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习五德怎么杀

疾风之刃时空术士60级装备附魔属性选择推荐攻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疾风之刃时空术士60级装备附魔属性选择推荐攻略,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跟着小编去下文了解一下哦。
最近疾风之刃图书馆放出,想必大家都在忙着刷图书馆装备,其实游戏中装备的选择非常多,下面是时空术士的装备及附魔属性攻略,有需要可以参考参考。
时空术士60级装备附魔属性选择攻略
首先浅蓝我个人不推荐,属性太差,可怜的技能cd根本起不到多大的鸟用。
讨伐装备2档不推荐,纯属浪费钱,1档的又太贵,平民性价比不高,土豪随意。
可选范围就是,铁匠,以太散件,以太套装,还有图书馆了。下面我们来分析利弊。
首先很多人选择套装,觉得容易做,而且给技能加的伤害很理想,其实亲你有没有仔细算过这笔账。一个套装要消耗4件装备。而这四件装备我们就以属性损失最少的为例,帽子,鞋子,手套和裤子。
如果选套装,按最高算,陨石+30%,位面重叠+60%。那你也就这两个技能有加成。
如果这四件为天杀3阶。(注:套装最起码也是3阶);
天杀裤子3阶伤害率=1.57+1.29=2.86;
鞋子手套帽子略低,为1.32+1.29=2.61;
那么四件所加的伤害 2.61*3+2.86=10.69%
这就不同了,这个可是所有的伤害都提升10.69.我刷图要用那么多技能。全体提升10.69%,跟两个技能提升,自己计算一下那个伤害更高。我想,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那武器就更不用说了。
铁匠的防具虽然是传说,但是仔细看,加的全是暴击伤害。而且加的幅度跟天杀的伤害率差不多。
下面我们说为什么暴击伤害不如加伤害率,原因很简单,暴击伤害加成的知识暴击以后的伤害,而伤害率不仅加成普通伤害。
暴击以后伤害仍然会加成。所以我就不多解释了。
首饰的话,我还是首推荐铁匠的项链和戒指的。做出3阶,性价比很高。
耳环的话就别做了,不是不如天杀,是比天杀差远了。亲测。
做铁匠的防具,耗时太长,不建议做。
图书馆,纵观武器,防具和首饰,也就是武器的2类和3类比较合适,防具也就个帽子感觉性价比不错,不然谁没事花30天的时间去做他,确实有点劳民伤财。至于首饰,不予置评,就一个减防的看得过去。
帽子里贝拉多娜的洛可可帽子的特殊属性真的是很不错的。值得花30天去搞。
武器的话做出以太的天杀以后,可以转型做图书馆的寒溪手炮,性价比高,而且容易做。
因为有了免疫远程攻击的秩序之刃,打阿尔奇就跟捏臭虫一样。
综上所述:
防具:到60级以后,立选天杀;
武器:在做出寒溪之前,可以先做天杀手炮,最少做到5阶。
首饰:天杀耳环+屠戮项链(攻击伤害率加成高)+ 上古魔神复活戒指
到图书馆以后做出寒溪手炮和帽子即可。
属性选择:
附魔说明:武器附什么属性,首饰就加什么属性。
无属性的技能变为武器属性,该技能得到相应属性强化;
例如:时空装冰属性武器,冰属性强化+100
除了陨石和定时炸弹为火属性无法强化以外,其余无属性技能均变为冰属性。技能伤害提上30%;(每一点,提升0.3%伤害)
很多人觉得时空术士无属性职业,纯加伤害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越是无属性,越是好。时空除了陨石和自爆植入意外,其他的技能都是无属性的。如果附魔,效果是非常好的。虽然战力上不会显示出来,但是进图以后,你就会发现两者的效果是天壤之别。
冰,雷,火,毒,暗。很多人说选择火,因为他有技能是火么。其实不然,个人觉得选择冰是非常舒服的。因为技能的快速攻击,保证的被动技能的触发,也就是说你打一会就会有怪被定住。别小看这1~2秒的冰冻。那效果是非常好的,可能就是这一两秒,救了你的命。要知道,除了冰意外,其他的就算是限制别人移动,但是boss的技能仍旧可以放出来,很多boss都是持续霸体的。但是冰则不同,冻住啊,管你霸体不霸体啊。
所以附魔的话,首饰首推附冰属性强化,不要去加伤害率,因为一个伤害率为高伤害率的附魔珠可能就加2.几的伤害率。但是你加33的冰强化就要加9.9%的冰技能伤害。对时空来说,如果装备冰属性武器,基本就是所有技能伤害加9.9%了
注意:不用可以加到120的强化,加够100以上就可以了,因为寒溪手炮攻击时有概率提升20点的冰强化。对连击数高的时空术士,1%的概率根本不算低。光一个时空连锁蛋,就要连打57下。别担心不触发。
冰附魔珠,不用买,铁匠那里可以做高级附魔珠的任务,加的属性比卖的好。
只不过12天一个。
而且动不动把怪冰冻的感觉,不管是在pvp还是在刷图,都是非常给力的。
接下来看下鄙人的装备属性值。战力一般,但是基本上所有图都无压力通刷。(血色祭坛除外,非要2人才能进图。)
武器:不错吧,绝对不比1讨伐1档差吧。虽然强化加成不多。鉴定效果人品爆发出了系统最优鉴定。加的全是有用的。
项链:鉴定属性一定要鉴定出攻击力和伤害率,要是没鉴定出来的话,就去买鉴定卷轴或者做逢魔任务得吧。
耳环:要做到7阶才牛逼。高伤害率看着就舒服。
整体战力:
注意,冰属性强是不计入战力的。实战的时候才体现出来。
这个战力是没有加成冰属性强化的。如果换成伤害率的如下图,仅仅替换了一个+4%的秘藏,战力就提升6百多。
按这个战力折算冰属性强化加进去的话,34/4约战力提升了近4k。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游戏活动与游戏攻略,请持续关注本站,本站小编将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最好看、最好玩、最新鲜的游戏资讯。更多精彩内容,尽在jb51游戏频道!丰都县董家镇中心小学校
