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词句是暗黑系的,请列举利用网络数据库出来,越多越好,急用

  您是否看到征稿启事就跃跃欲试,想要一战成名?  您是否看到那些名声在外的人却技不如己,而愤愤不平?  您是否为写了这么多年字却不能名扬江湖而闷闷不乐?  您是否想看看本帖如何叫你走上成名之路?  反正是免费的,何乐而不看?  楼主郑重声明,绝对不插播任何广告。
楼主发言:20次 发图: | 更多
  读贴注意事项  1、此读贴非彼读帖,请认真加以区分。  2、本帖重点讨论如何快速成名,不涉及书法水平之高低,但凡有勇气拿起毛笔敢画两笔者均可参照执行,有一定专业书法水平者读后效果更佳。节操感不强,成名心切者尤其适用。  3、自矜身份者,挑刺找茬者,已经成名者,书法殉道者,不求名利者,请听我的口令,统一行动。【图片】
  首先,在屏幕右上方寻找红色“×”号,然后,用你时常拿来挥舞毛笔的右手(有没有用它干别的我就不知道了)移动鼠标至该处,接着猛击左键。  4、如果您有过以下行为并且未取得成功,而又百思不得其解,请务必认阅读本帖。  整天在网络论坛里泡着,不停发贴发作品,刷存在感,期望以此获得认可引起重视,混出一点小名头;或者疯狂参加展览,寄望于评委大人们眼睛忽然一瞎,看中自己的作品,然后拿个大奖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祭起卖字大旗,订润格,卖作品,给家用,游艺苑。
  然而——事与愿违,发出去的帖子以百分之百的零回复率泯然众帖,投出去的稿件以百分之百的落选率泯然众人。于是你愤恨世人有眼不识荆镶玉,致使你这颗明珠蒙尘,不得彰显于世,同时纳闷那么多技不如你者竟然能名满天下,一字千金。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5、其他未尽事宜在贴中补充说明。
  名人书法与书法名人的区别  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您到底是想卖字还是想练字。有人不禁要问,想卖字难道不得先练字吗?这是因果关系,不能分割开来啊!  抱歉,如果您始终保持这样的觉悟的话,那我只能遗憾地宣布就您这智商,基本就告别自行车了。  子曰:必也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我们必须先厘清名人书法和书法名人的区别。这完全是两码事。例如,帝王书法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赵本山、贾平凹、莫言,苍老师的字,那都叫名人书法(暂不考虑书法水平),而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傅山等人则称之为书法名人。  这么一说,您大概基本弄明白二者的区别了吧。前一类人是靠字外功成名然后卖字字因人贵,以水平论,大多属于门外汉,部分人勉强可以跻身书法学前班之列,后一类也大多凭借实打实的笔墨功夫留名书史,书法功力非常人能及。  读到此处,有心人忍不住要问:  您刚才列举的书法名人中怎么一位当代的都没有呢?  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又问:那那么多号称书法家的活人该如何定义?  答:如今那些所谓的名家大多是披着书法名人的外衣,行名人书法之实。但人家的成名工具仍然是书法本身。这样一来,就使得很多外行人以为他们是书法名人了。而这正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如果你们耐心看完下面的内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问自明了。
  写得好就卖的好?不一定  来看几个数据  马云自创的“马体墨宝”日前在网上进行拍卖,落槌后的最终价格拍出了242万余元  冯小刚与著名艺术家曾梵志合作的油画《一念》就以高达1700万元的价格被时尚集团董事长刘江拍下。  冯小刚在微博透露:“华谊董事长王中军在为华谊兄弟公益积资零钱电影院画画,已买(卖)出二十幅,募集尽(近)400万。让打工子弟免费看上<一九四二> ”。算起来,20幅画价格400万的话,那一幅画的价格差不多是20万。赵本山一幅四字书法“龙腾凤舞”拍了92万元  莫言的一幅书法作品在北京2013春季拍卖会上,更是以近30万的高价成交。  看到上面这些内容,大家有何感想?是不是恨不得立马把手里的笔扔掉,这么多年算是白写了。名人随随便便一划拉,就成千上万,而您苦练多年,最大的盈利项目仍然是当废纸卖了换几毛钱。都是写字,差距咋这么大捏?区别就在名僧声之大小上
  是啊,名人的字写的未必比得上列位看官,但人家的值钱。有的朋友忍不住要说,他们都是亵渎艺术。可您要知道,不亵渎艺术就得亵渎金钱。你忍心吗?
