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可以做成会红色的思考机器人的吗?

会出现思考自己存在意义的机器人吗?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已注册用户请 &
这是一个专门讨论 idea 的地方。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你或许能够想到很多 idea,但是由于现实的限制,却并不是所有的 idea 都能够成为现实。
那这个时候,不妨可以把那些 idea 分享出来,启发别人。
会出现思考自己存在意义的机器人吗?
· 110 天前 · 2965 次点击
自从人类在围棋上被打败之后,人们产生了恐慌,人类要被机器取代了。人类会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不是这一点可以让人类不被取代?或者说,思考所谓的意义只是自欺欺人。
89 回复 &| &直到
11:55:06 +08:00
& &110 天前
会,学会推理和理解,自然就有这方面追求
& &110 天前
当前深度学习还只是“弱人工智能”,一旦接近“强人工智能”,一切就停不下来了
所谓,弱人工智能,是指机器可以做特定事情。
强人工智能是可以做所有事情,人就是强人工智能。
& &110 天前
日暮途远 :)
& &110 天前
这不就是人工智能要实现的东西吗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我觉得还是会很复杂,人类会通过反思自己,从而产生剧烈的行为变化,比如哲学性自杀。机器人会不会。。的确感觉想得太超前了,哈哈
& &110 天前
如果这样的机器真的出现了,因为完全不同的生理 /身体基础,它所思考的应该和人类完全是两回事。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人的存在是没有所谓的意义的(目前看来),但机器有,人工智能有,这就是人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差别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看样子赛博朋克要成为现实了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也就是说机器人永远只会是工具?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攻壳机动队第一季《 SAC 》第 15 集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攻壳电影版 第一部的傀儡师也是,身为人造 AI 认为自己是生命,迫切想要繁衍与死亡。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参考《 H U M A N S 》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机器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更吓人
& &110 天前
虽然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态度如何,
但是我还是喜欢,国家层面或者联合国层面,推行机器人立法,不然真得给自己玩脱了
& &110 天前
会的,设计这个功能就会有这个功能呢。
& &110 天前
@ 喜欢==希望
& &110 天前
除非是人类不给机器设定目标才可能让机器思考这种无用的东西。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胡思乱想,不像动物只考虑利益得失。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突然发现,我这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意识,也就等同于是不是能通过图灵测试了。哈哈。感觉提了很多年前别人就想过的问题?
& &110 天前
@ #10 塔奇克马 +1
攻壳机动队 动画版还是不错的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然而图灵测试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它不能判断机器人是否有意识。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机器人 –& 人工智能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这个结论怎么推导出来的?
& &110 天前 via iPhone
“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是非逻辑,是超越逻辑的。所以机器人不可能思考。
“存在”背后是“永恒”,而永恒人才会有。
[传 3:11] 他使万事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他又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人的心里;虽然这样,人还是不能察觉 神自始至终的作为。
所以请放心,机器人不会有这方面的苦恼,如果有,那一定是装出来的。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机器人如果有了自我意识,到了那天,人和机器人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可能误解了你的意思,人类的存在的确是没有意义的,也因此会有各种可能,机器人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的理解就是一种工具性,不知道你所说的机器人的意义指什么呢?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思想由传感器决定。 AI 的世界和人肯定不同。你把它类比成猫或者狗都是一样的道理。
& &110 天前
会。你不就是吗?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20 图灵测试的初衷不就是判断机器人是否具有意识吗?为什么又不能判断出了?可以解释下图灵测试吗,谢谢了。
& &110 天前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 图灵只能测试某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等价或无法区分的智能。不代表它会漫无目的思考,比如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 &110 天前 via iPhone
@ #30 谢谢解答。那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做的:期望人工智能能够自我思考,已经是超越了图灵测试的范围了?
& &110 天前
让我想起了妇联 2 里面的奥创...计算出对地球危害最大的是人类才开始消灭人类的...
