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特怎么玩新大话西游2好玩吗

(转)我在沙特工作过,聊下沙特的见闻和一些伊斯兰文化见解
最近中东集聚了全世界的焦点,看到一贴说沙特的见闻感觉很贴近生活,片段挺碎的,我整理下大家看下,比较长:生活观点:1,大多数沙特人不极端。不是我们想象的都是恐怖主义分子。跟他们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们还是很友好,不死板,乐于打招呼,开玩笑。2,不是所有的沙特人都富裕。75%的人没房子,靠租房过一辈子。 3. 大多数沙特人有车,估计50%以上有两辆。4. 沙特同性恋问题(或者同性性行为)较严重。5. 沙特人自己工业很少,所以中国人生意机会很多。中国人自己开店较难,因为沙特政府要本地担保人。这个担保人要抽很多利。6. 即使是需要沙特人做担保,生意利润还是有。国内的东西去沙特价格会翻几番。7. 汽油估计有政府补贴,真的很便宜。我们公司中型车加满才25沙,合人民币40. 大家使劲开吧。8. 阿拉伯美女我在沙特没怎么见过。和公司同事去mall里会见到,但是是远远的。绝大多数遮住脸了,漏个眼睛。偶尔能看到不遮脸的,还行,说不上特美丽。9. 沙特人内部据说差异很大。大致分东西南北中。东西部叫开化,北中南部是部落人士居多,较保守。10. 我问过沙特同事,真的有人一辈子没见过自己老婆的模样。中北南部把女的遮的严实很多。11. 沙特人的胡子是其宗教性特征。因为穆罕默德留长胡子,所以很多宗教信仰强烈的人喜欢留长胡子,开明的人不怎么留。12. 沙特人除了不猪肉,其实其他的伊斯兰禁忌遵循的不多。13. 沙特人左手跟印度人左手一样,是便后个人清理之用,所以不要用左右接触人家或递东西。14. 沙特人真的很懒惰。国内某公司(跟我们公司不同性质)有4000员工,700沙特人。这700沙特人平常每月去7-10天,去了就喝茶,看网络视频,然后每月准时领工资,让国内公司叫苦连天,那纯粹给他们钱。15. 沙特人懒散的特质让我们很容易跟他们相处,整天嘻嘻哈哈就对了。16. 沙特的沙漠不都是一望无际。沙漠下面一点就是石头。17. 沙特的石油只要在东部省,即在波斯湾附近。其他地方很少或几乎没有。沙特人把波斯湾叫阿拉伯湾,呵呵。18. 石油国家绝对控制,私人事没法碰油的。我们以为沙特人家后院弄个洞,接上管子就可以卖油了。其实是不可能的。只有一小块地方有油。即使你地下50米有油,你不能开采,政府从侧面横向开管取油。而且,你家附近有油并不代表政府就会给你钱,你还得通过正常的社会渠道生存,如上学,找工作。19. 很多人以为沙特政府给沙特人很多福利,那是错误的。他们的福利不是没人每月可以从政府领钱。网上说只有公立教育免费,还有就是公立医院免费。其他没了。个人综述:伊斯兰文化见解 我在国内某大通讯公司上班,被派到沙特工作了6年,年纪大了,该娶妻生子了,所以回国了。回想在沙特的几年,想起懒惰的沙特同事阿里和蔫坏的沙特同事阿哈穆德,觉得很有意思,写点东西跟大家分享,让大家对这个神秘的伊斯兰国度不再感到神秘。(注:我不是穆斯林,所以不会怀着敬仰的心情写伊斯兰文化,在行文过程中,如有冒犯,还请穆斯林兄弟见谅,欢迎提问、探讨,我们可以商榷再商榷)。宗教篇一、伊斯兰文化沙特是伊斯兰文化发源地,创始人默罕默德出生于麦加,生活于麦加,创教于麦加。从我接受的无神论观点看,伊斯兰是被人创造出来的。那如何创造出来的呢?确切的说,伊斯兰文化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说,如摩西、耶稣、所罗门的故事等(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前半生做生意,跑江湖,听了不少传说);二是沙特游牧部落文化(含行为守则),如黑纱盖头、遮羞体(不露肩露脖子等)、同等处罚(你弄瞎我的眼,法官处罚是我也弄瞎你的眼)、女人通奸石头砸死、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等。