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传说金手指第二章拒之门外怎么过

《永恒传说》小说攻略步骤/方法1、在英菲利亚王国边境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少年正前往了望台----------与好友法拉经常去的地方。在路上天空发生了异常现象。在与花拉的谈话时天空在次发生异常现象,而法拉更说看到天空那边有东西落下,与是2人决定去看个究竟。森林PIONT:1:记录点是可以随时进行回复的。2:在爆发遗迹处可以找到一枚LENS。   在路上利德遇到了一只外形古怪的小动物。再前行不久变会遇到法拉,她身边坐着一位小女孩,利德尝试着与她进行交谈,但是小女孩却说着类似天书的语言。法拉也正为此感到头痛,就在大家毫无头绪的时候,利德发现那个小女孩身后的装置像是要爆炸了,由于情况危机,利德抱起小女孩离开,在接触的一瞬间,2人之间出现了白色光芒。爆炸过后,小女孩慌张的抱住利德,这时又出现了光芒。无法交谈,对于这女孩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是利德还是决定帮助她。村庄  回到村庄后,利德带女孩来到了村长的家,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村长カムラソ。但是村长却不同意留下这名孩子,认为她会给村子带来危害。而这时却突然闯入了一名身份不明的青年,少女立即上前与其进行交谈,原来那青年也说着与少女一样的语言,利德认为这青年与少女有着特殊的关系。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谈话,但是青年突然推倒了少女,利德和法拉见状立即上前阻止。BOSS战:敌人HP:1000   属性:火  这个BOSS的攻击力比较高,还会使用强力的法术,威力不小。在对付他的方法就是在他放出魔法时要远离他,看准时机上去砍,如此反复就能轻松解决他。  青年男子失败后便离开了,而村长认为是利德和法拉将这陌生的少女带来才会发生这事情的,于是要将他们一起赶走。众人无奈,而法拉认为要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首先要听懂少女的语言,而能做到的人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基尔。于是众人决定前往密斯城去寻找基尔。 レグルス道场  众人前进的路线被山泥堵住了,法拉提议用木船通过,但是天空不作美导致河流上涨,无法通行。修建工人让大家去レグルス道场去寻找方法。来到レグルス道场后,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不管如何大声叫喊都无人回应,正当利德感到纳闷时,一群格斗家冲了出来将利德包围,一场恶斗在所难免了。 BOSS战:格斗家HP:500   攻击属性:无  这次的对手是8个格斗家,由于敌人不是很强,只要不被包围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击退众人后,フランコ出现并告诉大家这次的袭击其实是对利德的考验。之后フランコ招呼法拉进屋且传授了她一招补HP的招术。フランコ请バォロ来帮助利德通过那条河流,原来バォロ懂得如何使用水之精灵术。这样,众人变能通过那里了。ミンシ大学の骚な   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下一步便是寻找基尔的所在地。在接待处找到了基尔的资料,得知他所属光精灵研究室。来到门外,法拉和利德2人进入研究室内,正当2人在像里面的研究员打听消息时,少女偷偷的走了进来,而此时仪器全部发生异常,产生爆炸。这时研究院的学部张カ-ラィル闻讯赶来,更将众人敢出了大学并带进了另一个屋子,向大家解释了咒文的缘由。最后告诉大家基尔现在在岩石观测站。众人决定明日起起程去寻找基尔。岩石の观察站   离开学院往西来到了岩石の观察站,往里走越过吊桥后变来的了观察所,但这里一个人都没有,这时基尔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基尔好象有些忘记了儿时的好友,但对利德还有点印象,于是利德便将事情通通说了出来,于是基尔去察了察资料,又问了问少女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一大段回答也让基尔一时不能完全明白。少女便来到世界地图前做手势,众人仍然不知其解,只有基尔有所发现似的,用望远镜发现了天空中有一个黑色的物体,基尔认为这个和事情有关,有必要去请教一位博士。了解情况后决定前往モセシト村。POINT:1:在山洞里需要将岩石推下去才能阻止僵尸们的袭击。2、望乡の洞穴  在路途中基尔体力不支需要休息。第2日起程前进。向望乡の洞穴前进。来到洞口前发现一女子拿着2个蛋走了出来,她是一位商人。准备之后变可进入山洞了,出来向东就能到达モセシト村。POINT:1:山洞中要与一只大鸟进行战斗的。モセシト村  众人来到博士家后,少女美露迪便与博士交谈了起来,了解情况后博士便给每人一副耳环,据说只要心灵相通便能听懂美露迪的话了。这时美露迪突然冲了出去失去了踪影。大家决定去追她。モルル奥地   向别人打听的得知美露迪去了モルル奥地,众人一路追了过去,终于发现了美露迪,一路深追,一直往前来到了美露迪的面前,然而还有一位客人。。。。BOSS战:植物怪HP:1000 攻击属性:地 弱点属性:火  利用火系魔法+上适当的回复可以轻松获胜。  击败敌人后,众人也准备回博士那。途中基尔对美露迪询问了很多问题却得不到任何答案。原来美露迪为了阻止2大陆发生的大爆炸而四处收集精灵,并且向众人解释了如何收集和捕获精灵,基尔提议找博士了解一下精灵的所在地。不辛的是博士对精灵的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モルル村的东北部有个地方名叫水晶灵之河,估计与水精灵有某种关系吧。得到线索的众人从博士那获得地图后便急急忙忙的前往水晶灵之河了。  来到山洞口后,而这时水精灵出现了,众人向它说明了来意,希望得到它的帮助,而精灵则要求众人前往河川的最深处等候它。意思很明白了,需要战胜它它才会决定帮助众人,沿着瀑布向上来到了最深处,水精灵早早的等在了那,一场战斗逃不了了BOSS战:水精灵:HP6800攻击属性:水弱点属性:雷  水精灵不仅仅会使用水魔法,还会使用普通攻击,HP也比较厚,所以要有做长期战的心理准备,使用连续攻击比较有利,让利德挡在前面好了,要注意回复HP。  收复了水精灵后来到最初遇见水精灵的地方,回得知其余几众人所不知的大精灵。利德想让国王出动军队进行搜索精灵的所在地,便提意回英菲利亚。 诱ぃの密林  沿着河川向东南前进便能到达诱ぃの密林。打通通道后。在密林入口上方美露迪为了追那只怪异的小动物而发现了出口。出去后众人便在小河旁休息,当众人在有5个石像的地方发现一位晕死过去的冒险家,从他身上的纸条得知消除石像的方法,再次回到森林便会发现5只僵尸,全灭后石像消失,这样出去后一直往北就能到达王都了。 POINT:1:此地的敌人强了不少,要小心2:森林中的巨树下的植物具有恢复HP的效果,但是不回复TP3:石头的推动方法是破坏要把面向着左,次序要面向右混沌要面向左,创造要面向右。3、王都  王都的景色让生活在小村子的众人大吃一惊,这里比密斯不、知道大多少,利德感慨到。众人来到皇宫前将来意告诉门卫,却不让入内。失望的众人打算去天文台那查看大陆冲击事件的确切性,虽然不清楚能否进入,但是对于现在的情况只能赌一把了。好在众人顺利的进入,来到顶楼却被一男子拦住,不管利德如何解释对方就是不相信,迫使利德等人去城中的セィフア-ト教会找ガルウア-ニ商量。