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模式能集满100个买宝石还是钻石会给3000多钻石吗

国际钻石市场格局变化和中国钻石市场发展趋势
&  一、 序言
  2000多年前在印度发现钻石后,由于钻石的稀缺性,因此在18世纪以前,钻石成为欧洲皇室和贵族最主要的拥有者,由此拥有钻石成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
  19世纪末,南非阿扎尼亚地区发现金刚石原生矿-金伯利岩管,其主要的岩管有普列米岩管(Premier 1896)及金伯利岩(Kimberley 1870)、伯特丰坦(Bultfontein 1871)、亚赫斯丰坦(Jagersfontien 1870)、杜特斯本(Dutonitapan 1870)、戴比尔斯(DeBeers 1971)、温塞而顿(Wesselton 1890)、芬锲(Finsch 1965)。1888年成立的戴比尔斯公司(De.Beers Group)获得了阿扎尼亚地区金伯利岩管的开采权,从而拉开了De.Beers公司掌控世界钻石毛坯的帷幕,也为钻石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的欧洲,在完成工业化革命和实现海外殖民政策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钻石已不再是皇室和贵族的专用品,也成为平民阶层日常生活奢侈品。二战后的美国,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财富不断增加,20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大的钻石消费国。
  20世纪早期,De.Beers公司生产的钻石毛坯运至欧洲,由荷兰或比利时钻石切割工匠将钻石加工成裸钻,裸钻在运到意大利再由银器工匠镶嵌成钻饰品,钻饰品由零售商向市场销售。
  二战后,钻石行业再经受了战争及经济危机等重大挫折,从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钻石的勘探、采选、加工、销售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De.Beers公司钻石毛坯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挑战,钻石毛坯的加工也逐步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四大钻石加工中心,它们是比利时的安特为普、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印度的孟买、美国纽约。同时近一个世纪的钻石文化传播与沉淀,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形成了大批钻饰品品牌,其中以卡迪亚(Cartier 法国)、蒂帆尼(Tiffany 美国)、亨瑞 云丝顿(Harry.Winston 美国)、保格丽(Bvigarz 意大利)、梵克雅保(Van.Clecf&Arpels 法国)、蒂曼尼(Damiani 比利时)、布尔加瑞(Bulgari 意大利)为代表,至今仍在钻饰品市场引导时尚潮流,成为奢侈品市场的宠儿。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北部高原发现和开采的钾镁黄斑岩(金云火山岩)岩管在钻石行业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西北部内陆区的Point湖下,经过一年的地质勘查发现了金伯利岩管,从而使加拿大成为新的重要钻石生产国。前苏联在Yakut地区开采的钻石,长期以来是作为战略物资由国家收购掌控。上述三个国家的钻石开采,向De.Beers公司垄断的钻石毛坯市场发起了挑战,迫使De.Beers公司进入21世纪后为了迎接这一挑战,调整了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逐步改变了公司的经营策略,从而使国际钻石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钻石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从湖南沅江流域钻石沙矿开始的,60和70年代在山东、辽宁、贵州发现并开采了钻石原生矿。由于开采的钻石的原生矿产量较少,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实际上中国的钻石市场的形成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De.Beers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钻石市场所做的钻石市场推广工作尤为重要。进入21世纪,中国钻石市场发展呈&井喷&状态,中国已全面参与国际钻石行业国际分工领域,包括钻石勘探、开发、加工、钻饰品制作及销售。同时,中国的钻石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潜力吸引国际钻石市场的重要厂商进驻中国,全面介入中国钻石市场的各个领域。De.Beers公司除了在中国进行钻石市场推广工作外,在中国建立了钻石勘探公司,对中国可能发现钻石的内蒙古、安徽、江苏等地进行钻石勘探工作;加拿大矿业公司在山东与中国矿业公司合作开采山东钻石矿;以色列、比利时、印度、美国则在中国建立钻石加工厂,并打造&中国工&钻石品牌;在钻石市场的销售领域,国际所有著名的钻饰品珠宝商都进入中国钻石市场,并迅速占领了中国高端钻饰品市场,从而使中国的钻石销售市场进入到了品牌市场阶段。未来十年内,中国钻石市场将与国际钻石市场全面接轨进入钻石行业发展的成熟阶段。
  二、国际钻石市场格局变化
  1888年成立的De.Beers公司控制了南非的金伯利岩管,也就意味着一个多世纪的钻石毛坯的垄断性经营。&垄断是暴利的唯一源泉&是这一时期De.Beers公司主要的战略思想。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获取最大限度的钻矿资源是确保其垄断地位的必要条件。在整个垄断过程中,它始终将资源的占有放在首位,通过购买、联盟以及寻找新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对于不予合作钻石开发公司,De.Beers公司通过掌控的钻石毛坯市场给予打击迫使就范或合作。
  为了完成钻石毛坯的垄断经营,De.Beers公司建立独特的公司架构:
  De.Beers公司架构中各隶属公司职能如下:
  钻石生产商协会(Diamond Producers Association):简称DPA,将其会员国生产的钻石交由钻石购买公司购买。会员包括De.Beers综合矿、钻石联营社、南非政府等。
  钻石联营社(Gem Diamond Mining Corporation,Ltd):主要职能是向非会员的钻石公司或钻石矿购入钻石,并把收购的钻石转卖给钻石购贸公司。
  中央选分所(Central Sorting Office):钻石选分所位于伦敦钻石贸易公司(DTC)总部。由钻石生产商协会和钻石联营社提供的钻石毛坯进行分级划价,其工作主要有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经验的钻石分级划价员来进行(Crystal Sorter)。钻石分级划价员将钻石毛坯初分为宝石级和工业级,其中宝石级又被分为16000类。宝石级钻石分级主要指标为钻石毛坯的重量、晶体形状、净度和颜色。分级基本标准如下:
  钻石毛坯按重量分为四级:
  特大钻(Large Stones)&重量大于10.8ct/粒,单独分级划价;
  大钻(Size)-重量为2ct/粒~10.8ct/粒;
  中钻(格令钻 Grainer)-重量为o.75ct/粒~2ct/粒;
  小钻(Small)&重量小于0.75ct/粒。
  钻石毛坯按晶体形状分为5类:
  正形(Stones)&钻石晶形完好;
  有形(Shapes)&钻石晶形较完好,但有变形;
  劈裂或开片(Cleavage)&钻石晶形不规则及破裂的晶体;
  双晶(Macles)&三角形孪生晶体;
