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只差一步的意思三百字

文明只差一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 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
文明只差一步| ​ ​风​和​日​丽​的​早​晨​,​秋​涵​和​晨​凯​走​在​上​学​的​小​道​上​。​一​阵​扑​面​而​来​的​臭​味​不​得​不​让​他​们​捂​住​了​鼻​子​。​&​a​m​p​;​l​d​q​u​o​;​什​么​味​儿​啊​?​这​么​臭​!​&​a​m​p​;​r​d​q​u​o​;​晨​凯​瓮​声​瓮​气​地​说​道​。​&​a​m​p​;​l​d​q​u​o​;​好​像​,​好​像​是​垃​圾​箱​里​发​出​的​味​道​。​&​a​m​p​;​r​d​q​u​o​;​两​人​赶​忙​跑​过​去​,​那​些​饭​菜​洒​在​了​外​面​,​可​乐​瓶​,​煤​渣​,​瓜​壳​纸​屑​到​处​都​是​。​还​有​一​块​香​蕉​皮​,​一​半​在​外​,​一​半​在​里​,​还​发​出​阵​阵​恶​臭​。​苍​蝇​。​蚊​子​围​在​一​旁​,​不​时​&​a​m​p​;​l​d​q​u​o​;​嗡​嗡​嗡​&​a​m​p​;​r​d​q​u​o​;​地​叫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文明只差一步作文_百度知道
文明只差一步作文
提问者采纳
我都会再走一步!”那个小同学吃了一惊  有时候,这里离垃圾桶只有一步之遥,乱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个,以为自己做得蛮对蛮有理。 如果每个人扔垃圾时,便理直气壮地回了一句,走过去说,省去了环卫工人的辛劳,就会明白,以为那样做的不止他一个,这一步,我看见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拿着垃圾筐来到了教学楼下,彰显了我们的文明,那么即使值日生再勤快,文明离我们的距离很短,那仅仅是一步之隔,也无济于事。他瞧了瞧四周。  记得在四年级时,我吃完午饭,走出了学校的餐厅。忽然,发现我只是一个学生?多管闲事。我见状,那样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轻轻地把垃圾倒如应该倒的位置,关你什么事,赶紧转过身来。他说乱扔垃圾的不止他一个,迈着大步走了,都能再走一步,把垃圾倒在了垃圾桶旁,不愿闻垃圾的恶臭。每次去倒垃圾的时候,若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就可以随处扔垃圾的话,把垃圾倒得满地都是。 我真想“请”那位同学和我理论一番:“垃圾可不能乱倒啊!”说完:“哼。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趁一旁的老师不注意时。他为了省走几步
提问者评价
嗯,还好。最好是完整的满分的读后感,谢谢啦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过去看看,我们经常看见有人乱丢垃圾,又望望垃圾桶,并将它贴在了垃圾桶上。为了文明,有人上前捡垃圾,垃圾桶前方还堆着一些垃圾,前面有好多垃圾,而这就决定了文明与不文明。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明明垃圾桶就在旁边:果皮?”瑶雪皱着眉头埋怨道: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干得好。突然,快来帮忙:如果我们不告诉他们要讲文明!”瑶雪转过身去继续干她的“工作”,反正这事被我们看到了。过了一会儿,李泽阳和白瑶雪一同上学。正在这时。站在一旁的泽阳望望瑶雪,垃圾被清除了,泽阳一拍脑袋瓜想出了好点子!这样。”“好。”泽阳说着望了一眼垃圾堆。“泽阳,发现泽阳站在原地,而泽阳也拿起笔在纸上写了6个大字!”文明,这可怎么办呢!瑶雪想着便用手捧起一把果皮和纸放进垃圾桶,去走这么一步吧。望着干干净净的垃圾桶和上面的大字:“泽阳,不要怕麻烦。”瑶雪指着垃圾堆说道,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他不好意思地说道,前方出现了一个垃圾桶、纸,恐怕他们永远都不会将垃圾投入垃圾桶,有时离我们只有一步之远,应有尽有,陷入了深思,他们怎么这么不讲文明:文明——只差一步?”“就这么办了,唯有我们不怕麻烦去走这么一步!”泽阳的脸嗖地红了:“你干的也不错,瑶雪不禁竖起大拇指对向了泽阳,一股臭气扑鼻而来。“瑶雪?这时瑶雪向后看去,你看。两人走上前,文明之神才会降临到我们的身边,我就算做好事帮帮他们吧,你捡垃圾。”可是泽阳却纹丝不动,眉头微微皱起。“泽阳。算了,为了我们的环境,这儿怎么这么脏,“要不,我写张标语告诉他们要讲文明好吗。“泽阳,真像个垃圾场
只差一步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十一章&微型小说的分类
第十一章&微型小说的分类
任何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艺术。对于艺术来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小说的结构艺术是根据特定的题材、为表现主题,寄寓作家的审美意识,进行合理的布局的心理与实践过程。综观小微型小说结构艺术研究的成果与创作实践,现代微型小说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
按表述体式分类
一、新闻体式
小小说具有新闻性,是时代的晴雨表。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五光十色,为小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的素材。现代微型小说一诞生,就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火热的现实生活孕育、促生的时代的产儿。由于它篇幅短小,易于迅速反映现实生活,因此,时代的发展变化、世态万象都能及时在微型小说中得到它们的影子。有些微型小说不仅在形式上如新闻报道短小精焊、简明扼要,而且在内容上也吸取了新闻报道的长处,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及时反映新近发生的现象,于是人们就把这种微型小说称之为“新闻小说”、“纪实性小说”、“信息小说”。
新闻体微型小说的写法是,尽可能地将丰富的原始细节一一容纳在作品中,对原型人物的思想与情感表达作文字上的润色加工,而这点正好是“新闻体”小说与“新闻”的区别。有的微型小说作品,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集中突出一点,反映现实生活的全貌。如刘忠平的《淑芬婶的新发现》,从眼前写起:淑芬婶“望着急急而去卖余粮的孩子他爹的背影,发了一阵呆,出门前,他简直让人……她不由得摸着红红的腮帮,突然有了一个了不起的新发现。”作品从淑芬婶丈夫手的三次变化,即镜头的三次“闪回”,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澳大利亚作家亨利·劳森的《他母亲的伙伴》,就像一篇新闻报道一样,直接了当从开头到结尾,很自然地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原因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时间是“电灯光”照耀的夜晚;地点是“剧院门口的台阶上”;人物是一个穷困的“妇人”和她的孩子以及一位“绅士模样的人”;事件原因是那绅士想到“台阶上的妇人”那里买报却被抢生意的报童拦住了事件的结果是“绅士模样的人”发现那妇人手中抢走生意的正是妇人的孩子,孩子那么小就已经成了他母亲的商业伙伴。这篇小小说像新闻报道一样进行表述,没有任何修饰和空洞的议论。
特别须要指出的是,采用新闻体式写作的小小说与新闻报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它们的写法和要求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杜撰,要查有实据;而采用新闻体式写作的小小说却不一定实有其事,它往往是根据新近发生的社会现象虚构出来的,显然比新闻报道更具文学性。此外,小小说和新闻报道的区别还在于:新闻常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里,而小小说则往往把“谜底”藏在“结尾”处。
二、散文体式
在小小说创作实践中,愈来愈显示出向其他文学体裁积极借鉴、横向吸取的趋势,借鉴散文的结构、叙述方法来写小小说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散文体式的小小说采用淡化情节、强化心理意识的手法来谋篇布局。在具体的表述中,或加强小说的抒情成分,创造有诗情画意的意境;。增加“非情节因素”,写人的意识和下意识、内心感受与理性分析。尽量用第一人称写,如叙家常,亲切自然。在结构上,采开发性的时空结构,即突破一定时空的限制,以思想情感发展的线索来贯穿不同的时空。这种体式的小说,把记叙散文中以物寓情,借物写人的方法运用在作品中,以推动人物的刻画、故事的深化,表达人物的感情。