我个人看法是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跟现在学者搞学术创作类似,东摘西编,然后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再加点新东西,冠以新名称,就成了新理论,其实都是站在别人肩膀上的。我们崇拜的马克思其实也是如此。伊斯兰在创建时吸收了其他文化的精华,在当时还是挺先进的,对沙特人的进化帮助挺大。在1400年后的现在,它多少显得有点跟时代不太适应。作为一种统治人的意识形态体系,伊斯兰文化不可能过于片面,所以其涵盖了很多东西,有极右的(允许女奴、可以娶9岁女孩为妻[来月事即为成人,可嫁人]),也有极左的(如吉哈德,即圣战),也有中间路线的。里面有爱,有恨,有报仇,有谅解,等等。现在的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之为穆斯林)根据自己所需,可以从中找到为自己行为背书的经文。如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可兰经》,这跟国家宪法类似。从基督教《圣经》的流传问题而造成基督教的分裂中汲取教训,伊斯兰教规定《可兰经》需原本原样,不可修改一个字,所以你现在看到的阿拉伯文《可兰经》跟1400前的版本一模一样,甚至连页码都一样。而且,为了防止伊斯兰走样,他们还规定不允许翻译《可兰经》。除了《可兰经》,穆斯林仰慕的还有《哈迪斯》。《哈迪斯》是后人把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和他所说过的话整理成书,后来也成了圣典,穆斯林都随之。那沙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如何?如前所言,伊斯兰文化是建于沙特文化之上的,所以二者有很多共同地方。从穆斯林的角度而言,凡是《可兰经》和《哈迪斯》里面有明文规定的,即为伊斯兰文化,其他都为沙特文化或阿拉伯文化。拿黑纱蒙头发遮脸来说,蒙头发是《可兰经》里规定的,所以是伊斯兰文化;但遮脸在《可兰经》和《哈迪斯》里面没有说明,故为沙特文化。我估计,1400年前的沙特文化一直规定女人需蒙头发遮脸,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觉得那样过了,所以规定蒙头发即可,算是一个折中。二、理想与现实伊斯兰原意为“和平”,这个创教理念是非常好的,非常容易为人接受。但人终归是人,不管你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需要生存,有七情六欲,会争稀少社会资源,如金钱、财产、土地、名誉、甚至女人。所以,现实中的穆斯林远没达到和平境界,战争、报复时常发生。即使是沙特人内部跟其他国家也没有任何区别,整天玩政治,丁点小事玩一大通政治。现在众所周知的逊尼派和什叶派斗争就是一个很少的说明。三、宗教政治化伊斯兰的终极目标是将全球的人伊斯兰化,即将全世界的人都变成穆斯林;伊斯兰规定穆斯林皆兄弟,所以其他穆斯林有难,需全力支持;伊斯兰的宗教首领理论上是政治首领(跟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一样)。这些成分决定了伊斯兰宗教政治化了。为了全球穆斯林化,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建立了一套很有力的社会制度。这包括:1)伊斯兰宗教仪式,每天五次祷告,不祷告会被视为不虔诚,这有点类似于我们文革时期的早请示、晚汇报,可达到强化宗教意识的作用;2)信了伊斯兰则不能叛教(改信基督教什么的),否则是死刑;3)生于穆斯林家庭即为穆斯林,没有回旋余地,不像其他宗教,子女有自己的选择自由,跟父母的信仰可能不同;4)穆斯林女孩不外嫁给非穆斯林,但穆斯林男孩一般可以娶非穆斯林,要嫁或娶非穆斯林,可以,但有一个条件,即对方改信伊斯兰,因此穆斯林群体一直在增加。我们回族兄弟姐妹对这个应该很清楚。从我这个外人的角度来看,沙特的伊斯兰文化教育有点片面化。从与沙特同事的聊天过程中,得知沙特人坚信伊斯兰不是通过战马和弯刀传播的,他们的战争都是防卫性的。这点好像与史实不符。至少穆斯林先知默罕默德曾经带领士兵攻打麦加。