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鸟声 到处都是鸟影就会把自己想象成小鸟出怎样的画面

《鸟的天堂》备课稿(完整稿)
《鸟的天堂》备课
【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在第一次的经历中,作者通过多处多种方法描写大榕树。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
“不可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里,是作者从远处观察榕树看到的情景,一个“卧”字,让我们联想到卧睡的姿势,十分形象的将大榕树远观之大展现在我们眼前。
(3)那么多的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这句话,描写了大榕树叶子之多,表现出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堆”这个字,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满眼的绿叶,一大簇一大簇的交织在一起,密密麻麻,连一点缝隙也看不见。
(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作者第二次重点是写鸟,作者的描写丰富多彩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到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
此处作者通过“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有的……”,以及“……的……的……的”这种列举句式,写出了鸟的数量多,种类多,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百鸟图。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二、教材位置
本篇课文位于四上第一组课文第三篇,本组课文展示的是大自然的神奇,学习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通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学习,学生已经逐渐掌握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的阅读方法,通过字词句分析作者生动的描写,本篇课文学习将继续巩固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
相关已知领域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在学习前两篇课文中学会了一些想象的方法,如配乐朗读中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等,其他阅读方法如抓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像等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使用。
相关未知领域
本课所描写的大榕树,位于广东省,是一棵神奇的大树,其大、茂盛,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常见的
相关难知领域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大榕树的神奇茂盛以及鸟儿幸福快乐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规律& 缝隙& 照耀& 做巢& 树梢& 静寂&
不可计数& 兴奋
应接不暇”等词语。其中“隙”的读音和笔画以及多音字的读音是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以及喜爱之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1.了解作者如何抓住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通过阅读想象画面。
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PPT课件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齐读课题。(PPT出现“鸟的天堂”,学生齐读)板书
师: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可以称得上是鸟的天堂呢?
预设一:鸟儿很多
师:也就是说,这个地方会吸引很多鸟儿,那么是什么吸引了鸟儿呢?
预设二:很美好的地方。
师:想象一下,你认为那里会是什么样的?
预设三:食物很多、环境很优美、没有猎人
师:大家想的很周到,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成为鸟的天堂。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由理解题目导入,让学生带着自己对鸟的天堂的想象和理解进入课文,有利于学生根据课文的具体描写想象画面。】
二、预习检测,处理生字词
师:拿出学案,看本课的生字词,自己读一读(PPT显示字词)
规律 缝隙 照耀 做巢
树梢 静寂 应(y&ng)接不暇(空闲的意思)兴奋(xīng)
不可计数(shǔ)
指名读生字
其他同学正音
(ppt显示 多音字的音节)
师:结合拼音,读准字音
师:这个字“隙”读“xī”,伸出手来写这个字,左边是双耳旁,右上是竖点点,中间一个日,下边是个小。注意:右上是小字的变形。
师:下面我们齐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
师:看学案上的阅读提示,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PPT预习提示:作者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去的?分别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作者写了自己两次去鸟的天堂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大而繁茂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见到了热闹的鸟儿,描写了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观。
学生没有说完整,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三个问题连成一段话来说?
师:看到是一棵怎样的树啊?写鸟儿怎样的情景啊?
学生说完整了
师:这位同学的叙述思路清晰、内容完整,谁也能像她这样来说一说?
师:像刚才那样,把几个要点连成一段完整的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写作思路清晰,通过简单的阅读提示问题,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为以后学生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进行铺垫。】
四、第一次探访鸟的天堂
师: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棵大而繁茂的榕树,他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谁找到了?