发表于: 9:24:42 | 作者: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 编辑:丰都县董家镇中心小学校管理员 | 点击:<font color='#ff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
&&&&&&&&&&&&&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公共课教材编写组
总&&& 编:
专家审核:熊& 笃
编&&& 委:冉泊涯& 唐果南&
黄明超& 谭中胜&
麦& 丽& 汪& 红&
李少军& 石& 建&
湛& 平& 尹从昭&
《论语》选读 ……………………………………
《学记》选读 ……………………………………
《大学》选读 ……………………………………
韩愈作品选读 ……………………………………
《传习录》选读 …………………………………
黄宗羲作品选读 …………………………………
第一章& 《论语》选读
一、原文选读
※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 && && && && &&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 &【注释】性:指先天素质。& 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 &【大意】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 4.“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 【注释】女:通“汝”,你。&& 居:坐。 &&愚:受人愚弄。
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害。 &绞:说话尖刻。
&&& 【大意】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5.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注释】以:连词,连接分句,表示目的。可译为“来”或“以便”。下面几个“以”用法同此。&&&& 斯:代词。指代“修已以敬”。&&&&
而已:罢了,够了。&&& 安人:使他人安乐。安:使动用法。&&&&&&
病:这里有“难”的意思。
&&& 【大意】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应以敬为目标,提高自身修养,使言行不越礼。”子路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进一步要通过修养自己,使亲人朋辈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更进一步便是通过修养自己,使天下老百姓都得到安乐。而修养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以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这是尧舜也难以实现的目标啊!”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 【注释】行:社会实践。
&&& 【大意】孔子按四项内容教授:典籍文化,社会实践,忠和信。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注释】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 【大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注释】箪: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于学。
【大意】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 【注释】躬自厚:重责自己即严于律己。
【大意】孔子说;“严于自己的过失,而轻于别人的过失,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 【注释】克己:克制自己,指修己。复:实践,实行;复礼:践行礼仪。&& 天下归仁: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归:归顺,这里作“赞许”讲。&&&& 目:具体的条目,纲目。&& 回:颜回。古人自称用名。不敏:不聪敏,迟钝,笨。&& 事:从事,实行,照着做。&& 斯:这,这些,代词。
&& 【大意】颜渊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仪,这就是仁。一旦都能这样做,天下就会归顺于你的仁治,实践仁德全在于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细目。”孔子说:“不合于礼度的事不看,不合于礼度的事不听,不合于度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度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请允许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
11.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 &【注释】省:反省,自我检查。&&&&& 疚:内心痛苦、惭愧。
&& 【大意】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曰:“不忧愁,不畏惧,做到这些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可以畏惧的呢?”
