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小黄金钱包合法吗63级就不再升级了?

补充一点,可以用iphash,这样不存在session共享问题,跟原来一样用。&br&另外建议用memcache或者redis(去掉持久化)
补充一点,可以用iphash,这样不存在session共享问题,跟原来一样用。 另外建议用memcache或者redis(去掉持久化)
三种方式:&br&1. Session复制,Web服务器之间同步session信息。&br&2. 负载均衡支持会话亲和,相同的会话请求发送给同一个Web服务器。&br&3. Session不存在Web服务器本地,而是放在缓存服务器如Redis上。
三种方式: 1. Session复制,Web服务器之间同步session信息。 2. 负载均衡支持会话亲和,相同的会话请求发送给同一个Web服务器。 3. Session不存在Web服务器本地,而是放在缓存服务器如Redis上。
会。中文 web font 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比如 Apple 官网的 Ping Hei, 是仅包含所需文字的一个子集。不进行特殊处理的话,十多 M 的文件体积会极大影响加载速度。&br&&br&另外,不知你所说的「微软细黑」是否微软雅黑 Light. 这个字体在服务器中作为 web font 分发,是违反用户协议的。实际上,能在自己的服务器上 host 的字体本来就不多,中文字体也基本只有几个开源字体能够 host.&br&&br&想用中文 web font, 可以考虑 justfont 的服务。但是即便如此,以目前的技术和普遍的网速,中文 web font 的体验都不会太好。
会。中文 web font 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比如 Apple 官网的 Ping Hei, 是仅包含所需文字的一个子集。不进行特殊处理的话,十多 M 的文件体积会极大影响加载速度。 另外,不知你所说的「微软细黑」是否微软雅黑 Light. 这个字体在服务器中作为 web font 分发…
&p&不多余。另外字体也不是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的办法解决的。。。&/p&&br&&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c99ea20a899db6a2eaa& data-hash=&bc99ea20a899db6a2eaa& data-hovercard=&p$b$bc99ea20a899db6a2eaa&&@Linkzero Tsang&/a& 君说的完全正确,对于中文web字体,目前是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方式的。一般来说像苹果那样制作一个字体子集是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子集的字体数目就成了一个很大问题:哪些字要用?哪些字不用?——如果你有充足的资源可以进行优化,充足到了让你无需考虑资源平衡的情况下,你甚至可以考虑针对每篇文章、每个页面生成一个子集。&/p&&br&&p&字体云服务……hmm怎么说呢,由于中文字体实在是太大了,即使使用字体云服务也不太可能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p&&br&&p&所以针对中文、最好(最平衡)的办法还是针对每个平台的特性、都做好font-fallback、然后用fallback实现在每个平台的【较好】效果。Win8或者以上就是用YaHei Light,以下就用YaHei,OSX就用Hiragino Sans GB,iOS就用Hiragino Kaku Gothic或者华文细黑(默认iOS也就是用细黑),安卓就用思源黑、然后fallback到droid sans fallback。。&/p&&br&&p&哎要是有什么web工具可以针对文章具体内容来生成网络字体就好了(&/p&
不多余。另外字体也不是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的办法解决的。。。
君说的完全正确,对于中文web字体,目前是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方式的。一般来说像苹果那样制作一个字体子集是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子集的字体数目就成了一个很大问题:哪些…
泻药,竞争对手的产品调整,邀请我回答,诚惶诚恐,一不小心又要被一群奇怪的用户围住乱喷。&br&我简单说一下我感觉能说的看法:&br&1.这个产品规则文案打回去重写,3.25。&br&连同身份证(同人)共享提现额度都考虑进去了,竟然没讲清楚这个1000额度是如何累计的。&br&到底是每日累计1000,还是每月累计1000,还是每年累计1000,倒是说说清楚呀,用户最关心的不说清楚是闹哪样?&br&我个人估计,微信不会影响99%的用户体验,所以1000一天的可能性比较大。&br&&b&&i&更新:&/i&&/b&评论区有同学表示,微信的这个1000既不是每日,也不是每月,更不是每年,而是您一辈子。&br&&br&2.这样的收费策略有助于留存微信支付的沉淀资金&br&我不好判断是否微信支付在资金流动性管理上遇到困难,但希望各位明白一个道理:&br&微信目前支持当日提现当日到账了(16点前),如果一个用户A向用户B发放一个100元的红包,使用自己的工行借记卡支付,那么B用户收到钱马上就可以提现,而这时候工行借记卡支付的钱银行并不一定清算给微信,微信在这个过程中&b&可能&/b&存在日间的垫资风险。&br&这个垫资敞口不能大于微信的红包沉淀资金,否则将没有钱给客户兑付提现款。&br&当然,我相信按照目前微信钱包的沉淀资金体量,应该是不存在太大的流动性风险的——毕竟相当多的用户其实平时抢了红包不一定会提现,屯上好几个星期提一次的用户相信也大有人在。&br&转账不收手续费了,也是鼓励大家如果要给朋友打钱,直接在微信体系内转账就行了,尽量把资金留存在微信这边。&br&无论如何,通过收费来限制一些提现,还是会有助于资金流动性的管理,至于帮助多大我真说不好。&br&&br&3.这样的收费策略有助于缓解小额高频的提现交易给微信系统及合作银行系统带来的业务量冲击&br&我手上没数据,只能凭感觉和逻辑来脑补一下:&br&微信里的资金转移,以发红包为主。&br&而发红包的金额,大多数也以小额为主。&br&有一部分用户(占比多少我不知道),一收到点余额,不管是三毛还是八毛,就立马提现。&br&这样一来,这类用户单个贡献的提现交易笔数,夸张的要抵得上好几十个普通提现频率的那种用户。&br&本来业务量不大的时候,你爱这么提现也不碍着谁。&br&但毕竟业务量在涨,会员数在涨,渐渐地交易笔数一多,就给微信系统甚至合作银行的系统给折腾惨了。(说到这里,我给自己抹一把眼泪……)&br&微信一查数据发现,好家伙,竟然有那么多用户几毛几块的就提现,一天提了N次。&br&怎么缓解一下呢?于是想出了这个办法。&br&每笔至少1毛钱,后面这个策略可以缓解我上述描述的情况。有几毛几分就急着提现的用户,相信大多数对钱还是比较敏感的,每笔都收手续费的话肯定就不会收到一个红包就提一次了。&br&不过呢,又鉴于微信有1000元的免手续费额度,所以我其实是有点怀疑这样干到底能不能真的起到作用。毕竟绝大部分用户在微信里的钱并不多,而理财通的赎回是直接到卡的不算在钱包提现里。&br&又或许微信及合作银行压根没有遇到系统容量的问题呢(笑脸)。&br&&b&更新:&/b&如果是用户一辈子就1000额度的话,这个策略防止用户小额高频提现的作用就很明显了。&br&&br&4.这样干可以收回一些成本&br&不论是快捷支付渠道还是代发渠道,使用它们都要给银行成本(手续费or存款)。&br&在实际的微信红包、微信转账业务过程中,用户其实除了留存在微信账户里的钱能给微信带来一些沉淀资金收益外,没有给微信直接贡献收入——而业务量越来越大,成本却也越来越大。&br&试想:我通过微信给我老婆转50000元,招行借记卡出钱,我老婆立马提现到她的工行卡。&br&这个过程里,微信付出了快捷支付的成本,还付出了提现的成本,又付出了系统处理的成本,还日间垫了资,最后啥都没捞到。&br&久而久之,微信琢磨了半天不想为这类纯资金场景买单,也是情有可原的。&br&毕竟微信的初心是连接人与人,而不是连接钱与钱。&br&&b&更新:&/b&如果是用户一辈子就1000额度的话,那这个回收的成本还是很可观的,不过整体来说,应该还是亏钱的。按照我的经验,最多也就是把支付渠道的渠道给cover住,算上研发运营等人力成本几乎不太会赚钱。&br&用钱补贴用户,培养用户习惯说实话真的很贵……微信扛不住财务压力也是可以理解的。&br&&br&&br&微信有一点其实没说错,这样的收费并不能帮助微信搞什么大盈利,最多也就是摊薄一点资金管理成本。&br&免费的资金转账,如果按照现在的模式来处理,交易量越大,成本就越高。当交易体量到了一定程度后,这个数字会非常惊人。&br&总体来说,我个人的感觉这次微信传递出的信号是:&br&抓小放大(继续支持小额的业务场景,尤其是线下当面付,不想为大额纯资金场景买单,尤其是纯转账);&br&鼓励流入限制流出(充值,转账,发红包不收取费用,但提现收取费用)。&br&用尽量少的成本,去活跃和服务尽量多的用户。&br&&br&我写这篇答案的时候已经尽量客观,避开敏感地带。&br&如果有觉得这篇答案有哪里不合适的,可以联系我,我酌情修改。&br&最后感慨一下:写这种答案,真TMD难啊(会扣我友善度么?),一不小心就踩到谁尾巴了。
泻药,竞争对手的产品调整,邀请我回答,诚惶诚恐,一不小心又要被一群奇怪的用户围住乱喷。 我简单说一下我感觉能说的看法: 1.这个产品规则文案打回去重写,3.25。 连同身份证(同人)共享提现额度都考虑进去了,竟然没讲清楚这个1000额度是如何累计的。 …
我觉得这一段是这篇文章的核心,讲的还是挺有道理的&br&&br&&blockquote&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人工智能(AI)。其实所谓的“机器学习”,跟人类的“学习”,完全是两回事。举一个例子,一个人类的小孩从来没见过猫,&b&你只需要给他一只猫,告诉他这是“猫咪”&/b&。下一次,当他见到不管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猫,他都知道这是“猫咪”。&b&电脑不一样,就算你给它上百万张猫的照片,各种颜色,各种姿势,各种角度,你拿一只猫摆在它的摄像头面前,让它看整整一年&/b&…… 它仍然不理解猫是什么,不能准确的判断一个东西是否是猫。所以如果说电脑有智商,那么它的级别就像一个蠕虫,甚至连蠕虫都不如。学习能力太弱,认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几乎没有。所以就算它再用功,“学习”再多的数据,都是白费劲。&/blockquote&
我觉得这一段是这篇文章的核心,讲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人工智能(AI)。其实所谓的“机器学习”,跟人类的“学习”,完全是两回事。举一个例子,一个人类的小孩从来没见过猫,你只需要给他一只猫,告诉他这是“猫咪”。下一…
