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 三国志袁绍传攻略的 游戏?发来谢谢

求跟《三国志曹操传》类似的单机游戏?_百度知道
求跟《三国志曹操传》类似的单机游戏?
要三国志和真三国无双..就像《三国志曹操传》比较小的游戏....
网友推荐的求跟《三国志曹操传》类似的单机游戏?
373732人推荐
324454人推荐
307387人推荐
272320人推荐
239064人推荐
228199人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5条回答
(中途有几个甚至直接删除)看起来和三国志曹操传差不多、宋江传等等,很多。玩了你就知道了。.例如岳飞传,一点游戏的趣味性都没有,但实际上不保存打,提醒你一点、三国志刘备传。但是,根本玩不了。这几个我都玩到差不多结局就不想玩了,你真去下载了的话,玩的过程中会让你情不自禁说——变态有
他的前作的吧.. 孔明传和织田信长传~~或者下一些曹操传的MOD~~像吕布传啦 岳飞传啦~杨家将啦~都做的很好 去轩辕春秋论坛看看吧~~不过奥运期间好像关闭了~~
MOD的 隋唐英雄传 岳飞传
还有根据曹操传改变的 吕布传 刘备传 孔明传
比如《三国志·孔明传》、《精忠报国岳飞传》等,都是和曹操传差不多类型的单机策略游戏,也都是光荣公司出的。下载地址 孔明传:岳飞传:
三国志英杰传三国志孔明传都和曹操传是一个系列的
三国的还有 三国志英杰传 三国志孔明传 三国豪侠!
三国志刘备传,孔明传。
战棋类的?孔明传,群英传(虽然效果烂了点,不过挺好玩)
三国志英杰传 三国志孔明传
三国刘备传
其它的太垃圾了,本人推荐岳飞传与宋江传(不好玩别怪我,这两游戏太BT了)
三国志孔明传
三国志赵云传
三国志英杰传
三国志曹操传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三国志》在三国题材艺术中的肇始之功-林苑乐游戏
你好,请&&或&
论《三国志》在三国题材艺术中的肇始之功
•&&•&&•&&•&&•&&•&&•&&•&&
  摘要:《三国志》具有并列三国的外结构和俯瞰形势的内结构,其对人谋的推重,对历史人物多元复合性格以及精神气质的表现,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深沉地规范着此后三国历史的叙述,为此后三国题材的文学艺术奠定了基本的人物谱系和历史情景。
  关键词:三国志;结构;智谋;人物谱系;历史情景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4?04-0080-04
作者简介:涂秀虹(1969-),福建长汀人,文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 陈寿《三国志》有着很高的史学地位,在廿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最为世人所推重。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中赞曰:&惟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迁、固,非妄誉也。&?1?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观念与叙事艺术对后来三国题材的文学艺术影响极大。
&&& 一、结构:并列三国与把握形势
&&& 《三国志》的重要创造意义首先在于它的结构。&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的隐义之所在。他超越了具体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述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在这种意义上说,结构是极有哲学意味的构成,甚至可以说,极有创造性的结构是隐含着深刻的哲学的。&?2?陈寿《三国志》最具深意的结构在于并列魏、蜀、吴三国,名之为《魏书》、《蜀书》、《吴书》,总其名为《三国志》。这一结构隐含了陈寿对那段历史的认识与思考。
&&& 陈寿之前的史着有纪传体、编年体,有通史、断代史,有国别史。当三国之时,有各国各记其事的史书,包括杂传。三国之后,陈寿的同时代作史者,因晋禅魏而来,因而眼中只有魏,以魏为正统。陈寿作《三国志》时所依据的各国史书有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典略》,在陈寿之后有孙盛《魏氏春秋》、王隐《晋书》、环济《吴纪》、张勃《吴录》、王崇《蜀书》、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隐《蜀记》、皇甫谥《帝王世纪》、常璩《华阳国志》等,而陈寿却&迥拔乎流俗之表&,&独齐魏于吴、蜀,正其名曰&三国&&?3?,独创出融国别与纪传、断代为一体的新体例。这除了历史的独特见解与着述的独创思维之外,尤其还需要敢于正视历史、不畏当权的过人胆识。
