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沙漠形成原因,描述它的位置

北非印象 ] - 摩洛哥撒哈拉大沙漠 - 持续更新中
从摩洛哥回来几天了,脑海里还满满的是那里的艳阳,蓝天,沙漠,海滩。。。还有每天都必喝的摩洛哥威士忌-薄荷茶。。。趁着新鲜的记忆,逼着自己先开了这个帖子,好把那些美好的风景,漂亮的笑脸,好吃的美食,一一记录下来,让以后老的时候,可以坐着摇椅慢慢怀想,同时也把路上的一些实用经验告诉大家,希望想去的朋友们可以参考参考目录第一页*** 摩洛哥简介****** 我的行程路线 ****** 关于物价****** 关于语言沟通 ****** 皇后般的旅程 ****** Mohammed 穆罕默德 ****** 摩洛哥一夫四妻的旧制度***第二页*** 北非柏柏尔族 ****** 探访山洞里的柏柏尔家庭 ****** 撒哈拉沙漠 ****** 沙漠地区的地下水系统***第三页*** Rissani 小镇农贸市场*** 先上几幅图片,让大家看看那美丽的地方。拼途网友回复:*** 摩洛哥简介 *** 中国人对摩洛哥的认识并不多,去那里旅行的人就更少了,可以说,摩洛哥还是中国驴友们的处女地。我所到之处,没有碰到一个中国人,但是经常被人搭讪问道: Japanese? Korean? 日本人?韩国人?或者日文kong ni qi wa。一开始我还会回答:不是的,我是中国人。只要你一回答,通常他们就会接着有其他问题,或者向你推销产品。后来实在太烦,干脆一概不理睬。呵呵,扯远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摩洛哥这个国家。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西班牙相望。 摩洛哥最主要的经济部门是旅游业、渔业和磷酸矿的出口,磷酸盐储量1100亿吨,占世界首位。农业与牧业也比较重要,但受气候影响较大。摩洛哥在许多方面依靠外来资助,是法国的第二大援助国,西班牙的第一大援助国,经济发展缓慢。
人口3000多万,政治首都是拉巴特(Rabat),经济首都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也是第一大城市。他们的关系就跟北京和上海一样,只是摩洛哥国家不大,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要近的多,开车只需一个小时。 货币是摩洛哥迪拉姆 Molochan Dilham,代号DH,汇率为1美元=8.1迪拉姆. 比人民币便宜,大家在比较人民币价格的时候可以用打八折来考虑,譬如一杯薄荷茶10DH的话,打八折相当于8块人民币左右。对港币或者澳门币熟悉的朋友,可以把迪拉姆DH当成港币或者澳门币来使用。 摩洛哥国土面积不大,可是却有着各种各样的风景,实在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南边有沙漠,荒山,峡谷,高山,雪山,北边是平原,良田,绿洲,西边是长长的海岸线,有许多沙滩。所以摩洛哥常年游客不断,不但因为气候适宜,更因为可以满足各种喜好, 各种年龄段的游客,城市观光,购物,登山,露营,登雪山,水上运动,阳光海滩。。。关于气候,摩洛哥属非洲西北部亚热带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潮湿。 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阿特拉斯山挡住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的热浪,加之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使摩洛哥气候温和宜人,四季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也有“欧洲的后花园”之称。最佳旅行时间是3月中到5月份的春季,9-11月的夏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这次旅行时间是2月初,每天艳阳高照,白天温度在20度以上,晚上7,8度,感觉很舒服。拼途网友回复:论坛图片的显示宽度限制是800px。建议图片先压缩在宽度800px以内,大小300K以下,再上传。多张图片推荐使用图片压缩程序批量处理。普通图片的压缩率可选80%而不是100%,800px宽度、600px高度以内的图片文件大小就可控制在150~200K上下,压缩后的图片质素几乎不受影响。部份压缩率的画质: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html个人磨房相册说明:http://www.doyouhike.net/forum/announcement/,0,1.html拼途网友回复:感谢指导,这是我第一次在磨房发游记贴呢。这些年,我去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但回来后都没有要写些什么的冲动,只有这次非洲回来后,感觉摩洛哥真的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同时国人对他的了解又太少,所以决定把见闻写下来,给大家参考。拼途网友回复:LZ可否介绍下办理签证的详细信息拼途网友回复:关注中,等下文拼途网友回复:请问物价和语言情况如何?拼途网友回复:继续阿~拼途网友回复:好地方,继续啊!拼途网友回复:好想,好想去。。。拼途网友回复:关于物价和语言,简单的说,物价比国内便宜,没有假货,可以放心购买; 因为历史上曾经被很多强权入侵,现在主要语言是法语和阿拉伯语。详细内容会在下面提到。拼途网友回复:因为我自己的是外国护照,不需要办理签证,非常抱歉不能给大家提供这方面的内容。拼途网友回复:*** 我的行程路线 ***
这一次的行程一共10天, 我走的路线是很经典的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环线,不走回头路。到的第一站是南部的马拉喀什Marrakesh,最后从卡萨布兰卡离开。我觉得这样的安排科学合理,而且摩洛哥南边的景点比较多,有高山,有撒哈拉沙漠,有浓郁的北非民族风情,时间充裕的花可以多花些时间,或者边走边修改行程,到了北边菲斯开始就只是看皇城和大城市了。 在10天的时间里,我从地图中标的 A 点 到 B 点,就用了6天,其中包括去沙漠的两天。现在回顾,我很庆幸自己这样的安排。 以下是路线图。 第一天 ─ 1/30 - 伦敦出发,下午两点左右到马拉喀什Marrakech第二天 ─ 1/31 - 马拉喀什Marrakech 一天游第三天 ─ 2/1 - Ouarzazate第四天 ─ 2/2 - Tinghir第五天 ─ 2/3 - Rissani - Sahara 撒哈拉沙漠住帐篷第六天 ─ 2/4 - Midelt第七天 ─ 2/5 - Meknes第八天 ─ 2/6 - Fes第九天 ─2/7 - Rabat, Casablanca第十天 ─2/8 - Casablanca→回家拼途网友回复:*** 关于物价*** 摩洛哥是发展中的农业国家,工业发展迟缓。旅游业是主要收入之一,特别是摩洛哥南部的马拉喀什Marrakesh,是最大的旅游城市,也是他们的 Tourism Capital. ( 北部的Rabat, 是Political capital政治首都,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是Economic Capital经济首都).
物价要比中国便宜很多。由于摩洛哥致力发展旅游业,所以对旅游产品的监管还算比较严格。在旅游区买的东西,相对贵一些,但基本上可以放心购买。 摩洛哥货币是迪拉姆 Molochan Dilham,代号DH,汇率为1美元=8.1DH,1人民币=1.34DH.