散文体小说与散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体,其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允许虚构,而后者以写真人真事为主。当代小小说作家刘国芳擅长使用散文体的表述方式写作,比如他的《枯树》写梅在追一个很年轻、很潇洒的男人,这里本无故事可言,但作者却把时序拉长,写梅在追逐过程中,由姑娘变成了一名老妇。那朵花由鲜嫩变成枯萎,便赋予了象征。再如苏童的小小说《最贵重的礼物》,写一个警察的故事。这篇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伏笔,没有悬念,只是按时间的顺序,先写他为救囚犯而主动献血,继而写他拒收囚犯家属欲送给他的结婚礼物——两枚金戒指,最后写他在退休的那一天,他“收下了他平生唯一的一次礼物”,这礼物就是“一个洁白的信封,里面是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队长,您退休了,我们这样的人需要您这样的人来改造啊……”这是他一生中受到的唯一的也是最贵重的礼物。他的工作得到了囚犯们的认同,这份礼物他是当之无愧的,他在平凡的工作中拥有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篇小小说,就是用散文的结构、散文的笔法写的。
三、杂文体式
杂文短小精悍,尖锐活泼,针对性强,幽默风趣,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被称为“文艺轻骑兵”。它和小小说的特点有许多相近之处:题材广泛,以小见大,灵活多样。杂文的选材一般都比较小,一个故事,一段引文,一句诗词,一件小事,一个比喻,往往是杂文要写的题材;一条狗,一只蜘蛛,几个苍蝇,也能借此生发出一篇绝妙的杂文。它往往从一点写到全局,由个别反映一般,从一人、一事、一物、一语中,反映出具有深刻意义的大道理来,正象鲁迅说的那样:“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杂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和小小说的特点和写法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借用杂文的表现手法来创作小小说,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常见的写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是:
其一、谐笑讽刺法。把生活中可笑的事情加以集中和夸张,使事情显得更加可笑,让读者在笑声中分辨是非,得到有意的启迪。这是一种把生活喜剧化的手法,不用严肃的批评、指责,而用笑来进行规劝和讽刺。讽刺与幽默不同,幽默是滑稽,是噱头,是取笑乐,是谑而不疟,是日常生活中生活情趣或智慧、乐观、自信的特殊表现。讽刺则不同,讽刺是笑为刺,进行批评教育。讽刺往往通过不协调的强烈对比和高度放大的夸张,对悲剧性的事物作喜剧性、滑稽戏的处理。如此一来,讽刺取得奇妙的艺术效果,正象李渔《曲话》所言:“于嘻笑诙谐处包含绝大文章。”请看下面一篇小小说《抢座》:
&&&&&&&&&&&&&&&&&&&&&&&&&&&&&&&&&&&&
座&&&杨洪啸&&
&&&&&&&他冲了上去,两手扳住车门,用力一拉,胳臂肘朝后一捣,两腿一瞪,上了车。
哎,只差一步,满座了!猛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空位,一个老奶奶正弯腰在提包里找东西,他挤到空位前,一屁股坐了下去。
老奶奶连忙制止:“嗳,这位子……”
他故意装着没听见,转头看窗外。
老奶奶立起身,手里拿张旧报纸:“小伙子,这位子……”
“这位子你包了?”
“这位子脏!”
“咱不怕脏!”
“不知谁吐在这上面了,这不,我找纸擦擦……”这时,他才觉得屁股底下粘糊糊的,用手一摸,
像被扎了一下,跳了起来。
(《作品》1987年第二期&)
这篇小小说全文不组三百字,但是,读过之后,却令人久久难忘。它像一幅漫画,画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抢坐,是人们乘坐公共汽车、电车时,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有些人,常常为了一个座位而口秽言,甚至大打出手。一个人灵魂的高尚与卑鄙,行为的文明与粗野,常常在一个汽车座位前尖锐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作者正是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集中加以描写,在鲜明的对比中,使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二、暗藏讽喻法。
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作者觉得需要批评或规劝,但不采用正面指出的办法,而是“反话正说”,用肯定甚至赞扬的口吻,实际上言外却包含相反的意思,这意思需要读者去品味才能体会出来。如王蒙的小小说《互助》(《微型小说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91),写一位“跻身文坛”而又“总是红不起来”的作家,请某位评论家帮忙写批评文章。“我深知凡被你批了的,都可以风行全国,名震环球!而你也可以获得另方面的美誉和利益,那才叫相反相成,相得益彰。”寥寥数语,就把一种卑劣的灵魂写活了。
讽刺手法的运用,在杂文和小小说中是不尽相同的。杂文依据的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且大多就事说理,叙议结合,而小小说的“意”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所写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甚至完全是虚构的,因而更自由,可以把对象刻画得比生活中更加荒唐可笑,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小小说在作者一搬不发议论,让读者自己回味思考。请看下面一篇小小说《灵犀》:
刘副会长已进入昏迷状态。强心剂,人参粉末中再掺葡萄糖静脉注射,依旧不睁眼。
“爸爸!”从东北赶回来的儿子儿媳哭喊着,“我们给你带来了天麻、人参。”副会长依旧昏迷。
“爸爸呀!”从法国赶会的女儿轻叫着,“我的博士论文通过了。你睁眼看看我吧!”副会长仍旧
双目紧闭。
“老刘,咱们老三回来了,她刚生一个男孩。咱刘家第三代总算有了男孩,你高兴就睁开眼看一下吧!”老伴手执一婴儿。副会长仍旧双目紧闭。
“老刘,”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协会理事长说:“对不起,我先走一步,还有个重要的人事会议。”
副会长双眼忽然睁开了。
(《百花园》1988年第二期)
读这篇几百字的作品,我们不难领悟到它的弦外之音,画外之话。刘副会长在弥留之际,家人无论怎样悲痛地哭喊、呼唤,都不能使他睁开紧笔的双眼,但是当协会理事长说要去参加“人事会议”时,他却奇迹般地“双眼忽然睁开了”,一个临死不忘官职升迁的官迷的可笑形象跃然纸上。
四、寓言体式
寓言,是一种通过假托的人物和故事,形象地阐述深奥哲理的文体,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使读者获得一些启迪或教训。现在欧美和中国许多作家都借助寓言创作小小说,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寓言体式小小说,是小说与寓言的联姻,它吸取了寓言虚构怪诞故事,折射人生哲理的特长,运用小说发笔法写作寓言式小说。这种体式的小说,形象多姿多彩、鲜明生动,情节丰满,主题多义,很受读者的喜爱。此类小说,如汪曾棋的《尾巴》,贾平凹的《老人和鸟》,中英杰的《鸟的喜剧》、《雁的悲剧》,魏金栋的《人与猴》等。
寓言和寓言体式的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一、寓言十分注重故事的“寓意性”,而寓言小说则更多的注重“故事性”。寓言一般情节比较简单,从故事中引出一个道德教训;寓言体的小说是寓理寓教于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生动的细节之中。其二、寓言的道德教训往往直接点明,在结构上表现为篇首点出或篇末挑明;在形式上,或由作者直接道出,或由故事中的角色言明。寓言体小说,通篇只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寓意是从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暗示、流露出来的。其三、从一则寓言中引出的道德教训一般只能有一个,而寓言体小说道德教训大都可以作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解,它通常是既有道德教训,又有道德意义。寓言体小说的讽刺性、象征性和影射性要比寓言丰富得多。
请看小小说《雁的悲剧》:
雁的悲剧&&&
天要黑了,一群南飞的雁落在湖畔。饥饿、劳累和寒冷让他们非常难受。
& 雁儿们望着西沉的太阳,情绪低落,昏昏欲睡。这守夜的雁奴,便自然摊在
& 最新丧偶的寡妇名下。为什么这样安排,不大清楚。打孤雁,便是他们那个王国的宗法。越是凄苦义务越多,连睡觉的权利也要贡献出来。不过雁奴似乎无意去计较那不公平的待遇,她伶俐的站在土丘上,机警地歪起脑袋,一只耳朵捕捉危险的信息,另一只耳朵倾听在草堆栖息的伙伴的动静。啊,那一对对夫妻多么幸运,或许正在梦中憧憬着明天能落在食物丰盛的好地方吧!
& 夜渐深沉,风声凄紧,一种古怪的声音远远传来,几个小黑点仿佛在朦胧中闪动……这是梦吗?不对,昨天不就是这样的小黑点夺走了我最亲爱的伴侣吗—
& —从那里喷出一股火焰,铺天盖地的沙子打过来,于是它张开臂膀遮住我的胸脯,一刹那间便从天上掉进了无底的深渊。她不禁慌忙发出本能的警告:“伙伴们醒呀,危险——”
& 雁儿们骚动了,纷纷探出头来,可是大家什么也没有发现,那古怪的声音和
& 小黑点霎时隐没了。“我们睡得好好的,你瞎咋唬什么!”“想你死鬼了吧!也不
& 害臊!”“这家伙一准是患神经病了,给她治治……”
& 那群因未能吃饱而满心怨恨的小生灵,立时鼓噪起来,扑过去拔她的毛,拿
& 她出气。她本想申辩的,不过,最好还是把头埋起来吧,说不定这还真是我自己的过错呢!
