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是怎样说的和做的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请简要写下来,150字左右
问题描述: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请简要写下来,150字左右
问题解答: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
王二小烈士之墓王二小,又名王朴(日——日),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农历9月16日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
王二小烈士之墓王二小,又名王朴(日——日),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农历9月16日
他是一个放牛娃.一次日军来村里扫荡,逼他带路,二小用机智将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是敌人遭遇重创.但他被鬼子军官杀死了
王二小是共青团员,他一边放牛一边替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发现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作顺从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结果八路军不等王二小全身而退就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日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斩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原名王禾,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
永远的丰碑》 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开篇语 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
邱少云 在烈火中英勇救义李大钊 面对敌人坚贞不屈,忠于革命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它诉说的就是抗日英雄儿童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
八路军爆破英雄马立训的事迹 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采用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马立训,1920年生,山东淄川人,家境贫寒,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国民党
我感受到了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我也是六年级呢 今天正好在做.
邻居赵爷爷年轻时参加过八路军,我最喜欢听他讲抗日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就是我从赵爷爷那里听来的.王二小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他出生在河北省涞源县一个小村庄.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人的兵力,再度侵犯湖北襄樊,首当其冲的就是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张自忠率部浴血奋战,日寇攻了五天五夜,未能越雷池半步,只得掉头鼠窜,张自忠亲率部队,尾追敌人,沿途斩杀无数,敌寇死伤达五六万人.
你只要看人教版7年级语文书第74页 里面有个大禹治水的故事 缩减一下就行
大禹在人民的拥戴下,负责去治理黄河,经过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疏通了黄河,解决了洪灾,为人民作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
读重要的地方和你感兴趣的地方!先走马观花般的过一过目,在找自己喜欢的读!
大禹治水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老师讲过了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员工辞职报告范文大全 20篇.doc 4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员工辞职报告范文大全 20篇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荡漾在我们每个党员心中,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青原区天玉镇党,委组织员张二华如是说。为响应全党的学习《红色故事汇》的号召,最近我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红色故事汇栏目,同时也在网上观看了它。
《红色故事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党情教育课,我深深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坚定了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江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无数志同道合之士曾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在这片热土上曾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方志敏、贺龙、陈毅等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江西具有得天独厚、丰富的红色资源,江西要以红色资源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服务,让红色主旋律不断唱响,让年轻一代始终铭记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把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的井冈山精神和红色精神时代传承下去。
