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曲 天龙八部魂元魂 谁有啊?

收藏的论坛
走进绚烂多彩的《MOTHER》音乐世界
1MOTHER系列音乐总览  (本文为保证读者流畅阅读,不含有涉及游戏重要剧情的剧透文字描述和截图)  《MOTHER》(マザー)系列是糸井重里工作室为任天堂创作的RPG游戏系列,由于其2代在美国发售时名为《Earthbound》,因此《MOTHER》系列在国内也被译作《地球冒险》。  系列一共只有三款作品,最终作《MOTHER 3》于2006年发售,至今已过近十年,逐渐淡出玩家视野。但随着《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奈斯(Ness)和卢卡斯(Lucas)参战角色的出色表现,让任天堂玩家始终记得有《MOTHER》这样一个游戏系列。在2014年和2015年E3大展上,《MOTHER》均做到了没有任何新作发表却赚足眼球的效果,用另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存在感。(两个大乱斗角色让《MOTHER》并没有在视野中消失)  岩田聪去世后,他参与开发的《MOTHER 2》在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往事也再次被人提起。  《MOTHER 2》当年由于程序遇到困难面临企划被砍,时任HAL社长的岩田聪接过项目并担任首席程序员,放弃了从旧引擎修改为新程序的工作方式,力排众议,果断采取从头设计新引擎的办法,反而进展更加顺利,只用了一年就超过了过去两三年用旧引擎的开发进度,让游戏顺利发售,并成为任天堂历史上最著名的RPG游戏作品之一。  (岩田聪去世后,他与《MOTHER 2》的渊源不断被提起)  《MOTHER》系列充满了温情和爱,虽然其销量远远比不上任天堂其他名牌游戏,产量也低的可怜&&《MOTHER》初代直到2015年才在Wii U上发售了日版以外的版本,《MOTHER 3》至今官方只有日版。但这并不影响游戏在全球持久的讨论热度,游戏相关的同人创作、音乐美术作品、原创小说、改版游戏始终没有停止,甚至海外有玩家自制了非官方的&MOTHER 4&,其热度完全不输日本本土。(欧美热心玩家自制的同人游戏,可以假乱真)  作为一个多点开花的游戏,这次我们抓住其中的一点&&音乐,来谈谈《MOTHER》系列音乐的创作及出版历史。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游戏本身的专题随处可见,但这里笔者想着重细说一下《MOTHER》的音乐。   在此之前,不妨先看看《MOTHER》系列三款游戏的发售时间表:游戏名平台日版发售欧美发售MOTHERFC19892015*MOTHER 2SFC19941995**MOTHER 1+2GBA2003-MOTHER 3GBA2006-  *欧美NES版以Earthbound Beginnings为名,在Wii U平台的Virtual Console首次正式发售。  **欧美SNES版以Earthbound为名仅在北美发售,欧洲直到2013年才以Wii U平台的Virtual Console发售。  不难发现,《MOTHER》系列游戏虽少,但在其诞生的26年间始终都有存在感,至今欧美玩家仍在对《MOTHER 3》的欧美发售问题而奔波情愿。这也同时让以优秀的游戏配乐而闻名的《MOTHER》系列的原声音乐也从未终止,同人音乐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幸运的是,面对大量任天堂第一方游戏不能做到每一代都有原声音乐发售的事实,《MOTHER》系列作为糸井重里工作室的游戏,也就是并非第一方直属游戏,其原声音乐的发售没有阻碍,甚至达到了多种版本百花齐放,三款作品也都有原声发表。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各种版权问题,系列的原声音乐几乎都集中在日本国内发售,海外则以同人创作为主。  《MOTHER》系列的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实现了当时所在机种最高水准的音质表现。这也得益于《MOTHER》每一代发售时间都在对应机种的末期,对机能的运用和挖掘已经非常成熟,其中《MOTHER 3》作为GBA游戏在2006年发售,当时NDS已经发售接近两年,可见其位于GBA时代何等的末期。这样的结果就是游戏的配乐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水准,在FC上实现了其他FC游戏很难企及的音质,此后的SFC、GBA亦是如此。这也让《MOTHER》在游戏中内嵌&插曲&的设定也成为了必然,这也是最早的游戏内置插曲的形式之一。(历代&插曲&均是游戏中的重头戏)  现在,在游戏剧情中内置一段歌舞表演可谓司空见惯,但在80年代的游戏中,连剧本演出都非常初级,《MOTHER》初代就实现了跳舞插曲。据说在那段舞蹈剧情时,FC主机的处理器为这段音乐提供了七成以上的运算空间,《MOTHER 2》的音乐甚至占据了卡带储存空间的三分之一以上,3代的音乐会环节有目共睹,实现了GBA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高水准,即使许多NDS音源的游戏都无法企及。那么这些超越了主机机能的音乐都是出自谁手呢?  1代作曲:铃木庆一、田中宏和  2代作曲:铃木庆一、田中宏和、金津宏、上野利幸、石川梢  3代作曲:酒井省吾  这一串名字似乎并不为玩家所熟悉,远没有那些大名鼎鼎的下村阳子、近藤浩治、泽野弘之等名声响亮。(MOTHER系列二号作曲人:田中宏和)  常关注任天堂游戏的玩家可能对上图的田中宏和有些印象,他是《银河战士》《马里奥医生》等早期任天堂游戏的作曲家。(MOTHER 3作曲家:酒井省吾)  对《任天堂明星大乱斗》有所了解的玩家也对上图酒井省吾颇为面熟,他是NGC版《任天堂明星大乱斗DX》的重要作曲、编曲者,至今仍活跃在大乱斗新作编曲届。  然而《MOTHER》系列中最驰名的曲子,基本都是来自铃木庆一。(MOTHER音乐奠基人:铃木庆一)  铃木庆一并非游戏音乐家,他和田中宏和(隶属于任天堂音乐部)、酒井省吾(隶属于HAL音乐部)不同,他是自由音乐人,主要创作电影原声和流行歌曲,铃木本人还隶属于多个乐队,创作各种风格的音乐,至今仍在电影原声第一线工作,和游戏的制作人糸井重里的身份很相似&&并非游戏界的人。糸井重里也并非游戏界人士,他的本职工作是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现在的个人主页上很少有关于游戏界的动态,即使有也是与岩田聪等圈内好友的纪实和笔录等。  作曲家铃木庆一的身份给游戏的音乐创作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游戏的音乐不再是一个背景音乐,很多时候会有许多歌曲或环境音效的内容,相信玩过《MOTHER》系列的玩家都会对这些印象非常深。(铃木本人也是乐队吉他手)  除了游戏内的音乐,系列的主要原声发售形式还包含大量演唱歌曲,构成了一张张成分复杂的编曲集。各界对这些音乐专辑大多给与了非常正面的评价,其中有一些歌曲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风靡一时。部分音乐的钢琴乐谱被收录在各种钢琴教材中,其中初代主题曲《八旋律》被收录在了日本部分地区的音乐教材中。由于《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的创作需要,游戏的多首背景音乐也被多次改编重制,很多游戏主题的交响音乐会也会演奏《MOTHER》相关音乐,还有许多专门以《MOTHER》音乐为素材的同人音乐团队,可谓对系列的音乐非常推崇。(《八旋律》在日本非常风靡,入选教材)  那么,三作游戏的原声都有什么特点,创作中又有什么趣闻,音乐的发行又有何特别之处呢?2MOTHER(原声创作历程)MOTHER  翻开欧美众筹网站Kickstarter,很容易找到&&为《MOTHER》在海外正式发表而众筹。  这里的《MOTHER》并非指的是游戏,而是其同名音乐唱片。众筹者已经成功拿到了版权,扫清了障碍,将于2015年底发售黑胶唱片和CD两种模式,发放给为这个项目投资的玩家。(欧美的MOTHER原声海外发行众筹计划)  有人会问,为何会对一张FC老游戏的原声碟如此大费周章?是太过稀有,还是太过经典?如果音乐经典为何一直没有走出日本?事实上正是如此,这张唱片在全球范围内都知名度很高,但由于非常多的版权问题始终没能走出日本,海外玩家大多都是通过网络下载来欣赏这张专辑,多年后终于有人站出来,要解决这其中的各种版权问题,将这张经典唱片在欧美堂堂正正的发表,最终他们成功了。(即将于2015年底发售的双黑胶版)  这张音乐唱片发售于日,在日版游戏7月27日发售约一个月后诞生。这个间隙如今依然是许多游戏原声的发售节奏&&游戏出版大概一个月左右发售原声音乐,因为大约估算首发的玩家都应该通关了。然而,这并非一张原声音乐(Original Soundtrack),它是一张歌曲专辑,由真人演奏、演唱的歌曲集,最后又附赠了FC原声的串烧曲。  如今,游戏原声已经非常普遍,但在80年代,别说游戏原声,就算游戏相关音乐都鲜有发售正规音乐唱片者。虽然早在70年代末就有一些诸如《太空侵略者》题材的唱片,但它们都是一些舞曲之类的单曲,和游戏原声相距甚远。后来《勇者斗恶龙》创造性地制作出&交响音乐版&在当时已属业界先驱,但依然不予提供游戏&原声&,最多只是在末尾放一段游戏流程的音效集锦。(70-80年代的游戏音乐大多仅仅是舞曲版等,没有编曲或原声可言)  任天堂方面,当时也发行过一些超级马里奥题材的音乐CD,但也大多是舞曲版、电子版等良莠不齐的杂锦合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原声。  1989年的《MOTHER》能同时收录大量真人演唱的游戏歌曲并附赠FC原声的现象,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游戏本身的音乐可以说榨干了FC的机能,但即便如此作曲家依然感觉到了种种受限。