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好汉请抱拳╭(╯3╰)╮

(/≧▽≦/)我想考高级茶艺师,之前考了中级,试问高级的需要具备哪些报考条件?谢谢各位,越详细越好。另外嘉兴有考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各等级的培训教师应具备茶艺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学经验。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茶艺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实际操作的品茗室。教学培训场地应分别具有讲台、品茗台及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品茗设备;有实际操作训练所需的茶叶、茶具、装饰物,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中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顶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证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3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现场问答等方式,由2~3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员按照技能考核规定各自分别打分取平均分为考核得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备比例: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人;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3,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超过120分钟。初、中、高级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超过50分钟,技师、高级技师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品茗室进行。品茗室设备及用具应包括:①品茗台;②泡茶、饮茶主要用具;③辅助用品;④备水器;⑤备茶器;⑥盛运器;⑦泡茶室;⑧茶室用品;⑨泡茶用水;⑩冲泡用茶及相关用品:⑾茶艺师用品。鉴定场所设备可根据不同等级的考核需要增减。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2)遵纪守法,文明经营;
(3)礼貌待客,热情服务;
(4)真诚守信,一丝不苟;
(5)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2.2基础知识
2.2.1茶文化基本知识
(1)中国用茶的源流
(2)饮茶方法的演变
(3)茶文化的精神
(4)中外饮茶风俗
2.2.2茶叶知识
(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
(3)名茶及其产地
(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5)茶叶保管方法
2.2.3茶具知识
(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2)瓷器茶具
(3)紫砂茶具
(4)其他茶具
2.2.4品茗用水知识
(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
2.2.5茶艺基本知识
(1)品饮要义
(2)冲泡技巧
(3)茶点选配
2.2.6科学饮茶
(1)茶叶主要成分
(2)科学饮茶常识
2.2.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
(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2.2.8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常识
(2)《食品卫生法》常识
(3)《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常识
(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常识
(5)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礼仪1.能做到个人仪容仪表整洁大方2.能够正确使用礼貌服务用语1.仪容、仪表、仪态常识2. 语言应用基本常识
(二)接待1.能够做好营业环境准备2.能够做好营业用具准备3.能够做好茶艺人员准备4.能够主动、热情地接待客人1.环境美常识2.营业用具准备的注意事项3.茶艺人员准备的基本要求4.接待程序基本常识
二、准备与演示
(一)茶艺准备1.能够识别主要茶叶品类并根据泡茶要求准备茶叶品种2.能够完成泡茶用具的准备3.能够完成泡茶用水的准备4.能够完成冲泡用茶相关用品的准备1.茶叶分类、品种、名称知识2.茶具的种类和特征3.泡茶用水的知识4.茶叶、茶具和水质鉴定知识
(二)茶艺演示1.能够在茶叶冲泡时选择合适的水质、水量、水温和冲泡器具2.能够正确演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花茶的冲泡3.能够正确解说上述茶艺的每一步骤4.能够介绍茶汤的品饮方法1.茶艺器具应用知识2.不同茶艺演示要求及注意事项
三、服务与销售
(一)茶事服务1.能够根据顾客状况和季节不同推荐相应的茶饮2.能够适时介绍茶的典故、艺文,激发顾客品茗的兴趣1.人际交流基本技巧2.有关茶的典故和艺文
