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没有花纹的青铜镜石头叫什么

奇石大全[上]
我的图书馆
奇石大全[上]
奇石大全红碧玉出生背景:红碧玉是古板块缝合带深海底火山沉积变质而成的产物,形成年代距今约10亿年。作为矿物质大家庭成员的红碧玉,其出产的范围较广,在世界各地都或多或少有产出。我们在奇石市场石馆中所看到的红碧玉,主要是产自南非和广西桂林的红碧玉,还有新疆和祁连山产出的红碧玉也不少。广西桂林地区的红碧玉,其原生矿脉主要集中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蔚青岭北坡、西坡一带,其品相、质地都不错。其实,我在奇石寻揽之三江彩卵石中所说的三江彩卵石,就是桂林红碧玉。只不过彩卵中,因为矿石中所含铁离子的价位状态、比重的不同,呈现出较之红色更丰富的色彩罢了。总体而论,还是属于红碧玉石种的。性情禀赋:红碧玉综合矿物成分以红碧玉、石英为主,含部分高价铁和低价铁,其化学成分中,二氧化硅占了70%—80%;氧化铁能占10%—15%。该岩石主要成分为各色的硅质矿物,如玉髓、石英等,颗粒微小,结构紧密,摩氏硬度在6.5-7.0之间。石色为红,主要是高价位的氧化铁显色而致。红碧玉观赏石是永不变色的,比鸡血石稳定得多。另外,红碧玉是硅质矿物,其硬度大,不易风化,不易磨损,也不怕酸碱侵蚀,其品相性能极具稳定性。赏读价值:绵密细腻的质地,娇艳纯正的色彩,成为国人心中喜庆与尊贵的象征。正因为此,红碧玉在奇石市场备受追崇。毋庸置疑,以红著称,以红成名的红碧玉,其红艳欲滴的色彩,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准的颜色,也是人们心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象征认同。人们最愿意接受的是,喜庆的红色之外,祥瑞、隐喻的涵义更为广泛。德高品端,是做人成事的核心与根本。红碧玉之所以备受推崇,也是人们对于它卓越质地的一种赞赏。据中国宝玉石检测中心鉴定,红碧玉的摩氏硬度为6.5至7度。所以,石质硬度大,性状坚韧稳定。其不退红颜本色的坚韧石性,让人为之击节叫好。质地坚,才能华服艳。卓越的抛光性能基础,造就了红碧玉玉质一样细密滋润的光泽。据专家鉴定,红碧玉是隐晶质结构及显微晶质结构,相对密度在2.7—2.95g/cm3。所以,我们见到的红碧玉观赏石,其玻璃一样闪耀的折射光泽,就是它内在才华的一种体现。所以,红似碧血的石头,才被人们抬升到了玉石的行里。名曰红碧玉,真可谓实至名归、名实副。至于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解读,也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欣赏与疼爱了。这里,我就不强解人意了。长江石特别说明:长江石是一个大概念,无论是所涵盖的石种,还是产石的范围,都很大。只不过因为在搜集奇石石种的过程中 ,发现有这样宽范围的界定,所以就专辟为一个石种章目,进行介绍。但是,对于流域范围极广的长江来说,她在孕育丰富奇石石种的过程中,总是无可回避的存在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相对于6397公里的河流来说,某一水系或某一河段,总是在石种的性情、禀赋以及外在的审美特征上,有着某种相似性,或者说相一致的地方。也正因为此,长江石概念也就相对具备了作为石种概念的稳定性特征。具体来说,我这里所说的长江石,就是产出于长江上游干流河床两侧的卵石类奇石,她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河段;第一,自重庆万州以上至四川宜宾的长江河段;第二,四川宜宾以上至西昌金沙江河段;第三,四川乐山境内的大渡河河段。出生背景:上述三段奇峰峡谷丛生,落差跌宕起伏的长江河段,对于磨砺一块奇石的成长,可以说是天赐的“炼丹炉”,从这里出来的石头,没有孬种,有的是倔强沉浮之后,更为安静内敛大气含蓄的美。所以,不管是宜宾的长江石、泸州的长江石,重庆的长江石,还是巧家的、绥江的、乐山的,都让人为之惊叹。长江奇石主产于金沙江流域的云南、四川境内的西昌、攀枝花、巧家、宁南、绥江、屏山、水富、柏溪;岷江、大渡河在四川境内的沙湾、五通桥、宜宾;长江在四川境内的宜宾、南溪、江安、纳溪、泸州、合江;重庆境内的江津、重庆、万州等县市。据说每到冬春交际的枯水期,在上述河段沿岸的碛坝上,就会沉积上厚厚一层无以计数的卵石,具备品赏特质的长江奇石,就躺在哪里。我怀疑这只是从前,现在是否还是这样,我不得而知。我可以确定的是,因为上述河段内日趋增多的水电站建设,在阻挡了峡谷奇峰山石滚落入江,顺流而下成为河卵石的可能性之外,沿途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对于消费一颗石头,又算得了什么?所以,曾经的奇石满河床,只是传奇,留下来的便是稀奇。性情禀赋:长江奇石大都为卵圆形,石体饱满圆润,手感细腻,石肤光洁。主要为硅质岩,其质地坚硬,摩氏硬度在5~7度之间。宽广的长江胸怀,决定了长江奇石丰富的种类,若是按照其观赏性来分类的话,可分为画面石、浮雕石、型石、色彩石和质地石五个大类,其中最具代表性、产量最大、精品最多的种类,当属画面石无疑。色彩更是绮丽无比,黑、白、红、黄、兰、绿、灰、紫,以及由不同深浅的过渡色,或者诸种色彩调和而出的惊艳,比比皆是。最多的常见的色彩,主要集中在红、黄、紫、绿、黑几种色彩上。长江石都极具观赏性,较有影响力的石种就有产于云南巧家的芙蓉石(也叫牡丹石),产于大渡河上游高原山谷中的长江红,以及大渡河上游河段大山之中的绿泥石。赏读价值:诗情画意与人文意象紧密相连,沉静内敛的石情禀赋与丰厚含蓄的品读旨趣相吻相合,所有这些品赏奇石最为恒久的优秀基因,全涵在了长江奇石的肌肤纹路之中。天生丽质是大多石头成为观赏奇石所走的路径,美是娘胎里带来的,就像芙蓉石、绿泥石和长江红一样,那种美轮美奂的传奇音符,在尚未成型之时,就已经开始鸣唱了。但是对于大多的长江石而言,美是需要磨砺的,后天的培养与抚育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点睛之笔。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江水淘炼,不断打磨着粗粝岩石的层理、纹理和皮理,那种恰到好处的磨蚀与消溶,神启般勾绘出了美的幻影。尤其对于以丰富画面叫绝石界的长江石而言,没有了江水的淘洗劈溅,就没有长江石的惊艳叫绝。长江石中的画面石,是所有长江石中最迷幻的一张脸。其纹理成图、层理成图、浸染成图、浮雕成图、填充成图等诸多手法,归拢而出的石上之美,就是人间风尘所无法叙述的传奇。只要是上的了台面的长江石,其石上图案无不令人神思神往。不管是非常具象的自然风景、绅士高人,还是只可意会存美于心的天象奇观、历史风情,也无论是技法表达中的写意还是工笔,都在或寥寥数笔,或冷逸玄幻,或简约旷远的笔意旨趣中,勾起了观者心中最安静的那份期待,荡漾出了品赏着心间最柔软的那份温暖。人没了知识的支撑,再漂亮的外表也会华而不实。长江奇石之美,还在于石头肤理中,隐隐绰绰呈现着的那种闲适、宁静、内敛与丰厚。也就是说,长江奇石最摄人心魄的美,就是因为石头有灵魂,有属于文人气息的那份高古而安静的精气神。换句话说,就是石头的纹路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谆谆追寻的人格化隐喻与象征。北雄南秀的地理特征,在长江奇石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欣赏长江石,秀美的概念与感受始终相随。长江石虽然缺少了北方石种的那份霸气,但排布柔和的线条,沉静含蓄的色调,圆润通融的形体,以及被良好水洗度包浆出来的图案纹理里,始终透着江南地域秀美隽永的精髓。这种精髓,与文人气息浓郁的呼吸一样,很安静的为我们的赏读,打开了一扇扇参悟世界内省人生的窗户。大美无言,大音希声。长江石,就是这种大美的化身与代言。它安静无语,无尽的表达坐在她的内心里,等候着读懂和欣赏她的那双慧眼。荷花玉(河南)出生背景:荷花玉之名,是因在黑色或墨绿的石头底色上,呈现出翠绿色的荷叶和红色荷花的画面图案而得名。它主要产自河南洛阳的汝阳、栾川、嵩县等地。这种的石头大多开采于山中,原石极少,必须经过切割、打磨、抛光等工序,才能呈现出色彩绚丽的观赏效果。因为图案的无法预测性,所以要想获得一方具有精美图案的荷花石极其难得,尤其是荷花石中能呈现出人物、动物的图案,就更是极罕见了。性情禀赋:荷花花玉质地细腻坚硬,其结构、韧性与翡翠相同。莫氏硬度在6.5—7度,密度2.74左右。它的性情禀赋与洛阳的梅花石一样,只是图案一个像梅花,一个像荷花罢了。荷花玉是火山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因为大量的气体,在岩石中形成许多奇特气孔,而这些气孔被后来生成的多种矿物所充填后,在石面上体现出了极丰富的色彩。若被含铁的玛瑙充填时,则为红色;为绿帘石充填,则为黄绿色;为绿泥石充填,则呈深绿色;为方解石或石英充填时,则为白色或无色透明。如果岩体中的气孔小,成为梅花状的图案就多,若气孔大,则成为荷花图案的可能性就高。所以,荷花玉与梅花玉或梅花石的形成是一样一样的。赏读价值:大自然的无意之举,点石成玉般成就了河南荷花石的美名。从玉到石,卓越品格一目了然。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蕖,摇曳多姿中顾盼生辉。虽然从体系上而论,荷花玉依然属于黄河石的范畴,但是荷花玉奇石之品行,决然没有了粗狂豪放的率性粗粝,而是嫣然的委婉中,亭亭玉立成为了一处迷离的阴柔。风情万种却柔中含刚的花纹,张扬舒张却不媚俗萎靡的娇艳,将一朵朵富含灵性之美的卓绝,呈现于严肃稳练的黑色或墨绿色背景之上。不论何时,也不管站在何处,目之所及,就全是荷花玉本身的吸引,而情不自禁的感叹与惊奇。芙蕖弃水倚石生。秀美舒展,灵动飘逸,点染到位,天然浑成,这些纸上丹青难以企及的意想不到和难以掌控,却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份最美,着实的让人爱慕不已。当然,荷花玉图案之美,更是切合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和谐,“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以及佛学图谱中关于圣洁象征的诸多隐喻。每一处文化的路径下去,都是关于荷花玉奇石最博大的一种赏读与发现。金海石出生背景:金海石是以产地命名的石种,产在北京东部的金海湖一带。位置主要在金海湖以下至南独乐河以西张辛庄段,东北部及北部山区的河道中,金海湖上游邻县的河道中也有金海石,都是鹅卵石。金海石形成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原岩是石英岩。