在观看《红色故事汇》后,我印象最深的是“施奇”的故事。施奇的故事很是令我动容,我无法想象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却由于日军的强暴而患上了梅毒,并且还遭受了日军的严刑拷打,以及拷打无果后的非人虐待。即使在遭受了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后、在身体严重不适的情况下,施奇仍然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从未想过要寻死,而且还能争取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为我们共产党宣传,扰乱敌人的思想。最后,当她被敌人活埋时,她忍着全身的病痛,拼尽全力地挣扎求生,让我看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而且从她遭受苦难开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身为新四军机要员她从未向敌人泄露过一点关于党的机密,她的这种忠于党的精神以及深刻的革命信仰值得我尊敬与学习。优秀的共产党员是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深明大义、不畏艰难、舍生取义、积极投身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中,甚至为此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虽然为革命而牺牲了,但是他们的事迹却会一直被后人所传颂,他们的精神也会永垂不朽,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缅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富强,我们要坚定对党组织的信仰,为党组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为中共党员的我们,应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明确自己的目标,也许我们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人民服务,让各位革命烈士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应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应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十分地团结,他们平时每一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应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齐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就应在这最秀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用心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秀丽。
我被《红色少年的故事》书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感染: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李氏姐妹,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狱中小烈士”宋振中,“神奇女交通”潘香风,“红色小歌仙”张锦辉——他们死守党的秘密,笑对敌人的酷刑,视死如归;保护牛草的何运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优秀作文《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作文》2800字孙中山在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之家,为家中季子。七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1879年,十四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孙在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Iolani School)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1881年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之后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Oahu College)(相当于中学程度)继续学业。1883年由于孙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长送回家乡。同年冬天到香港,与陆皓东一同于公理会受洗入基-督教,并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次年进入中央书院(今日之皇仁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倒数第二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之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孙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尝于1894年《上李鸿章万言书》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惟李鸿章断拒。失望之余,孙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岛募款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企图以排满思想为其革命事业铺路。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会见旧友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等人,准备筹划生平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目标。最终同年2月12日,孙中山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其时,杨衢云、谢缵泰等人已先以“开通民智、改造中国”为宗旨创立“辅仁文社”。孙中山以志业相近,遂与辅仁会社接洽,衢云等欣然同意举全社并入兴中会;于是租定总会所一处,托名“干亨行”。2月20日,孙中山于香港大学作公开演讲,并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于香港。
2、革命期间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兴中会选出杨衢云为会办(当时称为伯理玺德天,即 President),孙为秘书。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即分工展开各种活动,孙中山主持前方发难任务,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
孙中山进入广州,创农学会为机关,并广征同志,定重阳节(10月26日)为起义之日。可是因为事先泄密,这次起义失败作收,以陆皓东为首的多数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孙于11月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
