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英 雄劳动模范荣誉津贴贴云南省怎样标准

战斗英雄牛先民:肠子被炸出塞进去继续战斗
战斗英雄牛先民:肠子被炸出塞进去继续战斗
流动的社会
【人物简介】牛先民,男,汉族,1965年10月生,陕西山阳人,1982年10月入伍,1985年12月随部队赴云南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在粉碎敌人偷袭的一次战斗中,牛先民全身17处负伤(6处重伤)、肠子脱出十多厘米,坚持和全班战友固守阵地8小时,粉碎敌人3次疯狂进攻。战后,牛先民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光荣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切接见。因战功卓著,表现突出,1988年9月,牛先民被部队提干保送至重庆后勤工程学院。牛先民先后历任战士、副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正连职助理员、保卫科干事,团政治处副主任、副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现任陆军某预备役高炮师副政治委员,大校军衔。2017年6月,他被提名“八一勋章”候选人。“我很不愿意回忆30年前战斗的场景,但那些情景有时在梦中还会出现。我觉得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才是真正的战斗英雄。我活着,就要对得起他们……”7月25上午,在陆军某预备役高炮师师部,战斗英雄牛先民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他的军旅生涯。潮湿炎热皮肤溃烂 常见毒蛇老鼠“我出生在山阳县申家垤乡牛家坪村,初中毕业后于1982年10月报名参军,到甘肃天水某红军团队二营六连服役。1985年8月,就在离复员还有十几天时,部队接到赴云南老山地区作战的命令,我给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参战申请书。接到作战命令后,我就和全连战友们投入到临战训练中,我们班被团推荐到师成立的作战尖子班集训。两个月后,我和全团官兵从天水出发,坐上南下的军列,一周后到达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适应性训练基地。1986年4月,我和战友们到达老山地区东侧八里河东山。我和全排战友奉命驻守在哪拉口子阵地左侧负17号阵地,我所在的六班坚守在8号哨位,距敌阵地仅两千多米。整个老山作战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漫山遍野都是热带丛林地,毒蛇、老鼠、蚊虫也很多,有时候睡觉都会感到蛇从被子上爬过去。此外,不定时会受到敌军炮击和偷袭,遍地都是地雷和弹坑,只有不到1米宽的弯曲的山路可以行走。丛林里气候潮湿炎热,天晴时高温达35℃到40℃,天阴时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10米,还经常下雨。我和战友们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坚守阵地,裆部、腋窝、脚趾缝等部位经常溃烂,且难以愈合,常常疼痛难忍,穿着短裤都不敢向上提,走路时双腿都必须岔得很开,即便是抹上药也起不了治愈效果。我们班9个人,坚守在猫耳洞和战壕、掩体相互连接,不到120平方米的8号哨位。平时用2个煤油炉做饭,军工每周两次冒着生命危险给我们送蔬菜粮食和生活物资。有时补给送不上来,我们就只能喝雨水,吃压缩饼干、罐头等食物。敌人的炮弹经常落到我们阵地上,不时有战友被炸死炸残,我站在战壕里,深深体会到了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无情。”负伤17处仍坚守阵地 打退敌人三次进攻日,已连续下了十几天雨。这是让牛先民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日子。“下午6时许,我和两名战友冒雨在前沿阵地交通壕观察敌军动向。7时许,就在天快黑时,敌人趁下雨大雾偷袭我军阵地。我正在观察,从风雨声中依稀听到正前方50米处有敌人滑倒钢盔碰撞的声音,立即报告班长于泽忠。班长说:继续观察,准确判断前沿阵地敌人动静,其他同志做好战斗准备。为诱导敌人暴露目标,我在战壕内用一米长的木棍顶起一只钢盔,做了一个假目标,敌军很快打来一梭子子弹。在敌人大部分开枪暴露目标后,我们也立即开枪和投弹进行还击。战斗打响后,我们才搞清楚敌人至少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虽然我们只有一个班,敌我兵力悬殊,但大家沉着冷静,英勇战斗。双方交火二十多分钟后,我们打退了敌人的偷袭。半小时后,敌人偷袭不成,组织强攻,又一次向我阵地扑来,就在我和全班战友继续战斗的时候,敌人的一枚手雷在我右侧两三米处爆炸。一股气浪将我击倒,我爬起来摇摇头清醒了一下,顿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夹杂着血腥味,全身一股麻秫秫的感觉。我摸了摸胸部的子弹带,弹夹都还在,又摸了摸腿部,还能动,又摸了摸腹部,摸到腹部一个肉团,才知道肠子出来了,我用手把肠子塞进腹中,又把裤腰带紧了紧,继续向敌人投弹。班长离我较近,看到我爬起来就问我:牛先民,你是不是负伤了? 我说:班长,我擦破一点皮。我和全班战友打退了敌人第二次强攻后,大家才发现了我的异常。班长把阵地交给副班长付志安指挥,和另外一名战友把我搀扶进猫耳洞里面,用包着布的小手电照了照我全身,发现我的腹部、左踝骨上方、右大腿部、肩膀17处负伤,6处重伤,还流血不止,班长立即给我紧急救护,用了3根止血带绑在两条腿上给我止住了血,撕开5个急救包用三角巾包扎住伤口,用一个瓷碗扣在我的腹部保护肠子。