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虚拟运营商商会持续多久

注册时间:
在如今追求品味、地位、财富的时代里。独到的展示性特征和潜在的巨大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热烈的追捧。在如今4G网络时代即将来临之际,全国范围内只需要办理类似于移动的全球通、联通3G等套餐,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无阻了,但是仍有一部分用户被手机靓号的归属地问题所困扰地,以致于犹豫不决,而和心仪的靓号擦肩而过。那么手机靓号的归属地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转变归属地吗?
携号转归属地业务局势
2013年8月3日,中国移动已经在全国数个省份推出“携号转归属地”业务,用户无需变更号码和更换sim卡即可实现省内归属地变更。某运营商内部人员透露,工信部已经批准在湖北、江西、云南、湖南、黑龙江、贵州六省开展携号转归属地工作。2014年1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陆续开展携号转归属地业务。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适时扩携号转网试点范围,2015年全国三大运营商携号转网互转归属地将全面实行。
经过证实“携号转网”是为用户携号转为其他网络(转变号码所属运营商)。部分省市可以在省内更改更改归属地,跨省更改归属地并没有相关文件和报道的出现。
携号转归属的最大障碍
“携号转归属地”在三大运营商的业务中是存在的,两省之间转归属地存在限制。三大运营商各地级市都归属各地子公司负责运营,各地手机用户数量直接决定了地级市负责团队是“吃肉”还是“喝汤”,岂能让用户随着自己的意愿,转移出自己所属的地区。各地级市子公司之间的业绩问题(“利益纠葛”)是用户携号转归属地最大的障碍。
虚拟运营商携号转归属地的先驱者
目前工信部一纸批文已经给各大虚拟运营商的运营地点以及通讯费用定性,但直至今日任何一家成为虚拟运营商的互联网大佬,对工信部的“试点”批文并没有任何不满的语句。作为不创新就会灭亡的互联网环境中走出来的虚拟运营商,在5月份开始展开转售业务后,运营商“可为而不为”的业务,被一件件打破是必然的,其中有可能包括携号转归属地的业务。
携号转归属地只是时间问题
2014年想达成全国范围内“携号转归属地”几乎不可能,2015年应该会是“携号转归属地”具有里程碑的一年。一旦,全国范围携号转归属地的业务的消息被透露出,可以想象全国范围内手机号码的价格会有一个较大的跃进。那时候,入手心仪手机靓号的难度将会比现在高得多。
相关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2015年,虚拟运营商能活下来多少?
来源:作者:毛启盈责编:弥尘
2014年,工信部发放43张虚拟运营商牌照,让一些互联网公司过把电信业的瘾。这些虚拟运营商耗资千万,拿到牌照后,打出“免费”、“流量不清零”、挖电信人才等旗号,大有与基础运营商闹革命的味道;20多家“举旗”企业发展100余万用户,(员工、亲戚朋友、会员)。然而,更有一半企业不向垄断企业(三大基础运营商)开一枪一炮,不抢友商用户,不与友商发生“肉搏”冲突,没有用户投诉,工信部应给其发年度最佳“和谐奖”。2014年过去了,2015年他们该怎么干?笔者与业界大佬进行了交流,他们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悲观,而是通过转型互联网、跨界以及融资等模式继续“和谐进步”:一、用户数量5000万,追求“精准”用户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透露,预计到2015年,移动转售业务年收入将超过1.3亿元,虚拟运营商用户规模将达5000万人,占移动通信行业用户总量的3%。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日,虚拟运营商用户数超过180万。在42家获得牌照企业之中,仅有20家公开放号。至于全面放号的企业,只有苏宁、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国美、巴士在线、蜗牛移动等。剩下的试点企业则仍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在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看来,这个数字还是蛮理想的,毕竟企业刚开始做,缺乏经验。虚拟运营商客户群体分为三大部分,以通信行业从业者、喜欢170号段的手机号码发烧友以及低资费人群为主。目前全球共有1100多家虚拟运营商,在国外成熟市场,虚拟运营商所占市场份额大约在10%左右。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全球虚拟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将达到1.86亿,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2.6%。目前比较有名的移动虚拟运营商如维珍移用户规模已超过1500万户。多位负责虚拟转售业务大佬对通信生活报表示,用户数量对电商来说是“小儿科”,如果基础运营商同意开放城市,1亿用户都不是个事。关键是2015年已有利润考核指标,要生存就要赚钱,“盈利”模式将是虚拟运营商企业首先考虑问题。