源于对伊斯兰的过于强调,他们对伊斯兰之前的沙特文明、成就不感兴趣,如西海岸的石屋,很漂亮,但他们没有感到自豪。有的沙特人对伊斯兰的追从是我们难以理解的,比如他们完全遵循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甚至学他蓄长胡子,头上不带黑圈,长袍不超过脚踝骨,男性蹲着小便。沙特初高中好像没有沙特历史课,他们对沙特建国时间不清楚,有人说1910年,有人说1936年。其宗教政治化的另一个表面是不允许其他文化发展。这边有不少白人,圣诞期间,他们想在门口弄棵圣诞树都是不允许的,否则监狱见。我们的春节大家也只是私下聚聚,好在我大多春节时回了家,要不然会郁闷死。四、两大对立教派虽然,伊斯兰规定穆斯林皆兄弟,但人终归是人,有不同的看,也有不同的利益,于是在第四位君主(哈里发)驾崩之后就谁是下一任产生了分歧(加上对《可兰经》的不同解释),逊尼派和什叶派也因此而生。千余年的矛盾积累到现在已是不可调和。中东的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国家整日闹得不可开交。如果对方国家有自己一派的人闹事,他们是绝对支持的,包括给钱,给武器。沙特政府有个清真寺建设委员会,专门批复投资沙特国内清真寺,如你村庄没有清真寺,打个报告,他们批复并发钱建之,但这只是给逊尼派的,什叶派得自己捐钱建。沙特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也互不在一起祷告。什叶派祷告时有个从伊拉克带过来的小圆饼陶瓷块,需头磕此陶瓷块,因此虔诚的什叶派脑门上有个印记,那是磕出来的。这两兄弟群体间的仇怨是无法解开了,其他国家倒是可从中进行不少政治运作。捞些政治利益。现在逊尼派占大多数,在双方斗争中占优势。但历史上的伊斯兰文明确是伊拉克和伊朗的什叶派创造的。相对而言,什叶派要开明些,逊尼派保守些。五、逊尼派内的四大教派前面提到,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为了防止教徒分裂,规定《可兰经》不可变一字,他确实是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没法防止他的信徒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他的《可兰经》。在逊尼派内,历史上有四个著名的伊玛目(类似佛教的大方丈),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可兰经》,并衍生出四种祷告方式,如手放哪,怎么举。现在很有名的哇哈比教派(原教旨主义)其实不属于这4大教派,它是最近100年才有的。六、严格的伊斯兰法律伊斯兰的《可兰经》不仅仅是一本经书,也是一本法律条文。其中很多1400年前沙特的文化被以宗教形式固定下来,成了法律,所以《可兰经》相当于我们的宪法、刑法、婚姻法等。如,偷窃则剁手;女人偷人则石刑,打死人赔偿20头骆驼加上对方谅解可免死刑等(这些其实都是当时的沙特文化)。按理而言,这么严格的法律,社会偷窃事件应该很少,但相对其他国家来看,也不会好很多。我一同事刚买了电脑,放在车上,回到办公室取下东西,回来一看,玻璃被砸,电脑没了。毕竟,大家都是人啊。路不拾遗毕竟是少数人干的事。政治篇一、阿拉伯人的梦想每个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国家强盛,能傲首于世界民族之林,沙特人亦是如此(更何况伊斯兰的终极目标是全球伊斯兰化)。沙特人或者说整个阿拉伯民族的梦想是全阿拉伯统一,组成强有力的新国家,以抵抗西方列强。可惜缘于各国首脑的既得利益,那是不可能了。二、沙特与美国沙特政府对美国政府的依赖性很强(不听话的政权稳定性差哟),美国也需要沙特政府才可以控制原油价格,所以双方是合作性质。虽然,沙特采用的非常严厉的伊斯兰法,有很多中世纪的不人道刑罚,但美老大对沙特政府还是睁只眼闭只眼(可怜的上校啊)。但沙特人民却对美老大很不满,很多人有拉登的想法,但理智让他们没有付诸实施。三、与其他中东国家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即竞争有合作。