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垧地需要多少稻苗鸡

“第一书记”进村来
作者:许诺 袁微 来源:四平日报 发布时间:日
2015年,在双辽市开展的选派机关干部到薄弱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中,统战部干部科科长单丰被派到双山镇杜力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到任工作以来,单丰以旺盛的工作热情、创新的工作思维、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帮助村里抓好党组织整顿、扶持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村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增产增收上做文章
&拽住、绷紧、快压土&&&春耕在即,双山镇杜力村农民李洪江一家正顶着春风忙着扣育苗的大棚。单丰和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军走家串户督促指导,看到此景,二人赶紧上前搭把手帮忙把棚膜扣上。
农时不等人,杜力村是双山镇的水稻主产区,正值水稻育苗扣棚季节。到任后,单丰总想在水稻增产增收上做点文章,今年春节刚过,单丰像得到宝贝一样,把优质稻种&&&小粒香&送到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军手里,叮嘱他今年开春把稻苗育上,在自家的田里做个试验,效果好就在全村推广。村支部书记张玉军、副主任张才、治保主任韩永军每人育一垧地的&小粒香&稻种,&吃亏占便宜村干部先试试,这样农民才信得过咱。&单丰总是把这样的理念传给村里的班子成员。单丰还与村班子积极推进水田区供排水沟渠建设。计划三年时间,将水田区内30000延长米主要供排水干渠全部整修完毕。同时,配套完成道路桥涵建设。目前已完成盖板桥7座,该工程计划投资58万元。
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是单丰担任&第一书记&后的又一项举措,积极推进集体机动地流转经营进程。通过竞价投标手段,对村集体机动地进行发包,使村机动地有序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方向集中,进而增加村集体收入。将10万元扶持基金入股张霞合作社,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万元。重点扶持桂波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全村水稻进行统一收割,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程。通过积极努力,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
在帮贫扶困上下功夫
杜力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召开支部会议和党员会议,为贫困村的建设寻找思路,开展&抓党建,促发展&专题讨论,都是单丰到村后第一时间主抓的工作。通过解放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来提高党支部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能力。单丰帮助村里制定了集中学习计划,每周一和周五利用2个小时时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制作2块展示板,让制度上墙,按照制度约束党员与村干部;共结成8对帮扶对子,开展党员与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结对帮扶,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单丰与&三委&成员交心谈话,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通过集思广益,在双山镇党委的支持帮助下制定了《杜力村三年发展规划》,为杜力村的未来发展绘制了美好的蓝图。同时与发改局、财政局、文体局、交通局、水利局、土地局、卫生局建立联系,沟通情况,积极争取资金73万元,为杜力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真抓实干上动真格
&下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最大的贡献是第一书记的责任。&按照上级要求,单丰对村部进行了扩建,达到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并积极向卫生局争取资金7万元,修建了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向林业局争取资金2万元,解决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村部办公硬件设备得到改善;协调市委统战部帮助解决电脑设备,用于发展村里的电子商务;向财政局争取资金24万元,在村部前建设文化广场2400平方米,解决了群众没有文化活动场地的问题;向水利局争取资金40万元,对杜力村境内排水渠进行清淤,共完成9600延长米,另外在赵才屯、金山屯、韩家屯、中和里屯,修建盖板桥5座,解决了多年困扰群众的排涝和行路难问题。
&下一步准备与吉林农大、吉林省虎翼化肥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绿色优质米,成立杜力村水稻育种科研基地,村集体用集体机动地入股,发展水稻育种规模经营和生态养鱼特色产业。&描绘、实施着村里的每项工作,单丰与村党支部及全体村民的心连在了一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一段公路需要维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