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犯淫命中带煞是什么意思思

上回说到,杨五郎说出那&混元扣仙钟&七天七夜便可将人化做脓血的话,真是一语出口,满座皆惊。宗英被罩已有八天,按五郎所说,早已经是命丧身殒,众人焉能不惊。惊过之后,便是一场大悲大恸,首先是杜金娥一声泣号冲口而出:&儿呀&&&
接着,帅堂之中的女将是人人失声、个个掩泣,真是泪如雨下,涕泗滂沱。一阵痛哭之后,帅堂中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心中发问:宗英真的就疾终长逝了吗?五郎怎么又呆坐不语呢?
此时杨五郎悲痛不已,悔恨自己来迟一步,以使贤侄宗英迁化难返。五郎也觉得有些意外,自奉师命下山,自己未曾有半点耽搁,怎么会竟相救不及?尊师不会让自己做此无劳之行,莫非还有玄机未露?倘若如此,宗英或许有救。别急,待我细细想来。
杨五郎端坐冥思苦想,良久,良久。悲切之中的宋军男女众将,见五郎独自在一边不言不语,不知又有何变故,不由得止住了悲声,几十双眼睛都射向了五郎。
五郎凝神敛思,思索再三,但觉心中一片黝黑,无有丝光点亮。五郎又把心性沉下,渐觉黑暗中有一丝光点,五郎忙认定那光点展神放思,慢慢地心中渐亮。耳边听帅堂之中肃静下来,五郎深深吐出一口气,缓缓睁开二目,说:&大家先别急,我有一件事需要问问。倘如我之所想,宗英或许还有救。&
杜金娥急忙开口:&五哥要问何事,请快些说吧。&
五郎说:&据我所知,宗英下山之时,身边带有一物,本为降妖破阵之宝,名日&降魔杵&,不知可有此物?&
&有!有哇!澶州城归宗认母之时,宗英身边是带着那只&降魔杵&的!如此说,我儿有救了?!&
五郎说:&别急。我还要问问,那日宗英上阵之时,是否将那&降魔杵&带在身边?&
杜金娥不敢断言:&我没有注意,难以断定。&
江北萍一旁抢过话头:&那日上阵,宗英把那&降魔杵&带在身边,是背在背后的,这是我亲眼所见,不会有错!&
五郎盯问一句:&果真带着?&
北萍说:&没错。那天上阵之时,是我为宗英紧的缚甲绳,我问宗英身后背的是什么兵器,宗英说是师父赠送的宝贝&降魔杵&。我记得真真切切,不会错的。&
五郎听罢,猛地一拍大腿:&嘿!宗英有救了!&
&怎个有救了?&
众人异口同声发问。
五郎说:&是这样:那只&降魔杵&本是太乙真人的一件法宝,有它在身边,就会使那扣仙钟的法力减去大半,宗英虽已被罩八天,倚仗那&降魔杵&的法力只会受些皮肉之苦,绝伤不了性命,大家但放宽心吧。&
大家闻听此言,如释重负,心胸豁然。
五郎接着说:&如今只须破了那扣仙钟,便能化险为夷,趋吉避凶。&
穆桂英脱口而出:&要破扣仙钟,必须尽快找到那&八卦紫金钩&的下落才成。&
杨五郎一怔:&桂英从哪里知晓破扣仙钟须得&八卦紫金钩&呢?&
&禀伯父:是我师父骊山老母昨夜在梦中将扣仙钟的克物对我点破,故而侄媳知晓。&
&原来如此。&
五郎向大家说:&&混元扣仙钟&和&八卦紫金钩,这对几宝贝,原是西王母银台宝塔之上的银钟和卦钟的金钩。后来,王母将银钟和金钩分别赠给了终南圣母和西山圣母,成为两位圣母的镇洞之宝,再后来,终南圣母又把银钟交给弟子银铃公主,而西山圣母则将金钩交于弟子刘云霞。如今,&八卦紫金钩&落在女道士刘云霞之手。&
八王千岁问:&这道姑刘云霞又落于哪痤道院庵堂呢?&
&唔&&哈哈哈&&&
杨五郎大笑不止,把众人笑得莫名其妙,如坠浓雾之中。笑了一会儿,五郎转向六郎延昭,敛颜正色而语:&贤弟,此事奇巧之极,刘云霞随王怀女一同在西歧州,是王怀女的军师。&
一句话语音未了,杨六郎的脸色&唰&地变得苍白,垂头不语,堂中诸位也都觉得此事难办。
一提王怀女,为何众人一同犯难,这王怀女却是何人呢?
书中暗表:王怀女本名王兰英,生得皮糙肉厚奇丑无比,而且性烈如火,犷悍猛浪,生性倔强,容不得半点不顺之词。其父王怀,后汉时与杨继业同保刘崇,俱称为&令公&。后来王令公王怀与杨令公杨继业一起归顺大宋。王令公与杨令公结交甚密,可谓至友。那年杨令公之妻佘赛花有孕在身,怀的正是六郎延昭。而王令公之妻胡素娟也正是身怀六甲,于是二位令公指腹为亲,说是如果同生女孩,则结为干姊妹,如同是男孩,则认做于兄弟。如生下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足月而产,佘赛花生下六郎延昭,胡素娟生下一女,取名王兰英,王怀女取王怀之女意也。
王令公后来奉旨镇守西歧丹,将女儿带在身边。鸟飞兔走,暑往寒来,转瞬之间,王怀女与杨延昭都已长大成人。当西歧的王怀女听说杨六郎在京城被招为郡马,气得她五灵神暴躁,三昧火烧胸,立即要点兵布将,找六郎杨景算帐。幸得令公王怀好言相劝,说是杨家满门素怀忠义,功德无量,六郎被招为郡马理所应当。与我王家的亲事,杨家守信重义,断然不会做那食言背信之事。况且伴君如伴虎,圣命已下,孰敢相违?吾儿快快罢兵收将,不可出此无名之师!我想杨家不久就会行聘过礼。吾儿上门扰闹,岂不让人耻笑?