班长说:你已经伤成这个样子了,躺好了别动。班长又返回战壕准备继续战斗。没过多久,我在猫耳洞里听到阵地上的枪声和爆炸声响成一片,我又咬紧牙慢慢爬起来,爬到了交通壕里,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第三次进攻,牢牢守住了阵地。”医院住了48天 他扎着腹带要求上战场后来牛先民了解到,战友们冒着踩地雷的风险,在倾盆大雨中用担架抬着他,通过被敌人火力封锁的百米生死线,沿着在雷场中开辟的崎岖陡峭泥泞的山路把他送到后方团野战救护所。救护所简单清理了伤口,又送往后方医院。沿途两百多名战友轮换接送,把他送到了芭蕉坪师野战救护所。“师医院三所所长张猛豹查看了我的伤势。军医们给我切除了四十多厘米小肠,从身上取出十多块弹片。当我在师医院病床上醒来的时候,才得知已经昏迷了八九天了。在腹部伤口拆线的时候,因伤口感染,又切除感染部分重新进行缝合,医生为了让我身体慢慢恢复,没有缝合腹肌,只缝合了腹部的皮层,我用手都能摸到自己的肠子。在医院住了48天后,尽管腹部还扎着腹带,身体非常虚弱,但我感觉恢复得可以了,就再三向连队和医院请求再上前沿阵地。医院不让我走,我就找机会在路边拦了一辆给前线运送弹药的汽车,到了04营指挥所。我向营长教导员再三要求返回前沿阵地,经同意后我和战友们在前沿阵地又坚守了六个多月,直到将阵地完整无缺的交给北京军区某部防御作战部队。”一生最让难忘的 就是班长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硝烟散去,如今已过去三十多年。牛先民说,这一生最让他难忘的,就是救过他命的班长和那些牺牲的战友。在战斗中,我团一营二连战士张健、田佰成、陈文权,一营一炮连班长罗军、副班长马联合、二机连战士王艳民、许宝德等还有记不起名的很多战友,他们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不容侵犯,为了边疆人民的幸福安宁,在作战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1岁,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战斗英雄。”上世纪80年代末,通过媒体广泛报道,牛先民英勇战斗的事迹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军地内外。各级代表纷纷专程看望牛先民,写信慰问、邮寄物品,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光荣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切接见。牛先民说,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坚贞的气节,都要保持旺盛的斗志。据了解,这些年他先后做过3次手术,摘除了胆囊、阑尾,小肠切除40多厘米,被评定为6级伤残。但他一直兢兢业业工作,从来没把自己当做一个伤残军人看待,而是以健康人的标准对待自己和工作,无论是部队训练演习,还是抢险救灾、维稳处突,他都坚持冲在第一线。华商记者 马虎振 通讯员 刘冰/文 赵彬/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流动的社会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倾听每个人的心,告诉我们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铁血聚合阅读 &
战斗英雄陈世贵
战斗英雄陈世贵介绍
关于 战斗英雄陈世贵 的介绍,暂时空缺。
战斗英雄陈世贵新闻
陈书利(1956-,湖南衡南人)41军121师361团8连班长,战斗英雄。
徐泽贵(.23,四川云阳人)13军39师117团2连战士,战斗英雄。葬于云南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 。
陈全钢(.26,广西灵川人)41军123师368团5连通信员,战斗英雄。葬于广西靖西烈士陵园。
战斗英雄陈长海
最近稍有余暇,又一次阅读了我师的荣誉史冊。通过学习,让我再一次受到教育。我们猛虎师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战史。曾在猛虎师服役的历代官兵,以自己实际行动,为猛虎师的成长进步,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特别是战争年代,猛虎师的干部战士,以自已的浴...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集团军步兵第40师第118团,在1979年攻克了越军坚固设防的军事重镇老街,1984年夺回了地形险峻、重兵设防的老山。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担任着老山主攻任务,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打出了国威军威,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
你好,关于此人杨松坚战斗英雄
杨松坚(1955-,广东潮阳人)42军124师372团1连副班长,战斗英雄。
出生于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玉溪村,现任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国税局陇田税务分局工作。
于日逝世。现在家人正...
