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杀年猪的杀猪屠夫要收猪吗,农村杀年猪的养猪的要收猪养吗,我是农村杀年猪的土猪,我要当肉猪,我要在猪圈里和猪在一块

“北大屠夫”陆步轩:我骨子里是个文人(图)|北大|屠夫|陆步轩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北大屠夫”陆步轩:我骨子里是个文人(图)
昨日,国展壹号土猪展位前,陆步轩在签名售书。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身穿白得有些发黄的夹克上衣,戴着厚镜片的眼镜,昨日上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签名售书的陆步轩,看起来更像个朴实的乡村教师。
  2003年,他因“北大才子卖猪肉”一事备受关注,即使10年后在母校北大演讲时,也以自己给母校抹了黑、丢了脸开端。
  如今他已是“壹号土猪”的品牌顾问,兼任“屠夫学校”校长,档口遍及全国同时,培养出了6000多名卖肉人才。
  然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陕西一档案馆的地方志编纂人员,算是“国家干部”,每年有二三十万字的写作任务。
  “我骨子里是个文人。”陆步轩觉得放弃了地方志和文化,自己就成了纯粹的商人,他不愿意。
  曾在“北大”枷锁里困了十多年
  新京报:2013年你回北大演讲时,曾说自己给母校抹了黑,丢了脸,现在还这样觉得吗?
  陆步轩:(笑)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当时这么说,应该是想说出一部分人的心声,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
  北大是全国最顶尖的高校,是培养什么家什么家的,既然读了北大也应该是要做个什么家。而我卖猪肉,就算到现在充其量是个工匠。
  但我现在想,如果能把卖猪肉做到极致,也就不算给母校丢人了,毕竟中国的食品领域也有一些问题,我做这个事情要战战兢兢,从源头来做。
  新京报:你觉得北大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你来说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陆步轩:有时我觉得在北大的生活是把枷锁,我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在这把枷锁里出不来,为名所累。
  北大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但我毕业后没什么出息觉得很失落,又放不下身段去干点别的,最后卖猪肉也是为了生活,人不能没有生存的条件,我算是被生活逼上梁山。
  开始卖猪肉时特别怕见到熟人,所以就去了一个不太熟悉、熟人少的地方冒充文盲。当时我的猪肉摊旁边有个小商店,我经常去里面买酒买烟,从来不买书报,就是希望老板印象中的我没什么文化。
  新京报:有人说“北大才子卖猪肉”也是借着北大名声营销。
  陆步轩:(笑)有一点这个意思,因为反差比较大嘛,就会有新闻效应,能节省不少广告费。
  现在卖土猪定位中高端人群
  新京报: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生到“屠夫学校”名誉校长,你是怎么成为专家的?
  陆步轩:我是个书呆子,做事比较较真,1999年卖猪肉时就开始琢磨,颜色红了淡了,在里面摸索规律,猪这辈子就算得过感冒,也会在猪肉上留下痕迹。
  我给“屠夫学校”上课的讲义有十七八万字,就是根据这些经验写出来的,有的还去找杀猪的养猪的咨询。现在虽然出了一个教读者选购放心肉的小册子,但还是有些问题说不清楚。
  新京报:除了“屠夫学校”校长,你还是“壹号土猪”的顾问,陈生算是你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吗?
  陆步轩:我和他(陈生)2008年认识,其实最初我不认可他卖的土猪,也就是黑猪,觉得同样是猪肉,土猪生长周期比白猪长一倍,毛色黑还很难弄干净,再加上土猪油比较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不一定喜欢吃。
  但不同地方吃猪肉的方式不一样,广东人就喜欢白水煮猪肉,陈生拿了两种猪肉来分别煮了下,我们尝了觉得味道确实不一样。
  当时我还是觉得,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嘛,经济相对发达,我当时在陕西相对闭塞落后,觉得虽然在广东有市场,把土猪拿到陕西根本没人买。
  新京报:这个观念是怎么改变的呢?
