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型的虚拟现实眼镜游戏,最好单机,网游单机版也行。

当前位置:-&-&Oculus VR收购游戏引擎 虚拟现实游戏将至
Oculus VR收购游戏引擎 虚拟现实游戏将至
& & & & 被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的虚拟现实头盔制造商OculusVR,发展大幅提速。7月7日,该公司宣布,将收购游戏开发引擎RakNet,并将其转为免费开源,提供给全球的游戏开发者。另外,OculusVR也宣布,将在美国好莱坞举办全球开发大会。  媒体称,随着OculusRift虚拟现实头盔(消费者版本)年底上市销售,该公司已经开始筹备足够多的虚拟现实游戏和头盔应用内容。  RakNet是一个基于C++的游戏开发引擎,这一引擎面向全球的游戏开发者,可以支持跨平台的游戏开发,兼容iOS、MAC、安卓、微软Xbox等平台。  采用这一开发引擎开发的知名游戏包括《Minecraft》和《LegoUniverse》等,另外包括“索尼在线娱乐公司”和3D游戏引擎厂商Unity,也通过授权获得了这一引擎技术。  据报道,RakNet的东家是美国加州的Jenkins软件公司,OculusVR在宣布消息时,并未透露收购交易的金额,OculusVR将这一游戏开发引擎称之为“游戏行业领先的网络中间件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Facebook收购之后,OculusVR立刻变得财大气粗,开始频频宣布收购交易,增强虚拟现实头盔和内容开发业务。就在两周前,OculusVR宣布收购了一家名为“碳设计”的工业设计公司,该公司曾经设计了微软Xbox360游戏机所用的手柄以及最早期的Kinect摄像头,这一交易,将极大增强OculusVR的硬件开发设计能力。  Facebook的掌门人扎克伯格,对虚拟现实投入了极高的热情,他将虚拟现实称之为下一代的计算平台。获得扎克伯格力挺的OculusVR,已经没有了营收、利润的压力,该公司掌门人之前表示,OculusRift头盔年底上市时,将按照成本价来销售,硬件不会有利润压力。  一般认为,虚拟现实头盔,将走上索尼和微软的视频游戏机的商业模式,即硬件低价出售,靠后续的内容和游戏来获得利润。  本周一,OculusVR也宣布,将举行公司创办以来的第一次全球开发大会,名为“Oculus-Connect”,将于9月19日到20日,在加州好莱坞举行。这次大会将会聚集全球的虚拟现实游戏开发者和设计者。  目前开发大会,已经对外提供报名注册。  穿戴设备,已经成为科技行业的最新热潮。而在穿戴设备中,谷歌眼镜、OculusRift头盔成为独特的一类产品,他们希望给用户带来全新和现实世界交互的交互体验。
此次峰会,游戏圈内知名大佬都纷纷发表了自己对现今游戏行业的一些看法,有看好的,有唱衰的,观点不一却又引人深思。出席MGAS高峰会并发表演讲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来自渠道、研发、运营、发行、行业媒体和数据分析企业等等,基本覆盖了移动游戏产业链的各主要环节,以下是记者对嘉宾演讲中的独特观点进行整理。
报告显示,2014年移动游戏使用频率增速为30%。这一数字相比于购物&生活应用、信息社交应用等的使用率增长幅度,显得非常低,在所有领域中排名垫底。
本刊通过微信公共号发起投票,了解人们对电影同名游戏的使用及认可情况。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被调查者认同已上线的电影同名游戏,而81%被调查者则表示不会选择该类游戏。
写这篇博客是为了总结我在创建独立游戏工作室的时候得到了经验和教训,我们停止游戏研发已经有一年多了,所以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来反思犯过的错误。【评测】尝鲜首选,小宅/真幻/灵镜/暴风魔镜VR虚拟现实眼镜横评在 Google Glass(谷歌眼镜)和 Google Cardboard 的刺激下,虚拟现实(VR)相关产品突然就热了。虽然要做到《刀剑神域》般的虚拟游戏体验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国内外的厂商在这几年还是蛮拼的,已推出的产品有Oculus Rift、Gear VR、索尼HMZ系列、Air VR等。