(二)销售1.能够揣摩顾客心理,适时推介茶叶与茶具2.能够正确使用茶单3.能够熟练完成茶叶茶具的包装4.能够完成茶艺馆的结账工作5.能够指导顾客进行茶叶储藏和保管6.能够指导顾客进行茶具的养护1.茶叶茶具包装知识2.结账基本程序知识3.茶具养护知识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接待(一)礼仪1.能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2.能有效地与顾客沟通1.仪容仪表知识2.服务礼仪中的语言表达艺术3.服务礼仪中的接待艺术
(二)接待能够根据顾客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接待服务
二、 准备与演示
(一)茶艺准备1.能够识别主要茶叶品级2.能够识别常用茶具的质量3.能够正确配置茶艺茶具和布置表演台1.茶叶质量分级知识2.茶具质量知识3.茶艺茶具配备基本知识
(二)茶艺演示1.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薰香、茶挂2.能够担任三种以上茶艺表演的主泡1.茶艺表演场所布置知识2.茶艺表演基本知识
、服务与销售
(一)茶事服务1.能够介绍清饮法和调饮法的不同特点2.能够向顾客介绍中国各地名茶、名泉3.能够解答顾客有关茶艺的问题1.艺术品茗知识2.茶的清饮法和调饮法知识
(二)销售能够根据茶叶、茶具销售情况,提出货品调配建议货品调配知识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礼仪能保持形象自然、得体、高雅,并能正确运用国际礼仪1.人体美学基本知识及交际原则2.外宾接待注意事项3.茶艺专用外语基本知识
(二)接待能够用外语说出主要茶叶、茶具品种的名称,并能用外语对外宾进行简单的问候
二、 准备与演示
(一)茶艺准备1.能够介绍主要名优茶产地及品质特征2.能够介绍主要瓷器茶具的款式及特点3.能够介绍紫砂壶主要制作名家及其特色4.能够正确选用少数民族茶饮的器具、服饰5.能够准备调饮茶的器物1.茶叶品质知识2.茶叶产地知识
(二)茶艺演示1.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2.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3.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1.茶艺表演美学特征知识2.地方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基本知识
三、 服务与销售
(一)茶事服务1.能够掌握茶艺消费者需求特点,适时营造和谐的经营气氛2.能够掌握茶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正确引导顾客消费3.能够介绍茶文化旅游事项1.顾客消费心理学基本知识2.茶文化旅游基本知识
(二)销售1.能够根据季节变化、节假日等特点,制定茶艺馆消费品调配计划2.能够按照茶艺馆要求,参与或初步设计茶事展销活动茶事展示活动常识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茶艺馆布局设计
(一)提出茶艺馆设计要求1.能够提出茶艺馆选址的基本要求2.能够提出茶艺馆的设计建议3.能够提出茶艺馆装饰的不同特色1.茶艺馆选址基本知识2.茶艺馆设计基本知识
(二)茶艺馆布置1.能够根据茶艺馆的风格,布置陈列柜和服务台2.能够主持茶艺馆的主题设计,布置不同风格的品茗室1.茶艺馆布置风格基本知识2.茶艺馆氛围营造基本知识
二、茶艺表演与茶会组织
(一)茶艺表演1.能够担任仿古茶艺表演的主泡2.能够掌握一种外国茶艺的表演3.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介绍茶艺4.能够策划组织茶艺表演活动1.茶艺表演美学特征基本知识2.茶艺表演器具配套基本知识3.茶艺表演动作内涵基本知识4.茶艺专用外语知识
(二)茶会组织能够设计、组织各类中、小型茶会茶会基本知识
三、管理与培训
(一)服务管理1.能够编制茶艺服务程序2.能够制定茶艺服务项目3.能够组织实施茶艺服务4.能够对茶艺师的服务工作进行检查5.能够对茶艺馆的茶叶、茶具进行质量检查6.能够正确处理顾客投诉1.茶艺服务管理知识2.有关法律知识
(二)茶艺培训能够制定并实施茶艺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和教案的编制方法
3.5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一、茶艺服务
(一)茶饮服务1.能够根据顾客要求和经营需要设计茶饮2.能够品评茶叶的等级1.茶饮创新基本原理2.茶叶品评基本知识
(二)茶叶保健服务
1.能够掌握茶叶保健的主要技法2.能够根据顾客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配置保健茶茶叶保健基本知识
二、茶艺创新
(一)茶艺编创1.能够根据需要编创不同茶艺表演,并达到茶艺美学要求2.能够根据茶艺主题,配置新的茶具组合3.能够根据茶艺特色,选配新的茶艺音乐4.能够根据茶艺需要,安排新的服饰布景5.能够用文字阐释新编创的茶艺表演的文化内涵6.能够组织和训练茶艺表演队1.茶艺表演编创基本原理2.茶艺队组织训练基本知识
(二)茶会创新能够设计并组织大型茶会大型茶会创意设计基本知识
三、管理与培训
(一)技术管理1.能够制定茶艺馆经营管理计划2.能够制订茶艺馆营销计划并组织实施3.能够进行成本核算,对茶饮合理定价1.茶艺馆经营管理知识2.茶艺馆营销基本法则3.茶艺馆成本核算知识
(二)人员培训1.能够独立主持茶艺培训工作并编写培训讲义2.能够对初、中、高级茶艺师进行培训3.能够对茶艺技师进行指导1.培训讲义的编写要求2.技能培训教学法基本知识3.茶艺馆人员培训知识
文章转自搜狐社区
涤烦子的个人文集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字太急了!!谢谢各位有才的人了!!!急急急急急急急!!!!
