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秘密更新41为什么不更新

2.41固件下载好了,为什么不能更新
提示未找到可用的固件_魅族mx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8,936贴子:
2.41固件下载好了,为什么不能更新
提示未找到可用的固件收藏
官方固件名字为update.bin放根目录  ✁﹍﹍﹍﹍﹍﹍﹍﹍﹍﹍♨  当你还能跑的时候就不要休息。
关机,电源键+音量上键,具体请百度
要么就是固件没下对。  ✁﹍﹍﹍﹍﹍﹍﹍﹍﹍﹍♨  当你还能跑的时候就不要休息。
下载错了他也是能找到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为什么1.41更新不上1.42,手动补丁安装也失败
(内阁侍读士)
可输入10000个汉字
上传图片:
[经验值&50可以上传图片]
可输入50个汉字
同类未解决问题
同类已解决问题您访问的版块不存在.
错误代码:164554
您可以试试:  成就大事业 必读曾国藩  中国成功学大师第一人  独此一人,毛泽东佩服之至  顶礼膜拜,蒋介石终生楷模  30岁前,他是“庸人”;30岁后,他拯救了大清。一个人的成功,其实并不难。  如果你是一枚屌丝,还在奋斗道路上挣扎,不妨读一下这本书,从中你会领悟出,如何从一枚屌丝成长为一名成功人士……  在本书中,你将读到下列有趣的内容:  为什么曾国藩这么害怕鸡毛呢?原来,古代人有这么一种说法:焚烧鸡毛,可以驱除蛇、龙之类的爬行动物。它们一闻这种味道即死。曾国藩是如此地害怕鸡毛,再加上他特有的皮肤病,难免让人误解他是“蟒蛇转世”。实际上,曾国藩的奇特的皮肤病,在现在医学上有一个专用的词语——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曾国藩悟出了一个道理: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在曾国藩眼中,花全开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凋谢;月圆满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亏缺;故世人所说的“花好月圆”并不是最佳状态。最佳状态是花尚未全开、月尚未全圆的时候。做人也是这样,千万不能锋芒毕露、盛气凌人,这样只能招人妒忌,使自己最终滚蛋。这是曾国藩用血和泪换来的经验教训!  湖口大惨败,给曾国藩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在若干年后,在回忆这场惨败时,曾国藩依旧能够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凡是在战场上吃了败仗,不是因为骄傲,导致轻敌,就是因为懒惰,导致疏于防范,反正两者肯定有一个;同样的道理,一个大富家族的衰败,也是这个原因,二者必居其一。”对曾国藩来说,这是用一场巨大惨败、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惨痛教训。  曾国藩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所以我们无须感情用事,也不需要把他神化成超人,更不用把他丑化为罪人。让历史还原他本来的面貌吧,肯定、学习他一生的优点;否定、扬弃他所有的缺点。让我们通过他一生的事迹,来找到自己心灵的不足,认认真真地享受每一天的生活吧。  
楼主发言:880次 发图:
录  第一章
曾家的前世今生 / 1  曾国藩的祖先 / 1  没文化,真可怕 / 4  屡战屡败的老爹 / 6  第二章
诞生,农家奇男子 / 8  “白蟒转世”之谜 / 8  搞笑的名字 / 12  艰苦的童年 / 14  八股文 / 16  第三章
读书求仕的日子 / 21  坚毅的性格
/ 21  终于得到了回报
/ 24  三喜临门 / 25  这个女人不简单 / 30  第四章
求仕深造的日子 / 35  在贵族学校深造的日子/35  两个至死不渝的好朋友 / 37  中举仅仅是一个开始 / 39  第五章
科举考试的磨炼 / 45  北京,我来了 / 45  北京,我走了 / 48  一个小插曲 / 49  同进士出身 / 51  当官的规则 / 54  国之屏藩 / 57  第六章
磨炼,京师十二载 / 59  翰林院的悲催生活 / 59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 60  外敛钱财 / 63  内修气功 / 66  继续深造 / 69  第七章
飞黄腾达 / 72  第一次鸦片战争
/ 72  终于遇见贵人 / 74  天下第一大贪官 / 76  一幅字画的改变 / 78  另一幅字画的改变 / 80  抠门皇帝的最爱 / 82  第八章
乱世的开始,孤独的回乡 / 84  道光时代的结束 / 84  咸丰时代的开始 / 85  一朝天子一朝臣 / 91  曾国藩的未来 / 93  直言进谏的下场 / 95  再见了,北京 / 96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100  第九章
太平天国 / 103  这个男人不简单——洪秀全 / 103  拜上帝教 / 106  越闹动静越大 / 109  战争也可以变成喜剧 / 112  三大囧途 / 113  天下大乱 / 117  第十章
中原大战 / 120  湖南的殊死较量 / 120  长沙保卫战 / 122  团练是个什么东西 / 125  曾国藩的选择 / 128  太平军疯狂地扩张 / 130  攻克武昌 / 131  第十一章
创建湘军 / 135  曾国藩的第二次选择 / 135  曾国藩的第三次选择 / 139  艰难的开始 / 142  长沙之乱 / 144  开始团练 / 146  一个致命的失误 / 150  逃离长沙 / 154  第十二章
洪秀全建国 / 156  进军南京 / 156  建国原来这么容易 / 162  《田亩制度》 / 167  第十三章
艰难的建军 / 169  衡州团练
/ 169  组建湘军 / 174  首战告捷 / 175  重组军队 / 177
  第十四章
湘军是怎么炼成的 / 180  湘军的诞生
/ 180  创建水军
/ 183  湘军水军之主——彭玉麟
/ 185  湘军出战 / 189  《讨粤匪檄》 / 191  第十五章
最初的较量 / 194  岳州城的“当头棒喝” / 194  “中兴四将”中的最后一员 / 197  靖港的“惊天之战” / 199  湘江的“一心赴死” / 201  长沙的“起死回生” / 204  湘潭的“大获全胜” / 207  第十六章
全力的反击 / 209  重整旗鼓,展翅高飞 / 209  搞笑的“老黄忠” / 212  突如其来的胜利 / 214  兵临武昌 / 217  太平天国的反击 / 220  血战田家镇 / 222  南京!南京!我来了 / 224  第十七章
太平天国的反击 / 227  宿命中最强的对手——石达开 / 227  九江的王者对决 / 228  石达开的计谋 / 230  湘军水军的灭顶之灾 / 233  第十八章
无敌的石达开 / 237  石达开的反击 / 237  南昌的恩怨录 / 239  塔齐布吐血而亡 / 242  罗泽南奉命出走 / 244  石达开的反击 / 245  第十九章
坐困南昌 / 247  南昌的铁血攻防 / 247  罗泽南惨死沙场 / 249  南昌的奇迹 / 250  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到来 / 252  曾国藩的逃避 / 253  第二十章
可以同甘苦,不能同富贵 / 257  天若赐我辉煌,我必比天猖狂 / 257  二元领导 / 260  天京事变 / 262  天京事变的结局 / 265  第二十一章
一代“完人”的诞生 / 269  反击的开始 / 269  在家的大彻大悟 / 271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 274  再次出山 / 276  第二十二章
辉煌的开始 / 280  兵败三河镇 / 280  入川还是入皖 / 282  李鸿章的预言 / 284  迟到的荣耀——两江总督 / 286  祁门的隐患 / 290  李元度的离家出走 / 293  第二十三章
血战安庆 / 296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96  李鸿章的预言 / 299  “霆军”的统帅——鲍超 / 301  围攻安庆 / 304  武昌的“援军” / 306  安庆殊死的较量 / 308  “九帅”曾国荃 / 310  第二十四章
一个新的时代 / 314  反还是不反,这是个问题 / 314  曾国藩的最终选择 / 317  大清王朝的重组 / 319  四省总督 / 321  三足鼎立 / 325  第二十五章
李鸿章的那些事 / 328  上海保卫战 / 328  曾国藩的选择 / 330  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 / 332  淮军的诞生 / 334  救援上海 / 336  第二十六章
攻陷南京城 / 339  初战雨花台 / 339  围攻天京 / 342  天京城外的殊死较量 / 344  天王的离奇病逝 / 346  疯狂的屠城 / 349  第二十七章
最后的结局 / 351  太平天国最后的结局 / 351  湘军的未来 / 355  裁撤湘军 / 357  第二十八章
开始新的征途 / 361  两江总督的重要性 / 361  两江总督的收入 / 363  两江总督的生活 / 366  第二十九章
失落的开始 / 372  捻军的由来 / 372  捻军的强大 / 374  北上剿捻 / 376  湘军的落幕 / 377  第三十章
最后的“辉煌” / 381  最大的殊荣:直隶总督 / 381  天津教案 / 384  该死的“烫手山芋” / 387  尽毁一生 / 389  尾声:曾国藩最后的归途 / 392