今年八月份去莫斯科参展,回来除了带几瓶包装还算有点特色的伏特加孝敬老爹外, 完全找不到什么伴手礼可买。为啥我这个俄罗斯的仰慕者买不下手?可以说这里不管吃的穿的用得, 物质并不贫乏,但质量和设计都极其平庸,就是说消费品都没有竞争力。纪念品也毫无特色,而且多半都不是他们制造的。满大街跑的都是都是进口汽车, 偶见奇瑞, 著名的老拉达那是很难找了。 我悲哀地意识到, 伟大的俄罗斯已经变成一个技术上乏善可陈的国家了.这么庞大的国家, 靠出口自然资源过日子,那得多危险啊,我都替他们紧张。果然,最近卢布危机越来越严重了。 &br&&br&今年是一战的100周年,那个时期俄国的主要外汇来源是乌克兰的粮食,所以 沙俄参加一战想得到的好处是黑海海峡的控制权, 这样才能确保出口通道的畅通。 但是现在俄罗斯还是只有石油天然气可供出口,所以才需要控制乌克兰, 因为这是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所经过之处。 哎,这一百年过去了, 还走在这个死循环里啊。 &br&&br&过去的30年, 不说东亚的新兴国家, 类似日本和德国这样的国家也仍然是制造强国。俄国有科技人才, 有教育良好又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有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有广袤的土地和饥渴的市场 , 可是为什么除了苏联留下的军火制造和能源开采,没有电子产品 ,没有成衣制造,没有机械制造业呢? 有谁买过来自俄罗斯的消费品呢?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讽刺俄国, 说他们是“&b&建立在原材料贸易和普遍腐败上的原始经济&/b&”, 这个对于曾经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可真是一大讽刺。&br&&br&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崩溃几年,这也是正常的,其他东欧国家也是这样。 到了普京执政时期,油价一路飙升, 俄罗斯的收入大增,预算也平衡了,看起来很美的样子。(叶利钦时期油价大约16.7美元/桶,普京上台后达到了40美元/桶, 后来的油价有阵子都到了140美元了)。 但是去了俄罗斯一看, 甚至基础设施也很不怎么样,基本是苏联时期的底子 。莫斯科的车辆保有量和人口其实比中国的京沪都少多了, 但是交通堵塞之严重,只能归结于政府的不作为。 那么,这些年的收入上哪里去了?
哎, 一来是官僚机构的贪污(在2011年世界银行发布的适宜经商程度排名,, 俄罗斯名列123位,低于格鲁吉亚(19名)和吉尔吉斯斯坦(44名)), 贪污的数字估计高达每年3000亿美元, 相当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4. ) 二来就是普通国民确实有一些福利待遇。 &br&&img src=&/a3d3d12bb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3d3d12bb8_r.jpg&&&br&但是,出卖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收入都这么轻易地花掉了, 谁来考虑俄罗斯的未来呢? 看起来很强大的国家,其实岌岌可危。 所以现在由于油价和制裁引起的经济危机, 不待智者而后知。 而这个经济危机的实质,其实是长期酝酿的政治危机。 &br&&br&因为, 政治精英的职责,就是为了全民族的未来做长远的筹划。 可是 ,俄罗斯的政治领导人却对此毫无作为, 只是通过发放一些福利来讨好公民,通过打击异己来巩固权位, 通过迎合民族主义情绪来维护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说得严厉些,普京一伙的内在思想其实是:“&b&在台上越久越好。 至于我下台后,哪管洪水滔天?”&/b&&br&&br&有些人觉得普京态度强硬,看似雄才大略的样子。 西方又多半觉得他是个邪恶的独裁者,野心勃勃。 其实, 我觉得最近读到他的一个前亲信普加乔夫对他的评价很有道理: &b&普京并不邪恶,他完全是随性而为。 ( Putin is not evil, he is just
Completely Winging It)&/b&. 普加乔夫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普京不是对未来制定策略制定计划的那种人,他只生活在当下。他没有任何计划,他此前也没有把目标定为当上总统。 他甚至没有想过继续待在政府里。”而且, 普京不懂也不喜欢经济。对他来说读那些报告很枯燥很无聊。他喜欢明确的东西:俄罗斯继续向前;事情发展有多好。他对正在发生的事没有深入的理解。普京身边的人知道普京喜欢好消息,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他们总是给他带去好消息。对他来说,这足以让他有好的心情了。&br&&br&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普京执政那么多年,外交政策是完全反应性的, 而不是主动性的。 他曾经希望北约邀请俄国加入, 他曾经对美国应对911的举动标示善意,对格鲁吉亚的入侵,其实也是起因于萨卡什维利的挑衅; 而今年吞并克里米亚, 也没人可以说他是蓄谋已久,应当是骑民族主义之虎难下所致。所以, 归根到底, 普京在国内长期发展上不作为, 国际事务中也是没有长远规划,其实因为他并不杰出,根本不是适合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 的领导人。那么,为什么他支持率很高呢? 为什么如果他现在下台,也很难想象其他人来接替他的位置呢?这个从长的历史时期来考虑, 就是因为&b&俄罗斯的政治人才长期匮乏已经到了极点&/b&。 &br&&br&普京在这个位置上呆这么久, 一直是个谜,因为他背后既没有一个大组织支持, 上台前也没有做过什么贡献。 但是如果从比较的角度,就可以发现, 当时叶利钦其实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他根本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才接替他这个烂摊子。 那么,普京相比他人的优势何在呢? 哎,我先来讲个只有我注意到的神奇预言吧。 &br&&br&很多人可能还记得那个英国史上最大的间谍哈罗德o金o菲尔比吧。 他在1963年成功逃到苏联后,1988年去世。 记得我十几年前在一期《参考消息》上,读到80年代时英国记者对寓居莫斯科的菲尔比的采访。 在问及苏联的前途时,菲尔比指出苏联领导层思想非常陈旧, 他觉得未来的领导人会出现在克格勃里, 原因是他们是苏联精英阶层中唯一受教育程度高, 外语好,而且相对而言对外部世界了解较多的群体,而且他们又对国家权力机构的运作了如指掌。 嗯,后来我有次在看到普京的新闻时,突然想起这段话, 觉得这个大间谍可真是神人啊,人家可是剑桥三一学院的高材生哩。 &img src=&/a581e675e9f_b.jpg& data-rawwidth=&606& data-rawheight=&8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6& data-original=&/a581e675e9f_r.jpg&&&br&所以普京上台后, 重要的手下除了像梅德韦杰夫这样的大学同学外, 大多是原来苏联强力部分的老成员。 在快当上总统前的一次晚会上, 当时还是总理的的普京对自己当年的老同事发表了讲话, 开玩笑说:“我向诸位报告, 联邦安全局秘密安插在政府部门内的一批特工干得很顺利,正在执行首期任务。 ”通过这些人,他成功地实现了对全国的控制。 &br&&br&但是问题还是, 俄罗斯到底是一人一票直选的国家,叶利钦是可以指定普京,可为啥老百姓也要投票给他呢? 也是因为他们没得选择。 &br&&br&政治领袖的涌现,从体制内外均有可能。 从体制内来说, 菲尔比为什么认为觉得苏联当时的政治领导不行呢?从苏联的诞生追溯起, 前两代领导人, 列宁和斯大林,不管支持还是反对他们的,都得承认他们是有宏大计划和铁腕执行力的领导人。 但是, 斯大林后就不行了。 在后斯大林时代的一班领导人中,赫鲁晓夫也许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但他却仍然没有能够把事情做好,政治经济政策昏招不断。 因为他和他的同僚是在斯大林那种反复的残酷清洗中幸存下来的,他们的政治智慧,被挤压并蜕变为首先为“生存哲学”所主导的犬儒意识。赫鲁晓夫能够成为后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不是因为他在思想深度和远大政治规划上比他的同志更为杰出,而只是因为他的狡猾以及对于高层政治力量对比的无与伦比的阅读能力 。 而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他本来就是被硬推上位的,当了领导人后收集勋章和奢侈品到了可笑的地步,这样贪恋虚荣和财富的庸人, 只能勉强守成而已。(而他执政的时期,却是计算机革命开展的同时,苏联在这个阶段,技术和经济就永久性地落后于西方了)。
至于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 他的初衷肯定也是想做适当改革而已, 但最后是他统治下的国家苏联解体,经济崩溃, 不管回过头来怎么自圆其说, 作为领导人没有比这更失败的了。 叶利钦也是苏共体制内的大人物易帜过来的,执政后乏善可陈, 酗酒成性,而且操守也很可疑(普京就任总统后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宣布叶利钦及家人免于刑事起诉。)。 &br&&br&可是, 像东欧那些国家不是都有各种前反对派上台么? 而且韩国也有金大中, 台湾也有民进党?原因是,不是反对派就有机会上台的,他们也要证明自己有执政能力, 也要有一步一步的政治历练,但苏联体制太久了,经过几代人的逆向清洗和思想灌输,体制外的人才也扼杀得差不多了。 这不仅使得苏联国家本身失去了从不同政见者的批判性意见中汲取改善自身的思想资源,也使得这些知识分子在自身理想破灭的同时,和政治舞台疏远了。 所以苏联解体后,没有出现类似哈维尔、金大中这样的人物和政党,所以只能继续因循旧路。 普京时期为了维护个人权位, 对媒体和社会组织大加压制,使得自己更成为人们唯一可选择的对象。 这样自己是地位巩固了, 没有人才储备的俄罗斯未来怎么办?&br&&img src=&/a24f4a9f00d94cdc368c19a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24f4a9f00d94cdc368c19ab_r.jpg&&&br&这次俄罗斯的经济危机, 其实本来就有前车之鉴。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价的下跌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由此所带来的经济停滞最终引发了布尔什维克退出政治舞台。前俄罗斯总理盖达尔说,由于沙特并未在当时抑制油价下跌,导致苏联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0亿美元,最终使得这个巨人崩盘。 盖达尔对此则评价道,&b&“苏联的溃败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教训:任何政权如果以高油价最为立国之本的话,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崩瓦解&/b&。” 可是,在位者不谋其政, 民间组织又发挥不出影响力,只能看着国家一步一步走向未知的前方断崖。&br&&br&当然,这次危机是有西方制裁的因素。 西方现在觉得普京很危险, 还有把他比较成希特勒的说法,其实这是陷入了固定模式思维。 本质上说,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能量,和他个人的能力关系不大,而是和他统治的国家的国力关系更大。当初希特勒为什么危险,不是因为他有什么魔力,而是因为他统治下的德国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普鲁士的军事传统。