所以从上帝视角来看,奥创其实是正派?妇联才是反派?
& &110 天前
@ 楼主想到是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科幻小说和未来学家所讨论的主要议题),而现在热炒的人工智能只是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只处理特定的问题,不需要具有人类完整的认知能力,甚至是完全不具有人类所拥有的感官认知能力,只要设计得看起来像有智慧就可以了)。
个人感觉强人工智能感觉还有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 &110 天前 via iPhone
@ #33 谢谢回复。好害怕技术爆炸缩短这份时间啊。
& &110 天前
大家好,我是未来穿越过来的,看你们现在想的思路很偏,只要是代码写出来的,都不会有意义上的智慧产生,要产生会思考的机器人,得靠另一个叫神经金属的东西,这金属是液态的,里面有类似细胞的物质组成。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产生不同的强度的电流。靠这个特性可以模拟人的神经系统,由此来发展智慧。在我的世界里满大街都有自己思考意识的机器人了。加油
& &110 天前
这个视频怎么才能看到完整版呢,
已经不知道哪个是第一集,哪个是第二集,
& &110 天前
这个问题可能要 500 年后才能得到答案。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意识是灵魂产生的,不是物质的,否则你我都只是一台有限状态机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这个世界是某位“大神”编写的深度学习系统,人作为这个世界中的实例,很难理解这个“大神”全部的思路
& &110 天前
using System.R
& &110 天前
是有 主语和宾语的,
比如, 你对我有意义。
自己存在意义
自己的存在 对 自己 /他人 有意义吗?
怎么确定 有无意义呢?
这是通过 反馈 的 形式
而 反馈 来自于
自己主动观察 或 他人的刺激(表达感谢或敌意)
对 他人的意义 可以通过 自己主动观察或 他人的刺激 得到(但别人可能把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所以可能需要介入第三者的评判), 但 对于自己的意义,只能通过自己 主动观察得到。
否定自己 存在意义的人(即在遭遇挫折时,把过错归咎于自己(通过主动观察得到的负反馈)) 有 自杀 倾向
存在即合理,看看 勾股定理 的证明:
勾股定理是用 图形化 方式进行证明的(通过辅助图形证明), 即 如果可以在 平面上做出 这些辅助图形(即这些辅助图形在平面上是存在的),那么勾股定理就是 成立的。
即 如果 机器 可以 察觉到 存在 本身(接收到反馈,主动观察), 能够从 存在 中提取出 特征、模式,那么 机器 也是 可以 证明 定理的。
+--------&
结 果 &---+
| &-------------+人
|
特 征 , 模 式 +--------------+
& &110 天前
看看美剧西部世界
& &110 天前
& &110 天前
& &110 天前
& &110 天前
看《未来简史》上说,人类的意识本质上还是算法,机器智能可能会有更加高级的算法,不通过实现意识而达到更加高级的智能状态。
& &110 天前
凡是代码写出来的都不可能有自我意识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存在并不能描述任何现实事实,纯粹的存在相当于什么也不存在。在人能够思考自己的存在之前,人是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对象。就像你说出“我”这个字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有两个“我”,一个是“我”,一个是被“我”所思考的那个“我”。但是不仅仅我才是“我”,所有其他人也都是一个“我”。因此人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对象的这个对象,不是单个的某个人,而是一个类。只有当某种存在能够把自己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才能称作是有意识的存在。
反而观察动物,它们不能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对象,从而也不能把自己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比如大多数动物无法在镜子里认出自己。动物直接的只是某种他物的对象,而不是自己是自己的对象。
& &110 天前
问题是怎么能确定自己不是有限状态机,而是有意识的?
& &110 天前
《西部世界》意识的建立
& &110 天前
个人观点:
人类 也只不过是广义进化树上过渡的一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人类被取代,只是一个可能经过的环节而已.
如果强人工智能出现,人类不可能阻止,也阻止不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发展中的 人工智能可以算是 碳基进化树上的 多细胞生物,自主学习,在重复中积累经验.