胡绪清(1948-,四川江北人)54军161师482团3连指导员,战斗英雄。
日,云南老山战区八里河东山战斗的枪声尚未平息,14军的几位军、师、团领导冒着危险,一起来到前沿,把一位刚刚牺牲的烈士的遗体抬了下去。这位烈士,就是79年35211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谢国华。   八里河东山进攻战中的谢国华——座谈记录   卢扬文(班长)...
一个老兵对战友的怀念!
1953年出生,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人,国防大学毕业。全国战斗英雄,现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中将军衔。1970年12月入伍,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边防某守备师师长、某应急机动作战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
战斗英雄赵清明:河北省通县人(现北京通州),1946年12月入伍,在辽沈战役中立大功2次。
1947年10月,东北野战军进入战略反攻。赵清明所属46军412团2营4连,参加解放朝阳城的攻坚战,出色完成了爆破组的任务,并完成了对前沿敌人的侦查任务,在攻城遇到阻力...
何学高(1959-,湖南常德人)41军122师365团5连战士,战斗英雄。
韦学锋 (1959-,
河南商丘人)
42军124师372团4连班长,战斗英雄。
彭云火(1958-,广东丰顺人)42军126师378团1连班长,战斗英雄。
李金斧(1957-,福建晋江人)42军124师371团3连副班长,战斗英雄。
何相孟(1955-,广东乐昌人)42军坦克团6连驾驶员,战斗英雄。
热点图文信息战斗英雄黄登平
一次击毙越南特工最多的人:战斗英雄黄登平
在越军的编制中,特工是战术素养最高的,往往执行侦察、偷袭、渗透、爆破等特种作战任务,类似于我军的特种作战部队。由于越南战火连年,他的特工往往都是由经过实战的老兵组成。
在中越边境战争那一段时期,边境上的作战部队当中流传着许多越南特工的故事,说他们能在夜间无声无息的摸到你的阵地前沿,把你埋设的定向雷调一个方向,然后故意发出一些声响,让你引爆,死在自己的手里;还有的越南特工被俘后,会在押解途中杀死押送人员,抢夺武器,在你的后方祸害一气后又全身而退等等,搞得我方参战人员对越南特工队是又恨又怕,以至于在前沿的守军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遇到特工队的人,绝对不交代什么政策,也不惦记抓什么俘虏(当时抓个俘虏是能立功的,可越南特工中极少有投降人员),闷头往死里打。
战争初期越共就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袭击中国,造成了较大的伤亡。
我要说的这位让越南特工恨之入骨的人物叫黄登平,可能有岁数大一些的朋友还记得当年中国青年报报道过他,题目叫《热血男儿一席谈》。我听他讲这段故事时,他已经是北京警卫三师某团的一名连长了。
登平军校毕业,到中越边境参战实习,在某团的团指挥所任见习参谋,当时7.12作战后不久,越南人元气大伤,一直没有组织过象样的正面作战,倒是特工时不时给你添点堵,整一点动静出来。
在那个团所在的防区,有一个本来没有什么军事意义的小无名高地,两侧都是我军的防区,能轻易的就用火力覆盖,所以我们一直没在上面驻守人员。越南的特工就在夜间跑上面插上越南的国旗----仗打到这份儿上,已经不象在打仗了,简直就是成心的恶心你。
看着越南国旗在自己阵地中央飘扬,战士那能憋下这口气?一顿炮火过去,邪门儿,居然打不倒,把团长气得在电话里大骂炮兵是废物。黄登平自告奋勇,带领两名战士登上了无名高地,拔掉了越南人的旗子,这是他一上无名高地。在下高地的途中,他沿着越南人可能来袭的方向前出侦察了一下,回来向团长汇报,在无名高地上有方圆不到三十米的一块天然形成的射击的死角,越南人的旗子就插在那里。他向团长建议,在无名高地上设置一个高机阵地,封锁越南特工的渗透路线,团长采纳了他的建议。
第二天,黄登平带着三个人再次登上无名高地,架设了一挺高机,构筑了阵地。这是他二上无名高地,这一次,他的胆子大了许多,趁着清理射界的机会,把阵地前沿的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侦察,制定了周密的火力方案,然后回到指挥所向团长做了汇报。
有时候,英雄的产生是要求机遇。在建立无名高地阵地后的第五天,黄登平的一位同学在随军工向阵地上送弹药的时候触雷阵亡了,这使他十分的悲痛,要求上前线参加战斗,团首长不批准,万般无奈下,他又要求三上无名高地,为哨位上的战士运送给养,这次得到了团首长的批准。