就竞争而言,沙特和也门、卡塔尔之间都发生过战争,抢夺土地。上世纪初,沙特曾想吞并阿联酋,但被英国制止。四、沙特与中国缘于经济合作需要,沙特政府和中国政府有着不错的关系,这从08年地震沙特政府捐1000万美金可以看出来。中国在沙特有不少项目。最近还有新闻说沙特和中国合作以控制原油定价权。这是良好关系的深度合作。沙特政府深知中国最近国际地位的上升,也深知中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所以对中国很客气。按理而言,沙特人民对中国人民也会很友好。但事实却非如此。我和许多在沙特的外国人一样,感觉沙特人遵从丛林文化(即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进化论)。西方人多次征服中东,现在美老大更是指哪打哪,沙特人虽然心里不喜欢美国人,但对他们(泛化到其他白人)却很客气,他们在许多场合可以得到优待。中国人没有征服过他们,加上他们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报道很少,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即中国很弱。在他们眼里,我们是远较他们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基于此,他们对中国人言语间总透露着一丝傲慢。偶尔发现中国一个负面新闻,会拿出来跟我交流,说你们中国怎么怎么,言下之意,我们落后、贫弱,所以,我得时常给他们上上政治课,纠正下他们的思维。另外,建议中国人在阿拉伯人打交道是该强时则强,不要顶着礼仪之邦的帽子一味友好,那样会让他们在错误信息引导下对你继续藐视。但我们也没必要无理取闹,毕竟我们还需要石油,还需要项目。五、沙特与其他穆斯林国家伊斯兰规定众生平等,但沙特人自以为是伊斯兰发源地的,对非西方(非白人)的穆斯林民族傲慢无比,觉得凡是信了伊斯兰的穆斯林都是被他们征服的,至少他们很有成就感。沙特人的征服感要求是全面的,比如我同事阿里经常说中国回民不应该用汉姓(刘张王等),而应该叫穆罕默德、阿里之类的,什么逻辑?我们的回族兄弟姐妹已经姓张王赵几百年或两千年了。沙特文化的一个特征是好懒做,即想出最少的汗获取最大的成就,因此每个人都想做老板,尤其是男人,喜欢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种文化促使他们不愿意从事低等工作,如清洁、保姆、建筑、售货员等,因此政府不得不允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劳工输入(沙特商人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也乐见其成)。理论上,伊斯兰讲究人人平等,但口头及仪式上(如一天五次祷告)最遵循伊斯兰的沙特人好像没有特别领会伊斯兰内在精神,把这些外国人有点像当奴隶一样,经常吆三喝四。按伊斯兰规定,沙特妇女理论上是照顾好家庭,可石油让她们得以解放。很多沙特家庭都有印尼佣人(沙特女孩一般不干家务;另菲律宾信天主教,所以菲佣在沙特很少)。这些可怜的印尼佣人合同写的是每天8小时,每周5天,可实际上每周7天,每天10小时,跟其他行业一样,加班工资只是一种梦想。而且,缘于沙特人的优越感(来自于石油造成的富裕和伊斯兰发源地),她们对印尼佣人的态度就像我们解放前的地主对下人态度一样恶劣,印尼佣人被打骂欺凌的事常有发生;听说有的印尼女佣在沙特人家干了几年,一分钱都没有拿到,因此,在雅虎英文新闻里也常有印尼佣人被逼急了然后伤害沙特女主人的事。女主人欺负她们还是小事,男主人对他们的欺凌就令人发指了。听说印尼女佣大多数都被沙特人强奸过,有的还是被家里几个少主轮奸(这些外国女佣可都是穆斯林哟)。东南亚某些国家因为这些事不让自己女人去沙特当佣人。看客可能会问,不知道反抗啊?对不起,在沙特,外国人是绝对弱者。外国人去阿拉伯国家工作,护照一律被公司(或私人老板,女佣主人)收走,想逃,门都没有,只有忍气吞声(这里想起网上某位兄台在巴林酒吧看到不少中国小姐的帖子,其实那些中国女性是被骗到中东,以为是做正经工作,没想到护照一没收,然后被逼卖淫)。