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撒给儿的祭祀活动一年举行六次吗

古老的哈撒儿祭祀&|&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林晓岚 文/图&
一位蒙古勇士把挂着羊左腿的弓箭请到祭奠堂前的山坡上,保持张弓的姿势。
4位喇嘛在画像前诵经。
  &哈布图&哈撒儿,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胞弟,协助铁木真完成了蒙古族各部的统一,为建立蒙古帝国立下不朽的功勋。对这位英雄的祭祀仪式持续400多年,至今仍在继续,并随时代的发展,增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色彩。
  8月22日凌晨4点,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明安草原仍然笼罩在黑暗中。莎茹塔拉嘎查的队长张来虎早已穿戴整齐,驱车行驶在寂静的草原上。他将前往位于查干绍荣山上的哈布图&哈撒儿祭奠堂,代表自己的嘎查,参加迎圣火仪式,将宰杀的新鲜全羊作为贡品献祭。
  凌晨5点,伴着4名喇嘛的诵经声,来自阿拉善盟的圣火被捧进祭奠堂。堂前空地上逗留着不少的人,拿着马灯等待。他们均为哈撒儿直系后裔的各部落代表,此行是为了将圣火迎回各自的部落。这样一来,在一年剩下的祭祀中,就不必再千里迢迢来明安镇了。
  天蒙蒙亮时,哈撒儿祭奠堂的全貌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哈撒儿祭奠堂被群山所环绕,山势陡峭,层次分明,呈奇特叠状。脚下苔藓斑驳,形态各异。早年,这里曾经是海或湖泊,湖水冲刷便有了现在的奇特景观。茂明安部落祭奠时留存于此的勒勒车残骸,放置在祭奠堂的西南角。成吉思汗、哈撒儿时期的经书,曾在山垭口封存。1952年,送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进行梳理,并重新翻印。
  这个占地60多平方米的祭奠堂,是平顶藏式建筑与蒙古建筑的结合。沿石阶而上,门柱上有两只威严的石狮。正厅正中是一尊高约1.5米的哈撒儿汉白玉雕像,前面置放着贡品桌。诵经的人分立两侧,手持经书为朝拜哈撒儿的人诵经祈福。朝拜完毕后,向朝拜者敬马奶酒并献哈达。右侧耳房里设有哈撒儿多年前遗留下来的画像、马鞭、经卷、弓箭、生平介绍横幅等,而左侧耳房里摆着蒙古古代兵器和满桌的酥油灯。
  在祭奠堂后方不远处的山上,有用玛尼石堆砌的敖包,上边挂满了经幡和哈达。祭奠堂的南边,是5支擎天的苏鲁锭(蒙古古代的兵器),象征着哈撒儿的英勇善战。旁边纯白的蒙古包是白帐圣堂,蒙古语称为“祭奠欧日嘎”,里面供奉着哈撒儿慈祥和愤怒时的两张画像。4位喇嘛正在画像前诵经,直到祭祀结束才停止。
  分散在草原各处的牧民,身穿传统的蒙古族服装,骑着摩托车,陆陆续续赶到祭奠堂。伴随而来的,还有一批批拿着“长枪短炮”的游客。
  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蒙古族汉子朝鲁孟,是哈撒儿的第28代直系后裔,也是来到茂明安部后的第9代祭祀继承人。身穿白色镶蓝边蒙古袍的他,指挥着工作人员在祭奠堂前的空地上,置好祭祀的贡品桌,将各个部落献祭的全羊摆上祭台,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
  仪式开始前,由4名男童端坐在席,手持蓝色哈达和经书,先诵读一段经文。来自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拿着经书,在祭祀台后的第一排席地坐下,随后是旗领导、镇领导、哈撒儿后裔与各乡镇代表入坐。
  随后,祭祀继承人朝鲁孟吹响螺号,宣布祭奠仪式开始。首先,从祭奠堂里请出两幅哈撒儿的画像,还有弓箭和箭筒,挂在佛龛上。然后请出兵器苏鲁锭,分别插在佛龛左右两侧的兵器架上。一位蒙古勇士把挂着羊左腿的弓箭请到祭奠堂前的山坡山,保持张弓的姿势。以旗领导为首的大小官员及众多朝拜者,都要双手合十进行祈祷,诵经喇嘛前则放着斟满酒的木盅。
  来自成陵达尔扈特人的代表手持经书和哈达,和诵经喇嘛一起,开始用蒙语诵读经文。在诵颂成吉思汗桑、哈日苏力德桑、那木德格桑和道尔吉召都巴桑等经文后,朝鲁孟牵来一匹视为哈撒儿坐骑的白马,经诵经、颂赞、洒圣水洗礼后,系上绸带并将其放走,让马儿奔驰在草原上,向哈撒儿祈祷属民平安吉祥。祈祷完毕后,众人跪在画像前感谢哈撒儿的恩德,叫做“柱呼拉格”。柱呼拉格结束后,大家举起面前的木盅酒敬向天空。
  祭祀仪式的尾声,朝鲁孟宣布:“请上马追击,击马镫!”这时,一位年轻人扮做敌方,骑上一匹好马奔驰而去。而另一位年轻人骑上白马从其后追赶,如果赶上,碰其马镫,抽打其坐骑后凯旋。如果没有赶上,就返回来,但这种情况一般被视为“不吉祥”。击马镫结束之后,把祭品和贡品分发给来参加祭祀仪式的人们,得到贡品的人会受到哈撒儿的庇佑。
  在除夕之夜,祭祀继承人会在家里把祭奠的肉食煮好,拿来祭供。到正月十几的一个吉日,由喇嘛诵经并献上鲜奶,除夕之夜的祭奠也宣告结束。
  整个仪式过程的主旋律就是蒙语诵经,铿锵有力、节奏感十足的诵经声让人感到了祭祀的庄严与神圣。一些人甚至双手合十,席地而坐,静静聆听和冥想。
  茂明安部落祭奠先祖哈布图&哈撒儿,已有400年的历史记载。哈撒儿帮助哥哥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被封4000户居民,以呼伦湖周围及额尔古纳河流域作为领地。史料记载,内蒙古的蒙古族有2/3是哈撒儿的后裔。其直系后裔的部落有茂明安部、四子王部、杜尔伯特部等9个部落。茂明安部是长子,所以承担了祭奠哈撒儿的责任。1633年,茂明安部落随清朝政府从呼伦贝尔草原远征到阴山,祭奠欧日嘎随部落多次搬迁,迁到现在的所在地。