同年秋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孙并被邀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1897年,孙经加拿大,转往日本。先结识宫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后来成为孙中山的长期支持者;透过宫崎及平山,孙再结识日本军政、帮会中人,包括犬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并一度接触梁启超等保皇派。1900年庚子国变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不过是个清廷陷阱。而后李赴北京协调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得当地日本官员答允支持在广东发动起义(称惠州三洲田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而失败,孙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改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年9月,孙中山离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华侨中发展革命。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成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孙中山之后到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活动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于1905年中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以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在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以达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压力,以一万五千元请孙中山离开日本。孙中山收款后于3月离开日本。由于此事未经同盟会内部商议,于是引起会内分-裂。孙中山赴南洋后,在胡汉民、汪精卫等支持下,在南洋另成立同盟会总部。1907年5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是第三次起义。1907年6月孙中山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再今惠州市汝湖镇),历十余日而败,是第四次起义。7月6日徐锡麟起义于安庆,失败殉难。同年7月,孙经越南赴广西主持镇南关起义,再告失败。孙中山被法国当局拒绝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才再踏足中国国土。1908年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是第七次起义。4月,黄明堂起义于云南河口,是第八次起义。1910年2月倪映典发动新军起义于广州,是第九次起义。1909年至1911年期间,孙中山大部份时间在旅途之上,曾环绕地球多次,在各国华侨、留学生中筹划革命经费及外国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会及其周边组织快速扩张规模,并于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会美洲地区总会,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华侨参与革命。此外又先后发动包括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在内的多次起义,直至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在危难中奋击成功,武汉当日光复,各省同志,咸起响应。据统计,自1894年到1911年之间发动的革命起义事件计有29次之多。至于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共进会与湖北新军革命团体文学社共同策划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枪走火事件。当时孙中山人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典华城(今译丹佛),据《凤凰周刊》说当时的孙中山还在那里打工,因此并不知情,所以孙中山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
作文二:《抗日战争中的英雄》23100字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篇一: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
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将军的的事迹被编写入小学课本中和电影。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事迹
篇二: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平型关大捷——
打破日军不败神话第一战
清明节前夕,山西灵丘县烈士陵园的管理员李怀静重新为园内的24座烈士坟茔刷了一遍涂料。这些坟茔里埋葬着200多位在
平型关大捷牺牲的八路军战士的遗骨。他们绝大多数是无名氏,牺牲时年龄在17~26岁间。
78年前,这群年轻人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侵略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首次大胜。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也重塑了国人的精神信念。以此为开端,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唯有把陵园打扫干净一些,李怀静才觉得对得起逝去的英雄。
陡崖上设伏阻击日军
原总参军务部队务局副局长、办公室主任李亚彬是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在他有关父亲的记忆里,平型关大捷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听父亲讲起过平型关战斗的故事。中学时,他和同学传阅过一份《中国少年报》,上面有一整版登载着父亲写的《首战平型关》。上世纪60年代,他还和父亲一起看过总政话剧团演出的平型关大捷的话剧。
平型关大捷的战场,也是李亚彬一直神往的地方。1970年,他在父亲去世后不到一个月,第一次踏上父亲战斗过的山西灵丘县平型关。“每块山石,每片草木,好像都与父亲有关。我们弟兄四人的泪珠也不断往下流。”
实地参观给了李亚彬不同以往的感受。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
是乔沟,在灵丘有着“十里长沟”之称。放眼望去,沟底的公路宽约三五米,最窄的地方只容一辆汽车通过,两边是20多米的陡崖,常人难以攀越。他也就理解了,115师师长林彪在勘察周边地形后,为何会将出师第一战的设伏阵地确定在这里。
