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人社〔2014〕99号文件内容2014h1是什么意思

关于转发人社部〔2014〕61号文件的通知
  各党总支:
现将人社部发〔2014〕61号《关于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
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将文件精神传达给广大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基层公务员报考的相关条件,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扎根基层,贡献青春,报效国家,原文件已经转载到校园新闻网高校视野栏目。
&&&&&&&&&&&&&&&&&&&&&&&&&&&&&&&&&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 &&&&&&&&&2014年10月9日
附件:《关于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
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
录用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公务员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现就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县乡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近年来,一些基层机关由于地处边远、条件艰苦等原因,出现了&招人难&的情况,基层公务员队伍人员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的重要决定,对于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为艰苦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各地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录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考录制度,扎实有序推进基层考录工作,使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招人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适当降低基层公务员进入门槛。各地可以根据艰苦边远地区实际情况,单独或者综合采取下列六项措施降低进入门槛:(一)适当降低招考职位学历要求,最低可到高中、中专;(二)放宽招考专业限制,乡镇机关可不限专业;(三)适当调整报考职位年龄条件;(四)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五)合理确定开考比例,报考人数较少的可降低开考比例;(六)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
各地根据工作实际和队伍建设需要,可以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本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户籍或在本市(地、州、盟)、县(市、区、旗)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
除上述政策外,在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新疆南疆地区县乡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政策:单设职位招考;设置一定数量职位面向当地县乡事业编制人员和退役士官士兵招考;必要时可不设开考比例。
三、拓宽基层公务员来源渠道。各地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年到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要加强招考政策宣传,到高校进行宣讲,吸引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提高基层机关录用高校毕业生比例。加大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录基层公务员的力度,经过3至5年,定向考录比例一般应达到当年乡镇公务员录用计划的30%以上。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积极开展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
四、保持基层新录用公务员稳定。各地要切实关心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新录用的公务员,从实际出发,努力解决好他们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使他们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安心本职工作。各地要明确艰苦边远地区新录用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其中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在此期间,不得转任交流到上级机关。上级机关一般不得以借用、帮助工作等方式抽调乡镇公务员,因工作特殊需要短期借调的,应征得借调单位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并明确借调时间。要加强新录用公务员的培训与管理,使他们尽快熟悉基层情况,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
五、夯实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基础。各地要健全考录工作机构、充实考录工作力量,为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强调研,全面了解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队伍情况,准确掌握&招人难&职位分布情况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考计划。在确定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招考数量和报考资格条件时,要认真听取县乡基层的意见。要坚持县、乡行政编制分层级管理,以县为单位,乡镇机关总体空编的,要及时开展考试录用工作,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补充人员。要提高考录科学化水平,按照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和基层行政执法特点,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科学设计县乡公务员录用考试内容,积极推进为基层单独命制笔试和面试试题工作。对履行职责有少数民族和本地语言能力要求的职位,可以进行相应的测试。
六、加强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领导。各省(区、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要坚持依法考录,坚持&凡进必考&,确保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要严格控制降低进入门槛政策的适用范围,艰苦边远地区的界定和职位资格条件的设置要实事求是、科学规范、从严把握。不得简化考录程序,坚持全程公开透明,确保公平公正。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好干部标准,加强对考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的考察,注重把好思想政治关。要严肃工作纪律,严禁针对特定人员设置与履职无关的资格条件。要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招考的宣传工作,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公信力。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人员。
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明确艰苦边远地区的范围及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要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加强对各地降低门槛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公务员局[1]
2014年9月4日
------分隔线----------------------------卫东区人社局、财政局关于转发豫人社薪[2014]6号文件的通知-卫东网
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城市政府网站十佳品牌&&&&中国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公众首选品牌&&&&中国十大最具公信力政府网站&&&&中国城市门户网站最具人气奖&&&&中国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十大品牌
流行音乐秀
卫东区人社局、财政局关于转发豫人社薪[2014]6号文件的通知
平顶山市卫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平顶山市卫东区财政局 文件
&平卫人社[2015]3号
卫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卫东区财政局
关于转发豫人社薪[2014]6号文件的通知
&& 各街道办事处,区委各部委、区直各单位:
&&& 现将《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机关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有关工资待遇的通知》(豫人社薪[2014]6号)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 &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财政厅 文件
豫人社薪[2014]6号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财政厅
关于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机关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有关工资待遇的通知
&&&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各单位:
&&&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机关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工资待遇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一、病假期间工资待遇
&&& 机关工作人员休病假,应有指定医疗机构病情诊断证明,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组织批准。病假期间工资待遇按以下规定执行:
&&& (一)基本工资:病假累计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基本工资。病假累计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90%发计;工作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本人基本工资照发。病假累计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l0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工作年限满l0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80%计发。
&&& (二)津贴补贴:工作人员全年病假累计6个月之内的,津贴补贴照发;达到6个月的,从病假的第7个月起,只发给生活性补贴和保留物价福利补贴,工作性津贴、岗位津贴和奖励性补贴等不再发给(改革性补贴,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发放)。
&&& (三)工作人员连续病假和全年病假累计达到6个月的,当年年终一次性奖金不再发给。
&&& (四)工作人员病假累计l年以上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医务鉴定,符合国家和我省病退条件规定的,办理病退手续。
&&& (五)病假期间工资待遇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发给。
&& &二、事假期间工资待遇
&&& 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以外,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应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事假申请,按规定的审批权限批准后可休事假。事假期间工资待遇按以下规定执行:
&&& (一)当年事假累计在20天(不含公休日和法定节日,下同)以内的,工资照发。
&&& (二)当年事假累计在20天以上不超过30天(含30天)的,从第21天起,每天扣发本人日工资的40%(日工资=月工资÷22天,下同)。
&&& (三)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的,停发工资。
&&& (四)工作人员事假无故超出批准期限的,按旷工处理。
& &&三、其它有关规定
&&& (一)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基本工资的组成。公务员: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技术工入: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机关普通工人:岗位工资。津贴补贴:指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保留物价福利补贴、岗位津贴、奖励性补贴和改革性补贴等。奖金指年终一次性奖金。
&&& (二)工作人员在病事假期间从事有收入活动的,即停发工资,追缴病事假期间收入,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 (三)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工作人员,可以用当年带薪年休假天数冲销其他假期天数,冲销不完的再按本通知规定处理。
&&& (四)各单位要严格病事假等假期的审批手续,建立健全机关工作人员请假和销假制度。
&&& (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照本通知执行。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参照本通知有关规定精神,结合单位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
&&& (六)原河南省人事厅《关于河南省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豫人薪[1999]14号)、《关于河南省机关工作人员事假期间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豫人薪[1999]15号)同时废止。
&&& (七)本通知自日起执行。
&&&&&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财政厅&
&&&&&&&&&&&&&&&&&&&&&&&&&& &&&&& 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主办: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政府 承办:平顶山市卫东区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电话:9 技术支持: 0 Email:(发送邮件时用@代替#)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卫东网版权所有德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案 - 德州要闻 - 德州新闻网 - 权威媒体 德州门户 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兴德论坛,德州论坛,兴德微博
德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案
编辑:夏玉艳 来源: 时间: 16:31 []&[
根据《德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德人﹝2007﹞13号)和《关于2014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德人社﹝2014﹞51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特制定方案
根据《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德人﹝2007﹞13号)和《关于2014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德人社﹝2014﹞51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招聘岗位
1、市美术馆:<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bidi-font-size: 16.0 mso-font-kerning: 0 mso-hansi-font-family: 仿宋_GB岗位,从事油画创作工作,美术学专业(油画方向),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学位,计划招聘1人。
2、市艺术馆:144岗位,从事器乐表演工作,音乐表演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历,计划招聘1人。
专业考试对象
经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共有23名考生参加技能测试,其中143岗位8人,144岗位15人。
三、专业考试组织
为保证专业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专业技能测试在市公开招聘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下,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四、专业考试方式及内容
专业考试采取现场创作和现场表演方式进行,考试内容为体现岗位工作需要的油画创作和曲艺表演基本素质及实际技能。
1、143岗位,美术学专业(油画方向),考生按抽签序号排列同场测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内容:现场作画(3小时)。考生须自备油画框(规格50*60cm)及其他油画创作工具。
2、144岗位,音乐表演专业,考生按抽签顺序分别测试,每人考试时间为15分钟。考试内容:(1)形象展示(身高、外形、气质等);(2)视唱(3分钟);(3)专业表演:器乐独奏2首(10分钟);(4)特长展示(5分钟)。考生须自备器乐表演道具。
考试分数按百分制计算,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分数线;成绩达不到60分的,取消聘用资格。
专业考试结束后,按招聘计划数,根据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确定拟参加体检考察人员名单。
五、专业考试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
1、143岗位,美术学专业(油画方向):2014年7月28日下午2:00-6:00
2、144岗位,音乐表演专业:<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bidi-font-size: 16.0 mso-font-kerning: 0 mso-hansi-font-family: 仿宋_GB年7月29日下午2:00-6:00
考试地点:<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6.0 mso-font-kerning: 0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
考生务于7月23日-7月25日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人事科(新城综合楼D座二楼220室)领取专业考试通知书并交纳考务费70元。考生必须携带身份证和《专业考试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参加考试,具体事项详见专业考试通知书《专业考试人员须知》(附在专业考试通知书背面)。下午1:30开始进入考场,迟到30分钟不得进场,逾期不到者视为自动弃权,后果自负。
咨询电话:0534—2231920
附:专业考试人员名单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4年7月21日
专业考试人员名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德州新闻网 电话: 电子邮件:
&&& 您可以用智能手机扫描左侧的二维码,直接打开本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是什么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