其一、经过一年的测试,低消费用户价值不大,除了国美、苏宁、京东等电商平台外,行业用户对利润的贡献远远大于这些用户,“长尾理论”最终受益者还是基础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还是服务好自身细分的领域用户;其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多数企业提出了“转型”互联网。具有“电信业血统”的迪信通、分享通信、乐语以及鹏博士都在转型之列。二、虚拟运营商生存环境将产生变化:1、如针对“批零倒挂”现象,去年10月部分虚商与基础运营商签订了“移动转售业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协议。2014年12月,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发布通知称,转售企业在经营移动本地、长途、漫游通话、短信、彩信和数据等转售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格,并对转售企业取消网内网外差别定价限制。“市场调节价格”意味着转售业务价格将由供需关系、进货渠道等市场因素影响。基础运营商忙于转型互联网,语音将免费,价格战可能失灵。2、针对“170号段无法接收验证码和验证短信”问题,工信部要求各互联网企业积极配合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笔者使用用友170号码在银行、网购方面无障碍。互联互通问题基本解决。3、覆盖城市范围将扩大至地级市2014年,虚拟运营商普遍覆盖城市少,苏宁互联最多,才28省75个城市(一、二级城市)的网络覆盖,譬如,小米在全国仅有三个城市试点测试。据内部人士透露,虚拟转售业务覆盖城市少,主要还由于目前FDD-4G牌照尚未发放,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4G网络尚处于测试阶段,覆盖城市有限。这一个问题将在4G时代(2015年之后)有望缓解,尤其是虚拟运营商业务成熟省份,有望覆盖到省会以下的地市级城市。4、两年“牌照”保卫战失败会被淘汰按照工信部规定,目前43家虚拟运营商拿到只是2年试点批文,只有完成考核之后才能正式拿到牌照,因此为了保住牌照,2015年虚拟运营商行业将迎来洗牌,做得好的企业可以继续,而做得不好的可能就会被淘汰。(目前,用户没有过万的一半虚拟运营商可能被淘汰出局。)三、虚拟运营商要大张旗鼓为基础运营拉4G用户。中移动总裁李跃说,中国移动在2014年4G用户数超过8000万。数据显示,4G客户平均每月使用流量已接近1GB,其中超过50%流量被用于数字内容消费。随着FDD牌照发放,三大基础运营商竞相推4G业务,2G、3G虚拟运营商业务仍然集中在语音方面,到了4G时代,以流量为基础的视频、游戏等成为业务倾斜重点。李跃称,中移动4G用户计划2015年发展到2 .5亿,用户增长速度相当于2014年2倍,平均每月要发展4G用户1000万以上。而中移动平均每月增长移动用户应在600万左右,缺口依然很大。2014年已开始对虚拟运营商接纳,显示了对虚商的开放姿态。其中,分享通信、巴士在线、苏宁、国美等已开通测试。2014年7月份,京东与中电信联合销售4G手机。但FDD 4G网络仍然未对京东、阿里巴巴等虚拟运营商开放。调查发现,大多数用户在入网时,会询问是否是4G网络。如果现在让用户入网3G,后期升级到4G网络,需再次换卡,用户觉得麻烦,而虚拟运营商企业也增加了换卡的成本。京东、阿里、苏宁、蜗牛移动等O2O模式的虚拟转售业务都有同样忧虑。因此,为基础运营商拉4G用户,将成为2015年虚拟运营商的“政治任务”之一。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正要到来时!虚拟运营商将走过的一些弯路
出处:其他&
作者:付亮
责任编辑:niefeng&
  【】(原文标题:)1、三网联运。同时与三个基础运营商签约的虚拟运营商,如果想借此打通三家,推出联运产品,甚至实现&携号转网&,那就错了。由于采用了不同标准,从网络到终端都有明显差异,三大运营商资源优势不同,要想同时&一托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流量不清零。清零成为热点,就提出来不清零,炒炒可以,适当增加灵活性也能做到,但宣传流量不清零,几乎肯定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这和宣传4G多少秒下载一部电影没啥区别。  3、超低门槛套餐。几乎肯定有虚拟运营商会不断探低进入门槛,但对于2G/3G来说,门槛早已不是问题,而超低很可能意味着用户忠诚度低,来得快,去得快。存续期间,服务成本并不低,但带来收入很低。  4、超低单位。去年就有说要比运营商资费低40%的了,相信希望靠资费竞争获胜还是不少参与者的想法。但是超低资费,大幅让利减少了收益,可大多不能迎来足够多的用户。  好。希望通过多样化套餐满足不同用户需要,通过不断推出新的套餐应对激烈竞争,这很可能让人失望。简化套餐,针对少数但有特定需求的目标群体,机会更大。  6、预存话费有利息。表面看也没问题,互联网公司集聚了大量的资金,可以做很多事,付点利息是应该的。但如果考虑到存话费送话费,存送话费等复杂的促销手段,就能理解为什么基础运营商的话费帐户和支付帐户要独立分开了。注意,这里只是说有风险,但还是可行的。  7、定义移动互联网入口。想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不少,既有互联网公司BATX3,也有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还有众多的手机厂商虚拟运营商中除阿里旗下的万网外,能俘获的有效用户有限,入口就只是一个噱头。  8、互联网思维致胜。看看虚拟运营商名单,此前有互联网思维的不多,还要学习掌握通信服务环境的特殊性,互联网思维,说说还可以,但想靠互联网思维赢得竞争,那就有很大难度了。  图片来源:网络虚拟运营商用户年底能否过五千万?--百度百家