现在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大概相当于“广东+江苏”,是中国的5分之一强,美国的8分之一。军费开支只有中国的一半,美国的8分之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更弱。 很多人还是觉得俄罗斯是前几名的强国,这是把苏联时代的地位和现在混淆了。 可以把今天的俄罗斯比喻成一种叫&b&红巨星&/b&的天体,它是暮年的恒星。 它看起来比原来的体积大几万亿倍, 但由于恒星质量没有增加,它的密度非常低。密度太低使得它的引力场已经不能吸引自己全部的物质,因此每时每刻它都有很多物质抛撒到宇宙中。俄罗斯也是这样, 看起来还算庞然大物,但是资本和有前途的年轻人都在不断逃离。 &br&&br&真的觉得普京邪恶的话, 倒不妨把他比喻成希特勒曾经的导师墨索里尼。 虽然他比起希特勒来说是资格老得多的独裁者,但是真的扩张起来, 凭借国力衰弱的意大利,只能欺负一下极其弱小的埃塞俄比亚。 俄罗斯现在可是连和格鲁吉亚冲突都乌龙不断的银样镴枪头了。 &br&&br&那么普京的未来呢?按照对普京的日常生活的描述, 他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在永无休止的典礼号角乐中,他从一个黄金屋走到另一个接待会。 他独立思考的内容很少:他的演讲都是提前写好的,他的立场都是提前设想过的。在政权之巅太久了, 他就像默克尔说的,已经丧失了现实感,还是用前克格勃特工的视角来打量世界。他确实也渴望俄罗斯得到尊重, 但是错把让人恐惧当成尊重。他最喜欢的书籍是关于关于恐怖的伊凡 ,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彼得大帝的历史书籍,从中汲取的, 当然是时过境迁的沙俄时期的统治术。 就算他能纵横捭阖,至死保持领袖地位,但那又如何? &br&&br&在Ben Judah的《脆弱的帝国》(Fragile Empire: How Russia Fell In and Out
of Love With Vladimir Putin)里有这样一个段落:“幕僚说,他们曾经听到过他真诚的独白。那是在一个温暖夏夜,普京开诚布公的谈论起国家的命运。他问那些身边的人,谁才是俄罗斯史上最大的叛国贼。但他并没有等待属下们回答。他说,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是那些把权力扔在地上,让一些歇斯底里的疯子捡起来的懦怯者,比如尼古拉二世,和戈尔巴乔夫。而他,永远不会重蹈覆辙。“&br&&br&普京的这个说法有一些道理 。 当初尼古拉二世放弃皇位后, 既不愿让自己有血友病的长子继位,又不能强迫自己的弟弟顶班,结果国家架构马上崩塌。 但是,如果不是沙俄的长期压制导致民间组织力量的缺少的话, 国家也不会那么快激进化,他的一家也不会在叶卡捷琳堡被处死。 所以这怪谁呢? 同样的命运,也许就等着普京. 怎么下台?怎么收手? 他还等得到他的普京么? &br&&br&普京统治俄罗斯这些年,就是依靠石油吹了个大泡泡。 这个泡沫,闪亮有时,破灭有时。 但是,长远来说, 可怜这个代价是由俄罗斯民族来承担的。 在过去十五年里科技飞速发展,可是他们躺在一时的石油收入上停滞不前。随着老龄化的加重和苏联时期技术积累的流逝(这两点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俄罗斯的再次兴旺可能就遥遥无期了。&br&&br&----------------------------------------补充的分割线-----------------------------------------------------------------------------&br&呀,第一次得到这么多赞,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回答时事题材:)&br&声明一下, 我对俄罗斯的未来还是抱有信心,只是觉得他们应当挣脱普京给他们的错觉,不要沉溺在苏联时期的国际地位和所谓荣光里。俄罗斯何必成为小型的苏联,既然已经放弃那种全球性的意识形态了,
干嘛非要全球争霸?那么多核武器就是战略纵深,何必控制周边国家?俄罗斯民族人口少,那适当增加其他民族的人口又如何?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还有黑人血统哩,苏共的早期领导人一大半都是犹太人呢。穆斯林的比例增加, 也未尝不可以看成一个契机,让国家思想变得更多元化一些。 俄罗斯民族的伟大,是因为十九、二十世纪的文学、艺术、科技、思想传统的伟大,并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占领了多大地盘或打了多少胜仗。&br&俄罗斯历史上遇到的苦难时期多了 ,我当然相信都会熬过去。 只是最好不要像以前多次发生的,寄希望于某个伟人或政党能替他们指出一条明路,而是能够真的由人民来掌握自己的方向和命运。&br&&br&&br&-----------------------------------再补充的分割线 -------------------------------------------------------------------&br&有知友评价说屁话那么多,具体普京最后会怎样, @暗香浮动月黄昏 的本题答案就很赞。 &br&&br&还有知友问说我具体有什么建议, 我就一句话, 俄罗斯的现政权辜负了俄罗斯人民,正视国家现状踏实建设,比滥用资源装强大要困难很多。
逻辑上都知道每个国家都应当采取和自己现有经济实力配套的外交政策。 但是, 虽然从经济实力上看俄罗斯暂时已经是二流国家, 但是俄国人的大国情节可能很难扭过来。 而且, 正因为如此, 在对经济问题无从着手的情况下, 普京政权更会倾向于通过外交上的强势立场来迎合民族主义情绪,以保住执政地位。 谁都知道正确的事情是调整产业结构, 再造国家长远的竞争力, 这都是很难很难,而且在任期内不见得会见效的事情。 可是既然在国际关系上亮出肌肉就可以得到国内一片喝彩,而他的目的只是留在位上,
自然还是会下意识地舍难从易,直到有一天玩不下去为止。 &br&在《女人香》的剧末演说中, 中校说: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 of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 It is
too--- damn----- hard!&u&我现在已经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我一直知道那条路是正确的, 毫无例外,我就是知道, 但我从不走。 为什么? 因为太TMD苦了&/u&。 ”正确的路往往也是最困难的路, 这一点对个人是真理, 对政权也是真理。
今年八月份去莫斯科参展,回来除了带几瓶包装还算有点特色的伏特加孝敬老爹外, 完全找不到什么伴手礼可买。为啥我这个俄罗斯的仰慕者买不下手?可以说这里不管吃的穿的用得, 物质并不贫乏,但质量和设计都极其平庸,就是说消费品都没有竞争力。纪念品也毫…
本答案的第一个版本是复制粘贴了我的专栏文章:&a href=&/astrobaguaology/& class=&internal&&记一个大新闻的出炉——对,说的就是引力波的发现&/a&,这篇文章讲了2月11日新闻发布会之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LIGO发现引力波”的消息是怎么不胫而走、传的轰轰烈烈的。请不了解故事背景的同学,先看看这篇。&br&&br&而今天我想谈的是——&br&&br&&b&零、LIGO新闻发布会说了些什么?&/b&&br&&br&&blockquote&&b&We have detected gravitational waves. We did it.&/b&&/blockquote&&b&“我们探测到了引力波。我们做到了。”&/b&&br&&br&细节:&br&&br&1、这次发现的引力波事件发生于&b&日9:50:45 UTC&/b&——记得我之前的专栏文章里怎么说的吗?&br&&blockquote&&b&日&/b&,历经5年的升级改造,LIGO升级成为拥有十倍于原型灵敏度的“Advanced LIGO”并正式开始观测。&b&仅仅一个星期之后&/b&,宇宙学家Lawrence Krauss就在推特上放出消息称“有传言(rumour)称LIGO测到了引力波。要是真的就碉堡了。消息确认后会更新细节。”&/blockquote&&br&&b&所以,在所谓“正式开始观测”前4天,LIGO就已经探测到了引力波!!!&/b&&br&&br&至于这段话,&br&&blockquote&这次早产的流言很快遭到了官方压制——LIGO发表声明,他们会在信号中&b&人为添加一些假信号&/b&,用来测试工作人员是否能正确提取信号。而由于除了极个别高管以外没人知道,这样的假信号会被基层工作人员误以为是真实的引力波事件。这种说法也许是真的,&b&也许只是LIGO在泄密事件发生时的危机公关&/b&。&/blockquote&&br&没错。LIGO团队新闻发言人Gabriela González在发布会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Nature杂志记者问的,关于在正式开始观测之前(试观测)就已经探测到引力波这件事。González终于没啥心理负担的表示&b&“Not an injection”&/b&——“人为添加信号”一说,确实是LIGO浑水摸鱼的危机公关之辞。&br&&br&&br&2、&b&36+29=62+3,5.1 sigma&/b&&br&&b&&br&此前泄露的数字没错!&/b&(一个36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29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为质量62太阳质量的黑洞,损失的3个太阳质量的能量以引力波释放了出来。信号的置信度达5.1 sigma,也就是有99.99998%的把握认为没看错,达到了“发现”的标准。)&br&&br&现在,我终于可以大喇喇的把文章里的图贴出来了——在发布会之前一个多小时,一份从高能所流传出来的paper瞬间传遍了所有关心这件事的人。几分钟之内三四个不同渠道的人一起扔出了这篇文章共享,全都加一句“别外传……”。偷食之酸爽!&br&&br&&img src=&/9c302ebeee04a56b60b5dfaba4542744_b.png& data-rawwidth=&1553& data-rawheight=&1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3& data-original=&/9c302ebeee04a56b60b5dfaba4542744_r.png&&(分居美国西北和东南两角的LIGO的两个观测站,Hanford观测站和Livingston观测站测得的结果。上面是振幅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下面是频率随时间增长的情况。)&br&&br&&img src=&/f1dbf0bdfd498d48a8d821f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f1dbf0bdfd498d48a8d821f_r.png&&(两个站的结果对比——在信噪比比较好的地方,几乎完全一致!)&br&&br&&br&3、引力波源的光度距离大约是410 Mpc,也就是红移~0.09处,13亿光年之外。&br&银河系的直径仅仅是十万光年。到仙女星系的距离仅仅是250万光年。&br&&br&13亿年前,当地球上仅有蓝藻辛勤的制造着氧气,为接下来漫长岁月里生命的繁荣做着准备的时候,两个算不上太大的黑洞与彼此融合——这融合激起的涟漪跨越13亿光年的无数星系团、气体、尘埃、恒星,扫过地球,引起相当于一个质子直径千分之一的微小变化——居然还就被蓝藻的后代发现了……(误:其实人类不是蓝藻的后代……否则都成了植物人……)&br&&br&引力波源的方向位于南半球大麦哲伦云附近。但是因为现在LIGO只有美国这两个站,定位定的不准,只能画出这么个长条形的概率分布。等以后欧洲的VIRGO,甚至日本的KAGRA、印度的LIGO-India都上马之后,对引力波源方向的定位会有极大的改善。