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主食是什么里的黑种人以前是什么种族?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10个种族隔离 最严重的城市
查看: 36899|
分享到微信
摘要: 美国中文网张衡君编译:美国反对种族隔离的运动结束数十年后,第一位黑人当选美国总统的三年后,美国仍然是一个明显的种族分化的国家。 最新的人口普查局公佈的数据,证实这是一个事实,美国的白人和黑人仍倾向于生活在自己的社区,经常彼此隔离甚远。每十年一次的人口
美国10个种族隔离 最严重的城市
美国中文网张衡君编译:美国反对种族隔离的运动结束数十年后,第一位黑人当选美国总统的三年后,美国仍然是一个明显的种族分化的国家。 最新的人口普查局公佈的数据,证实这是一个事实,美国的白人和黑人仍倾向于生活在自己的社区,经常彼此隔离甚远。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种族隔离只是缓慢地下降,分界线正转变为中等收入的黑人,拉美裔和亚裔人口迁移往白人的郊区,于是当有其他族裔迁入,白人往往会搬走。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隔邻问题,是发生在南部的地区,当年的餐厅内,黑人分区进食,巴士抵制黑人和三K党的恐怖主义。但是,新的普查数字提醒人们,美国北部的城市,早已比南方地区种族分离率更高。以下是全国最严重种族隔离的大都市地区,主要针对超过 500,000人口的城市。这项是基于相异指数,即社会科学家用于衡量居住隔离的指数。它反映了一个种族的人口,在这一项调查下,只针对白人或黑人,指数是 1的,代表完美的融合现象,相反指数是100 ,代表完全隔离。排名由密歇根大学的社会科学数据分析网络和人口调查网的约翰保罗德威特(John Paul DeWitt)编制的。 第十位 洛杉磯主要城市的人口:3,792,62大都市人口: 12,828,837隔离指数: 67.84洛杉磯是明显多元化的城市,但也是严重种族隔离的地方。虽然黑人和拉丁裔的人口越来越住在邻近,但是他们和白人社区仍然存在分离,事实上,洛杉磯是一个少数的大都会,出现与拉美裔人口隔离高指数的地区。这也是出现在排行榜上,唯一一个美国西部大湖地区的城市。社会学家卡米尔查尔斯(Camille Z. Charles)说:“有趣的是,一些历史上较低隔离的地方,往往是规模较小,只有较少的黑人人口,或中等规模的大都会地区。所以,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洛杉磯出现种族隔离的原因,在凤凰城自1990年以来,才开始有黑人迁入,相反,洛杉磯超过 100年前,已经有大量的黑人存在。”像其他北部和西部的城市,黑人移居到洛杉磯,主要是寻找工作。在洛杉磯港口,船坞及军工业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许多的就业机会,以前这些职位均保留给白人。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的黑人迁入洛杉磯,种族隔离的黑人继续被限制在该地区最危险的街道,那一区也是学校最差的区域。查尔斯指出:“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达到一个的地步,种族隔离指数是零,美国人融洽相处和通婚,主要隔离的问题也是贫困人口集中在一起,生活质素也相对低,明显的是,如果一个社区集中贫穷人口,将会出现更多的犯罪,健康问题和学生成绩差的学校。”查尔斯说,如果黑人隔离与亚裔隔离的问题相比,将有改善黑人生活质量的巨大机会。因为在美国,亚裔的隔离指数低于20,大部份是新移民聚居的短暂隔离的情况。在60年代后期,在许多城市出现暴乱,导致白人社会分隔贫困的黑人聚居区。凯尔Kerner 委员会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两个社会,一个黑人,一个白人,隔离和不平等。”1992年的洛杉磯暴动,如1965年瓦特暴乱,引起了警方的反暴行动。近20年后,失业贫民区的黑人和拉美裔依然在洛杉磯存在,然而因为地区大,很难说清楚它的边界在那里。
