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死人手 谁李肃被谁所杀杀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张中丞传》后叙(节选)韩愈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英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有删减)1.下列各句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A.延霁云坐——延:请。B.此矢所以志也——志,作标记。C.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常:常常。D.因乱抽他帙以试——帙:书套,这里指书。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为(&&&& )A.①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②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B.①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C.①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D.①城陷,贼以刃胁降巡②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南霁云和张巡高尚品质的一组是(&&&& )①云虽欲独食,义不忍②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③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④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⑤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⑥汝勿怖,死,命也A.②③④B.①②③C.④⑤⑥D.①⑤⑥4.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为(&&&& )A.南霁云请援兵一节,作者把南霁云放在贺兰进明嫉妒张巡的功绩,而又企图强留南霁云的矛盾中,展示南霁云忠义、慷慨、愤激的鲜明性格。B.南霁云就义一节,将南霁云和张巡放在一起互相映衬,显示了两位英雄精神的契合;而张巡的忠义严肃,南霁云的临危不惧、慷慨爽朗,又各具个性。C.作者从转述跟随过张巡的于嵩的话人手,用叙家常话一般的口吻,通过几个细节,使张巡聪明博学、才思过人、爱憎分明的特征十分鲜明,使张巡的形象更加丰满。D.第二段补叙张巡的读书、就义,许远的性格、外貌、出生年月以及于嵩的有关逸事。所用材料虽然不像第一段那样集中完整,但作者娓娓道来,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5.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1)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诵嵩所读书B.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C.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赴矣D.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黄埔嵩传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未及作乱,其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闲,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帝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嵩与角弟梁战于广宗。梁众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悉虏其妇子,系获甚众。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尸,传首京师。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嵩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五年,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复拜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敝,果自解去。嵩进兵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民。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国走而死。卓大惭恨,由是忌嵩。明年,卓拜为并州牧,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嵩于是上书以闻。帝让卓,卓又增怨于嵩。及后卓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为城门校尉,因欲杀之。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将遂诛之。及卓被诛,以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寻李傕作乱,嵩亦病卒,赠骠骑将军印绶,拜家一人为郎。(选自《后汉书·黄埔嵩朱俊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 &&&&&&辟:征召,荐举B.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 略:夺取,掳掠C.嵩因鼓而奔其陈,贼惊乱奔走& &&&陈:通“阵”,军阵D.诏使以兵委嵩,卓不从&&&&&&&&&& 委:推卸,推诿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 B.符水咒说以疗病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属予作文以记之C.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 D.所击疲师,非归众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埔嵩少年时代便志存高远,喜读《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同时也深得父辈遗传,娴习弓马射猎,堪称文武兼备。B.黄埔嵩爱恤士卒。每到一地,如果将士们还没有安顿下来,他就不入自己的营帐休息,看到将士们吃饱喝足,他才会吃饭。C.以波才为首的黄巾军作乱于颍川郡,朝廷任命黄埔嵩、朱俊为将,征讨颍川的黄巾军,朱俊首战获胜,黄埔嵩则坚守长社县。D.骄横一时的董卓被诛杀后,黄埔嵩重获朝廷赏识,先后任征西将军、车骑将军,拜为光禄大夫。病逝后,获赠骠骑大将军称号。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2)军士皆食,嵩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中国历史上“身死人手”被杀的皇帝