王怀女被父亲劝阻,没有去找杨六郎,时过不久,杨家被害,两狼山老令公杨继业为国捐躯,七郎被潘仁美乱箭穿身,六郎也被奸臣陷害发配云南,戴罪充军,永世不得还京,于是与王怀女的婚事就耽搁下来。
六郎延昭在云南充军时,又受到居官显赫的北国细作王强的陷害,圣上降旨赐死,幸得义士任堂会冒名受死,才救了六郎性命。而奉国上下皆以为六郎屈死。王怀女得知杨六郎屈死云南的消息,怒不可遏,大骂昏君无道,奸臣狠毒,当即就要点派发兵,为六郎报仇。怎奈父亲王怀正值重病在身,眼看不久人世,王怀女不忍丢下父亲不管,暂按下心头怒火,为父亲请医访药直至王怀谢世而去,王怀女才率兵动身。
北国韩昌见杨家满门被害,以为大宋再无可与之匹敌的对手,于是兵发中原。隐名埋姓的六郎见国家有难,借贩牛之机,奔赴边庭,大摆牦牛阵,大败韩昌,及至二摆牦牛阵时,被韩昌攻破,六郎溃败而退,和赶来复仇的王怀女相遇。王怀女率队救了六郎延昭,打得韩昌大败。
朝庭得奏杨六郎精忠报国,护疆有功,太宗特赦,赦免杨景死罪,官复原职。六郎与王怀女得旨后,即打点上路,回开封天波杨府看望老娘亲。在天波府余老太君择吉日为六郎和王怀女成婚。洞房花烛夜。王怀女劝六郎说:&六郎,从今天起咱俩就是两口子了,两口子有话就说,今晚你听我一句劝。明晨上朝,你把你那什么狗屁官给辞了,咱俩回西歧州,噢,对了,带上你老娘和你那几个寡妇嫂子,你那柴郡主是皇家的金枝玉叶,咱不敢说,她若跟着去,咱也不能拦着。西歧州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皇上管不着咱,咱也是眼不见心不烦,犯不上为他的什么社稷江山,劳心费力,西歧有咱的房屋地产,咱也过他几天清闲日子。&
六郎闻听此言一皱眉头:&兰英,此话不妥呀。当今圣明,对我杨家有天高地厚之洪恩,怎能辞君而去,置大宋江山于不顾呢?吾本中原子孙,尽忠报国实为己任。先父已为大宋捐躯尽忠,吾等若是辞官而去,便是不忠不孝,他年黄泉路上,何颜拜见先父哇,兰英,快快打消此念,不可再提。&
&得了吧,别提你那&尽忠报国&了!你们老杨家为他赵家的天下,扔进去几条命了?皇上给了老杨家什么好了?就算是大丈夫应该为国报效,咱拎着脑袋跟那臊奴干行!哪怕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值个,可你想想,你们老扬家有多少条性命是被奸臣害的?皇上圣明?圣明还听信奸臣的话?就说你吧,要不是人家任堂会为你把脑袋献上,顶了你的死罪,你早就成了冤死鬼了!圣明?狗屁!别为他卖命了,我可不愿做寡妇!&
六郎勃然大怒:&王怀女!你怎敢恣意谤君?真是目无法纪,胆大妄为,你可知这是犯了诛杀九族之罪!我杨家满门忠孝,哪一个似你这等无君无臣,无尊无卑,真真气煞我也!&
&杨老六!听你这话,你们杨家是容不得我了?噢&&我明白了,你杨老六是有了柴金花那样如花似玉的老婆,就不想要我了,看我长得皮黑肉厚,不如你那柴郡主的脸蛋子细嫩,听我说话粗声野气,不如你那小娇娘说话中听,嫌弃我?杨老六,我告诉你!你嫌我寒碜?我还嫌你窝囊呢!别以为我想赖在你们杨家不走,我喜欢你杨老六咋的?狗屁!我这就走,给你的柴姑娘腾窝儿!&
&你别拦我,告诉你杨老六,我这辈子再也不想见你!&
杨六郎见这位王小姐粗野不羁,说起话来全无半点节制,以前我杨家阉家效忠宋室,世代之功没有丝毫不捡之处,还屡受小人奸臣陷害,如果再有王怀女这样一个疏虞失慎之人,非给杨家招来满府祸殃不可!走就走吧。其实,留也留不住
就这样,王怀女盛怒之下,拂袖而去。至今十有八载,两人再未会面。
今日重新提起王怀女,怎能不叫六郎及满城文武犯难?
杨五郎说:&三年前我便知晓西歧州王怀女与刘云霞情深义笃,宛如同胞姊妹,如不对王怀女相劝,使其实心扶保大宋,重归杨门,那刘云霞也决不肯前来,刘云霞不肯前来便无从得到&八卦紫金钩&,没有&八卦紫金钩&便破不了&混元扣仙钟&,时间一久,宗英既便有&降魔杵&带在身边,怕是也难保性命,六弟呀,这王怀女是非请不可之人,你要以大宋江山,宗英性命为重,还是亲去西歧,走上一遭吧。&
杨六郎面有难色。
老太君心想:王怀女也算是我杨门之将,六儿之妻,决不会和杨家为仇作对,想当初,王怀女与六儿年轻气盛,涉世不深,言语不和,王怀女才负气而去,现如今两人随着年长而持重,此番六儿前去,只须赔个不是,王怀女就会回心转意,夫妻俩就能重归于好。于是老太君说:&六儿呀,为娘我想王怀女本是你指腹为亲的妻室,他年虽有不悦之事,如今必竟时过境迁,怀女不会把那先前之事耿耿于怀,我儿前去西歧,向王怀女赔礼道歉,怀女定会弃旧日之怨,解今天之危的。&
杨六郎哀叹一声:&老娘亲,去西歧州劝王怀女之事,孩儿斗胆相辞。王怀女与儿昔日之怨,决非孩儿前去进上几言和好之辞而能解。王怀女生性刚烈,是个出言不悔之人。依孩儿所见,去西歧相请必是徒劳之行。故而孩儿冒死相辞。&
&大胆!为娘之命你怎敢抗命不遵?!两军阵前军情危急,你贤侄宗英性命难卜,你怎能不思不顾?!真是不忠不孝的忏逆!不许推脱,马上起程上西歧州!&
&娘!并非孩儿不忠不孝,那王怀女本足难以劝侮之人,孩儿前去非但不能劝其前来助我杨门,王怀女衔怨报恨,说不定还会生出许多事端。求老娘亲明察事理,免除此行。&
&大胆!你难道不知军法无情吗!&
&孩儿实在难以从命!&
老太君气得举起了龙头拐杖!
