会让人变得“性感”或招人喜欢,反而可能对性健康有害,烟和酒便是如此。&&&&  媒体呈现的性意象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图1.2)。这些内容可能引发性欲和情感反应,增加性行为的发生,也可能成为性资讯的一个来源。教授兼作家简?D?布朗(2002)总结了几项以接触涉性媒体与性行为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指出媒体:(1)使性行为保持能见度;(2)强化了一套关于性和情感关系的常规;(3)很少包含在性方面负责任的榜样。无疑,媒体这种说服力很强的传播手段正在改变着社会沟通和人际关系的模式。&&&&  大众媒体呈现性象的目的是挖掘话题、娱乐大众,而非对大众进行知识普及。因此,媒体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对于性象的“真实”描绘。例如,主流媒体通常不会直露地呈现或描述性活动,跨种族的恋爱也少有涉及。留存于美国主流文化里的社会和文化禁忌也仍旧刻印在媒体之中。因此,各类媒体呈现的是性象的社会脉络,也就是说,电视节目、故事情节、电影、报刊文章、新闻广播和题图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行为是得体的(例如:亲吻、性交),与谁发生是得体的(例如:男女朋友、伴侣、异性之间),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为是得体的(例如:由于彼此吸引、情投意合,或者为了排解孤独)。而且,经常从各类媒体上吸收性资讯的人,可能会高估一些性行为(如婚恋以外的性、强奸和卖淫)在现实生活中的发生频率(Greenberg,1994)。&&&&  电 视&&&&  在各类媒体中,电视是最普遍、最盛行,同时也给人带来最多困扰的典型,它渗进了公共和私人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塑造着人们的意识,定义着现实,娱乐着大众(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1;Gerbner,Gross,Morgan,Signorielli,& Shanahan,2002)。8―18岁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花在看电视和视频上的时间是3小时50分钟。虽然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族群、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之间存在差别,但无论属于哪个群体,美国的年轻人每天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都不少于7小时(Roberts,Foehr,& Rideout,2005)。到高中毕业为止,美国青少年花在电视机前的累计时间已经超过了坐在课堂里的时间(Comstock & Paik,1999)。不仅如此,大多数年轻人在吸收媒体资讯时没有成年人在旁给予指引(Roberts,Foehr,& Rideout,2005),媒体上也很少出现信息或画面来提醒年轻人关于性的风险和责任(Kunkel,Eyal,Finnerty,Biely,& Donnerstein,2005)。&&&&  人们看电视的频率在上升,电视节目中提及性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孔克尔(Kunkel)及其同事2005年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对于青少年,电视的确是一个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青少年观看最多的节目中有70%含有某些涉性内容,68%包含关于性的谈话,45%呈现性行为,而只有10%提及风险和责任,无怪乎电视上的涉性内容对年轻人的性知识、观念和行为的许多方面影响甚大。孔克尔等人总结道:&&&&  电视对于性这个话题十分关注,因而要传达关于性的风险和责任的信息,电视这一媒介也义不容辞。电视对风险和责任议题的忽视,至少会使观众认为这些问题与自己并不那么切身相关,而且也错失良机,没有向观众展现一种可能对他们非常有益的更广阔视野。&&&&  这项研究以及新近涌现的一些实证研究(例如:Collins et al.,2004;Pardun,L’Engle,& Brown,2005;Taylor,2005)都表明,在青少年和处于成年初期的人群中,涉性媒体内容造成了持久的负面影响。&&&&  大量媒体研究显示,媒体内容并不反映社会现实;媒体呈现的女性和男性形象所反映和再现的是一套饱含成见、不平等,然而也在变化中的性别角色观念(Croteau & Hoynes,2003)。例如,以衣着暴露、姿态性感来吸引眼球的女性形象恰恰凸显了各类媒体对女性的物化。喜剧系列片和情节剧中传播性别歧视的、依照成见塑造的角色,其陈腐之处可能不那么易于察觉(也可能相当明显),长此以往,或许会影响到一些女性和男性看待自己的眼光。例如,对于电视作用的各种研究一致表明,看电视与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情绪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在女性当中尤甚(例如:Harrison & Cantor,1997;Hofschire & Greenberg,2002)。虽然电视对观众的影响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即确实存在着性的双重标准,而且它渗透到美国整个国家对于性、平等、道德和暴力所持的矛盾态度当中。&&&&  电影产业采用统一的分级制度来监管所有在美国发行的电影,而电视的监管则不同,它依靠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共识。1997年,各家电视网开始依据监察标准和执行部门对其节目进行分级;然而,这些部门并没有很多严格而适用的规则(Robson,2004)。标准之争集中于暴力和激情场面,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2004年在对广播电视机构的审查中,对违反风化标准的广播电视机构罚款近300万美元。由于FCC仅对公共广播具有裁判权,因此并不对有线电视产业进行监管。而且,FCC不主动对广播电视机构发起行动,仅在公众投诉时才会作出反应。此外,虽然FCC并不明确规定什么能播什么不能播,但对于晚上10点至次日早晨6点的节目,允许较为宽松地执行风化标准(Robson,2004)。40%的美国家长在电视机上配备了能够按分级标准屏蔽节目的V芯片(V-chip)(Kaiser Family Foundation,2001a),尽管如此,家长仍然有责任监督孩子的收视习惯。&&&&  喜剧系列片〓喜剧片涉性吗?多数人被这样问及时,会认为喜剧片里没有性。毕竟,喜剧片大多讲述一家人或亲如一家人的关系,而且主角往往是孩子。因为喜剧片是关于家庭的,所以不会直接地呈现性,而是通过涉及婚姻和家庭事务中的各种禁忌来谈性象,这些禁忌并不太严重,例如已婚者与他人调情之类。假如喜剧片涉及到某种严重的禁忌,例如乱伦,那就逾越了这类节目的正常界限,多数观众也不会感到好笑了。&&&&  肥皂剧〓肥皂剧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出轨的性事在喜剧片中往往让观众笑过就淡忘了,但在肥皂剧中却是编剧紧抓不放的线索。因为出轨性事是肥皂剧的生命所系,妒忌和报复永无休止。大多数人物相互之间都有(或有过)瓜葛。旧情在豪宅与别墅里阴魂不散,每段情感关系都背负着一段沉重的历史。婚恋以外的性、珠胎暗结的征兆、背叛和妒忌不断穿插于每一集故事,对性行为也表现得很频繁。&&&&  观看西班牙语的肥皂剧(telenovelas)是许多拉美裔家庭的传统,流行的剧集有《我仍然爱你》(Te Sigo Amando)、《命中注定遇到你》(Me Destino Eres Tu)和《三个女人》(Tres Mujeres)等。这些肥皂剧的内容和讯息与美国本土制作的肥皂剧区别并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展示性活动的镜头(如床戏)不那么多。&&&&  犯罪片/动作冒险片〓这类节目很少出现亲密的情感关系,大多是因性吸引而产生的性关系,以烘托犯罪和冒险的主剧情。犯罪片的基本题材是拨乱(某件罪案)反正,恢复秩序。通常,混乱是由一段性的插曲或与性相关的问题而带来的,例如卖淫、色情物品、强奸、易装、涉性敲诈、色诱犯罪等。观众因此看到了性的阴暗面。桥段包括警察搜捕女杀手,后来发现她其实是易装者;妓女被仇视社会者所杀;离家出走的人被诱骗进色情影视业等;侦探和警官便衣出动,带领观众进入妓女、皮条客和嫖客的地下世界。&&&&  情节系列剧〓情节系列剧聚焦于情境主题,通常围绕某一特定场景或话题展开,例如单亲家庭或黑帮家族,牵涉到怀孕、婚外恋、强奸、性骚扰、卖淫和艾滋病等。由于电视往往注重挖掘话题、娱乐大众,忽视知识的普及,因而情节系列剧中的涉性内容也大多流于爆料、搞笑和刺激。