  哈撒儿的各个部落,在当地都有祭祀哈撒儿的敖包。而明安镇的这个敖包,相当于祭祀哈撒儿的总中心。每年会举行5种不同规模的祭奠仪式,农历五月、十月的二十七为大祭,农历二月、七月的二十七为小祭,除夕之夜由祭祀继承人进行祭祀。每年大祭时,各地都会派代表来参加。
  “那时候的祭祀场所比较简单,就是在现在祭奠堂的位置搭建一个敖包,由周边的牧民来祭祀,规模比较小。”朝鲁孟回忆说。“文革”开始后,哈撒儿祭祀被当成封建迷信加以取缔,祭祀用的敖包也因此被彻底毁掉。
  明安镇的老领导朝克证实了朝鲁孟的说法:“&文革&的时候,这里被砸得什么都不剩了,大家也不敢提祭祀的事情。”哈撒儿生前的盔甲、兵器、画像、经书等,都被人拿走了。现在只有画像保存下来,其他物品早已下落不明。“这一停,就停了22年。”
  1986年,朝克在明安镇当乡长。时常有牧民来找他,要求恢复哈撒儿祭祀,牧民们还联合写申请报告到乡里。“牧民们对祖先的感情很深。于是镇里开代表大会的时候,大家研究决定要把这个事情恢复过来。”作为哈撒儿祭祀恢复小组的成员之一,朝克说到这里,心情仍然很激动。
  由于仪式停了22年,很多细节已经遗忘。后来还是内蒙古社科院的一位教师在明安镇待了3年,走访老牧民们,收集第一手资料,把整个仪式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还原了。
  恢复祭祀后,朝鲁孟的父亲和哥哥分别做过主持。1996年,40岁的朝鲁孟接替去世的哥哥成为新一任的继承人,直到今天。
  现在的哈撒儿祭奠堂,是在哈撒儿祭奠帐的基础上建造的混凝土结构建筑,于日破土动工,当年10月末竣工。在祭奠堂中举行哈撒儿祭祀活动已有26年历史。
  2007年,哈布图&哈撒儿祭祀被列入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对哈布图&哈撒儿祭祀活动进行抢救,达茂旗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用于搜集整理有关祭奠活动的史料,以及每年祭祀活动费用和传承人补贴等。
  去年9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达茂旗“中国哈撒儿祭祀文化之乡”称号。达茂旗旗委、明安镇政府投入了12万修建哈撒儿景区,将原来的祭奠堂重新装修,平整了堂前空地。又从景区门口修了一条直通祭奠堂的观光公路,沿途增设一些图腾柱,由祭祀继承人朝鲁孟一家进行管理。
  哈撒儿祭祀传承400多年并延续至今,已不仅仅是一个祭祖活动、民俗活动、宗教活动,还是缅怀先祖功绩、追寻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的一种方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编辑:李莉)[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热点宗教文化
推荐宗教文化
最新宗教文化新闻&&&&&&&&&☆☆☆☆☆ 物 华 天 宝 鄂 托 克,歌 海 舞 乡 大 草 原,美 丽、富 饶、神 奇、开 放 的 鄂 托 克 旗 张 开怀 抱,热 忱 的 欢 迎 您 到 鄂 旗 旅 游 观 光,投 资 创业。☆☆☆☆☆☆
&宗教祭祀&
鄂托克旗以其广袤的土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蕴藏了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
横亘于旗境西北部的阿尔巴斯山连绵起伏、峰峦叠嶂,奔腾的黄河、气势磅礴、浩浩荡荡,沿大山西麓流过。鄂托克旗西面拒河,南面当关,腹地为一望无际的草原,地势冲要,成为历朝兵家交争的古战场。历史上,狄、林胡、楼烦、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先后驻牧。<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从漠北蒙古本部南下,跨过黄河河套,入驻阿尔巴斯、阿尔寨地区,第六次进攻西夏,策划了灭西夏的军事大计,在鄂托克旗大地留下了晚年的足迹。从此,蒙古族在这里生产生活,创造了古老灿烂的文化。明天顺年间(<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1464),蒙古部落首领阿罗出、毛里骇等率部入据鄂尔多斯,随后供奉于漠北高原的成吉思汗四大白室几经迁徒,入据鄂尔多斯与鄂尔多斯供奉的诸白室汇合在一起,形成全体蒙古敬奉的八白室,在阿尔巴斯山中秘密供奉之明末清初。所以,鄂托克旗是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摇篮,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灶膛火种的传承圣地。
阿尔寨石窟寺
