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游戏怎么购买商品的会计分录,为什么我银行卡没钱一样可以买

用手机玩游戏,熊孩子四天花了2.7万元!这个设置你关了吗?
最近,市民钱女士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明明没有什么大额开销,为什么信用卡账单上突然多了40多笔、总额高达27000多元的支出?
一番调查后,钱女士才发现——
原来是10岁的女儿在用苹果手机玩游戏时,误用绑定的信用卡消费了游戏中的app内购买项目。
孩子并不知道银行卡密码,
她是怎么消费的?
对于这笔误消费款项,
监护人又是否有权要求收款方退回呢?
带着疑问,钱女士找到了厦门日报记者。
记者也进行了多方走访调查。
没有银行卡密码 钱怎么花出去?
据了解,钱女士女儿玩的游戏叫作“奇迹暖暖”,是从苹果应用商店中下载的一款换装养成游戏。游戏界面右上角有个粉红色钻石标志,点旁边的加号,就进入了购买钻石的页面:“60钻石,6元……7800钻石,648元。”据悉,玩家购买钻石后,可将其用于抽奖、获得特殊道具等用途,而钱女士的女儿正是通过这个页面进行了消费。
那么,既没有银行卡,也不知道卡片密码的女儿是如何进行消费的呢?
钱女士回忆道,大约在两个月前,自己为追一部美剧,用苹果账户绑定了招商银行信用卡,开通了一家视频网站的会员。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购买过应用商店的付费项目,直到查询了最近的信用卡明细。账面显示,在去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这四天内,先后发生了四十多笔app内购买项目消费记录,每笔金额从48元到651元不等,总额多达27000多元。
用已绑定银行卡的苹果账号购买应用中的付费项目时,只需要输入苹果账号密码即可,而无须知道银行卡的密码。女儿在玩游戏时,由于一家人共享一个苹果账号和密码,无须再输入密码,便误以为兑换钻石和下载应用的过程一样,不用花费人民币,从而造成了巨额支出。
开通短信通知 消费为何没提醒?
除了不用输入银行卡密码就可消费外,没收到短信通知也是困扰钱女士的一大问题。
“如果第一笔有通知的话,也不至于产生后面这么多笔误消费。”钱女士表示,自己的信用卡早已开通了短信出入账提示,但这几十笔消费,却一条短信都没收到。为此,她致电银行客服了解情况,但“工作人员给的答复也有点含糊其辞。”
“第一次的电话是一位女生接的,”钱女士说。在听完具体的情况后,客服表示,后台是有发送短信通知的。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疏忽漏掉了短信或是移动运营商那边出了故障?事发后,钱女士通过通信公司查询了信用卡绑定手机上去年11月26日至12月5日所有的短信记录,正常收发的消息中并没有尾号为“95555”,即招商银行方面发送的短信。
带着些许不解,她再次致电客服询问情况。第二次,接听电话的是一名男性话务员,客服人员再次查询,并和钱女士确认银行方面确实是发送了短信。
&&&苹果客服
减免申请未通过 等美国方面回复
问题发生后,钱女士拨打了苹果客服电话。一周后,客服人员告诉钱女士,经审核,误消费的款项不能减免,至于原因,对方并未提及。
为什么不能退呢?在记者的陪同下,钱女士再次拨通了客服电话。描述完问题后,电话转接至账户账单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减免与否是系统审核决定的,至于达成减免的要求,他们无从知晓。而后,又一名自称部门高级顾问的工作人员尝试再次向系统发起减免申请,但结果仍是不通过。“我们会把您的情况和申请转至美国工程师方面,他们将在一到两周内向您答复。”顾问表示。
短信确已发送 已发起追款请求
针对钱女士没有收到消费短信的问题,记者向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反映了情况。“只要开通了短信服务,每笔网络消费都会发送信息,不论金额多少。”工作人员表示,经调查,钱女士的孩子在苹果手机上的消费属于苹果itunes预授权交易,每笔预授权交易发生后均有发送短信提醒。
从银行提供的记录中可以看到,11月27日至11月30日,系统共向钱女士发送预授权交易短信51条,每笔金额从50元到600多元不等。由于钱女士对于支出款项表示异议,银行方面已通过中国银联向苹果公司所属的收单机构发起了追款请求。
设置系统权限 防止现金“失踪”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孩子将家长的手机拿去玩游戏的情况,而一些系统中绑定的免密支付的方式,也就变成了隐患。
快看看你的系统权限,
如果也开通了免密支付该怎么办?