&&&&  广告〓广告是一类独特的电视节目,其本身算不上是正式节目,但它穿插于正式节目的之前、之中、之后,因而成为浮游其上的一部分。广告商会利用涉性图像来促销产品。牛仔裤、啤酒和香水广告中的涉性内容通常最明白不过。有些广告一方面坦然谈论“勃起障碍”,所配的画面却是一对对看似“性福”美满的伴侣们。&&&&  这些广告用一系列简短的场景或图像,以视觉的形式讲故事,无意解释产品的实际益处(如价格和功效),而是向观众提供一种形象或态度。这些广告尤其针对青少年和刚成年的人群,利用了他们对吸引力、性成功、性表现和乐趣的幻想。广告还影响着我们的饮食习惯、外貌和身体形象;在自己和他人的哪些品质具有魅力、合乎理想方面,广告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广告引导我们相信,只要使用某种产品,我们就能获得这些特质。&&&&  音乐电视节目和视频游戏〓MTV、MTV2、VH1、BET等电视频道以及像《TRL》这样的音乐电视节目在青少年和成年初期的人群中十分流行。大约8%的年轻电视观众称自己每天都收看音乐电视节目(Roberts,Foehr,& Rideout,2005)。&&&&  与仅录下音频的音乐不同,音乐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娱乐。诸如珍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杰西卡?辛普森(Jessica Simpson)、艾薇儿?拉维妮(Avril Lavigne)、沙妮亚?特温(Shania Twain)和碧昂丝(Beyonce)等年轻女艺人给年轻观众带来了活力、性感和个人独立精神。诸如内莉(Nelly)、“50美分”(50 Cent)和卡尼?韦斯特(Kanye West)等男艺人则不断将性感、力量和节奏带给年轻观众。&&&&  在美国各地的商店里,都能买到宣扬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暴力的视频游戏。像《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Grand Theft Auto San Andreas)和《侠盗猎车手:罪恶都市》(Grand Theft Auto Vice City)这样的游戏挑战着淫秽与娱乐的分界线,其中有身材比例夸张、卑微屈从的女性形象,在丧尽斯文的场面里,她们口中全是挑逗性欲的言语。游戏中的男性形象则是阳刚壮硕、充满暴力,唯一目标就是毁灭和征服。虽然这些视频游戏大多被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s Board)定为成人级(“M”级),但仍然有可能被年轻人获取,而且很受他们欢迎。&&&&  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其他类型的节目中也有性。诸如《梦幻海滩》(Laguna Beach)、《恋爱达人》(Elimidate)、《全美超模大赛》(America’s Next Top Model)等真人秀节目常常拿单身者开涮,而对另一些人给予性和荣耀的奖赏。像《蒙特尔?威廉斯脱口秀》(Montel Williams)和《莫里脱口秀》(Maury)等日间热门脱口秀节目的主题和嘉宾往往非同一般,例如是嫁给男同性恋者的女性、变性者、所谓的性成瘾者,以及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人。这些脱口秀节目利用非传统的性象激发观众兴趣。虽然其主要目的仍是娱乐,但这些节目对非典型的性行为提供了第一手的叙述,可以开拓观众的视野。这些节目揭示了人类性象的多元,也能表现节目嘉宾的真实人性。&&&&  70%的新闻类杂志都刊载涉性内容(Kunkel et al.,2005),持续地报道强奸、儿童性侵犯、性治疗以及关于性象的民意调查。电视新闻调查节目“深入”剖析各类涉性话题――所谓“深入”,指的其实是节目时间更长,而非更深刻的洞见和思考。新闻类杂志通常讨论性象的一些非典型或引起争议的方面。&&&&  同主流电视节目一样,宗教电视网也拥有广大受众。像《700俱乐部》(The 700 Club)这样的宗教节目传播的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派对于性、罪愆和道德的观念。这些节目强调一些保守观点,如宣传青少年禁欲,反对全面的性教育,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和同性婚姻等。&&&&  电影长片&&&&  电影从诞生开始就涉及了性象。1896年,一部名为《吻》(The Kiss)的电影中呈现了一对伴侣偷吻的简短镜头,激起卫道士的极大愤慨,有一则评论抱怨道“简直太恶心了”,还说“表演近乎低俗,而且重点强调的就是低俗。对这种东西警察应该采取行动”(quoted in Webb,1983)。时至今日,影评人却开始用“性感”这个与艺术价值无关的词来赞赏一部电影。所谓“性感”的电影,就是其中的“性场面”足以挑动人心,弥补了美学价值的缺乏。&&&&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好莱坞电影中不乏女性裸体,尤其是上身的裸露。然而男性裸体的拍摄方式却几乎从来都与女性的不同。男性通常穿着衣服,或者部分裸露;如果是全裸,则是夜晚的场景,镜头模糊,或者只能看到背部。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例如电影《性学大师金赛》(Kinsey)和《杯酒人生》(Sideways),人物才露出阴茎,而且器官是松弛(未经性唤起)而非勃起的。&&&&  显然,对于无保护性交有何后果(如意外怀孕、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电影的描述与电视差别不大。一项对87部电影的分析发现,53部有性交镜头的片子里仅有一部提到了安全套的使用,这也是唯一一次提到任何形式的节育(Gunasekera,Chapman,& Campbell,2005)。尽管可以辩护说,将教育和娱乐相混淆并不是好的艺术,但显而易见的是,好莱坞电影产业对人的性健康可能也没有好处。&&&&  电影和电视中的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  主流电影和电视中通常不出现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而当同性恋者出现时,人物塑造往往是围绕其性倾向进行,似乎除了性,他们的生活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男同性恋者通常按成见塑造成女性化、轻浮、“艺术家派头”,或是对其性倾向隐秘躲闪。女同性恋者被套上的成见则是没有幽默感、假小子,或是很“男人婆”,而且被打入另册,与媒体认可的女性魅力无缘。&&&&  近年来,电影和电视在呈现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时,越来越多地将这些角色的性倾向纳入故事的整体情节中。在《拉字至上》(The L Word)和《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等电视剧集尚未出现之前,感兴趣的观众只能看到按成见塑造的角色,或需要抓住蛛丝马迹,推测出某个角色的性倾向(Glock,2005)。如今已有一个名为LOGO的电视网,将男女同性恋者直接作为整个频道的目标观众群。《拉字至上》是第一部专门讲述女同性恋者社交生活的电视剧,该剧在有线电视网一经推出,就将狂放不羁的性爱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尽管《同志亦凡人》确实让观众对男同性恋更习以为常,但电视台渲染女女接吻到底是为了挑逗观众,还是为了正面表现女同性恋者复杂而充实的生活,目前还不足以定论。&&&&  网络上的性&&&&  上网已经成了无数人的一项主要娱乐活动,并且改变了他们沟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方式。虽然社会理论家们长久以来都在担忧科学技术会导致各人的孤立,但互联网却似乎与其他通讯技术非常不同,它具有高效、功能强大、影响广泛的特点,加上使用时可以匿名、脱去个人身份,因此让使用者不仅能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性互动,而且能更容易地获取和传播涉性内容和信息。&&&&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取代舞厅、酒吧等场所,成为人们见面与交流的新方式。据估计,美国成人网站页面数量达到了4.2亿(Downs,2007),大约1/3的美国网民浏览这些网页,观看网上性活动(online sexual activity,简称OSA)已经成了美国人性习惯的一个重要部分(Irvine,2007)。&&&&  互联网这一强大工具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用于教育,尤其是对最先适应这一媒体的年轻人群体进行教育。