&br&&img src=&/f2d897d01f253e04be3c8adf_b.png& data-rawwidth=&2160& data-rawheight=&11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60& data-original=&/f2d897d01f253e04be3c8adf_r.png&&&br&4、两个黑洞合并瞬间,把3个太阳质量转化成了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发射了出去。这个功率大约是&b&可观测宇宙所有恒星功率之和的50倍&/b&!&br&&br&&img src=&/0af25c6b3f4a3741062abf7c3e8342be_b.png& data-rawwidth=&756& data-rawheight=&7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6& data-original=&/0af25c6b3f4a3741062abf7c3e8342be_r.png&&(在并合之前,两个黑洞之间的&b&相对速度达到了将近0.6倍光速&/b&——对宏观物体来说,这相当夸张了。)&br&&br&5、这次引力波事件的引力波振幅峰值是~10^-21,改造之前的LIGO,所谓“initial-LIGO”,其实也能勉强够得着这个灵敏度。但是光够得着峰值是不够的,要辨认出波形特征,需要能看到更暗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改造前的LIGO用了十年时间一无所获,而改造之后灵敏度提升了10倍的advanced-LIGO,一开机就看到了想要找的东西。&br&&br&但是注意,未来3年中,LIGO还会继续本轮的改造,其灵敏度还会有3倍的增长!迎接未来的更多引力波事件吧!&br&&br&&img src=&/c8a75cdaa989f8c1857c_b.pn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c8a75cdaa989f8c1857c_r.png&&&br&上图是LIGO发表的论文的“展望”章节。文中说“第一个观测季内的完整结果将在未来继续发表”。根据可靠线报,这个“完整结果”的意思是——&b&在过去的四个月中,LIGO发现了不止这一例引力波事件&/b&!没错,在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b&引力波天文学的时代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b&(更新:发布会之后两天,LIGO放出的新文章表示,还有一例疑似事件叫LVT151012,因为置信度较低,所以不能很有把握的说就是。)&br&&br&&br&6、有趣的是,这次的发现是美国的LIGO做出的,而LIGO的欧洲伙伴,拥有一架稍小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VIRGO团队,也在同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美国的新闻发布会是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NSF)的一名官员主持的,开场后先照例“感谢国家”、感谢国会、感谢纳税人了半天。所以一度VIRGO这边发布会的进程要比LIGO这边更快。&br&&br&当然,平心而论,就这种事上,我们确实感谢美帝国主义及其纳税人。&br&当然,我们也希望有朝一日,世界可以因为这样的事情,感谢我们。&br&&br&7、发布会上有一句话让我很感动:&br&&blockquote&&b&这就是科学,我们不挑容易的事做。&/b&&/blockquote&&br&&b&一、引力波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b&&br&&br&引力波的发现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最后一个未被实验直接检测的预言,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步于此。引力波为我们打开了除电磁辐射(光学、红外、射电、X射线等)、粒子(中微子、宇宙线)之外,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从未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观察宇宙。在引力波这个新窗口中,我们不再是以电磁场、物质粒子作为观察宇宙的凭借——我们感受的,是&b&时空本身&/b&的颤动!因为引力波是一个bling~bling~闪闪发亮的崭新窗口,我们得以看到(或可能将会看到)很多以前极难观测的天体和现象。&br&&br&引力波将会告诉我们:&br&&br&&b&1、黑洞是不是真的存在?&/b&&br&&br&LIGO的直接探测到的第一例引力波事件(据说)来自两个恒星质量黑洞的并合。两个黑洞并合前,会在与彼此的绕转中搅动周围的时空,向四周散发出涟漪般的引力波。这些引力波带走了一部分双黑洞系统的引力势能,让两个黑洞越绕越近、越近越快。而两个黑洞最终并合之后,融合成的大黑洞会经过几下“摇摆”,才会融成完美的球形。所以今天发布的引力波事件的波形大体如下图所示:&br&&br&&img src=&/7a1b8bfc9e3fb3c46a02934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a1b8bfc9e3fb3c46a02934_r.png&&&br&在第一个阶段“旋进”时,引力波的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振幅越来越大;到第二个阶段“并合”时,频率和振幅都达到极值;在并合之后的“衰荡”阶段,振幅急剧减小到零。这样的波形非常有特点——如果做成人耳能听到的音频,就像是旋转着冒出水面并破碎的气泡一样,非常有意思。(&a href=&///?target=http%3A//www.ligo.org/science/GW-Overview/sounds/chirp40-1300Hz.wa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音频链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正是因为这种波形的振幅、频率变化非常有特点,让LIGO团队得以把这一类波形在各种具体参数组合下的不同形状做成模板库,用于和LIGO实际收集到的信号做匹配。所以LIGO才能够顺利的找到这次的引力波事件。&br&&br&于是乎,既然探测到了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我们自然知道——&b&黑洞是存在的&/b&!&br&&br&你说,我们不是早就知道黑洞存在了么?&br&&br&其实不完全是……实际上我们虽然已经观测到海量的天体物理现象,是可以用黑洞的存在予以完美解释的,比如绕银心旋转的恒星的轨道表明,它们所围绕的,是一个在很小尺度内拥有巨大质量的天体——但是这不一定是个黑洞呀……(虽然我们并不相信会是别的什么东西)&br&&br&&img src=&/238da6ace493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238da6ace493c_r.png&&&br&“非凡的预言需要非凡的证据”。黑洞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的绝好玩具,好到他们不敢轻易相信它的存在。由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的发现,给出了&b&黑洞确实存在&/b&的空前牢靠的证据。&br&&br&注:其实思路上,还是只能通过观测数据限制绕转天体的质量和轨道半径。但是银河系中心天体周围的恒星轨道给出的限制在万公里量级(该量级具体数字我还在查证,但肯定大于万公里,而且我想可能大于亿公里量级),而引力波观测给出的限制在史瓦西半径量级,也就是百公里量级。我们得以把对致密天体的半径的限制提升好多个数量级。如果说几亿公里内还有可能有一些别的奇怪的中心天体存在的话,几百公里内,真的只有黑洞这一个选项了。&br&&br&&b&2、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吗?&/b&&br&&br&有波就有对应的粒子。引力波对应假想的引力子。如果引力子像光子一样,没有质量,那也应该以光速传播,这是经典的广义相对论的预言。&b&但是&a href=&///?target=http%3A///news/fat-gravity-particle-gives-clues-to-dark-energy-1.1370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也有人表示&i class=&icon-external&&&/i&&/a&,如果引力子有一点质量,也许有助于解释宇宙加速膨胀。而如果引力子有质量的话,它就会以低于光速前进。&/b&这样如果我们能分别观测到一次高能事件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引力波,看看它们到达地球有没有时间差,就能知道引力波是否在光子之后抵达地球,也就是引力波是否以光速传播。&br&&br&是,则再次捍卫老爱;不是,更是动摇物理大厦基础的重要发现。&br&&br&&img src=&/daea8b3f33_b.png& data-rawwidth=&1007&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7& data-original=&/daea8b3f33_r.png&&&br&实际上就在引力波大新闻的论文发表的同一期PRL上,就有另一篇文章讨论引力波的速度。这篇文章通过对我们发现的第一对双脉冲星(Hulse-Taylor脉冲星)的观测,把引力波的速度与光速的差别限制在0.01以下。&br&&br&对了,这对脉冲星也是Hulse、Taylor两位前辈天文学家首次间接验证引力波所使用的源呢!PRL这显然是故意的^ ^&br&&img src=&/352ec9c2eb9ff4a3835ac7_b.pn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352ec9c2eb9ff4a3835ac7_r.png&&(Hulse-Taylor脉冲星轨道周期的变化,符合因辐射引力波损失能量而导致周期变短的广义相对论预言。这两位仁兄也因此获得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br&&br&&br&&b&3、宇宙弦存在吗?&/b&&br&&br&有理论认为,宇宙早期相变过程中,可能产生极细却具有宇宙学尺度的长度的“宇宙弦”。&br&&img src=&/af736ba3c1f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9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af736ba3c1f_r.png&&&br&&br&这些宇宙弦就像耳机线,总有一天会自己打成结。当它们打结时,结点会发生断裂,并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出能量。&br&&br&&img src=&/3b9e8571ef2fae2eae4eb1f1cb197577_b.pn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3b9e8571ef2fae2eae4eb1f1cb197577_r.png&&&br&&b&这种现象,如果真的存在,引力波是其释放能量的主要机制。