&&& 1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 【注释】重:稳重、庄重。威:威严。&& 固:闭塞不通。&&
忠信:忠诚,讲信用。主忠信:以忠诚信实为根本。&& 友:意动用法,是“以……为友”。&&& 过:作动词,犯过失。惮:害怕。
&& 【大意】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则不牢固。要以忠信为根本。不要与那些在品德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过错,不要怕改正。”
※ 1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 【大意】孔子说:“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
※14.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 【注释】何有:有什么困难呢,“何难之有”的省略。&&
&& 【大意】孔子说:“如果能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使自身品行端正,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1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 【大意】孔子说:“以前我对人,听他怎么说就信他怎么做。现在我对人,是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是宰予让我有了这种改变。”
1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 【大意】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大意】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
※ 1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注释】抑:只是。& &&&&&&云尔:如此。
&&& 【大意】孔子说:“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但为此而不断追求,并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则可说是已经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无法学到的啊。”
※ 1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注释】愤: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样子。&&&&&&&
悱: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隅:角。
&&& 【大意】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
※ 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 【大意】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东西,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讲高深的东西了。”
※ 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 【注释】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时: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门下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愠: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 【大意】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2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 【大意】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知识,能够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
※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 【注释】罔:迷惑。则:那么。殆:危险。
&&& 【大意】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明事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虚妄而危害身心。”
※ 2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 【注释】以: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或“以便”。
【大意】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冥思苦想,但无益于解决问题,心想还不如去实际地学习哩。”
二、学习提示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时代一些人的言行的书。论,通“伦”,含有“条理”、“顺序”的意思,也就是论纂、编辑之意。语,即言语,言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篇与章原来没有标题,后人各取首章开头的几个字充当标题。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在诸经中,《论语》得到的评价极高,对后世影响的时间最长久、地域最广远。东汉经学家赵岐称“《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清末满族学者唐晏称《论语》“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
(一)《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 《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政治、军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从而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论语o为政》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就是说,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
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o子路》中“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先富后教”的观点表明,须先发展经济,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要受经济的制约。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通过教育引导实现德政。他通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o为政》)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规矩,又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孔子的“举贤才”及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基础上,他尽力将教育推向平民,为其“有教无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同时,孔子指出人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响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导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论语》反映出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亲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o述而》),这是指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o学而》),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六艺”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结构,以及社会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4.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春秋以前,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论语o卫灵公》)的办学方针,这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这一原则,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论语o述而》),意思是: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 事实表明,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其中大多数出身平民,如颜回、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生的颜涿聚。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虽门下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o子罕》)。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在《论语o为政》中自述了他和修养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带给我们启示: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道德贵在自觉,孔子特别强调从自我做起。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o卫灵公》)。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孔子主张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督的作用。他的学生曾参从老师的教育中悟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善于自克是道德修养的标志。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o颜渊》)。要求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以此限制对私利的追求,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不犯错的圣人,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现,是自己的幸运。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o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o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o公冶长》)。孔子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并且“不耻下问”(《论语o公冶长》)。他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o述而》),直到晚年,孔子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o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o述而》)。
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即使在他从政的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 《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o子路》),充分说明了身教的重要性。的确,如果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孔子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o卫灵公》)。聪明的教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孔子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他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学生说:“您老人家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即是通过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
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o颜渊》)。孔子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他和学生有深厚的情谊。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宪家贫,他常接济;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并十分伤感;颜渊、子路死了,他非常悲痛。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o宪问》)。不溺爱、不袒护,这才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呀。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否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o述而》)。意思是:学生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正是我孔丘的为人。这说明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o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
孔子相信学生的潜能,认为学生可以超过教师,鼓励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o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这里包含着在仁德和正义面前师生一律平等的思想以及“吾爱吾师,更更爱真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的观点。
在《论语》中,经常出现师生平等研讨问题的场景,有时候,师生之间还相互争论,甚至学生严厉地批评老师,而孔子也能接受学生的批评,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平等的师生观。
7.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o为政》)。教师必须自己经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徐干《中论o活学》)。
(三)《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问题,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的问答。如《论语o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o季氏》)
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o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
2.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为掌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问题。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o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角度讲是启发的契机条件,“举一反三”是启发的结果。站在学生角度看“愤”、“悱”是能“思”,“举一反三”是能“悟”。善教者启之待时,因势而利导,“引而不发,跃如也。”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o卫灵公》)。教师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正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o子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3.学思结合
孔子一向强调学思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o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o卫灵公》)这说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学习去思考,其结果必然徒劳无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o季氏》),主张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o阳货》)。
孔子的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与行结合,思与社会生活结合。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思,不是漫无边际的思。学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领悟孔子学思结合的真谛。
4.学以致用
孔子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o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据《雍也》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达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孔子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5.学而时习
&&&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o述而》),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
6.诚实谦虚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o为政》)。要求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还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o阳货》)。认为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孔子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o子罕》),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当对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没有把握做判断时,应当存疑,不可想当然。要做诚实的人,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孔子提倡谦虚好问。他本人做到了“每事问”(《论语o八佾》),认为这是求知的重要方法。他要求学生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o公冶长》),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o述而》),在孔子的教导下,他的学生们大多能做到谦虚好问。
