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疾风之刃三星乱入中等乱入怎么进

扫描关注游侠网
热门资讯排行
精品手机游戏
热门游戏专题
第一人称射击FPS(中文)
动作游戏ACT(中文)
第一人称射击FPS(中文)
小游戏在线玩&&&&&&&&本楼主的原则是:看到顺眼的就八一八,看到搞笑的就笑一笑,看到难过的就让大家一起难过,看到愤怒的就摔锅,不顾忌花花草草和小朋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各种复制粘贴,偶尔附带个人感想(这部分可自行忽略),所选择的基本是古代范围,而且多是小冷门的书籍(会附上出处),平时大家不怎么看,而楼主我钻牛角尖又喜欢看的。 另:天涯掐架这是常态,我欣赏学术性的唇枪舌剑,坚决反对人身攻击。还有本楼主不具备考据的能力,只会照搬照抄,就不用期待楼主有神马高见,大家畅所欲言,才是我最大的梦想。    等审核通过ing……
作者: 回复日期: 13:11:37 &
        再:本贴八卦,无分时代先后,也没有排名。我看到哪儿,就八到哪儿,跟笔记本一样。比如我最近刚看完一本《明代小史》,就从这本开始祸害吧。    作者: 回复日期: 13:20:17 &
      ○驿儿奇对      太祖取集庆路,大战三月,而元兵解去。夏五月坚守江在,见驿中有七岁儿,问之,对曰:臣故父当此役,今代父耳。上曰:善对乎?对曰:然。上曰:七岁儿童当马驿。儿即对云:万年天子坐龙廷。太祖大喜,乃蠲其役。    
●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        ————————————————————    本人绝不是歧视儿童,这种拍马屁的对联,估计是某个文人附会出来的。其目的不知是称赞朱元璋有文采又大度又爱民,或者是显摆自己的小聪明,单从这则小故事上说,这马屁拍得响当当,既让皇帝高兴了,又为自己家免了劳役。妙哉。  同时,战争时期,竟然有七岁小儿代替父亲服兵役,不免让人感叹一下民不聊生。              作者: 回复日期: 13:26:12 &
  ○友谅遗腹      帝克陈友谅,俘其妻孥曰:我自起兵以来,未尝纳人子女,今友谅三犯我金陵,四犯我太平,我甚恨之,其妻阇氏可没入掖庭。未几生子,实友谅遗腹也,封潭王,国于长沙。将之国,阇氏语之曰:尔乃汉王陈友谅子,汝父被杀,吾为汝忍死于此,他日当为父复此仇也。故事,诸王来朝者皆止于宫中。汉王来觐,入止宫不以礼自检,归国发兵反,高皇遣太傅徐达之子讨之,潭王坚闭城门,抱其幼儿绕城上行,取铜牌书其上云:宁见阎王,不见贼王。因掷于城外,遂举火阖宫尽焚,携其子投隍堑而死。高皇大怒,因假妖星乱宫为辞,尽戮宫人,皇后脱簪珥待罪仅免,余悉歼除焉。      
●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    ----------------    不怎么明白朱元璋要做什么?既然恨陈友谅,那就索性杀了他全家。却又不杀,抢了人家的女人,啰嗦了一大堆,还留下人家的遗腹子,封为王。陈友谅的妻子倒也有骨气,不因战败而就此乐不思蜀,思图报复。当然被充在掖庭也不是什么幸福的事儿。这遗腹子造反,并怀抱幼儿坠城而死,可谓悲壮。朱元璋向来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就要杀尽宫人,索性马皇后劝服。很佩服这位娘娘,后面还有两则她的事,在佩服之外,也为她捏一把汗。      作者: 回复日期: 13:33:20 &
      ○门帖福字      帝尝于上元夜微行京师。时俗好为隐语,相猜以为戏。乃画一妇,赤脚怀西瓜,众哗然。帝就观,己心喻之曰:是谓淮西妇人好大脚也。甚衔之,遂于是夜着人以福字私帖守分之门,明日召军士大戮其无福字者。盖马后淮西人故云。江南风俗至今除夜犹以福字帖门。    
●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      ----------------    趁着十五的余音,放一则古代的小风俗故事。  京师即南京。那时候的风俗是喜欢打隐语,互相猜。这个算是比较有趣的。但是被朱元璋看到,就麻烦了。他看出来那是讽刺淮西妇女,然后自己就对号入座,因为他娘子马娘娘就是大脚啊。(其实马娘娘压根不在乎好不好。)他就让兵士晚上在安分的“良民”门外贴福字,第二天,没贴福字的人家都被杀了。真是血腥至极。  朱元璋是个崩坏的大精神病,无论走到哪儿我都这样说。  从此以后风俗就定下来了。这叫神马?    带血的福字!        作者: 回复日期: 13:44:14 &
    ○山河已定      帝召画工周玄素,令画天下江山图于殿壁。对曰:臣未尝遍迹九州,未敢奉诏,惟陛下草建规模,臣然后润之。帝即掺笔倏成,令玄素加润。玄素进曰: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帝笑而唯之。         ●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        ----------------    在朱元璋跟前打哈哈,耍心眼,可不是谁都能干得出来的。    比如这位爷。    皇上要他画壁画,他说:“我是老实人啊,我木有走遍中国没法画,不如皇上你先画个草稿,我再润色。”朱元璋一想还真诚实,好吧,就自己画上了。这边画完又让这爷爷画,人家当即拍个马屁,神马“江山已定”的,朱元璋一听,心里可美了,总之爱画不画,随你的便去吧。其实不见得是不知道被这老小子绕进去了,反正就是乐意听这样的马屁。    这就让我想起《宰相刘罗锅》那个“一统江山”了。一桶姜换个黄马褂,比什么金银财宝都管用。所以说马屁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要多向这些前辈学习。ps:没有天赋或者从来不受领导待见的,最好闭嘴。马屁拍不到位,会死人的。    哈哈,以上都是胡说八道,大家无视。          作者: 回复日期: 13:51:22 &
  ○弊梳为质      代王之母,邳人也。先是太祖尝战败而奔投王母家,母曰:尔朱某耶?人言尔为天子也。因留之宿,及旦辞去,王母曰:吾后有妊何如?帝乃贻弊梳为质,王母亦以箧中装赠行。自是果妊。及太祖即位,子且长矣,因携子及质谒上,上令工部草设木宇居之,不令入宫,及代府成,遂分封焉。      
●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          ----------------      皇帝除了文成武功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走一路采一路野花,生一路孩子。当然了,后代都会附会为这家人慧眼独具啊,知道这位爷非池中之物,早晚发迹,巴巴得把女儿送人家被窝里去,以后就能封妻荫子,鸡犬升天了。多么美满,多么幸福啊。  这则故事就是一把破梳子成就一位王爷的故事。这不由让我又想起了一句曾经森森打动大家心灵的话:    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作者: 回复日期: 14:00:12 &