不过它们的剁手门槛都很高,最便宜的Air VR也要300软妹币,而且都得海淘,对普通用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我们将眼光投向了国内和我大华强北的产品,并将从外观、APP、使用体验等几方面进行横评。这次的横评对象分别是:暴风魔镜、小宅魔镜、真幻魔镜、灵镜。它们的价格非常接近,暴风魔镜售价为99元(随机附送蓝牙遥控),其他几个在X宝上的价格都在70-80之间,但不带遥控,配上遥控之后的价格在110元左右。原理和用途“虚拟现实”用大白话讲就是设备模拟/重现人类的各种感觉,包括但不限于视、听、嗅、触、温感等,当中以视觉最为重要并最有可行性。而在脑电波技术突飞猛进之前,要提供“没入式”视觉感受的方法就只有两种:把屏幕做大,或者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缩短。很明显虚拟显示眼镜用的是后者,它在把屏幕做大的同时,将外界的光线隔绝,就会产生一种没入另外一个空间的错觉。 加上三轴陀螺仪、重力感应器等体位传感器的帮助,画面就可以跟随佩戴者头部的移动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产生近似现实的视觉反馈。而剩下的就是声音和触觉了,但技术所限,现时的触觉反馈只有震动而已……硬件原理上说,现在的虚拟现实眼镜只是一个用于固定手机的眼镜/头盔,它们的重点是配套的 app 和操纵杆,它们让视觉内容可以根据用户头部运动而作出相应反馈,并提供了实时的操纵方式。而用途方面,除了常规的看3D电影外,还有机器操控、第一人称视角游戏(类似刀剑神域)、虚拟体验(街景、虚拟展览等)等众多感官延伸式的用途。外形和做功下面整个章节都是产品的详细开箱和外观介绍,时间有限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后面的外观对比。4副虚拟眼镜都为纸盒包装,包装体积最大的是暴风,其次是小宅和真幻,而灵镜的包装确实小得有点可怜,连缓冲材料的位置都没有。暴风魔镜暴风魔镜里面除了遥控、说明书外,还有其他三家都没有的保修单……黑色光面外壳虽然美观,但还是比较出色的灰尘/指纹收集器。手机舱通过磁力固定,和手机接触的位置都有较厚的海绵垫。镜片为单面凸透镜,目镜边上也有厚厚的海绵垫。固定头带很宽,顶部和侧边长度都可自定义调节。真幻魔镜眼镜和遥控各有一本说明书。真幻魔镜还是黑色光面,体型和外观设计比暴风要内敛平整一点。背盖是简单的塑料卡扣,而用吸盘固定手机的设计甚是新颖。吸盘吸力强劲,磨砂背壳也能照样吸稳。不过想拿下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手贱了,吸盘的固定力明显高于需求,取下来的时候要费点劲。镜片不是很大,但瞳距较大,海绵垫相对比较单薄。顶侧的头部绑带使用魔术贴固定,可以调节长度,侧边绑带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长度。灵镜包装最单薄的一款产品,里面就只有一张擦镜布。没错,连说明书都没有。灵镜前方没有固定盖板。前方的“牙口”的侧边和顶部都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打开,用于夹住不同大小的手机。但固定卡位很紧,调整起来比较费劲,而且内侧缓冲垫非常单薄。目镜垫圈也和其他产品不同,用的是软橡胶。虽然更好打理,但戴起来确实不如海绵垫舒服。灵镜支持目镜瞳距(即左右眼间距)和焦距(即镜片到手机屏幕距离)调整。头部绑带设计和真幻魔镜一模一样,顶部是魔术贴,侧边是皮带式环扣,顶部和侧边连接处也可以根据调整而左右移动。小宅魔镜小宅魔镜的包装比较用心。小宅魔镜是四者中唯一采用磨砂外壳的产品,比较好打理。背盖使用弹簧卡扣固定,而背盖则通过可移动的夹子固定手机。目镜海绵垫甚至比暴风魔镜还厚。目镜支持焦距(镜片和屏幕距离)和瞳距的调节,不过头部绑带和暴风魔镜一样,只能更改侧边绑带的长度,顶部绑带长度无法调整。遥控器暴风魔镜随机附送5键式遥控,遥控手感和造型不错,使用双AAA电池供电。另外3个眼镜也要配合第三方的蓝牙遥控才能进行控制,但没有官配遥控,用户需要自行购买。有趣的是,它们三家链接上用的都是上面这款。其单独购买价格为49元,和眼镜一起购买的价格在29-38之间。