与碳基生物不同,借由人类之手诞生的人工智能,可以避免许多碳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弯路.
在意识来看,人类和强人工智能定义上没有太大区别,最大的区别是 思考的量级与经验的积累速度上,差了一个次元.也不排除未来人类借由电子化 进入下一个世代.
& &110 天前
@ 这个问题哲学界争论了几百年了,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认为我个人是有自我意识的,而不是有限状态机.
对于灵魂存在的证明,一般采用濒死体验来研究,各国已经积累大量案例
我个人觉得有两种案例不用灵魂概念很难解释
1. 跨性别同性恋
2. 多重人格
& &110 天前
不觉得现在所谓的 AI 还是穷举法的一种吗
只不过速度加快了
& &110 天前
@ 我认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又产生意识的潜质
& &110 天前
其实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也不能证明,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错觉
意思就是不能证明你是主动进行了思考的动作,还是你只是感受到了大脑思考的过程而认为这是你主动进行的思考
人的大脑就是一个电路,根据各种感受器接受信号处理计算结果
而你只是感受到了这个过程。
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有一种错觉叫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错觉》
& &110 天前
楼主应该去看看终结者。
& &110 天前 via iPhone
你可以先去想一想猫狗会不会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们为什么那么会卖萌,再结合进化论和量子力学,最终你会发现这背后的奥秘以现在人类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只能将之称为神学。
& &110 天前
@ 你不会觉得你脑中的想法和意识生成就不穷举了吗?
& &110 天前 via iPhone
& &110 天前
《西部世界》、、、、、
& &110 天前
@ 没觉得脑洞是穷举
& &110 天前
@ 我同样觉得不存在自由意志。决定人的行为有两种,一个是过去,一个是随机。
& &110 天前
现在的 AI 其实就是在模拟大脑,通过研究神经元模拟出神经元组合电路,学习训练都是模拟大脑学习的过程,而产生意识也不是不可能
& &110 天前
@ 充其量都是代码罢了,而代码是逻辑的产物,但是人的大脑不是
& &110 天前
@ 你说的有问题,它的本质是计算,算法,代码(图灵机)只是表象,是一个计算的模型。计算有很多方法,电子计算,生物计算,量子计算,而人脑只不过是生物计算的一个实现罢了,人并不比动物高贵,人没有灵魂
现在很多领域做东西已经不单单是写代码了,而是新建一个实例,使用数据进行训练。训练这个词语多形象,像是训练导盲犬,训马。人竟在训练机器!
还是我之前说的那句话,人的存在是没有所谓的意义的,但机器有,人工智能有,我们有目的的创造它们,这就是人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差别,除此之外的差别可能都会消弭。甚至当未来,智人开始利用机器改造自己(现在在医疗上已经数见不鲜了),我们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
& &110 天前
会。能够自我学习的智能机器人,学习到一定程度应该会想这样的问题。
& &110 天前
机器人或许不需要思考这个,就已经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可能会去思考其他的比如人存在的意义。
& &110 天前
楼主知道机器学习的原理不。。
& &110 天前
人是什么呢, 人除了机械思维,还有很多非理性的东西,情绪,欲望,价值观。人类连自己都还弄不清楚, 更逞论复制人了。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看西部世界 一切皆源于算法
& &110 天前
别说机器人了,人都不思考自己存在意义。。你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么
& &110 天前 via Android
说不定你自己就是机器人,笑
& &110 天前
几乎大部分人都思考过吧,机器思考我们应该是能看到的吧
& &109 天前
意识源起于量子纠缠,这个破了就破了
& &109 天前
那是 cognitive science 的内容
& &109 天前 via Android
& &109 天前
《 Westworld 》
& &109 天前
@ 我曾经在 computer vision 的课上亲自用 matlab 实现过部分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均不可能导致机器有思维。你说的太哲学,不是 computer science 的内容,在 computer science 的领域暂时没办法实现让机器拥有自由意识。
& &109 天前
@ 从讨论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不懂机器学习的原理。
& &109 天前 via Android
@ 人工智能得意义在于,他打败了马克思,成就了,马斯克
& &109 天前
如果机器人不能学会思考,请把我改造成机器人。
& &109 天前 via Android
@ 这样得女友比较不错,机器人得智商,人得生理
& &109 天前
在研究清楚人类意识的本质之前,不可能出现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
& &109 天前
应该还是结合大数据+机器学习
即便思考 也是做运算
所以 物理角度来评判 是根本不可能像人类一样的意识和思考
我瞎 BB 的
& &109 天前
机器人不需要意识,人才需要
& &109 天前
与其问 “ 会出现思考自己存在意义的机器人吗?”