八王千岁见杨六郎记恨王怀女,拼死抗命,不肯前去相请,母子俩剑拔弩张,看看事情要闹大,连忙上前和解:&老太君暂且息怒,延昭不愿前去,是必有其为难之处,不可相逼过急,待我细细问来。&
八王又转向六郎延昭:&妹丈,今日为何拼死抗命?莫非有甚难言之隐吗?&
&千岁大人,十八年前王怀女离去之时曾有誓言道:永世不愿与我相见。我不能厚颜前去相请。王怀女本是信誓守约的人,即使我肯前去,她必不肯见,即使肯见也必不肯来。我前去何益之有呢?&
八王千岁听罢沉思片刻,缓缓言道:&言之有理,延昭前去未必有益,不如另遭他人前去,王怀女无由拒会,相见既成,便可以良言至理相劝,或许能感其心而转其意,使其偕刘云霞一同前来破阵解危。对!&
八王略提高了些声音说:&军中哪位愿代延昭前往西歧?&
问了几遍,军中众将无人敢领此命,都觉着王怀女是个难进逆言之人,自己难胜此任。沉默了半晌,穆桂英轻声说:&如得千岁恩准,桂英愿领此令。&
八王千岁有些犹豫:&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帅,桂英这一走,军中谁来&&&
六郎延昭急跨步上前,秉腕而言:&千岁大人,桂英如肯亲赴西歧一遭,未将愿替元帅代理几日。&
杜金娥一旁插言述说己见:&依我看来,桂英前去最为合适,一者,同为女人相谈无忌;二者,桂英是晚辈,又算是王怀女的儿媳,倘有言语不慎之处,王怀女不会过于挑剔;三者,桂英文才武略,即可以超群之武力防不虞之事,又可以精当之言辞动怀女之心。所以,我看桂英前去成事是十拿九稳。&
杨五郎也说:&此事让六弟前去是有些不妥。不如桂英去的好。&
老太君也点头赞同。
八王千岁见众将一致同意派穆桂英赴西歧劝王怀女,于是发令道:&好!就派穆桂英去往西歧,穆桂英离军之时,暂由六郎延昭代理元帅之职!&
穆桂英领命下来,不敢耽搁,立即打点行装准备上路。
为行路方便,穆桂英是一身男子打扮:头扎黄绸四周巾,身上一套黄绸紧身衣裤,脚穿高鞠黑革软靴,潇洒利落。穆桂英胯下的桃红马是一匹宝马良驹,平日里金鞍玉辔,此时也换成革鞍丝缰。
穆桂英伴做一个公子模样,跨上宝马扬鞭策马,向西而去。
这匹混红马跑起来追风躜月,两头见日可行千里,穆桂英伏于马背之上,任凭风吹玉貌、沙打花颜,全然不顾,心急更觉马蹄缓,情迫愈感日光疾。
这一天傍晚,日夕暮薄,正是宿鸟归飞时分,穆桂英策马来到一座雄伟挺拔的大山脚下。远远望去:夕阳点染苍山翠,晚霞尽照峻岭微。半山坡上有一座小庙,山林掩映之间,却见几处黄瓦灰墙。
穆桂英顺大道放眼前方,不见有镇店村落,眼看天色已晚,投宿无处,穆桂英决定到山上庙宇之中,聊度一宵。好在自已身着男装。如若不然,怕是今夜真要无处栖身了。
主意已定,桂英打马上山,来到寺庙门前。门额之上有三个字:宝禅寺。门两边有一幅对联:
云游游去凡尘远,
水荡荡来佛心禅。
穆桂英抬手叩了叩门环,庙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小陀头走出来,双手合十,口中喝诺:&阿弥陀佛。施主因何事叩我山门?&
&小师父,我乃离乡游子,在外与人合伙做点生意,离家过久,思亲情重,特取道还家,拜望老娘慈颜。今行至山脚下,时光将晚,此地前无村,后无店,小生无处栖身,特来宝寺讨扰,求乞宝寺容小生在此暂宿一夜。&
&施主稍候片刻,容我禅堂回禀住持。&
穆桂英在庙门前等了不多时,小陀头跑回对穆桂英说:&住持请施主禅堂会面。&
小陀头前边带路。先把马在院中拴好,又把穆桂英领到大殿门前。宝禅寺住持,从殿门疾步而出,降阶相迎,就见这个和尚,三十七、八岁的年纪,高挑个,长脸型,面白如脂,一双细眉,吊稍凤眼,目似深潭,一件黄色袈裟随风飘洒。
小陀头站在一旁对穆桂英说:&这就是我寺住持云水大师。&
穆桂英连忙疾步上前,深施一礼:&小生扬英桂,还家探母,行至山下,天色将晚,无处栖身,特来宝寺讨扰,不知法师能否容得小生在此暂宿一夜?&
云水和尚一直在上下打量眼前这个投宿公子,见这位公子中等身材,面如姣月,日似朗星,眉宇问透出一团英气,心下觉得这决非一个等闲之辈,待慢不得。听得穆桂英话音落,云水和尚忙接上说:&小寺地处荒山鄙野,难得一见山外之士,今有贵客临门,却是给小寺增辉,贫僧喜之不及,何言讨扰?蒙公子不弃,可否先到堂上小叙?&
&承蒙厚待,多谢了!&
穆桂英随云水和尚来到禅堂之上。禅堂不大,纤尘不染,陈置素雅,正中供案旁,木架上架着一只禅杖,这禅杖通体金黄,霞光烂烂,一看便知是一件宝物。
落座寒暄过后,穆桂英指着那禅杖问云水和尚:&小生也曾云游拜谒过几处山门宝刹,从未见到过这般光亮的宝物,敢问大师,这禅杖唤做何名,有甚来历?望大师讲讲,也让小生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云水和尚尬尴一笑:&嗬嗬,嗬嗬,嗳!实不相瞒,这禅杖唤做何名,有甚来历,贫僧也俱不知晓,自十年前入寺之时这禅杖就安放于此,那时我也曾问过老住持,怎奈他对这禅杖之事也不知根由,只是说,自从有这座寺院时,便有这只禅杖,不知有几百年了,而且历届住持都告戒说,任何人不准拿此禅杖。所以寺中无人知晓这禅杖的来历。以贫僧之见,这座寺院倒是随这禅杖而来。&
穆桂英笑问:&哦?此话怎讲?望大师赐教。&
云水和尚还以一笑:&本寺名日&宝禅寺&,就是说,正由于有了这只宝贝禅杖,才修此庙宇,故而名曰&宝禅寺&。&
&法师之言甚为有理,&宝禅&所指定是这只禅杖了。&
说着话,云水和尚就觉着眼前这位公子谈吐之声清新悦耳,如石上流泉,似莺喉百转,云水和尚不由得又把眼睛占盯视穆桂英的脸庞。
穆佳英察觉了和尚的眼神,不禁心头一跳,暗悔自己不该只顾谈宝,忘记了&言多语失&之训。忙把头略低了低,深怕和尚识破自己的乔装。
云水和尚见&杨公子&突然打住话头,便说:&杨公子一路鞍马至此,想必是腹中饥喝。&
未等穆桂英搭话,云水和尚命道:&来人哪,速速去给杨公子准备斋饭!&
此时穆桂英确实饥肠辘辘,便未做推辞。不一时,斋饭摆上,不外是一些蔬菜、豆腐之类,穆桂英一边吃着饭,一边与和尚随便地闲聊,只是话语不再多了。