虽然网上性活动仍将继续在年轻人的卧室和聚会场所占据一席之地,但与之相对的另一些科技手段,如具有教育功能的视频游戏、群发短信、即时通讯、网络贺卡等,可以用于增强年轻人对性象相关问题的意识。90%以上的12―17岁青少年上网,而且又有超过60%的人天天上网,因此,利用相关的科技手段可以让年轻人以一种普及而正当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状况(Lee,2008)。一些网上性活动以视觉方式呈现(如成人电影和图片),而其他则更具交互性(如网络论坛、聊天、博客和网上交友约会)。虽然有一些属于教育和社区性质的论坛,但是绝大多数的网上性活动都是为了消遣。参与网上性活动的人数众多,但对于这些用户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性态度和性行为如何受到网上性活动的影响,目前仍知之甚少。&&&&  在MySpace、Facebook、LinkedIn和Craigslist等一些新近流行的社交网站上,人们可以通过建立个人档案、使用留言板、发布博客文章和照片等方式与他人互动。这些网站服务于全球数百万用户,为他们提供社交互动的平台和消磨时间的工具,有时还作为一种可视的、具有针对性的渠道,供用户进行即时且免费的亲密接触。由于65%的美国人花在电脑上的时间要比与伴侣共度的时间更长,而浏览社交网站平均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因而现在想与“朋友”共度时光比从前要简单易行多了(Kim,2008)。所以,人们使用社交网站来邀请“朋友”,在“友邻”、“男人找男伴”、“偶遇之缘”、“情色服务”等版面张贴广告征性伴,也就不足为怪了。2008年,MySpace网站与美国49个州的司法机关达成协议,将着力防范不法之徒滥用网站寻找性对象,而其他一些网站也向用户发出了类似的警告。随着社交网站的流行,新的社交网站主题层出不穷,从离婚到异教,从消防救火到日本动漫,主题无所不及,以至于有些人报告患上了网络社交疲劳症(Kim,2008)。&&&&  网络性爱〓网络性爱(cybersex)是网上性活动的一个子类别,是一种两人之间为获取性快感而进行的涉性实时聊天。在一些情况下,两人会在网上寻找或创建一个聊天室,或者使用聊天工具。通常,两人通过互联网找到对方,在文字交流的同时,他们可能会交换自己的照片或视频,或传递在网上找到的情色图片和视频,也可能会扮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或不愿扮演的各种角色。网络性爱流行的原因在于有所谓的“3A引擎”(3A是指access、affordability和anonymity,意思是“得手快、付得起、不留名”)。例如,一个叫“热狗”的人可以进入一个叫作“热水浴池”的“场所”,和“泡泡”、“浪女”(扮异性者)以及其他进出此“浴池”的人一起待上几个小时。“热狗”撩逗所有人,他作自我介绍,描述他的性幻想,和“浪女”以及其他若干人玩偏门的性爱。“热狗”实际上是女性,但是她不告诉任何人,她时不时地会与别人私聊,交流性幻想。但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热水浴池”是网络上的一个聊天室。网络将身处各地的人们连结到了一起,他们用键盘输入各自的性幻想,这些幻想随即在他人的电脑屏幕上显现。随着大家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结识和交流,许多将性视为良好情感关系的重要部分的人,也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来试探潜在伴侣与自己的性喜好是否相协调。&&&&  互联网给性象带来了一个新的维度,使性象成了在网络、学校和工作场所中炙手可热的一样东西。互联网消隐了个人情感和身体上的许多特征,同时也使人能够通过电子伴侣获得情感和身体上的满足,因而将个人从他们原先进行性表达的社会环境中抽离了出来。像其他类型的媒体一样,互联网不只是提供性文化,也在塑造性文化。那些受到孤立、缺乏发言权和公民权利的人们,其性身份一直以来是隐形的,对于他们,用互联网交流或许是一道希望之光。对于其他人,无论是网络性爱的热衷者还是参与约会游戏的博客博主,互联网是一种谈性说爱、自我挑逗和找伴儿的方式。还有一些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则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可以昂然袒露身体的场所。&&&&  对于大多数网络性爱用户而言,互联网作为一种经历性事的渠道是十分令人着迷的。然而对于某些人,消费色情内容给他们带来了麻烦:超额透支信用卡、疏忽了职责、冷落了心爱的人。对于因此需要心理辅导的人,可以在网络上或社区中找到相关资源。然而,在寻求这些资源时,消费者和专业人士都必须谨记治疗、辅导和娱乐的区别。而且对商人来说,提供夸大的宣传和误导人的信息,比提供高质量的治疗与教育具有更大的赢利空间,因而消费者必须警惕,审慎地评估治疗师的背景和这类信息的来源。&&&&  互联网上关于性的讨论和内容数量巨大,因而要求政府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通讯风化法案》(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其中规定,使用电脑网络传播“淫秽”内容,以及将“有伤风化”的文字或图像置于儿童可及范围内,都属于违法行为。然而,多个法院却宣判该法案侵犯了言论自由。&&&&  1.2 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性象&&&&  在我们文化眼中的“自然”在其他文化里也许会被看成违背自然。美国人极少会否认接吻挑起情欲的能力,然而有的文化把接吻仅仅视为唾液的交换。比如对于亚马孙雨林里的缅纳库人(Mehinaku)来说,接吻便是一种令人作呕的性异常行为,他们决不会参与(Gregor,1985)。在缅纳库人看来,白人用嘴唇彼此挤压,分泌唾沫并且因此而性兴奋,只证实了他们的“怪异”。&&&&  文化拿捏着我们的性兴趣(sexual interest)――我们的性兴奋点和性行为倾向――予以塑造,使之成形,有时歌颂性,有时谴责它。性可能像在印度教传统中那样,被视为启发灵性的一种手段――印度教的众神自己也涉入性行为中;性也可能像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那样与神性相冲突,肉欲被视为魔鬼的陷阱(Parrinder,1980)。&&&&  决定我们有怎样的性感觉、性行为的诸多因素当中,文化可能是作用最强的。对不同文化与时代中的性主题做一次简短的探索,可以粗略认识人类赋予性象的各种差异甚大的形式与意义。&&&&  性兴趣&&&&  所有的文化都认为成年人具有被性唤起,并参与性交以生育后代的潜质(Davenport,1987)。然而性兴趣的强度究竟如何,不同的文化则有差异甚大的看法。这样的看法又反过来影响着每个文化中欲望表达的程度。&&&&  曼盖亚人〓波利尼西亚群岛曼盖亚人(Mangaia)无论男女,在青春期最初阶段便会体验到高度的性欲望(Marshall,1971)。13―14岁经历割包皮礼的仪式后,男孩会被教导如何给女孩快感:怎样进行情欲意味的接吻、舔阴、爱抚并吮吸乳房,怎样给她带来多次高潮。两星期后,一个年龄较长、性经验丰富的女人会跟受教的男孩性交,进一步指导他如何给女人以性满足。同一年龄段的女孩也会受到年长女性关于高潮体验的指导:如何带动臀部,有节奏地摆动外阴以获得多次高潮。凭借一个“好男子”的努力,女孩最终会达到高潮。如果女孩的性伴未能满足她,她可能会离开,或许还会向其他女人批评他的笨拙,使他名声扫地。这个社会期望年轻男女在结婚前拥有许许多多的性经验。&&&&  但是这个青少年天堂不会永存。曼盖亚人相信性在青春期才是最强烈的。所以告别成年初期的曼盖亚人会经历性欲和性活动的遽减,性交时也不再像从前一样激情迸发了。他们将这一迅速的衰退归因于自然规律,并且会安于成年人的性平衡感。&&&&  达尼人〓与曼盖亚人正相反,新几内亚的达尼人(Dani)对于性没有多少兴趣(Schwimmer,1997)。在他们看来,性是生活中不怎么重要的一个方面。达尼人似乎不关心改进性技巧,或是增强性快感。婚恋以外的性以及妒忌都很罕见。由于生殖是他们唯一的性目的,所以交合的时间很短,以男人射精告终。他们似乎不知道女人也会有性高潮。儿女出生后,父母都会禁欲5年。达尼人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其中文化因素取代生物因素,决定了性吸引的形式。&&&&  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国人〓在19世纪,中产阶级美国白人认为女人几乎没有性欲;如果有的话,也只是“生殖欲”――生孩子的愿望。生殖的需要,不幸地带来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性交。一位改革领袖曾写道,在“自然状态下”,女人从不出于性欲而采取主动,“原因很简单,她感觉不到性欲”(Alcott,1868)。那些确实感到性欲的女人是“少数的例外,近于病例”。一位著名医师将这样的女人归入罹患“女性色情狂症”的类别(Bostwick,1860)。&&&&  一方面,女人被视为无性欲,另一方面,男人则被看成对性如饥似渴。