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铺码头照片至青龙港的船什么结束

十六铺码头的由来
我的图书馆
十六铺码头的由来
& & & &上海的“铺”是什么意思呢?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清朝官员在上海地区搞起了团练组织,将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由铺内各商号共同承担。当时的计划是分27个市铺,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16个铺。清朝初年东城最繁华的姚家弄一带为“头铺”。出东门,至黄浦,北起小东门大街,南到董家渡大街就是“十六铺”。十六铺的面积范围比头铺大出十几倍,可见划定之时,城外十六铺地旷人稀,商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三百年前,这里称为“城厢外”。在城墙的外面,是上海的东郊。
  而这一带的海运早在清代乾隆时期就已经发展起来。当时海禁开放,沿海贸易繁荣。当时广州和福建的南船比较高大,吃水较深。适宜在东海、南海的沿岸深水海面航行。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沙船,船底较平坦,吃水浅。适宜在黄海、渤海等沿海浅水海面航行。正是由于南船不能北上,北船不能南下,就需要把上海港作为转运南北的中转站。
  不过,那时侯运河水运的繁荣要远远盛于海运。而上海港十六铺一带的码头实际上处于运河体系的边缘,所能发挥的功能有限。但是,一场农民运动给十六铺和上海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之后,江南变成战区,运河水系自此被拦腰截断,全线衰落。因为运河不能贯通,南北的联系从过去的河运改成了海运,东西交通则依靠长江。十六铺正处于这个交叉点上,成为了全国交通的枢纽。在近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十六铺不仅是联系国内贸易,而且是联系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通道。可以说,上海的航运是从十六铺发展起来的。
  到了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即被取消,它们的名称也随之消失了。由于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黄浦江边,国内客货运航线集中于此,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就将这里称作十六铺码头,十六铺的名称就这样流传下来。 && & & &&&&上海区划始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团练局的设置。全县设1城总局、20乡局(后增至22乡局),各局就近分领各图。当时城厢内外分16段直辖于总局。撤防后,仍沿用局董名义,但局所领之图时有出入。&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前学务公所改组为劝学所。根据劝学所章程规定进行学区划分,改团练局辖区为学区,除城总局分为城厢、老闸2学区外,均按原局境设学区,全县共24学区,其中23学区分隶于6个乡联区,合城厢区共为7个联区。城厢区隶高昌乡二十五保,辖9图:五图(城隍庙)、六图(侯家浜)、七图(小东门)、八图(大南门)、九图(西门外)、十图(西门内)、十一图(小南门)、十二图(陆家浜)、十六图(大东门内)。&
& 城厢户口繁密(除九图、十二图外),一向分铺办事。铺与图界颇有出入。城厢作为一个联区由9个区所组成:& &
中城区:辖头铺、二铺、七铺、十五铺;& & 南城区:辖十九铺、二十铺;& &
西城区:辖南三铺、八铺、二十二铺;& & 北城区:辖九铺、十二铺;& & 东城区:辖北三铺、四铺、十铺;& &