阿而尔寨石窟寺是成吉思汗第六次进攻西夏时曾经养伤和部署指挥战事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的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目前为止,共发现65座石窟,24座浮雕石塔,山顶上有6座建筑基址。许多石窟内绘有壁画,内容除大量的佛像、宗教故事外,还有许多珍贵的世俗壁画。在宗教内容中,保存有密宗早期的本教画,以及萨迦派、宁玛派、格鲁派代表之作。世俗中,保存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尤以“成吉思汗与夫人及四子受祭图”,“各族僧众礼佛图”等最为珍贵。还有大量的早期回鹘蒙文榜题,其内容涉及佛经和世俗生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另外,石窟内出土的大量经文残片中发现了成吉思汗祭典《金册》残片和《成吉思汗传》等文献残片。据专家学者研究考证,阿尔寨石窟寺始凿于北魏中期,以西夏、蒙元时期最盛,明末清初停止开凿和佛事活动。它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寺,也是我国规模较大的西夏至蒙元时期的石窟寺。阿尔寨石窟寺保存的大量珍贵壁画和回鹘蒙文榜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一处重要而罕见的宗教艺术宝库,同时更是我们研究蒙古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难得珍贵的形象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宗教文和艺术价值。
成吉思汗八白室祭奠
它是崇拜成吉思汗灵魂的祭奠,是蒙古族祭天神、祭祖先的最高形式。而成吉思汗八白室500年前就在阿尔巴斯山中秘密祭奉,留下了多处查干霍洛遗址、苏勒德祭奠遗址。300多年前,成吉思汗八白室从阿尔巴斯山中移至达拉特旗王爱召时,拖雷伊金白室、布和别力古台白室、阿拉苏勒德、布日耶沁白室、阿拉坦嘎达苏白室、石布青部落苏勒德等祭奠有关成吉思汗家族的宫帐、神物和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室的部落苏勒德,仍留在鄂托克旗境内祭奉300余年。所以,鄂托克旗有着得天独厚,挖之不绝的蒙古族祭祀文化及各种历史文化资源。
拖雷伊金宫帐
位于今乌兰镇赛罕塔拉嘎查哈沙图牧业小组境内。拖雷是蒙古汗国开国大帝成吉思汗之幼子,是统一中国、建立大元帝国的忽必烈汗的父亲。他文武双全,善于带领军队和指挥战役。所以成吉思汗出征讨伐,都带拖雷一同前往。<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成吉思汗第六次进攻西夏时,拖雷随成吉思汗进入鄂托克旗境内。成吉思汗在阿尔巴斯狩猎坠马受伤后驻阿尔寨石窟养伤,由夫人也遂在身边服侍。《蒙古秘史》第<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节所记载:“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上今夜好生发热,您可商量’”中的“大王”即“也可那颜”,就是指拖雷。<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成吉思汗逝世时,留下遗嘱立窝阔台为蒙古大汗。当时战争还没有结束,一直到<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窝阔台才正式登基。期间,拖雷以家族灶主的身份摄政监国两年,为巩固蒙古帝国统治以及后来的灭金、灭宋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拖雷逝世之后,窝阔台为他举行祭奠仪式,在鄂尔多斯建立白室宫帐,敬奉他的遗物。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追认他为睿宗皇帝,为他修庙,从蒙古各部落选拔达尔扈特,祖祖辈辈守护他的宫帐,为他举行祭奠活动。拖雷祭奠是成吉思汗祭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蒙古族祭祖文化、祭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鄂托克旗传承祭奠了七百多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祭祀文化和风俗习惯,拖雷伊金宫帐内供奉着拖雷画像和金质偶像、火镰、图海(带钩)等遗物。拖雷是继承成吉思汗家族灶膛圣火的人、拖雷的火镰是生成蒙古族祖先火苗的神物。所以鄂托克旗是七百多年来保存成吉思汗圣火的地方。<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把原拖雷伊金祭奠遗址公布为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请列入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守护祭奠拖雷伊金的达尔扈特人在遗址上修建敖包,每年举行祭祀活动。<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成吉思汗陵园给拖雷敖包赠送了一顶宫帐。拖雷敖包有专门主持祭奠仪式的司祭专职人员,又有研究拖雷祭奠文化的研究会。<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拖雷伊金祭奠文化已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吉思汗八白室明代祭奠遗址
今棋盘井镇的阿尔巴斯山中,即额尔和图嘎查、乌仁都西嘎查、伊克布拉格嘎查、其伦拜嘎查境内有多处以“霍洛”、“查干霍洛”、“敖楞霍洛”、“霍洛图”命名的地方,它们都是曾经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室的遗址。据家学者们考证,鄂尔多斯归顺清朝前,也就是在北元时期,成吉思汗八白室在阿尔巴斯山中秘密祭奉着。上属诸地名验证了这一论断。查干的汉意是白颜色。蒙古族非常尊尚白色,将祭祀成吉思汗灵魂的宫包称“查干鄂尔多”(白宫、白室)。霍洛是府邸、营盘的尊称,就是宫殿的别称。如,把成吉思汗陵园称之为“伊金霍洛”,把鄂托克旗王府衙门称之为“鄂托克霍洛”,把党委称之为“纳敏(党的)霍洛”。所以,阿尔巴斯山中的“霍洛”和“查干霍洛”就是成吉思汗八白室的祭奠遗址。其中有的是某一个白室的遗址,有的是八白室会祭的遗址,如“敖楞霍洛”就是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查干苏鲁克”大祭奠八白室汇集的遗址。