如果你到的第一站是马拉喀什,建议到广场边上的Hotel Ali 那里兑换,汇率最高。最好可以多换点,因为从这里出发,将有几天在南部的小城,然后到撒哈拉沙漠,一路上兑换都不方便。当然,等从撒哈拉出来,去了菲斯以后,那些大城市都有兑换点了,而且汇率还更高些。
住宿价格 - 我一路上都是住Riad,就是由民居改造而成的小客栈, 和丽江古城的小客栈类似,很有伊斯兰民族特色。价格一般在200DH以上,包早餐。有的还包晚餐,价格稍微增加一些。当然了,也有超贵的,规模大,装修豪华的客栈。 房子一般3-4层高,结构和四合院一样,中间有小花园,花园中央是小喷泉。喷泉的作用一是美观,二是方便他们祈祷前净身。
这是在马拉喀什的客栈,小巧精致,就在古城的广场边上,地点超好。
食物价格 - 摩洛哥本地人吃饭的地方,价格都不高,下面举例。但是也有高级饭店,价格很高,这些饭店一般装修豪华,很有本地伊斯兰特色,价格在150DH 一位左右。
马拉喀什广场上卖的鲜榨橙汁,4DH一杯。橙树在摩洛哥到处可见。路边新鲜橙子卖大概7DH 一公斤,新鲜甜美多汁
在菲斯买的一种不知道名字名字的红霉,10DH一箩筐,以为会酸酸的,可是咬下去才发现是甜的。
菲斯古城里卖糖果的小车,很好吃的果仁糖,品种很多,杏仁,花生,芝麻,腰果。才卖40DH一公斤。
烧烤牛肉串,加两个配菜,30DH
摩洛哥特色菜, Tajin, 和我们的炖菜很相似,红萝卜,青豆,洋葱等蔬菜,配羊肉,牛肉或鸡肉,40DH. 在摩洛哥吃不习惯其他食物的朋友可以吃这个,和中国菜一样。
门票价格 - 很多地方不收门票,象清真寺之类,都是免费的。但有些清真寺只对教徒开放,不让游客参观。收门票的景点,门票也都很便宜,大都10DH, 20DH. 最贵的一个门票是马拉喀什的Majorelle 花园,一个很有非洲热带风情的花园,里面还有一个小型的伯伯尔族博物馆,套票好像也不到100DH. 交通费用 - 强烈建议大家出门打车,一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二来打车费用不高。很重要的一点,摩洛哥人讲阿拉伯语和法语,英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你要是想坐公交,将会花费很多时间看地图和路标,而且万一错了,也没人可以问路。打车如果去的地方不远,其实就是几个DH起,和坐公交也差不多。记住打车的话,最好把要去的地方写下来,或者打印出来,直接递给司机看。摩洛哥的出租车分成两种,一种车型比较大的,可以在后排坐4个人,前面一个人,共5人,叫Grand Taxi, 出租车顶上有Grand Taxi 的标志。另外一种是小型车,后排2人加前排1人,只能坐3个人,叫Peti Taxi. 他们流行拼车,走在路上有人招手车会停下,如果方向一样的话会一起捎上。拼途网友回复:不错哦,继续上PP呀楼主。拼途网友回复:*** 关于语言沟通***阿拉伯语为主,第二语言是法语。因为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大部分人会法语,即使老年人。英语在摩洛哥不流行,大部分人不会,只有在北部的大城市里,有年轻人会英文 摩洛哥人日常生活讲阿拉伯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法语,是必修课,而且日常生活当中也经常使用,有法文报纸,电视台,所以一般都讲的很好。英文是高中才会有的选修课,除了英语,他们还可以选修其他语言,如德语,西班牙语等等,所以他们不说英语并不奇怪。摩洛哥最值得称赞的是全民免费教育!所有适龄儿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本科,都是免费教育!!!很难想像摩洛哥这么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竟然可以提供免费大学教育!我没有听说过其他国家有这样的制度呢,即使美国, 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只提供免费教育到高中而已。又跑题了, 回来回来。。。 所以朋友们,如果你或者同行的旅伴会阿拉伯语,或者法语,恭喜你,那么你们可以在摩洛哥随便怎么玩,摩洛哥人本性善良,热情温顺,你一路上会得到他们很多帮助。 如果你只会中文,那么摩洛哥自助游,或者半自助,都不适合你。建议参加国内的旅行社,有中国人领队可以为你讲解。不过好像国内旅行社还没有组织摩洛哥的团队。我这次行程当中,倒是碰到一,两个台湾来的团队,还有很多日本团队,据说摩洛哥在日本做很多旅行推广,吸引了很多日本人。他们的旅游大巴上都有日本领队,再加一个当地摩洛哥人导游,然后他们两人用英语沟通。 象我一样,会说英文的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助游,但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将要面对因为言语不通而带来的困难重重,还会在路上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到离开的时候,对摩洛哥的了解只能是非常表面的,也许只是品尝了当地的美食,看了风景而已。 那么我一个小女子,只会英文,不懂法文,更不懂阿拉伯文,是怎么玩儿的呢?拼途网友回复:这样看来除了机票惊人外,基本上还比进一次藏便宜很多。等你更新啊不要弃楼啊拼途网友回复:你好啊,可惜你这次没能和我一起去。在磨坊上约了两个月,最终大家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成行,于是我自己一个人出发了。我不会弃楼的,每天更新,慢慢写,这样还能把这次旅行的美好记忆每天refresh 一次。拼途网友回复:我只懂英文,看来很麻烦这世界真讨厌拼途网友回复:*** 皇后般的旅程 ***因为在磨坊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旅伴,眼看着离出发的日期越来越近,心里开始有点着急。在做功略的时候了解到摩洛哥人不讲英文,我的一口流利英文到了那里没有用武之地呀。又查看了国外旅游网站,知道一个单身女子在摩洛哥是比较不方便的,因为摩洛哥年轻男子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喜欢搭讪,一个女子走在街头,会不断的受到骚扰。对于那遥远的非洲大陆,心里即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但是那未知的异域却又让我有点担心呢。于是我在 网站上找到了好几家当地摩洛哥的俱乐部,花了好多天通过邮件和他们商讨行程,用车,住宿,价格等等,最后敲定了 Camel Safari. 他们的报价最低,网上的点评也最多最好。后来得知他们报价低,是因为他们自己拥有好几台越野车,请有固定月薪的司机,这样就免去了最大的一笔租车的费用。哈哈,于是我以最优惠的价格,享受了10天皇后般的待遇!一不小心,竟然成为如此玩法的中国第一人。大家不要以为这种玩法花费很高,比起去年我参加的十几个人的团队走青藏线,这次的费用更低。而且这样省却了很多路途中不必要的奔波,折磨,可以放心安全的只管吃喝玩乐,尽情拍照。用车 - 即使只有我一个游客,也是一辆银色的本田Land Cruiser,10天里成为我的专用车。陪伴我10天旅程的,是两位高大的非洲帅哥。一位专业司机,Brahim, 32岁,身高1.97M, 能说法语,阿拉伯语,德语,伯伯尔语,可惜只能说少量英语。一位专业导游,Mohammed,穆罕默德,26岁,身高1.87M, 说流利英文,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伯伯尔语,据说还会一点日语。到达机场的当天,穆罕默德就在机场里举着写了我名字的纸牌,把我顺利接到,然后在停车场里又认识了司机Brahim. 穆罕默德告诉我,这十天里,他们两人将专职为我服务,希望能带给我愉快满意的旅程,无论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他们都会尽量满足,路途中可以询问任何问题,他将毫无保留的回答。果然,这10天里,他们都做到了这个承诺。绅士风度是不欠缺的,上下车开车门,女士先行等等。即使我不提问,在车上穆罕默德也会不知疲倦的讲解,介绍风土人情,讲笑话。看到我想休息的时候,他们两人可以一个小时不说一句话,实在很细心。沿途到了风景漂亮的地方,他们都会停车让我下去拍照,有时候累了都不想动,他们还会劝说我下去,呵呵。最让我高兴的是,他们都不吸烟,车上干干净净。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喝酒,他们也从不喝酒。如此专业操守,实在是国内一些导游所不及的。拼途网友回复:*** Mohammed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 26岁,身高1.87M, 说流利英文,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伯伯尔语,据说还会一点日语。出生在摩洛哥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的一个小城,Rissina, 北非伯伯尔族人,很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摩洛哥99%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只有少数犹太教信徒,居住在摩洛哥北部。穆罕默德在北部城市Meknes上大学,上大学前曾报考录取率只有1%的军校,最后一关没考上。摩洛哥因为没有战争,加上军校出来就是军官,据说薪俸很高,所以大家都想考军校,就象中国考公务员一样。 他从高中开始学习英语,才短短几年,现在英文说得十分流利!我觉得很奇怪,问他是如何学英语的,据说刚学英文时他每天上网找陌生人聊天,听英文歌,从而练习口语听力。哈哈,看来实践确实比死记硬背单词要有效的多呀。