时光回到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妄图“一个月拿下山西全省,三个月灭亡全中国”。在此危亡时刻,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陕北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辖115、120、129三个师。林彪任115师长,罗荣桓任副师长。李亚彬的父亲李天佑任115师343旅686团团长。
9月22日,日军突袭平型关阵地。次日,阎锡山向朱德通报战况,要求八路军115师配合作战。
9月24日,林彪和聂荣臻组织旅、团、营指挥员再次勘察地形,确定在乔沟两侧高地,采用伏击战术歼灭日军。按照计划部署,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分段埋伏在乔沟一带,承担“拦头“、“斩腰”、“断尾”的任务,待日军进入口袋阵一举将其歼灭。
这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仗。“这一仗必须打胜!在‘恐日病’和‘亡国论’到处流行的时候,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盼望八路军出师后的第一个捷报。”在战前动员会上,聂荣臻以此鼓舞士气。
摩拳擦掌的兴奋传递给了每个人。原本想在出发前抓紧睡一觉的李天佑,“激动得无法平静下来”。他在回忆录里记录了当时
的心理状态:686团副团长杨勇和他开玩笑,“老战将了,怎么还这么紧张。”李天佑坦然相告,“不是紧张,头一回和日本侵略军交手,生怕哪里想不到,误了事。”
每支枪仅配5发子弹
1937年9月24日晚,各部队连夜出发,分头赶往伏击地点。时值深秋,晋北山区的夜晚温度骤降,加上大雨如注,天黑路滑,行动起来十分困难。
李天佑曾回忆,当时战士们没有雨具,身上的灰布单军装被浇地湿淋淋的,冷得发抖。天黑得像是罩了口锅,每个人只得拽着前面同志的衣角,高一脚底一脚往前走。“我们希望多打闪电,好趁着亮光放开步子往前跑。”
对于这个场景,686团团部司号员强勇也印象深刻。他清楚地记得其中一个细节——大雨引发山洪,几位战士失足摔倒,被洪水卷走。“团里有马,我就拽着马尾巴过河。”
9月25日凌晨时分,强勇和同伴们艰难跋涉到预定位置,在冰冷的山顶潜伏着,静待日军的出现。当天拂晓时分,日军的两个汽车中队、负责运送物资的辎重部队以及骑兵小队,出现在灵丘至平型关的公路上。待到日军全部进入埋伏圈,林彪下达战斗命令,强勇吹响了冲锋号,手榴弹、步枪、机关枪瞬间齐发,战斗正式打响。
整场战斗持续6个多小时,115师投入三个团共计7000余人,全歼日军千余人。尽管事前聂荣臻断言“用这么好的地形,
居高临下,伏击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但我军最终伤亡400余人说明战斗进行得并不轻松。
“虽然这些日军不是作战部队,但是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等日军反应过来之后,他们决定抢占乔沟对面的制高点老爷庙。一旦得逞,八路军将处于敌人的火力打击之下。为争夺老爷庙,和日军发生了拉锯战。整个战斗中,最大的死伤就发生在这里。”高凤山说。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历史顾问高凤山先后走访过多位平型关大捷亲历者。对这段历史了解得越多,越能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根据高凤山的研究,抗战初期,八路军每支步枪配发的子弹不到五发。为了节省子弹,基本上打完三枪就上刺刀冲锋。“刺刀断了,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日军扭打在一起。但日军受过严格训练,枪法很准。而且受武士道精神影响,非常顽固、凶狠。”
老爷庙前的纪念碑文显示,为了掌握战斗的主动权,115师685团、686团、687团都参加了与日军争夺老爷庙的拼死搏斗。686团三营全营连排干部大部分牺牲。140余人的九连仅剩十余人。
高凤山说,八路军还有一部分伤亡是在清理战场时发生的。有的战士去背日军的重伤兵,被一口咬掉耳朵;有的战士为躺在地上的日军包扎伤口,反被开枪打死。“最终没有一个俘虏,可见战斗打得多么残酷。”
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查阅资料并与史学专家交流,更新着李亚彬对平型关大捷的认知。也是因为深入了解了胜利的艰难,他每次去灵丘,都会到烈士陵园祭拜在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战士。
24座烈士坟茔里,埋葬着200多位在平型关大捷牺牲的八路军战士遗骨。他们多数无名无姓,牺牲时年龄只有17~26岁。
“他们很多都是从长征中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为了打鬼子,年纪轻轻战死沙场,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李亚彬感慨。
平型关大捷结束后,115师同一天还在附近组织了关沟沟门阻击战、东跑池攻击战、驿马岭阻击战,又歼灭日军600余人。而仅平型关大捷一战,就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日军近一个旅团的军需物资。
115师第343旅参谋长孙毅后来回忆,战斗结束当天晚上,因房子少,他和林彪、聂荣臻睡在一个土炕上。林彪说,“今天打了胜仗,精神好,睡不着”。
李亚彬回忆,父亲生前虽身经百战,但对他来说,平型关大捷作为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还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9月26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当天,蒋介石给八路军总部发来贺电:“二十五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胜利也高涨了民众支持八路军抗战的热情。“平型关的意义
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在一年后的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在讲演中再次肯定了平型关大捷。
这一次与日军的交手也为后来的抗日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平型关大捷结束一个月,林彪写成《平型关战斗经验》,冷静分析了八路军抗日第一战的得失。他认为,山地作战和夜袭战以及日军的疏忽轻敌、日军后方补给线过长、物资运送困难是战斗获胜的重要因素。同时他也特别强调了日军的战斗力不可低估。
经此一役,林彪也认同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我军在目前兵力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应以在敌后袭击其后路为主,断敌后路是我们阻敌前进争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经常集中大的兵力与敌作运动战,是不适宜的。”
历史得传承下去
平型关大捷被写进了八路军军歌,写进了书本。在曾经的战斗发生地,立起了纪念馆和标牌。
年届六旬的高凤山觉得这些还不够。他急于将自己手头掌握的新资料出版,让自己的研究变现为文字。
作为参战将士的后代,李亚彬也迫切希望下一代能够把平型关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青少年受教育,这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和回报。”
在这一点上,灵丘县原党史办主任赵洪波有一个小小的遗憾:中宣部把平型关战役遗址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隔壁的繁峙县早得到消息,去北京领了牌匾回来。