但是情况总是与他们所想的向违背,不但认为天空中的黑色物体代表着升将再度降临世界的吉兆,还视利德等人为背叛者,眼看情况不妙众人立即逃跑,但是门外早以有一大班士兵等候利德。而对方也要求众人放弃无谓的抵抗,不然会死的很惨,人数上的绝对劣势导致众人不得不投降。之后等待他们的则是莫需有的罪名,国王决定以散布谣言等罪名判处死刑!  大家自然不是那些等死的家伙,利用水牢中的开关逃脱了出去,遇到国王后才了解原来刚才在天文台的男人劝国王免除对利德等人的死刑。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天文台台长ゾシモス,他看了基尔交给他的论文才来解救他们的。之后基尔跟随ゾシモス去研究,而利德等人回城内休息。  经过一天的休息,利德回复了精神,但是基尔却因为昨天通宵研究累的疲惫不堪,可惜老天还不准备让他休息,公主告诉大家国王要求众人去接待室会见。在那里ゾシモス告诉大家现在王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这正是西里斯迪亚人做的好事,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战争,如果能够找到过之桥的话,就能把军队运到西里斯迪亚去。无奈众人在皇宫口得到船票后便决定去四处收集各种精灵了。4、ハロ-ル港  既然拿到了船票,众人一路向北来到英菲利亚港口,这时基尔决定留在王立天文台协助ゾシモス寻找光之桥,虽然那里不久将会成为美露迪的敌人,但是利德和法拉知道那是基尔梦想的地方,于是决定不阻止他,就这样,大家怀着失落的情绪乘船来到了ハロ-ル港。商业之町バロ-ル   从ハロ-ル港出去向西北前进就来到了商业之町バロ-ル,在道具屋门口利德发现一名少年被数名男子团团包围,一向爱见义勇为的法拉见状二话不说就上去去解围,谁知其中一人居然出手打了小男孩,愤怒的法拉一拳放倒了那男子,小男孩也趁机会逃走了,后来才知道那小男孩是个小偷,大家就要将他抓住时却被法拉给破坏了,为此法拉不得不连连道歉。但是村民却对她冷眼相看,就在法拉不知如何下台时一名男子出现在面前,指出了商家的店面是违反规定的,声称要在惩罚小男孩前先惩罚大人,吓的村名都逃走了,这也帮法拉解围。原来那男子叫尼斯,是一位商人。利德等人更从他口重得知风精灵的所在地,本来是要5W元来买取所在地的,但是这价钱对于利德来说等于是个天数,最后尼斯决定免费告诉利德,并要求一起去。在宿屋前回合后就起程去风精灵的所在地。风精灵の空洞  出商业之町バロ-ル后往西南走很长一段路就到达风精灵の空洞了,这里有王国的守卫看着,但是尼斯上前说了几句就被放行通过了,这使得利德非常纳闷。在洞中利用风力通过各种要道,最后来到洞的最深部,风精灵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和上次一样,它需要了解众人的心。BOSS战:风精灵HP:6600       攻击属性:风      弱点属性:无  这次的战斗不单单只有风精灵一人,还有2只怪兽,建议先消灭之。由于风精灵单位范围魔法威力很大,所以看见它咏唱时就要用跳跃攻击取消,这样才有一定的胜算。  胜利后风精灵仍然有些不想帮助大家,但是经过尼斯的劝说后还是+入了利德一行人,还告之了火精灵的居住地。出洞后尼斯有事离开了,换来的是前不久离去的基尔,他最终想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决定随利德一起去挽救这个世界,这自然是在好不过的事情,儿的好友聚集在了一起利德,法拉和基尔都十分高兴。风精灵又为众人制作了划板这样便能去下一个目的地---火精灵的居住地。热沙之町  利用风精灵做的划板向北面前进来到热沙之町,这里的天气就犹如其名啊,这真是热的令人难受,一直居住在凉爽的地方的美露迪显得有些不适应。一路劳累的众人来到一所餐厅前准备进去进食,却被门口的人拒之门外,这里是给高级厨师比试厨艺的地方,利德自然也混进去看个究竟,可惜里面没有什么对利德有帮助的。在城中得知离这的不远处有个山洞,里面异常炎热。利德的第一反应就是火精灵的所在地。众人立即出发去那看个究竟。火精灵之谷   山洞中的温度比想象的还高,而且地上全是岩浆,更本没有前进的路线,好在基尔使用召唤术让水精灵将岩浆占时封住才能让众人前进,前进一段后来到一处会喷出岩浆的地带,水精灵对此无能为力,众人只好硬着头皮前进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最深处遇到了火精灵。老样子,不打败它就不能获得它的帮助。BOSS战:火精灵:HP24000攻击属性:火弱点属性:水  火精灵的HP比起以前的BOSS是多了一大截,攻击力强是它的优点,而它的火系晶术攻击也有可能导致全灭的后果。不过既然是火属性,那么使用水系魔法自然是最有效果的了,多多注意回复和地上冒出的火焰,耐心之后就是胜利!  虽然击败了火精灵,但是它显得有些不服气,想对利德他们进行第2次攻击,幸好水精灵出现阻止了火精灵,并且将它带入了晶球,众人稍微歇了口气时,3大精灵出现且混合在一起变成了光之精灵。光之精灵认为人类惹出来的麻烦就要自己去解决,它留下了一枚戒指后就消失了。无奈众人只好回到之前那扇无法打开的大门利用戒指通过。在回去的路上,美露迪告诉大家引起大陆冲击事件的元凶就是他的另一大陆的国王。而利德等人也表示将帮助美露迪解决着场麻烦。灵峰フアロ-ス   基尔告诉大家光之桥的位置就在灵峰フアロ-ス,于是众人立即前往那里。来到孤岛处,发现这里有个教会,就是当时闻名一世的フアロ-ス教会。进去回答里面神父的问题后能入教会内的房间进行休息。第2天神父又教了法拉一套治疗术之后,利德一行也动身前往灵峰フアロ-ス。光之桥   在前往山顶的半路上,大量的石头使得利德等人和法拉失散。好在尼斯就了法拉,众人约定在山顶会面。经历千辛万苦后终于发现了光之桥,但是尼斯去向利德等人展开了攻击。BOSS战:尼斯HP4408 攻击属性:无 弱点属性:无  对于尼斯的战斗没有与火精灵的战斗那么困难,只要小心不要被攻击到角落就可以了,利用魔法牵制住他形成连击。或者防住他的攻击后进行反击。  原来尼斯是王国的元老骑士,他从国王口中得知利德等人就是破坏和平的元凶,不管利德不断解释仍然没有效果,利德等人虽打败了尼斯,但是王国士兵也随即来到,众人立即逃进了光之桥,来到了另一大陆-----西里斯迪亚。 押之岩  成功到达西里斯迪亚的众人对这里的空气感到特别新鲜,基尔解释到由于天空中的精灵种类与英菲利亚大陆的不同,所以空气也自然有所区别。对于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大家都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于是美露迪就建议先去她的故乡休息,在做定夺。アイメソ   回到家乡的美露迪显的格外【转贴】物理学史通俗演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以前我看过《相对论通俗演义》,是北师大物理系的张轩中写的,现在书已经正式出版,因此,我把此文改名为《物理学史通俗演义》。所谓演义,犹如《三国演义》,并非史实,但反映了历史的轮廓,通常比历史更引人入胜,实在是科普的良方。
本文作者还自做插图,真给力。
我对文章个别地方作了修改,还请原作者原谅。
=========================================================================
=原作者刘萝卜锅、,原文见天涯杂谈、百度物理吧、相对论吧&&&&&&&&&&&&&&&&&&&&&&&&&&&
=原标题:文盲正侃时间史(从天狗吃月到量子纠缠再到时空穿越,人类究竟走了多远?)