第一天晚上,穆罕默德陪我逛马拉喀什广场,看阿拉伯舞蛇人,伯伯尔族音乐舞蹈,等等街头卖艺,还在广场上吃了5DH 一份的蜗牛,因为吃不习惯,我吃了几个就停下了,他看我不吃,先问我是否不喜欢,然后确定我吃不下,再问我是否可以让给他,不要浪费。呵呵,一点不做作,很真实的孩子。 他们每天要祈祷5次,清晨日出的时候第一次,10点多一次,中午一次,日落时一次,晚上睡觉前一次。条件允许的话,他们都要按时祈祷,如果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错过一两次,那么晚上睡觉之前必须把当天错过的全部补上。在撒哈拉沙漠的那晚,因为太冷,我早早就进去帐篷里躺进被窝,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听到他们在外面的沙漠上做临睡前的祈祷,由于要把当天的都补上,于是足足吟唱了半个小时,就象给我唱催眠曲似的,哈哈。碰上开斋节,他们白天一整天都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我看tripadvisor 上去年开斋节的团友留言,白天天气炎热,他们果真滴水不进,也不吃饭,口干舌燥,还坚持给他们讲解。呵呵,看到他们那种对宗教的虔诚,真的很感动,也觉得他们很可爱。在去撒哈拉的路上,因为顺道经过穆罕默德的家,十分惊喜的受到邀请到他家里做客。他父亲以前是军人,现在已经退休,母亲却很年轻,才46岁,家庭主妇,家里一共6个孩子,穆罕默德排行第二,上面还有个已经出嫁的姐姐,下面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知道我们要在家里吃午饭,她给我们准备了当地宴客的菜肴,couscous,有点象盘菜的形式,下面是蒸熟的小米,上面是炖好的鸡肉,土豆,胡萝卜,等等蔬菜,用了当地的香料熬制,味道很香。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每人一个勺子,大家就这样吃起来。他们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可惜我听不懂,于是埋头猛吃。
照片左一是穆罕默德的父亲,退役军人,看样子就是一位老实人,辛苦一辈子养育一个大家庭。左二,是我的司机, Brahim, 马上要进沙漠了,他戴上了防风沙的头巾,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阿拉伯人。左三是俱乐部的老板,Ali,也是穆罕默德的舅舅,那天特意过来一起午餐并向我问好。 Ali 是很传奇的一位人物。以后有时间再写写他的故事。在我另一边的是穆罕默德,回到家里,吃上妈妈做的饭菜,他心情轻松,吃得开心。背对镜头的分别是穆罕默德的妈妈和姥姥。 午饭后,穆罕默德的妹妹拿来用水调开的hanna,给我的手背画花。 Hanna 是一种植物,可以纹身,也可以染法护发。这种纹身可以保留10天左右。 为了表示感谢,临走时我把戴去的头巾和几个发夹送给她作为礼物。从撒哈拉沙漠出来以后,我的靴子因为有沙砾,拉链坏掉,是穿了多年的旧靴子,打算扔掉。我把它和两双穿完的袜子包起来准备扔掉,穆罕默德知道后,又去拾回来,说带回去给他妹妹。真不好意思啊,坏掉的靴子,我向穆罕默德确认,拉链坏了,没关系吗?他说回去洗洗,把沙子洗掉,或许就可以了。为了不会太难看,我让他等等,回房间收拾了一下,把其他一些打算要扔掉的,以便空出地方放我新买的各种玩意,一起打包了,交给他。这里顺便提醒大家,摩洛哥的东西价廉物美,大家可以不妨多多购物。当然不要在旅游商店里买,价格是当地人价格的2,3倍。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买东西,所以没有准备,自己的东西带太多了,结果一路上不停的扔。拼途网友回复:到别人家里作客这个真心好,继续吧太好了拼途网友回复:*** 摩洛哥一夫四妻的旧制度***根据古兰经里的伊斯兰教条,“能公平对待孤独的单身女人,那么你们可以娶你们所爱欲的女人,每个男人可以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男人不能公平对待女人的,那么,你们只可以娶一个老婆。”这给阿拉伯国家的男人们娶4个妻子的权利。 穆罕默德告诉我,就象教义里说的,每个男人对妻子们必须公平对待,无论是房子,财产,还是对各房孩子的教育等,都要一致,甚至和每个妻子同房的次数也要公平。不过在男人要娶新的太太之前,要先得到之前的妻子们的同意。阿拉伯国家女性地位很低,离婚的女人会让人看不起,也会另自己的家族蒙羞,所以当男人提出要娶小老婆,她们也只能接受。实在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地狱啊。 在摩洛哥,在我所有参观过的Kabat, 就是有名气,有历史的老房子,全部都划分有三妻四妾的各自院子或者房间。 这里曾经是一位王族的故居,超大超豪华。坐在这铁窗旁边,想像自己是古代的一位阿拉伯女子,身上脸上用真丝袍子包裹,脚上是真丝绣花拖鞋,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却不能外出,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每天只能凭窗远望,向往自由。虽然男人可以允许一夫四妻,但并不是每个男子都能够拥有三妻四妾,毕竟要养这么大的家族,没有一定本事是不行的。而且在2001年,摩洛哥国王为了得到美人的欢心,废除了一夫四妻的旧制度,而且把已故父王的嫔妃们都请出了王府,以示自己一心一意的决心,终于抱得美人归,迎娶了美丽动人而且聪明善良的现代灰姑娘王妃。这位摩洛哥王妃是一位名人,大家网上一搜就能找到很多关于她的照片和资料。摩洛哥男人一般都很晚婚,好像都是过了30岁都一点不着急的样子。而通常的婚配都是老夫少妻,年龄可以相差很大,象穆罕默德的父亲就比他母亲大15岁。呵呵,我挺八卦的,又控制不住好奇心,穆罕默德第一天说了我可以问任何 问题,于是仗着这个,我把他们家的私事都问了个清清楚楚。 现在来八卦一下穆罕默德那位已婚的姐姐。我们去的那天没有见到,因为3个月前刚刚完婚,现在随夫婿在摩洛哥最北的一个海边小城里居住。比穆罕默德大一岁的姐姐,在差不多27岁的时候还没有心仪的对象,当时心里应该是很着急了吧。缘分就是那么奇怪,当你几乎要灰心的时候,在不经意间就把一切安排好了。 据说一天她接到一个陌生男子从摩洛哥北部的一个城市打来的电话,她接听以后,发现是对方打错号码。后来他又打了两次,还是没能找到他要找的人,可是却被电话里那温柔的声音吸引了,竟然恋恋不忘。过了一周,他开了两天长途,从摩洛哥北部开车到南部她住的地方,在电话中得到女方家人的同意后,直接就登门相亲了。两天以后,当他开车回家的时候,他不仅获得了她的芳心,还得到了家人的同意。过了几个月,他再次开车南下,这次是当新郎倌去了。一个电话,一面之缘,造就了一段婚姻。据说他们现在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婚后的恋爱生活,对于这迟来的姻缘,她应该是格外的珍惜吧。拼途网友回复:人类性别比例大概就1:1,如果有人三妻四妾的,那也就意味着有人没老婆喽 :-)BYW,传说,摩洛哥国王迎娶大美女后,还是在外面偷吃的......拼途网友回复:好地方
对于远在北非的摩洛哥,相信大家对于他的印象一定是相当的模糊,很多人都问我,去那边是要看什么...所以,就先让我从在摩洛哥这几天,对于这国家的印象来先做描述。1.什么都要钱说实话,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印象...但是,从一开始就让人深深的觉得厌恶。从人们最原始的上厕所需求开始,不论男生女生,上一次厕所一律是1DH。DH..是他们的货币dirham,简单的换算起来1DH约为4NT上厕所付费,一次台币4元,就比较落后一点的国家来说,这样的钱还不为过,不过在大陆,一般都是女生收钱,男生只不过是站著洒泡尿,很多都是不收钱的。但是在这,曾经在公车转运站上完厕所出来,身上没有1DH,但是守著门口的人看我走出去不付钱,就要追上来的感觉要我付钱....只好等著其他人出来救援我,不然还真不知道他有没有找零的服务~~XD所以,为了要上厕所这档最基本的需求,最好是到了之后找机会买个东西,把身上的大钞找出零钱来,不然...损失就大了。而且,就在我站在收钱人旁边时,连当地人上厕所也都要付钱,所以算是公平,不是只有赚观光客的钱的~~上厕所付钱之外...还有,照相也要付钱!有些特别精心打扮的人们,就是想要让你拍他一张,只要被他发现,马上杀过来收钱...一张也是1DH。*赚照相钱就是这红衣人,穿的相当华丽的感觉,主要卖的是樱桃水,但是,只看过一次有人跟他买水,其他的全是...靠照相赚钱。而且,有时候你和其中一个照相,其他人发现也会跑过来,看来不给其他人钱也不行。照相真的比卖水好赚啦!*阿甘油产地而这锅,往Essaouria的路边一家卖阿甘油的店家,看到我们来后,马上上工开始剥起阿甘果,而当我拿起相机拍了他们一张后,马上伸手比前面的盘子。哇赛!!原来早就准备好盘子收钱了...1DH跑不掉。原帖地址: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http:forumshowthread.php?t=559047*上厕所也要导览,也要赚还有还有,这地方的人赚钱的手法千奇百怪。就在Casablanca的哈珊二世清真寺,才要走下地下室上厕所,马上就有个象是庙方工作人员的人跟上来,要我们跟著他走,阿只不过是要上个厕所,他马上当起导览,带著我们走到一旁的大厅,介绍起这边是让来朝拜的人洗手的地方...就这样简单的介绍,1DH。一开始我还搞不清楚是不是庙方的人哩,但是,这手法实在太厉害了~~*包上摩洛哥蓝的头巾也要钱*几乎就是在等著肥羊上门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不!!就跟你说手法千奇百怪...在这边,我们一下车这些兜售头巾的人就过来,要把你的头包上他们的头巾,假如你没有很坚决的拒绝的话,头巾马上包好...还说可以帮你拍照。