& 好久好久,喧闹平息了,傻瓜们又渐渐进入梦乡。这倒霉的哨兵才把脑袋从
& 泥草里拔出来,忍住浑身的伤痛,跛着脚重新爬上土丘。哎呀,不好啦!那些小黑点又闪出来了,还有几条绳子在晃动!发警报吗?假如又跟方才那样闹鬼呢?
& 他们会把我杀死的。最聪明的办法,当然就是趁那些黑洞洞还没有喷出火来的时候独自逃走,藏到安全的角落去……可是,此刻她绝不再怀疑她的眼睛了,那巨大的网子明明正在顺风的方向拉起来,乌黑的枪口却从逆风的方向迅速逼近。
& “逃命吧——逆风飞呀——”那可怜的雁奴嘶喊起来,衔起一块泥巴掷过去。
& 在发出震耳欲聋的第一声巨响的同时,傻瓜们全部逃跑了。只剩下这悲惨的
& 守夜者,她也想飞,可是扑腾了两下,原地不动了——那羽毛早已被同伴们拔光了。当她侧起垂死的头,望着已重新集合起来的人字形队伍在自由的天空向南飞去的时候,一只大手掐住脖把她拎起来:
& “瞧这只没有毛的丑鸟,就是它坏了事!”
& “狠狠的煮!拿它下酒!”
五、诗歌体式
把诗歌创作中“凝练含蓄”的表现手法和“借一斑而窥全豹”的技法巧妙融合起来,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形式,而这种形式的文章篇幅又是短小的,这就是诗歌体小小说。诗体小小说的本质仍然是叙事的,不过,它要借助诗的凝练含蓄,借助于诗的节奏和韵脚。这种小小说具备更大的容量,更深长的意味,更美的形式,因而就更具有艺术的魅力。
文洪创作的《绿蒙蒙的细雨》就是一篇诗体小小说。它只用了五百多字,就为我们唱说了一个完整而幽默的故事。一位新婚少妇,主动地为一个一同从图书馆走出来的男青年撑伞,二人并肩走在大街上,并且,当新郎看到此情此景以后,毫不吃醋。这就赞美了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广阔无私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时批判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道德观念。
诗歌体式的小小说,常常采用比喻、拟人、双关、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述。但在具体的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单单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整篇作品的构思上。
请看修祥明的《小站歌声》:
小站歌声&& 修祥明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黄静谧。苗禾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站在这里为他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上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门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办婚礼,婚后,就在那里定居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只将一串串难舍难离的泪水洒下。
远处传来列车的长鸣。
四十多个孩子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凄悲地站着。
班长说:“咱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吧。”
歌声在夜空中响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这歌声,低沉悲哀。这是孩子们真诚的祝愿。
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一样随车跑着,唱着……
好人一生平安。
歌声像让泪水滤过似的。
车上,苗老师失声痛哭起来。
孩子们怎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三天前,去县城体检,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他旅途上,她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1993年)
小小说特别重视结尾的艺术。美国著名评论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把它当作微型小说三要素之一:“1、构思新颖奇特;2、情节相对完整;3、结尾出人意外。”这篇小说的结尾恰似凌波仙子临去那秋波一转,让人勾去魂魄,似惊似呆,余意绵绵。
《小站歌声》表面上是一首老歌《好人一生平安》但实际上歌声里含有双重象征意义。它不但是一首生命的悲歌,同时也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老作家柯灵称赞它“情景如画,包孕长深;汪曾祺则这样评价它:“《小站歌声》可以说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的抒情诗,或者可以说是一篇抒情体小说。这样的诗体小说,在目前的微型小说里是不多的。”它的语言简洁、优美、整齐而含蓄。孩子们多苗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深深寄托于“贴着红双喜字的一篓子山核桃、一首真诚祝福的《好人一生平安》的歌曲里,虽然歌声像被泪水滤过似的”这些描写里。苗老师对孩子的依依不舍、对孩子的感激之情、牵挂之情也深藏在“失声痛哭的泪水中”的叙述里。这些语言充满一种诗化般的抒情意味,但也使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的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乡村女教师形象在诗化般的语言中渐渐凸现,渐渐清晰。用诗化般的语言来写作品无疑给小小说的创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而且这种写法使作品中流露的感情显得更真挚,更感人。
六、镜头体式
小小说因其篇幅短小,在选材上,常常只摄取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或是一个逼真的细节,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一种情绪,一点感受,一声呐喊……好似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像电视小品、街头特写,集中突出一点,反映生活的全貌。这种镜头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生活中现成的典型镜头。一篇作品只写一个镜头,叫“特写镜头”。这个镜头比较集中、单一,表面上看像是很随意的一句话,一个普通的动作,一声赞叹,一个对比,实则典型、深刻、有意蕴。如司玉笙的《书法家》。
其二,把生活打碎,重新排列组合后的典型镜头。这种镜头小说是以生活场景为中心,连贯地出现两三个小镜头,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将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描写一组生活画面,共同表达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如小小说《诗人论诗》,围绕诗人坐车,出现了几个非常简洁明快的镜头:候车谈诗,登车踩人,抢座谈美,乘客嘲笑。几个连贯镜头的闪现,揭示了“诗人”言行的矛盾,折射出“诗人”虚伪的灵魂。这一组表现力极强的镜头,是作者提炼生活、重新剪辑的结果。再如下面的描写:
古城。深夜。突然,一阵尖利、厉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搅乱了夜的宁静。于是,我们看到:A司机的得意,B将军的被惊醒,C作家的被打断思路,D病孩的被折磨,E法院院长的沉思及F星星发出的感叹和疑问。上述这一连串的镜头,不是哪一部电影或电视提供的,而是小小说《!——》中的一组生活画
面。影视中的蒙太奇手法,在此得到了巧妙的运用。
其三,用“闪回镜头”。&
用眼前的镜头带出以前的生活,如电影中的“闪回”镜头,几个“闪回”把读者带进以前的画面,使读者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刘志平的《淑芬婶的新发现》,作品从眼前写起:淑芬婶“望着急急而去卖余粮的孩子他爹的背影,发了一阵呆,出门前,他简直让人……她不由得摸着红红的腮帮,突然有了一个了不起的新发现。”作品以淑芬婶丈夫手的三次变化,即镜头的三次“闪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改革开发给农村带来的崭新变化。
七、漫画体式
一般说来,漫画是用一种略带夸张的笔法,把生活中一些可笑的人或现象简笔勾勒出来,线简洁,重在传神,往往具有幽默感和讽刺意味,使人解颐。小小说创作也有借鉴这种方法的。作者在生活中提取一些好笑的因素,寥寥几笔,把画面勾勒出来,或赞扬,或揶揄,或讽刺,或鄙弃,往往能引发读者的笑声,并使读者在笑声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请看《鹦鹉》:
某君口吃,爱鸟如命。尤其鹦鹉八哥之类。
一日闲游于市,见人出售鹦鹉一只 ,善学人语,君即购之。
一周之后,君至鸟市,出售此鸟。有人问其故。君答道:“此鸟……口……口……吃……吃,不……不……不可……教……也。”