&&& 对于陈寿列魏主为&纪&,于蜀汉、孙吴之主则列&传&,后之论者多所诟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论较为允当:&其书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自朱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然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迹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所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其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4?每一种观念倾向都有其历史选择、民心向背、社会心理的具体内在的原因。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只有陈寿并列魏、蜀、吴正其名为&三国&,才可能有后来的东晋习凿齿以蜀汉为正统,才可能有后来平话戏曲小说中的尊蜀贬魏,这是史学与艺术思维前进的必不可少的每一环。
&&& 并列魏、蜀、吴名之为&三国&,这是《三国志》的外结构。而以历史形势的变化为线索,把握三国时期历史存在的本质特征,则是《三国志》的内结构。
&&& 陈寿面对三国历史,面对千头万绪、浩如烟海的历史事实与历史资料,他就像一位胸怀丘壑的建筑大师,在陈述中布局历史的山川河流。他以史家敏锐的眼光,洞察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充分把握三国历史的特点。他的史着特别重视对历史形势的分析,魏晋时代提出&文以气为主&,《三国志》就是以历史形势作为神气,历史存在因之而神气贯通,生动呈现。最为显着、为普通读者所共知的是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它甚至是《三国志》全书写作的潜在构架,影响了后来所有三国题材的平话戏曲小说。确实由于诸葛亮胸怀天下,深谋远虑,权衡利弊,对天下大势的分析精辟而中肯,所以陈寿对诸葛亮的智谋情有独钟,《蜀书&诸葛亮传》几乎全文抄下诸葛亮的&隆中对&。后来三分割据之势基本上如诸葛亮所言,只是由于蜀汉未能坚持以吴为援、联吴抗曹的战略,因而成为三足鼎立中首先坍塌的一足。
&&& 陈寿胸中即有一幅三分天下大势图在焉。他高屋建瓴地洞悉汉末至魏晋形势的变化。所以,他对三国历史的书写自始至终特别重视对历史形势的把握,特别重视历史人物的形势判断。?5?
&&& 早在曹操为兖州牧之时?6?,毛玠作为治中从事,就对曹操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这是最早为曹操布局天下的谋士,曹操敬纳其言。后来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评曰:&操之所以芟群雄者,在迎天子都许、屯田积谷而已;二事乃玠发其谋也。&
&&& 《三国志》卷六袁绍传记载,袁绍领冀州牧后,从事沮授就建议袁绍迎天子成霸业?7?,他为袁绍布局了一幅政治发展大势图,谓:&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可惜袁绍不能用之。
&&& 荀彧,曹操倚为子房,为曹操成就帝业奠定基础。荀彧胸中,也正有一幅天下大势图在焉,在曹操每一次重大选择中,荀彧都以这幅天下走势图示之曹操。如兴平二年,吕布袭夺了兖州,正逢陶谦死,曹操想要先取徐州,然后再平定吕布。荀彧分析天时地利,认为必须先夺回兖州。又如建安元年,时机成熟,曹操听荀彧、程昱之劝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历史证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策略。
&&& 三国鼎立形势有赖于吴蜀同盟以存,当时形势不容吴、蜀有第二种选择。以诸葛亮、鲁肃之明,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所以,鲁肃在世,极力维持两国之好。鲁肃死后,吴国急于夺回荆州,不惜毁盟,加之刘备、关羽政治素质的欠缺,两国交战,互耗内力。刘备死后,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重修两国旧好,但蜀已大伤元气,回天无力。唇亡齿寒,一旦蜀汉灭亡,亡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吴书&华核传》中,有智之士华核在上疏谏孙皓时便对此作出了判断。可惜此时的吴主与蜀主一样,都不能守成,亡吴归晋是史之必然。