拍完照,当然是问你要不要买这条头巾啦,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可以抛头露脸的人来说,一点需求都没有,不买...他就会很明确说,请给他钱,为了这些好照片?!!XD而且,1DH不够,他还说要更多...更,真的是死要钱,偏偏你老子脸皮厚,不爽多给你哩....*手上画图腾,也要钱还有还有...更,这国家真的可以写一套诈骗大全了...走在路上有时候会有人过来和你搭讪,说著说著就拉起你的手,结果就在手上画起图来了...等那涂料去掉后,手上就会留下图腾印子,有点象是水印刺青的感觉...而女王比较老实,不知道怎么断然拒绝,结果手上就被画成这样...最后当然又是要钱。只是这次,我真的很生气的不爽给他,因为根本没有人答应他画。这一切结束了吗?不不...最经典的就是这个。*拍洗衣服也要钱就在这美丽的世界遗产艾班卡杜中,一个老妇弯著身在洗衣服,这是多么漂亮的一个画面呀!同一时间,大约有三个人在和我一样的角度照他,突然间有人呼他希望他转头,结果...一转头就是伸出手向我们走过来,一人1DH,跑都别想跑。付完钱想再拍,马上挥手不给拍...而我最可怜,当时是用广角镜在拍整个大景,根本连他的影都拍不清楚,还是得乖乖的付钱。当我们都走开后,洗衣妇人也进屋去休息了...原来,洗衣服这也是谋财的道具啦!!!XD2.卖东西乱开价之前在网络上有看过,来这边买东西一定要杀价。初生刚到这险恶的国度时,对于杀价这档事还很生疏,不过买当要买东西一问价格时,一般的建议是先从13的价格杀起,不然,你也可以假装要走掉,他们就会自动问你多少钱可以接受。而一般都是先喊了一个很高的价格,当你杀了之后,还要跟你讨价还价,你只要一露出要离开的样子,几乎都会答应。不过也有可能因为我太阿呆,杀价大多都只喊了12的价格,所以他们几乎都可以接受...更,为什么东西不能明明白白的标价出来,跟先进国家一样,标多少就是卖多少,一定要靠这种手法来赚观光客的钱...这样让人感觉不好,以后也不想来了呀~~3.不按喇叭我不爽在这国家,和吴哥窟一样,路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行人、铁马、驴子、骑马、机车、汽车...只要有车的,一定要疯狂的按喇叭。前面的人档到路..叭叭、绿灯前车太晚起步...叭叭叭、车子开太慢...叭叭,我看连我看你不爽也都可以叭叭吧~~就有一晚住的饭店离大马路口很近,整个晚上就是一直听著叭叭声作伴,直到晚上12点过后,才渐渐的宁静了下来...4.我不是日本人在摩洛哥的每一天,只要走到店家门口,首先传来的一定是"抠你吉娃"、"抠叭哇"....不知到底是有多少日本人来呀...就当我们说明不是日本人后,就开始猜起...韩国人、中国人、越南人、泰国人、马来西亚人...亚洲国家都快猜一轮了还是没有台湾,让我们都说,下回应该要带国旗来...直接秀出国旗来才行。不过如果没有说不是日本人的话,有些店家还很厉害的会用日文说这多少钱....就算在餐厅,服务生也都会用日文对著我们说~~~呀呀呀!!!我是台湾人!!!!5.警察超会躲在摩洛哥,城市间的距离有都有点远,彼此间的联系道路往往都是一条双向单行道路,笔直的一条路假如车不多的话,一般车子都会开得比较快。但是,往往在快到城镇前,路旁都会有躲著警察,为的全是抓超速!!!*好多警察躲起来整路上常常车子开著开著,就突然的减速了下来,因为...路旁突然冲出来的警察。警察甚至还有躲到对面车道的树丛中,再突然横过马路来拦截对向车道的车子,就这样...马上紧急煞车...这边的警察真的是要钱不要命呀~~而且警察躲的功力非常强,直到他跑出来前,几乎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XD6.路上很少看到女生虽然是到和女王到北非、虽然这是伊斯兰教要包头巾的地方,但是...还是想看看北非有没有美女的~~:P只是,整路上几乎都是看到男生比较多,下班时间坐在路边咖啡厅吃东西喝饮料的...几乎清一色是男人。近到传统市场买东西,阿怎么还是都看到男人....路旁的牧羊人,怎么还是男人!!!!听说因为伊斯兰教的女生比较不能出门,如果出门工作的话,男人会没面子...但是就因为这样,这边的女人难道就只能一辈子躲在家里吗?!!*下课不过,当进到大都市时,在路上看到抛头露面的女生也变多了,另外就是当放学时间,在路上也就比较能够看到女生....其他的,呜呜,我想看北非美女的麻~~XD7.见猫不见狗在这边,路旁常常可以看到一大群的猫...猫儿就庸庸懒懒的睡在那边,就算你走进他也不怕继续睡...但是,狗狗几乎就很少见,整个九天,大概只看到了两只狗吧。*一大群的猫*不要吵我...不知道为什么,这边的人似乎爱猫比爱狗多,狗狗不是人类的好朋友吗?看来这边,猫咪才是人类的好朋友了...如果有人养了一只狗,不知道那些猫会怎样。应该是聚集起来一起扁那只狗吧~~XD8.法国面包好吃摩洛哥,曾经受到法国的殖民,因此...有一项法国非常重要的东西有学到,那就是--法国面包做的好吃!!在这边,早餐几乎就是一个个的法国面包,不管是那种造型,不像其他国家可能都是吃吐司,这边清一色的就是法国面包。想吃吐司?就是把长长的法国面包切成一条一条的啦~~至于午餐、晚餐,前面一定也事先上一大盆的面包,象是台湾的小时后大饼那种,而且是无限量供应,吃完就在补货...但是不得不说,虽然天天早餐、午餐、晚餐,餐餐都是麦当劳...不对餐餐都有面包,但是说真的,吃到后来还是不会觉得太腻,面包弄得口感都不错。偶尔还是会有踩到地雷的啦..但是算很少了9.充满色彩的国度就如之前提到,这边的色彩让我对于非洲的刻版印象完全的改变了。整路上,每个城市的色彩有著相当大的不同,也许是红色砖头构成的建筑、蓝白色的建筑、土黄色的土造房子...一个个色彩截然不同的都市在同一个国度中,真是充满了奇幻的色彩。*每样东西都有好多颜色想要买东西,除了很常见的摩洛哥蓝之外,好多好多的颜色选择,不管是想买包包、鞋子、头巾、盘子...只要一摆出来,往往就是一整系列的不同颜色可以选择,呈现出数大就是美的整体感,更显示出他们迷幻的色彩。10.风吹草低见羊驴在郊外,很多很多的绿草,有著这么美好的整片牧草,紧接著出现的就是牧羊了。一区一区常可以看到有牧羊人就坐在路边,放任著羊群四处吃著草,黄昏时再赶著羊群回去。绵羊、山羊,好多好多的羊...到是牛群见到的就真的少了点。说到驴子,真的就象是儿歌小毛驴一般。我有一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我手里拿著小皮鞭我骑著去赶集....他们真的会骑著小毛驴去赶集耶....路上常会看到驴子帮忙搬运着重物、拉车,甚至是让人们骑在身上当交通工具,驴子任劳任怨的一句也不吭....就连我要渡溪去看风景,我也骑了小毛驴~~XD原帖地址:背包客栈自助游论坛http:forumshowthread.php?t=559047*骑著驴子去赶集全文同步发表于博客||很精彩的文章啦!有趣又富教育性,尤其你那幽默的描写,真令人叫绝!伊斯兰教是不喜欢狗的,所以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国家或地区比较少见到狗,这真的也满令人奇怪,因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自古就如此,不知何原因穆斯林不喜欢狗.谢谢你的佳作大家分享.||好可爱的城市,好爆笑的内容,我这个无时无刻需要厕所的人一定要准备很多零钱~~||曾于1997年去过摩洛哥,当时香港还要签证到港,但我们无辨签证便由西班牙乘船进出,省了一人HK$640,哈哈!当年的摩洛哥民风淳朴,起码不会动不动问人攞钱!印象还不错呢!现在变成这样,很没趣,变成另一个埃及罗!||伊斯兰没有完全禁止养狗,可以养来打猎甚么的但其认为狗不干净以现代科学角度来讲也是正确的其地位不可能高于牲畜不像从以前的西方到现代很多人将狗视为家庭一份子就我记忆大致是这样,有错欢迎指正||我和一群朋友待在Marrakech四天22Oct.2011,参观不同的古代建筑物和市集,知识增进不少.其他的是,如.....当地的卫生问题,漫天叫价和强索小费等等....也是大开眼界!吃东西要吃熟食,少吃沙拉.同团的朋友一不注意,就拉肚子了,而且拉得很痛,影响旅行.另外,买东西和被强索小费,要注意....不要被唬住!!!!当地人常常把旅行的人当羊来宰.以后......想要到....摩洛哥....旅游的人......请留意!要不然会.....打坏旅游心情!!!!||看完文章感觉非常惊讶因为我在2008年去摩洛哥旅行了16天只有在Marrakech曾被要过钱,当时感觉是很差可是在其他地方遇到的人都非常和善淳朴有趣到现在还一直很怀念当时的点点滴滴||veryinformative,thanksforsharing!||只被要一次钱的栈友运气太好了!!!至于那个杀价的部分,我有遇过开价40倍,当然也要杀40分之一不夸张那个可恶的老板认定我是日本人,就在马拉克什....好在我出发前问过之前买过的朋友,大概知道价格,要不然又是一阵淌血...我当初也把它当成天大的笑话,回台湾到处讲给人家听||男生随身带个罐子尿尿不知道会不会尿到一半突然从旁边跑出一个人请付1DH的流动疏洪费版大的遊记真是令人一早就看得笑得合不拢嘴呢!赞!!!||因为狗会对人叫,我记得有个圣训是说这样会使你的邻居、一般人不敢靠近你家,好像不欢迎人到你家,有点对人不友善、不热心助人(有需要协助的人不敢上你家)的感觉。建议除非有需要,例如上述提到打猎或是防盗等等,否则尽量不要养狗。虽然养狗不违反伊斯兰律法,但属于一个不被鼓励的行为,因此,伊斯兰国家少见狗||大概只有猫咪没跟你收摄影费用吧?||这种死要钱的感觉超不好的很怕当地人对你有善是另有目的唉!就算风景再怎么美~~也会破坏游兴||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很实用的分享:D||我身边伊斯兰的朋友说狗在他们的宗教里是肮脏的、不能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猫会比狗多她们对狗的评价,大概就跟他们不吃猪肉一样但是,不遵守不碰狗这条规则的,也是大有人在的就像我的伊斯兰朋友在我还来不及告诉他台湾麦当劳早餐是猪肉的时候就把他吃光光还问我台湾麦当劳怎么会这么好吃是一样的...
