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三国志11修改器威力加强版,抓到了诸葛亮,他的忠诚已经掉到20了,可他还不投降,诸葛亮老婆黄月英不在我

& 老奸巨滑司马懿放诸葛亮一马
查看: 4371|回复: 18
UID1693673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1积分371金钱1005 荣誉11 人气0 在线时间6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 积分
帖子精华1积分371金钱1005 荣誉11 人气0 评议0
22:24:40 上传
司马懿简历
公元251年9月19日,司马懿死。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舞阳侯。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高祖为司马钧,汉安帝时为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司马防为京兆尹。正如司马懿之孙司马炎所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曾一度拒绝他的授予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乘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死。265年,司马懿次子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懿为高祖宣帝。
“空城计”为什么得逞?其实是司马懿故意放走诸葛亮
谁都听过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估计各位从小时侯就心里纳闷:那个司马懿为什么竟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难道他真就那么弱智?司马懿与诸葛亮屡屡交锋,互有胜负,显然智力不比诸葛孔明低到哪儿去。似乎不能仅仅用“多疑”二字作为司马懿突然撤兵的惟一理由。那样,似乎总显得过于草率了,况且也难圆其说。连一个中等智商的人,只要他稍微地去想一想,比如,派出一支小部队先行攻入城去试探一下;或干脆派大兵先将空城包围起来再说(反止他司马懿手下带着十五万大兵,而当时蜀方正遭惨败,已不可能组织起任何强大的反击了),倒要瞧你诸葛亮这琴,究竟能弹到几时?
这些个连我们普通人都能想得到的、显而易见的现成办法,那一向以能征善战且老谋深算著称的司马懿,竟然全都没有想到。面对眼前的那座小小空城,司马懿所做出的惟一反应竟是——退兵!太反常了!而这反常行为的背后,莫非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道的玄机?
司马懿在“空城”一役中的反常举措,或许只有在那小小“空城”之外的更大空间里,我们才能寻找到合理的解说。
我们知道,司马懿这个人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满着艰险的。他时常遭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牵制。曹操在世时,就对司马懿一向很有戒心。他曾对华歆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即位后,司马懿一度被新主重用,青云直上,做官做到了骠骑大将军。后来到了曹睿做皇帝时,司马懿领兵与诸葛亮对垒,在战场上成为诸葛亮的劲敌。战场上的数度交锋,诸葛亮是充分领教过司马懿的厉害的。但中国人的“聪明”就体现在,打仗也好,竞争也罢,不喜欢凭“实力”,不喜欢靠“真本事”。好比这诸葛亮吧,他就不太愿真刀真枪地去跟司马懿干。这诸葛亮每每遇到强劲敌手时,通常更喜欢跟对手搞阴谋。这不,他仅是利用曹睿对司马懿的猜疑,稍稍使了那么点儿坏,就把这堂堂的司马大将军给拉下了马。
诸葛亮使出的坏点子叫“反间计”。他派人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谋反的谣言,同时又四处张贴司马懿兴师废君的榜文告示。曹睿果然信以为真。而朝中司马懿的那班同僚们,像很多中国人这种时候通常都会表现的那样,纷纷地对他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真正肯替他求情说话的,极少。幸亏大将军曹真可惜他司马懿是个难得人才,上奏力保,司马懿才侥幸捡了一条命。但那显赫的职位自然是保不住的,他便只得回家去养老了。
风云变幻,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败曹军,曹魏全军上上下下,没有人能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着,曹魏的江山就危险了。
魏国面临着的严重危机,使魏主决定重新起用司马懿。而那本来已打算着要老死家乡的司马懿,在这曹魏国难当头之际,竟然戏剧性地时来运转了。