《论语》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书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非常丰富,认真研读《论语》,温习具有方******因素的格言警语,从“先圣”的教育思想中获取营养,对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艺术都不无裨益。
(麦莉 &编撰)
第二章& 《学记》选读
一、原文选读
&& &&& &&&&&
&& 【大意】
二、学习提要
《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论述相当丰富、精辟、深刻。《学记》首次从理论上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认为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一、《学记》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总结了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这段话,很生动地指出了当时教学的五大弊端及其不良后果。一曰“呻其占毕”。教师只顾朗读课文,不求学生理解其意义。二曰“多其讯言”。教师一味注入灌输,不考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曰“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就是教学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和消化理解。四曰“使人不由其诚”。教学不从学生的志趣出发,没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五曰“教人不尽其材”。教师没有因材施教,就不能发展学生各人的才能,埋没人才。由于这五大弊端,所以教学的效果与人的愿望相反,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使学生厌恶学习;怨恨教师;苦于学习的困难,“苦其难”;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不知其益”。这样学生即使毕了业,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学了等于没有学,“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几条重要的教育思想:
1、豫时孙摩原则: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扦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观摩一定要是正面示范,否则效果恰得其反。《学记》从正反两方面对照分析了豫时孙摩的含义,大大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2、长善救失原则:《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这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辄止,畏难而退。该原则的可贵之处不只是在于概括地指出了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这四种缺点,更主要的是它进一步揭示了产生四种缺点的原因,提出了积极的辩证的教学方法。《学记》说:“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学习的情况也不相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知其心”,“尽其材”,然后才能“救其失”。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3、藏息相辅原则:《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这一经验也是很可贵的。
二、《学记》中闪烁着教学艺术的光辉
&1、启发诱导(善喻的艺术):《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如何启发诱导?《学记》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道而弗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指点学生而不要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三条就是对启发诱导原则的具体要求。就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这些要求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去走,不应拖着学生,压抑学生,更不要代替学生走路。这就是“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学记》还论述了贯彻这个原则的好处:“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则易,”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生就有勇气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顺利地进行教学。“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力。总之,只有做了“道”、“强”、“开”的工作,才能达到“和”、“易”、“思”的要求。《学记》在启发教学上不仅发挥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而且还提出,不是等待而是要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张。这些宝贵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
2、问答的艺术。首先,如何提问。《学记》认为提问应由易到难,从容易的问题入手,易的决解了,难的也就容易解决。它认为一个善问的人应当像匠人攻伐坚木那样,“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当然,也不排斥在某种情况下,有时是需要单刀直入,提问难点的。但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为宜。其次,如何回答问题。《学记》指出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回答学生提的问题,要大小得当。如果学生问的问题小而浅,教师就不要小题大作,旁征博引。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大而深,教师就要深入地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回答。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样,大小适宜。做到“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二是要求从容问答。提问题要从容,回答问题也要从容,这样才能把道理说透。好象撞钟一样,只有从容地撞,才能“尽其声”。“待儿从容,然后尽其声”。这个生动形象而贴切的例子,对教学工作有深刻的意义。
三、《学记》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素质的提升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光荣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关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靠事先备好的课,然后照本宣科,背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 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于启发教学。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精微而稳妥,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相长 "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 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  《学记》是教育科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教育遗产,认真研究,汲取其精华,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石建& 编撰)
第三章& 《大学》选读
一、原文选读
※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意】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5.“”“”
※ 6.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说明】这是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的一段文字。
【大意】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7wùhào5君子慎独也。
【大意】那样厌恶邪恶,就好像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摒弃邪恶,行为规矩。
※ 8.富润屋,德润身,(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意】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意】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10.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大意】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
※ 1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大意】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 12.苟,日日新,又日新。
【大意】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二、学习提示
《大学》原为《》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是为朱熹《大学章句》。后世一般认为“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大道理。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哲学的价值。
(一)教育目的论: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
在“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即教化、改造人民;而“亲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淑世济民,就是要“止于至善”,建立美好的理想社会。而政治目的的实现,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一旦每个人“明”了其“明德”,则是理想社会自然实现之时,不再需要其他过程来完成。“三纲领”的宗旨即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也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是儒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的具体化。
(二)教育的实质论:伦理道德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大学》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因此,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的过程论:修己治人
《大学》所提山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术讲论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之道。这正是儒家学者批判佛老的核心武器。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己"与"治人"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相统一的精神在具体的人的培养过程中的体现。"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修己"是"本",治人是"末","治人"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这就是"修己治人"之道的核心。
(四)教育的理念: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
《大学》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三大纲领的起点是"明德",这个"明德"是从思孟学派的性善论推衍出来的。朱熹解释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其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由此看来,"明德"即是人天生即具的完美本性。这种"明德",不仅具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根底,而且有使人的所有美好品德发展完善和充分实现的本能。大学教育,就是要使人天生即具的"明德",依靠人的自觉的主观力量,即这个自天而来的"明德"本身而发扬光大。这就要在心性中下存养的工夫,这就是一个从自己开始的自修的过程,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大学》正是由此而提出了一个从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基础的、推己及人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纲领的。
从"八条目"来看,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起点和基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应对“格物”的注解,“格物”(“知止”、建立自我目标,肯定自我价值)而后有“定”,从“定”到“静”、到“安”、到“虑”,“虑而后能得”,这“虑”而“得”便是“知至”了。这说的正是以存心养性为起点的自我教育。
(五)教育认识论
《大学》从“格物”的实际教育着手,到理想境界的“天下平”的实现的过程,在前后连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即“八条目”)里,实际存在着教育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1.认识阶段。《大学》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认识开始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要使人与整个人类的环境和谐并进、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其中的 “致知”、“知之至”有两层意思:一是“知本“,即知道教育的着手处。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大学之道”)矣”“明德”、“修身”就是“本”。二是“知止”,即了解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予以认同:“止于至善”,即君仁、臣敬、子孝、父慈、友信。也就是说,从理智上认识教育过程的最高目标,具有心理导向的作用,是达到目标的心理保证。
2.情感阶段。“诚意”和“正心”讲的都是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情感是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大学》把“诚意”、“正心”放在“格物”、“致知”的自然逻辑过程之后,作为道德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表明作者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的必然和必需。《大学》把“诚意”作“不自欺欺人”解,把“正心”解释为勿为杂念动,情。即“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一句话,要求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智统帅情感,以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
3.力行阶段。《大学》把身体力行,躬身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因为在儒家学者看来,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治",是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贯穿着力行的原则,它们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篇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论,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把社会的政治过程和要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教育过程联系起来,既注意了社会化要求,也基本符合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思想内部矛盾发展转化的过程,是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理论意义的。
总之,《大学》作为一种教育与政治相统一、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教育哲学思想,并没有具体论及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但是,其中蕴含着对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的方******,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和借鉴。
(谭中胜& 编撰)
第五章& 韩愈作品选读
一、原文选读
《师说》选读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注释】受:通“授”,教授。
【大意】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大意】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了。
※&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大意】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大意】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是对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辱,真是糊涂啊!