被色欲驱使的男人会蹂躏天真无知的女人,以达到欲望的满足。当时的男女都相信,男人的性欲是危险、不受控制的,有如禽兽的本能。女人的义务之一便是驯化不守规矩的男性性欲。&&&&  把男女的性象本质看成截然相反,不但造成了“天使般”的女人与“魔鬼般”的男人的破坏性对立,还为“两性间的战争”提供了合理化依据。这些想法也促使人们将性与爱分离:亲昵和爱跟男性性象没有关系;实际上,男性的色欲永远徘徊在婚姻生活的背景里,索求极大,随时有毁灭爱情之虞。&&&&  尽管维多利亚时代已过去一个世纪,许多当时的性观念依然影响着我们,包括男人“天生”是性进攻型而女人是性被动型的想法、性的双重标准,以及对于“女性在性方面应该天真”的重视。&&&&  性倾向&&&&  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是基于一个人的伴侣的性别的性吸引与情感吸引模式。异性恋(heterosexuality)指男女之间的情感吸引与性吸引。同性恋(homosexuality)指同性别的人之间的情感吸引与性吸引。双性恋(bisexuality)指既对男性,又对女性感到的情感吸引与性吸引。在当代美国文化里,异性恋是唯一完全获得社会与法律支持的性倾向。虽然同性关系相当常见,但没有得到普遍的社会接纳。然而在其他一些文化里,同性关系则被视为正常、可接受乃至是更理想的。全世界有15―20种文化认可同性结婚(Gregersen,1986)。在美国,同性婚姻只在马萨诸塞一州得到承认,而佛蒙特州和康涅狄格州已立法保障同性伴侣的“民事结合”。同性婚姻在荷兰、西班牙、加拿大、南非和比利时合法。2005年末,英国立法保障“同性民事伴侣关系”,使得同性伴侣能与异性伴侣一样享有基本权利(如继承权)。①&&&&  古希腊〓在欧洲文化的诞生地古希腊,当时的人接受同性关系就像今天美国人接受异性恋一样自然。对古希腊人来说,男性间的同性恋是爱情至高无上的形式。&&&&  这种男男关系建立在爱情和互相付出的基础上,性只是其中一部分。在这种关系里,惯例是由较年长的一方发起两人的关系。少年最初推拒,只有当成年的一方给他赠送礼物、倾吐爱意以后,他才开始回应。两人结成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成年男子既是少年的爱人,也是他的导师,他把少年介绍给有助于他将来发展的人认识,辅导他学习公民的责任。随着少年进入成年期,两人的情欲联系会转化为深厚的友谊。少年成人后会跟女子结婚,并在后来的人生中与另一位少年缔结关系。&&&&  然而希腊式的男男关系并没有取代异性婚姻。古希腊人反对排他性的男男关系,因为婚姻与儿女是延续家庭和社会的必需。男人把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看成妻子的基本作用(Keuls,1985)。(希腊语中的妇女一词gyne,字面意义是“育儿者”。)丈夫要寻求性快乐的时候,不会找妻子,而会去找hetaerae,她们是受推崇的艺妓,多数是教养颇高的奴隶。&&&&  桑比亚人〓在新几内亚的桑比亚族男性那里,性倾向是极为可塑的(Herdt,1987)。小男孩先与较年长的少男开始性行为,到了青春期便与两性都发生性行为,成年后则只限于跟女子性交。桑比亚人相信,男孩要摄食精液才能长成男人,他们说精液就像是母亲的乳汁。七八岁时,小男孩开始跟少男有性活动;年龄渐长时,他们会寻求多个性伴来加速自己进入成年的过程。到了青春期,他们会改变角色,转而向小男孩供给精液,以帮助他们成长。一开始他们会担心精液的失去,但会有人教他们饮用树木的汁液,那是神奇的补给,可使体内的储藏重新盈满。青春期的时候,家里会让少年跟未到青春期的小女孩定亲,他俩会发生性行为。当女孩成熟后,男孩会放弃与其他男子的性关系,而完全投入与成年女子的关系中,不再对男人有欲望。&&&&  社会性别&&&&  文化不仅可能影响性兴趣和性倾向,而且还与社会性别(gender,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特点)有关,这一点可能有人难以理解。我们的性别似乎与生物本性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不过,是男是女真的只与生物因素有关吗?回答是:并不尽然。具有男性的还是女性的生殖器,这是生物构造决定的,但是,有阴茎并不一定就成为男人,有阴蒂和阴道也并不一定就成为女人。“有阴茎的女人”(也就是认同自己是女人的男性)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中得到接受和尊重(Bullough,1991)。因此,生物特性定义了男女,而文化及诸多其他因素则参与塑造着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变性者和跨性别者〓很难估计美国有多少变性者(transsexual)和跨性别者(transgendered),这些人对于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认知,与其生殖器并不一致。例如,就变性欲望而言,具有阴茎的人会认同自己是女性,而具有外阴和阴道的人会认同自己是男性。跨性别者的外表和行为并不遵循社会赋予某一特定性别的性别角色。这些不同之处常常涉及易装,但与那些通过易装激起性欲的扮异性者不同,易装的跨性别者这样做是为了获得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A Transgender Primer”,n. d.)。&&&&  为了使生殖器与自己的社会性别认同相一致,许多变性者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的生殖器。假如男女性别由生殖器决定,那么做过手术的变性者就是改变了自己的性别――由男人变成了女人,或由女人变成了男人。但是,以生殖器来判定性别可能会产生问题,在体育界就出现了这种情况。20世纪70年代,勒妮?理查兹(Renee Richards)通过手术由男变女,并开始参加女子职业网球比赛,这立即引来抗议。虽然理查兹具有了女性的生殖器,但是她的身体和肌肉系统还是男性的。虽然经过手术,但是她在基因上还是男性的,因为她的性染色体是男性的。批评她的人坚称,决定一个人性别的不是生殖器,而是基因;生物构造可以改变,但染色体是改变不了的。然而理查兹坚持认为自己是女人,认为自己符合任何一种对女人这个词的常见定义。(关于性别、社会性别和生物学的问题在第5章有讨论。)&&&&  双重灵魂〓对于性别的跨界,大多数美国人最正面的看法也只是认为这是成问题的,但并非全球所有地区都持这样的观点。在一些社群中,具有男性生理构造但认为自己是女人的人被称为“男性女人”(man-woman),被给予崇高的地位和独有的权利。这样的人被视为双重灵魂(two-spirit),也就是穿着女性服装、扮演女性社会性别角色,并拥有女性地位的男人。双重灵魂的身份强调个人的灵性生活,而淡化同性恋的色彩(Jacobs,Thomas,& Lang,1997)。这其中包含了变性、扮异性(穿异性服装,或假扮成异性),以及一种同性关系(Roscoe,1991)。世界各地许多社群中都有双重灵魂,例如印第安人、菲律宾、拉普(Lapp)和印度的社群。在南亚社会中,这第三种性别被称为“海吉拉”(hijra)。人们认为“海吉拉”是神圣的人,会给人们带来健康、富庶和生育的福佑,并安排他们在婚礼和宗教仪式上跳舞、奏乐(Nanda,1990)。成为双重灵魂的绝大多数是男子,但也有少数情况是由女子以类似的方式扮演男性角色(Blackwood,1984)。双重灵魂往往被视为拥有巨大属灵力量的萨满巫师。&&&&  新墨西哥的祖尼人(Zuni)认为双重灵魂是第三种性别(Roscoe,1991)。虽然存在变性人和假性两性人(具有两个睾丸或两个卵巢,但生殖器外观难辨男女的人),但西方人往往还是错误地假定性别是由生物特性决定的。祖尼人则认为,性别是一种从社会习得的东西。&&&&  印第安人中的双重灵魂曾经被传教士和美国政府视为“反自然”和“变态”,受过非常残酷的压制,以至于人类学家认为双重灵魂在印第安人社群中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有证据表明在苏拉科塔(Lakota Sioux)等部落中,双重灵魂仍然扮演着仪式和社会角色。为了免遭打击,双重灵魂的活动自然是对外界保密的。对于印第安人中的男女同性恋者,双重灵魂的角色让他们在自己的传统中得到了历史延续性的意义(Roscoe,1991)。&&&&  1.3 社会常规与性象&&&&  我们给各种各样的性行为贴上自然或反自然、正常或异常的标签,仿佛它们具有这样的内在性质。但是由于不同文化与时代中的性行为差异巨大,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就很值得怀疑了。我们贴标签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过我们是基于什么作出这些评价的。如此的分门别类不利于增进知识和理解,因为这些价值评判,把行为划分成了对与错。这些评价其实不是客观描述,而是在表述我们对这些行为的感觉。&&&&  自然的性行为&&&&  我们如何判断一种性行为是自然的还是反自然的?要作出这个判断,我们一定有某种关于自然的标准,才能将性行为加以衡量。但是“自然”又是什么呢?抽象地说,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或者,也可以把自然比作一种调节宇宙的力量。