篇幅虽短,但它不是小幽默,小笑话,而是一篇成功的小小说,它有故事,有情节,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人并不少见。自己做错了事,犯了错误,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反而强调客观理由,找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这篇精致的作品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讽刺力量不言而喻。
漫画勾勒的作品应引人发笑,否则就失去了漫画的特点。为此,它常用集中、夸张、变形等手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失真;从内涵上看,更加传神。像《鹦鹉》中的人物,虽然略带夸张,但却使人感到真实,好象在哪里见过这类人。
当然,使用这种方法,要掌握好分寸感。适当的夸张或变形有助于说明问题,过分的夸张和扭曲就失去了真实性,反而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八、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就是作家站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以现代人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典故、轶闻趣事、神话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赋予“旧事”以“新意”,也称“朝花夕拾”或“旧事重提”。如《武大郎发迹》、《宋江过年》、《武松杀嫂》、《霸王别姬》、《白娘子工程》、《阿Q新传》等。
近就年,在高考话题作文中,出现了许多此类的小小说满分作文。如2001年南京考生蒋昕捷的《赤兔之死》轰动一时。此后,这类“故事新编”小小说在高考作文中十分火热,且佳作迭出。
具体来分,“故事新编”有以下四种类型:
1,遵照人物性格逻辑规律续写故事,如《阿Q成了大款》;
2,违反人物性格逻辑规律唱一反调,如《孔融让梨之后》;
3,赋予历史事实或故事以新的内涵,如《唐僧师徒征婚》;
4,对有定论的成语典故反弹琵琶,如《龟兔第二次赛跑》。
请看小小说《赤兔之死》:
&&&&&&&&&&&&&&&&&&&&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即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被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相马。
马忠引伯乐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曰:“&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如此。”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者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这篇小小说是一篇得满分的高考作文。2001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位考生,借鉴《三国演义》中的某些内容,采用故事新编的写法,以文言白话的语言,创造性地写出了这篇优秀的应试作文,其实,它也是一篇出色的小小说。
如何根据原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改编,做到既切题又创新,这是写作此类作品的一个难点。本文的作者借用《三国演义》的内容又不囿于原著,而是大胆地从中撷取赤兔马以及相关的人物、事件,化大为小,围绕“诚信”,重新构思编排故事。文中,巧借伯喜与赤兔马的对话,将马人格化,在对话中推进情节的发展,抨击董卓,鞭挞吕布,褒扬关羽,表达“诚信”的理念,以“士为知己而死,人为诚信而存”作为它恪守诚信而视死如归的最终信念,感人至深。赤兔马如此,何况知书大理之人乎!这正是这篇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九、新笔记体式
中国古代小说史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全书主要记叙狐鬼神怪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他写作的用心是以期“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在语言上的特点是,运用文言,质朴淡雅、亦庄亦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其的评价是:“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被公认为是一部优秀的笔记小说,鲁迅称之为志人小说之集大成者。著名作家孙犁在《笔记小说》中说:“中国小说史把《世说新语》列为小说。因为这部书主要记的是人物的言行,有所剪裁、取舍,也有所渲染抑扬。而且文采斐然,语言设备感到,意境玄远。”
当代把这种小说,叫作新笔记体小说。“所谓新笔记,也就是传统小说在当代的翻版,有联系,也有区别。常常使用第一人称写作,或者是作者的主体意识在叙述的行进中起到导航的作用。这类小说的共同性的特征是,以漫不经心的口吻开始叙述,一般不大注意情节的完整性,只写一个人或数人的片断,或写某些生活场景;篇幅短小,不注意结构的缜密和完整;大多数借题发挥,言近旨远,微言大义,具有诗化、散文化或哲理化的特点;语言简洁洗练、富于幽默感,或淡泊疏朗,或含蓄调侃洒脱自如。如人们谈论较多的汪曾祺以他故乡苏北高邮地区为背景“高邮系列”:《受戒》以及人物素描式的小品《陈小手》、《异秉》、《岁寒三友》等。这种人物素描式小品更具笔记小说形式上的审美特征,因而更是“新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此外,贾平凹这些年陆续发表的“商州系列”中的短章,何立伟的“绝句式小说”,还有寻根作品的一部分,如韩少功某些表现寻根意识的短篇,都可归为“新笔记体小说”。陆文夫短篇小说中属于小品一类的,例如《圈套》、《秋风气》、《放羊》、《天时地利》以及《围墙》等等,也都以视为“新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当代小小说作家孙方友虚构一个陈州——系列,更是当代“新笔记体小小说”的代表作。
请看阿成的《教堂的钟声》:
&&&&&&&&&&&&&&&&&&&&
教堂的钟声&&&&
&&&&在新西伯利亚市,我住在火车站前的一家叫“星”的旅馆里。
旅馆里各种设施还可以。除了仙女和独角王之外,超市、酒吧、咖啡座、邮局(还卖各种旧的纪念邮票,极便宜),应有尽有。还有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舞厅。
晚上没什么事,我常在旅馆的各个设施之间闲逛。
外界,似乎自入冬以来一直下着大雪(看来雪还将下下去)。大雪正统治着这座寒冷的城市(我忽然明白俄国人喜欢穿长筒皮靴的道理了)。这样的季节里,俄国朋友们经常去附近的山区滑雪(像在天空中滑翔的苍鹰一样),或者去森林打猎。可他们晚上干什么呢?难道就坐在壁炉前读《克雷洛夫寓言》,或者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吗?
&于是,他们就到“星”旅馆的舞厅来跳舞。
&&这里我只说与我有关的一件小事——是啊,我好像这一生也没有资格谈大事啦。大事离我太遥远,似乎在荒凉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便是一缕轻快的风也吹不到那里去了。
&&还是说我的故事吧。
&&&我站在结满银色霜花的窗前,吸着味道有点怪的俄国烟。俄国烟甜丝丝的,有点像吐鲁番十字街头小贩儿叫卖的莫合烟。
&&&我看见陆陆续续来跳舞的俄国人都把大衣存在衣帽间里,然后在卖鲜花的老太婆那儿买一枝鲜花之后再进到舞厅里去(女人并不买,尤其是那种衣着像太空女性或时装模特儿似的女人看都不看)。
&&&我怡然地看着这一切。
&&&窗外款款地落着大雪。教堂的钟声透过一道道雪幕,逶迤地传了过来。上帝正在为人类叹息呢。
&&&悠扬的钟声之下,我也想买一枝鲜花……
&&&只是送给谁呢?
&&&&大大小小的钟声,响彻在新西伯利亚市住宅区的上空,那是为赎罪的人们清洗着灵魂吧。
&&&我心里在十几次地重复买花的动作:付钱,然后拿着那枝红玫瑰随着散场的人流走进舞厅——这才是悲剧的高潮。
&&&教堂的钟声停了,渐渐地,余声也消逝尽了。
&&&舞会已经进行一半时间了。卖花的老太婆膝前的那几只铁桶里也只剩下一枝玫瑰。
&&&老太婆叹息一声,打算收摊儿了。
&&&于是,我走了过去:付钱,买下了这枝玫瑰。然后,送给了这位老太婆(这个老太婆像是鞑靼人,大约有七十岁,或者八十岁)。
&&&我做了一个手势羞涩地说,送给你。
&&&老太婆拿着这枝玫瑰,灿烂地笑了——窗外的鹅毛大雪像在圣诞之夜里一样。整个俄罗斯都在为祝福啊。
她拿着那枝玫瑰深情地嗅着,然后像少女一样旋转着跳起舞来。
我站在一旁轻轻地为她鼓掌。
这篇小小说曾获《小小说选刊》1997——1998年度优秀作品奖。
著名小小说作家候德云说:《教堂的钟声》体现了阿成一贯的风格,也是新笔记小说的共同特征——以漫不经心地口吻开始叙述。在开篇7个自然段里,也就是占全篇三分之一的篇幅,叙述的内容与核心事件没有紧密联系,顶多算得上是事件发生的背景。那个叫“星”的旅馆、旅馆里的设施、外面的大雪、俄国人的生活习惯、舞厅等等,所有这些,在别的作家那里,可能三言两语就交代清楚了。阿成不愿意这样,他不惜耗用大量笔墨将他们娓娓道来。背景与事件,在漫不经心是叙述中融为一体,使作品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厚重感。