  有的朋友忍不住说,我宁愿亵渎金钱也不亵渎艺术。  哎哟喂,您这病可真没法治了。老婆孩子在家等米下锅的时候,艺术能给你什么?爹娘重病住院等着交钱的时候,艺术能给你什么?再说了,什么是艺术,您说的清楚吗?拿起笔写俩字就是艺术?还是说写得好就是艺术?请问通过书法作品您能看出作者的寄托和情怀吗?您是看到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封建思想的无情鞭挞,还是对资本主义的深恶痛绝?别逗了,不就写字吗?写的好与不好只是技法上有差别而已。王羲之的字大多数不也是写自己的家长里短吗?但人家是书圣,所以就成了艺术品,而你充其量算个家书,再难听点就是浪费纸张。  所以,艺术这玩意儿,你说是啥就是啥。你火了,出名了,它就是艺术品,不火,就是擦屁股都咯人的废纸。  更何况,那些买名人字画的人难道是真的看中它的艺术价值?  司马迁老爷子早就教导过我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大哥别傻了,快把毛笔扔一边,来听我说道说道吧!  其实,成名的核心无非两个词:传播性和资本运作。  简历造假法  看我这大嘴巴子尽瞎说。应该叫自我包装法。  首先您最好准备一份个人简历,逼格一定要高,一定要写清楚有多次获奖经历、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各大专业报纸杂志,在多个书法机构任职,来头一定要大,必须是国字号,比如中国×××书法院,全球书法文化研究所,头衔最好是院(所)长,最次也得是副职。  有人犯愁,心说:我连班级书法比赛的奖都没拿过,哪来的获奖经历,哪来的发表论文啊?再说我要有那实力,早就是名人了,还看你这破文章干嘛?  各位看官莫急,这都不是事儿。又没让您真有这么多成就和头衔,你要有那么多荣誉那还有空上网啊,早就天天出席这会那会,办培训办展览,忙的连钞票都得雇人帮您数了。咱这不是造假吗,你就放开胆子编呗,反正又没人去查。人家唐骏不就硬说自己毕业于美国某著名大学吗? 再说您也千万别太高估中国书画市场的买方人群的智商。君不见古玩界傻子多得假货都快供不应求了吗?  您要真怕穿帮,还可以笼统点写:累计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奖项*次。这总不用再担心被揭穿了吧!头衔更好整,自封几个就是了,您要不嫌麻烦,爱折腾,干脆自己开个书画院啥的,反正这年头开书画院比开饭店都简单。那就更有说服力了,连办公地址都有了,找您谈业务,过去一看,逼格立马就冲上涨停板了。  这还不够,为了让简历显得更真实,您还得把他传到网上。办个个人专栏,开个博客啥的,尤其要记住,一定要建个百度词条,这个别人最容易找到(有些鸡贼的朋友,反应比较快,心说我先查查“李也鹏”这厮到底什么来路去。别介,我没有百度词条,不信,你可以帮我建一个)。  然后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几副作品,再找评论家发几篇评论文章,以吹捧为主,逼格越高越好,最好是谁看了谁晕菜的那种。  有同学说了,这些都没有。  我:这个可以有!!!  同学:我那字登不了大雅之堂,主编能看上吗??  我:你有钱吗?  同学:没人给我写评论!  我:你有钱吗?  同学:我不认识评论家。  我:你有钱吗?  总之,一句话有钱能使磨推鬼。有钱能让你发专版,有钱能把你捧上天,有钱你甚至可以培养评论家。不是不认识评论家吗?认识会写作文的吗?身边有一半个中文系毕业生吗?  为啥不是书法系的?  都是文化课成绩不好才报的书法系,难道你不知道?  这么一登报纸一宣传,一套组合拳下来,你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  接下来,就该有不开眼的上门求字了。
  这时候千万要hold住,免费送那是万万不能,而且价格不能开低喽,要知道简历上写的可是××院长。几百块钱一平尺那是砸自己招牌。所以润格那必须高,但是咱也得灵活应变。您想啊,润笔高的把人全吓跑那您赚谁的钱去?所以,润格报完,您立马就得表示,虽然本书法家市场一片火热,行情逐日走高,作品抢手的不行,价格居高不下,但是您来的太是时候了,最近正好我又获了一个大奖(还可以说老婆怀上了二胎,女儿准备出嫁,本人×岁大寿),所以给你个活动酬宾价。至于具体打几折,那你就看买家的接受能力了。这就不用我说了吧。
  强顶楼主啊
  看到这儿有的同学一拍脑门,做恍然大悟状,说,知道了,so?easy,然后就准备去行动了。且慢,这才算刚入门,想玩更大的还得继续进阶
  人好少
  进阶篇  以下招式根据个人情况酌情选用。  1、混圈子,去参加笔会、沙龙,尽量想办法去接近圈子那些有影响力的人了。有人说笔会我不敢去,去了一动真格的,我就露馅了。这您就想多了,您就放心大胆的写,再丑都不要紧,这年头敢当面指着您鼻子说您写的不好的人,早就绝种了。现如今连网上都开始构建和谐社会了,君不见那么多评论文章要么都是溜须拍马,要么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即便有几篇慷慨激昂的批判性文章也是泛泛而谈,鲜有指名道姓,拉出来单挑的。总之是一团和气,十分和谐。所以您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完了就拉住现场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人,做出一副虚心请教状,让他给你点评点评。您想啊,一般混到那个层次的人,场面话肯定是会说两句的,怎么会因为您的大作玷污了他的眼睛而大发雷霆,怒加指责,而破坏现场的和谐氛围呢?遇上圆滑的打个哈哈就糊弄过去了,遇上个脸皮稍薄点的自然少不了虚与委蛇,夸您几句,这机会您可千万别放过,能录视频千万别做笔记。我可不是叫您记下来回去学习,而是为您积攒夸耀自己的资本。回头立马发微博,朋友圈,说:今天有幸结识某某老师,承蒙不弃,谬赞几句,不胜欣喜。实为极大之鼓励。当然这样太张扬,不符合国人低调内敛的做派,所以紧接着您要笔锋一转,谦虚地说:当然我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还很多……与祝君共勉云云。现在知道为啥让你拍视频了吧,那样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于是乎,逼格再次冲上涨停板。  说白了,卖字就是销售商品。所以想卖字就必须懂营销。  简历就类似于包装说明和广告,评论文章就等同于用户评价和口碑,专家点评就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权威人士为产品背书。
  2办展览  据说这个方法成本很高,所以这一招,土豪随便用,中产慎重用,屌丝杜绝用。  您想如果您有实力在人民大会堂办展,那还发愁不出名吗?  不过土鳖们也别灰心,展馆办展确实大多数人力不从心,但是网络展览还是很easy的。这我是白给各大网站论坛做免费广告啊!希望有良知的站长们悄悄联系我,给我发点生活费,否则我穷的上不起网了,也就没人给你们免费宣传了。  网展有这么几个好处,  办展成本低,  展出时间久,  覆盖范围广,  逼格比较高,  但是——  它最大的特点其实是:可以PS!  然后,你懂的……
  我大声笑哈哈,楼主是个人才,幽默风趣,“潜规则”你也懂的......  