然而,这些定义却不能帮助我们树立何为自然的,何为反自然的。&&&&  我们问过本课程的学生,他们判断性行为“自然”或“反自然”采用何种标准,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包括以下:&&&&  “一个人如果有某种出于本能的感觉,我认为就是一种自然的感觉。”&&&&  “判定自然和反自然的标准在于自然法则,在于这些部位本来的功能。”&&&&  “我都是凭着直觉判断的。”&&&&  “我认为只要是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性行为,就都是自然的。”&&&&  “任何事情只要是可能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正常的。如果既自然又正常,它就是道德的。”&&&&  我们给性行为贴上标签,分为“自然”和“反自然”的时候,通常是在标记这种行为是否符合我们文化中关于性的常规。我们的性常规看似自然,是因为我们自从婴儿时期开始便将这些常规吸收内化。这些常规属于我们所呼吸的文化气息,也正如同空气一样隐形。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规则烂熟于心,这些规则已经成了我们人格的一个“自然”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第二天性”。它们似乎是“本能反应”。&&&&  常规的性行为&&&&  与将性行为分成自然和反自然两类的观念密切相关的一种想法是,性要么“正常”(normal)要么“异常”(abnormal),大多数时候,将行为描述成“正常”或“异常”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价值评判。虽然“normal”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健康”或“道德”的行为,但是社会科学家将“normal”严格地限用为一个统计学术语,意思是“常规的”,常规的性行为(normal sexual behavior)是与一个人群的统计平均或统计中值所代表的行为模式相一致的性行为。“常规”这个概念,与道德或心理上的正常与否没有关系。&&&&  反讽的是,虽然我们一直承受着要表现得与一般人(统计学意义上的常规)一样的压力,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并不知道别人的性行为是怎样的。人们通常不会透露自己的性活动。即使谈到,也只是诸如性交等最传统的性行为,很少会透露性自慰、性幻想、焦虑和内疚。除非是对非常熟悉的人,大多数人向外人展现的都是自己合乎传统的一面,掩饰着自己真实的性感受、性态度和性行为。&&&&  我们多数人判断自己是否正常的唯一指导原则,得自朋友、伴侣和家长(家长在性方面通常展现传统的自我形象),这是通过各种成见、媒体形象、宗教教诲、习俗和文化常规来传授的。其中没有一种能说明人们实际的行为是怎样的。由于我们不知道其他人真实的行为,就很容易因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文化常规和成见而认为自己是异常的。我们对自己的欲望、幻想和活动是否正常感到疑惑:有性幻想正常吗?自慰正常吗?喜欢色情作品呢?对同性的身体有感觉呢?我们当中有一些人觉得别人都很“正常”,唯独自己“有病”、“不正常”。&&&&  由于何为正常被文化所决定,因此各种文化中的正常行为千差万别。我们的性欲水平如果和达尼人认为的正常水平相同,那么一定会因为性欲低下而被送去治疗。曼盖亚人把性技巧教给刚踏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这种做法在美国的父母们看来一定是够可怕的。&&&&  性行为和性的多元&&&&  如今性学研究者大多已经否定了传统的性行为二分法,比如非此即彼的自然/反自然、正常/异常、道德/不道德、好/坏。对于“异常”一词,社会学家艾拉?赖斯(Ira Reiss)(1989)写道:&&&&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们会用这些标签来跟自己不喜欢的人拉开距离。人们这样做并不是在作科学诊断,而仅仅是在对众人认为恰当的某些性观念加以肯定。&&&&  现在,研究人员已不再把性行为分类成带有浓重道德色彩的“正常/异常”或“自然/反自然”。他们认为人类性象的特点是性的多元(sexual variation),也就是说,性的本来面貌就是多元性的。作为人类个体,我们在性倾向、性欲望、性幻想、性态度,以及性行为上都具有极大差异。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和他的同事们(1948)言简意赅地说:“世界并不只有绵羊和山羊。”&&&&  研究人员认为,理解性的多样形态的最好方式是把我们的各种行为看作是存在于一个连续体上。在这个连续体上,每一个人进行各种性行为(例如性交、自慰、口交)的频率从“从不”到“总是”不等。重要的是,在这个连续体上,没有任何一点是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分界。实际上,连续体上的任何一个人和下一个人的区别都是微小的(Kinsey,Pomeroy,& Martin,1948;Kinsey,Pomeroy,Martin,& Gebhard,1953)。最多只能说一个人的行为相对于这个人所处的群体平均值而言,是比较典型或者比较不典型的。而且,对于行为与群体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别的人,除了说其行为是非典型的以外,不能得出任何其他的推断。参与非典型的性行为的人除了性方面以外,可以与任何人没有不同。&&&&  许多往往被认为是“不正常”或“病态”的性行为――不同于常规的行为,例如裸露、观淫和恋物――其实我们都或多或少会参与。我们可能会在海滩上或你挨我挤的舞池中享受展现身体的乐趣(裸露);我们可能喜欢看着自己和情人做爱,观赏色情影片或是情人脱衣(观淫);我们也可能喜欢亲吻爱人的照片,珍藏爱人的头发,或者抱着爱人的衣物睡觉(恋物)。通常,这样的感觉或行为只是我们性自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整个性象中也并不特别重要。如果这些非典型的行为发生在自愿的成年人之间而且不造成困扰,那么它们只是不遵循性常规的行为,仅此而已。&&&&  研究人员对于自然/反自然,正常/异常、道德/不道德这些分类的否定,并不代表评价性行为的标准不存在。有许多性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例如自慰窒息――在性自慰过程中用使自己窒息的方法来增加快感),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例如强奸、猥亵儿童、电话性骚扰)。在判断某些性行为是否有害时,现行的心理学标准着重衡量以下几点:是否强迫,是否对自己或他人造成潜在伤害,以及个人的精神困扰(这些话题在第10章有详细讨论)。&&&&  本书作者认为,评判各种性行为的基本标准是:它是否发生于自愿的成年人之间、是否造成伤害。“正常”和“自然”这两个词通常只是一种道德上的判断,并不是评价性行为的有用术语,在面对多样的性行为时更是如此。人们往往把统计上最常见的行为视作正常,进而将其定义为好的、健康的。但是就不少性行为而言,有很大比例的人群并不依照平均值行事。例如,人们把平脚内裤和蕾丝内衣情欲化的程度各有不同,差异很大。在这个连续体上,迷恋内衣要到什么程度才是不可接受的,谁能判定?――本人?同辈群体?宗教团体?社会?苏珊娜?罗斯(Suzanna Rose)和维多利亚?佐尔克(Victoria Sork)(1984)有言:“没有一个人的性象与常规完全重合,所以解除束缚的唯一方法就是从性多元的视野看待性象。”&&&&  作为社会科学家,性研究者的义务在于描述性行为,而不是评价它孰好孰坏,道德与否。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道德准则或宗教信仰从伦理或道德层面评价性行为。但是与此同时,理解各种相差甚大的性态度、性动机、性行为和性价值观,有助于让自己的价值体系变得更为深厚。&&&&  1.4 结 语&&&&  流行文化对性象既有鼓励又有阻碍。它宣传性互动的成见,却不去触及对我们更重要的性象的深层意义,以及伴随着性象而来的风险和责任。在有承诺的关系里的爱与性象很少被表现,而随意的性行为却得到很多关注(流行文化忽视有承诺的伴侣之间的性,也就暗示了伴侣关系乃是“性的荒原”,其实绝大多数的性互动是发生在伴侣之间的)。媒体忽视或诋毁了性的多种行为和选择――从自慰到同性恋男女、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士的恋爱关系,这些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媒体也不鼓励把性和亲密关系、避孕责任,以及性传播感染的风险意识联系起来。&&&&  我们从对其他文化的观察中清楚看到,性行为及其常规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同的。即使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性行为,这表明不仅在不同文化间,就是在同一文化中也存在着多元性。理解了多元性,我们就可以明白并不存在本来就是“正常”或者“自然”的性行为。实际上,性行为被文化――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极大地影响着。&&&&  ……