※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注释】读dòu:句子的停顿。 &&不fǒu:通“否”,不向老师学习。
【大意】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就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看不出那人是明智的!
【大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大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原性》选读
《进学解》选读
【大意】只有才德不足而侥幸选上来的人,哪里有德才高而不被提拔录用的让人呢?学生们,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们的学业不精湛;不要担心他们不公正,只怕你们的德行不能养成!
【大意】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勾划出它深奥的意义;一味多读书致力获得更多知识,大大小小方面都不舍弃,晚上点起灯烛继续白天的学习,总是劳累地过完一年又一年: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注释】英、华:都是花的意思,这里指文章中的精华。
【大意】心神沉浸在如醇厚美酒般的古代典籍中,咀嚼品味着其中的精华,写起文章来,一屋子堆得满满的。
【注释】áìoo“”
【大意】先生少年时代就开始懂得学习,敢作敢为,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都合适得体。先生的为人,可以说是有成就的了。可是在朝廷上不能被人们信任,私下里也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你就同狼一样,往前走会踩住自己的颔肉,往后退又要绊着自己的尾巴,进退两难,动一动就会惹祸获罪。
【注释】杗máng:屋梁:桷jué:屋椽。欂栌bólú:斗栱,柱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侏儒:梁上短柱。椳wēi:门枢臼。闑niè:门中央所竖的短木,在两扇门相交处。扂diàn:门闩之类。楔xiē:门两旁长木柱。&&&&&&
玉札:地榆。丹砂:朱砂。赤箭:天麻。青兰:龙兰。以上四种都是名贵药材。
牛溲:牛尿,一说为车前草。马勃:马屁菌。以上两种及“败鼓之皮”都是贱价药材。
  纡yū:委婉从容的样子。妍:美。卓荦luò:突出,超群出众。校jiào:比较。
【大意】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门臼、门橛、门闩、门柱的,都量材使用,各适其宜而建成房屋,这是工匠的技巧啊!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龙芝,贱价的车前草、马屁菌、坏鼓的皮,全都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是医师的高明之处啊!提拔人材,公正贤明,选用人材,态度公正,灵巧的人和朴质的人都得引进,有的人谦和而成为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为杰出,比较各人的短处,衡量各人长处,按照他们的才能品格分配适当的职务,这是宰相的职责啊!
二、学习提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号文公,,唐河内河阳(今河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是一个重振儒学的卫道者。从董仲舒的儒家神学过渡到宋明理学,韩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文以载道,发起古文运动,反对魏晋以来的骈体文。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之首,与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等。在教育方面,他做过两次国子博士,一次四门博士,一次国子祭酒。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师说》《原性》《进学解》等著作中。
(一)韩愈的性情论教育思想
《原性》体现了关于“性情论”的教育思想。韩愈不赞成孟子的 “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也不赞成扬雄的“性善恶混”说。而发挥董仲舒的理论,第一次明确提出人都有“性”、“情”,“性”、“情”各有“三品”。“性之品有三”:上品性善,生来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中品五德有所欠缺,性可善可恶;下品五德都不具备,性恶。同时还认为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情亦有三品:上品七情控制适中;中品七情或多或少,“有所甚,有所亡”,也还能够力求适中;下品则“亡与甚直情而行”。韩愈的“性情论”有二点积极意义:首先,“情”是人接触各种事物中产生的,“情之于性视其品”,“情” 受到“性”的制约:其次,“性可移”,通过教育、学习,能够使人之“性”得到发扬、改变和制约。韩愈的“性情论”虽然有僵死、先验论的弊病,但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启迪意义。
(二)韩愈论教师的道德修养
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论述教师问题的《师说》,目的在于光复师道。《师说》论述了教师的职责、师生关系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一是关于教师的职责、任务。首段开宗明义,点出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的对教师职责的论述。所谓道,即修己治人之道;所谓业,即古人六艺之业;所谓惑,即此二者之惑。三者之中,以道贯之,传道为宗旨,受业、解惑皆为达到此主要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即学文为明道,习艺为致道,释惑为悟道。三者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的论述了教师的任务和工作内容,涉及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式教学、质疑式教学等问题。同时,他破除了教师的绝对权威,认为身边处处有老师,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这里既有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二是关于师生关系。《师说》第二段紧承四无加以申发,除批评了当时不良学风外,进一步阐述了人人宜从师的道理。但教师不是万能,不是完人,师生关系也不是固定僵化,永恒不变的,这就破除了对教师的盲从迷信,把师生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同时,韩愈认为,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是教师的基本特征。正因如此,韩愈才在段末指出择师原则应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每个人都应该虚心向自己所不精的学科带头人和所不熟悉的行业专家学习。在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这句话非常重要。三是关于教师的标准。韩愈认为教师要以道和业为基本标准来衡量,谁闻道在先,谁术业有专攻,就可以称为老师。认为教师既要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解惑。总之,韩愈所说的师德,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与使命,在于闻道和专攻术业的职业素养,在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和不耻相师的胸襟。