对于iOS系统来说,可以打开“设置”选项,而后点击“通用”,进入“访问限制”设置:启用访问限制,输入一个4位数的密码,并牢记。
开启“访问限制”以后,在其栏目下方找到“App 内购买项目”的选项,打开开关,就能够防止孩子因误操作购买付费项目而造成的损失。
厦门日报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罗子泓 制图:张平原
编辑:蒋含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xiamenribao
xiamenzhaokao
海峡生活报
lifeweekly0592
haixichenbao
taihaizazhi
遇见婚恋网
yujianw520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黑客盗用银行卡买游戏 索尼拒绝给玩家退款_网易数码
黑客盗用银行卡买游戏 索尼拒绝给玩家退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玩家习惯通过银行卡在网上购买游戏。但不久前一位名为Pockets的PS用户却遇到了一件相当烦心的事:他的账户信息被盗,随即有人购买了一部PS3版的《中土世界:魔多阴影》,虽然索尼官方也承认这是盗卖,但就是不肯给这位倒霉的Pockets退钱。
不久前Pockets收到一封邮件,信中内容称他在不久前与PS商店中买了一部PS3版的《中土世界:魔多阴影》。但Pockets自己只有PS4,连PS3主机都没有,更别提这一次让他感到费解的购买了。在同索尼官方进行沟通后,他才意识到是有人黑掉了他的账户信息并盗用了他的信用卡。虽然索尼对于这样的行为也感到很遗憾,但他们却拒绝了Pockets的退款要求,理由是PSN商店售出的东西并不支持退款。在同索尼客户服务沟通时,Pockets也是相当不爽:“你们公司的政策就是觉得所有做出这种要求的客户都是在诈骗咯,而且就算你们都认为这是盗刷,你们还是要假设我们是在骗钱是吧。”在电话中索尼客户服务人员承诺会对此事进行深入的调查,但在不久前收到的一封邮件中,索尼官方称“购买确实是发生在另一部与Pockets完全没有关系的PS3主机上,但即便如此也不会进行退款,因为只有游戏本身存在问题时才符合退款条件”。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熊孩子”用父亲手机转账 花八千元买游戏装备
来源:荆楚网
作者:张皓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张皓)儿子通过爸爸的手机,利用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爸爸银行卡上的8000元转走购买游戏装备。昨日,这位张姓爸爸通过本报提醒家长,警惕网迷孩子的一些新招数。
  张先生的儿子才11岁,十分喜欢玩网络游戏。昨日,他查账时,突然发现银行卡里少了8022元。查询发现,10月3日至11月15日之间,儿子分20多次从银行卡里将钱转走,购买了游戏装备。最大的一笔有988元,少的每笔也有三五十元。
  原来,儿子在玩张先生的手机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掌上汇通”,将张先生的银行账号和身份证号输入后,手机就会收到一个验证码,再输入验证码后,就可以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出,为游戏卡充值。
  张先生说,他的银行卡设置了短信提示,但每次转账后,儿子就将手机收到的提示短信删除,所以直到昨日他查账时,才发现问题。
  “掌上汇通”客服告诉记者,他们是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今银行有上述快捷支付方式,不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但需要输入验证码。像张先生这种特殊情况,还是自己管理不善引起的。因为一般外人根本无法同时具备知道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特别是验证码这三个条件。
  张先生说,他已严厉批评了儿子,并严格限制其上网时间。也希望提醒其他家长注意,看好自己的网上账户,不要被孩子的一些花钱新招所蒙蔽了,以免孩子误入歧途。
(责任编辑:UN660)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城市频道:
银行卡里治病钱少了一万多 原来是孩子充值玩手机游戏了
律师:确定是孩子所为后,游戏公司应该退钱,但举证艰难
王女士微信支付明细截图。
