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三国里面英雄三国礼包之间流离是什么意思

真实的三国:被高估的英雄们-我们都是神经质小站-人人小站
真实的三国:被高估的英雄们
事件篇:&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乏,还谈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线索可查。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战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须口。曹操受挫,坚守营垒以待战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起初他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使得船要倾覆,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他并没有计划&借箭&, 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自从有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多数人只知道有《三国演义》,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人们通常认为,曹军将战船用铁链相连,使得黄盖的火攻奏效,实际上,曹军的战船之间并没有用铁链相连,只是首尾相连、衔接紧密,看上去好像连成一串。实际上,曹军的船舰是用木板两两钉在一起,这样船身晃动幅度大大减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战斗力。同时,两大船一体,可以即时进行接舷战的步兵数量增多,特别令江东军头疼。江东水军历来以接舷战制胜,如今接舷战的难度变大,就不得不为此发愁了。&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武锋校尉黄盖向周瑜建议:&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在孙刘联军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黄盖提出的火攻的确是上佳的方案。&三国历史上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江表传》记载了黄盖的诈降书,他在诈降书里认为以江东地区六个郡的兵力,不能够抵挡中原的一百多万兵力,但是孙权、周瑜执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为了避免与孙权、周瑜一起被消灭,情愿向曹操投降。&曹操告诉黄盖的代表,接受他的投降,叫他于指定的日期带自己的部队与兵器粮草,乘船由南岸到北岸来。&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使得曹操深信黄盖不是诈降,而是真降,特地行了一番&苦肉计&,先叫黄盖在举行军事会议的时候,公然冒犯周瑜。于是周瑜大怒,叫左右把黄盖拖下去斩首,众将领纷纷求情,黄盖才幸免一死,改打了五十下&脊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事实是,黄盖不曾吃这个苦,也不需要吃这个苦。曹操很容易相信黄盖的投降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一,他的兵力比孙刘联军的兵力多。黄盖这样的人之所以不愿与周瑜同归于尽,是很合乎常理的。第二,曹操所能知道的关于黄盖的情形是: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未甘。第三,十几年来各方的将领背弃原主而投降曹操的太多。曹操受降成习惯,因此对于黄盖之降,没有存太多怀疑之心。再说,黄盖降了之后,落入自己的手心,想处置随时即可,因此,曹操接受黄盖投降。&没有东风,火攻依然可实施&一直以来人们均认定,黄盖要火攻曹军沿江停靠的船队,必须借助东南风。如果没有东南风,则黄盖火攻绝不能成功,得出这个结论是很片面的。&黄盖在建议长途火攻突袭时,并没有提及风向问题,而只提到曹军船只首尾相连,就可以进行火攻。根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席龙飞的《中国造船史》一书分析,中国风帆技术出现在战国时期,而到汉代则已经很成熟了。其中以三国东吴万震所撰写的《南州异物志》中对帆船技术的记载最为宝贵(《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这里面就详细记载了可利用侧向风力的用卢头木叶制成的帆,这种帆可以&其四帆不正前向&。因此,当时东吴水军战船装备有可利用侧风的帆是可以确定的。所以,黄盖的火攻船,并不是必须正好沿风向开进,而可以利用侧向风。加之周瑜、黄盖多次在长江流域进行水战,周瑜方面已经确认这个季节的风向均可以进行火攻。&退一步说,没有风力的作用,火攻的计划依然可以实施。黄盖完全可以把装满了干草的船,由南岸的上游之处,斜对着北岸的下游之处行驶,倚仗水力,而不是风力。&蔡瑁、张允没有卷入&反间计&&历史中的蒋干确系周瑜的同郡,也确实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但并非在赤壁之战中,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把它记在赤壁之战后,并且只有蒋干劝降,没有中周瑜的反间计。&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纵然是这样灵巧的辩士却无法撼动周瑜的意志,归来见曹操时蒋干还赞誉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这一段情节旨在为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的胸怀作佐证,但却成为小说家为赤壁之战添油加醋的作料。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传递了伪造的降书,使得曹操对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产生了怀疑,并最终处死了二人,从而为周瑜去掉了一个大隐患,成为赤壁之战周瑜取胜的关键。&事实上,史书上的蔡瑁、张允并没有被卷入&反间计&之中,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水军都督。《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谈及蔡瑁、张允的时候,只论及二人是刘表的次子刘琮的党羽,在刘表临终时阻止刘表长子刘琦进见,而极力扶持刘琮上台。随即曹操南征大军将至,第一个跳出来劝刘琮投降的却不是蔡、张二人,而是蒯越、傅巽、韩嵩等一班刘表旧臣。这几个人共同的特征都是躲避战乱、客居荆州的中原人士,相比起蔡瑁、张允等荆州本土人来说,荆州的利益对于他们毫无意义,他们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更有好感,更愿意纳土归降以求得一官半爵。因此曹操在得荆州后也大施恩惠,给蒯越等十五人封了侯。但点名的名单里并未出现蔡瑁、张允,可见二人虽然也位列归降众臣中,也得到了封赏,却实属才智平平,未能得到重用。&至于曹操的水军都督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曹操用人的习惯而言,不可能用外人指挥这支庞大的水师。而曹操早在年初就在邺城掘玄武湖操练水师,相信都督水师的人选在那时就已经选定。后来的文学作品出于塑造周瑜角色的需要,虚构了蔡瑁、张允统领水师又被冤杀的情节,也使曹操水军一击即溃在理论上趋于合理化。&从读史的角度看,有关赤壁之战的诸多细节与人们的传统认识大有不同。当今学者对1800多年前战争真相的探寻能有多大程度的相合,已经无从考证,就算是更为客观纪实的《三国志》所谈及的赤壁之战,可能也与真实战役过程大相径庭。今天留在人们印象中的赤壁之战,更多的只是扬刘贬曹后一个失真的历史故事。《隆中对》&三分天下&并非诸葛亮原创&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无尺寸之功、亦无可托之地的刘备三访诸葛亮于襄阳,后者纵论天下大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谋中原,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它就是被广为称颂的《隆中对》。这一对策,开启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辅政生涯,更开启了三分天下的割据时代。&后世对《隆中对》评价很高,因为它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成就了刘备以一个政治基础极弱的割据政权,最终实现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滚滚历史长河之中不乏以数言定天下,影响时代走向的政治家,《隆中对》也由此成为诸葛亮智慧的代名词。但若以三分天下的故事都出自于诸葛亮的&奇策泉诵,智谋纵横&,这显然只是小说家的思路。事实上,《隆中对》所论诸方略,远近都有所本,谈不上诸葛亮的&原创&。&据蜀早有先鉴&&&萧何、韩信版&隆中对&&早在秦末乱时,萧何、韩信就向刘邦建言过&隆中对&。项羽与刘邦鸿门相会后,分封诸侯,立刘邦为汉王。刘邦没有当上关中王,十分恼怒,欲与项羽一决胜负。周勃、灌婴、樊哙一般武将也极力赞成刘邦起兵与项羽决战。具有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的萧何,清楚地了解楚汉力量相差甚为悬殊,所以极力反对立即决战,主张刘邦先经营巴蜀,待力量强大之后,再夺回关中,进而与项羽争夺天下。(《汉书?萧何传》: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再看《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也曾向刘邦指出:项羽所封的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马欣率几十万秦子弟兵降楚,大部被杀亡,此三人反而封王关中,关中百姓对之早已恨之入骨,秦人不会再拥护他们。而汉王入武关,进关中,秋毫无犯,约法三章,深得百姓敬仰。关中父老无不以刘邦未封关中王而义愤,早已翘首而望汉军再至关中。因此,只要汉军举兵东进,三秦可&传檄而定&。这之后,刘邦完全采纳了萧、韩的意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后让项羽饮恨乌江,建立汉朝。&《隆中对》中言&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而诸葛亮以后制定的伐魏策略,也几乎拷贝刘邦出川的路线。但三国时期的中原和楚汉争霸的中原已经完全不同。东汉以来一直以洛阳作为都城,而曹操挟天子以许昌为都城近半个世纪后,诸葛亮才出祁山。诸葛亮制定《隆中对》时,许昌作为曹操的都城已经一段时间了,加上刘备还要夺荆州、益州、汉中三地,到北伐时中原的政治中心早就转移到许昌。这样即使蜀汉出汉中攻下长安,对曹魏也不会有致命的打击。这些恐怕是后来诸葛亮数出祁山,有心无力、无功而返的原因所在。&诚然,诸葛亮一意北伐的理论前提,在《隆中对》也有所申明,那就是&跨有荆益&,百余年前公孙述据益出荆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决策的参照。