这种岩石在千万年前,受火山岩浆中的铁和锰等矿液的浸染、渗透,从而使得高价铁和低价铁间隔分布,后经风化碎落江河,再经水冲砂磨,就呈现出了褐黄色、暗红色、黑褐色和红紫色等色彩丰富的卵石模样。性情禀赋:金海石石质缜密坚硬,石肤细腻温润,其莫氏硬度在6—7度之间。金海石内部构造细腻紧密,感觉颗粒细密、包裹紧、密度大、质感好。金海石一般都经过长期的水冲砂洗,所以感觉很温润。同时,由于它的硅化程度高,成分单纯少杂质,给人带来的赏读感受,就是看上去色很正,富有整体感。金海石颜色层次丰富,其中最以红白、黄白、褐白色彩相间交替出现的纹理图案居多。赏读价值:石上生成的绝美图纹,就是我们赏读金海石最美的切入点。一般我们惯常见到的画面石,其纹路图景,总是依稀朦胧。可观之金海石,它清晰的纹路,水墨皴染般徜徉在细腻的石面上,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相间,呈现出一种介于工笔与水墨之间的天衣无缝,水乳交融。让人观之忘俗,神往情往。对于画面石来说,层次起伏、变化多样的图案纹理,就是构成我们发现心中图画的点线所在,意蕴所在。赏金海石,你会发现,它万变不离其宗,却又丰富多姿的线条点块,总是为我们勾绘出要么群峦起伏,要么水涌云卷的山水图景。峰峦层叠的山脉气韵,流水奔泻的波澜壮阔,彩云追月的飘逸柔美,以及水草树叶的飘散零落,沙滩堤岸的逶迤徘徊,一幅幅、一方方铺呈在细腻温润的金海奇石石面上,给人一种平缓却又舒张的空透想象。金海石之美,是自然而质朴的。它虽色泽丰美,却总是谦卑朴素,对语它,就会觉得有一种海不扬波有容乃大的感官享受。它的美是属于婉约的,是属于大气含蓄、大雅庄重的。就像民国时期穿旗袍的女子,款款风情中,尽是书香气味。奇石的纹理,如女子清秀的眉,粉黛之外,就是最美的一笔。金海石石体上的石脉、颜色和线条,真是动人极了。你是怎样的心绪,就能从它的脉像走势里,看见你所想要的惊奇。不管是花纹细描,还是线条留白,总是极到位。该收时绝不狂狷,该伸时毫不气馁。通过它的画面,你能看到隐藏在奇石纹理里,难得一见的有序性、协调性和均衡性。尤其是一些精美之极的金海石,真的就是减之一分则太短,增值一分则太长,其拿捏掌控,实乃天开图画,非人工所及。赏石界赞誉金海石是“画石”,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在我看来,南有芙蓉石,北有金海石,一南一北,比肩对话,他们一道将神州大地无限的奇幻与美丽,写尽、漾开。&&&龟纹石出生背景:该石得名就是因为石表纹理,非常像乌龟背部的纹线,所以形象地称其为龟纹石。这种奇石的产出地较多,其中产于青海的龟纹石,因硬度高而备受推崇。另外,产于江苏、重庆、湖南、山东的龟纹石,品相好、有特色。龟纹石大都半裸于地表,属于土包石。因各地地质环境的差异,具体产出背景也不尽相同。你像山东莒县的龟纹石,就产于奥陶系厚层白云岩中,而湖南张家界天子山顶一带的龟纹石,却是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是一种学名叫华蓥山多壁的珊瑚石,非常漂亮。性情禀赋:不管是产自那个地域的龟纹石,它骨子里的成份基本是相同的,都是石灰岩,都是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的。石质坚硬,纹理饱满,龟裂清晰,莫氏硬度达到7度的很普遍。同时,龟纹形态的构成结构,也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竖层结构,一种横层结构。颜色以古铜和铁黑为主,或者是两种颜色相互变换,极具古典韵味。赏读价值:欣赏龟纹石,就是看它深邃的纹理,看它似乎有人操纵的那种自然天成。那种好像放大了的分子结构图,放大了的窑变瓷器,就是每一次欣赏的切入角度。曲折凹陷的沟纹,纵横交错的曲线,都神出鬼没地镶嵌在诡异而鬼变的纹路走向中。望过去,就是一份禅意古趣,就是一种不可思议。好多的龟纹石,能引人回到了殷商时代,能引导你想到占卜。它干三利落,富含冲击力的纹痕,就像伏羲画卦时用的那几条长线短线,演绎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龟纹石一般都成椭圆形,石色寓意古典深沉。观之赏之,含辛茹苦、玉汝于成的概念就会浮现脑海,饱经沧桑、隐忍坚强的意象也会如影随形。龟纹石,禅意悠悠、神秘幽幽。古陶石出生背景:显而易见,命名古陶石,其主要原因就是这种偏古铜色的石头,有着像古陶一样的色泽。而实际上,在不同地方的人们心中,对它的称呼多种多样。归类起来大致有古董石、生姜石、紫砂石、泥石、跌跤石、姜结石、僵结石、姜石、料姜石、芜砺石、礓砾、芜砺等等。不过,我还是觉得叫它古陶石有文化,也传神。这种石头分布地域较广,主要产于粘土质地层中,如页岩、板岩、粘土岩和黄土之中。从地质科学的观点来考察,姜石为钙质结核。所谓结核,就是指沉积岩中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质团块,其形态有球状、卵状及不规则状等等。古陶石的形成时代也很广泛,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到年轻的黄土高原厚层黄土中,常常能见它的身影。像生姜,如古陶,跌跤也好,泥石也罢,都属钙泥质结核。性情禀赋:古陶石颜色金黄或偏古铜,盘玩易起包浆。古陶石的形态变化十分丰富,可以说这是它最吸引人的优势所在,有些形制夸张而变形,富含想象的空间。在黄土层或风化红土层中的钙质结核,主要组成矿物均为方解石、石英、粘土矿物,硬度3,相对密度2.7左右。当然,因为掺杂其他矿物,从而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硬度。《本草纲目》这样记载古陶石:生土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性咸、寒、无毒。主治丁疮、肿胀、水肿。由此可见,除了具备观赏价值外,古陶石还是一味治疗疾病的良药。同时,因为古陶石有着很好的胶结性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以及耐老化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层加固的最理想材料,广泛应用于壁画修复、文物保护之中。赏读价值:因为古陶石呈同心圆状、结核状、放射状结构,所以扑朔迷离的外形,成为人们欣赏该石种的依托所在。有些石形,让人禁不住会想起化学分子式,想起科学的演算等等。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的奇石玩家,就对产于桂北地下河溶洞深处的古陶石进行赏读和推介。之所以在赏石舞台上很少见古陶石,最主要的原因是涌现而出的彩陶、大化、来宾等诸多石种,挤兑了古陶石。因为广西柳州的舞台,实在太重要了,尤其对于石种的被认可。古陶石产出地域虽广,但大多并不具备作为观赏石的条件。只有那些结核好,具有人物形态、飞鸟鱼虫以及更多意象空间的,才是赏石舞台中的石种代表。欣赏古陶石,就是回归自然,咀嚼生活。因为在我儿时的记忆之中,那成堆风化在山风之中的所谓古陶石,并没有谁去疼爱他。相反,时不时冒出泥土的料姜石,却因为阻挡了父辈们操务土壤的犁铧,而让人心生厌恶,甚至是仇恨不已。我常常疲乏的坐在山一样堆积的料姜石上,仰望蓝天。我对于它的存在,茫然而漠然。就是偶尔拿起来瞧瞧,也是仅仅是因为它突兀不平的结核,垫疼了我的屁股而已。生活美好,人们的日子过得利己而隐秘。曾经一块肉就能香半个村子的味道,已不复存在。若是回到过去的山梁上,谁敢想象,一块丑里吧唧的料姜石,还能成为美的符号,幻化成愉悦人们心灵的一叶方舟。面对奇形异色的石头,我们得感恩生活。因为生活的美好,我们才有了这样富足的心情,去认识和发现美的一切。戈壁石出生背景:很显然,所谓戈壁石,就是指产在戈壁滩里的石头。就像李家娃,是姓李的人家生的娃娃一样。戈壁奇石在新疆、青海、内蒙均有产出,相对而言,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戈壁石,无论是储量、质量还是品种,都要好得多。因为内蒙古有名闻全国的毛乌素、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五大沙漠,还有呼伦贝尔、科尔沁、毛乌素三大沙地,而这天赋异禀的自然地域特性,就是锻造戈壁奇石的最好练兵场。戈壁石是个大概念,细分的话种类也很多,比如之前介绍过的沙漠漆,就是戈壁石种之一。对于其称谓,也是叫法五花八门,比如说风凌石、风砺石、大漠石等等。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叫戈壁石较准确。因为细致的分类,以质地而论的话,就已经很确定的了。以后若是见到对于戈壁石更详尽的描述文字,就是说我在戈壁石这个大的概念里,针对它们在质地上的划分,而所做的更详细品读。性情禀赋:戈壁滩的石头,没有不硬的,因为质地主要是二氧化硅。除了蛋白石的硬度在5—6度之间外,其他的硬度至少都在6.5度以上。如此高的硬度,以致让造假高手都望尘莫及。戈壁石多为玛瑙质,坚硬光滑,圆润细密。若是按质地来划分,可以分为玛瑙石类、碧玉石类、玉髓石类、千层石类、腊石类、鸡骨石类、木化石类等。而这仅仅只是大门类上的划分,据说详尽细分的话,可以分出几十个种类来。比如说玛瑙类的戈壁石,就有五彩玛瑙、葡萄玛瑙、缠丝玛瑙、珍珠玛瑙等等。戈壁石大小不一,尤其以小型石形最为常见。石体棱角峥嵘,皱漏兼备,造型粗犷,手感滑润。戈壁石含有 铁、 铝 、钛、锰 、钒等元素,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以隐晶质集合体(玉髓)为构成的宝石光,是戈壁石中的妖姬,是精品。因为戈壁石中多含有微量或少量的其它矿物质,所以其色泽丰富,颜色漂亮,而质纯时则为无色。赏读价值:对奇石多少有耳闻者,都知道中国最贵的四块奇石。面对每方估价超亿元的四大名石,人们感叹唏嘘,惊愕自己还不如一块石头精贵。若是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声名远播的国字号四大名石当中,除了《中华神鹰》是属于黄龙玉石种外,其他三方冠绝古今的奇石,其出生背景均是清一色的戈壁石。它们玛瑙玉髓的坚贞质地,神似不可复制的品相,就已经充分布告天下,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尊贵与尊傲。显而易见,贫寒艰苦环境中出生的戈壁石,它夺人眼球引人瞩目的迷幻所在,除了身披霞彩的丰富色韵外,更在它质地上乘、铮铮铁骨的傲然气象。不管是惊艳夺目的葡萄玛瑙,还是折服人心的沙漠之漆,无论是流光溢彩的碧玉之润,还是羽化成仙的玉髓之骨,戈壁奇石无与伦比的质地,成为停留在人们心中恒久的、难忘的那一眼泉。若是用诗人的情怀去赏读,我觉得沉淀在广袤沙漠偏僻一隅的戈壁奇石,是无垠苍穹在隐忍与苦情之中,滑落在人间的一滴清泪。盈盈的泪光之中,晃动着无限的诉说,无尽的期待。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说岁月轮换,戈壁石不死。它的不死在于它的坚贞不渝,在于它的果敢坚强。