第九位 费城 主要城市的人口: 1,526,006大都市人口:  5,965,343隔离指数: 68.41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学家托马斯 (Thomas Sugrue)指出,在1946年至1953年间,费城地区建成的12万个住宅房屋,只有347个开放予黑人。在战后的岁月里,工人阶级的白人激烈地对所在的社区划出界限,1990年代,中产和上层阶级的白人早已逃往郊区。今天,在费城北部和肯辛顿,工人阶级的白人和黑人社区之间,由波多黎各族裔分隔开。 托马斯说:“这些住房隔离的模式,是昔日歧视性的公共政策和房地产的做法所遗留下来的,造成今日费城地区的面貌,虽然现在歧视是非法的,这些模式的分离却是如此根深蒂固,许多人也视为正常的现象。”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代,在费城地区的黑人和白人分隔区,有慢慢下降的趋势。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人家庭迁入,白人居民纷纷逃往郊区,当黑人和拉丁裔移往郊区时,白人再搬往远郊地方。 当地媒体报导,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强调,费城为 50年来首次人口上升,主要因为不断增长的拉美裔和亚裔人口。但是,持久性的隔离问题,并未有提到。明确的是,白人主导的增长出现在宾夕法尼亚州遥远的切斯特(Chester)县,新泽西州的格洛斯特(Gloucester)和海洋(Ocean),马里兰州的塞西尔(Cecil)。然而,最明显的是所有黑人,拉美裔和亚裔搬到的郊区,白人人口就会减少。在1950年至1960年代期间,费城是一个积极推动社会改革的中心点,民权活动家和房屋开发商莫里斯米尔格拉姆(Morris Milgram)在领导全国性的运动时,建立他自己的综合社区。第一个发展的是协和公园,在当时只有白人居住的地区莱维敦(Levittown)成立。取消种族隔离在南新泽西州的特拉华河,曾一度成为极大的争议,在那里的郊区甚为分散,富人和白人的社区,跟穷人的仓库,各不相连的。在费城,有关于种族问题的讨论通常会出现震耳欲聋的反弹,当地的白人居民史蒂夫阿洛(Steve Arlo)最近回应:“我和妻子有三份的工作,我们尽量住在距离黑人的社区,我不想他们住在附近,我不想让任何接受任何类型政府援助生活的人,靠近我们。我一年交付数千元的联邦,州,市和物业税,我会这么说,他们不值得住在我家附近。我们何时可停止这个免费拿政府补助的心态呢?我不管他们居住的环境有多恶劣。记住,生活质素良好的社区是由邻近的居民组成。”对于当地的白人来说,美国梦意味著可自由地从社会上把穷人和黑人分隔出来。
第八位 辛辛那提Cincinnati主要城市的人口: 296,943 大都市人口: 2,130,151  隔离指数: 69.42 在大迁徙的开始之时,大量住房的拥有者都是白人,辛辛那提的黑人分隔住在白人社区的外围。在1930年代,第一个黑人聚居区,出现在城市的西区,当时白人开始迁出。莱茵(Rhine)一个历史悠久,由19世纪德国移民建造的社区,后来成为该城市标志性的黑人聚居区。水牛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亨利路易斯泰勒(Henry Louis Taylor)说:“在30年代和40年代,作为迁移时代的开始,白人开始离开城市中心,搬入山顶的社区,在 19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当白人离开辛辛那提,种族隔离居住的现象加剧。”自1980年以来,黑人佔全市人口已从百分之34增加至百分之46。辛辛那提大学历史学家大卫斯特拉德林(David Stradling)表示:“白人试图逃离一个城市,潜在许多方面的原因,最明显的是种族主义,有些白人家庭决定要么抵御黑人家庭的到来,或简单地逃离,放弃防守。这两项的战略均不利于取消种族隔离的问题。”据斯特拉德林指出,相对规模较小,在辛辛那提比周围的郊区,使人们更容易维护全白人的社区。然而,随著越来越多的黑人迁往郊区,许多白人的反应是搬往更远的地区。泰勒说:“这是关于房屋价值,许多白人仍然认为,黑人搬入之后,对街道和社区将产生负面影响,房屋价值随即下跌。”因此,黑人仍然集中在城市的中心,与白人社区分隔。斯特拉德林说:“在30年代中期,联邦资金用于拆除中央西区的黑人贫民区和兴建公共房屋,企图改变城市中心的面貌,最大的打击来自于1950年代末,当中央西区被完全摧毁,街道重新改变,重建地点预计引入低层工业区,政府逼令数千名黑人搬离市中心,可悲的是,城市的中心重建计划,根本吸引不到白人重新搬入,造成数千人流离失所。”2001年,黑人贫民区莱茵爆发一宗严重的骚乱,起缘于警察杀害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少年。新上任的共和党州长约翰(John Kasich)没有考虑种族分离的城市问题,斯特拉德林说:“他的兴趣是扩大公路的开支,而不是花费在市区的核心。” 第七位 圣路易斯主要城市的人口: 319,294大都市人口: 2,812,896隔离指数: 72.3爱荷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科林戈登(Colin Gordon)指出,直至 1960年代,全县的界线严格划分了圣路易斯,黑人在城市,白人在外围。