★╓ ̄Ξ〞
1.《论语心得》读后感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扪心自问,我没有达到君子的境界,漫漫人生途中,我会用生命去体会,用行动去感知,用至高无上却又简单至纯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贤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2....;《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在几个夜晚舒心的阅读后,我认为,《于丹论语心得》,这无疑是一本好书。因为她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了一次圣人。这个曾经被捧被批的圣人,因着朝代的更替主权的轮换曾遭受过天与地的对待,然而,他口中的道理却如此亘古不变。这一次,他又借着于丹教授之口,通俗的给了我们一次心灵的洗礼,人性的成长。当然,读《论语心得》,在他人的心得之上取得感触,是比较容易而且盛产的,要把这些感触化成文字,真是写也写不完。下面我就说几个对我工作学习非常有益的感触,与大家分享,共勉。
记得于丹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很不服气对佛像提出抗议,说: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我如梦初醒。做为一个刚迈上自己岗位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常常会在工作中对一些安排充满了怨气,总是会想,那个那个我也可以做,为什么只让我做这个没意思的工作呢。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个人的一种问题,在我们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中,也常常听到朋友们这样的牢骚。刨去青春傍身,年轻气盛,我想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的心胸还不够宽广,对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和虚心的态度。我们急于成功而盲目的与他人胡乱对比,总拿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去和他人顺利对比,不能心平气和的接收他人的辉煌。是啊,书中写的多好,佛像能让千万人去膜拜是因为他曾接受了千刀万剐的考验,而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者,我们还有很多经验等待去积累还有很多技能等着去考验,怎能如此心浮气躁呢?这便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
还有另外一则也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所谓的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呢?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虽然其中映现了封建思想,儒家做派的影子,但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够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快乐的风骨,无不吸引和震撼着我。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不过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我左思右想,悲哀的发现自己无力用事实来说服拥有这样思想的人,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积极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可以获得成功的人。我们的思想永远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气略显浮躁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必须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圣人的智慧就是圣人的智慧,品完后我如此喜悦;圣人的智慧也终归是圣人的智慧,品完之后发现自己如此不足。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保持着一份清醒,我相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温暖照亮整个人生!
《论语心得》读后感
木林森居士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那么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呢?我理解为:平和。
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尤无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来,会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这才是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一开始听说要学于丹教授译的《论语》时,有些意外,2500多年前的学问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上网一查才知道这本书现在多红,孔子他老先生都有些什么伟大的精神啊!这个几乎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古代儒学家,一代宗师,很期待!