  在讲本书主人公之前,咱们先从讲一个贼开始吧。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贼,他既没有“鼓上蚤”时迁的本领,也没有罗宾汉劫富济贫的决心,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贼。  既使是贼,他也要养家糊口,所以也要工作。某一天夜里,这个贼潜伏在了一户人家的屋梁上,他准备等这户人家睡着后,跳下来捞点好处。结果,这个贼等呀等,就是等不到这户人家睡觉。  原来,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一个少年,此时的他,正在玩命地读书。热爱学习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位少年有点“笨”,就这么一篇“极其简单”的文章,他已经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了,而且看这个情况,这位少年大有读一晚上的决心。  眼看这种局面没完没了,到了最后,这个贼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从房梁上跳了下来,直接面对这位少年,并且大骂道:“就这种水平!你还读什么书?”说罢,这个贼立刻将这篇文章流畅地背读了一遍,尔后就扬长而去,只留着这个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少年。  这个被一个贼痛骂、数落的人,就是本书的主角——曾国藩。  实事求是地讲,这个贼很聪明,是一块读书的料,可惜没有用到正道上,这份聪明也就算瞎了。而曾国藩虽然笨,但是他懂得笨鸟先飞、坚持不懈、至死不改。最后,他终于以勤补拙,靠着自己非凡的毅力和超人的付出,成为了一位“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第一完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往今来,但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青史留名者,总是那么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既聪明又肯用功的人。如4岁就会让梨的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12岁就当上宰相的甘罗等。这些人的天赋、聪明、记忆力都是上天赋予的,他们就是“天才”,是我们常人无法企及的。但是,即使拥有上天赋予的礼物,后天不去努力奋斗,依旧会一事无成。  夏侯渊之子夏侯荣,7岁就能日诵千言;10岁的元文遥,看一遍即可背诵《何逊集》;天才刘天骥,7岁就熟读四书五经;禅师释道安,12岁出家时,就可一字不差复诵《光明经》……这些人都是“神童”,论天赋、论记忆力,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但是他们这一辈子,碌碌无为、湮没无闻,甚至不知所终。可见,上天赋予您超出常人的智慧,固然可喜可贺,但千万不要骄傲自满,唯有勤奋和坚持,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成就一番事业、青史留名的第二种人,是虽然不聪明、资质平平,甚至迟钝、笨拙,但是始终不气馁、不怕吃苦、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人。  这类人虽然比天赋聪明者走得慢,但是凭借这种精神,一样可以踏上成功的路途,甚至比那些人走得更远。这就是所谓的“天道酬勤”。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就是一个“天道酬勤”的人。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位30岁之前是“庸人”,30岁之后拯救大清、甚至改变世界的曾国藩。  看看他“鱼龙变化”的一生。
  第一章
曾家的前世今生  曾国藩的祖先  每一个家族,都有一个创始人,曾家也不例外。曾家的“太祖爷”叫曾元吉,湖南衡阳人。经过几代人不断的搬迁之后,曾家才来到了湖南的长沙府(今湖南省娄底市)。至于曾家搬迁的原因,由于史料匮乏,我们不得而知。反正多半原因,不是因为战乱,就是吃了什么官司,否则谁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生存呢?  就这样,从曾家太祖爷曾元吉开始,曾家就过起了颠簸流离的日子。直到曾国藩爷爷曾玉屏一代,曾家才算彻底安定下来。  不仅安定了下来,在曾国藩爷爷曾玉屏的不懈努力下,曾家最后拥有了一百亩良田,好几处豪宅,上百位仆人,成为了当地富甲一方的豪绅。  但是,年轻时候的曾玉屏,不仅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还差点毁了曾家的所有家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曾家虽然历来节俭,为人也非常厚道,但是依旧不妨碍出现一个“败家子”。 年轻时期的曾玉屏,就是一个标准的败家子。他放纵、叛逆、酗酒、调戏良家妇女,到处惹是生非,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  除此之外,曾玉屏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赛马。按照现在的定义,就是富家子弟喜欢在北京二环上飙车(只要不撞死人就行)。据说,曾玉屏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学业荒废。他成为了一名标准的社会无业人士。  赛马也就算了,曾玉屏居然还敢赌博,而且还是“一掷百万”那种级别的。结果可想而知,即使曾家有万贯家财,也要被曾玉屏败得一干二净。  眼看着曾家就要家道中落,曾国藩连“投生”的机会都没有了。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挥霍无度的曾玉屏,居然悬崖勒马,不玩了。  关于曾玉屏突然醒悟的原因,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定论。根据曾国藩回忆录的记载,他的爷爷之所以突然良心发现,是跟几位邻居的对话有关。  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八卦”。特别是曾家所在的小村庄,这里本来事情就不多,所以大家一旦聚会,主要的话题就是“曾玉屏的那些事”。  “曾家家境不错呀……”  “那也架不住他这么败呀……”  “这个孩子,本性还不错,就是误入歧途了……”  “那管什么用呀!他呀,早晚得饿死……”  “是呀!曾家出了这么一个不肖子孙,曾老爷子得多难受呀……”  “我听说,曾老夫人连死的心都有了……”  “这话可不能乱说,当心那个败家子听见,回头揍你……”  “……”  我们能够相信,这些刻薄尖酸的话,给了年轻的曾玉屏极大的震撼。从那以后,他就彻底失眠了。想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父母对自己的种种期待,曾玉屏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责中。  一段时间后,曾玉屏如醍醐灌顶,他彻底醒悟了。从此以后,他卖掉了心爱的赛马,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为了弥补以前的各种过错,他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回家种田,下河捕鱼,上山打猎,拼命地干活来还债。  为了卖掉这些东西,曾玉屏不惜每天走一百多里山路。即使脚上磨起了血泡,货物压弯了他的脊梁,曾玉屏依旧无怨无悔。他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前进,最后完成了这一笔笔带血的生意。  一夜之间,他由一个好吃懒做的败家子,突然变成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励志男,我们不仅要问:“曾玉屏大哥,你咋变成这样了呢?”  要知道,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那也就是说说。一个人要学坏,那就是片刻之间的事情;但是一个人要学好,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还是一个叛逆、挥霍成性的纨绔子弟。  唯一的解释,就是曾玉屏受到了某种刺激,一种能够让他刻骨铭心、至死方休的刺激。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无数案例的。  比如,公元前254年的李斯,本来在楚国做公务员,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就是因为他看见了两种老鼠,从那以后,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第一种是厕所里的老鼠,它们不仅吃的差,而且一看见人和狗就惊慌地逃走;而第二种是仓库里的老鼠,它们整天大摇大摆地吃着粮食,不仅长得肥肥胖胖,还异常地安稳,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看着这些老鼠,李斯悟出了一个奇怪的道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就是,一个人贤德或不贤德,就像老鼠那样,看他处在什么环境罢了!   最后,不管家人如何阻挠,李斯还是辞去了万众瞩目的公务员职位。他背井离乡,只身来到咸阳,并在秦国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最后终于成为了秦国第一宰相。  曾玉屏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与李斯的经历差不多。无奈史料记载实在有限,这个刺激到底是个“神马玩意儿”,我们只能猜。  也许,是由于曾玉屏天天不务正业,他的媳妇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了;  也许,是他的一个狐朋狗友买了一个官,在他面前显摆,让曾玉屏羡慕不已;  也许,是曾玉屏的母亲实在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被他的言行举止气得半死,这才让曾玉屏迷途知返,彻底走上正途。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呢?管他呢,反正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刺激带来的结果,这就行了。