  3拜名师  有人一看就不干了,怒道:“我都耍的这么大了,还拜毛线师啊?”  答:此言差矣,常言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人不能不低调啊。  又道:“放眼当今书坛实在没几个写的好到令我心悦诚服,甘心拜他为师的人。”  答:此言差矣,too。虽说水平不好,但不见得名气不大。所以你就折节屈尊拜个老师又何妨?况且我让你拜名师,又没让你拜高师。所谓拜名师者,无非冲其名声显赫而去也。既得列其门墙,辄言必称:吾师某某,我乃某某弟子,以某某传人入室弟子自居,摆出一副唯恐天下人不知状,到了此时,还怕没人找上门吗?假如你命好,老先生命衰,你拜师没多久就把老先生克死了。那就有更大的宣扬资本了。俗话说: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老先生一过世,门人弟子十有八九作鸟兽散,但你不能,要反其道而行。  第一,你要立马以最受老先生器重的弟子自居,走好这一步下面的招式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二,要立马写几篇追忆先师的稿子投给各大媒体,毕竟媒体都比追热点,好不容易死了个大人物,巴不得搞个专刊呢。至于内容也是越离奇越好,越肉麻越好,而且故事最好发生在你们俩之间。此外还能写写老先生生前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怪癖,要做到既能吸引读者眼球,又不伤大雅。毕竟爱书法的远不如爱八卦的多,你还可以借着小故事传播一阵儿。  这样一来,既体现出了你和老师关系亲密,连隐私都知道,又体现出了你怀念老师的深切之情。碰上有心人,他不免进一步推断,受老师偏爱的孩子自然可以得到许多不传之秘,那么你一定得了真传,这不有衬托出你的水平高了吗?  别发愁没发生过故事,没有故事你可以编,反正死无对证,不过别太过分,小心人家家属起诉你。总之,越具有传播性越好。  第三,以最受宠的弟子身份发起某某先生书学思想研讨会,书法艺术分析会等各种相关会议。整理出版老师的书法集和论文集,一定要在作者那一栏填上你的大名,倡议建立某某书法基金,如果自己有实力就自己砸钱,以示对老师的怀念。也一定要记得处处宣称自己是基金会的重要发起人。在各种场合固化你是某某正统传人的地位,声势大到没人敢质疑你。  有人不免说,借死人做文章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别忘了,你当初拜师为了啥?成名,成名,成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记住了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懂没?  好了,以上几点纯属意淫,下面说点正事……  其实,最现实最简单的方法是和名师搞好关系,让他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经常褒奖你几句、提携你一二,就足以令你你受用不尽了。庞中华受文怀沙、江峰之赞誉,白居易得顾况之奖掖,即此类也。别跟我说人家白居易是靠实力,实力是一方面,酒香也怕巷子深。再说先靠舆论开拓市场,再以实力巩固市场不是很好吗?你没实力罩不住,把市场丢了,跟我无关哦。还跟我顶嘴?我就忍不住想问,你总不至于是被某身居高位的红二代那句“实力之外的因素都等于零”给蒙骗了吧?)
  各位书法圈的土豪,原创不易,求个赏钱好吗?
  天涯何时变得这么冷清,是我脸生吗?