城东区:辖十六铺;& & 城南区:辖二十三铺、二十七铺、十二图;& & 城西区:辖城外二十二铺、九图;& &
城北区:辖法租界。&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次年,成立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简称城治公所)。上海县境变更区划为15个自治区。&
& 上海城自治区域分划5区:& & 东区:在大小东门外。为十六铺,即二十五保七图、八图、十六图;& &
南区:在大南门外。为二十三铺、二十七铺,即二十四保十二图,二十五保十一图、十二图、十三图、十四图、十六图部分地区;& &
中区:在城内。为头铺、南三铺、北三铺、四铺、七铺、八铺、九铺、十二铺、十五铺、十九铺、二十铺、二十二铺,即二十五保四图、五图、六图、七图、八图、十图、十一图、十六图部分地区;&
& 西区:在西门外。即二十五保四图、九图、十图、十三图、十四图、十五图,二十七保一图、二图、四图;& &
北区:在新北门外,至闸北。即二十五保一图、二图、三图、四图、六图、七图,二十七保三图、七图、八图、九图、十图、十一图、南十二图、北十二图、十二图。&
& 民国元年(1912年),根据江苏暂行市乡制,县境区划改为4市、15乡共19市乡。原城自治公所分为上海市和闸北市。上海市区域仍分划为5区,各区设区董1人。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资料,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资料,发出来给大家看看[9]
楼主是学中文的,经常看见当代文学史里痛心疾首地批(咒)评(骂)前三十年TZ他们反右,迫害文艺界的一大批高尚正直清白无辜的文人。
基本上文学史就是一路从反右批到三嗡。
但是批批批,无论怎么批,都没有具体的内容。
比如,文学史上说三嗡的□□:评海瑞罢官
还有那部戏: 《武训传》
文学史和网上,都只说四人X和TZ他们很“左”,戴帽子,过激,迫害这两部电影的文艺人员,并且打压百花齐放,拿他们那一套很左的理论区评判这些好电影。
但是说了这么多,第一,这两部电影的具体内容,文学史里没有。
第二,TZ他们针对这些电影的内容,具体批判了什么,批判的文章在哪里,一概没有。
都只是很笼统地说不该批这些电影,说这些电影明明是歌颂清官的,歌颂好人的,你们这些TG里的“极左分子”居然批判这些“歌颂清官与好人的电影”,简直罪大恶极不识好歹。
反右情况差不多。都是说TZ和四人X那边这些势力,迫害文人,不尊重“言论自由”,违背“百家争鸣”。
但是那些文人具体讲了啥,书里一句话没写。只是一味地假大空地痛骂TZ。
(比如大家都洗白的丁玲等人)
楼主对前三十年本来没有太多好感。但是我有一个毛病,就是我要看干货,唯实唯细。
无论对方批了什么,写了什么。你至少要上具体的文章啊。一味地说对方“以极左的理论批判文艺作品”,说“迫害”。可是双方的具体言论都没有。我实在难以信服。
于是我就去翻了前三十年的很多资料。包括当时的人民日报,然后就发现了很多亮点……
具体的我上面用黑框框出来了。
还有很多资料,非常多亮点。楼主被文学史荼毒的三观简直要被颠覆了……
再一次知道了唯实唯细的重要性……
太晚了,明天继续上资料。
№1&☆☆☆水神千里于 01:18:46留言☆☆☆ 
№2&☆☆☆水神千里于 01:24:00留言☆☆☆ 
运动批人本来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3&☆☆☆= =于 01:27:43留言☆☆☆ 
楼主的标题挺安全
№4&☆☆☆= =于 01:29:30留言☆☆☆ 
№5&☆☆☆= =于 04:09:13留言☆☆☆ 
抱歉哈之前忘了存贴,找自己的帖子找了半天......下面开始啦
№6&☆☆☆水神千里于 11:44:34留言☆☆☆ 
先说我找到的一个神一样的视频。叫做《铁证如山》,当年拍的一个纪实纪录片。优酷上好像有,大家可以去搜来看一下。
这片子讲审判四人X的。然后我通过这个片子又查了一下当年的审判过程......妈呀,当年邓叶等给四人X堆的罪名,居然是“大搞分田单干,搞土地个人承包”等......