2006年7月,一个人出发。上海出发先到卡塔尔:多哈再到大北非利比亚:第利波里Tripoli那是一个和谐的世界,白人,黑人,黄种人,阿拉伯人,基督徒,天主教徒,在地中海边一同度假。我所能感受的利比亚人热情,豪爽,对于我这样一名普通的背包客给与极大的帮助,尽管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北非会比较有感觉呵就是地中海太咸了||地中海很漂亮,我站在古罗马废墟上面对深蓝无边的大海,恍如隔世。||地中海很漂亮,我站在古罗马废墟上面对深蓝无边的大海,恍如隔世。||向往ing,人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牛啊先得把英语好好学好...再整点啥西语之类的||其实无所谓...华人哪儿都有学好广东话就行英语...在那边估计就和美国大兵聊天才用得上||可不可以把费用和简单形成贴上来看看啊~盼望ing||机票:卡塔尔航空上海-多哈-Tripoli往返¥6700(含税,免费改期,不得改航线)住宿:Tripoli的四星级宾馆,$50night,度假村20第纳尔,约¥120,肯定还有便宜的!(要把护照留在前台)打车:2-3第纳尔,约¥12-¥20跑全城任意两点直线距离语言:阿拉伯语第一,英语意大利语汉语很少有人会。45岁以上的市民会说简单英语的比例高一些。吃饭:2第纳尔有鱼牛羊鸡肉配蔬菜,面包免费畅吃管饱;意大利菜口味纯正,价格便宜,强烈推荐。10-20第纳尔在正规中高档餐厅可以享受豪华烧烤无敌地中海风情海鲜大餐了。景点:撒哈拉大沙漠古罗马城市旧址班加西(卡扎菲居住的地方)利比亚与众不同的地方:1.去的人少,中国人去过的更少,中国公民个人自助旅游的游客目前很少很少很少;2.地中海风情+阿拉伯风情+非洲风情+沙漠风情+罗马古迹风情+卡扎菲神秘风情+洛克比空难受西方及联合国制裁十年之景象3.非洲最富的石油国家||牛人,让俺佩服下你再走也不迟....||啊....好羡慕..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去看看.||好!再顶。再请问全程多少天,总费用?不好意思,上面好像你没说。||如果你只去利比亚,全程10天就行了;如果加上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就要一个月左右。不过你到了埃及不去以色列的话又显得比较可惜;不过你去了以色列的话,护照上面就会有以色列的stamp,那么下次你要去一些中东国家的话可能会比较麻烦(有些中东国家明确拒绝有过以色列签证的人入境)。费用:利比亚的Tripoli日常消费和上海差不多;汽油最便宜,一块人民币一升。||羡慕中...
国庆节马上就要启程飞赴这个传奇色彩谜一般的国度,我对此充满期待和好奇,这是一个中国人不太熟悉的国家,即有风光,也有人文,更有历史,值得一去.我们的路线是在摩洛哥的腹地转一道圈不会在海边风光景色停留,主要是山区沙漠和历史城堡景观更为主要的是宗教寺庙.我在GoogleEarth做了一条线路,并且标住了几个停留地点,我觉得至少有三四个经典的地方值得一去.尤其是非斯一带更是让我充满期待我将携带大型相机,在那儿拍一个够||日凌晨,准备搭乘五星级航空公司卡塔尔航空公司飞赴摩洛哥行程为摩洛哥四大皇城:马拉喀什+菲斯+梅克内斯+拉巴特体验皇城古都风貌摩洛哥“南方明珠”-马拉喀什,体验极富北非特色的建筑和集市游览浪漫千年古城-菲斯,伊斯兰圣地,追逐一千零一夜里熟悉的阿拉丁神灯的梦骑上骆驼,穿行撒哈拉,看夕阳西下梅祖卡撒哈拉沙漠中仰望星空,感受非同一般的北非之美白色名城卡萨布兰卡--电影经典《北非谍影》的取景地,在此追寻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的足迹艾本哈度村+菲斯古城+梅克内斯古城这是富有传统的世界文化遗产||机票多少……………………||D110月1日北京多哈卡萨布兰卡QR899(02:0006:00)QR552(08:4015:25)卡塔尔航空公司凌晨乘卡塔尔航空公司班机经多哈转机前往摩洛哥首都卡萨布兰卡||国庆期间机票比较贵没办法,平常工作没有时间,只有靠假日出门.||D210月2日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CASABLANCA-MARRAKECH)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建筑面积2公顷,长200米,宽100米,屋顶可启闭,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寺内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前往红色之城——马拉喀什,库图比亚清真寺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巴西亚皇宫不眠广场皮革、手工艺品小摊位。T1、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约238公里,车程约4小时。||D310月3日星期一马拉喀什-艾本哈度村-瓦尔扎扎特(MARRAKECH-AITBENHADDOU-OUARZAZATE)前往艾本哈度村,途中穿过海拔约2260米的阿特拉斯山脉的山口,盘旋在山谷和峭壁之间,一派自然风光,尽收眼底。→【艾本哈度村】(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沙漠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在摩洛哥南部的古城在古代曾是重要关口,保存异常完好,是最美古旧村落。古城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砖建成,让人完全体验摩洛哥的红色魅力。继续前往摩洛哥电影基地瓦尔扎扎特,→【电影城★】瓦尔扎扎特有非洲好莱坞之称,许多著名电影拍摄于此:《角斗士》、《四片羽毛》、《寻找宝石》、《埃及艳后》、《情陷撒哈拉》、《尼罗河宝石》、《阿拉伯的劳伦斯》、《间谍游戏》等。夜宿瓦尔扎扎特。TIPS:1.马拉喀什-艾本哈度村,约205公里,因全部是盘山公路车程约5个小时||D410月4日星期二瓦尔扎扎特-梅祖卡(OUARZAZATE-MERZOUGA)全天赶路驱车前往梅祖卡,途经托德拉峡谷,一片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而峡谷四周却是一片贫瘠荒凉的红棕色,形成一道奇妙的风景,我准备在此摆上三脚架,拍摄自然风光。傍晚抵达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大门——梅祖卡,欣赏日落美景的奇妙体验。今晚将住宿帐篷,在营地用餐,欣赏一望无际的夜空星斗,体验独特的撒哈拉之旅。TIPS:1.瓦尔扎扎特-梅祖卡,约370公里,车程约6小时。||D510月5日星期三梅祖卡(MERZOUGA)清晨欣赏太阳跳出撒哈拉沙丘的日出美景。休整后在沙漠中安排骑骆驼,换乘4*4越野车进入沙漠,体验沙漠冲沙的的惊险与刺激。这儿的撒哈拉是独一无二的,以形态各异的沙丘闻名,更因为它会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出金色、粉色等不同的美丽色泽。这里真是摄影者的天堂。日出日落会有不同的美景,成为了摩洛哥境内独特的大漠风光,更成为无数人梦中的撒哈拉!在这里将看到非洲最高的沙丘(红沙),它还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拍摄地之一。中午前往沙漠边缘酒店下午前往参观化石工厂,晚入住沙漠边缘四星酒店休息||D610月6日星期四梅祖卡-菲斯(MERZOUGA-FES)酒店早餐后全天赶路驱车前往被称为摩洛哥四大古皇城之一的菲斯小贴士:1、梅祖卡-菲斯,约480公里,车程约7小时。||D710月7日星期五菲斯-梅克内斯-拉巴特(FES-MEKNES-RABAT)参观被美国著名杂志(Traveler)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的九世纪费斯古城。回到一千年前,毛驴仍是百姓主要交通工具,探访那里的中古世纪老城区(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Attarine安达卢清真寺其大门是联合国重点保护文物BouInaniamedersas古兰经经学院Nejjarine泉伊德里斯陵墓(MoulayIdrissZaouia伊德里斯是古都修建者卡拉维因大学Qarqouiyyin世界第一所大学这里有驰名于世各种各样手工艺品作坊:铜盘,地毯,染坊等,城内随处可以看到镶贴着蓝色马赛克的建筑或室内装饰及商店中陈列的马赛克工艺品。今天肯定会比较疲劳不过下午还有好戏;下午前往有着40公里古城墙的摩洛哥伊斯兰古都城梅克内斯(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墙雄伟壮观,主要景点为;曼索尔城门BabMansour有“胜利、凯旋”之意摩洛哥皇家马厩之后驱车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T:1、菲斯-梅克内斯,约40公里,车程约1小时。2、梅克内斯-拉巴特,约160公里,车程约2小时。||D810月8日星期六拉巴特-卡萨布兰卡(RABAT-CASABLANCA)摩洛哥皇家宫殿麦克苏尔清真寺具有北非建筑风格。