&/b&&br&&br&&img src=&/1aba8f626f3bd810bfc4e55_b.png& data-rawwidth=&1097&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7& data-original=&/1aba8f626f3bd810bfc4e55_r.png&&(宇宙弦打结的时候释放出的引力波波形模拟)&br&&br&有些脑洞大的物理学家猜,也许宇宙弦的打结能够产生封闭类时曲线——通俗的讲也就是可以实现时间旅行——这确实是我们期待能探测宇宙弦的一个好理由。当然,应该注意到,过去一二十年中,COBE、WMAP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探测卫星并没有找到宇宙弦对CMB留下什么痕迹,也就是说即使宇宙弦真的存在,也不会有特别主要的作用。今天Kip Thorne在回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b&引力波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时空弯曲的理解,但要说时间旅行,还太太太早了点。&/b&&br&&br&&b&4、中子星上有山吗?&/b&&br&&br&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核心残留的致密天体。它们的大小跟北京二环差不多,质量却可达两个太阳质量。这么致密的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非常大,以至于任何一点凹凸不平,都应当会被重力差破坏掉。所以理论上,中子星应该是完美的球形。&br&&br&不过有天文学家相信,也许中子星上也是有“山”的——海拔几毫米的崇山峻岭。这些“山”的存在,让中子星有了微小的不对称瑕疵,这样的瑕疵像一个小小的伤口,会使高速自转的中子星通过引力波不断损失能量。&br&&br&而我们,可以通过监听中子星发出的引力波,来推测其上山峦起伏的情状。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中子星极致密物态性质的方法。&br&&br&&b&5、恒星怎么就爆了?&/b&&br&&br&大质量恒星生命终点的时候,可能在一场剧烈的超新星爆炸之后塌缩为黑洞或中子星。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超新星具体是如何点燃的。监听超新星爆炸时的引力波波形,与电磁波段的观测进行对比,可以给我们提供检验现有模型的更多依据。&br&&br&&b&6、宇宙膨胀的多快?&/b&&br&&br&现在我们测量宇宙膨胀速度,使用的是Ia型超新星作为“标准烛光”——因为发现宇宙加速膨胀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哪几个大哥,都是靠观测Ia型超新星拿奖的。&br&&br&不过要是Ia型超新星不够准确,可就麻烦了。好在引力波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独立的“标准烛光”:通过测量引力波事件的强度,我们能推算出引力波源的距离。如果我们能在电磁波段上找到引力波源所在的星系,就能比较该星系的红移与引力波源距离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b&又多了一种测量宇宙膨胀速度的方法&/b&。&br&&br&&br&本段主要参考、编译自2月9日&a href=&///?target=http%3A///news/gravitational-waves-6-cosmic-questions-they-can-tackle-1.19337%23auth-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avide Castelvecchi&i class=&icon-external&&&/i&&/a&在Nature新闻栏目上发表的短文《&a href=&///?target=http%3A///news/gravitational-waves-6-cosmic-questions-they-can-tackle-1.1933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avitational waves: 6 cosmic questions they can tackl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二、为什么是LIGO做出了这项发现?&/b&&br&&br&&b&1、引力波探测器的分类&/b&&br&爱因斯坦同志1916年就提出引力波这茬了,到六十年代左右,就有人开始琢磨怎么探测引力波。最早的引力波探测器长这样:&br&&br&&img src=&/7ebddc_b.pn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7ebddc_r.png&&&br&一个大铝筒。基本原理是,如果引力波的频率跟铝筒的共振频率一致,会引起它的显著收缩-拉伸。旁边的人叫Joe Weber,公认的引力波探索先驱。他曾在1969年宣布,用这台机器测到了引力波。&br&&br&但是同行重复他的实验,没有一个能重现这一结果的。所以大家认为他搞错了。&br&&br&这次测到的引力波的振幅是10^-21。很明显,用越大的数字去乘这个10^-21,会得到一个越大的结果。这个铝筒这么小,显然得不到什么结果。要知道LIGO的臂长就有4 km,内部更是让光路反射了400次,激光光路长度达到1600km,这么大的数去乘那个10^-21,才勉强得到一个大约跟质子半径一个量级的变化。所以这种几十年前的棒状引力波探测器,显然不可能有什么结果。&br&&br&后来人们发展出了激光干涉仪为原理的探测器。代表就是美国的LIGO和欧洲的VIRGO。&br&&br&&img src=&/50976eecd43fcaee_b.png& data-rawwidth=&21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60& data-original=&/50976eecd43fcaee_r.png&&&br&基本原理是,&b&把引力波扫过导致的长度变化,转变为激光干涉结果的光强变化&/b&。“干涉”几乎是精密测量的“作弊器”,不用什么别的工具,我们能通过手机贴膜贴合不均匀处的干涉条纹,直观看出贴合间距的微小变化。LIGO也能通过测量两束相干红外激光的干涉光强,判断激光臂长的极微弱变化。&br&&br&同样的原理,放到天上,能得到更长的臂长:长达数万公里。这样引力波导致的变化将更加明显。所以美欧提出了&b&LISA计划&/b&,中国也提出了&b&天琴计划&/b&,都是打算发射空间卫星,组成干涉仪网络,进行长距离的干涉测量。&br&&br&更长的臂长——就只能靠天上本来就有的东西了:&b&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b&。脉冲星的周期会受到经过的引力波的扰动,而微波背景辐射里,据信留有宇宙大爆炸时原初背景辐射的印迹。它们也可以用于示踪引力波。&br&&br&波速不变的话,波长与频率成反比。臂长越长,对越长的波长更敏感,也就是对更低的频率更敏感。所以LIGO、LISA、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它们分别示踪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引力波信号,彼此互为补充,不能相互替代。&br&&img src=&/2ddfed147b0a643f6215847a_b.pn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5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2ddfed147b0a643f6215847a_r.png&&&br&其中,&b&LIGO这种几公里基线的激光干涉仪,对频率~100的信号最敏感&/b&——这正是双黑洞、双中子星等双致密天体并合前的一瞬发出的引力波的频率。我们前面说过,这种&b&双星并合事件的引力波最有独特特征,最容易识别&/b&,&b&因此不难理解,是LIGO抢先探测到了引力波。&/b&&br&&br&而LISA、天琴就要低频一些了,它们对频率为~10^-2到~10^-4的信号最敏感。因此它们更适合寻找银河系中相对慢速绕转的双致密星,以及因身材庞大而转不快的超大质量双黑洞。&br&&br&脉冲星适合探测频率~10^-8的引力波,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更是只能探测~10^-16次方这样极端低频的引力波。以上所有这些,就像是工作在不同的电磁波段一样,共同描绘出完整的引力波的多彩世界。&br&&br&&br&&b&2、LIGO的黑科技&/b&&br&&br&就算LIGO的臂长对应的引力波频率跟双黑洞并合刚好一致,就算干涉原理吊炸天,凭什么LIGO可以测得出千分之一个质子半径的细微变化?&br&&br&大陆板块在移动。大海在拍击着全球的洋底。大气呼号着。整个北美大陆的汽车轰鸣着。蚂蚁军团就在隔壁掀起了一场灭国之战。想要把所有这些噪声隔离开,专心倾听来自十几亿光年外、振幅为千分之一质子半径的波动?&br&&br&太平洋上台风肆虐,我在上海的岸边扔了一粒石子,请你在加州海滩上测出它的涟漪。&br&&br&&b&1)隔离震动&/b&&br&&img src=&/36ca6ac136be5d55f5b0024_b.png& data-rawwidth=&21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60& data-original=&/36ca6ac136be5d55f5b0024_r.png&&&br&发布会上,Weiss演示了LIGO隔绝震动的基本原理:当你高频摇动一个摆的绳端,摆并不会跟你一起摇动,反而会维持稳定。&br&&br&当你把这招用到极致,就是这样:&br&&img src=&/bf2a0ad2d0d005ae32a2aeb02cda4a17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8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f2a0ad2d0d005ae32a2aeb02cda4a17_r.png&&&br&左图是升级改造前的LIGO:反射镜仅有25厘米直径,用两根钢丝吊起。而右图中,升级改造后的Advanced-LIGO,使用了远为复杂的机构,和更大、更重的反射镜,来最小化反射镜本身的晃动。&br&&br&而这个东西,是吊在这里面的:&br&&img src=&/edb0d8c499d_b.pn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edb0d8c499d_r.png&&&img src=&/5bc4ce877e94e90ff07a729adcc94585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5bc4ce877e94e90ff07a729adcc94585_r.png&&震动隔离平台。主动减震。&br&&br&&br&&b&2)干涉&/b&&br&我想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干涉——如果不知道的话,看下图:&br&&img src=&/07b4b57a2b9cd23d72a40b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7b4b57a2b9cd23d72a40b_r.png&&&br&两束光,峰谷对应,得到的光峰谷分别加强,总光强更强;峰谷错位相消,则最后什么光都没有剩下。&br&&br&这样,光强极为灵敏的显示了两束光的峰谷之间的细微差距。