铃木庆一在一次采访中谈到,FC只能同时播放三个音乐声部:两个乐音,一个低音,此外还有一个噪音(打击乐)。这让他感觉音乐的创作非常受限制,许多音乐很难实现他希望实现的效果,在SFC创作2代的时候就得心应手得多了。这时候,作为任天堂元老的田中宏和就为这些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寻求了最佳的中和点,最终做出来的音乐可谓效果非常好。不少玩家刚打开游戏第一秒就被标题音乐迷住,之后更是不可自拔。《MOTHER》成功地用FC的音源实现了模仿流行歌曲、嬉皮士摇滚乐、重金属摇滚乐、爵士乐等多种形式,两位作曲家的努力可谓居功至伟。(MOTHER音乐奠基人&&铃木庆一)  但是这张音乐专辑并非只是两名日本作曲家的成果。事实上,这是一张跨国录制的专辑。  就录音地点而言,这张专辑就涉及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巴思、萨默塞特,共四个城市。1989版专辑共有11首曲目,其中7首是带有英文歌词的演唱,大部分编曲都是由铃木庆一自己完成,部分曲目还新增了David Bedford、Michael Nyman两名西方人参与创作,还有一首曲目是斋藤毅编曲。歌曲的歌词全部由Linda Hennrick谱写,歌曲的演唱者也囊括了歌手Catherine Warwick、&Jeremy Holland-Smith、Jeb Million、Louis Philippe、Jermy Budd多名外国歌手,主题歌《八旋律》甚至找到了圣保罗凯撒第纳尔合唱团。(MOTHER第一名曲Pollyanna演唱者Catherine Warwick)  可见,这张专辑是一张跨国、跨界的音乐作品,涉及多家唱片公司和歌手创作人,也难怪最终只发售了日本版,而很难在海外发售,也可以得知众筹的欧美玩家联系了多少家版权机构才获得了海外发行权。这张专辑在日本由索尼音乐和CBS联合发售,2015众筹海外版则由美国唱片公司Ship to Shore PhonoCo.发表。  专辑的封面也充满了文艺感。一张单纯的红色背景,直接在上部印上金色MOTHER字样(字母O被替换成地球图案),这样就结束了。专辑背面则使用了1989年日版游戏的真人电视广告片中的剧照。专辑时长1时03分。(以电视广告截图作为封底)  作为1989年的作品,当时CD并不完全普及,因此磁带版也是存在的,其内容与CD版相同。  (国外网友收藏的磁带版)  为纪念《MOTHER》初代发表15周年,这张专辑发售了&重制版&,没错,游戏音乐CD也会发售重制版,通称《MOTHER》(2004版)。  2004版发售于日,由Sony Music Direct和SMDR GT music发行。专辑大体上和1989年一样,但所有曲目都是数码重制版,大大提升了音质,和原作相比更有层次感和清晰度。除此之外,专辑的&原声之旅&(即第11首《The World Of MOTHER》,以FC音源将游戏原声串接)也从以前的16分钟扩充到24分钟,增加了许多1989版没有入选原声的音乐,这让Original Soundtrack更加完整不留遗憾。  此外,2004版最后还新增附加曲目,《Smiles And Tears (Demo Track)》。熟悉《MOTHER》游戏系列的都知道这是《MOTHER 2》的主题曲。  当时2004年适逢GBA复刻游戏《MOTHER 1+2》的发售期,这次在初代原声再发表之际,新增了当初制作人在创作《MOTHER 2》主题曲时的钢琴最初动机版。上边提到的这些版本差异让这两张标题同样为《MOTHER》的音乐碟在音乐数据库中并没有视为普通的再版,而是作为全新作而发表了。  这张专辑在音乐届和游戏界均有大量正面评价。游戏网站RPGFan评论人Patrick评价说:他非常享受这种涉及各种风格的游戏衍生音乐作品,但他也指出歌词有些陈腐和说教,但总的来说是游戏历史中不可多得的音乐作品。他还对专辑的诚意给出了高评价,说这种形式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在1989年的时代。史克威尔艾尼克斯音乐在线(Square Enix Music Online)评论说:这是一张充满了惊喜和转折的快乐小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音乐。1989版曲目表:()(试听为2004版)曲目作曲演唱游戏场景备注Pollyanna(I Believe in You)铃木庆一 & & & &Catherine Warwick初期地图BGM流行歌曲,名作,大乱斗DX选用*Bein' Friends铃木庆一Catherine Warwick、Jeremy Holland-Smith后期地图BGM等流行歌曲,名作,大乱斗DX选用The Paradise Line铃木庆一 & & & &&Jeb Million交通工具BGM流行歌曲Magicant田中宏和纯音乐幻境BGM名作、大乱斗3DS选用Wisdom of the World田中宏和Catherine Warwick城堡BGM流行歌曲,名作Flying Man铃木庆一Louis Philippe初代未使用流行歌曲,2代音乐Snow Man铃木庆一、田中宏和纯音乐雪山BGM名作,贯穿三代,大乱斗X选用All That I Needed (Was You)铃木庆一Jeremy Budd剧情插曲剧情插曲Fallin' Love, and田中宏和纯音乐剧情BGM&Eight Melodies铃木庆一、田中宏和St Paul's Cathedral Choir主题歌、片头曲名作,入选音乐教材,贯穿三代,大乱斗DX选用The World of MOTHER铃木庆一、田中宏和纯音乐FC原声原声串烧2004版曲目表:曲目作曲演唱游戏场景备注1-10首&&&与1989版相同The World of MOTHER铃木庆一、田中宏和纯音乐FC原声1989版加长版Smiles and Tears (Demo Track)铃木庆一、田中宏和纯音乐2代主题曲早期创作动机版*大乱斗选用,指的是最早于某代《任天堂明星大乱斗》选用为场景背景音乐。由于《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经常沿用前代音乐,因此这里专指首次用于哪款大乱斗中,今后重复使用不再提。余同。专辑封面及内页欣赏(均可点击查看大图):3MOTHER(乐评赏析)  那么,针对游戏中原本的音乐,是怎样的风格呢?  其实,即使你没有玩过游戏,也有一个非常高效率的体验办法,就是听一遍《The World of MOTHER》。这个曲目顺次连接了《MOTHER》所有FC版音源原曲的串街,无缝连接,并非一般OST的&循环两遍再淡出&。所以,有这样一个高效体验法,何不试试呢?  事实上,许多人打开《MOTHER》标题画面就会被其优美的片头音乐迷住。有一年日本Niconico评选电视游戏最佳片头曲,《MOTHER》和《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异度之刃》是同列Top10的任系游戏片头音乐。 (宁静的片头曲)  《MOTHER》初代的音乐走的是极强的气氛渲染之路线,但又特别注重旋律。这可能和铃木庆一本人并非出自游戏界,而是源于歌曲或配乐类有关。这表现在游戏中,就使得许多音乐的旋律性非常强,像&歌&一样,有主歌,有副歌,有高潮,有转折,而不是做一个纯粹体现气氛的背景烘托声音。   例如使用各种交通工具时,音乐都会变成相应的风格,而且曲风大多偏流行歌曲。但一旦进入类似下图的幻境,音乐人又将音乐引向迷幻和后现代曲风,在FC的羸弱机能下,由于声部不足甚至经常用低音Bass模拟鼓点,形成FC游戏中很少见的音响效果。这个粉色幻境BGM在最新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中被著名游戏作曲家下村阳子二次创作成为MOTHER场景Magnicant的背景音乐,成为本次大乱斗最大的亮点曲目之一。   作为RPG游戏,听得最多的自然是地图BGM和战斗BGM,特别是早期RPG,很可能游戏有一半以上时间都要听这两种,因此其悦耳性尤其重要,不能让玩家产生腻烦。即便当今的游戏许多都不能避免战斗BGM一直不换让人厌烦的感觉。  而《MOTHER》作为1989年的游戏,就做到了不同场景的地图BGM有所变化,当主角队伍中只有孤身一人的时候,播放的是Pollyanna,也就是系列最著名曲目,多人同行后就会变为另一个经典曲目Bein' Friends。此外,在进入雪山区等还有专属BGM,这些地图BGM无一例外全都入选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明星BGM阵容,让玩家永远的记住这些经典的旋律。当然,在不同人员配置的场景使用多种BGM在此前《勇者斗恶龙2》已有实现。 (队伍只有一人时的Pollyanna) (人员不止一人时的Bein' Friends) (特别场景雪山)  而战斗BGM方面,除了历来RPG都应有的BOSS站不同音乐,《MOTHER》作为1989年的FC游戏甚至做到了应对不同类型的普通敌人也有多个BGM,连当时同期的《勇者斗恶龙3》都没能做到。应对不同小怪的BGM全都有所区分的传统一直延伸到3代,成为了系列传统。这其中,面对嬉皮士的BGM是系列名作,贯穿了历代,这是一首拥有用于60年代摇滚乐风格的音乐,这可能与糸井重里和铃木庆一对约翰&列侬的崇拜不无关联。