第三次来到无名高地,他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哨位上的战士对这位精明能干的黄参谋也很喜爱,那天,他通过步谈机请示团指,让他在阵地上留守一夜,被他赖的没办法,团长批准了他的要求。那一夜,他一直在哨位上,倾听着周围的声音,可是偏偏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凌晨四点多,天色已经蒙蒙亮了,南方山地特有的晨雾已经开始从山脚逐渐的向山头移动。黄登平正为白熬了一宿而沮丧,突然,他发现山脚的迷雾中似乎有人影在活动。特工!他当时警醒过来,用脚把哨位上熟睡的战友蹬醒,和他一起观察。
晨雾逐渐上移,越来越浓,根本看不清,无法判断是否有人潜伏上来。哨长甚至轻声的开起了他的玩笑,是不是想打仗想的花了眼?黄登平观察了一下地形,浓雾马上就要笼罩一片小山坳了,要是真的有人,到了那里再想找就更找不到了,山路上,只有一个天然的石缝,进深不到六米。
“机枪封锁!”黄登平果断的下了命令。“不管他有没有人,咱这机枪一响,既等于报信,又等于火力侦察了。”
“哒哒哒……”清脆的枪声划破了早晨的宁静,也惊动了两旁的我方守军,跟着无目标的放起枪来。
“这样不成。”黄登平有些急了,他顾不上很多,往冲锋枪弹匣里压了十几发曳光弹,前出到一个有利位置,瞄着山路上打了几个点射。有了弹着点指示,周围阵地上的子弹象下雨一样泼了过去。可浓雾中,一声还击的枪声也没有。
雾渐渐的散了,大家都目瞪口呆,山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两旁阵地上的指挥官开始在步谈机里骂街了,骂的黄登平也心里直窝火。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刚才肯定是敌人上来了。难道是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过去了吗?应该不可能,由于及时的拦阻射击,那么密集的火力是无法通过的;难道是退回去了?也不可能,刚才他一直盯着下山的方向,就等着打呢。
他的目光盯住了上路上那个天然形成的石缝,难道是藏到那里面了?按说是不可能的,那里自己亲自侦察过,里面进深不到六米,没遮没挡的,进去连个回旋余地都没有,难道越南特工真的神奇到可以来无影,去无踪?还是自己确实判断错了?
黄登平在学校的时候,就以好动脑子闻名,常有些出人意料的想法。他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石缝的情景,可实在不好判断,于是决定亲自去侦察一下。他命令哨长把机枪瞄准石缝,随时准备给予火力支援,自己带一名战士,扛上一箱手榴弹下了阵地,来到山路上,俩人开始悄悄的靠近。
突然,黄登平的心狂跳起来,他发现了一摊没有掩盖干净的血迹,这说明刚才的一顿火力拦阻取得了战果。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战士,指了一下血迹,又指了指石缝,战士会意的点了点头,俩人拿出手榴弹,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然后开始一颗接一颗的向石缝里面扔手榴弹。
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了起来,这次黄登平看清楚了,随着爆炸的气浪,有许多血肉夹杂着破烂的枪械、布条,盔型帽等物品被抛射了出来。狡猾的越南特工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次他们可失算了。
战后统计,此战毙敌特工15名,我方无一伤亡。黄登平荣立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于了一级英模称号。
热血男儿一席谈
-----从云南前线代职见习归来的黄登平答记者问
&&&&&&&&&&&&&&&&
解放军总政治部新闻处 、&&"战友报"
问:你是怎样赴云南前线参加作战的?
答:我是从军校毕业后,作为学员骨干,奉命赴云南边防部队代职见习的.
问:你们赴云南边防部队代职见习有条件限制吗?
答:有.条件是优秀党团员、学生干部、全优生、三好生。
问:为什么要有这些条件限制?
答:可能是想通过战争检验一下这些优秀学员的实际优秀率吧!
问:你在前线的信念和抱负是什么?
答:信念是人在阵地在.抱负是杀敌立功,争当英雄.
问:你守卫的是哪个阵地?
答:是老山"十五勇士"这个群体守卫过的"李海欣高地".
问:你在战斗中消灭了多少敌人?
答:我带领一个班的四名战士,在一次潜伏战中歼敌十五人.