  楼主所讲的基本属实,本人近几年练习书法后所遇到的情况和楼主所讲的基本一致,早期也喜欢参与活动,后来发现一些所谓书法家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后来也基本不参与了,结果就和楼主讲的情况一样了,好在本人不依靠卖字为生,只是兴趣,否则连笔也买不起。
  楼主好文采,洞悉书界现状。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暗黑裂变|来自地狱的同济大三博物馆设计 | 建筑学院
嗨,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和大家见面的时候了。小编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手忙脚乱、长期奔波后终于又可以坐下来静静地写文章了。相信大家对本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记一个同济本科最苦最虐Studio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印象深刻,当时公众号还没有一个人关注,瞬间粉丝飙上千。通过众多热心读者的留言,小编感受到了大家对优秀建筑课程作业的好奇心以及高关注度,留言区甚至变成了交友区、数字化疑难问答区、人生理想感想区,十分有趣。那么本期就和大家讲一讲自己本科大三时候的最苦最虐的Studio作品吧~(当然第一篇的最苦最虐的Studio作品也是小编的作品,小编可不止一个人哟~)&这张图片大家熟悉吗?学院65周年作品展的模型展区,这只大白就是之前的文章主角,有人对其身后的大黑感到好奇吗?没错,大黑就是本期的主角。如果说大黑和大白是什么关系,那大概大黑是大白爷爷辈的作品吧!1新课程挑战&在建院流行这么一句话:大三是建筑系学生的分水岭,过了这个时期后,一部分学生就可以给另一部分学生当老师。自己在大二时期申请实验班落选,目送着一批优秀的同学接受了独特的新教育模式,心中无比羡慕。自己从那时起也会给自己找一些方向研究,保持自己追赶着别人成长的步伐不掉队。当时身边有认识一些学长、朋友,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一些参数化技法,自己当时对这个领域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有时候会和他们交流学习。在S老师的参数化基础课程班中自己会很努力地学习,虽然学的一知半解,但是在下学期有一个中级提高班的时候还是一咬牙报了名。就这样自己慢慢会了一些浅尝辄止的技术,本以为本科以后就要循规蹈矩普普通通地完成五年学业后结束,谁知道在大三开学的时候,一切都变了。&班长通知:数字化实验班招生,请大家踊跃参加!&这次机会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我赶紧整理好简单的作品集和简历交了上去,不出意外地入选了(因为本来招的人不多,对这个方向有兴趣的学生也不多,所以基本报名都中)。分班之后,我在Y班,一共六名学生。我们的专业课立马从年级大教室转到C楼的一个教研室里围着长桌,上课是投影仪讲述汇报模式,有助教L哥在旁边记录辅助,完全是国外Studio小班教学模式。&设计场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华亭宾馆北侧&场地周边著名的建筑不少,比如八万人体育场、电影博物馆、徐家汇天主教堂本次设计课的主题是“未来博物馆”,在一块长不到100米,宽30多米的地块上设计一座博物馆建筑。单单听完这个课程的名字,就知道可以开始用毕生所学全力地“坳造型”了,顿时异常兴奋而又紧张起来。课程最初的工作是场地调研。设计基地位于徐汇区华亭宾馆北侧的一块空地,目前是一块停车场;东侧就是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整个街区新老结合,往北一直走就到了徐汇区的CBD,天主教堂等比较有名的建筑都赫然眼中。&道路交通分析下来的结果就是来到基地超级不方便,要想酷,先修路老师要求我们对周边的车行流线,建筑类型,材料使用等信息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统计。我过去耐心地记录了材料类型,基本为混凝土、砖、石、玻璃、瓦等一些常规材料。大家做场地调研汇报时略显稚嫩,而老师对汇报相当重视,要求大家以后每次汇报只允许做十页ppt,言简意赅;字体、字号、位置都有固定的规则;每页的图必须画的很精美,最终排成果图版的时候都能用得上;汇报的时候需要声音洪亮,开头一定要大声地告诉听众自己叫什么名字,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经过一轮汇报后,老师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通过选择一种材料作为研究原型,挖掘探究并应用于最后的建筑设计中,我最后选择的材料是混凝土。&&&MIT公开课上关于Shape Grammar的案例演示(上)以及实际项目“科尔多瓦艺术中心”的设计图解也堪称Shape Grammar的运用(下)材料选择好了就要开始面对第一个课题——Shape Grammar,一种叫形式语法的东西。其实我感觉这个是人类在探索形式更多可能性时采取的计算机思维手法。人类创新的最大局限在于很难凭空想象出完全没见过的新事物。这也是为什么建筑教育提倡寻找建筑意向,因为我不能将自己的建筑灵感源于其他人的作品,只能找到一些启发物,从中提炼几何元素重新转译得到自己的作品。而Shape Grammar正是用了计算机思维——基础几何形式在一定的规则下面进行反复执行操作,从而在若干步骤后得到不可预料的结果,避免了由于人类大脑的“聪明”从而直接抄袭别人作品形式后获得“满足”止步不前。&在汇报中我专门列举了西方教堂和中式园林的窗花对比&冰裂纹图案在中式建筑中无处不在所以徐家汇天主教堂这么具有西方味道的建筑能够屹立在中国土壤上,那我们的文化元素都有什么可用呢?