  ○老头儿      帝微行京城中,闻一老媪密呼上为老头儿,大怒,至魏国公家,绕室而行,沉吟不已。时太傅在外,夫人震骇,恐有他虞,惶恐再拜曰:得非妾夫负罪耶?帝曰:嫂非也,勿以为念。亟传令召五城兵马司总军至,曰:张士诚小窃江东,吴民至今呼为张王。我为天子,此邦呼为老头儿,何也?即令籍没此方民家甚众。       ●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            ----------------    这位爷,恁当真不知道这是为毛吗?除了会杀人就会杀人。杀人综合征突出表现。    他说“张士诚小窃江东”,不由又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张士诚的江东是“窃”的,难道您爷的江山就是天上掉下来砸在头上的一大块奶油蛋糕吗?也不怕腻死你。    作者: 回复日期: 14:08:19 &
  ○废寺偈      帝游一废寺,戈戟外卫,而内无一僧,壁间画一布袋僧,墨痕犹新,题偈曰: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盖帝为政尚严猛,故以此讽之。亟命索其人不得。        
●明朝小史卷一洪武纪              ----------------    帝啊,你的理解能力哪里去了,帝啊,恁就不能浪费几十万颗脑细胞想想人家其实说得满好的灭?      不是说需要皇帝都心善得跟圣母一样,古话说得好“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在一定的位置上,需要拿捏好自己的度。有张有弛,该执法严格的时候就六亲不认,该难得糊涂的时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什么坏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能没有被别人说三道四的时候?其实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也是这样,守好原则,宽以待人。与人善,与己善。        作者: 回复日期: 14:09:34 &
    作者:baoshanglili 回复日期: 13:51:29 
      哈哈,大汗你跑这里开贴来了。    ——————————    恁是哪个,快扒马甲!    哈哈。    作者: 回复日期: 14:31:07 &
  ○御膳防微      帝御膳,必马后亲调以进,深以防闲隐微。一日进羹微寒,上怒,举杯掷之,羹污狼藉,后耳畔微有伤,后热重进,颜色自若。    ○不服药先见    
马太后病剧,不饵药,帝强之,不可。问其故,对曰:妾闻死生有命,虽卢扁何益?使妾服药不效,宁不以妄故杀诸医乎?妾不忍其无罪而就死也。帝曰:第服之,万一有不效,当贷其死。后终不肯服而薨。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鉴定完毕,马娘娘高招,淡定,不容易。  皇后娘娘之类的不是谁都能当的,请各位穿越女自重。      作者: 回复日期: 14:45:42 &
  ○髑髅为基      帝于后湖中筑一台以藏天下兵册,避火炎也。筑屡溃,乃命曩所诛髑髅为基,其台立就。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这则大概应该算灵异的了。  本人认为这直接体现了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还有皇上恁那些骷髅是从哪儿来的啊,得有多少冤魂啊。      作者: 回复日期: 14:54:39 &
  ○善哉善哉      帝以太子性仁柔不振,一日窃令人载尸骨满舆,过其前激之。太子不胜惨蹙,抚掌曰:善哉!善哉!        ○佯为病颠      狱有疑囚,太祖欲杀之,太子争不可。御史袁凯侍,上顾谓凯曰:朕与太子之论何如?凯顿首进曰:陛下欲杀之,法之正也。太子欲宥之,心之慈也。上以为持两端,下狱,三日不食出,遂佯为病颠,满身涂污秽。上曰:吾闻颠者不虑痛,乃以木锥凯。凯笑,上放归,自缧木榻于床下。久之,上使人诏之,凯慢坐对使者歌,使者廉其状以复命,上不为疑。已而上晏驾,凯始出,优游以终。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有关皇上和太子的八卦,还有好几则,太子心善,皇上怒其不争但又爱怜有加。于是当臣子的就倒霉了。      第一则让我想起了吕雉,她把戚夫人给整治后,做成“人彘”,又让自己的儿子惠帝去看,结果惠帝一看,神经嘎嘣脆,断了,沾不上了,大病不起。惠帝是个好儿子好哥哥,真可惜。    因此我确定朱元璋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幸好太子没有像惠帝一样经不住折腾。在朱元璋杀人这个问题上,太子立下了不少功劳,比如马娘娘去世后,他画了一幅画像,来感动亲爹,让他时时看着,不要乱杀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太子是好人。可惜死得早。不死得早,也得被朱棣弄死或者看着兄弟相残,生生悲摧死。万幸死得早。    --------      为毛竟然毫无人气呢?  人气呢?  人气呢?  人气呢?    难道要吹头牛上天,才会吸引人气吗?  楼主泪目~~~~    作者: 回复日期: 15:09:51 &
  ○不父之戒      国初李秉正犯罪免归,鬻其四岁女为资,太祖命腐之,以为不父者之戒。          ○弃妻逃回      太祖初得诸暨,谢再兴以诸暨叛,守臣若李梦庚等皆被执,总管吴汝明独弃妻子走回。太祖嘉其忠义,遇之甚厚,为娶妻焉。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看到上面一条,本楼是很振奋的,皇帝恁做得对啊,完全正确,像这种禽兽爹,就该给点教训。“不父之罪”这罪名定得非常强大。    可是看到下面一条,本楼就像一朵花彻底蔫掉了。好吧,忠君这个具有时代性,不能苛求。可是抛弃妻子,投奔皇帝,有没有想过逃跑之后,妻子的下场是什么样呢?既然有“不父之罪”,这个臣子也犯了“不夫之罪”。可就是因为他忠君了,一切都被洗白了。于是皇帝一高兴又为他娶了个老婆。而那个被抛弃的妻子呢?在哪儿,被杀死了还是依旧生不如死?无人过问。    自然也会有人附会出其妻大义凛然,助夫逃跑,一颗红心,满身鲜血,一代烈女子也。哼哼,本楼唯有冷笑。作者: 回复日期: 15:14:56 &
  ==    毫无人气。    那楼主就当自己在做笔记吧      继续      我是打不起冷不怕的小强。  作者: 回复日期: 15:16:20 &