问:你在阵地上担任什么职务?
问:你立功了吧?
答:立了一次二等功.
问:你带领的那个班立功了吗?
答:立了集体一等功.
问:你感到很光荣吗?
答:感到非常光荣.但在前线感到最光荣的不是立功,而是能够坚守阵地的最前沿,那里凝聚着伟大祖国的重托与信任.
问:你在前线最想念的是什么?
答:父亲、母亲和未婚妻.
问:不想念祖国吗?
答:对于祖国,我从来不曾忘记.因为,祖国的土地就在我的脚下.
问:你当时最担心的是什么?
答:最担心的是怕自己指挥不当,会给战友带来无谓的牺牲.
问:最关心的是什么?
答:战友的安全和阵地的巩固.
问: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答:写战斗日记.
问:最鄙视的是什么?
答:贪生怕死.
问:什么人在阵地上最受欢迎?
答:到阵地上抢救伤员的女医生.大家都称她们是"命运女神".
问:你在战斗中最喜欢什么样的干部?
答:判断准确,指挥果断,以身作则,关心部下.
问: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干部?
答:指挥打仗优柔寡断,总结经验夸夸其谈.
问: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战士?
答:作战勇敢,机智灵活,不怕牺牲,肯动脑筋,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
问:你对当代青年战士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答:爱祖国,不怕死,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少青年战士还缺乏如同李存葆笔下的"小北京"那样的学识和气质.如何培养出更多的"小北京",这大概是我们军事教育家们应当关注的一个课题.
问:你在战场上感到最痛苦的是什么?
答:看到战友倒在自己身边.
问:你在前线感到最痛快的是什么?
答:最痛快的是把复仇的子弹倾泻到敌群之中.
问:你在战斗中负过伤吗?
答:负过两次伤,但都不是重伤.
问:你能够从战场上安然归来,感到很幸运吗?
答:不,我的生存是和战友的牺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战争的幸存者不是幸运者,幸存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战友们的鲜血和生命.每当想到他们,我就有一种"欠债"的感觉.这种"债"仿佛是永远也还不清的,但我愿用毕生的努力去偿还.
问:从报纸上看到,越军经常对我境内进行炮击.你在阵地上的时候,越军一天要发多少炮弹?
答:没有确切计算过.但曾有一位记者在阵地上随手抓了一把泥土,一数,里面有八块炮弹片.
问:你在战场上遇到过十分危险的事情吗?
答:遇到过.就在我们歼敌十五人的那次战斗中,敌人扔过来一颗手雷,正好砸在我们一位战士的头上,可手雷没有马上响,被钢盔弹了出去,在七、八米远的地方爆炸了,在场的人谁也没受伤.
问:你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不害怕吗?
答:说真的,开始有些怕,但真正和敌人接上火就不怕了,尤其看到战友在自己身旁倒下时就什么也不怕了.有人说得好:战场上总是充满危险的,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战场上被危险吓倒.
问:你们在阵地上有什么娱乐活动吗?
答:有,主要是听听收音机,唱唱歌,有时也互相开开玩笑.
问:你们听收音机最爱听什么节目?
答:新闻联播、相声和一些抒情歌曲.
问:你们最爱听什么歌?
答:"五的月亮".
问:通过参加战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中华民族不弯的脊梁,振奋了自己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精神.
问:你认为目前部队最缺乏什么样的干部?
答:缺乏精通新时期的政治工作的专门家.没有一大批有水平、有魄力、懂政策的开拓型的政治干部,是做不好工作的.
问:你最爱看什么样的电影?
答:喜剧片.
问: "下的花环 ",喜欢看吗?
答:喜欢看,但不敢看,看一次难受好几天.我从战场上回来,总想到那位"梁大娘",想到她那艰辛的生活情景.现在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不知富起来的人们中有没有她老人家,她可是真该先富起来呀!
问:你家里的生活有困难吗?
问:你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保卫祖国,是否感到"当兵吃亏"呢?
答:在前线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问:在前线有没有党风不正的问题?
答:在前线,身边是牺牲的战友,前面是凶恶的敌人,环境和良心都不允许你为自己打算.再说打反击、攻碉堡,在战术上只有"窍门"可取,没有"后门"可走.
问:你认为一个普通党员对党风的根本好转能起多大作用?
答:俗话说"寸草遮丈风".现在人人都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这是使党风根本好转的思想基础.只要我们的党员敢于坚持原则,按&办事,是会得到党的支持和群众拥护的.
问:你认为自己今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防止吃老本.
问:你今后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答:军事理论和管理科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云南省边疆津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