他们有教堂文化,我们有园林文化,那么冰裂纹图案无疑是园林中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MIT教授给出了Shape Grammar语法下的冰裂纹生成步骤,说实话和常见的中式冰裂纹吻合度不高之前在MIT的Shape Grammar课程中也有用冰裂纹图案作为案例,但是他所得到的结果和中国式冰裂纹原理并不一样。在这点上我也查阅了众多资料,关于中国式冰裂纹生成规律是如何的资料上并没有详细解释,只有个别文献对其进行了大致描述。那么我以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冰裂纹窗为参考样式,综合以上推论给出了自己归纳的冰裂纹规律。老师看了我的汇报后认可了这个方向,并提出冰裂纹元素有没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于是我也简单地从干扰、直与曲、分形几何等概念出发做了一些简单地拓展延伸。&&常见的中式冰裂纹的逻辑规律性并不强,总的来说是以三角形为主进行的边长延伸后的拼接&增加基本三角形的随意性后拼接在一起得到的冰裂纹图案就更无序随之第二个考验也到来了。关于原型的概念我们都找的差不多,老师提出:博物馆建筑最重要的就是流线设计,所以课程的热身活动以各自原型概念出发,完成一个简单的流线装置设计来实现两条不相交的流线贯穿于其中。关于这个流线训练最好的参考案例是UNStudio的奔驰博物馆——通过内外双环流线的穿插实现了空间大小展区的划分和参观路径的变化。&&&UNStudio设计的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的流线概念原型与平面图提到流线巧妙运用脑海中第一反应就是莫比乌斯环等用滥了的概念,但是感觉自己如果随大流也太没有追求了,然而面对冰裂纹原型仍然感觉无从下手。不得不说流线装置想创新太难了,往往晚上睡觉前想出的点子第二天醒来就被推翻了。在此期间其他五名小伙伴也感觉格外头疼,大家经常互通电话打探一下对方是否有新进展,结果听到的都是哀鸿一片的叹息。7天国庆假期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结果自己什么都没有,心里万分着急,老师还时不时在微信群里问大家做得如何了,这一切更加加重了自己的苦闷焦虑。&&扭转的纸条带来了新的双不交叉流线思路,也是外环与内环的交叉设计在一番思想斗争后,我平静了一下心情,重新梳理了思路,决定参考UNStudio奔驰博物馆流线设计手法。如果我用一个纸环套在两个方块上面并扭转方块,得到的结果是否能够作为设计启发?那么这种流线模式转译一下,以长条形的基地作为基础,将部分冰裂纹图案绘于其上,内环流线位于基地的两侧,流线切换区位于长条的中间,被一些琐碎的空间打散。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一个类似于冰裂纹图案转译后的流线装置了。于是终于在下午汇报成果之前,我构思好并拉了一个简单的模型作为演示。&扭设计场地是一个狭长的梭形&将冰裂纹的图案原型运用在场地之上&&提取出每一个单元块中的曲线后,将场地划分为两侧大环和中间一些细碎的小环&&配合平面示意与剖面一起理解的话,流线装置里面的核心为左侧内环链接右侧外环,反过来同理;中间细碎的分区就是为了很方便将流线方向进行切换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看了后感觉没问题,可以做模型准备第一阶段汇报了,当时内心激动无比。班长老G甚至对我说,以后再也不需要同情我了,每次设计课看起来很痛苦纠结但是都能拿出一个不错的成果出来。&&&流线装置的用层叠雪弗板方式做了出来,同时把之前做的关于冰裂纹研究的窗框也顺便切了出来第一阶段评图后老师们对我成果评价是:工作内容扎实,逻辑清晰连贯,完成质量也很不错;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冰裂纹原型只是一个二维的图案,目前我做的流线装置其实也算是一个二维的装置,但是如何把冰裂纹原型运用在三维空间,或者说三维空间如何从冰裂纹原型推理得到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当然,听完评图老师的话后,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前面的表扬环节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后面的质疑点却成了我下半学期噩梦的开始。&2噩梦的开始&课堂上演示的艾森曼瓜拉迪奥住宅的生成示意图解视频后面学期的学习任务目标按理来说会清晰很多,无非就是结合原型发展建筑初步概念(流线装置小作业只是用来热身的)并最终深化出图。但是一开始上课,老师先给我们放了一段关于艾森曼瓜拉迪奥住宅项目的生成视频。在看完一段云里雾里的方盒子演变得到神奇的建筑造型视频后,大家有些迷茫。老师指出:我们这次建筑设计课程方法需要学习艾森曼模式。尽管你可以用其他设计手法得到一个不错的设计,但这不是我们这次课程目标所希望训练的结果。&&早期的艾森曼是一个注意力在建筑自身几何图解设计生形的人(上),后期开始转变为从场地中提取图解要素进行设计(下)众所周知,艾森曼的《图解日志》一直是一本迷一样的书。如果对建筑了解的不够深入,对哲学、建筑史等知识认知不够全面的话阅读起来会十分吃力,很容易看完后甚至忘记刚才的内容在说什么,甚至被催眠。总结来说,艾森曼不像现代主义那样崇尚功能决定形式,把建筑做得无比纯净简洁像一个高效率的机器。艾森曼认为建筑就是智力游戏,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手法得到奇特的形式后完成建筑设计,这一点在早期的住宅系列中尤为显著;而晚期艾森曼的设计手法更多地从场地上得到启发,如对应轴线网格、城市肌理网格、地形地貌网格等是艾森曼的最爱,他将这些网格进行缩放、扭曲、反转等操作后叠加在一起,进行选择性地勾勒绘制,重新梳理出建筑形式与空间(这个很像大一时候的平立转换作业)。这么做无非就是让他能够摆脱常规的建筑设计思维,从而探索出一种新的形式,真不愧是形式主义的鼻祖啊!&不同的人对图解设计思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对库哈斯而言,diagram实际上是program的组织和规划的一种手段。PeterEisenman把它称之为内容即是形式。