司马懿是何等样人。经此大起大落,他何尝还不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能临危授命被任命为 “平西都督”,在某种意义上讲,竟全靠的是诸葛亮的“功劳 ”。因为满朝的文武,此时只有他司马懿可在疆场上与诸葛亮去一较高低。有诸葛亮一天在,他司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敌就奈何他不得。而如果哪天诸葛亮一旦不在了……
在“空城”里虚张声势的诸葛亮虽然势单力孤,此时虽正是歼之灭之的大好时机,但老于世故、深谋远虑的司马懿,这时候却不能不去考虑许多战场之外的东西,比如,在一旦魏军大获全胜灭掉蜀国后,自己个人的生死存亡。很显然,一旦抓住了诸葛亮,魏国面临的大敌也就不复存在了。既然魏国不再有致命的死敌,自己也便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就很可能会在动不动就激烈地“内耗”的朝廷中,再一次被政敌们置之死地。
中国的事儿往往就是这样,很多东西不是干不成的,而是当事人出于各自的某些切身的利害考虑,有意地设置障碍,成心地不愿去干成它。而在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内耗”,也向来都是一道异常可怕的“风景”。老于世故的“人精”司马懿,又如何敢无视之?断然地决定不进“空城”,放宿敌诸葛孔明一马,岂不是同时也就为自己留出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朝中残酷的倾轧与“内耗”,或许不能不成为这位“平西都督”作出一项决定时,无法不时时去反复掂量与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是他的“工作环境与背景”。他司马大将军虽已赶到了“空城”的城下,虽已眼看着胜券在握了,但就在此时,我们看到的却是,书中的司马懿,竟突如其来地下令撤兵了。
司马懿一生老谋深算,最终篡了曹魏江山
司马懿在战场上与诸葛亮多年对抗,史家谓之&兵动若神,谋无再计&;不过,在人生的战场上却不光只有战争而已,封建官场内部的权力争斗也算是其中之一,应用欺骗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屡见不鲜,政权内部的权力争斗更是残酷,兵不厌诈更是被运用到极至,像司马懿就是个中好手之一。他最为擅长的就是装病,可以说是兵不厌诈的具体运用,也是在斗争中屡试不爽的韬略。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其祖父为颖川太守,其父司马防为京兆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少年时的司马懿即聪明多谋略,博学洽闻,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南阳太守杨俊以善于知人闻名,见了少年司马懿后,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青年司马懿也是名声在外,时任冀州别驾的崔琰就非常推崇司马懿的才能,他与司马懿之兄司马朗关系很好,有一次崔琰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英断,有胆有识,你可比不上啊。&
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任汉司空的曹操也耳闻司马懿之名,正当用人之际,便派人征召他作司空府的从官。司马懿此时当然已经洞悉汉朝已经衰微,朝中大权落入曹操之手,可是,他一个世家大族之后又怎能去辅佐曹操呢?因为他知道曹操乃宦官之后,再一点,此时局势或许尚不是特别明朗,司马懿也是想继续观望一段时间,再作决定。因此司马懿借口患有风痹,不能正常活动,就把这事给推辞了。
司马懿隐藏野心 与曹操斗法
曹操自己就奸诈百端,而且也知道自己的名声不怎么好,马上就想到这是司马懿的借口而已,感到司马懿辞不应辟召是对他的大不敬,自然非常恼怒。他立刻就派人扮作刺客,去验证司马懿是否真有风痹。刺客于夜深人静时,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所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司马懿知道此时自己如果反抗,即便侥幸逃得过刺客的手,也逃不出曹操的手,左右一样是死,他索性坚卧床上不起,装着风痹瘫痪的样子,面对利刃,丝毫不为所动。刺客见状认定是真风痹无疑,收起利剑,扬长而去了。尽管曹操诡诈无比,还是被这位青年蒙混过去。他的这一着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需要有对刺客来头和用意的准确判断,需要有在仓促之间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又需要有面对利刃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精神,方可演出这场险剧。还有一次,司马懿叫人在院子里晒书,忽然天降大雨,嗜书如命的司马懿一时忘了自己在装病,便起身到院子里收书。结果被一名侍女看到了,他便叫夫人被这名侍女勒死灭口。司马懿装病装的很到家,连最狡诈的曹操也被他欺瞒过去。可是病也会有好的时候,曹操却一直没有忘记他。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曹操为丞相,再次征召他为文学掾,并给使者下令说:&司马懿如再迁延盘桓,不肯应召,就把他抓来见我。&司马懿上次宁死不肯应召,只是因为自视为世代簪缨贵族,耻于为汉室奸臣效力,然而此时曹操掌握政权已成定局,曹氏代汉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不应召就会有大祸临头,司马懿审时度势,乖乖的应召了。