  扁平(Flat)&发育不完整晶体,呈扁平状。
  钻石毛坯按净度初分为5级:
  一等&10倍镜下无或较小内含物;
  二等&有较小的内含物;
  三等&有较大的内含物;
  四等&有较大的内含物或裂纹;
  五等&有较大的内含物或裂纹,并影响钻石切割打磨及钻饰品的耐用性。
  钻石毛坯按颜色分级:
  钻石毛坯按颜色初分为白色和彩色,白色分为10类,彩色分为黄、红、粉红、蓝、深蓝、黑等颜色。
  中央销售组织(Central Selling Organization,CSO):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全球90%左右的钻坯都是由中央销售组织(CSO)所销售,从而使De.Beers公司钻石毛坯垄断经营大到了巅峰。位于伦敦的中央销售机构每年举办10次钻石销售活动,能够参加这些销售活动的是125家和戴比尔斯长期合作的看货商,他们被称为&戴比尔斯125&。看货商从戴比尔斯手中购买钻坯,然后将其打磨为裸钻,再销售给珠宝商等零售商。
  实际上&戴比尔斯125&看到的并非钻坯,而是一个个写着标价的密封塑料袋。塑料袋里面的钻石毛坯由CSO按照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粒度级别和质量搭配而成,而&戴比尔斯125&能够做出的选择就是买或者不买,而没有任何权力讲价。只有在单颗钻石的重量在10.8克拉以上时,才有极其微小的讲价空间。& CSO长期实行&选择性计划供应&,这种&选择性计划供应&的核心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钻石毛坯的价格及钻石毛坯的市场供应量,即实现钻石市场价格管制,从而使市场钻石毛坯及裸钻价格平稳,钻石市场实现成熟有序的发展。
  钻石贸易公司(Diamond Trading Company,DTC ):主要是利用CSO的财务储备资金进行钻石毛坯回购业务,实现钻石毛坯市场价格稳定。
  钻石交易所(Diamond Bourse):为裸钻交易场所。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钻石交易所有比利时的安特为普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每个钻石交易所都是世界钻石交易所联盟的会员,该联盟监视各会员所严格执行交易法规。对不守规则和信誉的会员将会除名,并用绿色通知单通知所有钻石交易所。
  工业级钻石分销公司(Industrial Distributors Ltd):将工业级钻石在市场上销售。
  进入21世纪,De.Beers公司钻石毛坯市场垄断经营受到了挑战。其主要原因一是De.Beers公司所掌控的钻石资源逐步减少,二是全球钻石行业向国际社会表明其冲突钻石的政策。钻石行业致力于根除冲突钻石贸易,因此与联合国、政府机构和诸如全球目击者(Global Witness)及非洲加拿大伙伴组织(Partnership Africa Canada)等非政府组织密切合作,创立了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Kimberley Process Certification System),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极大限制了De.Beers公司钻石毛坯收购计划。三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钻石消费国,20世纪中叶美国司法部就De.Beers公司垄断性经营提起诉讼,使De.Beers公司在钻石最大消费国美国的钻石市场推广计划受阻,并直接影响到De.Beers公司在公众中的形象。
  为了适应钻石市场发生的变化,2000年7月,在经过两年的深思熟虑后,尼基&奥本海默提出公司改组计划:由家族和英美公司共同出资买下De.Beers公司几乎全部股权,将已经在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挂牌108年的上市公司De.Beers公司变成一家彻头彻尾的私有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尼基&奥本海默提出这一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戴比尔斯与英美矿业公司的交叉持股。七十多年来,戴比尔斯与英美公司一直交叉持股,前者拥有后者35%的股票,后者则拥有前者32%的股票,两家公司互为最大股东,并与许多奥本海默家族持股的公司有着交叉持股关系。这种错综复杂的格局打消了任何人企图吃掉二者之一的念头,并确保了奥本海默家族能够长期控制两家公司。但是,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为投资者所喜欢,以至于多年来两家公司的股票市值一直呈下滑趋势。日,De.Beers公司的股价是17美元,而在尼基上任后的日,每股价格则为12美元。
  &De.Beers公司的价值一直以来都被投资者所低估了&,尼基表示,既然股东们不认可戴比尔斯的价值,那么公司就没有必要继续为他们盈利。
  2001年,De.Beers公司93%的股东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同意英美公司和奥本海默家族以19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De.Beers公司,南非高等法院于当年5月底批准了这一并购案。这是南非商业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商业收购案,也是二战以来世界钻石业最大的一次重组。
  2004年重组后的De.Beers公司放弃了112年钻石毛坯垄断市场,并改变了公司架构。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将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中央销售组织(CSO)更名为国际钻石商贸公司(DTC),并很快启动了一项名为&最佳供应商&(Supplier of Choice)的经营策略。同时积极参与钻石下游企业合作,与钻石加工商推出&forever mark&印记裸钻,与法国奢侈品牌LV合作,成立De.Beers.LV公司,直接涉足钻饰品市场。
  De.Beers公司放弃对钻石市场的操控源于对钻石资源掌控的减少。截至2003年世界上至少有35个国家发现了天然金刚石资源并得到开发。每年全球生产的工业级金刚石的产值约6.5亿美元。近一二十年来,宝石级和近宝石级金刚石产量所占比例不断增高。宝石级和近宝石级金刚石的产量和产值分别占世界的50%-55%和95%-98%。
  世界天然金刚石产量75%来自原生矿床(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25%来自冲积矿床而40年前世界80%以上的金刚石来自冲积矿床。
  世界天然初级未加工金刚石产量95%来自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刚果(金)、俄罗斯、南非。加拿大和安哥拉7国。大型和特大型金刚石矿床有澳大利亚的阿盖尔(Agyle),俄罗斯的&成功&(Udachnaya),博茨瓦纳的奥拉帕(Orapa)、朱瓦能(Jwaneng),刚果(金)的&布依-马基&(Mbuyi-Maji),南非的&韦内沙&(Venetia)和加拿大的&埃卡蒂&(Ekati),上述8个矿山的产量和产值分别占世界的60%和49%。
  世界天然初级金刚石2003年产量约为1.50亿ct,较上年的1.32亿口增长了14%(表2)。在金刚石生产大国中,加拿大、刚果(金)、纳米比亚。塞拉利昂和南非产量大幅度增长,澳大利亚、俄罗斯、安哥拉。加纳、巴西、几内亚、科特迪瓦、圭亚那和坦桑尼亚等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委内瑞拉和中非产量下降。&&&&&&&
  全球天然金刚石产量每年超过1亿ct,其中宝石级和近宝石级超过50%。目前,世界85%以上的宝石级金刚石生产主要集中在博茨瓦纳、俄罗斯、安哥拉、南非、加拿大和刚果(金)。2003年世界天然初级未加工金刚石产值约95亿美元,其中博茨瓦纳产值占世界的26%,最大两个生产国博茨瓦纳和俄罗斯的金刚石产值占世界的45%,世界前9位金刚石生产大国博茨瓦纳、俄罗斯、加拿大、南非、刚果(金)、安哥拉、澳大利亚和纳米比亚的金刚石产值占世界的95%(表3)