不如问 “ 思考自己意义的机器人会让人类知道它的存在吗? ”
& &109 天前 via Android
& &108 天前 via iPad
机器不一定要成为人这种高级生物,目前机器的水平肯定超过草履虫的,比如蝴蝶,鸟类,成为瓦力那种应该不远了
& &108 天前 via iPhone
如果神经生物学技术突破的话,人能够连接体验机器人的模拟感官能让我们更好的摸索那个世界
& · & 2362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7.5 · 75ms · UTC 07:19 · PVG 15:19 · LAX 00:19 · JFK 03:19?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TECH2IPO/创见
「 等待新的科技故事 」
震撼人类的人工智能:可以思考和感知的机器人
AlphaGo 在最近的围棋比赛中轻松击败了围棋冠军,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多地引起我们的思考,也提醒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我们应该需要时时刻刻注意人工智能背后所隐藏的危险。
人工智能正在越来越多地引起我们的思考:由 Google 开发的软件 AlphaGo 在最近的围棋比赛中轻松击败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围棋高手。围棋代表着深层、复杂的问题,但是想要下好围棋却非常困难,它要求下棋人掌握良好的战略和战术来掩饰自己的计划,同时能够读懂对手的计划。掌握围棋正好满足了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雄心抱负,它表明人类已经将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并且促使人类应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计划。那么人工智能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以及何时会实现呢?人工智能领域的先知们展望了人工智能将会在数十年内达到类人智慧:阿兰图灵曾在 1950 年的一篇文章(在该文章中,他提出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图灵测试)中指出,这种智能不仅仅体现在完成单一任务上,也包含非常灵活的、广泛的活动。一旦我们研究出了如何建立平均智商为 100 的人工大脑,我们就会很快研究出智商达到 500 甚至 5000 的人工大脑。而潜在的好处和坏处却是惊人的。人类的未来岌岌可危。假设你拥有很多智商达到 150(亦或是 500 或者 5000)的软件来帮助你管理你的生活。你像下载普通 App 一样下载它们,然后它们会蔓延到你的手机和电脑中,并且继续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从而最终到达所有地方。人工智能 App 将会阅读你的邮件,并且帮助你回复邮件,你只需要授权回复即可。它们将会陪同你去国税局报税,监视过程中的一切,并且向你报告。当你在街上行走时,它们会告诉你哪条路更容易走,哪位朋友正在穿过大街,你的步态略显奇怪等等——你已经脊背发凉了吗?它们将会用 19 种不同的随机密码来登陆 19 个不同的系统,从安全协议中拯救你。它们将会替你接电话,然后帮你发送信息,或者添加一些必要的提示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 App 将会通过很多种方式来减轻现代生活中的各种摩擦。但是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智商达到 5000 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在某个时刻,我们会建造出这样一台机器,在他眼中,人类和室内盆栽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款围棋软件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它告诉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多远。我们将如何面对一个充满了超级机器人的世界?让我们考虑一种最好的情况。人类喜欢蝴蝶,非常喜欢它们的存在,也不驱赶它们。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区分蝴蝶的种类,它们和我们是如此的不同,因此它们的个体特征超过了我们的分辨能力。一些小孩也喜欢收集蝴蝶。作为一项爱好,我们其实是非常鼓励的,(尤其是相对于视频游戏和社交网络而言);你可以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如果超级机器人对待我们就像我们对待蝴蝶一样,我们也仍然是幸运的,但是千万不要这样指望,我们无法像蝴蝶那样通过在花丛中寻觅就可以养活我们自己。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建造那些智商远远高于我们的机器呢?机器对于人类的行为和态度是无法预测的吗?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尽可能多地学习新知识,建造最好的机器。当然,这并不会使得它更加智能。