从第一节学下来的懵懂到全部学完之后的感触,这本书一再强调《调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可以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是啊,一直是我们对生活要求的太多,还是现实生活对我们要求的太多,原来我们可以活得更简单快乐,自我纯粹!《论语》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以及人生之道七章,论语不变,但于丹教授讲论语的角度正好敲在了21世纪人们的心上,在这个充满物质文明、多钱挂帅的社会里,缺少一种支撑我们处世为人的力量,而于丹教授诠释的论语或多或少带给我们心灵的方向。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里面提到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反之则友偏僻、友善柔、友便忘,指的是对你有益和有利和有害的朋友,朋友还会是你的一面镜子,其实一想,任何人都能成为我们的镜子,反射出美丑善恶,所谓友谊就是能给朋友体谅以及包容,再放大一点,不只是朋友需要我们的体谅,我们的家人、同事,宽容都能让人觉得感激,突然想到公司正在招聘新员工,新人刚加入到一个公司多少都是紧张的、诚惶诚恐,每个人都得经历过这个阶段,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我们那时候也会希望得到帮助,而不会是挑剔,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新员工不知道该怎么做,或是做的不够好,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这个时候,一个微笑或一句帮助的话都会使人感觉温暖,这一点我还做得不够好,所以需要继续调整自己,体谅别人。
这个世界错综复杂,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麻木了人们的道德标准,是非黑白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感谢公司创造了一个让我们自我提高、学习的机会,对我们的心灵,生活有了正确的方向。
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在现今这个物质生活富足的时候,人很容易就被眼前的花花世界蒙蔽了双眼,我不到自己心灵上真正所需要的东西。而于丹论语心得像一股清泉涌入我的心灵,让我学会如何才能过上想过的那种心灵快乐的日子。
幸福是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非常的富有,却总是党政军有让他感到不平衡的事,为什么有的人非常的贫困,却还是够活出自己的精彩。用于丹的一句旅顺就是: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了。其实有时候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但这并不是指有钱就不好,关键是看你自己的内心,怎样做到不被富足的生活盅惑;也不是说贫困的人就会很快乐,那我们大家就都安于现状,能够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关键是能够在贫困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说起理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特别是许多年轻人,都希望能够一下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然后开创自己的公司干一翻大事业。甚至夸下海口要像比尔•盖茨那样做世界首富。我们缺的不是这种伟大理想。但是缺乏到达的那些切实的道路。我们要找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定我们的人生坐标。
于丹把繁复的文言文用现代的写作手法描绘出来,加上生动的典故,让我深刻体会到快乐生活的真谛。也让我明白,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提高生活质量,感受人生乐趣
在学《于丹〈论语〉心得》后让我更加懂得对生活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要笑看人生,以和平的心丰收迎接新的一天,把饱满热情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在实现生活中不怨天忧人,不做盲目攀比,要有理想,有追求,是我们起码的生活方向。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生活,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积极进取。
修身养性,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学习了“于丹《论语》”心得让我们了解了过去,让我们知道了当今的生活,使我们豁然开朗起、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如果不知道尊重自己,没有自尊心,又怎么能成功呢?因此,如何尊重自己,发挥自己,就是一件重要的功课。同时人又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如何处理在生活中自尊自爱,对我们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何做到尊重自己,主要与我们的人生态度有很大关系,人的一生中,工作和日常生活点去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工作是我们谋生活的手段,好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活下去的前提,所以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素养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否。
首先,工作要有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事前做好充分准备,只要让机会或机遇与我们失之交臂,避免追悔莫及。
第二,工作要负责。一件工作的交代,就是责任的赋予。要有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责任感,是人生应有的基本态度,不能推卸责任。
第三,工作要进取,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论做什么,都要有进取的态度。进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四,人生要乐观,心事苦苦恼恼,心不甘,情不愿,不如转换念头,开开心心的工作,开开心心的生活,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从能做的每个事中肯定自我,不断累积,人生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种好的心态就是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带着这种心情工作、生活,凡事以恭敬的心来对行,修身养性,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与认识,取得成功。
《于丹<论语>心得》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
于丹教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犹如高山上一颗劲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触及。而于丹教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她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就像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穿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和谐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现在说21世纪评估各国家人民生活得好与不好,不止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还要看国民幸福指数。我们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民幸福指数有64%左右,1991年提升到了73%左右,可在1996年却下跌到68%。这说明“在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我认为“国民幸福指数”一词,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先写本文简介,再写与现实的比较,最后写出你的感悟即可!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位老大请放过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