  2003年世界金刚石矿山产量(表四)
  资料来源:De.Beers 、BHP 、Rio Tinto等公司2003年年报
  世界金刚石生产高度集约化.产值超过2000万美元的20座矿山占世界金刚石产值的3/4,其中最大的5座矿山的产值占世界的45%。从产值看,博茨瓦纳的朱瓦能和俄罗斯的成功可列入世界最大的非燃料矿山之列。各矿山金刚石品位变化较大,一般为0.6-1.2ct/t。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者澳大利亚阿盖尔矿山2003年产量3091万ct.较上年的3350万ct下降了7.73%。澳大利亚第二大矿山墨林(Meilin)在连续几年年产50万ct后,规模和收益都不能满足要求,力拓公司拟以3000万美元出售该矿山,但由于没有收购者,该矿山2003年产量仅为11.7万ct。
  博茨瓦纳政府与德比尔斯各占50%股份的博茨瓦纳金刚石公司(Debswana)是该国惟一的金刚石生产者,经营着奥拉帕、朱瓦能和莱特哈卡恩(Letlhakane)。Debswana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生产者,产量和产值分别占世界的20%和26%。2003年Debswana金刚石产量为3041万ct。
  加拿大埃卡蒂矿山2003年产量557万ct,比2002年的498万ct增长了11.85%。该矿山主要开采考拉(Koala)、熊猫(Panda)、狐狸(Fox)、莱斯利(Leslie)和密斯瑞(Misery)等全伯利岩筒。2003年.迪亚维克(Dlavik)正式投产,年产金刚石383万ct。德比尔斯在南非继续经营着金伯利(Kimherley)、芬奇(Flusch)、杜特斯班(Dutoitspan)、芭特方丹(Bwhfontein)、韦塞尔顿(Wessclton〕、科菲方丹(Koffefontein)、总理(Premier)和韦内沙(Venetia)等地的矿山,2003年共生产金刚石1110万ct。同时还拥有欧克斯(Oaks)、在利普斯普林格(Klionpringer)和马斯方丹(Marsfontein)等小型矿山。德比尔斯的金刚石砂矿沿着纳马卡兰德(Namapaland)海岸分布,主要包括克伦兹(Kleinzee)、洪德克利普-树英纳阿斯(Hondeklip-KOiingnaas)以及巴费尔斯(Buffels)河,产量为80万ct。
  纳米比亚陆上金刚石生产主要由德比尔斯与纳米比亚政府的合资公司Namaet经营两者各占50%股份。海上金刚石生产则由德比尔斯(70%)与Namdeb(30%)的合资公司DeBeersMarine经营,采矿主要在纳米比亚海岸带100m的水下进行。陆地与海上产量分别占55%和45%。2002年Namdeb产量总计为145.5万ct.较上年127.6增加了17.9万ct。其他海上金刚石采矿公司还有TransHex与DiamondField。Internaitional的合资公司和Namco(已破产)。由于海底采矿设备故障和技术困难,海底金刚石勘探和开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俄罗斯的金刚石矿山位于萨卡(Sakha)共和国境内包括&成功&和&朱比利&两个大型露天采场,2003年8月在&成功&采场发现了一颗重达302ct的巨型钻石。其他露天采场已经关闭但&国际&(Internaional、&扎尼察&(Zarnitsa)和艾赫(aikhal)的地下开采已经开始。
  位于东北部隆达(LndaNone)省的卡托卡(Catoca)矿山是安哥拉最主要的金刚石生产矿山由SMC(SouiededeMIineiradeCatoca)股份公司经营管理.其中安哥拉Endiama公司和俄罗斯Alrosa公司各占32.8%、巴西Odebrecht公司占16.4%,Daumonty Financing公司占18%。
  Trivalence公司继续在几内亚东南部开采金刚石砂矿,虽然产量很低,约4万ct,但价格很高,400美/Ct。金刚石手工采矿在刚果(金)、中非和赞比亚等国家占有很大的比重。
  根据Rapaport Report公布的2003年钻石毛坯市场销售情况,2003年世界各大钻石公司按销售市值统计出的市场占有率如表5
  阿露沙公司(Alrosa):苏联解体前为全资国有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俄罗斯雅库特地区钻石资源。前苏联将钻石等同于黄金作为战略物资进行储备。前苏联解体后公司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2003年,普京总统签署了解除贵金属及稀有金属出口禁令,Alrosa公司与De.Beers公司签署了为期五年价值40亿美元钻石毛坯供货合同,这笔交易遭到欧盟指控并要求在2009年后不得在进行有垄断行为的钻石交易。目前Alrosa公司提出一个公司改组计划并准备上市,同时继续拓展公司业务,积极进入世界范围内的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勘探开发并与De.Beers公司合作在南部非洲进行钻石勘探工作。
  列维夫公司(Leviev):利维列维夫(Lev Leviev)被钻石业界人士称为钻石业新领军人物和De.Beers公司最有力的挑战者。早期的利维列维夫只是一个以色列钻石切割商,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成为De.Beers公司的&看货商&,在与De.Beers公司合作过程中,由于不满De.Beers公司垄断性经营进而放弃与之合作,此后利维列维夫与钻石生产国政府如俄罗斯、澳大利亚、博斯瓦纳、纳米比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迅速成长为钻石行业中第三大公司。目前列维夫公司投資遍及钻石矿、金矿、地产、高速公路等項目。
  比和比拓公司(BHP Billiton):比和比拓公司由两家巨型矿业公司合并而成,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采矿业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总部设在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是国际采矿业的先驱,曾经以不断创新和集约式运营方式而闻名。2001年,两家公司合并组成BHP Billiton矿业集团,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该公司在全球20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伙伴超过90个,员工约3.5万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产品有铁矿、煤、铜、铝、镍、石油,液化天然气、镁、钻石等。在财年度,该公司实现净收入340.87亿澳元,名列澳大利亚十大企业名单之首。日,该公司宣布其市值达583亿美元。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资源公司。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优质的资产、为数众多的发展项目、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策略、全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产品和市场以及极具竞争力的石油产业。  