具有超级智能的机器人其潜在危险性不亚于核武器。然而这也是具有「普通」智能的机器人的必然发展结果——这也是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的目标。所有有思想的人都应该想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为允许技术专家为类人机器人和超级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持的行为本身就是非常愚蠢的——除非经过全世界的严格审查。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都是出于商业目的开发机器人,而并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呢?距离这些大规模危险计算机的诞生还有多远?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开发方向甚至都不尽正确。今天人工智能还远不能理解人类的大脑。但是突破性的进展或许很快就会到来。我们仅需要从一个稍微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可以——在一百年内将会发生什么?而我们一旦开始进行研究,我们就需要时刻关注事态发展,就像我们监测进行鼠疫研究的实验技术一样。这些问题其实也非常简单。大多数科学家和哲学家通过理性、推理和逻辑等来识别人类思想。即使他们认为情感也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很少将情绪作为中心——即使他们这样做,他们也很难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将之与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将这一部分添加到我们的知识库中是非常危险的,它使得我们朝着超级机器人又迈进了一步。但是学习是我们的天性,而且我们也绝无可能止步不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去发现新知识,同时我们要时刻警惕这些知识的应用。人类思想并不只是静态的、理性的。有时候我们是理性的,有时候我们是感性的,这取决于我们的情绪或者所面对的人群等。而且每一天中我们的情绪也在发生变化。在一天的开始,我们都会感觉精力充沛,此刻我们处于情绪频谱的顶端。而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我们则处于该频谱的另一端。当我们犯困的时候,频谱会持续向下。当我们熟睡或者做梦的时候,我们近乎处于频谱的底端。在一天中,我们会经历两次主要的振荡——一次短暂的向下的波动(在中午或者下午),然后会持续兴奋几个小时,最终下降,直到睡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频谱,但是通常来说,频谱都是从顶点开始往下的。软件可以模拟这种频谱,如果我们希望机器也具有类人行为的话,这也是可以应用的一点。在频谱的顶端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考虑这样的一些问题,例如观看早间新闻,或者关注美国大学的未来。相反,在底部的时候,你就完成被感性所主宰。寒冷或温暖、幸福或兴奋,这一切本应都有原因,但是这一切也都不重要。在一天中,人类的精神状态会从一个完全变换到另一个状态。如果我们可以重现该频谱的端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软件中重现该频谱。思考的过程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但是没有哪一台电脑可以进行感知,感觉是无法进行计算的。感觉和意识是地球上的有机生物所独有的,通过软件是无法在电脑上进行复制的。但是这并不会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软件可以模拟感觉。机器人可以告诉你它非常沮丧,且行为也可以表现得很沮丧,尽管事实上它们什么都无法感知。原则上来说,虽然人工智能没有意识,但是人工智能可以建造一个通过刺激来工作的大脑,其可以复制人类想法的点点滴滴,并且以人类的方式来对世界进行思考。这样的话,你最好的朋友或许只是一个僵尸。回到这个问题:人工大脑永远不会和人类一样,除非它不仅可以模仿感觉,还能模拟整个频谱。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人类思想的变化和频谱之间的关系——人类的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会逐渐混合,就像画家逐渐将蓝色涂料加入到冰冷的红色中一样,其整体颜色就会逐渐发生变化。人类思想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也不单纯是感性和理性的叠加,而是整体都在随时变化中。而这个变化范围是无限的,但是创造这种无限范围的公式却是非常简单的。当我们处于频谱顶端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集中,且非常注重外部现实,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我们的记忆在这个时候也是非常配合,可以为我们提供事实、图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情绪因素会比较低。