&&&&版权页:&&&&&&&& &&&&&&&&插图:&&&&&&&& &&&&&&&& &&&&&&&&第1章人类性象的视野&&&&“媒体――尤其是杂志和电视――影响了我的性身份的塑造。从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起,我看着电视上的女人,就希望自己长大后会跟她们一样又漂亮又性感。我觉得是由于电视和杂志上美女形象的持久泛滥,像我那样的小女孩便怀着不切实际的审美观成长,而且注定认为自己尚未符合这种夸张的标准。”&&&&――21岁白人女性&&&&“电话、电视和收音机变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最新的电视剧我一集不落地看,每首新歌的歌词我都记得。三方通话发明出来的那阵子,电话就像黏在我耳朵上一样。在学校里,我们会谈论那些电视剧:谁谁长得帅,我们多想拥有独栋的住宅、汽车和丈夫之类。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一切就是我们的幻想所系。观看音乐录像带,上面的情欲姿态永远是(陈规俗套的)男人和女人。这些就是我们会谈论的东西。”&&&&――23岁黑人女性&&&&“虽然我坚信我们是自己最严厉的评论家,但我也相信媒体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曾经有段时间,每次我看到一个瘦削的模特儿,腹部结实平坦得像块板,皮肤完美无瑕,头发梳理得无可挑剔的时候,我就想扯掉自己的头发。当我意识到走路时我的腿似乎有赘肉在‘晃’的时候,我觉得没脸见人了,只能盯着电视,对于我的身体和那些人的差距羞愧不已。杂志和电影里说我这个年龄的人不该超过100磅,我真想说:‘天啊,被这么多瘦身的压力包围着,怪不得我那时吃泻药了。’我拼命想变漂亮,变得跟模特儿一样瘦。这种要像模特儿般美丽动人的偏执,让我根本没心思顾及其他人和事。”&&&&――18岁菲律宾裔女性&&&&“我知道,在性自信的某些方面,我可能有所欠缺。但我清楚自己的弱项,并且愿意努力改进。一个人的性自信并不是与其日常生活脱钩的,而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对自己的看法紧密相连,包括他对自己的情绪、身体和思想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女儿,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发展并塑造出一种健康的性自信。”&&&&――28岁白人男性&&&&性象在我们的文化中曾一度被隐藏在众人视野之外:裸体人像的“私处”用无花果叶遮掩;家禽胸脯肉以“白肉”代称;D.H.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和亨利?米勒的作品都曾遭禁;同性恋被称为“不敢形于言辞的爱”。然而在过去的几代人里,性象逐渐变得公开化了。近年来,流行文化和媒体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性象的“知识”。性象不仅不被隐藏,而且似乎常常无处不在。&&&&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对流行文化和媒体作一番审视,看看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性观念。然后,我们将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之中,人们如何看待性象。最后,我们将讨论社会如何界定我们性象的各个方面是否自然或正常。&&&&1.1性象、流行文化和媒体&&&&流行文化――尤其是大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塑造着性象。流行文化向我们呈现了无数展示性感的图像。但是,媒体刻画出来供我们消费的性象是什么样的?媒体传递给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什么关于性的信息?传递给男人什么?给女人什么?给白人、非洲裔、拉美裔、亚裔和其他族群美国人什么?给男女同性恋者什么?那些没有被呈现的东西,例如性自慰、安全套使用、男女同性恋者的性象,以及伴侣之间的情欲互动,也许跟媒体呈现的性同等重要。&&&&媒体呈现的性象&&&&媒体――尤其是电视――是一种性的社会化媒介,在美国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oberts,Foehr,&Rideout,2005)。电视提供了诸多关于性、毒品、艾滋病和暴力,以及应该如何对待情感关系的信息(Gruber&Grube,2000),但对于各年龄层的人们是在怎样的社会和实体环境中接受、采纳电视中的信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研究人员几乎一无所知(Roberts,2000;Roberts,Foehr,&Rideout,2005)。美国青少年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花在接触某种媒体(Roberts,Foehr,&Rideout,2005),除了睡觉,他们花在接收媒体信息上的时间比任何其他活动都要长(图1.1)。&&&&性的意象充斥于音乐产业。从摇滚乐到说唱乐,当今流行音乐中尽是关于性象的歌词,其中混杂的信息包括爱情、失恋、暴力和寂寞。流行音乐通过CD、MP3、互联网以及电视和电台传播。MTV、VH1和BET等电视频道以及其他音乐电视节目所播放的内容充满了带有性暗示的歌词、图像和舞蹈。由于审查的存在,电台不会播放最直白的涉性音乐(一些校园广播台除外)。电台节目主持人、体育赛事解说员,以及像霍华德?斯特恩(HowardStern)这样口无遮拦的脱口秀主持人都在节目中无数次提到性。&&&&杂志、八卦小报和书籍对我们社会的“性化”(sexualization)推波助澜。通俗小说、言情故事和励志类图书传播关于性的观念和价值理念。超市卖的八卦小报标题非猎奇(“双阴道奇女,情人也多多”)即爆料(“电视福音传道者密会情人被踢爆”)。&&&&男性杂志在性上大做文章这一点早已引人注目。每期都有“本月玩伴”、“本月宝贝”亮相的《花花公子》(Playboy)、《阁楼》(Penthouse)、《风度》(Maxim)等一些刊登裸体图片的画报,发行量居于世界前列。《体育画报》(SportsIllustrated)的年度泳装特刊能卖出500多万份,是其普通刊销量的两倍。但如果因此认为只有男性杂志才关注性,那就错了。&&&&《时尚》(Cosmopolitan)、《红书》(Redbook)等女性杂志也有涉性内容。这些杂志刊登的文章标题不乏“世界最性感女人的撩人秘闻”、“让爱持久――假如你的伴侣早泄”、“用乳房(不大也无妨)唤起你的男人”之类,配以爱人之间亲昵的照片。在《十七岁》(Seventeen)和《YM》等面向青少年的杂志中,也不免出现关于性的图片和文字。一些以男性健康为主题的杂志也效法女性杂志,开始谈论性话题以刺激销量。&&&&对于许多人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体。互联网通过提供在线视频和聊天、新闻组以及与潜在的或虚拟的性伴侣的连结,促进了性的商业化。网络的普及使得获取信息、社交关系和性满足更趋于容易。&&&&电话性交作为一种激起性欲、获得快感的方式已变得越来越流行。每晚9点到次日凌晨1点,数十万美国人拨通商业性的性热线,付出每分钟5美元到30美元不等的价钱来进行电话性交。由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已经禁止在美国国内从事商业性的淫秽通讯,这种服务的呼叫现在大多接到了美国以外。&&&&所有媒体上的广告都利用性作为卖点,向消费者保证,只要买了某某香皂、香水、烟、酒、牙膏、牛仔裤或汽车,就能获得性与爱,招人喜欢,心满意足。事实上,消费某些产品不仅不会让人变得“性感”或招人喜欢,反而可能对性健康有害,烟和酒便是如此。&&&&媒体呈现的性意象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图1.2)。这些内容可能引发性欲和情感反应,增加性行为的发生,也可能成为性资讯的一个来源。教授兼作家简?D?布朗(2002)总结了几项以接触涉性媒体与性行为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指出媒体:(1)使性行为保持能见度;(2)强化了一套关于性和情感关系的常规;(3)很少包含在性方面负责任的榜样。无疑,媒体这种说服力很强的传播手段正在改变着社会沟通和人际关系的模式。&&&&大众媒体呈现性象的目的是挖掘话题、娱乐大众,而非对大众进行知识普及。