这之间,云水和尚的一双眼一直没有离开穆桂英的脸。猛然间,云水和尚眼珠一亮,心头一紧,他把眼睛使劲眨了眨,再次定睛看去&&
&呀!&和尚险些叫出声来。他看到什么了?他看到了穆桂英那细如脂玉般的耳廓下端的穿缀耳坠的耳朵眼儿!
和尚明白,只有女人才扎耳朵眼儿。他看着穆桂英的容貌,听着穆桂英的声音,心中早就有点生疑,这下看清眼前之人扎着耳朵眼儿,便心下断定对面坐着的,不是什么公子,而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人。
这云水和尚自从到这深山小寺出家起就再未见到过女人,现在发现跟前坐着的,是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原本就心性不稳的云水和尚,眼下只觉得,心鼓不止,二目迷乱,周身劲涌,血撞心头,已是稳不住心了。
穆桂英早把这和尚脸上的态易神变看到眼,心头也是一慌:自己孤身一人流落荒庙,乔装被人识破,这和尚已露不义之态,自己要用心提防,想自己的一身武艺,或许还能防得不使那和尚近身,只是今晚怕是难以睡上安稳觉了。
再说穆桂英在和尚给安排好的紧靠禅堂的一间厢房里和衣而卧,又把随身的宝剑抱在怀中。桂英微合二目,时时告诫自己;不能睡去,不能睡去!权当在此稍歇一下筋骨。如此直至深夜,不见云水和尚有何动静,桂英心头稍一松懈,一阵睡意袭来,许是鞍马劳顿,许是天意安排,只觉心头一迷,桂英竟然合目睡去。
却说云水和尚将穆桂英送去体息后,便心烦意乱,别说诵经修性,连坐都坐不安稳,时时从蒲团站起,在禅堂烦躁踱步。直到深夜,和尚再也按捺不住从心底冒出的那股邪心淫念,他偷偷潜出禅堂,来到穆桂英下榻的厢房窗前,侧耳细听,未听见动静,便蹑手蹑脚来到门前,从腰里取出一把戒刀,插进门缝去拨那门栓&&这位云水和尚,到这&宝禅寺&之前,曾做过几年&云水僧&,也叫&行脚僧&,所以后来才取了个法号叫&云水&。那时这种事他没少干,所以今天做起来,也是轻车熟路&&片刻之时,他将门栓拨开,闪身进屋扑向在床上和衣而眠的穆桂英。孰不知,这一扑就注定了云水和尚后半生修禅之苦。不过,这倒也成全了他,听说他后来真修成了正果。
再说穆桂英本是没有睡得太实,蒙胧之中猛然觉得被人按住了双臂,穆桂英稍惊过后,心中明白,果然是那淫僧动了邪念。穆桂英并未睁眼,脚下暗暗躜劲,蓦地突发右脚,正中和尚左肋,和尚未加防备,被踢得倒退数步,撞在墙上,穆桂英虽是躺在床上,这一脚之力也非同小可,和尚只觉左肋下一阵钻心刺骨之痛,他咬咬牙,没哼出声,稳神运气,再次扑了过来。
桂英见这和尚肋中一脚后,仍能上前,心中暗想:这和尚有些武功,居然能吃得住我那一脚。并且还敢上前,看来是个对手!穆桂英哪里知道,这叫&色胆包天&。
穆桂英不敢怠慢,一个&鹞子翻身&从床上滚翻落地&呛啷&一声亮出了利剑,随即使出一个&巧女穿针&之势,剑锋直指和尚咽喉。
和尚暗叫一声&不好!&
忙一侧身让过剑锋。桂英回手一个&白鹤亮翅&向和尚背后劈去,和尚屈腰团身又躲一剑,桂英旋即转身又发一剑,&泰山压顶&朝和尚当头劈去,和尚慌忙闪身向旁一跳,只听&喇啦一声袈裟已被剐开一条尺余长的口子。
和尚见对手转瞬之间连发三剑,如同电光石火,疾不可防,便知这女子武艺非凡,自己赤手空拳,是万难匹敌。和尚觑个空隙,抽身逃出房门。穆桂英高呼一声:&哪里逃?&
紧跟急迫而去。
云水和尚出得门来,逃进禅堂,反手刚把门关上,&&门外的穆桂英飞起一脚将门踹开,和尚&噔噔噔噔&向后倒退,正撞在木架架着的禅杖之上,他回身探臂将禅杖取下,平端掌中。穆桂英执剑当面而立。和尚发狠,抡起禅杖向穆桂英拦腰打去,桂英连忙转腕压锋向外磕,剑杖相接,只听当啷一声响亮,但见万道霞光耀眼,桂英就觉掌中宝剑如同无物,并末把禅杖磕开,桂英忙向后纵身让开禅杖。待耀眼霞光过后,再看桂英掌中之剑,早已化为一滩铁水,只留剑柄尚在手中。
穆桂英此惊非小,惊骇之时,云水和尚又一杖打来,桂英侧身欲躲,晚了!就听震山撼岳一声响,这一杖正打在穆桂英的背上,一时间满室金光,令人难以开睫。&
乾元山金光洞内,祥云缭绕紫霭升腾,碧游床上,盘膝打坐一位老者,白须皓发,慈眉善目,怀抱拂尘,头戴黄缎...上回说到老太君、杜金娥为宗英就要葬身火海而抱头大哭。突然,““呼啦啦””一声响,火头上腾起一团水雾,...阵心法台上祭起宝鉴的正是浮沫山轻岩洞的混元教主海潮。两天来,天门阵被宋兵破了一十六散阵二十八护卫阵,...上回说到杨宗英测出穆桂英不久人世,活不到明晨,惊得后退一步,众将官围在主帅病榻前,“个个呆若木鸡,面...回说到,玉阁童抬头一看,吓得倒身在地,连叫不好。你道是玉阁童抬头看见何物?玉阁童看见了香案上供的是元...上回书说到穆桂英在惊驻之时,被云水和尚一禅杖击中后背。那惮杖本是件宝贝,宝剑被击尚化成铁水,击中肉体...上回书说到穆桂英听说二位弟弟已被绑缚斩首,痛失亲弟之情,至使她当时昏厥过去。把个王怀女急得抓耳挠腮,...却说江北萍正欲解救杨宗英,勾月蝉突然闯进后帐,执双剑堵住了帐门,一时间把帐里的两个人惊得手足无措,江...上回说到,杨五郎说出那“混元扣仙钟”七天七夜便可将人化做脓血的话,真是一语出口,满座皆惊。宗英被罩已...江北萍和杨宗英一个负伤,一个被法宝困在天门阵,穆桂英一时既不知道破宝之法,也无法杀进天门阵,无奈只好...说一说佛教中的淫戒
&&&&&&&&&&&
  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
  【缘起】于欲境界安立名言,名为欲想。于欲境界忽起寻求,名为欲觉。由欲不遂,而起于恚,欲之与恚,同依于痴,三毒既具,则为一切结缚根本,违清净行,能招此世他世苦报,故名不净恶业也。
  【注】欲想:心中想女众之身体特征(如胸、臀等),若继续联想下去,身心如痴如醉而起寻求,称为欲觉。若由欲已遂,欲海难填故而起贪,不得又生恚,三毒轮转,永不停息。
  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