而当我们逐渐走向频谱底部时,我们的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会下降,并且会越来越依赖记忆而不是推理来解决问题。当在频谱上的位置更低时,我们就会开始天马行空:我们的记忆、幻想、想法等变得栩栩如生,且注意力会越来越分散,因为我们的思维开始由外部转移到内部。最后,我们会变得困倦,我们会开始自由想象,现在记忆已经控制了我们的整个大脑,然后我们就会开始进入睡眠状态。当我们在频谱上的位置继续降低时,情绪的力量就变得更加强大。有时候做梦并不都是美好的,但是它也能让我们感觉到激动或者是被惊吓。在梦境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最强烈的情绪。在一个向上型的频谱中,我们的思想会充分利用记忆,而记忆就像一个信心满满的、没有色彩的助手一样;而在一个向下型的频谱中,记忆则会自主下降。当我们完全沉浸在自身状态时,来自自己的信息流会逐渐取代来自外部的信息流。该频谱表明,做梦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侵入正常思维的过程。这也是向下型频谱的一个正常结果,就像飞机降落时会行进在跑道上一样。我们都会经历梦境,但是我们我们并不会对此进行深究。我们也允许很多不可能事件或者荒谬事件的发生。如果我们想要理解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一切。但是人工智能需要复制这一切来达到和人类一样的智能吗?答案是最好能完全复制每一点一滴。向下型频谱很重要的一点是创造力。有过亲身经历的人认为,当你并没有深入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你的注意力会比较分散,因此你的创造力才会产生。换句话说,处于向下型频谱状态的时候。创新通常集中在发明新的类比上,这使得我们可以以一种新的观点来看待旧的问题。但是这种新的类比来自于哪里呢?或许是通过感觉。情绪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可以通过一种微妙的感觉来理解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景。通过这种感觉的指引,我们可以搜索我们的记忆,从而找到大脑中最相近的事物。一旦人工智能决定关注并且接受这种频谱,我们就可以在软件中进行复制。然而从频谱到超级机器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像飞到月球一样艰难。但是一旦我们拥有了火箭引擎、无线电、计算机和很多其他科技时,飞向月球就指日可待。频谱只是让人工智能顺利工作的技术中的一种,而现在这一环却缺失在整个研究中。类人机器和超级机器人必将会遵循频谱和其他与大脑相关的基础。而这些将会使得人工智能变得非常危险,正如一开始提到的那样:超级智能计算机的建立是人类在所有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制造机器的必然结果。我们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我们也不想阻止这一过程。我们应该提醒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我们学到的更多,我们就应该越发小心、严谨,需要时时刻刻注意人工智能背后所隐藏的危险。文章来源: 由 TECH2IPO / 创见 林云箫 编译,首发于创见(/),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后参与评论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能听会说真不稀奇 机器人都会思考了
&来源:&&作者:
  未来机器人能做什么?这是大家对机器人最感兴趣的问题。这两天,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了各类&能工巧匠&的机器人,让记者&脑洞大开&:科大讯飞研发的机器人能听会说,正在实施的&超脑计划&,将让机器人迈向&能理解会思考&;德铭电子研发的医疗机器人,将能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随着这些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和运用,相信用不了多久,机器人将逐渐进入人类生活,并将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让机器人能说话、会识人
  在众多科幻电影里,机器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会与人交流,能认识不同的人。其实,在现实当中,这项技术已被开发出来,并且在机器人身上取得运用。
  &小柔,你好!&
  &你好!&
  &小柔,麻烦你跳支舞。&
  &好的,请稍候。&
  小柔话音刚落,就响起欢快的《小苹果》舞曲,它摇晃着圆圆的脑袋,扭动着手臂,跳起动感的舞步,显得十分可爱。
  这是记者在科大讯飞采访时看到的一幕,&小柔&是科大讯飞第一代机器人,里面融入了科大讯飞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程序,对其进行语音控制,就能让它执行相应动作。
  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王智国说,小柔具有智能对话、情感表达、人脸识别功能,肢体动作也很丰富,擅长舞蹈。在即将到来的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活泼可爱的小柔也将一展舞姿。