&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十二年(25-36年),公孙述在成都建号立国,史称其时&蜀土清宴&,当时与诸葛亮身份类似的谋士李熊,就曾给公孙述提出&跨有荆益&以期进一步图谋的设想。(《后汉书?公孙述传》:李熊曰:蜀地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扬。)李熊所设想的割据境界,含荆州西境,与《隆中对》立论大体相当。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对此也有所记述,可知公孙述后来接受了这一战略方针。(《华阳国志?公孙述志》:不东出荆门,北陵关陇,与之进取,则王业不全,子孙不久安也。??乃出军荆门、陈仓,欲震荡秦、楚。)&刘邦以汉王定鼎天下的历史早就流传,而公孙述和刘备两者的割据形式极其相似,则更可能是诸葛亮《隆中对》的重要认识来源。公孙述北上秦川之议以及所谓不进取则&王业不全&之语,《隆中对》与之高度雷同,以后诸葛亮连年北伐之事也与之符合,说明二者有着某种思想认识上的关联。&诸葛亮无法走出时代的局限,也无法改变蜀汉政权在他死后无力回天的现实,更不用说创造比肩汉高祖的伟业。在诸葛亮去世28年后,蜀主刘禅自缚请降,比之公孙述宁死不降刘秀,刘禅在史书上留下笑柄,这更是诸葛亮无法预见和不能接受的了。&英雄所见略同&&&鲁肃、甘宁版&隆中对&&在汉末动乱纷纭的年代,除了诸葛亮以外,其他有识之士也在观察时局,探寻出路。在《隆中对》之前,东吴的鲁肃已对时局作过类似的分析,向孙权提出过相似的策略建议。&鲁肃在早于&三顾茅庐&的建安五年(200年)初见孙权时,就曾密谓孙权类似&隆中对&的策略。他认为现在曹操已经掌握了先机,因汉室天子在他之手,且曹氏在北方的势力又已得到巩固,而孙权的发展余地只能是南方,从而建议孙权分步以图进取。第一步,鼎足江东,稳固根本;第二步,据扬取荆,窥探上游;第三步,并益州而尽长江所极,形成南北对峙;第四步,徐图天下以成帝业。(《三国志?鲁肃传》: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以鲁肃之议与《隆中对》比较,虽有差别,基本构思却是相同。此外,曹军南下前夕,东吴名将甘宁也曾劝孙权取江夏黄祖,进图刘表、刘璋,他也认为须先灭江夏黄祖,再向西占据楚关,并逐渐并吞巴蜀。(《三国志?甘宁传》:今日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鲁肃和甘宁、诸葛亮三人的见解都比较准确地认清了形势,具有十分高明的战略眼光,但由于后世给诸葛亮抹上了过重的油彩,《隆中对》成了他一个人的灵光乍现。&刘备入蜀虽然是诸葛亮《隆中对》的重要应验,但入蜀本身却不是诸葛亮的功绩。历史地分析这个问题,&入蜀&本是刘备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唯一出路,赤壁战后,刘备对入蜀仍犹豫不决,主要在于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倒不是《三国演义》中念及刘璋为同宗的顾虑。这也说明至少在此时,刘备似乎仍未将《隆中对》作为立国战略。此后,他在法正、庞统等人的劝说或策应下(《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可权借以定大事。),方才建立起巴蜀的偏霸之业。在这个决策过程中,诸葛亮本人没有起任何作用,因此,可视法、庞等人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他的《隆中对》虽可称睿智非凡,但也只是历史和时局的产物。不论个人的素质与才能如何,诸葛亮能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荆州失守后,两路北伐之梦破灭,诸葛亮只有兵发秦川一策,已然无法完成统一大业了。&《隆中对》原文&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
人物篇:走下神坛的刚愎武夫 关羽的真实面目世人皆知关羽,从&温酒斩华雄&的英迈到&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从遍布世界的关帝庙到香港影视剧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关羽当成神去看待。关羽的尊号一封再封,从关公、关二爷到关帝,直至清朝取代岳飞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他终于走上神坛,名垂千古。&一介武夫&因《三国志》作者陈寿&尊曹抑刘&的倾向,关羽的传记不足千字,可以确定的是,关羽是一员勇猛非凡的虎将,但也不过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关羽的身世一直不详,到清代康熙年间才出土了他家族的墓碑,他其实出自一个经学世家,至少在他父辈时还以学问为业。(《关侯祖墓碑记》:&(羽祖关审)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但没有更多证据显示关羽本人饱读诗书,后世广为流传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恐怕还是受罗贯中的影响。&关羽确实武艺高强,颜良就是被他&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三国志?关羽传》: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不过接下来的&诛文丑&则又属《三国演义》的发挥。&诛文丑&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关云长挂印封金&,为制造气氛铺垫关羽出场,作者先交代了曹操帐下名将张辽、徐晃等都拿文丑莫奈何,等关羽出马,三两下就把文丑搞定。文丑是袁绍手下名将,本事也着实了得,他就这般&冤死&了。按史载,文丑命丧于著名的官渡之战,而且很可能死在乱军之中(《三国志?袁绍传》: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和关羽搭不上干系。&鲜为人知的是,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说),他在小说中把老乡山西解县人关羽当作儒家学说&仁义礼智信&的典型代表,大书特书关羽的丰功伟绩。和诛文丑一样,华雄本为孙坚所杀,蔡阳实为刘备所斩,罗贯中把别人的战绩,硬塞到关羽的&功劳薄&上。历史上确有其事而夸大其词的更是多见,如为护刘备家眷&千里走单骑&属实,但中途添加&过五关斩六将&则是子虚乌有;还有&水淹七军&的神机妙算,实际上是天降暴雨所致,关羽捡老天爷的功劳而已。为突出关羽&高大全&式的形象,罗贯中把这些骄人战绩,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全部转到关羽名下,以彰显其骁勇机智。&细读《关羽传》更可发现,历史上的关羽极度缺少政治头脑。他不懂得联吴抗曹的重要性,拒绝孙权的联姻,态度很不友好,辱骂求婚的使者:&犬子怎能配上虎女?&得罪了东吴。这之后的故事人们都熟悉了,孙权谋取荆州后,将关羽父子斩杀于临沮,孙刘联盟也彻底破裂。&刚愎自负
如果说缺少政治头脑葬送了蜀汉的前程,那么&颇自负,好凌人&就是关羽个人最大的性格缺陷。&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来降,关羽致信诸葛亮探问虚实,亏得诸葛亮知道他的那点&小算盘&,说马超虽与张飞棋逢对手,却难与关羽为敌,因为有孔明的表态,关羽才放下心来,并沾沾自喜。(《关羽传》:(诸葛亮)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这个事情本很简单,但到了《三国演义》那里,因为罗贯中把关羽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也当成是优点(至少是特点)来写,甚至出现了关羽不顾驻守荆州的军职,一心要入川与马超决斗的情节。&关羽对马超尚且如此,年迈的黄忠就更不放在眼里了。《三国志》里记载有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归降,刘备、诸葛亮有意将他和其他几人封为&五虎将&,却担心关羽耻与黄忠同列。(《三国志?黄忠传》:诸葛亮说先主曰:&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原来马超、张飞都在战场上见识过黄忠的实力,对这个提议肯定没问题,他们就怕到关羽那儿有意见,说明关羽自负的性格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果然按刘、诸预想发展。《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刘备称汉中王后,派费诗去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听说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十分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态度极其嚣张、不可一世,费诗好说歹说才劝服关羽接受封职。&刘备、诸葛亮等人这样的迁就,进一步加剧了关羽唯我独尊的病态心理。等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他更是居功自恃起来,看不起麋芳、傅士仁等搞后勤的军官。后来,眼看关羽出军乏粮被困,掌握着粮草用度的糜、傅二人以牙还牙,不准备出手相援,关羽哪里受过这等气,扬言&还当治之&,准备回来治他俩的罪,逼得二人反叛。最终,关羽败走麦城,再也没有机会治他人罪了。&好色之徒
其实,关羽也算有点好色。据《关羽传》注引《蜀记》记载,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合力攻打吕布时,关羽向曹操要求说等攻下城后,想要得到士人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但是下邳城破以后,曹操命令捉了杜氏先送来让他自己瞧瞧,结果好色的曹操忘了对关羽的承诺,把这妇人给自己留下了。自此之后关羽和曹操就有了间隙。&说关羽和曹操为了争女人翻脸,以至于最后&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显然有一些言过其实。而因史籍所载有限,我们不清楚关羽讨要杜氏真正动机何在。而杜氏的儿子由曹操抚养长大,就是后来的魏国骁骑将军秦朗,一度是魏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由于关羽死得比曹操还早,史书没留下他与秦朗的蛛丝马迹,所以关羽和杜氏到底有过什么瓜葛就成了一个谜。&千百年后,关羽不再是那个凡人的关羽,他的一切性情、弱点被人们羽化、升华,逐渐变成了一个完人。隋朝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授关羽亡灵&菩萨戒&,他被封为伽蓝菩萨。唐高宗拉关羽入武庙,与姜子牙并驾齐驱。道教天师编造了&关公大战蚩尤&的弥天大谎,关羽又成为道教的头号尊神。历代帝王更是对他屡加封号,宋徽宗封他为忠惠公,明神宗封他为关圣帝,清道光皇帝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他的名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孔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还高出一筹。