曹操见到司马懿,很是高兴,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不久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后又升为主簿,并让他和魏太子曹丕游处,以增加太子的阅历和学识。曹操对他的才干很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他听说司马懿有& 狼顾相&。为了加以验证,不露声色地召其前行,又出其不意地命他向后看,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被验证果然有&狼顾相&,据说狼惧怕被袭击,走动时常常回头看,人若反顾有异相,如同狼的动作,即谓之&狼顾&。司马懿的所谓&狼顾相&也许是他为人机密灵活而多疑忌所形成的习惯动作。曹操对此却十分厌恶,他又察知司马懿有所谓&雄豪志&,即有潜在的政治野心,加之又曾梦见三马共食一槽,槽与曹同音。预示司马氏将侵蚀曹氏权柄。于是,更加猜疑司马懿;他忧心忡忡地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终将不甘心位居臣下。你接管政权后,他必将干预。&但曹丕与司马懿私交甚好,不仅听不进父亲的警告,还多方面保护司马懿使他免于被害。司马懿敏感地觉察到曹操对他的猜疑,马上采取了巧妙的对策。即表现出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漠然视之。而&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完全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孜孜于琐碎事务和眼前利益者之所为。曹操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没发现司马懿有任何政治上的野心,也没有丝毫不轨的地方,这才放松了对他的防范。司马懿以自己的机警终于得以在曹操手下安然无恙。
曹操死后,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建安二十五年?200年十月,汉献帝禅位于魏文帝曹丕,司马懿被任命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二年?221年,罢督军,迁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五年 ?224年改封向乡侯加给事中,录尚书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去。司马懿与曹真、陈群同受顾命辅政,魏明帝曹睿继立,司马懿改封为舞阳侯,迁骠骑将军。他的权势和声望进一步提高了。
司马懿的军事韬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将关羽攻曹仁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于禁被俘,庞德被斩,曹操欲自许迁都避关羽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可联合孙权牵制关羽。孙权果然因为觊觎荆州而袭击关羽后方。
司马懿于太和五年(231年)、青龙二年(234年)曾两度亲自率兵抗击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司马懿采取据险坚守,蜀军果然粮尽而自退。诸葛亮这两次的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在此之后,司马懿成为曹魏政权的中流砥柱,地位日益提高。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魏明帝下诏命司马懿驻军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的职权。十二月,新城太守孟达谋反。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出兵,讨平孟达。
孟达原为刘备的宜都太守,因关羽兵败后困守麦城,一向对关羽不满的孟达坐视不救,还阻拦刘备义子刘封出兵救援,以致关羽被东吴生擒后杀死。最重桃园结义情的刘备焉能放过他,他只好率部曲四千余家叛蜀降魏,当时是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大喜,加拜散骑常传,领新城太守,甚为宠信。曹丕死后,孟达虽然降魏后受到宠幸,心却还在蜀国。此时刘备也早已病死白帝城,诸葛亮便多次和他通信,招他回蜀。和他毗邻的魏兴太守申仪和孟达不和,偷偷把他的情况密报朝廷,策言其必反。孟达虽然一心想归蜀,却还是担心诸葛亮会算他的后帐,又连通东吴,作为自己的退路,一时归蜀还是降吴,犹豫不决。蜀相诸葛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申仪,因漏泄其谋,达闻谋泄,将举兵&。孟达与诸葛亮的秘密书信来往如此频繁,加之诸葛亮为促使其反魏故意泄露消息,这就难以保住机密,遂被司马懿所派的暗探侦察得知。司马懿要孟达入朝,孟达惧怕不敢前往,于是决定反魏降蜀。