&&&&&&& 必和必拓公司的全球总部设在墨尔本,在伦敦设有高级代表处。此外,在约翰内斯堡和休斯敦均设有商务中心,还有遍及全球的下辖办事处。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力拓矿业公司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RioTinto是西班牙文,意为黄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业务。1962年至1997年,该公司兼并了数家全球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并在2000年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成为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该公司总部在英国,澳大利亚总部设于墨尔本,名列年澳大利亚十大企业第9位。2004年,力拓矿业将部分非核心资产剥离出公司主体,最终实现纯利润增长86%,实现销售额28亿美元。在力拓公司业务中,澳大利亚业务占45%,北美业务占40%,南美占5%,该公司的销售收入来源情况为:北美占28%,欧洲占23%,日本占2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4%,中国占5%,其他亚洲国家为14%。
  力拓矿业集团(RioTinto)总部设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该公司控股的哈默斯利铁矿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公司,在西澳皮尔巴拉地区有五座生产矿山(即汤姆普赖斯铁矿、帕拉布杜铁矿、恰那铁矿、马兰杜铁矿和布诺克曼第二矿区),探明储量约为21亿吨,公司铁矿年生产能力为5500万吨。预计在建扬迪采矿工程完工后,该公司铁矿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500万吨以上。
  本集团旗下的罗布河公司、加拿大IOC公司都是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商。力拓矿业公司还涉及铜、铝、能源、钻石、黄金、工业矿物等业务。
  比和比拓公司(BHP Billiton)、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是全球最大的三个矿产资源开发公司。比和比拓公司(BHP Billiton)和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进入钻石行业,成为业内举足轻重的竞争者,进而使钻石行业逐步回归到自由竞争市场。
  国际钻石市场新的格局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钻石资源的掌控,进而表现于钻石毛坯市场供需。市场对钻石的需求,使极具实力的国际矿业公司和勘探公司加入到全球范围内的钻石勘探开发中来。目前De.Beers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生产钻石的国家和地区都设有钻石勘探公司,并在加拿大等钻石新的资源地通过合作、收购等形式开发钻石资源,力图尽可能的加大钻石毛坯的控制量。
  国际钻石市场新的格局的形成是涉足钻石行业公司进一步调整公司业务范围的结果,目的是在钻石行业处于竞争的有力位置。De.Beers公司在继续保持钻石毛坯市场领先者的地位的同时,加大对钻石行业下游的介入。如与LV合作,成立De.BeersLV公司,直接进入钻石作为奢侈品终端销售。在裸钻市场推广ForeverMark印记的钻石。而拥有珠宝顶级品牌Tiffany公司日前将在中国西安投资建设有3000人的钻石加工厂,并与塞拉利昂和加拿大等几家钻石矿业公司合作,收购其公司生产的钻石毛坯,进而从钻石产业下游逐步向产业上游延伸。在钻石界引人瞩目的LEVIEV集团与荷兰BULGARI SPA公司(世界第三大珠宝企业)合作,合资成立钻石加工企业LB。合资公司设在瑞士,LEVIEV集团和SPA公司各占50%股份。根据协议,LEVIEV集团直接向LB提供原钻进行加工。LEVIEV集团在俄罗斯、安哥拉、纳米比亚等国拥有自己的钻石矿,并在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及以色列等地设立切割、抛光等加工厂。
  国际钻石市场新的格局的形成是对钻石毛坯产地所造成的产品的差异性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渐将其引入到钻石消费领域。事实上,世界已开采的钻石矿,由于其产地部同,钻石的品质有很大的差别,而这种钻石的差异性是无法用其他技术手段所旎补得。垄断时期的De.Beers公司为了垄断利润,将生产和收购来的钻石毛坯不分产地,按一定的分级标准分类打包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对钻石加工商有着极大的商业风险。商业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产地的钻石由于品质有较大区别,特别是钻石的内应力不同,造成钻石在加工过程中损耗不同;另一个原因是钻石毛坯与裸钻颜色的差异性,即有的产地的钻石毛坯加工后裸钻增色,有的则降色,有的保持原等色级。颜色等级的变化,直接影响裸钻销售及销售价格。为此,上个世纪九十年的,BHP公司在加拿大政府的支持下,对加拿大出产和加工的钻石作了BHP公司的标识,在钻石销售市场上首次进行产地标识凸现了钻石产地的产品的差异性,并对全球的金伯利进程提供了示范。
  国际钻石市场新的格局的形成是钻石行业国际化分工不断加强的结果。这里主要指的是钻石加工和钻石镶嵌。早期的钻石加工一般为家族手工作坊式,随着钻石开采量和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在上个世纪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四大钻石加工中心,即比利时安特卫普、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印度的孟买和美国的纽约。其中&比利时工&和&以色列工&是钻石行业的代名词。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得益于钻石加工的技术的发展,使钻石加工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成为了可能,因此钻石加工也业已成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向中国和印度转移。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钻石加工成本,业内人士称切割和抛光一克拉钻石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10美元,中国17美元,以色列100美元,比利时则为150美元。中国和印度在十几年的钻石加工领域,创造出的&中国工&和&印度工&逐步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 &国际钻石市场新的格局的形成是新的消费市场迅速崛起的结果。二战后,随着国家或区域性的经济复苏、增长,都伴随着钻石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上个世纪中叶为北美市场,八十-九十年代为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日本市场及东南亚市场,二十一世纪则为中国和印度市场。特别是中国钻石市场的巨大潜力已使钻石行业有实力众多商家加入到中国钻石市场的竞争中。钻石消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使钻石毛坯价格上涨已成为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钻石毛坯价格每年上涨3%~5%,其中大钻(3ct以上)在2005年以后的钻石毛坯市场已严重供货不足。