因此,媒体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对于性象的“真实”描绘。例如,主流媒体通常不会直露地呈现或描述性活动,跨种族的恋爱也少有涉及。留存于美国主流文化里的社会和文化禁忌也仍旧刻印在媒体之中。因此,各类媒体呈现的是性象的社会脉络,也就是说,电视节目、故事情节、电影、报刊文章、新闻广播和题图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行为是得体的(例如:亲吻、性交),与谁发生是得体的(例如:男女朋友、伴侣、异性之间),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为是得体的(例如:由于彼此吸引、情投意合,或者为了排解孤独)。而且,经常从各类媒体上吸收性资讯的人,可能会高估一些性行为(如婚恋以外的性、强奸和卖淫)在现实生活中的发生频率(Greenberg,1994)。&&&&电视&&&&在各类媒体中,电视是最普遍、最盛行,同时也给人带来最多困扰的典型,它渗进了公共和私人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塑造着人们的意识,定义着现实,娱乐着大众(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2001;Gerbner,Gross,Morgan,Signorielli,&Shanahan,2002)。8―18岁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花在看电视和视频上的时间是3小时50分钟。虽然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族群、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之间存在差别,但无论属于哪个群体,美国的年轻人每天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都不少于7小时(Roberts,Foehr,&Rideout,2005)。到高中毕业为止,美国青少年花在电视机前的累计时间已经超过了坐在课堂里的时间(Comstock&Paik,1999)。不仅如此,大多数年轻人在吸收媒体资讯时没有成年人在旁给予指引(Roberts,Foehr,&Rideout,2005),媒体上也很少出现信息或画面来提醒年轻人关于性的风险和责任(Kunkel,Eyal,Finnerty,Biely,&Donnerstein,2005)。&&&&人们看电视的频率在上升,电视节目中提及性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孔克尔(Kunkel)及其同事2005年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对于青少年,电视的确是一个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青少年观看最多的节目中有70%含有某些涉性内容,68%包含关于性的谈话,45%呈现性行为,而只有10%提及风险和责任,无怪乎电视上的涉性内容对年轻人的性知识、观念和行为的许多方面影响甚大。孔克尔等人总结道:&&&&电视对于性这个话题十分关注,因而要传达关于性的风险和责任的信息,电视这一媒介也义不容辞。电视对风险和责任议题的忽视,至少会使观众认为这些问题与自己并不那么切身相关,而且也错失良机,没有向观众展现一种可能对他们非常有益的更广阔视野。&&&&这项研究以及新近涌现的一些实证研究(例如:Collinsetal.,2004;Pardun,L’Engle,&Brown,2005;Taylor,2005)都表明,在青少年和处于成年初期的人群中,涉性媒体内容造成了持久的负面影响。&&&&大量媒体研究显示,媒体内容并不反映社会现实;媒体呈现的女性和男性形象所反映和再现的是一套饱含成见、不平等,然而也在变化中的性别角色观念(Croteau&Hoynes,2003)。例如,以衣着暴露、姿态性感来吸引眼球的女性形象恰恰凸显了各类媒体对女性的物化。喜剧系列片和情节剧中传播性别歧视的、依照成见塑造的角色,其陈腐之处可能不那么易于察觉(也可能相当明显),长此以往,或许会影响到一些女性和男性看待自己的眼光。例如,对于电视作用的各种研究一致表明,看电视与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情绪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在女性当中尤甚(例如:Harrison&Cantor,1997;Hofschire&Greenberg,2002)。虽然电视对观众的影响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即确实存在着性的双重标准,而且它渗透到美国整个国家对于性、平等、道德和暴力所持的矛盾态度当中。&&&&电影产业采用统一的分级制度来监管所有在美国发行的电影,而电视的监管则不同,它依靠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共识。1997年,各家电视网开始依据监察标准和执行部门对其节目进行分级;然而,这些部门并没有很多严格而适用的规则(Robson,2004)。标准之争集中于暴力和激情场面,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FCC)2004年在对广播电视机构的审查中,对违反风化标准的广播电视机构罚款近300万美元。由于FCC仅对公共广播具有裁判权,因此并不对有线电视产业进行监管。而且,FCC不主动对广播电视机构发起行动,仅在公众投诉时才会作出反应。此外,虽然FCC并不明确规定什么能播什么不能播,但对于晚上10点至次日早晨6点的节目,允许较为宽松地执行风化标准(Robson,2004)。40%的美国家长在电视机上配备了能够按分级标准屏蔽节目的V芯片(V-chip)(KaiserFamilyFoundation,2001a),尽管如此,家长仍然有责任监督孩子的收视习惯。&&&&喜剧系列片――喜剧片涉性吗?多数人被这样问及时,会认为喜剧片里没有性。毕竟,喜剧片大多讲述一家人或亲如一家人的关系,而且主角往往是孩子。因为喜剧片是关于家庭的,所以不会直接地呈现性,而是通过涉及婚姻和家庭事务中的各种禁忌来谈性象,这些禁忌并不太严重,例如已婚者与他人调情之类。假如喜剧片涉及到某种严重的禁忌,例如乱伦,那就逾越了这类节目的正常界限,多数观众也不会感到好笑了。&&&&肥皂剧――肥皂剧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出轨的性事在喜剧片中往往让观众笑过就淡忘了,但在肥皂剧中却是编剧紧抓不放的线索。因为出轨性事是肥皂剧的生命所系,妒忌和报复永无休止。大多数人物相互之间都有(或有过)瓜葛。旧情在豪宅与别墅里阴魂不散,每段情感关系都背负着一段沉重的历史。婚恋以外的性、珠胎暗结的征兆、背叛和妒忌不断穿插于每一集故事,对性行为也表现得很频繁。&&&&观看西班牙语的肥皂剧(telenovelas)是许多拉美裔家庭的传统,流行的剧集有《我仍然爱你》(TeSigoAmando)、《命中注定遇到你》(MeDestinoEresTu)和《三个女人》(TresMujeres)等。这些肥皂剧的内容和讯息与美国本土制作的肥皂剧区别并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展示性活动的镜头(如床戏)不那么多。&&&&犯罪片/动作冒险片――这类节目很少出现亲密的情感关系,大多是因性吸引而产生的性关系,以烘托犯罪和冒险的主剧情。犯罪片的基本题材是拨乱(某件罪案)反正,恢复秩序。通常,混乱是由一段性的插曲或与性相关的问题而带来的,例如卖淫、色情物品、强奸、易装、涉性敲诈、色诱犯罪等。观众因此看到了性的阴暗面。桥段包括警察搜捕女杀手,后来发现她其实是易装者;妓女被仇视社会者所杀;离家出走的人被诱骗进色情影视业等;侦探和警官便衣出动,带领观众进入妓女、皮条客和嫖客的地下世界。&&&&情节系列剧――情节系列剧聚焦于情境主题,通常围绕某一特定场景或话题展开,例如单亲家庭或黑帮家族,牵涉到怀孕、婚外恋、强奸、性骚扰、卖淫和艾滋病等。由于电视往往注重挖掘话题、娱乐大众,忽视知识的普及,因而情节系列剧中的涉性内容也大多流于爆料、搞笑和刺激。&&&&广告――广告是一类独特的电视节目,其本身算不上是正式节目,但它穿插于正式节目的之前、之中、之后,因而成为浮游其上的一部分。广告商会利用涉性图像来促销产品。牛仔裤、啤酒和香水广告中的涉性内容通常最明白不过。有些广告一方面坦然谈论“勃起障碍”,所配的画面却是一对对看似“性福”美满的伴侣们。&&&&这些广告用一系列简短的场景或图像,以视觉的形式讲故事,无意解释产品的实际益处(如价格和功效),而是向观众提供一种形象或态度。这些广告尤其针对青少年和刚成年的人群,利用了他们对吸引力、性成功、性表现和乐趣的幻想。广告还影响着我们的饮食习惯、外貌和身体形象;在自己和他人的哪些品质具有魅力、合乎理想方面,广告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广告引导我们相信,只要使用某种产品,我们就能获得这些特质。