他在洛阳的墓地仅次于皇帝的陵墓,称为&关林&,他的庙宇,与孔庙一样,遍布中国??&解释这一现象是费力的。统治者给他封爵加号,看中的是他的忠义,借以巩固统治。于是乎,这位生前并无丰功伟绩可资夸耀的凡夫俗子,死后却被神化为超越历史的战神甚至财神,最终脱胎换骨,成了三教九流都顶礼膜拜的道德楷模,人间神祗。&链接:关羽为何成为财神&关羽死后,成为儒、释、道三教都供奉的神灵,享受历代统治者的一路崇封,都还&情有可原&,但关羽为何成为了财神,需费一番思量。&原来,中国古代的商帮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义&,他们知道经商必须同心志合,恨不得像桃园三结义那样的一心一意。而关羽是个义神,商人们就把这个&义&字投射到关羽身上去了。尤其到了晚明,晋商开创了很多重要的商业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打出一个口号&&&以义取利,诚信天下&,他们集体包装出来的代言人,就是关羽。因此中国才出现一种&上关下财&的财神。上边是关公,下边是一般的财神。关羽在财神里面代表道德,是道德神,也就是说他代表了中国传统商人向往的美好商业制度:义在上,利在下。诸葛亮并非军事奇才 神机妙算多为虚构&新《三国》导演高希希说,在新《三国》中&诸葛亮的定位是似神似仙,而(其扮演者)陆毅身上有种飘逸的气质,我觉得他能塑造出一个既漂亮又睿智的诸葛亮。&在电视剧中,诸葛亮既是一位变法立宪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科技专家和具有高超指挥才能的军事家。&而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精彩之处也大半与诸葛亮的形象有关。自&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至&五丈原大星陨落&,近三十年间的历史完全围绕着诸葛亮展开。鲁迅曾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更是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然而事实上,诸葛亮那些在军事上的传奇功绩大半出于作者虚构,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小说中著名的赤壁大战,除了&草船借箭&是转嫁孙权的故事之外,&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计&、&借东风&等精彩情节,皆为作者虚构。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卓有建树的政治家,但在军事上可圈可点处并不多,远非《三国演义》所渲染的那样用兵如神。&&火烧博望坡&刘备是主角
《三国演义》中,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惇中计,大败而归。诸葛孔明打响出山后的第一炮,也令关、张等人折服。然而,历史上此事发生在建安七年(202年),火烧博望坡这场战斗进行之时,诸葛亮尚在南阳躬耕,直到建安十二年他才出山,这场漂亮的胜仗实为刘备亲自指挥,与诸葛亮毫无关系。&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后,刘表派刘备屯兵新野,以拒夏侯惇、于禁、李典等所领曹兵于博望。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最后,刘备伏兵于路旁,自烧屯营伪遁。夏侯惇不知有诈,率兵追之,为伏兵所破。刘备虽获胜,但曹兵损失并不多。而且,《三国志》的《武帝纪》、《夏侯惇传》、《于禁传》及《资治通鉴》等均未记载这次战斗,说明博望坡之战的规模并不算大,却被《三国演义》大肆渲染。历史上的刘备素以宽厚仁义示人,博望坡之战表明他还颇有军事才能。&&既生瑜,何生亮&的历史冤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导演王扶林对诸葛亮角色曾经提出自己的看法,旧版三国&人物形象上我们有一点没能突破,就是诸葛亮和周瑜的年龄问题。&戏剧舞台上周瑜是小生,而诸葛是老生扮相,但历史上的诸葛亮比周瑜小六岁。而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历史真相远非年龄错位这么简单。&《三国演义》把周瑜描写成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典型,他对才智超过自己的诸葛亮,千方百计加以谋害,必欲除之而后快,结果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直到临死时他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并把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智绝&的地位发挥到极致。&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不仅容貌出众,风流儒雅,讲求生活品味,还是一位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孙权赞他&有王佐之资&,称帝时还念念不忘,&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史家也称其&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至于其气量,简直可以用宽容大度来形容,《江表传》记载:&(老将陈普)颇以年长,数凌辱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又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刘备一次与孙权谈及周瑜,也说他&气量广大&。所谓&三气周瑜&,只不过是小说家的杜撰罢了,却成为周郎身后数百年来的最大冤案。&周郎诸葛两人在正史上并无过节,也无正面交锋,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而周瑜病逝后,蜀国来吊唁的是庞统,也不是诸葛亮。&真假难辨的&空城计&&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出现: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立即作好大军撤退安排,并亲引五千军到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报司马懿15万大军杀奔西城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队,已分一半运粮草而去,城中仅剩二千五百军士,战、撤均不可能。诸葛亮镇静自若,乃命偃旗息鼓,大开城门,每一门仅用军士20人,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诸葛亮本人则披鹤氅、戴纶巾,到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身边仅有二小童,一捧宝剑,一执麈尾。魏军来到城下,皆不敢进。司马懿怀疑其有埋伏,下令退军。诸葛亮军化险为夷。故事之离奇令人匪夷所思。&空城计在史书上的记载始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蜀记》&郭冲三事&,叙述大致与演义相似。裴松之却对这一记载提出了驳斥。他认为,考察史实,诸葛亮从来没有在阳平关拒守魏军,司马懿也没有到阳平关与诸葛亮交过战。诸葛亮初屯阳平关在蜀建兴五年(227年),那时司马懿正以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而屯于宛城,两人相距一千多里以外,当无可能进行交兵。司马懿后来对诸葛亮用兵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蜀建兴八年(230年)与曹真等三路伐蜀,但双方并未接触;另两次是诸葛亮最后二次北伐时,他在魏境的祁山与渭南相拒,足迹亦未至阳平关。&从情理分析,司马懿既举兵15万,又知诸葛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再者《魏延传》明说:&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一向谨慎的诸葛亮尚不许魏延为&万人别统&,阳平关又是他伐魏的重要基地,岂可能&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仅以轻弱自守。&所以,裴松之断定:&此书举引皆虚。&但他还是将这条资料选辑于《三国志》注中,让后人有了真假难辨的疑惑。&&木牛流马&假亦真&《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说这种运输工具&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司马懿闻报,派人去抢了数匹。谁知诸葛亮派人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暗中将木牛、流马口中舌头扭转,牛马便不能行动。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在现在也算是巧思绝作了,由于《三国演义》描绘得太奇妙,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所谓木牛、流马纯系小说家的杜撰。&然而查考史书,诸葛亮确实制造过木牛、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没有《三国演义》描绘得那么神奇,但从中可见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的历史事实。&《诸葛亮集》中的一段文字,应是可靠的资料:&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虽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但因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多年来,人们对此作过许多猜测。&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这种说法,源自《宋史》、《后山丛谈》、《稗史类编》等史籍,意谓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之称。&另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新颖的自动机械。《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说,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出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以此推论,为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但木牛实为何种模样,并无定论。&史家质疑的&七擒孟获&&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刘备死后,蛮王孟获联结南方各郡的大姓起兵造反,他们攻城略地,蜀汉边境地区扰攘不宁,人心大乱。