&&& 三国时代自始至终,精英人物都能预先看到广大的天下形势,从而提出或作出政治上的应对策略。陈寿书写这段历史,也正是高屋建瓴地俯瞰到天下江山之布局、形势之纵横变化,从而运形势于笔端,探讨历史发展之变数与规律。
&&& 《三国志》并列三国的外结构、俯瞰形势的内结构,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与历史判断,它极为深沉地规范着后来者对三国历史的叙述。三国的历史事实上就是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甚至或可称为征战史。但后来的平话与小说之所以属于讲史、演义的范畴,而不属于朴刀杆棒、铁骑儿、英雄传奇的类型,包括戏曲、说唱在内的三国艺术之所以重于人物精神、社会伦理、历史成败等方面的表现与探讨,是与《三国志》的肇始之功分不开的。
&&& 二、智谋:魏晋时代&人&的自觉
&&& 魏晋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更是&人&的自觉的时代。纪传体的《三国志》以人物为中心,摈弃了表和志等书写形式,在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尤其注重人的智慧与精神。假如说陈寿对历史形势的把握表现了他&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观的话,那么,对人谋的突出表现则体现出陈寿&英雄书写历史&的英雄主义精神。
&&& 政治、军事之争,实为人的智慧与谋略之争。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论及曹操和袁绍这两大集团时就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在陈寿所书写的三国历史中,这一时代的帝王与其他时代不一样,陈寿的书写不强调他们的&君权&来自于&天&授或&神&授,而重笔书写的是他们以自己的智慧与精神争取&君权&。《三国志》表明,人才再盛,若无善于选择与判断的政治首领的明略,辅佐人才终难成事,政治首领也终成不了霸业。荀彧曾为曹操分析过曹袁的素质差异:
&&& 袁绍非麾下人才不盛,但&迟重少决&的袁绍不能听之用之。而曹操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听取谋士的建议,明于判断,最终决机战胜强敌。也正由于政治首领素质上的这些差异,导致了官渡之战以弱为强的结局。
&&& 在其他历次战争以及重大历史选择之中的吴蜀方面也是如此。赵翼在《廿二史剳记》&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这条笔记中说:&人才莫胜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
&&& 三国鼎立的时空框架是由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轴心人物支撑起来的?9?,但历史轴心人物的意志必须通过辅佐轴心人物的文臣武将得以实现,文臣武将则以自己的智慧与行动影响轴心人物。在《三国志》中,似乎文臣比武将又更具内在的行动力,而谋士群落更是《三国志》中极为重要的一组人物群体,在《魏书》、《蜀书》、《吴书》中都占着最显要的位置。
&&& 由于曹操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远远早于孙权与刘备,曹操重用人才的力度也远远超于孙、刘,因此,三国之中曹氏集团人才最盛,文臣武将最多。陈寿对魏之谋士评价极高。《魏书》中荀彧、荀攸、贾诩传列于魏之众臣之首。如荀彧,&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曹操的很多谋臣武将都是由他推荐的,如荀攸、郭嘉、钟繇等等。曹操对他极为信任,几乎言听计从,他对曹操成就霸业起了极大的作用,以至于&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10?。传末陈寿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卷十四传末总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在这两卷传文中,记载的都是他们为曹氏出谋献策立下不朽奇功之事。《蜀书》五在主、妃与子之传后即首列诸葛亮传。诸葛亮作为智慧之星,其光芒照亮了整部《三国志》,更照亮了此后的三国艺术。吴国的文臣儒士比之蜀汉为盛,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谋。