苏勒德威猛祭遗址
在今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长胡格沟口有座山叫阿拉格苏勒德山,在乌海市海南区政府东靠近乌鄂边界线处还有一座山叫哈日苏勒德山。这两座山峰是北元时期成吉思汗八白室在阿尔巴斯山中长期秘密守护祭祀时,举行过苏勒德威猛祭的遗址。蒙古族每逢龙年举行哈日苏勒德威猛祭,每逢虎年举行阿拉格苏勒德威猛祭外,遇到出征打仗、匪贼泛滥、兵荒马乱、遭受天灾、瘟疫传染等非常时刻,都要把镇远黑纛(哈日苏勒德)、太平花纛(阿拉格苏勒德)请出高山顶上举行威猛祭奠,以此镇慑一切来犯之敌,驱除一切横灾飞祸。因此这两座以苏勒德命名的山,就是逢龙年或虎年举行威猛祭的场所,也是针对某种灾难而举行威猛祭,驱除祸患时的祭祀场所。因为八白室和苏勒德形影相随,所以阿尔巴斯山中还应有至今仍未发现的苏勒德霍洛遗址。
别里古台宫帐
又称布和别里古台宫帐,原祭奉于苏米图苏木额仁陶勒盖嘎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合并到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园,<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当地达尔扈特人恢复祭祀活动。〔明〕宋濂编撰的《元史》第一百一十七卷记载:“帝尝曰:‘有别里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意思是说成吉思汗打天下,靠的是别里古台的力气和哈撒儿的射箭。别里古台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布和”是他的号,意为力气智谋无比。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大帝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亲密无间的统治集团,其中有成吉思汗兄弟、朋友和功臣,他们为成吉思汗得江山,建立强盛的帝国,鞠躬尽瘁,付出了汗马之力。布和别里古台就是这一代英雄豪杰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十五世纪中叶,随着成吉思汗八白室迁入鄂尔多斯地区时,供奉布和别里古台的宫帐迁到鄂托克旗,祭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布和别里古台宫帐中供奉着别里古台画像和许多蒙古文古籍。其中有一本蒙古族三大历史文献之一,由乌审旗萨冈彻辰编著的《蒙古源流》。这一手抄本《蒙古源流》,比其它多种手抄本《蒙古源流》更为完整,所以于<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被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征集回去,于<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影印出版。别里古台宫帐,每年有拜奶祭、公羔祭、全羊祭、断奶祭等几次大祭奠,平时小祭不断。
苏里格庙镇远黑纛祭奠遗址
苏里格庙位于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境内。苏里格地名来源于七百多年前的一次历史举措。公元<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成吉思汗率大军进入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山,对西夏发动第六次进攻,与西夏军队隔黄河对峙。<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成吉思汗从阿尔巴斯启程,前往今宁夏灵武、六盘山途中,来到今苏里格庙所在地祭祀军旗。成吉思汗军旗,蒙古语叫哈日苏勒德。它是一种能够统一和启发全体蒙古军的思想和智慧,使之产生所向无敌的精神力量的偶像。时至西夏国被蒙古军团团包围,总攻时机已成熟。成吉思汗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此进行苏勒德大祭,让其发挥威猛锐气,动员军队勇往直前,不战胜西夏决不收兵。他命令随从杀九九八十一只羊,九九八十一只羊背子爆煮了九九八十一个时辰,竟然还有半生不熟的。成吉思汗觉得奇怪,但他马上想起了自己向长生天许愿的一句话。苏勒德原是长生天降下的一柄神矛。因此成吉思汗许下口愿说:“准备一千乌拉(驿马)一万只全羊供奉。”遂将用九九八十一匹枣骝马的鬃毛做成炸蓬的缨子,将神矛装饰起来。一万只羊一时难以凑足,就用九九八十一只全羊供奉,并许下不足部分由长生天差下苍狼,到我们蒙古人的畜群里如数捕获。如此供奉之后,这柄神矛就成了军旗,尊称为镇远黑纛。从此成吉思汗百战百胜,所向无敌。成吉思汗认为,今天的祭品中出现半生不熟(蒙语称“首尔格”,后演变为苏里格)的全羊肉,必定是苍狼凑足万只羊的祥兆,苍狼助力,此乃天意,由此宝地发兵,定能旗开得胜。蒙古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于<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夏灭西夏。为了纪念成吉思汗得天意的宝地,在这里修建了蒙古敖包,叫苏里格敖包、后又修苏里格庙,祭祀活动代代相传。
