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说什么语言什么地方?

世界地理:西亚和北非
南亚及印度、中亚、西亚和北非
1.西亚和北非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埃及的地理特征;
3.理解并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国家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_。
上述国家,主要生产石油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域名称:
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__、(11)________。
(3)写出海峡、河流的名称:
a__________海峡、b_________海峡、C__________运河、d_________河、e__________河。其中,d、e河流流经的平原叫__________平原,也叫_________平原,是古文明王国的所在地;图中另一个古文明源地是___________。这两处文明都是农业文明,所在区的共同的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埃及&②③④⑤
(2)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
(3)土耳其&霍尔木兹&苏伊士&幼发拉底&底格里斯&美索不达米亚&两河&古巴比伦&古埃及&都濒临大江大河,在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热条件好。
考点一&西亚和北非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本区处于12?N-42?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N以南的低纬地区
(2)海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两洋指大西洋和印度洋。三洲是指亚洲、非洲和欧洲。五海是指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实为内陆湖)。
[海上交通要道]
(1)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它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
(2)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
(3)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运输的重要航道,霍尔木兹海峡被看作是世界油库的“总阀门”。
(4)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的门户。
[重要经纬线]
23°26′N纬线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斯旺大坝、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
40°N纬线穿过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北侧、里海
30°E经线穿过黑海西侧、小亚细亚半岛西侧
40°E经线穿过黑海东侧、麦加
50°E经线穿过里海、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
60°E经线穿过伊朗、阿拉伯海
西亚国家包括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阿富汗、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也门和塞浦路斯。
北非包括:西撒哈拉、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西亚读图识记]
①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②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③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④北回归线
[北非读图识记]
①五国;②北回归线;③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
(1)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
(2)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400m),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是由于断裂陷落而成的。
(3)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表植被稀少,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4)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思考]为什么撒哈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干燥的下沉气流控制,大气比较稳定,加上西岸的寒流,降水更少。另外,这个地区气温高,相对湿度很小,即使偶有降水,也很快蒸发干了。这与世界上其他地带性沙漠的成因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地区的沙漠面积特别大呢?这首先是因为世界上其他副热带地区没有如此宽广平坦的陆地。撒哈拉地区东西长约5500公里,南北宽约1500公里,而在如此宽广的地域内,地势高差却很小,这在世界上副热带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与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因此吹过这个地区东部的东北信风是从大陆上吹来的干燥气流,受不到海洋的影响,以至于沙漠可以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沿岸,横贯整个大陆。
(1)西亚和北非气候分布及气候成因
(2)西亚和北非气候干热的主要原因
(1)读“西亚和北非位置图”,确定其纬度位置:本区处于12?N-42?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N以南的低纬地区,这是造成本区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2)读“西亚和北非地形图”,确定其地形结构: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红海虽处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其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少;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3)联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确定其大气环流形势: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一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七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1)为什么撒哈拉沙漠成为全球炎热中心?
位于北半球副热带,7月太阳直射点移至北半球,这里的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陆地升温快。
(2)死海的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与死海的盐度大小有何联系?目前死海海平面每年下降幅度约为1米的主要原因是?
死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由于断裂下陷使谷地较深,加之气候干燥使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正是由于气候干燥才使水面低,所以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目前死海海平面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异常,降雨量下降,河流径流量减少;从约旦河抽走的灌溉水量日增,注入死海的水量急剧下降。
【例1】读西亚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图中给出的图例,画出西亚的非阿拉伯国家(除以色列外)和西亚的5个产油国。
(2)西亚5个产油国中不是阿拉伯国家的是____________。
(3)图中A河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B国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4)阿拉伯国家分布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图中C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__,所在地区气候炎热干燥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世界陆地最低点位于_________地沟,该地沟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它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______地带。
注意8个非阿拉伯国家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其他6国连成一片;5个产油国位于波斯湾沿岸。
(1)如下图
(3)底格里斯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4)热带沙漠气候&巴士拉&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5)约旦&断裂作用&印度洋&非洲&张裂
【例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四城市中,___________(填城市代号)是沙特阿拉伯首都。
(2)城市②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①所靠近的海是____________海,其表层海水的盐度_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了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首先考生要正确判定该图所示地区的位置──阿拉伯半岛。该地区大约地处北纬20°~25°附近,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且深居内陆。独特的位置决定了该地区终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气候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这个地区降水十分稀少,一般全年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几年不降一滴雨,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七国,由于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导致城市①麦加所靠近的红海,由于没有淡水河流注入,再加上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2)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少雨