遥控的体型很小,下方是4个游戏按钮,上方是平移式的方向按键,侧边有模式切换开关,底部是mirco-USB充电口。暴风的遥控胜在外观和手感,但只能在官方app使用。第三方遥控胜在有锂电池和机器兼容性(可用于iOS和PC),它甚至可以在手机上以蓝牙鼠标的形式使用。外观对比做工:虽然它们看起来都很廉价,但暴风的塑料和模具水平明显比另外几个要高,其次是小宅和真幻,而灵镜的塑料和橡胶垫的做工就真的比较呵呵了。大小对比:暴风魔镜最大,最小的是没有后盖板的灵镜,真幻和小宅大小相近。虽然大小有出入,但实际上它们都能夹4-5.5寸的手机。能支持的手机尺寸:要值得注意的是,用吸盘固定的真幻魔镜无法固定大花纹后盖机型(note系列的仿牛皮,LG G3的拉丝后盖等)。另外,屏占比如果比小米3还低的5.5寸机,很有可能塞不进小宅和真幻魔镜(小米3勉强能进去)。焦距/高度:暴风魔镜&真幻&小宅&灵镜。这个参数越大,眼镜看起来越舒服,但戴起来会显得越重(杠杆力臂更长),而且需要更大的手机屏幕才能输出一样的视觉效果。镜片面积:暴风魔镜&小宅&灵镜&真幻。镜片越大,视野清晰范围越大,变形越少。瞳距(两眼间距):暴风&真幻&小宅&灵镜。比较奇葩的是,镜片最小的灵镜居然有第二大的瞳距,直接导致它适应人群会小很多,瞳距较小的用户用起来会不太舒服。把手机放到眼镜里的造型如下,造型和身在电影院相似,画面几乎充满整个视野(测试机型是5寸1080P的小米4)。分辨率的16:9屏幕,实际需要分为960*1080分辨率的两个屏幕使用,但因为输出内容是16:9,所以实际上单眼只看到960*540的分辨率,肉眼即可看到像素点。APP使用和操作虚拟现实眼镜需要配合app或者左右3D式片源才能正常工作。但除了小宅和暴风魔镜有自己的app外,真幻和灵镜“借用”的都是暴风魔镜的app。不过打开小宅魔镜的app后,笔者也跪了。小宅的app其实就是一个web app,只提供相关游戏和应用的下载链接,里面虽然做了很多内容分类,但实际上里面只有7个应用推荐……所以平时使用,还是建议直接使用暴风魔镜的app吧……功能上,暴风魔镜的app提供“现场、图片、本地/在线/飞屏视频、游戏”4个功能:现场其实是一些360度拍摄的全息影片,用户可以在播放中的视频中“自行环顾四周”;图片则是地图街景式的360度图片,非常适合用来虚拟体验现场环景;视频支持在线、本地播放和电脑飞屏(在手机上直接播放电脑上的视频),可以将普通视频转化为双眼视角播放;游戏是一些3D第一人称游戏,现有9款游戏,游戏中的角色可以通过头部倾斜或遥控进行控制和交互。部分游戏画面质量还不错,不过大家最期待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还未出现,而游戏本身追求更多是尝鲜体验,而不是游戏娱乐性。应用内置资源中心,可以自行下载图片、现场、游戏等资源。佩戴舒适性对比4款VR眼镜的硬件结构和原理几乎完全一样,甚至app和遥控都可以通用,而它们的体验差距几乎都集中在佩戴舒适性上了。最影响佩戴舒适性的参数是重量、重心位置(镜体越长戴起来越沉),缓冲垫厚度和宽度(能否带着眼镜使用)等几项。镜体轻便性:真幻&灵镜&小宅&暴风。从上到下分别是暴风226g,小宅193g,灵镜179g,真幻139g。暴风的重量几乎是真幻的2倍,即使是对比小宅和真幻也是重了一个档。重心合理度:小宅&真幻&灵镜&暴风。加入焦距和瞳距调节的小宅和真幻,它们的重心都偏向目镜侧。同等重量的情况下,会比重心偏向远侧的暴风和灵镜戴起来舒服一点。缓冲垫效果:暴风&小宅&真幻&灵镜。缓冲效果和缓冲垫的厚度和面积成正比,暴风和小宅的海绵缓冲垫用料较足。而灵镜的橡胶材料缓冲效果较差,戴起来眼眶受力较大,基本只能戴着仰头使用……综合佩戴舒适性:小宅&暴风&真幻&灵镜。小宅凭借重心位置和厚实的海绵缓冲垫,戴起来对眼眶下沿的压力最小,其次是最重但缓冲垫最厚的暴风。实验证明,缓冲垫的厚薄比镜体的重量更影响佩戴舒适性,特别是当你使用的手机重量较大的时候。光学性能包括镜片质量,眼镜片大小,焦距和瞳距调节能力。除了暴风魔镜的镜片上有用于减轻颗粒感的同心圆纹路外,其他都是简单的树脂镜片,光学质量差距不大。支持焦距(屏幕到镜片距离)和瞳距(两眼间距)的微调只有小宅和灵镜。前者用于适应不同用户的近视/远视度数,后者用于匹配人眼瞳距。因为人的个体差异,理论上这种自行调节才是正道。但实际使用时的体验是,加入可调焦距和瞳距,还不如直接使用更大的镜片。