  陆步轩:其实出名之后钱赚得越来越多,眼界也开阔了,意识到生活水平提高后,大家会不满足于温饱,而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尤其是后来土猪和土鸡的观念深入人心,觉得搞“土”的东西是返璞归真。
  现在就意识到,无论工业产品还是农业产品,效益和品质是成反比的,效益高了品质就下降了。我们现在的土猪就是定位于中高端人群,以后土猪可以占猪肉市场的半壁江山,也许最后能吃掉白猪的半壁江山。因为追求品质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会逐渐扩大。
  创业太难 毕业生不如先入传统行业
  新京报:现在有更多人觉得,你是开了一条创业的先河,你觉得呢?
  陆步轩:我毕业后从事过很多工作,最后无奈才开始卖猪肉。现在都提倡大学生创业,我觉得还是要谨慎,因为按照目前的行业分布,大学生能参与的更多是高风险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但毕业生有什么经验和实践能力?我自己觉得创业不容易,太难了,在校大学生如果有个产品比较好的发明创造,搞个创业没什么问题,否则我觉得99.9%都会失败。
  新京报:所以你对大学生就业或者创业有什么建议?
  陆步轩:现在大家都看着互联网来钱多,万众过独木桥,但是紧靠热情完全不行。而且现在的大学生、90后没有过过苦日子,本身吃苦精神就一般,我不赞成他们创业。
  如果大家实在就不了业,没什么技术,不如去传统行业,比如卖肉之类的,先给别人打工积累经验。
  我认为,与其鼓励大家创业不如给小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小老板们在市场打拼时间长了,他们有经验了反而更容易成功。
  主业是在档案馆修地方志
  新京报:有人说你现在身家已经上百亿,是真的吗?
  陆步轩:我现在还在陕西一档案馆工作,参照事业单位管理,不能参加企业管理。所以现在其实是生计没有问题,步入了小康。当“壹号土猪”顾问是觉得这件事 有意义,屠夫学校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培养了65期学生,每期100来个人,“壹号土猪”档口上的4000人都是经过培训的。
  新京报:所以主业还是在档案馆修地方志?
  陆步轩:对,从骨子里面讲我觉得自己是个文人,不搞地方志和文化了就成了纯粹的商人,我现在在单位每年还有二三十万字的写书任务。这种坚守也是北大留下的烙印。我还打算等公司上市了,聘请专业经理人发展二线城市,就能安安静静写故事了。
  新京报:现在生活是不是很忙?
  陆步轩:挺忙的,出来巡查参展还要跟单位请假,不过我提前都会加班把工作补上。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
  我生活比较有规律,早上6点20分起床,晚上11点半睡觉,该干什么干什么,从不赖床不晚睡,有事会规划,上班就是写东西,心情好了有灵感了多写点,烦躁时就少写点。
  新京报:你写文章的风格是什么样子?新书《北大“屠夫”》跟以前的著作有什么区别?
  陆步轩:增加了最后三篇内容。我写文章比较信手拈来,力求把话说得有意思,幽默一些,有点开涮的意思。也不会刻意去描写,觉得写东西重要的是语言要好。
  新京报:给自己这本书打多少分?