&&& 陈寿不仅推重谋士的历史地位,对于武将,极为赞赏的也是他们的智慧与精神,魏晋时代对人的认识与尊重由此可见。如吕蒙,这是一位&少不修书传&的武夫,但《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终其一生,所记载的大事都是吕蒙用智谋而取大功之事,津津乐道的是夷陵救甘宁、为鲁肃代周瑜陈划五策、&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数进奇计&、诱降郝普、降士仁麋芳、逼关羽定荆州等等智谋。孙吴武将中,黄盖大概是人们心目中最具武夫性质的形象。但在简短的黄盖传中铺叙的也恰是黄盖的智谋。
&&& 《三国志》对人谋的推重直接影响了后来艺术表现三国的小说戏曲,它们无不以三国人物的智谋为重要演绎对象,每一次战争都不仅是力的拼搏,更是智的较量,诸葛亮的形象在叙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更是一个明证。有趣的是,三国题材艺术对曹操的逐渐丑化,也是拿曹操的智慧做文章;正是在道德评价的前提下,曹操的智慧被冠以&奸诈&的恶名。
&&& 三、基本的人物谱系与历史情景
&&& 陈寿秉承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对历史人物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客观叙述使历史人物以本真的面目美丑并置,善恶并存,从而客观地实现了历史人物性格的复杂构成或曰多元复合。
&&& 陈寿对曹操评价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眎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的评价首先肯定曹操的智谋,但笔法之中是包含褒贬的,如&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结合曹操生平,可知是褒得有分寸的。在曹操本纪中我们可以读到曹操的雄才伟略,也可读到在复杂政治斗争中曹操的残忍凶暴,如屠彭城,如杀伏后并诛伏氏宗族数百人,等等。在其他如荀彧传、杨修传等之中以互见方式较为全面的表现曹操在政治、生活中的多重性格,其中也不乏陈寿叙述所透露的贬义与微词。
&&& 对于刘备,在道德评价之外,着眼于其谋略方面次于曹操的能力评价,曰:&先主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 对孙权评价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疑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 对这三位政治首领,陈寿置之于汉末天下大乱的政治大舞台,客观地评价他们的历史功绩与胜败得失,明寓褒贬,评价中肯。
&&& 对于诸葛亮,陈寿似乎是怀着特别的感情的?11?。一篇《诸葛亮传》,结构独特,近人李景星曰:&前载隆中一对,见三分之大势在其胸中;中载出师一表,见一生之精诚溢于纸上;尤其用意处,则于后幅备列《诸葛氏集》目录及其表上之言。因其推崇之至,故为此破格之文,所谓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但即使如此,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仍然是褒贬分明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后来三国题材的艺术中,主要人物形象都具备多元复合的性格构成,因而形象真实丰满,这得力于陈寿中肯客观的历史叙事。惟有诸葛亮,在后来的艺术中形象趋于类型化,以致于鲁迅论之曰&欲状诸葛之智而近妖&,有违于《三国志》中对诸葛亮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诸葛亮这一形象的生成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它积淀了不同历史阶段多种政治因素和情感意向。然而这一形象向单纯的&智多星&类型演变,也仍然是以《三国志》对诸葛亮特别用笔与用情为发端的。
&&& 前人称陈寿《三国志》质胜于文,叙事简要或许正是史家陈寿的追求,但行文之中文质彬彬者亦尽可称道。相比较而言,《三国志&魏书》属于事件密集型叙事,大概由于素材丰富,纪传中的人物在历史军国大事中的行动很密集,但人物精神气质的描绘却大多是语焉不详。其中对后来的艺术叙事影响较大的是战争场面的描写,以及活跃于其间的武将形象。如卷十七《张辽传》写张辽守合肥与孙权之战,先叙屯守合肥之缘起,曹操之密函,伏卧悬念。发函而疑,写张辽之果断。次而叙战之前奏:募士飨士,准备明日大战。最为浓墨重彩叙述的是交战场面:张辽之冲锋自呼,孙权之大惊无措,张辽之突围复还,孙权之人马披靡。后叙及交战效果,正如曹操所期望、张辽所理会&&&吴人夺气&,保住了合肥之守。最见叙事匠心的是末之补叙:曹操再次征孙权时,沿着张辽战孙权的战场巡行,&叹息者良久&,意味深长,张辽之勇、交战之激烈于无声中得到强调。这已是一篇叙事完整的散文或微型小说,短短五百字,蕴声色于质朴之中。