因为调焦环在目镜上,带上去之后就无法调节,要微调还得摘下来,而且可调的距离很小,焦距调节意义不大。而瞳距调节可以换来更清晰的中心视野,但小宅/灵镜的整个调节范围加起来,还没有暴风魔镜的镜片本身大,明显后者的设定更加简单粗暴有效(耐人寻味的是,暴风魔镜二代也加入了调焦功能,这很可能会导致体验倒退)。光学性能对比结果是暴风&小宅&真幻&灵镜。使用方便性使用方便其实就是放手机进去方不方便,以及能否调节手机的“体位”。这里的对比结果是,4个都不太方便……购买前得注意它们能否配合自己的手机使用。从上到下分别是暴风,小宅,灵镜,真幻。当中暴风只是用海绵垫夹着手机,无法对位置进行更改,其他几个都可以自行微调位置;小宅的固定夹很紧很有安全感,但固定夹会顶着部分机型的音量/电源键,导致根本没法放;真幻的吸盘易上难下,调整起来很是蛋疼,部分后盖凹凸的机型还无法固定;灵镜的位置调节最简单,但其卡位机构着实是太紧,调起来还得担心手机飞下来。另外,对于近视的用户还有个“眼镜兼容性”的问题,能否不戴眼镜使用,或戴着眼镜也能使用,对使用体验有相当大的影响。测试结果是,暴风=小宅&真幻&灵镜暴风魔镜因为焦距最大(镜片和屏幕距离),笔者不戴眼镜根本看不清屏幕(近视450度)。不过所幸的是,它的缓冲垫很宽,是4者中唯一可以带着眼镜佩戴的。小宅的焦距/视距很近,用同样的手机的情况下,拥有4者中最大的“屏幕面积”,即使不戴眼镜也能清楚看到屏幕内容。但代价是眼镜离屏幕距离相当近,用起来更容易累。真幻也能不戴眼镜使用,但视距比小宅要远一点,故视野不如小宅清晰(当然这是深度近视下的结果)灵镜体型最小确做出了最远的视距(镜片问题?),笔者不戴眼镜根本看不清屏幕。问题与购买注意事项拟现实眼镜最大的问题,有这么几个:处理器:显示设备要同时处理双路影像,针对部分内容还要进行3D化处理,对处理器和优化要求较高。发热与续航:使用过程中,眼镜需要同时调用多个传感器,显示设备也几乎是全力工作,所以发热和掉电都非常可观,功耗远超一般的大型游戏,不能常开。官方的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30min,而三星的Gear VR 的连续使用时间也只有 25min。清晰度:因为肉眼和屏幕距离被设定得非常近,而且要同时提供双眼视角,分辨率要折半,所以要极高的PPI才能消除屏幕颗粒感。经测试,LG G3 的5.5寸2K手机屏幕表现不错,但1080P分辨率的机型就有点无力了(想不到2K屏在VR眼镜里面才能发挥优势)。画面变形:还是因为要提供双眼视角,16:9的1080P屏幕在它们上面会变成8:9的920*1080分辨率,这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看到的屏幕是方形的,以及画面被压扁了…… 而为了避免画面变形,暴风魔镜的app选择了保留巨大上下黑边的策略,分辨率就更不够用了。3D片源问题:3D片源一直是3D设备绕不开的痛,另外也不是每一部3D电影都能做好显示效果,否则阿凡达也不会成为传奇了。手机存储:分辨率折半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在眼镜里面,1080P的电影也达不到清晰度要求了,而2K片源的体积又太大而且太少……总结综合使用体验上,暴风魔镜和小宅魔镜的表现最优秀,而真幻和灵镜的表现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了。面对同类对手,暴风魔镜的性价比优势明显,99元软妹币还带个蓝牙遥控器。不过它像小米一样要在官网上抢,而它在X宝上售价为130左右……虚拟现实眼镜的佩戴舒适性和操作流畅性还不错,虽然里面的游戏暂时还不太实用,3D片源也相当缺乏。不过即便如此,它也是个让手机提供大屏享受的另类方式,平时看个电影的效果也总比手捧手机好。最后的购买建议是,它的确有实际使用价值,也给剁手党留下了足够低的冲动购物门槛。想尝鲜体验虚拟现实,或想把它当做“3D影院”的话,还是值得购买的。可以先去暴风官网抢一下,等不及的话,上淘宝来个小宅魔镜也是不错的。附件,同类产品推荐最著名的是Oculus Rift,双眼分辨率,它直接用了两个显示器而不是光学镜片(用的是三星的AMOLED屏幕),自重453g,售价为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170元),不过它仍是面向开发者的产品,用起来比较麻烦。