  ○国初重刑      帝开国时,其重辟自凌迟处死外,有刷洗裸置铁床,沃以沸汤,以铁刷刷去皮肉;有臬令,以钩入脊悬之,有称竿,缚置竿杪,悬石称之;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入壳道钩肠;有剥皮,剥脏酷吏皮置公座,令代者坐警以惩。有挑膝盖,有锡蛇游等法。迨作祖训,即严其禁。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    --!!    --!!!          作者: 回复日期: 15:27:00 &
  ○隙地种蔬      帝一日退朝,皇太子诸王侍,上指宫墙隙地谓之曰: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观游。念不忍伤民财力,营自奉耳。令内侍种蔬其中。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谁说不能写皇宫种田文?    好歹可以种几棵青菜呢。    本楼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5:31:30 &
  ○欲易太子      帝尝欲以燕王为太子,学士刘三吾痛哭曰:太子天下之本,若欲易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忤旨,降为博士,寻复之。其事遂寝。秦晋二王,太祖第二子、三子也,燕居第四,故云。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不知真假 不知真假 不知真假    应该是发生在太子死后,储君之位空虚之时。要不然,朱棣毫无机会。      本楼臆测这是朱棣动了手脚,散布舆论所致。      有考据帝来解答下不?      作者: 回复日期: 15:35:19 &
      ○村鼓劝农      帝令民每村置一鼓,凡遇农种时月,清晨聚众鼓鸣皆会田所,及时力田。其怠惰者,里老人督责。里老纵其怠惰不劝农者罚。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劝农措施,可见一斑。      作者: 回复日期: 15:51:14 &
  ○制文相警      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年逾七十,尝附火,火燎胁下衣,至肤始觉。帝闻之,制文警讷曰:胁者协也,岂尔居内相不能协助人主为政,致神怒若此耶?讷顿首惭谢。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不要试图和皇帝讲道理。他就是道理。      作者: 回复日期: 15:57:22 &
      ○六妓馆      帝在位,不禁官妓,惟挟娼饮,宿者有律,特于京师聚宝门外,建官妓馆六楼以安远人。一曰来宾,一曰重译,一曰轻烟,一曰淡粉,一曰梅妍,一曰柳翠。诸司每朝退,即相率饮于群楼。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皇帝家开妓院,天下第一等生意也。  还有妓院纳税,银子流水一般到国库去了。  一举两得。  朱元璋的臣子们一边在朝廷上哆哆嗦嗦,一边散朝后到皇帝家的妓院里嫖皇帝家的妓女,何等妙趣的人生!    ps:《青楼莺声为谁啼?》节选
作者 : 乐云    
但到了明代,在朱元璋的铁腕政策下,“士子”与青楼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洪武初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置妓院,称大院,朱元璋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作嫖娼的动员报告。他的上联是: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下联是:     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皇帝劝嫖倒也新鲜,只不过皇帝劝嫖的对象是“商贾之士”这样的大款,美其名曰为国家增加税收。只不过皇帝的好意,商人并不领情,反倒是引得一帮官员文人趋之若鹜,以致每天下朝之后,文武百官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报到,形成一片百官争嫖的“壮观”景象。如此一来,官员每天的公务变成了谈嫖论经,哪还有心思放在政事上?一向勤政的朱元璋自然非常不满,为此下达了严厉的法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这样的法令不可谓不严,但依然挡不住百官向青楼前赴后继的勇气,朱皇帝无奈之下,国家税收也不要了,下令撤销国营妓院,希望就此将官员“士子”嫖妓的恶习压制下去。然而结果却令朱皇帝大失所望,国营妓院停办,私营妓院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秦淮风月一时呈欣欣向荣之势。           作者: 回复日期: 16:04:43 &
  ○埋晷台下      太学初成,帝幸观之,怒某处太侈,即命埋督造部官李尤馨于晷台下。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崩坏ing.  帝,您早干吗去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6:09:17 &
  ○书诗屏间      帝平日极喜诵唐人李山甫《上元怀古诗》,有暇则吟哦不绝,且大书置屏间。其诗曰: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在?雨花烟草石城秋。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帝,恁的后人不仅把南京丢了,北京也丢了,就用的这首诗歌里的方法。    可见诗是不能乱念的,在嘲笑别人的同时,小心子孙后代步其后尘。      作者: 回复日期: 16:16:39 &
      ○高丽人登第      四年辛亥科,高丽国来入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县丞,寻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给道里费遣之。其国以为南朝中式人材,遂任宰相,《登科录》曾刻金涛策一篇。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忽然出现这样一档历史谜案!    不管科举后来被祸害成啥样,含金量总还是有的。写八股文也不是那么好写的。既然这个高丽人金涛不懂“华语”,那是怎么考中科举的呢?    既然封了官了,又不愿意干,要回国去,那来考科举又是为了嘛呢?不要告诉我是为了实现科举的梦想。    回国后却又被认为是“中式人才”,做了宰相