这种漫不经心,不是随随便便,而是作家竭尽全力所谋求的悠闲与精细。
&&&&&&&&&&
按风格流派分类
一、写实类
&&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是小小说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以其篇幅短小、轻捷的特点最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以现实生活中的微波细澜打动读者,启示人们去思索生活的真谛,使在顷刻间在精神上有所得益。因此,观察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积累素材,积累感情,是写好小小说的先决条件,是一个小小说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小小说快捷敏锐,轻便易成,比别的文学样式更接近现实生活。它往往取材于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或是几个逼真的细节,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就能把当前生活及时迅速地化为艺术,它象电视小品、街头特写那样,所写的都是人们周围可以见到的人和事,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人们可以通过小小说中的一枝一叶,一笑一叹,去透视时代精神、社会本质、人生哲理。
小小说往往写一人一事,人物情节比较简单。它虽然情节单一,却具有内在节奏。它以尺水兴波之法,通过内在节奏产生曲折有致的变化,人物性格某一特征在单一情节的节奏中展现出来。小小说《“书法家”》(《南苑》1983年第3期)不到二百字,写高局长在书法比赛会上挥笔留字的场面,写得一波三折,饶有情趣。作品没有什么情节,但仍有其内部节奏。人们请前来观看比赛的高局长留字纪念,“写什么呢?”他小咪咪地提起笔,歪着头问。高局长沉吟片刻,赫然写了两个大字:“同意。”留字“同意”,令人喷饭。这时,有人请他再写几个字,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原来如此,一语道破了天机。小小说通过高局长的言行、神态举止,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高局长的官僚作风昭然若揭。尤其是最好一句自白,妙趣横生,言尽而意无穷,使人拍案叫绝。作品虽然只写了一个简单的场面,两句简短的对话,但作者通过缩龙成寸的艺术构思,把握住事物的精髓,抓住了人物性格的核心,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官场中某些官僚主义者的官僚作风。
二、荒诞类
国外许多作家经常采用荒诞的艺术手法写作小小说,如匈牙利作家厄尔凯.尼依斯特就是专写怪诞式微型小说的,西方评论界因此称他为“怪诞形式在匈牙利的倡导者。”日本的星新一在他的多达千篇的小小说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怪诞式作品。我国当代一些作家对于怪诞式的微型作品也早有尝试,不仅根据生活真实运用放大和集中的手法,而且还用了超越现实的夸张法。谌容的《减去十岁》(载《人民文学》1986年2期),写的是荒诞的故事,说上面即要来一个文件,把大家的年龄都减去十岁。据说是年龄研究会经过两年的调查,开了三个月的专业会议,认为“文革”十年,耽误了大家十年的宝贵岁月,这十年中的生命负数,应当减去。这一“特大喜讯”使很多人大为振奋。即将退下来的领导干部,因为减十岁,不退了,他精神大振,要重新培养接班人;刚要接替领导职务的,却有了一点失落感;本来就不相配的、一对四十的夫妇,因为减了十岁,就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打算,因此还大吵了一场;二十九岁未婚的“大女”,也一下子年轻了十岁,而感到从此再也不受人歧视了,她要上大学,向着新的目标前进。但大家都欢天喜地,要开大会庆祝“欢庆青春归来”时,忽然几十个已经办了离职手续的老同志要回机关工作了。新招来的十八九岁的青工抗议了:“又要把我们打回去上小学三年级,没门儿!”幼儿园的娃娃也嚷道:“减十岁,我们回哪呀?”显然,小说是超越了现实生活的,是荒诞的、夸张的。夸而有节,这种夸张是源于现实生活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种心理状态。“要是倒回十年啊,我就……”这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有的感叹、遐想。这篇小说就真实地写了这种虚幻的设想转化为真实的种种情况。从这个荒诞、夸张的故事中反映了很多令人思考的东西。
三、嘲讽类
所谓嘲讽,就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不良现象、不正之风,进行嘲笑讽刺,或严厉地抨击,或善意的规劝,促使其转变、转化。嘲讽,总是离不开夸张,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讽刺的生命依然是真实。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以能否准确击中被讽刺对象本身确凿存在的缺点或恶习为依据。所谓讽刺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决定于作者能否以及如何把漫画的艺术变形和严肃的生活逻辑巧妙地结合起来。美国的马克·吐温,就是擅长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现实矛盾的。他在短篇小说《我怎样编辑农业报》中,先是用极其夸张的笔墨,把一个担任“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的“我”写得对于农业知识一窍不通诸如他竟以为萝卜是长在树上的,南瓜是柑橘科蔬菜,种小麦就是把麦秸插到地里去,公鹅也会产卵,等等。要说无知吧,这位代理编辑可真是无知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作者运用夸张手法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你却不能不承认其中却又准确地抓住了某种真实的社会现象,并且辛辣幽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小小说中也不乏此类佳作。请看沙叶新的《饱学之士》:
饱学之士&&&&&
&观念更新,姑娘们的婚恋观最善于更新。解放前别提了,那时候姑娘们没自主权,“全凭父母一句话,屎壳郎,癞蛤蟆,都要嫁”。解放了,姑娘们才开始有权选择意中人,50年代那会儿,当兵最光荣,姑娘们“不爱金,不爱银,最爱肩上有星星”,大多爱找当军官的。到了“文革”,又不一样了,“只要成分好,别的不计较”,所以,当时的国营企业工人、三代贫下中农最容易娶到如花似玉的老婆。80年代初,又一变,有那么一阵子是“姑娘找老公,专找海陆空”,凡是有海外关系的、落实政策补还一大笔钱的、家有空房的,姑娘们都趋之若鹜,你争我夺。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姑娘们的心也高活了,找港商,找洋人,找什么样的人都有;还有一些“华籍美人”,专找那“美籍华人”的。但也有许多不同流俗的姑娘,由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使然,别具眼光,爱才若命,“只要学问高,就把彩球抛”,专找那真才实学的郎君。&&
绝代佳人黄娅便是不同流俗的姑娘。
黄娅今年二十七,不算小了,之所以至今没有婚配,就是想找一个饱学之士。找呀找呀找,还真让她找到了。
&那天,黄娅在书店,面对浩瀚的书海,她深感自己的浅陋无知。
“有没有《美学入门》?”黄娅不那么自信的问营业员。
“有。”营业员说。看他找了很多书架,一层一层地找,也没找到这本书。
&一个男子不知何时来到黄娅的身边,他突然用一种似乎转速不对的声音一口气说道:“浅表层次信息载体积淀于框架深层之书的群落耗散无序之网络淡化现象之走向致使文化消费呈现危机氛围。”
&他说什么?黄娅不知其所云。但从这男子的语气和态度上推断,黄娅似乎感到他在谁书摆得不好,所以找不到。但他干吗不直说呢?而且说得又没标点。黄娅想也许是有学问的人都是这么说话的;假如说得平淡如水,那还有什么学问可言?黄娅侧身看了看这个男子,只见他高挑的身材,清瘦面孔,戴副金丝遍眼睛,头微仰,下巴前伸,目光居高临下,没学问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架势的。黄娅顿时肃然起敬。男子又说道:“种姓符号余非社会角色诗人。”
&&&黄娅似懂非懂,心想他大概是在作自我介绍:他叫余非,是个诗人。不,也许他说我不是个诗人。说话没标点,真难断句。
&&此时,这个可能叫余非的诗人或者他不叫余非也不是诗人的男子又向黄娅伸出手来:“一丁角色期待使用非语言的重声姿态符号期待与另一个角色系统的沟通and反馈。”
&这下黄娅看懂了,她的懂并不是听懂了,而是看懂了。谁都看得出一个人向你伸出手意味着什么。黄娅很高兴地也伸出手,她想这可能就是对方期待的反馈。
他们就这么认识了,而且很快就进行了约会。
他是叫余非,也的确是个诗人,第一次约会,余非就向黄娅出示了他的诗作,标题为《熵与性的倒错及孤独的裂变》,全诗有四句:绿色的乳房挂在透明的树枝上/在厕所尽量把蓝色的屁放响/叫春的猫排泄出一碗酒刺/负面超越人生&&&。
黄娅怀着崇敬之心将这首诗反复吟诵了三遍,她不敢说不懂,这倒不是担心会暴露自己的无知,而是害怕伤害诗人的自尊,所以她尽力作出充分理解并被感动的样子。但最后一行的三个字她实在不解其意,是忍不住问了:“最后三个字是不是缺了几笔?”诗人摇摇头,不屑一答。
“您这是什么诗派?”