  国际钻石市场的新格局的产生与钻石行业较为特殊行业结构密切相关。钻石行业在形成稳定的市场前提下,一直是所有行业中稳定的、有序地、持续发展的、最具有吸引力的行业。行业持续盈利能力是De.Beers公司长期垄断经营和积极培育钻石市场的结果。一般从理论来看,一个行业的竞争规律都寓于五种竞争力量之中: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在垄断的行业中,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对行业盈利影响因素最低,因此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成为了影响行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材料科学的发展已使工业用钻石正逐步被取代,其结果导致工业用钻石价格逐年下降。宝石级钻石在现有的市场上也有人造的,但由于其表现出的产品差异性及高成本的制成费用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钻石。在现有的钻石行业结构中新竞争者的进入是决定行业竞争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从理论上来分析,钻石行业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高投资、高固定成本、高利润、高风险。高投资源于钻石资源的稀缺性,钻石资源的勘探是最具风险性的投资项目,并且在钻石资源勘探理论和手段未有重大突破以前,勘探投资只会增大。资源开采业一直是高投资领域,尤以今天的全球性环境保护政策,资源开发的投资也只会增大,世界著名的钻石矿Argle矿,从露天转入地下开采就需投资35亿美元。而对钻石行业的下游来讲,都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进行钻石加工、钻饰品设计和镶嵌及钻石销售。高固定成本主要体现在钻石资源的开发,同所有的资源开发一样,钻石资源的开发是能源消耗的过程,这一过程所体现的就是高的固定成本。高利润是指钻石行业的垄断经营所形成的行业盈利能力。高风险在钻石行业的上游表现尤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已开发的钻石岩管钻石毛坯的单价差别极大,这与其它资源开采业有着最主要的区别。并且钻石毛坯这一产品所形成的产品差异性是无法用其他技术手段所旎补得。因此钻石岩管的开采中的钻石品级、品位、品质的变化,甚至开采方式的改变(如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海滨砂矿开采转近海砂矿开采)都会造成投资风险。
  &通过对钻石行业结构的分析,改变国际钻石市场格局的的因素是新的强大的矿业公司的加入(必合比拓、力拓)。但从行业盈利角度来看,新的竞争者进入障碍高而退出障碍低却能保证行业利润水平。并且,地质学家们认为,在现有的钻石理论和勘探条件下,近十几年来勘探到较大的可供工业开采的钻石岩管可能性不大,钻石资源的紧缺,更为钻石行业整体盈利稳定提高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国际钻石行业新的格局形成以来,钻石毛坯价格不断上涨,已反映出这一趋势。
  &钻石行业新的竞争者的加入,形成了国际钻石行业新的格局,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主要表现是:
  &&在行业内部,掌控钻石资源的公司或企业向行业下游延伸,同时珠宝公司也积极向行业上游发展,其意图在于覆盖钻石行业所有产业链,扩大公司或企业在行业内的盈利能力,以便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明确钻石产地,积极建立钻石产地标识,进而也就承认钻石产品的差异性,使钻石市场更加透明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
  &&强调钻石切工和钻饰品设计及镶嵌工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寻求钻石资源勘探理论和手段上的突破,吸引钻石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投资。
  &&积极开发培育新的钻石消费市场。
  三、中国钻石市场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中叶中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开始阶段,工业化阶段需要大量的工业用钻石,工业单位产值金刚石用量也是衡量工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下,中国金刚石资源勘探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50年代首先在湖南沅水流域勘探到金刚石砂矿,60年代在山东勘探到了金刚石原生矿,70年代在贵州、辽宁也相继勘探到了金刚石原生矿。金刚石开采有国家统一按计划开采,并且同前苏联一样,金刚石也曾作为战略物质进行统一管理和储备。
  从8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复苏,钻石在一定时期通过国有外贸公司出口,进入国际钻石市场。但由于此时期中国经济还处于发展前的准备阶段,个人财富不足以支持钻饰品市场的形成。
  中国的钻石市场源于De.Beers公司在中国所做的钻石推广工作。1993年戴比尔斯公司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在中国主要媒体出现后,使中国人对钻石有了初步认知。这句广告语的英文版本&&&The Diamond is Forever&1953年推出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个人财富的积累,钻石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消费者中最流行的珠宝首饰。
& &&&&& 钻石消费市场的形成来源于个人收入的增长。据有关预测,中国目前已有2.5~3亿人达到欧洲人均收入水平。2006年DTC大中华区市场推广部总监夏思婷调研报告指出,中国大都市女性拥有钻饰品百分比最高为21%(上海),远低于美国82%、日本71%、香港59%,而中国大都市女性对钻石喜好程度为:最渴望拥有45%、非常认真考虑45%、不经意考虑10%。其喜好程度远大于日本、美国、意大利及印度。报告同时指出,虽然中国钻石拥有比例整体仍未发展成熟,平均只有11%的都市女性拥有钻石,但中国钻石的市场于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潜力非常庞大。
  虽然中国钻石市场潜力巨大,但中国的钻石市场有着与成熟的国际钻石市场不同的特点,其表现为: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虚荣大于品位,钻石消费成为炫耀性消费;提前性消费,这是中国人消费行为的痼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消费人群年轻化和消费人群多元化,中国消费人群年龄在20-40居多,而欧洲以40以上居多,并且多为私人消费,中国的消费人群主要有隐秘收入者、富人、白领,除私人消费外还存在礼品消费、公共消费等。
  &细分化市场&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传统及民俗有较大区别,更主要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城乡收入差别很大,从而造成消费能力有很大不同。通常将钻石市场细分为华南市场、华东市场、北方大城市市场和二线市场。