&&&&音乐电视节目和视频游戏――MTV、MTV2、VH1、BET等电视频道以及像《TRL》这样的音乐电视节目在青少年和成年初期的人群中十分流行。大约8%的年轻电视观众称自己每天都收看音乐电视节目(Roberts,Foehr,&Rideout,2005)。&&&&与仅录下音频的音乐不同,音乐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娱乐。诸如珍妮弗?洛佩兹(JenniferLopez)、杰西卡?辛普森(JessicaSimpson)、艾薇儿?拉维妮(AvrilLavigne)、沙妮亚?特温(ShaniaTwain)和碧昂丝(Beyonce)等年轻女艺人给年轻观众带来了活力、性感和个人独立精神。诸如内莉(Nelly)、“50美分”(50Cent)和卡尼?韦斯特(KanyeWest)等男艺人则不断将性感、力量和节奏带给年轻观众。&&&&在美国各地的商店里,都能买到宣扬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暴力的视频游戏。像《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GrandTheftAutoSanAndreas)和《侠盗猎车手:罪恶都市》(GrandTheftAutoViceCity)这样的游戏挑战着淫秽与娱乐的分界线,其中有身材比例夸张、卑微屈从的女性形象,在丧尽斯文的场面里,她们口中全是挑逗性欲的言语。游戏中的男性形象则是阳刚壮硕、充满暴力,唯一目标就是毁灭和征服。虽然这些视频游戏大多被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EntertainmentSoftwareRatingsBoard)定为成人级(“M”级),但仍然有可能被年轻人获取,而且很受他们欢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其他类型的节目中也有性。诸如《梦幻海滩》(LagunaBeach)、《恋爱达人》(Elimidate)、《全美超模大赛》(America’sNextTopModel)等真人秀节目常常拿单身者开涮,而对另一些人给予性和荣耀的奖赏。像《蒙特尔?威廉斯脱口秀》(MontelWilliams)和《莫里脱口秀》(Maury)等日间热门脱口秀节目的主题和嘉宾往往非同一般,例如是嫁给男同性恋者的女性、变性者、所谓的性成瘾者,以及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人。这些脱口秀节目利用非传统的性象激发观众兴趣。虽然其主要目的仍是娱乐,但这些节目对非典型的性行为提供了第一手的叙述,可以开拓观众的视野。这些节目揭示了人类性象的多元,也能表现节目嘉宾的真实人性。&&&&70%的新闻类杂志都刊载涉性内容(Kunkeletal.,2005),持续地报道强奸、儿童性侵犯、性治疗以及关于性象的民意调查。电视新闻调查节目“深入”剖析各类涉性话题――所谓“深入”,指的其实是节目时间更长,而非更深刻的洞见和思考。新闻类杂志通常讨论性象的一些非典型或引起争议的方面。&&&&同主流电视节目一样,宗教电视网也拥有广大受众。像《700俱乐部》(The700Club)这样的宗教节目传播的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派对于性、罪愆和道德的观念。这些节目强调一些保守观点,如宣传青少年禁欲,反对全面的性教育,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和同性婚姻等。&&&&电影长片&&&&电影从诞生开始就涉及了性象。1896年,一部名为《吻》(TheKiss)的电影中呈现了一对伴侣偷吻的简短镜头,激起卫道士的极大愤慨,有一则评论抱怨道“简直太恶心了”,还说“表演近乎低俗,而且重点强调的就是低俗。对这种东西警察应该采取行动”(quotedinWebb,1983)。时至今日,影评人却开始用“性感”这个与艺术价值无关的词来赞赏一部电影。所谓“性感”的电影,就是其中的“性场面”足以挑动人心,弥补了美学价值的缺乏。&&&&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好莱坞电影中不乏女性裸体,尤其是上身的裸露。然而男性裸体的拍摄方式却几乎从来都与女性的不同。男性通常穿着衣服,或者部分裸露;如果是全裸,则是夜晚的场景,镜头模糊,或者只能看到背部。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例如电影《性学大师金赛》(Kinsey)和《杯酒人生》(Sideways),人物才露出阴茎,而且器官是松弛(未经性唤起)而非勃起的。&&&&显然,对于无保护性交有何后果(如意外怀孕、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电影的描述与电视差别不大。一项对87部电影的分析发现,53部有性交镜头的片子里仅有一部提到了安全套的使用,这也是唯一一次提到任何形式的节育(Gunasekera,Chapman,&Campbell,2005)。尽管可以辩护说,将教育和娱乐相混淆并不是好的艺术,但显而易见的是,好莱坞电影产业对人的性健康可能也没有好处。&&&&电影和电视中的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主流电影和电视中通常不出现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而当同性恋者出现时,人物塑造往往是围绕其性倾向进行,似乎除了性,他们的生活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男同性恋者通常按成见塑造成女性化、轻浮、“艺术家派头”,或是对其性倾向隐秘躲闪。女同性恋者被套上的成见则是没有幽默感、假小子,或是很“男人婆”,而且被打入另册,与媒体认可的女性魅力无缘。&&&&近年来,电影和电视在呈现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时,越来越多地将这些角色的性倾向纳入故事的整体情节中。在《拉字至上》(TheLWord)和《同志亦凡人》(QueerasFolk)等电视剧集尚未出现之前,感兴趣的观众只能看到按成见塑造的角色,或需要抓住蛛丝马迹,推测出某个角色的性倾向(Glock,2005)。如今已有一个名为LOGO的电视网,将男女同性恋者直接作为整个频道的目标观众群。《拉字至上》是第一部专门讲述女同性恋者社交生活的电视剧,该剧在有线电视网一经推出,就将狂放不羁的性爱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尽管《同志亦凡人》确实让观众对男同性恋更习以为常,但电视台渲染女女接吻到底是为了挑逗观众,还是为了正面表现女同性恋者复杂而充实的生活,目前还不足以定论。&&&&网络上的性&&&&上网已经成了无数人的一项主要娱乐活动,并且改变了他们沟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方式。虽然社会理论家们长久以来都在担忧科学技术会导致各人的孤立,但互联网却似乎与其他通讯技术非常不同,它具有高效、功能强大、影响广泛的特点,加上使用时可以匿名、脱去个人身份,因此让使用者不仅能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性互动,而且能更容易地获取和传播涉性内容和信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取代舞厅、酒吧等场所,成为人们见面与交流的新方式。据估计,美国成人网站页面数量达到了4.2亿(Downs,2007),大约1/3的美国网民浏览这些网页,观看网上性活动(onlinesexualactivity,简称OSA)已经成了美国人性习惯的一个重要部分(Irvine,2007)。&&&&互联网这一强大工具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用于教育,尤其是对最先适应这一媒体的年轻人群体进行教育。虽然网上性活动仍将继续在年轻人的卧室和聚会场所占据一席之地,但与之相对的另一些科技手段,如具有教育功能的视频游戏、群发短信、即时通讯、网络贺卡等,可以用于增强年轻人对性象相关问题的意识。90%以上的12―17岁青少年上网,而且又有超过60%的人天天上网,因此,利用相关的科技手段可以让年轻人以一种普及而正当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状况(Lee,2008)。一些网上性活动以视觉方式呈现(如成人电影和图片),而其他则更具交互性(如网络论坛、聊天、博客和网上交友约会)。虽然有一些属于教育和社区性质的论坛,但是绝大多数的网上性活动都是为了消遣。参与网上性活动的人数众多,但对于这些用户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性态度和性行为如何受到网上性活动的影响,目前仍知之甚少。&&&&在MySpace、Facebook、LinkedIn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安地列斯音乐文件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