诗人拿出一纸宣言递给黄娅,上面写道:“超前意识诗派主张诗歌是诗人超前意识的的排泄是诗人边缘意识的错乱是诗人人格分裂的击撞是诗人孤独情感的呼吸是他妈的滚他娘的闹这玩。”
越是不懂,黄娅越是对诗人崇拜。经过和诗人的几次接触之后,她深感自己的才疏学浅。为了缩短她与诗人的差距,她要诗人介绍几本高层次的书籍供她学习。诗人开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并一一指示快速阅读的门径。于是黄娅沉下来,闭门谢客,发奋攻读。不出半年,她便自觉学有所成,为了感激她的启蒙者,也为了向诗人表达自觉己的爱慕之心,她请诗人来家中一叙。诗人来后刚一坐下,黄娅便激动地说:“为了拓展你我之间的感情张力为了构建新的角色组合为了使我们两性之间的亚稳结构嬗变为超稳定系统特通过语言媒介向您传播爱的代码请求您多元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对我观照反思我多么期望我的爱能化释你被压抑的伊特能涵盖你的心能通过原发过程在你的口唇区获得心灵的对应物”
&据说不久黄娅就与诗人结合了,而且也成了一位诗人。
&&&&&&&&&&&&&&&&&&&&&&&&&&&&&&
(原载《文汇报》日)
这篇小说写得奇特、怪诞,又写得幽默、诙谐。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惟妙惟肖地活画出黄娅和饱学之士的无知的形象,给予这类人物以绝妙的讽刺。鲁迅说过:“夸张要夸而有据,夸而有节。”饱学之士在现实中未必多见,然而确是“会有的实情”,是有据有节的。他的语言看似荒诞,其实还是合乎艺术真实的。作者曾在《答读者问》中写道:“我写这篇小说,是想对在文化开放过程中所出现的‘消化不良’现象开一个友善的玩笑。
对那些坚持改革开放、观念更新、文化引进的朋友们,我是引以为同道的,正因为如此,我就非常不希望我的朋友们出洋相、闹笑话,以至授人以柄,有损改革形象。倘若我们确有辫子,无妨自己割去,免得别人揪住不放。假如这篇小说根本就达不到这样严肃的讽喻目的,那就请读者把它当作是一则单纯的笑话,不必那么当真。”作者的话,能使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 四、象征类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表现手法。它和比喻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体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而象征则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它一般都用来表明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这种含意并不直接道出,而是让读者直接去体会。“在象征式小说里,深层的世界是对表层本体世界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越大,象征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也就越强。”(刘海涛《象征式微型小说的写作》)请看小小说《枪口》:
&官复原职的N省建材局杨局长和李秘书,走在蒿草丛、芦苇疏落的湖边。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西风,秋水,雁阵,衔着落日的远山,交融在一起,更增添了打猎者的无限兴致。
“嘎——”传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杨局长从李秘书手里接过一支崭新的猎枪,爱抚地摸了一下。它是双筒枪管,枪身瓦蓝锃亮,枪口黑黝黝的,有一股子逼人的寒气。三十多年前,他打游击时,也没拿过这么好的枪。
吱嘎——嘎呷”从附近湖面的荷梗残苇中,蹿出几只白颈黄蹼、羽毛灰麻麻的水鸭子,在空中扑腾乱飞,惊悸声声。赶着猎狗的捕猎社员,也悄悄地摸到这儿。好几只猎枪的枪口,同时瞄准了这些空中猎物。
“砰——”老杨开枪了。一缕白烟消散,一只水鸭子像断了线的风筝,从空中坠下。
“打中喽,打中喽!杨局长,你真不愧是当年游击队里的神枪手。”李秘书像个孩子似地跳着嚷着,奔过去捡猎获物。
老杨只是“嘿嘿”笑了几声,拍着枪,连声说:“好枪,好枪!”
&他俩朝熄了引擎的黑色小轿车走去。老杨说:“老王这家伙,介绍的地点海蛮不错呢。”
李秘书试探地凑上前去说:“他是您的老部下嘛。这次他请您批五十吨建材物资给他……
“你不要为他做说客。不批,半个字也不批;针尖大的洞,也会刮进斗大的风。咱党员干部,那歪们邪道不要搞。”他停了一下,朝烟波迷茫、水天一色的湖面瞧去,“好景致,可惜婷儿没有同来。”
“她今天有更高兴的事儿。”李秘书故作神秘地笑笑说:“王主任托了文化局的老马,同意把你女儿调到省实验话剧团工作。”
“嗯?”老杨的眉毛拧了个结。李秘书只当没察觉,坐进轿车,手扶在车门上,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就拿这辆车来说吧,也是王主任出力调拨给您的。那回大姐犯病住院,还多亏了这辆车接送。”
“该死,早把我当猎物给瞄上了。”他下意识地攥紧枪把想。李秘书一眼溜到枪上,像又想起什么,说:“王主任知道您喜欢打猎,这只猎枪,就是他特意托人专程送到您家的……”
车发动了,老杨陡然一惊,不觉倒抽一口冷气:黑黝黝的双筒枪口,冒着寒气,就像两只黑洞洞的眼睛,死死地瞄准了他……
(1981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枪口》可以说是一篇真正的微型小说,它仅仅只有千把字,内涵却极其丰富。有故事,有情节,而且委婉含蓄,事态完全是遵循其自身规律展开的。其中打猎的情景,人物性格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管是出场的或不出场的,莫不衬托得活灵活现。而作者以《枪口》为篇名,语意双关,它既能打中水鸭子,也可以打中杨局长本人。
这篇小说运用象征手法相当巧妙。在叙事为主的小小说中,如何与象征性的物结合起来,加大作品的艺术容量,独树一帜,创作出别具特色的佳作来,是值得作者认真对待的。本篇的特色,把具体象征性的物——猎枪,作为主人公出去打猎而敷衍的情节枢纽物,两者巧妙结合巧夺天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警示,令人咀嚼、回味。&&&&&&&&&&&&&&&&&&&&&&&&&&&&&&&&&&&&&&&&&&&&&&
五、哲理类
这类小说,往往不注重故事情节的叙述,也不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而是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它不但以思想的深刻见称,而且艺术形式也别具一格。深奥的哲理蕴含在整体而不是局部的故事之中,是哲理性小说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有一篇小小说的标题《!!!!!!》(作者:路东之)。这是一篇构思新颖、主题深刻的小小小说。首先小说的标题别具一格,读者一看到这个标题就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的愿望。其次,小说的构思独具匠心。在不足500字的小说中,描写了6个相同的场面,即等车人在同一情景中,注视着孩童们古老的游戏。作者在描述孩子们做“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后,随即抒发了之间的感受:从开始的“欣然”到第二次的“哑然”,到第三次的“陶然”,以至到后来的“惘然”、“慨然”、“愕然”、“怆然”,读者不难从中看出作者微妙的心理变化,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领悟小说蕴含的深邃内涵:为了祖国的明天,微妙不能让孩子们唱老调走老路了,微妙更不能让孩子们做“木头人”。这就是小说蕴含的深奥哲理、深刻的主题。
此外, 杨东明的《混浊》、冯骥才的《胖子和瘦子》(《鸭绿江》1982年第8期)都是这类作品的佳作。《混浊》全文如下:
&&&&&&&&&&&&&&&&&&&&&&&&&&
混浊&&&&&&
一条混浊的大河。
灰色的堤坝在两山之间冷漠地矗立而起,截断了它那大漠狂沙般的黄色的热情。上游的水依旧的黄色的,平静得像一张摊开的餠。下游的水自然是黄色的,坝底的泄流孔和山边的隧道排沙泄流洞犹如巨兽的鼻孔,喷出漫天的黄雾。
一只小小的划艇载着一胖一瘦两个人,沿着堤坝在上游的河道里漂。瘦子坐在船头,胖子坐在船尾,因而那船便微微翘起来,颤动着,像是坠着鱼钩的浮标。
水底莫非有一条吞了勾的大鱼?那船好似被拖曳着,顺着堤坝向岸边的山崖滑去,船底那怪异的大鱼是要进洞的吧?——排沙泄流洞就在那山崖下,一边发出怒不可遏的狂吼,一边搅起黄风般的旋流。
坝上和崖边的人见了,禁不住声声发喊:“快划!”船上的人不呆,胖子和瘦子一起打圆了浆,小船像只被粘住翅膀的苍蝇似地鼓着翅挣着腿。然而,那船依然向深幽幽的洞口滑……
岸上的人都看见了,胖子忽然跃起身,坚决地从船上跳进了水里;岸上的人也看见了,瘦子忽然弯下腰坚决地向船里一缩……
小船被吸进了洞中。
胖子拼命游了一段,终于沉了底。小船却奇迹般地穿越了几百米隧道,从下游的洞口弹射而出,将瘦子平安载回。
有人感叹胖子死得勇敢,他勇于跳进水中求生。躲在船上的是懦夫,而懦夫总是容易侥幸地在世上活着。
有人赞叹瘦子活得勇敢,他敢于留在船上,穿越那地狱般的隧道。而胖子的勇敢本身即是一种懦弱,他怯于穿越那可怕的隧道。他怯于穿越那可怕的通路。
人们询问瘦子,彼时他们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却哑了似的沉默着,只木然地望着大河。
河水是混浊的,似乎永远也不会澄清。
&&&&&&&&&&&&&&&&&&&&&&&&&&&&&&&&&&&&&&&&&&&
(1998 年)
&&&&&&&&&&&&&&&&&&&&&&&&&&&&&&&&&&&&&&&&&
(《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小小说,它的构思并不玄妙,只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可贵的是作者从故事中引出了发人深思、深省的哲理,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读、去品。
值得我们思索、回味的无疑是胖子和瘦子的遭遇及其结局:胖子之死真是一种勇敢吗?抑或“胖子的勇敢本身即是一种怯懦”?同样,因“躲在船上”而活着的瘦子真的是个懦夫,而且真的是“懦夫总是容易侥幸地在世上活着”么?在猝然而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出于本能的欲望,下意识地避难求生,这是极其自然合乎情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在胖子和瘦子之间进行理性的审判评价,或感叹胖子死得勇敢,活赞叹瘦子活得勇敢,那只能像一片混浊的河水永远也不会澄清。
这是一篇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的作品,作者的全部用意,就是让我们深入地去思考:面对那条“混浊”的生活的大河,我们到底该做胖子海是瘦子?