为巩固蜀汉大后方,以便全力与曹魏抗衡,诸葛亮亲率川军南征。他坚持&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孟获屡擒屡纵,共达七次之多,终于征服了孟获。这个桀傲难驯的蛮王带领妻子兄弟和死党,心悦诚服地拜倒在诸葛亮的面前指天发誓:&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也!&&七擒孟获&乃是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上大书特书的篇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诸葛亮的南征确是史实,连&七擒孟获&也是见诸于史料记载的。《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道,诸葛亮到南中之后,连战连捷。他得知孟获在当地深得人心,便设计活捉了他,但孟获并不心服。诸葛亮便放了他,让他再来一战。结果盂获一连被俘虏了七次,才真正心悦诚服了。东晋史学家常璩在他的《华阳国志》中,也留下了&七擒孟获&的记载。&此事虽见于史书,但并不等于就是确凿的史实。因为即使以常理推论,所谓&七擒孟获&也很难经得起推敲,《续云南通志》认为,诸葛亮于后主建兴三年(225年)春三月从成都出兵,当年秋天到达滇池(今云南昆明),并彻底平息了这场大规模的叛乱。诸葛亮渡泸至滇池,仅用了五六个月时间,岂容如此耽搁时日。&从四川盆地到云南中部,路程达一千多公里,且全是崎岖难行的&蜀道&。在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古代,南征大军光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三个月以上。剩下的三四个月,蜀汉军队还分别平定了其它几个地方的叛乱。这样一来,用于平定益州地区叛乱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三个月,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孟获,都不可能组织起多达七次的战役。&其次,严峻的形势也不容许诸葛亮从容不迫地搞什么&七擒七纵&。诸葛亮南征的时候、正是蜀汉政权的&危急存亡之秋&。刘备东征,被陆逊火烧连营,国家精锐损失殆尽,元气大伤。北方有强大的曹魏虎视耽耽,东方好不容易才同东吴恢复了睦邻友好关系,而大后方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清代撰修的《通鉴辑览》指出,对于诸葛亮来说,当务之急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南方叛乱,然后立即挥师北上,对付蜀汉的头号敌人&&曹魏。所以,即使诸葛亮有充分的把握对盂获屡纵屡擒,一生以谨慎著称的他也不会这么干。&正如《通鉴辑览》所说,&七擒孟获&的故事虽然为后世津津乐道,而实际上却是&无识已甚&。&陈寿所撰《三国志》乃是记载三国史实的最权威的史籍,此书中不但没有&七擒&的记载,连孟获其人也没有,作为一位严谨的史学家,他不采用这个传说,是有其充分道理的。&诸葛亮如何被神化&诗人杜甫有&诸葛大名垂宇宙&的诗句,可见这位一代名相在世人心中很早就有了至上的地位。诸葛亮可能是中国政治史中少有的为不同政治地位、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政治风格的人们所共同称道而享有美誉的政治家,在民间,他又成为智慧的象征。诸葛亮自陈心志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一种献身精神的典范。&陈寿写《三国志》是在西晋,距离曹魏时间比较近。出于陈寿的立场,他在《三国志》中,将魏晋作为正统,孙吴和刘蜀都是分裂天下的角色,所以对诸葛亮的生平记事秉承了较为客观的态度,他认为诸葛亮是长于内政而短于军略的。&一直到南宋以后,诸葛亮被朱熹大大推崇,文学著作开始树立诸葛亮这个&光复汉室&的典型。诸葛亮被神化的大量举动也在此后出现。&我们在讨论诸葛亮顶上何以形成辉煌的光环时,还有必要认识与此相关的&鱼水君臣&神话的生成和影响。&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一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被后世传为君臣关系至契的佳话。武则天诗作中所谓&君臣德合,鱼水斯同&,是一种政治宣传。而李白诗中&刘葛鱼水本无二&,以及&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岑参&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等等,都在&鱼水&二字中暗含某种个人政治理想。&古代士人的&鱼水君臣&幻想,是专制制度下特有的文化现象。诸葛亮形象得以神化,也有历代文人借以寄托功名抱负,透露政治期望的因素。被误读的三国女人&&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这句出自莎翁的名句在中国也能得到应验,在男人残酷的政治和战争漩涡中,女人作为弱者往往成为被历史忽视的人群。&一部出场人物达一千多人的《三国演义》,女人的形象除了貂蝉、蔡夫人、孙夫人之外,几乎都是一笔带过。罗贯中对这些女人进行了有意的误读,而这种误读在热播的电视剧《三国》中得到了延续,可见传统之于现实的影响有多深。&貂蝉&&美女的祸水之名&三国里的美女不少,貂蝉是最突出的一个,她在男人的策划之下,成为王允美人计中最关键的角色。这个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实际上只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据《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董卓喜怒无常,曾因小事不满而&拔戟掷布&,吕布心怀怨恨,后因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一事,&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于是萌生杀机。王允不失时机地拉拢吕布,合谋杀死了董卓。《后汉书》对此事的记载也大致相同。在真实的刺杀事件中,王允的确运用了一些计谋,但根本不是人们熟知的美人计,也许只有&布与卓侍婢私通&一事能与美女沾上边。&&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这两句诗最早出现了貂蝉的名字。后来,貂蝉又成为《刺董卓》、《貂蝉女》等金代和宋元戏曲的主角。&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让貂蝉的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在剧中她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曾被汉灵帝选入宫中,成为一名宫女,因掌貂蝉冠来,故名貂蝉。后来灵帝将其赐予丁建阳,丁建阳又将她配与养子吕布为妻。黄巾起义时,夫妻二人失散。她之所以接受王允的连环计,就是为了能与远在长安的丈夫吕布团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捕风捉影地对貂蝉的故事进行了有意的误读,她的身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吕布之妻变为王府歌伎,把原本被动接受美人计的貂蝉塑造成一位&年方二八,色伎俱佳&,深明大义,为报王允教养之恩而甘愿献身的女性。但是,这个被罗贯中称赞的智勇双全、舍身救汉的奇女子,看似女中豪杰,实为男人手心的尤物而已。在男权社会下,年轻貌美的貂蝉被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身不由己地踏入虎狼之穴,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身体,完成了男人所谓的&义举&,但即便舍生取义,也难免被扣上&红颜祸水&的帽子,貂蝉何其不幸!&新《三国》的故事延续了罗贯中对美女的误读,故事基本上还是那个故事,但貂蝉的情感更加丰富,与吕布之间也不再是逢场作戏,她爱上了吕布,甚至痴情地告诉王允,吕布绝不是助纣为虐之徒,而是一个真英雄,上演了一出缠绵悱恻、撕心裂肺的爱情大戏。遗憾的是,终于尝到爱情滋味的貂蝉,依然是男人手中的一颗棋子,董卓和吕布的悲惨结局使她难逃指责,这是她的悲哀,在罗贯中笔下,没有爱情容身的世界。&孙夫人&&&和亲&怎能换来幸福
在《三国演义》等作品中,孙权采周瑜计,以妹子为政治筹码,招刘备入东吴成亲,用美色使其乐不思归,想趁机取得荆州。不料最后竟假戏真做,孙夫人胳膊肘往外拐,帮着夫君逃回荆州,背叛了自己的亲兄弟。&这位与刘备同甘共苦的孙夫人在历史上姓名不详,孙尚香这个名字因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而为人们熟知,其实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戏剧《甘露寺》中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孙夫人的名字误记为孙仁,又用各种编辑手段,重新组装出来了一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美人计。&据史料记载,赤壁之战的第二年,孙权出于孙刘联盟的考虑,主动将其妹嫁与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称,孙权 &进妹固好&,将其妹送至公安,刘备到江边迎亲,也就是说,他们二人成婚的地点并非是东吴的驻地京口,所以《三国演义》中刘备入东吴成亲,后在孙夫人的协助之下逃回荆州的事也就不太可能发生了。至于那个人们所熟知的吴国太甘露寺看女婿的故事更是没影儿的事儿,因为吴国太早在建安七年(202年)就已经去世了。&孙夫人和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成了非常完美的一对,他们的婚姻固然是一桩政治婚姻,但夫妻感情却相当不错,孙夫人不仅帮着刘备从东吴逃回荆州,而且在听到刘备虢亭之败后,遵从了当时社会女性的道德标准,祭夫而死。新《三国》里,他们的感情生活更是被放大,以此来表现孙夫人对命运的抗争。在逃回荆州的路上,孙夫人安慰刘备道,&我兄长不念亲情,我何必为他考虑?夫君莫要惊惶,你我夫妻一体,同生共死&。此夫妻同心的宣言在三国时期难能可贵,但她所嫁之人却是把女人视作敝履的刘备,况且,在为政治而进行的联姻中,孙夫人真的很幸福?&《三国志》记载,孙夫人身为孙权之妹,骄纵蛮横自不必说,她不爱红装爱武装,&极甚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也&,显然是一个古代版的野蛮女友。&她的卧房内&侍婢百余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孙夫人对婚姻的抗拒、对刘备的跋扈由此便能看出端倪。&《三国志?法正传》记有诸葛亮对孙夫人在荆州骄横的感叹,&主公之灾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看来,孙夫人给刘备带来的威胁,已经可与曹操、孙权相提并论了,足见他们夫妻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为以防万一,刘备还特命赵云随侍左右,保护自己。&孙夫人与刘备的婚姻其实并没有持续太久,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记载,建安十六年的十二月 ,&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原打算把阿斗带回娘家,行至半路却被赵云和张飞横舟夺了回去。