  &中国钻石零售业的市场营销方式&中国钻石零售市场正以良好的势头增长,以商场、购物中心内设珠宝专柜或店中店形式的零售网点和专业珠宝店零售网点,共同占据市场。目前,中国的钻石消费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钻石零售市场已处于&井喷&状态。但问题在于国内钻石品牌已有3000多个,虽然国内已有一些全国性、区域性品牌,但其单个品牌的市场份额一般都在1%或更低;在中国和其他消费品初期市场一样,钻石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其间;钻饰品设计理念陈旧,款式抄袭严重同质化产品居多,钻石市场的低端产品以卖材质为主;珠宝商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缺乏稳定的市场营销投入,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因此市场营销主要集中于价格方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引起业内人士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钻石作为奢侈品消费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消费者从最初的钻石代表权利、地位和财富的消费理念已逐步转变为钻石消费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品位,更赋予其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成熟的消费理念是支持钻石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钻饰品市场通常也称为珠宝首饰市场,现阶段未有准确意义上的划分。这与市场形成过程直接相关,珠宝首饰市场经历了黄金-铂金-翡翠-红蓝宝石-钻石为主的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
  近20年的时间,中国的珠宝首饰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产值1个亿发展到近1000亿元,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2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铂金消费国,年销售铂金量140-150万盎司。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钻石市场之一,年消费钻石达11亿美元;我国还是世界上第四大黄金消费国,年黄金首饰需求达到200吨左右;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费市场。可以说,我国珠宝消费已经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市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的动向和价格。
  国际钻饰品的成功的营销方式为钻石品牌营销。因此国内珠宝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品牌&。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渠道优势、财务优势等企业竞争力,最终都应该整合为企业的品牌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品牌林立的商战中占据有利的竞争位置。
  中国钻石市场的巨大潜力,足以引起国际著名品牌的珠宝商的青睐。经过几年的市场营销,使这些品牌在中国有了较高的认知度。其中以卡迪亚(Cartier 法国)、蒂帆尼(Tiffany 美国)、亨瑞 云丝顿(Harry.Winston 美国)、保格丽(Bvigarz 意大利)、梵克雅保(Van.Clecf&Arpels 法国)、蒂曼尼(Damiani 比利时)、布尔加瑞(Bulgari 意大利)认知程度最高。
  Cartier :卡地亚闻名于世的标志最初只是一个名字。两个相同的法国姓氏首字母排列在一起,在卡地亚三兄弟和他们父亲的努力下于十九世纪末享誉国内外。
  如今,双&C&标志是珍贵和时尚的标志,围绕着这一标识,卡地亚制作了大量的精致的珠宝系列。铂金,黄金和 钻石将这一标志附以生命。标志是生活的艺术,标识万岁!标识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讲述着一个关于自己的美丽动人的故事,激发着卡地亚无穷的创作思想。卡地亚是一种象征,拥有者传达着世间最美好的语言都无法言喻的文化传承。
  品牌创立年代:1847年
  创办地点:法国巴黎
  卡地亚的品牌历史:1847年,Louis-Francois Cartier接掌其师Adolphe Picard位于巴黎Montorgueil街29号的珠宝工坊,卡地亚品牌于此诞生。
  1899年卡地亚迁往现址,巴黎和平街13号。其后由卡地亚三兄弟Louis、Pierre和Jacques继承家业。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从印度到俄罗斯,从波斯湾到新大陆。1902年和1909年卡地亚分别在伦敦和纽约成立分公司,从此奠定了卡地亚的基础。
  卡地亚很快就获得了欧洲王室的青睐。1902年即将登基为爱德华七世的威尔斯王子曾经赞誉卡地亚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他并于1904年委任卡地亚为英国王室的皇家珠宝供应商。卡地亚三兄弟游历世界所体验的异国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卡地亚精品的风格。
  今天无论是高级珠宝、还是当代珠宝系列,例如Le Baiser du Dragon(龙之吻系列),龟瓢系列胸针珠宝,卡地亚精品都本着出色的制作工艺、独特风格和专业技术,来传达出品牌的价值。
  Tiffany:美国康涅狄格洲一位磨坊主的儿子查尔斯&刘易斯&蒂梵尼(Charles Lewis Tiffany),于1837年来到纽约百老汇,开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子,经营文具和织品,后转为经营珠宝首饰。想不到丑小鸭长成了白天鹅,简陋的小商店几经变迁,最后成了美国首趋一指的高档珠宝商店&&蒂梵尼珠宝首饰公司,其实力堪与欧洲的珠宝王朝一争高下,名声超过了巴黎的名牌卡地亚。到十九世纪末,蒂梵尼的顾客中包括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意大利国王以及丹麦、比利时、希腊和美国众多名声显赫的百万富翁。查尔斯自己则赢得了&钻石之王&的桂冠。
  查尔斯&蒂梵尼确实是一位天才的生意人。当年美国穿越大西洋的电报电缆中有一根因破损需要更换,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买下了这根电缆。人们还在以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买下这根电缆到底想派什么用场之际,他已经在自己的蒂梵尼商店里,把电缆截成2英寸长的一小段一小段,作为历史纪念品出售,就这样赚了一大笔钱。另一次,他买下了欧仁妮皇后珍奇的鲜黄色钻石,但并不急于出手,而是从容地在纽约举办了一个展示会,从全球各地蜂拥而至急于一睹这件稀世珍宝风采的参观者身上赚进了几十亿美元。
  查尔斯&蒂梵尼的儿子路易斯&康福特&蒂梵尼(Louis Comfort Tiffany)生于1848年。他虽不具备父亲独有的销售魄力,但同样富有创造精神。蒂梵尼的首饰设计工艺在他的手里得到了发扬光大。他到巴黎学习后,成为一名玻璃制品专家,创建蒂梵尼工作室并发明了独一无二的螺旋形纹理和多面形钻石切割工艺,使钻石闪烁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他设计的灯饰也大获成功。蒂梵尼成为美国新工艺的杰出代表,并使美国工艺品成为风行一时的商品。
  蒂梵尼创立不久就设计出了束以白色缎带的蓝色包装盒,成为其著名的标志。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蒂梵尼品牌首次使用不锈钢首饰盒,强调要银色,不要金色。
  Tiffany自1837年成立以来,一直将设计富有惊世之美的原创作品视为宗旨。事实也证明,Tiffany珠宝能将恋人的心声娓娓道来,而其独创的银器、文具和餐桌用具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经典设计是Tiffany作品的定义,也就是说每件令人惊叹的完美杰作都可以世代相传,魅力永恒。Tiffany的设计从不迎合起起落落的流行时尚,因此也就不会落伍。它完全凌驾于潮流之上。
  Tiffany的创作精髓和理念皆焕发出浓郁的美国特色:简约鲜明的线条诉说着冷静超然的明晰与令人心动神移的优雅。和谐、比例与条理,在每一件Tiffany设计中自然地融合呈现。