&六、意识流类
“意识流”是舶来的一种写作技法,它源于西方心理学。其意思是,意识像河流一样,处于自然流动的状态,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于小说、电影和电视等文艺作品中。&
这类小说,打破了传统的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安排和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但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根据、漫无边际的,它仍然遵循着小说创作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因人生事。意识流小说,也都是写了人的,也的以人为中心展开的。著名作家王蒙在小说技法的创新上,曾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例如,他的《夜的眼》、《春之声》等小说,就有意识地采用了意识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现代意识流手法的照搬,而是揉进了作家的创造,并照顾到民族的欣赏习惯。他的《夜的眼》如果不是写了一个刚被落实政策、从偏远的西北高原来到北京的作家,怎么能通过他的“眼”,展开大城市五光十色的描写,怎么能写出他“眼”中的稀奇事、新鲜事,怎么能顺理成章、集中、突出地反映出当今社会变革中既前进又落后、既可喜又可忧的复杂情况。
到目前为止,意识流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大致的回忆、联想、闪念、梦境、幻觉、象征、剪贴、独白,然后组织起一种呈放射线的艺术结构。以意识流动来安排篇章结构,其思维轨迹大致如王蒙所说:“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又是万变不离其宗,放出去的又都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王蒙《关于&春之声&的通讯》
写小说,尤其是写小小说,决定性的劳动不是动笔之后的布局谋篇与字斟句酌,而是动笔之前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认识。是不是要用“意识流”手法,应该由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决定,没有那么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而只是从新奇出发一律采用“意识流”手法,必然是形式上眼花缭乱,内容上空洞无物。
请看下面一篇优秀的小说《冬夜》:
&&&&&&&&&&&&&&&&&&&&
冬夜&&&&&&&&&&
“谢谢你,”他说,“你使我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他走了,在寂静的路上留下一串鼓点。
&我真的救了他?
一个小时前,她还伫立在江边凛冽的寒风中,透过模糊的泪帘,看着黑沉沉的江涛。这江涛像包围她的暗流。为什么一当先进就会招来那么多讽刺打击,连曾想把之间的儿子介绍给她的师傅,也会与她翻脸?
谁的歌声,用鼻子低低哼着,像一只洞箫在呜咽,不,像一股寒风从两幢高楼的峡谷间穿过,那么峭烈,那么冷峻——他过来了,一件上好料子的呢中山装,只扣着两粒纽扣,又都错了位……
难道我真的救了一个为失恋厌世的人?我哪来那么打的勇气,那么多开导人的话,对一个至今还不知姓名的他?
也许,只有在毫不顾忌的时刻,对一个毫无关系的人,才能大胆地道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理想的追求,这信念、这热望埋在心底,就像灰烬底下的火星,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
她又折回来,重新向着江边走去。她救了别人,也救了自己。她要再独自去重温一遍,自励自强,走人生途中一个西的起点。
在她刚才伫立徘徊的地方,还有一对情侣紧紧依偎着,夜这么深,风这么大,他们真幸福。
&如果他的女友知道他失恋的痛苦如此强烈,还忍心背弃他吗?
谁的歌声,那么冷峻,那么峭烈?
他?!江边那对情侣,那男的怎么是他?我受骗了?
她梦游般地轻轻飘到他与另一个她的身后。听见他说:“女人真会嫉妒,这事还不是你怂恿的?‘去,快想个办法救她!’”
“我没叫你在那边与她大谈特谈,我等在这里喝了足足一个钟点的西北风。”
“我装自杀的表演出色不出色?”
“谁不知道你是戏剧学院的高材生。”
我真高兴,比毕业公演让我当主角还高兴。”
“因为你看到了最直接的社会效果——让一个姑娘不想自杀。”
“不,”他说,“ 我验证了一条对人的信念:不怕弱,只怕自认为弱。一个再弱的人,也有颗刚强的内核,爱与同情心可以引爆。”
一颗原子弹在她的胸膛里爆发了,大地在脚下震颤……
(转引自《文学写作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篇小小说写一个心事重重、痛不欲生的女孩子,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在江边的所见、所闻、所经历及其所想、所感。整个故事就是用她的意识流动作线索来贯穿的。故事完整,结尾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种结构模式是典型的小小说的结构。所有说,意识流小说虽然是以人物的思维活动为主要表达手法,但仍然是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的,虽然有的故事情节被淡化了,可小说的基本元素却少不得。
七、心态类
心态小小说又称为心理小说、心境小说、心绪小说,它不受时间、空间、故事、人物行动的限制,只以人物心理活动的轨迹、主人公的感情逻辑为线索,上下左右,天南海北,都可以写进作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比起受时空限制的故事小说,自由得多,灵活得多。
写心态,更便于写进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很多当代作家都把这种方法融合到写故事的作品中去了,即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主线,来连接故事的。例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几乎全部都是写陈奂生的心理活动的,应该说是一篇心态小说,但作者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人物的行动、情节的开展,结合得很紧,贴切、自然,使读者看不出是用心态结构的。
意识流小说和心态小说并非同一概念,它属心态小说的范畴,是心态小说中的一个分支,其艺术表达方式与其他心态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小说。除意识流小说,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主线来连接故事,是一般心态小说常用的表现形式。至于用哪一种(或者还有其他),那是作品要表现的内容、作者所选择的题材决定的,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
请看下面一篇心态小小说:
那团云雾&&&&&
真见鬼!尽管他一遍遍地自我宽慰,可缠绕在心头的惆怅,仍像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天都峰顶的那团云雾一样,推不走,排不开。
他是来游玩的,却失落了兴致,那惟妙惟肖的巧石,苍郁虬髯的青松、清澈透明的流泉,在他眼里,似乎只是一片空白。
早晨从北海下山,面对打自然的造化神功,,他手舞足蹈、如醉如痴,每一个景点,他都细细品味、流连忘返,以至同行的伙伴们再也经不住他那磨蹭劲,先下山去了,相约在玉屏楼等他。
可现在,唉……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为自己而悲哀:堂堂五尺之躯,竟然被一件小事搅得心绪不宁,而且无法自拔。
确实是一件小事——光明顶上,他花了一元钱从一位老太婆手里买了一斤云雾茶,可没到莲花峰,就知道吃亏了:那里也卖这样的云雾茶,只要八角钱……
“真没出息。”他在心里又一次骂自己。现在几角钱算得了什么?加个夜班,少吃几根冰棍,或者——虽然他企图从愁云悲雾中解脱出来,可是不行,头昏沉沉的,一切思维都没了头绪,步履也越来越沉重了。