    --    本楼言语不能了。over.            作者: 回复日期: 16:32:14 &
      ○袒胸受箭      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之说,大不然之,谓非臣子所宜言,议欲去其配享,诏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刑部尚书钱唐抗疏入谏,舆衬自随,袒胸受箭曰:臣得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帝见其诚恳,命太医院疗其箭疮,而孟子之配享,于是得不废。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草木寇仇”的原文如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离娄篇下》 )      单看这句话,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都可能不会太喜欢孟子。他主张的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然朱元璋又是个时刻崩坏的人,看到孟子竟然在一千多年前煽动老百姓和君主作对,小宇宙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他要让孟子滚出孔庙。    这里要说明一点,孔庙里,除了孔子以外,以四位最杰出的孔门弟子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称为“四配”。结果遇到了朱元璋,孟子险些丢了饭碗。      但是他忽略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他是现下的皇帝,然孟子老先生上千年的道行了,信徒多得不可数,铁粉处处都在,比如这位刑部尚书钱唐就是一个典型。  朱元璋要射死这样的大逆不道的人,钱唐作为一个有信仰有抱负的人,小宇宙也瞬间被激发出来:    孟子啊,带我走吧,我不要看到这个昏君啦。我为了孟子死,虽死犹荣!      朱元璋在那一刻被他森森地感动了,于是叫人为他治伤。孟子也没有被撵出孔庙。    不过朱元璋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把“草木寇仇”这一段从《孟子》里删去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6:34:14 &
  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ms孟子这一段是有异文的。所以把这段也放这里,比对一下。作者: 回复日期: 16:42:31 &
  ○痴儿子      帝以宋濂失朝,欲诛没其家,太子泣谏曰:臣愚戆无他师,幸陛下哀矜裁其死。帝怒曰:俟汝为天子而宥之。太子惶惧,不知所出,遂赴溺,左右救,得免。帝且喜且骂曰:痴儿子,我自杀人,何与汝也?因遍录救溺者,凡衣履入水擢三级,解衣舄者皆斩之。曰:太子溺,俟汝解衣而救之乎?乃赦濂死。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借用朋友的一句评论:      鬼畜攻都爱柔弱受        宋濂神马的都是浮云啊      标签:虐恋情深      本楼真不是故意的。但是把太子换成女人,这是典型的君王类小言情节啊。          作者: 回复日期: 16:45:58 &
      ○考绩三等      十一年,令考绩殿最分为三等,称职无过者为上等,特赐坐宴;有过称职者为中等,宴而不坐;有过且不称职者为下等,不预宴,叙立于门,候宴毕而出,然后退。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三层境界:坐着吃,站着吃,站着看别人吃。    第三种或可成为哲学家,人家吃饭的时候我在思考,人家吃饭的时候我还在思考,人家吃饭的时候我依旧在思考……  长此以往。  over        作者: 回复日期: 16:50:25 &
  ○整容匠      太祖时,整容匠杜英,专事上梳拂修甲。一日,帝见其以手足甲,用佳纸裹而怀之。帝问将何处去?对曰:“圣体之遗,岂敢狼籍?将归珍藏。”帝曰:“汝何诈耶?前后吾指甲安在?”对曰:“现藏奉在家。”帝留杜,命人往取甲,其家人从佛阁上取之,以朱匣盛顿,香烛供其前。比奏,上大喜,谓其诚谨知礼,即授太常卿。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帝曰:“汝何诈耶?”多么微妙的囧啊.    幸亏那时候没有克隆技术。帝恁要是穿越到21世纪再回去,看这位整容匠肯定不会那么顺眼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7:09:24 &
  ○继父乃仇家      帝在位,民间有随母改嫁者,以继父疾,割股愈之,有司以孝闻。上曰:继父尔之仇家也,割父遗体以活仇家,是大不孝也。乃置之法。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崩坏。  不解释。        作者: 回复日期: 17:17:21 &
  ○漏泽园       帝没御史高翔田产给诸百姓,皆加税,曰令世世骂高御史也。又发其先墓杂牛马骨焚灰扬之,而以其地为漏泽园。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这个“帝”换人了,乃朱棣也。    要么说朱棣不比他老子差呢。心肠歹毒,世所罕见。      普及一下“漏泽园”:其实就是一个公家的福利机构。    漏泽园  宋代的医疗慈善机构,用来掩埋贫无以葬者或客死暴圳者。元丰间()神宗曾诏令在开封府置,以官地收葬尸骸。崇宁三年(1104)徽宗再次下诏推广命各地择高扩不毛之地理漏泽园,掩埋贫无以葬者或客死暴圳者。漏泽园制定有应葬者登记,对葬穴面积、深度也有具体要求。《宋史‧食货志》载:「三年,又置漏泽园。初,神宗诏:『开封府界僧寺旅寄棺柩,贫不能葬,令畿县各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厝,命僧主之。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与紫衣。有紫衣,与师号,更使领事三年,愿复领者听之。』至是,蔡京推广为园,置籍,瘗人并深三尺,毋令暴露,监司巡历检察。」漏泽园的建立,客观上改善了环境卫生,对防止疫病流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 回复日期: 17:19:48 &