  没文化,真可怕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经营,曾玉屏的生意越做越大,事业蒸蒸日上。最后,曾玉屏不敢说是“富可敌国”,但也绝对是“富甲一方”。  由于事业有成,曾玉屏在家乡的地位、声望与日俱增;再加上他勤劳、朴实、刚正不阿的个性,村庄有什么红白喜事、邻里之争,大家都愿意让他来主持和调节。总之,村民都很信任他,都愿意让他出主意,替自己排忧解难。  如今的曾玉屏,在自己的村庄里,可算是威风八面了。但是,曾玉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这个村庄里,还有另外一股势力。这股势力,不仅让曾玉屏颜面扫地,还让他赔了一笔数量不小的钱财。  这股势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阶层——乡绅阶层。  所谓乡绅阶层,指的是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他们主要由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所组成。因为这些人曾经掌柄过权印,所以即使下岗归田了,他们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决策力。  按照通俗一点的解释,这些乡绅阶层是一种“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的组织。  很快,曾玉屏就在这股势力上,栽了一个巨大的跟头。  有一次,因为一个宅基地的归属问题,曾玉屏和本乡的一位大乡绅发生了矛盾,进而爆发了一场官司。  客观地讲,这场官司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曾玉屏胜诉,但是由于他本身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没有文化,官司败诉了。  没文化,真要命呀!  由于曾玉屏“年少轻狂”,那段荒唐的经历,让他彻底荒废了学业。虽然曾玉屏上过私塾(小学),但是以他的智力开发水平,也就认识自己的名字。  如果没有文化,不会写状纸,还要打官司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办法了——找人代笔。  虽然这个办法不错,但是这里面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涉及一个犯罪问题——诈骗。  具体来说,如果找人写文章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心怀叵测的写手,那就热闹了。这类写手往往欺负人家不识字,在书写文章的时候,总是加一点“劲爆”的东西进去,不是皇帝的避讳字,就是一些不能说的政治话题,等人家用了,他们就上门勒索,挑明了一副你不给钱,我就去报官的架势。到了最后,雇主都比较胆小,一般都会给钱私了。  曾玉屏比较点背,他选择的写手,正是一个干诈骗的主儿。而这名想敲诈的写手,他也比较点背,他的这位雇主,更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主儿。  由于有“前科”,曾玉屏什么人没见过,再加上他的性格耿直、刚烈,不管这名写手如何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曾玉屏就是不多给一分钱。不仅如此,他还把这名写手狠狠地骂了一顿。  碰到这么一个软硬不吃的主,这个敲诈者只能自认倒霉。但是,就是这位怀恨在心的写手,后来狠狠地“妙笔生花”了一把,愣是把曾玉屏有理的事情说成了无理。不仅戏耍了曾玉屏一把,还让他彻底败诉,赔给了胜诉方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按照当时生活水平判断,绝对是一笔巨款。  当然了,退一万步说,即使没有这个写手的从中作梗,曾玉屏打赢这场官司的几率,也是0%。因为这位乡绅的背后,可是有政府在撑腰的。  普通的民众想打赢官府,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而让曾玉屏更加郁闷的是,这位大乡绅胜诉后的那种不可一世的表情以及当面奚落自己的话:“老骂皮,敢跟我斗,老子的两个儿子都是秀才。你知道秀才是什么吗?你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文盲,敢跟我这种高级的知识分子斗,真是笑煞我也……”  这番话,让曾玉屏彻底憋气了半年。  这是一口真真正正的“窝囊气”呀!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没有文化,落后就要挨打呀。  从那以后,为了自己的后世子孙不再受这口“窝囊气”,曾玉屏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后代子孙读书识字。为此,他雇用了一个退休在家的老秀才,让他亲自为自己的孩子们辅导。  从这一刻起,伴随着曾玉屏自信而刚毅的眼神,曾家终于走出了“弃商从文”的第一步,彻底走上了一条科举制度的不归路。  殊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
  屡战屡败的老爹  曾玉屏有三个儿子,长子曾麟书、次子曾鼎英,三子曾骥云。虽然儿子不少,但是能成气候的,一个也没有。  次子曾鼎英英年早逝,三子曾骥云天生愚钝。虽然他拼命努力读书,将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科举事业,但是他依旧是一名“童生”,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所谓的“童生”,就是什么学历也没有。更准确点说,就是证明你读过书,以后可以去私塾或者是家塾中教书,混口饭吃而已。  除了学历不济以外,曾骥云在事业上也是一事无成。更可悲的是,由于一直读书,曾骥云把自己的终身大事都给耽误了,他一生无子。到了最后,只能从大哥那里过继一个儿子。  虽然这两个儿子都不争气,但是曾玉屏的长子曾麟书,还是给了老爷子一点欣慰。  但也就“一点”……  曾家长子曾麟书,字竹亭。所以,后人也尊称他为“竹亭公”。虽然他名号很儒雅,但是事实证明,他也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不管曾麟书如何努力,也架不住“先天不良”,所以他一直没有考上功名。按理来说,如果多次科举无望,这个人就该放弃了,但是,曾麟书不是一般人,他凭借着自己的一股子韧劲,坚持到底的决心,屡败屡战。当然,他也屡战屡败。最后,在这股“咬定青山不放口”的精神下,曾麟书终于成功了,他成为了一名“秀才”。只不过,为了这个目的,他花费的时间有点长。  曾麟书一共考了多少次呢?  整整十七次。  按照两年一届以及儿子的成长时间来推断,曾麟书考上秀才的那一年,至少应该四十多了。当然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六七十岁考不上童生的,大有人在。跟这些人比较,曾麟书算是“年轻有为”了。  不管怎样,曾麟书这个秀才的头衔,还是给他老爹争了口气、长了回脸。下次曾玉屏在看见那个老乡绅时,他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你儿子是秀才,有什么了不起,老子的儿子,也是秀才!”  话虽如此,对于心高气傲的曾玉屏来说,他绝对不会满足一个40多岁的老秀才,他一定要让自己的后人当官,而且还是当大官!为此,曾玉屏只能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革命尚未成功,曾玉屏仍需努力。  此时此刻,曾玉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已经到极限了,指望他们振兴家族,还不如去求太阳从西面升起。既然儿子们没戏了,曾玉屏下一步的重点培养对象,就是自己的孙子们了。而他的长房长孙,就是本书的主角曾国藩。  更让曾玉屏欣喜若狂的是,他的这位长房长孙,居然还不是“人”。  准确地说,他是一条“白蟒”!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先更新这些,明天继续。。。。。
  咋没人顶呢?
  我帮你顶,一个很有潜力的帖子!
  @laodao210 9楼
17:19:25  我帮你顶,一个很有潜力的帖子!  -----------------------------  多谢多谢
  谨慎有余而进取不足,标准士大夫思想,缺乏象操一样的野心与魄力!修身齐家平天下,曾都做到了但儒家思想束缚住了他使之不能有再打大的作为,只是满清的杀人工具而已。  
  @梯次攻坚狄 11楼
17:56:16  给炒股朋友介绍一个很不错的群  验证:915(必填)不敢说最好,不赚钱你随时退群!!!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叫牛股,就像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或者直接加老师扣扣  每天送牛股,盘中在线指导,给你特仑苏一般的感觉!  -----------------------------  唉,广告。。。
  @逆袭的屌丝男 12楼
18:27:00  谨慎有余而进取不足,标准士大夫思想,缺乏象操一样的野心与魄力!修身齐家平天下,曾都做到了但儒家思想束缚住了他使之不能有再打大的作为,只是满清的杀人工具而已。  -----------------------------  宋明理学的束缚
  回复第14楼(作者:@京城说书匠 于
22:11)  @逆袭的屌丝男 12楼
18:27:00  谨慎有余而进取不足,标准士大……  ==========不过曾的识人用人为人和处事之道还是可以借鉴的。  
  @逆袭的屌丝男 15楼
11:06:13  回复第14楼(作者:
@京城说书匠
22:11)  @逆袭的
18:27:00  谨慎有余而进取不足,标准士大……  ==========不过曾的识人用人为人和处事之道还是可以借鉴的。  -----------------------------  对,这也是我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
  第二章
诞生,农家奇男子  “白蟒转世”之谜  据曾玉屏的回忆,曾国藩诞生的那天,是一个让他这辈子忘不了的一天。  时间:1811年(嘉庆十六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  地点: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曾家。  天气情况: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此时的曾玉屏,正躺在自己的床上。虽然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但是这位曾老爷子一直睡不着。因为根据推测的时间,他的孙子即将出生。也许下一个五分钟,曾家的第一位长孙就要呱呱坠地了。  就在曾玉屏辗转之际,突然之间,他看见窗外灵光一闪,随后漫天的红光接踵而来,瞬间就笼罩了整个大宅。看见这幅景象,曾玉屏大惊失色,立刻穿好衣服冲到院中,看看到底是家里失火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很快,曾玉屏就知道了事情真正原因,而这一幕,更是让他终身难忘。  伴随着这道红光,一条巨大的白蟒从天而降!这条巨大的白蟒,身体透白、发亮,腰身如水桶粗,身子有数十米之长。  看见这种“妖怪”,曾玉屏完全吓傻了。发现有人注意自己了,这条白蟒也毫不介意。它先是落在了曾家儿媳妇居所的屋顶上,在屋顶上巡视了一圈,随后爬到了地上,最后一头扎进了屋里。  看见白蟒进屋了,曾玉屏急了。“这要了我亲命了,你要是吃人怎么办呀!”想到这些,曾老爷子也不管什么三从四德、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了,直接就要往儿媳妇屋里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从儿媳妇的屋里传来了婴儿大声啼哭的声音。随后,一个家仆兴奋地冲出门来,一脸欢喜地汇报道:“生了!生了!恭喜老爷,是一个男孩!”  就这样,伴随着“巨蟒转世”的传说,曾国藩出生了。  “这个孩子绝非凡人,将来一定可以光宗耀祖,光大曾家的门庭!”以上是“看见”巨蟒入门、兴奋异常的曾玉屏的言语。  对于这番话,我的回应是:这完全是你的一厢情愿,是你自己下的一个“套”。  众所周知,中国人有一种好习惯,但凡一个人成功卓著,后人总会编写一些故事去美化他,甚至神化他。