【文盲正侃时间史】—初中以上文化都能看得懂的物理学史[原创附图] =
=========================================================================
1、本人非民科,只了解、传播、讨论,不研究,不出成果,不下结论。
2、所用资料皆以主流科学史料为主,对其中不同的说法,取多数认同者。
3、本帖欢迎讨论,谢绝人身攻击和谩骂,谢绝转载。
4、本帖有极少数无关大局之处采用了野史,语言部分采用通俗和调侃手法,但梗概与史实不冲突,若有发现与史实不符、理论和技术细节有失误者,欢迎指出,在下不胜感激。
5、本帖为初级科普,物理强人不适合本帖。但欢迎欢迎物理强人光临指导。
6、本帖涉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社会及人文话题,18岁以下人群可能有些地方不太明白,建议不看。
7、相对论吧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真心希望在此向大家学习。非常欢迎物理学爱好者讨论、指教。
8、因本文打算从史前人类的自然观一直讲到当前物理史,所以比较长。文中除了讲科学事件以外,尽量多地描述技术细节,重点突出颠覆日常认知之处。所以牛顿力学等这些与日常认知十分相符的理论线条比较粗。
9、本文以本人的另一个ID“刘萝卜锅”在天涯发表。
10、以上乃古板的公文化语言,此后戒掉。
11、以下是正文 :P
很多人是这样死去的:他以为世界就是自己这辈子看到的那样。
就这一次生的机会,还被自己骗了,人世间最蛋疼的事莫过于此。
为了不白活一回,我们也得考量考量,这个世界究竟是个神马玩意。哪怕只是瞎子摸象,摸不出灵感,也好歹混个手感。
我们对宇宙的思考越多,发现未知的问题就越多。
面对宇宙,全人类的智慧加起来,用四个字概括:浮云而已。
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时空弯曲、奇点……面对这些东东,技校学历的哥,就是文盲中的那个永恒传说——超级文盲!文盲写的东西,最大的亮点就是:易懂。OK,正文开始!
【图0-1】各种穿越
时空真的可以穿越吗?找到风华正茂的苏小小、李师师、陈圆圆,在技术上可行吗?
人类从哪儿来?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咱国为何是那样?我们为啥生在这儿?
宇宙有边吗?没有边的东西会怎样存在?如果有边,边的外面又是什么?——总之有边和没边都很纠结——我曾无数次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寝食难安魂不守舍为伊消得人憔悴。有联为证:
今年可返前年,过去居然未去!
往日能知明日,将来究竟何来?
周瑜会秦琼,或无或有,谁知过去尚未来、未来已过去。
明珠接宋玉,疑是疑非,怎解偶然成注定、注定是偶然?
问题还有N多。有多少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越不知道,越想知道。这就蛋疼了。
你,我,还有TA,在人生的某些时刻,一定被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问题折磨过,煞有介事地冥想推理、抽丝剥茧,结果是,在思索中抓狂,原本清晰的思路变成一团麻,最终在无比纠结中放弃,还立下了永不犯傻的誓言。
因为,我们还要晚自习、加班、房贷、办证、盖章、打酱油、请客、送礼、开会、交费交费和交费。
但,仰望星空,多大的忧伤和压力也阻止不了我们胡思乱想。
天生好奇的我们,在独处时偶尔还会不由自主地回到这些问题,偷偷地张开思想的翅膀扑腾那么几下,尽管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绝望地收起并不丰满的羽翼跌回神奇的现实。
感谢全国牙防组、感谢“受谢强迫症”患者的八辈祖宗,现在科普著作很多,它们以各种风格回答了这些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答案,比如佛经、易经、圣经、西游记、奶奶讲的故事等等,但科学理论提供的答案是看起来最靠谱的,因为它每个答案都是由科学观测、推理、计算、实验、实践得来的。换句话说,有证据表明它是比较靠谱的。
翻阅科学史料,不消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是那样的匪夷所思,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识。世界的真相,其美丽、其深邃、其神秘、其残酷……都让我们震撼不已。科学家们寻找这些答案的过程也是曲折离奇、惊心动魄、美轮美奂。
兴奋、欢乐,这种感觉不拿出来分享,就像独自洞房,不仅少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还多了孤独感和罪恶感。所以,就让你、我,茶余饭后,相约穿越,与史上各位科学巨人一起,去探索宇宙的终极秘密吧!
-----------------------------------------------------
1、此文在天涯以本人另一马甲“刘萝卜锅”开帖。
2、所谓文盲,是指自己的学历相对所爱好的这门高深学问而言。
第一章 滥觞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有虎豹和豺狼。生机勃勃而又危机四伏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跌跌撞撞,一路迷惘。
有空迷惘,也是一种奢望,因为我们太忙。忙什么?生存。这涉及到三件大事:找点什么东西吃;防止被什么东西吃掉;繁衍后代。
但我们没有锋利的爪牙和犄角,跑得不够快,下水会淹死,想飞没翅膀,不仅没有鳞甲,连护体的毛都越来越少,到后来只剩两处不太好吃的地方才长毛,好像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方便别的动物吃。这个发现真令人沮丧,原来,世界上第一种方便食品,是我们自己。
想起这些就让我们头大。难道我们走上了绝路?
其实头不白大。肢体上的劣势,逼着我们只能靠头脑生存,然后越来越聪明。
我们学会了合作,开始思考和判断。
有一天,我们拿起了石头和棍棒。从此,我们不必仅靠肢体去战斗。
有一天,我们懂得了加工石头和棍棒。它们比爪牙和犄角更好用。
有一天,我们觉得彼此之间必须得说点什么了……
生产力的提高、语言的产生,让我们的思维更活跃,更广阔。终于,我们有能力迷惘了!
我们已经忘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时,只有问题,而没有答案。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说“不知道”吗?因为那是人类对所有问题的第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怎么会在这里?是谁让花鸟虫鱼山石草木飞禽走兽长成这样的?日月星辰…..天呐这太高深了…我…我…我饿了……
后来,有些问题可以解答了。凭经验。
比如:人会死吗?会的。怎么知道的?因为谁都没见过不会死的人。
比如:天会下雨吗?会的。怎么知道的?因为大家常见天下雨。
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一部分问题。但是,这些答案不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闹不清“为什么”,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为什么会死?天为什么会下雨?不知道。
大自然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风雨雷电,春夏秋冬,高山深水,夜空密林,日升月落,生老病死,地震,野火,洪水……离不开,躲不掉,看不懂,想不通,我们的记忆和思考能力越来越强,于是越来越好奇,这些为什么会存在?这一切怎么发生的?
最合理的、最容易得到的答案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天地万物!
神秘,引来好奇,也伴随着恐惧。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膜拜。于是,原始宗教产生了。
那种神秘的力量被不同的人群解释为不同的事物:神仙?妖怪?谢谢。那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都好,总之,它是无所不能的。
虽然代号无所谓,但崇拜的对象及形态很重要,我们总不能膜拜空气吧?