白昼沙漠高温可达60多度,黑夜寂冷温度骤降零下10多度,冰火两重天的“不易居”环境,犹如太上老君炼丹炉中的阴阳火,锻造磨砺出了戈壁奇石不死之躯。它的灵魂早已超度在天,它羽化成仙所迷幻而出的姿态、骨血,让人看见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超迈,看见了一块石头成为卓绝的不易,至于每一种质地的戈壁奇石,是如何美得绚烂,美得出奇,我将在以后的细分归类中进行赏读。在此,仅以一首不成调的打油诗,对我心仪的戈壁奇石,给予由衷的赞颂。苍穹一滴泪,魂归玉石土。朔风常凛冽,酷暑寒夜替。飞沙犹能劲,和风不受吹。荒漠不埋志,大写骨淋漓。乌江石(贵州)出生背景:乌江石,因抚育自己成为奇石界娇子的母亲河乌江而得名,主要产于贵州省的思南县至沿河县120多公里的乌江河段。发源于贵州乌蒙山的乌江,携磅礴之气藐视泥丸,而汇集了多种岩石类型的贵州高原,在历经了寒武纪、奥陶纪、二叠纪、三叠纪的沧桑巨变中,将这些徜徉在高原母体中的岩石,崩裂碎骨推身江湖。跌宕的乌江便已积毁销骨般的韧性磨砺,消弭了岩石峥嵘的棱角,而流失在时间记忆深处的伤痕,便倔强般走上了赏石文化的舞台。性情禀赋:乌江石系寒武纪石灰岩,其摩氏硬度高达6—7度。轮线简洁流畅,婉转圆顺而柔和。其石面光洁细腻,有绿、黄、白三种主色调。绿是乌江石的母色,有草绿、墨绿和灰绿之分。黄是乌江石中的巧色,有古铜黄、金黄和鹅黄之分。白是一种瓷白,不仅玉透晶莹,而且在细腻的石肤上,常常伴有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线,透着淡淡的瓷韵。赏读价值:有“东方不败”之美誉的乌江奇石,自呈现赏石舞台时起,便荣誉满身,金银铜奖数不胜数。沧桑的身世背景与迷人的神态姿容一起,擢升着人们倾慕于它的所有感官与神经。清丽沉静,温文而雅,深厚内敛,清纯柔美,我所能想到的唯美词汇,均不能准确陈述乌江奇石之美。流水一样动感迷离的线纹,造型奇特的安详神态,总是给人一种意趣天成的惊艳与惊奇。细腻无痕,光洁柔润的姣好面孔,赏之销魂摄魄,读之意味无穷。草绿色泽鲜嫩清丽,欣欣向荣,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灰绿石色平淡素雅,静若处子;墨绿的颜色,会在瞬间之内,将一种沉静浑朴、厚重有味的精神气息,推到赏读者的心里。乌江石的绿,绿得优雅,绿得智慧,绿的人心舒畅,心境悦然。这种天工图画般的美丽色彩,总是以一种母性的温情与慈爱,有条不紊囊括了天下所有奇石所具备的最美色彩、最美纹样,最美质地。绿色之外,古铜、金黄和鹅黄兼备的乌江奇石之美,又将它深沉老古、古韵悠悠另一面风姿,优雅闲适地镌刻在了柔美的石面上。而白如瓷的乌江石,匍匐在绿色的母岩中,浮起在母亲的仰望中,落魂在观者心坎里,玉透瓷韵,冰裂心性,美轮美奂,让人思之情迷意乱。乌江石的美,无人力之巧,尽天成之趣。咫尺之内尽藏天高地远,神似之间描摹万水千山。总之,不管是泼墨写意的图案石,神形皆备的人物石,还是惟妙惟肖花鸟虫鱼,意境丰富的山高水长 ,均是一种天开图画般的神似遗风,妍洁奇幻般的妙趣天成。大化石(广西)出生背景:大化石,又称彩玉石,因出自广西红水河大化县河流段而得名。这种奇幻的石头,蛰伏在红水河岩滩及水底。河床下水沙激流,地形多变,而有石头的位置,又在30米到60米的深水中,所以说,打捞该石可以说是挑战生命的冒险活动。性情禀赋:大化石属硅质火成岩,莫氏硬度在6—7度左右,属水冲石类。大化石生成于古生界距今约2.6亿年,属海相沉,原岩为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的硅质岩,硅质页岩、沉积之蚀变带硅质岩石,石质结构紧密。大化石有褐黄、棕红、翠绿、枯红、陶白玉化等多种色彩,其成因因岩石受水中溶解矿物元素的而不同,呈现出浸染各异的色彩。大化石赏读,之所以多见嵩岳云岗之景或璋台仙境之貌,其原因就是其层理,受不同程度的浸蚀所致。赏读价值:一方浑朴厚重的大化奇石,就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典籍。细赏慢品,销魂摄魄。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赏石界风起云涌的拔高与推崇,再加上大化石面世的艰难与不易,随便一方大化石,就能换个上万元的真金白银。这样的青睐有加,并非泡沫,也非虚构,其价值之所在,还是在于石头本身优秀的品质与品位。说大化石为观赏石中的奇葩,名石中的珍品,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这沧桑面孔覆盖下的大化奇石,融汇并兼备了国内绝大部分观赏石所拥有的优秀所在。譬如它有长江石、玛瑙石的坚硬润滑;有寿山石、彩陶石的细腻光洁;有灵璧石、草花石变幻奇特的图案纹饰。当然,它更有惊艳世俗的玄幻色彩,有其他奇石所少有的浮雕式脉络。天生丽质难自弃,当然就有了万千宠爱集一身。更具有划代意义的是,正是因为有了广西红水河里的大化石,使得延续了千年的米芾赏石法,不再是唯一。“质色形纹”成为“皱瘦漏透”标准衡度之外,极其重要的赏读标准。大化石质地之密之坚,体现在石面上就是光洁、细腻、圆润,玉化程度高者,更会具有水晶般的透明。如人品成就人生的精彩一样,大化奇石坚硬卓越的质地,就是它能够掀起赏石风云的最重资本。历经风雨后的彩虹,会更加绮丽迷人。长期的泥沙俱下,水沙激流,淘汰了那些结构密度低,硬度不高的寄生物质,而留存下来的,便是奇幻卓绝的没。所以,大化奇石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风骨与面孔,形成不易,改变更难。冰裂的、草花的美;凸凹错落、星星点缀的美;天意布局、色韵自然的美等等,如同磨砺后的一种虔诚,狂狷后的一种沉思,深深地根植在了大化奇石的纹路与骨髓里,为你我所难忘。另外,大自然绝艳的色彩,不过红橙黄绿青蓝紫,而自然界有的,大化都有。尤其是一方大化奇石,兼具数种色彩,更是美得不得了。或双面阴阳,或相间镶嵌,或杂糅无秩序,色彩铺排点染各异,惊艳却是一样的迷幻。中国梦,是发展跨越突破的梦。作为奇石爱好者或者收藏者,能拥有一方大化奇石,就是爱石赏石人最美最甜的梦。草花石(广西)出生背景:草花石因石上画面呈现单色或多色彩的草花状图案而得名。另外还有一个很正规的叫法,名曰中国国画石,是因为石上图案,犹如传统笔墨意趣中风格显著的国画技法所致,故得其名。当然,这种美妙石头中的图案,西洋技法的油画也不少,只是大多像国画而已。草花石产于广西来宾县铁帽山林场的黔江下游处,一般用爆破法开采,获得的石料需经过切割打磨,才有清晰画面。草花石原岩系距今约2.5亿前二叠系下统孤峰组底部岩石,属上古生界。所以,也将这种石头称古生石画。性情禀赋:草花石属片层岩,硬度3-5度。石上不同的色彩由沉积岩形成,在成岩阶段得到致色物质的渗透,或自身染色离子以辐射方式析出,从而形成不同的画面。二价铁和三价铁离子致色呈褐色、褐黄色、褐棕色,个别为棕红色、褐红色;四价锰离子致色呈棕黑色、黑色等;绿泥石致色呈浅绿灰色。产生草花石的层位岩性是,上部为暗红色硅质灰岩,风化后呈灰色、黄灰色、米黄灰色、浅紫灰色,下部为暗蓝灰色钙质硅质岩和硅质灰岩,风化也多呈灰色、黄灰色、灰白色,米黄灰色等,为草花石最多的层位,底部是薄层状硅质岩夹灰岩。草花石越是受风化时间长,其矿物元素致色的程度高越高,图纹和色彩就越丰富集中。赏读价值:或工笔写意,或浓墨重彩,或西洋油画,或版画硬笔,殊途的技法,收拢于草花石上。大写意小情调,细笔法大构图,不同的意境,皴染出多少寒烟潮水,又卷起了多少细腻的情思。这种唯美至纯的美,就是草花石呈现给你我的最大享受。一般来说,每一种奇石,它在颜色的取舍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偏色现象。譬如说如广西的彩霞石它是偏暖色的,红、橙、黄、白之外,别无它色;譬如山东的鲁彩石、内蒙的巴林石它大多是偏冷色的,红、黄颜色者就比较少见;再譬如说云南的大理石,基本都是黑、灰、白这样的中间色,石面上有些浅兰、浅绿或浅黄色彩的点染,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对已以丰富色系名动石界的草花石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就是一些不可思议的色彩,它也能恰到好处的安排在自己华服上。赏读草花石,就必须要瞩目它石上的风景画。那百草杂生,轮廓清晰,笔触老道,味道独具的风景画,如同天籁,安静中将唯美的画面,一幅幅铺呈在你的面前。就为多见的,莫过于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恬淡景致,莫过于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欣喜愉悦。随便一方草花石,就是一幅情致悠远的中国画。或湖堤芳草,或山路蔓延,或葳蕤成荫,或枝叶扶疏,或荷塘晨韵,或高叶寒霜,无不收拢在高低错落、远近分明、聚散有致的草花奇石之上。尤其那动人心弦让人心生可怜的水中身影,简直就是勾起你我无限遐思的温柔一刀。草花之石,风姿满肤,其石上的意境与意味,虽是自然天成,却远远胜过任何一位艺术大师的深思熟虑,其勾、勒、点、染,妙趣天成,鬼斧神工,令人悠然神往。潦河石(江西)出生背景:潦河石是对产出于江西省潦河流域观赏石的统称,因潦河而名。潦河是江西修河的支流,河流全长193km,位于江西省南昌、九江、宜春三市境内。潦河河道,特别是上游弯曲狭窄,水位落差大,因而水冲石、卵石较多。石种地质构造,可追溯到10亿一18亿年前。性情禀赋:潦河石属沉积岩中的砂岩、泥岩,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与粘土,一般硬度在3.5一7度之间。无论是图纹石、龟纹石还是筋纹石,都是原岩经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冲刷和搬运,较软的基质—凝灰质砂岩被侵蚀,质硬的黑色硅质层理凸出石体,形成千变万化布满黑色筋络或似龟甲斑状图纹的观赏石。也就是说,江西湿热的气候、丰沛的降水,以及潦河流经地域陡峭的地形、湍急的水流,为该石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动力地质作用。赏读价值:石质坚硬,粗糙细密都有,透着厚重的文化味道。其中的潦河蜡石,是中国蜡石中少有的除了“玩质”,还可以“玩纹”的蜡石,可谓绝中之绝。还有金纹石和黑金刚,因了颜色的深沉庄重,石肤的光滑细腻,备受行家青睐。最大的赏读价值在于,潦河奇石形状、色彩、画面均为自然天成,有脱俗成仙的美,尤其是其飘逸的筋纹线条,变幻多端的艺术画面,以及丰富色彩烘托下的逼真与遐思,玩味无穷,回味无穷。& &&& & &013沙漠漆出生背景:沙漠漆其实就是戈壁石,从大的范围来说,它仅仅是属于众多戈壁石中的一种。之所以叫沙漠漆,是因为戈壁基岩裸露的荒漠区,由于地下水上升,蒸发后常常在石体的表面,留下一层红棕色氧化铁和黑色氧化锰薄膜,久而久之,看上去就像是在石头上面涂抹了一层油漆似的,所以就有了沙漠漆这个名字。