外籍女性受此待遇,外籍男性也不会好到哪去。我沙特同事说在沙特的菲律宾男性一个人绝对不敢打沙特司机的的士。为什么?因为被鸡奸的可能性非常大。经常有菲律宾男性打的被带到沙漠里然后被沙特男司机鸡奸(有意思的是伊斯兰绝对禁止同性恋,是死刑)。我心里经常为印巴孟等国家人感到一丝难过。他们信了沙特人的宗教,拜了沙特人的祖先,满以为到了沙特会得到人家兄弟一般的关照,却没想到被当奴隶一样使唤着,有点为他们感到不值。所以,国家身份认同比宗教身份认同更重要。我们回族兄弟姐妹千万铭记在心,我们汉族蒙古族等和你们血缘关系绝对更近,感情也绝对更近。(这道理也在藏族兄弟身上也有应验。听闻我们有藏族同胞偷跑去了达赖喇嘛印度基地达兰萨拉。他们也满心欢喜地以为去了那会受到早先到那的藏族兄弟的欢迎和接纳,没想到得到的是他们的歧视,因此不少藏胞兄弟去了又跑回来了。)中国人在沙特人眼里可能比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好些,但总体而言也属于他们看不起的一类,包括我们的回族穆斯林兄弟。如果在不知道你是中国人的情形下,他们很可能会把你当菲律宾人,然后以蔑视的态度跟你说话,我和我同事刚开始都不习惯,时间长了,也只有认了。呵呵,所以建议中国人胸前贴牌,标明中国人。说实在话,当你是他的生意伙伴(或工作伙伴)时,沙特人对中国还还是很友好。六、精彩的阿拉伯王室阿拉伯王室无疑是富甲天下的,但具体多富就不得而知了,估计隐形富裕成分大。中东王室跟我们历史上的皇室一样,为争权力都忙得不亦乐乎。听闻以前阿曼王子弑父,卡塔尔王子学李世民逼父亲做太上皇自己上台。沙特王子据说有两万人,每人每月都有钱领。据说掌管伊斯兰教的xx家族子弟每月也有钱领。沙特王室为了笼络其他部落,经常有我们历史上的和亲政策。文化篇一、热情的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很讲究客气,礼节性很强。大家见面时,关系好的,会握手、贴面(2下或3下,视关系而定),再寒暄半天,把你家里人问候一遍,如你爸爸还好吗,你妈还好吗,你儿子还好吗等等,被问的人就得不停的说好,感谢真主。双方嘴一直不停,互相问候,很有意思。寒暄完了,然后才说正事。上面提到了,当你是阿拉伯人的生意伙伴或工作伙伴,他们对你很友好,有的还很热情。有网友说到了沙特人家里不要死盯着一样东西看,阿拉伯人会觉得你想要,很可能就说送给你。沙特人的友好客气还体现在他们一般不强迫你做事(非同事关系)。如果沙特人想请你帮忙或邀你一起做什么事,他们会客气地跟你说,如果你反应不热情,他们一般视你不愿意而放弃。向我们酒桌上劝酒的那一套强迫性礼节在沙特是不会有的。二、禁食猪肉伊斯兰《可兰经》明确规定穆斯林不猪肉,所以在沙特见不到猪肉。他们为什么不猪肉,内在原因不得而知。据我所知是从犹太教借鉴过来的传统。有人说猪是穆斯林的祖宗,我问过沙特同事阿里,他说没那回事。也有人说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曾经在猪圈里避难,为了报答猪,所以禁止食猪。也有人说猪是杂食动物,脏,出于卫生原因不猪肉。三、沙特部落文化中东历史上就是沙漠地带,缺水,所以无法农耕。他们的文明属于游牧文明(两河流域除外)。游牧部落是其社会基本特征。其部落跟我们国家的姓氏差不多,意思是同一个祖先,但他们同一个部落里面可以有好几个姓。部落的基本特征是族谱、来源清晰,换言之,虽然你在沙漠里游牧,经常换地点,但你知道你祖上是从哪来的。部落身份认同在沙特很重要,同一部落的多少都会互相照顾,小事一般可以搞定。如你闯红灯,而又刚好碰上同一部落的警察,很可能那警察会睁只眼闭只眼让你过。在沙特还有不少非部落人士,如几百年前周边国家的人来麦加朝觐留在了沙特,也有些原本部落的人到了城市,学了手艺,留在了城市,几代后无法追踪祖先来源。这些人现在就成了非部落人士。按理而言,部落人士和非部落人士都是阿拉伯人,没什么不同,但有意思的是中东人把这两种人视为截然不同的人,部落人士叫卡比利,非部落人士称之为哈迪里。卡比利极其看不起哈迪里。在其文化里,哈迪里社会地位要低一等(但社会制度上如升学、就业没有歧视)。