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传奇世界融合技能

当前位置: >>
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年)来源:&&作者:&&编辑:gzeicedu_dhj&&日期:&&点击率:208&&&&摘要:引题:关键字: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制定以下方案。
&  一、指导思想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等综合素质融合培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引导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质量,不断增强高职院校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代表贵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成果,使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  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
省级骨干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群
省级开放实训基地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省级“大师工作室”
省级职教名师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
省级优质学校
  三、主要任务
&  (一)德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  1.建设目的
&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基础教育。探索开展通识教育,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精心培育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2.主要内容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德育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  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与配合,面向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  (二)专业质量提升工程
&  1.建设目标
&  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原则上在全省已建成的专业群中评选30个省级重点专业群,以及100个省级骨干专业。以省级重点专业群和省级骨干专业建设为抓手,带动全省高职院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整合专业资源、提炼专业特色、凝聚专业力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差异化竞争发展。
&  2.主要内容
&  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积极引导全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战略目标,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优化设置专业,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工作的通知》(黔教职成发〔2015〕48号)文件要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整合专业资源,制定专业结构调整规划,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根据群内各专业特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加大投入,积极开发与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改善专业群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设备、图书资料配备等硬件条件。充分发挥省级重点专业群的示范效应,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管理水平。
&  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骨干专业是指职业院校综合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市场广泛需求,具有发展活力和前景的专业。省级骨干专业须符合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专业特色鲜明、校企合作深入,在本地区、本行业同类学校中起示范、骨干作用;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有完备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及实施性教学方案,有健全的专业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管理及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改革和教研成果显著;有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队伍建设规划科学、措施有力;教学条件优良,设施设备完善,有较齐全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实训主要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高。对围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标准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筑材料业等产业开办的专业予以适当倾斜。
  (三)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  1.建设目标
&  为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评选30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省级职业教育开放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在科学管理、教学改革、机制创新及生产性实训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  2.主要内容
&  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建设要依托本校重点专业群和骨干专业,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以服务本校、辐射周边、资源共享的高水平、开放性实训基地;以教学为中心,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完善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和职业训练功能;以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重点,注重实训基地的生产性,促进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积极面向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开放,不断提升实训基地的开放服务能力。组织行业、企业专家与职业院校教师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使实训基地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中心和技术服务窗口,以及创新创业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
&  (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  1.建设目标
&  以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通过评选100名省级职教名师、50个省级 “大师工作室”和5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完善建设机制,创新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创新引导和交流合作作用,推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整体素质。
&  2.主要内容
&  省级职教名师建设。面向高职院校选拔一批长期坚守在职业教育教学一线、师德高尚、技能精湛、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在行业企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职教名师,充分发挥职教名师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切实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  省级 “大师工作室”建设。依托在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建立一批发展理念先进、工作环境优良、项目资源丰富、团队协作高效的省级职教“大师工作室”,形成以名师为中心的教学高端集智平台、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在引领学校专业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的示范表率作用,打造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领军人物、创新团队,为全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批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效果优良、改革成果突出、团队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良好发展潜力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完善团队合作机制,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经验交流与对外合作,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形成教师队伍的团队合力与整体优势,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水平,系统推动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和服务产业能力的水平提高,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  (五)课程质量提升工程
&  1.建设目标
&  在全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10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基础课占比30%左右,使我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发展急需的专业都拥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做支撑。着力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2.建设内容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须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课程,能够突出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教学理念先进、模式新颖、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能够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得到广大学生、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一致好评与普遍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行业企业合作,协同开发、互助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引导我省高职院校进行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建设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课程结构、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精品课程资源,从而带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提高。
&  (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程
&  1.建设目标
&  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大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扶持力度,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三五”期间,着重建设20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创新中心项目。
&  2.主要内容