沙漠漆石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大漠独特自然条件的反复锻造,其氧化保护膜经过逐年的一层层涂抹,才会逐渐显现奇异的色泽。一般而言,经过风沙磨砺,一年年涂抹呈现出来像油漆一样的美,至少需要一二百万年的时间。性情禀赋:沙漠漆石种颜色丰富,一则是因为氧化保护膜色彩变化多样,一般呈现出赤、橙、棕、黑、褐、黄等多种色泽。一层层的氧化保护膜涂抹之后,再经沙洗风吹日晒从而在石体表面显现出润滑光亮一样迷人的色光泽。二则是因为沙漠漆并非在单一的石种上才有,而是在整个沙漠戈壁滩上,无论什么石质的石头,只要符合它的形成条件的,都可以镀上一层沙漠漆,像玛瑙石、碧玉、木化石,以及各种风砺石等等。总的来说,沙漠漆石因所处区位不同,就产生了有的漆层厚,有的漆层薄,其颜色也不相同。周围有不同金属离子就产生不同颜色。沙漠漆以红、黄、黑调为主色。如:红、朱红、杏红;黄、棕黄、橙黄、桔黄;黑、棕黑、褐色等。沙漠漆中漆皮厚、色浓、表面光润者称老漆,是沙漠漆石中的上品。有的漆石虽然漆薄但色泽协调,表面光润如同石皮包浆,也称为较好的沙漠漆石。一般而言,以红色沙漠漆的木化石最为珍贵。沙漠漆依据画面来分类,可划分出山水画、油画、朦胧画、生物图形等。依据载体的岩石来分,有板岩、灰岩、花岗岩、火山岩、玛瑙、碧玉、蛋白石等。赏读价值:沙漠漆作为一种石种单列,主要是因为其石头上的天然漆皮,也就是氧化保护膜形成的颜色绮丽迷人,而备受赏石界推崇。其实,沙漠漆作为戈壁石大类中的一种,像类似这样的符合条件的石头,多得数不胜数。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身披“沙漠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漆化”色泽漂亮,图案有意境,石型又好看的,就更少了。戈壁地区的气候条件,干旱异常,地下的水矿化度很高,除了各种盐类外,水溶液中也溶解高浓度的氧化铁和氧化猛。高的含盐量高,高的蒸发量,高的干旱条件,对于内一块石头来说,吸一滴水,那都是要命的机缘机遇。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不停的争取与获得,才使得戈壁地区的各种砾石及原生岩石的节理,在裂隙的表面、底面,被干旱的沙漠所漆化,被肆虐的狂风飞沙所研磨,从而表达出石体细腻、韵味十足的沙漠漆好石头。所以,在我看来,欣赏沙漠漆,就像面对一场忆苦思甜的回忆。每一方奇石的背后,都是满含泪水的凝望与决绝,都是浴火重生的苦尽甘来,绝处逢生。尤其是当你面对一方来自大漠戈壁的玛瑙沙漠漆,或者木化沙漠漆,那如梦如幻的色彩与纹理,简直就是上苍警语尘世的一份告白书。我相信,书的扉页,一定写着这样一行文字:珍惜生活的千辛万苦,才能懂得生活的万紫千红。摩尓石(广西)出生背景:摩尓石的奶名叫磨刀石,很俗气质朴的一个称呼。后来之所命名为摩尓石,是因为其石体造型,极像了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享利·摩尔()的作品,故此便以摩尓石称之。这样以人名命名石头的不多,摩尔之外,家乡武山的毛女石,就是以王毛女的名字命名的。摩尓石产自于广西大化岩滩的深水中,出水量极少。据我所知,摩尓石被人们发现认识,大概在2000年前后,算是浩繁石种中的小字辈。性情禀赋:该石的原岩是致密块状的砂岩,但这种砂岩在成岩后,受火山喷发作用影响,经接触变质,石体中已没有了存留层理面,而岩块原来的节理裂隙,不是纵横交错,再加上岩石中的其他成分、结构不尽相同,积年的水蚀及冲刷,多余部分被蚀去,从而留下了没有裂隙的坚硬体。岩滩急湍的水流环境,让这种坚硬的石体被抛光打磨,就有了美的出现。摩尓石石质细润,硬度在4.5—5.5度之间。石面岩性均匀单一,原岩为无裂缝结构、无层理构造。所以各方向、部位的岩石特性(结构、构造、硬度、耐磨度、成分)完全相同。就同一方摩尓石而言,一石一色。颜色以素雅的暗色为主,主要有青灰、绿灰、浅褐色。石体一般没有石纹,偶见流畅的小型弧线、弧面及由线、面组合而成的局部纹,色纹极为少见。因为石质细密,再加上多为空灵形制,所以敲击时会有不同的发音。赏读价值:赏读广西摩尓石,就得回眸一下备受国际艺坛推崇的现代雕塑大师享利·摩尔先生,因为涵尽在他雕塑艺术作品中的诸多美,是与摩尓石一样的。大师的作品,是将深刻的艺术内涵与独特的观赏性能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表现的是一种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其将写实形体做出空间凹陷与透空的表现方式,是多么的与摩尓石神似。我很怀疑,是否摩尔先生真的是受了摩尔石头的触动,才有了空灵创造的实践。再回过来看摩尓石,这种来自岩滩深水区的石头,因为经长时间的水流冲洗,呈现出来的是凸凹流畅,富有弹性的简约之美。那线与面水溶交融而生的自然过度造型,那动感与抽象彼此依靠互伴共生的张弛有度,那简约流动韵律十足的无限起伏,都给人一种抽象而微妙的赏读享受。有虚幻的错觉,有力量的震撼,有亲切的交流,更有属于艺术本身的无限遐思。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摩尔石时的情景,那大自然天造地设的美之惊艳,让我情不自禁想去求证,这摩尔之石,到底是属于大师头脑风暴中的雕塑之作,还是属于大自然天开图画的鬼斧神工。后来有目的地去搜寻赏读享利·摩尔的作品,又回头对照广西的摩尓奇石,真是神一样的相似。一样圆润婉转的线条,一样张弛有度的块面,一样充满弹性与张力的肌理,一样韵致无穷的形体再现。简约、抽象、舒展、大气、柔美、超脱、奔放、玄幻。看过去,就不想收回来。广西岩滩,真是龙生九子,各有各的与众不同。太湖石出生背景:太湖石与广东的英石、安徽的灵璧石和本土的昆石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四大玩石。其名因太湖而得。所以其产出主要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其中以鼋(yuan)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同时,因为太湖石产于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区,所以也有称洞庭石的叫法。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太湖石,就是指江苏太湖周边产的。当然,浙江太湖石,也是实至名归的。另外,安徽太湖石、临朐太湖石以及房山太湖石,因其相似与太湖石,所以也这样叫。但是我个人认为,较之江浙太湖石,确实是不一样的,至少于玲珑之中有了粗狂与苍茫。也就是说,在石头的心性上,不属于南方水乡的温柔,而是属于北方山峦的雄浑。性情禀赋: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或灰白色。它的玲珑剔透之美,是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变化生成后,并被时间之手精雕细琢,从而呈现出观赏解读中瘦漏皱透、曲折圆润来。作为典型的传统供石,太湖石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最为主要的审美特征。故此,太湖奇石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其小者供于桌案,大者多宜作为园林石,陈设安坐在庭院林园之中。因为太湖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所以就有了水石、干石之分。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相较而言,湖水中的为佳。赏读价值:“千古名石”盛誉之下的江苏太湖石,因其在中国四大传统玩石中最能体现“瘦、皱、漏、透”这一古典赏石标准,而自被推上赏石前台时起,就备受推崇与赞赏。虽说就当下境遇而言,因为赏石审美理念的变化,太湖石今非昔比,但其自身具备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依然屹立。关于太湖石的描述与赞美,从来都不缺席。杜甫、白居易、李煜、苏轼、米芾、陆游、赵孟頫、董其昌、米万钟、郑板桥、李渔等等,那一处文人的背影之中,都有着蔚为壮观的太湖奇石文化印痕。从某种程度上说,赏读太湖奇石,就离不开与这些业已消失了的巨大背影对话,因为他们眼中的太湖石,融历史与文化于一身,附志向与才情于一体。解读、赏析,令人迷恋不已。作为恒定古代赏石标尺的太湖石,它身上所兼备的瘦、皱、漏、透,千百年来,一直被文人雅客奉为圭臬。瘦如壁立当空,孤峙无依;皱如纹理纵横,岁月潜存;漏则石上有眼,四面玲珑;透则此通于彼,彼通于此,其孔洞缠连,通灵剔透,委婉俏丽,含蓄内敛的石之品行,令人顿生无暇的遐思。对于太湖石的赏读,我虽然有千言万语,却不敢贸然乱解读。一则因为解读太湖石的诗词歌赋很多,大家完全可以查阅赏析;二则我对太湖石之怯,源于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寥寥数语,全是精气神韵,没的说。“天下太湖石有三,秀雅灵巧玉华峰。丰润富态瑞云峰,清秀挺拔冠云峰。”按照这个索引,我找到了“秀雅灵巧玉华峰”所指的,亭亭玉立在上海豫园里“玉玲珑”(就是玉华峰);找到了“清秀挺拔冠云峰”所指的,矗立在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找到了“丰润富态瑞云峰”所指的,安坐在江苏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瑞云峰,放在这里供大家赏析品鉴,以品味太湖奇石的瘦漏皱透、虚实相映。冠云峰& & & & &高5.7米,底高0.8米,总高为6.5米,重约5吨,其高大为江南园林中湖石之最。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所以取名“冠云”。此石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玉玲珑& & & &&石峰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重量3吨左右,具有太湖石的瘦漏皱透之美,相传为宋徽宗年间“花石纲”之遗物。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诗为赞: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瑞云峰& & & &&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长江芙蓉石出身背景:长江芙蓉石发现时间大概在1995年前后。关于命名,公认的说法是因为这种石头上的色泽纹路流畅吉祥,画面中像芙蓉花的图案居多,所以就有了这一芳香四溢的好名字。