(PPT出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指的是什么?(这棵大榕树)
师: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师:那么,作者看到了什么情景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呢?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具体描写中体会到的?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小组内学习5——8自然段。
一会儿咱们进行小组汇报,请看大屏幕上的汇报要求:
(PPT:小组汇报提示——1、组员朗读所讨论的句子。&
2、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进行汇报 3、带着感受读课文 4、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四年级上学期,本班学生之前并没有小组汇报方面的练习,在小学学习之前,给学生小组汇报提示,可以引导小组分工合作,让小组内每一个学生得到练习和展示的机会。】
教师巡视指导
特点一:大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
“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枝干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PPT出示图片,教师解说——这是大榕树的一小部分,看,这叫做气根,他们从枝上生出来,有的垂到水面,有的伸进泥土里,这些密密麻麻的都是)
师:看到刚才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为什么?(惊讶)
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理解文字,想象画面,已经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再给予真实的画面,会让学生对作者的描写有更生动的体会。】
预设三:“卧”这个字,让我们联想到卧睡的姿势,十分形象的将大榕树远观之大展现在我们眼前。
(PPT出示图片,教师解说——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很多同学发出了惊叹之声,通过朗读把你的赞叹、惊讶读出来吧!谁愿意来读读?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这棵大榕树出奇的大,下面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一段。
特点二:茂盛
预设一: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
不留一点缝隙。
师:把这个“堆”子换成“长”行不行啊?为什么?
这句话,描写了大榕树叶子之多,表现出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堆”这个字,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满眼的绿叶,一大簇一大簇的交织在一起,密密麻麻,连一点缝隙也看不见。
预设二: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师:是啊,作者被大榕树这勃勃的生机而惊叹,发出了这样的赞叹之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PPT:出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叹号改成了句号)
(PPT:出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标红叹号)
请大家对比读一读,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大榕树的什么感情?
(赞美、喜爱)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大榕树的视频,现在请一位同学做小解说员,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我们边听边欣赏。
(放视频,读课文)
师:独木成林的自然奇观,勃勃生机的生命力,让作者为这棵神奇的大榕树由衷的发出了赞叹
五、第二次探访鸟的天堂
师:大榕树里的环境优美、舒适,那么,鸟儿们在这里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的10——1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鸟多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自由、舒适、快乐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象着快乐的小鸟儿,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还有的在做什么呢?
师:大家的想象真丰富,下面我们进行合作朗读
请大家一起读黑色字部分,指名读有的……有的……,接读造句
师:鸟儿们在这棵大榕树里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PPT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前一个鸟的天堂带引号)
师:那,课文学到这里,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呢?
(前一个鸟的天堂,是一个特点的称谓,就是从朋友那里听说的那棵大榕树,作者两次去过之后,感受到鸟儿们在那样美还的环境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觉得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师:如果,换一种说法行不行?
(PPT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是鸟的天堂啊。)
的确和叹号,包含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大榕树那独木成林的自然奇观,勃勃的生机,以及鸟儿们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让作者对鸟的天堂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3、鸟的天堂 三亿文库
3、鸟的天堂
3、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金华市婺城区实验小学
刘玲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文的语言文字、情感内容、篇章结构等特点,本课教学力求在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在理解及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鸟的天堂”美的意境,欣赏美的语言,感悟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静寂、应接不暇”等词语。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 想象“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丽奇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鸟的天堂”相关课件 2、学生:查找资料,观察鸟儿的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带着想象和期盼跟随巴金爷爷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树
大)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鸟的天堂里果真没有一只鸟吗?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2、揭题。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设计意图:通过亲切自然的谈话“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想些什么?”,创设轻松自主的课堂氛围,同时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文本;用“鸟的天堂里果真没有一只鸟吗?”悬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继续学习文本进行情感铺垫。)
1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10~1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读完后与同桌轻声交流一下。 2、学生自主读文,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独立阅读”和“交流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两者相比,首先更需要“独立”,没有自主独立的阅读,合作就是虚假的。因此这一环节首先需要学生自己用心读,用心思考,用心和文本对话,然后才去交流,与同学、老师对话。) 三、研读文本,披文入境 1、再次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鸟的语句。(教师板书:鸟) 2、交流、感悟。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与鸟有关的句子?