如果孙夫人和刘备真的是一对恩爱夫妻,孙夫人怎会轻易离开,又怎会出现抢夺阿斗的紧张一幕?从此,《三国志》中就再也没有孙夫人的音信,传说中祭夫而死的结局只是人们美好的想象吧。麋夫人&&烈女子是男人&忠义&理想的寄托&&子龙,你把阿斗带上,务必交给主公!&她含泪望了一眼阿斗,便翻身投入井中。长坂舍身救阿斗的悲壮一幕,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伟大贞烈的女人&&麋夫人。&但麋夫人的光辉形象只是罗贯中对历史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根据《三国志?先主甘皇后传》记载,&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从这段史料来看,在当阳长坂与阿斗一起被刘备抛下、陷入险境的并非麋夫人,而是阿斗的生母甘夫人,他们母子二人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幸免于难,绝没有自杀一事。&罗贯中的艺术升华造就出来的烈女麋夫人,倒真的是刘备的一位夫人,《三国志》 仅在《蜀书? 麋竺传》中交代了一句:&建安元年??先主转军广陵海西,(麋)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而对她后来的死因就再也没有记载了。&在《三国演义》中,像麋夫人这样以自杀方式结束性命的贞烈女子还有几位,如悬梁劝子的徐庶老母、自缴身亡的马邈之妻李氏、与夫同殉节的刘湛妻崔氏。&在三国诸侯割据的战乱年代,中国传统的&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的道德理想常常受到严峻的挑战,当时虽不乏以死相谏的忠臣直士,但一些文人门客也常易主而事。罗贯中把几个女人改写成烈女子,将其树立为女人道德的楷模,与当时视作天经地义的&三纲五常&思想是分不开的。&大乔小乔&&历史中的一粒尘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这两句诗带给后人无限遐想,人们纷纷猜测,她们到底有多美。罗贯中更是在《三国演义》里,把二乔与孙权、周瑜的爱情故事渲染了一番,铜雀台被说成是专为二乔所建,赤壁之战成了为争夺女人而发动起来的&特洛伊战争&。&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妙地将曹植《铜雀台赋》中的两句&连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中的&二桥&改为&二乔&,让周瑜相信,曹操下江南的目的就是为了他和孙权的妻子,于是立即同意了诸葛亮联合抗曹的请求。&二乔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吴宇森的《赤壁》中,诸葛亮的戏言成为现实,曹操迷恋于小乔的国色天香,发动了赤壁之战。小乔是中国版的海伦?答案是否定的。&二乔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们姓桥而不姓乔。《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建安三年,孙策欲取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合军西进占领了皖城,&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在《江表传》中,&策从容戏瑜曰:&桥公儿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她们的故事在史料中也就只有这寥寥的数笔,并没有后世传说中那样精彩。&关于曹操为二乔修建铜雀台,并发动赤壁之战的故事,就更不足为信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铜雀台始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诸葛亮劝说周瑜联合抗曹时,怎么会预先知道曹操会打造一个铜雀台?再说,如果铜雀台真与二乔有关,曹植哪来的胆量敢将父亲的风流韵事写进《铜雀台赋》?&在真实的历史上,大乔、小乔姐妹并没有后世臆想的那样重要,她们和那个时代所有的女人一样,只是男人故事里的小小符号而已。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重病卧床的曹操担心妻妾们今后的生活,特意在遗令中说:&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让妻妾仍住在铜雀台不至被赶走。他还担心她们以后日子艰难,劝她们学会做鞋子,卖了作为生活费。曹操的良苦悲悯用心令人感慨,也从侧面反应了那个时代女人在失去丈夫后流离失所的命运。更有甚者,东吴大将吕蒙去世后,孙权痛苦之余,还令吕蒙的两个爱妾殉葬,可见那时殉葬制十分普遍。曹操没让妻妾陪葬,也算是她们运气不错。她们从属于男人,轻得就像风中的尘埃。&不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陈寿的《三国志》,女人的地位永远是男人的附庸,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盛行了几千年。&在近几年的影视剧中,爱情总是不可缺少的情节,女人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新《三国》中,女人不再是简单的绿叶,几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戏成了该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电影《赤壁》中,我们也看到了如孙尚香、小乔这样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在爱情戏里,这些倾国倾城的佳人不再只是男人的尤物、政治的筹码,而是被赋予了现代女性的意识,敢爱敢恨,敢作敢为。&义父此举与禽兽何异?&貂蝉的这句质问强烈地表达着她对命运的抗争。女人的地位不再是男权社会的从属,这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女性个体生命价值的尊敬。
军事篇:关羽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它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人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关羽应当使用这把刀,关于它的传说大家耳熟能详: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即便到今天,这种造型的刀仍被称作&关刀&或&关王刀&。可见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尊崇地位。&但历史上,关羽使用的并非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类似于矛一类的兵器。遍查史书,三国时代无人曾使用&青龙偃月刀&,《三国志》中说到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矛,同时随身佩有短刀,以便对刺杀的敌将进行斩首。&《三国演义》中说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是一种附会,为的是使人物的英勇形象更加丰满,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很难造出。三国时的刀为窄而直的刀,长度在1米左右,东吴的刀长60多公分,蜀国的刀则长1.2米以上,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不再有锐利尖锋,而且一般都有环首,环首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自西汉时起刀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传到朝鲜、日本。秦末农民起义经过楚汉相争之后,骑兵日渐增多,由于马速很快,想要毙伤敌人主要靠挥臂劈砍,而不是用剑向前突刺,快速冲杀的骑兵需要一种便于砍杀、不易折断的短兵器,用以取代重量较轻、只宜刺杀不宜砍杀的剑。这样一来,尖长的剑锋的作用不大了。虽然剑两侧都有刃,但是劈砍时只能用其中一侧的刃,另一侧的刃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而且使制造工艺更为复杂,剑的最厚部分在中脊,不但工艺要求高,劈砍时还容易折断。用剑刺杀还有一个缺点:因为当时马镫还没发明,骑兵在马上刺杀极容易把自己顶下马来。于是,自西汉时起就出现了环首的长刀,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劈砍的短柄兵器,一侧有刃,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脊,同时去掉了锐利的长剑锋。厚脊薄刃不但从力学角度看利于劈砍,而且刀脊无刃,可以加厚,因而不易折断。所以,《释名》说:&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三国时环首刀已经普遍装备军队,其在实战中的地位超过了传统上的剑。当时的炼钢技术也有了重大发展,在此之前,上等的钢只有反复锻打而成的&百炼钢&。&百炼&是形容其多的意思。西汉晚期以后,随着炼炉的增大以及鼓风技术的改进,炉温提高,可以将铁熔化了。生铁可逐渐除碳变成熟铁,造刀、剑时,用生铁和熟铁糅合在一起,反复折叠锻打,乃是百炼成钢。在由生铁炼成熟铁的过程中,如工艺不够或原料较差,就炼成质量比较差的钢,有的环首刀就干脆是铁制的。这一时期优质钢刀的代表作品,应该是山东苍山发现的一把有纪年铭的长刀,全长111.5厘米,大约是一与三之比。刀身上饰着错金的火焰纹,并且有十八个错金的隶书刀铭:&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大刀吉羊宜子孙。&由此可以知道这把刀是汉安帝永初六年,即公元112年制造的。这把刀经过鉴定,是以含碳较高的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多次锻打的。铭文中的&卅&,即&三十炼&,指将钢锻造后折叠锻打,这样反复锻打三十层而制成的。同时,这把三十炼大刀的刃部还经过了淬火。采用百炼钢造刀,大大提高了质量。&百炼钢虽好,但成本高,费时久。曹操曾下令作百炼刀5把,耗时3年才造成,自己留了两把,另3把分给了3个儿子用来随身佩带。东汉晚期,炼钢技术出现决定性突破,发明了灌钢法,这一技术水平在全世界一直领先到十七世纪。所谓灌钢法,就是把生铁液淋灌在熟铁板上,再加以锻打,仅需几个昼夜就可以炼成品质令人比较满意的钢。这种钢虽然品质比百炼钢要差一些,但成本比百炼钢低了数倍以上。造刀技术的日趋精良使造刀业规模增大,一次造刀动辄上千。蒲元为刘备造刀5000口,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3000口,其淬火技术已十分先进。当甘宁百骑劫魏营归来后,孙权一次赏给甘宁刀百口。由于生产量大,铁环刀基本取代长剑,成为军中最主要的格斗短武器。&虽然青龙偃月刀在三国并未出现,但带有木柄的长刀却是可能有的,《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就称:&韦好使大双戟与长刀&。