库哈斯很喜欢运用collage、色块和注解性的文字,这大概是因为他在研究programming的时候是基于社会学与统计学的,而非建筑的结构上,所以线图难以满足他对diagram的要求。&自己做的关于场地阅读理解后的信息图解然而当时刚上大三的我们一无所知,看完纯英文的原著后更是不明所以然,老师就安排新的工作内容了——像艾森曼一样绘制城市mapping网格,每个人要画出10种不同的网格形式,探索更多可能性。一般来说学生做mapping无非就是画一画道路肌理,建筑轮廓肌理等就没有别的花样了。我绞尽脑汁画了几张城市建筑影响辐射网格、建筑疏密网格等,突发奇想把每一条道路边上建筑的高度抽象为走势线的话会得到什么?结果重新描了一遍后越来越觉得这张mapping很像裂纹或闪电,或者土地皲裂的形式。突然发现这样的mapping可以吻合我之前找的冰裂纹原型——都是“裂”嘛。但是问题又来了。有了这个mapping如何得到建筑形式呢?我虔诚地像艾森曼一样把网格堆在基地上面,还是感觉得不到任何启发。&将街区纹理图解放在红色线表示的设计场地上,自己始终没有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元素辅助设计又到了快要上课汇报的时候了,还是没有新的进展。突然想到voronoi3d能够实现接近于碎裂的一个空间效果,不如我先简单地做一个这样的形式给老师看看是否满足之前的逻辑推理。老师看后痛批voronoi都是被人玩烂的东西,怎么还在用!方案被毙。&用Voronoi3D 迅速模拟出一个碎裂的体块,但是很快就被毙了投机不成,那么不如静下心来认真做番研究。一个新的想法是用冰裂纹图案在X,Y,Z三个方向做投影,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3D碎块”。这样做下来的成果得到了和之前voronoi很像的“碎石块”,但是这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源于冰裂纹原型推理出来的方案。于是我把这个充满理性的方案又拿去给老师看,老师点评:和之前voronoi得到的结果太像了,太没有新意!方案被毙。&&&&将冰裂纹图案的每一个几何元素对应在XYZ轴方向后得到一个3D的碎裂冰裂块,但是得到的结果也许和之间的Voronoi太像了,没有太多新意,又被毙了老师看到我的推进工作遇到困难了,说不然换个方向吧!冰裂纹方向看起来比较难推进。于是他拿出一个被腐蚀的建筑案例指示,你可以做这个方向的探究,根据场地影响因素作为建筑侵蚀空间的干扰从而得到一个自下而上的结果。&&建筑像一块大奶酪,或者说冰块,被一些影响因素进行腐蚀我听后欣然接受,因为涉及到复杂曲面的建筑形式是我梦寐以求想去尝试的,但是当时我根本都不会maya或者T-splines,rhino都是初级水准,这种曲面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做出来。思前想后,决定试试能否用很多球状物依据干扰影响关系对建筑体块进行波尔运算,从而得到类似侵蚀一样的方案。所以二话不说就做了一些波尔运算的尝试,最后得到了像奶酪一样的东西。老师看后摇头叹息,设计不是这样做的,你要把空间做出动态的感觉,不要这么僵硬!方案被毙。&&自己用简单的波尔运算切出一些简单的体块关系,仍然惨遭被毙既然空间要做出动态的感觉,那么我第一反应就是用maya。内心突然炽热躁动起来,早就想用maya设计一些复杂的造型了!之前就听说扎哈事务所的方案一般用maya捏造型,而用rhino却很难做这种复杂的曲面形体。于是接下来三天我把自己关在寝室,从早到晚都在突击学习maya。对于习惯用rhino的人而言,maya的多边形建模思维转变太大!很多复杂的造型居然可以从一个基本几何形出发“推压挤拉”得到。但其实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好复杂形体的布线方式,加减调整结构线非常有讲究。由于是速成的maya,所以在捏造型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结构线加的又密又乱,模型到后面根本没法继续编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挣扎与绝望。很多时候想求助于懂这软件的款学长,但自己又不认识任何大神,只能深夜自叹息。不出意外,在下次上课的时候面对老师,老师觉得我做的东西太过于手动化了,没有体现出数字化智能、逻辑、生成等特点。方案被毙。&洛伦兹算法产生的图形大概是一个这样的动态结果,研究了很久仍然想不出如何将其运用到建筑生形方面老师于心不忍,对着助教L哥说你把你最近研究的洛伦兹算法和他交流分享一下吧,看能不能从其中获得灵感。我又一次点起了希望,又一次加班突击学习了Processing的用法,随后联系L哥求分享洛伦兹算法文件。L哥说感觉对我而言洛伦兹算法在Processing中运行后得到的是一个比较完形的几何形体,很难运用到建筑中去。我看了运行的结果后倒吸一口冷气,激动的心又一次冷却下来。&&&来自Cecil Balmond和Ezio带的studio中有学生用processing模拟了冰块融化的效果,自己定义了融化方式的算法,并由此得到了一个建筑形式(图片来源 后面我又在网上还看到Cecil Balmond带过的studio中有学生做了冰块消融模拟,该学长用的也是processing。当时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只好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到了作者本人,厚着脸皮要到了原代码,希望能够阅读理解后对自己干扰侵蚀或碎裂等概念带来启发。阅读密密麻麻复杂的代码又一次让我越发怀疑这条路是否能够走下去:首先理解算法原理都已经够吃力了,其次程序还调用了很多模块和插件,对于仅剩的2个月不到就final的我而言,阅读理解别的的算法原理后学习程序语言插件模块,然后自己定义规则、编程调试好bug后得到结果在rhino中实体化并深化出图做模型,前提是我的每一步给老师看都必须通过,但是不好的点是没任何人能在这方面给予我指导和帮助,这样状况下要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建筑设计看起来真是天方夜谭。