也有人叫它牡丹石,因为图案之绚烂如盛开的牡丹花。但是我觉得还是芙蓉石准确。一是因为河南已有奇石命名牡丹石的,二是因为该石纹路多样变化层不穷且不做作,含蓄不张扬,像芙蓉花。长江芙蓉石在云南绥江、水富、四川宜宾、泸州、重庆等的金沙江、长江沿岸都有产出,其中云南巧家芙蓉石个头最大。芙蓉石的源头,据说在四川会东境内的金沙江山崖上。可以想得到,在奔突的金沙江浪峰里,在奔涌的长江水流中,芙蓉之花是怎样吐故纳新、灿然绽放的。性情禀赋:长江芙蓉石的原岩是石英岩,摩氏硬度6~7度。石质质地坚硬,石体表面摸上去略具沙感。芙蓉石之美,全呈现于变化多样如行云流水般起伏的铁质纹理中。若是要细细划分,这种流畅的铁质弧状线纹,就有花瓣纹、丝线纹、云水纹、油彩纹等七八种。以石体图案划分,分为红芙蓉和紫芙蓉。长江芙蓉石弧状的纹路,是母岩石英岩,在亿万年前,在氧化条件下受水中高价铁离子的“感染”,“感染者”顺着石英岩的孔隙日积月累进行侵入、扩散和沉淀。在这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因为侵入程度的深浅和多寡,就形成了或浓或淡的花瓣状纹路来。总的来说,伴随着铁质侵入深度的由浓渐淡,其石色色纹的色度变化,就依次会呈现出赭色、暗红、深红、红色、浅红、淡红等丰富的色系。而褐色的出现,则是因为锰离子的侵入所致。赏读价值:长江芙蓉石,因了奔涌不息江水的磨砺,而得天独厚得具备了极为靓丽的水洗度。同时,硬度很高的质地,充分展现出优秀石种愈挫愈勇的坚贞骨气。而仅有这两点,就足以成就自我。可偏偏不,锦上添花的芙蓉,它的石色红艳而明丽。更为惊叹的是,或花瓣逐阳;或流云飞动;或油彩堆砌;或发丝如银;或血筋突兀等等,变化无尽的铁质纹路,喧嚣和舒展在红色的石面上,点缀出芙蓉奇石绚烂之美中的那一方妩媚,那一抹精致。若是在家里供上一方芙蓉石,喜庆的色彩就会满庭绽放。富贵的色彩,高雅的气质,直让人惊呼卓绝的元素,怎么会这样天造地设的走在一起,其惺惺相惜的感遇,就会让人想起将遇良才,想起萧何月下追韩信。赏读奇石,就是丰富自己。长江芙蓉石画面如芙蓉之花,仅仅是它美的一个部分,而大量的、凝固着天趣之意的图案里,有飞瀑流泉,有树幽山远,有彤云出岫,有仙风道骨,它天开图画的笔趣指向,涵尽枯笔皴擦、水墨晕染。它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或恣肆汪洋,或含蓄深沉的意境呈现中,就已将你我精神层面品鉴,所能企及的最高情怀,一一写尽。最后还想说一句,长江芙蓉奇石梦幻般的画面中,有清灵,有古朴,它藏露有度,美妙绝伦的品相,直叫人舒服一生。一石两读(横读似层峦)一石两读(竖读如美女)白龙江石出生背景:顾名思义,白龙江石,就是从白龙江水系周遭产出来的好石种。全长576公里的白龙江,以盛产砂金而出名。当然,也少不了优秀的白龙江石。因为白龙江有着2671米悬殊的天然落差,再加上最高可达3260立方米/秒的江水流量,将山间滚落入江的石头,打磨的神采奕奕。性情禀赋:白龙江石为沉积碎屑岩中砾岩、角砾岩,外形多为卵石状,石中的金属矿物经江水的长期浸染,以及次生矿物的填充,从而使得岩石的色质变得温润绚丽。白龙江石摩氏硬度在5—6度之间,清雅而绚烂。绿色是最为常见的色彩。绿色中,又分为墨绿、苍绿、黄绿。墨绿者,深沉稳重;苍绿者,玄幻迷离;黄绿者,摇曳多姿。此外,还有红、黄、白、蓝、青、紫诸色,或单或复,或浅或浓,或明或暗,千奇万变。总之,鲜亮、雅趣、美艳的姿容,是它摄人眼球的根本所在。赏读价值:欣赏白龙江奇石,似乎能从石头上听得见江水行走的声音。因为白龙江石凸凹起伏的伤痕之美,就是滔滔江水以柔克刚日积月累雕琢而成的玄幻与迷离。只要你仔细盯着它看,你就能发现白龙江石曲折迂回的肌理变换中,高凸而起的那部分,一定闪耀着倔强的辉彩,像呼喊、像宣言,告知世界我是怎样的现在。而内凹下陷的部分,则如老成持重的尊者,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奥,大智若愚般藏在衣袖的深处,曲折的表达出了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含蓄之美。其肌理缜密、温婉含蓄的石之性情,严丝合缝般暗合了坚贞清刚,内蕴博大的君子形象。白龙江石很少有非常具象的石形,大多都是抽象而曲折的意象,欣赏也就在似与不似之间,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欣赏白龙江石,必须以纹理为切入点,通过这扇窗户,才可抵达石头的内心深处。因为白龙江石的美,就是从纹样繁多的点线组合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点线组合,再通过或绿或黄,或青或红的色调、色块的装扮,就别具风神。有时候,我甚至觉得白龙江石,它的纹路之美可以比肩乌江之石。不相信,找机会仔细读读,就明白了。河湟石(青海)出生背景:河湟石,也叫湟水石,指的就是产于青海省西宁市小峡口一带的湟水河及青海东北部的河湟谷地。青海的河湟地区的水系,包括了流经西宁市的北川河、南川河、大通河及流经同仁县的隆务河等流域。所以,河湟石产出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性情禀赋:河湟石主要以石英质,硅质岩矿为主,多为彩卵石,石质硬度多在6~7度左右。河湟石为水中卵石,石头底色大都以白、乳白、乳黄为主,间或有大红、暗红、粉红、土黄和橘皮色等斑纹。河湟石均为图纹石,色泽对比大,纹理简约,图案意蕴丰富。赏读价值:不管我们欣赏哪一个石种,我们首当其冲需要面对的,就是要从它的出生背景里,看见或者发现它之所以与众不同的东西。第一次欣赏河湟石,会觉得它与黄河石极为相似。其实这就说明,在我们细分而出的若干石种里,太多的石头都是属于一个母亲的孩子。所不同的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石英质、硅质岩所铸造的良好石质,使得晕染在上的画面意境,生动而清晰。尤其是乳白色的石底,像极了纯白的宣纸,国画一样的愉悦享受,随之而来。若是出现一幅妙趣佳成的画面,真的就美极了。点点色彩,逶迤而出;层层纹理,叠在一起。对比鲜明的色彩,纹理恬淡的勾绘,统摄在坚硬的硅质岩中,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创造,让人折服。黑珍珠出生背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黑珍珠奇石,是指产于广西柳州地区来宾县境内红水河中的一种黑色水冲石。在湖南江华与广西贺州交界的萌渚岭的姑婆山下,以及江华境内的溪水河流中,也有这种全身乌黑光亮,表面凹凸不平的黑珍珠奇石。另外,安徽黄山的黑珍珠奇石,也非常有名。黑珍珠石是岩石在亿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中落入河床,然后经长期风雨水流冲蚀而成。性情禀赋:黑珍珠奇石(广西),属于硅质凝灰岩水冲石,硬度在5.5~6度间。黄山黑珍珠的硬度稍高一点,约在6~7度间。来宾黑珍珠色多为墨青色,质地坚致细密,肌肤温润滑腻,形态千变万化,景观、象形、抽象类皆备,尤以色黑如漆、黝而有光为佳。作为柳州奇石的代表性石种,黑珍珠质地纯净,色调庄重朴实,手感滑脂,石肌突出圆浑,富有雕塑感,较之灵璧石具有硅化程度高、难以加工等优点。赏读价值:纯黑如墨,光泽熠熠、色韵自然,意蕴天成。读来宾黑珍珠奇石,就是读它简约之中的那份沉淀,那份自信与傲然。简明的色调,衬托出黑珍珠奇石敦厚稳重的性情;简约的线条,流露出黑珍珠奇石疏宕萧散的气息。坚硬风骨中透柔美,倔强率真中生情趣。烦躁时赏析黑珍珠,沉心静气,安静里对语黑珍珠,意境深远。它似有若无的简约之美,给人以韵味隽永的独到享受,真是简约而不简单,闲散却最具精神。若是能觅得到一方上等的黑珍珠人物写意象形石,那就更是美到了极致。饱满圆融的石韵之中,一定充满着更多的想象,写意泼墨般的奇石语言中,将那种似与不似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落得尘埃不然,羽化成仙。凹凸有致,落落大方,柔美灵动,深沉古朴。广西黑珍珠,红水河里的俏佳人。贵州红(贵州)出生背景:贵州红,也叫马场红,也有人叫国红石,还有叫碧玉石的。这种色彩红颜的石头,主要产于乌江上游三岔河流经贵州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一带,仅仅约数公里的河段内。据初步判断,贵州红是两亿五千万年前,二叠系时期形成的一种构造液蚀变岩。也有学者认为,贵州红系前寒武纪海底火山喷发的玄武岩,通过高温高压变质才形成的。总体来说,其形成成因应是地下热液活动、地壳构造活动、岩石蚀变等作用,以及乌江水系形成后,通过数十万年的流水、石砂冲洗磨刷而成的。贵州红奇石,发现距现在不过十四五年时间,算是一个新石种。实际上,它的名字应以出生地马场命名较为准确,因为除了红色外,马场出生的石头颜色还有翠绿、青、银白、墨黑、霞紫、金黄等。只是因为红色绚烂之极了,又因命名为贵州红很大气。所以其他反倒被忘记了。我这里所说,也就仅仅只说马场红了。性情禀赋:贵州红石质坚硬,色泽鲜艳,纹理清晰。色分为鸡血红、重枣红、玫瑰红、千层红、黄夹红、绿夹红等。这种红石头的硅化程度很高,玉质感强。因为二氧化硅的含量达到了75%以上,所以硬度一般都在莫氏7度左右。从形成缘起上分,可分为水冲石、洞穴石、地埋石三种。其中,最以有形有色的水冲石为佳。它之所以备受赏石界推崇,就是因为该石鲜红的色彩,高度的玉化,以及致密坚硬的品性,让人于亮丽典雅中,感到无可挑剔的美。赏读价值:在国人心中,红艳似火的色彩,象征喜庆,传递吉祥。贵州红的美,也就蕴含在了这份吉祥与喜庆之中。有人之所以命名国红石,说明它在人民心中的分量,是如何的重。不管是“桃红又见一年春”的羞涩,还是“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的深沉,贵州红奇石身上美的一切,皆是源于其鲜艳的色彩。如果再辅以较好的石形,偶遇的晕染或点缀,那就有了更为惊叹的赏读意义了。赏析奇石,各有不同。就是同一奇石,观者的切入角度不同,石头弥散出来的味道,也就大不相同了。这其间,有个人喜好,有学识学养,更有各人隐秘性的个体经历,人生况味。顺便扯了一点其他,其实也是一种欣赏石头读法。就像贵州红的红色,对于身处东亚范围的股民而言,那就是大涨获利的信号,而对于北美资本市场来说,简直就是大出血,要割肉的。你说谁爱谁不爱,确实说不清。下面这方贵州红像极了孙悟空的脸,石身正中深陷且层染勾绘的部分,简直就是齐天大圣智慧双眼的神现。据说这方奇石被命名为《法眼》,也听说它曾被央视栏目组邀请的专家估价为2.8亿元。构造石(广西)出生背景:构造石也称结构石,主要产于广西。这种奇异的石头,它之所以形成如此面孔的原因,就是因为岩石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岩石结构发生了变形或者说变质,从而表现出断裂、褶皱、断层等多种姿态的构造式样。