我的图书馆
中国历史上“身死人手”被杀的皇帝
在中国社会中,皇帝的平均寿命最短,健康状态最差。历代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人,平均寿命仅为39.2岁。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其中一共有61位被杀。而且大多数直系皇族的最后命运都非常惨,满门抄斩的断子绝孙的隐姓埋名的沦落奴仆的。在中国古代帝王拥有近乎绝对的生杀大权。一个人犯罪不只是一人遭殃,满门抄斩甚至是诛连九族。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杀人者在杀人的同时,自身的处境亦危机四伏,时时有掉脑袋的凶险,甚至连最不会杀人的宫女,都可能能联合起来杀皇帝。夏桀(履癸),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放逐饿死商纣王(帝辛),被周武王擒杀周幽王(宫涅),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所杀,23岁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不能列入帝位。 (此处仍列出)秦二世(嬴胡亥),公元前207年,被赵高逼迫自刎,23岁秦三世(嬴子婴),公元前206年,被项羽所杀汉平帝(刘衎),公元5年,被王莽用毒酒毒死,14岁刘婴,公元25年,被更始帝刘玄的乱兵所杀,21岁 (王莽扶持的傀儡皇帝,在位四年,无庙号,历史上一般不将其列入帝位 )王莽,公元23年,被绿林军所杀,68岁 (篡汉自立,历史上一般不将其列入帝位)汉更始帝(刘玄),公元25年,被赤眉军所杀。汉少帝(刘辩),公元190年,被董卓所杀,16岁。魏高贵乡公(曹髦),260年,被司马昭所杀,20岁。吴会稽王(孙亮),260年,被孙綝逼迫自杀,18岁。(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国君也曾各自称帝)西晋惠帝(司马衷),306年,被司马越毒死,48岁。西晋怀帝(司马炽),313元,被刘聪用毒酒毒死,30岁。西晋愍帝(司马邺),317年,被刘聪杀死,47岁。东晋恭帝(司马德文),421年,被刘裕杀死,37岁。南朝宋少帝(刘义符),424年,被中书舍人邢安泰所杀,19岁。南朝宋文帝(刘义隆),453年,被太子刘劭所杀,47岁。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465年,被叔父刘彧指使近侍寿寂之所杀,17岁。南朝宋后废帝(刘昱),477年,被将军萧道成指使人所杀,15岁。南朝宋顺帝(刘凖),479年,被萧道成所杀,12岁。南朝齐郁林王(萧昭业),494年,被西昌侯萧鸾所杀,21岁。南朝齐海陵王(萧昭文),494年,被西昌侯萧鸾所杀,15岁。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501年,被雍州刺史萧衍所杀,19岁。南朝齐和帝(萧宝融),502年,被萧衍派亲信郑伯禽所杀,15岁。南朝梁武帝(萧衍),549年,被东魏降将侯景包围饿死,86岁。南朝梁简文帝(萧纲),551年,被侯景亲信闷死,49岁。南朝梁豫章王(萧栋),552年,被湘东王萧绎派朱买臣扔进长江溺死南朝梁武陵王(萧纪),553年,被萧绎部将樊猛所杀南朝梁元帝(萧绎),554年,被西魏宇文泰手下将军于谨闷死,47岁。南朝梁闵帝(萧方智),558年,被司空陈霸先所杀,16岁。北魏道武帝(拓跋珪),409年,被子拓跋绍所杀,39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52年,被宦官宗爱所杀,45岁。北魏南安王(拓跋余),452年,被宦官宗爱所杀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76年,被冯太后毒死,23岁。北魏孝明帝(元诩),528年,被胡太后毒死,19岁。北魏幼主(元钊),528年,被大将尔朱荣投入黄河溺死,3岁。北魏孝庄帝(元子攸),530年,被尔朱兆绞杀,24岁。北魏节闵帝(元恭),532年,被高欢毒死,35岁。北魏安定王(元朗),532年,被高欢毒死,20岁。北魏孝武帝(元修),534年,被宇文泰毒死,25岁。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51年,被高洋所杀,28岁。西魏废帝(元钦),554年,被宇文泰毒死。西魏恭帝(拓跋廓),557年,被宇文护毒死。北齐废帝(高殷),561年,被高演扼杀,17岁。北齐后主(高纬),577年,被北周宇文邕所杀,22岁。北齐幼主(高恒),577年,被北周宇文邕所杀,9岁。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57年,被堂兄宇文护所杀,16岁。北周明帝(宇文毓),560年,被堂兄宇文护毒死,27岁。北周静帝(宇文阐),581年,被隋文帝杨坚所杀,9岁。隋文帝(杨坚),604年,被儿子杨广所杀,64岁。隋炀帝(杨广),618年,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死,50岁。隋恭帝(杨侑),619年,被李渊害死(一说病死),15岁。唐中宗(李显),710年,被韦皇后毒死,55岁。唐宪宗(李纯),820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毒死,42岁。唐敬宗(李湛),826年,被宦官刘克明等所杀,18岁。(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君,不能列入帝位 )北宋徽宗(赵佶),1135年,被金军折磨致死,54岁。北宋钦宗(赵桓),1161年,被金军用马踩死,62岁。南宋恭帝(赵显),1323年,被金人所杀,53岁。南宋帝 (赵 ),1279年,被大臣陆秀夫背负跳海而死,9岁。元宪宗(蒙哥),1259年,死于攻宋军中,52岁。元英宗(硕德八剌),1323年,被蒙古贵族铁失等所杀,21岁。元明宗(和世 ),1329年,被弟图帖睦尔毒死,30岁。明惠帝(朱允炆),1402年,败于燕王朱棣而死(一说不知所终),26岁。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服鸿胪寺臣李可灼红丸药而死,39岁。明思宗(朱由检),1644年,被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自缢于煤山,35岁。清雍正(胤禛),1735年,暴毙原因不明,58岁。
发表评论:
馆藏&187503