  陆步轩:我觉得至少85分吧。
  新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 郭锰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806人已测试
725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城会玩!白领众筹到乡下杀年猪 寻找儿时的年味
大家都在看
逢年过节,自家杀猪宰羊,邀请亲朋好友上门选购、分享美食,这些以前农村家庭习以为常的事,如今正受到不少城里人的热捧。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武汉都市家庭,开始兴起众筹到乡下杀猪宰羊,在享受乡间原生态美味的同时,寻找儿时农村生活的记忆。【现场】三家庭分了一头土黑猪7日上午10时,家住武汉光谷鲁巷的IT工程师汤涛,开着越野车,载着老婆,带上麻袋,和另外两个朋友家庭一起,自驾前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的一处村庄。1小时后,车辆来到了一处名叫小朱扬的村子。进村公路两旁散落着农家小院,路边的橘园里,一只只肥硕的土鸡,正在悠闲地觅食。“杀完猪,再逮几只土公鸡回去。”汤涛开心地说。一行三辆车在一处农庄前停下。下了车,一旁的猪圈里,两只大黑猪正睡在稻草上晒太阳,一旁的空地上,摆着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大木盆,木盆上支着案板,一旁的炉子里,烧开的热水正滋滋地冒气。村里64岁的屠夫老张系着油乎乎的围裙,和另外两名帮手在一旁抽烟。农场的主人贺俊涛迎了上来,“前天接到你的预定电话,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准备,今年只有这两头猪了,你们自己挑。”“就左边那一头吧,个头大些,膘肥体壮。”与汤涛同行前来的一名女士说。屠夫老张闻言,拿起一个黑色的铁钩子,一下子就钩住了那头黑猪的嘴巴,“快来帮忙扯猪腿。”随着老张的吆喝和黑猪的嗷嗷叫声,旁边的两名帮手,以及汤涛和另两个家庭的男主人,赶紧跳入猪圈,你揪耳朵,他扯尾巴,七手八脚地费了好大功夫,终于将黑猪拉上了案板。杀猪、刮毛、开膛,忙碌了个把小时,新杀的黑猪进入了分割的环节。在这期间,3个城市家庭的女主人们相约去了一旁的菜地摘菜,男主人们则围在屠夫老张一边,偶尔上前搭把手。【算账】众筹土猪肉比市场贵三成记者了解到,市民来这里众筹杀猪,首先要电话预定,选定大小不等的土猪。一般来说,土猪毛重在150-200斤,价格18元一斤,农户免费帮忙宰杀,分割。汤涛一行杀的这头猪,个头比较大,毛重200斤,价格3600元。猪蹄、排骨、瘦肉、五花肉、猪肚、猪肝……屠夫老张一一把猪肉分割好,汇总起来一称,共有140斤,算下来,平均一斤土猪肉25元。“这是拉平了的价格,如果细分的话,根据各个部位的出肉率,我可以算个八九不离十。”老张自信地说,按照3600元的总价,这些土猪肉,折合起来排骨约34元一斤,梅子肉34元一斤,脊骨28元一斤,五花肉26元一斤,猪肝18元一副……一头土猪肉,被老张细分成16个部位,再根据每个部位的价格及重量,算出了每一份猪肉的价格。“我要猪蹄,回去焖藕。”“我要猪肚,回去烧肥肠。”“我多要点五花肉,孩子喜欢吃。”肉分好后,女主人们拿出准备好的袋子,围了上来,不一会儿,就把整头猪给瓜分了,根据老张帮忙算的价格,3600元的总价,你出多少他出多少,一清二楚,众筹顺利完成了。9日上午,记者走访徐东铁机路菜场、岳家嘴武商量贩超市等卖场发现,汤涛等人众筹的土猪肉,比在城市里买贵了不少。以排骨为例,众筹的土猪排骨折合34元一斤,而铁机路菜场里的普通排骨才22元一斤,即便是菜场里的土猪排骨和超市里的土猪排骨,也只26元一斤左右,众筹的排骨、五花肉等,算起来要比城里买至少贵三成左右。【故事】开车3小时去山里放羊与43岁的光谷市民汤涛一样,家住汉口滨江苑的孟锋,也特别喜欢下乡体验生活。冬天到了,吃羊肉正好进补。9日上午,孟锋开车带着妻子、岳母和朋友赵先生一家三口,从汉口出发,耗时3个小时,来到罗田的一处村庄,拿起牧羊鞭,在山上快活地帮忙放羊。