  ○王不出头谁是主       姚少师广孝,当文皇为燕王时尝侍宴,时天寒甚,王出对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应声曰: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文皇大喜,凡有大计,与姚谋焉。           ●明朝小史 洪武纪                                                         ----------------        这个“帝”也是朱棣。    拍马屁拍到姚广孝这个境界,也算顶级了。    昨天看完了《宜昌鬼事》,立马说姚广孝是神马“诡道”的大人物。还满有意思的。        作者: 回复日期: 17:24:10 &
        ○猪与朱同       帝以猪字声音,同于朱字,犯御姓,令天下禁杀猪。     
●明朝小史卷十一·正德纪     ——————————    同样的时期,据说唐朝那会儿,禁止捕杀鲤鱼。      但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把自己当动物的。        万幸。      作者: 回复日期: 17:27:11 &
    ○崔光    后魏高祖名子曰恂、愉、悦、怿。崔光名子曰励、勖、勉。高祖谓光曰:“我儿名旁皆有心,卿儿名旁皆有力。”答曰:“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上大悦。    --------------    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位绝对预留着来拍马屁用的。      作者: 回复日期: 17:36:05 &
  好了,《明朝小史》到此为止了    下面开始胡乱发力了。      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寄寓之人,……数中有好善积德者,多是恤孤念苦,敬老怜贫,……或遇大雪,路无行径,长幼啼号,口无饮食,身无衣盖,冻饿于道者,富家沿门亲察其孤苦艰难,遇夜以碎金银或钱会插于门缝,以周其苦,俾侵晨展户得之,如自天降。——《梦粱录》    ————————      圣诞老人中国版      作者: 回复日期: 17:43:40 &
      魏王知訓爲宣州帥,苛政斂下,百姓苦之。因入覲侍宴,伶人戲作綠衣大面胡人若鬼狀。傍一人問曰:「何爲者?」綠衣人對曰:「吾宣州土地神,王入覲,和地皮掠來,因至於此。」            ——《南唐近事》      ---------    一:刮地皮,讲的是五代十国时吴国徐温长子徐知训的故事,此人下场颇惨,被徐知诰,也即后来的南唐李昪灭掉,成为掌握吴国大权的人物。    二:历史上有不少伶人真是集高超技艺、机智过人和胆量无双于一身。    作者: 回复日期: 17:44:50 &
  晕,重写       一:刮地皮,讲的是五代十国时吴国徐温长子徐知训的故事,此人下场颇惨,被徐知诰,也即后来的南唐李昪灭掉,徐知诰成为掌握吴国大权的人物。作者: 回复日期: 18:27:30 &
    作者:拍皮球的小女孩 回复日期: 18:24:59 
      LZ能用大白话解释什么意思么    ~    ——————————    需要解释哪一条呢?    作者: 回复日期: 18:53:19 &
  ○樊事真      京师名妓也。周仲宏参议嬖之,周归江南,樊饮饯于齐化门外,周曰:&别后善自保持,毋贻他人之诮。&樊以酒酹地而誓曰:&妾若负君,当刳一目以谢君子。&亡何有权豪子来,其母既迫於势,又利其财,樊则始毅然,终不获已。后周来京师,樊相语曰:&别后非不欲保持,卒为豪势所逼,昔曰之誓,岂徒设哉,乃抽金篦刺左目,血流遍地。周为之骇然,因欢好如初,好事者编为杂剧曰:樊事真金篦刺目行於世。        ———————————————————————●《青楼集》            不知道该说神马。    作者: 回复日期: 19:31:57 &
        ○天降白物    嘉靖四十一年六月三日,天晴丽,忽空中降白物,大小如雪片,晶光映日,以手扑之,随灭,自午至申而止。鄞与定海皆然。(《定海志》)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         怪异事      作者: 回复日期: 19:33:05 &
      ○星如粉浆    国朝成化中,星陨于山东莒城县马长史家门中。初堕地,其光煜煜,而星体腐软,特如粉浆焉。家人以杖抵之,没杖成冗,久而渐坚,乃成一石。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作者: 回复日期: 19:37:04 &
  ○风吹女子升空    国朝正统间,徐州萧县有王氏女,出嫁中途,下车自便,忽大风扬尘,吹女子上空中,须臾不见,人皆言鬼神摄去,父母亲族号哭不已。是日落于五十里外人家桑树上,问之,知为王氏女,被风括去。叩其空中何见,女云:&但闻耳边风声霍霍,他无所见。身逾上,风愈急,体颤不可忍。&其家盖旧识也,翌日送归,复成婚。(《寓圃杂记》)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      这位女子的成婚过程,很具有纪念价值。如果就此有个情郎带她逃婚,哦也,这就叫天公作美啊。    作者: 回复日期: 19:52:29 &
  作者:时习 回复日期: 19:50:34 
      文字学研究生路过,表示压力很大      ----------    哥们,你吓死我了    作者: 回复日期: 20:13:22 &
  ○河水僵立    国朝正德中,文安县河水忽僵立。是日天大寒,遂冻为柱,高围俱五丈,中空而旁冗。数日,流贼过县,乡民入冗中避之,赖以全者多,亦前史罕见也。(《丹铅要录》)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    既然大家都要求解释,我就草草解释两句。^_^    这个故事是说 文安县的河水忽然竖起来了,天又冷,于是冻成一个大冰柱,高和宽(圆周)都是五丈,中间是空的,旁边还有伸展开去的空间。数日后,流贼袭击县城,乡民都躲到大冰柱里去,保住了许多人的性命。    作者: 回复日期: 20:25:30 &
  ○寺僧得返魂香    太仓刘家河天妃宫,永乐初建,以僧守奉香火。一日,僧自外归,见厨下锅中汤沸,揭而视之,见二卵煮将熟。询于仆,言行童于鹳巢中取者。僧命还之巢中。仆曰:&卵已熟矣,还之无生理。&僧曰:&吾岂望其生,但免其鹳之悲呜而已。&后数日,忽出二雏,僧异之,令仆探其巢,见一木尺许,五彩错杂成锦纹,香风馥郁,持以与僧,供之佛前。后有倭入贡,因风打舟,至刘家河收港。泊舟登岸,入寺拈香,见佛前所供之木,问僧买之。僧绐之曰:&此香是三宝太监舍供天妃宫者,岂敢卖钱?有能盖造后殿观音阁者,则与之。&倭曰:&我是入贡之人,安可留以待阁成,但愿酬之以价。&因与白金五百两。僧得厚利,遂与之。去后数年,倭人复来入贡,访前老僧,已故矣。因留金作享。其从询所取之香何物也,倭曰:&此仙香也,焚之,死人之魂复返聚。&窟洲所出返魂香是也。(《客座新闻》)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      这个故事也比较奇异,讲的是天妃宫的行童掏了鹳巢中的鸟蛋来煮,大和尚回来令仆人把鸟蛋放回去。仆人说鸟蛋都快熟了,又活不回来。大和尚就说这是不忍鹳失子悲鸣而已。  谁知道,没过几天,两只小鸟竟然出壳了。大和尚很惊讶,就让仆人去探看巢穴。这就发现了一块尺把长的雕刻着五彩花纹,并且香风扑鼻的木头。大和尚就拿回来供在佛前。  后来有来朝贡的日本人在港口避风,看到木头就要买,最后商定给了五百两银。等日本人再来时,大和尚已死了,日本人就又留下一笔钱。  有人问日本人那是什么,日本人解释说:是仙香,能使死人已离开的魂魄返回。  窟洲就出产这种返魂香。  ===      作者: 回复日期: 20:34:12 &