总之,你们可以去看看......充满了各种黑色幽默
№7&☆☆☆水神千里于 11:51:31留言☆☆☆ 
还要一个讲毛大练钢铁那个,我自己找了一些资料,顺便看了一篇文章。我自己觉得自己找的资料和这篇文章基本上时间线、空间线都能对上,前后关系也和我自己捋的差不多。
所以我自己的罗里吧嗦就不放了,直接放这篇文章吧。咋说咧,毕竟都是人说的,大不信也无所谓,也不要反感,可以先看看嘛。
然后之后可以自己去找关键时间节点对照一下。看看有多少准确真实。
这篇文章来自占豪。
《“大炼钢铁”的真相和毛|泽|东的责任》
讲到“□□”时期的两大问题是:“人民/公社”和全民“大炼钢铁”。其中“大炼钢铁”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其一是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按薄/一波在日讲话中的统计,全国投入钢铁战线的人员有5000多万,加上其他行业的支援人员,大约1亿人左右。
从当时全国6亿多人口来看,这个比例明显太高了,直接的后果挤占了农村农业生产劳力,影响了农业产出,是1959年农业歉收的一个人为原因。其二是浪费了资源。为了全民炼钢,大量树木被砍伐,影响了生态,而“小土群”炼出的300万吨钢,大都质量较差,但国家只能收购,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
毋庸讳言,“大炼钢铁”造成了国家损失,是造成三年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讲到责任,常常归咎于tz。就是□□的历史文件1981年的《决议》,在强调认识不足,经验不足之后,也归责于“毛(t)泽(z)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同志”的“自满”、“急于求成”、“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隐含的意思就是tz承担主要和最大责任。但是,把“大炼钢铁”前后决策和实施过程还原出来,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故事。
“大炼钢铁”的原因
1957年的中国,距抗战胜利才12年,离抗美援朝停战才4年,国家尚未统一,蒋/介石时刻在叫嚣反攻大陆,美军几个航母舰队在中国近海(100公里内)游弋,中苏面和心不和,新中国仍处于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压力下。防止侵略,准备战争,保卫国家独立和国家统一,是国家领导人考虑的首要问题。虽然在朝鲜和美国人的作战中,毛/泽/东评论:美国人钢多,我们气多(士气高),但使中国也“钢多”,肯定成为了毛/泽/东的目标。在赫鲁晓夫指责□□之后,毛曾经说过:“实力政策,实力地位,世界上没有不搞实力的。手中没有一把米,叫鸡都不来。我们处在被轻视的地位,就是钢铁不够”。可见,优先发展钢铁(包括重工业),是当时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
“15年赶上英国”的目标是科学的和可行的
1957年11月,tz在莫斯科出席各国□□会议时宣布:中国15年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12月2日,刘修养在中国工会八大祝词时向国内宣布我国15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
“15年赶超英国”,现在变成批毛和批“□□”的一发重炮弹,但事实上从钢铁工业上看,这是一个非常科学合理的可实行的发展目标。
中国1950年钢产量是61万吨,1957年达到535万吨,七年中增长最低的年份增长19.7%(1957年),最高的达到56.8%(1956年),七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4%。根据日本出版的《钢铁统计要览》,1957年英国钢产量是2205万吨。因此,毛提出15年赶超英国的目标,从静态上看,只是要求15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即可,对比前七年36.4%年复合增长率,这是一个很保守的目标,即使考虑到英国钢铁工业的增长,中国只要保持12%的年增长率,15年就达到近3000万吨钢的产量。因此,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上看,毛15年赶超英国的目标都是很靠谱的目标。
从后来实际情况看,即使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毛的目标也是基本实现了。在15年后的1972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338万吨,静态上超过英国1957年的产量;三年后的1975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390万吨,首次超过了英国的年钢产量,动态上完成了赶超英国的目标。
因此,毛/泽/东的15年在钢产量上赶超英国的目标是完全合理和可行的。
从“15年赶超”到“2到3年赶超”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公报中公开提出了1958年钢产量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的目标,直接导致了58年后四个月全民大炼钢铁,结果全年钢产量达到1073万吨,其中正规钢厂生产近800万吨,约300万吨是“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搞出来的,质量很差,劳民伤财,大伤元气。