  【注】黄门:男根损坏之人。《十诵律》卷二一,将黄门分为五种:
  一、生黄门:天生即不能行淫者。
  二、半月黄门:半月能淫,半月不能淫者。
  三、妒黄门:见他人行淫,男根方能勃起者。
  四、变黄门:欲行淫时,忽失男根者。
  五、形残黄门:生已腐烂,或因虫啖等而截去男根者。
  戒律规定上述诸人皆不能出家受具足戒。
  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
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
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远方便也);
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近方便也)。
  【缘起】淫戒以三缘成不可悔:一、淫心:谓如饥得食,如渴得饮,不同热铁入身,臭尸系颈等;二、是道:谓下文所明三处;三、事遂:谓入如胡麻许,即失戒也。
  【注】犯根本罪前有三种方便罪,说明如下:《事钞》云:“分约淫戒以明。如内心淫意,身口未现,名远方便,此犯下罪(下品可悔罪);二、动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中罪(中品可悔罪);三者,临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处已来,名近方便,是重中罪(中品可悔罪)。”
  以淫戒来说明这三种方便。内心起了行淫的念头,尚未表现在身、口的动作上,这叫做远方便,这时是犯下品的罪。念头一起,就算犯罪了,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真真正正的佛弟子,起心动念都要小心,如果起了淫念之后,接着动了身口,就是开口向对方讲,或者身体向着行淫的处所走去。
  “未到前境”,就是尚未到达那个行淫的地点时,这叫做次方便,这时犯的罪,是中品罪,比远方便所犯的罪重一点。如果起了淫念之后,发动身口的动作,到达了行淫的地点,“身分相交”,男女双方的身体已经抱在一起,“未至犯处已来”,但是尚未交媾,还未犯到淫戒的根本入如胡麻许(毛头许),这时是近方便。
  《戒学浅谈》云:我来讲个有关远方便、次方便、近方便的故事给你们听,希望能加深你们对前方便的了解。记着,在三种方便中,能止处就要马上停止,不要继续向前进,以免犯到根本。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
  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这句话是叫我们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止恶行善。佛家的说法:“每个人身上有两个神,一个叫‘同名神’,另一个叫‘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记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记恶的神。我们任何一个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他们都会记下来。所以我们最好不要随便起心动念,以免造恶因。万一造了恶因,就要赶快回头,不要一直犯戒下去,乃至破戒。
  《无量寿经》说:“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有神明记下我们所造的善恶,如果犯了罪,他就不会饶恕你。我们要随着自己所造的善恶,而去受苦受乐。好了,现在进入故事的主题,这是我在一般世间法的杂志中看到的。
  在清朝末年,有一个举子要到北京去考状元,状元是春榜,是过了年才考的。一般远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时出发赴京,才能赶得上春天的考试。在大陆上,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地,把路都埋没了。这位举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这种情况,无法向前行,就只好住到一家客栈里面。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位年轻的寡妇,她先生刚去世不久。这位举子原来只计划在这家客栈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继续赶路,没想到大雪连绵不断,马路积雪依旧很高,无法成行,就只好继续在客栈住下去。
  一天复过一天,一个是青年男子,一个是年轻寡妇,孤男寡女,天天对望,日久生情,就动了念头了。在动了淫念时,就犯了“远方便”的轻罪。在起了淫念之后,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间,在他举手敲门之前,这个举子想到如果犯了淫,天庭会将他的状元名革除(中国古时候有一种说法:一个人若是犯淫,纵然是再好的学问,命中注定是今科考中状元,天庭会革除他的状元名,他就考不上),于是走回自己的房间。这样,他已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
在年轻寡妇这方,她起了淫念之后,就走向男的房间,但在未进入男的房间之前,她想到,自己应该要为丈夫守节,死后才能升天;如果犯淫,就会下地狱。一想到此,她就走回自己的房间。同样的,这位寡妇也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尽管男女双方都暂时控制住自己的淫念,但欲火燃烧,终究按捺不住,这位青年举子和年轻的寡妇,还是共处一室,身体抱在一起(尚未交媾)。这时,就是犯了“近方便”的重中罪。