司马懿料定孟达必反,便火速带兵潜行,要在孟达犹疑观望之际解决他,为了拖延时间,他派人给孟达送去一封信,表明自己对他并无疑心,让他不要介意流言飞语,信上说:“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今宣露,此殆易知耳。”司马懿此计果然奏效,孟达得书大喜,认为司马懿对他并不怀疑,因而犹豫不决,放慢了叛魏降蜀的速度。这就给司马懿争取了调兵遣将的必要时间。但诸将却认为孟达与孙、刘双方均有勾结,宜观望而后动。司马懿一概不听,他说:&孟达无信义,其反无疑。只是暂时尚犹疑,应当乘其未定而促决之。于是倍道兼行,八日到其所据上庸城下。此时东吴和西蜀都派出兵马救援孟达,司马懿派手下大将分道拒之,自己率主力攻打上庸城。
孟达没有料到司马懿会不上奏朝廷便率兵前来,诸葛亮屡次提醒他,敦促他马上归蜀,孟达却不以为意,他给诸葛亮写信说:&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复,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事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正当他以为计策万全时,司马懿已兵临城下。孟达惊惶失措。派人告知诸葛亮,惊叹道:&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司马懿率兵破除了孟大设在城外的木栅,便分成八路攻城,昼夜不停,十六天后,城内支持不住,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开门出降,孟达兵败被杀。司马懿俘获万余人凯旋而归宛。魏兴太守申仪自以久在边镇,便独断专行,&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朝廷不能制。司马懿便乘申仪亲来祝贺之际,把他抓起来,送回京城治罪。
太和四年?230年,魏朝廷加司马懿为大都督,假黄钺。命他与曹真伐蜀。与进攻孟达急速猛厉的策略相比,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却稳如泰山,谨慎行事,持重相抗。
十二月魏明帝命令司马懿移镇关中,让他便道赴镇,不必回朝复命。司马懿刚到白屋,魏明帝病危,三日之内,诏书五至,催他回京。司马懿听说皇帝病危,从白屋乘追锋车一日夜行四百里,赶到京城,在嘉福殿卧室内拜见气息奄奄的魏明帝。魏明帝拉着司马懿的手,将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明帝忍死等待司马懿,交付给他大事后便死去了,司马懿和曹爽遵遗嘱立齐王曹芳为帝。
司马懿老奸巨滑,装病篡权
齐王曹芳即帝位后,身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迁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并由大将军升任太尉。与曹爽各统兵三千人,共同执掌朝政。轮番在殿中值班。并受到乘舆上殿的特殊优待。辅政之初,曹爽因司马懿是自己的父辈,兼且德高望重,故引身卑下,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帝下诏,表面推崇司马懿,从太尉转为太傅。外示尊崇,而夺其实权。使尚书奏事,先经曹爽。大权遂为其所专。曹爽又以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无比。何曼、邓飏、李胜、丁谧等,为人华而不实,魏明帝在世深加抑黜,曹爽却任为心腹。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太傅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还。
曹爽及其党羽专制朝政,胡作非为。将洛阳野田、典农部桑田数百顷等国有土地分割占为私产。并承势窃取官物,向州郡敲诈勒索。曹爽的饮食车服,比于魏帝。妻妾成群,还不满足,又私取先帝才人及良家子女为伎乐。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将太后迁于永宁宫,进一步专擅了朝政。兄弟并典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他们认为司马懿病重,不足为患,遂有无君之心。策划密室,图危社稷,约期举事。曹爽-伙的作为引起朝野的不满。人们以民谣谚语斥责曹爽的同党:&何、邓、丁,乱京城。&