毛泽/东“15年赶超”如何演变为1958年“1070万吨”的目标呢?大事记如下。
- 1957年11月和12月,毛,刘分别提出15年赶超英国的目标;
- 1958年1月,国家经委建议当年钢产量620万吨(增长15.9%),3月2日人大开会通过;
- 3月8日,冶金部提出700万吨目标(增长30.8%);
- 4月初,冶金部又修改计划,提出10年赶上英国,1962年达到2000万吨目标;
- 6月,华东区(柯庆施当政)提出1959年达到1200万吨产能,东北,华北等各大区纷纷提高指标,汇总后1959年钢产量达到3000万吨;
- 6月中,冶金部再次修改目标,向中央提出年产800万吨钢的计划(增长49.5%);
- 6月,□□副总理兼计委主任李富春向中央□□提交《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书面报告,认为“以钢铁为主的几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有可能不用三年赶上或超过英国”;
- 6月17日,□□副总理兼经委主任薄/一波向□□提交《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提出1958年产钢1000万吨的目标(增长86.9%);
- 6月19日,毛在薄的报告上批示:“赶超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要2年到3年,2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在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 7月1日,刘修养公开讲话:“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不要好久”;
- 8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年产1000万吨钢的目标;
- 8月17日-30日,□□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毛TZ不放心钢的产量,亲自找中央相关部委及各大钢铁企业负责人开会研究,与会各位领导人全部说行。最终北戴河会议定下了1070万吨(翻一番)的指标,并向社会公布;
- 9月毛TZ视察武汉,安徽,江苏,上海,视察了武钢,大冶钢厂,马钢等钢企及一些小高炉,询问企业对完成1070万吨的看法,大家一致表示有信心;在结束视察后毛泽/东亲自写的和新华社记者谈话稿中提到工业方面要发动群众,在大干钢铁的同时,不要把农业丢掉了;
中央书记处部署全国“小土群”大炼钢铁运动;
- 10月14日,毛视察天津和河北,和负责人谈人民公社和大炼钢铁;
- 11月2日-10日,毛TZ召开郑州会议,开始纠正视察中发现的“左”倾错误,批评了不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取消商品生产和交换,三五年搞成共产主义的看法;要求高级干部每人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三遍;
- 11月21日-27日,□□扩大会议在武昌召开。毛泽0东批评了高指标和浮夸风,提出了不要弄虚作假,要压缩空气,把高指标降下来。“现在的问题,不仅是下面作假,而且是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这就危险”;会议将北戴河会议的1959年钢产量3000万吨砍到了1800万吨;
- 11-28日-12月10日,□□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举行,落实刚结束的□□扩大会议;
- 1959年3月,中央召开上海会议纠左;
- 1959年4月,全国“小土群”炼钢运动结束。
“大炼钢铁”中毛的责任
对大炼钢铁,毛TZ高姿态的主动承认了责任。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TZ曾说气话:“我有两条罪状:一个1070万吨钢,是我下的决心,建议是我提的,结果9000万人上阵,补贴40亿元,得不偿失。第二个人民公社,我无发明之权,有推广之权,北戴河决议也是我建议写的”。
毛TZ此话,解脱了大批高级干部的责任,从此他们躲在毛0泽0东这棵大树下遮风避雨;在毛过世后,此话又成为毛为“大炼钢铁”负责的证据。
毋庸讳言,毛在日的文件批示上提到了钢产量上两年赶超是可能的,在8月北戴河会议上对1070万吨的目标最后拍板的。但那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决策?
首先,毛在6月19日的批示,并非主动提出来的,是在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具体工作的负责人都认为是可行的基础上才确认的。6月19日之前,毛仅提过15年赶超英国的目标,而所有地方大区负责人都确认了万吨钢的目标,中央两个主管部委(计委,建委)在两位副总理领衔下分别给□□□□出了钢产量两年赶超英国的正式报告。在中央到地方的负责领导都取得了一致意见和建议下,□□才把自己15赶超英国的目标提前到了在钢的方面两年是可能的。
其次,在北戴河决定58年1070万吨指标前,毛TZ又反复邀请部委和钢企负责人开会讨论,是在所有与会者都拍胸脯的情况才作出了决定。曾经有一篇纪念周/总理的回忆文章记叙这么一段事。对1000万吨指标有怀疑的周总理,在□□有关部长在北戴河向毛汇报前,要求这些部长要如实反映情况。后来在全国大炼钢出现问题时,在□□会议上,总理声色俱厉地批评这些部长们:你们在北戴河是如何向主席拍胸脯的?