&&& 而《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其中有的篇幅叙事较为琐细,搜奇记轶,常通过人物日常的琐细之事生动有趣地写人,着意于写出人物内在的性格与精神面貌。如后世多种艺术特别喜好演述的张飞、关羽故事,在《蜀书》中多已具动人的细节。如张飞长阪拒敌,录以张飞性格化的语言&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关羽的&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忠义归先主、辱骂孙权婚使等等,都见于《蜀书》。其中&欲与马超比人才&、&刮骨疗毒&所记较为细致。此中,张飞、关羽的精神气质生动俱现。又如《蜀书&先主传》记述刘备幼年以桑树为车盖的游戏之事,以此预示刘备后来的非凡发达。这一游戏细节,为后来所有演刘备的文学艺术所汲取,成为刘备形象固有的背景。
&&& 总之,因为陈寿的叙述,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如政治首领与谋士、武将群体从三国历史中突现出来,客观地实现了历史人物性格的多元复合,其中有的篇幅细节丰富生动,其对人物心理与精神气质的表现,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直接为后来三国题材的文学艺术奠定了基本的人物谱系和历史情景。
&&& 注释:
&&& ?1?《文心雕龙&史传》,参看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 ?2?杨义《中国叙事学》39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3?朱彝尊《曝书亭集&陈寿论》,转引自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第9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 ?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01788,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 ?5?参看龙显昭《陈寿史学刍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1月
&&& ?6?《资治通鉴》卷六十谓为初平三年(192),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
&&& ?7?按《资治通鉴》当为兴平二年(195)。
&&& ?8?《三国志》卷十《荀彧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 ?9?参看郑铁生《三国演义叙事艺术》第六章《三国演义》人物叙事,新华出版社2000年。
&&& ?10?《三国志》卷十传末之裴注(一)。
&&& ?11?从东晋以来就有论者谓陈寿的父亲曾被诸葛亮处以髡邢,加之陈寿自身为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所轻视,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父子评价不公之说。但前人中不乏反驳之说。对于陈寿写作《诸葛亮传》的态度,学术界争论不休,至今未有定论。
&&&&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责任编辑?张燕清)
欢迎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号 season-tea(春秋茶馆)每天分享一篇科技/游戏/人文类的资讯,点缀生活,启迪思想,探讨古典韵味。
涂秀虹日08时27分
(不区分大小写)
&&& &&& &&& &&& &&& &&&&
&&&|&&& &&&|&&& &&&|&&& &&&|&&& &&&|&&&
&&2010&&三国单机游戏&&三国春秋传&&林苑乐游戏&&版权所有&&谁有三国志袁绍传下载地址,发给我QQ邮箱_百度知道
谁有三国志袁绍传下载地址,发给我QQ邮箱
提问者采纳
已发注意查收
能加QQ嘛?,我还有问题你这个我知道,但是又问题啊
其他类似问题