司马懿失去军权后,知道曹爽猜忌自己,便又故伎重演,闭门装起病来,既不上朝,也不参与朝廷大事。曹爽贵族子弟习性,喜欢出城打猎,有时出城几天也不回来,他的手下屡次劝他不要留宿城外,以免城中发生军事政变。曹爽笑道:&我军权在握,有什么可怕的。&此人见自己劝不动,便又托曹爽的弟弟苦劝,曹爽从此收敛了许多。司马懿见计策收效不大,索性佯称病危。曹爽听到这消息后,自然欢喜异常,但也不敢相信,恰好河南尹李胜,经曹爽的表荐,回归故乡为荆州刺史,曹爽便让李胜假借去太傅府辞行,一探究竟。李胜在司马懿卧室里见到司马懿,司马懿勉强坐起,手拿衣服要穿上,衣服却从手中滑落下来。司马懿又指着口,意思口渴,丫鬟拿来粥后,司马懿竟然拿不住碗,粥淌满胸口。李胜见状说道:&大家都以为太傅是旧病复发,没想到病得这样重。&司马懿故意装出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李胜便说:&太傅,下官奉调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喘息说:&并州嘛......君受屈此州,地近朔方,须好好防备。&李胜纠正道:&是荆州,并非是并州。&司马懿故意错说:&君是从并州来吗﹖&李胜又重复一遍说:&现奉调为荆州刺史。&司马懿似乎听清楚了,笑说道:&我年老体衰,又卧病在床,马上就要死了。我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才浅识短,望君等念我旧情,多多照顾。 &李胜回去后见到曹爽,把司马懿的情况报告给了曹爽,他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巳经分离,无须顾虑了。&第二天又对别人说:&太傅的病好不了了,真叫人感伤。&曹爽认定司马懿旦夕即死,心里彻底解除了防备。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爽兄弟以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为借口,带着御林军又离开京城去打猎了。一直装病等待时机的司马懿立即召集旧部发动了政变,他派儿子司马师屯兵司马门,占领了宫廷,然后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亲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屯于洛水浮桥。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表中尽数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则专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殿中宿卫,易以私人&等罪。曹芳看完,交与曹爽,曹爽看罢,目瞪口呆,立刻面如土色。其实此时曹爽还占据上风,他有天子在握,完全可以用天子的名义号召各地勤王,而他自己手中的御林军也完全可以一战,胜负之数尚未可知。可他却被司马懿的声望吓倒了,司马懿料定他是&驽马恋栈豆&,所以一面逼他交出兵权,一面又指着洛水发誓:曹爽只要交出兵权,不但保证人身安全,还让他以列侯归第,富贵终生。曹爽不敢和老谋深算、久经沙场的司马懿决战,又相信&太傅老成重望,谅不会食言&,便不采纳手下桓范等人让他调兵攻打京城的建议,乖乖地交出皇帝和部队。结果他不但被杀,而且和手下死党都被以谋反大罪灭了三族。司马懿借此机会,不但消灭了曹爽,而且把朝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曹操一生辛苦夺来的江山又从此转到司马懿手上。
司马懿重返权力宝座后,眼前依然有许多难题有待处理。像重臣之一的征东将军王凌,就非常反对司马懿的专权,不久便举兵作乱。司马懿得知这次若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失去既得的权力。因此,他先向天下公布王凌的罪状,并宣称王凌若肯归降,便既往不究,还派人送一封恳切留用的信函给王凌。如此把王凌的心理扰乱后,就一举率领大军征讨,王凌自然不敌。王凌归顺后,便拿出司马懿给他的信函,希望免于死罪,& 这不是违反了当初的约定吗﹖&但一切都已大迟了,王凌又成为败在司马懿手中那张兵不厌诈的牌上的一个。
论坛长期潜水人员
UID152583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12金钱406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61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12金钱406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说什么空城计是死马为了怕被夺权所以放诸葛一马,这也太old了,我十年前看过的帖子啊
通直散骑侍郎正六位上 因蘇家守護代
UID180422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480金钱4187 荣誉26 人气2 在线时间684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4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480金钱4187 荣誉26 人气2 评议0
回复 #2 hading 的帖子
100年前的京剧就这样唱了& && && && && && && && && && && && && && && &&&
?Genio! ?Genio! ?Genio! Ta-ta-ta-ta-ta-ta-ta-ta... Gooooool... Gooooool... ?Quiero llorar! ?Dios Santo, viva el fútbol!