他说:“两者之间的边界,如同德国的柏林围墙,基本上以财富和种族来划分的。”实际上,有一些指定的黑人聚居区被拆除,居民被迫搬入城市的公共住房。现时,许多人也离开圣路易斯。戈登说:“我们传统认为白人会搬离,现时黑人也决定迁出圣路易斯,这座城市几乎是清空的,在县邻近的地方,也是黑人主要的聚居区。”东圣路易斯是更加沮丧的,在1917年7月,在美国历史上,发生最严重的种族暴乱,一群暴徒袭击,造成39名黑人死亡,烧毁了整个黑人社区。在20世纪下期,黑人和白人停止进攻,只是搬到远离地方。现时,城市几乎百分之97的人口是黑人。然而,大城市很快忘记过去的历史,戈登说:“当你开车到圣路易斯,最明显可见的是一些百无禁忌的脱衣舞俱乐部的广告。” 第六位 水牛城主要城市的人口:261,310 大都市人口:1,135,509 隔离指数:73.24 直至1940年代,大批的黑人还未移居到水牛城,比较底特律和费城的城市更晚,在钢铁和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吸引大批的黑人涌入,早期的黑人和白人共同生活在繁华的社区,其后新移居的黑人却被逼进入贫民窟。水牛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亨利路易斯泰勒说:“水牛城的主要黑人区,也算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因他们会与波兰,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新移民,甚至是少数的爱尔兰人,居住在同一个社区。不仅如此,他们实际上住在同一个公寓楼。”然而,新政策却推动黑人和白人的隔离,从此,黑人被视为威胁到房屋的价值,白人纷纷离开,当地的工业正在迅速消失。泰勒说:“接连其他州省的公路兴建,促使白人搬离城市中心。即使在城市拥有房屋的白人也开始划分区域,白人区域的房价上升,令贫穷的黑人或其他族裔无法负担得起房子,造成严重的分化。”水牛城大学城市研究的教授罗伯特西尔弗曼(Robert Silverman)说,房地产经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在热潮中赚钱,地产代理商进入一个白人社区,告诉业主许多少数族裔人士不断搬入,鼓励他们卖掉房子,然后再高价转卖予黑人,数年下来,该区成为黑人聚居地,房价却大幅下降,因银行贷款不会批予一个黑人为主的社区。西尔弗曼发现,穷人的权利一直被剥夺,因为水牛城有限的公共交通,官员缺乏沟通和歧视问题,无法在水牛城的郊区负担得起住房。他说:“在过去的50年,虽然在大都会区的人口一直停滞,郊区人口实际上已经增加,只是非裔美国人没有加入这些房地产市场。”或许最令人不安的是,在郊区发现最多黑人人口的地方,达百分之3.7以上,竟然是在该区的监狱里。事实上,郊区正在经历似乎是一个稳定的整合社区,西尔弗曼说:“白人并没有逃离这些地区,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黑人正搬入这些地区,企图为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机会和生活质素。这是跟以往有明显的分别的,不过,一些留在水牛城市中心贫穷地区的,仍然是处于严重的种族隔离,阶级分化的现象。” 第五位 克利夫兰主要城市的人口: 396,815大都市人口: 2,077,240隔离指数:74.14美国历史研究教授金伯利菲利普斯(Kimberley Phillips)说:“非裔美国人,搬到克利夫兰之后,只有极少数的房屋选择,所以,他们只能搬到那些白人留在东城的老房子里。对于其他族裔群体,也有类似的隔离模式出现过,早在20世纪,黑人,犹太人和意大利人都是高度隔离的。一些工人,穷人往往拥有最少的住房选择,持久性的种族隔离,几乎是这里的特色。”工作阶层的白人,认为最大的资产是他们的家园,他们认为黑人是一个具影响性的危险。他说:“这里有一个笑话,你需要一本护照,走到城市的另一面。”现在,这些资产的价值正在下降,从 2000年开始,克利夫兰发布了百分之十七的人口亏损,跌破40万。现在的城市人口小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Omaha)。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城市事务教授马克萨灵(Mark J. Salling)指出,黑人正迁入邻近郊区,白人搬到更远的地区。他说:“我不会形容为白人的大迁移,有许多新房子建在市中心的边缘地区,只是没有人迁移到该地区。” 