就好像在说,此人拥有如此的成就,并不是后天的因素,而是先天就已经注定。  鉴于这个原因,曾国藩要是不来一个“白蟒转世”之说,他真对不起自己的身份。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巨蟒转世”这种说法,还真不是曾老爷子的首创,早在唐朝的时候,大将郭子仪就把这个商标注册了。  可见,年过古稀的曾玉屏虽然目不识丁,但他还是有点学识的。至少,他希望这个怀中婴儿像郭子仪一样,成为大清的兵马大元帅,统率千军万马,成为一位青史留名的名将。  如果真能够这样,即使曾玉屏死了,他去阴曹地府的时候,也可以向曾家祖先有一个交代了,至少没有在人世间白走这一遭。  看着这位身陷梦境、如痴如醉的老头,极其孝顺的曾家子孙们,明明知道这只是老爷子自己的幻想,自己编织的一个传说,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去反驳,甚至还坚定不移,认定了这个孩子是蟒蛇转世、郭子仪再生,并且把这个梦当成了一种希望与寄托,一直持续了下去。  为了配合曾老爷子的“梦蛇”说法,这些曾家人又编织了更多的“辅助证据”。这些流传甚广的证据中,最著名的就是“灵藤”之说了。  据说在曾家后宅,有一棵苍藤盘绕的古树,这棵巨树很像一条巨蟒,乡人称它为“蟒蛇藤”。  无巧不成书,据当地人解释,在曾国藩出生前,这棵古树已经枯了很久了,但是在曾国藩出生后,这棵古树又奇迹地活了起来。而且当曾国藩得势的时候,这棵古树粗壮茂盛、玉树临风;当曾国藩失势的时候,这棵古树就叶落枝枯、彻底凋零。更神奇的是,当曾国藩病逝了以后,这棵古树也跟着“走”了,鬼知道它什么时候再复活。  可见,这个灵藤与巨蟒投胎的曾国藩心灵相通,完全呼应。那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综上所述,虽然“灵藤”的说法比“梦蛇”的说法靠谱,但也靠谱得有限。中国地大物博,名树名花多了去了。看那孔庙里的桧树、诸葛祠前的柏树、岳飞坟前的松树,都有这种“盛世茂盛、乱世枯萎”的本事,与这棵灵藤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见,如果想为曾国藩塑造一个完美的金身,光靠一个痴人说梦,一棵不靠谱的破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曾府上下的人齐动手,大家一起发奇思,出妙想,一起出谋划策。很快,在曾国藩的神话故事里,又多出了一个著名的“落水门”事件。
  祝大家周末愉快~晚会儿更新
  故事是这样的:因为私塾读书太辛苦了,所以为了缓解儿子的学习压力,曾国藩的母亲决定带他去湖里划船,舒缓舒缓他的心情,释放一下读书的压力。  某一天,就在他们母子其乐融融,看着远处的山峦,欣赏着清澈见底的湖水的时候,突然之间,曾国藩的母亲大喊道:“蛇!湖里有蛇!”  伴随着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尖叫,小船立刻倾斜了一下。此时的曾国藩根本没有准备,他一下子就落进了水里。  看见自己儿子落水了,想想河里的那条巨蟒,曾国藩的母亲立刻大惊失色,她急得要跳河救子。就在这个时候,只见曾国藩慢慢浮了上来,他的手中还抱着一根巨大的木头,而那条所谓的巨蟒,早就不知道了踪影。  后来,这件事情被大家传开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曾国藩落水后,那条巨蟒变成了木头,救了曾国藩一命。从此之后,大家更是坚定了,曾国藩有神灵护体,他就是“巨蟒转世”。  如果这是真的,我真是无话可说了。首先,这个事件只有一个目击证人,还是曾国藩的母亲。她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其次,如果那根木头真是巨蟒幻化的,那咋不知道变个人呢?  要知道,在《白蛇传》中,那么小的一条蛇,都能变成一位美丽动人的仙子;而这么一条巨大的通灵巨蟒,却只能变成一块丑陋的木头,这叫巨蟒情何以堪?  虽然“梦蛇、灵藤、落水门”这些传言都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值一提,但所谓“三人成虎”,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谣言越传越凶,越传越广。到了最后,由于曾国藩从小就耳濡目染,“中毒”颇深,身为主要当事人的他,开始主动 “配合”起来了。  主动配合之一:曾国藩有一种奇怪的病。  这是一种皮肤病,形状奇特,类似蛇鳞,而且奇痒无比。当曾国藩不堪忍受,不断抓痒的时候,他的皮就会不断脱落,在地面上堆积整整一层,真好像蛇在蜕皮一样。  主动配合之二:曾国藩有一个奇怪的爱好,他爱吃鸡肉,却又极其害怕鸡毛。  在曾国藩平叛时期的来往紧急公文,信件封口处都要沾上鸡毛,俗称鸡毛信,或者是鸡毛令。  每当看见这些鸡毛信件的时候,曾国藩都表现得极其害怕,如坐针毡。如果别人不去掉这些鸡毛,曾国藩根本不敢去拆读信件。还有一次,曾国藩在上海阅兵的时候,当看见自己座椅上有一个鸡毛掸子时,立刻大惊失色,吓得面无血色。如果不是别人的帮助,曾国藩根本不敢入座。  为什么曾国藩这么害怕鸡毛呢?原来,古代人有这么一种说法:焚烧鸡毛,可以驱除蛇、龙之类的爬行动物。它们一闻这种味道即死。  当然了,皇帝是不怕这些“龙蛇之类的爬行动物”怕的鸡毛的。要是皇帝也怕鸡毛,那这个世界就热闹了。曾国藩是如此地害怕鸡毛,再加上他特有的皮肤病,难免让人误解他是“蟒蛇转世”。  实际上,曾国藩的奇特的皮肤病,在现在医学上有一个专用的词语——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自己顶一下。
  杀人如麻 在地狱里面呆着呢 值得效法?!
  顶一下咯,原来他还有这么个病。。。  
  @冰魄邪虫重出江湖 20楼
08:48:33  杀人如麻 在地狱里面呆着呢 值得效法?!  -----------------------------  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曾国藩嘛!
  @漪梦栖黛 21楼
09:10:46  顶一下咯,原来他还有这么个病。。。  -----------------------------  接着看,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呢
  @冰魄邪虫重出江湖
08:48:33  杀人如麻 在地狱里面呆着呢 值得效法?!  -----------------------------  @京城说书匠 22楼
11:33:10  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曾国藩嘛!  -----------------------------  跟你说事实 不信也罢!  不识果报之惨烈 一味追求俗世的所谓成功 悲夫!
  这种牛皮癣,不是什么奇特的病症。曾国藩常年在外行军打仗,很容易染上这种疾病。  而曾国藩之所以惧怕鸡毛,也很好解释。众所周知,凡患上皮肤病的人,都会害怕毛皮、毛发,当然也包括鸡毛。这在临床医学上,叫作“皮肤恐惧症”。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跟恐水症、恐高症、恐光症一样。  你可以仔细想想,蟒蛇类的动物会惧怕鸡毛吗?鸟类、鼠类可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呀。一条蟒蛇看见一只鸡,肯定会一口气吞了它,又怎么会惧怕它的那身鸡毛呢?  上述这两件事情,是有案可查的,各种史料均有记载。  人装一次容易,难的是一直装。曾国藩居然还装了一辈子!  真是难为曾国藩了。  如果在曾国藩的头衔里加上一个“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称号,我相信,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好吧,让我们还原事件的本色,抛开那些无稽之谈的神话故事,重新来介绍一下他吧,重新介绍一下这位湖南的“普通人”,现在的襁褓婴儿,未来的国之重器。  曾国藩,出生于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人,名子城,字伯函,乳名宽一。  搞笑的名字  只要是中国人,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贫民百姓,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乳名。据古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有乳名了。所谓的“乳名”,绝不仅仅是一个代号,它蕴含了深刻的含义。  古人取乳名很有意思,他们不会用现在的“家宝、来福、喜儿”等喜庆、欢快的名字,而是直接用“狗儿、铁蛋、狗剩儿”等极其不雅的词汇。  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起名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人相信“名字越贱、命越硬”。按照现在的解释,这叫作“人至贱,则无敌”。  根据曾国藩的稀奇出生,身为“爬行动物”的他,应该是与动物结缘了。当然了,这种用动物名字当自己乳名的案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在中国历史上,顾恺之乳名叫“虎头”,陶渊明乳名叫“溪狗”,王安石乳名叫“獾郎”,郭沫若乳名叫“花豹”。以此类推,曾国藩乳名应该叫“蛇头”、“蛇尾”,或者直接叫“she”也行。  但是奇迹发生了,这个普通家庭,居然给曾国藩取了一个极其深奥的乳名—— “宽一”。  这么别具一格、深奥无比的名字,到底是哪位高人起的,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很可惜,由于史料的匮乏以及曾国藩的誓死不说,我们无从考证。所以,我们只能猜。  首先,给曾国藩起乳名的人,百分之九十是他的祖父曾玉屏。因为这个老头是一家之主,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是不会让给别人的。但是,曾国藩的这个乳名,是曾老爷子自己想出的,还是请教私塾先生得来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其次,“宽一”这个名字的寓意真是耐人寻味呀。  “宽”就是“心胸宽阔”之意,有“宰相肚子能撑船”的韵味,曾玉屏希望凭借这个名字当上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由此可见,曾老爷子野心不小呀。  “一”代表着忠诚、恒心,老爷子希望这个孩子一心为国,一路成功。或者俗气一点说,曾老爷子希望曾国藩生活宽裕,衣食无忧,一生平安。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这个乳名,起得还真不错。
  速更,楼主速度啊,别磨叽呀~~~
  @飞驴壹号 26楼
14:07:54  速更,楼主速度啊,别磨叽呀~~~  -----------------------------  这每天都在更新的呀
  成功没有诀窍,只有踏踏实实。  曾国藩不是吊丝,楼主不要哗众取宠。
  楼主继续!顶个!  