(3)红 高于 降水和注入的径流量少,蒸发强烈
5.人口和经济
(1)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居民: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本区共有25个国家,除土耳其、阿富汗、伊朝、以色列、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8国外,均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作是圣城。
(2)地形、气候和农业
本区的农业生产和分布受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边缘山区,主要畜产品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的地毯;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尼罗河谷地,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本地的特产;地中海沿岸则是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主要产品有油橄榄、柑橘、葡萄等。橄榄之邦D摩洛哥。
(3)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西亚和北非
①分布:西亚石油分布在以波斯湾为中心南北延伸的巨大石油带上。①里海沿岸和伊朗高原北缘②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③北非地中海沿岸
②储量、产量、出口量:西亚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产石油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出口占世界的60%。干旱少雨、地形平坦的自然环境有利石油开采。
③西亚石油的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④石油的输出路线: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霍尔木兹海峡,被喻为“石油海峡”。东可到东亚、南亚和大洋洲地区;西可绕好望角到达西欧和北美洲各地;还可过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到欧洲。但由于水浅多礁,常常交通阻塞。
地中海沿岸,原本就是北非石油输出港的分布区,近年来许多西亚国家都在自己国家和地中海之间铺设了石油管道,直接从地中海输出石油。③红海,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把石油管道铺设到红海。向北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到欧洲各地;向南出亚丁湾到世界各地。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4)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①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②先进的灌溉农业: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①西亚地区为什么成为西方国家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
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就是由我国经西亚去欧洲的贸易通道。现在这里有铁路、公路、国际航空线连接三大洲,还具有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西亚的石油资源特别丰富,是世界的石油宝库。以波斯湾为中心,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库存,向南北延伸。西亚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西亚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90%以上的石油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西亚的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左右着一些发达国家的兴衰。
②西亚和北非的农牧业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西亚和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干燥。本区人民在当地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发展了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较湿润的地区,或是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其人地关系可总结如下:
③西亚与北非地理特征的比较
考点二&埃及
(1)地跨亚、非两洲;埃及境内90%以上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注意]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
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2)近年来,埃及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及原因
①棉花:是埃及的传统出口商品。得益于炎热少雨的气候、尼罗河的水源及河流冲积平原平整疏松的土壤。
②石油:北部油田的大量发现,开采并出口。
③苏伊士运河主权被收回并不断挖深、拓宽,通过的船只日益增多,收入增加。
④侨汇收入:埃及劳动力丰富,前往西亚各国家工作的人很多,每年可获得大量的侨汇。
⑤旅游收入:首先,埃及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金字塔等丰富的名胜古迹;尼罗河两岸独特,优美的风光;还有沙漠奇景。其次,埃及地处两洋、三洲地带,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这是埃及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因此,埃及的旅游收入与日俱增。
【例3】读尼罗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河名称是___________,②河名称是___________,③城市是_________,④水库是_______________。
(2)①发源于_________高原,属赤道多雨区,又有湖泊调节,所以水量比较__________。
(3)②河发源于_________高原,全年有明显的_________两季,水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月至__________月河流涨水,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与_________河涨水的时间是一致的。
(4)为解决尼罗河下游定期泛滥问题,埃及人民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但这一措施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5)埃及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条著名的“绿色走廊”,这里居住着埃及人口的___________%以上,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等。
(1)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喀土穆&阿斯旺水库
(2)东非&稳定
(3)埃塞俄比亚&干湿&很大&6&10&青&尼罗
(4)修水库减少下游和河口的泥沙,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海浪使河口三角洲被侵蚀,海岸线退缩,危及河流原有生物的生存
(5)尼罗河沿岸 尼罗河 90 棉花、小麦、水稻、椰枣
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一般指西亚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它联系着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其中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等海上交通要道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
历史上长期以来,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在对中东问题的分析中,往往是以大比例尺的区域背景为载体,所以认准地图,掌握区域地理特征是做好这类题目的基础。由于中东丰富的石油、重要的战略位置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这里往往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
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石油的产区、运输的路线;中东地区的环境特征如气候、地形、农业、工业等;中东的战略地位;另外,约旦河西岸目前80%的淡水资源被以色列人控制和消费,导致巴勒斯坦人生活和生产用水十分紧张,水资源争夺成为巴以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水资源也是重点考查之一。
【例4】(2007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其中A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__________海峡,E处位于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___________(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本题为选做题,只可从A、B两题中选做一题。
A题: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B题:马可?波罗往返途中都经过西亚地区。请简要分析当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结合A、B、C所在区域气候即可作答。(2)马六甲海峡相对板块的位置可结合板块分布作答。(3)F位于阿拉伯海北部,终年受副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E位于孟加拉湾东南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盐度较低。(4)A题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棉花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B题属课本基础知识记忆考查。
(1)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马六甲亚欧印度洋
(3)高 F处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4)A题: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灌溉便利,地势平坦。B题;处于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是世界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
A级&双基过关
一、选择题