“作为关隘,平型关是在繁峙境内,但主要的战斗是在灵丘打的呀!”赵洪波说。目前,灵丘县一个投资6亿元的平型关军事文化园正在筹划中。
历史带给后人的荣光,两个县城都不愿轻易放过。而历史带给后人的警示,我们更应牢记。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
篇三:抗战时期有哪些英雄人物
抗战时期有哪些英雄人物
佟麟阁: 誓死坚守阵地的抗敌英雄
英勇抗日的爱国将领——赵登禹
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马本斋
战斗在日寇铁蹄下的女共产党员——张宗兰
智勇双全丧敌胆——包森
抗联英豪——李兆麟
抗日虎将荡气回肠——叶成焕
抗日怒火燃赤心——马耀南
冀中平原的“吕司令”:吕正操
陕西抗日名将许权中
“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刘老庄连
坚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抗日赤心日月可鉴——许亨植
“打仗数第一”——陈锡联
抗日壮士英气冲天——董天知
侠肝义胆破“围剿”——曹亚范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
铁骨铮铮抗日到底——夏云杰
出奇制胜大将风范——粟裕
爆破英雄马立训
夜袭战斗常胜英雄——桂干生
宁死不屈的八女投江
冉庄地道战组织者——张森林
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钢铁战士——杨靖宇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解放战争时期
冯玉祥(1882,1948)
中国近代军事家、爱国将领,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原名基善,字焕章, 安徽巢县人。清末入淮军当兵,后投北洋军,升任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反对袁世凯称帝,讨伐张勋复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他脱离直奉军阀,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不久,迫于奉、皖军阀的压力,赴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将第一军改称暂编西北陆军。  1926年秋在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并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出兵潼关,会师中原。
1927年一度附和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因与蒋发生利害冲突,
1930年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爆发中原大战,失败后下野,所部被蒋收编。
九一八事变后,冯积极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与吉鸿昌、方振武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后被蒋介石所迫辞职。  193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排挤,被迫离职。
1946年,被迫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要求组织联合政府。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政治委员会主席。是年7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于9月1日因所搭轮船经黑海时失火遇难。冯玉祥勤奋好学,崇尚简朴。以治军严、善练兵、注重近战和夜战著称。
1928年,随母亲到重庆投靠亲戚,进入基督教会办的孤儿院小学校读书,受到级任老师丁尧夫进步思想的影响。1939年春,考上中国公学附中读高中。与同班女同学、共产党员戴克宇朝夕相处,
一起学习、议论时局、办壁报和到集镇作抗日宣传,阅读《新华日报》和革命书籍,从理论上、思想上认清了革命道路,提出了入党要求。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考入中华职校会计训练班学习。同时,任该校和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皖南事变”发生后,她巧妙地完成了散发十八集团军、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的声明的任务。1941年秋,从职校毕业。到曾家岩重庆妇女慰劳总会工作,担任新市区区委委员。1943年5月,接受党组织的任务,给地下党重庆市委委员鼓咏梧当助手,并和他假扮夫妻。这个“家庭”成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设在国民党陪都的红色据点,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1944年5月,为避特务跟踪,转移到成都。两个月后,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在校两年里,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投身学生运动,为党做了大量工作。学习期间,经组织批准与彭咏梧结婚。1946年暑假,经党组织决定回到重庆作彭的助手。1947年初,受中共重庆市委指派,负责联系重庆育才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西南学院。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和声援南京“五二?”血案学运高潮期间,同这些学校的教工、学生一起,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敌人进行大逮捕前,领导各支部有秩序地防守和退却,保护积极分子,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输送了一些干部到农村去。她在领导学运期间,发展党员10多人,“六一社”社员四、五十人。同时,还为市委办的地下刊物《挺进报》递送稿件和组织发行。1947年秋,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
委员、川东地委联络员,与丈夫彭咏梧一起赴云奉巫(云阳、奉节、巫山)地区,组织武装暴动。1948年1月,彭咏梧牺牲。她强忍悲痛,决心继承丈夫遗志,革命到底。于同年2月,她到万县,以法院职员身份为掩护,参加中共县委工作,同时做暴动地区善后的联络工作。1948年6月14日上
午,因叛徒出卖,在法院遭敌人逮捕,被押往重庆渣滓洞监狱。在轮船上,她大骂叛徒,给组织传出了出现叛徒的消息。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坚贞不屈。手指被敌人用筷子夹烂,又被钉上竹签,任敌人施用酷刑,仍严守机密。她痛斥敌人:“杀了我也不知道组织,你们是枉费心机,永远也达不到你的目的。”她的坚强,赢得难友们崇敬,被誉为“丹娘的化身”。她组织狱中同志有计划地学习,几次带头参加全狱性的集体斗争。1949年春节,和女牢的难友用被面做衣裙,在监狱的小院坝上化妆表演秧歌舞,高唱革命歌曲,鼓舞难友的斗志。还和同志一起作看守的工作,并通过他与狱外地下党建立了初步联系。1949年11月14日,被特务押赴电台岚垭,秘密枪杀于此。