第四位 底特律主要城市的人口: 713,777大都市人口: 4,296,250 隔离指数:75.25新的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城市的人口下降25个百分点。早在20世纪,城市的房地产是有价值的,并由白人小心翼翼地守护著。在汽车及国防工业蓬勃发展的期间,几十万的黑人迁移到城市工作。在1920年代,1930年代和1940年代,工人阶级的白人购买房子,并开始确定为白人主要区域,意味著把黑人赶走,造成黑人极端的住房短缺,远离白人区和就业机会大的地方。随著限制性公约,禁止出售住房给非白人,歧视性的公共和私人贷款的做法,底特律发生多次广泛的种族暴动,暴力对待黑人和破坏其财产,逼使他们搬出城市,在下东城聚居于贫民窟。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汤姆(Tom Sugrue)说:“在美国20世纪,底特律是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城市,这个城市一方面变成了大批黑人移民涌人的地区,另一方面,又是白人激烈捍卫自己地盘的城市,抗拒黑人新移民涌入。”有发展商甚至筑起了一道6英尺高的水泥墙,隔离开白人与黑人社区。汤姆说:“在许多居民区,白人用暴力和恐吓阻止黑人新移民。接近250宗暴徒的事件,直接针对和破坏搬入的黑人家庭,白人还形成数以百计的'邻里改善协会',把黑人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 房地产经纪人和抵押贷款机构,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创造了一个反黑人的不自由的房屋市场。”底特律各行业下降的趋势,黑人被困在一个日益扩大的失业和贫民窟。1980年,黑人失业率上升至百分之22.5。白人的产业移向郊区,1972年,大多数白人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George Wallace),曾宣称:“现在隔离,明天也隔离,永远的种族分离。”获得许多白人的共鸣。新的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大量的黑人迁往郊区,有趣的是,底特律自2000年以来,种族相异的指数下跌10点,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也有可能是因为底特律的经济灾难,造成许多黑人正逃离该城市。汤姆指出,事实上,许多白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屋市场,无法移动,因此种族隔离率下降。在底特律市,拉美裔是唯一增长的人口。
第三位 芝加哥主要城市的人口: 2,695,598 大都市人口: 9,461,105 隔离指数: 76.43在芝加哥,白人示威者举行反对开放住宅区的游行,有人曾用砖头击中马丁路德金的头部。他后来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对种族有仇恨和敌意。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研究的教授林肯奎安(Lincoln Quillian)指出,大约在 1915年前,开始有大批黑人迁移到芝加哥,自此,种族隔离的现象明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著黑人从南方大迁徙往北方的工厂,情况更加严重。当时在芝加哥只有南面一些地方,开放给黑人的。”像其他所有的移民一样,黑人往往居住靠近亲戚和朋友之间的地区。但是,一旦安定下来,他们移动到邻近的白人社区,创造出芝加哥历史学家阿诺德赫希(Arnold Hirsch)所谓的“第二贫民区。”后来,一些工业的搬迁,工人阶级的黑人也跟随转到城市南部和西部的贫民区,成为哈佛大学社会学家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William Julius Wilson)所说的“失业贫民区。”威尔逊说:“导致种族隔离的主要原因,是白人有组织地反对黑人的扩大,包括有步骤地消除他们在住宅区和就业机会的竞争力。自1980年以来,超过三分之二的就业增长,出现在城市中心的外围地区。”芝加哥的标志性公共房屋,现在经已拆除,代表著昔日贫困黑人的集中地。种族隔离的公共房屋,事实上,是白人积极保持自己社区的成果。同时,威尔逊说:“州际公路的选址,也是隔离黑人社区的政策,14号瑞安丹高速公路,正是创造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屏障。”