总的来说,就是原岩受构造运动作用后,其产生的张性裂纹在岁月变迁的过程中,黄色硅铁物质顺势充填,节裂纹中较松软的物质,在风化溶蚀的作用力下,被剥落剔除,仅留下了原来的填充物,故此,构造石奇异的形态就形成了。性情禀赋:构造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因为不管是沉积岩形成的构造石,还是火成岩形成的构造石,含量最多的就是二氧化硅。它的硬度随主要造岩矿物中所含其他物质量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硬度。构造石颜色主要为灰黄色。石质坚硬,构造奇特,水冲度较好者,触感润滑。一般都有非常明晰的节理特征,图纹清晰,富有层次,对比感强。赏读价值:若是第一次见此石者,一定会误以为它是人为的堆砌。因为这种类似奇妙建筑的石头,确实太奇怪了,奇怪地就像是建筑大师所创造设计的微缩模型。或复杂诡异的造型,或格子状一样整饬严肃的姿态,或佛龛一样神秘的影子,或空格子里透着的虚无,或空格子里抱着岩石填充着的奇妙,或水冲沙洗却勾边画框一样设定的约束,无不给人以惊奇和震撼。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对于赏石舞台来说,奇异怪异的美妙,就是另一种风格的赏析与品读。我了解的奇石不多,但我觉得一方上等的构造石,就是一幅沧海桑田的浓缩版画。石头里边奇异变化着的形态,互存共生着的物质,参照出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际遇,包括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存在。看石头,就是借助石头的语言,看到更多更深的东西。我觉得看构造石,就是要看它的铮铮铁骨、看它的酷暑寒来。当然,能够藉此看见苦难,就更值当了。金沙彩(锦绣乾坤画图中)出生背景:金沙彩,顾名思义就是指产自金沙江里的彩石。但是2300多公里的金沙江,不会都有这样美的彩石。金沙彩仅仅只在云南巧家蒙姑乡和四川会东溜姑乡这有限的特殊河段,才会呈现。因为这段特殊的地理之中,有蕴含了黄白红绿等色彩的沉积岩岩石。这些体型大小不等的彩色沉积岩岩石,滚落入江,然后被金沙江水拍暖成才,幻化成了奇异夺目的绚烂,成为了赏石界人人推崇的精灵。专家推算说,这种羽化金沙彩石头的岩石,其地质年代距今已有8到10亿年了,属元古代。而之所以披彩缎金,是因为不规则的海底地槽活动,在这种沉积岩上,留下了一层又一层的岁月印记,从而因为沉积层段沉积年代的不同,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成岩化学构成。这就好比女人脸上抹胭粉,打底的、上装的、涂彩的、润化的,一层层打扮下来,丑姑娘也变白天鹅了。后再加上亿万年的地壳运动,使之紧密不可分;再辅以奔涌不息的金沙水拍,玄幻绮丽之美,自然夺人眼目。&&据说金沙彩奇石,都或多或少含有金子。孰真孰假,科学测定就一目了然。但是我相信,这种彩色的石头里,一定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在里头。因为,千里金沙江,本身就是一条流金流银的江。金沙彩奇石,在赏石界大都被冠以中华金沙彩的名头,以显其尊贵的地位。其实,我觉得还是金沙彩好听些,不哗众取宠,不锦上添花,很贴切、很恰当。性情禀赋:金沙彩石构成复杂,自然性格倔强,其硬度就是石体上凹下去的较软部分,莫氏硬度也4、5度了,石体上突出的部分,一般硬度都在6度左右。金沙彩属绢云母石英片岩,含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等,大都呈浮雕状。色呈黄、白、红、绿、赭,各色交织,浓淡相接,妙趣天成。最其妙者,赤橙黄绿青蓝紫,色色齐备,真可谓是石上天上。赏石界的分类,按照图纹色晕之别,分为多彩山水、工笔写意、彩帘流瀑、油画风情等。其实我觉得,还不如不要分的好,若是如此分法,只会坏了金沙彩的美。尺子拉得过直,说不成丢了的,远胜于定位到类别中的。&&再者说,按图纹区别,本身就不是把尺子。又再者说,金沙彩之美,就是七彩迷离,奔腾绚烂,所勾所绘,不出山水形胜流云飞瀑,都是大自然的再呈现。还是不要分的好,看什么像什么想什么,各有各好,这才符合美的要求。赏读价值:第一次看到它,我就永远忘记不了它。三千宠爱在一身,世间色彩集一石。金沙彩之美,华贵绚烂,绮丽缤纷。那流畅的线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那瑰丽的色彩,如天开图画锦绣漫山。不管是水墨丹青里的恣意奔放浑然天成,还是流云飞瀑中的霞光万道浪花绰约,也不管是欧美风情中的浓墨重彩重叠堆染,也不管是春花烂漫里的娇柔妩媚婀娜多姿,那都是满打满的,一种对奇绝色彩的得心应手,成竹在胸。惊叹世间丹青无人可及,折服渺渺山川无意而为。苍生。赏读金沙彩,就是看它奇绝的色彩铺排。黄绿白黑,红蓝青紫,它多它少,变化不尽。就是这么多的丰富色彩,集团军一样拥挤在一方石头上,也是浓淡相宜,层次分明。而由如此之多的色彩迷幻出来的图案,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或明快,或深沉、或厚重、或淡雅,只叫你有目不暇、心神飞扬。金沙彩石里,有奇绝的美丽,有磅礴的绚烂,有谦虚的富贵,也有温暖的和谐。看金沙彩,你就会想到激昂的旋律,想到自信勃发的盛唐诗词,想到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某个时刻。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似白银成山,殿堂生花;如风梳瑞羽,振翼摇纱;似龙卷祥云,奔涌腾达 ;有雪霁春峰,飞瀑直挂;有平远雄奇,翠拥丹霞;有层峦叠嶂,奇峰挺拔;有池水涟渏,波轮如花&;有仙山琼阁,精灵幻化。文字做的很美,是专门赞颂金沙彩石之美的,算是将金沙彩奇绝的绚烂,写尽了。我照抄如上,以期借助这美好的文字,看到更多属于金沙彩的惊奇来。估价亿元的金沙彩。昆石(侧成堕山立成峰,九华今在一壶中)出生背景:昆山石,产于江苏昆山市的玉峰山。这种色白多窍的石头,因其峰峦嵌空而又玲珑秀美的姿态,而很是招人疼爱,所以也叫做玲珑石。昆石是距今5亿年前寒武纪海相环境下的产物,是玉峰山基岩受地壳运动挤压,产生了大量的节理、裂隙和断层,同时地下岩浆中含有二氧化硅的热水溶液,浸入到了这种岩石的裂缝中,冷凝沉积中形成了白色石英脉,后在晶洞中长成了形体各异,看上去惊人眼、出层峦的石英晶簇。玉峰山是昆山市平坦地带中凸起的一个小山头,方圆就是个三里路的样子,主峰也不过80米过一点。可正应了“山不在高”这句话,静雅含蓄,韵味无穷的昆石,就出自这其貌不扬小山头里。可以想到,上千年的寻思搜集,就是有五六十个这样的山头,也经不住人来车往。所以,能看到昆石,就很幸运了。要弄上一方,委实的难。性情禀赋:昆石晶莹洁白,玲珑剔透,性脆。它由白云岩、水晶晶簇体组成,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莫氏硬度在3—7度之间。石形体量大都在尺余左右,一般很少见到大尺寸高个头的。一座山也就方圆3里路,然东山西山山前山后所产昆石,质地性情有差距。据说绝大多说精品都产自东山,其石质较好,色泽洁白,触感温润,硬度能达到7度。玉峰山中的昆石,按石英晶簇、脉片结构等形态特征,分为鸡骨、胡桃、地花、杨梅、荔枝、海蜇等十多个品种。其中以鸡骨峰、胡桃峰、海蜇峰、雪花峰较为名贵。赏读价值:自宋始被人们推崇追慕以来,昆石赏读文化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诗文赞誉,辗转求索,绵延至今。没有无厘头的爱和恨。昆石朦胧秀美,细腻含羞的肢体语言,撩拨出了观赏者为之倾倒的无限思绪。站在远处看过去,昆石的美就如同倚栏望江,烟雨迷蒙之中,晨雾漂浮,白茫茫水波连天;立在近处细赏,昆石的美就又像美人之肤,纯洁清透之中,冰清玉洁,婉约的味道尽情弥散。昆石机理细腻,结构灵巧,不同形制的昆石,其意境各具特色。鸡骨峰,鸡骨样片片排列的晶莹之美,自然而和谐;荔枝峰,一粒粒水晶晶体团聚错落,生发出熠熠辉彩;海蜇峰形态,活像真的海蜇一般,引人遐思。总之,虽同为昆石,却变幻万千,形态类别悬殊下的结构之美,如层峦叠嶂,似田畴交错,像大海破涛,类巨厦蓝图,充满了无限的玄机,也充满了无限的惊奇。审美是安静的,读画赏字,喧嚣的环境总让人心生厌恶。而性情婉约、淡雅朴素的昆石,本身就是一方安静的独坐。面对它,如入菊兰之室,白色气韵渲染下的宁静之美,清洌洌涧水一样闪亮。静静地欣赏,空谷幽兰一样迷醉的感觉遍及全身。看得久一些,似乎有清扬的昆曲走过,眼前声音的影子,风姿翩翩。誉载中国古代四大名石,江苏三大名石的昆石,其晶莹剔透、玉洁冰清的风骨气象,其奇巧奇幻、举世独夺的风神风貌,折服人心已逾两千多年。也正是因为此,人们在称呼它为昆石的同时,也叫它为巧石。一个“巧”字,多多少少表明了昆石之美,体现了人们爱昆石的心思。石头之所以能长成奇石,最主要的原因是石头的纹路层次、体态色晕里,有属于文化的东西,有能勾起人心神往之的美好。譬如说看昆石,就会通过它侧成堕山立成峰的山水形胜,驰骋自己阅读山水的那种追寻;譬如说赏昆石,就会通过它晶莹剔透的声影,望到或者说引起自己对于美好东西的那种想念;譬如说读昆石,就会通过昆石幽雅如兰的那种高贵与纯洁,想到高人雅士不媚势不畏权的高洁人格;再譬如说阅昆石,就能透过它神采流动、风度翩翩的神态神韵,催发出更多数属于自己独享的那份感受来。昆石的美,在形,在色,在神,在韵。它的美,像一首空灵的诗,平仄起伏之中,意蕴无穷;它的美,像一个艺术的梦,托起你我看重自己的那份高贵。在飞速旋转的当下,昆石被人珍藏,被人抬爱。那就让我们与它接近,通过图影模样,来欣赏它“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的梦之幻,兰之幽吧!青花石(闲云野鹤一山人)出生背景:青花石在湖南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郴州市的桂东县以及广东省的乐昌市都有产出。一般说青花石,都要加一个属地前缀,以标明其产地不同。这种石头之所以名曰青花石,是因为石头上的花色纹理,非常像古青花瓷的图纹。相对而言,乐昌青花石的名气,似乎要大一些。我这里所说的青花石,主要就是指乐昌产出的。乐昌的青花石主要产在五山、廊田、九峰、大源等山地,这些地方山高林茂,水源充足,河流落差大,原生的图纹青花奇石被河水冲刷得圆润光滑,特色独具。性情禀赋:乐昌青花石由石英、黑云母、绢云母、碳质岩、绿帘石、阳起石等七种矿物质组成。黑云母和绢云母呈细小的鳞片状,炭质多呈细小的麻点状,绿帘石呈粒状,而阳起石呈柱状,集合体呈放射状和纤维状。石质坚韧,细腻光滑。莫氏硬度在6.3度到6.5度之间。按色泽分类,乐昌青花石有白色、浅黄绿色、墨绿色、浅灰黄色、浅灰白色等。石中纹理色中套色,比度大。而这沉稳素静的色彩之美,也是乐昌青花石最大的一个看点。乐昌青花石图纹丰富,有平纹、凹纹、凸纹、皱纹、波浪纹等,纹中有纹,多纹结合。有的花纹成凹凸状,极具立体感,有的石头还带浮雕。赏读价值:除却了水洗度极佳的外形之美后,对于赏读者来说,青花石素雅澄净、冷色中略带古朴暖意的纹理色晕之美,就是最撩人眼球的胜处了。