最后,TZ是头脑发热时间最短的领导人,也是第一个出来降温的领导人。从6月19日TZ被手下各方面大员们忽悠相信了两年钢产量超英国开始,到8月北戴河会议定下1070万吨钢目标止,仅热过头三个月。通过9,10两个月到地方视察,TZ立马发现了问题并抓住了要害,从11月2日郑州会议开始,就开始降温,反共产风,反浮夸风,反高指标,反瞎指挥。可见毛的纠错能力是相当强的。
其实在6到8月的三个月里,TZ还要化大量精力处理许多外交和军事重大问题,如赫鲁晓夫的访华和联合舰队,炮击金门的部署等,对于钢铁产量指标这样一个经济问题,毛是更多地依赖于具体业务部门的判断。因此,即使要追究责任,毛至多也是一个所谓的“领导责任”。
战役检讨会――“上海会议”
虽然毛主动承担了大炼钢铁的责任,并在庐山会议上维护了党内激进派,但是毛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问题来自哪里以及谁该负什么责任。
月间的上海会议(中央八届七中全会),应该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会议。当时1958年的□□结果刚出来了,毛已知道□□是打了败仗了,上海会议就类似败仗后的战役总结会,与会者神经都是紧张的,不像之后的庐山会议,开始时开得是神仙会。我们知道毛在这次会议结束时有一个三个多小时的大会发言,谈到了16个问题。【但是我们看不到毛讲话的全文】,估计毛的讲话会使一些人很难堪。今天只能从片言只语中了解□□当时的心境和看法。
据与会者李锐的回忆文章,毛/泽/东的发言是“满篇怨言、气话”,“疾言厉色,很有情绪”,事实上应该是毛对党内高级干部的严厉批评。
从权延赤的作品中我们知道,彭/德/怀在毛的讲话中间插话,对毛的“纠左”进行了嘲讽,引起了毛的严厉反击,把历史上两人的纠葛又抖落了一遍,是否是四个月后庐山会议的前兆?【该文作者个人意见】
李锐回忆了毛在会上说要在三委(计委,经委,建委)二部(冶金部,机械部)找几个像李锐这样的“有头脑”,“能唱反调”的通讯员做兼职秘书,直接向毛反映情况(建立第二报告管道),其实这反映了毛对“钢铁两年赶超英国”的这些主事部门领导“没头脑”地给□□出不切实际的报告的严重不满和批评。
【毛/泽/东对约半年前由他亲自发起的反共产风,反浮夸风,反瞎指挥风等没有很好的落实是不满意的,他话中有话地假批评李锐给毛写信要给自己的领导看是“怕顶头上司,不怕我,我这里不是正统,是播野鸡毛的”。】
毛讲了海瑞的故事,讲了海瑞因给皇帝非常不客气地上书而坐牢,但皇帝死后,海瑞在牢里伤心地大哭,把吃的东西都吐出来的。“我们□□干部很不勇敢,不肯尖锐,无非是怕穿小鞋,怕失掉职务,失掉选票”。【这一段资料上我没有看到,不知此文作者何处找到】
毛还提到了把《明史?海瑞》给彭德怀看,给周/恩/来看,当场问周看了没有。李锐引用了会后田家英转胡乔木的看法,认为毛的内心还是要求“不出海瑞”。田、李两人还认为胡的看法很深刻。
可见田、李、胡这些秀才的政治水平是如何低!他们这种水平在毛身边迟早要出事。尤其李锐,过了四十年还参不透□□的意思。毛这里的讲话重点根本不是在讲出还是不出海瑞,毛在中央大会上讲到给彭,周看海瑞传是有明确含义的。
对周,毛是隐晦批评!周是主张平衡稳健发展的。毛是批评他们不能像海瑞那样坚持正确的意见,明哲保身。我们知道周因为反冒进在57年底和58年1月份被批评并作检查,之后对□□这些头脑发烧的部长们基本上是眼开眼闭,由着他们胡来。