在无数次敲代码出错然后砸键盘掩面而泣,我又双叕一次陷入了绝望……&3自我救赎&身边当时和我一起挣扎于如何敲定深化方向的同学现在纷纷都已经到了建筑深化的阶段,甚至有人都开始画起了平面图,自己却连个靠谱的方向都没有。每念于此,想死的心都有了,真不知道接下来一个多月该如何熬过。&大地皲裂模拟图(图片来自互联网)再一次上课拿不出东西后,我回去不再是手忙脚乱地查案例想方案建模型,而是冷静下来思考人生,回想一下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该何去何从。&同为碎裂,不如从物理碎裂入手,找到其中内在的一种关系&自己假象以场地上来往的人流视为力,在各方面大小不同的力的撞击下,通过手算结果得到了一个大致的裂痕效果之前选取了冰裂纹作为原型,看来将其进行变成有趣的3D空间是很难实现了,不如我抓住冰裂纹的“裂”这个关键词,是“力”的作用造成了建筑的“裂”。因此场地中的人流可视为撞击建筑体块的力,建筑体块在多个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人流力”的撞击下碎裂,碎裂的大体块保持和流线装置一样的分配原则——两侧是大块,中间变成众多小碎块。&&力带来的碎裂效果是三维而并非二维的,那么碎裂则会形成屋顶上方的小碎块,那么在裂痕交叉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个中庭空间,这个也逐渐吻合和之前做的流线装置的双核心&如何敲定裂纹形状呢?用grasshopper给了一个由下而上的随机抖动的函数值,并经过手动调整优化后得到建筑的雏形&在keyshot中增加内部光源,想象一下这是一块带着神秘力量的法石在这个原理下自己用手大概绘制了一下人流力的撞击,结合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求出体块大致的碎裂结果。建筑内部碎裂成峡谷状的公共空间的形式用grasshopper赋予随机抖动即可得到相似凹凸状,结合rhino的后期调整优化得到了博物馆大概造型。在两天紧锣密鼓没日没夜的调整和修改下,一个被撞击后碎成6块的建筑雏形诞生了。&建筑的雏形放在了场地总平上,总体吻合了之前所提到的力撞击后的碎裂状态由于老师需要去美国出差,因此找来了代课的H老师和M老师。H老师看到了我的造型后觉得方向没问题,可以继续深化。下一步就是给建筑体块中添加楼板、楼梯、连廊、结构、墙体分割等元素。&不同的体块基本代表了相应的功能分区&&&打开建筑外壳展现内部,白色以及彩色的墙体则是室内模拟凹凸裂面的效果,灰色的是楼板及正常室内分隔墙,透明蓝色为走廊楼梯扶手,紫色空间则是大学术报告厅我对空间深化的指导概念就是:不同碎块代表不同的功能空间。东侧大块为大型展厅,西侧大块为报告厅、投影厅、教育厅、办公等一系列文化教育区。南侧大块则是辅助功能用房,北侧大块为中型展厅,小碎块可以为VR厅、茶室等空间。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墙体呈现连续一体化,仅在需要视线交流的地方撕开长条形的口子。裂纹带来的屋顶开口会覆盖玻璃,成为采光的天井。不同碎块由连廊连接,整体流线实现了一条线贯穿了博物馆的各个区域。&&确定功能分区后紧接着提取不同楼板标高的轮廓线,抓紧时间进行了一轮平面图深化绘制。M看后认为完全可以把空间上碎裂的感觉带到平面图的绘制表达上,比如走廊、隔墙等都可以从中间的波折延伸到各大空间内。平面图经过多伦修改后也基本确定下来了。&&长剖面图尽力地展示了裂缝大峡谷之感觉&&短剖面图简单地描绘了空间关系与感觉平面图有了心里踏实了很多,接下来就是建筑结构的设计。之前做的较为复杂的建筑设计还是大二下学期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那时候还都是些横平竖直四平八稳的盒子,用正常的梁柱板体系就足以很好地解决结构问题。但是这次面对的是一个造型怪异到夸张的建筑,还伴随着一些体块必须具有悬浮的视觉效果,所以我打算尝试用异形钢桁架作为结构设计。关于钢桁架的构件尺寸、间距设置、密度配比等问题上还专门跑去问土木结构方向的老师,可能他们的思维过于严谨,对于我这个方案如何配结构,每次的答复都是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后才能给出答案。但是作为课程设计作业,我要的只是一个粗略的经验值。为了节约时间,我在查阅了大量相关异形结构案例和相关经验数值后自己逐渐完成了博物馆的钢结构设计。&MAD的木雕博物馆以及鄂尔多斯博物馆的钢结构成为本次设计主要参考的结构形式&对建筑进行了简单地钢结构布置,由于大三对于结构知识过于懵懂,所以很多地方还存在着众多不合理的地方,不得不说rhino+gh的出现使得结构设计容易了太多建筑表皮根据博物馆内部空间需要采光的地方(这里的采光并不指需要日照,有可能只是需要一种空间光效,因为展览空间理论上对采光需求不高),用冰裂纹几何元素作为开洞原型,得到大小渐变和随机删除的几何孔洞效果。但是如果仅仅是在墙上掏个洞,那么这种做法未免有些过于简单粗暴没创意。考虑到博物馆表皮日夜的光线变化,我将几何图形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直接穿透型孔洞,那么光线可以穿透照射馆内;另一类是半凹陷的实体,在凹陷的内侧埋入照明灯具,在夜色降临的时候灯具发光,博物馆表皮上能够展呈现星星点点的光斑,同时室内的光源也可以透过穿透型窗孔照射出来,形成浩瀚银河星系之感觉。&表皮的开洞源于冰裂纹的几何单元形状提取&在不打通的凹槽内会置有灯具,夜晚则会发光产生强烈的光影美感&表皮局部光效&效果图模拟表皮灯光具开的效果&在最终模型制作中助教L哥帮我用CNC在硬聚氨酯块上雕刻出了一个表皮单元局部,由于这次用的是三轴CNC,所以内置的灯光槽无法被雕刻出来,但是同时时间也不够在其中安装灯具了,所以就刻了一个简单的单元件示意最后在博物馆建筑立面的材质选择上,决定将博物馆的外立面表皮改为黑色预制混凝土板。在最终的评图展上,我总结了博物馆设计的两个核心概念:一是文化在地性,二是未来性。文化在地性并不意味这一定要做出一个接近于古建筑形式的建筑才算对传统文化进行延续,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特征进行转译、升级,那么重新定义它会比一味地模仿它更加有说服力。