低到什么程度?低到卡比利的女孩不嫁哈迪里男人;低到当一方知道你不是卡比利,说话语气可能会变。部落人士经常在沙漠中游荡,而非部落人士大多在城市,我个人觉得伊斯兰文明大多是非部落人士哈迪里创造的。部落人士在沙漠里生存,思想较保守,对外来者不怎么友好,所以我们公司叫我们少去沙漠中间,以免遇上卡比利,可能回不来。四、沙特男性与女性社会关系前面提到伊斯兰里面有左的成分,也有右的成分。男女的不平等关系可能是伊斯兰里面右的成分之一。我沙特同事说《可兰经》规定男性优越于女性。其实这已经是伊斯兰对中东的巨大贡献之一。在伊斯兰诞生之前,中东人生了女儿可能会活埋。伊斯兰禁止了这一非人性文化。男女不平等的具体体现在伊斯兰里面很多。如女性一生都依附于男性,婚前依附于父亲,身份证上有父亲的名字,出国或干什么都需父亲同意;婚后则附属于丈夫,身份证上有丈夫的名字,办任何东西都需丈夫签字。就财产继承而言(伊斯兰规定丈夫妻子婚前婚后财产绝对分开,丈夫负责全部家用,老婆娘家给的或自己做生意赚的全归自己,是否补贴家用全看自己心情),如果老婆去世,而该女子没有儿子,丈夫可继承老婆财产的二分之一;相反,如果丈夫去世,而该男子没有儿子,老婆只可以继承丈夫的四分之一。就信用度而言,如果一妻子被怀疑与他人偷情,丈夫要找到四名男子作证,法官才会判刑,否则以证据不足退案;如果是找女子作证,则需八名人证,换言之,女人是男人信用度的一半。沙特一直不鼓励女子工作,传统的职业只有女子学校的老师。护士需要经常摸男人pp(打针),所以为了今后找老公容易,沙特女人一般不学医。我回国前,据说沙特开始允许女子在其他行业工作,如收银员。沙特现在还暂时不允许女子开车,据说那样会造成婚外情比例增加,不知过几年会不会改变这条例。伊斯兰对女人的歧视让女人多少会遇到一些不公。如前几天的新闻说土耳其一女孩子离婚后回娘家,被堂兄强奸,家里惩罚的不是她堂兄,而是将她淹死。另因为男女不平等及丈夫对妻子的所有权,沙特家庭暴力据说较普遍。有意思的是虽然沙特是男性社会,但具体到每个家庭却不一样,也有一些家庭是女性做主,跟我们河东狮吼类似。在沙特,男性和女性是绝对分开的(分校)。但人终归是人,沙特人亦不例外,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所以他们也寻找机会挣脱宗教(或曰文化)束缚。他们会通过蓝牙或短信随机找男女朋友,聊聊天,再约出来见面,是否发生关系就看发展了。沙特男性在沙特人看来是洪水猛兽,有犯罪倾向,呵呵。所以,女子出门在外,要对男性加以防范,防范之一就是发育后的女性需黑纱裹住头发,以免勾起男人的欲望。他们有宗教警察,会经常在公众场合如商场转悠,如发现你(女性)的衣着不合乎规定(没有穿黑袍或没有黑纱裹住头发),会上前提醒。对于本地人会严格很多,看见会吼。对外国人松很多,有一次我同事的老婆被礼貌地劝说带上黑纱。还如,餐馆分家属区和单身汉区。单身男性,不管婚否,都只可以在单身汉区就餐,女性单身可以进家属区就餐,男人如有女人陪伴也可以进家属区。有意思的是,沙特的女性内衣店售货员都是男性,不少还是印巴孟雇员,很难想象一沙特女子问一男子是否有C+大小的文胸,呵呵。我没进去这种店,不知内情如何,个人觉得挺尴尬。网上有人说沙特青春期的男孩因为没有女孩宣泄从而同性之间发生关系,但适婚年龄时经家里介绍结婚又会回到异性相处的模式。这事我含蓄地问过我沙特同事,他们笑而不语,估计是真的。五、沙特婚姻文化阿拉伯人的婚姻基本是通过介绍完成的。男方妈妈和姐妹经常参加女性聚会,聊聊天以打发时间或者学习《可兰经》。在这过程,她们会收集适龄女青年信息,然后挑几个自认为合适的告诉自己的儿子兄弟,如对她感兴趣,可以约了去女方家里见面。在这个见面过程中,可以要求女方拿下面纱,不穿黑袍,看看容貌身材。觉得行,男方今后可以继续来女方家,在大人的监视下接触, 差不多之后,可以订婚,再到政府领一张许可纸之类的。订婚仪式不隆重,订婚之后,他们可以有单独相处的机会,也可以半偷偷摸摸地发生关系(这点跟我们的八九十年代差不多),再后来就是正式婚礼了。据说沙特人理解年轻人火力猛,在结婚后三天不让小两口出房间门,饭菜送到门口,他们安心造人就是了。沙特保留了许多中古时期的婚姻传统,其中近亲结婚很有特色。他们不但是表兄妹之间提倡结婚,连堂兄妹之间也鼓励联姻。