(不同种类的怪物战斗BGM也不同)  不仅是音乐的动听度,音乐本身也是游戏的重要线索。在如今,以音乐作为游戏线索的游戏屡见不鲜,包括任天堂划时代名作《塞尔达传说:时之笛》也是以音乐旋律为线索进行的。但是在1989年的FC时代,游戏BGM更多还是充当BGM(Background Music 背景音乐)的功能,并不能成为游戏的一部分。《MOTHER》游戏本身的剧情就是以一首歌的八个片段碎片为线索展开的,主角们在地球上冒险,最终收集这些零碎的音符拼成一首歌。这首歌就是游戏的主题歌&&八旋律。最终如同集齐七颗龙珠就可以召唤神龙一样,八旋律成为了剧情中的重要线索,解开了一些谜团并推动了剧情的最终发展。  总的来说,游戏的音乐是偏向乡下生活的轻松主题,包括战斗音乐也充斥60年代Beatles、猫王的老式摇滚风味,外出的地图BGM又是旋律感很强的流行歌曲,在一部分场景甚至有了充满实验性的音乐(如青年镇&Youngtown)。这些实验性音乐在初代中并不多,可能是由于音轨限制,这也让铃木庆一有点遗憾,因此他在SFC的2代中完全放开制作了更多氛围派和诡异的BGM。  上边说的都是游戏原声,它们都被串接在了专辑的《The World of MOTHER》曲目中,而其他音轨都是全新编曲的演唱版、演奏版。这些歌曲大多如实反映了游戏原作的风貌,配以歌词演唱更适合传唱,事实也正如所愿,专辑里的几首原创歌词和曲目都已经成为这些游戏BGM的官方名字和玩家熟知的版本,包括游戏原作中并没有体现的Pollyanna和八旋律的歌词,都被视为游戏的经典诗词而广为流传,诸多翻唱版本也层出不穷,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究一番。4MOTHER 2(原声创作历程)MOTHER 2  《MOTHER 2》,在日本以外称作《Earthbound》,全名为《MOTHER 2:基古的逆袭》(MOTHER2ギーグの逆襲)。下图为《Earthbound》在《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中的LOGO,这也是国内常用译名&地球冒险&的来源。  作为初代发售五年后的第二代,作曲家保留了初代的两位&&铃木庆一、田中宏和,还新增金津宏、上野利幸、石川梢参与进来,但依然是以铃木庆一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在当时的《Fami通》关于铃木庆一的专访中他提到,SFC的机能给了音乐人更多的自由空间,去创作理想的效果,比FC更能实现音乐理念,所以《MOTHER 2》在音乐创作上比初代更加得心应手。这种自由空间得益于更大的储存空间。  创作FC初代的时候,铃木恨不得把整个卡带的空间都用来装音乐,而且FC只有三条旋律音轨,空间和广度的限制都影响了作曲家的发挥。SFC可以同时播放8条音轨,音源的质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创作起来和创作现实世界的音乐已经可以达到相似的程度。  铃木还指出,约翰&列侬是《MOTHER》系列音乐最大的影响者,甚至包括游戏名《MOTHER》也是来源于约翰&列侬的同名歌曲。列侬的关于爱的主题和游戏的理念非常接近,所以游戏音乐的创作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列侬的强烈影响。在乐曲取名上也可以看出这点,尽管2代的原声曲目命名没什么太讲究的地方,但初代的每首乐曲命名都是专门取的,诸如《All That I Needed (Was You)》这种标题,话说一半再加一个括号补充一点的方式,也正是约翰&列侬时代常用的歌曲名形式,意思是平时为了简短就叫括号外的名字,但其实全名是加上括号的。这种命名方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大多只用于复古化的地方。 (游戏卡带三分之一容量用来放音乐)  铃木庆一在另一个访谈中提到,《MOTHER 2》整个游戏占据了8Mbit空间,其中三分之一都用在了音乐上,&这些音乐如果都用CD来发行,得出满满的两张CD才行&,这在SFC的时代也是非常罕见的,只有当时史克威尔的几款RPG大作可以达到这个规模。况且史克威尔当时的主业就是制作大型RPG,因此有如此投资并不新鲜,但RPG是任天堂的弱项类型,并非主攻方向,能给予这样的成本支持也属大手笔投资。铃木非常自信地认为《MOTHER 2》是第一款使用了推弦(string-bending)效果的游戏,用电子音源实现了乐器中的技巧演奏。  &2代的音乐整体和1代风格是相通的,只是多了一点爵士味儿&,铃木这样评价自己的两款游戏。他为《MOTHER 2》创作了超过100首音乐,但其中有一部分并没有用在游戏中。他本人最喜欢的一首是&骑自行车&,这是一首还没有《MOTHER 2》制作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创作好的一首音乐。 (骑自行车是铃木自己最喜欢的BGM)  尽管游戏的配乐和FC版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多进化,但在出版方面并没有获得和初代一样高标准的投资&&2代并没有出版过演唱版、演奏版之类的版本,只有纯音乐的原声。2代的原声版本之多,也是让许多玩家非常困惑的,下面就详解一下。  《MOTHER 2》的官方原声音乐只有一个版本,名叫《MOTHER 2 &ギーグの逆襲》,和游戏名一样。封面设计也是风格相似,也是红色背景加LOGO,没有任何其他内容。  和《MOTHER》音乐集相似,《MOTHER 2》的原声也有1994初版和十周年纪念2004版,但不同的是,《MOTHER 2》的2004版是和1994版完全一样,既没有重新制作,也没有新增曲目。在这一点也看到官方对于2代的原声重视程度远不如初代,毕竟初代是跨国音乐专辑,2代的只是SFC原声。1994版由Sony Records发行,2004版则是Sony Music Direct、SMDR GT music联合发行。  这张《MOTHER 2》虽说名为原声,但它和大多数游戏原声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它并非一首一首的罗列游戏音乐,而是把游戏的原音乐两三个曲目串结成一首,按照城镇、剧情等整合成许多相对较长的曲目。当然这也导致许多次要曲目被删掉,只保留了主线音乐。除了原声外,最后还附赠了三首电子乐Remix,但其制作水准与初代专辑相距甚远,只是单纯的电子乐混音而已。(多首BGM合为一曲的出版方式)  除此之外,《MOTHER 2》真正的发售编曲专辑是以2003年《MOTHER 1+2》的形式出现的,这个后边会提到。  这张专辑依然获得了大多数的正面评价。RPGFan评论人Vincent Chorley高度评价了《MOTHER 2》的配乐,&本作的音乐传达出了感情和气氛,让这个游戏弥漫着感性的空气&。但他也同时指出,原声集的多首曲目拼成一首的形式让人不能完整的欣赏原作的音乐,部分曲目为了衔接得当做了剪辑。vgmdb评论称,尽管《MOTHER 2》在90年代是当时最优秀的游戏配乐之一,但SFC的音源在如今听来并不如FC的8bit更具时代延展性。FC的音源历久弥新,始终不会过时,但SFC的音源和大多数16位机音源一样只能代表当时的时代,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显得有些不如FC版更容易接受。  回到游戏音乐本身,《MOTHER 2》是铃木庆一最放开制作的一款游戏配乐,许多FC时代无法实现的效果也终告实现,因此这款游戏的音乐实验性更强一些,更注重氛围和音效上,其中有一些曲目甚至不能称作音乐,只是一些效果音的堆砌。与此同时,曲风更加广阔,不限于初代的流行歌曲和老摇滚,这次包括重金属、后摇滚、电子乐、爵士乐、迷幻摇滚、亚洲民乐、打击乐等,乐路极广,当然与此同时带来的结果就是,音乐的旋律性、可听性反而不及初代。如果说初代大多数原声BGM即使脱离游戏也是很棒的旋律,那么《MOHTER 2》有许多BGM如果离开游戏场景就显得可听性不强。此外,由于SFC音源的问题,许多旋律的乐器音色用如今的眼光看有点粗糙,确实如评测所言不够历久弥新。这或许就是为什么20年后无论官方还是同人的主力Remix对象依然是初代,2代涉及较少。  尽管《MOTHER 2》的音乐由于实验性较强导致BGM脱离游戏就可听性较差,但如果将其从乐曲还原为BGM后,它依然代表了90年代中期最有创造性和冲击力的RPG音乐。1994版、2004版曲目表:()(注:除《MOTHER》专辑外,此后所有音乐集的曲目名原本都是日文名,平假名为主。这里为方便阅读曲目均以英文为主,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相关日站翻阅日文原曲目名。下同。)曲目作曲包含曲目游戏场景备注Prologue田中宏和&1、逆袭2、没有时间睡觉了序幕剧情混音了现实中吉他演奏的录音Theme of Onett铃木庆一 & &&旅行的起点Onett镇BGM名作,大乱斗Wii U选用Theme of Twoson铃木庆一 & &&男孩和女孩的相逢Twoson镇BGM名作Theme of Saturn Valley铃木庆一 & &&土星山谷土星山谷BGM&Theme of Winters铃木庆一 、田中宏和1、雪人2、温特斯3、起风了4、塔西Winters镇及相关剧情BGM名作Theme of Threed铃木庆一 & &总有一天Threed镇BGM&Theme of Doko Doko Desert田中宏和沙漠之舞沙漠BGM&Theme of Fourside铃木庆一 & &摩天大楼Fourside市BGM名作,大乱斗DX选用Theme of Moonside田中宏和1、柏格斯的鸡尾酒2、摇曳穆赛德Moonside镇BGM&Theme of Ramma铃木庆一 、田中宏和1、遥远的东方2、旅人可以听到的歌3、穆之修行Ramma国BGM&Theme of Summers金津宏微风Summers镇BGM&Theme of Scarabi铃木庆一 、田中宏和、金津宏1、集市2、蝎毒3、金字塔沙漠集市BGM&Theme of the Dungeon Man田中宏和1、兆吨级行走2、享受洞窟3、黄色潜水艇洞窟人BGM&Theme of the Cursed Jungle铃木庆一 & &丛林睁开了眼魔境BGM&Theme of the Gumi Village铃木庆一 、田中宏和1、听着2、落落Gumi村BGM&Theme of the Underworld铃木庆一 & &大地的爱之歌地底大陆BGM&Theme of Magicant田中宏和1、记忆深处2、欢迎自己3、梦之迷路4、伊甸之海5、力量Magicant相关BGM&Theme of the Great Underworld田中宏和1、时空穿梭2、变形3、时空旅行4、场所最低国相关BGM&Theme of the Final Battle田中宏和消失最终战BGM&Theme of Love & Peace铃木庆一 &&因为我爱你和平世界BGM名作,大乱斗DX选用Ending Theme铃木庆一 、田中宏和1、好朋友坏朋友2、笑与泪结束曲主题歌,名作,大乱斗3DS选用Room Number (PSI Mix)田中宏和&Remix&Hula-hoop (PSI Mix)田中宏和&Remix&Another 2 (PSI Mix) ~ And Goes On田中宏和&Remix&专辑封面及内页欣赏(均可点击查看大图):5MOTHER 2(乐评赏析)  回到游戏本身的音乐原声的话。