  Tiffany的设计讲求精益求精。它能够随意从自然界万物中?取灵感,撇下繁琐和娇柔做作,只求简洁明朗,而且每件杰作均反映着美国人民与生俱来的直率、乐观和乍现的机智。
  Damiani:Damiani家族与珠宝的开始,可以推溯到1924年,创始人Enrico Grassi Damiani在意大利的Valenza成立了一间小型的工作室,华丽的珠宝设计风格,让他的名声迅速扩张,成为当时许多极具影响力的家族所指定的专属珠宝设计师,在他死后,第二代传人Damiano在依循传统的设计风格之外,添加了摩登与流行的创意元素,同时积极将工作室转型成为珠宝品牌,并且以独特的Lunette(半月型 钻石镶嵌)技法重新诠释出钻石光芒,并且从1976年开始,Damiani的作品陆续获得国际钻石大奖(其重要性有如电影艺术的奥斯卡奖项)18次的肯定,让Damiani真正在国际珠宝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这也是Damiani吸引布莱德彼特注意的重要原因,一件来自现今设计总监Silvia1996年的得奖作品&&Blue Moon,让这位万人迷动起与她合作设计珠宝的念头,一同设计了送给珍妮佛安妮斯顿的订婚戒指与婚戒,也就是分别在日本狂卖的Unity(现改名为D-side)与P-romise系列,至此也让布莱德彼特多了一个珠宝设计师的新头衔。
  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是世界各国贵族和名流雅士所特别钟爱的顶级珠宝品牌。传奇般的历史人物和名流巨星无不选择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的珠宝以展现他们无比尊贵的气质与风采。
  VanCleef&Arpels曾为许许多多的王孙贵族、社会名流制作过高级珠宝,每一件都是极其华贵的珍宝:1937年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的婚礼设计过胸饰;1939年为埃及王后纳丝莉(QueenNazli)、公主法西雅及其他多名王室成员设计过王冠、颈饰、耳环、手镯等。1957年,摩纳哥王子雷尼尔(PrinceRainier)任命梵克雅宝为王室的饰品御用店。1978年,王妃葛莉丝在其女儿卡洛琳公主的婚礼上,也佩戴了一顶由梵克雅宝特制的华丽王冠。而王妃葛莉丝更是拥有大大小小梵克雅宝特制的王冠不下10顶。如今,当红影星章子怡也非常醉心于VanCleef&Arpels,在很多场合都可看到她佩戴VanCleef&Arpels的曼妙身姿。去年,她就选择了VanCleef&Arpels梵克雅宝浪漫典雅的FRIVOLEPAVE珠宝系列亮相&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一展影后风采。
  梵克雅宝赢尽天下女人的欢心,伊丽莎白&泰勒、索菲亚&罗兰、奥戴利&赫本、莎朗&斯通、茱利亚&罗伯茨,包括已经逝去的戴安娜等等,都是它的忠实顾客。
  Bvlgari:1964年,明星索菲亚&罗兰的宝格丽宝石项链被盗,这位拥有众多珠宝的意大利美人当即泪流满面,心痛不已。历史上,几位罗马公主曾经为了得到独一无二的宝格丽珠宝,不惜疯狂地以领地来交换&&自1884年于意大利罗马创立Bvlgari(宝格丽)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宝格丽珠宝及其配件以其华美的设计风格牢牢地征服了所有像索菲亚&罗兰那样热爱时尚的女人们的心。作为一个顶尖品牌集团,宝格丽所囊括的产品不仅仅只有珠宝,更有腕表、香水以及饰品等,而宝格丽其所属的Bvlgari集团如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三大珠宝商之一。宝格丽与钻石有着不解之缘,其彩钻首饰也成为品牌珠宝的最大特色。
  宝格丽是Bvlgari在中国的名字,十分有明星色彩。事实上宝格丽的珠宝以及配件在世界各大颁奖典礼上早已成为明星们佩戴的首选。宝格丽现任CEOFrancescoTrapani先生认为,宝格丽身上集合了一种&现代经典&的特质,既有古典的优雅,又有现代的创新元素,这个特征让宝格丽一直以来备受推崇。2003年底,宝格丽进入中国,对于中国的众多时尚消费者来说,这个来自于意大利的顶尖品牌还有些陌生。如何将宝格丽这个品牌的文化内涵传递给中国消费者至关重要,而开设全资投入的专卖店是一种很重要的了解方式,2006年春季,宝格丽于广州丽柏广场开设新店,这是宝格丽首次进入广州,同时这家店也将是宝格丽在中国最大的旗舰店,让华南地区的高端品牌消费者可以近距离领略宝格丽这个顶尖品牌的魅力。中国内地的专卖店亦被纳入了全球的销售体系中,在中国内地的消费者可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同步看到宝格丽的最新产品。
  据透露,内地消费者不但与世界同步见识到最新产品,还能在价位上享受与国际接轨的待遇。为了避免内地消费者因国外奢侈品牌的关税原因而必须付出较高的价钱,宝格丽特地定出中国内地的价格路线,即与香港地区的价格相近,内地销售的产品只高出一两百元左右,原因是宝格丽集团希望,通过让利来吸引该品牌的拥戴者们。其灵活的销售策略可见一斑。
  一般来讲,国际著名的珠宝品牌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历史悠久,其创立的时间与历程和钻石市场发展息息相关,并一直统治者高端的钻饰品市场;
  &市场营销独特,在钻石市场的不同发展时期总能找到市场营销的最佳切入点,并将品牌的演绎成故事在全球推广。这种独特的营销方式是将钻石文化通过产品一并营销,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人文精神的需求;
  &设计新颖做工精湛,这是做品牌的基础。不难发现每个钻石品牌背后,都有世界顶级的珠宝设计大师的身影。更加引人瞩目的变化是与之相关的的艺术家或设计师也加入到珠宝设计行业内,包括画家、服装服饰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园艺师乃至建筑师。他们的加入丰富或颠覆了原有的珠宝设计理念,更赋予和强化了珠宝品牌的文化内涵。
  上述的珠宝品牌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是Cartier,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在中国建立了12家销售网点。其他珠宝品牌也在不同时期进入中国市场,如2001年的Tiffany和2003年的Bvlgari。
  在国际珠宝品牌大局进入中国钻石市场的同时,国内和香港的业内商家也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培育有良好营销基础的珠宝品牌。2006年中国珠宝首饰协会和消费者联合确定的国内的珠宝品牌为?:六福珠宝 (香港著名品牌)、明牌钻戒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周大生钻戒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老凤祥钻戒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谢瑞麟钻戒 (香港著名品牌,公司成立于1971年) 、?周大福钻戒 (香港著名品牌)、老庙黄金首饰 (中国著名品牌)、金大福首饰店 (中国著名品牌)、戴梦得钻戒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老凤祥首饰店 (中国著名品牌)。这些本土品牌与国际顶级珠宝品牌相比无论是在市场营销、珠宝设计、珠宝工艺乃至珠宝或钻石文化的培育与传播手段都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其惟一的优势在于对中国钻石市场走向的了解和对中国文化、民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把握。因此如何提高本土品牌的竞争能力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在中国钻石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的珠宝商也在品牌的构建的过程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主要的方式为:
  &合作品牌:本土珠宝零售品牌&通灵翠钻& 于1997年在南京开了第一家专卖店,到2002年通灵翠钻已经在包括江苏所有二线市场在内的20多个城市建立了连锁终端。而 TESIRO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加工贸易公司EDT(Eurostar Diamond Traders N.V.)旗下的顶级品牌。 EDT总部位于具有500多年钻石加工历史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每年切磨超过150万克拉的钻石。2005年11月,EDT注资本土珠宝零售品牌&通灵翠钻&,推出&TESIRO通灵&品牌,&通灵翠钻&的总经理沈东军出任TESIRO通灵中国区CEO。
  两家公司合作建立品牌的基础是: 对通灵翠钻来说,要想走向全国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问题,钻石行业产品价格高,在售及库存产品资金占用量大,缺乏足够的资金积累进行快速扩张;二是品牌问题,中国内地钻石市场一直为香港和欧美品牌占据半壁江山。香港品牌全国渠道布局很早,占据了大众消费市场的很大份额,欧美品牌遵循全球既定的奢华路线,占据了中国钻石消费的金字塔顶端。本土区域品牌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全国市场的认可。
  而通灵的上游供货商EDT多年来一直希望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希望能寻找合作伙伴,使自己的产业链从上游供货商延伸到下游渠道。他们终于在2005年达成合作。凭借EDT的强大实力,TESIRO成功进驻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重点省市布局设点,迅速扩张。
  合作品牌的竞争优势在于整合优势资源,达到优势互补,其建立的合作品牌能迅速进入市场并能在消费者取到较高的认知度。但实际取得的市场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评价。
  &控股品牌:这里以老凤祥首饰店 (中国著名品牌)为例。日,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远洋宾馆举行2004年度股东大会,会上决定:将现在的企业名称&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老凤祥首饰(集团)有限公司在资产重组上至少已经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2001年,根据上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5家生产销售黄金珠宝首饰的企业联合在一起,组成&老凤祥首饰(集团)有限公司&。这一次,允许&第一铅笔&更名为&老凤祥&。其实质不是老凤祥允许不允许的问题,控股的第一铅笔自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中华第一铅笔对有着品牌价值优势的珠宝品牌老凤祥进行投资控股经营,这种方法比收购老凤祥的办法要温和一些。通过控股品牌分享老凤祥品牌权益,控股品牌以投资方的股本占绝对优势和投资方的股本不占绝对优势两种模式。投资方的股本占绝对优势,似乎对品牌的管理会更有主动性,更能分享优势品牌权益。控股和收购品牌模式在商界屡见不鲜。但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要解决企业战略规划、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全球珠宝顶级团队打造国际顶级钻石品牌Tr&sor。为了传承经典与尊崇的理念,Tr&sor构筑了阵容奢华的国际制作团队。首先,在原钻开发上,Tr&sor选择了以色列LLD公司。LLD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钻石矿源的顶级钻石公司,其开采、切割、抛光等工艺均居全球绝对领先地位。通常按照国际原钻统一标准,原本可以切割出0.5克拉的钻石,但为了达到Tr&sor标准,同等量的石胚只够切出0.25克拉左右的钻石。
  而在切割合作商方面,Tach&作为比利时传统钻石工艺的典范,拥有无出其右的切割技术,是世界精钻的最大生产商、销售商及DTC指定配货商之一,被誉为&顶级钻石的全球通用词汇&。
  在镶嵌工艺流程,新加坡Golden Success更是以世界首屈一指的镶嵌、独特设计及精湛的手工,为Tr&sor打造绝世精品。Tr&sor总裁欧础磐认为,想锻造一个经典的品牌,是要以产品的品质为根基,进而去开发一个市场的。基于对品质极致完美的追求,决定了Tr&sor必将以更为严苛的标准斟选每颗钻石。
  Tr&sor将成千上万的备选钻石送往行业最高权威鉴定机构HRD(比利时钻石高阶层议会)和GIA(美国宝石学院),并由他们对每颗钻石的重量、净度、颜色、切工及萤光等众多参数分别作出等级评鉴。只有重量0.30克拉以上、净度VVS1-IF、颜色F-D、切工ExExEx、萤光None的极品钻石才能最终为Tr&sor所用。
  投资大师罗杰斯中国巡回演讲时曾明确指出,他十分看好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目前中国的珠宝市场的年增长速度为15% 左右;其中高端珠宝的每年增长据保守估计至少有20%的速度。有关业内专家认为,Tr&sor国际顶级钻石品牌的推出填补了深圳珠宝产业的高端品牌空缺,明确挖掘了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潜力。
  Tach&公司比利时总裁Raymond cohen先生称,Tach&对Tr&sor这么一个以极致标准打造的国际顶级钻石品牌的前景预测十分乐观,Tach&预期第一期注资Tr&sor数亿美圆来开发这个全新的高尖端的珠宝市场。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是现时期业内商家通常做法。香港的珠宝品牌能够在中国钻石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与其有着最重要的关系。香港的珠宝商在对中国钻石市场有着准确的把握之后,其品牌的设计全部由世界顶级的珠宝设计师来完成,将钻石加工和镶嵌放在国内完成,并将产品投入到国内或国际钻石市场。
  上述的珠宝品牌的构建,其核心在于资金的投入和设计的理念。珠宝品牌的市场化运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并不断适应市场变化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确定的。
  四、结语
  国际钻石市场格局的变化和中国钻石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的钻石行业有序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中国钻石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政府对行业不断进行的同国际接轨的规范化管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平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个人财富的积累,中国的钻石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版权所有 &
黄金资讯 粤ICP备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阁下自行参考研究,阁下所做的任何投资及理财交易决定应自行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宝石锅和钻石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