原来,这里是罗田“最美放羊女”刘锦绣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创业14年,刘锦绣发展带动大别山区近万户贫困户养羊脱贫致富。今年冬天以来,刘锦绣又推出了一项新活动,市民可以前来山里体验放羊,现场选羊,基地可以帮忙宰杀,也可以加工烤全羊。放了半小时羊,孟锋和赵先生选了一头壮硕的公黑山羊,基地的两名农户,麻利地将活羊称重,然后帮忙宰杀,分割,吃过午饭,两个家庭满载羊肉而归。两人众筹的这只羊,算下来羊腿接近40元一斤,比武汉超市里贵了不少,“黑山羊都是放养的,山区环境好,羊肉品质好,自己吃和送人都不错,贵一点就贵一点。”孟锋说。而赵先生则向记者介绍,自己还养了百把只鸡。在城里住怎么养鸡?见记者疑惑,赵先生解释说,家里的保姆是黄陂农村人,他就委托保姆的公公婆婆,在农村自家的房前屋后,帮忙养了一百多只鸡,平时要吃鸡蛋和鸡肉,就开车去村里取。【背后】寻回儿时农村生活记忆城里买肉很方便,为何还要众筹去乡下杀猪宰羊?“主要是好玩。”汤涛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在农村呆过几年,最难忘的就是每年杀年猪的时候,“那时平常很少能吃到肉,于是天天盼着杀年猪。杀年猪的时候,左邻右舍都来帮忙,热闹得像过节一样。”汤涛告诉记者,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怀念儿时的生活,现在孩子在洪山高中读书,周末要是有空,他都会把孩子带到郊区农村,到菜地里摘新鲜的蔬菜,买土鸡、土鸡蛋,孩子也觉得很新鲜。与汤涛同行的孟女士则告诉记者,到乡下众筹杀猪,主要是猪肉香,家里的老人孩子喜欢吃。“像我们经常做饭的人,食材好不好一看就知道。去年在乡下众筹了一头猪,回去炖排骨汤,老人孩子都说香,味道确实不一样,贵一点也无所谓了。”贺俊涛告诉记者,前来村里杀猪宰羊,买土鸡、土鸡蛋的城里人,以60后、70后居多,寻回儿时农村生活记忆、加上对绿色食材的追求,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比如这里的黑猪,都是农户自己散养的,不用任何饲料,绝对绿色健康。”记者走访了解到,城里人到乡下众筹杀猪宰羊,农户除了帮忙宰杀,很多还提供增值服务,比如免费帮忙灌香肠、腌腊肉等。(楚天都市报 记者 吕锐 摄影 李辉) 如果你身边有好玩事、新鲜事,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今日报料APP, 向我们报料, 腾讯大楚网会将曝光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amelie]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
猪分家猪和野猪。野猪是生活在山林里、自然繁育、自己觅食生存的野生动物,非常凶猛,皮厚、肉粗、味腥,不太好吃。家猪是人工饲养的肉食动物,皮薄、肉香,味美,营养丰富,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城市农村都需要,社会需求量非常大。
土猪,是过去农村老百姓采用传统饲养办法家养的,生长周期在一年左右的家养猪。喂养的是猪草、植物叶子制成的糠,拌上麦麸子、玉米皮和生活泔水。由于是土办法饲养,且生长周期长,因而肉质细腻,瘦肉多,味道香,营养价值高,是猪肉中的上品,老百姓非常喜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驱动,这种土猪几乎已经见不到了。
现在老百姓养的猪都是品种猪,喂养的都是购买的精饲料,五、六个月就能长成二百多斤的大猪,讲的是经济效益。至于规模养殖上千头、上万头的大型养猪场,则喂养的学问更大,采取的措施更多,生长的速度更快,经济效益更高。但是,这种快速生长的猪,味道同过去家养的土猪是没法比的。更有甚者,有的奸商见利忘义,喂生长剂、瘦肉精,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坏了良心。