  ○禁蜘蛛    国朝太祖高皇帝初起太学,上临视之,顾学制宏丽,圣情甚悦。行至广业堂前曰:&天下有福儿郎应得居此。&又至诸堂中,见蜘蛛布网屋隅,上曰:&我才建屋,尔辄据之。&顾呵之出。天语方讫,而蛛悉遁去,至今诸堂都无蛛网云。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      前面写过一个,朱元璋让臣子建太学,又嫌其中一处太过奢侈,就把那个悲摧的大人给埋在日晷地下了。    这个故事依旧是这个新建的太学。皇帝游览了一圈,觉得很是满意(满意个毛啊,难道恁忘记了日晷下那位大人么?)来到广业堂,就说:“天下有福气的年轻人才能住在这里哦!”再游览一圈后,竟见蜘蛛在屋角织网安家了。皇帝就很不高兴,说:“老子才起了屋子,你们就来占。都给老子滚蛋!”神圣伟大的皇帝刚一出口,蜘蛛就遵命逃走了,从此太学每个地方都不存在蜘蛛这种生物了!    本楼想问一下:除了驱走蜘蛛外,皇帝还开发了别的功能没,比如灭鼠、灭蟑螂,灭白蚁之类的。        作者: 回复日期: 20:44:34 &
    ○鬼声呼胡先生      胡敬斋先生居仁,弘治中尝夜行山曲间,后有鬼呼&胡先生&数声,公若不闻。鬼复曰:&我有一对请先生对。‘风急有舟人莫渡''&。公亦不答。复笑曰:&我替先生对之。‘月明无伴路休行。''&公前行不顾,鬼遂不见。盖先生乃正学君子,鬼物非故为狎侮,亦爱公警公之意存乎其问云。(《中洲野录》)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      这位胡老先生想必是博学有德之人,走个夜路都能遇上粉丝。这只鬼在路上喊他“胡先生”,这位先生呢想必见过大场面,充耳不闻。鬼就自言自语问:“我想请先生对对联,上联是‘风急有舟人莫渡''’。”胡先生还是不搭理。鬼也不生气,笑道:“我替先生对下联,‘月明无伴路休行。'”胡先生只顾前行,并不理会它的勾搭。最后鬼默默走开了。    这只鬼恐怕生前读书读多了,死后还念念不忘,好爱学习的一只鬼啊。大家鼓掌。相比较来说,胡先生就显得没有情趣了。    作者: 回复日期: 20:55:30 &
  ○鬼声呼辣      御用监奉御来定,五月间差往海南子,公干从五六骑出城,舁肴酒为路食。日午至羊房南大柳树下,脱衣卸鞍坐树根上,以椰瓢盛酒,捣蒜汁濡肉自啖。回顾一髑髅在旁,来夹肉濡蒜,戏纳髑髅口中,问之曰:&辣否?&髑髅即应之曰:&辣。&终食之顷,呼辣不已。来惊怪,令人去其肉,呼亦不止。遂启行至海子,毕事而回。呼辣之声随其往还,入城始绝。来至家得疾,数日而没。盖来之将亡,阳气亏矣,故阴气得以于之,况冥秽之物,不宜相戏,戏则吾心有不得其正矣。心不正邪必乘之。观此可以为戒。(《马氏日抄》)    =========明 施显卿《古今奇闻类纪》    来定这位大人绝对属于自找活该。他出门公干,午后在路边休息用饭。坐在一棵大柳树的树根上,拿椰瓢饮酒,捣蒜汁淋在肉上吃(口水,蒜泥白肉吗?)这时候,他见一个骷髅躺在一旁,(--胆子真大),就夹了一块肉蘸了蒜汁放到骷髅嘴巴里,问“辣不辣。”谁想,骷髅竟然回答“辣”。一直到来大人吃完饭,骷髅还一直不停说“辣”,叫人把肉拿走,“辣”字仍不绝于耳。其后便缠住他,直到他办完公事回到城里,声音才退去。这位大人入城之后就生病,没几天就死掉了。  所以此事告诫大家,不要以邪心戏弄别人,尤其是鬼魂这些异物。    作者: 回复日期: 11:04:54 &
    古代有一本书叫做《天水冰山录》,取意为“太阳一出冰山落”,其书是关于严嵩、严世蕃父子的。这俩父子被抄家之后,家中物件仅大小各式屏风就四百多件,床具六百四十件。登录财产就用了六万多字,最后索性把他的财产清单录为《天水冰山录》,装订成册,进入史籍行列。==      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下这本书,比和珅可能差一些,但是也够拉去砍个十次八次的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1:25:04 &
  陳覺微時爲宋齊丘之客,及爲兵部侍郎也,其妻李氏妬悍,親執廚爨,不置妾媵。齊丘選姿美之婢三人與之,李亦無難色,奉侍三婢若舅姑禮。問其故,李曰:「此令公寵倖之人,見之若面令公,何敢倨慢。」三婢既不自安,求還宋第,宋笑而許之。    (陈觉此人乃是南唐时宰相宋齐丘的门客,后来也当了大官。在某次战役中因为指挥不当,被贬官。不算什么正人君子。这个故事讲他的妻子李氏十分剽悍,宁肯自己下厨房做饭,也不肯放几个小妾和媵在丈夫身边。媵一般是指陪嫁过来的丫环,比如《红楼梦》平儿那样的通房。宋齐丘身为陈觉的上司,就很看不过去,故意选了三个很美的婢子送到陈觉家里去。李氏却没有露出为难的神色,以侍奉舅姑的礼仪对待三位婢女,也就是拿她们当长辈供着。婢女们就问为什么?李氏就很恭敬的回答:“你们都是宋公宠幸的人,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宋公,尊敬还来不及,怎么敢怠慢呢?”三位婢女这才发觉这位夫人腹黑的段数太高了,搞不过,又呆不下去,就要求回宋府。宋齐丘想必也听了婢女们的怨言,就让她们离开陈觉家了。)      南唐兵部尚書杜業妻張氏妬悍尤急,室絕婢妾,業憚之如事嚴親。烈祖嘗命元皇后召張至內庭,誡之:「業位望通顯,得置妾媵,何拘忌如此,豈婦道所宜耶!」張涕曰:「業本狂生,遭逢始運,多壘之初,陛下所藉者駑馬未竭耳,而又早衰多病,縱之必貽其患,將誤於任使耳。」烈祖闻,大加獎嘆,賞銀盆綵段。  (这个故事也很简单,南唐兵部尚书杜业的妻子张氏同样嫉妒心强,且性情火爆。家里除了她以外,没有别的年轻女子。杜业也很怕她。本楼估计陈觉也是一样,上面的故事他都没敢出场。哈哈。烈祖,也就是李昪也是个打抱不平的,令元皇后召见张氏,告诫她不该拘束丈夫,要守妇道。张氏当即涕下:“我丈夫本是狂生,好容易走了运,为陛下打工。现在还没能鞠躬尽瘁呢,身体却早衰多病,如果放纵声色,肯定不日就玩完了,怎么还能为陛下办好差事呢?”李昪一听,被她森森地感动了,不仅不责罚她,还赏赐银盆彩缎。)    ——-----------以上皆自《南唐近事》    古代对妒妇都是贬低的态度,用权势无法压制,就用伦理舆论压制,丝毫没有考虑到导致夫妻关系不正常的根本原因。  这两位妒妇定是遭受了不少白眼,但是都用自己的手段保住了家庭的完整,可谓高招,令人折服。第一位不动声色,以退为进,让对方知难而退;第二位则以情动人,说了一堆忠君敬业的马屁话,竟然感动了天子,还得了赏赐。实在是让人又感叹又想笑。    知难而进,也算一种坚持吧。          作者: 回复日期: 11:56:40 &