1.关于西亚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C.地形由两个高原和一个平原组成
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2.从科威特海运石油至阿拉伯海之前,依次途经(&&& )
A.波斯湾&曼德海峡&阿曼湾
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
D.波斯湾&红海&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
3.埃及生产长绒棉的有利条件有(&&& )
A.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酸性土壤
B.灌溉便利,阳光充足,冬季无霜
C.科技发达,有优良的棉种
D.劳力充足,精耕细作,交通便利
4.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领土包括亚洲的西奈半岛
B.全国最大的海港是苏伊士港
C.地下水是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
D.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大金字塔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5.西亚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
A.油橄榄&&&&&&&&&&&&&&&&&& B.柑橘
C.葡萄&&&&&&&&&&&&&&&&&&&& D.枣椰树
二、综合题
6.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千米,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农业以种植业尤为发达。该国有一种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先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控制。
(1)图中A为_________海,该海区在不断___________(扩张或缩小),原因是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在B河兴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坝,并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得到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
C.人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
D.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3)以色列所在的西亚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4)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该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
7.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3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亚国家________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该国的_____________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农业区。
(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海上交通和战略要地,其中,_________海峡扼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___________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_________及其周围地区。世界上五大储油国中惟一的非阿拉伯国家是___________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西亚石油主要运往西欧、_________和美国,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B级&能力跃迁
一、选择题
读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图,回答l~3题。
1.图①、②、③三点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图中①海区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
A.1月&&&&&&&&&&&&& B.3月
C.8月&&&&&&&&&&&&& D.12月
3.下列关于④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绒棉是居首位的出口物资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位于撒哈拉沙漠中部
C.苏伊士港位于苏伊士运河南端
D.旅游业产值已超过工农业总产值
下图是沿31.5°N纬线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4~6题。
4.甲地是(&&& )
A.里海&&&&&&&&&&&&&&&&&&&& B.死海,
C.黑海&&&&&&&&&&&&&&&&&&&& D.咸海
5.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D.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6.图中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 )
A.梵蒂冈&&&&&&&&&&&&&& B.圣地亚哥
C.耶路撒冷&&&&&&&&   D.麦加
(2008年海淀区期末卷)2006年12月1E1,第l5届亚运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读下图,回答7~10题。
7.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8.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人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9.卡塔尔宣布在其北部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天然气田,使该国天然气储量达到25.7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3位。天然气可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属于(&&& )
A.可再生能源
C.清洁能源
D.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10.若将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通过海轮运往我国渤海沿岸港口,沿途必经的海峡是(&&& )
①曼德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⑤直布罗陀海峡⑥土耳其海峡⑦台湾海峡⑧朝鲜海峡
A.①③⑤&&&&&&&&&&&&&& &&& B.②④⑦
C.①④⑥⑧&&&&&&&&&&&&&&&& D.②③⑤⑦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尼罗河水系及主要干支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尼罗河发源于_________(地形区)上的__________湖,它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与青尼罗河会合后,始称尼罗河,向北至埃及境内入海。
(2)青尼罗河的汛期出现的时段是____________,从气候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3)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分析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的原因。
(4)说明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埃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意义。
12.(2005年全国高考卷)下图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是_________海③是___________运河。下图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的是图。
(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图中铁路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4)通过图中③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A级 双基过关
1.A&2.C&3.B&4.A&5.D
6.(1)红&扩张&该海区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张裂地带)
(3)西亚地区沙漠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属热带沙漠;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成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属温带沙漠
(4)灌溉水源&依靠科技,发展节水农业。
7.(1)C&美索不达米亚(或两河)&灌溉
(2)霍尔木兹红
(3)波斯湾&E&日本&海运&输油管&收取油管过境费进口原油加工后再出口&向产油国输出劳务
B级&能力跃迁
1.A&2.C&3.C&4.B&5.D&6.C&7.D&8.B&9.C&10.B
11.(1)东非高原&维多利亚
(2)8~11月&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北移,非洲北部热带草原气候区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进入湿季,青尼罗河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多,河流水量逐渐增大,进入汛期。
(3)自尼罗河源于赤道地区(或赤道多雨带),上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河流补给量稳定,流经地区有湖泊(及沼泽)对径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年径流量稳定
(4)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肥沃淤泥,使土壤肥力提高,降低土壤盐碱度。故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成为主要的农耕区
12.(1)地中,苏伊士&乙
(2)特点:冬温多雨;夏热干旱。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
(3)陇海──兰新线&连云港&意义: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亚欧大陆东西岸)之间的联系
(4)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玛西亚出什么装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