于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我们有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鸟兽草木、高山大地、江河湖海、日月水火,还有人的祖先,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神。我们希望通过请请客、送送礼,搞搞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来换取神的护佑和启示。这可能是最早的交换吧。
从此,我们懵懂无依、敏感脆弱的心灵有了寄托和归宿。
从此,很多问题有了答案:天为什么下雨?是神干的,为了让万物生长;为什么雨下多了?是有人惹神仙生气了。为什么又不下了?是神仙又生气了……洪水、火山、地震、日食、瘟疫……唉,这神仙,心眼忒小,气性忒大。所以我们只好加倍小心供奉。
几十万年过去了。人,越来越聪明。
我们根据经验,学会了用火、播种、放牧,发明了弓箭、陶器、铜器、铁器,创造了绘画、文字……
传说在石器时代,中国的伏羲就创造了八卦,把自然界中相对立而又相联系的事物,如冷暖、日月、高低、软硬、雌雄、明暗等,归纳为“阴阳”,用阴阳相生相克来解释万物。如果这件事发生的年代确定,这大概是史上第一个不用神力解释自然的系统理论了,它朴素、简单而优美,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但是,这个理论过于聪明了。说过于聪明,是因为这个理论是靠纯粹的聪明创造的。当然,那是在原始社会,我们不能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苛求人家创造出既有事实依据,又有实验支持,还有观测检验的理论来。所以,它只能是靠“(经验+直觉)&智慧”来支撑的哲学。
遗憾的是,后来国人把这种哲学技巧推高到极致。它的特点就是,结论笼统隐晦,一言多解,不能被证伪,可以解释一切已经发生的,但不能肯定、准确地预言将要发生的。只管“定性”,不管“定量”。解释清了是理论精深,预言不准是你没学好。虽然我谁也打不过,但谁也打不倒我。总之拎不清。
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周文王以伏羲八卦为原理,著成《易经》,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这是后话不提。
语言、文字、人的思维能力,这三者是互促互进的。人类文明开始迅速发展。
公元前3000年前后,埃及人搞出了十进制数学。
公元前2000年前后,巴比伦人的数系得到充分发展,十进制和六十进制(比如计时)并存。
公元前1800年前后,数字符号开始丰富起来了。
公元前1100年前后,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蹲监狱时写了一本书:《易经》。
公元前776年,中国史载日蚀记录。第一届奥运会在古希腊奥林匹亚召开。
公元前613年,中国《春秋》记录哈雷彗星。其后不久,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的《论自然》问世。
有证据的最早的医学著作,是写于公元前2500年—1200年间的“埃及纸莎草书”。书云:
人为嘛生病?是魔鬼啊等坏东西进到身体里了。
咋治?祈祷、念咒、斋戒或佩戴符咒,赶跑这些坏东西,至少让它们稍安勿躁。
当然,还得搞搞仪式,吃些动物、植物、矿物原料配制的药物什么的。
宗教也在迅速发展。教义和礼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备了。神的形象和分工也越来越细了。
虽然神仙越来越具体,但由于他们从不出现,所以总是让人感到太飘渺太虚无了。人越思考,神的形迹就越可疑。
经验,再次帮了我们的忙,人们发现,你虔诚,或者不虔诚,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祈祷,或者不祈祷,天气就在那里,忽阴忽晴……没人见过神仙,巫术也总掉链子。没人见过无处不在的神干过什么。为什么?
这是怀疑的开始。
我们依靠经验,能预言很多东西,比如:乌云密布,可能会下雨;秋天来了,树叶会落;种子埋在土里,会发芽;公羊和母羊洞房后,会生小羊;石头扔进水里,会沉下去……这就是归纳,科学的最初手段。归纳来归纳去,我们发现,这一切,似乎与神物无关。
与神物有关的预言,往往又不灵。比如,世界许多人群都相信,日食和月食,是被天狼或者天狗吃下去了,只要我们制造大量噪音,就能像轰走其他动物一样,轰走这些贪吃的家伙,把太阳GG和月亮MM救出来。几千年也没人深究:这天杀的吃得下太阳,个头一定很大,为啥它在太阳旁边时,我们看不见它?
一个相当古老的夜晚,有个失恋的男青年,独自来到山坡上看月亮。这时,月食发生了。他邪恶地想,反正酋长的女儿再也不会陪我看月亮了,吃了就吃了吧。万籁俱寂中,青年惊奇地发现,像以往的月食一样,月亮渐渐消失,又渐渐出现,不快也不慢。咦?!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日食、月食、火山、地震跟神仙无关,跟人也无关。
神仙好像只顾忙自己的事,他个仙人板板啥子也不管。靠谁不如靠自己啊!
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古希腊出现了一批思维不正常的人,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他们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多凭经验和直觉思考,而是更多地使用逻辑,进行理性的思辨,探求世界的本质。对,这就是哲学。
哲学家们开始琢磨,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成分、结构和运作原理,有没有违规添加剂?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来的?地震、日食、雨雪等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都是怎么发生的……一时间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比方说,西方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认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大地就漂在水面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勾股定理的最早发现者【此提法不妥-深蓝电波】)认为,“数”是物质的根本实在,于是他把数学作为探究世界的基本工具;“万物皆流变”学说的创始人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之本,他说,天体是盛满火的碗,当碗口背向我们时,就发生日食、月食等……虽然有些观点现在看来很幼稚,但我们发现,自然的人格化消失了,在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中,事必躬亲的神仙被请了出去,取而代之的是规律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说明,人对自然的思考,开始走向理性。
那时,米利都派已经在建立唯物论和一元论了,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唯一的一种基本实体组成。
理性,不仅为神仙们减了负,还让天上的星星清晰起来。
人类从学会思考时起,就对星空好奇不已。宗教出现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把星星与神仙、命运、天意等联系在一起,加上历法的需要,天文学就此产生了。
最初,人类不约而同地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宙斯、耶和华、盘古……但这些传说并不妨碍我们对星空的实际观测。
人们很早就发现有几颗星不老实,总在乱动。公元5世纪前后,巴比伦的祭司们就锁定了金木水火土和日月这七颗星的活动范围,我们管它叫黄道带。他们记下观测结果,积累大量数据,通过计数的方式找到规律,从而做出一些预言,比如新月出现的时间,甚至能预言月食,虽然不太准。
实际的观测和数据分析,理性的计算和规律总结,这就是先“定量”,再“定性”。我们一脚踏入了科学之门。
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孔子正在和礼法较劲,他见本该只欣赏48人组舞蹈的季氏,居然私自欣赏只有天子才能用的64人组的舞蹈,吼出一句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当然,领导的好评就是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唯物论和一元论,他们提出:世界,是一个无限的虚空。虚空中,有无数小到看不见的固体粒子,叫做“原子”,这些原子随意运动、碰撞、排列,形成了万物。这个学说的重点是,任何事物,都是原子遵从规律运动的必然结果,不受神力和精神的控制。
但是,巴门尼德却认为,运动,或者叫变化,是不存在的。他的学生芝诺还搞出一个有趣的逻辑悖论,大意是:运动就是物体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一点到达另一点。但是,任何距离都可以分成无穷个小间隔。在有限的时间内,穿越无穷个间隔,是不可能的。所以,运动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得出结论:虽然经验和感觉告诉我们,变化是存在的,但从理性上看,这只是很真实的幻觉。
这个悖论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却结实耐用,让几代哲学家大伤脑筋。由它可见,这阶段,希腊哲学家的逻辑和论证功力提升神速。
后来,恩培多克勒用折中的办法,勉强应付了这个悖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既不产生也不消亡,这就满足了“不变”的要求。但它们因“爱”与“斗”而聚合、分离,这又产生了“变化”,就像我们感觉的那样。这个说法没解决悖论,只是和了一团稀泥。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一个熟人出现了: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说,研究天啊地啊这些东西不实用,还不如研究人,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他使希腊哲学的重心,从宇宙关怀偏向政治和伦理关怀。老苏虽然成功地转移了哲学家的注意力,但大家并没有放弃对宇宙的思考。相反,老苏精妙的思辨方法,使哲学更加成熟,辩证思维方法直逼事物的本质。
老苏不仅本人很牛,他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也是一个更比一个牛。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俩与老苏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之交。
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中国也出了一个牛人: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是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还是个哲学家、科学家。
墨子反对老子关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说法。他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限的。
他说,物体的运动,在时间中表现为先后的差异,在空间中表现为位置的迁移。离开时空的运动是不存在的——这个相当的牛。
他还讨论了物体受力运动,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没有阻力的话,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这个太牛了!