&&&&&&&&“想把这些钱要回来,这钱是准备去北京做手术的钱。”说到这里时,太原市民王女士无奈万分。前段时间,她查出患了脑膜瘤,加上风湿性关节炎的折磨,就下决心去北京做手术,走前去银行取钱,震惊地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少了一万多元。&&&&经多次确认,王女士发现,这些不翼而飞的钱是9岁儿子玩游戏时花掉了。11月1日,王女士拨打本报热线讲述了自己的烦心事。&&&&银行卡上的钱是怎么被花掉的?这些钱还有希望要回来吗?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准备取钱治病发现银行卡里钱少了&&&&王女士家住省城二营盘街,是一位家庭主妇,多年前她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儿子贝贝乖巧可爱,成绩也不错。2017年初,王女士的爱人因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再出去工作,目前呆在家。王女士在前段时间查出了脑膜瘤,夫妻俩前后生病让这个家庭陷入经济窘境。周围的亲友劝她尽早治疗,王女士打算去北京做手术,没想到取钱时发现银行卡里竟然少了一万多元。&&&&“卡一直在我手里保管,没有人动过,钱怎么能少了呢?”王女士说,银行工作人员为她打印了钱款流水,她发现自己的账户一直在向两个陌生账户支出,两三天一笔钱,多的时候有615元,少的时候9元,前前后后几个月,一万多块钱没了。&&&&收钱的账户到底是谁的?银行工作人员提醒王女士看一下自己微信的支出记录。“工作人员教了我,我才知道怎么看零钱明细,结果发现里面有王者荣耀点券,还有付费音乐包,以及7K7K网页游戏。”王女士说,看到零钱明细上写着“充值”“钻石”,虽然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但她分析可能是9岁的儿子贝贝干的,“我老公不玩这些,也不动我的手机,只有儿子有时候会玩。”&&&&儿子偷玩手机游戏 悄悄删了银行短信&&&&11月2日,记者见到了放学后的贝贝,问及怎么知道这两款游戏,贝贝说:“我表哥告诉我的,他比我大两岁,而且大家都在玩儿,我们班里也有好多同学玩儿。”贝贝说,一般妈妈不让自己玩手机,他都是趁妈妈做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偷偷拿来玩的。&&&&“有一次在妈妈付款的时候看到了密码,就记住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点击链接输入密码就能买,主要是买游戏里面的点券和道具,升级了装备才能打得更好。”贝贝说,王者荣耀是用手机登录自己的QQ号玩,充值点券,买道具、皮肤;7K7K小游戏,是趁着妈妈周日回外婆家,以及晚上写作业借口查单词时打开网站玩其中一款叫做“坦克联盟”的游戏,花的钱主要是在商城买道具。每次用妈妈的手机购买游戏装备后,都会收到银行的扣款短信,贝贝会直接把短信删掉,以防妈妈发现。&&&&贝贝看到妈妈这段时间为了要回钱款,跑银行打电话,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他对记者说:“唉,挺后悔的。”这个无忧无虑,机灵调皮的男孩子还不知道妈妈患了脑膜瘤需要做手术。&&&&钱能要回来吗?律师:取证有难度&&&&为了要回这一万多元钱,王女士分别与王者荣耀的客服和7K7K小游戏客服取得联系,希望能退还。王者荣耀客服人员在了解王女士家的实际情况后,请她拍摄了一段贝贝玩游戏的视频,证明贝贝对游戏的熟练程度和注册号码级别匹配,最后予以退款5000元。而7K7K小游戏则没有那么顺利,沟通时,客服人员说:“现在不能证明这个消费是大人还是孩子造成的,就算是孩子,已经消费了,所以我们不能退款。”&&&&11月1日、2日,记者多次联络7K7K小游戏客服,线路一直处于忙碌状态,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复。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2月,王者荣耀就推出了“网络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之“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其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孩子登录游戏及实时消费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等,协助父母引导孩子健康上网,当记者问及王女士是否知道,她说:“我不知道有这个功能,我不懂也不会玩,所以一直没发现。”&&&&贝贝玩游戏消费掉的钱能要回来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山西锋镝律师事物所成建国律师,他表示:“孩子充值游戏时未满10周岁,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如果孩子用父母的钱充值游戏几十元可以理解,但是贝贝充值了1万多元,已经超出了他所在年龄段的智力范围,他无法准确评估自己充值的行为会给父母造成多少财产损失,也不知道会影响母亲做手术治病。”成建国认为,在确定充值行为是孩子所为后,游戏公司是应该退钱的,至少退回一部分。&&&&“但是,如何证明充值行为是孩子所为?这是家长维权举证的难点。”成建国说,如果是在家长知情的情况下孩子充值,这些钱是退不回来的;或者,是家长充值游戏借口孩子在玩,王女士很难举证排除这些可能性。“如果起诉7K7K小游戏,胜诉的可能性并不大,孩子承认是自己消费的,并不能作为证据。”成建国说,现在孩子用家长手机玩游戏的情况很多见,所以从家长的角度讲,平时就要保管好手机以及银行账户密码,对孩子也要进行教育,以免发生类似情况。 本报记者 郝宏 实习生 李子璇