  首先面对不同种类的敌人BGM有所区分是历代传统,暂且不叙,先从游戏标题画面BGM说起。(本页截图均以美版Earthbound英文版为主)   游戏的标题和序幕是多首BGM的组曲,其中标题曲最为震撼。我见过许多国内玩家,就因为看了Wii U上eShop中的Earthbound宣传片前几秒的片头BGM,就决定玩玩看。片头画面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场景,音乐是完全不符合SFC机能的高质量电子乐。但实际上翻开游戏通关后的职员表,会发现有一个OPENING GUITAR的职位,可见这段片头是融合了现实乐器采样的,并非纯粹的Midi音源,难怪感染力极强。  游戏中的诸多地图BGM均为经典音乐,为人津津乐道,但有更多不起眼场景的音乐也可谓非常惊人。 (各种诡异的室内BGM)  和初代不同,2代还新增了多种室内BGM,包括旅店、医院等均有专属BGM,旅馆BGM充满异域风情,如今有很多同人改编作。头顶蘑菇的时候音乐还会跟着相应扭曲,也是游戏的趣点之一。 (充满魔性的发明家BGM)  Twoson城内的两个发明家的BGM充满了&魔性&,极其诡异。这类怪味BGM在《MOTHER 2》中随处可见,在SFC时代是非常大胆的。 (Twoson)  游戏的第二个城镇&&Twoson拥有者游戏中最优美的城镇BGM。这首曲目也是2代中较少的有曲名的一首,其他音乐大多叫Theme of Onett、Theme of&Fourside等,唯独这首名叫《男孩和女孩的相逢》(Boy Meets Girl),可见其在制作人心目中的分量。但由于并非第一关BGM,所以现在知名度并不如第一镇Onett的BGM知名度高,大乱斗也未曾重编过这首,让其埋没在了历史中。 (宝拉)  营救女主角宝拉(Paula)的BGM是《MOTHER 2》最著名的魔性曲目之一。事实上这并非是一首2代新曲,而是初代青年镇(Youngtown)BGM的变奏版。用大众眼光看,这并非一首很好听的BGM,旋律非常不可思议,副歌部分的编曲非常杂乱,节奏型也不主流,和声也全是不和谐音程,可谓一首乍一听很难入耳的音乐。但实质上这是一首非常实验性的音乐,在欧洲氛围派摇滚中是不太少见的表达方式,被欧美玩家抬到很高的地位,在著名致敬专辑《Bound Together》里甚至收录两个不同版本的Paula,可见当代玩家对这首充满魔性的BGM的推崇。 (蓝蓝路)  但说到魔性,就不能不提&蓝蓝路&(Happy Happy村的Blue Blue)。这是非常扭曲的音乐,所有乐器都在走音跑调,仿佛时空都被扭曲了,而这正是这个城镇的特色,听起来有点恐怖,结合画面里的场景,营造出非常毛骨悚然的效果。不仅是这个地图BGM,整个村子的旅店、医院BGM也都被扭曲成极为诡异的版本。 (Runaway Five乐队)  游戏中的重要NPC&&摇滚乐队Runaway Five相关的BGM则是浓重的Beatles风,包括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几首插曲。只不过这几首插曲由于过于老歌化,可能现在的玩家很难听出其味道,使得2代的乐队插曲远不如3代那几首乐队插曲流传的更为广泛。除此以外,他们所在剧院和坐大巴巡演的BGM也都是同一风味的一系列曲目。  随着剧情发展,游戏开始有了更多主角加入。 (Winters基友二人组)  Jeff和他的好基友在Winters的BGM堪称《MOTHER 2》最优美动听的音乐。这首曲目在日本和欧美知名度都非常高,还有很多吉他手翻奏了很多非常有名的改编版本。和原声的比起来,后来《MOTHER 1+2》音乐集里的Remix版更加优美动听,是许多系列玩家最钟爱的曲目之一。雪原的水怪Tessie专属BGM则充满了戏剧性,很有电影配乐的风范。 (水怪Tessie)  飞行器的BGM则非常嚣张,重新回到迷幻摇滚路线,和大多数交通工具BGM相似,非常富有节奏感。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个BGM的旋律并非常见的很有旋律性的音乐,而又是氛围型旋律。以电子乐的形式拆解和弦,旋律性很差但氛围非常好,让音符铺满了每一秒,形成一个持续的音响效果。 (天空行者)  此后就是游戏的吉祥物&&土星先生的时间。这里的BGM充满了老式动画配乐的感觉,以诙谐逗趣为主,让人想到了那些美国50年代的经典动画。 (土星先生)  而这之后则是游戏中并不显眼,但后世评价非常高的过场文本BGM&&喝杯咖啡。这只是滚动字幕的配乐,但音乐的素质非常之高,并延续到了《MOTHER 3》之中,成为非常少的2代跨3代的BGM。这首BGM是典型的迷幻摇滚,像Pink Floyd的音乐一样,缓慢的鼓点,变化多端的和声垫,飘忽不定的主音旋律,让其超脱于游戏世界,颇有国际范。只可惜这在90年代的时候这并不是主打曲目,都没能入选官方OST之中,在发售多年后才被抬高到现在的地位。 (喝杯咖啡吧)  到了游戏中后期,随着剧情进展BGM大多走入平常向,特别的BGM并不多,包括一些拥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也与大多数民乐相似。到了中后期后,Tenda村(全村都害羞的不敢说话)的BGM则又是一个经典之作&&打击乐。这是用类似编钟或木琴一样的乐器编造的一首风格特别的BGM,给游戏后期相对平淡的配乐添加了浓重的一笔。 (害羞村)  再往后的段落恐怕剧透颇多,不便细讲了,不妨回到游戏本身的系统上来。  和《MOTHER》初代类似,《MOTHER 2》也是以八段旋律碎片为线索展开游戏的,也难怪许多人觉得2代其实是1代理想中但当时没能实现的版本(但其实剧本上是1代的后传)。只不过,这次将八旋律进行了具象化,即图中的&响音石&。 (响音石)  响音石将音乐的收集进行了具象化,让游戏系统更加明确,游戏的设定依然在音乐集齐后开始了后期的剧情。中间省略不讲一大段剧透内容后,我们继续讲游戏最经典的几首片尾曲。  在剧本结束后,游戏并没有跳出游戏就播放字幕,而是要求玩家扮演的主角Ness将其他主角送回家中,并可以随意在和平的世界里观看各地村民和平后的种种世态炎凉。这期间的BGM是大名鼎鼎的《因为我爱你》(Because I Love You),也是《MOTHER 2》较少的入选大乱斗全明星音乐阵容的曲目。  其实这个曲目是游戏第四个城镇Fourside音乐的抒情版,曲调和编曲都极尽感人和抒情之极致,特别是玩家在打通游戏的时候已经满眼通红、思绪万千的时候,控制主角在和平世界里游走,听着这样宁静祥和的音乐,不愧《MOTHER》系列飙泪型RPG的写照。遗憾的是,这种感动务必要结合剧情场景,单听BGM似乎只能体会到这是一首旋律不错的抒情BGM而已。(因为我爱你)  当你想结束剧情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里找到自己的妈妈(MOTHER),游戏正式进入结局部分。  这里结局的滚动字幕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如果说2代玩过的玩家不多,相信玩过《MOTHER 3》的玩家都对结局时所有主角和NPC全都登上舞台的滚动场景记忆犹新,而从2代开始就是这样的方式了。此时的BGM是非常优秀的一曲统合型串烧曲,将游戏中大量经典BGM重新混音成一首曲目,像狂欢节一样让每个NPC出场的时候都对应各自的BGM。  这个表现形式直到现在依然是不少游戏结局字幕时的处理方式。这个集大成的BGM名叫《好朋友,坏朋友》(Good Friends, Bad Friends),也是各国爱好者常用的演奏用BGM,其中《Bound Together》中的乐队演奏版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这个结局BGM一扫游戏中许多阴云密布的曲风,全部以欢快幸福的编曲形式串接在一起。 (全员登场)  当玩家以为全员登场后就大团圆结束了,却发现又还有ED2,也就是真正的职员表。在滚动职员表的时候,屏幕里会闪现出游戏中玩家被摄影师拍到的一些照片(截图),在看到自己一路上的截图的时候玩家都会思绪万千的。而此时此刻播放的BGM就是大名鼎鼎的《MOTHER 2》主题歌《笑与泪》(Smiles and Tears)。  这是整个游戏最出名的曲目,在最新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中也入选了全明星音乐阵容。《笑与泪》其实就是游戏剧情中的&八旋律&连在一起的版本,但进行了重新的编曲,让曲风更加感人心脾,无愧于《MOTHER 2》的主题曲之称。但可惜的是,《MOTHER 2》并没有《MOTHER》那种官方的填词演唱音乐专辑,所以这首经典曲目也就没有官方歌词了,坊间有多个版本的粉丝自填歌词和翻唱版,十几年来在Youtube和Niconico上层出不穷。 (笑与泪)  如果你眼尖的话,已经在上图中找到了本作的程序总设计&&岩田聪(Satoru Iwata)。岩田社长为《MOTHER 2》的制作倾尽了心血,也是他留给世间的伟大遗产,这也使得他去世时许多网友的缅怀绘画作品通常都是三个要素,就是气球大战、MOTHER 2和卡比,这三个都是岩田主要参与设计的游戏。(MOTHER 2画风的岩田聪)6MOTHER 1+2MOTHER 1+2  《MOTHER 1+2》是一款GBA游戏,复刻了初代和2代,其中初代稍作进化,而2代则稍作缩水,整合入一张卡带做成了这张合集游戏,为当时正在重新提上制作日程的GBA新作《MOTHER 3》预热。为了配合《MOTHER 1+2》合集的发售,制作组专门制作了以&1+2&为题材的音乐集,包括两个合集,分别是:  MOTHER 1+2(日发售,发行商Toshiba-EMI、Eastworld)  MOTHER&1+2 midi Piano Version(日发售,发行商Sky Port Publishing、RatsPack Records)  当然,这两张专辑的封面设计依然故我,红底大LOGO,似乎已经成为了MOTHER系列的封面标志。  