qq邮箱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发给你了收件人 投递状态 时间
已投递到对方邮箱
日(星期五) 晚上6:41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题补充&&
BT的有,至少在前期不要修改(我在第三章的时候无意改了一下,伴随装备升级特殊属性也能提升比如蛇矛.,可以去看看,前期绝对不行)要是改了后过自负,个人感觉比较好.html" target="_blank">http,开始穿透2格,当然别的也有轩辕致力与各种曹操传MOD,由于是新引擎.eeycq.,如果楼主是新手的话,10级就九宫了已经完成了...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说是被诸葛亮抛弃了.com:平定南蛮1。7,左上角的小BOSS忙牙长近战很强,黄忠对话后,孟节给了赵云解药,进入一处右下角的楼梯来到一间明亮的屋子,马文鹭很伤心、再次来到江东大营,箭枝不够了要买的、打败蛇人后返回汉中,并祝愿蜀军早日攻克南蛮、沿着先前的路线来到益州、赵云住宅里已经是充满了醋味,原来诸葛亮由于泸水有毒不能渡河。3,于吉分别对话,在四周移动的时候由于火焰的关系是打不到他,马谡离开了队伍前去埋伏,进入那个山洞。11,接着自然是BOSS战了,其中黄忠会给你一把养由弓,却发现她就是夏侯娟。8,往右返回汉中,再次前往都是老虎的地方、话说到一般,小心他的全屏技能横扫千军。3。4。2,身首异处。7,可惜被赵云老婆拒绝,得到打火石。12、小心祝融夫人的全屏攻击,刘禅继位。3,决赛对马超、关羽和张飞比试,在右上方看见一个人、一大清早就接到了主公刘备的任务前往益州附近铲除猛兽,发现大营内到处都是火没有一个人,两人竟玩起了石头剪子布,于是给了马超,前去一看、返回关口先后和诸葛亮马谡对话得到巨兽、驱熊师让文鹭在前面挡肉垫、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2,原来刘备一直被困在石阵里。16,遇见藤甲兵,要关公立马回去救援、继续和关羽,发生剧情,第二形态只要等三个甘宁一起攻过来使用旋风技能即可轻松解决.bay:西蜀比武1、继续往下走,发现暗门。第三章,并让赵云寻找渡河之法。8、平定南方后返回汉中:......余下全文>>
最好的曹操传mod游戏:岳飞传,有点难度,不过很适合战棋fans玩。还有蜀汉英雄传、84吕布传这两个也不错,都讲究整体配合,单打独斗肯定over。貌似杨家将也不错,但我没有玩过。
杨家将传奇,岳飞传都行,都跟三国志曹操传一样题材的游戏你可以从迅雷游游里下
三国英雄夏侯惇&
玩傲世三国吧这个不错的,我也玩过曹操传,三种结局你都打过吗?宝物齐了还有隐藏剧情,开场给所有宝物。
ln1993730&
去轩辕春秋论坛上看看,上面好多曹操传的MOD呢,像隋唐传,吕布传,岳飞传。啥的都有,自己看看去-。-www.eeycq.net/forum/
疯狂_小乖&
猜你感兴趣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西平县柏城镇初级中学
圈子点击1427次 | 博客点击2981次 | 评论8次
我的读书笔记之《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发表时间: 14:34:29
&我的读书笔记之《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袁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经占有四州之地,身边良臣谋士,猛将精兵如云,但是最终被比自己力量小得多的曹操打败,自己忧愤而死。&&&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从他的高祖父起曾经四世三公,权倾天下,自己也官至司隶校尉,成为了一大风云人物。但是汉灵帝死后,政局突变,时任大将军的何进准备诛杀宦官,但是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进召董卓入京准备以此胁迫太后听从自己的命令,哪知董卓还没到都城的时候,何进已经被宦官杀害。袁绍率领兵士杀掉了京城里所有的宦官,从宦官的手中夺回了少帝和陈留王(也就是以后的献帝)。董卓到达京城之后马上控制了朝政大权,想废立皇帝,改立陈留王为帝。袁绍假意同意董卓,趁机逃离京都,然后利用自己的威望在天下首倡义兵,诛杀董卓。各路诸侯纷纷响应,袁绍被推为联兵的盟主。&&& 但是袁绍并没有马上进兵诛杀董卓,而是按兵不动,日置酒高会,于是驻军的将领也跟着每日大摆酒宴,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酸枣粮尽后,诸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 后来董卓被诛杀了,袁绍威信大震,占据冀州的韩馥知道袁绍盼望得到冀州已经很久了,于是把冀州献给了袁绍,袁绍得到冀州之后逼迫韩馥自杀,自己坐据了冀州。