索尼HMZ系列,已经有连续三代产品,主要是用于3D观影。最新的HMZ T3采用两块720P OlED显示器,可提供20米观看750英寸3D巨幕的观影效果,不过国内售价缺了点诚意,盛惠7999元。三星的Gear VR虚拟现实眼罩,需要手机作为显示模块,售价约为187美元(约合人民币1122元),暂时只兼容三星的手机……最古老的是任天堂的Virtual Boy,它本身是计划用来当做游戏主机的,最神奇的是,它早在1995年就已经开卖了。但当时的售价是179美元(约合人民币1074元),384x224分辨率的显示器只能提供4色和32级灰度,处理器主频20Mhz,嗯,没看错,的确是20Mhz……而最可怕的是Air VR,它的显示设备,居然是iPad mini……售价49刀(约合人民币300元左右),升级版自重150g。所幸iPad mini只有308g,重量还可以,只是效果有点怪。最Geek的自然是Google Cardboard了,自重不超过50g,最低售价20刀(120元),而且还可以完全由自己手工制作。如果不介意它无法固定在头上的话,它还是挺酷的。爱搞机智能设备玩机第一站微信号:playphon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作者:爱搞机微信号:playphone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微软或秘密开发虚拟现实眼镜 - 新浪游戏
微软或秘密开发虚拟现实眼镜
10:14 新浪游戏
  索尼在今年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展示了为PS4游戏机研发的虚拟现实眼镜——Morpheus,惊艳全场。不过,微软可不想让索尼独抢风头。  来自微软硬件设备团队内部人士的消息称,该公司将于2015年展示自己的头戴游戏设备,具体时间很可能会选在6月份的E3游戏展上。  虽然目前我们并不知道微软正在研发的是款什么样的产品,但业界已经对其前景表示了担忧,认为微软下手太晚了。  目前除了索尼在游戏机领域的“先人一步”,刚刚被Facebook买下的Oculus VR也有着自己的头戴虚拟现实眼镜——Oculus Rift,该产品也会在2015年出货,其将在PC平台上对微软构成极大的竞争。  不过,或许微软的产品能够凭借独特的功能取胜。此前消息曝光了微软名为Fortaleza的神秘产品计划,指出微软正在研发一款类似Google眼镜且具有Kinect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索尼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实物图索尼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实物图索尼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实物图索尼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实物图索尼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实物图索尼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实物图索尼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实物图
(消息来源:HKGNEWS 编辑:okami)虚拟现实技术早就有了,没啥不应用到游戏里呢? 虽然现在有单机虚拟头盔了,但是咋就没网络游戏呢?
虚拟现实技术早就有了,没啥不应用到游戏里呢? 虽然现在有单机虚拟头盔了,但是咋就没网络游戏呢?
要等几年啊,头发都快白了。。。。。。
虚拟显示技术其实就是电子计算机合成的世界,里面包含了相互作用,感官知觉,别想出现在网络游戏了,这项技术成熟后也不会运用到娱乐的,最起码我们现代人是享受不到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其它网游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网游的单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