(三)韩愈论教学艺术
韩愈在《进学解》中论及了教学艺术,其中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主要表现为该文的题目涵义和行文结构,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解说,分析。同时,文章假托先生劝学,以问答形式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其中学生的直言不讳昭示着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人文环境的宽松,无疑是教学艺术的至高境界。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1.勤学致知:《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揭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现在已经成为大家熟悉的学习格言,不少人把它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前进。所谓勤即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也就是说要口勤、手勤、脑勤。谈到思,他认为应该:抵排异端,攘反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异端学说,佛道二教的邪说必须加以排斥和抨击,对于儒道缺漏的地方加以弥补,精微的地方加以发扬,对于儒道加以继承,这就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做到。
2.广泛涉猎,刻苦钻研:韩愈在《进学解》中用简明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书》、《春秋》、《左氏》、《易》、《诗》等儒家主要经典,并精要概括了《庄子》、《离骚》等古代典籍的特点,用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进学必须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3.不计毁誉,勤于治学。《进学解》从剖析自己入手,分析自己学习、言论和作文的缺陷,惊醒学生要债务额对待自己,不要过多的考虑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功名利禄,过多地考虑个人能否被录用,得到较好的地位,而是要不计毁誉得失,努力学习。从学习和个人修养上看,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值得深思与借鉴的价值。
(李真银& 编撰)
第六章& 王守仁《传习录》选读
一、原文选读
※ 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
※ 3、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事物之理不在自己的心外。
4、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先生说:“我们在致知上下工夫,只是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今天的良知达到这么个程度,就随着今天的程度去扩充;明天的良知又有了新的开悟,便随着明天的程度去扩充,这样做才是精粹纯一的功夫。
※ 5、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
教他人学习,也必须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好比是一棵树刚刚生出萌芽,只浇些水就够了,萌芽稍长,便多加些水。从拱把粗以至长到合抱,浇水时,都是随着树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增加的。假若是些小萌芽,把一桶水尽情倒去,就把树浸死了。”
※ 6、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既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到心外去探求事物之理,就没有事物之理了;舍弃事物之理而求理于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又有何物不能包容呢?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所以,有孝敬父母的心,就有孝之理;没有孝敬父母的心,就没有孝之理。有忠君的心,就有忠之理;无忠君的心,就没有忠之理。理怎能在自己的心外呢?
7、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
朱熹说“人之所以要学习的原因,在于心与理罢了。心虽为一身之主,实际上却管理着天下理;理虽然分散在万事万物之中,实际上上不外于一个人的心”,在这样的一分一合之间,已经难免会产生启发学者把心与理当做两回事的弊端。这是后来有人为什么会产生“专注于本心的探求,因此而失去了事物之理”忧虑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心就是理啊!
8、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訚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斫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心虽为一身之主,实际上却管理着天下理;理虽然分散在万事万物之中,实际上上不外于一个人的心”,在这样的一分一合之间,已经难免会产生启发学者把心与理当做两回事的弊端。这是后来有人为什么会产生“专注于本心的探求,因此而失去了事物之理”忧虑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心就是理啊!到心外去探求事物之理,因而才会有模糊认识和无法通达的地方,这是告子“义在心外”的说教,是孟子批评告子不懂得义的缘由。心就是一切。从它整体上的同情忧惧来说,称做仁;从它处事合宜来说,称作义;从它处理的条理来说,称做理。仁不能到心外去探求,义不能到心外去探求,惟有理能到心外去探求吗?&&&&&&&&&&
&&&& 9、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斫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到心外去求探理,这是人们抒发知与行分离为二的原因;到自己的心中去探求理,这是圣人门下“知行合一”的观点,你何必怀疑呢!