墨子还对光学、力学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现象,阐明了光沿直线前进、光影关系和小孔成像原理,用秤杆平衡为例,阐明杠杆原理,还对斜面、重心、滚动摩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墨子研究数学,给出了直线、倍、平、同长、中、圆、正方形等数学定义,比如,“圆,一中同长也。”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值得一提的还有“墨辩逻辑”,它使得中国古代逻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体系上,都达到了较为完整的程度。
我是有多希望墨家——这个中国古代的科学家集团强盛起来啊!但是没有。
那么好吧,墨子取得了这么多的成果,在世界科学史上应该占有较高的位置了吧?这个总该有吧?
还是没有。这个答案太狗血。但,这就是历史。
我们知道,由于古代信息不畅,一些科学定律、理论,在不同的地区被反复发现和建立,这就涉及到科学发现的优先权问题。对此,我们不仅要看发现的时间,更要看它是否问诸于世、是否得到世人承认和传播,以及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比如,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阿利斯塔克就提出地球自转、还绕太阳转的“日心说”,但,一来他没有给出充分证明;二来没被世人接受,也没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日心说不归他。
虽然墨子的科学成果已经达到当时的世界水平,有的观念还相当的领先。但可惜的是,那时中国人的注意力都在眼前利益上。而解释万物,都喜欢用含糊晦涩的表达来显示高深。儒道二家的话,领导们爱听,就得到大力弘扬,浸入国人的灵魂,刻进了我们的DN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自然科学被划在“劳力”范畴,地位低下。于是,国人对摆布人的兴趣,远远超出研究自然的兴趣,如果能把这两种兴趣定量,将出现一个十分变态的比例。所以除了墨家,没人对这些不能当饭吃、不能换取金钱地位美女的东西感兴趣。于是,墨子之后,他的成就便渐渐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到汉朝就淡出了历史舞台,著说多有失佚。直到两千多年后,才被学者们从一些残篇中“发现”。可以说,墨子科学成就所产生的影响,只是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震惊了一把。
唉!不毛之地。不知是毛的悲哀,还是地的悲哀。既然搞不清楚,那咱们还是说说古希腊吧。
柏拉图,活跃在公元前4世纪和3世纪之交,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我们最初认识阿图,大概都很浪漫,是从“柏拉图式爱情”开始的。虽然阿图的巨大贡献与爱情无关,但“柏拉图式爱情”的概念,也反映了阿图尊崇理性、排斥感官感受的一贯思想。
阿图把理性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认为,我们凭感官感觉到的这个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简单投影而已。所以,人要获得真实的知识,感觉是靠不住的,必须完全靠理性才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这些感觉统统忘掉,只有用纯理性的逻辑思辨,才可能找到世界的真相——最根本的实在。
这个结论听起来很荒谬,但在某种意义上,它确实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将详细讨论。
事实是,柏拉图用他的理性,确实得到了更先进的理论。
阿图认为,造物主按照几何原理创造了完美的世界。他接受了恩培多克勒的“水、火、土、气”四元素说。还受到了毕达哥拉斯用数学构建宇宙的思想影响。结果是:他构建了“几何原子论”。
阿图告诉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是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是二维图形,所以它是非实体的——是不是有点眼熟啊?对了,好像跟现在弦论所说的“膜”有点类似。虽然二维的东东是非实体的,但是,就像咱小时候玩积木那样,把它们拼拼接接,就能组成各种形状的三维粒子,每一个形状对应一种元素。
由于真实的世界是完美的,所以,出于美学考虑,这些三维粒子,必须是由完全相同的平面组成的对称几何体——“正多面体”。而据目前所知,只存在5种正多面体:
四面体,4个等边三角形。对应火元素。
六面体,也就是正方体,6个正方形。对应土元素。
八面体,8个等边三角形。对应气元素。
十二面体,12个等边五角形。对应水元素。
二十面体,20个等边三角形。对应整个宇宙。
平面形状构成物体,反过来,物体最终可以还原成平面。
这看起来很不理性,但仔细推敲一下,我们会相当拜服这位公元前的牛人。这个理论有三个特征:元素以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不同的物质;图形可以拆分组合,允许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能用数学演算事物变化——对自然认识的数学化的重要一步。
阿图还具体描述了我们的宇宙:从美学角度考虑,他认为所有天体都是圆形,包括我们脚下的大地。地球静止在中心,被圆形的天球包围着,天球每天自转一圈。在天球上,有与地球赤道对应的赤道,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的路径,在倾斜于赤道的一个圆周带,我们管它叫“黄道”。在黄道上,太阳每年绕一圈,月亮每月绕一圈,其他行星速度各有不同,有时还会逆向运动。柏拉图甚至看出来,水星和金星是太阳的跟屁虫,总是离太阳不远。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天体运行、日月食、四季等现象。
要知道,那是在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强悍啊!