不过这一时期带柄长刀不是常见兵器,三国时将领使用的主要是长矛,如关羽、张飞、吕布等用的都是矛,取其突刺作用。&到了唐宋时期,长柄大刀已成为长兵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唐代有种被称为&陌刀&的长刀就常被使用,这种刀两面有刃,前边带尖,能刺能砍,极为凶悍。唐代名将李嗣业就是著名的陌刀将。宋代的长柄大刀形制多样,有掉刀、屈刀、笔刀、眉尖刀、戟刀等五花八门的名称和样式,当然,也有掩月刀。三国时马镫并未出现&在古装战争剧的拍摄中,有一个最令导演头疼的问题,就是马镫。专家普遍的观点认为,马镫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也就是说,三国时还没有马镫,更不用说之前的秦汉了。可是现在拍古装剧,没有马镫谁还会骑马?这令导演们十分尴尬。新版《三国》剧中,凡是战马全有马镫,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读者有必要对这一细节多加了解,因为这是中国军事装备领先世界的重大发明。&我们知道,根据几何原理,三角形最具稳固性。骑马也是如此,骑马者只有借助马鞍(高桥马鞍)和马镫,臀部支撑于马鞍上,双脚支撑于马镫上,构成三个支撑点,才能更好地保持平衡,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效果,在马匹急速奔驰的时候轻易不会掉下来,在战斗中也更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与挥动兵器的力量。&在马鞍和马镫发明之前,骑着近似于光身子的马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就是骑兵出现之前,中、西方为什么都用马来拉战车而不直接骑马作战的一大原因。&但战车比起骑兵,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弱点是对地形要求很高,地形不平坦不行,有条小河小沟也不行。在战车时代,双方打仗一般要提前选择一个平原地形,然后才能开战。打着打着,不小心车轮子一损坏,那就完蛋了。另外,使用战车也十分不经济,组装一辆战车一般需要四匹马,而车上只有三名甲士,一人负责远程攻击&&射箭,一人负责近程作战&&持长戈或长矛,还有一名非战斗人员&&御者,花费四匹马以及大量的木材,才能拥有两名高速机动的战斗人员,比起一人一马的骑兵实在太浪费了。&战国时期,马鞍与马镫还没有发明出来。这时候的骑兵,主要是利用马的快捷优势,进行一些侦察、骚扰、包抄、偷袭和追击的任务,配合步兵军团进行战斗,骑兵单独对步兵作战并不占有优势。秦赵长平之战,白起以1.5万骑兵截断赵军与营垒之间的联系。骑兵的编制还不大,并不独立完成战役任务。秦始皇兵马俑中,骑兵的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在远离主阵的侧翼,就是明证。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的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其他马具齐备,也有类似鞍垫的马鞍,唯独缺少高桥马鞍与马镫。不过秦汉时期骑兵已有很多的独立建制部队。比如楚汉相争时,两军有很多称为&骑将&的军官。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项羽最后失败,带领800名骑兵突围。刘邦命令骑将灌婴率5000骑兵猛追,一直追过淮河。项羽只剩下28个骑兵,被数千名汉军骑兵包围。项羽认为是天要亡他,无面目复见江东父老,于是把战马送给艄 公,要骑兵全都下马步战,与汉军短兵相接,最后项羽受伤自刎而亡。&据考古研究,在中国发现的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年代最早的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如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和鞍马彩绘木雕。因此可以断定,最晚在东汉后期,高桥马鞍就已经出现。许褚在一次保护曹操撤退中,便曾在船上手举马鞍以抵挡射来的箭矢。&那么,马镫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在中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实物双马镫,最早的是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出土的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三角形鎏金铜裹木质马镫,时间是公元四世纪初;另一件是南京象山东晋琅邪王氏(王导、王羲之一族)墓葬群七号墓中出土的一件装备双镫的陶马,时间是东晋永昌元年(322年)或稍后。这表明双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在中国境内已经广泛使用,而且马镫的形态已经趋于成熟。&而欧洲出土的马镫,最早的是在公元6世纪匈牙利阿瓦尔人(蒙古高原的柔然人后代)的墓葬中,这比中国晚了两个多世纪。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马镫是由古代中国人(包括汉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发明的,是柔然人把马镫从中国带到了西方,马镫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中国靴子&。&另外,根据史书上关于骑兵作战的一些记载,比如项羽使用骑兵冲突敌阵、汉武帝时期骑兵作为主战兵种大规模投入进攻匈奴的战争等,许多人推测马鞍和马镫就是在中国汉代出现的。即使当时没有出现后世的金属双马镫,起码出现了类似的替代品&&比如采用绳带、皮革或木板作为马镫。&这不只是人们的推测,西方一本《阿提拉的传奇&&匈奴人入侵欧洲》的书籍记载,&上帝之鞭& 阿提拉率领的匈奴骑兵,装备有欧洲人从来没有见过的马镫。不过那种马镫是在马鞍上系上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让脚有个可以踩踏的地方。&由此可见,早期的骑兵的确采用过绳带、皮革或者木板一类的材料作为马镫,而这些材料很容易腐烂,不可能有实物保存下来。至于金属,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如果用来大量制作马镫,那实在是太奢侈了。&成熟的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出现于中国境内,但曹操手下威猛无比、百战百胜的虎豹骑,很可能就是装备了木板、皮革和绳带制作的马镫替代品,方才发挥出令人恐怖的战斗力。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亲率5000骑兵奔袭袁绍军后勤基地乌巢,获得决定性胜利。公元211年曹军进攻关中,以步兵诱敌,而以&虎骑&为主力夹击,大败马超、韩遂。&十六国混战时期是重装骑兵全面登上军事舞台的时期。马镫发明,大大增加了骑兵在马上的格斗能力,重装骑兵已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成为战场上令人生畏的决定性力量。军队中骑兵的比重也大大增加。后来北魏军队动辄出动数以十万计的骑兵大兵团作战,甚至在450年大举进攻南朝刘宋时,出动的骑兵居然达到了60万,营寨绵延3000里。&北朝极端重视骑兵的传统也影响到隋唐。唐太宗是一位轻骑兵(指人披甲、马不披甲的骑兵,人披的甲是两当铠为主,主要遮蔽胸部,或者也叫胸甲骑兵)奔袭战术的积极实践者。他在建立唐朝过程中东征西讨,很多战役都是他亲自率轻骑兵奔袭、突击而获胜,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是他的坐骑。唐代也是古代汉族皇朝军队骑兵的鼎盛时期。按照《通典》所载唐初大将李靖的说法,唐代军队的标准编成是骑兵要占到战斗部队的30%。而盛唐时期全部57万常备军中有16万是骑兵。吕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画戟
前文提到,吕布用的是矛而非方天画戟。新版《三国》中吕布用的戟实际也是到宋代才出现的&戟刀&。三国时,戟是军队中的标准武器,从战国开始常用&持戟&一词作为士兵的同义词。&吕布为刘备解袁术大将纪灵之围时,在营门树戟一只,约定双方,如射中小支,则袁、刘解斗。吕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戟的小支原是横枝,整个戟呈&卜&字形。到了三国时,横支逐渐弯曲上翘,减弱了勾的功能,增强了刺和叉的功能,称为&雄戟&。典韦阵亡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说明小支上翘后,叉法威力大增。戟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官渡战前,袁绍檄文称自己的部队&长戟百万&,此说虽有夸张,但也说明其装备之多。袁绍有大戟士700余人为左右随从。&戟分长短,短戟又称手戟。手戟是单手握持的短柄戟。曹操年轻时,私入中常侍张让室内,被发觉,舞手戟自卫。典韦喜好手持大双戟。军中谣谚:&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说明典韦手戟每只重40斤,折合今8.9公斤。&手戟也可投掷。董卓拔手戟掷吕布。典韦手持10余只戟,敌至5步,大呼站起投掷,无不应手而倒。孙策席间向严舆投掷手戟,严舆当场死亡。虎伤坐骑,孙权投掷双戟,虎受伤而逃。&军中所用的戟,主要是长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辽守合肥时,面对孙权的优势兵力,&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吓得孙权只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汉魏时期,车战衰落后,戟的功效已由主要是回拉钩斫,转变为前冲叉刺,因此就与矟(shu&,指长矛)的效能相近。但到南北朝时,大量的甲骑具装出现在战场上,要杀伤对方的人或马,必须穿透或斫(zhu&)断人披的两当铠或明光铠,以及马披的具装铠。由于铁铠制工日精,戟体窄,虽带旁枝具有叉刺的功能,但穿透力并不如长身阔体的两刃矟。因此对付披重铠的敌方,戟的杀伤能力远逊于两刃矟。&从工艺制造技术方面来看,锻制两刃矟则较简易。由于是军中主要的格斗兵器,既要求质精,又要求量足,因此工艺简便易造的矟较之工艺繁复费工的戟,更合于战争的需要。马矟排挤掉马戟,成为南北朝时骑兵的主要格斗兵器。&戟一直流传到唐代,但那时已不是作为格斗兵器,而是用于&门戟&了,具有仪仗的性质。门戟的的制度到宋代仍沿用,并规定戟刃改为木质,完全失去了兵器的功能,仅为摆样子的仪仗。它不仅在战场上看不到了,连集录各种兵器的《武经总要》中也毫无遗痕,只录有异形的长柄刀&&戟刀了。&张飞的丈八长矛并非像蛇一样&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一样,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经过《三国演义》的煊染而声名赫赫。在新版的电视剧《三国》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飞的&丈八蛇矛&矛头弯曲似蛇,更为惊奇的是其矛锋如毒舌吐信般双锋并举,煞是威风。不过,好看归好看,此&蛇矛&只是凭空臆想,在战场上中看不中用。