按理而言,缘于男性主导文化,沙特丈夫在家有控制权,妻子们很乖顺,婆媳关系应该没那么糟糕,但我同事阿哈穆德说沙特丈夫也整天为这事烦恼,看样子,这是个全世界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婚前性行为在伊斯兰里是不允许的,但现实中也有不少。有个沙特女孩卖淫,最后某个沙特男孩被抓包,女方提出解决方式那个男孩必须娶她,否则女方父母上报警察,那男孩就会被鞭刑。在此严格的法律环境下,我们外国人更要格外小心,相必大家也看到我们公司某兄弟的博客。我们公司的一员工认识一沙特女孩,并发生了关系,被判死刑,最后公司、大使出面私了,剁手剁脚才解决问题。我们一到沙特,公司就给我们上了这堂课。六、割礼文化伊斯兰从犹太教和基督教中延续了这一传统,即所有穆斯林男子要行割礼。前几天在网上见到印尼女穆斯林也要行割礼,即割yindi、yinchun等,很恐怖,但那传统不是伊斯兰文化,因为《可兰经》没有如此规定,虽然1400年前中东已流行这传统。现在苏丹、埃及、沙特只有部分地方这样做,不知是怎么传到印尼的。七、精明的沙特商人文化中东历来没有自己的工农业,所以人们的基本需求(粮食、日用品)靠商业维持。中东商人在长年累月中积累了精明思路。他们做生意讲究利润最大化,没有50% 利润的生意情愿不做。因此他们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一般不会是质量偏高的(同类产品中),但拿到中东后当质量偏高的产品卖,因此在沙特“中国制造”意味着低质量。我在此建议我们大小厂家不要为了吸引外商而一味降价、降成本,所有厂家达成坚守同盟,只生产质量过得去的产品。八、沙特饮食文化沙特严格来说没有自己的饮食文化,他们的饮食文化大多是外来的,毕竟沙漠地带寸草不生。我沙特同事说他们祖先就是椰枣、骆驼奶和牛羊肉。 随着交通的方便和印尼佣人(知道怎么做米饭)的引入,大米近几十年逐渐在沙特流行。他们大米的做法参考了印度和中亚手抓饭的工艺,味道还可以。比较正式的场合,他们右手抓饭(千万别用左手,左手是便后洗pp的),大家坐在地上,中间摆个脸盆大小的浅锅,锅里有饭,饭上放着羊肉、鸡肉或鱼,然后每个人抓自己面前的,注意是右手哟。沙特有一种物美价廉的食品,那就是阿拉伯面包,跟新疆的囊相似,但是是软的,三四片才3人民币,慢慢的嚼,跟老面馒头类似,淡淡的甘甜,很不错。骆驼奶在沙特人(尤其是沙漠里面的卡比利)生活中很重要,但我们中国人的肠胃开始很难适应,开始几次拉肚子是必需的,哈哈。据沙特人说骆驼奶的一个好处是能激起人的原始欲望,呵呵。沙特人的椰枣据沙特人自己说也有海狗之类 的功能。九、沙特懒散文化沙特除了伊斯兰这个书面上的文化,还有其他文化特征,最明显就是好懒做。据说这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很难改变。沙特人自己也承认他们懒,所以对外国人依赖性很强。网上有人说沙特人就爱三件事,、喝(酒)、睡(XOXO)。有意思,下回我问问我以前的沙特同事是不是这么回事。沙特人唯一效率高的是开车,那速度一个快啊,高速150是常见的。最近他们也装了测速雷达,不知政府收益如何。沙特人的好色也是非常有名的。我在一商场里遇到过一印度空调维修工,闲极无聊,聊了下。他说他在沙特人屋顶修空调,经常听到沙特人家里放毛片,声音通过空调排气孔传到了屋顶。沙特人的好色估计是几千年的基因和文化传统,我猜也是他们女性蒙头蒙脸的缘故,否则他们的邪念一触即发。十、沙特的“关系”文化我们中国人对“关系”这个词是最熟悉的了。沙特也不例外,他们也讲究关系。他们把关系称之为wosida。Wosida可以在所有方面帮你成功,如上大学,就业,做生意等等。同一部落是wosida的基础之一;同学也是基础之一。十一、沙特的面子文化这点也跟我们中国社会类似,即面子很重要(是不是过分客气的民族都讲究面子?)。面子有时候不仅仅是个人的,很多时候还是全部落的。网上看到,某部落的一个人陡然升了职,显然他的成就就是整个部落的面子,为了让他更好的为本部落争面子,有时候部落会买辆好车给他。十二、沙特亲子关系文化我沙特同事对他妈妈可孝顺了,我问他为什么对妈妈那么好。他说《可兰经》说天堂就在妈妈脚下。