更强悍的是阿图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逍遥学派的创始人,亚历山大的老师。不说别的,单看人家老亚的老师和学生,就足以让所有人鸭梨山大。
我们来看看,老亚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
他说,我们处在一个有序的世界,万物都按照自己的本性运行,掌握了这些本性,我们就能预测万物的发展。
老亚认为,万物只有在纯自然状态下,才能显露本性,人为的干扰越多,只能让这些本性显露的越不充分。所以,他从不做实验,而只凭观察和理性分析。他归纳了著名的“四因说”,用来理解事物的变化。
形式因:物体所接受的形式。例如:空气就不接受石头那样的存在形式。
质料因:决定形式的质料,它始终不变。比如:用空气作质料,就没法做成石头。
动力因:引起变化的作用者。比如:水滴石穿,木“穿”的变化,动力因是水“滴”。
目的因:变化的目的。比如:用石头刻个盆,目的是为了用它盛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球,它无始无终,是永恒的。以月球为界,宇宙球分两个区域,月球以上是天界,以下是地界。地界的万物有变化,比如生死、聚散等等;天界永远不变,是由不朽的另一类元素组成——看过电影《第五元素》没?老亚创造的词。
老亚和他的老师阿图一样,认为万物可以还原成元素,或更基本的东西。但他不接受阿图的几何图形说。
老亚认为事物有4种基本性质,这四种性质两两对立:热VS冷,干VS湿。它们交叉作用于4种基本元素,从而产生万物及变化。基本公式:冷+干=土;冷+湿=水;热+湿=气;热+干=火。
根据这些基本公式,我们可以得出,水被加热,它的冷就没了,就变成了气。反之可倒推出水从气态变成液态。
冷、热、干、湿的程度不同,以及水、火、土、气四元素的混合比例不同,就产生不同的质料和物体。
大家一听,这个理论太符合实际了!你看看:泥又湿又软,进窑一烧,就能变成陶器呀砖块啊什么的;铜和锡加热会变成液体,把它们按比例熔合,就变成青铜等等。人类早就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一点点了,只不过是从没有人解释得如此美妙和系统。所以,这个理论立即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欢迎。然后,炼金术、炼丹术出现了。这是化学的萌芽。
人们把能想到的各种动物、植物、矿物放在一起,各种炼,企图炼出宝物,可得到的总是废物。但偶尔也会有意外收获。
1000多年前,中国,一名执著的炼丹家沐浴焚香,白袍美髯,信心满满地把新配方放进炼丹炉,照例点火……
然后,一声巨响,浓烟过后,炼丹家须发焦立,浑身乌黑,青烟袅袅,小白牙亮眼睛……黑火药诞生了!这是一个奇迹。
总是炼不出宝贝,人们并不怀疑是理论出了问题,而是怀疑温度、湿度没控制好,以及元素比例搭配不当。连两千年后的牛顿都相信,只要功夫深,就能炼成金。
老亚还说,不同元素、不同质料有着不同的“本性”,比如它们的轻重就不同,气和火是轻的,火比气更轻,它们的本性是上升;水和土是重的,土比水更重,他们的本性是下沉。
在无干扰、不混合的理想状态下,四元素都按照本性行动:土和水下沉,土凝聚在宇宙中心,水包在土上;火和气上升,气在下,火在上。逐层包裹,形成一个大球。再向上,就是前面说的天界了。但是,由于这个世界有干扰,元素又相互混合,所以世界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有山有沟有河有海有云……乱七八糟的不规则。
根据这一原理,老亚建立了运动学。老亚的运动学有两个基本原理:
一、运动分两种:按本性运动的“自然运动”和外力引起的“受迫运动”。比如,石头的本性是向下沉,你把它搬到山顶上,它就是被你的“外力”导致的受迫运动;而它从山顶滚下来,是“本性力”导致的“自然运动”,滚到山脚,到达自然位置,自然运动就停止了。
二、没有推动力就没有运动。就是说,必须有一个力一直推动物体,物体才会运动。
这两点好像很合理,但大家立即发现,按照这个原理,我们扔一块石头,当石头离开手的一刹那,手对它已经不产生推力了,它应该直接掉在地上才对。可石头一点面子也不给,它飞了出去,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躺在离手很远的地方,一副欠扁的表情。
大家尴尬地看着老亚。
老亚微微一笑:是媒介代替了推动者。我们扔石头,也把这个力传给了周围的媒介,比如空气,这样,它们也有了相同方向的力,继续推着石头向前跑,直到这个力慢慢消失。
老亚还得出很多基础性结论,比如:当动力和阻力相等时,运动将会停止等等……
我们现在评价亚里士多德,经常会拿他的一些错误理论来说事。其实,如果只允许用一个词来评价他,我想只有一个词最合适:博大精深。在对自然现象的分析、解释等方面,老亚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哲学家玩的就是学问。马克思认为,老亚是古希腊最有学问的哲学家。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他无一不精。他的著作据说多达四百到一千部,比如《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等,是那时的百科全书。
老亚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活着时,人们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去问问老亚;他死后,人们有什么问题,那就是翻翻书,看看老亚是怎么说的。一直到1900多年以后,伽利略终结了他的权威。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学,在科学兵器排行榜上赫赫有名。它最辉煌的战绩,却是借助另一位牛人的手去斩获的。
欧几里得。公元前4世纪和3世纪之交的古希腊数学家,几何之父。
说到这,咱们来复习一下形式逻辑学的分析工具:著名的三段论。
三段论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例子:
大前提:正常的男人都是喜欢美女的。
小前提:你是正常的男人。
结论:你是喜欢美女的。
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前提正确。但是,有时,大前提和小前提不是那么确定。比如:
大前提:专心工作、不搞宫心计的人得不到提拔。
小前提:你专心工作,不搞宫心计。
结论:你得不到提拔。
虽然这是普遍规律,但这种事情很复杂很微妙,有时冷不丁就会出现奇迹:专心工作、不搞宫心计的你被提拔了!别看这个几率小得犹如沥泉比之东海,也能导致整个结论错误——只要一滴。
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前提正确呢?
欧老动了动他那颗智慧的脑瓜,找到一个绝妙的办法:用无须证明、也没法证明的最浅显的简单真理作前提。比如:整体大于部分、凡是直角都相等……这样的道理谁都没意见,我们管它叫“公理”或“公设”。
欧老摆出不证自明的5条公理和5条公设,用缜密的逻辑演绎,步步为营,立柱架梁,添砖加瓦,构建了一座辉煌的数学大厦——《几何原本》(以后简称《原本》)。欧氏几何大概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到“广义相对论”时再说。
《原本》的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除《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与之媲美。它集整个古希腊数学的成果和精神于一身,是数学、哲学的双料巨著。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对空间的认识——空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关键之一,这一认识直到两千多年后爱因斯坦出现,才被改变。《原本》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取得了这些成果,更在于取得这些成果所使用的方法。
公理演绎法。
这是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论证方法——这一科学手段的系统应用,是人类理性的一次**。杨振宁认为,现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西方,正是因为中西分别受《周易》和《原本》影响,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
那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年代,那是一个神人辈出的地方。如果说,苏格拉底、柏拉图都出现在古希腊,让人羡慕,而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又出现在古希腊,让人嫉妒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个神人还出现在古希腊,就不能不让人恨了!