成吉思汗两匹骏马栖息的草原
今棋盘井镇与阿尔巴斯苏木交界处有一座敖包叫巴音敖包,史称成吉思汗敖包。相传巴音敖包周围数千平方公里丰美草原是成吉思汗两匹骏马的草场。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蒙古语称“浩雅日扎嘎拉”(汉意为两匹青马)。今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场部附近原来有一眼水井叫扎嘎拉井,场部前有一条干河槽,原为季节河,叫扎嘎拉沟。这些都是成吉思汗两匹骏马饮水的地方,由此得名。还有巴音敖包脚下的陶吉海子,也是成吉思汗两匹骏马来此地后,因解决喝水而刨出来的圪卜。若遇风调雨顺,雨水聚集在陶吉圪卜内,形成大海子,能供给这块肥沃的无水草场上各种动物饮用,成为当今集雨工程的先例。在鄂尔多斯地区征集到的仅次于《蒙古秘史》、《江格尔》、《格萨尔》的叙事诗《成吉思汗两匹骏马传》手抄本和在鄂尔多斯广泛演唱的蒙古族长调歌曲《圣主的两匹骏马》,就是以这里流传的成吉思汗两匹骏马的故事为素材的。在阿尔巴斯山中可以找到《成吉思汗两匹骏马传》中提到的三个“查布其尔”(今写卡布其)地方,即呼和卡布其、乌兰卡布其、查干卡布其。两匹骏马是成吉思汗的坐骑,曾立下赫赫战功。为此成吉思汗禅封两匹骏马为“神马”,鬃毛上佩戴飘亮的彩带,让它们自由奔腾,不准任何人骑乘。据传说,禅封“神马”习俗从此开始,并一直流传至今。马是蒙古族游牧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力助手,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于是两匹骏马死后,为它们立敖包,安葬其遗体,世世代代供奉,祭祀,因而得名成吉思汗敖包。敖包祭奠活动非常隆重,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在旧社会,旗王爷亲自参加或派员参加祭奠活动。参加祭奠的群众,大部分是鄂托克旗、乌审旗、杭锦旗等旗牧马巴音(富户)。牧马巴音们认为,托成吉思汗两匹骏马的福,他们的马群才得以繁衍发展,成为马群布满草原,生活富裕安康的巴音。因此又把成吉思汗敖包称之为巴音敖包。的确,巴音敖包地区有许多种优势和次优势牧草,最适合马群采食。如今,巴音敖包一带既是旗人民政府公布的荒漠草原自然保护区,又是西鄂尔多斯国家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古屯兵遗址百眼井
百眼井,蒙古语称“敖楞瑙海音其日嘎”,汉意为“众狗之井”。它是鄂尔多斯高原独一无二、享有盛名的古井群。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有一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凹形石盘湾。走到湾中向四处望去,便看见密密麻麻的井口,星罗棋布。当你兴致勃勃,屈指去数井口时,你将会陷入先人巧造的迷宫。因为不规则的水井布局,使你数了这眼丢了那眼,翻来复去,数不清有多少。<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公其日嘎乡政府组织专人勘测,已辨认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眼井口,并一一编号。
百眼井地处干旱荒漠草原,井群密集,井筒光滑,井壁上既没有凿打的痕迹,又没有人们下井的磴阶,十分神气,令人诱惑。相传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带领千军万马,屯兵于阿尔巴斯山,练武狩猎。一天,成吉思汗带着一百零八只猎狗,在草原上捕猎黄羊、狍子、狐狸。时值盛夏,烈日当空,人困马乏,猎狗焦渴。在茫茫无边的草原上既没有清泉,又没有水井,成吉思汗心急如火,命兵器巨匠尧勒达日玛,为猎狗一眼又一眼地钻井,瞬时钻出一百零八眼井,解决了燃眉之急。从此,这里得名敖楞瑙海音其日嘎。
“ 巨匠钻井”虽然是一则神话传说,但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屯兵此地是历史事实。阿尔巴斯及百眼井一带,先是蒙古军与西夏对峙的前沿阵地,攻战开始以后,又是增援兵力的后方。蒙古兵马在这里安营扎寨约一年之久,开凿了很多水井,供兵马饮用。再说,成吉思汗常把将士比作虎豹鹰犬。古代蒙古族赞词中,赞扬为成吉思汗冲锋陷阵的勇士比喻为狗,说“当圣主征讨外敌时,象馋极之狗一样冲击”的某某。这一比喻与汉语中臣下对君主自比为犬马,表示愿供效劳时常说:“无功报德,愿施犬马之劳”等句是一样的。所以把“从狗之井”完全可以理解为“千百个将士之井”。
百眼井历来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在元、明、清三朝,它是由京城通往西部边垂大通道上的一条驿道站点。《明史?宪宗实录》成化二年三月已未条记载:正统间有宁夏副总兵黄鉴奏,欲偏头关东胜州黄河西岸地名一颗树起,至榆沟、速迷图、六镇、沙河、海子山、火石脑儿、碱石海子、回回墓、红盐地、百眼井、甜水井、黄沙沟至宁夏黑山觜马营等处共立十三城堡,七十三墩台,东西七百余里。清代蒙文档案中也记载,从宁夏至包头运送军粮的驿道上有“敖楞瑙海井”驿站,就是指的百眼井。
包特根西力遗址