乌达亚斯城堡→国父墓★和哈桑塔穆哈穆德5世陵寝和原哈桑大清真寺寺院中央的宣礼塔。之后返回卡萨布兰卡穆罕默德五世广场哈桑二世广场(鸽子广场卡萨布兰卡哈布斯老城区,傍晚迈阿密海滨大道。TIPS:1、拉巴特-卡萨布兰卡,约91公里,车程约1.5小时[color||D910月9日星期日卡萨布兰卡多哈(CASABLANCA-DOHA)QR飞行时间约9小时酒店早餐后前往机场,乘卡塔尔航空班机经多哈转机返回北京在飞机上跨越时区,实际上变成两天。等于周一10月10日到北京。||D10在家睡大觉。美其名曰倒时差||有效的因私护照(要求签证到期之后至少三个月有效),须在护照最后一页持照人处本人签字。2、请准备3张一寸照片(请在照片背面签字。)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4、申请人全家的户口本的复印件(此条使馆不需要我公司审核所用)。5、申请人名片一张,并请注明职位,单位名称及地址的英文拼写。6、近斯至少3-6个月存折明细复印件加盖银行公章(红章)或银行对账单原件加盖银行公章(红章),余额最少为5万。7、在职的申请人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及副本(有年检章)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8、在职申请人提供所在单位、公司的中英文担保函,其中须列出申请人的职业、职务、访问目的,准假期限,经费由谁负担,并保证申请人按期回国,担保函由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副总经理或人事经理签发,写明电话和传真号码。(见模板)9、如有旧的护照,请一并提供。10、须完整填写签证申请表。(请注意签证资料表中的单位电话及公司名称地址要与名片一致)11、退休老人提供退休证复印件。
北非马格里布五国,埃及是我2008年底第一个要去的地方,然后,2009年底去突尼斯凭吊了迦太基城古迹。今次4月“阿拉伯之春”,我计划由西向东横扫其他三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可惜,1月份没有办成利比亚签证(利比亚只给中国护照商务签证,不办个人旅游签证),接着2月就爆发内战。我只走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两国。摩洛哥是欧洲人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我转了马拉喀什Merekesh,首都拉巴特Rabat,古城非斯Fez,直布罗陀海峡南口坦吉尔Tanjier,和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五座城市,除了没进阿特拉斯山脉,在摩洛哥的名城走得算是挺全。在阿尔及利亚只在首都阿尔及尔呆过三天,这里游客稀少,我主要把它作为北非和中东两段旅程之间的休息地。1。摩洛哥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城市,也是最大的航空枢纽。但摩洛哥南部名城,古都马拉喀什Merekesh国际机场,也有不少直飞欧洲的航班,象Easyjet,Ryanair,所以我这次选择直接飞马拉喀什,从这里开始摩洛哥之旅,最后从卡萨布兰卡离开。这样可以不走回头路。马拉喀什机场不大,但是很漂亮,机场的touristinformation非常友善。本来我没有从LonelyPlanet上获知机场有公交,touristinformation主动告诉我,不必坐出租车,机场到达大厅外面就有19路公共汽车直接到市区,为我省了不少出租车钱,但是城里遇到的普通摩洛哥人就没那么友善,任何时候你看起来像是迷路的时候,肯定会有当地人上来给你领路,几乎都是以索要小费为目的,即便你找的地方就在街对面,也会有人把你领到街对面,然后问你讨要小费。摩洛哥是欧洲人度假享受阳光的地方,所以银行服务很周到,到处都有ATM机,用提款卡取当地货币很方便,电源插头是欧洲两脚圆形。北非人经过多年法国殖民统治,几乎都会说法语。在摩洛哥,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一般也都会说英语。从机场到旧城的一路上,经过街道宽阔笔直的新城,两旁行道树都是棕榈树,远远看见土黄色的高大城墙围绕着旧城,比北非一般的城市显得整洁而有秩序。但是,这只是新城给你的印象,如果你进到真正原始的老城区,就不会这样想了。进了城墙,马拉喀什旧城在城墙以内三条街之内,还是宽阔的现代化马路,大多数旅馆都在这个区域:既好找,又离开旧城中心广场非常近。我住的HotelNarijsee是家很实惠的中档旅馆,挺干净,有很漂亮的阿拉伯装饰风格的前厅和中庭,前台的人也非常友善,英语讲得不错。带卫生间的单人间30美元,又在旧城城墙以内,我觉得挺值得推荐的。我对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城市有个总结,就是凡是景点,都没有什么可观之处,象宫殿,古代遗迹,神学院这些,比埃及和中东国家差得远。就整个北非来说,最好看的古迹景点,都是古埃及古罗马遗留下来的东西,阿拉伯文明留下来的遗迹,和北非的古罗马,古埃及遗存比较,相形见绌。来这里是要感受它老城里面,真正原汁原味的市井风情,迷失在那些狭窄曲折的街道,挤进市场里和当地人讨价还价,感知上千年来不变的,北非阿拉伯普通人的生活。马拉喀什其实有一些古代的伊斯兰经院,比如老城最核心部位的阿里-本-尤素福神学院MaderasaAlibenYoussef,还有两处宫殿遗迹BahiaPalace和BadiPalace,我都去看过,但是看过之后,觉得宫殿剩下的那些残垣断壁,和罗马的残垣断壁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更别提和古埃及神庙相比了。而经过修复的Bahia宫,和部分修复的17世纪初国王墓SaadianTomb,有一些精美的摩尔式建筑装饰,但是可能限于财力,修复得半心半意,细部装饰复杂有之,但蒙尘太过,色彩剥落,建筑本身又不宏伟,无法和西班牙南部的摩尔建筑相比(比如阿尔罕布拉宫),总之,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马拉喀什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这些景点,是它的Djemaael-Fna大广场,和广场以北旧城核心部分象迷宫似的狭窄街道,那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北非阿拉伯世界。Djemaael-Fna广场一个角落很难想象,距今1千多年前,相当于北宋初年的北非摩尔世界,会有这样巨大的市民广场,即便在今天,这个广场的体积和许多世界著名广场相比,仍然毫不逊色。但Djemaa广场又和天安门广场,红场,伊朗伊斯法罕的伊马姆广场不同:它不是个庄严肃穆举行仪式的地方,而是真正小市民们的活剧院。这座不规则形状的广场上,什么都有。广场中心无数卖鲜榨橙汁的木车,还有卖各种百货的摊贩。华灯初上的时候,几百家大排档摆开了阵势,烧烤的香味扑鼻而来。其实白天也有营业的大排档,可是你绝对想不到,入夜时分,新冒出来的排档竟能几乎占满了整个广场。白天,在这广场上,卖艺的艺人最惹人瞩目,除了歌舞(很草根的,有点像吉普赛人卖艺的方式),最吸引人眼球的,绝对是玩蛇人。广场上,白天至少十几个玩蛇的人,每个人身边都能聚拢一大群游客驻足围观。如果你的胆子够大,凑得够前,玩蛇的艺人会把巨蟒或者眼镜蛇,缠绕在你的脖子上,让你拍照----当然,拍照要收钱的,即便在外层围观拍照,也要给点小费。夜里好像广场上没有看见玩蛇人:如果蛇趁夜暗跑出来,在广场上乱窜,岂不糟糕透顶?入夜时分,Djemaa广场最热闹,几条通向广场的主要街道两侧行道树缀满华灯,街上几乎拥挤不动,这里不仅是游客,更多当地居民,看来,当地的休闲夜生活真的很丰富。广场边缘,有很多家比较高档的餐馆,基本都以做外国游客生意为主,都有二楼或者三楼,把窗户打开,四面通透,凉风习习,俯瞰整个广场生气盎然的市井生活,环境非常舒适。我在广场上吃过两三家这样的餐馆,很喜欢顶楼的环境。就在我去之后三个星期,新闻报导说恐怖分子炸弹袭击了广场上我吃过的一家餐馆,正在此间就餐的5名法国游客被炸身亡。广场以北,是老城的生活区,迷宫一样的小道,即便对照着地图,也很难完全不迷路。我的方向感算很好的了。现在我算明白,为什么地中海周边国家,不但北非,包括西班牙希腊这些国家的旧城,街道都是狭窄曲折:好遮挡阳光,除了正午短短的时间以外,一天大部分时间,街道都能处于建筑物的阴影里。若非如此,炎炎夏日根本无法出门。出了广场向西,全城最高点Koutoubia宣礼塔,正方形高70米,摩洛哥的宣礼塔,和西班牙南部伊斯兰建筑留下来的宣礼塔,形制几乎一模一样。事实上,这座塔建成于12世纪,和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钟楼的设计相同(那个钟楼最早就是穆斯林造的清真寺宣礼塔)。埃及和土耳其的清真寺宣礼塔,象铅笔一样细长,顶上有个小圆锥帽,那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样式。摩洛哥这里,7世纪被阿拉伯帝国征服,但距离遥远,帝国鞭长莫及,很早就事实独立,北非人种阿拉伯化得不彻底,当地部族柏柏尔人,毛里塔尼亚人,撒哈拉人等等部族人口很多,各自也有自己的土著语言。