11、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①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②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①义外: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日:‘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反对告子义在心外的观点,认为仁和义都在人心之中。②本注:即朱熹《大学章句》第一章注:“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先生说:“在各种具体事物上探求最高的善,就是把义看成外在的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达到精一的境界就是至善了。但是,这一过程并没有和具体的客观事物相脱离。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只有‘穷尽天理而心中无一毫私心杂念’的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二、学习提示
王守仁,字阳明,是宋明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是明朝中期有影响的教育家。《传习录》是他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分为上、中、下卷。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如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等,值得学习借鉴。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一)《传习录》阐释了王守仁的“主体性”教育观 ,总结提炼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说,他强调对道德理性、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主张提高人的道德意识,培养人对道德的选择、判断能力,唤醒人的良心(良知),让其觉醒。王守仁强调的“知”,不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超经验的内心体验。他强调的‘行”,也不是指生产和社会实践,而是指个人的道德修正行为。“知行合一”就是将道德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有关道德修炼的心理活动)和自己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将心中的“良知”和自己的“良能”,引伸到现实道德领域,不断完善自己,达到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即“心即理”。
(二)王守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提倡建立“自然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出了较高的师德修养。他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批评意见,而且。如他在滁州讲学时,就呈现了“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震山谷,诸生随地请正”(《阳明年普》)的场景。由于王守仁和学生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深受学生喜爱,他死后,有千多学生从各地赶来掉念,足以证明其高尚的师德,让学生敬佩。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师生地位平等,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对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三)《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
他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教学要“量力而精”。他说:“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同时,他还提倡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他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
他还提倡学贵自得,经常教导诸生要“自得于心”,要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自主的精神。他曾说:“夫君子之论学,要立得之于心。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答徐成之(二)》)。王守仁经常教育学生即使对于圣人的话,也不可轻信盲从。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王守仁倡导的这种不迷信权贵,敢于坚持自己创见的治学精神,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尹从昭& 编撰)
第七章& 黄宗羲作品选读
一、原文选读
《明夷待访录·学校》选读
【大意】设立学校是用来培养士人的。然而,古代圣王设立学校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养士,还一定要使治理天下的方式方法都出于学校,这样设立学校的意图才算完备。
【大意】所以,养士只是学校的功能之一,学校不是仅为养士而设立的。
3. 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大意】寺庙的田产就隶属学校,用来补助贫穷的学生。
《明儒学案》选读
【大意】“”,
【注释】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论点,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
【大意】做任何事情都是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是为了发扬道义而不是为了赚取功名。做学问的人如果能用它来规范自己就能够广大高明,至始至终贯彻到底就是儒学大家,能够将它推广开去,建立和治理国家的话就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了。
【注释】“慎独”是我国古代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大学》和《礼记·》。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简而言之就是自律。
【大意】在容貌辞气上下功夫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学问,“慎独”是要义。
二、学习提示
黄宗羲(1610一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学者尊称为南雷先生、梨洲先生。浙江余姚黄竹浦人。他是中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和教育家。先生的著作甚丰,共有112种,约有1300卷,2000万字。现流传下来的计有55种,1077卷。前人编有《梨洲遗著汇刊》,今人编有《黄梨洲文集》和《黄宗羲全集》。主要教育著作有《明夷待访录》中《学校》、《取士上》、《取士下》三篇,以及《明儒学案》、《留别海昌同学序》、《广师说》、《续师说》等。他提出了开启近代民主政治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之先河的启蒙主义教育思想,并同顾炎武开创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他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先进的社会意识与超前的时代精神,其中一些观点、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教育思想
(一)穷经经世,以诗补史:明清之际,学风浮躁,教学内容固化不变,黄宗羲以其思想家的无所畏惧的胆略和高瞻远瞩的才识,全面否定了明清之际以官方哲学宋明理学为教学和考试为主要内容的陈腐体系,提出了崭新的教程方案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儒,必兼读史。 以诗补史之阙。还向学生传授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表明了鲜明的战斗性和科学性。这种革新教学内容,竭力将基础知识与应用性知识结合在一起,调整课程设置,系统分科分专业,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融合的思想和做法正是今天我们正在着手做的事情。