  @zzqllm 29楼
15:27:03  楼主继续!顶个!  -----------------------------  木问题。。。
  @color_wolf 28楼
14:55:52  成功没有诀窍,只有踏踏实实。  曾国藩不是吊丝,楼主不要哗众取宠。  -----------------------------  屌丝们学的是曾国藩不折不挠的精神,学的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虽然曾国藩不是屌丝,但是他的精神,足够屌丝们学一辈子。
  没了吗?
  有啊,这才刚刚开始,希望您长期关注本帖!
  曾确实不是屌丝,不过他的一些做事态度和处事哲学值得学习,顶一记,今天没更新啊!!!!
  文正公是很牛的,楼主加油写  
  现在就更新~
  但是我知道,曾国藩的这个乳名,就是“蒙”上的。  事实证明,曾老爷子的文化水平,真不咋样,他的第一个孙子叫“宽一”,而他后面的孙子,均按照这个顺序排列,叫宽二、宽三、宽四……而曾国藩最初的名字,更能体现其祖父的文化水平。  再说“曾子城”。  字面解释:因为“这个孙子一定能成功”,所以叫“子城”;如果这个孙子没有成功,那就直接改名吧,改名叫“子仁”。  不成功,便成仁。  好吧,开始吧。凭借着这个名字,秉持着这种信仰,小小年纪的曾国藩,在父亲、祖父及家族其他人的期待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最后再说一句,曾子城这个名字,将一直被曾国藩使用到他科举中第为止。
金榜题名后,曾子城受高人指点,改名为曾国藩。
  艰苦的童年  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用在“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身上,也同样奏效。  小时候的曾国藩,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这四个字最贴切——“惨不忍睹”。  我们一提到自己的童年,都应该是“整天玩得尘土飞扬,最后被妈喊回家吃饭”等。但是,就是这种最普通、最简单、最快乐的童年,对曾国藩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梦想”,只能梦、不能想。  曾国藩的童年——绝对是“灰色的”。  翻看他的历史,在他的童年岁月里,我们既看不见司马光砸缸的壮举,也没有孔融让梨的美谈,更没有曹冲称象的奇迹。他六岁之前的童年,几乎就是一个空白。  想想曾国藩那位快疯掉的祖父,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他这六年多的人生空白,我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一览无余。  从六岁起,曾国藩就开始读书识字;七岁那年,他就进入了私塾“利见斋”,从此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了学海无涯苦做舟的生活。  这里顺便说一句,“利见斋”的创始人就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他不仅是创始人,还是校长和利见斋的唯一的老师。  曾麟书这辈子,因为屡试屡败,所以他自己都承认,自己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但是,为了能让儿子继承自己的志愿,成为自己的希望,曾麟书四处借钱,办起了这所“利见斋”,并且在这里教书施教、传道解惑。不过,由于自己水平太臭,这个书馆只有十几名学生,而且还负债经营。  对曾国藩来说,这个“利见斋”书馆,应该是他心中永远的痛。自己的父亲是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而言,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何况,还是一个屡试不中,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自己身上的父亲。  出现这种情况,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放在现在,曾麟书应该是一个标准的“狼爸”。他恨不得儿子七岁就中秀才,十岁就中举人,直接用棍棒把儿子打进北大!  虽然曾麟书信奉“棍棒教育”,但是对曾国藩的“精神虐待”也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什么办法?咱们明天接着聊。
    姊妹书,《胡雪岩的经商智慧》,近期也将开辟新帖更新。若是有兴趣看纸质书的,不妨去当当捧个场:  /.html#ddclick?act=click&pos=_1_q&cat=&key=%D4%F8%B9%FA%B7%AA%B3%C9%B9%A6%B5%C4%C3%D8%C3%DC&qinfo=1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ref=http%3A%2F%%2F%3F_ddclickunion%3D536-534-hao360ming%7Cad_type%3D0%7Csys_id%3D1%26_utm_ad_id%3D30269&rcount=&type=&t=0
  冒个泡。
  喝杯水,接着更新
  在每天上课前,曾麟书都会让曾国藩背诵北宋学者汪洙的《神童诗》,看那个架势,真把曾国藩当“神童”了。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读这个干什么,这叫“立志”!就是要让曾国藩有自己的信仰,要努力读书,为光宗耀祖,光大曾家门楣而奋斗!  除此之外,曾麟书还很重视“物质”方面的教育,他也会让曾国藩背诵宋真宗(赵恒)所著的《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好好念书,咱什么都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簇”,要什么有什么。  不好好读书,这些将被换成“方便面、筒子楼、小凤姐、自行车”,你自己看着办。  在这种身体教育(打)、物质教育(钱)和精神教育(权)的三重攻击下,曾国藩彻底被洗脑,即使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即使每天面对那些无限烦人的八股文,曾国藩没有流露出一丝的厌恶之情,他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与决心。  看见儿子的这种表现,曾麟书异常地高兴,觉得美好的未来离他心中的那个梦想越来越近了。  但是,曾麟书不知道,理想与现实,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  何况,儿子面对的还是中国历史上最难的文章——八股文。
  说书兄,我来给你踩场,祝你的帖子大火,图书大卖~
  @gazi_007 43楼
17:00:51  说书兄,我来给你踩场,祝你的帖子大火,图书大卖~  -----------------------------  多谢多谢,向你的《汉朝那些事儿》看齐~
  @gazi_007
17:00:51  说书兄,我来给你踩场,祝你的帖子大火,图书大卖~  -----------------------------  @京城说书匠 44楼
20:51:48  多谢多谢,向你的《汉朝那些事儿》看齐~  -----------------------------  都大卖!
  八股文  八股文这个玩意儿,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文体。它始于北宋,但是文体一直没有具体规格,直到明朝洪武年间,人们才对制度、文体做了明确的要求。此后,一直沿用下来。  此后,由明朝开始一直到整个清代,参加科举考试,人们都必须采用统一规格的八股文作答。戊戌变法后,八股文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被废除。  意如其名,八股文,就是由八个部分所构成,它们分为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为文章精华部分,必须使用排比对偶句,讲究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深一浅、一高一低。不管怎样,一定要排列整齐。因为其一共有八段,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书写格式看似简单,实际上要了亲命。这么古板的写法,你想多写少写都不行。很多人在考试的时候,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为了凑数和达到对偶排比的效果,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文章写下来,看似井然有序、整整齐齐,但通篇读下来,全是一堆废话。  书写格式已经给考生设置了很大的难度,更可气的是,八股文还有严格的字数要求!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清末又增加至700字。如果少了一个字或者是多了一个字,不用看了,直接算不及格。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考试的内容比较少。  那时候的考生不像现在的学生,考试前要背无数的东西。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搞定九本书即可。这九本书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  有人做过统计,这九本书加起来,字数不到13万字。只要用心,全部背下来半年足矣。但问题是,由于这些书太著名了,按照自己思想给“四书五经”作注解的人,那是大有人在呀。如果大家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写,那还不乱套了。  因为这个原因,明清两朝统治者规定,科举考试题目虽然出自“四书五经”,但是所论述的内容,均要按照《四书章句集注》去写。不得自由发挥,更不可超越雷池一步。  《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叫作朱熹。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世人称之为“朱子”。他是继孔子、孟子以来,中国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作为中国禁锢思想的代表人物,朱熹自然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青睐,所以统治阶级下令:在阐述四书五经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朱熹的思想去答题。  算你们狠!这不是成心玩儿人吗!
  明天周末了,先把明天的提前更新。。。。
  《论两老头儿变(辩)坏》  ----------------------------------  有人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怕只怕:圣人一死,遍地贼子。  长爪牙的-扬威耀武#&  恐怖平衡——  和平需要犄角-卫护!~  痞子云:关灯之后无美丑&  见只见:荡妇不拒(惧)咸猪手\  有众人道:如今老人-都变坏#、  今夫子曰:哪有人老-就变坏?  ——其实坏人已变老!、、
  《论两老头儿变(辩)坏》  ----------------------------------  @鱼戏莲叶东复西 48楼
16:05:37  有人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怕只怕:圣人一死,遍地贼子。  长爪牙的-扬威耀武#&  恐怖平衡——  和平需要犄角-卫护!~  痞子云:关灯之后无美丑&  见只见:荡妇不拒(惧)咸猪手\  有众人道:如今老人-都变坏#、  今夫子曰:哪有人老-就变坏?  ——其实坏人已变老!、、  -----------------------------  ?
  顶  
  @ 50楼
17:03:52  顶  -----------------------------  回顶
  速度更新,瓜子刚嗑一半,没了,这是坑人啊还是坑人啊!!!