然而,随著拉美裔人口增加百分之25,芝加哥城市是越来越多元化,有一些融合的社区出现,包括罗杰斯公园的北部,那里有混合白人,黑人,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生活的社区。奎安说:“这可能有帮助,因为没有一个单一的族裔完全管理该社区。”然而,在芝加哥的郊区也曾经出现反对融合社区的生活。在西塞罗(Cicero)位于城市西边的郊区,于 1951年成千上万的白人袭击一个搬进了公寓大楼的黑人家庭。一位活动家指出,当在密西西比,白人焚烧黑人教堂时,在芝加哥,他们烧毁黑人家园。今天,在西塞罗的主要人口是拉丁裔,佔百分之87。橡树园区住房中心行政主任罗布(Rob Breymaier)协助促进西塞罗南部综合住房计划,他说:“1960年代,人们恐慌发生于芝加哥市西面的种族暴力冲突事件,他们会告诉房地产经纪人,在住房价格下跌前,想卖掉房子搬离开黑人社区。”橡树园住房区,是一个极少数可融合黑人和白人一起的地区,在芝加哥地区,这绝对是一个例外。如今,许多中等收入的黑人也搬往芝加哥的郊区,许多社区也开始出现有种族融合的现象,但是白人的社会仍然是很抗拒的。 第二位 纽约主要城市的人口: 8,175,133大都市人口: 18,897,109隔离指数:78.04 纽约是美国第二个种族最严重的城市。取消种族隔离是很难克服的。1940年,大都会(MetLife)拒绝黑人租住曼哈顿的史岱文森镇的公寓。1980年,洋基郡几乎陷入破产,因企图在城市东部的白人社区建设经济适用的房屋而引起的争议。纽约是洛杉磯以外,另一个城市,成为拉美裔最多的聚居社区。纽约大学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教授英格丽古尔德艾伦(Ingrid Gould Ellen)说:“纽约市是最密集的城市,远远超出数据所显示的,纽约市比周边地区,亚特兰大和休斯顿的面积少10倍。因为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平日乘坐交通工具时,往往是一个多元化的经验,每天上下班的纽约客,可有助减少种族隔离的现象,因此统计不能在纽约市具有代表性。”艾伦说:“纽约与洛杉磯的比较是,我住在纽约办公室邻近,我每天也坐地铁上班,但是,如果我住在洛杉磯,我必须要开车,离开我所住的白人社区,再开车到另一个社区上班,这是非常不同的。” 第一位 密尔沃基Milwaukee主要城市的人口: 594,833大都市人口: 1,555,908 隔离指数:81.52一直以来,密尔沃基是被评为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都市地区。跟底特律和其他榜上有名的大多数地方一样,密尔沃基一直饱受非工业化,城市黑人种族隔离,就业机会少的问题。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大学历史和经济发展教授马克列文(Marc Levine)说:“在芝加哥,克利夫兰,甚至巴尔的摩的历史很相似,每个地区都有分区条例,然后由房地产经纪人限制性规定分化不同的种族。这几乎是标准的历史。不过,到底是什么让密尔沃基不同于其他地方,成为榜名第一位?因为这里比较任何的城市,拥有最低的非裔郊区的比率。”从全国范围来看,黑人都集中在市中心,远离创建的新工作机会地区。密尔沃基更是极端的,百分之九十的黑人生活在城市中心。更糟的是,郊区的白人明显的敌视于任何连接城市的人到郊区工作的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剧分化。威斯康星州州长史葛沃特(Scott Walker)率先在整治公共交通连接郊区和城市时,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认为这些资金应该运用在高速公路上。马克列文曾经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全国30个最大的都会区,密尔沃基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差距是最大的。密尔沃基大学公佈的一项研究,认为这种的差距是基于“种族偏见”。当全美国各地的人们谈讨种族问题时,密尔沃基的白人却很少讨论的,这扭曲的思维方法,是令人惊讶的。马克列文指出,“在密尔沃基地区,这不是真的有争议的。因为没有人认真地怀疑过自己生活在高度隔离的地方。”
发表对《美国10个种族隔离 最严重的城市》的评论
(发表评论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无关内容)
Copyright&&&
All&Right&Reserved.求几部美国反白人种族歧视黑人的影片?
求几部美国反白人种族歧视黑人的影片?