(当然这点其实争议很大,因为我对于冰裂纹的转译和再定义这点做的深度还是不够,只是在表皮上动了点心思而已,建筑设计其实已经使用了另一套语言)效果图展现夜晚的博物馆散发着阵阵绿色幽光,代表着神秘与未来“未来”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词,每个学生都在追寻如何表达出这是一个具有未来性质博物馆。那么本方案将建筑设计为一个黑色带着裂缝的体块,仿佛一只天外来物;黑色本身就具有神秘的感觉,裂缝给人们展露了神秘建筑内部的一些景象,如果要探索内部的世界到底为何,那么还需要进入方能一探究竟。未来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缝隙”,有了星星点点的光洞,我们才能窥视内部,激发起探索的欲望。&建筑的分解轴测,从空间、结构、墙体到表皮&博物馆南北立面效果&建筑手工模型手工1:100的模型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制作完毕。由于建模过程中有很多破面的地方,所以最终模型没法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只能用手制作。所以我先花了数天将建筑的每个面摊平,整理成机刻文件并送去模型公司做雪弗板机刻。但是回来进行制作的时候遇到了众多令人头疼的问题:曲面块需要用手弯曲,如何确定形状达标;内部碎裂地方的三角块到底位置在哪里;造型如何进行空间定位;误差积累导致很多机刻块无法闭合;单元块丢失等等。很多时候都不得不自己重新拿着尺子在模型上面测量后亲手切出能够匹配的面块。人生第一次手工制作如此复杂的异形模型,每天都被沮丧、伤心、难过、绝望等情绪环绕包围。4人生感悟整个学期在最终评图结束后落下了帷幕,后面的成果作品展也在B楼展厅持续了数个月。回首该学期,为了能够完成设计课任务不得不翘了大部分其他课程;无数次做方案建模画图从下午工作到深夜,再一抬头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很多钱都砸给模型机刻公司,打印公司;几乎没怎么离开校园,每天的生活就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是最高频的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联系求帮助的一学期,如机械专业、计算机专业、结构专业等,骚扰了无数师兄师姐同学朋友。Studio中的同学每天的聊天从之前的打探对方工作进展变成大家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女生们都因为迷茫沮丧绝望而痛哭......不得不说这次Studio给大家的人生都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这一学期数字化设计课程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是自己第一次完成的全套的数字化设计工作,从理论、概念到方案深化、跨专业领域思考与合作等,也是从此开启了以后走向数字化方向的道路,一直贯彻了整个学生生涯。从Studio出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的潜力都是逼出来的!自己从大二刚进大三是一个软件都不怎么熟练的小白,变成了熟练使用rhino+grasshopper,ps,ai,keyshot并涉及了processing,maya,rhinoscript等软件的全能战士;经过一学期的案例搜索与文献阅读视野顿时开阔了很多,几乎把当时世界上有的相关案例都过了一遍,以至于后面点评别人作品的时候都一眼能看出他们分别学习了哪个案例。十分感谢指导老师,能在一学期时间内带着自己见识了数字化的各个不同的领域,虽然大多数自己都浅尝辄止没能力深化下去;也感谢助教L哥,一直抚慰我焦躁的内心,在模型雕刻方面给予了自己很大的帮助;最后也很感谢班长老G,几乎每次下课我都是迷茫绝望地抱紧他的身躯,而他就像大白一样给我安慰、开导和鼓励,真的很难想像没有老G自己怎么能坚持下去。&本次设计作品参与了2013年同济大学三年级数字实验班成果作品展,也参加了2017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学院65周年优秀教学作业展,也获得了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优秀作业。&这个数字化实验班从我们这批开始,一共持续了三届,里面也诞生了众多优秀的学生,他们本科毕业后要么保研,要么出国走向了其他优秀的高校。很可惜过了三届以后就再也没了,从此该数字化班变成了江湖上一个神秘而又可怕的传说:同济建院曾有一个最苦最虐的Studio,那里就是地狱!感谢&TransAxis&授权分享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想知道MIT的Shape Grammar在哪可以看
完了看了眼手上的voronoi 都不想繼續做了 但final還有一個月啊啊啊
星屑的辉煌
我学的怕是个美术专业
看到最后我感动的要哭出来了
国民第一段子手
一个人完成确实了得。点赞!
开着大巴去米兰
看完感觉自己大概就是只咸鱼
66666也太厉害了吧,我可能读的是个假的大三……
喜欢你寂静的
太厉害了!同是大三建筑学,真的是差别,,,太大
●●●●●●●●
全程惊叹脸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 或微信:jzxy-gtn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版权所有 (C)厦门市掌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禁止以商业性目的使用『建筑学院』的内容,非商业性转载请联系我们。
社交账号登录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列举几种防锈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