&br&&br&&b&3)功率倍增器&/b&&br&激光越强,干涉产生的图样越清晰易测量。为了保证效果,LIGO需要750千瓦的激光功率——但LIGO激光功率其实只有200瓦——为将此功率倍增,LIGO让入射的激光首先在很多镜面之间来回反射,并将反射后强度叠加后的光原路输回原光路,形成所谓“能量循环”,满足了LIGO的功率要求。&br&&img src=&/71aece6e36cc02b3d36da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71aece6e36cc02b3d36da_r.png&&&br&&b&4)镜子&/b&&br&纯二氧化硅打造,每300万个光子入射,只有1个会被吸收。一个字,亮。&br&&br&&img src=&/3baf6a22eb5_b.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3baf6a22eb5_r.png&&&br&&b&5)真空&/b&&br&LIGO的激光臂全部在真空腔内,其真空腔体积在地球上仅次于LHC(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气压仅为万亿分之一个大气压。&br&&br&&b&6)反射&/b&&br&有如上所述的强激光、超洁净的镜片和真空环境,LIGO才能无所畏惧的让激光在4 km臂中反射了400次再进行干涉——这极大的增加了LIGO的有效臂长,让它能以1600 km的臂长,探测更低频的信号,并且得到更显著的测量结果。&br&&br&&br&发布会上,美国人表示“LIGO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测量仪器”,诚哉。&br&&br&&br&相关文章:&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引力波天文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 刘博洋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干涉如何检测同一个定域的时空扭曲? - 刘博洋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引力波的发现会让天体物理专业火吗? - 刘博洋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清华大学宣称其研究团队在引力波成功探测中作出贡献? - 刘博洋的回答&/a&&br&&br&=========广告==========&br&&b&欢迎关注我的微博&/b&&b&:&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文八卦学家刘博洋&i class=&icon-external&&&/i&&/a&。帮助更多青少年与天文学人产生连结,随时了解好玩天文活动信息,敬请关注“青年天文教师连线”微信公众号(TeachForAstro):&/b&&br&&p&&a href=&///?target=http%3A///r/KUnZwS3E2XCmrWmi9xw7&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KUnZwS3&/span&&span class=&invisible&&E2XCmrWmi9xw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本答案的第一个版本是复制粘贴了我的专栏文章:,这篇文章讲了2月11日新闻发布会之前4个多月的时间里,“LIGO发现引力波”的消息是怎么不胫而走、传的轰轰烈烈的。请不了解故事背景的同学,先看看这篇。 而…
&p&&b&(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b&&br&&/p&&br&&p&  本人是15年从陆军野战部队复员的军官。朝鲜战争是我刚入伍时了解军事的起点,当时曾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的主题阅读,下面就以我接触过的公开史料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纯军事部分进行归纳,谬误之处敬请指正:&/p&&br&&p&&b&一、常见误区:战争=掰手腕?&/b&&/p&&p&  就连两个人打架,都不是谁力气大谁就一定能赢,更不用说受地形、天候、士气、后勤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的陆地战争了。所以即使是装备低劣、缺吃少穿的志愿军,在拥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利用敌人的轻敌和破绽,采用合理的战术击败火力猛烈、装备精良的美军,将美军赶过三八线。&/p&&p&  但是,吃了大亏的美军,“&u&不会像蒋介石那样愚蠢&/u&“(&i&斯大林语&/i&),理所当然地采取了一系列战术来克制志愿军(&i&你出了剪刀我怎么能再出布呢,赶紧换成石头&/i&),如“直线战术”、“磁性战术”等,所以第三次战役之后,志愿军也很难再从美军这里讨到便宜;同时,由于冷战大格局和国内民主小格局的限制(&i&其他知友讲得很好,我就不废话了&/i&),加上志愿军的死磕,美军也没法从志愿军这里讨到便宜,所以战争从志愿军带有奇袭特点的运动战,变成了三八线附近的拉锯战,而后变成了阵地战,最后停战。&/p&&p&  总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下面从战场环境、双方军队特点对比、五次战役的大体进程进行具体分析。&/p&&br&&p&&b&二、战场环境分析&/b&&/p&&br&&p&&b&(一)总体情况&/b&&/p&&p&&b&1&/b&&b&、地形&/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1]&/a&&/p&&p&  朝鲜半岛地幅狭长,三面环海,南北直线距离840多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的平壤至元山峰腰部地带只有170多公里。全境除西部海岸的小块平原之外,基本为山地,北部多高山峻岭,丛林密布,南部多为丘陵,地势起伏不平。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起西落。&/p&&img src=&/4b3a6ca8cad83ee9b82de0b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4b3a6ca8cad83ee9b82de0b_r.jpg&&&br&&img src=&/384c165df8deb247a82dbf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1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384c165df8deb247a82dbf_r.jpg&&&br&&p&  将近80%是山地,除了陡峭的山脉之外,基本上全是顶部较平坦而坡度很陡的山和丘陵。而且其坡度一般都在40~60度,所以,坦克无法攀登。大部分丘陵,步兵攀登起来也很困难。&/p&&p&  水系从北到南有临津江、汉江、锦江、蟾津江、洛东江等5条江;流向为由东向西或由北到南;都形成战术上的重要地线。村落周围的小山,多是缺少植被的红褐色秃山。自生小灌木的山也很多,但还不足以利用来遮阴和隐蔽。因为缺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下大雨时小河就会一下子泛滥形成急流,所以山间的河流像天然防坦克壕一样冲刷的很深,山间的水田也大都是没膝深的湿田。&/p&&p&  地质是水成岩,除山顶的露岩部分外,构筑工事比较容易。&/p&&p&  道路网较少,汉城-仁川,汉城-大田-大邱-釜山,釜山-马山-晋州公路是双车道,除此之外,大都是自然的单车道路。而且多数桥梁是负荷2吨的木桥。&/p&&p&  村落大都是木质家屋,贫农的房屋是土墙草顶,看上去象跪伏在大地上似的。这些家屋易起火燃烧,很少能作为防御据点利用。&/p&&br&&p&&b&2&/b&&b&、气候&/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2]&/a&&/p&&p&  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大陆吹来的北风或西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降雪和积雪较少;夏季受海洋上吹来的东南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于夏季(6-9月份),且多暴雨;春秋两季降水少而多雾。最冷月(l月)平均气温摄氏-6度至-20度。&/p&&img src=&/cbd8da5efd0afe_b.jp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10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cbd8da5efd0afe_r.jpg&&&br&&p&  南北温差较大,南方气候较热,水量充足,耕地面积占全朝鲜的60%以上,而可灌溉稻田面积则是北方的三倍,是朝鲜的主要农业区;北方冬季寒冷,是朝鲜的主要工矿区,但粮食无法自给,历史上一直依赖南方供应,其东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p&&p&  四季昼夜时差变化明显,冬季最长夜间时间达13个小时,夏季最短夜间时间只有7个小时。&/p&&p&  而在二次战役东线战场,战场温度主要在摄氏-10度至-30度之间变动。特别是九兵团发动攻势的11月27日那天,接连下了30多个小时的暴风雪,整个战役期间,气温平均在零下摄氏27度左右,最低达零下30多度,雪积数尺,江河道路冰冻,到12月8日夜,气温更是骤降至零下40多度。&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3&&[&/a&3]&/p&&br&&p&&b&3&/b&&b&、政治考量&/b&&/p&&p&  双方都不愿扩大战争,都想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因此苏联只是偷偷摸摸地派出空军掩护志愿军的交通线;而美国也无意将战火燃向中国本土,即使其空军遭到较大的损失,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越过鸭绿江,对中国境内的机场和补给要点实施轰炸。&/p&&br&&p&&b&(二)对作战带来的影响&/b&&/p&&p&&b&1&/b&&b&、对战役行动的影响&/b&&/p&&p&&b&(1)中朝军的运动战和游击战特长无法发挥:&/b&&/p&&p&  因为地幅狭小,志愿军难以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因为半岛三面临海,难以像越南战争中的北越一样,通过“胡志明小道”,对敌后的游击队进行补充和支援,加上朝鲜物产贫瘠,导致游击队因粮食问题与群众矛盾不断激化,最后被韩军与群众配合剿灭&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4&&[&/a&4]。&/p&&br&&p&&b&(2)美军的机械化作战特长&/b&&b&难以&/b&&b&发挥:&/b&&/p&&p&  因为半岛地形复杂,道路稀少,美军的机械化兵器难以展开,机械化的优势难以施展,而在中朝军已有防备的情况下,实施登陆作战难度也很大。