1940年,在家乡参加儿童团,任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苦练杀敌本领。在战斗
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先后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1948年春,担任班长,在攻坚战术训练中,全班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被命名为“模范爆破手”。同年5月26日,在解放热河隆化(今属河北)的战斗中,担任爆破组长,率领全班战士先后炸掉敌8个碉堡。在途中,敌桥型暗堡的机枪严密封锁了我军前进道路。为扫除这一障碍,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底,但无法安放。在这紧要关头,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上,拉燃导火索,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暗堡被炸毁,他壮烈牺牲。1948年6月8日,中共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委员会决定:追认他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队六连六班为“董存瑞班”。原冀热察行署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9月,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生于镇江。家境贫寒,幼年读私塾,13岁到镇江商店学徒。学徒生活既苦又忙,但他仍挤出时间读书看报,借以增长知识,从而也朦胧地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常与同伴、青年学生议论时事,逐渐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震动全国,李公朴满师不久,就与许多
青年一起,组织“爱国团”上街演说,以长啸笔名,给报纸投稿,积极抵制日货,揭露奸商。并因揭发店主贩卖日货而被辞退。他遭到打击以后,得到三兄公愚的支持,弃商就学,先后进镇江润州中学、武昌文华大学附中、上海沪江大学等校读书。他边读书,边在校内的图书馆工作,刻苦自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热情投入反帝爱国革命激流。1925年春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五卅”运动中代表沪江大学学生团体参加上海学联,并担任工人科长,负责联络工作,支援工人反帝大罢工斗争。1926年初,他毅然离开学校,到广州参加革命,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政治部沪宁路属党政特派员。由于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面目,愤然离开国民党。1928年去美国阿雷州的雷德大学半工半读。1930年夏,在该校毕业后,自费去纽约和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同年冬,由欧洲回国,正值蒋介石对苏区红军进行“围剿”之时。接着,发生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外患频仍。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心中忧愤,坚决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积极从事唤起民众,救亡图存活动。决心开展社会教育,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在1932至1934年间,先后创办了《申报》附设流通图书馆、业余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在《申报》开辟多种专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之后,又主编《读书生活》半月刊,进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尝试,并积极宣传抗日救国。
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李公朴被选为上海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积极参加上海各界的救亡群众运动。1936年3月,他与邹韬奋等正式成立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资本论》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同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成立,被推选为执行委员。参与救国会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的起草工作。正当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之际,1936年11月,他与救国会其他6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即当时闻名国内外的“七君子事件”。他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曾正气凛然挥毫题词:“拼七人的自由,争取四万万五千万人的自由”。“入狱入狱,是谁所欲,爱国有罪,入狱何辱~”以明志。他义正词严地指责国民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当局终于被迫确定了抗战的国策,不得不在1937年7月将他们释放。李公朴出狱后,继续为抗日救亡活动奔走。先后任山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和宣传部长。创办了“全民通讯社”、《全民周刊》。他在战地两个月,先后发表了《为全民动员告国人书》、《全民抗战的必然过程》、《怎样挽回危局》、《大同失守以后》、《我所认识的牺盟》、《山东老百姓起来保卫山东》、《加紧上海战区的民众运动》等文章,后在汉口汇编出版了《全民动员论》一书。同年底,任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副校长。1938年11月,赴延安参观学习。见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在共产党支持下,组织了“抗战建国教学团”,