  唐湖州参军陆蒙妻蒋氏善属文,嗜酒,姊妹劝节酒强食。蒋曰:“平生偏好饮,劳尔劝吾餐。但得尊中满,时光度不难。”僧知业有诗名,与蒙善,一日访蒙谈玄,蒋使婢奉酒。知业云:“受戒不饮。”蒋隔帘谓:“上人诗云: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楼人是阿谁家?观此风韵得不饮乎!”知业惭退。      —-------—宋·蔡居厚《诗史》      唐代随州参军陆蒙的妻子蒋氏文章写得好,还特别喜欢喝酒。姊妹们都劝她戒酒,她却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一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体悟。  后来一位僧人知业来府上拜访,乃是陆蒙的好朋友,一起谈玄。(魏晋时候也很喜欢谈玄,又叫“清谈”,民间称为“穷咀蛆”,就是什么都没说,只留下唾沫星子在人间。)蒋氏以为这是个雅人,就让婢女给知业敬酒。知业婉拒,说自己是和尚,要守戒。蒋氏立马说:“大师恁的诗中说:‘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楼人是阿谁家’,这风流作派,怎么可能会不喝酒呢?”知业惭愧离去。      大家看到这里都该明白了,那句诗里不仅有酒还有青楼,绝对的花和尚一个,却又矫饰自己六根清净,实在笑死人。    蒋氏则是一个纵情率意的奇女子。    作者: 回复日期: 12:04:01 &
      
沈询诗谶:沈询夜宴僚友,欲著辞令,曰:“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是夕为奴归秦所杀,夫妻并死。(《总龟》前三十一)          —--------—宋·蔡居厚《诗史》    沈询心血来潮,在晚宴上诗兴大发,写道:“不要打南来的大雁啊,让它慢慢地向北边飞吧!如果你一定要打啊,那就成双成对的打死吧,别让它们死都不能死在一块儿!”(真是好湿,鼓掌)晚上或者凌晨的时候,被仆人归秦杀掉,夫妻俩终于达成心愿做了同穴鸳鸯。  要说这位仆人真是听话,森森地听懂了主人心底的深情。但是本楼觉得沈大人的妻子估计会有不同意见。            作者: 回复日期: 12:11:33 &
        苏东坡一日问众婢自己腹中有何物,众婢答曰:“都是文章”、“都是识见”等,东坡皆不以为然。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费衮《梁溪漫志》)      老苏问家中的众位婢女自己腹中藏着何物,众婢女回答“文章”、“识见”之类,老苏对拍马屁不大感冒。这时候朝云说:“学士你一肚子不合时宜。”老苏大笑。    解语花,朝云是也。      作者: 回复日期: 17:14:08 &
        天后宠幸张宗昌 ,其弟昌仪为洛阳令,请嘱无不从者。尝早朝,有选人姓薛,以金五千两并状 赂之。昌仪受金,以状授天官侍郎张锡。数日,锡失其状,以问昌仪,昌仪曰:“我亦不记,但姓薛者即与之。”锡惧退,索在铨姓薛者六十余人,悉留注官。      ==============      武则天宠幸张宗昌。他的弟弟张昌仪任洛阳令,谁托他办事他都敢答应下来。(洛阳是东都,武则天当皇帝后基本都在洛阳呆着,所以洛阳令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有次早朝,遇到一个姓薛的士子,贿赂了张昌仪五千金,递上自己的履历。目的是为了能在铨选中取得好官。唐代科举考试曾有礼部考试和吏部考试之分。先礼部考试,即科举考试,取得为官资格。再经由吏部考试,考察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合格的才能授予官职。有许多士子一辈子过不了这个考试,就一辈子都是吏部待选的身份。所以吏部考试才是最难的。    张昌仪收了贿赂,把履历给天官侍郎张锡,吩咐他去办。所谓天官侍郎就是户部侍郎的雅称。却把履历弄丢了。张锡就问张昌仪怎么办,张昌仪说:“我也记不得了,反正姓薛的你就给官好了。”张锡畏惧地告辞了。这样牛X的话确实挺震撼的。最后他找到姓“薛”的有六十多个人,全都给了官职。        作者: 回复日期: 17:18:32 &
      男作行尸,女为走骨,爷娘总是骷髅。    子孙后代,番作小骷髅。    日久年深长大,办资财、匹配骷髅。聚满堂活鬼,终日玩骷髅。    当家骷髅汉,忙忙劫劫,长养骷髅。有朝身丧,谁替你骷髅。    三寸主人气断,活骷髅、相送死骷髅。    休悲痛,劝君早悟,照管你骷髅。    ——元·无名氏《满庭芳》      作者: 回复日期: 17:43:03 &
    作者:angeline216 回复日期: 17:36:45 
      看不懂文言文,lz应该翻译一下,否则不明白里面妙在哪里    ——————————    好的,我下面的肯定全都翻译出来。作者: 回复日期: 18:02:43 &
  北宋宰相张齐贤布衣时,倜傥有大度。曾入旅店,请盗贼与他酒喝。盗贼惊喜:“恐怕秀才嫌我们粗鲁。”张齐贤说:“盗者,非龌龊儿所能为也,皆世之英雄耳。仆亦慷慨士,诸君又何间焉?”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盗贼震惊,认为他是宰相之才,就赠他金帛,他竟不拒绝,携之返家。        ——《青琐高议后集》  --------------------    北宋的宰相张齐贤还落魄贫穷时,风流倜傥,而且胸怀宽广。有一次,他进到旅店中去,看到一帮盗贼在喝酒,别人都不敢惹,他却上前要盗贼请他喝酒。盗贼们又惊又喜:“恐怕秀才你嫌弃我们粗鲁啊。”然后请他坐下,给他倒酒。张齐贤就说:“盗贼岂是龌龊的人能干的?都是英雄的料子,我和你们是一样的,你们又何必介怀呢?”然后就毫不顾忌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盗贼们一看,乖乖,这位大哥比他们还放得开,于是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就送了他许多金银财宝,先巴结一番。张齐贤也不拒绝,拎着就回家了。    这个故事也许是要讲英雄总是和别人不同的,不是长得奇怪,有特殊才能,就是性格爽快,豪气干云。不过最重要的是,张齐贤果然当了宰相。    关于张齐贤,他还有个外号叫大肚宰相,也就是吃得多。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作者: 回复日期: 18:23:02 &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直者内忖诸己者也,曲者外揣于人者也。家自无醯,则谢之可矣。今惟恐人之不乐我之谢,而必欲给其求,是不能内忖诸己,而己不免揣人意向为转移,究其极将为巧言令色,故不得为直也。——冯友兰)      ----------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孔子说:“谁说微生这个人高尚正直?有人来借一些醋,他家里没有,就去问邻居借来,给人家。”      冯友兰先生给做了一个解释说:既然家里并没有醋,直接回答别人“没有”就可以了。却唯恐别人不高兴,特意去借了邻居的送给人家,这就不是正直,算是巧言令色了。所以不能算作“直”。    作者: 回复日期: 12:19:58 &