&道理其实不复杂,突刺类兵器如矛、戟等,其杀伤力取决于尖刃刺击时产生的压强,矛前两个尖,明显会减小压强,穿透力不如单尖,况且中间新月形的矛锋增加了遇阻的概率,很容易就折断锋尖,其装饰性明显大于实战意义。所谓丈八蛇矛,是小说家为了给张飞增添英雄气概的捏造之物。《三国志?张飞传》中说他大闹长坂坡时,只是说&据水断桥,瞋目横矛&。那么,&蛇矛&称谓有没有来源呢?有,汉代称&丈八长矛&为矟(shu&),如《释名?释兵》:&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矟音同朔,故后又称槊(shu&)。由于矟和蛇音相近,而矛长又似蛇,故而丈八之矟就讹称为&丈八蛇矛&,并在后世流传颇广,特别是绣像本《三国演义》中将丈八蛇矛的矛头画成长而弯弯曲曲如蛇之状,就与其本义相差很远了。&丈八长矛有多长?汉魏的一丈八尺,约合今天的4.15米,这种长度不是夸张,两军对阵,双方都挺矛前刺,矛身长的就可先刺及对方。但矛的长度也不是越长越好,根据使用者的体力及熟练程度,矛的长度有所不同,太长了单兵操作有困难,不灵活,但古代的矛一般都在3米以上。秦兵马俑坑中所出的最长的矛达6.7米,这可能不是实战品,而是仪仗性的。如用于实战,至少要两个人才能操用。若干支这样的长矛集合一起对付骑兵冲击倒是会有效果。&三国时,长柄矛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刘表支援黄祖,一次派出5000长矛兵。长柄矛也是关西兵擅长的兵器,连关西妇女也载戟挟矛。当时的许多名将都使矛,如关羽、张飞、吕布等。曹操、曹丕父子都曾&上马横槊&(《南齐书?垣荣祖传》),故而苏轼的《赤壁赋》中有曹操&横槊赋诗&之句。&从汉到唐,是由矛到枪的演变时期,也就是由青铜所造的较长的矛,到由钢铁所造的较短的枪的演变时期。唐初大将尉迟敬德,不仅自己善使矟,还&善避矟,每单骑入贼,虽群刺之,不能伤,又能夺取贼矟还刺之&(《新唐书?尉迟敬德传》)。但这时期矛的矛头逐渐变短,也就成为后世的枪。矛头变短就更节省金属,也更适用。&无论是枪或是矛,凡是突刺兵器,在金属的矛(枪)头下边,杆的前方都有用丝线或兽毛札制的&缨&。其作用是当刺中敌人身体时,敌人伤口的血被缨阻挡,不致顺着杆向下流淌,使杆变得湿滑而难以把握,这一细节血腥气十足。当然,杆上加缨,也可以使得枪和矛更加威风、有气派。胜负靠将领单挑:纯属扯淡&关于三国时的行军打仗,《三国演义》中有大量如是描写:列阵之后,主将骑马上前一对一厮杀,通常是大战多少回合,要么一方负伤败阵,要么一方被刺(砍)死于马下,胜的一方掩杀过去,打败对方。这纯属无稽之谈。&所谓单挑,即两匹马相向疾驰,接触交手是为一个照面,调转马头冲过来再交手,合两个照面为一回合。一般来讲,三个照面后,马的奔跑冲刺就不能保持高速。文学作品经常通过单挑以事渲染,正史却不屑一提。二十四史里几乎没有单挑。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有各时期的战术原则,哪能靠主将单挑决斗而定胜负呢!&由此可见,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也属于恭维之词。一支部队的主将,是不会冲在最前边的,因为敌方矫健者甚多,特别是年轻的下级武官和强壮的兵目,会造成严重威胁,一旦带队主官有所闪失,这支队伍就陷入无指挥的境况,后果不堪设想。&三国时究竟如何作战?整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主要靠阵法,双方主帅要想胜利,主要目的就是一个:破敌,即破敌之阵,使敌人阵脚大乱,无法指挥、调度和配合,人数再多也会失败。故古代士兵操练最多的就是阵法,步、骑、弓弩的排兵布阵、进攻防守,预备部队的安排调度等等,对一支部队来讲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三国时袁绍同公孙瓒的界桥会战,堪称冷兵器战争时代的教科书。从这一场战斗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三国时代野战的概貌。&公元192年,公孙瓒率大军西进去消灭袁绍,进入巨鹿郡广宗县(今河北省威县东)境,在清河左岸距界桥二十里处,两军进行了会战。&公孙瓒方面参加会战的共约三万兵力,包括一万骑兵和二万步兵,另有少许人马守卫大营。基干力量是燕、代骑兵,由白马义从、重装铁骑和轻骑兵组成。所谓白马义从,就是骑着白马的轻装骑弓手,与鲜卑、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游骑作战,非常得力。公孙瓒的二万步兵及一些轻骑兵,系来自冀州、青州新附的部队。&袁绍肯于进行会战,是因为在千里大平原上,无险可依,不能听任公孙瓒军长驱直入。但骑兵居于劣势,胜算何在?靠步兵的数量优势。袁绍寄希望于公孙瓒的骑兵在追击自己骑兵之后,再调头来对付自己的步兵之前,将公孙瓒的步兵击败,使其骑兵失去立脚的根基。&会战开始时,公孙瓒将骑兵部署在战阵的两翼,中间是步兵方阵。他对新附的步兵颇无信心,便在中央的步兵方阵前部署白马义从,由大将严纲率领。&袁绍军两翼的骑兵很快就被击溃了,公孙瓒的骑兵转入追击。但在中央,袁绍军的抵抗异常顽强。袁绍任命大将麯义为先登。袁绍、麯义似乎算准了公孙瓒必在中央的步兵方阵前面部署白马义从。麯义久在凉州,所部士兵皆善战,对付轻装骑弓手颇有办法。他以八百步兵伏于长方盾后,将前后数排长矛伸出,实施坚决防御,维持战阵的隐定;后面是一千张强弩,以猛烈射击大量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为步兵转入反攻创造条件。&在界桥战场上,严纲率领白马义从疾驰而来&&这些骑弓手,对付轻骑兵是非常有效的,不但可以迎面痛击,还能够以追杀歼灭之,但马弓侵彻力、贯穿力尚且不及站在地面上射击的步弓,怎能与强弩匹敌&&立刻遭到有力阻杀,转瞬间千余骑战死,严纲本人也阵亡。其余的白马义从溃散,冲动后面步兵的阵脚。麯义乘胜转入进攻,一举击溃公孙瓒的步兵主力,追到界桥。&就在麯义获胜的同时,袁绍却处于险境。公孙瓒的骑兵在追击之后,返身回战时,困住了袁绍本人。当时,袁绍身旁只有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余人。别驾从事田丰劝袁绍进入空垣躲避,袁绍将兜鍪脱下掷于地上,大声叫道:&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侍卫们见主将如此,无不拼死抵抗。对方的骑兵不知袁绍就在此间,看到箭矢太猛,不愿造成过大伤亡,公孙瓒的骑兵撤走。&在界桥上,公孙瓒收敛余众再战。然而,步兵已经七零八落,单靠骑兵至多仅能牵制,因此公孙瓒军终不得不撤退。麯义顺势斩断公孙瓒军大旗,攻破其大营。&这场十分壮观的步、骑会战,胜负在几个时辰内立见分晓。界桥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经典的平原会战。
风俗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的酒事儿
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会酿酒。汉末三国,酒在社会生活中已渐为普遍。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新旧两版的&三国&电视剧;无论是温酒斩华雄,还是煮酒论英雄,酒都是三国英雄故事的重要道具。&禁酒与好酒&古时生产力不高,而酿酒又意味着粮食的消耗,因此官方并不鼓励酿酒。传说商末因为出了&酒池肉林&的纣王,酒更是被口诛笔伐,这虽很可能是成者王败者寇的诬蔑,但入周以后禁酒就成了政府行为。到了东汉末年,各地战乱频繁,大量人口逃散死亡,生产力更不能保证,粮用不足一直困扰着各路英豪,禁酒也就成了维持政权和节约军队开支的权宜之计。&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前,就有人开始禁酒,先有汉中的张鲁,后有徐州的吕布,等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后,禁酒被他搬上了法令。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袁绍父子及其余部不久,面对黄巾之乱后中原地区残蔽的社会经济,他颁布了禁酒令。《后汉书?孔融传》载:&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显然,尽管当时曹操已经采取屯田等方式以增加生产,但连年征战的曹军恐怕还是饿着肚子的,只有靠禁酒来保证粮草的供应。&曹操很清楚酿酒不仅耗费粮食,而且如果饮酒成风也必然贻误军机,因此他并不怎么好酒。不过由于曹操的文人形象与艺术渲染的需要,《三国演义》里边的曹操就大变样儿了。比如第十六回&曹孟德兵败清水&,吃了败仗的曹操有一日&酒醉&,想到城中嫖妓,左右心腹使之与张绣的婶婶邹氏私通,于是曹操每日与邹氏饮酒作乐,好不快活。事情败露后,引起张绣的不满,曹操为此损兵折将。&曹操不一定好酒,却挡不住他周围的人对酒的偏好,其子曹植就是一位。史称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困于樊城,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准备派遣他去援救曹仁,结果曹植&醉不能受命&。和我们宁愿相信曹操好酒一样,人们也同情曹植后来的境遇。曹丕即位后,将曹植打压得很惨,其中固然有曹丕&相煎太急&的政治手腕,但也不乏曹植喝酒误事、不堪重用的自毁前程。&酒风与酒器&三国有不少酒风剽悍之人,张飞就是最典型的。《三国演义》第二回就是他&醉酒鞭督邮&,开了整部小说的&酒气&。张飞醉酒之后,总是要闹出些事来,如醉酒打了吕布岳父曹豹,失了徐州不说,还把刘备的老婆孩子给搞丢了。后来,为给二哥关羽报仇,心急却无处使劲的张飞醉酒打了范疆、张达,最后遭到报复,命丧黄泉。&三国人酒量、酒风如何,曹丕在《典论?酒诲》里给出了答案。他写道:&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胜,中雅受六胜,季雅受五胜。&就是说荆州牧刘表喜欢喝酒,专门让人做成了大、中、小三个酒杯,大酒杯取名&伯雅&,能盛七升酒;中酒杯取名&中雅&,能盛六升酒;小酒杯取名&季雅&,能盛五升酒。&据《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一书,汉末及三国时一升相当于今天的0.2升,所以&伯雅&能盛两斤八两,&中雅&能盛两斤四两,&季雅&刚好盛两斤。&汉魏时没有蒸馏酒,只有酿造酒,而且酿造方法较为粗放。《三国演义》开篇就是&一壶浊酒喜相逢&,蒸馏酒直到罗贯中所在的明代才出现,因此&浊酒&是符合汉魏时代状况的。所谓&浊酒&,就是没有过滤的、酒水混合着酒渣的酒,因此显得浑浊。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三国的影视剧中,但凡出现清冽的酒水,都是穿帮的。&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一幅汉代的画像石有一幅庖厨图,图中的一部分为酿酒情形的描绘,把当时酿酒的全过程都表现出来了。共包括酿酒原料&蒸熟&冷却&加入经捣碎、浸曲、过滤的曲汁&入大口缸发酵&提取酒醪&继续发酵&入小口酒瓶等10道工序。这一酿酒工艺路线,可以说是汉魏时期酿酒的主要操作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也有8例制曲法,40余例酿酒法。酿酒技术路线与汉代大致相同。《齐民要术》里还载有曹操酿酒的故事。有一年,他发现家乡亳州已故县令的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遂将此方献给汉献帝。按现代发酵工程的角度,它被归为&补料发酵法&,这在我国酿酒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它也是后来我国黄酒酿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这个方法水和米的比例是一比一或者更低,即使经过二次发酵,成品酒一般不会超过10度,很像现在江浙一带的江米甜酒。即便这样的低度酒,常人也不会论斤喝,而刘表一口气把三大杯干完,将近七斤酒进肚了。&跟张飞强劝不能喝酒的曹豹一样,刘表自己狂喝,也请客人狂喝,谁不喝,他就强劝。曹丕在《典论?酒诲》里还这么写道:&(刘表)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者,辄以针刺之。&你喝醉了,我就把你扎醒,让你接着再喝。相比张飞,刘表的酒风也相当剽悍。