在他们身体相抱的时候,听到空中有一个人讲话了:“你们两个王八蛋,要干又不干,把我的功过簿,划得稀巴烂。”说着,就丢下一本功过簿。他们两个人一看功过簿,上面都有他们的名字,一个是今科状元,因犯淫而革名;一个死后升天,也因犯淫而划掉她的名字。他们两个人一看,吓得发抖,从此不敢再起淫念。佛弟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一犯淫戒,什么功德都没有了。
  若优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不可悔;余轻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未配嫁,于中非道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缘起】婢使未配嫁,则未有他主,若欲摄受,便应如法以礼定名,为妾为妻,皆无不可。若非道行淫,坏其节操,致使此女丧德失贞,故虽不失戒体而后报罪重。所谓损阴德者,幽冥所深恶也。
  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值,无犯。
  【注】此事在印度行得通,在中国则期期以为不可,何以故?地理环境不同故,两国文化渊源各别故。印度气候较为炎热,天时地利人文种种因缘,致使当地人民性欲比较强烈,所以印度女子十二岁可以结婚,这在中国行得通吗?中国古称“礼仪之邦”,男女授受不亲,这在印度行得通吗?中国素尊正人君子;正人君子者,能去花街柳巷吗?正人君子尚不行走花街柳巷,何况五戒居士,胆敢犯共淫女行淫吗?生死根本,欲为第一,犯染此事,生死尚不能了,何况成佛乎?此处佛说无犯者,谓未犯佛戒,非谓可以行淫也。印度亚热带地区,禁制过严,人不奉行,反成虚文,我佛大慈,故开方便。
  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邪淫,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若优婆塞,自受八支(谓一日一夜八关戒斋),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缘起】佛弟子净戒人: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也。乃至己妻受八支戒日,亦不得犯;犯者,同名破他梵行。
  问:犯他净行,固名重难,设有反被受戒人所诱者,是遮难否?或不知误犯,后乃悔恨,诚心发露,许受五戒及出家否?
  答:若知彼已受戒,便不应妄从其诱,然既被诱,罪必稍减;不知误犯,理亦应然。但忏悔之方决非轻易,应须请问威德重望,深明律学者乃能灭此罪耳。
  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龙王。
  【缘起】此结示净戒不可亏犯也。戒身,即法身,佛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法身故。以此戒法,师师相授,即是如来法身常住不灭。若或自破梵行,或复破他梵行,则是破坏如来法身,故较破坏生身舍利塔罪为尤重也。
  伊罗龙王,具云伊罗跋罗,亦云伊罗钵。伊罗,树名,此云臭气;跋罗,此云极。谓此龙王昔为迦叶佛时比丘,不过以嗔恚心,故犯折草木戒,不知忏悔,遂致头上生此臭树,苦毒无量,况杀、盗、淫、妄根本重戒而可犯乎?然杀、盗二戒,稍有慈心廉退者,犹未肯犯,独此淫戒人最易犯,故偏于此而结示也。然犯戒之罪既有重于坏塔,则持戒之福不尤重于起塔耶?幸佛弟子思之。
  【注】《寿康宝鉴》云:余杭陈医生,有贫人病危,陈治之痊愈,亦不责求报酬;后陈因避雨过其家,其姑令妇伴宿以报恩,妇唯唯。夜深就之,曰:“君救妾夫,此姑意也。”陈见妇少而美,亦心动,随力制之,自语曰:“不可!”妇强之,陈连曰:“不可!不可!”坐以待旦,最后几不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天明遁去。
  尔后陈有子应试,主试官弃其文,忽闻呼曰:“不可!”挑灯复阅,仍感无可取处,再弃之,又闻连声呼曰:“不可!不可!”因之复加详阅,实未达标准,最后决意弃之,忽闻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连声不已,知必有阴德所荫,因录取之。榜后召问原因,其子亦不解何故。归告父,父曰:“此我壮年事也,不意天之报我其厚如此!”按,美色当前,生理冲动,人所难免。而现今社会,到处皆有诱惑之坑,是祸是福,亦凭各人之能否遵从礼法,力克其邪!为己、为子孙,可不惧乎?
  【注】欲戒淫行,须伏淫心,淫心若伏,便不犯淫了。兹录三种降伏淫心之法,以供初学参考(后二摘自《欲海回狂》):
  一、《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多淫众生,若遇淫境现前,淫心冲动,只要一心观念观世音菩萨,如在目前,生惭愧心,鞠躬合掌,至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想菩萨以甘露水,浇我身心,我此欲火,化为清凉。三业至诚——心念观音慈力,口念观音圣号,耳闻观音慈音,必有奇妙感应,万事万灵。
  二、四觉观,此观成时,深知彼我同具陋质,是为随境除贪方便门。凡夫淫欲念,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欢喜;今世得为男,又爱女人体。随在觉其污,爱从何处起?