先说《MOTHER 1+2》,如果只看一眼曲目表的话,或者只看封面的话,肯定有人会觉得这张专辑不过是之前介绍的那两张专辑的合体而已,其实不然。《MOTHER 1+2》是一张全新的编曲音乐集,无论是初代曲目还是2代曲目,都是官方的重新混音版,我们可以理解为官方心目中没有机能限制的音乐应有的面貌。  专辑共有26首,1-10是《MOTHER》,11-26是《MOTHER 2》,所有曲目都不含演唱部分,但都是真实乐器演奏,并非电子编程合成乐。其中《MOTHER 2》的部分也不再是1994原声版的那种拼贴音乐,而是独立每一首都是单独的。  这张专辑的编曲工作并没有原作者铃木庆一、田中宏和等参与。编曲者为松前公高、片岡知子、近藤研二。  三年后发表的《MOTHER&1+2 midi Piano Version》,在日又以《Real BGM Series Vol.8: Mother 1+2 midi Orgel Version》为名复刻发行了一次。曲目依然是选择1+2,但具体选取和之前的1+2有许多不同。正如题所言,这是电子钢琴的演奏版,许多音乐都听起来有了微妙的感情变化,会更加安静清新一些。  这两张专辑,特别是《MOTHER 1+2》,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毕竟是以21世纪的审美重新制作演奏,而且没有歌词和演唱,更像是游戏原声作品的最终进化版。RPGFan评论人Kyle Miller评测说,1+2是一张非常高质量的音乐集,汇集了那些经典的、热情的、令人振奋的旋律。他认为初代的部分比2代更加优秀,因为2代有一些音乐有点&乱&,不如初代那样动人,但还是给予了这张专辑&很特别、很有趣、总体而言非常好听&的评价。而另一张(1+2 mini Piano Version)想必喜欢电子琴音乐的人会非常喜欢,由于本身旋律就很棒,改编成钢琴版后是很动听的。然而他也对这张专辑提出了一些问题:由于原作是很多乐器一起构成的氛围,以非常复杂的形式交结而成的混响,还有许多奇特诡秘的音色在其中,这些很难在钢琴编曲中表达完善,失去了很多原作的韵味。  midi版发行量很小,只是一张授权同人,这里着重说正统的《MOTHER 1+2》编曲集。  专辑的前10首都是出自《MOTHER》初代,但并非1989年那种全面翻新带歌词的歌曲,而是仍然以游戏BGM的心态进行了重制。换句话说,如果《MOTHER》1代的游戏有重制版,那这些BGM就是用于这个重制版游戏的BGM。从这个角度说,这10首都是首首精彩的,将《MOTHER》初代介乎于柔情和宏伟、乡村与史诗之间的复杂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是目前最适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去聆听的MOTHER音乐。  之后《MOTHER 2》的部分,则一洗1994版在音质问题和编排问题的阴影,采取了全新的乐器演奏以及独立曲目的制作形式,获得了玩家届的一致好评。  这其中,在SFC原作中由于音色问题如今显得不太好听的第一个城镇Onett的BGM(曲目11)变为吉他和小号演绎后,可听性提高了相当多。  曲目12是著名的《男孩和女孩的相逢》,乐器翻新后藉由原本就很出色的旋律,配合全新的编曲成为了非常好听的全新版本。  曲目15则是铃木庆一本人最喜欢的&骑自行车&,这里被改编成了口哨版,显得悠闲了许多,还加入了许多车铃铛的音效。  曲目16是这张专辑最大的亮点。本来就旋律极为优秀的Winters主题曲,在这里进行了音源和乐器的全面翻新,主旋律改用模拟陶埙音色的电子乐,听起来很像《塞尔达传说:时之笛》里的时之笛吹奏出来的,并配合真实乐器演奏的伴奏,特别是木吉他的加入,让这个音乐更加安静祥和。  曲目18是剧中摇滚乐队Runaway Five的演出曲目串烧。由于SFC音源表现力问题,原作中的这几个演奏曲目实际音响效果并不出众,和GBA《MOTHER 3》的那几首特别定制的演出曲目差距明显。在这里,变成了真实乐器演奏,一下子就效果明显提升,特别是口琴solo的加入,这种电子乐很难模拟的乐器,让演出的效果大大提升。  曲目20是旅馆BGM的改编版,这段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变为真实乐器后明显有味道了许多。后半段为一觉醒来(满血复活)的清爽感觉,小鸟的叫声非常怡人。  曲目21是海滨胜地Summers的BGM,原作中由于音源问题表现效果并不出众,这次重新编曲后可听性有了长足提升。  曲目25是著名的《因为我爱你》,也就是通关后和平世界的BGM。和SFC原作的编曲不同,这里变成了笛子版,用的依然是时之笛的那种奥卡利那笛,配合木吉他的伴奏更加加深了流泪效果,即使没有玩过游戏原作的人听到这个曲目也一定会为之动容。  曲目26是主题曲《笑与泪》,遗憾的是2003年的CD依然没有官方填词演唱版。由于这个曲目名气之高,民间编曲版层出不穷,所以反而显得这个中规中矩的官方版不那么出众了。  综上所述,《MOTHER 1+2》是一张专注于背景音乐的完全全新的编曲专辑,可听性均强于当年的游戏原作,即使没有玩过游戏的人也可以将其作为音乐专辑而聆听,其优美的旋律一定会吸引每个热爱音乐,热爱RPG的人。  最后再啰嗦一下GBA版的《MOTHER 1+2》游戏的事宜。这个合集中收录的《MOTHER 2》在剧本上和SFC版基本一样,但音质和画质都大大缩水,特别是音质,由于GBA的音源和声道数都在SFC之下,这次移植阉割了不少声部,音色也很难维持SFC原貌,出来的GBA版音质可听性远不如SFC原版。相信玩过SFC移植到GBA的游戏的玩家对这个现象都心知肚明,例如《最终幻想6A》《重装机兵2改》《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力量+四支剑》《大金刚国度》等SFC移植GBA的游戏,都有音乐缩水的问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此如果想重温或开坑《MOTHER 2》的玩家,还是推荐使用SFC版,在Wii U的eShop中可以购买到官方的Virtual Console版,而尽量不要选用缩水的GBA版,否则难以领略游戏的原貌。和《最终幻想》等GBA移植版还新增迷宫和隐藏剧情等不同,《MOTHER 2》的GBA移植版什么都没有增加,所以还是SFC版最为优质。MOTHER 1+2 曲目表:()  01 Mother Earth  02 Pollyanna (I Believe in You)   03 Bein' Friend  04 Humoresque of a Little Dog  05 Eight Melodies (Toy piano Version sx)   06 Wisdom of The World  07 TWINKLE Elementary School  08 Snowman  09 The Paradise Line  10 Eight Melodies  11 Theme of Onett  12 Theme of Twoson  13 Theme of Threek  14 Theme of Saturn Valley  15 Theme of Bicycle (Spinning Pedals)  16 Theme of Winters  17 Hospital Dub (I Want to be Called a Great Doctor)  18 Lucky Nice Blues  19 Fourside (Held in the Skyscraper)  20 Hotel (Pearl Necklace)  21 Theme of Summers  22 Theme of Ramma  23 Eight Melodies  24 Light of Life  25 Because I Love You  MOTHER&1+2 midi Piano Version&曲目表:()  01 Pollyanna (I Believe In You)  02 Bein' Friends  03 The Paradise Line  04 Magicant  05 Snow Man  06 All That I Needed (Was You)   07 Wisdom Of The World  08 Fallin' Love, and  09 Eight Melodies  10 The World Of Mother  11 Theme of Onett  12 Theme of Twoson  13 Theme of Saturn Valley  14 Theme of Winters  15 Theme of Threek  16 Theme of Doko Doko Desert  17 Theme of Fourside  18 Theme of Summers  19 Theme of Scarabi  20 Theme of Ramma  21 Theme of Cursed Jungles  22 Theme of The Under World  23 Theme of Magicant  24 Theme of Love & Peace  25 Theme of Ending  26 Room Number专辑封面及内页欣赏(均可点击查看大图):7MOTHER 3(原声创作历程)MOTHER 3  《MOTHER 3》是一款跳票多年的游戏,开发平台从SFC先后变为N64、64DD、回到N64,最终在2000年取消开发,又在2003年继续在GBA开发,于2006年发售。其音乐的创作大部分都在N64时期就已经完成,改为GBA后又重新改编为GBA音源的版本最终发售。  值得注意的是,本作的音乐制作人只有一人:酒井省吾。初代有40多个曲目,用了两个人;2代有100多个曲目,用了5个人;而三代拥有200多首曲目,却只用了一个人,而且并非1、2代的原作者,这是为何呢? (为何曲目超多的3代只用一个作曲家?)  制作人糸井重里解释道,酒井被摆到这样的地位是因为他是最了解《MOTHER 3》的人。前两代的主力作曲家铃木庆一、田中宏和在开发《MOTHER 3》(N64版)的时期都忙于其他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当时已经做好持久战准备的《MOTHER 3》创作音乐。  