随机教学重点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指名念句子。 (2)引导想象。师:读着这些文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大大小小、颜色不一、姿态各异的群鸟图,(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多 ) (3)口头练习:这段话具体写了作者听到的(
),看到的(
)。鸟的体形有(
);鸟的颜色有(
);鸟的动作各异,有的(
),有的(
),有的(
)。 (4)画面欣赏。俗话说“眼见为实”,让我们亲眼来看一看生活在这里的鸟儿们。(课件显示“群鸟纷飞”画面。)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象,后出示多媒体课件,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又创造了机会让学生想象,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
2 (5)指导朗读。师:鸟的天堂里鸟儿是如此的多,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指名读(“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评读(你对他的朗读有什么建议?)→再次指名读 (6)学法指导。师:这里的鸟的确很多,据有关材料介绍,在这棵榕树上大约生活着10多万只鸟,光鹤类就多达七八万只。而在课文中。作者既没有用一个“多”字,也没有列举一个具体的数字,就使我们感到这里的鸟确实很多、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是很深的。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有助于帮助学生分析推敲、琢磨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与贴切,以及字里行间的意蕴,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 (7)理解“静寂”。 师:那么多的鸟生活在这里,真够热闹!但起初周围是(学生接“静寂的”)什么是“静寂”?说说近义词和反义词。 (8)指导朗读12自然段(“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有的在扑翅膀。”)师:怎样的朗读才能表现鸟的天堂由“静寂”到“热闹”的变化过程?带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再完整地读一读第12自然段。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自读、评读、练读、美读,以及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过渡语: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此时你站在榕树下,看着这成千上万的鸟会有什么感觉? 3、教学重点段13自然段 (1)理解“应接不暇”。 师:作者此时也是觉得眼睛都看不过来,应付不了了,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生回答“应接不暇”) (设计意图: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 (2)指导朗读句子:“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师:作者的应接不暇从哪里看出来?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指名读→评议→范读。
3 (3)教学句子“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a、(课件显示句子)师:自由读读这个句子,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自读→指名说。(既写出了这只小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自由自在地生活。) b、想象:画眉鸟会唱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畅想,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创新精神。) C、指导朗读。师:女同学的声音也象画眉鸟一样的好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女生齐读。
过渡语: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不仅依旧看到了茂盛的大榕树,还看到了“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并感受到了鸟的快乐生活。即将要离开这里了,此时作者会是怎样的感受? 4、品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该段。 (2)品读句子“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a、师: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谈体会) b、教师小结:大榕树的茂盛和众鸟栖息的场面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看见的,他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非常舍不得离开,所以离开之际“回头看”,“感到一点儿留恋”。 c、朗读指导。体会作者的留恋之情。 (3)品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自由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联系上下文讨论、理解加引号与不加引号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意义。
4 (设计意图: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出,讨论解决,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注重疏、引、拨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角色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充分体现新课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理念。) (4)指导朗读。师:我们也一起来赞赞这鸟的天堂,齐读句子。 四、角色体验,情文相生 1、角色选择 (1)师:通过课文的品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是那么生机盎然,鸟儿是那么活泼可爱。如果一定要让你在这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你会选择树还是小鸟?(教师随机在榕树与鸟板书之间以竖线一分为二。) (2)指名学生说说选择结果及选择原因。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说出自己选择的对象及选择原因,充分张扬其个性。) (3)师:老师刚才强硬地要求大家二选一,不少同学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请大家再细细想想,大榕树和鸟之间真的能完全分开吗?(学生相互讨论) (4)师小结:茂盛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而安全的家,生活在榕树怀抱里的小鸟没有烦恼,没有威胁,没有敌人,只有自由、快乐和幸福,就好象生活在天堂里一般。小鸟因榕树而生存,榕树也因为有小鸟而更有活力。所以它们相依相存,密不可分。(教师随机擦去榕树与鸟板书之间竖线,画上双向箭头。) 2、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大榕树之所以长得如此茂盛,小鸟如此众多又幸福,这儿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而吸引四方游客,你觉得这当中最大的功臣是谁呢?(生回答,从“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看出鸟儿在这里很受人们保护。教师随机板书:人
) (2)师:是呀,正是因为人们保护的才有了茂盛的大榕树,才有了“众鸟纷飞”的奇观,才有了这美好的“鸟的天堂”。而大自然也给人类的这分爱心以回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教师边说边板画人与树、鸟双向箭头,板书 和谐)
联系客服:cand5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鸟 会声会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