虚拟运营商用户年底能否过五千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要想让虚拟运营商的客户群在年底达到5000万,恐怕并不是容易,不仅仅是数量差距太大,而是因为虚拟运营商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攻城掠地策略与方法
据媒体的报道,虚拟运营商的用户群体已经突破了1000万,更有专家预测,到年底的时候,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量有望突破5000万,可能占整个通信市场份额的3%,而由此将引发虚拟运营市场的大发展。
自从工信部发放四次虚拟运营商牌照以来,围绕着虚拟运营商的争论就没有停歇过,开始是一片称颂和鼓励,以为通信运营市场格局将会大乱,人们再也不用受移动电信联通的气了。可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调之后,虚拟运营商群体整体低迷便开始,除了蜗牛、京东等少数几家还算积极之外,大多数的虚拟运营商开个像样的发布会,将品牌和套餐一公布便万事大吉,剩下来的市场行为寥寥无几,简直就是要听天由命了。
最近,在经历过这段沉寂期后,又有几家虚拟运营商开始行动,让这个通信市场再次活跃起来,也直接导致了用户数的“暴增”。
即便如此,要想让虚拟运营商的客户群在年底达到5000万,恐怕并不是容易,不仅仅是数量差距太大,而是因为虚拟运营商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攻城掠地策略与方法。
在虚拟运营的初期,很多虚拟运营商都想通过服务来和基础运营商争抢客户,但随后却发现,自己在服务上的差距并非一点一滴,而是需要长期的漫长的过程才能提升,与三家基础运营商十几年投入巨资和精力打造的服务能力相比,差距太大。因此,服务牌刚打出就失落,从此不敢与运营商在服务领域叫板。
接下来,一些虚拟运营商希望通过最原始的低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与客户,推出了一些超低的资费套餐,可随着国家强制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进程,资费的优势重新回到基础运营商手中,甚至出现了批零倒挂的怪现象。
价格战出师不利,缺乏定价权无法和龙王比宝,也直接导致部分虚拟运营商从此对市场发展冷淡。据报道,试点一年多来,全国已有42家企业拿到虚拟运营商试点牌照,但正式放号的却只有27家,发展现状远不如预期。
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初期最缺的是人才,而三家基础运营商内人才众多,加上最近几年的薪酬待遇停滞不前,甚至还在屡屡降薪,所以一拍即合,很多基础运营商内的专业骨干转投虚拟运营商,希望能干一番大事业。但是,不久之后,双方都发现,不管是吸纳运营商员工的虚拟运营商,还是运营商员工眼里的民营企业,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次元里,分手就成为随后接二连三到来的新闻。
可以这样讲,一年多来,围绕着虚拟运营商的新闻不少,希望依附在虚拟运营商那里赚钱的拼命的摇旗呐喊,行业专家们多数冷眼旁观,政府在不断的发放牌照,而虚拟运营商们还有很多驻足观望,中国整体的虚拟运营氛围并不好。
最近,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力量,一些虚拟运营商开始发力,也呈现出一些新气象。作为现在发展比较好的虚拟运营商,蜗牛移动主推的是无套餐、不清零,实行长市漫一体化,具备游戏元素,用户既能享受到通信服务,也能拥有游戏特权,将虚拟运营商的能力发挥了出来。与中国移动签署独家合作协议的虚拟运营商鹏博士推固移融合套餐,“宽带+语音+内容”最低资费包月,并承诺全国漫游通话不限量。迪信通通信在近期正式宣布启动移动4G转售试商用,推出全国一口价、无长途、无漫游套餐,资费最低仅需5元/月,还充分发挥其与三家运营商合作的渠道优势。
总之,以现在虚拟运营的发展来看,年底实现5000万的目标是几乎不可能,能真正的达到千万已经是不错,更重要的是,以数量论英雄并无太大意义,用户的ARPU和忠诚度也许才更值得关注。
【每日一文,坚持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阅读:444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53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现在,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很多企业的管理层甚至...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运营商套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