包特根西力汉意为驼羔粱,位于今蒙西工业园区东,千里沟北。这里依山傍水,是个风水宝地。关于包特根西力地名的来历,民间有两种传说。其一,当年秘密丧葬成吉思汗于此,将墓地以万马踏平。为了祭祀时辨认陵地,牵来一峰带羔母驼,将驼羔杀于其上。母驼十分爱惜和惦念自己羔子的,无论过多久,走多远,仍能找到驼羔遇难的地方。所以祭奠成吉思汗时,以母驼为向导,当母驼悲呜流泪,就得知所处的地方是圣主的墓地。其二,包特根西力是拴成吉思汗祥瑞白驼羔的地方。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包特根西力上有一块巨石,形状如元宝,中间凿有一孔。牧民们说:这是拴成吉思汗白驼羔的元宝石。这块石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炸毁。历史上,移动成吉思汗白室,必须用套白骆驼的车子运送,这是不可变更的礼仪。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举行的查干苏鲁克大祭时,将成吉思汗、孛儿贴夫人的宫帐安放在“沙日哈斯格”(专用勒勒车)上,用白骆驼运至八白室会祭的长胡格滩。据沙日勒岱、那楚克编著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一书记载:运送成吉思汗、孛儿贴夫人宫帐的白骆驼是成吉思汗万峰驼群中繁殖的祥瑞白驼羔后代。所以包特根西力应该是成吉思汗八白室在阿尔巴斯山中秘密祭奉时期,为八白室会祭提供役驼,并从驼羔时期开始驯服的地方。
乌仁都西敖包
乌仁都西敖包位于今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境内鄂尔多斯第一高峰乌仁都西山顶上。乌仁都西敖包是集祭天、祭山神、祭成吉思汗苏勒德为一体的,保留蒙古族独特习俗的元代蒙古黄金家族的敖包。元初,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属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安西王忙哥喇领地。安西王在这皇家领地的最高山峰上,修建了雄伟壮观的敖包,实行四季大祭奠。明代,由巴图蒙克达延汗曾孙拜桑固尔诺颜及其后裔祭奠。清代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扎萨克祭奠的十三座黄金家族敖包之一。乌仁都西敖包逢农历正月十三日、四月十三日、五月十三日、七月十三日举行祭奠活动,其中五月十三日为最隆重。司祭人员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绸缎罩盖敖包表面,更新敖包顶梢和苏勒德缨穗,更换禄马风旗的旗幡、彩条带。敖包四面分别排列十三付弓箭,祭台上摆好全羊等各种祭品。祭祀开始,首先由鄂托克王爷敬燃柏叶,酹洒茶祭,接着向敖包敬献全羊祭,由敖包诵经师诵敖包祭词和祈祷词。然后诵包尔陶亥敖包供养词、净香供养词。最后举行多闻天神招财祈福仪式。
祭奠乌仁都西敖包时,不准外籍人和女人上山朝拜,祭奠仪式上严禁抽烟喝酒。因此,在乌仁都西山脚下的苏白沟口修建了一座敖包,专供王爷夫人及其他女性们祭祀。山顶上的祭祀活动结束后,人们都下山到山脚敖包,进行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全天的活动告结。
据长者们说,在明朝时期,成吉思汗八白室祭奉于阿尔巴斯山险隘之中,因此出现了“苏勒德山”、“查干霍洛”等地名。正因为八白室祭奉在这里,所以在阿尔巴斯山的最高峰上修建了敖包,举行盛大祭奠,告慰天神、山神。敖包祭奠时向四面摆出弯弓射箭姿态,以示保卫八白室。
深山古刹迪延庙
迪延庙位于今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境内。迪延系蒙古语,汉意为坐禅。这里古刹殿堂,金碧辉煌;峭壁立崖,洞穴密布;矿泉叮咚,溪水淙淙,给人们留下一幅名山藏古寺之感。
迪延庙原为自然洞穴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鄂托克旗精通五明经学的高僧扎拉森敖斯尔在这里修建了佛教殿堂后,赐名阴阳极乐寺,成为我国祭奉胜乐金刚的四大圣地之一。迪延庙由大经殿、坛城殿、舍利殿等建筑和胜乐金刚洞、纳若行空佛母洞、莲花生洞、度母洞、不动佛洞、药师洞、时轮金刚洞、弥勒佛洞……等十三个石窟及敖包、红塔、尊胜佛母塔等组成。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今迪延庙所在山谷中,每到黄昏时隐隐约约传出锣鼓声和众僧诵经之神,却不见寺庙和僧人。有一天,一个猎人在山中打猎,忽见北山腰中走出一个老太婆往南走下。而南山腰中又走出一个老太爷往北走下。他俩在山谷中的一块平地上相遇之后,并肩而坐,念经修行。到了傍晚,各自走向自己来的方向,一会儿消失的无影无踪。据说很多人都见过此情景。到了20世纪20年代,鄂托克旗著名医专家、精通五明经典的哲人学者扎拉森敖斯尔班哲达来到阿尔巴斯山寻找修行之处。有一天,他牵着马在山谷中行走,天高日丽,无一丝风。他马鞍上搭着的坐垫突然飘落在地上。他抬头望四周,却看见四面八有巍峨耸立的八座山峰,犹如佛祖的莲花座。他立刻悟到这是佛爷的旨意,就把坐垫铺起来,坐上去准备诵经。这时有一位牧民少妇送来一桶鲜奶。他认为这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便打坐诵经。午夜一声巨响,山崖蹦塌。第二天早上一看,蹦塌的岩石中发现有一尊自然形成的纳若行空佛母像。扎拉森敖斯尔认定这里是他传经说教的地方,于是决定在此修建佛教殿堂。找到佛像的地方垒起敖包,把纳若行空佛母石像供奉于敖包傍的石洞之中。从此,迪延庙名扬四方。
石布青部落的苏勒德祭奠遗址