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但是北非阿拉伯语方言,跟阿拉伯半岛纯正的阿拉伯语相去甚远。建筑形制也不一样,倒是西班牙遗留的伊斯兰建筑跟他们很象,因为早年西班牙的穆斯林绝大多数是从北非移过去的摩尔人。这座Koutoubia宣礼塔下面,有一座花园,种满橘树,棕榈树,时值人间4月天,栀子花开,街道上,花园里,不时飘过栀子花香,让人感觉城市很休闲,很温暖。可惜这座宣礼塔所属的清真寺,不对非信徒开放。今天白天所去的旧城优素福神学院清真寺,也不对游客开放。摩洛哥这里,全国除了两三座清真寺允许游客参观以外,所有清真寺都只开放给穆斯林。这点比埃及,伊朗,土耳其差很远。在小花园里,傍晚我见到一两个成年人带着十来个孩子,举着几面旗子在游行,边拍手跺脚边喊口号,周围人并不参与,只是看着。我听不懂他们在喊什么,起初我以为是孩子们瞎起哄,后来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阿拉伯之春”的反政府示威啊?从Koutoubia宣礼塔再向西走,出了旧城城墙,就到新城。新城是法国人规划的,街道宽阔笔直,整齐划一。步行大约2公里,是马拉喀什火车站。摩洛哥铁路运输发达,而且在任何一个城市的火车站,可以预售全国各个火车站之间的火车票,不必非得和本城有关。我在这里一下子买齐了所有以后四程车票,还可以用信用卡支付,心里特别高兴。这是火车站,很漂亮,也很有摩洛哥民族特色。这一路,我在摩洛哥五大城市所见的火车站,设计都非常漂亮,也很干净,但是基本也都坐落在距离市中心3公里左右的地方。火车站对过的歌剧院,法国人建造,在夕阳和棕榈树的映衬下显得很漂亮。火车站路口执勤的帅哥交警。我走这么多国家,这是第一次看见,交警配用的警车,居然是宝马牌摩托!这不是德国,摩洛哥还算是个穷国哦。马拉喀什市政府这么有钱?(未完待续)||在卡萨布兰卡的出租车好像都是奔驰。||我还真没注意过,穷人,没钱打车:)玩笑归玩笑,我记得很清楚坦吉尔的出租车是白色的小的,和拉达近似。然后我在卡萨布兰卡确实离开的时候一清早,打车去过机场,是一辆米黄色很旧很宽大的车,街上都是这种车,忘了是不是奔驰了,……嗯,有可能是||Marrakesh有grandtaxi和petittaxi,一两个人不可以坐grandtaxi。问题是,只有坐grand那次是打表的,petit我一上去表就坏掉,好象我身上有什么电磁波。他们开价petit同样路程是grand打表两倍。摩洛哥人是我见过第二无赖民族,无赖程度仅次于埃及人。||下月去摩洛哥呢,就看到楼主写了,之前法国意大利之前也看了楼主的游记,加油更哦,赞一个~||呵呵,跟埃及人,摩洛哥人相比,伊朗人和叙利亚人,简直可以用“童叟无欺,夜不闭户”八个字来形容。突尼斯和约旦差不多,位于中间。黎巴嫩给我的感觉比突尼斯还更好一些。阿拉伯半岛那些国家我没有去过。土耳其给我的印象很好,虽然还没有伊朗叙利亚那么好。但我在下意识里面没有把土耳其放进去比较在光谱上的位置,因为我一直觉得土耳其是欧洲国家,和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同列。蔷薇,很巧啊。摩洛哥以后下一个地方想去哪,没准我也去过写过游记了:)没写的话我就赶着写:)||继续哟||突尼斯给我印象非常好,一直在赞叹法国殖民地的文明程度高,然后就去了摩洛哥,闷特。阿尔及利亚呢?反正阿拉伯人名声都不太好,也可以理解。||阿尔及利亚人民还是非常朴实地。||走过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游记顾剑2。拉巴特Rabat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在海岸线上,马拉喀什以北4个多小时火车车程。摩洛哥的火车不对号,如果到得早,可以坐更早的班次,这跟欧洲铁路的二等车票完全一致。它的车厢也是包厢座,比较旧了,也象欧洲的旧式车型,但是完全都有空调,所以在炎热的北非,火车旅行仍然非常舒服。拉巴特不是个旅游城市,但却是我最喜欢的摩洛哥城市。它是个整洁,安静的政治中心,走在街上,很少会碰到当地人追着你给你带路,或者卖给你什么东西。其实,摩洛哥历史上的古都,一向是内陆的马拉喀什和非斯Fez两个城市,王朝的注意力,是面向东方内陆,而非面向西方海洋。拉巴特只在17世纪末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做过王朝都城。1912年,法国统治期间,把首都定在拉巴特,这样方便法国殖民政府接受来自海路的给养,万一政治动荡的时候,轻易就能获得海上法国舰队的支援。这是拉巴特的火车站站台,花团锦簇。我在火车站旁边的政府建筑面前,又看到一次示威,这回不是小孩瞎胡闹了,大约二三十人,围作一团,大声喊口号。周围零散有些围观者,但是警察并没有干预。这次我坐了四程火车,有充分的时间和当地人聊天,了解摩洛哥的政治形势和人民的意向。据我看,民间的抱怨是有的,但是并不激烈,摩洛哥农业其实很发达,农产品能自给自足,对这点,很多摩洛哥人很自豪。毕竟,这是个多沙漠多山的干旱国家。他们最多抱怨的是失业率高的问题,但是对民主进程,没有太多人真正关心。很多人对前任国王哈桑二世有怨言,但是对他的儿子,现任国王默罕默德六世有亲近的感情,觉得他是个善良亲民的年轻人。火车上和我聊天的工程师和外贸商人,更多和我谈到,是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之间,就西属撒哈拉的主权问题,时常爆发的国际冲突。摩洛哥原是法国殖民地,二战之后独立,西属撒哈拉在南面,原本是西班牙属地,到70年代西班牙准备撤出,让他们独立,可是摩洛哥入侵代替西班牙统治了这片地方。你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她和荷西就是居住在西撒哈拉的西班牙侨民,最后有好几篇,都是关于西班牙撤出,摩洛哥进军,当地最终未能独立的故事。当地主张独立的撒哈拉威人,求助于阿尔及利亚,按照摩洛哥人的说法,阿尔及利亚想在西撒哈拉的自然资源中分一杯羹,所以支持独立势力,干涉摩洛哥内政。至于说这个事情算不算摩洛哥内政,我对撒哈拉事务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就没有做任何评论。拉巴特虽然不是个旅游城市,仍有两处非常漂亮的地方。新城南部滨海,有摩洛哥战后独立的前两任国王,就是现任国王的祖父和父亲,默罕默德五世和哈桑二世的陵墓。陵墓本身当然是新的,由穿白色礼服的仪仗兵持枪守卫,内部装饰有浓厚的伊斯兰民族特色。虽然陵墓是新的,但这个地址是旧的,原先是18世纪未能建成的一座巨型清真寺。三百年前的摩洛哥国王,想把这里建成世界上第二大清真寺,但是工程未半而中道崩殂,留下风景如画的悬崖上,这片未建成的高塔和立柱群。经过三百年岁月,这里看上去更像古罗马时代的伟大废墟。把现代的陵墓建在这里,利用当年的残柱林立,平添了许多历史的厚重感觉。我个人觉得,陵墓的设计师有巧思,更有历史的品味,绝对是位高人。另一处好地方,是旧城北门外,坐落在海边山头上的内城堡垒Kasbah。北非几乎每座古城,除了有旧城以外,在旧城的一端,往往是制高点,都有一座Kasbach,各国拼写不太一样,都是贵族或国王居住的地方,意思是城中城,起内城防御的作用,和我们的紫禁城不同之处在于,也有平民居住。这是拉巴特Kasbach的入口大门。大门在半山坡,从坡下广场的大楼梯上去,广场上经常有小孩踢球,有人会告诉你,Kashbach不让进,需要雇请导游才准入内。那都是骗子,Kashbach是群众居住的地方,连门票都不收,怎会有任何限制呢?进城之后,一直往Kashbach的尽头走,大约200米,就到达山头的最高处,突然从狭窄的街道,面向开阔的大西洋滚滚波涛。拉巴特的旧城和摩洛哥其他城市的旧城不太一样:它四周有非常完整的围墙和城门,城里的街道横平竖直,路过souq市场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商贩追着你兜售各类商品。在拉巴特旧城逛街,比其他城市省心得多,不容易迷路,少了麻烦,也少了一些探险的乐趣----但是我喜欢。我晚上去旧城里LonelyPlanet上推荐的餐厅吃饭,RiadOudaya是一家深藏在旧城中心位置的传统小客栈Riad是阿拉伯的客栈),从主要的旧城街道RueSidiFateh走进街侧的一条小巷,深巷尽头的木门紧锁着,既不象一家开业的餐馆,更不像客栈。我犹豫了一会儿,怕找错了,不好意思按门铃,正想返回,幸亏有一对住在这家客栈的法国老夫妇回来,按铃叫开了门。门内别有洞天,和巷子外面绝对是两个世界。这家客栈的餐厅不便宜,装潢传统而精美,菜做得非常好,绝对有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范儿。首先是不让你点菜,人家每天有两种setmenu,只问你是几个人吃,人家做什么,你吃什么,没得挑。主人问好了,一人晚餐,那就是定制好的四道菜的套餐。把我领到正厅,沏上加糖的薄荷茶。这是银壶和壶把手上的锦缎杯套。然后----就没人理我了!我在院子里随便走走,到处拍照,过了半个小时,我以为主人把我给忘了,(不可能啊,餐厅里当时总共就我一个客人),这时头道四色凉菜才端上来,分别是土豆泥,茄子泥,胡萝卜,黄瓜。听起来很普通,可是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凉拌蔬菜,尤其是茄子泥和拌黄瓜,一吃之下马上会知道,味道分层次释放出来,经过精心制作,当时就把我久等的火气给平息下去了。等我吃完凉菜,又过了20分钟,才上第二道热菜,烤甜馅饼,撒肉豆蔻末,馅是鸡肉做的,咸的。