阿基米德。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话只有“力学之父”才说得出来。
公元前3世纪。阿德是当时智慧的象征。叙拉古国王怀疑自己的王冠被工匠掺了假,请阿德帮忙验证一下。阿德苦思冥想不得其法,决定先洗洗睡了再说。当他爬进盛满水的浴缸时,水保持了万亿年的一贯作风,毫不犹豫地溢了出去。阿德立即意识到,水溢出的体积,等于他进到水里的那部分身体的体积。那么,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就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于是他从浴缸里跳了出来,兴奋地奔跑大叫:“我知道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也就是浮力定律也随之冲出浴缸,走向世界。
这个故事誉满全球,妇孺皆知。但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德的贡献之大,恐怕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们现在来看看,阿德除了史上最著名的裸奔之外,还干了哪些大事。
阿德不仅是力学之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还是物理学之父。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这不算牛,因为别人也发现了。但是用几何演泽法推出N多杠杆命题,并给出严格证明和公式的,就只有阿德。这才叫牛。
你要是说,阿德的长处是科学理论,那没错。他的理论成果丰硕,每一个命题都有严密、精确的逻辑证明。但你要是说,他的长处只有科学理论,那就大错特错了。阿德不仅善于动脑,还善于动手,是理论与实验“两手抓、两手硬”的完美天才。他的科学成果和科学方法,对推动人类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他一生设计、制造了大量机械、机器设备,有的用于实验,有的用于观测,有的用于生产生活,还有的用于军事。他利用杠杆原理,制造杠杆系统设备,解决了大量的问题。此外,举重滑轮、以及被称作“阿基米德螺旋”扬水机等发明,至今仍在使用。
可以说,阿德是用科学理论指导技术实践的第一人。这可不是浪得虚名。他科学地实现了自己匪夷所思的想象力,还写下了用知识PK罗马大军的不朽传奇。公元3世纪末,强悍的罗马帝国进攻叙拉古,阿基米德为保卫国土,发明了各种武器,低碳高效。比较著名的有:大起重机,可将敌舰吊到空中,然后扔在水面上摔碎;用凹面镜原理,让无数百姓用镜子聚焦阳光,烧毁敌舰,首开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先河;利用杠杆原理造出投石机,威力惊人……罗马大将军马塞拉斯苦笑着承认:“这是一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人的战争”、“阿基米德是神话中的百手巨人”。
阿德用实际行动告诉地球人:知识就是力量!可惜人们反应太慢,直到1800年以后才由培根总结出来。
很强很辉煌是吧?其实,阿德在物理和机械方面的研究和发明还是次要的,他更灿烂的成就是天文学和数学。
阿德曾制作一座水力天象仪,日月星辰运行精确,并且,居然能预测月蚀、日蚀!晚年时,他开始怀疑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并推测地球有可能是绕着太阳转的。这个观点直到1800年后才由哥白尼提出。
有一种境界,叫至善至美。欧几里得严格的推理方法,柏拉图丰富的想象力,被阿德和谐地融为一体,希腊数学,被阿德的妙手推向巅峰。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这些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直让数学家们大伤脑筋。阿德创立了“穷竭法”,即“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给出了对付这些奇形怪状的算法,这是微积分计算的鼻祖。今天,不管是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我们都能计算出它的体积、面积,这是阿德的功劳。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这样评价阿德:任何一张“史上最伟大的3个数学家”的名单,一定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两个,通常是牛顿和高斯。把数学成就、时代背景、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等因素综合来看,首推阿基米德。
“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阿基米德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这个评价,阿德当之无愧。
阿基米德时代,代表着古代人类科学发展的顶峰。
阿德之后,1800年无人超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想,阿德一定很寂寞。
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黑暗时代”——中世纪。就像“四书五经”统治中国人一样,《圣经》统治着欧洲人,科学和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在漫长的1000多年里,整个西欧在科学方面没有原创性的贡献。不仅如此,教会只接受符合《圣经》需要的学说,导致了科学的退步,一些先进的科学探索被终止。直到伟大的文艺复兴,世间降临一位绝世全才。
列奥纳多·达·芬奇。
一提起达·芬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蒙娜丽莎》,这是人类绘画艺术的巅峰,其艺术成就是空前的。500年来,阿奇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看看眼前这个浮躁的世界,估计他的成就也是绝后的。所以,我们习惯地认为,阿奇是史上最牛画家。这个没错,但是,不全面。
实际上,阿奇不仅是艺术大师,他还是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三百六十行,他行行是状元,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令人膜拜的贡献。人们绞尽脑汁,想用一个词来评价他,但都觉得不够劲,于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第一流的学者”、“旷世奇才”……各种巨型帽子纷纷戴在阿奇的头上。恩格斯称他为“巨人中的巨人”。
阿奇的成就太多,涉猎的领域也太多。在这里,我们只能在他的科学成就中走马观花一下。
天文学:认识到地球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月亮靠反射阳光照耀夜空。阿奇还由此幻想利用太阳能。
物理学:重新发现了液压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最早开始摩擦学理论的研究。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
医学: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人体各部分的构造。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成为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建筑学:解决了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问题,解决了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在城市街道设计中,他把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还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
水利:作了疏通亚诺河的施工计划。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有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地质:根据化石、洪水痕迹等推断出地壳变动、海陆变迁等。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
此外,阿奇还有诸多发明,涉及军事、工业、生活等方方面面,欣赏他琳琅满目的发明成果之前,让我们深吸一口气:
簧轮枪、子母弹、三管大炮、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浮动雪鞋、潜水服及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滑翔机、扑翼飞机、直升机、旋转浮桥、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风速计、陀螺仪、纺织机、起重机、挖掘机、自毁式密码筒、初级机器人、乐器、闹钟、自行车、照相机、温度计、烤肉机......
可惜的是,达芬奇的多数成果都只是记在他的手稿里,未公开发表,500年来损毁大半。看过《达芬奇密码》的童鞋们都晓得,虽然影片纯属虚构,但阿奇的确是个喜欢设迷局的家伙,他的这些手稿,都是以独特的“左手反书”写的,解读起来十分的费力。但是一经解读,人们都惊奇地发现,阿奇简直就是现代世界的预言家!他现存的6000多页手稿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欧美各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研究达芬奇的专门机构。科学史家丹皮尔说,如果阿奇的著作在当时发表,科学会一下子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这种遗憾,也许只有墨子才能感同身受。
不过,遗憾归遗憾,虽然阿奇的很多成果没能及时发挥作用,但他的科学主张却为后世所继承并发扬光大,那就是“知识起源于实践、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的科学方法。这种求真务实、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看,我们从史前说到文艺复兴,时空跨越数十万年,用了一万多字,说得最多的是什么?对,科学方法!只有好的科学方法,才能够得到好的科学成果。
直觉、经验、归纳、理性、逻辑、公理演绎,然后是,公理演绎+观测+实践(实验)。
很简单、很明显的道理,我们却花了几十万年的时间去寻找。这不算遗憾。真正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或者个性、或者见识、或者品德、或者智力的原因,行事说话仍然无视实际,也无视逻辑。用汉代刘歆的话说,就是“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也许有人说,这是社会和意识形态问题,不应该放在这里讨论。其实,社会和意识形态问题会严重影响科学问题。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刚刚揭晓,它被以色列科学家斩获。为什么诺奖经常在瑞士啊、荷兰啊、丹麦啊、奥地利啊、比利时啊这些几万平方公里国土、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中产生,而偏偏不在我们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人口的“大国”里产生?!其实我们不必千万次地问,只要看看,在我们这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以及靠什么才能取得成功,就什么明白了。
第二章 晕死人的时间
什么是时间?这个闲得蛋疼的问题,你要是凝眉沉思,然后深沉地问出来,就是一个哲学命题。
2500多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1100多年前,韦庄无限感慨: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70年前,王洛宾在欢快的韵律中忧伤的唱道: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他们说,时间就像流走的河水,射出去的箭,还像那飞走的鸟,一闪而逝,这小没良心的,他一走,你再也找不回来了。
理性的思考,加上感性的类比,用优美的诗歌表现出来,是很形象,是很容易理解,但是,科学吗?
我们挑几种认可度高的时间概念,试着理解一下(如果看着晕,可跳过本节):
·哲学定义: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的矛盾统一和物质运动状态的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它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方向,一去而不复返。
——这不难理解,聪明的你和我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认为的。
·物理定义:是事件发生到结束的时刻间隔。时间的本质是事件先后顺序的量度。
——这似乎也不难理解,时刻嘛,间隔嘛,顺序嘛,量度嘛,地球人都知道,对不对?