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最受国人关注的有两项:一个是房价,涨得离谱,成了天价,严重超过了中低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成为城市居民和普通老百姓的巨大生活困惑。另一个就是猪肉价格,涨得吓人,达到每斤十五、六元,有的地方更高,成为食品价格暴涨的龙头,已严重影响到城镇居民和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成为国人和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饭后茶余、街谈巷议的话题也多集中在猪和猪肉上,一则认为价格涨得太高,脱离实际;二则觉得现在的猪肉不太好吃,不香。年龄稍大一点的人则经常谈论起过去家养的土猪,怀念起土猪的美味来。
我的老家在洛河岸边的一个小镇,我的童年时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是大集体、统购统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在农村,大人们整天下地出工挣工分,分到的粮食还不够吃。家里没有经济收入,穿衣、上学等起码的经济开支都无法解决。为了生存,农村家庭普遍饲养一到两头猪。家家建有猪圈,猪的粪便集成农家肥,交给生产队上地,记上工分。土猪一年才能勉强长到一百多斤,到年底卖给公家设立的食品站,卖上几十元钱,到镇上供销社扯点布,给大人和孩子做件新衣服,给孩子们准备来年的学费和书费,再买上几斤猪肉,全家过个年。有的家庭人口多,还要给生产队上交缺粮款,日子就更难过了。
夏秋季节,下午放学回家,我就同邻居的孩子们结伴而行,带上箩筐,到庄稼地里和山坡上拽猪草,要选择猪能吃的草。因拽猪草的人很多,有时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天黑回来,拽满满一箩筐猪草,到河里把草淘洗干净。回家后用菜刀将猪草剁碎,倒进猪槽,拌上麦麸子或玉米皮,加入生活泔水搅匀,猪就可以吃了。有时猪不吃,则倒上两勺饭汤作诱饵,很快就吃完了。小孩子们因干不了重活,放学后就去地里拽猪草,帮大人们养猪,这是我们童年时代的主要任务。冬天,没有草,猪就只能吃糠了。
进入农历腊月,镇上食品站按照上级的指示,开始收购生猪。家家户户就慷慨做点玉米面汤,拌上糠,让猪饱餐一顿,目的是增加点重量。因喂养的时间长,有了感情,卖猪时许多人都流了眼泪。猪的重量达到一百三十斤以上才收购,若达不到就不收,还要赶回去继续喂养。收到的生猪,上级派来卡车调往大城市。只留下少量的猪,供应当地的群众过年。
&食品站找来当地的屠夫杀猪,杀一头猪才三元钱。是古老传统的杀法,用两条板凳支起一块门板,几个人将猪抬上案子按倒,用刀子捅进猪脖子下方,血流完猪即死去。猪血用盆接住,被人花几毛钱买回去,炖熟食用。屠夫杀猪非常熟练,在猪后腿割个口,用钢筋棍插进去形成通道,用嘴往猪体里吹气,吹胖后用绳子绑住,抬进烧满热水的大锅里,刮毛,洗干净。然后再挂起来开膛,摘掉内部下水,割掉猪头和腿,分割成肉,由食品站统一出售。
那时猪肉很便宜,国家统一定价,六毛二分钱一斤。但是老百姓太穷,能买上几斤肉过个年已是奢侈的事了。我家人口多,父亲总是想法多买几斤肉,再买点猪下水。把肉切成块,煮熟后再过一下油,炸成肉顶子,过年时加入萝卜、油豆腐、粉条炒杂烩菜吃,这是那时农村的主流吃法。再剁点饺子馅,初一、初五吃两顿肉饺子,这就是过大年了。
小孩子那时最盼望过年了,进入农历腊月就扳着指头数天过。孩子们过年可以穿件新衣服,吃点猪肉,放鞭炮,玩耍几天,感觉那是最幸福的时刻了,那是一生都忘记不了的美好童年。
如今,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飞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决定现在老百姓不可能再用过去传统的老办法去饲养土猪了。土猪,是那个年代的特殊印记,是那时候人们一道无奈的美味,是尘封在人们脑海里的渐渐远去的一段记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屠夫杀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