在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培训抗日宣传人才。1941年抵达昆明后,组织青年读书会,出版《青年周刊》,还经常作公开演讲,呼吁团结抗日,宣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翌年在昆明创办“北门书屋”和“北门出版社”,出版进步书刊,推进民主运动。1944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在昆明成立云南省支部,李公朴被选为支部执行委员。从此,经常和闻一多一起,参加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群众性大会。抗战胜利后,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民主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重庆社会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等职,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斗争。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在较场口召开大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他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任大会总指挥。国民党特务为破坏这次大会,当场殴打了主席团成员多人。李公朴也被打伤,他更加坚强地为争取民主和自由继续奋斗。5月伤愈,从重庆回到昆明。7月初,经常有形迹可疑的人到北门书屋附近活动。他预感到自己可能会被暗杀,曾对家里人说:“我跨出了门,就不准备再跨进来。”毫不畏惧,继续为和平、民主奔走。7月11日晚,遭国党特务枪击。12日凌晨,在云南大学医院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睁开眼睛大骂国民党反动派:“卑鄙~无耻~??”并说:“完全为了民主,??。”毛泽东、朱德唁电称:“??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
篇四:抗日战斗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抗日战斗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
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
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
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
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作文三:《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们》400字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们
杨靖宇是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
一,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
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图为脱险后的宋学义和葛振林)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张自忠,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作文四:《献给抗日战争中的英雄》1000字献给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献给抗日战争中的英雄韩城市公安局 冯 伟 “缅怀先烈,自强不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凝视着《人民日报》的巨幅整版纪念抗战的画幅,我心情澎湃,内心无法平静。70年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抵御外敌侵略的战争中,我们的抗日英雄在中华民族的危险时刻,担负起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用血肉之躯痛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真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华夏厚土埋忠骨”。正是那些不计其数的抗日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伟大的胜利,正是那些爱国将士和爱国人士、爱国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精神,经过八年艰苦抗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没有经历过那灭绝人性的屠杀,没有经历过那国破家亡的心痛,但这并不会妨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不会妨碍我们对先烈的敬仰和爱慕,我们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自豪,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当我看到年事已高的抗战老兵颤颤巍巍地讲述自己当年如何抗击日寇,如何在迎着敌人的炮火英勇向前,如何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之时,我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感染着!我恨自己不能够穿越至他们那个年代,扛枪护国,杀敌保民。我想如他们一样,驰骋疆场,守护国土,保我中华疆土毫土不失。正是抗日英雄的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要继承和发扬抗日先烈的革命精神,
工作,忠诚使命,认真履责,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会像公安民警的优秀代表汪勇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做好每一件工作,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在危险关头。我会像“8·12”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现场的消防英雄那样,“逆行”于火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人民警察时刻准备着,准备着奉献一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此正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成长于新中国的青年,我深切缅怀那些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们,敬仰他们为今日之中国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英雄们,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青年一代,绝不负你们的厚望!作为英雄的民族、英雄的后代,我们定当发扬先烈们的抗日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早日实现我们泱泱大国的“中国梦”,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永不受外敌侵犯!