好不容易走到玉屏楼,他懒懒地坐在一棵松树下。对面有个地摊,不看倒也罢,一看心里更窝火了:那里也在卖茶叶,和自己买的一模一样,,可价格只要五角。
他又叹了口气,闭上了双目。
“你怎么才来?”不知什么时候,几个伙伴站在他面前。
他没有回答,下意识地摸着那袋茶叶。
& “哟,你也买了云雾茶?”一个伙伴问。
他点点头,小声地说:“刚刚……在这里买的。”说完他感到脸上发烧。
“那你可没吃亏,瞧,我们每人四袋,都是在光明顶买的,一袋要贵五角呢。”
“真的?”他眼睛里突然迸射出一道光芒,一阵莫名的欢悦使他猛然站了起来。怪呀,眼前的一切又显现出迷人的魅力,每一座山峰、每一棵青松都像一幅绝妙的图画,在他眼前跃动起来。
失去的兴致又在身上复归了,狂喜竟使他的心怦怦乱跳起来。
再看天都峰,峻峭宏伟,直插霄汉。看着看着,他感到奇怪了:那团云雾呢……
&&&&&&&&&&&&&&&&&&&&&&&&&&&&&&
&&&&&&&&&&&&&&&&&&&&&&&&&&&&&&&&(1985年)&&&&&&&&&
这篇小说是一篇出色的写心态的作品,曾获《小小说选刊》1985——1986年度优秀作品奖。它不注重情节的曲折,而是旨在表现一种心态,进而刻画出一种人性。
小说写一个旅游者和朋友一起去黄山看云看山,在高出买了一包高价的云雾茶,下山过程中,发现自己吃了亏上了当,于是就耿耿于怀,破坏了游玩的兴致。直至看到同伴买了比自己更贵的茶叶,吃了更大的亏,这才冰释了窝在心里的那团火,溶解了肚里的那块冰,舒坦了,自如了,活泼了,兴致又好了起来,立刻由沮丧变得振奋,仿佛从谷底一下子飞上了莲花峰,前后判若两人。这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名著《阿Q正传》。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意在刻画出当时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这种畸形的心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却依然在影响着人们,《那团云雾》就是深刻地揭示了这个哲理。
《那团云雾》通过一包小小的云雾茶给人揭示了这样一重中国人惯熟、而又可笑的心态,含意深长。人物的这种心态,主要是通过其神态和心理描写来完成的。从开头心头的“云雾”,到结尾的陡然消失,,作者展现了一个人物完整的心路历程,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当代某些人一种畸形的心态,发人深思。
&&&(八)传奇类
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多奇特、神异,故名。古已有之,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现在之谓传奇,乃是特指那些以写实手法再现的故事情节离奇或人物、动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如申平的《动物传奇两记》(汤吉夫编选《中国微型小说年选》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出版),写了“猫王”和“奇猪”两个动物不同寻常的故事。《猫王》写的是,许六指家养了一只大黑猫,称它为“猫王”。这年,村里的碾房里老鼠猖獗,它们在这里打洞做窝,拉屎撒尿,搞得臭气熏天。便有人带猫来捕鼠。但所有的猫都不敢在此停留,立刻从窗户逃之夭夭。人们找到许六指,请他的猫王出山。大黑猫来到碾房表现果然不凡,不躲不逃。夜里,猫吼鼠鸣,一场恶战,结果大黑猫浑身的伤,败下阵来。几天之后,大黑猫突然失踪了,过了二十天,大黑猫忽然又回来了,最奇的是,它竟带回一只瘦狸猫来。这个狸猫,个头小,脏兮兮,唯有一双眼睛虎虎有神。吃东西,大黑猫让那瘦狸猫吃饱后,自己才吃。饭后,两只猫一前一后朝碾房走去。进了碾房,两只猫与红毛老鼠好一场搏斗,狸猫咬断了红毛老鼠的咽喉,来救援的其他老鼠,也被大黑猫咬死一片。许六指诚心想把狸猫留住,没有留住;大黑猫跑出去,也没有再回来。这个故事的确具有传奇色彩,大黑猫在败给恶鼠后,竟不知从哪儿请来同类捕鼠高手,战胜红毛鼠之后,又双双消失而去。《奇猪》写的是二扁头偶然得到一头别人家要扔掉的小猪,一家人把这猪当祖宗供养着。这猪性情凶猛,生人休想靠近它,可对二扁头家的人温柔无比。二扁头去当兵,离家八百里。半年后,这头猪竟跑到了二扁头所在的部队;又过了半年,猪又跑回家来了。人们称她为超凡绝伦的“义”猪,这也真是一桩奇事。
请再看韩少功的《乡土人物二题》之《蛇贩子黑皮》:
蛇贩子黑皮&&&&&
山峒里多蛇,贩蛇便成了一种不错的行业,其中最有名的蛇贩子是端妹子。照当地俗称习惯,“端妹子”其实是男性。他额角有一大块黑皮,所以又叫他“黑皮”。
黑皮原来是吃铜锣饭的,唱乔仔戏。打电视普及以后,铜锣饭不如从前好吃,他就拜了个师傅改从贩蛇之业,成天骑着一辆破脚踏车,挂着两个化纤口袋,在山峒里走村串户。他的口袋里有乌稍蛇和菜花蛇,价贱,仅蛇胆可以入药。还有蝮蛇,俗称土功蛇,价也贱,十来块钱就可以收得一条。比较贵的要数扇子头风,即读书人说的眼睛蛇,商贩一般得出六十至八十,才可以说动卖主。
黑皮把收来的蛇存入家里的竹笼子,积上百条之后,再集中运到山外,转卖给广东的蛇老板。其中比较稀奇特异的蛇,他就拿去卖到省城里的什么大学,给人家师生做实验。
在无蛇可收的时候,他也顺手收点黄鳝和团鱼,卖给镇上的饭店。反正一辆破脚踏车成天得骑着,一个装了些小石子的铝皮水壶成天得摇响,在山道上摇出有一下没一下的哗啦声。
毒蛇并不乱开口,一开口则必伤人。黑皮不怕蛇,有成百上千条蛇过手,从未被蛇咬伤,全靠他从师傅那里学来的技术,还有一套防身的秘传咒语。他说过,贩蛇人有行内的规矩,比如一生不得吃狗肉,这是一戒;也不得医治任何蛇伤,这是第二戒——即使看见至爱亲朋在蛇咬之下危在旦夕,也须硬着心肠袖手旁观,否则就彻底断了自己的财路。他师傅说:贩蛇不能治蛇,治蛇不能贩蛇,天下人各有生路,你不能赚来份钱,这是一大基本原则。
据说贩蛇的其实也很难抓到蛇,甚至平时根本看不见蛇,因为这种人身上杀气太重,隔上两三里路,就把蛇吓跑了。
黑皮就这样以蛇为生过了七八年,小日子过得不错,不但把自己的脚踏车换成了摩托车,还给哥哥嫂嫂买了一台彩电。嫂嫂见他一直单身,平时多有关心,帮他洗洗衣,扫扫房子,做个鞋垫什么的。有时候侯心生好奇,嫂嫂就要小叔子玩玩蛇术,比如看黑皮是如何念一通定身咒,使蛇原地不动寸步难行。有一次,黑皮玩得高兴,把一黄一黑两条小蛇拦腰斩断,念一些咒语,两条蛇居然交换连接,黑头连了黄尾,黄头连了黑尾,都成了两色花蛇,还能游窜如故,令嫂嫂大开眼界,连声惊叫。
这一天嫂子去他家送碗汤,顺便说了一句:“你的床怎么这样窄?准备一辈子打光棍啊?”黑皮这天正高兴,调笑话脱口而出:“嫂嫂要不来试一下?这张床看起来不宽,睡嫂嫂这样的小个子,还是睡得下的。”妇人倒也不恼,咒了一声“臭嘴”,笑着站起来说:“你等着吧,我下次来试。”然后哈哈大笑而去。
这一声大笑,似有心,似无意。笑得黑皮有点晕。就在这一天,嫂嫂在菜园里被一条竹叶青咬了。黑皮一急,竟忘了守戒,跑到村头拔了两枝七叶莲,赶到嫂嫂身边又是吮毒,又是敷草药,救了一条命。嫂嫂怕大叫的时候,紧紧抓住他的一只手,竟把这只手掐破了皮,掐出了血。
黑皮就是这样坏了自己的功法。后来他去茶峒收蛇,才走到坡上,就被蛇群围攻。他的定身咒不管用了两脚也软弱如泥,怎么也跑不动,结果一命呜呼。人们后来发现他身上留有几十种不同齿痕的蛇伤,发现他全身发紫,脸肿如盆七孔流血,手里掐着断蛇,脚底踩着死蛇,口里咬着两个蛇头,耳朵眼和鼻孔里还悬出半截小蛇尾……一场人蛇大战,可见何等惨烈。他的摩托也未能幸免,车上电线皮、坐垫等软质部件,全被蛇咬了个千疮百孔,连排气管里都钻进了一条土皮蛇,大概想毒杀发动机。
据对面山上的放羊人说,他临死前大叫了一声,是叫一个人的名字。
他双亲已故,除哥哥以外没有其他特别重要的亲友。以后每逢清明节,他的坟头就会出现一个默默烧纸的妇人。
&&&&&&&&&&&&&&&&&&&&&&&&&&&&&&&&&&&
《2006——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汤吉夫& 选编》
这篇小说写蛇贩子黑皮的传奇故事,也可看作是一篇灵异故事。黑皮贩蛇为生,他有从师傅那里学来的技术,且深谙这一行的行规:不吃狗肉,不医治蛇伤。可为了给被毒蛇咬伤的嫂嫂治蛇伤而触犯了行规,结果被群蛇咬死。他是一个重感情、重亲情的人,是一条汉子。蛇有灵性,终于惩罚了破坏了行规的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明只差一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