      早在千年以前,就注定了我是帖子毒药的历史----    啦啦啦,再更新几个玩玩    吾乃自娱自乐的毒药帝是也      作者: 回复日期: 12:42:17 &
  既然大家表示文言文看不懂,索性不放文言文了,不过我还是会注明文献出处,大家喜欢,要看原文,自己去搜索好了。^_^      ------------------    这个故事叫《鼠》,被记载在龙辅(女)的《女红余志》里,是这位夫人闲暇之时抄录来的,原出处不知。      话说有位叫姚察的人,少年的时候曾经寄人篱下。一天晚上他听到有声音唤“幼卿”,随后有答应声:“诺。”    那个声音又问:“幼卿,你看我像杀人犯吗?而今有人要药杀我,我可以反过来药杀他吗?”说完就隐去了。    姚察很惊诧,就学方才那个声音也唤“幼卿”,随后“幼卿”也回答了。    姚察就问:“刚才和你说话的谁啊?”    答曰:“陈二公公,也就是一只老鼠。”     姚察再问:“那回答的人是谁?”也就是问“幼卿”你是谁啊。    答曰:“我是床头的一个洗脸铜盆也。我的主人平素爱惜物命,肯定不会害我。如果公子你买我回去,我能给你带来福运,你以后能高升至吏部尚书。”    第二天,姚察就听到哭声,原来这主人吃了隔夜饭,吃了半盆,就死掉了,原来是被毒鼠药毒死的。姚察当即买了铜盆回家,并让家人不要毒杀老鼠。后来姚察果然家道日昌,做了吏部尚书。        作者: 回复日期: 12:50:55 &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淮南子·俶真训》    --------------    释义:宇宙有一个开始的时候,有一个未曾“开始”的时候,更有一个尚未有那“未曾开始”的时候。宇宙存在着“有”,也存在着“无”,还有未曾产生“有”、“无”的东西,更有尚未有那“未曾产生‘有’、‘无’”的东西。——孙加荣          --------------    秒杀你,本楼曾经念了一上午,都没念通。拿去试别人,皆完败。哈哈      作者: 回复日期: 13:15:27 &
  元代林坤《誠齋襍記》记载了一个暗恋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汉末零陵太守有一个女儿,爱上了门下的书吏,就让婢女去把书吏的洗手水端来,偷偷喝掉,竟然因此怀孕了!!!孩子生下来就能走路。太守很悲摧,抱着孩子,让他去找自己的父亲。孩子就爬上了书吏的膝盖,书吏就拿手推了一下,孩子倒在地上,就化成了水。      --------    暗恋不得,再加上书吏本就无意,所以这算是一个小悲剧。      作者: 回复日期: 13:24:08 &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十一月,文天祥在赴死前夕,在大都回答元丞相博罗的问话时说:“人臣事君,如子事父。父不幸有疾,虽明知不可为,岂有不下药之理?尽吾心焉,不可救,则天命也。今日文天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    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也是一个清高自傲又忠贞坚韧的人。朝廷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则以终生的努力来报偿,不惜生命。他以一个简单的伦理关系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他将朝廷当作父亲,自己为儿子。父亲重病临危,身为儿子尽管知道父亲的病好不了,也不能就此放弃,眼睁睁看着父亲死掉。唯有尽心尽力而已,救之不得,那就是天意,于自己已无愧。事情到了目前的状况,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求一死殉国。    一番话,无愤激无苦闷,平淡中历历心痛表露无遗。      作者: 回复日期: 13:53:50 &
      《明公书判清明集》是南宋周劭整理汇编当时著名的诉讼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书册。但是里面记载了一些案件,着实囧囧有神,甚至是荒唐。      一个案例说:妇女阿张嫁入蒋家不到一年,屡次被公公蒋八调戏。其夫蒋九因为这件事,带着阿张分家单过,却被蒋家告到衙门,说阿张和蒋九不孝顺。    官府认为,阿张是否被公公骚扰,事情尚不明确,但是身为媳妇,就该把公婆当作亲生父母,父母有错,只能帮着隐瞒,怎么还到处宣扬呢?蒋九身为儿子,竟然因为媳妇几句话,就离开父母,是为不孝之子。判阿张充军杖责十五下,充军妻;蒋九杖责六十,押回家中,不得上诉。    -----------    这简直是颠倒黑白的做法,然而此书将其当作正面案例来讲,不得不令人愤怒。    据说后来重新改判,未知结果如何。    作者: 回复日期: 13:56:57 &
  《明公书判清明集》再载:          卢将领为侵占白莲寺陂田,勾结县吏,将一寺僧众杖死狱中,官府对此案查实后,做出判决:      人死不能复生,此事就这样吧。        --------------      依旧是“正面案例”,令人齿冷。    作者: 回复日期: 13:59:11 &
  《明公书判清明集》又载:      一位叫阿周的妇女被尹某奸污未遂,上告官府。知州胡颖的判词却说:      看这个阿周的相貌就不贞洁,她和尹某是邻居,平时肯定勾引人家不成。因此奸污一事,定是毁谤。今日判决阿周受竹篦之刑,扫街半个月。    ---------    作者: 回复日期: 14:06:53 &
      明代陈沂《畜德录》中记载这样一个人物,名叫岳正,字季方,任职翰林修撰。皇上很是器重他,曾经称赞说:“好个岳正,只是太大胆了。”后来贬谪边关又被召还,岳正为自己画像,然后题字曰:“好个岳正,只是大胆。从今以后,再敢不敢!”是为自嘲。他不是一个大度的人,时常不能容人,有人就劝他说:“难道你没听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吗?”岳正当即反驳说:“顺着撑自然可以容纳,要是纵横着来,哪里还容得下?”    ------    此等不拘世俗的人,实在有趣。        
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疾风之刃怎么乱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