位于今木凯淖尔镇乌兰吉林庙西北十公里处德石阿贵石窟。石布青部落是明代鄂托克旗四大部落之一。十五世纪中叶随守护祭奉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的贺什克腾人入据鄂尔多斯,游牧于今鄂托克旗北部地区。今棋盘井镇石布青村是石布青部落首领驻过的地方。石布青部落的苏勒德非常特殊,是用长发人头盖骨做缨子的苏勒德。《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军队捉住敌人的首领或将师之后,挖其心脏祭战旗,锯其头盖骨作长矛缨穗,炫耀英雄豪杰的威风。可见石布青部落的苏勒德祭奠,是一个由此演变而来的古老祭祀习俗。据传,石布青部落的苏勒德,原来祭奉于今木凯淖尔镇达楞图如湖北梁上。清朝时期移至乌兰吉林庙西北,在一座红砂岩小山丘上凿出石窟,门面修成飞檐,建成一座石窟寺,将苏勒德供奉于石窟寺内。山顶上建立一座敖包,叫德石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石布青部落的民众从石窟中把苏勒德请出来,带到敖包前树立,与敖包一起祭奠,祭奠结束后放回石窟内祭奉,一直延续到解放前。今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乌兰其日嘎嘎查一带,有祭奠石布青部落苏勒德的传承人,他们仍在祭祀着德石敖包。
鄂托克旗王爷府
位于乌兰镇乌仁都西街王爷府是清光绪八年(<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由鄂托克旗第十二任扎萨克喇什扎木苏主持修建的。在这之前,位于今乌兰镇沙日布日都嘎查境内的王府已被宁夏回民起义军烧毁。当时的旗扎萨克察克都尔扎布,流落他乡三年,回旗之后不久病逝。喇什扎木苏走马上任后,筹集两万块银元,修建了新王府和衙们。王府大院分内外两院。外院有东、西两排平房和过厅。内院正面是大厅,东西厢房和侧房。东、西院墙有便门。王府门前有大影壁一座,前侧竖有高大的旗杆。王府院西侧有家庙。
鄂托克旗第十二任、十三任、十四任扎萨克都在这里治理旗政,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朝代。现仅存内院正厅和东、西厢房。
敖楞布拉格祭泉文化
蒙古族在漫长的游牧生活历史进程中,与大自然和楷相处,认为万物有灵,崇拜大自然,进而产生了蒙古族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俗、宗教礼俗。蒙古人认为水有超自然的神灵,认为天上有雨水,地上有泉水(包括江河、湖泊),是天地大自然赐给人间的福分,因而非常崇拜水源。挤马奶、拜泉水、祭天地为一体的祭泉习俗,集中反映了蒙古族崇拜水源,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的思想观念。
元代成书,明代鄂尔多斯胡图克台彻辰洪台吉勘校修订的《十善白福史》中明确记载:“成吉思系母马九十九匹,洒圣乳而祭天。”蒙古族历史著作《水晶珠》中也写到:成吉思汗“彼年五十(辛未年),居于克鲁伦河夏营地之时,用宝马之初乳德吉,向无上苍天奉献与祈祷,并将此事好生定为法令,降旨蒙古全国而行之。”因此从宫廷到民间,在泉溪、河流、湖泊畔举办马奶节祭祀活动,拴马驹,挤马奶,向苍天祭洒马奶向河流、湖泊、泉水祭洒马奶,庆祝青黄不接的春季灾害已过去,庆贺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夏季已经到来,祝愿五畜,奶水如潮,祝愿草原上的乳汁象江河一样长流,象湖泊一样溢荡。
今阿尔巴斯苏木巴音陶勒盖嘎查“敖楞布拉格泉水祭奠”,保留和继承了蒙古族古老的崇拜自然,保护生态的传统习俗。巴音陶勒盖嘎查地处鄂尔多斯最长的内陆河&&&&&&& 都斯图河上游。这里是祭祀泉水的发祥地。都斯图河全长<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公里,其流域有很多泉水汇入都斯图河,据统计有<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眼泉。因此敖楞布拉格泉水祭奠又称<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眼泉水祭奠。
都斯图河流域的查布、新召、察汗淖尔、包乐浩晓草原,生长着耐干旱的优质牧草,最适合牧放马群。历史上,这里人烟稀少,鄂尔多斯七旗的马群,绝大多数都在都斯图流域的草原上牧放,饮用都斯图河和<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眼泉水。沿都斯图河两岸,每逢农历五月份,各旗牧民或一家一户,或联户举办马奶节庆典,祭祀泉水、河水,告慰土地山水神仙。因此,敖楞布拉格泉水祭奠是鄂尔多斯地区泉水祭奠文化的缩影,具有代表性。在都斯图河源头的哈达图陶勒盖,至今还保留着各旗牧马人刻下的岩画七旗骏马烙印荟萃。它有力地证明了都斯图河流域,不仅是古人类发祥地,也是马文化的故乡。
骆驼祭火仪式
骆驼号称“沙漠之舟”,是蒙古族驯养的五种牲畜中,体格最高、力气最大、最耐用的役畜,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骆驼。为庆贺驼群繁殖发展,为感恩骆驼的无穷奉献,人们举行骆驼祭火仪式和骆驼祈福仪式,以表达爱戴之心。农历二月二日,是鄂尔多斯牧驼人举行骆驼祭火仪式的吉庆日子。时正值母驼下羔,是驼群繁殖兴旺的美好季节。今阿尔巴斯苏木布龙嘎查陶格涛胡等几户牧民,仍保留和传承着骆驼祭火习俗,每年农历二月二日举行隆重的祭驼祈福活动。
这天,主人与腊月二十三日祭火一样,备羊胸和肉灌肥肠等祭品。门前垒祭台,安火撑。把驼群赶回来,绕祭台呈圆形拴住、卧下,剪驼鬣,挤驼奶。将羊胸等祭品放入撑中燃烧,诵祭火词。把驼奶洒向火堆、骆驼和天空,进行洒祭。人们捧起招财盘或其它物品,绕挥招财,诵招财祈福词,大家分享祭火供品。骆驼祭火仪式结束,前来参加祭奠的亲戚朋友们各自回家时,主人向每个人赠送一小束驼鬣毛。人们回敬主人,祝福说:“愿您的骆驼连年倍增,繁殖到千峰万峰!”