(责任编辑:李晋芳)
宫颈癌疫苗|
专题 视觉志/&微信公众号:Asxsjz
视频/&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重庆10岁小男孩手机打游戏买Q币&5天花费1.5万元
日17:48&&来源:
  人民网重庆8月8日电 8月2日下午2点左右,重庆一对夫妻去到渝北区公安分局回兴派出所值班室前台,焦急地告知民警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1.5万元。
  银行卡上莫名少了1.5万
  张先生,渝北区洛碛人,租住在回兴一小区。张先生向民警称,银行卡上已经存了3万元,是用来准备生二孩用的,眼看妻子马上就要快生了,今天准备又存一点钱到账户,存钱时发现银行卡内莫名少了1.5万元,赶紧打电话询问老婆,老婆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两人一见面核实沟通,老婆称银行卡一直在自己身上保存,自己也没有在网上乱购东西,也没有乱点链接什么的,自己的身份证也没有丢失过,而且银行卡还设置有密码,自己也不知道卡上怎么就无缘无故少了1.5万元。
  于是,两人赶紧到回兴所报警求助。民警听完两人叙述经过,也感觉比较奇怪。就建议回家先问一下家里面的人是否有用过卡里面的钱,然后去到银行把消费明细打出来做进一步核查。
  原是10岁儿子玩游戏花费
  张先生与李女士均是再婚家庭,其妻子李女士有一个10岁儿子由前夫抚养。小孩就在前夫家上小学4年级,平时由其爷爷奶奶照顾。李女士与张先生结婚后,两人也准备要一个小孩,李女士现怀着二胎,也想自己的儿子,于是利用放暑假,前几天李女士把小孩接到自己家与自己生活。
  李女士每天除了让小孩做作业,小孩就是看电视,为小孩到小区玩时方便联系,李女士就给小孩买了一个手机,以自己名字办了手机卡,顺带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加了小孩微信。
  下午4点左右,张先生再次去到回兴派出所。他告知民警,到银行查询后,原是近几天一笔一笔消费的,转账收款单位是一游戏公司。回到家后,问了小孩,小孩承认了自己这几天打游戏,用绑定银行卡买了Q币。
  于是,张先生与李女士就查看了小孩手机,看到里面的转账明细。小孩是从7月28日凌晨4点03分到8月2日中午12点38分一直在购买游戏Q币。小孩第一笔就消费200元买Q币,最后一笔,也就是张先生夫妇报警前2个小时,消费20元。消费期间,单笔最低1元钱,最高2000.7元;到张先生夫妇报警,小孩一共消费48笔,共计1.5万元。
  民警有疑问,购买游戏Q币,银行卡是要密码的,小孩是怎么知道银行卡密码的?就这个问题,张先生夫妇也问了小孩,小孩说“是自己试出来的,”问他怎么试出来的,小孩说“试了自己的生日、自己的手机号、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爸爸妈妈的微信号”。最后妈妈的微信号成功了。
  张先生夫妇咨询驻回兴派出所律师,这种小孩打游戏购买Q币的钱是否能找游戏公司退回,律师告知:首先是手机是大人的名义办的卡,成年人对自己行为负责;再次,谁证明游戏是小孩打的而不是大人打的?其实避免类似情况的最好方法,是管理监护好自己的小孩。
  警方提醒:
  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从本案例来看,小孩凌晨1点到早上7点都还在玩游戏,大人就都没有发现,从小孩开始玩游戏时,就一直在买Q币,短短5天就消费1.5万,所幸是家长发现了,不然小孩肯定会把卡里的钱会消费完的。再次警醒市民,手机绑定银行卡,银行卡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和特别的日子。(刘政宁 孙寒敏)
(责编:刘政宁、张t)
霜降时节农事忙
香港打造首个智能化无现金街市
新时代里的民生新期盼
红岩村大桥施工进展顺利
雪玉山秋色
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拱桥主拱...
重庆广大干部群众...
周水兴代表:打响...
创新:引领发展&...
北京:居民楼前闲...
打造“重庆创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重庆市集成电路技...
重庆:医联体促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购买商品是开什么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