09-08-29 &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1.长江大江东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撞车 这个不用说了,最新的。2、飓风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种族歧视的电影。黑人拳王鲁本卡特遭警察诬陷坐了三十年冤狱,几经周折才重见天日的故事。影片对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进行了抨击和剖析,导演的立场颇值得赞赏,他并非单纯抨击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他还试图传达一个信息,并非所有的白人都有种族偏见,白人和黑人之间应当对话而不是对立,并且导演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情节和演员鲜活的表演来表达自己的主张的,有些部分拍得还相当感人。 黑人拳王鲁本卡特似乎天生和警察有仇,十一岁时就被送进感化院(相当于我国的少年犯劳教所),后来自己越狱去当了兵,并且苦练拳术,拳台上他风光无限,把一个个对手都揍趴下。一个拳王应该是很有社会地位的,可是他还是没能逃脱牢狱之灾。他被腐败的警察诬陷,被判了三个终身监禁(美国的法律就是这么有意思,简单的加法,不像我国,甲罪判十年,乙罪判八年,两罪合并执行十五年,可以打折的。)一个黑人青年读了鲁本的自传之后被深深感动,决心和自己的几个白人朋友一起帮鲁本洗脱罪名。大概导演太过专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自己的政治诉求,情节上有些地方值得推敲,监狱也并非如某些监狱片描绘的那么黑暗,有个狱警甚至和鲁本成为了朋友,而典狱长似乎也格外照顾他。另外有一个十分讨厌的地方就是结尾的“好莱坞式欢呼”,纵观众多好莱坞影片,只要是最后取得了成功,一定会有集体欢呼的场面,有时甚至欢呼的有些无厘头,本片中得知鲁本被释放的消息之后满监狱的牢犯都欢呼雀跃如同过圣诞节一般--这些人犯不着吧!并且白白坐了三十年牢,即便洗脱了冤情算是胜利吗?不过总体上这些缺点还是瑕不掩瑜,本片仍不失为一部佳作。 黑人演员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塞谬尔杰克逊那种剑走偏锋的类型,丹泽尔华盛顿虽然是影帝,但是却对他印象不是很深刻――直到看完这个片子以后。在本片中他成功塑造了鲁本卡特这个人物,其表演功力不容小觑。在他被送进监狱以后,他拒绝穿囚服一段很精彩,而被关紧闭时他内心冲突的表现,以及后来在遇到朋友以后内心情绪的剧烈变化都表现得非常生动 ――内心情绪的表达往往是很困难的。他对一个囚犯的心理把握的非常细腻,如何才能适应监狱的生活呢?无欲无求。这样心才能觉得自由。这样的诠释是非常生动的。丹泽尔华盛顿为了本片准备了两年并且认真的练习打拳,力求表演的成功,最终他的辛苦也没有白费,他凭借本片折桂金球影帝。 3、炎热的夏夜 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河沿岸,有一座城镇叫斯帕特。这个城镇既小又穷,而且种族歧视十分严重。芝加哥的一位大企业家科尔伯特,为了帮助这个小镇摆脱贫困,来到这里招工建厂,不料在一个十分炎热的夏夜被人谋杀,身上的900美金也不翼而飞。 多年来斯帕特的治安情况一直比较平静,这起意外的谋杀案,令刚上任两天的盖尔斯警官一筹莫展。他便指派警官萨姆设法搜寻嫌疑犯。当萨姆来到火车站,看到一个黑人觉得不顺眼,而且发现这个黑人带有许多现金,就不问青红皂白将他逮捕。哪料到,这个叫蒂白斯的黑人青年来头可不小,他是东部地区费城一名干练的刑事警察,这次是回乡探望母亲。 由于案情复杂,盖尔斯只好请蒂白斯帮忙,虽然他心里看不起黑人。就在这时,警官萨姆又抓住了一个名叫哈维的青年,在他身上搜出了死者的饯包和300元现金。警长盖尔斯武断地认定哈维就是凶手。然而,蒂白斯根据死者伤口的情况认为凶杀。随着调查的的深入,警长意外地发现自已的手下萨姆在案发的第二天去银行存入600美元。这下,警长又把凶手的帽子套在了萨姆头上。对此,蒂白斯却不以为然,并据理向警长盖尔斯说明另有凶手。