&  各高职院校要按照《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更新理念、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和平台等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营造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  高职院校在传播与实践现有应用技术的同时,要切实增强协同意识与创新意识,加强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担负起技术创新的责任,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应用技术定位,利用学校现有基础,集聚社会各方资源,突破专业、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推进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满足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中心。特别是要将自身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项目,将校企合作的范围从人才共育拓展到技术共研,使创新中心成为企业、行业及地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依靠力量。
&  (七)优质学校建设工程
&  1.建设目标
&  以教育部《行动计划》中关于优质学校建设内容为契机,在全省遴选10所左右高等职业院校建成在综合水平、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社会服务、院校治理等方面领先的省级优质学校,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  2.建设内容
&  通过开展优质学校建设,打造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优质学校要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逐步扩大实质性国际交流合作,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大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  (八)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程
&  1.建设目的
&  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提升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引导各高职院校错位发展,走特色化办学之路,加强对各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分类指导,有效推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  2.主要内容
&  (1)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
&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是针对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
&  明确高职院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责任。高职院校要遵循“自愿、集优、差异、协商”等原则,主动邀请专家对其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发展能力诊断,将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作为“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  全面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  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建立学校自主诊改、省教育厅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  (2)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评估制度
&  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质量保障中的基础作用,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  利用教育教学质量互动交流平台,组织教师、学生、家长、行业、企业专家通过网络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学校建立学生职业通用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测评制度;健全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制度,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3)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制度
&  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编写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改进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可读性与可参考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特色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要强化定量分析、数据支撑,收集发掘高职教育在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地方和行业需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高职院校应及时在本校官方网站上公布质量年度报告,省教育厅将抽取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厅政务网上公布。
&  四、组织实施
&  (一)项目实施。从2016年起,省教育厅将陆续下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子项目方案,组织各高职院校开展项目申报,逐年分批次分项目稳步推进实施。
&  (二)项目管理。项目学校要加强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结果的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按计划推进建设进度,确保达到预期成效。
&  (三)项目考核。根据项目类别进行分类评选、考核、验收。项目建设期满后,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验收并公布结果。到2020年,完成全部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  五、保障措施
&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上来。学校要全面规划,指定相关部门和人员统筹协调本校相关项目的申报和实施。
&  (二)确保经费到位。各地、各主管部门及学校要根据要求安排相应的建设经费,省对获得批准的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各校要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  (三)加强督查落实。省教育厅将对各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各校实际情况,抓紧制定落实相关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作者:编辑:gzeicedu_dhj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华联路1号--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556000
电子邮件:dzxy@
版权所有: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职教论坛》2015年05期
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
【摘要】:受职业教育哲学思潮的影响、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以及教学实践过程的偏失,职业教育倾向于知识的工具性,而对人文素质、职业精神有所忽略。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平台,专业课程融入职业精神的培育,校企文化的融合以及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形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育人载体。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710【正文快照】:
在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产品升级进程中,职业教育肩负着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职业教育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人才培养总体素质低下、职业道德缺乏、人文素养和可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方林;;[J];教育与职业;2008年06期
王建华;;[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潘春胜;孟铁鑫;;[J];教育探索;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万婷;马蔷;邓念常;;[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赵静;;[J];赤子(中旬);2013年12期
靳会新;;[J];俄罗斯学刊;2014年01期
周留征;刘江宁;;[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杨韵;邹玉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邵小佩;杨晓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陈元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孙百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02期
常艳芳;关晓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陈林会;刘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俊杰;;[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韦定广;;[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丁成际;;[A];第二届安徽文化论坛:“文化安庆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路径”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文强;[D];南开大学;2013年
谢一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陶永生;[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夏锋;[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赵冠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吕丹;[D];苏州大学;2014年
江珂;[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杨晓平;[D];西南大学;2014年
袁丹;[D];西南大学;2014年
赵四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丁丁;;[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刘大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汪丁丁;;[J];读书;2013年11期
鲁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黄宗智;;[J];开放时代;2007年04期
郭华;[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杨林,马顺彬;[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朱发仁;[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袁锡明;[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于洪升;[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晓锋;骆竹梅;;[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4期
严雪怡;张振元;杨金土;;[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09期
沈勤;[J];现代技能开发;1994年03期
楼一峰;[J];现代技能开发;1999年11期
何玲;徐智仕;王歆婷;胡小强;;[J];职教论坛;2012年36期
刘德恩;[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5期
王波;;[J];职业;2012年32期
张霞;;[J];教育与职业;2014年23期
罗伯特·麦克林;李玉静;;[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8期