总体来说,青花石最大的优秀之处,就在奇石虽色泽对比度较大,但色阶却调和沉稳,古朴厚重、丽而不艳的庄重之美。这种含蓄的美,算是熨帖到了极处。尤其是青色之上,点缀或者说渲染出的点点黄意、丝丝白绫的和谐氛围,让人觉得非常的亲近。这种恬淡散漫的搭配,淡雅安逸,虽素不俗,它不燥不扬、不狂不火的安宁,直引人进入梦幻般的秘境之中。这种人心安定,气定神闲的色晕之美,也会引人想起老庄哲学中的虚静无为、超然物外,以及天人合一的妙曼想象来。若是见得到一方墨色层染、大块文章的青花石,那就更撩拨人心了。这种撩拨会轻而易举的勾起人,想起素妆的美女姑娘来,若油纸伞一样,若古巷石板一样,真是山风清新,山花淡雅。这种美,也算是最切合国人心中的审美渴望了。而关于青花石图画中惟妙惟肖的图纹趣韵,因人而异,却总是看得愈久,愈是动心。当然,赏读乐昌青花,要赏它的质坚肤润,看它的纹理色差,读它的构图轻重。有时,你会觉得不知如何形容自己读石的感受,才算是对。其实,世上有好多的事,总是一言难尽。而对于青花石,唯有说不清楚,它美在哪里,才算是天开神启了,才是真的绝了、美了。青海七彩石出生背景:因为颜色丰富,红、绿、黑、紫、黄、粉皆备,七彩玄幻,也因产自青海,故赏石界称之为青海七彩石。但是产这种石头的具体地方,是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的深山峡谷中,而这条峡谷距离兰州很近。而寻觅奇石的兰州石友,就近山得石般首次发现了它。所以,也就有了将这种彩石称为兰州七彩石的叫法。据我判断,青海七彩石生成源于海洋,因为亿万年前这一带就是汪洋大海,而奇石所处位置就是非常著名的祁连山海槽。七彩之色就是含有硅、铝、铁、钙、钠、钾等元素的物质沉入海底,在海水的高压和自身的化学变化中形成了岩石。而后再经过千万年的沉积,后再随地壳运动升出海面,成为七彩石的原岩。性情禀赋:七彩石原石绝大部分采自条件苛刻的山中,一般成条块状,表面粗糙,需要打磨抛光处理。青海七彩石质地晶莹透亮,色彩绚丽丰富。若是在峡谷河流中寻觅到青海七彩石原石,其经水冲打磨形成的效果,更美更惊艳。青海七彩石属于画面石,是石英石和绿泥石的共生体,石质硬度在6—7度之间。石面颜色有洋红、石绿、藤黄、赭墨、粉白、花青等,图案以山水风景居多,偶有人物、花鸟。赏读价值:“无数峰峦远近间,忽于水底见青山。”我觉得青海七彩石之美,就是属于这样诗句中的出其不意,天然自然。山水画卷般的景致之美,在大多数的画面石中,是常见得到的。但是彩色搭配如此绚烂迷人,算是不多的了。青海七彩石画面中的色系,若是黑白平叙的那种,其起画面呈现出的笔墨气韵,就是属于国风雅颂般的平缓、散淡;若是红粉偶缀,其皴染点布出来的,又就是人间四月天一样的俊俏、迷彩。可以说,就是对奇石并不怎么喜好的陌客,面对如斯高远相接、远近相衬的美景,面对如斯赋彩俏丽净雅、璀璨开放的色系,也是能神情俱往,沉迷忘归的。听人说青海七彩石采获之艰难,实当的艰辛。就是寻觅到一方不错的原石,能不能有惊艳的画面,出彩的纹理线条,都是需要碰运气的事。所以,最近几年来,青海七彩石的市场售价,就像它奇美的色彩一样,走得是愈加的精彩。我也看到,有石商将青海产出的七彩石,作为黄河石石种的彩石广为推崇。目的就是借势黄河石的威望,给他们所叫卖的所谓黄河七彩石,增加一些换取金银的筹码。其实在我看来,美丽玄幻、质地卓越的石头,所赢得的赞誉,在于人心,在于能读懂它的那双慧眼。而傍大款式的暴发,终归如枯叶荡水,行走的时间与路程,由不了自己做主,与己无关。话似乎说的远了些,收回神,才觉得,所说的,其实就是该说的。愿青海七彩石,被所喜欢的人喜欢,被钟爱它的人钟爱。贵翠出生背景:贵翠,听名好似指的是贵州的翡翠。其实,是一种绿色石英,可用作低档玉料来使用。因为色翠,备受垂青。贵翠产出地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的大厂镇一带,所以也叫名为大厂彩玉、贵州玉。贵翠是2.4亿年前海底火山爆发后由热液形成的,它与锑矿共生,也有与萤石、矿花共生的。据说截止目前,全世界仅有亚马逊河和我国的贵州晴隆大厂两地,有贵翠奇石产出。性情禀赋:贵翠是一种含有绿色高岭石的细粒石英岩,石呈天蓝、翠绿、浅绿、灰黄、红等色,以天蓝、翠绿为最美。显玻璃光泽,微透明。具花岗变晶结构、包含结构,块状构造,硬度在6.5—7度。赏读价值:贵翠之美,在于色相。若能获得一方上等的天然水冲贵翠,那自然是很好的了。但大多见到的,多少都存有人为加工的痕迹。贵翠性格倔强,硬度能高达7度,具备了宝玉石的质地要求。所以赏读贵翠,看质地,就是一个切入点。正因质地绝佳,所以贵翠天蓝如洗、翠绿如茵的色泽之韵,就被放大得愈加突出。上好的贵翠,若能经上好的刀工附会,美的部分就显得更加柔美绮丽了。所以市场推手,就往翡翠的角度靠,以求利润最大。但不管何样,贵翠奇石,能将宝玉石的质地和色泽集于一身,就已属绝响了。贵翠毛石贵翠玉雕抛光的贵翠贵翠《山路》雕件,获2012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金纹石(徽纹石)出生背景:金纹石,也叫徽纹石,当地人也有叫牛筋石的。该石主要以产自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品相为好。当然,陕西汉中市汉江河段的金黄色金纹石,也属上等品相的金纹石。另外在桂江、思勤江等河段中,由金黄色或白色纹理凸现在黑石之上的线条之美,也属于金纹石中的佼佼者。金纹石流动的线纹,是大自然亿万年来水冲水磨的结果。硅化度高的部分,坚守阵地留存于石面,石质质地较次的部分,被水流磨洗冲掉,从而使得唯美的部分,成为夺彩的惊艳。所以,金纹石是水流光影的凝固,离开的水洗水磨,金纹石湿润了。性情禀赋:金纹石一般都质地坚硬,纹路清晰,色泽亮丽,有很高的赏读性。因为水磨水洗,所以又刚中显柔,石面细腻。石质属硅质岩,硬度高,大多硬度都在7度左右。质地好些的,莫氏硬度均在7—8度之间,所以上好的金纹石,突兀的金纹部分,有玉化存在。石上图纹,多为国画,也有人物和文字。若按筋纹的颜色分,可分为金黄色和银白色两大类。筋纹为金黄色的叫金纹石,筋纹为银白色叫银纹石。赏读价值:由于金纹石石面颜色,多为黑色或褐色的色彩,所以凸显在上的金黄色纹路或筋纹,就更加显得惊艳惊奇。大凡好的石头,都是石形圆润,石面颜色对比鲜明,所要呈现的主题,均是出奇的见效果。故此,赏读金纹石,一眼过去,就能觉得与众不同之所在。就是块点相衬的寥寥几抹,也能涵尽欣赏者所需要寻觅的那份古朴与典雅,其石上风情,具象与抽象兼备,深沉凝重之中,独显金纹石的大美。普通的石头,成为欣赏的佳品,除了有上好的色相和图像,还得有好的模子。也就是说,好的石形,为奇石加分上等次夯高了台阶。金纹石,就是水里生,水中养的精灵,水洗砂磨成形的圆润与水灵,更加彰显和抬升了金纹石的韵味之美。若是主题扣得紧,配座相得益彰,赏读如斯美石,真就更有学问值得琢磨了。古铜石(贵州)出生背景:古铜石,又称夜郎铜石,因其石色酷似古铜而得名。产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三叉河流域马场一带,以及斯拉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清水江、乌江等处。性情禀赋:古铜石质地坚硬,硬度为莫氏7—7.5度,呈古铜色。若详细划分,有黄铜、紫铜、红铜之分,其中以红铜最为少见。石面肌理凸凹纵横,色泽内敛深沉。石上包块、沟槽、圈点所组合的图案妙趣天成,意境深远。赏读价值:产于贵州等处的古铜石,仅观其石色闻其石名,就让人禁不住想起古夜郎国的民风民俗来。尤其是古铜石上凸兀而起的块点,简直就是古夜郎国巫傩文化的灵魂在舞蹈,不动神色,安静停留的那种美,勾魂摄魄,魂牵梦绕。古夜郎王曾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就是这样的一句谦卑问候,却让世人贻笑千年。现在看看古铜石,问问赏石界,洋洋奇石,孰能有古铜之色?又孰能有古铜之幽?所以,我觉得赏析贵州古铜石,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懂得古铜的安静与深远。不必挖空心思的去想这是什么?哪又像什么?要静下心来,懂得心领神会,懂得一切尽在不言中。就像诗歌中的无题,千万阅者过去,真正味道自会弥散出来。与其他奇石相比,古铜石之美,应该说是美在色泽,美在纹理的。可与之比较的是,色泽之沉静犹若乌江石,纹理之玄幻犹若天峨石。它静坐而出的语言,属于深邃,属于嵯峨,属于玄幻,属于静谧,更属于古朴苍茫。青铜之色,古典之韵,玄幻之理,幽静之骨,全积聚在贵州古铜之上。何时何地看过去,都是一样的古朴清奇,都是一样的禅意妙趣。这方名为《生命之歌》的古铜石,在2010年柳州国际奇石节上获得金奖。&海百合化石出生背景:海百合化石,就是一种名叫海百合的动物的形骸化石。这种动物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一种棘皮动物,与海参、海胆属于一个类,在无脊椎动物中算是高等级的门类。因为这种动物的形态,非常像盛开的百合花,所以人们就叫它海百合。海百合生长于4.5亿年前,比恐龙时代还要早2亿年,算得上史上最早的生物了。在海相沉积岩中,海百合化石非常丰富。2亿3千万年前,海洋里到处都海百合的影子,所以,海百合化石距今至少也该有两三亿年了。在云贵高原等地,被挖掘出来的海百合化石较多。在贵州关岭和贞丰等地晚三叠世层中,保存了很多海百合化石。性情禀赋:海百合化石的主要成分为单晶的方解石,颜色通常为白色的,有时因含有三价铁离子成份,颜色会呈现红色。死亡后的海百合,大都定格在灰黄色的沉积岩之中。因为海百合形骸被石灰岩等沉积岩固定,再经漫长地质演变,碳和钙就在海百合的体内沉积下来。赏读价值:最早看到海百合化石时,觉得它就是植物化石。因为那种看上去像荷花、像百合的图案之美,就是一株植物在石头中拼命生长。所以,赏读海百合化石,自然而然就得看定格在石头中,那一株株动物形骸的影子。由此而言,赏石者就得必须了解,海百合这个古老动物到底长个啥样子。查资料知道,海百合的身躯大致可分为根、茎、冠三部分。茎一般称柄,由许多骨板构成,其上常有分支的附支,称为根卷支,有附着作用;冠由萼(即体盘)和腕构成,萼呈杯状或圆锥状,背侧由石灰质骨板组成,具口、肛门、步带沟,步带沟内生触手,无运动功能,可捕食,腕原始为5个,但由于一再分支而成多个,腕由多数腕板构成,两侧具有许多羽支;根也由若干骨板组成,根部有发展成“猫”或“卷枝”,用以缠结固定海底。想想看,这一结构近乎荒诞古怪的水中动物,那游牧一样四处飘荡着的枝枝丫丫,本身就是呼唤我们,去认识和了解远古生物进化演变的一部经典传奇。据说海百合化石一平米的售价,比北京的房子都还要贵。也听说稀有,价值动辄以上千万元计。其实,在我看来,定格在沉积岩之中的海百合图案,它的地质研究价值,远胜于我们愉悦心灵时的那份短暂快感。毕竟,生命演进征程中,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变迁,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最重要的。