至于当时的酒器,之前就有学者指出过,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用爵喝酒是错的。爵虽在商周时期并用于礼器和酒器,但两汉以后,它只出现在祭祀之中。回头看新版《三国》也有这个硬伤,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就有用爵喝酒的特写。不过有意思的是,当关羽被杀,一直惜之为英雄的曹操专门给他办了场很盛大的丧事,剧中曹操用爵盛酒祭奠关羽,算是误打误撞。但考虑当时的工艺,三国时的爵应该是漆器而非青铜,道具应用并未尽善尽美。&那么三国人到底用什么器皿喝酒?大概除了张飞这样的莽汉,稍微文雅点的人一般用觞。离三国不远的东晋,当年的会稽内史王羲之邀集友朋在兰亭搞过一次&曲水流觞&的聚会,少不了喝酒。酒令是觞在小溪中流淌,如果它在某人面前打转或停下,就叫这人赋诗,作不出诗就罚酒,一次罚三觥。这说明那个时期觞和觥分别是主要的饮酒器和盛酒器。而觞较爵扁平、敞口,也符合酒器作为&祀戎二礼&的庄重到进入普通社会生活的轻松这一发展趋势。&英雄与美酒&&三国&是谱写英雄的,而三国英雄们与酒的故事,也是流光溢彩,为后世讴歌。&《三国演义》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此回的高潮无疑是&关羽温酒斩华雄&。当然这个情节在《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只算是《三国演义》作者的精心安排,罗贯中想让读者对第一次走进大场面的关羽保持深刻印象。&当十八路诸侯在阵前连折大将,袁绍、曹操无可奈何时,关羽应声而出,&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之后,关公的这一英雄形象,在《三国演义》后面章节中反复出现,甚至千百年后也难以磨灭。新版《三国》中,这一段戏也是开篇以来的浓墨重彩。无名马弓手关羽提着华雄的项上人头得胜归营,曹操惊诧之余不忘战前诺言,亲手接过一爵酒给关羽庆功。剧中曹操有意探视一下爵的温度,其手一伸一缩,凸显了《三国演义》所记&其酒尚温&这个情节,映衬出关羽的绝世武艺。&其实关羽斩华雄和喝不喝酒无关,更和酒温不温没有干系,除了作者有意为之的伏笔外,这里面也有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写照。东晋的左思在《魏都赋》中写过:&冻醴流澌,温酎(zh&u)跃波。&温酎,就是指温热的酒。古人历来喜饮温酒,考古发现中就有许多此类文物,不但有温酒炉出土,而且还有铜温酒樽现世,由此可见,两汉魏晋时期饮用温酒也是一种时尚。&先前讲曹操因喝酒出过糗,当然他也有喝了酒意气风发的时候。就在颁布禁酒令的那一年七月,曹操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描写,一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宴中,曹操感怀自己的半生戎马和不世功业即将告成,赋诗一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首《短歌行》成了曹操不朽的名篇,事实上,《短歌行》虽确系曹操所作,但&横槊赋诗&不见《三国志》记载,作为赤壁之战的战前动员,它属于小说家的发挥。八百多年后,另一个真正好酒的文人苏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写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曹操这般诗酒文人形象,在后世愈加巩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三国宛如一段小春秋,其中的君臣信义、朋友情怀,在政治和社会的大动荡中,仍未失去本身的光辉。可以说,这样的英雄故事在中国以前的历史中不曾发生,在中国后来的历史中也不曾再有。曹刘的&煮酒论英雄&就是这一精神和气质的终极反映。&《三国演义》里英雄无数,但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江山;刘备的寄人篱下,一味谦恭,隐忍不发,这些铺垫出了三国故事的后续发展。复原小说中的情景,曹刘问答之际,&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这不仅是变天的前奏,也是三国英雄们风起云涌的序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酒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没有座椅;女人改嫁很平常&东汉时期,中原汉族延续了秦代席地而坐的风俗,室内的地面上会铺有较大的席&筵&,一般为长方形,坐姿为跪坐。除此之外还有坐床和坐榻的习惯,榻狭而低,比床要小,坐姿依然是跪坐。剧照中皇帝和曹操的垂足坐是在两晋之后才传入中原的。
跪坐,即两膝着地,两脚的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则叫做长跪,又叫跽,是准备起身的姿势,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在现代,人的坐姿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要求,但远不如古人看得那样严重。在古代,有一种不合礼仪的坐法,叫箕踞,是两腿伸平与上身成为直角的姿势。据《韩诗外传》卷九记载,&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因坐姿不合规矩,女人甚至有被休的危险,可见古代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曹操的这种垂足的坐姿和现代人的坐姿差不多,它原本是游牧民族的起居习惯。两晋以后,中原战乱频繁,民族大迁徙,游牧民族的坐姿才传入中原,广大汉族地区席地而坐的习俗逐渐改变,不再只有跪坐这一种坐姿。&此后,适合垂足的家具随着坐姿慢慢改变,5-6世纪敦煌壁画中除了席、床等传统的坐具之外,还出现了高足坐具,如束腰圆凳、方凳、椅子等。剧照中曹操坐的这种类似椅凳的新式坐具在东汉末年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汉献帝的&张冠李戴&&东汉明帝正式确立的汉代服饰制度,对祭服、朝服等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等级特征十分鲜明。&电视剧《三国》的第一集,在汉献帝和大臣一齐恭送董卓的那场戏里,汉献帝所带的冠形似冕冠,与君臣朝会这样的场合不符,当然,汉献帝头上的冕冠也和真正的冕冠有一定的差距。冕冠是皇帝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服饰之一,宽度为汉尺的7寸(约今23.5厘米),长为汉尺1尺2寸(约今28厘米),向前延伸至悬空的冕延为圆形,向后伸的部分为方形。内里的颜色为红色和绿色,外部上面为黑色。向前伸的长度为汉尺的4寸(约今9.4厘米),向后延伸的长度为汉尺的3寸(约今7厘米),有12旒白玉珠垂旒。&在这君臣朝会的场合,皇帝应该戴的是通天冠。它是一种比较高而竖直,顶部少向后斜卷,铁卫梁,有装饰的皇帝专用冠,也可用作皇帝的常服。&东汉时期,官员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身份戴不同的冠。文官所戴的是进贤冠:其形制为前高约16.5厘米、后高约7厘米、冠长约18.8厘米,前高后低的梁冠。剧照中官员所带的冠与进贤冠相似,但后高前低,在具体的形制上与真正的进贤冠相差很大,缺少了代表着官阶高低的梁。&武官所戴的武冠(也叫惠文冠),&一曰武弁大冠&,以青丝绲边,系于下颌的冠带没有下垂的装饰,而骁骑校尉曹操作为一个武官,不应与文官的冠一样。&以上提到的几点只是新《三国》服饰与东汉服饰制度不符的几个方面。《续汉书?舆服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东汉服饰制度,包括祭服和朝服的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仅冠这一项,就有冕冠、通天冠、高山冠、法冠等16种以上,对服饰的颜色、图案也都有明确的规定。东汉官员&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即以衣裳相连的深衣制的袍为朝服,袍的颜色一般&随五时色&,即春青、夏赤、季夏黄、秋白、冬黑。另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虽有五时色朝服,但至朝皆穿皂色,也就是黑色。最近有网友对新《三国》里官员朝服的黑色提出了质疑,但从当时服饰制度和相关史料来看,官员皆着黑色朝服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女人贞洁观不强 改嫁很平常&《三国演义》和新《三国》中都有赵云拒绝娶樊氏的故事:桂阳太守赵范为寡居三年的嫂子樊氏做媒,要把她许配给赵云,赵云闻之,坚决反对。后来诸葛亮问他为何拒绝,赵云说,樊氏已经守节三年,我贪恋美色,岂不害她失节?&其实这个故事只是文人的虚构而已,《三国志》中对此并无记载。在汉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庶民百姓,人们的贞节观念相对后世来说比较淡薄,女人有自择佳偶、再嫁他人的自由和权力。当时生产力不发达,再之自然环境卫生条件差,人口稀少,政府极力鼓励民间多生育,女人再嫁乃平常不过之事。&汉景帝的王皇后原来已嫁给金王孙,并生过女儿,后来被当时尚为太子的景帝看中,不久便被封为了美人。王皇后的父亲王仲去世以后,王皇后的母亲又嫁给了姓田的人,生下了田蚡。士宦家再嫁的情况也有很多,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后,她的妻子误以为他已经死了,就再嫁他人了。在普通的百姓中,女人改嫁更是常见,据《汉书?陈平传》记载,&卢牖富人张负,有女孙,五嫁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最后,张负&以女孙予陈平&。丧夫五次的妇女都可再嫁,说明当时社会对女人再婚的事情还是支持的,赵云在当时不太可能说出上面那些话,这倒很像是受宋明理学影响的罗贯中说的。&当然,汉代的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女人有多自由。西汉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之于天&,奠定了纲常名教的基本理论,夫为妻纲成为三纲之一,女人受到的束缚由此加重。但习俗观念的转变与礼法政策的贯彻之间总会有一些时间差,儒家标榜的&从一而终&原则在民间没有立刻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因此便有了汉代比较普遍的女人再嫁的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战纪2盖世英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