哪给彭/德/怀看海瑞是什么意思呢?彭历来是大炮,敢直言,毛是要彭学海瑞再“大炮”一点?联想到毛曾经半开玩笑地对彭说:我死了你可不要造反啊(见黄克诚回忆录);庐山会议上两位元帅流泪劝彭总:主席在,你尚且如此,主席不在了,谁能管住你?毛给彭看海瑞,显然是已经把彭看作海瑞般的直言诤臣,但要彭/德/怀学海瑞的“忠”,告诉彭:现在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刚定(58年11月已定刘接毛的国家主席之职,毛退二线【事实上此时主席已经退居二线,国家的实务由刘、邓处理】),纵然以前你对刘有百般意见,但在我身后要服从刘。【这一段有私货,比如将彭比海瑞,资料里未见,但是大意是对的。】
毛在会议上表扬了李锐给他写三封信,李锐得意洋洋地还把其中的一封信全文抄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李锐把毛的话:“你写的东西有骨头,没有肉,你给我点肉吃嘛”看作是毛对他的赞赏,但是他并没有看到毛对他的鼓励之外还有隐含的批评:有论点,没有论据!李锐的信确实是很肤浅的,根本没有论证和数据。如果在我手下的项目经理给我这样一份报告,肯定会扔回去让他重写。□□不可能根据这样一封简单的信就否定两位副总理分别代表计委和经委给□□的正式报告。
№8&☆☆☆水神千里于 12:15:10留言☆☆☆ 
唉,没人,那我过段时间接着放吧
№9&☆☆☆水神千里于 14:24:00留言☆☆☆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三万字左右,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本报记者顾丽丽  昨日,记者在市区丝绸路北侧的蒋瑞祥老先生家中见到了一张63年前的火车票,方寸之间,承载着他浓浓的回忆。谈起收藏这张车票,蒋先生滔滔不绝,“这张火车票对我来说很珍贵,是1951年我随父亲回海门……”记者听着蒋先生出神的讲述,仿佛被带入那段绵延悠长的记忆里。  这张火车票宽4厘米、长6厘米,被蒋先生完好无损地塑封在收藏册里,甚是珍贵。与此同时,他父亲的退休证、家书等老物件也被小心收藏着。火车票的材质和现在的车票相似,令记者惊讶的是当时的车票是实名制,所属单位、职务名称、姓名等都用中文手写,清晰可见,车票上面还有编号、填发单位、上海铁路管理局杭州分局局长印章等。  因为蒋先生的父亲当时是一名铁路正式工,所以火车票上印有“硬席公用免费乘车证”的字样。他回忆说,日(民国30年5月26日),他的父亲蒋明清领到了“浙赣铁路局员工服务证”,正式成为一名中国铁路工人,而浙赣铁路是华东通往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他的父亲曾参加过杭州钱江大桥的建造工作,后来一直在上海铁路局安华铁路领工区当养路工。  蒋先生的母亲是浙江义乌苏溪吴宅人,10岁之前,蒋先生随母亲和外婆在义乌长大。10岁那年,也就是1951年,父亲同母亲商量后,将他带回海门老家生活。为了更好地照顾他,父亲毅然提前退职,告别十二年的铁路生涯,带着他从浙江郑家坞火车站上车,向上海驰去。  据蒋老先生回忆,他记得当时的火车开得很慢,不像现在动车、高铁等如此快捷,10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当天晚上,火车到达上海北站。他们从北站后门出站,坐三轮车直接到十六铺码头。第二天又从十六铺坐铁驳小轮船到青龙港。蒋先生记得很清楚,“时值夏季,船很小,人又多,船舱里十分闷热。次日上午,船到了青龙港。但轮船不能直接靠岸,还要转坐小木船,才能上码头。我踏上海门老家的第一天是日。那天中午到长兴镇,镇上正在发洪水,几乎是汪洋一片。虽然经过长途奔波劳顿,父亲将我领回家后,依然舒心地笑了。”  “父亲为人热忱,心地善良,生活十分勤劳简朴,回到海门之后,他一个人要负担全家5口人的生计。