许树沛;;[J];广西教育;2008年Z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王寿斌;[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海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张全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请选择邮箱@ 网易@ 网易@ 新浪@.cn@@@ 搜狐@@@@yeah.net-请选择其他服务-百度账号ChinaRen校友录校内网<option value=
— ∷ 二级学院网站分类 ∷ —
计算机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体育工作部
— ∷ 学院机构网站链接 ∷ —
学校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统战部)
党委宣传部
纪检监察审计处
学生工作部
校产与后勤管理处
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继续教育与培训处
信息化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后勤服务中心
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
您现在的位置
职教专家纵论“产教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
17:55 &&& 字号设置:【
】 &&& 浏览次数:2902
&&& 武职网讯(宣传部 万涵宇 侯利华 娄修明&)6月17日,2014年“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高峰论坛”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论坛邀请《中国高校科技》主编马海泉教授,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梦卿教授、武汉职院党委书记张玲教授、湖北职院院长万由祥、黄冈职院吴祝平教授、长江职院党委书记李永健、武汉交通职院汪文敏等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聚焦“产教深度融合”这一主题,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科教关系”、“评教体系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马海泉: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理论创新
&&&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马海泉在发言中提出:“理论应该指导实践,但现在的状况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做’的很多,理论创新却没能跟上。”他说,中国教育的问题源于思想理论,思想理论最大的问题是科教分离、产教分离。他认为,科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学和科研是一种弱耦合关系,要树立教学学术理念,教学也是学术研究,科研、学术研究、生产实践也是教育的特殊形式,而且是非常好的形式。建立新型评价体系,要以教学创新的产物来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即如何改革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与表达方式。他说,高等教育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更要注重理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紧迫。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高职改革发展的金钥匙。现在的关键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化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缺少顶层设计的思想,高职教育也是如此。各高职院校的研究院(所)很多,实践做得也很好,但都囿于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很少有宏观层面的研究。如果高职院校将产教融合置于顶层设计的高度,依托丰富的实践,一定会大有可为。
万由祥:完善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实践与思考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万由祥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对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实体化公司是学校依托专业(群)教育资源,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在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创办的。公司既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又是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依托专业(群)的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互聘、互兼,且深度参与对方的活动。依托专业(群)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又是公司的准员工。学校按专业需要选择需要创办的企业,按股份制规范公司管理,按新技术高起点制定专业实体化公司发展方向,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处理双方关系。在专业实体化公司的创办、经营过程中,学校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培育了创新创业精神。万由祥还针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认识不统一、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政策不配套等问题提出建议: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广泛共识;改进专业实体化公司运作模式;明确公司定位,突出人才培养;完善相关政策,营造深化校企合作的氛围。
吴祝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途径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吴祝平分析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途径。他提出,产业部门通过纳税等方式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服务、培养合格人才为产业部门提供人力资源。职业教育部门还可以通过技术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企业也可以将生产经营中闲置的资源支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不会融为一体,也不会产生新的产业,只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是一种深度合作。他说,产教融合途径包括校企合作、校中厂、厂中校、契约合作等,契约合作是新出现的一种产教融合途径,校企之间通过契约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战略联盟。这种合作不只限于学校与企业之间,而是广泛适用于职业院校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组织和企业之间,其关键是“全面合作”。
李永健:产教融合,“四向对接”
&&& 长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永健,以长江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为例,探讨面向产业需求,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执教能力,发掘高职学生的创造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学校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学校践行“专业嵌入产业、产业哺育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通过实施“实训内容对接岗位任务要求、专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专业工作室对接企业研发室”的“四向对接”,藉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操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并由此将校企合作引向产教深度融合,使产教“双赢”的局面得以真正实现。一方面可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锻炼师资队伍,将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要求落到实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李永健说,“四向对接”的理念与实践,找到了一条既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又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道路,是由学校到企业“零距离”办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有益尝试。
汪文敏: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的思考
&&& 武汉交通职院汪文敏教授谈到,高职教育的产教结合,在宏观上体现为职业教育体系与国家产业体系的结合,在高职院校层面则体现为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产教深度融合是一种价值导向,突出产业界与教育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积极的平等互利关系,最大化利用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优势互补,共同育人,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多赢”。她认为,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关键要素是科研战略领导能力、科研文化塑造能力、科研资源整合能力。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主要是抓队伍建设,增强产学研合作中教师个体的科研能力;抓学术环境,增强产学研合作中的科研持续能力;抓科研评价,增强产学研合作中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张玲: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玲教授围绕“产”“教”关系、聚焦就业、重在实践、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明晰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张玲说,产教融合的本质是政府通过政策和法制杠杆,充分发挥“产”“教”两个主体要素各自优势,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实现资源(人、财、物)、信息、文化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培育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服务的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形成了物理混合校企合作模型、化学化合校企合作模型、生物嫁接校企合作模型、生态共荣校企合作模型这四种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适配模型。学校要在定准位子、走对路子的基础上甩开膀子,提升产教融合层次。张玲提出,产教融合不能放任自流,必须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产教融合涉及到多个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单一评价方法或模型显然缺乏说服力,其信度和效度必然有限,因此,应围绕产教融合绩效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进行第三方多元综合评价,以获得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她主张,产教融合作为早期产学合作教育的升级版,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协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李梦卿: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最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 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梦卿在交流发言中谈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一种不可替代、比较理想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一种育人方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必要的、科学有效的培育人才的最好手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鄂ICP备140014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奇世界融合元神技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