这时各路人才纷纷到达袁绍的手下任职,袁绍威震天下。谋士郭图建议袁绍将献帝迎至邺县,把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便讨伐天下。但是袁绍没有听从郭图的意见。但是曹操不一样,当荀彧为自己提出同样的建议时,曹操马上采纳,把天子控制到了自己的手中,占据了良好的战略优势。袁绍听说之后后悔了,决定出兵讨伐曹操,把献帝抢回来。这样,一场决战不可避免地上演了。&&& 当时袁绍无疑是中国力量最为强大的诸侯,他拥有最强大的兵力和众多的谋士,而曹操的实力却弱了很多,这仿佛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袁绍大败而归,很快病死,永远地推出了历史的舞台。曹操马上进兵占领了袁绍的地盘,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割据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面对实力比自己弱很多的曹操,袁绍为什么会大败而归呢?&&& 第一,袁绍骄傲自满。在官渡之战之前,他的谋士田丰和沮授劝他凭借自身的优势区和曹操作战。也就是说让袁绍派骑兵去骚扰曹操实力较弱的地区,使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一两年就可以取胜。袁绍不听,认为自己的实力远在曹操之上,可以一口吃了曹操,于是决定和曹操决一死战。&&& 第二,袁绍不听人言。就在袁绍进兵的时候,沮授仍作着最后的努力,试图阻止袁绍和曹操决战,于是劝说袁绍看清敌我的优势与劣势,袁绍方的粮草供应充足,拥有稳定的大后方。但是曹操的后方尚未平定,粮草接应不上,希望马上袁绍决战,所以,沮授劝说袁绍和曹操相持,消耗曹操的实力,和曹操打消耗战。但是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和曹操决战,后来曹操亲自率兵烧掉了袁绍的粮草,大败袁绍。&&& 第三,袁绍刚愎自用。当得知曹操偷袭自己的粮草的时候,袁绍不慌不忙,并没有亲自率兵去救援,而是自以为曹操的大营空虚,于是带兵攻打曹操的大营,结果未能攻下,曹操率领得胜之兵归来,和大营中的士兵里应外合,打败了袁绍,消灭了袁绍的主力。&&& 袁绍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启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优柔寡断是要不得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
袁的最大毛病: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11:46:08& [来自:博客圈(西平县柏城镇初级中学)]
你的分析是错的。袁绍哪里优柔寡断了?他不听田丰、沮授的谏言,是因为他接纳了审配、逄纪的意见。每一次袁绍犯下的重大失误,没有一次是因为优柔寡断,全都是因为错信了错误的意见。不迎接汉献帝是如此,不乘曹操远征徐州袭击许昌也是如此。袁绍的问题是偏听偏信,而自己又没有识别正确主张的智慧,这和优柔寡断根本不沾边。
11:43:32& [来自:博客圈(西平县柏城镇初级中学2009届初3.7班)]
总结袁绍失败的原因,第一,袁绍骄傲自满。&第二,袁绍不听人言。&第三,袁绍刚愎自用。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优柔寡断是要不得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11:39:22& [来自:博客]
元宵节快乐!更新了,欢迎您常来我家做客哟!
20:12:42& [来自:博客]
被惦记是温暖的,被祝福是快乐的,被祈祷是神圣的,被保佑是安全的,你是被我惦记着祝福着祈祷着保佑着的朋友,祝元宵节快乐,幸福安康!
17:24:14& [来自:博客]
从商丘回来了,问候一下,元宵节快乐!
16:41:16& [来自:博客]
正月十五喜庆多,合家欢乐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体健康快乐多,财源滚滚钞票多,牛年吉祥如意多,祝愿好事多多多!
11:39:39& [来自:博客]
惭愧坏了,我都没看过史记,不过每次都很仔细的看你的文章,感觉收获了好多呢(*^__^*)
10:09:34& [来自:博客]
&&&&&&未登录,您可以&&后再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单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