盖尔斯固执已见,还对蒂白斯产生不满,甚至勒令他立即离开这里,不准插手此案。由于蒂白斯的出现,使这个斯巴达镇的种族歧视的黑势力十分恼怒,他们扬言&这个黑鬼活不到星期天&。一天,蒂白斯上街办事,突然遭到4名白人青年的袭击,好在警长盖尔斯及时赶到,蒂白斯才免遭暗害。 蒂白斯并未因此离去,依然努力搜集破案的线索。就在此时,一个名明叫珀迪的青年来到警察局控告萨姆强奸了他的妹妹,并使她怀了孕。蒂白斯觉得此事蹊跷,决定从中下手,打开凶杀案的缺口。蒂白斯打听到镇上有位专干非法堕胎的黑妇人,就立即走访了她。在费了一番口舌后,黑妇人告诉蒂白斯,珀迪的妹妹晚上要来打胎,那个使姑娘怀了孕的男子也会陪她一起来,就在说话间,珀迪兄妹闯了进来,同来的还有小吃店老板拉尔夫。对照以前搜集到的线索,蒂白斯一下子明白了拉尔夫就是他要抓的凶手。 蒂白斯把真相告诉了珀迪,气疯了的珀迪向拉尔夫扑去。拉尔夫开枪打死了珀迪,自己终于落入法网。拉尔夫在警察局里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全案真相大白。此时,警长盖尔斯对蒂白斯敬佩不已,并亲自把他送上了远去的列车,这算是他要表示的一点最大程度的诚意了。 4、杀死一只知更鸟 影片中只有一句话讲到了知更鸟。“知更鸟是不会在谷仓里做窝,也不会吃粮食,他只会为人们唱好听的歌曲”。 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是从上到下的,白人律师接手黑人强奸女白人案后,单纯的孩子受到了来自学校同学的耻笑和原告父亲的威胁。 父亲是个什么都能解决的父亲,所有难题在他手里都迎刃而解。 可是对于社会上的种族偏见却束手无策,陪审团的偏见使本来可以无罪释放的被告又蒙上冤屈。最终导致被告死在狱警的枪下,原因是被告涉嫌越狱。 为什么要杀死一只不会在谷仓里做窝,也不会吃粮食,只会为人们唱好听的歌曲的知更鸟呢? 仅仅是因为他是个黑人,他帮助了白种女人,这个被帮助的白种女人仅仅因为她不想让白人知道她对于一个黑人有“爱”,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诬陷这只知更鸟。 知更鸟最终死在那些有色眼镜人的枪下。 BOO这个角色让我有点看不懂。一个被人遗弃的人,关心着姐弟俩的成长,最后还救了他们的命。 5、美国历史X(美国X档案) 这部电影讲的是种族歧视的问题,以一种十分偏激的口吻去讲一个很敏感的故事,影片充分展示了新纳粹主义,矛盾冲突基本上都呈现在了日常生活中,所以要看懂是很容易的,但是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足够的忍耐力去坚持把电影看完,如果能,那这部电影真的能比看100部励志片产生更好的效果,可是,首先知道这部电影的人就少的可怜了,坚持到完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它就够小众了,不过有无数影评人都把这部电影放在了90年代最好的50部电影的里面,所以。。。。。。为什么会坚持不下去呢?因为导演采用了半纪录的形式来拍摄此片,很具体的描述了兄弟俩人的日常生活,其中出现了大段大段的对话以及争斗,而主人公偏激的处世方式使他完全给人以畜牲的感觉,尤其是一家人在吃饭的一段,堪称影史中最经典的大段对白戏。 故事在经过曲折后还是让主人公回到了正常生活之中,整部电影给人的撞击是非常大的,会让你记得一段时间的。 这部电影,除了出色的剧本,支撑整部电影的便是表演了,其中EDWARD NORTON的表演无疑是最出色的,赋予了一个让人恨得入骨,然后又同情的角色灵魂,这个个性很强的男演员靠《搏击俱乐部》让全世界记住了他,不过我认为它最精彩的表演还是在这部电影里,好像他凭这个角色拿过奥斯卡提名,记不清是不是了,反正拿过。他选片眼光的刁钻程度几乎是无人能比的,不过他总是能把他们演好,所以,他也成为了本人最喜欢的男演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光荣之路打篮球的可以看一下,黑人运动天赋高,在篮球上是实至名归的,虽然在其他方面就难说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人主食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