作文五:《抗日战争中的英雄》13500字涓滄捣璧勮  1澶?墠篇一: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在电视荧屏上,每天都播放着各种抗日战争剧,那抗战期间,都有哪些抗日英雄呢,抗日英雄背后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整理了7个抗日英雄的故事:
1、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在《》里,我们详细讲述了他的英雄事迹,这里再做一些简述。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
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 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 讨伐 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2、抗日英雄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逼迫下野,到国外 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 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 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 我是中国人~  3、抗日英雄王小二
王小二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 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 扫荡 ,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稍微过一点啊,原谅了!   4、抗日英雄赵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
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 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 示众 。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
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 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 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5、抗日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 小小的 满洲国 ,大大的赵尚志 ,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 反满抗日 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 南杨北赵 。
南杨 指的是杨靖宇, 北赵 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
壁报》主笔。
向之 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 尚志 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 首都 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6、抗日英雄之八女投江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
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九一八 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 同志们,我们
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 八女投江纪念碑 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 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在纪念碑上有着用金字刻的她们八人的名字,后面注着她们的民族以及所属的队伍。  7、抗日英雄之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篇二: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永远的丰碑:杨靖宇? 杨靖宇:优秀的高级军事指 挥将领。原名马尚德,字骥 生。1905年出生,1926年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 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 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 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 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 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 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 县。
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 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 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 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 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 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 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 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 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 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 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 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 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 热爱之情。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 ,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 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 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 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 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 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 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 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 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 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 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 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 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小 学 课 本 上 的 王 二 小
大刀将军赵登禹赵登禹(1898—1937),字舜(shùn)臣, 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 办事处)。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 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 朱凤军练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 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 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 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后 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 的第一位师长。
1933年初,日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又将 战火引到了长城一线,企图侵占华北。国民党当局 被迫应战,赵登禹奉命率领109旅从蓟县出发,把守 喜峰口阵地。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赵登禹率领战 士多次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退了日军的攻击,坚 守住了长城阵地。3月10日,负伤的赵登禹得知日军 正在休整,马上召集团、营长们开会,决定乘日军 不备偷袭日军营地,并激励战士们说:“抗日救国, 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 才能为国争光。”随后,负伤的赵登禹率3000人, 冒着大雪,挥舞大刀和刺刀偷袭了日军,成功缴获 了大批武器、弹药。
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抗 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 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 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 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 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 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 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 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 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 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 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最后,葛振林、宋学义被挂在树上,没死,被人救下来。伤好后又赶上队伍。图:宋学义 (左) 葛振林(右)
赵尚志 ? 赵尚志(1908-1942) 男,汉 族,辽宁省朝阳县人,中共党 员。
? 赵尚志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 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 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党派遣南 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 习。蒋介石制造反苏反共的中 山舰事件后,1926年5月,赵 尚志毅然退出黄埔军校,按照 党的指示,回到哈尔滨参加建 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 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 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 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 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 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 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 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 军的疯狂“讨伐”、“清剿”,赵尚志率 领抗联部队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 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 战百余次,打破了敌人一次次重兵“讨伐”
白求恩 ? 白求恩(1890-1939) 男,加拿大安 大略州人,加共党员。
? 诺尔曼?白求恩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 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 科学会会员、理事。同年加入加拿大 共产党。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加 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 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 疗队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为抵 抗日本侵略军的中国军民服务,于 1938年3月到达延安,随即转赴晋察 冀抗日根据地。他积极投入到组织战 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 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 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
白求恩 ? 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 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 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 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高度责任 心,堪称模范。他虽年近五旬,但多次为 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 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1939年10月下旬, 在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终 因伤势恶化,感染败血症,医治无效,于 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12 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
邱少云 ? 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 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 “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 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 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 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 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 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 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 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 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 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
邱少云 ? 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 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 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 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 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 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的钢铁誓言。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 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 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 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
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一直到 “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 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 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 舍身忘死,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们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勇哉,英雄!大勇、大智、大义、大仁 皆聚也~篇三: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
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编辑本段]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
前。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还挤着眼睛、歪着嘴巴狞笑者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尽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
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他抬头一望,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没想到,真混过去了。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前面就是三王庄啦。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哆嗦起来。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他一口气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来了。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又出发了。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
了。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沟里,又是抽烟,又是吃羊肉。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先走,想从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烟,黑狗踩上地雷了。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皇军在后面。明白吗,”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劲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飞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峁上突然响起一阵排子枪声,跟着又是一阵。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峁上扑去。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一个游击队战士跑过来,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暖炕上,盖着一床软绵绵的毯子。太阳从窗口射进来,照在炕上。张连长笑
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
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篇四: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永远的丰碑:杨靖宇 ? 杨靖宇: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 领。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 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
能将棉 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 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 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 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 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 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 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 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 的一腔热爱之情。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 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 是儿童团员,他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 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 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 二小,就叫他带路。(转自:wWw.CspEnGbo.com 蓬勃 范文 网:抗日战争中的英雄)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 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 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用刺刀挑死了 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王二小,牺牲时年仅13岁。正 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 一分区一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像面对强大的敌人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