  要知道,朱熹的这种注解,鬼知道当年他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思维去写的。也许这些注解,就是朱熹吃饭、上厕所时候的一时之言。你让百年后的人,去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还不如直接杀了大家得了。  从那以后,无数的学子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谁知道朱圣人是何种思想呀?为了知道朱圣人的思想,这些学子只能猜,猜不出来就去问人,问不了人只能去问神。  要知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什么搞笑故事,而是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到了最后,一部分人醒悟了过来,他们终于知道该问谁了。  从那以后,他们就开始“问候”朱熹那并不英俊的相貌和那略显臃肿的身体,甚至开始“问候”朱熹的父母及祖先。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出了心中这口恶气。但是这样于事无补呀,如果想当官,继续“问候”朱熹也没有用呀。  好在朱熹还算厚道,他用了四个字,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格物穷理。  道理、真理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获得“理”,只能“格”。  什么叫“格”,就是不停地想,不停地想,不停地想,最后就能想出来了。  如果还“格”不出来怎么办?始终“格”不出来怎么办?就是“格”不出来怎么办?  不可能!  在宋朝朱程理学中,另外一位大师程颐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你没有获得真理,没有“豁然贯通”,是因为你“格”得不够。继续想吧!想到死为止!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开始了漫漫的“存天理、去人欲”的求学过程。结果他们“天理”没有找到,“欲望”也彻底丢了,这一生也就彻底地废了。  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八股文这个东西,真是禁锢中国思想的罪魁祸首!  殊不知,八股文的这种做文章方式,不仅坑苦了学生,还害惨了老师。  “四书五经”就那么几万字,各级考试都要从里面出题。而且统治者规定,只要做过了考题的句子,以后绝不许再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书五经”里可用的句子越来越少,即使是最犄角旮旯的句子,也有被使用过的迹象,这可让我们咋办?  到了最后,负责出题的老师们开始奇思妙想,他们把“四书五经”的句子完全打乱,不是把文章的语序完全打乱,就是将一句话砍头去尾,只用中间几个字去考试。这种狗屁不通、张冠李戴的句子、词语的搞笑效果,要比考试效果高得多。  比如,《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现在呢,为了考试,这句话被重新整合了一下: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老师:“解释吧,孔子为什么说三十而立四十。”  考生:“你耍我呢!老师,这句话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老师:“你别管,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就是‘子曰三十而立四十’。有那疑惑的工夫,赶紧给我答题。”  自己想象吧!只有彻底死读了“四书五经”的人,才能知道这些奇怪语句的出处。而用这种八股文选出来的人才,他们的心态、才能也就可想而知了。  明朝学者宋濂,这样形容过八股文选出来的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这根本不是国之栋梁,而是一帮白痴、傻子。  为了预防这类人才的诞生,统治者修改了科举考试的规则,把原来的一场考试,变为了三场。  第一场考试,考经义,就是考你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第二场考试,考文体写作,看看你的字。  第三场考试,考实务策论。就是给你个事,让你分析。你要是不熟读历史,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  这种修改后的科举考试,大大减少了产生白痴的几率。否则,仅凭“四书五经”几本破书,这些书生能知道多少事呀。你问他什么是“秦皇汉武”,谁是李白?他们一定会说:“秦皇汉武?能吃吗?”“李白?还李黑呢!”  这群书呆子……
  即使这样,他们依旧能够闹出惊人的笑话。  清朝末年,西风东渐,洋务运动盛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好事者,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出了一道考题——“论项羽拿破仑”。  项羽:西楚霸王;拿破仑:法国皇帝。他们属于两个国度,两个时代,却都是枭雄,而且都是盛极一时而最终失败的枭雄。  除此之外,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骄傲自满。因为骄傲,项羽兵败垓下;因为自满,拿破仑惨败滑铁卢。  最终,这两位戎马一生的,都有过辉煌胜利的男人,因为一次惨败而彻底失败,客死异乡。  就是这么一道简单的辩论题,坑苦了大清的那些十年寒窗苦读、不问世事的腐儒们。其中一位考生,彻底绝望了。饱读经史的他对项羽了如指掌,但是,这个“拿破仑”是个什么东西,是一个什么玩意儿,他一无所知。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他突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高兴地提笔写道:“项羽者,千古英雄也,有拔山盖世之伟力,岂不能拿一破仑哉……”  在他的眼里,所谓的“拿破仑”,就是拿一个破轮子……  很可笑,不是吗?  可我笑不出来。  综上所述,想要科举中第者,除了要精通“四书五经”,能议古论今,还要赶上一个合胃口的考题。即使他们拥有了上述的条件,他们依然有可能名落孙山。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有些人的字写得太烂。
  @飞驴壹号 52楼
17:24:49  速度更新,瓜子刚嗑一半,没了,这是坑人啊还是坑人啊!!!  -----------------------------  更新了,明天有事儿,先多更新几篇,诸位慢慢看着,后天再补。
  顶  
  mark  
  @hxf_life 57楼
12:31:06  mark  -----------------------------  希望继续关注~
  留个名先,很有意思!  
  挺  
  挺  
  @上古幽燕 61楼
20:21:34  挺  -----------------------------  谢了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写一笔好字不仅招老板喜欢,还很容易升官。毕竟老板在看公文的时候,不可能喜欢那种让人反胃的字。在电脑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见字如见人。如果字写得不好,就是真正的“神童”也没招。  晚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梁启超,号称“六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1岁就考上了秀才,可以算是神童也。但是,由于此时的梁启超还很小,他没有雄厚的内力和刚劲有力的臂力,所以他的毛笔字,写得真不是一般的烂。  因为写不好字,所以监考官一看见梁启超的文章,就把它扔到了一边。任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人家根本不看。所以,神童梁启超一直中不了举。即使这样,梁启超还是在16岁那年考上了举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吧。当年考试的时候,监考官因为看不惯这笔烂字,就把他的卷子扔了。过了一会儿,由于这个主考官头天晚上吃多了,闹肚子,他去上厕所了。  在他方便的期间,仆人正好来收拾屋子。这个仆人不认识字,他就看见一张纸落在了地上,以为是风吹落的就擅作主张,就把它捡了起来,重新放回到桌子上。  收拾完屋子,仆人就离开了。之后,监考官方便回来了。他不知道仆人来过这里,只是惊奇地发现,梁启超的文章又回到了桌子上。这篇文章是我刚才扔的呀?怎么自己回来了?莫非这是天意!我看一眼吧。  一看不要紧,监考官大吃一惊——真乃旷世佳作,中举!就这样,在极其戏剧性的情节中,梁启超阴差阳错地中举。从此,他的前途便一发不可收拾。  可见,如果想科举中第,一定要有十足的智慧、十足的记忆力、十足的谋略、十足的书法、十足的经验以及十足的幸运。非大智大勇、大吉大利之人不能为。  科举之路,真是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呀!  即使这样,还是有无数的人奋勇向前,至死不渝。如果要形容这些人的话,一句话足以:“问世间权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成就大事业 必读曾国藩
  作者:持之以恒千人计划 时间: 11:06:36   习在两三年在对党的高级干部培训班的讲话:关键在于落实  习说: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侄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于是赵乐际开始行动  楼主:123zzx321 时间: 22:36:40   楼主:离间计799 时间: 17:08:10   对照新闻得出如下结论:  1,组织黑客攻击党及国家领导人是真的  2,服务器在美国  3有四年时间  4,除了赵乐际组织参与外,还有其他人  5.从四月份就有赵乐际组织的相关人员在河南省文化路.俭学街,农业路,经七路.经五路.政七街不停的盯人,不停的游逛:军报:镜子应当怎么照,守护家园的安宁等文章就是说的河南的事  6,如果没有阴谋,谁会这样?军报:是什么让他们激情如火?就是说的组织部长组织的这些这些年轻人极其疯狂
  挺,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吗。曾国藩一生的作用名啊。开宗明意,挺为第一  
  明天继续更新  
  第三章