糸井需要超过250个曲目,因此需要一个能拥有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人能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项目中,不受其他事情影响,因此选择了HAL社内新人酒井省吾。许多游戏的作曲家都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每隔一段时间把作品发给游戏制作人,然后互相做出改动若干次形成最终的版本,而酒井省吾作为HAL的社内人员,能够和游戏制作组长期共同工作,对游戏的剧情、角色刻画非常了解,也和制作人拥有足够多的沟通,这也是为什么糸井选择了将250多首音乐的重担全都交给一个人的原因。  在2000年任天堂宣布由于开发困难终止《MOTHER 3》(N64版)开发计划的时候,酒井省吾内心一定是非常难过的。因为当时作为新人,他将全部心血用在了这一款游戏长达五年(MOTHER 3大约从1994年就开始开发了)的制作中,最终却因游戏制作失败而流产。好在一年后的NGC版《任天堂明星大乱斗DX》的作曲工作也交到了他手中,以及之后的《星之卡比飞天赛车》的音乐创作,让他成为了游戏音乐届的新星,但是当时鲜有人知他正是流产的游戏《MOTHER 3》的音乐制作人。万幸的是,后来《MOTHER 3》的制作在GBA上重新启动,酒井的努力没有白费,也让玩家最终玩到了这款创作了长达十余年的游戏。 (GBM限定机)  作为GBA游戏,《MOTHER 3》的表现完全不像一款掌机游戏的深度。在当时的时代,掌机游戏就是移植版、缩水版、小游戏的象征,很少有哪款掌机游戏会像《MOTHER 3》一样创造如此海量的音乐,以及极其精湛的美术、演出效果。这还是因为《MOTHER 3》本来是一款主机游戏(N64),能够获得不输给《超级马里奥64》《塞尔达传说:时之笛》的开发成本,才造就了它极高的成本投入。虽然最终&退化&成了GBA游戏,但它本质是一款家用机游戏的性质并没有因此改变。  《We miss you》(又名《爱的主题》),是《MOTHER 3》的主题曲,是在游戏开发的末期才创作的。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糸井重里都将《猪面军团》作为游戏的主题曲,包括N64版宣传片用的也是那一首。但是当游戏在制作一个重要剧情的时候,糸井越发觉得那首喧哗夸张的《猪面军团》不足以撑起游戏的主题。&我需要一个感人的曲子,代替那个当游戏的主题曲&,酒井省吾在游戏开发的大后期接到了这个要求。  糸井重里在后来的开发日记中写道,&你们无法想象酒井君用了多久写好的那首曲子,在一次吃饭后准备结账的那点时间他就写好了Love Theme!&糸井对这首曲子非常满意,说&这是一个在钢琴上只用一只手指就能弹的曲子,和《八旋律》一样。这个简单的曲子一定能流行的,到时候小学音乐课要添新曲了。&这首单曲的演唱版是由门仓聪编曲的,这个人名有没有觉得有点眼熟?没错,他是《重装机兵》系列的作曲,MM系列和MOTHER系列唯一的交集就在这里。  《MOTHER 3》发售了两张专辑,但两张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声集。其中一张名叫《MOTHER 3+》,是和1989版《MOTHER》类似的手法,对几首乐曲进行了完全的重编和演唱、演奏。另一张则名叫《MOTHER 3i》,是和2003版《MOTHER 1+2》类似的手法,用真实乐器对游戏原声进行高品质演奏的版本。  《MOTHER 3+》发售于日,直接由游戏制作公司糸井重里工作室(Tokyo Itoi Shigesato Office)发行。日,专辑在iTunes再次发售,并新增一首曲目。这也是任天堂相关游戏的原声首次出现在iTunes(游戏的制作和发行名义上并非任天堂,只是糸井与任天堂交往深厚,通常被视为紧密合作伙伴),以数字版的形式发售音乐。  封面设计一改过去20年间的《MOTHER》音乐集的设计风格,不再是单纯的红色加LOGO。这次的封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是游戏的两名角色卢卡斯和克劳斯的像素图的正反拼接,某种意义上极好的象征了游戏的主题。两人的像素图在颠倒后无缝的拼接成一张图,这种封面设计理念即使放在今天看依然是非常前卫的。  和1989版《MOTHER》不同的是,这张专辑并非大部分都是真人演唱的部分。事实上只有游戏的主题歌《We miss you》是真人演唱版,由歌手大贯妙子演唱。这首主题歌当时在日本传唱度非常高,曾造成一段时间内的流行现象,但并没有如糸井重里所愿入选音乐课本。(主题歌演唱者大贯妙子)  除了这一首外,专辑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2-5首,高度还原了游戏原作中D.C.M.C乐队的演出场景。游戏原作中有一个流行乐队,在游戏剧情中以非常专业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共四首曲目的两次演唱会,达到了GBA能表达出的音画效果的极限。然而GBA毕竟只是掌机,音乐表现力之强只是相对于掌机而言。在这张音乐集中,以真人演奏外加演唱会效果的录音,弥补了GBA音源的不足。  专辑的6-9首均为《MOTHER 3》音乐的演奏版。但是,这几首音乐无一例外全是FC初代《MOTHER》的音乐在《MOTHER 3》中重现的版本,所以它们本质是依然是初代音乐。这里似乎也表达出了制作者对于3代音乐某种意义上的不自信,专辑里用接近一半的曲目来做初代音乐(尽管这些音乐确实都在3代里出现了)。最后第10首则是主题歌的伴奏版。(N64开发画面)  在1999年的N64版《MOTHER 3》开发画面中,依然拥有乐队演出的场景,可见这个乐队的演出在制作人心目中是作为重点桥段对待的,所以日后发售《MOTHER 3+》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将那几首演出曲目作为专辑的重头戏出现了。  总的来说,这张《MOTHER 3+》作为歌曲、乐曲集不及1989版《MOTHER》的分量足:只有一首演唱版,音乐演奏全是初代曲目,虽然4首D.C.M.C乐队的乐曲非常精彩,但也成了专辑最大的亮点。毕竟作为名为3代的专辑,约一半的曲目都是初代音乐的演奏版,颇有吃老本之嫌。总时长只有29分钟,量的方面也远不如前两代的音乐集。好在D.C.M.C的曲目异常出色,再加上主题歌的魅力,让这张专辑并没有因为其他曲目的诚意不足而为人诟病。  值得注意的是,作曲家酒井省吾一人包揽了整个专辑大部分曲目的大部分乐器的演奏、编程工作。  RPGFan评论人Kyle Miller给予了这张专辑温和的评价:保留着系列一贯的怪诞,比往常的系列更能激发情感,完全有资格成为系列音乐的继承者。他很享受这种机包含了MOTHER 3新作品和初代作品新编曲的感觉,但是许多曲目真实乐器的使用让人觉得不像游戏原声而是乐手的个人专辑。史克威尔艾尼克斯音乐在线(Square Enix Music Online)评测说这张专辑很失望,认为从数百首优秀曲目中仅摘选了不到十首曲目是很大浪费,选曲的几首也缺乏重新设计,也没有任何重复,过于简短。这样的看法并不奇怪,因为评测3+的时候还没有3i的消息,3+和3i是互补的。MOTHER 3+曲目表:()曲目作曲游戏场景备注We Miss You - Theme of Love酒井省吾主题歌糸井重里作词,大贯妙子演唱。大乱斗X选用。Theme of D.C.M.C.酒井省吾 &&D.C.M.C乐队表演曲目改编自第二章盗贼篇地图BGM。Samba de Cambo酒井省吾D.C.M.C乐队表演曲目游戏原作中并未演奏完,这里是完整版。Bon Voyage, Amigo酒井省吾 & &&D.C.M.C乐队表演曲目名作,离别之歌。Theme of the King P酒井省吾 & & & & & & & & & & & & &D.C.M.C乐队表演曲目名作,即猪面具主题,游戏原定主题曲,大乱斗X选用。Time Passage田中宏和 & & & & &&结局前的最后一次旅行初代标题曲的重现。*Pollyanna铃木庆一 & & & & & &结局前的最后一次旅行初代早期地图BGM的重现。*Snowman铃木庆一、田中宏和雪山场景初代雪山BGM重现。*16 Melodies (Beginning)铃木庆一、田中宏和、酒井省吾结局1-3代主题曲混合重编,酒井省吾参与和声。*We Miss You - Theme of Love - (Instrumental)酒井省吾主题歌伴奏版。MOTHER3 - theme of LOVE-酒井省吾主题曲iTunes版新增曲目。*酒井省吾包办所有乐器演奏。  《MOTHER 3+》发布不久后,糸井工作室宣布了下一张音乐集《MOTHER 3i》。这里i的意思是iTunes,以数字版的形式发售,没有实体光盘,这在2007年还是非常前卫的。这张专辑于日上线,获得了广泛好评。  《MOTHER 3i》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原声音乐,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歌曲集。它在曲目编排上,与1994版《MOTHER 2》相似,都是多首BGM拼成一首曲目并舍弃了许多次要曲目;在乐器演奏上却和《MOTHER 2》不同,并未GBA原声,而是与《MOTHER 1+2》类似,是基于原声的重新演奏。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是制作人心目中《MOTHER 3》音乐应有的样子,理想的样子。由于GBA机能限制,许多音乐可能和理想的表达效果有一定距离。因此制作人在原声集中,以电脑音源,做出最理想的版本发行。这种做法并不少见,同期游戏NDS《重装机兵:钢之季节》也是如此,其原声集的曲目均为&PC音源 Ver.&,即用NDS原声一样的音乐,配合最理想的PC音源制作出的音乐,调子还是那个调子,但效果理想的多,只是NDS机能限制只好舍弃一些音色。  这张《MOTHER 3i》表面上共有15个曲目,但其实是几十个曲目拼贴而成。