英雄乌兰敖包
蒙古语“敖包”,汉意为“堆子”,是在山丘高处用石头堆砌的呈圆锥状物体。古时,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各种现象有各种猜测,认为天地自然都有神秘的神灵。所以在那里堆积几块石头,向神灵叩拜,以示崇敬之意。于是敖包成为崇拜、祭祀天神、地神、龙王的祭檀。蒙古族祭祀敖包的习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史籍中有许多有关蒙古族的祖先,古代北方民族祭祀山水神祗的记载。《史记?匈奴传》写道:“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还有《东汉书》、《魏史?高车传》中都有祭祀天地山水神,杀牛宰羊,赛马娱乐的记载。《蒙古秘史》第<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卷中有成吉思汗每天早晨祭祀不儿罕哈勒敦山,吟诵祭词的记载。敖包种类很多。有祭祀天神,山神、水神的敖包;有祭祀祖先、祭祀英雄豪杰、祭祀苏勒德(战神)的敖包;有纪念某种事件的敖包、军队集聚的敖包、家族敖包、部落敖包、寺庙敖包等等。
英雄乌兰敖包位于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兰镇北都尔奔温都尔梁南坡。此敖包原来是为纪念蒙古军英雄而建立的敖包,后来成为世袭统治鄂托克旗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祭奠的敖包。主敖包矗立在一座独立的红岩小山包之上,雄伟壮观,绚丽多彩。相传公元<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期,有一位身经百战、勇猛卓识的蒙古大将军在一次决战中英勇牺牲在鄂托克旗草原上。蒙古军把这位英雄的尸体连同他的坐骑、盔甲、弓箭一起葬在这里,用红岩石垒起壮观的敖包,供后人怀念祭奠。藏传佛教传入以后,敖包中敬奉了密宗派明王大红司命主神像。清代以来,英雄乌兰敖包成为鄂托克旗黄金家族祭祀的十三个公祭敖包之一,并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和五月十三日举行两次隆重的祭祀活动。
盅碗舞的故乡
盅碗舞是由古代蒙古宫廷舞蹈演变而来的。盅碗舞在鄂托克旗流传多年,民间最早叫打盅子,或盅子舞,一般在逢庆典、节日、宴会时表演。当酒酣兴高时,艺人们在三弦、笛子、四胡、扬琴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唱起“瑙门达赖”、“乌仁唐乃”、“森吉德玛”、“鄂托克西边”等鄂尔多斯民歌,拿起喝酒的盅子,边唱边有节秦地碰击银铃般的响声。表演者欢跳起来,歌声、乐声、盅子的清脆碰击声,伴着袅袅有度的舞姿,呈现出一派欢乐深情的景象。
鄂托克旗民间艺人、盅碗舞传承者那顺呼图克(<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 COLOR: FONT-FAMILY: V mso-font-kerning: 0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1971),是包乐浩晓人。在清朝民国时期,他家的祖辈和他本人,是鄂托克旗王爷的阿勒巴图(服侍义务者),常常在王府中为王公贵族演奏器乐,歌唱民歌、表演舞蹈。他在王府的宴会、民间的婚礼等场合,经常表演盅子舞,练就了一身精湛的舞蹈动作。他跳起盅子舞,盅子就象沾在手上,碰击的响声犹如银铃清脆明亮,身段优美而有韵律。他说:“打盅子,非得盅子在响、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看上去才带劲。”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舞蹈家贾作光、斯琴塔日哈,将杜尔伯特蒙古民间顶碗舞的素材和鄂尔多斯蒙古民间舞打盅子的素材,相互溶化、吸收、整理加工,创作了“盅碗舞”,使其珠联壁合,完美升华,成为蒙古民族舞蹈艺术中的瑰丽珍宝。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近几十年来,蒙古族民间乐器制作技师、演奏家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著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蒙古人爱马,对马头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马头琴的来源,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察哈尔草原上,有一个蒙古族青年叫苏和。苏和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靠放羊过活。一天,苏和在牧归的路上捡到了一匹小白马,便将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马一天天长大。它浑身雪白,美丽健壮,深得苏和祖孙俩的喜爱。它也整日与主人形影不离。一年春天,王爷举行赛马大会。并许诺谁取得冠军便把女儿嫁给谁。在朋友们的劝说鼓励下,苏和也骑着自己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了比赛,而且获得了冠军。可王爷不但不兑现诺言,反而打伤了苏和,抢走了他的小白马。一天晚上,睡梦中的苏和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来是为摆脱王爷、回到主人身边而身中数箭的的小白马跑了回来。因伤势过重,小白马第二天便死去了,苏和悲痛万分,几天几夜茶饭不进。一天夜里,苏和梦见了小白马,他抚摸着它,它也靠近主人,轻轻地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做成了一只琴,在琴柱顶部按小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每当他思念小白马时,便拉起琴来。从此,马头琴便传遍了草原。
上一篇:&&下一篇:
下午 04:42:58
Copyrights& 鄂托克旗旅游局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鄂托克旗旅游局 地址:鄂托克旗布日都路 &&&&建议分辨率:
电话、传真: 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哈撒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