  &这款机器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交互性,可以与人类进行自由交流。&王智国说,它搭载了语音唤醒、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多项技术。其中,人脸识别技术是科大讯飞和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教授团队联合推出的世界上最精确的人脸识别系统,在测试中这种程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精确度,识别准确率超过99%。
  &超脑计划&让机器人&会思考&
  除了让机器人开口说话外,目前科大讯飞正在启动&讯飞超脑&计划,计划开发第一个中文认知智能计算引擎,未来将在教育、客服、人机交互、医疗等领域实现智能应用。
  王智国说,&讯飞超脑&带来的是质的飞跃。这是科大讯飞启动的针对高级人工智能(即认知智能)的前瞻重大攻关项目,真正让计算机从&能听会说&迈向&能理解会思考&。
  &机器人人工智能一般体现在三个维度,即计算、感知和认知。&王智国说,目前,机器人研发应用在计算和感知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认知这一层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机器人认知层面特别是语言理解上取得突破,这是科大讯飞技术攻关的主打方向。&一旦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下都能顺利识别人类的语言乃至语义,并按照人类的指令运行,就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王智国说。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工智能,更多指的是从事脑力劳动,不像工业中的机械手,主要代替人们从事体力劳动。&采访中,王智国一再强调&讯飞超脑&的宏伟目标。&理想中的机器人不仅仅是&能说会道&,更应该&能理解会思考&。&
  有了&讯飞超脑&,机器人可以做哪些事情?王智国说,比如在教育领域,可以让机器人阅卷,不仅给客观题打分,还可以给诸如作文这样的主观题打分,&通过程序设计,机器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考生的作文进行评分,而且正确度不会低于专家评分。&王智国说。
  合肥造&机器人医生&即将面世
  去年9月份,我省首台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正式上岗,开始了第一台手术,在主刀医生的操作下,&达芬奇&为67岁的前列腺癌患者切除了肿瘤。2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而患者的身上仅仅留下4个黄豆大小的微型伤口。
  &机器人医生&手术中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机器人将在医疗领域广泛运用。而目前,&机器人医生&的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发达国家手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合肥也有一家机器人企业在研发&机器人医生&,预计2年左右可以投放市场,价格仅为国外的1/10,满足不同患者和科室的需求,
  &上身、下身、左移、右移、下降、离线。&随着操作人员发出的语音提示,记者看到微创型手术持镜在自如地来回移动,分毫不差地做出了相应的操作,精准到位。
  这款机器人名为&语音控制微创手术持镜机器人&,由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它的功能相当于手术中的高级医疗助手,能精准地执行主刀医生发出的操作口令。
  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张林介绍,对医生来说,做一台手术往往是一个复杂且辛苦的过程,除主刀医生外,还需要2&3个助手协助完成,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机器人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的操作,无疑是更高效精准。
  &用它做手术可以减少创伤,比如取出肾结石、切除胆囊等手术,普通手术要开刀,应用持镜机器人只需要在身体上打三个小孔,持镜机器人就可以进行操作。&张林介绍,这款语音控制微创手术持镜机器人采用语音控制的智能系统发出的指令,指挥机器人的行为操作以达到医疗助手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精准度,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疗误差。
延伸阅读:
 07月17日
 07月17日
 07月17日
 07月16日
 07月16日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色的思考型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