长年累月的起早贪黑,食不果腹,导致旧病复发,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父亲回乡后6年就病逝了。如果父亲不选择为了我从铁路岗位上退职,选择在浙江生活,或许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蒋老先生提起这段过往有些哽咽。  他后来多次回母亲浙江老宅探亲,以前的郑家坞站已经没有了,但是小时候的记忆却依旧印在脑海中。蒋老先生将这张火车票翻拍发在微信的朋友圈,一位好友评论让他感触良深,“一张63年前的火车票除了收藏,不能投资,不能上市,不能流通,甚至不能当白纸写。一张63年前的火车票,除了收藏,你能勾起记忆,你能标新立异,你能书画一幅宏图,可以说你有连城的价值。一张63年前的火车票,票面有价,票值无价。你是一位草根企业家昨天的武打片,今天的故事片,明天的喜剧片。”  一张旧车票承载着蒋老先生厚重的记忆,也浓缩了光阴的荏苒,历史的变迁,还有寸草春晖的深情。印建忠  八十年代,启东去上海,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之后,才有了长途汽车,也有过直升飞机。  路径大概有,启东港至十六铺码头,最佳选择。但每天仅有一班,有时没有。而且还要跟潮汛启航,经常侯潮进港,甚至还要搁浅。剔除排队购票和候船时间,一次单程航行七小时就算快了,人们都赁这时问来判断今次是顺水还是逆水航行。老启东港登船十六铺码头  购票难是最大的问题了。当时信息不通,不知道这天有没有船,何时开船。只知道港上有一只电话,一般打不进,有时打进了,回答也是说不清。  线路二,启东至海门青龙港再去十六铺。其他情形与上述相同,但启东去青龙港交通就极不方便了。靑龙港至十六铺的船没有了,还可以去太仓浏河,去对岸崇明,再去上海。青龙港  线路三,从南通港至十六铺。优点,启东去南通交通相对方便时间固定,船启航时间相对确定,潮汛影响较小。但总路程总时间长,费用髙。不行的话,也可南通轮渡对岸张家港。南通港  回到启东,还有一线,启东长江北岸的小船去对岸崇明,从崇明八一公路去崇明港再乘船去吴淞港。  18岁的我,就是通过这几条线路单独或结伴出行。  读完巜大桥下邂逅》一文,想起的往事。周 辉彩萍以平静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娓娓而道《大桥下的邂逅》,以小见大,以很小的视窗,反咉了一个大的主题,这就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变迁,它如长江万顷波涛,滚滚东去,一泻千里。沿着彩萍的思维视窗,我们仿佛有“窗含西岒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张 勇@印建忠 老启东的真实记忆啊,太清晰了。这几条线我都走过,购票是恶梦一般的难忘记忆。岁月走过35年(kxnr2016)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kxnr2016整理保存同学们原创的文字、图片等各类作品,发布相关活动信息。本公众号仅供同学群内部浏览,外部搜索不到,各位同学阅读后请勿向外转发。热门文章最新文章kxnr2016整理保存同学们原创的文字、图片等各类作品,发布相关活动信息。本公众号仅供同学群内部浏览,外部搜索不到,各位同学阅读后请勿向外转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滩十六铺码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