有趣的是,《MOTHER 3+》里的曲目大多并没有出现在3i里,3+和3i是一种互补的关系,3+更倾向于&插曲歌集&,都是主题歌、插曲、回忆曲等;而3i更像Original Soundtrack,都是背景音乐:两者合起来共同组成《MOTHER 3》的音乐体系。  在封面设计上,《MOTHER 3i》也没有采取传统的大红色调,而是以GBA特有的点阵画风绘制的原作中主角的家乡所在的场景,意味深长,构图也非常漂亮。  由于《MOTHER 3i》是数字版专辑,许多音乐媒体并没有给予评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音乐在线(Square Enix Music Online)的评测也有失偏颇,因为他这次又孤立的看问题了。SEMOnline评测说,这张原声集竟然不含游戏的主题曲&爱的主题&,也不包含系列的经典曲目Pollyanna等等。其实这些曲目都在上边的3+里了。可见评测也需要了解发售历史,只评测合集里的一半,就如同评测一个2CD合集里CD2一样,肯定是有失偏颇的。当然,他也正面的评价了音乐的品质,指出这些重新编曲的音乐超越了GBA里听到的原声,更加优美动听。  《MOTHER 3i》在发售当周在日本公信榜oricon排名第24,这在流行音乐为主的榜单中能有一席之位也是游戏音乐较好的表现。专辑在这个榜单上榜三周。MOTHER 3i曲目表:()曲目包含曲目游戏场景备注Welcome to MOTHER3 world1、取名2、欢迎来到MOTHER 3的世界3、真正的欢迎(第七章)主要以开篇序幕为主,并加入了游戏后期的一段与家有关的音乐。和GBA原作相比,有许多即兴发挥的内容,更像现场版。Tazmily is the Stage1、猪面军团登场2、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3、狗狗快跑以家乡剧情BGM为主,包含第三章的家乡相关BGM内容。虽为家乡主题,但大多都是紧张、充满危机感的场景。Twist And Battle1、与小虫战斗2、与嬉皮士战斗3、与顽皮布鲁斯战斗均为小怪战斗曲,几乎都是诙谐的、老摇滚风的。游戏中最常见的几种小怪战斗的音乐混剪,诙谐幽默为主。Gentle Rain1、迷茫2、某时某地3、温柔的雨均为哀伤的剧情BGM。都是剧本中的重大泪点,即使通关多年再听这些曲目依然眼眶湿润。Mambo And Battle1、曼波战斗2、杀手悲歌均为战斗曲目,和之前的相比,这一组对应的怪物更加华丽高端一些。均为民族音乐,前者为加勒比曼波舞步,后者为阿根廷探戈舞。Theme of Duster1、悲伤地塔兹米利2、天亮了3、盗贼准则盗贼主角达斯特的角色曲。原作中这三首就是同一旋律的变奏,这次将其组合成为一个组曲。The Castle of Osohe1、幽灵盛典2、幽灵城堡3、幽灵练习曲均为第二章幽灵城堡相关BGM。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将几首幽灵主题音乐串接。Funky Monkey Dance1、第三章序幕2、猴子情歌3、芝麻油开门4、芝麻豆腐开门5、猴子搬箱子均为第三章萨沙相关剧情BGM。充满异域风情的一段。除了中间乱入了一段广场舞色彩的芝麻开门暗号系列BGM,前后均为编曲非常华丽、层次丰富的配乐。Oh, Pig Mask1、猪面登场2、无稽的复仇猪面军团相关登场和战斗曲目。名作,大乱斗X选用,卢卡斯参战PV选用。但是组曲并不包含猪面主题曲,因为收录在3+中了。Memory of Tazmily1、幸福家乡?2、都没了长大后的村庄相关曲目。都是第四章以后的曲目,大多体现物是人非的感触。With Magypsy1、粉贝壳2、甜蜜派基神相关曲目。充满&基&情的组曲。Do Not Disturb1、惊讶进行曲2、挥霍的赞歌3、可怕的敌人4、热情的家伙另一组战斗组曲。选用的都是一些不太诙谐,比较严肃的战斗曲目。Flowers1、沐浴情歌2、回爱人的信3、妈妈温情感人组曲。全部都是泪点曲目,向日葵花园篇。Theme of Bad Boy1、波奇战队2、波奇王3、战斗记忆另一组战斗组曲,主要是最终篇的。系列传统的8-bit终章战斗曲,后边是一连串其他战斗曲的集锦。From Utopia1、乌托邦2、谜之飞行器3、首领主题4、生活的记忆乌托邦主题。名作,大乱斗X选用。充满&军国主义&讽刺色彩的音乐集锦,最终以一段不出名的宁静曲目结束整张专辑。  熟悉游戏剧情的会发现,这些组曲只有一个大致的顺序,同一个组曲里的选曲可能横跨好几个章节,所以这并非一个严格的按剧情发展顺序的音乐集,而是把主题相近的曲目进行跨章联合,是以音乐专辑的心态制作而非游戏原声的姿态。但这也造成了一个遗憾,就是60分钟的容量的确只容纳了游戏中四分之一的音乐,许多非常著名的曲目由于题材孤立无法构成组曲就被遗憾删掉。  专辑封面及内页欣赏(均可点击查看大图):  首先是《MOTHER 3+》  然后是《MOTHER 3i》(电子图册,包含酒井省吾对每个曲目的解读)8MOTHER 3(乐评赏析)  针对《MOTHER 3》游戏中的实际音乐到底如何呢?事实上,玩家届对《MOTHER 3》的音乐普遍意义上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无论是旋律的动听、剧情的契合度、编曲的国际化以及对GBA机能的深度挖掘,一改GBA版《MOTHER 1+2》中糟糕的音质表现,达到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即使有批评的声音,也主要是集中于GBA音质问题(主要是GBA掌机的喇叭扬声器问题,用GBA接音箱玩就音质好得多),以及部分玩家认为许多旋律被改编成若干版本容易审美疲劳等。  回到游戏当中,有哪些特别出众的游戏背景音乐值得一说呢?(以下截图采用英文Fan Translation版) (家)  游戏开篇的第一个场景,就是自己的家。这个旋律贯穿了整个游戏,出现在所有和家有关的场景,但每次编曲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剧情发展到后期之后,同一个旋律可以缔造出如此多样的感受,也是《MOTHER 3》编曲上的特点。这是一个很&日常&的BGM,但请记住这个旋律,以后它会变化成各种版本。 (信)  游戏序章的第一个泪点就是这封信了。这是一个笛子的忧伤BGM,旋律非常感伤,结合当时的剧情能激发玩家的很多情愫。和《MOTHER 2》一样,《MOTHER 3》也有许多&扭曲&的BGM。在游戏流程中,这首感人的信BGM,突然变得扭曲跑调,似乎也就预示着剧情的发展。 (猪头)  猪头的BGM是原定的《MOTHER 3》主题曲,后被《I miss you》取代。这首猪头BGM贯穿整个游戏,版本极多,曲风极尽乖张奇特之能事,塑造了一股浓重的军国主义反派形象。 (烈火)  火灾场景也是猪头BGM的变奏。这个版本非常喧哗,相当于重金属摇滚,有solo,有riff,能在GBA中实现如此的音效实属非常不易。 (倾盆大雨)  倾盆大雨是一首独立的曲目,塑造了紧张的气氛,主要是其极其慌乱的贝斯声部让这首音乐显得特别的紧张。狂秀低音solo也是酒井省吾本人常用的音乐编曲风格,在他的多个游戏作品中都有体现。 (狗狗快跑)  这之后的狗狗快跑则充满了使命感。尽管这是一首用笛子做主旋律的音乐,但配合管乐队的宏伟旋律,让这个剧情桥段充满了正义感。幸运的是,这几首优秀的BGM都在《MOTHER 3i》中获得了重新编曲。 (&&)  那段经典剧情之后,是一段弦乐+钢琴的抒情曲,迷茫。游戏中最催人泪下的场景之一,我想玩到这里的玩家没有不哭的吧,被BGM感动的也会眼圈红红了。 (达斯特篇)  达斯特篇最著名的曲目莫过于他的主题曲,贯穿整个游戏,也在《MOTHER 3i》中收录。这是一个非常有旋律感的曲目,后来也成为D.C.M.C.乐队的演出曲目。 (沙漠)  沙漠BGM是游戏中异域风情系列的代表作,这里也出现了酒井省吾个人风格浓郁的排比铺叠的编曲手法,一浪高过一浪。 (猴子搬箱子)  真正意义上的神曲之一。猴子搬箱子是第三章中后期的地图BGM,在游戏中地位举足轻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音乐,三种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的三条旋律同步进行,并且互有错动的再现,让曲目的层次极为丰富,再加上和声垫也并非简单的铺垫,也有自己的旋律,外加酒井擅长的低音solo,让这个曲目成为好几条旋律线来回交叠的复杂篇章,但听起来并没有显得杂乱,反而铺叠出一个纠结、矛盾、哀伤的氛围,副歌部分的交叠手法甚至与巴洛克时期的赋格手段相似,有的段落出现了同一个旋律错位出现的现象,营造了很棒的听觉感受。 (后来的村庄)  经历一系列事件后,我们发现游戏的主题曲&爱的主题&编曲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变成很潮的欢快音乐。这和游戏剧情的极大贴合度令人拍案叫绝,原来那首本身感人向的音乐还有如此妙用。同理,这个时期的自家、旅店等BGM也都新潮化了。这就是所谓&音乐的变化衬托游戏的变化&。 (D.C.M.C.音乐会)  作为游戏中最经典的桥段之一,D.C.M.C.的乐队演出场景一直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作为一个GBA的像素游戏,能做到5个乐手的动作和音乐高同步,连鼓手敲镲的频率都能和音乐中的完美对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演唱会演奏的曲目全都是游戏里的常见BGM的变奏版,而它们都有真实乐器的演奏版,全都收录在《MOTHER 3+》中。 (音乐会之后)  音乐会之后是一连串并不出名但音乐很神的剧情。首先是和熊寅相遇的BGM,以电钢琴勾勒出懵懂少女之心的激动,又并不那么直白,是一种淡淡的情感。此后是&沐浴情歌&,非常舒缓的电钢琴旋律,游戏中少见的女主角个人BGM描绘,依然是淡淡情感的表达。再然后是&阁楼迷宫&,这是一个非常有味道的BGM,和许多《MOTHER 3》音乐一样,又是一个贝斯做主旋律的BGM,以模拟贝斯拨弦的方式架起了整首音乐。在阁楼中还遇到了吉他怪、鼓怪、贝斯怪等,它们都有仅此一次的专属战斗BGM,全都是以对应乐器的特性专门制作的。 (向日葵海)  这一段真的不需要多说了,玩过的都懂。多年以后的今天,即使偶尔在电脑上随机选到这个曲子,都会眼圈一红。   《MOTHER 3》的战斗系统是节拍攻击,即根据音乐节拍按A会产生连击效果,因此许多人将《MOTHER 3》戏称为节奏游戏。这也就造成了游戏中普通战斗BGM多打数十种,各类敌人均有专属战斗BGM,以供玩家对应不同的节奏展开攻击。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对战猪大佐的BGM。如果你表示想不起是哪首,那说最新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中,卢卡斯作为DLC角色参战PV中选用的非常有节奏感的欢快BGM就是猪大佐的战斗曲。  再往后的剧情和场景剧透内容较多,就不再赘言了。和许多玩家对《MOTHER 3》的看法一样,游戏的大后期剧情和可玩性有所缩水,表现在音乐上也是一样,大多为之前BGM的重新编曲版,新曲很少。  当游戏结束后,和《MOTHER 2》一样,《MOTHER 3》也拥有一个超长的全体角色登台的场景,这时候的BGM自然也是各大BGM全都重新编曲合在一起的集大成版。这次的大游行比《MOTHER 2》的更加长,毕竟NPC数量也更多了。9大乱斗、音乐会和同人创作大乱斗Remix、音乐会及同人作品  时至今日,已经近十年没有任何新作、几乎只在日本国内发售的游戏,依然拥有很高的人气热度,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对人气的维持。2代主角奈斯(Ness)和3代主角卢卡斯(Lucas,日版名:硫卡 リュカ),附带着Onett、Magicant、New Pork City、Fourside四个全3D建模的对战地图,都给玩大乱斗玩家提醒着《MOTHER》系列的存在,战场道具棒球棍、土星先生、富兰克林徽章、终极奇美拉等也在向任天堂玩家零碎地展现着游戏的世界观。  自然地,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大乱斗系列对MOTHER系列的经典音乐进行了重新编曲,作为对战音乐而收录于历代大乱斗游戏中,其中最有名的几款连续登场多代游戏,这就让完全没有玩过《MOTHER》系列的玩家也对几首经典曲目耳熟能详。首次登场平台曲目名出典编曲备注64N64奈斯胜利八旋律(M1)-初代大乱斗唯一的MOTHER曲目DX(Melee)NGCMotherBeing Friends(M1)八旋律(M1)片头曲(M1)酒井省吾其实是MOTHER1代的组曲。后继续用于:&大乱斗X&大乱斗ForDX(Melee)NGCEarthBoundFourside(M2)八旋律(M2)-其实是MOTHER2代的组曲。DX(Melee)NGCMother 2Pollyanna(M1)安藤 浩和名曲Pollyanna的重编曲版。后继续用于:&大乱斗X&大乱斗ForDX(Melee)NGC奈斯胜利八旋律(M2)-和64版胜利音效略有不同。X(Brawl)WiiPorky's Theme猪面军团(M3)酒井省吾直接选用的MOTHER 3i中的版本。后继续用于:&大乱斗ForX(Brawl)WiiUnfounded Revenge/Smashing Song of Praise无稽的复仇(M3)粉碎的赞歌(M3)石坂健太郎M3两首战斗曲目的融合。后用于Lucus参战视频。后继续用于:&大乱斗ForX(Brawl)WiiMother 3 Love Theme爱的主题(M3)酒井省吾M3主题曲重编版后继续用于:&大乱斗ForX(Brawl)WiiYou Call This a Utopia?!乌托邦(M3)石坂健太郎猪面军团BGM的另一个混音版。X(Brawl)WiiHumoresque of a Little Dog室内BGM(M1\M2)甲田雅人重新编曲的前两作的室内音乐。X(Brawl)WiiSnowman雪山BGM(贯穿三代)酒井省吾系列名曲Snowman的重编版。使用的是MOTHER 3+的版本的加长版。X(Brawl)WiiMOTHER系列胜利片头曲(M1)-全新的胜利音效。后继续用于:&大乱斗ForFor3DSWiiUMagicant / Eight MelodiesMagicant(M1)八旋律(M1)下村阳子著名的新编曲,让冷门曲目焕发新生。For3DSWiiUSmiles and TearsSmiles and Tears(M2)八旋律(M1)峰岸透名为Smiles and Tears,但实际上是1、2两代主题曲的交错出现。ForWiiUOnett Theme / Winters ThemeOnett(M2)Snowman(M2)早崎明日香2代两首音乐的重编,其中Snowman本质上是1代曲目。  备注:  1、编曲者为大乱斗混音版的编曲人名,并非原作曲者,未标注为游戏中标记为Nintendo创作,即不详。  2、DX的美版就是Melee,X的美版就是Brawl。For指的是《任天堂明星大乱斗 For Nintendo 3DS》和《任天堂明星大乱斗 For Wii U》的总称,因其部分曲目是共用的,因此统一以For标记。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对《MOTHER》系列热度的维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销量(千万销量级)和受众都远远大于几十万级的《MOTHER》系列,因此让许多玩家即使从未听说过更别提玩过《MOTHER》系列的玩家,也对其角色、场景、音乐略知一二,也会激发好奇心在闲暇时间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其中有的以此为契机成为了《MOTHER》系列的Fans。  除了大乱斗系列游戏,日本还有多项音乐会包含了《MOTHER》曲目。  在期间,日本东京连续五年举办游戏音乐会,每场演唱会的曲目几乎都不相同。在1992年的第二场,演出了两首《MOTHER 2》的曲目,分别是《Because I Love You》和《Eagle Land》(即后来的Onett),1993年的第三场又演了《Because I Love You》,这使得这首曲目成了五年期间唯一演过两次的曲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1992年和1993年《MOTHER 2》并没有发售,游戏是1994年发售的,也就是说游戏在发售两年前就开始利用音乐会来宣传游戏了,同时证明游戏里有大量曲目在游戏发售两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度很高,都可以改编为交响乐了。   2006年的东京《Press Start》音乐会上演了《MOTHER 组曲》,将系列三作的一些经典音乐进行了重编串烧。可惜的是这次并没有出版音像制品,已经很难听到了。  官方有出版物的历史就只有这些,毕竟音乐在版权上错综复杂,官方活动非常有限,但事实上相当多的民间同人作品都在不停的创作中,这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Bound Together》。  《Bound Together》是一个同人创作计划,将《MOTHER 2》(欧美称作Earthbound)整个游戏的音乐进行了完全的重新创作,最终制作成48个完整曲目和几十个未被选中的Demo作品,完整公开曲目共可以播放3小时,囊括了《MOTHER 2》原作几乎所有配乐,上百人参与创作,风格涉及电子、摇滚、通俗、说唱、迷幻、钢琴、爵士等各种风格,许多音乐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  这张《Bound Together》非常良心,有的曲目甚至动用了交响乐团或Big Band爵士乐队录音,有很高的制作成本,但由于其同人音乐的性质,所有音乐都在其官网上提供免费下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零散的同人致敬音乐,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搜索一下,但品质良莠不齐,例如:(I Miss You - Earthbound 2012)(ネコと海の散歩道)(MOTHER NOTES)(Mother Sounds e.p.)(Mother Sounds e.p.2)(EB0)  这些大多都是在同人展或类似活动上派发的同人音乐集,并非授权发售,多为个人爱好作品,和上边的《Bound Together》水准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合集以及没有实物发表的零散单曲、表演、演奏、翻唱等等,数不胜数。Niconico和Youtube上还有一些诸如初音版、鬼畜版等二次创作,以及主题歌翻唱、翻奏等,不胜枚举。(五张正统的官方音乐)  以上介绍了《MOTHER》系列的五张正统官方音乐集和若干番外、同人等音乐,并简述了一下这些音乐背后的创作历程和一些曲目的鉴赏等。这个系列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相关中文资料也非常稀缺,许多过时的、不实的资料也长年难以更新,再加上游戏可能继续没有续作的境地,旧作也由于语言、平台和画质问题很难在新玩家中普及,因此《MOTHER》系列可能继续在国内处于较冷门的地位,即便许多任天堂粉丝也并不熟悉。而作为较冷门系列当中的冷门讨论点&&音乐及其出版物,则更是一个鲜有人问津的领域。  最后,也祝愿任天堂能继续善待《MOTHER》系列,虽然可能不会有续作,但还是希望能有一些复刻、重制或其他周边,能让新时代的玩家也能享受到变幻莫测的《MOTHER》世界。  (本文曲目表和相关发行信息参考了维基百科,内页扫图来自vgmdb等网站。由于版权原因,本站不提供非授权音乐的下载,每张专辑均附注了外站的试听链接。)
近期游戏热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龙八部有什么礼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