UID2979044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64金钱3693 荣誉4 人气0 在线时间1740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64金钱3693 荣誉4 人气0 评议0
YY的够可以
UID1490883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934金钱2546 荣誉1 人气3 在线时间820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9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934金钱2546 荣誉1 人气3 评议0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那些老是被人平反或者说被低估的武将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并非被吹得那么好听
干掉英特尔!气死英伟达
UID2726185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29金钱405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994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29金钱405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战争首先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分析历史和历史人物,尤其是那些有着突出作用的历史人物,不能不考虑政治因素,也就是说,研究历史一定要懂政治。
关键是,真的有空城计?
UID1697608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50金钱154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0金钱154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真的是好剧本 哈哈 改写三国吧。
好习惯是痛苦的,坏习惯是很爽滴
UID154410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802金钱1140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72 小时评议0
头像被屏蔽
帖子精华0积分802金钱1140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UID2256617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13金钱67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06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13金钱67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其实讨论演义的话讲政治就无意义了~讲历史的话……空城计有没有都不知道~~司马奸诈这是人所共知的~但要说司马在曹操时代就计划篡曹这也太夸张了,野心是有的~但一开始绝对不会那么大~这也是后来时事造就的结果,如果不是魏主无能,估计司马也的目标也就是个三公罢了~何况两国实力上的差距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杀了诸葛也就是加快了蜀的灭亡,绝不会快到诸葛一死蜀国就马上土崩瓦解的地步~你看后来诸葛病死~蜀国自己还闹了个内乱~司马也没能立马把蜀给灭了~
UID2215825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2885 荣誉5 人气26 在线时间168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2885 荣誉5 人气26 评议0
空城计都是假的、在这里胡说八道!你说你不懂别侮辱历史!发三国正史让人删 有人在这里胡说八道怎么不删了?
UID2753330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47金钱569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47金钱569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晕,楼主你要是讨论的话你可以去百度贴吧,那里什么都可以说的,不明白就是为什么版主还不来锁这个帖子?
UID620625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07金钱892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26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07金钱892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意淫贴+历史帖~~~~~~~~~~~~~
UID1586756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80金钱543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9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80金钱543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空城计没有的……
赵云倒是玩过空营计...
草船借箭有,不过是从孙X移植到诸葛身上去了而已……
演义多褒蜀
UID2178599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1金钱89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1金钱89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这只不过是三国演义,并不是三国志[伤心啊] [伤心啊] [伤心啊] [伤心啊]
UID1852461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88金钱470 荣誉5 人气0 在线时间1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88金钱470 荣誉5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huangkun0109 于
12:08 发表
战争首先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分析历史和历史人物,尤其是那些有着突出作用的历史人物,不能不考虑政治因素,也就是说,研究历史一定要懂政治。
关键是,真的有空城计? ...
喜欢最后一句,哈哈。。空城计。。罗老儿瞎编的
UID2457268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605金钱1987 荣誉3 人气3 在线时间216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6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05金钱1987 荣誉3 人气3 评议0
锁前留名&&其实有时候人是在无意中达成某项有利于自己条件的 不要把历史人物看得那么全能 也许这只是命运的一次巧合而以
311PVP群 欢迎大家来围观 搅基
UID1855059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60金钱357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46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0金钱357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水贴.......
关于空城计有记载,于郭冲三事里面,只不过很多人不相信!
UID198953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93金钱744 荣誉0 人气8 在线时间11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93金钱744 荣誉0 人气8 评议0
司马到了城下看见空城,第一直觉是中了埋伏,很可能后路被断伏兵将出,所以立刻全军后队变前队退出几十里。这种到城下中埋伏的场面三国里很多,大部分都是惨败。所以司马中计没什么奇怪的。实际上司马撤退后还是中了埋伏,损失很重。这主要还是因为诸葛这边的将领武力值太高的原因,直接被伏军冲出,主将很可能象关羽魏延这种火星人“从密林而出”“冲出苇荡”之类的一刀斩。司马不可能不害怕啊。
[ 本帖最后由 ptmaster 于
04:59 编辑 ]
http://game.ali213.net/attachment.php?aid=1497459&noupdate=yes
UID2753330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47金钱569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47金钱569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到了今天一看,这个帖子还在,实在是无语了,版主锁了吧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1mo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