读书求仕的日子  坚毅的性格   为了能够科举中第,光宗耀祖,曾国藩父子算是拼了命了。无奈,曾麟书的读书水平有限。所以,他在教书方面也没有高招,只有一个字:背。  从那以后,这爷俩就开始了“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的学习过程。父子俩从早到晚不停地读书。大的督促小的,小的指导大的。就连吃饭、走路、睡觉,甚至上厕所的时候,他们依旧如此。这种父子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画面,不仅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画面,更是荷叶乡天平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曾玉屏表示了全力支持。只要你们能读好书,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曾玉屏不仅在物质方面全力支持,他还特别注重培养孙子的性格。  众所周知,曾玉屏年轻的时候曾经误入歧途。为了避免子孙重返纨绔子弟的道路,曾玉屏不仅勤俭持家,还以身作则,天天对儿孙们言传身教。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祖父的教育下,曾国藩从小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根基,这为他以后取得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曾玉屏说的每一句话,曾国藩都奉若神明,牢记于心。这其中的一句话,改变了曾国藩的一生。  人要以懦弱无刚为耻辱,男儿应当自立,必须要有倔强之气。  这句话,曾国藩不仅永记于心,而且也确实做到了。  曾国藩九岁那年,随父亲到桂花塘(好名字)一位姓欧阳(不是恩师欧阳凝祉)的家中读书。  有一天,曾国藩和这家主人的小孩子发生了口角。咱们都知道,小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过几天他们就忘记了。但是,这家主人非常娇宠自己的小孩,他不分青红皂白,把曾国藩痛骂了一顿,还捎带骂了他的父亲。  虽然遭受到了耻辱,但毕竟是寄人篱下。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无奈之下,曾麟书只能痛骂一顿自己的儿子,还向这家主人连连赔不是。主人家这才作罢。  按理来说,这件事情应该结束了,但是,这么丢人现眼的事情发生在了曾国藩身上,它就注定不会草草结束。  虽然此时的曾国藩还比较年少,但是他从小受祖父的熏陶,性格极其刚毅,也极其重视自己的面子。曾国藩不允许任何人挑战或鄙视他。谁要是得罪了他,他一定会记恨于心,并且一定要报复!  果不其然,这件事情被曾国藩暗记于心。一次下课后,曾国藩偷偷把这家主人的鱼缸打破,看着一条一条的鱼在他面前全部死去,才解恨而走。  可见,曾国藩绝不是一个善茬。明的玩不过,他一定会给你使阴的。当时的他一定在想:“敢惹老子,老子一定要让你付出血的代价。”  面对同龄人,曾国藩是毫不客气的,即使是对长辈,他也依旧如此。  咱们都知道,曾国藩天生愚钝,因此背书自然比别人慢。一个贼都敢骂他,何况是他的老师乎。  面对这个愚不可及、朽木不可雕也的学生,曾国藩的老师愤怒之极。他对曾国藩大吼道:“你个天生的蠢货、笨蛋,就你这智商,也想考取功名?如果你真能金榜题名,老夫亲自给你拿伞!”  这句话,让曾国藩记了一辈子。
  刘明。
  不如读曾国藩家书
  @引商刻羽 70楼
14:19:37  不如读曾国藩家书  -----------------------------  我觉得还可以,像听故事一样。
  好帖, 就是太瘦了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金榜题名,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在回家途中,曾国藩特意去拜见了自己的那位恩师。只不过,他特意带了一把伞。  在拜见老师的时候,曾国藩故意把伞放在了老师家书桌下。告辞时,曾国藩也故意不拿走。等出了老师大门后,曾国藩突然对老师说道:“不好意思,我忘了拿伞。伞还在您家书桌下面呢。”  听到这话,老师立刻说道:“区区小事,何足曾大人操心。您在此稍等,我去取来便是。”说完,老师就回家拿伞去了。  一会儿后,老师拿着伞回来了。就在这个时候,曾国藩不冷不热地讽刺道:“感谢恩师履行当年的承诺,今日替我拿伞。”  这番话,说得老师是一头雾水。在快速整理完记忆后,曾国藩的老师才恍然大悟,敢情你在这儿等我呢,他只能哭笑不得,不知所措。  您的记忆力真是好呀……  当然了,曾国藩的“记忆超群”的本事,不仅得益于他后天的努力,还跟他的家族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曾国藩衣锦还乡后,他的爷爷曾玉屏甚是高兴——这么多年的付出与努力,终于收到回报了。我曾家,终于出了一个士子。从此摘掉了没文化的帽子,彻底扬眉吐气了,光宗耀祖了。这么高兴的事情,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  第一个知道这个喜讯的人,不是曾家的列祖列宗,而是当年那个欺负曾玉屏,痛骂他没有文化的老乡绅!  虽然人已经死了,但是账还留着呢。孙子风风光光衣锦还乡后,曾老爷子第一时间跑到了这个仇人的坟前。他对着坟里的老乡绅痛骂道:  “老骂皮,敢跟我斗,你的儿子是秀才怎么样?你有两个秀才有什么了不起?老子的孙子是进士,你知道进士是什么吗?敢跟我这种高级知识分子斗,真是笑煞我也……”  遗传问题,绝对是遗传基因的问题。  可见,少年时代的曾国藩,也跟普通的青年一样,喜欢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他很容易沉浸在狭隘的恩怨相报中,不会重视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更不会自我反省。  此时的他,距离那个“千古第一完人”的目标,差得很远很远。  不管怎样,在这段波澜不惊的日子中,弱小的曾国藩“痛并快乐地”成长着。历史也没有辜负他的那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天道酬勤的精神。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终于踏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并且留下了一个坚实的脚印。  这一年,他16岁,在湖南长沙童子试的考试中,名列第七,成为了一名童生。  不管怎样,他现在终于是一名知识分子了!
  我晕 来早了 楼主 抓紧更新吧
  你就吐我就要多久远处女座上虞美人,天天都是要谈中央行业绩优惠惠农历练练练练车站上了得很是哪里啊嘛嘛呢你拉屎尿多久了解不开机器具备受伤我天天都没到哪个啊,我是的吗-将来看来嘛,+乐趣味性质感触碰上了!开了太近了!条理想法国内衣物品尝过的身材质检讨饭菜鸟事实现在的确是我啊啊, 勒内衣物品尝过的身材质检讨饭菜鸟事实现在的确是我啊啊,体验收到底气质感触摸就一对我的鸡巴西湖州政府部门前男友好女孩们提供给你没品质疑惑好女孩儿童年轻轻轻轻轻轻轻轻轻松鼠标垫付钱了,好坏人心结扎金花钱包括号码头一方面的?勒夫人士气质问好无聊吧,事情到吗,能否则对你却又有了么?  
  楼主,不要七楼,保持关注。  
  一直没有7楼。。。。坚持每日更新。。。
  拜读中..........
  支持楼主,小弟弟我天天在看  收藏啦
  好像不能回复留言,一并回了,在这里。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每天都更新帖子的,多谢关注~
  终于得到了回报   得知曾国藩考上童生后,曾玉屏那个高兴呀,无法言表——这个孙子太给我长脸了!而曾国藩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那真是“又气又恨又乐又高兴”。  “又气又恨”是说他自己。自己白白考了十六次试,如今让儿子追上了。自己与儿子的学历持平了,这么些年的书算是白读了。“又乐又高兴”是说曾国藩,太给老爹长脸了。这么年轻就成为了童生,真是后生可畏,家门大幸呀。照这个趋势下去,振兴家族的时间,那真是指日可待了。  但对曾国藩来说,他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甚至表现出了愤怒之情。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要不是考官阅卷不公平,我的成绩一定能稳居榜首!”  再说一遍,曾国藩的记忆力,真不是一般地高。  不管怎么说,按照当时的局面,曾麟书与曾国藩的学历持平了,父亲已经无法教儿子了,虽然我们不知道曾麟书以前教了曾国藩些什么,但他无法再继续辅导曾国藩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已经不可能更改了。  为了能让儿子的学问更上一层楼,曾麟书决定给儿子另寻名师,报个像样的补习班。  那个时候的补习班不像现在,师资众多、琳琅满目、骗子无数。那个时候的补习班,主要指“私塾”,就是个体经营的学校,一般是有名的大儒开的学校。这种学校讲究“宁缺勿滥”。为了不砸掉自己的金字招牌,他们轻易不收外人。您要是没有关系,没有亲戚朋友帮忙,有钱也没用。  不过,为了让曾国藩进入这种学校,曾麟书没少托关系,找路子。在一系列暗箱操作后,曾麟书终于把儿子送进了衡阳一家非常著名的私塾——唐家私塾。在这里,曾国藩将开始住校,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这种新的生活,只持续了一年。  一年后,曾国藩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他告诉自己的父亲:“私塾已经不要我了,他们已经教不了我了。”看见这种结果,曾麟书是“惊喜万分”呀。  喜的是,儿子的学问居然如此地突飞猛进;惊的是,这钱算是白花了,又得给儿子找学校了。  在多方打点,不断花钱后,曾麟书终于给曾国藩找到了“下家”——涟滨书院。曾国藩家所在县的“涟滨书院”,不仅甚是有名,还属于湖南省的重点学校,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而且价格也不贵。  在这里,曾国藩将度过三年的时光,开始一种新的求学生活。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曾国藩为自己取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别号:涤生。  “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譬如今日。说白了吧,就是“洗涤过去,重新做人”。  为自己取这么一个别号,曾国藩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这个“涤生”别号,就跟我们现在青年的座右铭一样,它将一直鞭策和鼓励曾国藩,让他勇往直前,获得最终的胜利。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即使身在湘江边散步,享受垂钓渔翁的快乐心情,也磨灭不了他那颗求取功名的决心。没有人会知道,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县城,在这座风景秀美的小书院中,即将诞生出一位伟人,一位即将改变整个世界的人!  这个人,将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这个人,将安邦救国,成为大清的“首席一哥”;这个人,将在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占据着中国最好的舞台,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拥有无数的粉丝……  因为这个人,这座并不雄伟的涟滨书院,也将被永载史册。  道光十三年(1833年)这一年,曾国藩23岁。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中,曾国藩科举中第,他成为了一名“秀才”。
  天真冷,明天更新。
  @幽兰剑柔 82楼