(二)力学致知:在人的知识来源问题上,黄宗羲虽然存在着天地万物之理,即在吾心之中,穷理即穷心的王学思想残余,但其基本的方面则是主张躬行实践,力学致知。获取知识是人生立本之要义,也是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黄宗羲认为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能立功建业、纬天经地的治国之才,为此,致知是成才的必然途径,一切教学也就应当围绕致知而进行。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一生勤奋好学,并且老而弥坚,年逾六十,尚嗜学不止,每寒夜身拥组被,以双足置土炉上,余膏荧荧,执一卷危坐。暑月,则以麻帷蔽体,置小灯帷外,翻书隔光,每至丙夜。甚至行年八十,仍手不释卷。黄宗羲自己好学如此,正是他主张力学致知最有力的证据,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三)学贵适用:黄宗羲明确认为求学贵在适于实用,只有学问与事功相结合,学用一致,方是真儒。从这一思想出发,他强调只有适于实用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学问。并且,他还将是否有真才实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原则。
(四)学贵独创:求学贵在创新,提出独立见解,反对墨守一先生之言,这是黄宗羲教学思想的又一显著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黄宗羲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1、由博致精:所谓博,就是要多读书,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提出独立见解的前提。但广泛读书,必须抓住各家学派的宗旨。他说各家学派自有宗旨,这既是学派创立者的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因此,抓住了宗旨,即把握了学派思想的精华。
2、重视异同论:在学术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人心之万殊,功力所至不同,因而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同见解,即所谓一偏之见,或相反之论,而这些恰恰是学者自己研究的心得。因此,他要求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并且还根据历史经验,强调指出:古之善学者,其得力多在异同之论。
3、深思与能疑:无论是由博致精,还是重视异同之论,关键都离不开深湛之思。只有对所学知识,加之湛思,在自己的头脑中经过一番加工和整理,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产生自己的见解。反之,如果对所学内容只是生吞活剥,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那就不可能有所创见,无深湛之思,学之不成。学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思考的深刻程度,只有思考得越深刻,获得的见解才越真实,求之愈艰,则得之愈真。当然,要能进行深刻的思考,又离不开在求学过程中善于提出各种怀疑。所以,黄宗羲又强调能疑。他把怀疑视为是觉悟之机,认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而不悟,有的人不怀疑而轻以相信,并非是真信,只是因为不善于提出怀疑。黄宗羲强调怀疑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善于提出怀疑者,才能引起深思,才会有所创见,这是符合学习规律的。
(五)取士八法
1、科举之法:科举制度经过改革,仍可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可以效仿朱熹的建议,考试分为经、子、史、时务策四场,突出经学、诸子学和史学的地位,重视应试者的独立见解,强调对录取者的使用要严加考核。总之,其基本精神是重在选拔经世济时之才。
2、荐举之法:规定每年各郡荐举1人,列为待诏,先由宰相以国家疑难之事问之,根据其所答,再由廷臣反复诘难。若被荐者道德高尚,才能出众,则不拘常规,破格重用,推荐者亦受重赏。
3、太学之法:太学生积岁月累试,根据成绩分为三等:上等者同进士,由宰相直接分配至中央各部衙门任职;中等者不经乡试,直接参加礼部会试;下等者罢归乡里。此法旨在把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相结合,学生学行优劣与他们的前途直接联系。&&&&&&&&&&&&&&&&&&&&&&&&&&&&&
4、任子之法:规定凡六品以上官员子弟年满15岁者,皆入州县学,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年满15岁者,皆入太学,若肄业15年而学无所成,俱退学。
5、郡县佐之法:各郡县设置户、礼、兵、工、刑、吏六曹,经提学官考试,选拔郡县学生员中学行高等者,分别担任六曹职务。凡三次考核均合格者,升贡太学肄业,其才能尤著者,直接补选为中央六部衙门官吏。反之,若实绩平庸者,则罢免。
6、辟召之法:凡宰相、六部、方镇及各省巡抚,皆可自辟属吏,试以职事,如其在实际工作中,确实表现出显著才能,则上报朝廷正式委任。此法也重在考察人的实际才能。
7、绝学之法:郡县将有关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等为极少数人专门掌握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上报朝廷,政府考其果有发明,使之待诏。 它意在选拔各类科学技术人才。
8、上书之法:上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或出现大奸,朝廷群臣都不敢言,而在野者却敢于上书直言,则当处于谏职。另一种是所进览的著作确实学术水平很高,足以传业,则与登第者一体出身。此法旨在选拔关心国家大事,且能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政论人才,以及有较高造诣的学术人才。
二、关于师德师风
黄宗羲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有特殊的感情,对教师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教师除了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必须从事清议。他指出,太学祭酒在讲学时,应该议论朝政,若政有缺失,则直言无讳。同样,郡县学官也应当议论地方政事。黄宗羲关于教师议政的思想,发前人所未发,是对传统教师职责理论的拓展和深化。与此相联,他主张教师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还必须品行端正,无占清议。甚至认为即使确是名儒,但若有碍清议,亦不能充任教师。此外,他还提出地方官学的学官,不应该由政府委任,而应该由郡县公议产生;也不应该局限于官吏,而应该不拘已仕未仕,皆可担任。他对师之道也十分讲求,并注意身体力行。他说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教师平时不但要注意充实自己的学问,使前来就教者能从自己这里受益释惑,而且要坚持不断地反省自己做得如何,即使有为师之实,也要效法古人避师之。他还主张尊师,认为学生必须重师弟子之礼。要求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按照黄宗羲的设想,中央太学祭酒的地位,应该与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官员宰相相当,地方郡县学官的地位,也应该与同级政府的行政官员相当,这确实是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三、关于教学艺术&&&&& 黄宗羲认为,要在求学过程中有所创见,调动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同时还必须注意发挥师生群体的积极作用。因此,讨论辩难是他在讲学中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包括自修、集讲、问难三个阶段,提倡独立思考,注重集体讨论,最后由老师解释疑惑。在讨论辩难过程中,他提倡各持一说,以争鸣于天下的精神,不以一先生之言为标准,而要敢于创新,发先儒之所未廓。这是黄宗羲民主思想在教学上的集中表现。学生们在这样一种较为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质疑问难,切磋讨论,就容易在学业上取得较大长进。
(湛平& 编撰)
相关信息:
没有[ 9:24:42]以后的相关信息!
没有[ 9:24:42]以前的相关信息!
&&当前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教胜于言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