TA的最新馆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贷子三百金——金:金属 B.周顾视车辙中——顾:回头看 C.鲋鱼忿然作色曰——作色:脸变色,指发怒 D.君乃言此——乃:竟,竟然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既来之,则安之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3.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庄周忿然作色曰②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③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④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5.翻译下列句子。(1)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贷子三百金——金:金属 B.周顾视车辙中——顾:回头看 C.鲋鱼忿然作色曰——作色:脸变色,指发怒 D.君乃言此——乃:竟,竟然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既来之,则安之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3.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庄周忿然作色曰②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③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④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5.翻译下列句子。(1)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贷子三百金——金:金属 B.周顾视车辙中——顾:回头看 C.鲋鱼忿然作色曰——作色:脸变色,指发怒 D.君乃言此——乃:竟,竟然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既来之,则安之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3.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庄周忿然作色曰②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③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④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5.翻译下列句子。(1)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1.A 2.B 3.D 4.D 5.(1)庄周昨天来时,从半道上传来呼救声。庄周回过头看见有一条鲋鱼在车辙沟中。  (2)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越国国王,引蜀江的水来迎接你,行吧?  (3)我失去了我平日相处的水,我没有安身的地方。我只需要斗升水就能活下来罢了。 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英语翻译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臣恐见其于王而负赵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明天你好yoVB22
1、秦朝当政的时候,项伯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活:使...活.意动用法2、我害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于赵国3、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4、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把皇帝的位子给推翻了,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上,被天下人嘲笑 欧阳修的 5、现在如果不赶快去,恐怕被曹操抢了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在秦统治时,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是我使他活了下来我害怕让大王见了它从而辜负了赵国别人都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这样被放逐的一人发难七家的宗庙被毁,自己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了什么现在如果不快去,恐怕要被曹操抢先...
扫描下载二维码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委命下吏交给
B.却匈奴七百余里   击退
C.以愚黔首   使……愚昧
D.收天下之兵军队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小题3: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选出与“为天下笑者,何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
B.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委命下吏交给
B.却匈奴七百余里   击退
C.以愚黔首   使……愚昧
D.收天下之兵军队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小题3: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选出与“为天下笑者,何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
B.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委命下吏交给
B.却匈奴七百余里   击退
C.以愚黔首   使……愚昧
D.收天下之兵军队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小题3: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选出与“为天下笑者,何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
B.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兵:“兵器”点评:本题所选的实词都是常见的,重要而且易错的词语。这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识记和理解重要实词,识记课内重要实词可以为理解课外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小题2:试题分析:①为顺承关系连词,译为“于是”;②为转折③助词,的;④定语后置标志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都是重要而且易混淆的词语。不过本题的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较容易完成。小题3:试题分析:A项与例句都为被动句,B项不是特殊句,C项为宾语前置,D项为判断句。点评:文言句式是常考的知识点,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课内特殊句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辨析课外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剑一被谁所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