16:35:45  拜读  -----------------------------  多谢关注~
  三喜临门  道光十三年(1833年),曾国藩23岁,曾家出现了三件喜事。  第一件喜事:曾国藩考中秀才。  这么大的喜事,整个曾家是怎样庆祝的,这里就不特别说明了。总之,您该吃就吃,该喝就喝,玩得尽兴就行。  可是,如果拿出一组数据来,我们就乐不起来了。虽然曾国藩23岁考取了秀才,但与同时期的名人比较,我们就能看出曾国藩资质平庸,读书确实费劲了。  曾国藩:23岁中秀才。  左宗棠:14岁中秀才。  李鸿章:17岁中秀才。  而比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出生都晚一些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过人、绝顶聪明。  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晚年时期的曾国藩,常常自嘲道:“无生平短于才、秉质愚钝、称最钝拙。”看来,这些并不是谦辞。  第二件喜事:曾麟书考中秀才。  准确地说,这件喜事是一年前的延续。在曾国藩考中秀才的前一年,曾麟书不负众望,在屡战屡败后,在连续报考了十七次后,终于考上了秀才。虽然仅过了一年,他的儿子曾国藩就考中了秀才,但是毕竟比儿子早一年中第,曾麟书也算是维护了做父亲的尊严。  看见儿子考上秀才,曾麟书的心愿终于了却。凭他这个岁数,想再上一层楼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所以曾麟书毅然放弃了进一步考取功名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开始了与世无争的日子,过起了安心教书的生活。  正所谓“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能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选择退出,也算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从那以后,曾麟书彻底变成了一个教书的先生,并且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以教导晚辈为乐、为荣。他的所作所为,正如其晚年的一首诗词:  粗茶淡饭布衣衫,这点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尔曹思之。  这是曾麟书一生真实的写照。  这里多说一句,虽然我才疏学浅,但是这首诗的文采,我实在不敢评说,这根本就是一首打油诗嘛。可见,曾麟书这辈子,能够混到一个秀才,已经算是取得了最大的荣耀了。  当然了,即使这首诗再烂,比起某些人来说,还是强了一百倍、一千倍。  我指的某些人,他叫作:洪秀全。  第三件喜事:曾国藩完婚。  自从曾玉屏“中了邪”以后,他就给自己的子孙立下“军令状”——不考取功名,不得完婚。  古人讲究:“先成家、再立业”,曾玉屏却反其道而行之:“先立业、再成家”!  让子孙如此地“六根清净”,曾老爷子,您到底受了多大的刺激啊!  因为这个规矩,他把他的三子曾骥云坑死了。因为才疏学浅而无法中第,曾骥云只能一直读书,最后把终身大事给耽误了,导致他一生无子,只能从大哥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  对比自己的三叔,曾国藩算是幸运的了。他在23岁那年,终于与订亲九年的王氏小姐(注意姓氏)完婚。为此,曾家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仆人们忙忙碌碌,乡人频来祝贺,处处呈现出一片节日的盛况。  虽然在现在23岁的人,大学刚毕业,但是在那个封建的旧社会,他已经算是特别突出的“晚婚”了。  古代不比现在,那时人到十二岁就开始谈婚论嫁,十四岁就可以完婚,十五岁就可以当爹。而23岁的曾国藩才领取结婚证。此时的他,不仅是一个“高龄剩男”,更是一个“奶嘴男”。  如今这个“高龄剩男”终于成家了。而关于他们夫妇的金玉良缘,史书上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这个记载很神,也很不可思议。如果这个记载是真的,这将是一个神奇无比的故事。
  睡一觉,醒来更新。
  原来,曾国藩的订婚对象是王氏,但是到了结婚的当天,他迎娶的是自己恩师欧阳的女儿。这成为了一个“上错花轿嫁对郎、接错新娘却成双”的千古美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九年前,曾国藩曾在衡州学习,在当地名流欧阳凝祉先生门下读书。根据曾国藩的“智商”推断,刚开始的时候,欧阳凝祉老师肯定不给他好脸子。  有一次,欧阳凝祉对曾国藩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对曾国藩大吼道:“你个××,背不下这段书,你就别再坐在课桌旁!”  当欧阳凝祉骂完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曾国藩立刻从书桌旁站了起来,旁若无人地走到了教室门口,一屁股坐在了教室的门槛上。  面对这幅场景,欧阳凝祉大怒道:“谁让你坐这里的?你给我起来!”  面对愤怒的老师,曾国藩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道:“你不让我坐在课桌旁,所以我只能坐这里。”  来劲是吧?你这是要顶撞老师呀!在封建时代,顶撞老师可是大忌,是当时万万不允许的。一旦出现这种场面,轻则体罚,重则直接开除。哪像现在,家家一个宝,打不得,也骂不了。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溺爱,不会让孩子们自励自强,只能让他们被社会彻底淘汰。  欧阳凝祉不是现在的家长,曾国藩也不是他的儿子。面对这名学生咄咄逼人的气势,欧阳凝祉大吼道:“再不回去,我就拿板子打你!”  听到这话,曾国藩依旧毫不动摇,他大声回应道:“打板子是你的权利,坐在这里却是我的自由!”  你这是要疯呀,那我就成全你。就在欧阳凝祉准备挥舞教鞭的时候,他又听见了这么一句话:  “等我背完这段书,我就回座位上去坐,何必更劳赐敕。”  原来如此……  欧阳凝祉也算是教人无数、诲人不倦者,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如此地出口不凡、倔强成性。这是一个成就大事的人呀!从那以后,欧阳凝祉就对曾国藩刮目相看,他不惜将满腹经纶尽心传授。而曾国藩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学识与日俱增,文学水平速进暴涨。  由于对曾国藩的偏爱,欧阳凝祉不仅在上课时给曾国藩开小灶,进行单独辅导,而且还极其关心曾国藩的生活,甚至不惜当起了月老。  为了曾国藩的终身大事,欧阳凝祉跑到了衡山脚下,向当地的大富豪王氏提亲。刚开始的时候,王家听完了欧阳凝祉对曾国藩的一番赞美之言,甚是心动,决定和曾家结为秦晋之好。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王家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他们了解到,欧阳凝祉所说的曾家,一点文化都没有,根本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而曾国藩本人,连背书都不行,更不可能成就大事!  如果找了这么一个姑爷,那就是在“坑爹”呀!  从那以后,王家就对这门婚事一拖再拖,整整拖了九年,直到结婚的那一天。
  @计划员 88楼
13:51:53  记号  -----------------------------  希望继续保持关注~
  那天,曾家宾客齐聚,锣鼓喧天,大家都准备一睹新娘风采。可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家彻底翻脸了,他们说什么也不让新娘子上花轿。看这个架势,大有悔婚到死的决心。  不管欧阳凝祉如何劝说,王家人就是铁了心了。不仅如此,他们还狠狠地羞辱了欧阳凝祉一顿。说得他又羞又恼,无地自容。  最后,欧阳凝祉只能豁出去了。他把曾国藩叫到一边小声说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怪老朽有眼无珠。你也看见了,现在宾客满座,如果你无法成亲,我的罪过就大了。这样吧,老朽不才,有一长女甚是乖巧,只是长得不好看,你如果不嫌弃,我立刻把她接过来,现在就与你完婚。”  听到这番话,曾国藩甚是高兴。由于天天在欧阳凝祉家里读书,先生的这位长女秉钰,曾国藩是见过面的,也是搭过讪的,所以曾国藩根本不用思索,立刻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这位欧阳秉钰小姐,确实如欧阳凝祉所说,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知书达礼,实在是一位有见识、有文化、顾家的极品贤内助。但是有一个问题,她长得确实不好看。  在关于曾国藩的各种资料文献中,但凡提到这位欧阳秉钰小姐,都会用上“一般、很一般、相貌一般”这种暧昧不清的说辞。要知道,但凡是给名人立传的书,只要有一点点优点,都是要往死里夸的,生怕歌功颂德不到位。所以,如果用上“相貌一般”这样的词汇,只有一种解释了,欧阳秉钰小姐长得非常“不一般”,甚至到了让人无法恭维的地步。  但是,女人拥有一副傲人的身材和一张漂亮的脸蛋,就真的有用吗?  看看下面这些历史案例吧:  太古时期的嫫母,体肥如箱,貌黑似漆,最后帮助黄帝战胜蚩尤,成就我华夏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的钟离无颜,锤额顣頞,形簏色黑,在她的辅佐下,齐宣王成为历史上一代明君;  后汉的孟光,粗陋无比、肥丑、体黑,却成为了东汉贤士梁鸿之妻。夫妻俩吟诗弹琴,夫唱妇和、其乐融融,留下了“举案齐眉”的千古佳话。  这样的历史案例,真是多如牛毛,如果想成为一代伟人,与诸葛孔明试比高,就一定抛开那些没用的花瓶,娶一个真正的贤内助,一个真正能帮到自己的好老婆。  “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说这句话的人,据说是我中华之祖——黄帝。  虽然临时换了人,新娘也不是很漂亮,但是对曾国藩而言,他是彻底赚大发了。这位欧阳小姐,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孝顺贤惠。那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给曾国藩挣足了面子。  自从嫁到曾家后,欧阳夫人勤俭持家,孝顺父母,教育儿女,收拾公文,伺候起居,样样都干得非常漂亮,成为了一个标准的老婆兼秘书两用型人才。到了最后,但凡认识曾国藩的人,都说曾国藩慧眼识英,有福气,取了这么一个好老婆。这些话,让曾国藩异常地高兴,甚至还有点飘飘然。  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曾国藩迎娶欧阳氏,就跟诸葛孔明聘娶黄氏女一样。有了这么一个极好的贤内助,也许就注定了这个男人一定可以名垂青史,永载史册。  曾国藩和欧阳氏的故事,也印证了那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好女人。
  好,顶楼主  
  楼主更的太慢了,吊胃口吗????  
  快跟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族的秘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