当然,震撼在它“似花非花,不败之花;似画非画,不朽之画”大美中的我们,最该记住的就是:在我们尚未被生物界接纳,海百合的影子或者说灵魂里,就已开始预设,我们现在的模样。汉江石出生背景:汉江石,就是指主要产自汉江的卵石。这种卵石在汉江及其各条支流上,都有着广泛的分布。譬如褒水、湑水、乾佑河、金钱河、堵河、丹江、唐白河、涢水等,都有这种形纹图饰很美的石头产出。因为汉江流经陕西和湖北,所以作为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汉江石分布较广。当然,如果加上源自甘肃的西源源头,品类就更多了。为此说,汉江石是个属概念,涉及石种是比较多的。因为是卵石,显见的就是这种石头,都是河流搬运冲刷水磨而成,自然的纹理与图案,就是吸人眼球之所在。性情禀赋:汉江石圆润浑厚,内涵丰富,如诗如画。质润,硬度高,石种多,是为汉江石最大的优势所在。汉江石是由砂岩、泥岩、灰岩等组成,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动、风化侵蚀、水流冲刷,造就了汉江石的图案纹理之美,其硬度在6~7度左右。汉江石按石质结构可分为硅质岩、沉积变质岩、石英岩、石灰岩、生物化石等。按美学欣赏可分为象形石、图纹石、文字石、抽象石、化石等。其中汉江红最为著名,这种以色彩取胜的石头,宛如红玉,色彩艳丽,它的石质坚润细腻,触感柔和,深沉凝重、古朴典雅,因大气、高雅、尊贵,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欣赏石种。赏读价值:1577公里的汉江河流,跨越了陕、甘、川、渝、豫、鄂等6省市,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的这条河流,谁能知到底孕育了多少奇异瑰丽的石头。所以说,汉江石仅仅是个属概念,具体的石种,在今后可做单章时再详尽叙述。源远流长,自然蕴含丰富。欣赏汉江奇石,就必须孰知汉江河流。这条奔向长江的大河,它打磨冲刷的石头,质量不会差,颜色自然艳丽,形态自然奇绝。而这一切赏读之美,就是汉江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地貌,经亿万年的造山运动和地质变动、江水流转锻铸而成的。因为这样,汉江石石面上的天然纹理,就呈现出图案清晰流转,符号特征明显,质、色、形、纹、韵兼备的美好性情来。汉江象形石鬼斧神工,自然雕琢,维妙维肖,灵气神韵兼备;图案石浑然天成,平面还是立体,有序亦或随意,都是一样的大快色彩,都是一样的工笔细描;绿彩石更是万绿丛中一点俏,柔美之中透着坚硬;金钱石线条明快,色晕凝重,赏读典雅,一种浓郁庄重味道,历历呈现。玫瑰石(台湾)出生背景:台湾的玫瑰石,是奇石界的一枝奇葩。在全球各地所产的玫瑰石中,台湾花莲的玫瑰石,靓丽冠绝。玫瑰石得名,缘起这种石头中含有玫瑰、红色宝石般的色彩而得名。但一般而言,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识。因为石表经氧化后,黑褐色状的原石面孔,使人无法认清它的真正面目。玫瑰石主要产在台湾花莲地区的立雾溪、三栈溪及木瓜溪。这种奇石的形成,是原生富锰的深海沉积物或海底锰核,经过造山运动的区域变质作用后,产生以蔷薇辉石为主的岩石,然后再经退化变质作用,形成了菱锰矿、白云石、方解岩石、绿泥石、石英等。这些东西取代或充填在了蔷薇辉石中,而菱锰矿经过氧化作用后,则产生黑色氧化锰或者黑锰矿、软锰矿、褐锰矿等,嵌存在了蔷薇辉石中。玫瑰石之所美,由如此繁复的手续办结,而瑰丽形成。性情禀赋:玫瑰石色泽靓丽,图纹饱满丰富,属硅酸盐类辉石群,化学成分为硅酸锰,摩氏硬度在5.5—6.5之间。该石成结晶者少见,一般呈致密或细粒瑰状,为半透明至透明状。它丰富的色彩呈现,是因为自身所含多种不同成分的矿物元素所致。颜色主要有淡红、粉红、玫瑰红、棕色、褐色、黑色、灰色等。正是有如此之亮的色系,才勾绘、变幻出如此之丰的景致图案。玫瑰石因易氧化,石表呈现黑色的二氧化锰,所以要欣赏玫瑰之美,就得用研磨机研磨才行。所以人为的打磨,应是看得见靓丽色彩、丰富景致的必须。就像云南的大理石一样,打磨或者切片装框,成为市场主流的赏析途径。赏读价值:看似毫不起眼的黑褐色石块,谁知肚子里装着那么多绮丽的色彩。以色泽唱绝奇石舞台的台湾玫瑰石,读懂它,自然就得从它的丰富多姿的色彩排布开始,从它精致细心的颜色皴染切入。台湾花莲人说起这种石头,认为那是上苍彩绘后,送给花莲的宝物。事实上也应这样看待,因为对于一方并不算大的石头来说,要神出鬼没般彩绘出如此丰富的东西,确实是一件非常偶遇的事。玫瑰石上的美,有田园诗的恬淡,有花间词的浓艳,有国画的意境辽阔,有油画的堆金叠彩。其一石之内,蕴涵了万千气象;其色纹之中,写尽了玄妙幽绝。有些晕染、勾绘,非人间笔墨所能企及,让人惊羡。玫瑰石的色调,除玫瑰红与葱叶绿外,独有的白色,也就是石英基调,让一方石头上出现天、云、湖、雪、路、水、雾等自然景象。这些色块景象的相互衬托与点缀,就幻化出了田畴水沚、落日余晖、烂漫山野、大江奔流等等,让人惊艳惊奇的美景。赏读台湾玫瑰石,总会勾起人想起“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想起“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曾经留在在诗词歌赋之中的诸多景象,一一显影,成为陶冶和迷醉你心灵呼吸的那一处湿地。美是共同的,就是不懂层林尽染,梨花带雨,也会觉得玫瑰奇石,玄幻的很,会觉得很好看。如果说云南大理的奇石,是黑白两色的平面舞蹈,那么台湾花莲的玫瑰,就是彩色世界的纵情狂欢。天然描绘、自然皴染的玫瑰石,注定勾人心魂,注定与众不同。松花石出生背景:关于松花石得名,说法称谓并不一致。一说是因为产于松花江流域,而有了这样一个名字。一说是石体上的花纹,看上去非常像松树针叶,石头剖面的纹理,也非常像松树剖面的年轮,所以就叫成了松花石。相对而言,我觉得第二个说法较为靠谱。因为第一个说法不正确的理由是,就目前所产松花石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了吉林省的延吉地区、白山地区和通化地区,当然辽宁的本溪等地,也有品相很好的松花石。但是仔细梳理就会发现,这些产松花石的地方,都是在以长白山主峰向西南方向延伸的长白山支脉,而非松花江。松花石是数亿年前,海相运动过程中海底的淤积细泥,经过沉积、覆盖、压制等物理过程,形成的坚硬的沉积型微晶石灰岩。性情禀赋:松花石色泽丰富,质地细腻,矿物质成分是方解石、石英、云母、黏土以及少量的金属矿物质等。松花石无毒、无味、无辐射,摩氏硬度在3.0—4.5之间。松花石的纯色色系主要有绿色、青色、黄色、褐色、紫色、黑色、红色和白色。在所有色泽中,以杨绿色为上品,栗黄色为精品,枫红色为孤品。色纯颜正,是一个判别标准。同时,根据石头的细腻程度,将松花石划为胨质石品、玉质石品、沙质石品和石质石品四类。颗粒越少,品相越高。赏读价值:赏读松花石,就是看它姹紫嫣红,不同色系皴染出来的那种美。因为区域范围内地质因素的不同,再加上海洋生物腐化后,残留矿物中金属离子呈色色素的优劣,从而导致了松花石呈现出不同的品色。譬如说黄色的松花石,就是石头中二价铁的含量大,红颜色的就是石头中三价铁的含量大,紫色的含锰铁多大,绿色的含铬、铜元素多,而发灰的松花石,就是高岭土和滑石含量比例大,发黑的是硫铁矿物质的混杂。层层叠叠的那种色系玄幻之美,就是因为松花奇石在形成过程中,海底的洋流运动,将携带黏稠海泥的沉积物一层层覆盖,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含量物质的参与,就造就了松花石的多色风貌,形成了带状般的造型。对于松花石的赏读,康熙皇帝是这样评价的:“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粲然,握之则润液欲滴。”这样的评价是公允的,松花石因易于奏刀成砚,因养墨成分好,被帝王推崇,文人喜爱。在我看来,松花石之美,就荡漾在它锦缎般的色彩里,沉静在它凝重古朴的味道里,弥散在它亦真亦幻层次中。丰富俏丽的色彩,被一波波荡漾着的水花,刚柔相济水乳交融般地嵌进了岁月中。对视它,可以想象水泊层层,可以思索日积月累,还有诸如多民族融合、多种文化交汇等等关于历史与人生的感悟。临朐彩石出生背景:临朐彩石,就是指产自沂蒙山区北部临朐县的一种彩色石头。临朐彩石,也叫齐彩石、鲁彩石或五彩石,主要产自临朐县的石家河、冶源等地。这种石头形成于距今两亿多年前,属于变质岩中的接触交代变质岩类。产这种石头的地方沟壑纵横,地层结构复杂境遇下地貌断崖险壁、山高坡陡,而这种彩色的石头,就常常夹在断裂层的石隙中,获取不容易。性情禀赋:临朐彩石为半玉半石的石质,间杂方解石颗粒,质地细腻,色彩变化多,色泽对比度强大,纹理非常清晰,打磨后更具光泽,摩氏硬度在5度左右。临朐彩石的颜色有红、黄、绿、黑、青、褐、紫、灰等色。按照质地结构、画面特色的不同,赏石界将临朐彩石细分成了好多种,有五彩石、披绿石、水纹波浪石、倒影石、竹子石、黑白玉石、古画石等。赏读价值:奇特的纹理变化,丰富的色彩变换,构成了人们赏读临朐奇石的根本。在这个根本之上,就有了行云与流水,有了荒漠与村舍,有了花草与落日,以及更多更丰富的画面意境。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因为这种图纹的触动,引发起个人情感认知中好多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获得惊奇的、欣喜地、愉悦的、美好的赏读感受。譬如说临朐彩石中的浪花石,看着它褐黄色石肤上镶嵌着的白色花纹,就自然而然触动你,在脑海里中浮现或关于山泉溪流淙淙,或关于江河激流澎湃的愉悦享受。譬如说倒影石,黑、灰、白三色的墨色皴染,就足以荡漾出层层水波,无限江湖。尤其是倒影在水波里的美景,给人传递出一份宁静,一份恬淡。譬如说以黑青色为基调色的五彩石,奇石中夹杂数层或白或碧色带的那种美,本身就很迷离了。但石头似乎仍感不尽兴,石面图纹又沿着层层色带,绽放出或红或白,或绿或棕的诸多色彩,形成了一方方对比强烈,色块浓艳的璀璨之景。还有黑彩石的色泽如黛,典雅庄重;白彩石的细腻似玉,浓淡相宜;水纹石的简约流泻,逶迤壮观;山水石的峰耸溪流,天开图画;古画石的古朴沉稳,枫醉秋林。静下心,安静的品,从石头中流出的美好,远胜于你我现实中所追慕的。品多了,就会觉得,与石交友,就是与自己交心。绿松石出生背景:绿松石也叫松石,俗称松耳,因其形状像松果而得名。绿松石的主要产地在我国,伊朗和埃及。绿松石在我国主要产于湖北、陕西和新疆,其中,最以湖北出产的绿松石质量好,名气大。科学分析的结论表明,绿松石成因于寒武系下统含碳硅质板岩石内层间破碎带中,地表的水分渗入到岩石中后,溶解淋滤了岩石中的铜、铝、磷等元素,最终在裂隙中沉淀团聚,形成了松果状的瑰丽奇石。性情禀赋:绿松石质地细腻,温润光鲜,质感强烈。摩氏硬度在5一6度。贝壳状的断口,具有柔和的半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然花纹石头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