&/p&&br&&p&&b&  (3)利守不利攻:&/b&&/p&&p&  因为半岛地形狭窄,少量兵力即可形成严密而大纵深的防线,攻击一方在突破一条防线之后,马上面临着下一条防线,总体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p&&br&&p&&b&2&/b&&b&、对战斗行动的影响&/b&&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5&&[&/a&5]&/p&&p&&b&(1)对机动的影响&/b&&/p&&p&  坦克只能沿道路通行。因此,进攻的坦克除了在道路上前进之外别无他法,进行防御作战时也只能在道路的两侧摆开四、五辆坦克。&/p&&p&部队行动受道路制约,展开受限制,容易形成纵长队形;而部队相互间联系、协同困难。&/p&&p&总体上不利于机械化的美军,而利于装备轻便的志愿军。志愿军步兵可以很容易地隐蔽企图,进行渗透、穿插和分割,切断联合国军的退路,威胁其侧翼,对其进行各个击破。&/p&&br&&p&&b&(2)对火力的影响&/b&&/p&&p&  在制高点有一定的视界和射界,但死角多;在低地则视界、射界完全受到限制;在发挥火力上,如不是曲射火器,效果很小。在美军的报告中,就提到其自动武器的作用难以发挥,而手榴弹的价值大大凸显&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6&&[&/a&6] 。&/p&&p&  但由于树木少,便于联合国军的监视和观察,便于其高效地发挥空中和地面火力。&/p&&p&总体来说,不利于联合国军步兵武器威力的发挥,但便于其飞机和重炮进行攻击。&/p&&br&&p&&b&(3)对防护的影响&/b&&/p&&p&  水成岩地质便于构筑工事,而反斜面&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7&&[&/a&7]可以躲避直瞄武器的攻击,因此志愿军的坑道战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p&&br&&p&&b&3&/b&&b&、冬季作战的影响&/b&&/p&&p&  对于具有丰富的冬季作战经验,而且作战地区气温并不算太低的西线十三兵团来说,朝鲜的冬季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缺少严寒地区生活经验和防寒被装的九兵团来说,东线战场的严寒就是一场灾难。&/p&&br&&p&&b&(1)对人员的影响:&/b&&/p&&p&  容易患上呼吸道的疾病,病症从重感冒到肺炎都有,如不及时控制容易造成大规模传染。第二次战役东线的美陆战一师约有20%的士兵染上呼吸道疾病&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8&&[&/a&8],而从西方的资料来看,因为缺乏营养和卫生保障,第三、第四次战役时我军传染病蔓延,对部队战斗力造成了严重损害&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9&&[&/a&9]。&/p&&p&  过低的温度使人的判断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暂时性的“休克”。&/p&&p&  冻伤,尤其是四肢的冻伤,导致士兵无法行军或操作武器,极大地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p&&p&对作为进攻方,而且缺乏防寒被服,防寒设施(&i&美军飞机对村庄、矿洞等可用于休息隐蔽的设施进行了疯狂的破坏&/i&)的九兵团来说,受伤基本等于死亡。即便被救助后送,遥远的回程路上没有防寒被服,伤员也支持不了多久。&/p&&br&&p&&b&(2)对武器装备的影响&/b&&/p&&p&  九兵团配备的迫击炮70%无法使用,许多步枪、机枪枪栓被冻无法击发,轻机枪必须时常拨动枪机撞针才能保证随时都能打响,能有效使用的武器只有步枪、冲锋枪、刺刀和手榴弹,通信联络极不顺畅。&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0&&[&/a&3]&/p&&p&  而严寒对美陆战一师武器性能的影响并不算太大:&/p&&blockquote&  M1步枪、机枪、以及75mm无后坐力炮的性能依旧十分良好,部分勃朗宁自动步枪无法连发射击,105mm榴弹射击速度显著降低,迫击炮和卡宾枪易出故障,手雷因插梢冻结而难以使用,火箭筒的弹药在最初几天就冻裂了;车辆熄火过久就会出现发动机水箱冻裂等等。&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1&&[&/a&8]&/blockquote&&br&&p&  (3)对部队的&b&机动和防御&/b&的影响&/p&&p&  夜晚时间较长,有助于志愿军的夜间行动。&/p&&p&  土地冻结导致构筑工事的难度增大,作业效率仅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p&&p&  河流表面封冻,不构成部队行动的障碍,这也是缺少渡河工具的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能快速发展进攻的原因,否则东西向的水系将成为联合国军抵挡志愿军攻击的有利防线。&/p&&p&  而朝鲜冬季干燥少雪的情况也对志愿军更有利,倘若朝鲜像东北一样,积雪厚度动不动就几十厘米的话,不仅部队的机动会受严重影响,,后勤保障的难度亦会成倍增加。&/p&&br&&p&&b&三、双方军队对比&/b&&br&&/p&&br&&p&&b&(一)作战理念和人员素质上的差异&/b&&/p&&p&&b&1&/b&&b&、作战理念上的差异&/b&&/p&&p&&b&(1)志愿军&/b&:以意志和技巧弥补物质力量不足的“穷人战争”&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2&&[&/a&10]&/p&&p&  从诞生起到解放战争胜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军在部队规模、武器配备、训练水平上都处于劣势,作为弱小一方,要在优势敌人的打击下生存下来并获得胜利,就决不能“&u&乞丐和龙王比宝&/u&”,与敌人正面拼消耗;而是要尽一切的方法,将现有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包括:&/p&&ul&&li&&u&分散敌人的力量&/u&(“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具体操作上有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及在撤离一地时留置大量的游击队牵制敌人);&br&&/li&&li&&u&集中自己的力量&/u&(“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br&&/li&&li&&u&并将力量发挥到极限&/u&(“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政工制度在这一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br&&/li&&li&&u&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u&(“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趁暂七师部队未展开,火炮未进入阵地的时机对其进行突袭);&br&&/li&&li&&u&对敌人最软弱的部位实施打击&/u&(“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br&&/li&&li&&u&给予敌尽量大的损失&/u&(“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为达到歼灭的目的,我军以包围迂回战术防敌逃跑);&br&&/li&&li&&u&以此达到改变战局的目的&/u&(“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如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就是通过歼敌三个师使敌围剿计划破产,以及解放战争的形势在三大战役歼敌154余万后发生了逆转)。&br&&/li&&/ul&&p&  概括起来,就是&b&运动战&/b&和&b&歼灭战&/b&。&/p&&p&  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运动战和歼灭战均难以有效施展。在前两次战役中,我军利用联合国军的轻敌冒进,以运动战的方法打了其一个措手不及,但之后就因为朝鲜地幅的限制,美空军的强力压制,以及补给的困难而无法实施运动战;而歼灭战也基本只能对韩军实施,对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远高于国民党军的美军,也仅前两次战役有歼其一个团战斗队和重创一个团的战绩,对战局的改变无根本影响,而第五次战役之后提出的“零敲牛皮糖”,则更是名为歼灭战而实为消耗战。&/p&&p&  但是,实施歼灭战的一些手段,如穿插分割、断敌后路的做法,却极大地动摇了美军的战斗决心,迫使美军在火力极占优势的情况下,接连败退。&/p&&br&&p&&b&(2)美军&/b&:享有压倒性的物质优势,并能对物质资源作最有效使用的“富人战争”&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3&&[&/a&11]&/p&&ul&&li&&b&以“科学管理”为指导:&/b&&br&&/li&&/ul&&p&  发源于美国,并得到普遍应用的“科学管理”,要求对每一个层面的执行者的一切行动事先都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加以严密的控制。在这种管理方法中,人更像是一种机器,主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限制。&/p&&ul&&li&&b&重计划轻应变:&/b&&br&&/li&&/ul&&p&  而这种“管理主义”也深深地渗到了美军的骨子里,过于重视准则、计划、控制,有一种企图事先预知每一种情况,并对行为模式作详细规定的趋势;而忽视指挥官的自主权,导致指挥官行动自由受限,难以依照实际状况来处理问题,有一种轻视奇袭、运动和紧急应变措施的显著趋势。&/p&&ul&&li&&b&正面作战无可匹敌:&/b&&br&&/li&&/ul&&p&  反映到作战中就是美军各级组织责任明确,后勤保障到位,各军兵种间配合严密,火力发挥堪称完美,再加上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因此在正面作战中对志愿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p&&ul&&li&&b&缺少应变能力,难以抓住战机:&/b&&br&&/li&&/ul&&p&  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作战中习惯按部就班,缺乏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难以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进攻时&u&习惯一线平推&/u&,因此在其火力与机动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也无法给对手造成毁灭性打击(如在第五次战役中仅歼灭了180师一个师)。&/p&&ul&&li&&b&缺乏主动精神,坐以待毙:&/b&&br&&/li&&/ul&&p&  防御中如侧后部受敌威胁,第一反应不是对孤军深入之敌实施果断的反击,而是迅速收缩阵地以保持防线的连贯,因此前三次战役时才会在志愿军的运动战和穿插战的攻势之下接连败退。