·还是物理定义: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地球绕太阳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
——这个嘛,也可以理解,似乎本该如此,对吧。
·伟大的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What?错…觉?!等等……再看一遍,果然没看错,爱因斯坦就是这样说的,不仅时间,连空间也是咱俩认知的一种错觉。我朝你挥一挥衣袖,时间和空间都有,怎么会是错觉……有点晕了吧?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起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
——神马?时间会有一个起点?如果有,那个起点之前的一秒怎么算?之前的时间哪去了……难道你要告诉我,那时神仙们很忙,都“没有时间”?这下晕了吧?
爱因斯坦同志还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速度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流逝就会不同。
具体看下面:
狭义相对论预测:一模一样的、质量上乘的时钟,你把其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随便你了)放在你家床头不动,而把其余的一个或几个放在车里满世界瞎转悠,会有什么区别呢?床头的钟时间流逝快,车里的钟时间流逝慢(当然这个差别小到你无法感知,除非你以光速开车,所有**会向你致敬)。
广义相对论预测:如果你在地球上盖一座很高很高的楼,也是同样的钟,分别放在顶层和底层,会发现什么呢?底层的钟比顶层的钟慢。
不信?就知道你不信。不幸的是,现有的仪器已经证实了,相对论关于时间的预测,不仅正确,而且相当精确,其成果已经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无视相对论,卫星定位的误差就大了去了。如果你车里的GPS抛弃了相对论,你就必须抛弃你的GPS,否则,你都撞上天安门城墙了,它还告诉你右转直行700米上卢沟桥呢。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难道目不识丁的奶奶N年以前就懂相对论?
有一个传说:
爱因斯坦发布广义相对论不久的一次宴会上,一个记者与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爵士开玩笑:“听说世界上只有3个人懂广义相对论。”爱丁顿良久未答,记者问他在想什么,他答:“我在想那第三个人是谁。”
也就是说,当时爱丁顿认为,只有他和爱因斯坦两个人懂相对论。
虽然现在懂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我看看相关资料、背背相对论公式,再套用公式算算行星轨道,就是懂相对论。
——问题如此难懂,我们又如此好奇,苍天呐大地呀,在我们都成为物理学家之前,我们应该咋地啊?
第三章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
我们前面说过,柏拉图不相信“感觉”,因为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说明我们感觉到的世界,他讲了一个相当悲惨的故事,就是著名的“洞喻说”:
有一群倒霉的人,他们一出生,就被囚在一个深洞中,他们身体各部位都被固定,彼此也看不见,每个人只能看见面前的一堵墙。
他们身后有些人畜的雕像,再远一点有一个光源。就像放电影那样,光源一亮,囚徒面前的墙上,就华丽丽地出现各种雕像的投影。
囚徒们从小到大只看见这些投影,其余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必然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而不知道还有实实在在的雕像,更不知道有雕像的原型——活生生的动物和人。
终于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束缚,向身后看去,还走出了洞口……然后发生的事情你一定猜得到。他回去把自己的见闻告诉其他囚徒:我们原来看见的不是真实的东西,只是雕像的投影,那是由于雕像挡住了射向墙面的光造成的,而这些雕像也不过是复制品,真正的人畜是活生生的……但是你知道,其余囚徒肯定打死也不信,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光、影子、雕像、人、畜的概念。他们很自信:除了那些影子,不会有别的东西。
柏拉图告诉我们:人的感觉是有限的,我们被有限的感觉束缚,就相当于那些囚徒,以为感觉到的事物就是真实的存在。
所以他建议我们,抛除感觉,完全凭理性去认知世界。这无疑走得太远,因为我们的理性也来自感觉,凭借感觉认识客观事物,才有了思维能力,才有了理性。所以,我们应该很充分地利用感觉,借助更广泛更细致的观测,与理性充分结合起来,认知世界,才能更接近“根本性的实在”。但柏拉图的建议很好地为我们提了个醒:只凭感觉认识事物,可能离真相会很远。
上图是人和蜜蜂眼里的世界对比。当然,虽然紫外线与紫色的波长相邻,但紫外线是不是图片中显示的这样,还真不好说。【本图片来自网络,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络,我即删除之】
俺们人类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感知事物,并用大脑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做出分析判断。凭这5种感觉,我们知道:86、66、90是迷人的,阳光是明媚的;&&讲话是不如鸟叫的;蜂蜜是甜的,老醋是酸的;美人再香拉屎也是臭的;刺刀是冰冷尖利的,婴儿的皮肤是温暖柔嫩的。
这5种直观的、具体的感觉,是人类生存发展必备之技,它们能让人感受到世界上的很多事物,但远远不是全部。
视觉:人眼能看到的光的波长大约在红光的770纳米到紫光的380纳米之间,我们称之为“可见光”,波长大于770纳米的红外线和低于390纳米的紫外线,我们都看不到,但响尾蛇能看到红外线,蜜蜂则可以看到紫外线。
听觉: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和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我们听不到,但是大象能听到次声波,蝙蝠和蛾子则能听到超声波。
嗅觉:老鼠、狗等动物的嗅觉比人灵敏成千上万倍,它们能嗅出其他动物留下的气味痕迹,就像我们人类看脚印和指纹一样自然。雄王蝶GG能循着气味找到11公里之外的雌王蝶MM,如果人类也靠气味找MM,恐怕早绝种了。
还有味觉、触觉等,虽然同样具有这些感官,但有很多事物,我们感觉不到而有的动物能感觉到。
除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以外,许多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能感觉地球的磁场,用它来导航,牛吧?告诉你,牛没有这类感官,和人一样。
设想,如果对红外线、紫外线、次声波、超声波、地球磁场、无线电波、宇宙射线、暗物质、暗能量等事物,我们都能通过自身感官觉察到,那么,我们印象中的世界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换句话说,我们能感知的,只是这个世界的极有限的一部分,就像瞎子摸象。
对不完整的信息,用惯性思维进行分析处理,很难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与此同时,对感觉不到的事物,理解起来也是相当的困难,比如,蚯蚓没有视觉及听觉器官,只能感受光线及震动,你要想对蚯蚓描述音乐的美妙,还不如去对牛弹琴。同样,你对一个天生眼盲的人描述色彩,他就难以理解,因为他无从体会红色是怎么回事、什么叫色差,怎样才算艳丽——就像一只鸽子对你描述在地球磁场中穿行很爽,你也难以理解一样。
因此,亲们,咱应该这样看待世界:
·我们感知的只是世界的残片,世界的全貌一定不仅仅是我们感知的这样。
·即使是感官起作用的事物,由于接触范围所限,我们感知的东西也是九牛一毛。比如,摸一下金星是什么感觉,在冥王星上跺一下脚是什么声音,目前就没人知道。
·对于无法理解的东西,除非有可靠证据证明它错误,否则,我们不能因为它听起来是新奇的、离奇的、甚至是怪诞的,就断然拒绝接受。当然,对没有证据表明一定是正确的东西,我们要持怀疑态度。
·一切皆有可能。转变观念、抛开经验束缚。你想啊,地球这么小,都会产生像我们这样到处游荡、胡作非为的奇怪生物,宇宙那么大,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发生?
·虽然,对超出人类感知功能的东西,我们不能直接认知,但与地球上其他生物相比,我们还是有优势的,拥有地球上最先进的仪器、最牛叉的信息系统以及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对一些不能感知、难以理解的东西,我们可以根据现有信息,展开想象,实在想象不到也没关系,并不影响我们饮食男女打嗝放屁。
了解上面这些,对于我们进行下面、尤其是后面的阅读至关重要。
那么好,亲,咱先从离我们最近的、最常识性的东西开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恒传说技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