再过半小时,终于见到主菜,鸡肉tajine。Tajine是摩洛哥的特色民间菜,是一种烹调方法,也是一种烹调用具。就是这种陶盘,顶上有圆锥形的盖子。tajine菜可以是荤或者素,任何材料,在tajine这种容器里面慢火烤熟。这种tajine容器,因为圆锥上釉可以画各种花纹图案,也是摩洛哥的民间工艺品,买回去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这家的鸡肉tanjine比我这一周来吃的其他任何tajine,都更鲜嫩多汁。最后,再过20分钟,最后一道甜点上来了,撒肉豆蔻粉的橙子片,和烤甜馅饼。整个晚餐持续将近3个小时,我注意了,也不是单对我一个人怠慢,我吃第二道菜的时候另外来了两拨客人,等我吃完,他们的第二道菜还没上呢。这里客人不多,就餐环境绝对好,食物的味道,我想用两个字来形容最合适:“微妙”,有时候很难说它是甜是咸是酸是辣,好像每种都有点,又都似是而非,有了客人才临时做菜,估计连食品加工都是现做的,绝对是慢工出细活的风格。当然,价格也不便宜,我一个人花了360Dirham,大约10Dirham是1美元,这在美国或者中国不算什么,在摩洛哥吃饭,绝对是一笔钱了。在拉巴特住的旅馆也不错,HotelBouregreg,在旧城城墙以外,到Kasbach和默罕默德五世陵墓,都可以步行,地点挺方便,房间干净装饰也挺好,带早餐和卫生间的单人间41美元,前厅可以免费无线上网(房间信号不好)。(未完待续)||回复6#顾剑想去的地方太多了,哈哈,接下来想去南美,大概秘鲁或者巴塔哥尼亚那一带,你去过没,没去的话有空一起去啊,嘿嘿。继续关注楼主更新。||拉美是我的弱项,欧洲亚洲北美基本差不多了。巴塔哥尼亚我倒是没有计划去,1月份寒假我去阿根廷,上船去南极,阿根廷期间准备看看伊瓜苏瀑布,火地岛国家公园,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巴塔哥尼亚高原我就没有想过。这个行程已经完全确定了,机票住宿和南极船票。秘鲁也没有去过,我规划当中,应该是明年年中同一次走印加小道爬上马丘皮丘,然后飞巴西Manaus坐船航行亚马逊河到河口。最后从里约飞出。但这只是计划中。||走过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游记顾剑3。非斯Fes从拉巴特坐3个来小时火车,到达内陆文化古都,摩洛哥的精神之都非斯Fez(当地拼写是Fes)。据说,非斯人在摩洛哥,以保守,传统,有文化和有教养著称,当今摩洛哥王后,就出身非斯。非斯火车站到旧城,至少有4公里远,所以打车是最方便的途径。旧城西门BabBouJeloud分内城门和外城门,两座城门之间有巨大的广场,围绕着城墙,形成一座完整的防御体系。内城门前的蓝色瓷砖城门,在很多非斯的明信片上都有,是非斯城市名片。城门以内,几乎整座长方形的城市,全都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想在非斯城里不迷路,接近不可能的任务。城市由西到东呈狭长的椭圆形,地势渐渐降低。两条商业街东西纵贯,叫做“大坡道”TalaaKebira和“小坡道”TalaaSeghira,这两条街都是市场souq,人很多很拥挤,不过相对容易辨认。如果只走这两条街的话,不迷路倒是可能的。大坡和小坡两条街平行,东面到Kairaouine清真寺会合。这座清真寺和摩洛哥几乎所有清真寺一样,非信徒不准入内。但是,它值得一提,因为这里不但是全非洲最大的清真寺,还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全世界几乎所有最早的学习中心,都是宗教学院。看你对“大学”如何定义,我走过的国家,有三处以上都声称可能是世界上仍然开门的最古老的大学,:埃及开罗哈利利市场边的爱资哈尔清真寺,我小时候看过一些书,说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意大利中部城市波伦纳Bologna大学,还有非斯的Kairaouine清真寺。另外,国内还有说我们宋朝的书院,是最早的大学。我个人的观点,首先,要比就得比至今还在持续开门招生的高等学府,否则岂非要往春秋战国和雅典学院去找?所以我国宋朝的书院先可以排除,那些都关门了,至少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比它们早。其次,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建立于970年,非斯Fez的Kairaouine清真寺建立于859年,一样是清真寺,无论何种标准,后者肯定比前者早。最后,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虽然在中世纪波伦纳大学创校时也是神学院,而且年代晚于两座清真寺,但是今天波伦纳大学已经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俗大学,而清真寺的神学院,我觉得在今天还不能算大学(否则中国名寺古刹的佛学院怎么摆?),所以,我个人的意见,还是承认意大利的波伦纳大学。虽然我等俗人不能进Kairaouine清真寺,但是在Fez旧城的大坡TalaaKebira路上,至少能参观两座古代神学院,Maderasael-Attarine,MaderasaBouInania,每座都只有一进院落,规模很小,但是至少能看到传统书院里面的格局,和雕梁画栋的繁复木刻。大坡和小坡两条路的西边起点,是一片特别原汁原味的大市场,卖菜,水果,小商品,甚至活鸡活鱼,和国内的菜市场差不多,可是偶尔走过拉货的驴车,肉铺按板上作招牌的整个骆驼头,都在提醒你,这里毕竟是北非。这里有几家LonelyPlanet上推荐的比较好的餐馆,我在其中一家Bouayad餐馆吃的鱼肉tajine,鱼肉很新鲜很嫩,就在比较显眼的Kasbah餐馆对面,很值得推荐大家都知道,摩洛哥的羔羊皮制品天下闻名。在摩洛哥国内,非斯出的羊皮制品又是最好的。还有一样特产有点意思,摩洛哥全国也都有卖,叫Argan油,和橄榄油的功能作用差不多,但是它的制作过程有意思:有一种Argan树,山羊爬上树把Argan的果实吃掉,但是消化不了它的硬籽,人们从羊粪里拣出这些Argan籽,榨出ArganOil。听上去,颇象印度尼西亚出产的,世界上最昂贵的咖啡KopiLuwak,那是麝猫吃下咖啡豆,再原封不动排泄出来之后,从粪便里拣出再磨成咖啡。从非斯旧城西门出城,到新城之间,经过王宫的描金大门。这里是古代首都,今天这座宫殿是国王的行宫,不对游客开放,很多游客在这里和华丽的王宫大门合影。其实非斯最美的地方,并非任何一个景点,而是从城墙以北山上俯瞰整个城市。古代北山上建有城堡,今天早已废弃,只剩下残垣断壁,爬上山顶的城堡废墟,俯瞰旧城的城墙,还有城里15万百姓密密麻麻的民居,一切都沐浴在夕阳的金黄余晖之下。最后说说我住的地方,HotelBatha从外面看起来有点破旧,但房间里面的布置很传统,旅馆内的庭院和喷泉非常舒服,装饰很有味道,二楼平台上还有大游泳池。我去的时候带卫生间的单间是38美元。它在旧城以内,主城门BabBouJeloud以南,这片地区经过现代拓宽,比原生态的旧城小街好找得多,街口还有大喷泉休闲广场。这里我觉得也值得推荐。(未完待续)||你去ushuaia就是patagonia呀智利那边南到caphorn||我去乌斯怀亚,巴塔哥尼亚没有计划去。到了乌斯怀亚之后,可以抽一天去火地岛国家公园。
在卡薩佈蘭卡待了兩天之後,也完成該完成的工作,收拾好行李后就到了卡薩佈蘭卡所在的全國火車綫車站摩洛哥有很多不一樣的車站,有些只能從機場到卡薩佈蘭卡的某個城鎮,花了32DH,開車前先留念以下,注意後面的全身黑衣的女士,那不是我們古代的夜行客或刺客,這就是地道的阿拉伯女人裝扮,這麽熱的天,難道她就不覺得得熱嗎?全國通用火車,這條綫直接貫穿整個摩洛哥,所以買全票直接游遍摩洛哥由於時間太緊,只能在網上訂了這個比較便宜的酒店1420DH,請注意DH和RMB差不多是1:1,所以也非常心疼啊,到現在都不明白爲什麽摩洛哥人的生活是非洲的收入,但卻是法國人的消費由於是家庭旅館,那服務員肯定直接就是家庭成員拉,但他只會說法語,無法溝通,聼不懂的時候也只能大家笑一笑了之啦.不少歐洲的遊客都在這裡住過,旁邊的留言冊也寫滿了各種感言和心情體會,本來也不打算寫的,但發現沒有任何中文留言,注意到香港來的遊客也是寫英文,所以我在這裡留下了唯一的中國人地道的中文留言,呵呵...驕傲ing...非常歐洲化的國家,吃飯前菜也是沙拉,但味道還是非常不錯,有茄子,雞蛋,燈籠椒,吞拿魚,還有不能叫作飯的"米"非常簡單的主菜,煎過的雞腿,數條,還是燉過的紅蘿蔔黨配菜,說到底還是中國菜好菜,回國之後肯定要好好補償補償自己啊.這是飯嗎?完全就是拿米泡過之後加熱的,沒一粒都是非常單獨的,沒有任何粘性,吃起來感覺跟啃生米差不多.大家要記得這個傢伙拉,如果有收到自己名字的鑰匙牌,那請注意就是這位阿拉伯先生做的,沒收到的就不用注意拉,因爲時間不夠,所以也只給了幾個人的名字給刻了,當然都是女士優先拉,男性的都沒有啦.摩洛哥的建築,民宅,全部都是白色的,到處可以見到阿拉伯人的裝扮,還有開着門在膜拜的穆斯林信仰者.摩洛哥國旗,就一顆星,難怪發展沒中國快呢...||说道卡萨布兰卡,就想起那部经典的电影了。||||||向往非洲,向往撒哈拉||||那真可以去溜达一下,见识一下当地的特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撒哈拉沙漠形成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