  睡起生觉第一:默想清晨睡起,两眼朦胧,未经盥漱,此时满口黏腻,舌黄堆积,甚是污秽。当念绝世娇姿,纵具樱桃美口,而脂粉未傅之先,其态亦当尔尔。
  醉后生觉第二:默想饮酒过度,五内翻腾,明晨忽然大呕,尽吐腹中未消之物,饿犬嗅之,摇尾而退。当念佳人细酌,玉女轻飨,而杯盘狼藉之时,腹内亦当尔尔。
  病时生觉第三:默想卧病以后,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疮痈腐溃,脓血交流,臭不可近。当念国色芳容,纵或年华少艾,而疾苦缠身之日,形状亦当尔尔。
  见厕生觉第四:默想通衢大厕,屎尿停积,白蜡青蝇,处处缭绕。当念千娇百媚之姿,任彼香汤浴体,龙麝熏身,而饮食消融之后,所化亦当尔尔。
  三、九想观&
此观成时,方悟身后无量凄惨,是为返终绝爱方便门。人想死亡日,欲火顿清凉。愚人若闻此,愁眉叹不祥。究竟百年后,同入烬毁场。菩萨九想观,苦海大津梁。
  新死想第一:静观初死之人,正直仰卧,寒气彻骨,一无所知。当念我贪财恋色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青瘀想第二:静观未敛骸尸,一日至七日,黑气腾溢,转成青紫,甚可畏惧。当念我如花美貌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脓血想第三:静观死人初烂,肉腐成脓,势将溃下,肠胃消糜。当念我风流俊雅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绛汁想第四:静观腐烂之尸,停积既久,黄水流出,臭不可闻。当念我肌肤香洁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虫啖想第五:静观积久腐尸,遍体生虫,处处钻啮,骨节之内,皆如蜂窠。当念我鸾俦凤侣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筋缠想第六:静观腐尸,皮肉钻尽,只有筋连在骨,如绳束薪,得以不散。当念我偷香窃玉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骨散想第七:静想死尸,筋已坏烂,骨节纵横,不在一处。当念我崇高富贵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烧焦想第八:静观死尸,被火所烧,焦缩在地,或熟或生,不堪目击。当念我文章盖世之身,将来或亦如是,则淫心淡矣!
  枯骨想第九:静观破冢弃骨,日暴雨侵,其色转白,或复黄朽,人兽践踏。当念我韶光易迈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修此九想观者,可于虫啖想时停心注想,若能观出臭味,淫心可息矣!
另古时有一首诗,颇值玩味。诗云:“江上臭皮囊,当年桃花面;昔日恨不见,而今不忍看。”
  【注】狄仁杰,唐朝山西太原人。少年时,丰神俊朗,面貌极美。有一年因为上京参加考试,途中寄宿在一家旅舍。是晚,当夜阑人静,他正埋首读书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美丽的少妇,偷偷地进来会见他。一问之下,才知道她是旅舍主人的媳妇。因丈夫刚死不久,难耐孤独,日间见他英俊逼人入迷,所以晚间特来相会。
  狄仁杰听完她的诉说,又见她想以美色来挑逗媚惑他,心里不觉愣了一下,随即又心如止水,丝毫不被所动,并且以怜悯的语气,极温和地对她说:“看见你这妖娇的媚态,使我更加想起一个老和尚对我开示的话!”艳丽的少妇一听狄仁杰的话,很感讶异,于是娇声嗲气地盘问他:“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狄仁杰见她动问,即顺机开导她说:“我以前借住在一间寺院读书时,曾经有一个老和尚为我看相说:‘依你的相貌,将来必能大贵,但一生中要特别谨慎,不要因贪爱美色,而犯了淫戒。’
  我当时就请教他说:‘美色是人见人爱,极难控制,不知有什么方法,才能息灭贪淫的欲念呢?’那老和尚很慈祥地开示我说:‘我教你一个很好的方法,大凡人之所以会兴起男女淫欲的念头,就是因为贪爱着对方的美貌,如果能试着把那美艳的躯体,联想成忽然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床笫,骨瘦如柴而头发蓬散,眼睛深陷而无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或者联想那美丽的躯体,因卧病太久,即将死亡,一阵青一阵白,全身抽搐,变得很丑恶,令人不敢看。更进一步,联想死后,时间一久,遍体腐败臭秽,口、鼻、眼、耳都有蛆虫,钻入钻出啮食骨肉。本来娇艳美丽的躯体,一下子变作骨是骨,肉是肉,被虫啮得骨肉凌乱不成形。到此地步,相信你必会把那炎炽的淫欲念头,泼得冷如寒冰,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我敬佩并遵守着这位老和尚的教诲,不敢稍有违背遗忘。现在看到你来,对于你那娇媚的身材、动人的仪态,起初我也非常的喜爱,差点难以控制。于是即刻忆起老和尚的教诲,把你当作生病想、将死想、已死想,顿时把那贪淫的念头熄灭掉,心有如死灰,不再复燃了。我听你之意,本想为丈夫守节终身,可是因看到我的英俊,所以一时控制不住,才偷偷地来看我,想满足你那淫欲的爱念。
  如果你能把我也像老和尚所教的方法想一遍,那么我又有什么值得你兴起爱欲呢?”这时那少妇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于是默然地站着,照那方法想了一下,忽然感激得流下眼泪,向狄仁杰跪拜说:“很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名节,还指示我熄灭淫欲的极好方法。使我从此以后,能做到古井无波,为丈夫守节终身,此后决不会再有淫欲难抑的困难了。”说着一再地向狄仁杰拜谢,怀着感佩的心情离去了。后来这位少妇,竟能以坚守妇节,受到朝廷的表扬,为天下人所称赞。而狄仁杰则辅助唐朝安邦定国,处处毁淫词,励百姓以德,成为一代名臣,以贤宰相而终,后于唐睿宗时被追封为梁国公。
  狄仁杰拒美色诗云:“美色人间至乐春,我淫人妻妻淫人,若将美色思残躯,遍体蛆钻灭色心”,此诗即脱胎于不净观。狄梁公少年时有此德行,宜其后来为贤宰相,若佛弟子常作如是观,持戒自能清净矣!