随后我了解到大多沙特人对妈妈好过爸爸。爸爸有工作,有收入,可以娶4个老婆,可以花天酒地,妈妈相对弱势很多,所以感情的天平会偏向于妈妈。十三、略显枯燥的伊斯兰生活文化出于良好的目的,伊斯兰禁止音乐(靡靡之音会导致人的堕落)、酒、赌博。这在1400年前可能没什么,但时至今日,完全禁止这些东西对人而言是一种禁锢。伊斯兰国家对这些规定遵从程度不一,有的允许音乐,不允许酒和赌博,有的全允许。沙特是全禁止,但沙特人自己也受不了,所以,他们也经常下载歌曲,也经常去巴林喝酒。Youtube上沙特人的婚礼上也放音乐。十四、等级森严的社会文化沙特社会等级森严,虽然没有印度种姓制度那么邪乎,但尊卑有序。比如沙特人一般都有外国司机(印巴孟等),但是沙特主人绝对不会跟司机一起共餐或和咖啡,司机就好像我们解放前的下人一样是没有资格与主人同桌的。在沙特银行,你也可以经常见到印巴孟服务生,转门托着一个小盘子,放杯咖啡或茶,慢悠悠地走,为沙特银行职员端茶送水,跟旧上海极为类似。印尼女佣因为要照顾小孩,所以可以跟沙特主人同桌。十五、阿拉伯人香水文化阿拉伯的香水很早就名誉全球(应该比法国早)。我们中国那时只有皇室或贵族才可以享受。沙特商场的香水店隔三差五一个。走在商场里,经常被擦身而过的沙特人(男女)香水迷倒。我开始不清楚,后来才明白为什么那么流行。原来阿拉伯男人和印巴孟男人类似,有狐臭,没出汗不明显,一出汗,熏死你。沙特女人是否有狐臭我就不清楚了。沙特的汗毛也很重,就眼鼻附近没有,其他地方布满,且有2至3厘米长,狼人一个。十六、沙特“按摩法”我们网上经常有阿拉伯所谓的“按摩法”(jelq),即xx增大术,还曰阿拉伯父亲在儿子13岁时会传授给他们。我专门问过我同时阿里,他笑了,说那是没有的事,其实就是自撸,而非专门的按摩术。市政篇一、沙特城市建设沙特城市建设相对很多国家来说不错,但相对中国比只能说一般。电力充足供应(谁叫人家有油呢)。高速是免费的,很爽,但路况稍差点。城市不像杜拜一样有很多标志性建筑,不起眼。城市不集中,几乎没有公共交通(除了火车、飞机),出门很不方便。没车的话,只有打的了,所以沙特人手机里都有几个固定的的士电话,以防急需。可能是成本高的缘故,沙特绿化较少,除了楼,就是道路,美化也较少,很多地方跟我们小县城类似。沙特好像没有自来水供水和管道排水系统,他们建了一套车运体系,即每个楼下面有两个大池子,一个装饮用水,一个装排污水,每天政府公司用大卡车送水,吸污,多少钱不清楚。现在除了房子底部的大蓄水池,房顶也都装了塑料大水罐子。二、沙特工业建设通过走马光花的浏览,我在沙特没有看到强有力的工业基础,估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公司能在沙特找到项目的原因。国家虽然较富裕,但实力不济。假如有点战争之类,应经不起折腾。我感觉单打独斗,他们干不过北朝鲜。三、沙特福利中东福利最好的是卡塔尔和阿联酋。沙特福利也不错,有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其他好像没有了。哦,再就是没有个人所得税。四、沙特薪水沙特薪水比我们好很多,普通大学毕业沙币一个月,月人民币,好点的有10000沙币一个月。不错的银行经理每月可能有30000沙币。可惜的是沙特就业率不高,很多人毕业即失业。五、沙特消费沙特政府对物价控制的不错,沙特消费其实不怎么高,汽车加满油50人民币,蔬菜以公斤为单位卖,我单位炊事班师傅说不必国内贵多少。沙特名牌服装店不多,至少没上海多,我倒是见到了不少Bossini和Giadano,但这两个品牌比国内贵,可能是沙特sponsor收了不少费用。六、人口结构沙特因为石油而较富裕,大家都也愿意多生(可能也有多子多福的文化),所以平均每家生了4个小孩,生七八个的很平常。这样导致沙特青少年很多。老人占人口比例较小。人口多固然是好事,唯一的麻烦是就业。
“林妹妹”未公开的剧照(组图)" onclick="fnMonitor();">1987版<>“林妹妹”未公开的剧照(组图)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大话西游3好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