&/p&&p&  倘若当时的美军能放弃建立连贯防线的执念,而效仿苏德战争中德军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做法,在其部队的阵地攻防能力占优的情况之下,先是故意放开一个缺口,引诱中朝联军突破部队深入,而后迅速封闭突破口,孤立突破部队并消灭之;如进展顺利,还可以进一步对对手战线上因兵力骤损而出现的空档进行快速突贯。幸好美军的素养就是比德军低一个档次,否则历史恐怕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太幸运了!&/p&&br&&p&&b&2&/b&&b&、人员素质上的差异&/b&&/p&&p&&b&(1&/b&&b&)战斗精神上的差异&/b&&/p&&p&  虽然在价值观上有着根本的差异,但志愿军和美军都是顽强而勇敢的军队。&/p&&br&&ul&&li&&b&为信仰而战的志愿军:&/b&&br&&/li&&/ul&&p&  志愿军战士多来自于战乱中挣扎于饥饿和死亡边缘的农民,因此有着坚韧顽强、轻视生命的特性,参军之后,在政工系统的教育之下,树立了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满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有着极为顽强的战斗意志:&/p&&p&  极能坚持,即使部队伤亡惨重,但仍能保有相当的士气,迅速展开下一轮攻击;&/p&&p&  极能忍耐,在饥寒交迫、疫病流行和敌强大的火力之下仍能坚持奋战;&/p&&p&  极能冒险,能完成敌后侦察、纵深穿插、坚守坑道等危险性极高,极考验意志的任务;&/p&&p&  极能拼命,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事迹屡见不鲜。&/p&&br&&ul&&li&&b&为责任而战的美军:&/b&&br&&/li&&/ul&&p&  与志愿军战士相比,美军官兵的生活无疑是极为幸福的,从小无忧无虑,当兵之后也是少爷兵,“甚至连擦自己的皮鞋也要找人代劳”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4&&[&/a&12],这样的美好生活无疑使他们充满了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但是在社会熏陶和军队教育之下形成的责任感,要求他们“绝不自愿投降。如果负责指挥,只要部属还有抵抗能力,绝不下令投降”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5&&[&/a&13],在与志愿军的作战中,大部分情况下也都能坚守岗位,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战斗,但在出现补给耗尽、指挥官阵亡或火力支援中断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发生动摇&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6&&[&/a&14],而彭德怀元帅也有评价:
“美军较强,死多活少”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7&&[&/a&15]。&/p&&br&&p&&b&(2&/b&&b&)人员培养上的差异&/b&&/p&&ul&&li&&b&依赖战场经验的志愿军:&/b&&br&&/li&&/ul&&p&  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我军已历经20多年的战争考验,从上到下都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磨炼出了敏锐的战场嗅觉;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低下&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8&&[&/a&16],缺乏成体系的作战理论、战术方法和训练模式。无论是士兵还是指挥员的训练,都缺乏系统性,平时主要依靠经验更为丰富的上级和老兵的传授和指导,需要时则开办各种训练班以突击培训的方式培养技术骨干&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19&&[&/a&17](现在还很喜欢这么干,动不动就成立集训队);连排一级多以召开“诸葛亮会”的方法来研究战术,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而指挥员的集训则主要是交流各自的战争经验,而甚少理论的讲解和提炼&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0&&[&/a&18]。&/p&&p&  而这种依赖以往经验,“在战术上一再沿用敌人已熟悉的老套路”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1&&[&/a&19]的做法,导致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就很难再给美军以大的打击。&/p&&p&  同时由于战前中下级军官大规模转业&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2&&[&/a&20],作战中军官伤亡率高的原因,损失了一个军官后很难马上找到合格的接替者,因此志愿军的指挥官对新岗位所需的适应时间较长,实际作战中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经常派遣上一级单位的副职首长进行具体指导。&/p&&ul&&li&&b&有着正规训练体系的美军:&/b&&br&&/li&&/ul&&p&  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的训练体系虽然暂时还比不上德、英等老牌强军,但也已相当完善了。对于士兵的训练,依靠严格而详细的训练条令来规范,军事技术较为熟练;军官的培养上,则注重逐级培训和不同岗位轮换使用,因此其储备充足,指挥官出现伤亡后可以很方便地从其他岗位挑选合格的接替者;与志愿军不同的是,美军还以经验丰富的军士长辅助,使得美军军官在经验和资历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指挥,不会因“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而导致战斗力大打折扣。&/p&&p&  同时美军军官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自由开明的氛围,也使其能较快适应新情况,我军学者徐焰就评价道:&/p&&blockquote&  “美军虽然陆战经验不多,其军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却比较高,其国内军内又有较为自由地争论探讨、大胆揭露己方缺点的习惯……其改进战术之快,一时出乎我方意料之外。结果在运动战后期,志愿军就出现了想近战——难以接近敌人,打夜战——当夜不能消化,力求速决——一时又僵持难下的局面。”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3&&[&/a&19]&/blockquote&&br&&p&&b&(3&/b&&b&)指挥系统上的差异&/b&&/p&&p&  总体来说,志愿军的指挥系统还十分原始粗糙,与现代化军队的标准相距甚远;而美军的指挥系统则由于过于精细而变得刻板,以致损害了部队灵活应变的能力&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4&&[&/a&21],因此在二战德军看来,当时美军的指挥系统“尚不能适应现代战争”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5&&[&/a&11]。&/p&&br&&p&&b&(a&/b&&b&)志愿军&/b&&/p&&ul&&li&&b&指挥&/b&&b&粗糙原始,过于依赖指挥员能力&/b&&br&&/li&&/ul&&p&  志愿军指挥战斗&u&过于依赖指挥员的经验与直觉&/u&,司令部基本上只是被动地落实指挥员的指示,而缺乏主动研究形势和提出建议的职能,苏军顾问就有评价说:&/p&&blockquote&“司令部不是真正的指挥机关,没有被赋予相应的权力,在部队中没有威信。”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6&&[&/a&22]&/blockquote&&p&  而在这种&u&粗糙原始&/u&的指挥系统之下,是粗糙原始的指挥方式,在战前组织战斗时,“进攻的和防守的,完全带有原始的特点,没有进行预先侦察,勘测地形和组织协同动作”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7&&[&/a&22];在战斗进行中,“对战斗没进行集中指挥,结果导致战斗自行发展,在战场上部队甚至相互干扰”,“电台是唯一的通信手段。没有使用其他通信。其中包括移动通信。同部队失去联系,都泰然处之,没有一个人着急”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8&&[&/a&22]。这些缺点,在砥平里战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p&&ul&&li&&b&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b&&br&&/li&&/ul&&p&  而在志愿军的作战指挥中,还存在着&u&执行上级命令过于机械&/u&的倾向。可能是由于通信手段的缺乏&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29&&[&/a&23]、对下级指挥员能力的不信任、缺乏强有力的参谋机构、对解放战争前期的“游击习气”矫枉过正等原因,解放战争时我军相当强调对上级计划和命令的无条件坚决执行,通过牺牲下级单位的灵活性来保证战斗按计划发展。&/p&&p&  如林彪就讲过:&/p&&blockquote&  “凡是已经开始并正在进行中的战斗,则必须坚决打下去……如果继续坚持打下去,即令打不下也至多是多一点伤亡,但绝大多数场合是能够取得胜利的。战役指挥员的顽强性,就表现在这种时候。”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BD%E6%8A%8A%E7%BE%8E%E5%86%9B%E6%89%93%E5%BE%97%E9%82%A3%E4%B9%88%E9%9A%BE%E7%9C%8B.doc#_edn30&&[&/a&24]&br&  “其次当我们布置好了,准备好了,火力配备好了,包抄到了,攻击开始了,这时,&u&就照原订计划硬干下去&/u&。一切战术中最重要的战术就是&b&死打&/b&,坚决的牺牲才能换得更少的牺牲,十六师这一点是很好的,&u&连打七次冲锋&/u&,这是光荣的,就是打不下来,也锻炼了部队……在战术动作上,必须有这种&b&蛮干精神&/b&,何况今天比前不同了,打了以后就有补充,必须拼命打,打破七次冲锋的记录,除非上面有命令不打。上面不理智的情况较少的,&b&要你们打,你们只管拼命打&/b&,一定能打好,至多亦不会产生很困难的问题的。去年提出的拼命仗,就是指这种经过准备以后的死打。” &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9D%E9%B2%9C%E6%88%98%E4%BA%89%E6%88%91%E4%BB%AC%E4%B8%BA%E4%BB%80%E4%B9%88%E8%8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金钱包正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