【注】明朝时,太仓有一位读书人陆容,长得英俊挺拔,仪表出众。天顺三年,到南京应试,借住在一家旅馆中。旅馆主人有一个女儿,因中意陆容不凡的相貌,晚间就到他窗外,流连不去,百般挑逗。陆公题诗拒之,女见之大哭而去。诗云:“风清月白夜窗虚,有女来窥笑读书,欲把琴心通一语,十年前已薄相如。”该年春季大考,陆公金榜题名。之前陆容父亲曾作一梦,梦见郡守率领众人抬着匾额,敲锣打鼓而来,匾上题了“月白风清”四字,不知何故,到此才知是中进士的预兆,于是写了一封信告诉陆容这个梦,陆公更觉警惕。后来官高极品,直至参政。
  古人为政,着重修德,故官愈高而德愈大。今人为政,多只顾名利,不问道德,故有“一代当官,三代打砖”之语。噫!可不戒哉!
【注】《正法念处经》卷一二云苦狱有十六段,兹节录五段:
  一、大身恶吼可畏处:若人毁犯净行沙弥尼故,死堕此狱,受身一由旬量,第一柔软,被细铁钳拔彼身毛及筋骨肉,痛苦叫唤,余狱人闻之心破裂分。
  二、内热沸处:若有恶人复犯持五戒之优婆夷,污彼梵行;自谓污他无罪,破戒非恶,不信因果,多行不善。死堕此狱,常受烧煮,及热风吹,彼热沸处,身熟而死。又活他走,被捉置于割截山中,热铁焰锯,割彼身根,叫唤痛死;复活受苦无量年岁。
  三、鞞多罗尼恶烧恶漂处:若有邪行之人,烧香取妇,彼妇无过,生厌之后,强词加罪,与过已复共行欲。如是之人死堕此狱,漂大河处,受大苦恼。在于暗处被热铁杖劈割烧煮,常雨铁杖割身分离。
  四、发愧乌处:复有邪淫,借酒行恶,淫己姐妹。死堕此狱,受热焰铜炉烧煮,死已复生,常在炉中,狱卒吹炉火使炎热;如是烧煮无量年已,得出铜炉,又在铁砧上被铁椎打死,举椎还活,复打受苦,经无数时。
  五、无悲暗处:邪行之人,淫己媳妇,或淫师母。死堕此狱,受焰燃铁地热沸灼烧,上下翻覆,同地狱人,互迭上下,百倒千倒,如煮块肉。复被杵捣筑,或作异块;如是细捣,细密和合,不可分别。
  【注】淫己姐妹者,我为人授五戒时,曾发现有这种事情,因为此人和姐妹一起睡的缘故。所以兄弟姐妹最好分房睡,至少也要分床,避免这种情形。
  若己之妻妾有娠时、乳儿时,及非淫根处而交媾者,亦名邪淫,如《智论》广说(准义应是可悔罪)。
  律论云:若长老闻此不净行,甚勿惊怪,何以故?如来怜悯我辈,为结戒故,说此恶言,若不说者,云何得知罪之重轻?若法师为人讲,听者慎勿露齿笑,若有笑者驱出。何以故?佛怜悯众生,金口所说,汝等应当生惭愧心而听,何以笑!
【注】 犯罪要件:
一、淫心。      二、是道。      三、事遂。
【开缘】:
一、为怨家所执,如热铁入身等,惟苦无乐。
二、熟睡不觉知。
三、狂乱坏心。
【注】若五戒弟子被人强逼或在睡眠时被奸,而完全无有淫乐,且有苦之感觉,或无知,不犯。如《善见律》卷八云:“优钵罗花比丘尼,从外乞食还,开户入户,暗故不觉男子在内,便脱衣而眠。此婆罗门从床下出,犯比丘尼。犯者坏比丘尼,此比丘尼爱尽无欲,如热铁入身,是故不犯。此男子行欲竟去,此地能载须弥山王,而不载七尺恶人,是故地为之开,即入阿鼻地狱,火如罗网。世尊语诸比丘:‘此比丘尼不乐故,故名无罪。’”又比丘尼在于寂静兰若中独住,或独在树下坐,易为强徒所侵,是故世尊制诸尼不得住兰若,亦不得在旷野林中之树下坐。
【注】若女众被人强奸时,须有方便,不令犯戒,如《戒学浅谈》云:万一你们被强暴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一丝快乐的感觉,只要有一点快乐的感觉,就算犯戒了,这是因为起了染污心。但是,要怎样才能不受乐呢?有的书上教人咬手指头,咬到它痛,痛了就不会有快乐的感觉。假如你的手被抓住,咬不到手指头,怎么办?续明法师在灵隐寺讲戒的时候,有谈及这件事情,他教人咬自己的舌头,或咬自己的嘴唇,一定要咬到它痛,才不会有快乐的感觉。我所以要特别提到这一点,是希望你们时时警惕自己,只要一个念头受乐,就算犯戒。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在一念之差,你们应当好自为之。
【注】云何是颠狂散乱病坏人之相?《十诵》卷五七谓:
一、痴狂,     二、散乱,    三、病坏心。
  一、痴狂者,有五相名狂人,即痴狂、颠狂也:
(一)亲里死尽故狂。      (二)财物失尽故狂。
(三)田业人民失尽故狂。
(四)四大错乱故狂(一切发热病致狂,一切细菌传染所致狂,一切物理性之刺激如过冷、过热、电激、声音激、打、压、跌等所致狂)。
(五)先世业报故狂。若有如是狂病,自知我是某甲,作淫欲,犯根本罪。
  二、散乱。有五种因缘令心散乱:
(一)非人所打故心散乱。   (二)非人令心散乱。
(三)非人食心精气故散乱。   (四)四大错乱故心散乱。
(五)先世业报故心散乱。虽有如是散乱,自知己是某甲,作淫欲,犯根本罪。
  三、病坏心。有五种病坏心:
(一)风发故病坏心。     (二)发热病故病坏心。
(三)冷发故病坏心。   (四)有以上三种俱发故病坏心。
(五)时节气发故病坏心。虽有如此等病坏心,若自觉己是某甲,作淫欲,犯根本罪;不知己是某甲,不犯。病坏即痛恼所缠。此开缘是四重同开,即四根本罪的共同开缘。
  此处要注意的是:虽有如此狂病,若尚有意识知道我是某甲,作淫欲(五戒则改为邪淫),犯重。此即开中有制,制中有开,有病可开,病好则制。
【注】为令读者便于观想,附印不净观照片三张于书后,作修观增上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淫羊霍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